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20:05: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本科毕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1

关键词: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272-02

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农林院校经管专业比较偏,毕业论文质量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已经成为众多教育者很头疼的问题。当然,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除了专业性质特定之外,还有学生、教师、学院等方面的原因。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有必要积极去探析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之道。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在本科教育即将结束之前,需要学生针对于某一专业方向撰写的论文任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在于:其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检验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果,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其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化的写作技能,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研究理论,对于其后期的职业规划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二、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际上,造成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考虑其制约因素的过程中,也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探析。通过对于众多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和研究,将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质方面的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农林院校隶属于专业特色院校,其往往会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农林专业上,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教育投入上,都偏向于农林类专业。相比之下,经管专业就成为容易被冷遇的专业方向。另外,农林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往往也界定于农林专业方向,不存在专业性不强的经管专业。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管类专业学术研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经管研究氛围缺乏,这给此专业毕业生论文选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过论文撰写经验的人都知道,论文理论越多,越加有利于论文选题,而论文选题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2.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通过对于众多院校经管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农林院校,还是其他普通院校,其经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都处于低下水平。对于这样共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将原因归结到学生自己的身上。具体来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毕业期间时间分配不科学,都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工作和考研上,对于毕业论文质量没有清醒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撰写任务会在每年5月或者6月的时间段来开展,此时都是学生去找工作或者考研的忙季,时间本来就很紧张,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势必会出现论文质量不高的情况。其二,经管专业学生忽视毕业论文质量。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往往在没有做设计和实验的前提下,就开展撰写,往往不需要花费太久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一旦树立这样的观念,其撰写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其三,学生写作能力不高,信息整理的能力比较弱,难以将各种资源合理地运用到论文写作过程中去,甚至常常出现口语化问题严重,论文表述组织分布不合理的情况。

3.教师引导方面的因素。本科生进入论文撰写的过程,都会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去引导学生撰写论文,确定论文命题,选择论文方向。可以说,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也会对于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论文质量产生影响。但是,实际上由于高校扩招力度的增强,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时的教师师资却没有跟上节奏。据调查发现在农林院校中,一名指导教师往往需要负责一个班级的论文引导工作,也就是说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引导众多的学生进行论文撰写。教师本身的论文引导能力就不是很理想,又需要面对大量的论文撰写引导任务,势必使得其工作任务量不断增加,此时出现偷懒,或者对于部分学生的引导工作不到位,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越是到了后期,仅仅将论文撰写的目的界定于能够顺利通过毕业就好了,根本不涉及到学术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经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自然不是很理想了。

三、提升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综上所述,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由专业性质,学生惰性以及教师引导缺乏所导致的。在明确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便达到提升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对此,我们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形成经管类专业学术氛围。在农林院校开设经管专业,虽然可以表现出其极强的专业性,但是由于自身专业特点决定其就业面积广泛,难以形成比较好的就业局面,由此也会对于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归根结底来讲,经管类专业学术氛围不浓,是影响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制约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在相对积极、健康、科学学术氛围中,即使经管类专业在农林院校不占据优势,也会因为浓厚的学术氛围,使得学生受到很好的感染,由此去开展论文撰写活动,势必会使得论文质量处于相对理想的状态。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理想的状态,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师生交流平台的构建,使得经管专业教师和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展互动。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辩论活动,将经管专业毕业论文撰写技巧、经验纳入其中,使得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撰写论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由此去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其二,积极构建学院内部的学术团体,科研社团和虚拟研究所等组织机构,发挥其在引导学生撰写论文方面的作用,积极给予经管专业学生提供相应的论文材料,以便其更好地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注重毕业论文过程的管控。严格来讲,经管专业毕业论文的完成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从选题到开题,从检查到定稿,再到最后的答辩,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论文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以管理的视角去实现控制,以保证论文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具体来讲:其一,调整改善经管方向专业学生的论文选题方向。在实际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合适的选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第一环节,在此过程中应该保证选题是符合专业特点,能够激发学生撰写积极性的,并且有着比较大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引导老师要科学地设定选题范围,引导学生做好选题。其二,对于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行严格要求,如关键词、中英文摘要、论文正文、段落间距等,都应该严格依照规定来进行,尤其是论文的抄袭率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否则也难以起到提高毕业伦论文质量的效果。其三,注重毕业论文撰写环节的管理控制。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涉及到初稿、中稿和定稿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关系到论文的质量。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应该建立早中期的论文审核小组,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学生论文质量。其四,建立健全完善的论文评定标准和规范,依照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从论文质量,学生答辩表现等方面综合测量,从而使得学生高度重视论文质量。

3.不断提高教师论文引导能力。上述已经提及到教师引导论文撰写工作量比较大,部分教师论文撰写引导经验不足,自身专业知识不夯实,难以将各项工作落实下去。对此,应该高度重视教师论文引导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应该积极做好如下的工作:首先,积极针对于教师论文引导能力提高,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对于论文引导工作任务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确定论文引导方向,保证论文引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二,积极建立健全教师论文引导交流平台,使得教师可以积极针对于论文引导工作开展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论文引导经验和技巧的积累,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其三,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引导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论文引导中去,避免出现懈怠的情况,为此将论文引导工作效果纳入到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中去,以此去激发教师参与论文撰写引导工作的积极性;其四,合理分配引导教师的任务量,避免给予其过大的论文引导任务量,使得其处于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下,去做好各项论文引导工作,以此去保证给予经管专业学生更加合理的论文撰写意见和建议。

四、结语

毕业论文是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目的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整个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的质量保证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指导,同时也需要学院的监督。笔者对农林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地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其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经管类专业实习学术氛围建设;学院需要规范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教师指导水平。我相信随着在此方面经验的不断积累,农林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将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杨文超.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01):23-24.

