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7: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习论文

篇1

我们这次实习地点是上海市.06年3月4日入住同济大学.从5号正式开始。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湿润、开埠较早、经济繁荣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更见迅猛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消防技术和装备先进、供电可靠、管理到位。无论在气候、地质、水文、人文环境、经济等各方面都极具有特色。我们的实习包括建筑给排水和给水、排水处理厂,我们分别去了新世纪楼、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月浦水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第一八佰伴、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闸北水厂等几个具有代表的地方。以下是我在实习中了学习到的一些具体内容。

实习地点:新世纪楼、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第一八佰伴

实习内容:首先参观的是位于任命广场路的新世纪楼。它是一座综合性的大型商场(共十二层,第十二层是电影院,第十一层是饭店。以下各层均是商品销售层)。我们参观侧重于消防系统,该建筑的每一层都设置防火卷帘。它的防火卷帘和防火门都是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显示动作信号方法,并设有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系统是将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技喷头术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保护对象起了双重保护作用。根据喷头是否封堵,可把喷头分为开式喷头和闭式喷头。本建筑采用的开式喷头间距大约是3米,闭式喷头间距大约是1.5米。按照布水曲线,即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可分为标准喷头和扩展覆盖面喷头。对于中I危险级l级而言,标准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为12.5m2,而扩展覆盖面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可达37.1m2;喷头的选择和应用应根据保护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保护空间的建筑构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身的特点。消火栓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对于高位水箱的高度,《建规》规定设在建筑物的最高处,《高规》要求保证顶层消火栓0.07Mpa的静水压力。这些规定都未能涉及高位水箱设置高度的目的所在。《规程》予以明确,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给水管网能充满水”。并要求:“保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处的喷头静水压力不小于0.05Mpa”。这既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协调一致,又表达了水箱充水至消防给水管网这一基本目的。该建筑水箱存有持续10分钟的消防水量,安全通道为正压送风。

接着我们参观了与新世纪楼相对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最具上海地方特色的做法是消防水泵可从市政给水管网上直接吸水。直接吸水的优点是:可充分利用城市管网水压,可节省消防水池费用,减少水池二次污染,便于水泵自动启动。本建筑消防用水量按高于50m的一类高层建筑计算。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算;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其内设有自动卷帘防火门。防火区为独立区域,采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防火区的耐火极限0.5h,地下室耐压压强4800Pa,地上层耐压压强2400Pa。防火区的通风系统在喷放二氧化碳灭火剂前应关闭,并设置防火阀门。防火区的门采用自动防火门。在防火区外设置声、光报警及释放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信号标志。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二氧化碳灭火剂前,应发出火灾报警,火灾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为30s。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释放二氧化碳灭火剂前或同时,应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灭火系统在发出灭火指令时,由控制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关闭或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防火区设有排风设备,释放灭火剂后,应将废气排尽后,人员方可进入进行检修;如需提前进入,需带氧气呼吸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设消防水箱:

1、水源能保证系统水量和水压要求。

2、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的建筑物中设有稳压水泵或气压给水设置。气压罐的储水量不小于3m”。

以上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逃生方法的不同,新世纪楼是防火卷帘自动留有一定的空间逃生,在特定时间内自动关闭;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第一八佰伴是防火卷帘门旁设有专门的逃生门。这些建筑都是高度大于50m的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h计算;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1h计算。

实习地点:月浦水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

实习内容:上海市月浦自来水厂坐落于上海宝山区联水路167号,主要承担上海市宝山区和闸北、普陀二区部分地段的供水任务,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是上海第一家使用长江水为原水的自来水厂,其原水由直径为1200mm与1400mm的进水管从长江引入。上海市月浦自来水厂建有日处理10万立方米的平流式沉淀池四座,日处理能力20万立方米的气水反冲滤池(由普通快滤池改建)和日处理能力20万立方米的“V”型滤池各一座,建有容积为7000立方米的清水库四座,容积为5000立方米的清水库二座和日供水能力40万立方米的输水泵房一座。水厂采用了折板、直板和相对直板絮凝池,反应时间均为15min;混凝剂在低温时采用碱式氯化铝,活化硅酸助凝,大于15℃时采用硫酸铝;沉淀池采用的是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池长130m,水深3.5m,停留时间T=1.5h~45min,排泥周期6~8h,采用虹吸式刮泥机排泥,出水为穿孔集水槽集水);过滤采用“V”型滤池(滤速v=8m/h,过滤周期T=60h,出水浊度0.1NT,滤池的水头损失1.5~2.5m,滤池的冲洗方式为气冲4min,气水混合冲3min,水冲5min)。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位于煤水路200号,主要收集上海西区主干线的污水,服务面积为150万平方米,服务人口70万。处理能力为每天40万吨。其中工业与生活污水各占一半。采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其出水水质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再经无阀滤池、加氯消毒工艺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作杂用水。

