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1:5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习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习生论文

篇1

目前,在很多医院,实习生已不是可有可无的群体,他们直接参与日常工作的程度越来越高,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以我院检验科门诊常规室为例,正规工作人员有7人,而实习生长期保持在4人以上,占工作总人数的40%左右,一旦穿上白大褂,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代表整个检验科甚至医院的形象,尤其是在门诊常规室这样的窗口部门工作,但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后面临着从单纯的校园教育模式转变到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实践,很多实习生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技巧,缺乏对服务流程的了解,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临床应用,缺乏自信和应对纠纷的能力,从而造成了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以门诊常规室为例,从2012年10月~2014年3月共收到患者及医护人员投诉32起,其中15起也就是近一半是由实习生引发的,所以针对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刻不容缓。

2科学的岗前培训是基础

2.1自信心培训

在刚进入门诊常规室实习时,很多实习生面对临床和患者的咨询或质问时,不知所措,一脸茫然,紧张和胆怯的心情暴露无遗,这将会直接导致患者对实习生的抵制和严重不信任,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所以,树立自信,消除心理障碍,勇敢地站在患者面前不卑不亢地面对他们是实现良好沟通的第一步。而树立这种自信心需要带教老师的帮助:首先,要给予实习生足够的尊重,不能当着患者和医护人员面指责实习生的错误,不能把他们当成“累赘”或当“小工”一样随意使唤。第二,做好学生的“保镖”和“后盾”,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当他们不小心犯了错误,还有老师能够补救,让他们勇敢地迈出沟通的第一步。第三,让实习生树立“视患者如亲人”的理念,当患者来到门诊时,尽量用通俗和蔼的语言进行交流,取得患者配合,虽然目前医患关系前所未有的紧张,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如果你真诚对待他,他会对你的小小失误最大可能地包容和理解。

2.2基础知识培训

实习生的基础知识越扎实,就越能为患者分析病情和检验结果,患者对其信任程度就越高,实习生就会越自信,沟通的障碍就越小,因此,扎实的掌握检验及临床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实现自信沟通的基础。实习生应认真阅读检验科各种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行业权威参考书的书籍,还应注意临床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咨询需要。遇到疑难问题时,多查阅资料,多请教老师,切忌不懂装懂,给患者以误导延误病情。

2.3门诊检验流程培训

在门诊常规室,患者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下一步该干啥?”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在实习培训中详细地向学生介绍门诊流程,掌握工作流程是给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具体来说,要熟悉医院就诊流程、各个科室位置设置、检验科检测项目设置、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门诊抽血流程、不合格标本的清退流程等。带教老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讲解各个流程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合理的实习安排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实习生在检验科门诊常规室的时间仅有8周,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沟通技巧呢?合理的实习岗位安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大部分医院的门诊常规室分为三部分:采血室、血常规化验室、体液化验室。在这三大部门中,采血室是业务最繁琐、涉及专业知识最多、与患者接触最多的部门,对沟通要求最高,而另两个部门相对简单。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学生门诊常规室实习的8周内,前四周首先在常规室和体液室实习,在这里最主要是与医护人员接触,即使出了错误,弥补的空间较大,经过前四周适应,实习生有了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知识储备,最后四周再进入采血室实习,这样的实习安排有利于循序渐进的适应工作,减少恐惧带来的沟通不畅。

4专职带教

以往的带教模式都是带教老师不固定导致学生没有归属感,老师没有责任感,可选择对教学有经验、有热情、沟通能力强的老师专职带教,这既能增强老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又易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便于指导工作顺利开展,可大大提高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带教方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因性格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应根据其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鼓励批评或引导,使他们逐渐树立自信,敢于和善于与临床和患者交流。

(2)发挥主观能动性:

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示范后应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让他们带着“爱护心、同情心、忍耐心”真诚地与医患沟通。只有在不断地摸索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高医学沟通能力,建立和谐关系。但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应“放手不放眼”,既要敢于放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能撒手不管,要随时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指导或引导,充当监督指导的角色。

(3)言传身教:

篇2

1.1专业设置缺陷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专业的本科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到沟通能力或技巧方面的专业,缺乏专门的指导、教育、培训等,也无从考核、评估这方面能力,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带教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培养的重视。最后至医学生毕业后走进工作岗位的那天,才发现自身缺乏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造成日后医患沟通障碍、关系紧张,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

