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2:3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工程概论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业工程概论论文

篇1

关键词:林业造林工程;问题;改进措施

当前我国的林业造林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林业造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扎实的控制好造林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造林工程取得成功。对于提高我国的造林质量,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林业造林规划不合理。由于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量较大,在经济利益的趋使下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得不明显,直接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要想维持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做好林业规划,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对森林环境和森林生态进行保护。防止因不合理地使用森林资源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栽培方法不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为了使造林地提早郁闭成林,造林初植密度一直偏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间伐审批、工作安排不当、投入大于收入等原因,不能合理及时间伐,致使林分过密、林木生长和林分卫生状况差。同时,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隐患较大,增加管护难度。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造林初植密度既能提高造林质量,又能减少投入,提高效益。

1.3种苗培育质量不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种苗的培育上出现了问题,种苗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成型后林木的好坏。在壮苗培育方面,地市级范围基本上没有系统化的苗圃,往往是依山、依田而建的临时场所,加上技术管理跟不上,管理不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林业造林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成活率下降、病虫害增多等严重后果。

1.4管理人员技术不高。林业造林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林地的锄草、施肥、抚育间伐、病虫害防治、防牲畜破坏和自然灾害等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才能保障。但我国的造林事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处于边缘行业,植树造林的主体是广大山区群众和临时性的工作人员,人员素质普遍达不到造林工作的要求,没有现代化的工作技能及意识。影响林业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是林业科技人才不稳定,尤其是基层林业生产第一线科技人才非常缺乏,造成林业科技普及率较低,林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二、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

2.1科学合理做好林业造林规划。随着林业工程投资规模不断加大,要求也相对严格,非常注重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要遵循林业工程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在分析和研究整个区域的林业工程的情况下,进行分类指导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大力建设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做好林业造林工程规划,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生态作用规划,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其次是要做好美化环境、综合治理、丰富人的生活以及保持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等。其次,应丰富造林树种的种类。随着林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林业建设应扩大树种选择范围,增加各树种之间的协调和搭配,保证树木的丰富性。最后,对于造林工程中存在的森林病虫害、火灾、环境危害和牲畜伤害等现象,应采取丰富的防护手段,做好生物防治、生态隔离等,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造林工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增加企业建设的效益。

2.2实施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坚持科学栽植、精心管护的原则,合理控制栽植密度,根据经营目的、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造林的初植密度。因此在造林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立地条件,合理制定和落实栽植密度,把好栽植前后的各项质量关,切实抓好整地工作,适时选择栽种季节,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小地形情况,尽量提前造林,严格执行各项造林技术规程,改进栽植工具,保证栽植质量。造林单位和个人要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适时科学地进行松土、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间伐等抚育工作,及时进行机械和人工营林、抚育管护作业,以及综合性的保护、监测和管理等,以减轻病虫和其它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2.3完善更新造林技术。在林业造林工程中,通常应用到的造林更新技术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播种造林法。其主要是直接将种子进行播种,以此来达到造林的目的。播种造林的方法适合在较大面积的林区使用,而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利用播种造林法时对于林区土壤的要求很高,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养分和充足的自然条件,而且造林后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所以播种造林法一般在土壤条件较好且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的地区应用。第二是植苗造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完整的苗木移植到林区,在林地进行造林。利用植苗造林法对于自然环境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对于种植的方法却十分注重,必须要保证苗木生长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苗木在种植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这也是当前应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第三是分殖造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树木自身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枝干等作为造林材料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节省育种育苗的时间,成活率也相对较高。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林地的自然环境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甚至可能会造成林木本身的损害,所以在应用时通常较为谨慎。

2.4提高造林人员管理能力。造林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任务的落实,最后都是由一线人员完成的,其素质及技能的高低对于工程的质量、造林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一线造林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要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掌握现代林业科技知识的人才,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林业科技队伍,增加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其次,林业院校要主动适应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将现代教育理念和高新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以满足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对林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其三,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农民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只有使更多的人掌握了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广大农民才能从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其四,加强管理人员学习交流,定期参加培训班、研修班,林业工程单位也可以邀请林业专家在本单位进行专业知识讲座。不仅可以将人才请进来组织学习,也可以将本单位的人才派出去,向其他优秀的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各个管理层的员工在能力上不断提升,技术上不断加强,管理理念更加先进,更好的组织及指导本单位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林业具有多种功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被赋予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被赋予首要地位,林业造林工程也日益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根据林业工程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以促进林业工程的正常运转及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本篇主要是针对物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标准规范格式来举例说明,这些范例都是小编采编收集的一些比较优秀的物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小编整理的这些在大家写作的时候能有所帮助。

物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春生.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2]吴宝安.如何进行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3]吴鸣.经济风险论:从风险角度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硏究[M].人民出版社,1989

[4]陈家发.物业管理行业规范与自律的发展现状与思路[J].中国物业管理,2007(11):40-41.