[2]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5-47.

[3]苏姗.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56-58.

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 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本科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必修环节,也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的整体检验。①它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②③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已经成为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专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意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管理工作,强化毕业设计环节的学风建设,积极推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④

1 提高认识,加强毕业设计重要性教育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效益,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包括扩招、学分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但是新的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给教学管理工作带了新的挑战。学分制的实施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都大不相同,期间除了要完成毕业设计,还要找工作、参加各种考试及实习等工作,这显然从精力、时间上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投入,造成毕业设计质量难以提高的局面。⑤针对该情况,我院形成学院统一安排,分系动员的前期教育机制,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提供了保障。

2 结合专业特点、严把命题关

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理学院各系严把命题质量,要求命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来源于指导教师的在研课题,这些科研项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和最新动态,从而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在研课题的配套经费也为毕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3 完善毕业设计规范

加强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也非常重要。我院根据毕业设计工作的实际和以往工作经验,在学校毕业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台了《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等规范,并同时制定了《理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理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答辩工作的安排》两个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为提高毕业设计管理质量,学院成立院、系两级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学院设立定期检查机制,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各系通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督促。毕业设计后期,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论文进行追踪检查,严把质量关。学院将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分为示范答辩、专业答辩两部分,通过示范答辩的示范作用,规范答辩过程,从而进一步的完善毕业设计答辩过程。在答辩过程中,各系答辩小组严把质量关,确保答辩过程的公平、公正。

5 健全教学督导机制

教学督导是以专家身份对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我院采取了校、院两级督导机制,在毕业设计过程,两级督导小组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确保了毕业设计高质量完成。

6 结语

总之,毕业设计对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强化师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意识、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各项制度和标准的具体落实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和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全面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西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学分制下院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JY007038

注释

①周琛. 加强毕业设计 (论文)管理工作的尝试[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29 (4):129~131.

②赵永娜. 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实践和思考[J].科教文汇, 2007.4:126.

③姜树余.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79~81.

篇3

(一)更新教育理念首先,根据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明确了本科生导师制分阶段实施的要求。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学院把本科生导师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新生入学时由学院为学生指配导师,此阶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导学。第二阶段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实施,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学力情况自主选择导师,这一阶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导研。其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指导思想方面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突出与本科生导师制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明确了以培养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强调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的拔尖人才,还要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广阔空间。第三,把本科生导师制切实落实到相关的培养环节中。例如,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学院要求学生在第三学年后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结合科研实践工作设定适合自己的毕业论文主题。同时,在总结和分析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了专业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贯穿本科4年的学习,学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发展规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研究探索、论文撰写及参与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二)构建完善的支撑平台1.提高导师的创新能力,建设具备创新思维的导师队伍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和管理队伍,是发挥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学院优化教师配置,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提供重要的人员保障。学院目前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且均具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博士学位。学院还聘请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水文学会主席、英国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主席等国外专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在学院举办的自然大讲堂上做讲座,将最新的科技前沿知识、关键技术带进课堂,共同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其次,学院建立了导师培训和交流机制。鼓励导师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培训,加强导师之间的交流,让各位导师吸取经验,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院为推进教学与科研,积极鼓励导师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和重大工程实践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三,学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了“野生动物管理学”“保护经济学”“自然保护区规划”“湿地学”等7门课程为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院鼓励教师在这些专业核心课程上推进研究性教学,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结合科研训练系列项目,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平台首先,学院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科研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等,由导师对项目申请、资金的配套、检查与验收直接负责,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从方法、能力到个性特长等方面强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学院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学院自筹资金达10余万元,鼓励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几年来,该基金先后资助本科生科研项目10多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留院读研。第三,学院还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发表科研论文、申报专利,并将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奖励的参考依据之一,导师也将因此在年终考核和职务晋升中获得加分。3.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渠道,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认知类实习—专业基础类实习—专业综合类实习—创新研究类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系列实践环节,这一系列实践环节贯穿学生的4年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湿地生态过程等3个实验室,学院还利用导师人脉资源、野外工作基地资源等优势,在内蒙古达赉湖、福建武夷山、山东黄河三角洲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和实验室的工作,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独立工作的能力。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供国际平台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成立了包括国家有关部委、部分地方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或机构及有关专家在内的学院董事会。利用这一平台,学院同国外大学、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联合培养、培训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例如,有学生曾在导师的指导下到美国、德国、荷兰参加国际会议、夏令营等活动,另有学生受邀参加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这些经验不仅拓宽了这些学生本人及其同学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还增强了学院同国外各大高校、机构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加强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国内部分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2-5]。因此,要保障本科生导师制高效运行,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构建完善的配套制度。1.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学院成立了由院长、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导师制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学院本科生导师的日常管理、协调、调整和考核工作,委派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并协助导师做好日常管理工作。2.规范本科生导师的选派方法学院明确规定,本科生导师一般由各教研室提名,并报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由本科生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选派。在新生入学前两周,领导小组及学院团总支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指派导师,每位导师按着3~6名学生的标准配备。原则上本科生导师一聘4年,每年可以依据工作需要和学生专业兴趣进行微调。3.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学院明确本科生导师具有“五导”职责,即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全方位对本科生进行指导,端正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及时疏通学生心理和生活困扰,引导学生顺利走向社会。4.规范本科生导师考核办法学院明确了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①考核频率。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院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负责。②考核内容及考核结构。考核内容主要根据导师上交的《自然保护区学院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情况反馈表》《导师工作总结》,学生上交的《自然保护区学院“导师制”学生培养学期情况表》从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态度、是否按时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被指导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等方面综合评价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考核结构则包括导师自评(30%)、学生评议(50%)和学院评价(20%)。③奖励与惩罚措施。考核结果分为优秀(≥85分)、合格(60(含)~85分)及不合格(<60分)3个等次,并计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考核不合格者,将取消其导师资格,建议取消当年职务职称晋升资格。考核优秀者将由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评定为“自然保护区学院优秀本科生导师”,颁发证书和500元奖金,并将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进修提高、先进评选等方面优先考虑。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

