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6:0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工程科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业工程科技论文

篇1

为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扎实推进林业科技扶贫工程建设。首先是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县年平均举办县级培训班5期、乡镇级培训班30期,培训6000人次。在木本油料建设中,每年聘请省市林业专家到实地举办技术培训累计5000人次。其次是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建设,帮助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实施了木本油料、茶叶产业等林业科技富民工程,推动了林产业发展。全县核桃达152万亩,澳洲坚果达6.5万亩,改造低效林15万亩,抚育中幼林5.5万亩。涌现出了核桃收入5万元以上大户10户、1万元以上大户50余户、5000元以上大户200多户,林业科技扶贫年产值达17亿元,山区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二、提升服务质量,把科技兴林作为首要任务。

抓好科技示范建设,是我县林业科技工作的主要措施。在大寨、爱华、幸福等乡镇建立高效经济林、用材林等科技示范基地6个。依托县乡有关部门形成了“县、乡、村、户”四级林业技术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一个单位有一名学术带头人、一个乡镇有一名专业技术员、一个村有一名中心技术员、一个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的服务体系。实施了科技支撑新项目10个,引进核桃新品种4个,新建科技示范林5000亩和良种繁育基地300亩。建立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应用生根粉、容器育苗等多项实用技术,推广新品种30个。

三、提升服务效率,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我县作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服务于林改的作用,从山场区划界定、林种、树种确定,到主体改革后的林农生产经营、山场流转、尤其是山区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

四、提升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

以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乡镇林业站为基础,建立了102人的林业科技服务队伍,县林业局每年从事业经费中拿出50万元专项用于林业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并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平均每年投入林业科技服务与推广经费80万元,有效保证了林业科技经费需求。

五、以人才培育引进为龙头,不断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篇2

    培养林业初、中级人才的林业专业学校及专业明显减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省有培养林业科技人才的学校六所,而目前仅剩两所;专业由原来的“林业”、“经济林”、“木材加工”、“食用菌培养”、“园林”、“装演”等十几个专业,至目前的“园林”、“装潇”等几个专业,社会适应力逐步减缩。

    林业科技论文的数量及质量锐减。以某林业学校为例,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该校每年都有许多教师发表有一定影响的林业科技论文。而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学校教师发表的林业科技论文数量明显减少,并且许多论文的写作和发表,并不是因为有重要的科学发现或科研成果,其创作目的也不是为了引导、指导生产、促进生产,而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凑足论文数。真正主动出击,动手研究的林业科技论文减少,科技含金量明显降低。

    林业学校的生源明显减少不仅仅是应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读林业学校的人数明显减少,在职职工继续教育选择林业及相关专业的也明显地减少,职工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按理说,湖北省的林业教育应该不致如此。一是我省每年的中、高考报考人数及录取比例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来说,应该是排在前列的,如果学生愿意选择林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的话,生源问题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成为中等林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办学的首要间题。前几年我省中等学校多,且每个学校的学生都不少,而现在许多原来以“林”字开头的专门学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都先后将专业重点转移到其它方面,也就是说,学校办学的数量较前阶段相对较少。照理说,学校数量减少,那么剩下的学校的生源,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生源,应该不会如月前的门庭冷落的状况,而应该是人满为患才是。二是我省的学校教育较邻省发达,湖北省的中、小学教育,无论是在校生人数、适龄儿童的在校率,还是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比较靠前的。如果我省的林业产业及林业科技有重大成就,也就是说,如果目前我省的与林业相关的企业在全国或是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林业科技成果在转化上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让林业职工或是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高等院校的生源及中等专业学校的生源也不应该有困难。三是我省的交通,无论是在航空、公路、铁路还是水道都很便利,横贯我省的长江素来被称为黄金水道,京广、京九铁路又纵穿南北;而以湖北邮电科学院为代表的高校,在电子信息的某些领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又处在亚热带,属于半湿润气候,适宜许多速生树种及多种经济作物以及花卉的栽培、繁育,在如此优厚的自然条件、信息及物流条件下,我省林业行业应该在我省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在考生心目中的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四是我省处于长江中游,是长防林建设的重要省份,国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经费投人,国家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在林业行业中实施的“六大工程”,显示对林业生产及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我省林业产业的投人。

    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的不断转变,人们要求回归自然、重视环保的呼声愈来愈高,我省林业教育应该获得长足进步。一方面,我省林业教育发展中,有较其它省份更为有利的地理、气候、教育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我省林业发展现状,应该对林业科技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林业学校教育应该不致出现象目前这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窘状。