1.2医疗现状的不允许

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媒体对医疗歪曲报道等影响,临床医护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许多病史的采集、知情同意等多方面的沟通都亲力亲为;且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临床任务繁重,使得部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医学实习生如何进行沟通,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临床实习生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这也是国内培养临床实习生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环节。

1.3实习生本身的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医疗服务要求及医疗效果期望值不断升高,甚至许多患者将医疗定义为服务的一种,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拒绝配合一线医师及临床实习生的诊疗工作。这种情况往往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再与患者接触、变得消极,对锻炼自身沟通能力需求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出现对沟通能力的培养的渴望不高的现象,甚至逃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2应对策略

(1)建议增设关于沟通能力或技巧相关专业,或尽量多的开展这方面相关的讲座、实践培训等,从理论方面、从学校及医院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2)参考其他专业的培训模式,如护理专业的沟通能力的培训,注重沟通能力细节的训练,学习从外表与衣着、动作与表情、语言与语气、如何倾听与表达等多方面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减少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3)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对待病患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情况的分析能力,增强自信。鼓励医学生增加自行查房次数,加强对患者的熟悉,树立医学生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形象,以取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使沟通更容易、顺畅。

(4)针对中西医临床实习生而言,宣传中医观点,与患者沟通祖国中医的精粹,注重患者的整体论治,从疾病、身心、精神等方面融汇中西医精华治疗疾病,不仅能取得患者的配合,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3总结

篇3

摘要:目的介绍药学本科生在我院药房实习的流程;方法建立本科实习生药房实习流程,制订详细的培养规范;结果培养出能在医院药房担负药师职责的药学本科毕业生;结论本文建立的实习流程规范了实习过程,切实可行。

关键词:药学教育;实习;流程;药房

随着药学服务理念的提出,负责药品使用的药学工作模式,即医院和社会药房的药师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药师们不再只是发挥简单的调剂职能,实际上药师在监测药物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尤其在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上发挥作用[1]。这一变革对药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模式产生了新的需求。特别是毕业前实习阶段的教学关系到药学教育改革的成效。

药学本科毕业生面向药品的政府管理、生产、流通、使用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它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药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等岗位也成为药学毕业生就业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1994年-1998年全国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只有10%的留校或者继续深造,8%的在科研院所和药品检验所,有高达36%的毕业生到医院药房工作,19%的在制药企业,10%在医药流通企业。1999年和2000年到医院药房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降,为24%左右,制药企业上升至28%,医药流通企业14%,留校或者继续深造仍占11%。可见本科毕业生在医院药房工作的比例较大。如何规范新形势下药学本科生在医院药房的实习流程,培养出能胜任药品使用岗位工作的合格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1全面了解工作流程。

在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体系中,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即可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药师资格。因此,本科生在实习阶段应该对医院药材科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熟悉工作流程。在工作1年后才能达到药师的要求和能力。按医疗机构的药师应具备的能力的要求[3],实习期间应该达到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熟悉门诊、急诊病区药房、药学信息与药品咨询服务等部门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各岗位职责。初步掌握药品采购、供应管理等程序和技术要求;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药学信息与药品咨询服务等。了解肠道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静脉用药调配室岗位职责;常用药品的通用名称、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常用有效期药品的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的原理与相关政策规定;医院一般常用制剂的配制,主要设备;合理用药原理和安全性监测方法,初步懂得用药失误的预防;初步了解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能力;个体化给药方案;临床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具有对药物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的知识。

2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我校药学院实习时间从1月份开始,5月份结束,除去春节放假,论文答辩等,共计15周实习时间。还有一些学校从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结束,除去春节放假,共计14周,余下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在80~90年代药学本科生实习时间一般为1年,现在各个学校的安排不尽相同。作者在实际带教中发现,本科生实习时间应为1年,实际上最后1年的下学期大多数学生要找工作,找到工作后某些用人单位要求到本单位实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转实习点,要留一部份时间给学生自由支配。因此,有效实习时间大约24周,学生才能了解药房所有工作。

3建立规范的实习流程。

3.1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第1天进行职业、职业道德教育,这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接触较少,没有专门的讲解。在带教实习中发现,学生对于今后的工作去向,工作涵盖的内容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对于自己的爱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非常模糊,没有真正地理解药房的工作性质,看不起药房工作等。因此,我们安排4个学时进行工作方向的讲解。

