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12: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总结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组织;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1.引言

《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是将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理论跨度大、影响因素多、技术性用性显著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单向灌入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率不高,满足不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对《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实施了基于“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2.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多年来采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越来越不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1 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统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而目前高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内容仍然源于本科教育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学习内容没有同岗位工作及时准确地联系在一起,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统一,导致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差。许多教师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2-3年后竞然不会。

2.2 理论、实践教学脱节,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脱节

目前国内大多高职院校的施工组织课程基本上还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中心,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施工组织实践知识是通过教师以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其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习的目的性、指向性不强,缺乏技能训练,教学抽象,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

2.3 对提升学生自主而快乐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空间不大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法上采用填鸭式、一言堂,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教材的内容,而且偏重于理论部分的讲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笔记、背概念、背原理,应付考试,被淹没在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原理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的要求。

3.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在反思传统教学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重构了课程内容,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有效地保证了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3.1 进行教材改革,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组通过调研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设计理念及国内兄弟高职院校的做法,结合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进行全面改革,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方法以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培养。

根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不同,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群体”的项目教学法,将其划分为:项目一: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二: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三: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四: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每个项目又划分成五个学习型任务。

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学习型工作任务的构建)

学习领域项目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1)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2)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3)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4)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5)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阶段 项目1: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的编制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项目2: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主体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主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编制 主体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图布置 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项目3:屋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屋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屋面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编制 屋面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屋面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项目4: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装饰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装饰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编制 装饰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集中实训阶段 项目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子项目1:运用清华斯维尔管理软件编制砖混结构房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子项目2:运用清华斯维尔管理软件编制框架结构房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注:在项目实施前期,有进行图纸会审,施工特点分析和编制工程概况两个公共教学活动,后期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集中训练)

上述以教学项目为基本的教学单元,充分考虑工作过程要素,并基于学生认识基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来编排教学内容。以典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为线索组织授课,使学生将支离的施工组织课程每节内容完整地建构在真实的施工项目上,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能亲历一次典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模拟操作。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2 改革教学模式,采用“126”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1”:学训合一,即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做一体;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学习项目与工作项目一致,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养成和实际工作内容一体;课内课外一体。

“2”:两类完成过程相同,难度和技术水平螺旋上升的项目,即教学采用双轨并行模式,课内选择相对简单的典型工程——砖混结构建筑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贯穿项目,在教师指导,团队合作下,按照任务导入、任务分析、教师示范、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提高六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课外选择结构及平面布局相对复杂的典型工程——框架结构公共建筑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象,由各学习小组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完成训练,以课内项目带动课外项目,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安排与教学进程相对应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教学。每两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专任教师、一名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对每个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每个学生所承担角色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形成过程考核结果。见图1

图1 双轨并行教学模式

“6”:课堂、课外教学“六步法”,按照项目化教学的思想,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组织教学。选取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按“六步法”组织教学活动,凸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见图2图3

图2 课堂六步教学法

图3 课外训练六步法

“126”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课程作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参与省市院各种比赛的获奖情况和就业情况综合来看,“126”教学模式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围绕工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展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单的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本小组的项目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显著提高,学生的操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2)讨论点评式教学法

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或下达的任务进行讨论分析,发表见解。教师的指导点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上,最后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总结,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创造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氛围。

3)施工现场教学法

对校内实训基地难以完成的教学项目,可以到实际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观摩教学。把“教室”设在工地,并聘请工地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老师,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如在介绍框架结构主体施工方案时,可以请现场技术人员结合现场柱、梁、板施工的实际情况讲解,边做边讲,使理论实践一体;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内容一体;课内课外一体。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4.改革取得的成果

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建立完善了高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与岗位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目标和岗位需求的统一,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以前提高了,学习效果已有明显的改善。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成果,毕业设计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建筑施工组织》的教学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教学效果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5.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的《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学校、系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着眼于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林.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5)

[2]周兆银,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00-102页

[3]李晓枫.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论丛,92页

[4]聂维中.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华章,2010,(31)

篇2

关键词:施工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target, analyses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bility, practice teaching knowledge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它主要针对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来研究土木工程建设的统筹安排与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综合运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施工涉及面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材料、构配件、机械等,需科学合理地对工程各环节进行精心规划、严密地组织与协调,使工程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的预期目标,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筹施工全过程,推动建筑业企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由于工程施工的特点,课程教学应尽量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因为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试就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国内著名学者武书连研究员“型与类”分类方案中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1];陈厚风教授根据高校的三大职能及其比重将大学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1]。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较,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整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2.《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牢牢把握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放在首位,通过对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分析,把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划分为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中来。 课程设计的实践能力分为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能力层次。学生通过各阶段的学习,完成基本实践能力奠定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积累,课程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渐进式发展,在学生具备前两个能力层级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优质的适应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

表1 实践性能力体系表

3.《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实践能力分析与评价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学生定向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知识点掌握比较模糊,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理论应用的程度仅限于书本的案例和习题,举一反三和创造性实践应用的能力较弱,就算借助计算机软件帮助计算与绘制,对理论知识掌握模糊的直接反映就是很难做出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比如: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学生仅限于应用简单结构的网络绘制,复杂结构的网络绘制就不能胜任,会呈现出对施工工序不清楚,对局部及整体工期的优化不明白;又如:模板和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学生对验算的内容掌握不透彻,用软件设置参数计算后不知道符不符合设计要求;再如:平面图绘制对绘制的内容和规范不清楚,甚至线条和比例的都拿不准。

用人单位对现行模式下学生的评价是眼高手低,《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培养的学生满足不了施工企业对人才规格能力的要求,市场的需求倒逼高校教师思考怎样才能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

3.1理论课程实践能力分析与评价

本课程的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正确绘制横道图、网络图及施工平面布置图;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合理组织施工。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包含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理论教学包含施工准备、流水施工组织、网络计划绘制、工程施工管理、施工组织编制与平面布置图绘制六个方面的生产实践工作,其实践教学知识点与评价标准见表2。主要涵盖:概况、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方案与部署、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进度计划图、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施工工期保证措施、现场消防保卫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成品保护措施、雨季施工保证措施、冬季施工保证措施等内容。

表2 实践教学知识点与评价标准

备注:施工组织设计无重大偏差,应至少得60%的分数。

3.2课程设计实践能力分析与评价

课程设计是指1个学分的大作业、根据用人单位实际生产的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提炼课程设计各知识点的评价办法。课程设计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模拟设计,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全过程(包括设计内容、设计计算方法与步骤)有一个体验式、渐进式的学习,初步具备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施工组织中的一些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课程设计更接近真实,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满足用人单位要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需要对工程案例进行搜集,归类整理案例,建立好素材库,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精心设计,建立课程设计评分标准,运用卡片法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完成设计任务。