    但实际上,这状况却还在持续,并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那么,这一状况产生的根源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学校教育与实际需求严重脱离,教育本位思想明显。学校教育者没有一种大林业观。以某林业学校为例。学校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一大批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有专长的林业教育专业教师,这些教师能够写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科研论文,其原因在于这些从事林业教育的教师对湖北省的林业资源状况及林业产业、湖北省林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的大致方向、对基层单位在生产中有何难题等等都比较熟悉,因而他们能够结合实际写出大量的优秀科技论文,为湖北省林业资源勘探、林业生产等作出积极的贡献。但现在,许多从事林业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及林业科研的工作人员,对林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不太明了因而,在教育教学中,学校专业该如何设置;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哪些方面的人才相对过剩;在生产中,哪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更新等问题。学校的决策者心中不明了,学校的林业教育工作者不清楚,那学校怎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呢?

    其二、学校的教育所产生的价值未能很好的与林业生产实践结合,林业教育的价值未能被社会所重视、所认可。由于我省林业产业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没有形成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企业,林业产业结构也未能迅速调整、转换,一方面是许多林业企业、科技推广部门没有找到可利用的新项目,未能利用新科技、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产品,另一方面是大量新的科技成果躺在实验室中或科研论文中,找不到它存在的价值,林业人才及林业科技产品大量闲置。

    其三、科技研究经费投人严重不足。一是体现在林业教育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学校教育主要还是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偏少,使用不普遍。严重滞后的教学手段,使许多先进的技术在教学中无法讲授,最新的科研成果无法在教学中进行演示,这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内容的延伸,无法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常讲常新、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挥,从而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二是科研经费相对偏少。许多有志于、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科研活动经费,不能在实验中得到求证,许多好的,可能在生产中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难以用有说服力的理由,实现它可能产生的,对林业产业的积极的推动力。教育科研经费投人的严重不足,挫伤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其四、缺乏必要的林业教育科研及产品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林业产业的发展,需要首先发展林业科技,而科技水平的提高,又要依赖科技人员主动、积极的投人科研工作中,去寻找在林业生产中和林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理论,从而使科研成果成为林业生产,林业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这种结合林业生产、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科研成果,对林业生产的理论指导或实际操作的指导,将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而科技成果的产生,是科技人员个人或是集体的长期、艰苦劳动获得的,一方面要对有成果的人员或单位及时地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也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吸引更多人才投人到这种对国民生产有积极意义的科研活动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来促进科技创新,使林业生产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使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走科技创新的林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人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篇3

作者:马超 蒋一婷 徐桂娟 郑彩霞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两渠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素质养成”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翼,以第1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第1课堂与第2课堂2个渠道的融合,以及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3个层次为一体。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每年招生2个班,在校生人数维持在每年260人左右;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质量逐渐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了招生录取分数位居全校前3名和95%以上的就业率。但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增加所培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仍应成为生物技术专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笔者在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进一步明确、细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2]。加强办学特色建设是林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的学科建设是大学工作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因素,建设特色学科是林业高等院校加强办学特色建设的关键;而建设有林业特色的学科就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抢占学科制高点,注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3]。目前,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几百所,如果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么所培养的毕业生就难以在众多的相同的专业人才中占得就业先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主,另外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上是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遍采用的模式,没有体现出林业行业高校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同时,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与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相比,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等方面,均大同小异,差异不超过15%。因此,建设体现林业行业特色和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应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地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同时还拥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细胞生物学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可见,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具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并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因此,把“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能够充分反映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特色和行业特色。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生物技术专业细分为“林地资源培育”和“林地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地资源培育”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遗传育种相关的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培育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林地食用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为主,如开设药用植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药剂学、生物药物学、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药物分析化学等,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选修课程,并尽可能使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切实体现行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其系统地开设了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新药研发概论、药物遗传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文献检索、药用微生物学等30多门与药学相关的选修课,充分体现了其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药学”特色。

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部分。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依据教育部的生物技术专业规范而设定的,各个高校基本大同小异,所以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成为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没有确立明确的特色培养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度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且不断地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希望课程体系能够涵盖本科毕业生就业、考研可能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例如,由于生物制药领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所以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药政学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药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对“如何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知识背景相融合”“如何体现出与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区别”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显然,单纯地开设生物制药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完全照搬药学院等其他院校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不可取的,也无法体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目前,林业系统,尤其是林业基层单位,对林地药用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尤其缺乏具有林业知识背景、熟悉林地药用资源、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制药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生物制药技术方面的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等课程,与“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与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才能使生物制药技术落到实处,并使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除了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要突出重点课程。选修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被压缩。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大学3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学时就达414学时,再加上选修课的学时,总学时可达500学时。这意味着1个学期的开课数量超过10门,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6学时的课程学习,由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所开课程往往存在内容重复或相互重叠的现象。例如,生物制药课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课程就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基因工程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细胞工程课程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之间也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因此,笔者建议,要精简课程体系,协调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突出重点课程和课程重点内容,强调课程特色,以降低课时总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供空间和创造条件。