职业道德在实习阶段应该涉及,这些东西不学习,学生一般没有警戒线,在日后的工作中在人事关系以及医患关系的处理上会出现偏差。我院的药学部规模较大,药学专业的大部分内容都有涉及。我们编制了包括药学科研,药品生产、供应,药房工作四个部分的职业道德规范文件,给学生进行集中讲解4个学时。

3.2全面了解实习内容。

第1~5周,5周时间主要是了解整个药材科的工作情况。分别到门诊、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制剂室各个部门进行轮转,每个部门约1周。在各个部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等。了解日常工作情况,流程。在带教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一些杂务工作,以帮助熟悉部门的工作内容。

3.3加强深度实习。

第6~13周,经过上一阶段的实习,学生对药物制剂、检验、供应以及药品使用的过程有了了解。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今后的工作方向,学生自己选择本阶段的实习部门。门诊、病房药房实习进度:第6周,了解处方、医嘱管理程序,继续熟悉药品名称及阅读药品说明书。第7、8周,跟随带教老师调配处方、摆药。第9周,跟随急诊窗口带教老师学习处理日常事务以及毒麻的管理第10周,跟随药师进行处方分析,学习审核处方。第11周,跟随药师窗口发药,学习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第12、13周,收集药房日常工作以及对出现问题的记录和相关数据,为下阶段的总结做准备。药房相关的选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药品不良反应如何收集、分析;药品库存管理;退药分析及对策;处方常见错误分析等。

制剂室实习进度:第6周,熟悉药品GMP管理程序及要求。第7、8周,跟随带教老师配制外用制剂。第9、10周,跟随带教老师配制口服制剂。第11、12周,跟随带教老师制备中药制剂。第13周,熟悉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填写各种登记表格,了解医院制剂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与养护。药检室实习进度:第6周,熟悉药典中各种制剂通则要求。第7周,跟随带教老师按制剂通则检测制剂、原料。

第8、9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中药材薄层鉴别方法。第10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紫外测定方法。第11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第12、13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的建立。

实验室实习进度:在实验室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部门,一般是有科研课题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部分研究。带教老师应该选择课题中的基础部分,带学生一起从实验设计开始,实验材料的准备,开始实验,实验记录的书写,数据的整理,数据统计,总结,撰写论文。实验内容应尽量简单,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以便学生对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有系统了解。

3.4实结。

第14~15周,总结实习内容,写出相应的论文。

4小结。

4.1实习中灌输本科生从事基础工作的思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的逐渐普及,本科毕业生也越来越多,80、90年代一些本应由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基础工作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员而不能满足需求。虽然未经过学历教育的人员培训后也能上岗从事这部分工作,但是在基础工作中发现问题,具有研究问题的思路和采取行动上有所欠缺,而且在遵守规范上,如果不能理解规范的意义,依从性相对会差一些,这些能力只能在实习中培养,从基层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自我发展。

4.2带教的方法应多样化。

实习的带教必须有一定的形式,否则实习生变成了打杂工,学习阶段的基础知识没有在实习中使用,实习中又没有学到新的知识。实习的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如: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4],设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办法。小组情景讨论方式,模拟进行病例的药物治疗[5],设计病例,选择使用的药品[6]。

按照上述流程我科培养了3届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对流程进行了不断的修订。由于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规范,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需求不断改变,本科教育也要随之转变,特别是实习阶段是对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黄佳,赵志刚,王孝荣。200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医院药学监护全国调查:监测和患者教育[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9):1298.

[2]胡晋红,石力夫,蔡溱,全山丛,孙华君。适应药学模式的发展,探索本科生实习改革[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3(1):16-19.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现象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A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扎实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更现实地探索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更多思考自己的未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安全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等,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将顶岗实习纳入教学内容,并对顶岗实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考核。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企业要求不同,加之校外管理的难度、实习与就业的矛盾等诸多因素,使得顶岗实习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过程管理、切实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

一、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单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与普通的教学实习不同,它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门,到企业的具体生产岗位中去。由于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同的目标使得双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出现偏差,有些甚至产生矛盾。