实习地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闸北水厂

实习内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坐落在上海宝山月浦地区,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石油开采、油气输送、压力容器、集装箱用材等领域。因传统的钢渣处理工艺残钢回收率低、运行能耗大、污染环境、危险性高、渣利用效率低。宝钢在1998年6月,世界上第一台全新方式的短流程渣处理试验装置在宝钢投入使用。炉渣处理选用了一种适合大规模钢铁生产、先进可靠的新工艺。通过一次喷水冷却、二次金属回收、尾渣综合利用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充分回收不锈钢渣中的铁及镍、铬等其它贵重金属,综合利用非金属尾渣。热轧工序温度制度对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合理地控制板坯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和卷取温度可以有效提高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电磁性能(降低铁损、提高磁感)。热轧工程浊循环水处理的工艺设计,采用化学除油工艺、自动反清洗过滤器等技术和设备处理不锈钢热轧浊环水的技术特点。

篇2

校内模拟教育实习的内容

(一)学生培训

校内模拟教育实习的学生培训包括四个部分:专业知识培训、教育理论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与高师院校课程计划专业课程是相一致的,当然在这些课程讲解过程中也需要与中小学课程相对应,同时高师院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也应与中小学相契合,以地理学科为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高中部分增加了《海洋地理》等一些选修课程,而在绝大多数高师院校根本就不开设这门课程,这就会造成师范生存量知识的缺失,对其日后找工作或工作都将非常不利。教育理论培训除了师范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之外,各个专业一般还开设学科教学论等教师教育课程,事实上对于教学来讲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学理论与方法也同样不可缺失。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教学实践知识的培训,教学实践基本技能的培训,学科专业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学辅助技能的训练。

(二)构建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就是模拟中小学的课堂。中小学课堂的最主要的硬件条件——教室,在高师院校内可以很容易找到替代物。模拟课堂的教师就是高师院校的实习生,而学生就是授课实习生的同学,这样交叉授课,互惠互利。当然,这样的模拟讲课不可能一下就能够完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与训练,毕竟虚拟的课堂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完全不同,但单从实习生训练的角度讲还是能够满足要求的。另外,模拟讲课还需与分别训练相结合,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详实记录,可从各个讲课步骤分别提出优化措施,效果会更好。

(三)实习评价

实习评价不仅仅是对实习生实习效果的检验,而且完善、严格的评价制度对实习生的实习也是一种激励。实习评价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既构建全面的校内模拟实习的评估体系,又应当具体提出定量的评价基准,从而使得实习的优化策略和校内模拟实习模式的改进能够有的放矢。

校内模拟教育实习的保障条件

(一)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校内模拟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应当突破传统教育实习时间安排的限制,既不指定在某段时间,而应该是采取以集中的课堂模拟实习与分散的学生培训相结合的时间安排,具体来讲就是整个教育实习过程应当贯穿高师院校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把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结合了起来,也把学习和未来就业联系起来,真正使得教育实习乃至整个师范教育成为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阵地。

(二)完善的师资、设备条件

校内模拟教育实习对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高师指导教师中有很多都不是专任的教学法老师,指导时间也相对较短、任务较轻,因此完善高师院校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是校内模拟教育实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仍是最为有效地途径。校内模拟实习对教学设备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实习生模拟讲课阶段,为了能够真实记录实习生的整个教学过程,以便师生共同观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需要配备合适的微格教学设备,把校内模拟教育实习同微格教学手段有效地联系起来。

篇3

分类安排实习地,加强实习全过程的监督

毕业实习前三月,与实习单位联系,初步确定实习人数、带教老师研究方向,并向学生公布。让学生根据自身及实习单位实际填报实习志愿,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情况下于实习前半月公布实习分配名单。实习前一周,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毕业实习动员,宣讲专业思想及安全知识,强调实习纪律及注意事项。下发《指导老师学生版实习要求》电子版(主要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毕业实习计划,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程序及其实施办法,论文评分标准等),详细规定了毕业实习全过程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和老师有据可查,非常有利于实习顺利完成,提高论文质量。为确保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我们建立了实习督导制度。前期督导重在了解学生是否及时到岗、是否及时查阅相关文献并做好开题准备工作;中期督导重在了解学生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实习进度;后期督导重在了解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进度。通过三次督导,从程序上保证了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严格规范答辩过程,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学生可提前通过网络将论文材料发给审核老师审核,审核老师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学生及时改进,保证了论文质量。提前张贴及网上发部实习安排及要求,如答辩时间安排,答辩审查资料要求,答辩过程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在答辩前心中有数。答辩委员会根据审核通过的学生论文内容,按照专业细分方向,如药理研究、药品质量研究、临床药学、药物制剂研究、药品营销等分类成立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成员按他们研究方向及从事教学课程选派。按照答辩要求完成答辩后,以指导老师初评成绩占30%,评阅老师评阅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40%进行核算汇总,为学生毕业成绩。

篇4

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一个周期性工作,每年都有一大批三年级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管理产生的业务数目非常繁多,包括学生信息,实习企业信息,岗位信息,学生实习工作记录,学生实习周记,教师评价,学生自我鉴定,企业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等。本管理系统肩负着管理学生从顶岗实习前的岗位选择,实习期间的学生工作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后的成绩鉴定。(1)本系统涉及的用户比较多,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学生,还有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2)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管理,涉及比较多的业务流程,包括实习安排,实习跟踪,实习评价等。(3)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涉及的业务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也比较大。总述以上问题,本系统目标如下:(1)系统功能完备,它要涵盖从合作企业审批,学生顶岗实习岗位调查和筛选,实习安排,实习跟踪,实习评价的业务流程。本系统提供的功能越完备,它就越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减轻不少的工作负担,从而大大提高了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效率。(2)人机交互时,尽量减少人工的手工输入操作;系统界面要美观友好,易于操作,在网页的布局上要做到整个网站的风格相同。(3)数据共享高,因为本系统是有多个部门共同工作的,它不仅要为本系统提供服务,也会为系统外的用户提供数据。所以应该避免在多个部门之间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