4.结论

4.1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本课程实践教学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展,通过对施工组织实践生产工作内容和实践教学知识点的分析,把实践教学知识点与实践生产内容归类与对应,运用卡片法教学方式,即对实践教学的知识点分解、使知识点模块化,并对知识点建立素材库,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施工组织项目,运用素材进行知识模块的替换,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模块化对应,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点对点的精确锻炼,提高学生实践生产的适应能力,满足实践教学程序化、规范化和教学质量量化评价科学化的要求。

4.2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的难点

本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理清教学内容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搜集各个知识点的素材,素材的建立需要参阅大量实际工程资料;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积淀,需要从《施工组织与管理》实践能力课程教学逆向寻求指导前期能力训练的方案,整个培养体系复杂,需要在各层级能力培养方案之间精心推敲。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建设的现状 存在的缺陷 应对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当前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道路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新材料核心的工艺也在层出不穷的出现,施工的技术也在先进化,复杂化随着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入,道路工程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也在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特别是我国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已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度,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工程质量管理制,而传统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公共组织管理制度还没有全部上升到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现代科学化管理的层次上来,还存着很多与现代科学相违背的弊端,需要及时改革和调整,才能适应当下新型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的需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没有全面的系统化规范化

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就是要重点体现管理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内容要全面合理化,还要有质询的管理功能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目前在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仅仅规范了设计阶段和招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但却没有对实施阶段中的组织设计内容作出系统全面的规范化,这严重脱离了现代科学的管理原则,也使局部与整体严重脱节,致使整体的管理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这样对施工组织对整体的施工组织设计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我国传统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的概况,施工技术的整体方案,施工进度的整体规划,资源的供应计划,施工图纸的设计等

尽管有些施工单位组织,不断的完善施工措施的计划和内容,其目的也只是从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的施工进度而制定出的相应的保障措施,施工组织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在工程技术上,却忽略了工程的管理和组织措施和经济管理措施这样致使道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与非技术管理严重不协调因此在主抓技术的同时也要兼顾以下非技术措施。

(一)缺乏施工部署措施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施工的单位的仙姑一般通过招标取得,而施工的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整个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经理在施工前一定要与施工的单位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目标,而传统的施工承包模式已严重不适合当下的发展需求。

(二)缺乏施工管理风险措施

每一个施工项目的施工都存着一定的风险,都技术风险也有非技术风险,因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全面系统的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分析,针对隐含的风险提前做出应对的方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不但给施工方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也节省了施工的时间和成本,而不注重甚至忽略施工的风险对整个施工将是致命的打击。

(三)缺乏全面的技术保障措施

在一般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中,仅仅保证质量,安全,是不够的。还要全面的制定保障措施把成本和环保,文明的施工措施也要得到全面的保障,成本直接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利润,施工单位也要增强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肉则将会是企业被迫停止整顿,导致施工单位无法正常施工。

针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化的应对措施

对施工单位的规范化

1、对于承包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一定要正规化,具备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实施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得随意偷工减料降安全标准生产施工。

2、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操作人员例如:垂直运输机械的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作人员,电工、焊工等等必须通过国家规定的特种操作资格,并具有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上岗前必须接受专业的安全作业的培训。

3、要把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中的个人,坚持落实“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4、各施工单位根据自基所承包的工程项目来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务必把道路安全建设项目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系

1、根据国家有管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施工组织单位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系。

2、投标人在投标前一定要制订标前施工项目管理的规划大纲,以此来规划从投标到交工验收的项目管理。

3、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工作人员一定要把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坚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三)加强工程项目经理的深造教育

当下市场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进步,也对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项目经理进行二次培训和继续深造已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

(四)加强对在校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的培训

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即将成为今后的项目管理者,所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让他们多学习项目管理的知识对日后参加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高学生对项目管理课程的积极性从而对醒目管理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学校要加大力度对项目管理课程的设置。

学校要对项目管理课程实行多元化的管理,同时还要给寂静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

总结

随着当下经济的发展,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当下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规范化深入人心,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施工的管理缺陷,一切以规范化作为施工项目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使施工单位和项目管理工作有序、循环渐进的开展,才能实现规范化的真正目的,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9期

篇4

1、控制目标

(1)死亡、重伤、人为机械事故为零;

(2)年轻伤亡率低于8‰;

(3)无食物中毒;

(4)创文明安全工地各项达标90%以上。

2、计划目标

(1)X月X日—X月X日开展三级入场教育。

(2)X月X日—X月X日开展施工现场100%戴安全帽,100%系安全带双百活动。

(3)X月X日—X月X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及上级部门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接受有关部门组织的文明安全工地验收及安全生产红旗工地检查,推动施工现场小责任区整洁,大现场文明标准化管理。

(4)X月X日—X月X日开展架子搭设标准化、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教育和施工用电预防触电伤亡专项教育活动及文明施工教育。

(5)X月—X月份开展小责任区整洁,大现场文明标准化检查活动,迎接下半年文明安全工地复查及验收。

(6)X月X日—X月X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重点开展对“三宝、四口、五临边”雨期施工及冬期施工教育管理活动;

(7)X月X日—X月X日进行安全生产总结,表彰当年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先进集体与个人。

3、机构人员

(1)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书记、执法经理为副组长,分包队长、工长、技术人员、安全人员等为成员,组成的现场管理领导小组。

(2)执法监督部下设安全组:设组长一人(安全人员按以下要求设置)负责对项目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检查。

12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1名;

22—6万平方米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2名;

36—10万平方米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3名;

410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设专职安全员4名;

(3)施工现场根据工程大小配备2-5人组成安全整改队,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整改。

(4)分包管理:分包单位100-300人必须有专职安全员一名;300-500人必须有专职安全员两名,每天到执法监督部由执法部长统一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5)班组长、分包专业队长是兼职安全员,负责本作业班组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负责消除本作业区的安全隐患,对施工现场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等有关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的责任,保障生产者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责任制。

本责任制由公司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各级、各部门、各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如下:

(一)公司经理责任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规范,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领导编制和实施本企业中、长期整体规划及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奖罚办法。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落实。

4、领导并支持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的监督检查工作。

5、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领导、组织本企业有关部门或人员,做好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和监督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二)公司生产经营责任

1、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协助分公司经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落实本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本企业中、长期、年度、特殊时期安全工作规划、目标及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施工组织设计。

3、参与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审批本企业工程生产建设项目中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制定施工生产中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使用计划。

4、领导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确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领导、组织外包工队长的培训、考核与审查工作。

5、领导组织本企业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生产问题。

6、认真听取

(三)公司技术经理责任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协助公司经理做好安全方面的技术领导工作,在本企业施工安全生产中负技术领导责任。

2、领导制定年度和季节性施工计划时,要确定指导性的安全技术方案。

3、组织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复杂工程项目或专业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应严格审查是否具备安全技术措施及其可行性,并提出决定性意见。

4、领导安全技术公关活动,确定劳动保护研究项目,并组织鉴定验收。

5、对本企业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技术上负责,组织审查其使用和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组织编制或审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重大项目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6、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7、贯彻实施“一图九表”现场管理法及业内资料管理标准。参与文明施工安全检查,监督现场文明安全管理。