加强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衔接为了强调化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对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对这类课程的修读学分做了硬性规定,如化学类课程不少于13学分,数学、物理不少于8学分,计算机类不少于6学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基础学科尤其是化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北京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20学分的化学类课程(含实验)、8学分的数学类课程;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4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2学分的数学类课程。而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8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1.5学分的数学类课程,且学生修读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需达到37.5分,占全部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4%。这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大学第1、2学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程学习了。但是,遗憾的是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似乎正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死角。由于这部分课程均由理学院等外院教师负责讲授,而授课教师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需求缺乏了解,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讲“试题”和“公式推导”,侧重于推理、原理讲解和逻辑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和应用,更缺乏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课程(共计11.5学分),学习时间分别安排在3个学期,但最后的结果是当在专业试验课程中面对简单的试验数据时,却鲜有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统计学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t检验和F检验都不知如何运用。因此,笔者认为,生物技术专业应该加强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强这些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布局由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修读学分占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所以很多高校将这2类课程放在大学第1、2学年集中开设,而把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然而,在大学第3、4学年,学生面临着来自考研、出国深造、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就业、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压力,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因此,笔者建议,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要打破目前的这种条块化课程分配格局,将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当分散安排在大学的4个学年里;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专业引导性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的第1学年,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第2学年;同时将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其他选修课之前。这样,学生既可以尽早接触专业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可以提高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第3学年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其他选修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此外,在课程安排的细节上,应该认真考虑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例如,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就有些不妥,应予以适当调整。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工”科内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的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工程类必修课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等选修课程。然而从课程教学大纲来看,这些课程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适当搭配了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但几乎没有工科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势必造成学生对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中试和生产车间实际操作环节中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建议,对现有的工程类课程,要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工艺学、设备、化工原理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比例;同时开设1~2门工科类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科基础知识。

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科研素质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课程的考核均采用撰写论文或者综述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如何查阅文献、引用文献、撰写论文,有些学生到毕业都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撰写论文似乎就是百度、谷歌搜索外加复制、粘贴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不是全文照搬,经过适当拼凑加工就不算论文抄袭,更谈不上对论文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甄别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入校之初,高校就应该开设“文献检索”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中英文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文献的引用规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专业规范和学术道德。例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生物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复旦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都颇有实用价值,值得借鉴。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查阅文献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为此,笔者建议,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尝试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生物统计、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集合为一个模块,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大学第2学年开设。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道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并、联合办学、共建等已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主题。过去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条块结合的体制所取代,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林业行业性高校,做好行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工作将有利于丰富林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提高林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4]。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2006级)考研率达41.82%、就业率达94.55%,应该说又是成绩卓著的一年。但是,挑战依然存在,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仍不容忽视。通过明确、细化专业培养特色,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布局,加强课程间的衔接,适度调整理科、工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学术道德的规范,可以使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为科学、特色更为突出;可以进一步突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的专业特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为我国林业领域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践技能的林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篇4

【关键词】 消防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高等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机遇,同时面临着更加严酷的激烈竞争和挑战[1]。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使得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在社会需求变化下,应用型人才已向专科层次向本科甚至更高层次延伸。因此,正确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之间的差异,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消防工程专业定位

新世纪应用型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技能和知识的数量,更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去9年里,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教学体系改革的新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从未停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1.1“教育需要”的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Dewey)提出了“教育需要”的概念。他指出,“教育需要”的焦点是学习者,而不是有关学科的教育规划。通过“需要分析”所分辨出来的需要,应该是专业发展活动,即可以让有关专业人员得到满足的需要[2]。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需要分析”,除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进行的“教育需要”调研中,主要考虑学习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通过利用本科毕业设计和相关教研项目的支持,对历届毕业生就业方向、工作胜任情况、知识技术运用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针对相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岗位适应情况和欠缺技能等方面进行回访;并邀请相关行业一线工作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专业定位。

1.2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本科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本科培养的是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并具有良好自学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目的是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其培养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其岗位针对性不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适当的专业技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3]。这种创新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能力是区别于应用型专科人才最大的特征。

依据西南林业大学校情,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着重体现为“应用型”,而非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为此,我校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政策法规和消防安全技术与方法,能在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消防技术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评价、检测、监察、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方案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消防工程专业自2003年以来逐步明确专业定位,着眼于培养“用人单位能用、好用;学习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经历了2006年和2012年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培养方案由“三大教学体系”构成: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教学体系。消防工程专业总学分定为17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环节134.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7.5学分,课外教学8学分。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见图1。