2业务功能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业务:(1)基础信息管理,其业务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实习班级管理。该业务只要是管理各种基础信息,方便管理人员对信息的调用和查询。(2)实习企业管理,其业务包括企业注册和企业审批,主要是对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审查企业是否符合学生顶岗实习要求。(3)实习安排,其业务包括实习申请、企业岗位与学生匹配、实习分配、工作计划。(4)实习跟踪管理,其业务包括实习日志、实习跟踪、总结报告,主要是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过程跟踪和管理,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状况。(5)实习结果管理,其业务包括评测学生、评测教师、评测企业、家长意见反馈,主要是对学生实习完成后,对实习进行多方评价。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本系统是应用于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系统,用户有教师,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企业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家长,为了方便不用用户能够在不同地方都可以登陆到本系统进行操作。同时,也考虑到在系统维护方便,系统在升级时的难易程度,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本系统采用基于B/S的体系结构来进行设计的,这样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便捷地来访问本系统。

4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本系统是有基础信息管理、实习企业管理、实习安排管理、实习跟踪管理、评价结果管理、系统管理6个部分组成。本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5功能模块设计

5.1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了教师信息管理类、基础信息管理界面类、班级管理类、学生信息管理类等4个类,实现了对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学生信息的管理。5.2实习企业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了企业注册信息管理类、实习企业管理界面类、实习企业查询管理类、企业审批管理类、学生信息管理类等5个类,实现了对企业注册信息、企业审批信息的管理5.3实习安排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了实习申请信息管理类、实习安排界面类、工作计划管理类、实习分配管理类、企业岗位与学生匹配管理类等5个类,实现了对实习申请信息、实习工作计划信息、实习安排信息、企业顶岗实习申请信息的管理5.4实习跟踪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了实习跟踪界面类、实习周记管理类、实结管理类、企业考勤管理类、工作表现管理类等5个类,实现了对学生周记信息、学生总结信息、学生考勤信息、工作表现信息的管理5.5评价结果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了评价结果界面类、企业评测学生管理类、企业评测教师管理类、教师评测学生管理类、教师评测企业管理类、家长反馈信息管理类等6个类,实现了对企业评测学生、企业评测教师等信息的管理。5.6系统管理功能模块设计。模块设计了专业部管理类、用户管理类、专业管理类等4个类,实现了对专业部、用户管理等信息的管理。

6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这里主要运用概念模型来对本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系统实体关系图。作为定稿实习系统的重要构成,数据库按照企业信息、学生信息、顶岗实习分配等相关信息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数据量增加的时候,数据库系统必须确保当前所掌控的所有数据存储环境的安全性,有规律的对数据库检查,并及时修复漏洞,让用户放心的进行操作。

7总结

本文报告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对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业务建模的。在顶岗实习的整个工作的各个业务流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数据,而于数据的格式的相互转换工作,它特别能够帮助企业人员,学校和学生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招生工作的办事效率。

8展望

本系统的设计也可以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需求,但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仍有大量的后期工作要做,本系统虽然在对实习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了管理,同时也对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管理,但本系统在数据发掘方便还有不足,不能通过系统分析出学生、企业、教师的各种潜在数据,这是以后该系统的努力方向,通过大数据发迹,作为以后顶岗实习管理的参考数据。

作者:翁建勋 单位: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篇5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01-2014.01期间产科实习护士106人,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1.5±3.7岁,大专生21例,中专生32例。对照组: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6±3.8岁,大专生22例,中专生31例。两组实习护士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纳入标准如下:(1)自愿选择带教模式;(2)临床护理经验半年至一年;(3)积极接受护理实习教学并配合研究。本项研究内容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知情同意。

(二)带教方法

对照组实习护士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选取合适的带教老师统一对实习护士进行为期两周的理论教学。

(2)理论教学完成后,带教老师一对一教导实习护士临床实践技能。此过程总共耗时一个半月。

(3)完成大纲教学内容后对学员进行考核。实验组实习护士接受临床路径带教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

(1)带教老师将大纲内容分为三部分:基础、进阶和实践。基础阶段为期两周,为学员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相关内容。带教老师一对一对学员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辅以临床实例和相应解决方法帮助实习护士更好更快地学习。

(2)进阶阶段为期两周,带教老师一对一教实习护士临床实践技能。此阶段带教老师反复操作和演练至学员掌握操作技能为止。带教老师关注学员各项操作中的错误并予以指导和纠正。

(3)实践阶段为期两周,实习护士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护理的具体内容、相关操作以及解决方法均详细、完整传授至实习护士。

(三)效果评定

首先,在为期一个半月的带教工作完成后对实习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满分100)形式进行。实践技能考核通过临床护理操作(包括非常熟练、熟练和不熟练)进行。然后,调查两组实习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此项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

