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施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11: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层框架施工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层框架施工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少墙框架结构薄弱层结构超长

中图分类号:TU323.5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某综合实训中心工程,主要功能为实训实验室。该工程东西长97.5米,南北长56.7米,未设置抗震缝;建筑高度23.85m,地上五层,无地下室;其中一层层高为6.25m,二~五层层高均为4.25m;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防类别丙类,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首层只在中部有通道相连,连接薄弱;内部有两个开敞庭院,且不在对称位置上,楼梯分布在建筑物四角及中部。

图1 (1)一层平面图

图1 (2)二~五层平面图

2问题分析与总结

2.1 结构扭转不规则

采用纯框架结构方案,经建模型计算,虽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比达到0.95,超出规范不大于0.9要求较多,且第二周期扭转因子偏大,属抗扭不利建筑。而调整梁柱截面对于改善抗扭指标效果不明显。经过方案对比及与建筑方案协调,最终确定采用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以下称为少墙框架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建筑四角的楼梯间在建筑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以调整结构扭转控制指标,使之满足规范要求,纯框架及少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对比见表1、表2。由表中数据可见,设置剪力墙后,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比为0.92,虽仍大于0.9,但已有所改善,特别是第二、第三周期分别为较纯的平动周期及扭转周期,说明结构布置较为合理。

图2 标准层剪力墙布置图

表1 纯框架结构地震抗震性能指标

表2 少墙框架结构地震抗震性能指标

由于少墙框架结构形式是规范新增的内容,而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以后分别简称《高规》和《抗规》)在此种结构形式上的规定内容也不尽相同。《抗规》第6.1.3条和第6.2.13条分别规定了少墙框架结构构件抗震等级的确定原则以及框架部分地震剪力值的取用方法,其中在确定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时,是按照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是否大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划分的;而《高规》第8.1.3条对于结构形式、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以及结构的层间位移角等内容的设计方法则是根据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分区段划分的。因此《高规》关于少墙框架结构的规定更细微明确。本工程虽为多层建筑,但因其高度接近多层与高层之间的临界高度,且体型复杂、扭转不规则,用增大截面方式不易解决扭转不利问题,因此在兼顾建筑与结构的有效解决方案之后最终采用了布置少量剪力墙的少墙框架结构。本工程设计是按照《抗规》并参考《高规》的相关规定进行的。具体方式如下:

(1)《高规》规定,应根据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来确定相应的设计方法。因本工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为63%左右,按照《高规》8.1.3条第四款规定,该工程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3]中对少墙框架结构的定义,确定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强框架”(具体见表3)。

(2)《抗规》第6.2.13条规定了少墙框架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纯框架结构模型和框架-剪力墙模型二者计算结果较大值,因此本工程按照两个模型分别计算,结构构件配筋按包络设计。

(3)剪力墙肢不满跨时的框架梁配筋构造(如图4所示)。其箍筋加密区的范围,支座钢筋长度等,均应满足抗震墙退出工作后纯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使其仍具备相应抗震性能。即框架梁附加纵向钢筋截断长度及箍筋加密区长度等,均需按照该墙肢是否做为支座包络设计。

图4框架梁一端与剪力墙顺接时构造做法

2.2 结构竖向不规则

本建筑一层层高为:6.25m,基础底标高-2.0m,基础高度1m,如果不采取措施,一层框架柱的计算高度为7.25m,与二层层高4.25m相比差距较大,首层与二层侧向刚度比为0.63(规范要求0.7),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为0.75(规范要求0.8);不满足《抗规》表3.4.3-2中关于结构竖向规则性判断的要求,即一层为薄弱层。同时首层填充墙较多、较高,应采取措施避免首层填充墙下沉以减少后期开裂的可能性。综合以上因素本工程在-0.10m处增设一道框架梁;该框架梁既可作为首层墙体的基础,同时又能减小一层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可使结构设计更合理。

本工程通过增大一层的框架柱截面尺寸及增设基础拉梁层的方式,使两层的侧向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消除薄弱层。本工程拉梁层及首层框架柱截面尺寸为700X800mm,二层及以上框架柱截面尺寸600X700mm,经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2.3结构超长的问题

该工程双向均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55m),而且建筑要求不能设置伸缩缝,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或减小施工及使用期间温度裂缝以及混凝土收缩裂缝。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来有效的减少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1)全楼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2)在南北向设置一道加强带,东西向设置两道加强带(图5)。加强带采用较设计强度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密实,并连续浇筑。