[5]苏宝炜,李薇薇.浅谈物业经营合同决策管理及风险规避[J].现代物业,2008(1):25-27.

[6]唐峰.加强治安防范降低管理风险[J].现代物业,2007(9):84-85.

[7]吕景胜.物业管理的风险防范[J].中国中小企业,2007.8:17-21.

[8]廖秋林.保险与企业风险管理[J].海南金融,2001,5:52-54.

[9]赵晓玲.企业风险管理[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70-72.

[10]许谨良.风险管理(第三版)[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1]胡芬芬,周裕全,曾伟.风险管理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南昌高专学报,2006,21(5):21-24.

[12]郭镜.物业服务企业的风险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5-18.

物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浅析发达地区和国家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文学教育,2011.06.

[2]张龙科.政府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探讨,中国物业管理2011.10.

[3]张贵军.河北省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城市探索2012.1.

[4]颜芳芳.新加坡和香港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科技与企业,2012.1.

[5]苟强.为惠民工程“锦上添花”--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物业管理,2011(2):54~55

[6]王燕生,孔昭君.论物业管理的观念和原则.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晋江市保障性住房配租配售流程图.2012

[8]康曦;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陈小天;联通大厦物业管理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夏勇;安徽省物业管理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物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作祥.物业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87-212.

[2]高炳华.物业管理实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2.

[3]建设部: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2007年11月.

[4]公共产品理论.百度百科名片.

[5]张年.转型期物业管理的社会政策分析一一以上海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8.5-6.

[6]贺静.完善我国物业管理制度的法律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05.

[7]韩朝.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行政管理体系研宄[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21-22.

[8]邹楠.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J].中国物业管理,2010,(01).

[9]林常青.中国物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物业管理,2009,(11).

篇3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eaching case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alyze the orientation of "Forestry Management" in the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forestry economics and forestry policies. Then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of "Forestry Management" from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author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reference.

关键词: 林业管理学;学科定位;教学模式;参与;北京林业大学

Key words: forestry management;subject orientation;teaching mode;participation;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36-03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农林相关专业,立足于培养专业型人才,促进“三农”发展和生态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特色专业,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对于指导农林产业实践、规划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北京林业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侧重于林业经济管理方向,经过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开设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林业管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林学概论、森工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较好地完善了本科教学计划。开设林业管理学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关于学科建设的新探索,深入分析其学科定位、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及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为构建科学的专业发展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1 林业管理学学科定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1 学科定位 目前,关于“林业管理学”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表述,结合管理学相关概念,“林业管理学”可定义为:系统研究林业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利用林业理论和相关管理手段对林业资源及林业机构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约束的学科。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林业企业及林业产业方向且多针对具体实践行为,从学术视角分析林业管理学本质的成果较少,其原因可能包括:第一,林业管理隶属于行业管理范畴,各行业管理理念具有相通性,林业管理学是在借鉴企业管理学基础上形成的分支学科,短期内缺乏研究创新点;第二,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决定其行业管理模式的确立滞后于工业及服务业,而我国关于行业管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故林业管理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及实践经验;第三,部分研究未细分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的区别,致使林业管理未体现出行业特殊性。

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说,林业管理学是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目标定位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起示范作用[1]。部分林业院校重视林业经济学而忽视林业管理学和林业政策学,导致学生难以对专业形成正确认知且不明确林业学科对行业的指导意义,上述三门课程具有同等的专业教学地位,均应成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可见,学术研究及专业教学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学定位尚不明晰,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教学价值等有待于深入剖析。

1.2 林业管理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2.1 林业管理学与林业经济学的关系 目前有学者提出“林业经济管理学”的概念,即将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结合研究,但应基于以下前提:第一,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研究对象存在差异;第二,林业经济管理不等同于林业经济与林业管理的简单叠加;第三,依托不同的研究环境,应明确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对象的侧重点。总体来说,林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林业企业及要素管理、林产品市场营销管理、林业项目实施评价管理、林业经营管理及林业资源、产权管理等[2];林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森林保护、经营、利用、改造与再造的一般经济规律以及区域林业经济、林业产业经济、林业生态经济等[3-4],其中,林业产权制度及宏观调控是两者共同关注的部分。林业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理论性探索,强调遵循客观规律;林业管理学是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林业市场及非市场领域进行有效干预,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控制作用。故林业经济学是林业管理学的研究基础及依据,林业管理学对于林业经济行为长期有效运行具有调节功能。

1.2.2 林业管理学与林业政策学的关系 林业政策是国家依据社会经济实际需求和客观规律对林业部门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制定的行为准则,其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国家为促进林业的发展所制定的林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过程所应遵循的策略原则及具体规定等[5]。相比之下,林业政策学强调政府层面上形成的理论指导,具有统领性和概括性;林业管理学则注重理论实践结合运用,是对林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深化,具有系统性和详实性。