(四)统计学方法

实验资料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首先,考核两组实习护士的专业技能。据统计,实验组护士理论知识平均得分90.3±4.1分,实践技能熟练率为86.79%。对照组护士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为81.5±3.8分,实践技能熟练率为69.81%。然后,统计两组实习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实验组满意率90.57%,对照组仅为73.58%。

三、结论

产科是临床护理和治疗的重难点科室,若临床路径能有效实施于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便可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本项研究于产科护生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多专业医护人员合作制定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计划以全程照顾和考虑患者,给予最高质量的护理。其次,临床路径提供有效的教育,规范具体环节。带教老师采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指导实习护士。然后,此方法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带教老师通过悉心指导和实例讲解传授护生沟通技巧于实习护士。最后,临床路径通过辅导、演示和实践增强实习护士的综合技能。本项研究结果表明,经临床路径带教的实习护士理论知识学习结果更好且具有更专业的实践技能。

四、总结

篇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中小学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中小学普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为它们要更多地考虑升学率的竞争压力,配合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日益淡化,学校的功利性考虑加剧。而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滞后,过去往往要靠人脉去落实师范生实习问题的方式往往受到很大制约,连过去在中小学建立的教育实习基地都纷纷消极对待师范生到本校实习。加上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思想在市场经济下的影响,不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节。这些都使得师范院校实习生一直反映的实习时间短等问题,以严重弱化的实习成效反映了出来。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要求部属高师院校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2007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规定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2012年1月,教育部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规定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确保教育实习的成效问题不断引起高层重视。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尝试打破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探索新的教育实习模式,以提升实习成效。如很多师范院校曾经实行过分散实习、回原籍实习、委托管理实习、顶岗实习、上岗实习、自主管理实习、模拟实习、微格实习等模式。但是,普遍存在实习的成效问题。如分散实习实际上成了无实习或者无教育实习,有的学生去备考研究生,有的学生去干教育实习之外的工作。就是进行了教育实习的学生,也由于缺乏师范院校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实习质量不高。

二、部分师范院校提升教育实习成效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纷纷探索改革教育实习模式,通过将教育实习覆盖四年本科全学程以保证实习时间,通过强化实习的研习环节以巩固提升实习效果,通过全校统筹成建制地混合编队到中小学实习以解决中小学相关诉求等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目的。很多师范院校卓有成效地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很好经验。

(一)探索四年全学程教育实习模式,形成有梯度的渐进式实习模式洛阳师范学院在1998年提出了全程教育实习的要求,他们在不断调整传统教育实习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实习模式。全程教育实习是在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是在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已逐渐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在不断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程教育实习的大课程体系,建立了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而且还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一是延长了教育实习时间。以“全程”为着眼点,利用暑期实习与毕业前集中实习相结合,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分阶段并合理有序地开展教育实习活动;二是更新教师培养理念。不仅关注实习生所学的知识如何向从教能力转变,还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着重其教育素养、教学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强教育实习主体间的互动。不仅积极与中小学沟通,拓展实习基地,同时通过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调动实习生的积极主动性,与指导老师形成良好互动;四是教育实习方式多元,可以融入“顶岗实习”、“混合编队实习”、“模拟实习”、“分散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

(二)探索见习、实习、研习三阶段一体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强化反思实习效果环节,培养有思想的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在对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阶段,称为“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师生需要为本,增加操作性;以基础教育发展为导向,体现实用性;以培养教师新能力为主,突出实践性。“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匹配,同时又有利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实习模式。它改变了把见习与实习混为一谈的传统做法,又着重突出了教育研习。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和评价体系。

(三)探索全校各专业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提升实习的规模效益,加强师范院校、实习的中小学对师范生实习的管理华南师范大学对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在1999年提出了实行“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以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中学教师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主体作用的一种模式。每一支混合编队的队伍大多由艺体类、文科类、理工类等多学科专业的实习生搭配在一起所组成。该模式实施以来,有更多的大学生到边远山区及农村地区去实习,促进了高校与中小学的沟通与合作,而这些大学生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实践锻炼。故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是指高师院校的若干专业的实习生组成一支实习队,到一所中等学校实习,并完全委托该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教育实习模式。混合编队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专业之间的杂交、互补来求取共同发展。所谓“杂交”是指各专业实习生之间的杂糅、合作与共赢,即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探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所谓“互补”是指中小学与高师院校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所谓“共同发展”是指在互补的基础上,使中小学与高师院校共同得到发展,共同为人才培养营造一种和谐、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而努力。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的特色主要有几点:一是构建了专门的教育实习网站,高师院校、实习生和实习学校之间及时实现信息反馈,实现教育实习管理现代化;二是重视实习准备,师范生的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实习前实现“三个基本”:基本能写教案、基本能上讲台、基本能板书;三是派遣高师院校相关教师到实习学校兼职副校长及校长助理,可以充分了解、熟悉、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新动态,提升高师院校教育师资水平。