图5 楼板加强带布置图

(3)楼板钢筋双层双向设置,并适当增大楼板厚度及配筋,增强其抗温度裂缝能力。

(4)适当增加东西向框架梁通筋数量,增强其抗温度裂缝能力。

(5)提出材料及施工控制要求,并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施工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

由于本工程东西向长度超过不设置后浇带的允许长度较多(超过77%),因此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并要求现场即时监测施工效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始使用),没有发现较为明显楼板及框架梁裂缝,说明采取措施合理有效。

3 结语

本文以综合实训中心结构设计为例,着重阐述了少墙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具体设计中注意问题;同时对结构薄弱层的产生原因、消除以及结构超长问题的处理进行描述,为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内容;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31-01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当中,《建筑结构》这一课程在土木建筑专业课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地位。《建筑结构》这一课程在土建专业中属于必修的课程,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每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几乎都设置了《建筑结构》这一课程,像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土建专业、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等许多专业都设置了《建筑结构》这一课程。可见《建筑结构》课程的核心作用和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的人才,而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培育优质的人才,关于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迫在眉睫。

一、建筑结构课程的定位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工程估价》等后续专业课的基础,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等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

二、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教材缺乏适应性,而且教学教材内容较陈旧,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职业教学能力严重下降,许多教学课程的学习越来越跟不上社会时代的发展脚步,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行业实际严重脱节,缺乏应有的高职特点。不能够很好的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做到相互结合。

(2) 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普遍较低,这也是学校和学生共同的责任。我们都知道,我国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是重视传授的知识理论和知识结构系统之间的严密性,所以,很多情况下完全的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现在在教育方面也已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主线”的教学轨道。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做到把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应用到相应的建筑工程当中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课程教学肯定效果不理想。

(3) 《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过于僵化。虽然名义上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但在实际上仍然有很多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传统的“知识传授”“理论灌输”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和以往一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而就形成了一种“教者难,学者更难”的不利教学局面。

(4)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由于近些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学生质量严重下降。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生过程中认为课程很难,所以,往往有不少的学生都是以拿到毕业证书为学习目标,而不认识的接受职业素质能力的课程教育。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学制度不完善等原因,这种情况就会严重的阻碍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进展。

三、建筑结构课程改革的途径

(1)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改革,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思想,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准则、以“培养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来确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要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强调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应用。为此,我们深入省内部分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及建筑设计院所,与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及往届毕业生座谈、调研,广泛征集他们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并通过多年教学改革的研究,将课程内容归纳成以下几个教学模块: “常见结构认知能力”、“荷载确定及荷载内力组合”、“结构计算简图确定与内力计算能力”、“结构材料选用能力”、“基本构件设计与验算能力”、“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工程地质资料阅读及基础问题处理能力”、“结构施工图绘制及阅读能力”等。

(2)设置高职建筑结构课程实训项目。高职建筑结构课程实训项目的设置对于高职建筑结构课程而言,实训项目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在校内实训方面,教师要根据建筑结构职业能力来设置实训内容,具体包括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工艺等。当然,这一切课堂练习都要以工程实例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纸的识读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建筑结构及其组成有一个整体而具体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建筑人才来校任课,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在校外实训方面,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识岗、熟岗、顶岗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了解建筑领域内的岗位,如设计者、施工人员、质检员等,并对课程上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再认识,加强理解。另外一方面,为了提高校外实训效果,必须设计效果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效果。它的制定设计要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本前提,确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形成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具体可包括常见建筑结构的识别能力、荷载确定及组成能力、结构计算技能力、构件设计、材料选用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来考核学生的校外实训情况,希望通过此行为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促进个人成长,从而成为建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3)坚持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工程案例教学,建筑结构是每一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工程应用性极强,结合工程实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工程案例的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引入实验现象、工程现象,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寻找答案,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将这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除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外,另配有工程图片、实验录像以及工程案例等附件部分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一门严谨而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

(4)强化实践教学。建筑结构是与施工现场结合紧密的一门课程,它的规范标准大都围绕“现场施工”而展开。如果学生没有感观知识,就很难理解把握一些重要概念,为了让学生拥有对建筑结构的感观认识,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学院在建的二期三期工程和高层住宅或多层框架结构,参观过程中把“钢筋的种类、级别、绑扎、加密、搭接、单筋矩形截面配筋模式、柱子的配筋模式、单向肋形楼盖的配筋方式等”这些来自不同章节的内容,对照实物进行具体讲解和分析。经实践证明,“现场”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把抽象复杂概念阐述透彻。