(一)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从2006年以来,全院本科生均有机会参与科研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学院共获批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北京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13项,并已完成5篇本科毕业论文、12篇调查论文,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期刊论文5篇,4篇被《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论文集》收录。学生科研兴趣项目组1成员曾获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国际学生保护科学大会“4分钟快速演讲”奖,是大会唯一获奖的本科生,也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学生。学生科研兴趣项目组成员还荣获“2010年北京中国青年鸟类学家研讨会”优秀报告奖1项。此外,学院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还申请并获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共14个,其中市级项目5个、校级重点项目5个、校级项目4个,获得优秀暑期实践论文共10篇,受益人数达69人。

(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认可导师制实施以来,已顺利毕业2届本科生,共52人。首届本科毕业生于2010年7月顺利毕业,读研率达44.28%,签约率为85.71%,就业率达93.1%,多名毕业生立志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分别在北京松山、百花山、陕西长青、四川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就业。2011年本科生签约率为73.91%,就业率达100%。学院有2名毕业生荣获“北美枫情杯”2012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评选入围奖。毕业生专业读研率显著提高。首届本科生保研率达15%,保研考研率共计48%,其中保送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动物所各1人;第二届本科生保研率为15%,考研保研率共达到60.87%,其中1人保送到中科院动物所。同时学院也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被美国、香港等地的知名大学录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认可。

篇4

一、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或环节、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目前多数高校将“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中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中的一门必修课(4学分),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较,该课程近年来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不足,尤其是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随意性较大,使得该门课程应具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作用受到质疑。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编辑熊年春)

篇5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8-03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包括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主伐更新等技术内容[1-2],并逐渐从以往的以培育木材为主的单一目标发展为多目标培育的学科理论体系、技术体系[3-4],实验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且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实践和验证更具有直观性,在提高学生吸收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增强操作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运用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方式,满足多目的化林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指出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总结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办法及成效,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一、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现状

1.实验室管理模式不灵活,管理体系不健全。受制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实验室管理模式僵化,在内容上受限于验证型实验,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创造潜能上存在严重不足,加上各实验课程之间缺乏系统的联系,也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前景的连通性了解不足[5]。这种实验管理模式是传统的继承性学习模式的产物,决定了其和理论教学相比较,地位是从属的,相应的实验管理人员也就居于较为次要的从属地位,同时存在“学科壁垒、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情况[6],实验室课程设计中综合性、创新性项目所占比重较低,实验管理仍局限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这些不足均制约了对实验、实践环节要求较高的森林培育学学科发展。

2.实验教材建设滞后,内容更新慢。目前教学所用实验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与现代林业及当地林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7]。教材内容上多为单个验证型实验,缺乏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使实验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创造性。此外森林培育学的营林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定要有一套适应于某一地区特定环境、资源状况及产业结构的综合信息作为指导。同时,由于林业的工业化、机械化,许多森林营造和经营模式都有所改进,传统的实验模式限制了适应林业现代化的人才培养[4]。所以,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改革中必须扩大教学内容,及时准确地将先进的理论与技术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出创新性复合型林业人才。

3.部分实验设备购置、管理与使用效率不匹配。一方面,有一部分实验仪器设备闲置,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又有部分仪器设备使用频繁,数目相对不足,损坏报废率较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功效的合理利用与发挥[8]。对小型仪器监督不到位,大型仪器管理程序过于苛刻,大部分的实验室与实验设备只能在课堂实验和教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利用率,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森林培育学实验改革思路