三、保障教育实习模式成效的几个问题

(一)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才能保障教育实习的成效。很多师范院校已经将过去5周的实习调整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时间来进行教育实习。如长春师范学院早在1986年就开始尝试一学期的顶岗实习,还有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用实习生顶替中学未达标的教师,而被顶替的教师集中到高师院校进行培训的“双培”制教育实习等。国外一些较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时间一般都在16至27周,相比之下,一些高师院校实行的8周教育实习时间就显得远远不够了。目前,高师院校可借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一些假期,将教育实习或见习与大学生假期社会活动、支教活动相结合,连续有序地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开展或考核。

(二)构建教育实习的信息平台借鉴混编教育实习模式,高师院校可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这样,不仅可以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实习资源,帮助师范生了解教育实习动态,更重要的是为教育实习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可以保证教育实习的三个主体处于一个互动的系统中,毕竟高师院校是教育实习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完善者;中小学是教育实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实习生是教育实习的实践者与反思者。例如通过教育实习平台,中小学等实习学校可以对实习生的需求,能够及时反馈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情况;或许可以实现实习生自愿申报实习学校,高师院校再通过统一调配,规范实习队的组队;实现实习学校与高师院校的指导老师保持联系与沟通;高师院校可以有效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申报、组织等管理活动。

(三)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延伸地域外不少高师院校由于受教育实习经费的限制,只能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然而,有限的地方基础教育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剧增的教育实习师范生数量,不能保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各项任务有效完成,这就要求高师院校须不断拓展教育实习基地,甚至是省内外广泛布点。当然,广泛推广这种做法会导致有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被省内乃至省外的其他高师院校占用。其实,多元教育实习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实习模式,省内的高师院校是否可以考虑在某一时段统一进行混合编队来开展教育实习?新的混合编队,将产生新的思维、新的体验和新的模式。如果省内甚至是国内的高师院校互派实习生进行混合编队教育实习,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这势必能够促使教育实习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取得全新突破。

(四)构建教育实习成效监控的多元主体高师院校培养的虽然是中小学师资,但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小学师资的素质以及地方教育的质量;而教育实习的质量也影响着师范毕业生的质量,因此,教育实习质量的好坏与提高中小学师资素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实习工作不仅仅是高师院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学校的责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已成为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充分调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实习学院的积极性,共同管理与监控教育实习,才是保证教育实习实施质量的关键。教育实习监控包括教育实习管理监控、教育实习督导监控和教育实习信息监控。其中,教育实习管理监控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协调管理教育实习各环节的有序运转,包括教育实习制度的管理与质量评价,这一过程由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实习学校三方共同完成;教育实习督导监控是对教育实习运行过程提供咨询、督促和引导,这一过程可由各实习基地具体负责;教育实习信息监控则是教育实习监控基础,通过收集、分析与整理教育实习的相关信息,为教育实习的改革、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过程主要由高师院校负责。教育实习监控多元化,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提升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7

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实施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转型期,对塑造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工作观尤为重要。它既是校内综合实践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首演”。顶岗实习能给高职毕业设计提供科学选题、真实素材、实战演练、合理评价等优越条件,既成为了高职院校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也是促进校企深度交融的有力抓手。然而,当前校企双方尽管拥有强烈的合作需求,但因缺乏有力的共管机制,使我国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仍多采用“校内指导、校外执行”的教学模式。多年来,国内职业教育者也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模式、设计选题、过程控制、考核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更多的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日趋普及的发展趋势,构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保质机制,将是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工程中首待解决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当前江苏省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所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机制有待改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决定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能否和谐并行的关键环节。调研中发现,好多兄弟院校都能很好遵循“一人一题”的原则,并且也能紧密贴合所授专业。但出于顶岗实习单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多高职院校为避免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上冲突,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应有的理论深度,同时便于教学部门顺利开展毕业设计,纷纷采用了提前启动毕业设计的方案。尽管此种选题机制是建立在师生自愿互选的基础上,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设计题目也是来自于往年顶岗实习单位现场生产问题,这些仍将是导致毕业设计选题与现役实习岗位产生距离的根本原因,大大降低了实习单位的合作热情。

2.双师协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过程中,“校企双师”指导对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走访的大多院校中都已100%的配备到位。但受校企地域距离、课题岗位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师傅普遍存在鞭长莫及的感受。校内指导老师由于指导学生多,教科研任务重,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难以对学生提供有效的跟踪指导。而对于企业指导老师,部分院校抱怨他们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期望能聘请车间或工段的技术人员担任。但深入剖析企业指导师傅指导不力的真正原因有三种:一种是毕业设计选题与顶岗实习内容存在差异,企业指导老师无充分时间提供额外指导;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指导老师因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难以从理论角度给出高质量指导;三是目前企业老师指导属于无酬劳动,也没纳入企业考核范畴。“校企双师”协同指导不力,是导致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学生不能正视实习岗位的技术含量,最终引发频发跳槽现象。