篇3

关键词 范例教学 工程造价 专业素质

Abstract Through the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ase teaching on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Case teaching i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raining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has obvious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Keywords example teaching; engineering cost; professional quality

一直以恚党和国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而专业素质是高等院校学生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专业素质代表了其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它要求其具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要求的各种技能、专门知识等的素质。只有掌握了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提高求职成功率。范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发的、继续学习的能力,我校多年来在相关课程中采用范例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范例教学法是通过各种典型的范例内容,由教师将其教学的内容的知识点形象的讲解出来。范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通过典型的教学事例,推理出其他非典型的知识点或事物,可以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教学内容。

我们于2012年开始,结合我校区范例教学实践的效果及课题组成员的教学工作经验,探究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与范例教学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范例教学之间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两者之间的影响如何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在工程造价专业中实施范例教学,从其对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对专业技能的影响及对实践经历的影响研究,总结出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在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课后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主要针对2011级工程造价专业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共发出电子问卷120份,其中60份发给实验班学生,60份发给普通班学生,收回115份调查问卷。

1.2 研究方法

(1)专家专家访谈法:对我校专业任课教师、其他院校专业任课教师、校外建筑企、事业单位等专家进行访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保证了本次研究的合理性。

(2)文献法:本课题组通过多家搜索平台,如维普、知网、万方等,收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整合和分析工作。

(3)问卷法:本课题组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的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其理念是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经典的范例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能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觉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满堂灌”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范例教学在教学方式、沟通渠道,教学效果、教学目的等方面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范例教学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辅以教师的指导作用、淡化过分强调教学的认知,在课堂中,即传授知识,又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采用范例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关系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集技术和经济知识交叉的新兴学科,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工程管理、工程法律知识及工程经济等知识。基于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实际案例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体现在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丰富的实践经历三个方面。范例教学是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是诸多教学模式中效果显著,实用性很强的模式之一。

首先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范例教学能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通过具有代表性、实际工程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建立对工程的立体概念,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该种教学模式在多种教学环节中的开展,能极大的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专业素质的提高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范例教学。因此,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同推动新教学改革模式的改革。

2.3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

2.3.1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影响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是指在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进行的培养。我们在“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制图”、“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等课程中选用具有工程代表性的范例,如多层砖混的宿舍楼、多层框架办公楼、高层框剪住宅楼等,帮助学生接触到最核心、最根本和最需要解决的问}。范例教学让同学们对这些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认真的听讲,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发表各自的观点,课堂气氛分外浓厚,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断进步,其表达能力等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课程学习的验收效果看,采用范例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成绩优于普通班的学生。

通过调查,实验班中,有93.33%的同学认为在专业理论课程中需要进行范例教学,其中90%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有帮助,6.67%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很有帮助,3.33%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有帮助。这都表明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3.2 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

工程造价专业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多项能力的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堂上,需要掌握与工程相关的技术、经济及管理等知识;在实训或实际操作环节,完成老师布置的技能培训任务,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具备工程造价管理、编制、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而努力。

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影响研究,重点是针对应用工程范例的课程设计、实训和各种级别的专业竞赛效果的影响研究。通过调查,实验班中,有96.67%的同学认为在专业技能培养活动中需要进行范例教学,其中93.33%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技能知识非常有帮助,3.33%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技能很有帮助,3.33%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专业技能有帮助。

2014年,实验班的2位同学参加第七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广联达杯”工程算量大赛,获得土建赛总冠军,挑战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实验班同学参加全校的广联达算量大赛,名次遥遥领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范例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分不开的。说明范例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2.3.3 范例教学对学生实践经历的影响

学生通过实践经历能对其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学生在校外完成的工程实训中所接触到的实际工程项目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范例。

学生的工程实践是工程造价专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巩固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实施工程范例教学培养模式以来,由双师型教师担任工程实训教学,通过不断加强与建筑类相关单位如我校与造价咨询公司、施工单位等联系与合作,成立了多个专业实训基地。范例教学的实际操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案例的操作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到实际工程中,通过不断的演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实践环节中,有些单位对表现好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打开了另一扇窗。

通过调查,实验班中,有96.67%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实践水平非常有帮助,3.33%的同学认为范例教学对实践水平很有帮助。每年的校外企业走访得知,范例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上手操作快,适应能力强。这些反馈表明,范例教学对学生实践经历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3 结论

范例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应用明显改善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

范例教学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范例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是真正的目的。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学生专业素质的极大提高,又为范例教学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范例教学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是积极的,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及对实践经历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能促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拓展其知识面,所以对学生专业素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L鼙韭畚氖粲?012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范例教学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编号12ZD61

参考文献

[1] 周艳红.高职教学之范例教学法研究[J].教师,2012.5.