1.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近年来,集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9]。①联合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结合的实践活动。产学合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环境的共享,有效发挥双方优势[10]。森林培育学尤其强调结合生产的实践活动,更多的实验必须放在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使之更贴近林业生产实际。林木种子检验、无性繁殖技术、实生苗培育技术及除草剂使用等实验内容除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外,还需带领学生到林业苗圃参观、学习工厂化育苗过程。造林设计、幼林抚育、主伐更新等实验内容不能停留在书面设计,而是通过生产单位的支持,获得足够的试验地和技术力量。产学结合不仅可以弥补实验教学经费不足的缺点,而获得更多的教学材料、同时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型人才。②结合科学研究项目,提升实践技术前沿性。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不仅对高等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训,且是提高教师科技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课程实验通常是单个进行,与科学研究的系统实验有很大的距离,尽管学生在《森林培育学》课堂实验中已经做过某些实验,但有不少学生只是机械照搬实验指导书,实验结束后仍不清楚实验目的[11]。通过科研项目的引入,使森林培育学研究内容得到深入发展,提升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先进性,也充分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科研能力,毕业后更能应用科学知识回馈社会。

2.提高教师教学素质,促进“双师型”师资人才。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实践性教学的难度加大了,而且要求建立一支既有较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承担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12]。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林业企业的应用技术开发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并联合承担科研项目,转化科研成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能力、科研能力,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人才转变,从而使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结合。且通过提供更多的中外联合项目、出国实践交流等机会,使教师体会和了解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技术理论和创新方法,拓宽教学视野、科研创新以及企业技术的深度和广度等[13]。

3.紧密结合林业发展,更新实验实习教材。森林培育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林木种实识别、抽样、种子净度测定、种子千粒重测定、种子发芽测定等,实验主要在实验室进行。实践内容主要包括育苗方法、苗木调查、假植、苗圃参观等内容,主要通过校内实习基地和联合种苗中心得到实施。综合实习主要包括造林规划设计、人工林参观与调查、林业项目示范区参观、人工林抚育管理、幼林成活率调查及采伐设计等内容,主要在各国有林场和试验示范区中进行[14]。室内与野外实验的结合,实验室与生产单位教学模式的结合,使得森林培育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系统。但仍然存在不足,如实验课和理论课课时安排时间不合理,各实践环节之间脱节,实习基地条件的限制,综合实践未能在正确的生长季、收获季内完成,使得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更合理的安排实验内容与实验时间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环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实行实验室开放性管理。随着学科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并逐步演化出许多交叉学科,实验室的管理也应摆脱单个管理的模式。将森林培育学实验室与其他相关学科实验室结合在一起,在院级水平上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立“大实验室”[15]的理念。除制定好实验常规管理制度外,还通过建立大型实验仪器实验平台,管理制度与校级实验设备管理挂钩,做好采购、技术档案、运行维护的工作,启用专人负责制,实现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并减少了开支。开放实验室面向课程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放,协调实验室开放时间,以免造成实验室拥挤、混乱,教学秩序难以保证的情况;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校级、院系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各种创新性竞技活动,实验室应面向综合性、设计性和自选性的开放[16],为学科的创新性、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条件。

三、森林培育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广西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课程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并结合国家级“林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求,在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森林培育学》理论授课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较多地展示生产及科研的现场图片、录像,使学生对于将要进行的相关实验实践活动有个感官认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如在主伐与更新部分,插入斯道拉恩所公司采用机械作业法进行速生桉人工林采伐与集材的现场录像,使学生在进行伐区设计、主伐技术实习时与理论授课演示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提高了实验实习效果。

2.《森林培育学》实验实习已经独立设课计算学分,与其他相关课程实行课程群综合实习,种苗部分主要与林木遗传育种、经济林果树栽培、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相结合,进行优树选择、种子及苗木质量检验、苗木培育等实验内容,优化整合原来分配在各个科目的实验环节,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林木繁育流程及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林地抚育管理、林木抚育间伐设计、造林规划设计部分则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授课前先实地参观,有个感性认识,通过理论授课加深理解并产生关联,课程结束后的实习与生产单位的季节性生产活动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并得到实习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为学生今后参与、指导和管理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及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让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性和开发性实验;做好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申报与执行工作,成立跨专业、跨年级科研训练小组。在此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指出研究方向,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研究论文的形式,从而提高学生收集与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并在科研写作方面得到锻炼。同时完善开放实验室公共平台,调整试验为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4.结合广西林业的区域特点及大型林业生产项目,及时调整实习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习:①广西是我国重要的人工速丰林生产基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主线,我们将其作为森林培育的主要实习内容,指导学生参观和参与速生桉的育苗、整地、造林、抚育、主伐、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的设计及生产活动;②根据广西发展珍贵乡土树种的新规划,幼林抚育实习在广西高峰林场树种科技园内进行,了解珍贵树种的特点及在广西发展的优势,进行了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调查、抚育间伐设计、施肥试验等实习;③组织学生参加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林权制度改革,大多数学生熟练掌握了当地森林经营现状及地形图勾绘、地类划分等操作技能。这些措施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来,林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5%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9.