(四)安全部门责任

1、积极贯彻和宣传上级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公司范围内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2、制定定期安全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并负责贯彻实施。

3、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和检查。制定或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审查企业内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参加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签发合格证。

5、开展危险预知教育活动,逐级建立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监督检查公司每月一次、项目经理部每周一次、班组每日一次。

6、参加施工组织设计、会审;参加架子搭设方案、安全技术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施工方案会审;参加生产会,掌握信息,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7、参加暂设电气工程的设计和安装验收,提出具体意见,应监督执行。参加自制的中小型机具设备及各种设施和设备维修后在投入使用前的验收,合格后批准使用。

8、参加一般及大、中、异型特殊手架的安装验收,及时发现问题,监督有关部门或人员解决落实。

9、深入基层研究不安全动态,提出改正意见,制止违章,有权停止作业和罚款。

10、协助领导监督安全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削弱安全管理工作的单位,要及时汇报领导,督促解决。

11、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使用。

12、凡进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安全人员有权监督其符合现场及上级的安全管理规定,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13、督促班组长按规定及时领取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

1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对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采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保证本企业一图九表法、业内资料管理标准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正常运转。

7、在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组织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中的具体工作。

(五)技术部门责任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保障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业性方案的过程中,要在每个环节中贯穿安全技术措施,对确定后的方案,若有变更,应及时组织修订。

3、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施工中涉及安全方面的技术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5、对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体力劳动、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治理进行研究解决。

6、参加伤亡事故和重大已、未遂事故中技术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从技术上提出防范措施。

(六)组织部门(劳资、人事、教育)责任1、劳资、劳物

(1)对职工(含分包单位员工)进行定期的教育考核,将安全技术知识列为工人培训、考工、评级内容之一,对招收新工人(含分包单位员工)要组织入厂教育和资格审查,保证提供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素质。

(2)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有关规定,适时组织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向安全部门或主管领导通报情况;

(3)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严格执行有关人员的劳动保护待遇,并监督实施情况。

(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从用工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认真执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2、人事

(1)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及企业实际,配齐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技术和实施经验的安全干部,保证安全干部的素质。

(2)组织对新调入、转业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3)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负责审查安全管理人员资格,有权向主管领导建议调整和补充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4)参加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认真执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

3、教育

(1)组织与施工生产有关的学习班时,要安排安全生产教育课程。

(2)各专业主办的各类学习班,要设置劳动保护课程(课时应不少于总课时的1-2%)。

(3)将安全教育纳入职工培训教育计划,负责组织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七)生产计划部门

1、在编制年、季、月生产计划时,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组织均衡生产,保障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协调一致。对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的项目必须视同生产任务,纳入生产计划优先安排。

2、在检查生产计划实施情况的同时,要检查安全措施项目的执行情况,对施工中重要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实施工作(如支拆脚手架、安全网等)要纳入计划,列为正式工序,给予时间保证。

3、坚持按合理施工顺序组织生产,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的劳逸结合,认真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4、在生产任务与安全保障发生矛盾时,必须优先解决安全工作的实施。

(八)项目经理责任

1、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部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其实施。

3、在组织项目工程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4、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外包工队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与管理,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外包工队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5、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6、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7、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8、对外包队加强文明安全管理,并对其进行评定。

(九)项目技术负责人责任

1、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开工前的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3、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5、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6、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的不正确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

7、参加每月四次的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8、贯彻实施一图九表法及业内资料管理标准。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针对性。

9、参加、配合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10、加强外包平米包干的结构安全评定及文明施工的检查评定。

十)项目工长、施工员责任

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辖班组(特别是外包工队)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班组(包括外包队)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经常检查,随时纠正作业违章行为。

3、经常检查所管辖班组(包括外包工队)作业环境及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对重点、特殊部位施工,必须检查作业人员及安全设备、设施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做到不违章指挥。

4、每周或不定期组织一次所管辖班组(包括外包工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接受安全部门或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提出的不安全问题。

5、对分管工程项目应用的符合审批手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要组织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若在施工中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有关部门或领导。

6、发现因工伤亡或未遂事故要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

(十一)项目班组长责任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经常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讲话,不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进现场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4、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有关领导。

5、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岗位教育。

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有关领导十二)项目工人责任1、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安全活动,认真执行安全交底,不违章作业,服从安全人员的指导。

3、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对新工人要积极传授安全生产知识,维护一切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具,做到正确使用,不准拆改。

4、对不安全作业要积极提出意见,并有权拒绝违章指令。

5、发生伤亡和未遂事故,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

6、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或检查。

(十三)分包单位负责人责任

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规定、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单位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按制度严格履行各项劳务用工手续,做好本单位人员的岗位安全培训,经常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本单位人员遵守劳动、安全纪律,做到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3、必须保持本单位人员的相对稳定,人员变更,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后新来人员应按规定办理各种手续,并经入场和上岗安全教育后方准上岗。

4、根据上级的交底向本单位各工种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交底,针对当天任务、作业环境等情况,做好班前安全讲话,监督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5、参加每月四次的项目文明安全检查,检查本单位人员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大隐患应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做好伤者抢救工作,并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7、服从总包管理,接受总包检查,不准跨省用工及使用外地散兵游勇。

8、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三、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与实施

(一)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具有的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技措施必须渗透到工程各阶段、分项工程、单项方案和各工艺中。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施工方法及本工种的工序转移都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提出安全技术操作要求。

3、对于爆破、吊装、暂设电气、深基础、大中机械安装和拆除等特殊工程要编制单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编制脚手架搭设方案。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编写搭设说明,提出安全技术措施,50M以上外架有计算书并向有关人员交底。

5、施工组织设计要在消灭危险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劳动、消除噪声、治理尘毒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6、对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放位置,要在设计中明确,并提出使用要求。

7、大孔径人工扩底桩基础工程必须根据地质水文资料、设计要求、作业环境拟订方案并报公司,经总工审批后方可开工。要防止土方塌方。

8、脚手架、吊篮、吊架、桥梁的强度设计及上下道路、安全网、密封网的架设,要求架设层次、段落达到验收要求。

9、外用电梯的设置及井架、门式架等垂直运输设备拉结要求及防护技术措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和交叉施工作业场的隔离防护措施。

10、易燃、易爆、有毒作业场所,必须采取防火、防爆、防毒措施。

11、季节性的措施。如:雨季施工防雨、防洪、冬季施工防冻、防滑、防火、防中毒等。施工工程与周围通行道路及民房防护隔离棚的措施。

1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任何涉及安全的设施和措施不得擅自更改,如需要更改必须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

(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措施

1、工程开工前,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工长和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应进行重复交待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应向工地负责人、工长进行详细交底和讨论,以取得执行者的理解,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打下基础。

2、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设置应列入任务单,落实责任到班组或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

3、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是重要的,但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落实就更重要。项目技术经理、执法经理、施工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部长、工长等)、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并且要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每天对各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4、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除认真监察检查外,还应建立必要的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