[2] 王璐,马爱莲.范例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时代观照[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

篇4

应用型 专业素质 实习基地 师资队伍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而言,工程管理专业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注册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变革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校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上。因此,探索和创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生产对人才的需求,是我们亟待认真思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优化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区别于传统的本科培养技术科学型和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同于应用型专科教育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体现“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培养全面基础知识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包含通识、专业和其他课程,突出宽基础的通识教育和四大平台(即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工程管理及工程法律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这种“宽基础”成为培养跨越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为使学校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与现行的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学校在专业办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都围绕注册工程师制度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来开展,积极构建适应本行业注册执业资格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前瞻性。反映工程管理专业的最新发展,适应本行业注册执业资格制度考试的动态性要求;灵活性。采取多方向培养,拓展学生的职业空间,适应本行业注册执业资格体系下不同注册工程师的要求;终身性。大学教育与职业资格体系有机结合,使大学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国际性。满足与国际执业资格制度接轨的要求。

在培养计划上,应全面推行弹性制学分、主辅修制为主要内容,以“规格加特长”、“素质加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学分制;在培养模式上,应注重“多样化”、“开放式”,开展个性化教育;在培养方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诸方面,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开始,进入大学以后继续得以扩展,而专业素质教育则是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业素质教育包括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传授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技能结构,而培养能力主要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传授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必要条件,但获取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能力,应当通过实践教育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发掘学生中蕴藏的潜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方面的完善,除了要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还必须建设有特色、多层面的实践教学环境,以便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平台来掌握各种工程管理软件的使用,通过项目模拟仿真,熟悉和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学校应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以配置基本的软硬件设施(计量与造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招投标模拟软件等)。学生可利用专业的仿真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策划并实施各种模拟专业管理活动。如工程招投标过程模拟、施工管理模拟、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模拟等,仿真展现各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轮流扮演特定的角色,以求产生角色认同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广泛而全面的专业技能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单项管理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模拟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时间与空间局限性和缩短专业人才培养周期的有效方式。工程案例尤其是大型、典范型工程案例蕴含着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经总结和提炼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素材。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应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设置自主实验项目。

三、强化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和联系,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给学生做技术报告或者培训企业软件的应用。按照企业的需求微调课程体系,使企业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的修订和实践过程的效果评估,形成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的学习和课程实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在工程单位有较长的生产实习时间,真正参与企业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加速更新方能适应各项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及业务培养来适应这一变化。未来的建筑人才是既专又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又肩负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今后,对教师的要求,不但业务水平高,而且实践能力还要强,更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为了紧跟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各位教师除加强政治学习外,还应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既要参与实践, 具备丰富的经验,又要在某一方面具有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既是工程师,又是教师;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请进一些社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与学者, 参与教学方案的研究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等,这样有利于教学与社会实践相沟通,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送出去是指选派一些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定期到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进行参与工作,以达到实训和提高的目的,这为培养技术应用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应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加强实验室的投入,加强实验教学的比例,特别是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定期进行各种实习,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新世纪,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有新的要求,特别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环艺类专业基础课 教学框架 空间形态 工程制图 模型制作 测绘

环境艺术设计(以下简称环艺)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复合型学科。该学科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在进入专业学习后,要突破传统绘画的思维,将艺术与工程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学习思维模式。所以,在整个环艺专业的课程架构上也要有一个从绘画向设计转化的过程。

一、环艺类专业的课程基本构成

环艺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分为三大类,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基础课,如设计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电脑辅助设计AUTOCAD、3DMAX等,主要集中在低年级,以美术和软件类的课程为主,训练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基本知识。专业课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以综合性的专题设计形式为主,本文将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转换过渡课程定义为专业基础课,这一类的课程既要向学生渗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设计要求,使学生逐渐从单纯的美术基础思维转换到设计思维。