3.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在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面,大多高职院校期望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团队,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作出全面评价。鉴于当前顶岗实习的现状,构建稳定的“校企双师”考核团队显然难以实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基于顶岗实习过程,同时开设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门课程,采用职责分明的双重考核制度:企业负责顶岗实习考核,学校负责毕业设计考核。在毕业设计方面,校方仍主要通过校内的指导老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层层把关,来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从近几年实施效果来看,校内评价关注更多的是论文格式、研究对象、难易程度、理论价值,而未能对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应用价值给出准确评价。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一直使学生认为自身需要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重任务,在两者协同方面受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毕业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4.校企协同共管平台有待建设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需要校企双方分工明确,鼎力合作。由于顶岗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校企之间无法建立“以一对多”的个案化操作平台。校企分居两地,无疑增加了协同共管的难度。仅仅通过电话、手机、邮件、定期交流等方式,难以保证校企共管下的毕业设计质量。与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相比,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模式涉及企业较多,人员数量较大,需要花费成本更高。在倡导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参与的新型办学体制下,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型校企齐抓共管信息化平台。

三、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机制建构探索

1.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微型毕业设计高职毕业设计源于本科毕业设计,但两者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标、考核要求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应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相比,高职生主要从事工作现场的维护、调试、安装、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他们能具备撰写技改项目的总结报告、故障检测排查报告、产品安装调试报告等能力即可,无需要求能写理论研究较强的长篇报告。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要求,我们引入当前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立如图3所示的高职微型毕业设计,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决策、解决问题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克服传统毕业设计弊端,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贴合实习岗位,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2.构建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启动阶段,高职生去向较为分散,如校内外顶岗实习、继续学业深造、自谋职业等等。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同时满足校、企、生的各自要求,我们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规定的选题周期内,毕业设计(论文)一直处于构思阶段。当进入规定的时间节点后,对于进入顶岗实习的同学,要求必须结合实习岗位进行选题。在校内实习的同学,由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定题,或自由选择,但必须经过校企混编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的认可,力争实现“假题真做”。此种基于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机制,有助实现选题紧连岗位,有助实现一人一题的原则。

3.建立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高职毕业设计的开设宗旨,就是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这对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也给校企双师指导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校企双师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方面各具优势。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实习岗位的选题下,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实践指导,进行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把关,而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提供毕业设计的理论支持,进行毕业设计的理论水平把关。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的并行进程,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以确保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4.建立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由于学校、企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这给当前校企协同管理毕业设计带来了巨大困难。若我们能合理运用校企协同选题机制后,即毕业设计成为校、企、生三方拥有实现各自需求的共同载体时,这便有助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促使高职毕业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学校、企业、校内外指导老师要准确跟踪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各关节的具体考核指标,严格把关毕业设计每个环节。对此,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

5.建立校企协同的特色评价机制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校方考核为主、企业协评为辅”的考核机制,显然难以很好保证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根据校企实际需求,重构高职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远程协调考核机制,如网络答辩、校企混编的答辩小组、校企混编的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学校考核理论应用+企业考核实用效果”联合考核机制、优秀毕业设计同学由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或由学校推荐就业等。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对校企协同主管的毕业设计(论文)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作出建设性评价,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工学结合制度科学发展。

6.建立校企协同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基于高职毕业设计并行于顶岗实习的特有教学模式,结合本科院校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采取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建设思路,通过整合校企双方对毕业设计的需求,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高职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网络化平台建设方案。通过网络集成环境下多个数据库的访问与协作,使企校双方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能很好解决高职毕业设计特有的地域冲突问题,同时供多方人员进行考评。

四、结语

篇8

1.1实习基地

少学校师范专业实践教育有多年的经验,教育实习基地覆盖各地区和各类型的学校,但是环境工程专业因为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得实习基地少。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只有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充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充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三个,并且由于垃圾填埋场地方有限只能供参观学习。实习基地少,使得60多名学生毕业实习只能分组轮换,这样实习时间和实习效果均得不到保证。

1.2实习经费

不足学校属于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经费有限,致使实习经费不足。一方面,没有经费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无力支付包括指导费、交通费、生活补贴在内的毕业实习费用。这就产生了实习基地少和实习时间短等问题。

1.3实习时间不合理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暑假,从7月中旬到8月初,实习时间为4周。7~8月正是南充最热的时候,炎热的天气使得学生的出行和食宿受到影响。加上暑假学校食堂和宿舍大都关闭,给学生的食宿带来极大的不便。实习时间短、实习时间不合理使得实习效果不佳。

1.4实习考核

方式单一由于实习领队教师只有两名,很难驻扎在实习单位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平时的实习和出勤情况领队教师不得而知。加上缺乏与实习单位的及时沟通和衔接,学生实习基本上靠自觉。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会在实习手册上签字盖章,但实习成绩大多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无从考核。

1.5实习单位积极性

不高建设实习基地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但许多院校在开展这方面工作过程中都遇到了实习单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实习单位没有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有的认为学生毕业实习增加工作负担,担心学生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因此,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大多实习单位放任学生,让学生自习或者不上班。

2毕业实习的对策

针对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在四川省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支持下,举办了环境工程专业办学十周年座谈会。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多采纳毕业学生和在校学生、教师、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增加实习基地、加大实习经费投入等措施,改善毕业实习,从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目的。