四、安全技术交底

1、施工工长对分项工程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资料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各留一份,另一份作资料保存。

2、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

3、各班组每天要根据工长签发的安全交底,工序程序技术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讲话,讲话应有记录。

4、为了帮助工长及时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专为施工负责人(工长)编制了一套常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供施工中参考。在使用中要根据施工环境、条件做一些调整或增加五、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制度

1、违章教育制度。

2、换岗教育。

3、特殊工种培训教育。

4、对新机具、新设备和新工艺应由有关技术部门制订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训练。

5、对变换工种及换岗、新调入、临时参加生产人员应视同新工人进行上岗安全教育。

6、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由卫生和有关部门在工作前进行尘毒危害和防治知识教育后方可上岗。

7、综合教育。

(二)安全生产教育

1、项目班子必须先受教育。

2、思想和方针政策教育。

3、劳动和纪律教育。

4、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

(三)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活动,如建立安全教育室,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报告会、培训班,进行图片和典型事故图片展览,放映有关安全教育的电视片,举办以安全生产为内容的书画摄影展览,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出版报、墙报,编印简报等。

(四)法制教育定期和不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发生。

(五)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结合本工种特点,实现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岗位专业技术知识。

(六)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1、确定特殊作业的范围和培训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3号,《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对特种作业的定义、范围、人员条件和培训、考核管理都做了明确规定。

2、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正式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七)三级教育

1、公司或分公司安全科组织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

2、项目部进行的安全教育。

3、班组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

(八)经常性教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交底内容,以保证六、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是我国工人阶级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在劳动保护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推动开展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它包括企业本身对生产卫生工作进行的经常性检查,也包括由地方劳动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的定期检查。还可以对安全卫生进行普遍检查,也可以对某项问题,如防暑降温、电气安全等进行专业重点或季节性检查。

1、迎接上级安全检查的各项准备。

2、安全生产检查的具体方式:

(1)安全执法检查(2)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3)专业性安全大检查(4)季节性安全大检查(5)验收性安全大检查(6)班前班后安全检查(7)经常性安全检查(8)职工代表安全检查(9)工地巡回安全检查(10)工地“达标”安全检查

3、安全检查记录(1)班组安全检查记录(2)专职安全员检查记录(3)项目安全值班记录

4、安全生产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1)检查要有领导、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除工地上安全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外,其他的各种安全检查都必须有领导有计划的进行,特别是组织的大检查,更为必要。

(2)建立安全检查的组织机构。

3、要制定安全检查计划。

4、检查中重点要突出。

5、安全检查的评定

6、检查结果的处理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因素的手段,安全整改是为了采取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把事故和职业通病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以保证安全生产。因此,不论何种类型的安全检查,都要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更要反对那种“老问题、老检查、老不解决”的作风。要讲究实效,每次安全检查都要本着对安全生产、对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积极广泛地发动群众搞好整改。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施工作业中的安全。

七、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一)施工事故的预防

(二)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程序

1、迅速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

2、组织调查组。

3、现场勘察。

(三)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八、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制度九、施工现场安全色标管理制度

1、安全色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2)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2、安全标志

(1)禁止标志:是不准或制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图形为黑色,禁止符号与文字底色为红色)。

(2)警告标志:是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图形警告符号及字体为黑色,图形底色为黄色)。

(3)指令标志:是告诉人们必须遵守的意思(图形为白色,指令标志底色均为蓝色)。

(4)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示目标的方向,用于消防提示(消防提示标志的底色为红色,文字、图形为白色)。

十、施工现场安全动态管理日检表施工项目:

工程名称检查日期气象气温片区责任人施工层数检查员负责工长序号项目检查内容说明

1脚手架间距、拉接、脚手板、卸荷、剪刀撑兜立安全网

2吊篮架子卡头、保险绳、就位固定、滑轮、吊点吊绳、保险钩3特殊工种持证电工、电焊、蹦车、架子、电梯、卷扬机、信号工、机操、塔司、锅炉工4井字架坠落装置、天轮木型钢、天轮柄卸料平台、吊笼安全门、地锚、缆风绳、超高限位、钢丝绳、电箱、卷筒3—5卷,视觉、防护棚、信号5坑槽边坡防坡(支撑)、边坡荷载、栏杆、爬梯、斜道6临边防护槽(坑)边和屋面、进出料口、楼梯、平台、框架结构四周7孔洞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阳台口8电气首末端漏电保护器、各种闸具完好、导线、接线、照明、门锁、一闸多机、三相五线9垂直运输机械吊具、钢丝绳、防护设施、吊钩保险10中小型机械防护装置、接零、接地、轮、轴罩、漏电保护器11材料堆放模板、中小构件、小钢模、钢管、水泥、砂、石12电气焊把线、焊距、二线到位、乙炔瓶、氧气瓶、回火装置、防护罩13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镜、防护鞋14其它防护平整、标志、水坑、临时便桥15特殊情况脚手架基础、塔基、电气设施、防雨设施、交叉作业、缆风绳、外用电梯安全门、首层安全网16出入道口及斜道防护棚、栏杆、宽度、高度、防滑条、挡脚板、平台宽度17消防器材灭火器,桶,勾,警示牌、用火证,看火人、焊点距离木工房、仓库用火管理制度、烟头,吸烟室18消防设施消防井消防池抽水机消防通道备注隐患打×有防护打√整改记录:安全防护施工现场日检表使用说明:

篇5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1125);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b13024)

作者简介:孔纲强(1982-),男,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桩-土相互作用以及能量桩特性研究,(e-mail)gqkong1@163.com。

摘要:“做中学、做中教”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或者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都是“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文章以路基工程课程教、学为背景,系统阐述了“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介绍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路基工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5705路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森林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路基工程的基本理论,并能正确利用各种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和准则进行路基的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1]。通过路基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路基工程原理以及设计、施工、养护等相关技能,以适应实际就业需求。近年来,公路、铁路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工程实践中一批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相关设计、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这对高校路基工程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2- 3]。研究如何教与学、发挥教学相长,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十分必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主要特点有:任务驱动,教师围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标组织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目标具体、内容实用,教学目标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不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是要求内容实用;做中学,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4-5]。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项目与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关系,能转化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主要特点有:项目的任务与实际产品联系,以成果为驱动;学生可以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发挥创造力;综合性强,具有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学生围绕任务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展示和评价可以多样性和选择性;学习评价多元性等[6-8]。

笔者在简单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路基工程课程教学进行设计、探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异同点

(一)相似性与共同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教学法都是“教、学、做”三者相统一,注重“做中学”;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实现“理论、实践与实习”等教学环节一体化[9]。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孔纲强路基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方法的应用

(二)差异性与不同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而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培养重点为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实施的过程中,以项目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

通常情况下,任务驱动法比项目驱动法容易,根据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应先通过任务驱动法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然后再设计较难的项目驱动法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

二、基于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与项目驱动法的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设计