二、专业基础课的框架分析

(一)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教学架构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专业基础课在整个环艺专业教学中起着导入的作用,学生不可能刚开始学习就迅速进入专业设计的状态,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以及自己将要从事的设计工作是怎样的,同时用巧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专业基础课在整个4年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教学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专业学习的根基建立。

目前,环境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沿袭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来,由于环境艺术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庞杂和繁琐,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往往有吃力感,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普遍采用独立教授各门专业知识的方法,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衔接,故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和应用情况就不够理想。

(二)环艺类专业基础课的基本构成

目前,各大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有空间形态、模型制作、工程制图、测绘、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基本侧重于专业常识的渗透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与空间打交道的学科,因此,专业基础课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在空间思维的基础上思考问题,从建立起空间概念、辨识空间形态到熟悉空间比例、尺度,学习空间表达的常识,立体地、全方位地掌握空间设计的语言和手段,以便在高年级的专题设计中,游刃有余地运用这些技能去解决空间问题。而在这些专业基础课中,与空间思维和表达关系最密切的课程主要就是空间形态、模型制作、工程制图、测绘这几门课程,它们之间各自有偏重,又能互相补充,同时各院校根据师资和教学安排的不同,可有选择地穿插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课程。

所以,新的专业基础教学框架,应该打破传统的独立教学模式,以空间形态、模型制作、工程制图、测绘这4门专业基础课为主干,其他课程为辅,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教学体系。

(三)环艺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分析与创新

从总体上来说,这几门课程应安排在中低年级学习,也就是第3到第4学期。空间形态和模型制作偏向于对实际空间的直观感觉,侧重于空间思维和建构能力的训练,工程制图和测绘偏向于从空间转化为图纸的表达能力,这两个过程是需要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随时进行转化的,也是设计师无时无刻都要运用的基本能力。因此,将这几门课程合理、有序地安排好,做好课程与课程间的紧密连接,使之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初涉设计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重大的。

从能力培养的阶段来说,空间形态是最基础的空间概念训练,即“概念”到“空间”的过程,属于第一阶段的专业基础课;模型制作在空间形态的课程上有进一步的提升,要求学生能看图识图,并能将其转化为实质的空间,应处于第二阶段。而在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空间形态课程的训练后,有了初步的空间辨识和建构能力之后,可以将工程制图及时跟上,各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安排人体工程学,再到第二阶段的模型制作训练,延续前面工程制图课的命题,修改和完善设计并制作成模型,同时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同时辅以环境心理学的课程补充,以求多层面地补充设计基础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概念到空间,空间到图纸,再从图纸到空间的循环反复训练过程,而课程的延续可由相关的命题课程设计连续起来。如此经过一系列的巩固训练之后,学生的空间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巩固。第三阶段再用测绘课程来提升学生对实际的复杂的空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经过这样三个阶段4到6门课程的一步一步的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会得到初步的建立,也会打下坚实的设计表达基础(图1)。

总之,这几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状态,下文中笔者将以这4门主干课程为研究对象,对每门课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传统教学方法的弱点,针对课程特点提出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就课程之间如何做到有效衔接提出具体实施办法。不仅针对每一门课程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还要将几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形成完整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框架。

三、环艺类主干专业基础课的具体教学方法新思路

(一)空间形态的教学创新

空间形态是一门侧重于训练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概念,学会识别空间的基本形态,通过一些基础的设计训练能达到运用几种基本的空间元素建构不同的空间形态的基本空间设计能力,即将无形的思维语言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空间。这要求学生摆脱以前单纯美术基础训练时的“将看到的画下来”的“记录”式思维模式,从而慢慢建立有目的指向的“建立”式的思维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从“概念”到“空间”的过程,并能将思维中的意向、文字、情感转化为实在有形的空间设计语言,这将是从学生走向设计师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给学生展示、辨析一系列的典型空间形态的例子后,要求学生按照给出的题目要求,创作一些空间形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基本能够达到课程的训练目的,但若只是单纯给予大量的空间形态辨析和创作一些彼此独立而单调的空间形态,那么训练过后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也得不到强有力的巩固。如果能将整个课程分为几个阶段,由不同规模的空间命题构成,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先由一个简单的单元空间入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玩味空间形态,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并且命题之间要求有一定的空间转换关系,这样便能达到充分训练学生的空间设计基本功的目的,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还可以将一些具有某些情感要素的典故、成语引入课程命题,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这些典故、成语的基础上,尝试将其转化为空间语言,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设计理念,也符合将来设计的目的指向,使空间具有某种情感要素。