2.1增加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工作的重要保障,实习基地少制约了毕业实习效果。为此,在教务处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拓展新的实习基地,走出南充,将实习基地遍布川东北的南充、遂宁、广安、巴中、达州和广元六个地市。环境工程专业川东北实习基地群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弥补南充市实习基地不足;另一方面,南充市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距离其他城市较近,可以节约交通费且便于实习指导和管理。实习基地不仅覆盖川东北,而且包含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不同行业,为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奠定基础。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群主要是近三年建立的,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和质量检验两个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保设施运行和管理等行业的实习基地明显不足。由于每名学生需要指派一名指导教师且要独立开展实习工作,而实习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验场地有限,因此各个实习基地最多接纳10名学生开展毕业实习。

2.2加大实习经费

投入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地方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得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经费大幅度增加,生均毕业实习经费由300元增加到500元。这样有更多的经费用于实习基地建设,并解决因为实习基地向南充周边扩展导致交通费、住宿费增加的问题。2.3调整实习时间以往将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会挤占第六学期教学时间,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由于毕业实习安排在7~8月,而此时天气炎热,给毕业实习工作及其师生带来诸多不便。实习时长只有4周,很多学生刚熟悉实习环境,还没来得及实践实习就结束了。为此,将实习时间改为9~10月,与学校的教育实习时间同步,适宜的气候有利于学生毕业实习,同时方便学校和学院开展毕业实习检查与指导。将实习时长从4周增加到8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实习单位各个工作环节,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4改变实习考核方式

第六学期期末告知学生毕业实习安排,毕业实习以集中实习为主,允许不超过10的学生提出分散实习,但需要提交实习单位接收函。实习前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邀请学院领导讲解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就业的关系,强调实习安全和纪律,与学生签订《毕业实习安全承诺书》;实习领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个实习单位基本情况,最后进行分组和确定小组长。实习期间,由小组长对每名学生考勤,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实习日志》,如实记录实习内容,建立班级毕业实习QQ群,每周通过邮件提交小结并附相关照片,有事必须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领队教师书面请假,假条交组长保存。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书面鉴定与评语。回校后,召开毕业实结大会,由各个小组汇报毕业实习收获和体会,学生按时交《实习日志》和《实习考核手册》,毕业实习成绩由领队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占10)、小组小结(占10)、小组总结(占10)、实习日志(占20)和实习单位考核(占50)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2.5提高实习单位积极性

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共同做好毕业实习工作。在协议中,为了减少实习单位对学生安全的担忧,除了加强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学校为每名学生购买了意外人身伤害保险。积极协助实习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依托高校学科优势,谋求与企业多方位合作,让实习单位得到实惠。通过沟通和协调,部分实习单位积极参与毕业实习,为每名学生选派一名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指导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开展各项工作。实习单位领导定期与毕业实习学生座谈交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生不仅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感受到实习单位浓厚的文化氛围。

3结束语

篇9

项目化实习时检验机械类学生已有知识的一种实践手段,学生从传统的教学,到实践中的自学。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形成可操作的实践项目。再对项目进行实践论证,以改进。在制作过程中,改进方案,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创造者也是领导者。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把控全局。所以在项目化实习中,不但检验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加深学习印象。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从总比上来看,项目实习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在最大程度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项目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项目难以确立传统的金工实习强调车、创、磨、锻、铸造的实习。实习的内容,实践,形式是固定的。同时操作的程序也是固定的。学生需要看老师的演示教学,随后自己上手进行操作。这种实习毫无新意,同时也枯燥乏味。这使得长久下来学生没有丝毫学习积极性。对金工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而项目工程化金工实习教学强调学生应该自主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提出相关的知识,以及实习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在实习上给了学生最大的自主性与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习的确立中,怎样能够保证学生各方面技能都得到锻炼成了一个问题。怎样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兴趣成了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2教学内容安排不明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数控化机床的不断改进。传统的车床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车床应用。因此,现代化金工实习在保证传统的金工实习内容得到锻炼的同时,更要加强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和锻炼。很多教师在生产教学上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同时很多教师为了图省事,设置许多虚拟项目进行实践,这对实践教学造成了严重后果。虚拟项目没有市场需求,没有需求自然也就没有生产压力。没有生产压力,学生就不会重视。这在本质上偏离了锻炼学生生产技能的核心目标。

三、项目化实习的教学实践方案

1项目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金工实习项目化实习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开发学生自主需找项目,最大程度上的贴近市场,符合大众口味。同时教师要严格把控项目的合理性,做到项目综合性强,能最大程度上锻炼学生机床操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贴近市场,感受市场需求所带来的压力,对日后的生产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学生在进行自己的项目实践中,能够激发最大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在实践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2项目实习作品的创作在项目实践中,学生要紧紧按照,先绘制设计图,随后进行工艺的制定,接着一切工作准备成熟进行作品的加工,最后进行作品的装配。这个过程一个步骤都不能缺少,教师要严格把控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工作流程。只有培养学生严格的创作流程,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实践失败率,与资源浪费。在项目作品的窗中中,学生做为主导。要对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与解决。教师作为监督者,应该在创作中把控关键难点,提出建议和帮助。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3项目实习报告评估学生设计组装完成后,学生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试与验收。看是否达到理论设计程度,同时指导老师要根据难以程度,制作工艺,物品的实用程度提出相关建议。同时学生要对作品做详细的实践报告,总结项目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作品的优点,同时提出作品的不足。假设修改方案,提出意见。只有详细的实践报告,才能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发现自己日常学习中的不足,加强知识的学习与自我实践技能的锻炼。最大程度上符合市场工作的需要。