依据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结

构流程对路基工程课程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深入、充分地调研分析路基工程实际设计、施工与维护中所需完成的具体内容,确定该课程学习情境的知识目标为道路工程发展概况、路基土的分类以及路基工程的特点与稳定因素,熟悉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及处治措施、一般路基工程的设计、施工与工程检测等技术方法,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路基的稳定性、变形与沉降等。

2.教学任务的设计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分析路基工程课程结构,导出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主题,并根据教学主题设计符合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教学计划,设计任务驱动方案,并将知识点融入其中。表1为该课程教学子任务及其知识与技能分类表。表1路基工程课堂教学子任务及其知识与技能分类表课程名称子任务名称知识技能路基工程路基的工程力学特性试验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路基的力学强度与承载力

路基的变形、破坏与防治

路基的压实通过各种相关室内试验,掌握路基土的工程力学特性路基工程设计横断面形式与尺寸选择

路基防护的分类与一般要求

挡土墙的设计结合实际具体工程项目,依据工程设计规范,设计一般路基工程路基工程排水设计路基综合排水基本要求

地面排水设计

地下排水设计结合实际具体工程项目,依据工程设计规范,设计一般路基工程的排水方案及其附属设施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稳定性分析方法 一般路基的稳定性分析

浸水路基的稳定性分析

路基边坡抗震稳定性分析依据工程设计规范,对各类路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路基变形与沉降分析计算路基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

路基沉降计算方法

路基沉降系数的影响因素

减少路基沉降的措施依据工程设计规范,对路基的变形与沉降进行分析计算,并优化比选不同减少路基沉降的技术措施路基施工组织设计路堤填筑施工

路堑开挖施工

既有线改建和增建第二线路基施工

路基防护加固与排水设施施工依据工程施工规范,设计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机械的选择等路基工程

检测技术一般路基工程检测项目

路基材料室内试验

路基现场检测方法

路基检测新技术熟悉各种路基室内、现场检测技术原理与检测指标,掌握检测技术方法3.教学过程的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分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和考核评价4个过程;各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任务如表2。表2路基工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任务学生任务提出任务讲授:布置教学任务,明确任务目标、教学情境以及任务成果形式听讲:明确学习任务,与教师互动提问了解整体学习任务分析任务引导:分析教学任务、分解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分解,制定任务完成计划与安排完成任务组织:主持学习任务的总结汇报汇报:完成各个子任务,整合总任务考核评价考查:评价学生的工作效果自评、小组互评,填写相关学习评价表格4.考核方案的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教师与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与学习任务,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习任务成果以及教师综合评价4个方面建立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方案,并对各环节的考核方案进行加权积分计算。表3路基工程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及其考核内容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权重成绩(满分100)备注学生自评(a)小组互评(b)项目成果(c)教师综合评价(d)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认识和自我客观评价等考查团队分工、合作,以及对他人评价的社会能力等考查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教师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0.10.10.50.3g=a×0.1+b×0.1+c×0.5+d×0.3缺勤一次,在总分中扣1分(二)项目驱动法课外教学设计

在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基本掌握了路基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续而分阶段开展项目驱动法课外教学。针对路基工程课程课外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掌握路基工程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实际设计、施工单位的需求,确定项目驱动法课外教学目标。课程的主要课外教学目标

挡土墙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计算分析、软土地基上路基沉降计算分析、软土地基加固设计、以及路基填筑施工组织设计等。

2.教学任务的设计

为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任务围绕课外教学目标进行。结合路基工程课程实际,确定课程学习的子项目及其项目目的,如表4所示。表4路基工程课外教学子项目及其项目目的课程名称子项目名称项目目的路基工程挡土墙结构设计及其稳定性计算分析通过子项目学习,使学生熟悉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利用已有知识,综合解决路基挡土墙的选型、受力分析与计算、以及稳定性验算等全过程软土地基上路基沉降计算分析通过子项目学习,使学生熟悉路基沉降的主要计算方法,并掌握基于相关设计规范,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路基沉降计算分析的能力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设计通过子项目学习,巩固所学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软基处理的原理与技术方法,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路基填筑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子项目学习,巩固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机械知识等,掌握施工方案的比选、施工设备的选择等实际施工组织设计3.教学过程的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项目驱动课外教学过程也可分为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完成项目和考核评价四个过程。各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要任务如表2所示。

4.考核方案的设计

考核方案设计与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类似,采用多种形式综合考评。

三、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和项目驱动课外教学法,特点鲜明、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和项目驱动课外教学法也存在教学进度难以把握、课堂纪律难以管理、成果形式考核有主观性等问题。因此,在采用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和项目驱动课外教学法相结合的同时,仍然要保持一定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部摈弃。比如:路基工程课程绪论部分,道路工程的发展概况、公(铁)路自然区划、以及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等内容介绍,仍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

当教师提出问题并设计好执行实施的过程后,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方法,结合各种手段完成相应的任务或项目。这个过程也需要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与把握

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和项目驱动课外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在教学任务安排上,教师需要打破原有教材体系,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总结问题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新教学法中,师生地位平等,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由以往的“中心”“权威”变为“咨询员”“朋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与角色定位。

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和项目驱动课外教学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参与任务或项目构建的整个过程,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未知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三)合理设置任务与项目

任务与项目设置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背景和能力;其次,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难度适中,兼顾考虑能力强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再者,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分析、探索、交流和拓展的空间和时间;最后,要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任务与项目的设置要具有系统性、传承性,相辅相成。

(四)注重任务与项目的总结评价

总结和评价是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法和项目驱动课外教学法实施的保证。总结和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综合评价等手段对学生已完成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学习能力考核评价。总结评价不仅体现客观、公平、公正的成果评判,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创造力。此外,通过总结评价,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四、启示和建议

(1)采用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与项目驱动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和能

动性,可以更好地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正确定位。教师的讲授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而是重点、疑难问题的解惑。学生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自由、自主地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大胆地提出假设,并在实践中努力求证。

(2)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与项目驱动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路基工程任务驱动课堂教学与项目驱动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该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显著。该教学方法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才能在路基工程课程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学钧. 路基路面工程[m].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刘建坤,曾巧玲,侯永峰.路基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沈宇鹏. 铁路路基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 18(6): 75-77.

[4]毕春苗.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84-86.

[5]滕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路基材料检测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1): 65-67.

[6]朱林.项目教学法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166-169.

[7]鲁道夫,普法伊赛尔.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8]许西惠.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9): 77-79.