2.2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1)以大安全类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背景,以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两条主线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框架。消防工程专业一级学科为安全工程,这决定了消防工程理论基础是以安全科学,因此《安全系统工程》作为该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以“两条主线(森林消防、城镇消防)+三大模块(基础理论知识、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及善后处理)”为骨架构建培养方案。结合我校校情,林业属我校优势学科,如何结合“林业”概念贯穿到消防工程专业中,建立有西部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是在两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一直专注的问题。为此,结合“教育需要”和专业特色并举,构建了森林消防和城镇消防两条专业发展主线,并将森林消防、城镇消防共性的理论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如《消防燃烧学》和《林火原理》两门课程。

(3)以为地方企业和公安消防部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总体目标,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为满足地方公安消防部门、铁路消防部门和消防工程公司等对消防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在培养方案修订前的历届毕业生跟踪反馈,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中城镇消防的比重,由2003版教学计划的50%提高到2012版教学计划的75%。

(4)增加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适当拓宽专业面和知识面,实行宽口径,重实践。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就业时选择与消防相关的工作,但将近三成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或进一步深造。为满足这些学生的“教育需要”,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选修课数量、种类和层次。如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进行,旨在扩展学生视野;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拟就业方向进行选择。

3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消防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将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1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实验方面。在实验教学工程中,学生仅依据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与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深入的理解实验的内涵[4]。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存在缺乏对结果深入分析等问题。

(2)课程实习(设计)方面。由于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课程设实习(设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没有从全局性、系统性进行考虑。实习基地比较缺乏,企业从经济方面、安全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在校学生来企业实习。多数实习单位没有同学校建立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靠教师个人联系,这使得这种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3)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对陈旧,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少,缺乏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训练。期间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求职,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精力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2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1)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重,降低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我校2012版消防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为主。如《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不再以某一实验方法为教学手段,而是以综合判定材料性能指标为手段,既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又在创造性上开拓检测材料性能指标的新方法;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如在过去办学9年中,消防工程专业获得6项大学生创新基金的资助。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整合与优化课程实习(设计)内容,变课程实习(设计)为综合实习(设计)。根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之间的关联程度,整合课程实习(设计)内容,以专业为主线,打破原有课程的界限,注重多学科、多课程知识交叉和集成。如可以将“防排烟工程”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给水工程”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课程实习(设计)和“消防技术装备”课程实习(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改变单科课程实习(设计)各自为政的现状,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课程实习(设计)。

(3)探索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为了使学生能深入了解毕业后的工作,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社会单位的广泛联系,构建“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机制[5]。利用我校在技术、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势,主动地为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各类应用型课题研究、技术咨询、培训等。在与政府和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校也依托合作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如最近五年,西南林业大学先后与云南省消防协会、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楚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云南华铄消防培训学校、云南泰康消防化工集团等单位签署了消防工程专业共建协议。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方式。鉴于应用型本人人才与传统型本科人才的区别,我校将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形式分为工程设计方案、科学研究论文、制作的实物三种类型。学生不再专注于论文,而是更多的转向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的制作上,是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大大提高。

(5)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双师型”人才。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6]。我校在2012年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并在制度上和经费上给予了保证。目前,我校消防工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2.8%,确保了各项实践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凝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西南林业大学2012版消防工程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一致认识到消防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适应时展要求,通过培养方案中“三大体系”和“两条主线”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消防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西南林业大学消防工程教研室同仁和西南林业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韩霜,宋晓明.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9):3182-3183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3]陈芳,马天柱.试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教育学论坛,2011(14):236-237

[4]刘金龙,李长花,王青,安静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93-96

篇5

 

1.前言

 

专业硕士的培养本着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联合企业,聘请企业导师,学生深入工厂实习实践,培养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学生。本学科制定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重点在跟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学术硕士相比,弱化了机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北华大学针对全日制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加强基础、强化实训、增强人才的应变能力的思路,建立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我国林业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定位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向着校企联合培养,定位于为企业培养准工程师方向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从事现代林业工程的某项工程职业所必需的既深又宽的技术,又要有整个职业生涯中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单独从事科技研发的实力,也无力承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但他们又对新技术有着旺盛的需求,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有助于我国摆脱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过度消耗创造产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而高校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创新。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从企业解决不了但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设立项目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关切点,最终能够拿出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成果,这样的项目才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同时,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要始终保持在理论方面的先进性,要掌握专业领域前沿性的知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能够和企业形成合作的首要条件。同时能够将理论和企业实际联系起来,用最前沿的理论帮助企业不断发展。总之,只有校企双方从各自的需求出发,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达成合作,才可能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2.培养模式