四、结束语

篇10

将带教老师的带教经历和感受归纳提取出4个主题:中专护生很难进行角色转变、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工作责任心不强、文化基础差并且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1.1不能很快的进行角色转变

护生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阶段,甚至觉得临床工作与自己无关,这是带教老师的普遍看法。带教老师A:“学生入科两周了,基本的工作程序已经熟悉,可是每天我忙碌的停不下来的时候学生还是站在那里,我不是想让学生帮多少活,我只是希望她有一个角色转变的意识”。带教老师E:“有的患儿几乎与护生同龄,护生经常忘记自己的身份而与患儿像同伴一样无所顾忌的交谈打闹,导致患儿情绪激动,不利于疾病康复”。带教老师F:“有一次学生对我说非常不喜欢患儿称呼自己为阿姨,认为自己没有那么老,很反感这样的称呼,甚至影响自己上班的心情”。

1.2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人际沟通能力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理活动的基础。

①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能力。带教老师认为中专护生年龄尚小,无法换位思考和体会患儿家长的心情是导致护患沟通效果欠佳的直接原因。带教老师B:“护生看见孩子哭闹而家长急的满头是汗时还要去给患儿做护理,遭到家长的反感和拒绝,从而也失去很多动手锻炼的机会”;带教老师A:“儿科病房难免会遇到一些挑剔的家长,护生不会婉转的跟家长解释,经常与家长发生争吵,进而引起医患纠纷,影响了科室的病人家属满意度”;带教老师D:“对于无陪病房的小患儿,她们因想家或疼痛等原因哭闹不止时,护生表现出态度冷淡、言语生硬,没有耐心也缺乏方法去安抚患儿,有时甚至歧视患儿”(耸肩摊手,表情无奈)。由此可见,护生缺乏良好的沟通意识和能力,严重影响实习质量。

②缺乏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带教老师C:“有时医嘱有问题,我让护生去找开具医嘱的医生核实,他们通常就直截了当的对医生说您的医嘱开错了,使医生很反感,影响医护关系”;带教老师E:“我通知学生出科考试时间,结果学生生气的说老师您改个考试时间吧,那天我休息,无法来院参加考试。我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护生很生气的摔门走出教室,她是我见过的脾气最大的学生”(很气愤的表情,语调很高)。

1.3工作责任心不强

很多护生报考护校并非出于对护理事业的热爱,而是躲避就业和求学的压力,因而缺乏护士执业必备的责任心。带教老师B:“我了解到她们不是很喜欢护理工作,她们报考护理专业是因为目前护士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其次就是可以免去高考时的拼搏”;带教老师C:“学生在给病人肌肉注射时,三查七对不严格时有发生,她们没有意识到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性,上夜班打盹,无菌意识差,竟然大把抓无菌棉球,遭到批评后竟不以为然”。

1.4文化基础差并且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中专护生理论基础差,往往缺乏求知探索的主动性。对于不懂的问题不愿主动去问老师,也不善于自己通过查资料的方式去解决。带教老师A:“有次出科理论考试时,有学生竟然问我不会写的字可否用拼音替代,这让我哭笑不得”(无奈的表情);带教老师F:"在临床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时,学生竟然把滴速调的很慢,对课本学过的知识一点印象都没有";带教老师E:“当天我给学生布置了复习内容,第二天考察时,学生把交待的复习任务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以宿舍没有教科书为由不复习,影响了我的带教计划,我很无奈”。

2讨论

儿童医院收治的病人为新生儿至18岁的青少年病人,与成人护理有很大差别,年龄越小,差别就越显著。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是儿科疾病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在儿科病房中除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因此小儿的疾病治疗、护理、预防、沟通方式等有其独特之处,这对儿科的护理人员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中专护生年龄约18岁~20岁,几乎与年长的患儿同龄,且多为独生子女,多数具有任性、自私、娇气、依赖性强、不能吃苦耐劳的特点,面对病人时,“被照顾者”的角色向“照顾者”角色转变发生障碍,很难适应角色,缺乏爱心,成为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生沟通受到自身能力、学校教育以及病人特殊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交流能力欠佳,缺乏沟通技巧。分析原因可能是中专护生社会阅历短,沟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所致;同时也受角色适应不良的影响,使其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缺乏主动性。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人际沟通课程,但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更没有对学生进行专科的交谈技巧训练,使该课程流于形式。而在儿科病房中,由于病人本身的特殊性,在理解能力和成熟度方面欠缺,恐惧和陌生的环境使病人与护理人员难以接近,增加了与其沟通难度。中专院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学生虽然还要经历2年~4年的专业教育学习,但知识基础总体依然薄弱,这些学生理论基础差、学习主动差,临床带教老师培养其成为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合格人才任重而道远。这与我国对大中专学生培养定位为技能型人才为主有关,同时也受到教育年限和课程设置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中以实践操作为主,培养人文理念的课程匮乏,导致学生步入临床时,表现出责任心不强、缺乏使命感、没有奉献精神等。临床实习是护生基本技能训练和探索精神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带教老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给予正向引导,传递正能量,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和人文修养等方面不断进步,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