[9]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 57-59.

teaching reform of subgrade engineering course

kong gangqiang

(a. key laboratory f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geomechanics and embankment engineering;

b. 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p. r.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by doing and education by do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taskdriven and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ethods are new teaching methods, in which student is the center and the task or project is the obje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ubgrade engineering class, a teaching method of taskdriven pedagogy and projectdriven pedagogy combination was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then,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application were introduced.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将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因此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本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及学科竞赛等环节。加强这些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有理论知识的巩固,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技能及独立工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挑战、适应社会的需要。

1改革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

为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院根据按专业大类招生的要求,本专业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将实践课从理论课的辅助课程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实践课程、编写实践教学大纲、设计实践培养计划,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为加强创新能力,在新的教学大纲中还增加了实践创新学分。

在实践性教学中,树立“重理论,强实践”的思想。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习实训为保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日常理论教学中,同样贯彻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指导思想,通过在各门课程中开设的试验及课程实践等单项技能实践,使学生得到不间断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程试验、课程大作业和课程设计等。部分实践性较强课程采取边讲、边实践、边练习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如计算机应用技术、测量学和水力学等课程可采取边讲、边练、边实验的学习方式。

2结合理论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试验)和课程设计等。其中课程实习主要有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和工程测量实习等。

认识实习是学习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工程现场实习,使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利枢纽类型、水工建筑物型式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水工建筑物的分类、形式、布置特点及构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现场识读水利水电工程图纸的能力;初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思想。对于认识实习,一般由一名专业教师为负责人和三到六名各专业的教师组成,按认识实纲要求,提前一至两星期联系好实习地点和参观内容及车辆;对于认识实习,学生要认真完成实习报告,教师认真批改,对于不能自己完成者,不给予实习成绩。

课程设计主要有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工钢结构课程设计、农水课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概预算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融会贯通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基本设计技能,完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计算过程,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善于运用设计图、国家标准规范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可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设计主要由任课教师或课程设计组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的任务布置、指导及成绩评定。

3重视综合实习,实现培养目标

综合能力培养主要包括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学生通过施工工种的实际操作、现场参观、听取专题报告和参加施工劳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通过实习学生可对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和管理等建立一个整体概念,掌握几项施工工种的操作技能;了解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施工场地的布置和工程管理模式;了解现场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的性能、构造及新工艺、新技术和先进的施工设备。生产实习中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生产实习指导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按生产实习指示书和施工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参加生产实习,最后写出实习报告和现场考试,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制评定成绩。

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和资料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

4出现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

对于水利工程专业来说,毕业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学校对毕业设计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因找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无心从事毕业设计,对布置的毕业设计敷衍了事。部分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由于找到的工作与当初的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太对口,觉得没有实际意义,也缺乏做好毕业设计的积极性。面对上述问题,设想采取以下解决办法:一是提前布置毕业设计,不必等大四下学期布置毕业设计,可以在进入大四初毕业设计选题。大四上学期学生还没有进入找工作阶段,此时大部专业课已经学完,课程学习任务也不太繁重,具有一定的课余可支配时间,因此部分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安心从事毕业设计。对于找到工作后,出现学生工作性质与毕业设计不对口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教育解决其思想问题,教育学生明白毕业设计不仅是巩固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对于从事各方面工作都是必需的。另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也可以根据学生即将从事的工作性质,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专业应用能力;教学导向;工程管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77-02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应用型本科高校,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属教育教学模式、专业学科建设。伴随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以应用能力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取得共识、成为主流教改方向。但是对于应用能力的概念内涵、具体的改革模式、培养规格等,还未完全厘清,未形成统一的范式。文章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对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科与教师为中心,教师围绕相关教材在课堂以讲述为主,学生课堂听讲,记忆,做题,书面考核,以记背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而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极为欠缺[1]。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综合系统的运用与实践能力。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与实际业内需求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难以实现无缝对接,这对高校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任何一个学科的专业都有一定宽度与深度,所以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便成为相对难到达的目标高度,这需要本专业所有的课程应用能力作为基础、所有的技能应用能力作为支撑、融合本专业的所有知识,对本专业涉及的确定性的、非确定性的、难于直接用固定指标衡量的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2]。文章将专业应用能力作为核心应用能力,主要就是探讨以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

1.结合专业案例启发教学。老师负责先将基础知识在课堂中讲授,同时利用案例,提出问题,引出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去图书馆借阅书籍等方式,自己找出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授进度目标控制的保证措施的时候,可以通过案例讲解,分别通过组织措施的案例、技术措施的案例、合同措施的案例、经济措施的案例、信息管理措施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进度目标控制的过程,方便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加以思考,加深记忆。

2.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可以把一些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的视频在教室里课堂上放出来,增强学生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兴趣。同时如果有机会带领同学们进入工程现场亲临观摩,学习现场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步骤的管理。例如,在讲解进度计划编辑程序的时候,校方和施工方进行协商,让学生有机会亲临施工现场,观摩施工进度,与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真正方便工程项目管理的上手。

3.结合科研项目引导教学。定期让同学们写一些有关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论文,在同学们查找资料的同时,深化了同学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知,同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深化专业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下在课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课下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通过论文的形式,每人提交一份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论文,让学生们通过论文资料的查找以及对论文的组织,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课本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会提高学生们论文撰写水平。

4.结合实习实践创新教学。目前的实习与实践活动大多是由学校组织、教师安排,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与执行,教学效果大受影响。此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还不到位,实践教育的效果难以评价。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另外,根据专业需要,重点打造综合性试验以及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再者,设置集中的实习学期,让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实习期间可少量设置与实习相关课程,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贴合度;同时建立实践教学情况的课堂报告制度,以客观公正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

5.结合应用能力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要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理念从“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的转变,探索“应用能力”培养内涵。大学课程的设置要重拾专业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课程建设优先与社会对接而非与学科对接,要充分考虑一线人才对工作一线的适应性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更多地倾向于现成、实用技术与规范的经验知识。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结论,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可尝试引入德国模块化课程方案,即系统化的课程,它是根据专业的能力要求,集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要点,形成有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应用能力导向教学实例――工程管理专业的“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是学科跨度较大的综合系统学科,是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交叉的复合性的新型学科,课程教学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教学导向,要求理论与实践具有较高的贴合度。因此,以课程理论为基础、以课程实践为应用,构建了“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

“递进式课程、螺旋式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质是双轮驱动,即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交替并行。随着专业课程理论的学习,陆续开展相应的实践环节,让理论与实践紧密贴合,通过课程应用能力的强化,促进技能应用能力的提升,最终目标是专业应用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以课程实践为例,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出建筑施工图;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就以前面的建筑施工图为基础,设计结构施工图,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设计的建筑施工图不合理,结构设计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学生就会主动发现并纠正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错误,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更加牢固深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以前面两个课程设计的图纸为基础,计算工程量并确定工程造价,如果前面的课程设计有错误,工程量也是无法准确计算的,因此,环节学生依然会不断修正前面的错误并准确计算工程量以及造价;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以前一个课程设计为基础,确定施工组织方案,计算工期以及资源需要量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技术标,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的工程造价作为商务标的报价,最终编制工程投标书以及合同管理方案;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是将前面的课程设计进行整合,编制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案,包括项目范围管理、项目组织设置、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管理、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方案。

四、结束语

教育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的认知、积累和总结。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导致了高等院校在短r间内还是要以应试教育为主,例如缺少足够的实习地以及系统授课与讨论研究。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学科跨度大、涉及知识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针对目前工程管理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向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原则。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与改革,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谢丹凤.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现状及教育模式的优化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14):45-49.