综上所述,三门课程的融会贯通能够拓展林业管理学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体系,提升专业综合竞争力。

2 林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课程教学除课堂教学外,还包括课外自主学习及考核体系等。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案例中,林业管理学教学主体的信息如表1所示。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林业管理学课程的主体环节,其核心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林业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构建以及对林业建设的指导意义。借鉴国外教学模式,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不局限于特定教材,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教师通过组织英文文献阅读、分组汇报等使学生明确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等课程的研究要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同,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和团队协作,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新问题。基本要求是:将行政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规定每组的讨论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负责人和记录员等[1];同时,教师会扮演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体现出“批判辩证评价事物”的教学理念。目前我国大学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故上述模式难以使学生在短期内形成对林业管理学的清晰理解,但课程结束后,反馈表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课堂参与意识及学习积极性实现较显著提升。

2.2 课外教学 课外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巩固提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国外部分高校强调课外教学所获取的信息量远超过课堂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课程整体效果。案例中,林业管理学课外教学内容包括: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分析国外林业经济学与林业政策学研究框架并比较中外林业管理理念等;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关注森林认证、集体林权改革、排污权交易、自然保护区管理、狩猎行为等热点专题扩展对林业管理学的认识范围。课外教学方式包括:基于自身对课程存在的疑问探究适合的解决途径;记录并提出文献阅读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预习即将讲授或讨论的课题;参加专题拓展讲座等。课外教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关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深化对林业管理学的认识。

2.3 考核体系 考核方式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对课程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不恰当的考核方式易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消极情绪。从教学目标来看,林业管理学注重学生对林业管理行为的全面理解,故不适宜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评判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案例中的考核体系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课堂考勤。作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勤有助于端正学生学习观念,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第二,参与评价。课堂参与既是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判断标准,也是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之一,重视参与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成果汇报。师生讨论提出两种汇报方式:小组专题答辩及自选题目撰写论文,综合来看,学生关注较多的研究命题包括:分析林业经济学、林业政策学和林业管理学课程之间的关系;林业管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营林企业与其他类型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异同点;集体林管理与国有林管理的异同点;林业管理涵义及思想演变;《森林法》修改与我国林业发展的关系等。同时,鼓励原创性观点并对具体问题进行阐释,以达到梳理课程体系,总结学习收获的目的。

综上所述,林业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6-7]。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针对北京林业大学的案例对林业管理学教学模式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开设林业管理学是构建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教学理念及方法、学生参与程度、课程内容设置、考核方式等对课程教学质量影响显著。案例中的经验与不足对其他林业院校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借鉴意义体现在:第一,深入剖析课程本质特征及内涵,适当选取论点鲜明的教材且不局限于已有观点,促使学生对课程研究对象形成客观评价;第二,倡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思维模式,通过课外实践加深对林业科学的理解;第三,营造师生参与型课堂氛围,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避免因课程内容因素而影响教学效果;第四,依据学科特征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尊重学生合理意愿,重视学生思想深度的提升而非对具体知识的机械记忆,使教学成效充分体现。

未来我国林业院校应更多关注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从课程教学模式及效果等微观层面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促进我国林业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月琴,朱臻,刘德弟,等.林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5):58-59.

[2]高岚.林业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7-210.

[3]张建国.林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林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之一[J].林业经济问题,1998(1):33-34.

[4]温亚利,刘俊昌,谢屹.中国现代林业体系建设与林业经济学发展[J].林业经济评论,2011(1):10-11.

[5]刘凤飙.关于我国林业政策学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林业经济,1990(8):53.

篇4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06-03

随着现代机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作物栽培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先导,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栽培设施、人工可控环境等尖端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农林类高校纷纷开设“农业机器人”课程,尤其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诸多专业课中,“农业机器人”是农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水平的代表性课程,是机械设计、控制技术、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的集中体现和综合运用,因此,开展“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的研究和探讨,快速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农业机械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对于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校相关专业本科和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分析“农业机器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研究农业机器人课程的知识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目的和定位

“农业机器人”课程是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专业面向本科和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前沿课程,它主要讲述农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实例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分析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目前各种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基本组成和应用状况。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目前世界各国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器人,把握农业生产系统中的高新技术,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建立宽广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本课程在农林类高校的大机械类专业、特别是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是诸多课程知识点(机械设计类、机电类、信息控制类)的集中体现和有机融合,又是后续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前期的直接专业训练和前期预演,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图1所示。