[2]刘勇,宋廷茂,翟明普,等.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J].林业科学,2008,44(7):1-5.

[3]刘勇,李国雷,吕瑞恒,等.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4-68.

[4]卫星,王政权.谈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林业教育,2007,(50):19-21.

[5]刘纯鑫,刘天颐,林元震,等.林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农业科学,2010,(6):273-275.

[6]赵萍萍.刍议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3):185-186.

[7]乔梦吉,符韵林,梁机,等.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145-147.

[8]王煌.创新是推进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密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1-13.

[9]王昌农.探索高校专业实验室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J].教学研究,2010,33(5):72-74.

[10]符学龙,李春波,周忠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考试周刊,2009,(21):142-143.

[11]黄宝灵,吕成群.指导森林培育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体会[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40-42.

[12]林开仕.“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与评定标准[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4):40-43.

[13]郑世良,朱云仙,曹建清.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00-102.

[14]贾忠奎,马履一,林平.国家级精品课程《森林培育学》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09,(36):180-181.

15]赵永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05-112.

[16]曾红,尚锐,熊晓航.实验室开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6):126-127.

篇6

[关键词]法学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廖旺荣(1975-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11-02

中国法学教育有着6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也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当前,法学院系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法科学生如何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当前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盲目扩张与质量下降并存。在我国,受利益驱动,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每所院校都在争取设立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除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法学院系外,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也基本开设了法学专业,就连农业、林业、石油、化工等理工科院校,甚至艺体、医学类院校也纷纷开设法学专业。2010年,全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达620所,在校法学本科生将近30万人。据统计,广东省39所本科院校,除5所医学院校和3所艺体院校因学校性质不宜开设法学专业外,其余31所院校就有28所独立设置法学院系或开设法学专业;广西22所本科院校,除4所医学院校和1所艺术院校因学校性质不宜开设法学专业之外,其余17所院校就有13所院校设置法学院系或开设法学专业,且在2005年之后设立法学院系的多达7所。不少院校一块法学牌子高高挂起,二三个教授便申办法学专业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无论是办学的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都存在不足,很多法学院系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科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据调查,广州市某大学法学院30余名教师中,来自历史、政治、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外语、中文等学科的教师竟然占据了半壁江山,在仅有的法学科班出身的教师中,本系毕业留校者又占据了一半以上。广西13所开设法学专业的院系,正高职称法学教授在4人以下的就有6所,即使在发达的广东地区,部分法学院系也仅有2~3名教授。实际上,相当多的院校并不具备设置法学专业的基本条件,师资专业性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软硬件设施缺乏,在盲目扩张的同时,教育质量呈下滑趋势。

2.大众化教育与精英化需求的矛盾。中国法学教育已进入所谓的“大众化教育”或“通识化教育”时代,法学教育更像是普法教育,学生掌握的只是法学的基本知识,他们毕业后往往很难胜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盲目扩招导致毕业人数激增,法科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全国214个学科专业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当年排在187位,2005年则成了“老末”。由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主编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发出了2011年大学专业预警,昔日热门的法学、计算机等专业就业被亮红灯,成为“红牌专业”。10年前,一个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有机会进入国家司法机关,即便不能到司法机关工作而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会很难,而今考上公务员或进入司法机关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奢望。笔者对广西某大学法学院2008~2010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初步统计,85%以上的毕业生是到企业或相关部门从事非法学专业工作,真正考上公务员从事公检法等相关行业的则是凤毛麟角。目前,我国高端及合格的应用型法律人才“短缺”与中低端法律人才“过剩”并存现象比较严重。著名法学家朱苏力认为,法学教育的最基本挑战就是毕业生和学术成果能否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毕业生而言,我国法学院的产品还不能满足社会的急迫需求,同时表现为产品的紧缺和过剩。紧缺的是两端,过剩的是中间产品。我国人才紧缺榜上涉外法律高端人才赫然在列,许多高校、企业、律师事务所和司法行政部门对名牌大学的法学硕士、法学博士仍求贤若渴,有的许以重金,开出各种优惠待遇引进高端人才,但是高端型人才难见踪影。