[2]高林.以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导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7-29.

Exploration on Higher Teach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Ability Oriented

―Take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XIE Dan-feng,ZHANG Da-fu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Shandong 255049,China)

篇8

关键词:技术应用性人才 现状分析 基本思路 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建筑装饰专业也逐步明确了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培养面向装饰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教育改革必须服从这一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加强管理,形成特色,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能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学校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培养过程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体制的基本依据, 也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具体体现。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专业应用技能培养的总体规划和依据,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才能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目前,高职高专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专业还刚起步,均处于摸索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下面针对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谈点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一、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高专建筑装饰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上不到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生只需掌握知识技能,而知识应用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应靠社会大舞台。因而,存在着注重理论教学体系及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体系及教学仅留意于形式的不良现象。

2、实践性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相关专业院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产学研结合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还只是注意到与理论教学的简单对应,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使实践性教学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与行之有效性,试行起来不切实际,效果难尽人意。

3、实践性教学方面没有规范化考核和管理措施。考核方法不明确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和敷衍了事;管理出效益,管理不到位,致使教学过程中,只有计划,没有把计划真正落实到实处,消耗了人力、资金和时间,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4、不重视“双师”素质教育,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低,从而使教学与社会脱轨,教学质量也随之难以保证和提高。

5、只注重毕业证书,不重视市场准入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学生就业,缺了一张绿卡,少了多次就业机会。

以上不合理的因素必然导致培养出的建筑装饰专业的高职高专人才是与高职高专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的高分低能,只会纸上谈兵,技术应用技能怯弱的低能儿。

二、构建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逐步明确建筑装饰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设计和效果图表现能力,适应建筑装饰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以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确定课程体系编写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专家论证定案程序为基本思路,先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深入建筑装饰市场、国家大、中型建筑装饰企业,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充分了解建筑装饰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得出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最直接的就业岗位是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员,扩展的岗位群为设计员、预算员、质检员和监理员;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如图1示;对应知识能力结构分析如图2示;最后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3、通过开设认识实习、各类实验、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定岗实习、综合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证书培训等实践性课程,构建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是通过三个模块、四个层次来构建。三个模块是指知识技能实训、操作技能实训和技能证书实训。知识技能实训是指学生通过实训熟悉或掌握基本理论的一种实训或实验,如:各种实验、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操作技能实训是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实训,如:建筑装饰施工各工种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证书实训主要是学生通过考核取得各种证书的实训,如:CAD证、预算员证。四个层次主要是指基本技能实训(建筑识图制图实训、美术实训、计算机应用实训等)、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建筑材料实验、构成艺术实训、房屋构造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等)、专门技能实训(表现技法实训、室内设计实训、装饰施工实训、装饰工程预决算实训、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和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模拟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等)。在学时分配上,实践教学学时占总理论教学学时的应超过40%以上,而理论教学学时还包含了数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基础课,实际上占专业课程教学课时的50%以上,从而加大专业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

4、在课程体系安排上,构建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能力训练,确保实践能力训练不断线:第一学期进行整体感觉认识实习、《制图与识图》和《美术》集中周实训;第二学期进行《建筑材料》认识与实验、《装饰CAD》和《构成艺术》集中周实训;第三学期进行《民用建筑构造与装饰设计》课题设计集中周实训、《3DMAX计算机辅助设计》集中周实训;第四学期进行《室内设计原理》《装饰表现技法》、《PS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集中周实训、《装饰施工技术》常用岗位工种操作实训;第五学期进行《室内设计原理》、《建筑装饰预决算》、《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题设计集中周实训;第六学期进行毕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设计。同时,保障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学习不断线:第一学期开《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第二、三、四学期开《建筑装饰AUTOCAD》、《3DMAX》、《PHOTOSHOP》;第三、四、五、六学期应用计算机知训进行建筑装饰构造设计和室内设计;第五学期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和预算应用软件学习;第六学期利用计算机进行毕业调研、毕业实习、模拟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毕业设计。针对核心课程,在学时分配上理论和实训各半,有些主干课程更偏重实训部分,例如:《CAD》、《3DMAX》、《PS》、《室内设计原理》、《装饰施工技术》则应偏重。另外,应紧跟市场,紧跟社会,拓宽专业知识面,以便更好适应社会,附加如《监理概论》、《施工项目管理规范》等课程,穿插《三法一条例》、《安全法》等工程建设相关法律;《建筑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专业规范知识;并进行安全、组织、预算、管理等案例或名人专家讲座,尽可能与社会接轨。

5、制定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大纲。结合理论教学大纲和专业技术技能的要求及专业技能的认知规律,制订实践性教学大纲,指导实践性教学。

6、完善并规范实践性课程教学的考试考核办法及教学管理办法,使考试和考核真正达到考出水平,考出技能的水准,且严格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实现和提高。

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同时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基础建设,建立稳定合理、长效健全的人力、环境、设备三保的支撑保障体系。

三、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现实意义

1、通过该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使实践与理论并重,弥补相应不足,以达培养目标,有力推动高职高专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改革。

2、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符合本专业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探索出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科学途径,经过专业技能应用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合格的高职高专人才。

3、依托行业并服务行业,有利于提高“双师”素质,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两者共同发展,达“双赢”效果。同时,使学生大学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有机结合,为就业开通绿色通道。

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0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一级学科,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和地下工程等二级专业方向[1]。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交通方向为例,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2]。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有以下主干课程,三大力学、建筑材料、项目管理、道路勘测设计、施工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

翻转课堂是和微课、Mooc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应的习题。而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角转变为学生[4]。学生在课前可在免费的在线平台观看微课程,Mooc就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学生可利用手机或电脑在课前学习知识点,一遍听不懂可听两遍,两遍听不懂可听三遍,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教师教一遍而听不懂知识点的困惑。课堂中教师只需解决学生的问题[5]。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特点和翻转课堂的思想,下面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三大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

1 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1.1 目前的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工程和建筑材料等,除了测量工程有两周的室外实际操作课程以外其余的课程均为课程讲授课程。其中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是本专业核心基础课,同时这三门课程也是多数同学学习中较为困难的课程。在一些土木工程专业院校,每学期补考率和重修率最高的课程都是这三门课程。以结构力学为例,目前的上课方式大多为板书加PPT,由于有大量的计算演示过程,即便是PPT授课,教师也需要用黑板加粉笔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进程计划在45分钟的课堂中将每一道例题和每一个知识点讲解给大家。如结构力学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这部分只是较抽象,知识点不易理解,课堂上教师讲解一遍力法方程的原理,学生在没有提前学习的情况下可能听得懵懵懂懂。因时间有限,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内需继续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往往,教师被一黑板一黑板的粉笔灰刺激的声音沙哑、咳嗽不停,但讲台下的部分学生听得云里雾里。长期以往,教师患上了咽炎等职业病,而学生由于听不懂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把力学课程当成了大学生涯的拦路虎,很多留级甚至退学的学生中均有一两门力学课程未达到合格标准。