二、知识和评价体系

“农业机器人”课程知识体系基于现有正式出版的教材有:徐丽明主编,《生物生产系统机器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日本)近藤直(日本)门田充司(日本)野口伸译者:乔军,陈兵旗,孙明等,《农业机器人(全2册)》,第1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同时还有根据“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小组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案。它由概论、农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实例分析等循序渐进的几部分内容组成,在知识的传输过程中穿插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在“农业机器人实验室”进行和到吉峰农机杭州分公司参观,考核评价体系本科生和硕士生要求有所区别,“农业机器人”课程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三、教学要求和模式

“农业机器人”课程面向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开设,课时分配、重点难点、目标要求、评价标准等均有所不同。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要求比较如表1所示。

四、教学成效

“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通过2012、2013两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如表2所示。

“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探讨充分体现了以技能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工程类高等人才办学宗旨,其在课程目的和定位、知识和评价体系、教学要求和模式以及教学成效上,以应用为主的本科生和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生均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学校唯一的一支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方面又几乎一致,然而,通过2年的教学实践,均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根据教师的科研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农业机器人实验室”的不断建设,“农业机器人”课程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今年有望编写出新的适合学校特色的“农业机器人”教材,“农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方案也将日益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徐丽明.生物生产系统机器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日]近藤直,门田充司,野口伸共,著.农业机器人I·基础与理论[M].乔军,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27-03

近几十年以来,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渗透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利用离体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是当代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一个领域,在园艺植物方面这一技术进展尤为迅速。1960年,Morel用兰花茎尖离体培养脱病毒植株后,国际上相继建立了兰花工业,在兰花试管快繁高效益的刺激下,观赏花卉、果树和蔬菜等园艺植物以及稀有濒危植物的试管快繁和脱病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我校林学与园艺学院的全部园艺相关专业从1998年起均开设了“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奠定了较强的园艺植物离体组织培养方面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了其理论联系实践、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知识与日俱增。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应反映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然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为了保证学生熟练地掌握组织培养技术,该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上。因此,在保证学生掌握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加强其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讲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完善

教学计划中“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为24个学时,实验教学部分为6个学时。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是科学地完善起理论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好这24个学时,尽可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关植物离体组织培养的书籍和教材比较多,有的偏重于基础性研究的内容,涉及具体操作技术较少;有的只涉及各类植物离体组织培养的技术操作,缺乏一些系统性、基础性的知识内容,总的看来还没有一本完全适合园艺专业的教材。作为一门课程来讲,其教学内容应有一般性的基础理论,有一般的操作技术,更应有不断更新的研究成果、进展和经验。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孰轻孰重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要在知识构成和技能培养两个方面寻找平衡点。

作为一门课程,应有其完整的体系。根据经验,学生认为的“有用、没用”有很大的盲目性,大多根据自己的认识、好恶作判断。所以有时学生认为没有用的部分往往对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教学内容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深度,又突出实践性方向。基于这些特点和要求,“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课程构建了以下几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模块一为生物技术概论部分,包括生物技术的概念和组成,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植物生物技术等。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生物技术的构成及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了“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的内涵。

模块二为离体培养基础理论部分,分为9个方面,几乎涵盖了植物离体组织培养的所有理论知识点,从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原生质体等外植体的培养,直到植物种质资源的试管保存。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让学生了解细胞全能性的理论基础和细胞全能性在离体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了解脱分化和再分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以及脱分化、再分化在植物再生中的作用;了解脱分化和再分化在解决植物育种和生产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离体培养条件对生理生化、代谢机理、遗传等方面研究的理论意义和方法;理解植物激素和其他培养条件对促进离体培养的作用和原理;理解离体培养中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模块三为实践创新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行实验模块化管理,将实验内容与学生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该模块分为4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基础性实验,实验内容基于教材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实验的宽、广、精、深,突出对基本理论的验证、对常见技术流程的熟悉,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参观及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器皿及用具的洗涤与环境消毒、培养基母液的配制与保存、固体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植物材料初代培养、继代增殖扩繁、生根培养、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等实验内容。第二层次为创新性实验,由任课教师给出创新性实验题目库,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做。通过接触、了解现代组培技术在园艺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第三层次为科研性实验: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学院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并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实验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将研究结果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一举多得。

模块三为产业化生产,注重并强化产业化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案例为教学材料,增加了相当一部分传统教材上没有涉及的内容,例如组培苗生产工厂的设计及工厂化生产、组培苗挑苗分级及切割工艺、组培苗质量鉴定与运输、组培苗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等。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种苗产业案例(例如观赏花卉脱毒与快繁、果树蔬菜脱毒与快繁、药用植物的离体培养等),融入多年来外出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积累的实践资料开展教学,重点阐述了大量元素及其他成分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巨大影响,不仅改变了同学们以为植物组织培养只是简单地调整激素配比的观点,而且可使同学们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构建及改革