3.理论教学与法律实务的脱节。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过于强调理论基础,很少考虑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社会现实需求,法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坐而论道的玄学。目前,法学院系基本都设置了14门核心基础课程,理论阐述精辟绝伦,而诸如律师实务、法庭调解、法庭辩护、法律咨询等实践性教学却很薄弱,教学计划中虽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期,但大多公检法司等部门及律师事务所因本身业务压力缘故,对学生实习缺乏热情,疏于指导,而学校法律诊所等硬件设施缺乏,法科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面临着较多的现实困境,实习制度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调查发现,法科学生就业并不容易,这与他们的法律实务能力不无关系,大多数法学院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求职无门的困惑和尴尬。书本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不足以解决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困在纯书斋世界里单纯进行法学研究、法条分析或文论写作的所谓法学人才,当他们走向社会和市场时,所学的知识就显得苍白无力。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利箭”,更要为学生提供“良弓”,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矛盾。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的基础,法律职业影响着法学教育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在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互动关系中,法律职业对法律教育总是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却长期脱节,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法学教育的发展。大众化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只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据调查了解,两广地区不少基层法院及县级以下地区的法律从业人员,有些只接受了两至三年学制的高职教育,或者参加函授、远程教育等业余形式的法律学习,不但法学理论知识浅薄,法律信仰、法律精神缺乏,而且法律专业技能也不高,他们常常把法律工作当成谁都能干好的普通职业。即便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进入公检法等领域工作的人员,由于缺乏法律职业的系统培训,解决现实问题的法律技能仍不高。法律职业与医师、会计师等职业一样,都需要在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门化的职业训练。目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仍是具备法律专业基础知识的通才,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教育培养的则是具有明显学术导向的“学院式”人才,而当前的法律硕士教育无论是从课程设置还是从教学方式上,更多的仍是采用与法学硕士、博士教育相同的做法。截至2009年,全国虽已有115所院校招收法律硕士,但与中国实用型法律人才需求相比,其数量还很有限。不少开设法律硕士专业的院校,其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都比较薄弱,在专业技能培养中还是重视理论灌输,缺乏法律职业训练,学生实习流于形式。

二、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改革培养目标,实现通识教育向通识与专才教育的转变。法学界对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有三种观点:一是精英说,二是职业教育说,三是通识说。当前普通共识是“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法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生,而且还应该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法制发达和成熟的美国,一个好的法律工作者必然是熟悉法律知识并通晓与该类案件有关的其他学科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不仅在立法、司法、法律服务及法律监督等领域需要大批高素质法律人才,而且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需要大量既精通法律,又具备其他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现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创设人才培养新模式。传统“填鸭式”的法律教学,手段单一,形式呆板,内容枯燥,阻碍法律人独立品格的形成和法律职业技能的提高。很多法律专业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会写法律文书,不了解司法程序和法律救济途径,不懂得如何防范和规避法律风险,遇到稍有难度的法律问题就无从下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要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出发,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改革,以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知识面广、社会实践能力强、思想素质高为标准,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并借鉴西方法学教育的案例教学、诊所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的合理成分和成功经验,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模式,实现由纯理论讲授为主向讨论与案例分析并重,由教师单纯讲授为主向师生互动为主,由课本教材为主向前沿成果和法律实务结合的“三转变”跨越。

3.改革学制体系,控制招生规模。美国采用的是本科后法律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进法学院之前必须有一个非法律的第一学位,然后才可以攻读法律本科。欧洲模式采用复合型的课程进行法律教育,法律系的课程以法律专业为主,同时也包括了大量人文学科课程。我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定位在通识化教育基础上开展法律职业教育,在提高法学教育门槛,统一规定起点为本科教育的同时,需要适当压缩法学本科招生规模,并逐步将法学教育重心向研究生阶段转移。当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普遍采用四年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掌握14门核心课程内容,完成实习和毕业论文,确实比较紧张。笔者建议对招生方式进行适当改革,取消原来直接在普通高考学生中招生的方式,而从已接受过一年以上通识教育的各专业学生中招生,把法学类本科改成五年制,给学生掌握核心课程内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筹备司法考试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

4.加强法律实务培训,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是法学教育和法律执业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必须将传统分析型教学与法律实务型教学相结合,不仅要使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而且要“像律师那样执业”。暨南大学法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他们常常把学生推荐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同时还介绍他们去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法务活动或非法务社会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常常与律师协会、法官协会、检察官协会等社会团体合作,共同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法律援助,同时还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联合创办教学实践基地,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人士来校传经送宝,从而搭建起法学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无障碍对接。笔者认为,加强学生法律实务培训,可以移植西方法学教育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法律操作技能上的作用,选择训练规程式的课程,对学生语言表达、公文写作、法条分析、临场应变等能力进行重点训练,引导学生进入法律角色,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南华大学;矿物加工;核特色

作者简介:胡凯光(1964-),男,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核资源学院,教授;王清良(1969-),男,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核资源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217)、南华大学高教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XJG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94-02

南华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湖南省共建学科,具有明显的国防和铀特色。该学科1998年获采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采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矿业工程学科包括矿物加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和资源勘探工程。南华大学矿物加工专业1959年开始招收矿物加工工程本科生,几十年来,在教学、科研和对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核工业创业时期,国家对铀矿行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及资金,使铀矿业形成了相当规模。改革开放后,核工业民,经费人员缩减,核特色地矿类专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进入新世纪,核电的快速发展使得铀矿企业对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的毕业生重新成为企事业单位受欢迎的人才。在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矿物加工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成为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012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决定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5所二本高校调整到本科一批录取,这给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对核特色矿物加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改革

1.跨学科交叉研究

为改善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人才对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坚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围绕铀、传统选矿和湿法冶金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实现矿物加工过程的“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专业研究发展形成以下几个主要的方向。

(1)湿法冶金。包括地浸采铀、地表堆浸采铀和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的理论及关键技术;铀矿石高效破碎系统;泥岩型铀矿制粒的粘结剂;细菌浸铀理论及关键技术等。