管理难度大 :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毕业生有两种,一种是由学院统一推荐的即推荐就业,另一种是学生自己联系即自主择业。 对自主择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用人单位和学校双方对对方均不了解,用人单位和学生一般都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一般学生也不反馈顶岗实习的情况,学校基本上无从管理或者说是失去了管理,而一旦学生在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期间或因某些原因离开了用人单位后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因为其身份仍是学校的学生,学校将难辞其究。 对学校集中推荐进行顶岗实习的,学校与用人单位双方对对方均有一定的了解和交往,而且一般均要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职责。

实习岗位不尽合理。根据对近几年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了解,部分学生反映顶岗实习岗位不能满足学生所学专业与个人未来发展要求,有近15%左右的学生到单位后感到自己所学的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对口或者不完全对口,认为白白浪费时间,发挥不了顶岗实习的作用。还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或者提供的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较大。而企业带班师傅与指导教师的指导不是很到位,学生难以学到真正需要的专业技能,实习质量不能保证。

3.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企业对签订实习协议、就业协议存有疑虑,诸如学生的实习补助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学生生活问题以及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等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有的工厂环境太差,设备老化,危险性较大;另外,有的企业主不及时发放工作报酬,加班费少,伙食差,诸多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热情和工作成效,导致学生不能安心从事顶岗实习工作,甚至造成自主脱岗,无法完成实习任务。

4.实习期间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实习单位安全设施不健全,安全制度不完善,学生上班期间出现安全事故;二是实习单位疏于管理,学生下班以后在厂区或厂区外发生安全事故。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正常的顶岗实习秩序,严重的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二)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由于实习时间长,学生分散,学校教师人数少且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把学生放到实习单位后很少探班,主要依靠企业技术人员、带班师傅等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进行管理,教师的定期巡视指导也多流于形式。顶岗实习最终效果的衡量也主要是停留在考勤、实习小结和实习报告阶段,实习小结一般由带教老师或师傅写评语、盖图章。这种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对学生整个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训练状况无法实现及时跟踪,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并予以指导,因此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敬业精神、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生活纪律等无法全面考量,使得企业真正需要的较高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三)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岗位的选择。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有别,福利待遇不同,即使是同一岗位,其工作条件也是有差异的。这样,有的学生就会觉得不公平,进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平衡心理,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2.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个别学生对异地实习生活不习惯,恋家思想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个别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亲自为学生说情,给学校统一安排顶岗实习带来阻碍。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不同,个别学生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犯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从企业利益出发,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企业作为人才使用和体现的最终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贡献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培养和顶岗实习安排中,承担未来发展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来企业很少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缺少足够的动力,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利益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体现。因为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时,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可能会受影响,有些企业可能还要承担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损坏机器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应尽快完善,同时建立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制度,使顶岗实习成为政府行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二)加强学生管理,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尽职尽责等基本职业精神培养贯穿日常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心态。同时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有针对性的进行责任、义务、权利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适应新的环境。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团队协作、敬业精神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磨练和提升。因此,实行顶岗实习学生自主管理十分必要,即根据学生实习分布情况,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实习小组,由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需要,必须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开发学生价值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始终留意学生实习中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反馈,积极鼓励,使学生充满希望,团结互助、自立自强。

(三)建立教师带领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篇5

1.实习期延长学校方面的教育缺乏实践经验方面的学习引导

导致学生所学在进入公司实习后不能够派上用场,而又不具备公司所需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进入公司却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进而产生巨大的矛盾与困惑,甚至对未来丧失信心;工作上盲从,没有明晰的目标,进步较慢,延长了其实习的时间,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2.适应难度增大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在工作上,公司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设计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明显增大,导致实习的工作适应难度增大。其次,在经济上,由于学生在学校所学难以融入社会实践,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工作适应难度增大。

3.放弃室内设计专业

导致所学知识的浪费与流失实习阶段,公司基本上不会发放工资或者只有比较少的底薪。学生通常需要自带电脑,在经济上压力较大;加上实习周期比较长,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预期与现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距,往往会放弃所学的室内设计专业工作而选择其他职业。

二、解决实习困惑的对策

1.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知识能力

实习前的准备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在凸显专业性的同时应该与实际工作相衔接,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除了综合能力的提高,可以适当地教授学生进行实地量房、市场调查、装饰材料的分类以及施工工艺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如,对于CAD软件的学习不只是熟悉界面工具,而应该继续进行施工制图的学习,这对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才能更好地融入工作。