1.2 翻转课堂带来的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翻转课堂可以改变上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微时代的潮流中,教育领域产生了“微课程”。教师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在1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讲清楚。如上述的力法方程原理,学生在课前收听或观看教学音频或视频,听一遍可能似懂非懂,听两遍可以接受并理解,听三遍可能会加深印象,听四遍或许能学以致用。如此,在课前学生已掌握了知识点,并能完成相关作业。而在课堂上,老师的职责是回答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翻转课堂的理念下,利用微课程和Mooc将原来的教学模式彻底改革,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某一难懂的知识点,同时将任课教师从大量的讲解中解放出来。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再对力学课程感到惧怕,有了坚实的力学基础后可以更好地学习后续的专业课。

2 基于翻转课堂的专业课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交通土建方向为例,专业课包括桥梁、隧道工程和施工技术等多门课程。以施工技术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利用黑板、PPT或视频资料,在32学时内需要掌握路基、路面、桥梁和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并学会施工组织设计。

本课程与实践紧密联系,如果在课堂中单纯地介绍理论方法和设计理念,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若能在课堂上播放相关技术的视频资料再去讲授,教学效果将会提高许多。但短短的32个小时,让课堂的时间变得很珍贵,授课期间不可能观看大量的视频资料。目前,教师往往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播放视频。如此,学生们对于现场操作较陌生,因理解不到某一技术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失去信心。但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在课前观看教师提供或在线免费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教师只需将施工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可针对某一工程方法模拟一座桥梁或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专业课不再枯燥,同时让学生在课后有迫切需要提高专业知识的紧迫感,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本科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

3 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3.1 实践类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类教学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和设计能力。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完成设计和施工中较为简单的工作。仍然以交通土建方向为例,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的专业课中会增加一周的课程设计、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和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在课程讲授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操作,以某一个计算点为中心而完成相应的设计过程。如路面工程,一周的课程设计需要完成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路面厚度计算两大步骤。这类课程设计需要大量的反复计算,最终以数据来验证成果。但随着各类应用软件的普及,如东南大学路面设计软件可以让一周的课程设计在一天内完成。如此,原教学计划中课程设计的时间已显得绰绰有余。生产实习的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月,施工和设计单位往往因时间短暂不便管理实习生而拒绝接受学生,很多学生只能应付着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生产实习的教学目的并没有达到教学计划。毕业设计有三个多月,时间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设计任务包括道路勘测设计和桥梁设计,工作的重点是在教师提供的路线图或地质条件下计算相关参数。如此,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只是完成了一套既定公式的计算。

3.2 基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

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可以同时进行。学生利用四个的时间(8月、9月、10月和11月)参与到施工和设计中,外业实习完成后利用一个月时间进行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大四的第二学期主要进行专业课教学,在毕业前一个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习中掌握的现场经验最后系统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可改完专业课的大作业,而不必再安排单独的一周时间。

4 结论

笔者根据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有了以上一些教学改革的思路。这些思路能否实施,还需在今后的改革中逐一验证。

【参考文献】

[1]丁以兵,黄伟,贾冬云.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薛刚,郭晓燕.土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杜国锋,赵彦.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立体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2).

篇10

高校本科类教材仅简单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过程,并未讲解其与现行质量管理方法的关系,也无案例诠释。而大专、高职类教材更是删节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该理论推广在高校即被阻断,更难以实现在企业一线的探索实践。

误解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即为质量最高标准

目前工程质量管理条文规定在建工程按相关质量验收规范检查验收,专业教材大量介绍的也是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规范的大力宣传使人们产生误解,工程质量达到规范标准即可,而不需重视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这与规范制定的初衷相违背。各类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为逐步实现我国建筑施工标准化而采取的措施,这是与国际标准接轨、增进国际合作的必要途径。而追求优质工程最大限度满足业主要求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工程质量管理条款尧规定多袁应用案例少袁学习过程枯燥

缺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的思想做指导,工程质量管理教学就流于程序化、表面化。目前项目管理教材多是罗列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对分析业主需求、工程特点,以及如何切实按图施工所给予的重视不够,缺少工程案例,使得项目管理教学理论化、空泛化,学生难以理解知识的应用途径,先进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宣传和深化。

建筑施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教学思考

尽管在建筑行业中的系统理论少,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并不少。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专业知识不断向学生灌输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让学生领会“以顾客的要求为质量目标”的生产原则,激发学生探索提高工程质量方法的热情,增强学习和实践的目标性,进而实现学以致用、用推动学的良好局面。

1深入浅出袁用生活实例引入管理思想

要使学生接受新知,并不能靠理论灌输,而是用大量实例向学生揭示知识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必要性。笔者在教学中先以近期被曝光的“毒牛奶”事件为题,引发学生思考牛奶的生产过程,牛奶的质量该如何保证,使学生理解“源头控制”、“过程控制”的重要性。然后转入工程实际问题“引起混凝土梁开裂的原因”,让学生在思考工程质量通病防范办法的同时,认识到保证质量需要进行“要素控制”,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2归纳总结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学习建筑施工专业知识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加强材料进场检验,切实按工艺完成操作,严格工程质量验收等。这些质控方法本身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现,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管理思想来帮助学生理解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例如讲到“材料检测”环节,根据“全要素”管理原则,应注意材料抽样送检方法、重点检验材料的功能特性。根据“全过程”管理原则,应从材料出厂、进现场、使用前、施工中保护、施工后清理等环节全面组织检查,才能保证材料合格。根据“全员参与”管理原则,施工规范已明确了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等各方的材料管理职责,施工中各级各部门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并执行。以操作贯穿原理,才会使理论知识变成学生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源头活水。

2.1活学活用,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指导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质量文件,施工组织计划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稳步开展,以及质量、成本、工期的最优配合。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往教学中学生是参照成型范本,按格式依次完成制定任务。这种方式仅使学生了解施工组织计划的内容,却不能深入理解各条款制定的依据,当遇到工程实际问题就会显得束手无策。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做指导,并强调以优质、节约完成工程目标(满足顾客需求),学生就会主动熟悉图纸,分析工程特点,设法找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而合理组织人、机、材,安排施工进度,并兼顾工程不利因素制定必要保障措施,从而以自我驱动的方式完成施工计划的编制。

2.2积极实习,在实践中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毕竟是在施工现场一砖一瓦具体进行的,其建筑产品的独一性及工程条件的独一性,决定了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存在差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不能涵盖一切,全面质量管理也不可生搬硬套,学生要深入领会思想并有效发挥在工作岗位上,还必须通过大量工程实践,以高度责任感完成职责,在失误与成绩中不断总结收获,逐步探索管理方法的应用。同时也需要广大建筑企业、社会平台给予在校省实践锻炼的机会。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