(2)铀水冶理论与工艺。包括铀矿浸出液的分离纯化、铀的吸附淋洗、重铀酸盐的精制理论、技术及工艺;不同类型铀矿浸出液中铀的吸附与淋洗的机制等。

(3)铀矿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包括铀矿山及周边地区放射性核素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放射性废水的生物和生物-化学处理的机制和技术;铀尾矿库放射性污染物在浅层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机制与治理技术等。

2.改革培养方案

南华大学矿物加工专业自2005年重新招生以来,分别制定了2005版、2007版、2009版、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成绩,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更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实现模块化、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核特色矿物加工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更加突出核特色的同时,兼顾了湿法冶金和传统选矿。

南华大学正处于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阶段,目前已进入一本招生学校行列,同时随着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城乡差异将会明显加大,为此,高等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必须作出相应变革,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调整,教学改革应首先从培养方案的改革着手。

二、矿物加工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必须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1.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推进课程的结构化教学。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板块、学科基础课板块、专业方向课板块和选修课板块,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2)专业课程模块化。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有三方面:一部分学生进入核工业矿山、工厂从事铀水冶工作;另一部分进入铜、金等金属、非金属矿山从事湿法冶金工作;第三部分到金属、非金属选矿厂从事传统的选矿工作。因此专业课的安排也围绕铀水冶工艺、湿法冶金、选矿三大块,教师应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发课程,组织教学,使专业课的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培养出的学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3)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为加强课程的实践性,“铀水冶工艺学”、“溶浸采铀”、“矿物加工学”、“矿物岩石学”、“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分析测试技术”等大部分专业课程开设了实验课,“铀水冶工艺学”、“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和“选矿厂设计”三门课开设了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矿物加工教育界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和借鉴了学者们的成果,并结合本校矿物加工核特色,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如表1所示。

(1)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1)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军事理论和训练等课程。大学四年会一直开设外语和信息技术课程,且采取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一、二年级开设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课,高年级安排双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应用及包含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完善人格奠定知识、情感和意志基础。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向学生传授从事某一学科方向所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为学生日后的交叉综合研究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尽可能采用综合化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宽口径”的要求,同时使学生对自己以后学习、从事的专业有所了解。

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和矿物勘探专业三个专业合在一起成为地矿类大类,这一大类内的学生大一课程一样,而通过大一一年学习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

3)专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强调专业的前沿信息和专业发展的前瞻性,按照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特色,以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表2列出了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平台的具体课程。

选修课板块可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营造个性发展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学生通过选修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科,形成特殊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训练创新思维。

4)实践教学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训(2周)、实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项目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独立生产实习)等。

5)第二课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探索“研究型”课外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有余力,而又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除了对其鼓励和引导以外,还应积极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使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索性实验。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绝大部分是结合教师科研任务进行。

三、效果与问题

1.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效果

自从南华大学重新开办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以来,一直突出强调坚持“核”特色,努力把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建成南华大学的品牌专业,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工业、核工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的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具备从事矿物(铀及其他金属、非金属)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及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本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特色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上。详细数据见表3、表4、表5、表6。总的看来,近四年来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生人数每年增加,读研率每年增加,毕业生在核工业系统内就业的比例在10%~30%左右,一次就业率100%,读研率在20%左右。

2.存在的问题

南华大学矿物加工专业一直坚持走“铀矿冶”特色、兼顾湿法冶金和传统选矿的办学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师资力量不足、专任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太合理。目前,南华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有专任教师7人,5名教师本科毕业于化学专业,都是从核工业第六研究所进入南华大学,从事的研究方向也与矿业相关,例如:溶浸采铀、细菌冶金、铀矿浸出液的分离纯化、铀的吸附淋洗、重铀酸盐的精制的理论、技术及工艺、铀矿冶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等。他们对目前该校矿物加工方向教学的要求还不太适应。

(2)缺乏合适的核方面专业教材。关于矿物加工核方面的专业教材不多,最近两年相关教师已编写三本核方面教材《核工业微生物学》、《铀水冶工艺学》和《溶浸采铀》。

(3)教学经费不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校坚持走“铀矿冶”特色、兼顾湿法冶金和传统选矿,因此学生必须到铀矿山、湿法冶金矿山、选矿厂实习,但是分配到矿物加工工程系的教学经费非常有限,制约了许多教学环节(如让学生到一些较远矿山实习等)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晋霞,牛福生,聂轶苗,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性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煤炭技术,2009,28(12):152-154.

[2]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l6-19.