1.实验内容的构建。受学时缩减的限制,实验安排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其内容主要包括:(1)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功能介绍和参观。这部分内容,早期在课堂上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组织培养实验室为专用实验室,实验室的设计、构造及使用都有特殊的要求,所涉及的功能实验室仪器设备较多,且直接影响快速繁殖的效果,所以“空对空”的讲解显得很苍白。而且,这部分内容与做实验时涉及的内容又不可避免地需要重复、强调,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因此,在做实验时再对实验室和设备进行逐一的讲解、演示,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基的配制和无菌操作的练习。配制培养基是进行快速繁殖的技术基础,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其灭菌技术。由于在灭菌过程中有较长的空余时间,所以可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进行无菌接种的练习,为下一个实验打下基础,提高接种成功率。学生可每人一支试管、一种材料,反复进行练习(不必在接种室进行),直至熟练为止。(3)外植体的接种及观察。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外植体的处理、消毒以及接种技术。

2.实验内容的改革。由“实验”到“试验”的初步转变从上述可以看出,实验内容主要突出的是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但缺乏系统性以及相应技能的培养;而且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较被动的地位,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以致于学生上实验课不认真、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较严重。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这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吸引力。经过研究分析,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实现由“实验”到“试验”的转变。在保持实验内容相对稳定突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由“实验”到“试验”的初步转变关键在于培养基配方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处理上。在进行“实验”时,全班学生使用同一个配方,实验的结果也仅仅是计算一下污染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交个机械的实验报告了事;而对于快速繁殖的核心理论基础――控制器官分化的激素模式(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的变化对器官形成的调控)缺乏系统的实践验证,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缺陷。在进行“试验”时,则是事先指定一种材料,说明其培养目的,要求学生按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对实验方案(培养基配方组合)进行初步设计;教师在对各方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该次实验全班学生采纳的最终方案,由每个小组完成其中一个处理,数据共享。这突破了以往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实验结果仅仅是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数字”的局面。得出“数字”后,实验还远未结束,学生还需要围绕主题进行分析,把“数字”转化成相应的“数据”,完成论文(非实验报告)的撰写。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试验的效果,还必须注意培养材料的选取。根据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总结出关键的一点是选材要容易培养,容易成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大半学期)内有结果。更能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改革教学手段,达到最优化教学技术

1.影像资料编制与播放。传统的教学手段与影像资料相互结合、补充,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使“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教学更直观,信息量更大,学生学习激情更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自编自录组织培养操作技术视频,充分展示了组织培养基本技术的几个关键阶段:母液及培养基的配置、外植体消毒及接种操作、植物材料无菌培养、不定芽分离切割及生根培养、组培苗室内炼苗及移栽技术等。课堂上教师边播放影视资料边做讲解,特别讲解操作技术的关键环节及注意点。充分利用影像资料的直观性,将抽象枯燥的课程内容具象化,传递更多的课程信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同学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互结合。利用多种软件综合制作了“园艺植物离体培养学”多媒体课件。该课件图文并茂,层次清晰,方便快捷。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图片、经典的表格、精美的录像和简洁的文字不仅能很好地展示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原理,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大量的外部信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课程讲授中,教师可以把教学时间主要集中于重点问题的阐述、难点问题的剖析,不再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明显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另外,传统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也是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如在讲解组培苗继代培养时增殖系数的变化与计算,工厂化组培苗生产时生长季节、车间库存、员工配备、种苗增殖系数等关键环节的调整等知识点,板书便是最好的媒介。

3.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学时少、讲解内容有限的客观事实,教师在每次课结束后均会提出一些与组培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授课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植物组织培养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国内外经典教材在线阅读网站、组培苗工厂化育苗公司网站、组培苗木相关的科研单位与实习基地网站以及专业学术论文与专业论坛等供学生学习、讨论与交流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及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课程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提升了学习能力,同时使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由于课时的减少,我校的课程教学分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进行。可是,实验接种后,还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得数据,所以实验若安排在下半学期进行,可能数据还没有取得学生就临近放假或面临各科考试了,这将影响数据的收集(也有可能培养材料还没反应,无数据可收集)。因此,建议将实验安排在前半学期进行,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收集、分析、处理数据,完成论文的撰写;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论文的评阅,完成实验教学的收尾工作。对实验教学的改革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今后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要进一步争取在实验材料选取上实现多样化,做到每一实验小组有一种材料,每一实验小组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另一方面要逐步实施完全开放的实验,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霍学慧,王建华,郭风法,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78-280.

[2]刘清波,黄红梅,陈智勇,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取材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3,16(1):190-192.

[3]钱善勤,覃逸明,蓝群.“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2):109-111.

[4]彭菲,鲁耀邦,雷思琦.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17-119.

[5]汤青林,张洪,周志钦,等.园艺学本科专业现状及改革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5):231-235.

[6]朱雪云.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5):34-36.

[7]朱国兵.“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4):117-118.