 

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实践”的特性出发。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就是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再结合工程师培养标准以及社会对工程师的要求两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当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中应关注的主要成分,并就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学位论文设计三个培养环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进行实践改革。全日制工程硕士采取双导师制进行培养,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北华大学,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校内外导师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接推动者与指导者,导师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外导师应该发挥特长,各尽其责,分别就实践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给予指导。校外导师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了解研究生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在学生企业实践过程中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1]。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践是帮助他们填平学校与企业之间这道鸿沟的有效手段。和大学生以积累社会经验为目的的校外实习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进入企业实践,不能只是从事一些日常性事务,需要真正进入工程项目,接触其中的研发环节,才能够达到实践培养目标。从时间上而言,不宜过短。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时间太短,学生不可能深入企业,实践也就流于形式;时间过长,又会影响后期学位论文设计。总之,鼓励全日制工程硕士到企业从事一段时间工程项目的实践活动,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北华大学为适应专业拓展需要,加强了林业工程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科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拔尖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等。有多伦多大学特聘教授1人,东北林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1人,企业合作硕士生导师7人。从学缘结构看有7人具有国外留学和合作研究的背景,队伍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最近几年,学校从国内非农林院校引进了多位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扩大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和视野,促进了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使人才队伍得到了优化。

 

4.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采取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硕士学制2年,学生第一年在学校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授课、考核,同时查阅论文相关文献,做好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年,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实习,完成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解决企业生产、工程实际问题。

 

对学生课堂教学学校有全面的考核评价体制,师生互选;在教学中,坚持教授为研究生授课。根据国内外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利用声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提高了教学质量。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对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导师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若学生表现良好,毕业后就有机会留在企业工作,否则不予录用,因此学生都很努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企业方的认可。

 

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到现场进行讲解。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商定选修课课程,一般2学分,由校外导师主讲。北华大学林业工程专业与校外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着“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联合培养我们的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校外企业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与我们联合培养的企业有:1)北京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2)河北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3)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4)吉林森林工业集团公司。

 

5.实践环节的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实践”,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点,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对产品、技术、工艺等进行设计开发或改进提升的活动。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培养合格的工程师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来共同努力的事业。工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力量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因为理论学习可以在学校完成,实践能力则需要在实际工作情景中培养锻炼,需要教育外部环境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目前两者的合作通常是基于项目的,项目结束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如何形成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长效机制,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合作要基于双方的需求才可能建立,学校希望完成项目,培养学生。企业则要求出成果,产生效益。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合作才可能顺利、持久[2]。

 

6.持续改进和提升计划

 

北华大学将在以上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3]:

 

第一,强化实践课程的地位与开发,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实践环节,课程学习可以压缩,甚至忽略。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两年到两年半的学制时间内,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时间确实受到了压缩,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由此导致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这对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的形式与内容,没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做基础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的,这一点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安排全日制工程硕士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接触真实的工程环境,培养实践能力,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加强校内导师对实践的指导,学生进入与校内导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践,是一种比较有利于校内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校内导师熟悉项目情况,掌控着项目的整体设计和研究进程,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指导学生提炼出实践问题,并展开实践内容。这种模式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通常是共同完成课题的合作伙伴,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更容易沟通合作,合理分工。理论性的、方法性的、程序性的内容由校内导师负责,而设计项目细节,工艺流程方面的内容则由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位导师能够及时交流,共同推动实践活动的进行,确保实践的质量。

 

第四,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引进正高级职称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尤其是吸引海外人才。加强培养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学高水平师资来校讲学或长短期兼职,促进师资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国家及省设备资金项目、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等渠道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满足林业工程专业硕士教学的需要。

篇6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81-03

在现代社会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合作,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因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结合紧密、创新精神需求较高而成为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成为现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1]。普通高校应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将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文简称“学校”)多年来产学合作实践,阐述应用性产学研合作中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几点思路。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适应课堂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往往与生产实际之间存在距离而不利于工科人才培养[2]。为此我们尝试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予以改革,通过走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模式具体实施特点如下。

1.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非常重视打造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和引领专业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努力解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偏重自身基础和特色的过专、过深问题,避免课程交叉重复,剔除陈旧知识,及时增补新知识,同时进行系统、细致分工,明确各位教师的主讲范围及覆盖、延伸,这在以往的听课或公开课环节是无法完成的,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困惑和学时浪费,深受学生认可和欢迎。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各1门;2012年《非木材植物人造板》入选第一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Top Solid家具造型设计”荣获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竞赛一等奖;2011年《家具CAD/CAM技术》多媒体课件获全国第十五届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二等奖,《家具制图》多媒体课件获湖南省普通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获中国林业教育研究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