2.教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理性的规划与指导

首先,教师应该理性客观地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趋势和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通过有效的学习武装自己,激发自身的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设计师的成长轨迹,了解整个市场格局及职业发展趋势,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设立长远的职业目标,做好每一步的规划。

3.学校知识与公司职场所需人才的能力之间建立必要的衔接

首先,学校所学知识要与职场所需人才能力之间有良好的过渡与衔接。学校所学知识应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其次,学校也可以和一些公司企业取得联系,开设实训课,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未生效合同、效力未定、相对人保护

民法理论对于合同的研究,一般把合同看成一个动态行为和静态协议的统一体,即将合同的签订、成立、生效和履行作为临界点,将合同的这一动态过程分为几个相互衔接的几个阶段,分别来加以研究。[1]作为静态的价值评价,可以将合同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等,作为动态的事实评价,可以将合同分为已成立、未成立、已生效、未生效等。但是即使是事实评价,本身也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因素。同样,作为价值评价也离不开某一阶段的合同事实,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未生效合同就是法律对合同状况的一种暂时性评价。它是合同历史过程中的实然状态,但不是每一个合同都必经的阶段,它只存在于某些类型的合同当中。对未生效合同这一特殊状态的合同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合同法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对司法实践中如何解决由此引起的纠纷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未生效合同概念之生成

从广义上理解,所有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都可以称为未生效合同。本文所称未生效合同,是指尚未生效但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可能的合同。无效合同,因其根本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可能,自然排除于外。

未生效合同的概念,理论上来源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开始发生法律上的效力。[2]成立与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合同法的不同范畴,属于不同的制度。首先,二者所处的阶段不同。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即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订约过程宣告结束。“契约成立,才有所谓契约生效与契约不生效力问题。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一致,契约本质上最低限度要求不具备,契约不成立,契约根本无法构成,不发生形式拘束力,无所谓约定内容是否法律上有效的问题。”[3]其次,二者的要件不同。根据学理上的通说,合同的成立应当具备成立要件,合同的生效须要符合生效要件。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某些合同还须有特别成立要件,如合同的形式要求、要物合同除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须物之交付等。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主要是关于意思表示本身品质的要求,包括行为能力原则、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原则、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或公共利益原则。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是指法律对某些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附加的特殊条件,它实际上仅为合同效力的条件限制问题。[4]如某些法律规定合同须经有关机关的批准或登记才生效,此处的批准登记就是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再次,二者的效力不同。“契约经意思合致而成立时,当事人因而受契约之约束。…综据上述,可知所谓契约之拘束力(受契约之约束),系指除当事人同意或有解除原因外,不容一造任意反悔请求解约,无故撤销。易言之,即当事人一方不能片面废止契约。”“与上述所谓‘契约拘束力’,应严于区别的是契约之效力,即基于契约而生的权利义务。”“契约效力的发生,以契约的有效成立为前提。”[5]我国台湾学者陈自强称前者为“形式拘束力”,称契约之效力为“实质拘束力”。[6]最后,也有学者指出,“合同的成立主要表现当事人的意思,而且强调在合同成立过程中的合意,至于合意的内容中是否存在着欺诈、胁迫和其他违法的因素,则不是合同成立制度而是合同生效制度调整的范围。”而合同的生效是指国家对已经成立的合同予以认可,“体现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反映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7]

尽管理论上的通说已经肯定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立法上却一直存在着混乱。如原《经济合同法》第六条规定“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一前一后两部法律都认为,合同成立当事人就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这就混淆了合同成立与生效两个概念,未能区分合同成立时产生的效力与生效时产生的履行效力,因为合同成立而未生效时并不直接导致当事人“必须”或“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合同约定的义务要发生履行效力,就必须具备合同的生效要件。在合同的生效要件不齐备的情况下,义务人可以拒绝权利人的履行请求。但《合同法》并非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一概不予区分,《合同法》第三章“合同的效力”就明确地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时间进行了规定,这主要体现于该法的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

由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存在着上述的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时间与效力上的区别,由此导致了未生效合同概念的生成。未生效合同,也就是处于这样一个时间段的合同:合同成立时起至合同生效时止。未成立的合同不属于未生效合同,成立时就生效的合同也不是未生效合同。