[8]钟字,张健,冯茂松.“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课程构建及教学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4-46.

[9]杨雪,刘春雷,王丁,等.植物组织培养及实验(实训)教学的几点心得[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65-67.

篇6

[关键词]大学 生命教育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181-02

一、生命教育概念的提出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倡导并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他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提出必须对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予以关注。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倡导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明确化。

那何为生命教育呢?现在的观点普遍认为,进行生命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对信仰的追求,使其养成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广义的生命教育是肯定、珍惜个人的生命价值,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的价值,进行生死尊严、信仰问题的探讨,包含生死观教育、人生哲学教育、情绪辅导教育、创造思考教育、多元智慧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生活伦理教育、两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益教育、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人生观的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二、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的现状

台湾和香港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开始推行生命教育。2000年,台湾“教育部”率先成立生命教育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21世纪初香港地区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并开始在多所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增强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内地也不断发展,湖北、上海、辽宁、福建等地己经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并开始进行生命教育探索。2003年4月,湖北省召开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专题会议。2004年12月,辽宁省出台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提出“培养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使中小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2005年3月,上海市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的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纵观生命教育在国内的发展,目前我国在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讨较少。

三、目前大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手段

目前在大学中开展生命教育以课程教学为主,主要以三种形式开展:

(一)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台湾东海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主要有“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自然科学与信仰”“宗教概论”和“生命专业伦理”等必修课,以及涉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服务实践的选修课程。

(二)整合现有课程体系

台湾辅仁大学开设了将人生哲学、大学入门与专业伦理3门课整合的“全人教育”基础课程。哈尔滨医科大学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课程主要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

(三)开设生命教育主题的选修课

复旦大学开设“生命教育研究”选修课,帮助学生探索与领悟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

四、大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方向

(一)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培养

生命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尚属新生事物,生命教育对于各高校而言还是各自为战,缺乏较为统一的课程体系和师资培养,而高素质、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高校应组建、培养一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选拔一批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具有较强人格魅力、热衷生命教育的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并能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在教学之外,还要从理论上分析、研究和提升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以“全人”培养为目标,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领悟生命的有限性、珍惜生命,积极有为地去面对人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更应当将大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全人”,引导大学生关注生命发展和自我成长。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发和快乐追求。

(三)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

生命教育是各门学科共同参与的全方位教育,在已有课程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课程多,课时量大,专门用于生命教育的时间不足的情况。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心理和生理是一个生命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心理健康对于生命教育来说必不可少。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起源,体验新生命的喜悦,从中学会珍爱生命,同时理性的思考死亡。

在法制教育课程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人的生命受到法律的保护。生命教育结合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有关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法律知识,从法制的角度来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只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要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知、情、意、行融为一体。

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对心理问题起到缓冲和矫正作用。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这是大学生走出自我,开阔眼界,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愉快、积极的情绪情感充满生活,学生才能感受到积极、健康、高尚的精神熏陶,逐渐培养个体的生命尊严感,才能形成不断的、正面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触动心灵,感受到美好人性的呼唤,自由、自发地敬畏生命,才能最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张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及实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文锦.高教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

[3]田克.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12期.

[4]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4期.

[5]林建荣.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梁祝平.论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其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篇7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 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特色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80-03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强,我国旅游管理高等教育局发展迅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纷纷依托各个学科办起了旅游管理专业。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虽然依托的学科不同,但是培养的目标却大体相同,比较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毕业生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的情况出现。财经类院校是诸多开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根据自身教育资源的特点,避开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人才培养道路,为社会培养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专业人才。

一、财经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培养基于“四种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培养什么人是高校办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于人才类型的划分及标准,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比较认可的分法是将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划分为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学术型人才即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从一般研究人员到中科院院士都属于这类人才;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从一般技术员、工程师到工程院院士都属于这类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高等教育优化发展结构时也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服务领域是旅游业,旅游业是服务业,只有牢牢把握这个产业特质,培养产业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服务业要求从业者在职业素养上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在技能上要求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对旅游者来说,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对旅游从业者来说,旅游就是要从游客出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体验的过程。由此,旅游业的特质决定了旅游专业具有高度的应用性而非学术性,要求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紧密地与实践相结合。不论是在专科层次还是本科层次,其产业性质是不变的,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更要有实战技能。产业发展需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高等旅游本科教育中,许多高校没有把握好旅游业的产业特质,办学中过多地注重学科知识的体系性、逻辑性,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的产业需求相脱节,教学方式未与实践紧密结合,导致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就业率和高流失率的情况出现。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现特色,必须在培养方向上有所导向,这个导向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以及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及办学优势进行思考。结合广西财经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办学历史和办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

1.实践能力是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学术型人才是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征就是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所学能所用。突出实践,是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实践需要去掌握理论,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旅游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旅游业是服务业,服务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更要有实战技能。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解决旅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注重操作是实践能力的关键。