2.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将本学科领域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教学技术手段引入日常的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过程,创新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践行“感悟+介入+探究”协同教学理论,构建了“完善两个体系,搭建三个平台”的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通用素质培养+专业素质培养+创造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克服单向、灌输的教学,发展与推行“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研究型”、“创新型”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案例分析与情境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应用、发展、创新知识的过程。近年来,“木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教育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木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3.狠抓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为加强实践教学,克服当前教学方法陈旧;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毕业实习与就业矛盾,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教师创新精神欠缺,专职实验教师队伍结构欠合理。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切实转变实践教学无足轻重的观念。建立了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下,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验课比例和实验学时,对基础验证型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更新,增加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比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平台。学校领导班子和相关专业、各教研室负责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平台。拥有“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林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与18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其中张家界奥威科技有限公司和株洲翔发航空橡塑有限公司为湖南省大学生优秀实习基地。③抓好实验实习教学环节,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和手段,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型实验项目比例达80%,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为保证毕业生的论文质量,对课题申报、选题、中期管理、答辩以及论文格式等进行了规范。无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的老师不带毕业实习,规定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的课题必须联系科研和生产实际。学校从2012年开始实施,大四毕业生课题提前到大三第二学期开始,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准备毕业课题,又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得可喜成果

1.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校园文化活动创品牌”为核心,大力开展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切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构建了课程学习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创新型教育体系,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三年,学生设计的“安全大头针”荣获号称世界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的“红点设计概念奖”;以本科生为第一发明人进行申报专利,成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获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5项。

2.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始终坚持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反哺教学上,以“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思路指导工作,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近三年来,由教师的科研成果或在研项目转化而来的教学项目达30余项,9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横向课题的形式完成毕业论文,做到了将学科前沿技术成果及时融入理论、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本院现有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实验教学平台及特色、重点专业,按照“高起点、重特色、讲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了实验室、产学研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建设,搭建“开放共享、布局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创新意识、实践技能明显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2009届林产化工专业毕业生中,2人被跨国公司选送出国培训,2009―2012年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等五个专业60多人在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3.搭建了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近五年的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成为我校学科与专业基础平台齐备,教学与科研成果丰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在学校近三年的目标管理年度和届期考核中,该院取得了三连冠的好成绩。近年来,学校依托这些平台,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6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0余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主要教学奖励1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建设有包含《木材学》国家精品课程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在内的国家、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11项。

三、结论

目前,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但是产学合作的模式不是统一模式,需要结合各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创新性探索和实践,研究出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特色的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并加以实践。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代金平.产学研合作视域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3):127-131.

[2]胡庆,胡敏,韦红.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摇探索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116-117.

篇7

英文名称: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主管单位:科委

主办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呼和浩特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3575

国内刊号:15-1209/S

邮发代号:16-5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57年,是内蒙古高校中创办最早的学报,也是内蒙古创办最早的科技期刊,已有50年的办刊史,前身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学报》和《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9年更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A4开本,国内刊号:CN15-120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3575;邮发代号:16-58。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以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少数民族地区农业高校的办刊特色,促进学术交流,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发展,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 。设有“动物科学与医学”、“生态环境科学”、“植物品种资源”、“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林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水利与土木工程”、“机电工程”、“林业工程”、“计算机及其应用”、“基础科学”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是国内农业高校的师生、国内外各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以及各级农牧业技术干部。

篇8

论文摘要: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知识需要人才。知识和占有知识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本。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资本,主要依靠同代科学技术来发展经济。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全国人才信息网,以期利用这一电子人才信息平台,使林业人才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人才资源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据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全国现有森林面积 1.34亿hm2,森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前的8.6%提高到13.92%。我国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经国家批准黑龙江等8个省已跨入生态系统行列。我国现有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绝对值是可观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但由于国家大、人口多,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和13%左右,属于森林资源严重缺乏的少林国家。全国现有沙漠化面积达171.1km2,占国土总面积 17.85%,其中风沙化土地 5.4万km2,沙尘暴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沙区每年有460多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地受风沙危害,其中重灾年份毁种面积达40多万亩,300多万亩草原由于沙化造成草质退化,载畜量减少,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亿多元(林业厅提供)。林业企业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加上长期单一生产结构,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尚未激活,使得一些人才外流。要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建立接近自然的林业,建设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的林林,必须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在于人才,根本在于人才。

首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实现现代林业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新发展新理念,把实施林业人才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坚持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人才要打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省市之间的界限,实施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充分发挥最大创造力一种人才资源配置新方式,它既包括人才的引进,也包括在不改变人才原有身份和人才所在单位利益情况下,对人才能力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建立人才信息网,就必须大力发展“数学林业”。信息化是当代林业现代化的标志,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林业现代化的方面,而电子信息技术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管理和发展持续林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只有通过全局性、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才能直接为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与智力保证。