篇8

关键词:产学研;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

0引言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虽安排了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其教学效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所获得的综合能力不足,不能完全达到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水平。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学科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要探索如何和企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咨询及研究机构、市场调查研究机构等社会组织广泛深入合作。通过构建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形成产学研合作多方受益、良性循环的实践教学体系。

1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相结合,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种方式是产教融合的体现,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及实践知识充分结合,也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相一致。这种模式能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共享机制,达成双赢的局面。学校能解决办学目标不明确、办学机制不通畅的问题,而企业能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但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分析如何解决这些实践教学困境,促进高校实践教学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产学研的意义

产学研合作是实现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确保学生就业的稳定,也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1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加之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学生的理论知识不管学得有多深入,若没有实践能力都只是纸上谈兵。这样的学生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在产学研合作下,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促进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促使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保障了就业竞争力。

2.2有助于凸显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

未来新商业环境下,对市场营销专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活动组织及策划能力、市场分析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独立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前,我国独立学院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要把握这一阶段的机遇,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这样才能有助于吸引更多学生资源,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实现高校的良性发展。

2.3有助于达成高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通过产学研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对于企业而言,按照企业岗位需求输送优秀学生,企业用人成本及风险会相应降低,企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学校而言,学校依据企业需求与反馈,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才。总而言之,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了教育成本与企业成本,实现了企业、学校的“双赢”。

3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3.1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

部分独立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够科学,没有将社会实际需求与学生实践培养紧密结合[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地方经济发展及岗位的要求相适应,为企业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同时从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独立学院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课程设置范围宽泛,与一般大学没有多大区别。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与具体企业要求及地方经济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多样化与差异化的企业岗位需求。

3.2单一化的实践教学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学院注重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宗旨。而当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环境单一,主要采用传统的毕业实习或专业模拟实践,主要在校内和课内完成,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少,单一化的教学实践没有真正深入实现校企合作。因有限的实训平台和资源,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更具意义上的突破。没有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理论课程的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3.3教师实践经验有待提升

首先,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队伍大多数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参加学校工作,没有企业相关实践经验,多数教师虽然专业对口学历较高,但属于从高校学习到再入高校就业的形式。独立学院缺乏“双师型”教师现象普遍,实践教学理论化现象存在[2]。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常规的案例教学、讲授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独立学院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很难给教师更高学历的培养,及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最后,正如前文所述,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广泛,教师授课任务重,平时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参与实践。

3.4校企合作机制有待深入与完善

独立学院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与高职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还停留在浅层次,比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参观学习、企业宣讲活动、专家讲座、赞助一些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校企双方主动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各具体工作环节进行授课,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及人才未能走进课程进行具体实践教学。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与当地某一具体行业或某类产业的需求结合,并进行深入融合与实践教学改革。

4产学研合作办学创新实践教学的建议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下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4.1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更有效人才培养方案

委任合作企业中的行业专家与高校共同组成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更贴切社会需求,也有利于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与当地多家单位深度合作,成立专家建设指导委员会,促使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建立在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及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也值得学习,“3+1”人才培养模式,3年在学校学习,大四到企业实践,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3]。另外,在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负责下,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可进一步探索,如:“2+1+0.5+0.5”的培养模式,即2年完成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1年完成专业知识,0.5年进行实习实训,最后0.5年进行毕业实习及撰写毕业论文。

4.2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改变案例式教学及传统灌输为主的教学,强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将所学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采用PBL(项目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隐藏在项目之中,学生自己主持,相互交流讨论,自我评价。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教师只是点拨一下,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完成每个项目,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完成项目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另外将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更能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这也对教师知识体系、逻辑能力及课堂把控有更高的要求,应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培训。

4.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等核心专业课程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核实际运用能力。期末考试建议重点是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对知识死记硬背能力的考核。对那些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大赛,如电子商务大赛、“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以额外加分。这种多样化的考核能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实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独立学院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并不断探索适合学院办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提供现有教师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例如,到国内外同类院校考察学习,提升专业建设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吸收最前沿的知识;打造教师研修基地,积极开展新媒体认证教师培训。通过几年的积累,市场营销专业师生团队能独立承接中小企业新媒体项目,工匠型的教师培养出工匠型的学生;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实践及培训,利用假期多参与企业挂职锻炼,参加行业峰会、论坛等活动,支持企业业务骨干来校参与实践指导,从而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积极聘请具有“双师型”特征的人才,引进在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销售骨干,充实学校教师队伍。多方面提升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水平,保障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4.5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独立学院应具备能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实践教学特色,打造属于自身优势地位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第一,增加对校内实训教学的建设投入,硬件设施和软件教学都要跟上。建立好的实践教学平台,除了ERP软件还应选取与专业课实践相关的实训软件,如: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市场调研等实训软件。同时,完善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发挥基地的师生教学、实验、实训、科研、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打造“双高校”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如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就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设立了“营销专业教学实践屋”平台。学生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仿真商务洽谈、销售日用商品,或开展商品推广等营销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及磨炼,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第二,与校外企业进行深度实践合作,实施定向培养模式,聘请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培育。开展第二课程实现校企双赢,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企业也能招到所需人才。

4.6企业高管进课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时代在发展,市场营销实践也会有所更新变化,高校需要与其各合作单位深入合作。一方面,能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带领学生多去企业参观学习,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实践教师,将实践环节融入日常教学中指导实践,共育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能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提高对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在“市场营销学实训教程”课程教学过程中,请企业高管走进课堂给学生展示产品销售技巧,学生因此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学生在领悟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时还能增强对销售实战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

5结语

在产学研合作下,独立学院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这些举措: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变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企业高管进课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才能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下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此来适应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新的需求,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古明宇.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2021(2):142-143.

[2]郭嘉刚,梁中.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9(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