2.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截至2011年,全国已经有505所普通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的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了14万。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综合性大学、林业院校、师范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等,类型多样。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充分发挥财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财经类院校培养的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经济管理类学科是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学科,经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经济管理类院校学生的十分重要且突出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使其成为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旅游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中高级管理人才应该成为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3.外语能力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力。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涉外性,外语能力是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物资、人员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的旅游业日益融合成整体,旅游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必然引发的效应之一,无论是在覆盖范围、时间跨度还是经济、文化内涵上都在不断拓展与深化。旅游行业的国际化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掌握扎实过硬的外语应用能力。因此,外语应用能力应该成为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

二、基于“四种能力”导向的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财经教学为特色,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目标。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财经类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旅游业发展对高等旅游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已经成为许多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共识。应用型人才,即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强调教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应用型人才也有层次之分:一是技能型人才,即在旅游业一线从事实际操作活动的人才;二是技术型人才,指从事旅游业的管理、策划工作人才;三是工程型人才,即把旅游管理学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专科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侧重于后两种,而财经类本科院校的优势学科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经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经济管理类院校学生的十分重要且突出的能力。因此,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应侧重于培养旅游管理技术型人才。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旅游行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旅游企业服务、管理流程,旅游营销、策划能力突出,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财经类院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在参照上述规定的前提下,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一是重视实践课程和实践教育,提高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课程体系结构可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两大模块,理论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要贯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议在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例在20%左右。二是在理论课程中突出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外语能力为导向。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中应主要包括管理类、经济类学、旅游学类学科。其中,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应为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经济学是管理的基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经济学课程也应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主要指旅游学类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外语、旅游文化学、旅游美学等旅游学基础课程。此外,专业主干课还可根据各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的主要就业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酒店管理方向可开设酒店管理概论,旅游管理方向可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管理方向可开设旅游资源与开发。三是选修课主要根据旅游业的需求方向开设课程,让学生以特定的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学习并熟悉岗位要求和掌握相应技能。同时,还可根据财经类学校的师资力量开设相应课程,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如会展策划、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电子商务等。

(三)以认知实习、教学实验、专业实习为三个系统,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建立认知实习系统。在第一个学年的两个学期内安排若干个学时,教师可结合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组织学生到本地的旅游线路及线路上的一些景区景点、饭店、导游过程等,通过参观、与旅游从业人员交流、实地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旅游行业的构成要素、管理环节、工作内容等,提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二是建立教学实验系统。教学实验一般在实验室进行,通过实验,加强对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实验室可以根据就业方向分别设置饭店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旅游企业管理实验室等。在第二、第三学年根据专业课程学习,在不同的实验室中通过开设不同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基本流程、基本技能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建立专业实习系统。主要由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组成,在第三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或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组(下转第90页)(上接第81页)织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可以按学生的就业方向设不同的实习模块,如饭店实习、旅行社实习、旅游景区实习等。由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实习时间为3至6个月,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四是实践教学应注重把实践教学与取得旅游业的各种从业资格证结合起来,如导游证、全国计算机技术等级证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一专多能、一人多证”,促使其向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方向发展。

(四)以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其岗位技能的重要途径,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在专业学习之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讲座、学术科研活动及各种学科竞赛和专业竞赛等活动,成立旅游协会等学生团体,搭建更多的活动平台。建议探索以“211”行动为载体和平台增强学生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211”行动,是指在一个学年中,开展“两个比赛”,即模拟导游比赛、旅游营销策划比赛等;组织好“一个节庆”,即旅游文化系列活动,重点向全校介绍旅游文化;举办“一个学术节”,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年度的某个月份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1]陶金国.财经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0(4)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熊婧,刘华梅,高萍.关于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2(9)

[4]陈才.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2003(7)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2013GJA2242013A05)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创新措施

[作者简介]杨加猛,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江苏南京21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77—03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2006年中国19267家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采购金额达到5928.6亿元,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达到7210.5亿元。据此估算,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5000亿元。而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每年都将超过20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市场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政府、高校、企业等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2000年底,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2001年,首批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开始招生。此后,普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2003~2005年,全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为1.5万人/年,专科招生超过6万人/年。截止2006年6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6所,高职高专类院校864所,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超过10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约7万人。

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由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等高校组成的“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于2005年5月对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数量基本适度,但教学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其中,师资状况上,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师中,讲师和副教授合计占总体的67.4%;教师毕业专业中,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和经济学三类合计占71.9%。学生状况上,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的人数与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相差较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水平、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等方面较为突出,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有一定不足。就业状况上,电子商务专业存在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与就业率略低于平均水平的反差,人才供需双方需要进一步对接、人才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