其次,加快整体性林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创新型人才,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发挥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人才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让科技人才自觉参与国家林业创新体系建设,在林业领域保持技术优势,促进部分学科、专业有重大突破。让知识资本参与分配,知识经济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以知识为资本将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技术成果可作无形资产参与项目产业化投资,依据效益应获得相应的股权收益。开发国内外两个人才市场,吸引人才为林业经济建设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坚持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依托,以需要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调整人才结构与布局,既保证人才分布的动态平衡。人才要坚定不移地稳步推向市场,以实现人才资源市场化,优质化。加强对人才的宏观调控与科学管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及基层对人才的需要,两种手段结合并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篇9

关键词:林业发展;绿化;科学;新农村

近年来,无论城镇还是农村,都重视环境、重视林业发展。林业以“创业创新”、“兴林富民”和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林区发展为总目标,以“生态富民为最大和谐,科学发展是最大民生”两大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和谐林业”、“生态文明”为总体要求,高度重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坚持“借力发展”的战略,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全力打造“实力、生态、人文、数字、平安”社区;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推进“百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等工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目前城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我们调查,发现城乡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设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总结的经验。

一、科学规划,户户绿树掩映

城乡建设、城乡绿化,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城乡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了“绿化示范村”建设步伐。按照“一村一景”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林业部门根据农村实际和地方区域特点,把村庄绿化与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了村庄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加快村庄绿化工作,为美化农村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全区绿化规划,抓好村屯绿化。建设四个亮点:一是以建设景观带为主,创建园林式村屯;二是以栽植绿化树种,美化香化为主,创建美化型村;三是以栽植杨、柳树,提高林木覆盖率为主,创建绿化型村;四是以栽植果树,提高农民收入为主,创建果香型村屯。截止目前,城镇新农村绿化,无论从管理还是长势上都是一流的,实现了路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农林复合化,果树规模化的目标。

我县几乎各区镇乡村,以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义务植树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农村绿化水平提高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三月由上级领导及区街村干部群众结合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此次活动我们林业部门精心规划组织实施,通过运用植绿造景手法,在沿河岸、村中心及道路两旁共种植了以桂花、茶花、垂柳、桃花、玉兰、红枫等为主的绿化树苗1000余株,使环境大为改观,居民休闲也有了好去处。今后将建管并重,努力为居民营造绿色家园,宜居环境。

二、重在落实,户户鸟语花香

为了确保绿化质量,政府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程重点来抓,统一制定了村屯绿化施工设计文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测,编报表格、绘制施工图。到目前,共建每村环村林带2条,平均栽树700株,绿化街道3条,花圃,铺草坪,栽植花草800株,风景树2000株。利用宜果荒坡荒山建设果园,实现果树栽植规模化,实现经济建设、环境美化、群众致富协调发展。村屯外,实施路、河渠全面绿化。今秋,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闲散地、荒坡地,见缝插绿,做到乔、灌、花、草结合,庭院、街道、景点绿化相融合。在树种选择品种配置上,做到随形就势,不拘一格,形式式样。形成村在林中,家在绿里,户在花内的新农村。如今新农村农民美化意识加强了,花木受到了他们的普遍喜爱。有的村还办了农家乐,深刻领会到好环境能够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已成了居民的自觉行动。

三、强化管理,家家果实累累

在造林、绿化上,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绿化,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对路、河、渠林带及环村林带,规划出建设用地,制定施工作业设计,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由中标者营造,实行承包经营;对主要街道、校园、广场等绿化,政府要求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村委会统一组织,村民出工营造;驻村单位绿化,由单位投资建设;农民房前屋后空隙地,由林业部门免费提供苗木,群众自觉栽植,为栽植果木农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成果推广普及等活动,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100%,大大地提高了绿化科技含量。

四、科学管理,人人责无旁贷

林业是“三分造七分管”。为防范树林被人畜危害,上级领导对村委会制定了管护责任制、村规民约、护林公约,并建立奖惩制度,对承包营造的林木,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核发林权证,保障收益权;对集体所有的环村绿化林带,实行管护承包,受益分析;对主要街道栽植的树木,实行门前管护责任制,与村民福利和上级优惠政策兑现挂钩,奖优罚劣;对农民房前屋后空隙地栽植的树木,落实“谁造谁有谁受益”的政策。充分调动个人管护积极性。目前,不少社区、新农村已形成了专职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养护管理网络,保证了林木的正常生长。