(二)工程制图的教学创新

工程制图这门课程是整个环艺设计学习中非常基础又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将影响和贯穿于今后正式设计的每一个步骤中,是重要的设计表达能力的训练课程,也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一门课程,不仅因为知识点琐碎繁多,而且单纯的记忆效果也不太理想,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在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完之后,将一些标准的工程图范本给学生描摹,以期学生能将模仿转换成记忆。

笔者想强调的是,工程制图注重的是“表达”能力,而非简单的记忆复制。很多工程图的表达并非唯一的方式,而是灵活多变的,以一时的依样画葫芦是无法适应设计的千变万化的。学习工程制图的目的是将来能利用这些图纸与他人交流和使项目能顺利施工。所以学生先要能充分理解空间的层次和状态,在通晓图纸绘制原理的基础上,加以一定的记忆和练习,就能绘制出优秀的工程图。因此,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理解”空间很重要,如果只是强行让学生抄绘和记忆,那么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可以延续上一阶段的空间形态课程,让学生用工程制图的标准将自己的设计绘制出来,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学生补充理论知识。由于学生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很强的熟悉度,而又有实际的空间以供理解,在这个基础上作图和学习,效果会比简单的临摹好得多。

(三)模型制作和设计的教学创新

模型制作在空间形态的课程上又进一步提升,要求学生能从平面的图纸转化为三维空间,其中的关键是要求学生能看图并能识图,能将图纸的意思充分理解消化,从而进一步建立起实质的空间。传统的模型课教学方法是给出既定的图纸,让学生根据图纸制作模型。而从学校培养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材料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的技能教授是简单易行的,且这些技能对于将来要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来说,是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的,而对于刚进入环艺专业不久的学生,难的是对空间概念的建立和表达,所以上好模型课,对于检验学生的空间判断力和图纸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

从整个“概念——空间——图纸——空间”的教学程序上来讲,前一阶段已经完成了从“概念——空间——图纸”的训练过程。在第二阶段,模型制作课又要将学生的思维从“图纸”转化为实质的“空间”,那么模型制作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上一阶段中的设计成果制作成模型,而后第二部分先对自己的模型进行空间评估,再次回到空间形态课程中的命题要求,面对真实可触摸的空间看看自己的设计成果是否达到要求,而后进行修改设计。这个逆转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能用真实空间对自己的空间形态设计成果有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检验上一阶段的工程制图中的学习成效,这样他们可以知道在将来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自己的制图成果是否正确有效。

(四)考察与测绘的教学创新

传统的测绘课程要求学生利用简单的仪器和工具对一定的实际空间进行现场实测,并且绘制成系统的工程图,是前两阶段完成对学生的空间建构和表达能力训练之后的提高阶段。而完全依照传统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做“测量——绘制”的工作,学生经常感到乏味和枯燥。所以在传统测绘课程的教学基础上,可以加入“考察”这一元素,即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出一些主题,如传统符号与现代建筑、细节决定成败等,针对这些主题,有目的地在一些实际的优秀设计案例中选定若干考察点,然后对这些考察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讨论,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侧重点进行系统测绘,将其绘制成工程图后做出归纳和总结。

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虚拟的设计训练后,让他们接触一些真实的空间,对前面积累的理论知识进行现场体验,在测量和绘制的过程中把实际空间变成平面图纸,在对真实空间的感性体验和设计图纸的理性分析中去体会和感知设计的意义,一方面这是对学生的制图能力的最好实训,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予他们一些挑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空间形态、模型制作、工程制图、测绘这4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建立学生的空间“建构”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应该是在“思维——空间——图纸——空间”之间反复转换,学生才能熟练掌握和领会设计的要义,教学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若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之间缺乏联系,遵循单向的训练模式,学生上完一门课程之后既觉得比较乏味,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所以除了每门课程本身的特色之外,课程之间的“起、承、转、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对于搭建结实的专业基础平台是很值得重视的一点。

实践证明,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任何环节训练不到位,都将反映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上。而且,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紧密衔接也需要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充分沟通、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承前启后、环环相扣的教学效果。因此,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能符合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是设计教育工作者值得持续研究的课题。

(注:本文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环艺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新思路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G2110047)

参考文献:

[1]褚冬竹.开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范景中.贡布里希论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