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和经济形态,电子商务带来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一次巨大变革,需要一支浩大的、有新型商务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但相比其他较为成熟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时间短、内容新、任务重,正处于初步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方向细分不足。相比许多传统专业的明确定位,部分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上相对宽泛,培养方向上缺少细分,“高级、复合型”的培养初衷与实际结果存在反差。例如培养模式上,高校工厂化培养与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存在反差;知识结构上,学生宽厚的经济、管理学基础与社会专业化导向间存在反差;就业意向上,本科生从事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或技术的预期与众多企业的操作性人才需求存在反差等等。

2.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从现有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主要分为技术、商务和管理等几大模块,但各大模块之间相对割裂,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这一状况与部分学校的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定位不明有着较大的关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明确各模块功能和课程内容的导论(概论)课程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同一模块的前后课程在内容上有所重叠,导致学生缺乏对本专业的整体性认识;另一方面是实验、实训,尤其是综合性实践项目相对缺乏或效果欠佳,没有达到有机融合各大模块的目的。

3.重理论、轻实务。强于书本,弱于实务,是目前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中相对普遍的一个问题。实务训练对于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状况是,部分高校仍存在着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乏味听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电子商务教材本身,又存在着或偏于定性描述、或偏于具体技术、深浅不一、案例和实训内容缺乏等问题。有些即使是重视实务环节的高校,也只是以软件模拟为主,且面临着软件简单、陈旧、脱离现实等困境。

4.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综观培养方向细分不足,课程体系缺乏有机集成,重理论、轻实务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究其根源,在于这一新兴专业的师资相对缺乏。据“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现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仅为1.9%;而在国际交流经历和专业实践经验上,84.5%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没有国际交流经历,44.4%的专业教师没有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由于本身较少参与实践活动,导致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指导实验和创业等方面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当然,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有待提高这一问题,也与电子商务专业成立时间短,电子商务内容广博、学科交叉大,引进企业高级实务人员存在困难等原因有关。

三、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与创新措施

1.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b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复合型教师,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除了积极引进熟悉中国电子商务实践的海归人才和有较高实务经验的企业人才以外,高校和青年教师自身都应做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具体应注重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师资培训。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扎实的专业培训,学术带头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人才培养中的有关问题与专业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建议青年教师从讲授电子商务导论和带实验课开始,注重推广先进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手段,多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二是多参与实践项目或活动。专业教师应积极争取、参与或主持本领域的科研和社会项目。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商务竞赛,进一步融入电子商务的真实环境,熟悉企业的网络商务应用模式,并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三是与企业或其他高校开展师资合作。通过与企业或其他高校联合申请课题、开发课件或出版教材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促进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前沿,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2.细分培养方向,明确核心课程。由于电子商务涉及面很广,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实现对学生面面俱到的培养。而培养复合性人才也并非是技术、商务或管理类课程的简单叠加。因此,高校需进一步把脉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做到前宽后窄、先博后精,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在技术、商务或管理的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在培养方向上,高校可以按照电子商务内容,如电子商务物流、营销、贸易或项目管理等进行细分,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专业定位,如医药电子商务、化工电子商务、农林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等,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行业知识和电子商务策划、应用能力。建议推行本科导师制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分类指导,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并符合企业的细分需求。

在专业定位上,不同高校可以结合其行业或专业优势进行细分。但作为同一个专业,其核心课程应予以规范,以体现一个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和对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方面,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个相关高校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望在近期形成电子商务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

3.改革教学方法。电子商务专业反映了技术和商务领域的最新发展,其教学方法也应突破常规。例如,根据企业具体的电子商务应用和学科发展前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结合完整的商务项目,让学生了解一个项目的策划与运行全过程,以培养高层次的项目管理人才;采用课堂讨论方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搜集、分析、处理相关资料和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公开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建立、利用高校的教学科研网站,一方面为学生下载优秀论文、辅助案例和前沿教学内容,以及提交作业、交流学习心得等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为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丰富网站内容等提供实践机会。

4.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无论是原有的偏管理或偏技术的培养模式,都必须着眼长远,又切合我国社会信息化初期的市场需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为此,实践性教学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已引起了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

建议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进一步创新实践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而言,高校除引进、更新电子商务开发及模拟软件,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以外,还应充分借助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创新学生实践、实习方式。一方面,校园内的招生、宣传、图书设备采购、网络教学、后勤服务等逐步电子化,学生可以利用高校的电子商务氛围,学习、研究校园生活的电子商务内容;另一方面,以相关电子商务竞赛为载体,借助阿里巴巴、淘宝、腾讯、各电子银行等电子商务平台,使学生接触企业真实问题,了解各种商业模式和典型应用。此外,还可以探索高校教育与社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的机制,创造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无缝连接的电子商务培养环境,建立起学习、实践的“生活化、商业化”培养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完善包括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