总之,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从村庄绿化开始,实施工程带动,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管理,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努力把我国林业推向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而努力着。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同心协力,把农村建设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王志宝.森林与环境.中国高级专家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篇10

生态林业发展的目标是将自身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模型,一个包含众多林产内容的工程体系。通过向生态林业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资,来保证生态的平稳性以及多样性,这也是生态林业具备高效能和高能量运输率的前提基础。在发展生态林业时需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因地制宜,顾名思义,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遵守生物的生活规律,以便设计出最合适的安排方案。第二,完善组织原则,在众多生态林业发展的途径中,组织的完善是确保物种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第三,效益最大化原则,由于物种丰富、食物链复杂等情况,当存在较多选择方案时,应该选取效益最大化的方案,达到较少投入、较大产出的目的。

2生态林业技术特点以及发展情况

2.1生态林业技术的主要特点。

保证生态林业具有科学结构框架的核心内容便是水土,因为水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缺的元素,为了防止出现土壤被侵蚀或是水文效果,应从根本上改良目前生态林业的水资源问题。在针对上游地区的环境,应主要对土壤表面径流以及水资源涵养等问题进行处理,而针对内地环境,则应该做好防旱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综上所述,在流域地带,主要通过预防水土流失、水资源涵养等形式来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一帮采用的技术有构建山洪引导体系、建设蓄水小型灌溉设备等等。生态林业的技术特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多种形式和种类,从而最大程度的加快生态林业发展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

2.2生态林业技术的发展情况。

自从我国成立之初,生态林业技术的发展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将治理生态林业作为全国性会议的重点问题,而生态林业所应用的技术也在全国各地展开讨论,以此寻求最佳的应用方案。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部分生态流域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我国设立专门的研究小组,目的在于突破这一难关,寻找到有效的生态林业应用技术。在六十年代以后,我国已经掌握了红豆草等优良乔灌品种的培育技术,并开展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实验研究,取得的结果颇为丰富。而如今生态林业技术逐渐成熟,已经具有相关体系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实际应用。

3生态林业发展主要途径

3.1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何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还能够达到后代设定的标准。生态林业正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将发展与自身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但突出发展的重要性,还强调了满足基本要求的必要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时需要遵守以下两点要求,第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施规划,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充分了解生态林业的现状,根据生态林业的特殊性制定最为适宜的方案。相信这样的话,才能提高研发新技术的速度,增加群众的环保理念。

3.2完善生态林业管理机制。

完善生态林业管理机制是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力度的有效途径,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重视资金投入以及政府扶持问题,更要注重管理机制是否起到必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生态林业技术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完善生态林业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相互管理、提高监管和检查水平等措施来完成,从而保证生态林业工程的顺利进行。

4生态林业主要应用的技术

4.1土地应用技术。

土地应用技术也叫做土地资源规划设计应用技术,某一区域,受到天气、地形变化的影响,导致土地表层或是土壤成分存在区别,通过选取更为适宜的生态林业种类,来充分发挥土地自身的生产能力,达到综合治理生态林业的目的,这便是土地应用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基础在于首先需要了解适用面区域、实际土壤利用状况和土地差异情况。选取出不同土地生活的物种,并将其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调配是该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当然该技术也受到资金、市场要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多方面考虑周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4.2生态林业结构技术。

生态林业结构技术主要应用在具有明显层次的种群当中,在同一区域,考虑生态林业存在的特异性,充分应用立体空间从而获取最大利益的技术被称之为生态林业结构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空间结构养殖,该技术应用在同一水域养殖动物的体系当中,将动物分成二至三层垂直结构,既方便卫生的清洁,又有利于集中管理。其次,空间结构种植,理论思想与前者大体相同,差别在于该技术针对的是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空间结构的种植,有利于调整喜光程度存有差异的植物,以便提高生态林业的构建速度。

5生态林业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5.1生态林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生态林业技术目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林业作业者的专业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普及,目前大多数林业企业的工作者的技术水平还未达到建设生态林业的要求,即使掌握了大部分实际应用技术,往往也都是陈旧的知识,在现代化建设中作用不明显,久而久之便会导致生态发展效率低下。第二,管理方面的技术存在较大漏洞,举例而言,生态林业发展的基础是造林,造林环节固然重要,这一点林业单位的工作较为合理,但是造林后的护林工作却往往被忽视,最终导致实际经济效益与预期相差甚远。

5.2针对生态林业技术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提高林业企业的科技能力,科技基础是生态林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态林业发展技术可以通过完善创新科技系统来加以实现,依靠新技术的发展是目前的主要途径。加强对生态林业构建的保护力度,首先各级政府应起到表率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生态林业的发展。其次,各个企业做好防护措施,提高部门间的监管能力。

6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