未生效合同的概念,也已经为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所承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称《合同法解释》)第九条规定:“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此处的“合同未生效”是从“动”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从“静”的视角观察,就是未生效合同。

二、未生效合同的类型

一般来说,合同一经成立就生效,即成立与生效的时间是一致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合同其成立与生效是存在着时间差的。这些存在时间差的合同也就是未生效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笔者认为,未生效合同有以下几种类型:

1、须批准、登记型。合同是经济的纽带,国家对合同进行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二,其一,对合同的效力等加以规定,进行间接式的宏观管理;其二,法律规定某些合同必须经有关机关的批准、登记才能生效,以直接的微观的方式对合同关系进行审查和干预。我国目前至少有二十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了合同的审批或者登记问题。[8]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办理审批、登记为合同的生效要件的,在办结审批、登记的手续前,该合同属未生效合同。

在此应当引起注意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只规定应当进行登记,而未明确其为生效要件的合同,并不是未生效合同。如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租赁用途、租赁价格、修缮责任等条款,以及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并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此处的登记并不影响合同的生效。这是合同法鼓励交易原则的体现。根据《合同法解释》第九条,批准的情况就不同,只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这时的批准就是生效要件,而无论是否明确其为生效要件。由此观之,《合同法解释》与《合同法》的规定存在矛盾的地方,司法解释超越了立法本意,增加了无效合同的可能。

2、附停止条件型。“停止条件者,限制法律行为之效力之发生条件也。即法律行为,于条件成就时,发生效力,于条件不成就时,则不发生效力。”[9]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也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前,该合同属未生效合同。

在合同实践中,经常可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经公证生效”,这种规定的效力如何?有人认为“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经公证之日生效的,该合同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公证之日起生效”[10].笔者认为,条件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约定公证不符合附条件法律行为中“条件”的性质,不应视为生效条件,而是合同成立的约定形式,尽管当事人使用了“生效”的字眼。未经公证,合同因“要式”缺乏,视为不成立。不能将它当作未生效合同。

3、附始期型。“始期者,于其届至以前,停止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之期限也。”[11]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对此作出了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始期的合同,在期限届至前,该合同属未生效合同。

合同中约定“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也是在合同实践中的常见条款,这种合同是否为附始期的合同?笔者认为,此约定实乃多此一举,签字盖章意味着双方意思表示的一致,与合同的效力无关。拒绝签字盖章导致的法律后果是合同未成立。

4、效力未定型。“法律行为效力未定,指因行为以外的有效要件的欠缺,法律行为尚不发生效力。该有效要件若具备时,法律行为确定生效;反之,确定无法具备时,确定不生效力,在该有效要件是否具备不明朗的状态下,该法律行为处于效力未定的状态。”[12]“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不一而足”[13],我国《合同法》对三种类型的效力未定合同作出了一般规定,也就是法定的效力未定的合同,它们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无权人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和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合同法》第五十一条)。[14]效力未定的合同,它已经成立,但是是否生效尚未确定,只有在有效要件具备时,该合同确定生效。也可以说,在有效要件具备前,该合同尚未生效,属未生效合同。

以上四种类型的合同,其共同点是合同具备成立要件已经成立,但欠缺生效要件而尚未生效。其不同点在于所欠缺的生效要件有别。有附款的合同其生效要件即停止条件和始期是当事人约定的、附加于其意思表示之上的任意限制。须批准、登记的合同和法定效力未定的合同所欠缺的生效要件是法律规定的,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所欠缺的都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同意”,只不过前者须“官方”的同意,后者只须“私人”的同意而已。

三、未生效合同在合同效力体系中的地位

法律行为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传统的民法理论上,就法律行为与其效力之间的关系言之,可分为完全之法律行为和不完全之法律行为。“完全行为者,即能完全发生法律效力之行为也。非完全行为者,即不能完全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也。前者,即有效之法律行为是。”[15]后者通常可分为三:1、无效之法律行为;2、可撤销之法律行为;3、效力未定之法律行为。不完全法律行为有其共同的地方:从原因上看,即为生效要件之欠缺,只不过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而已;从结果上看,就是当事人以法律行为企图发生的效果,不被法律赋予法律规范效力,不能确定的发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合同是法律行为中最重要、最典型的一种,若将此处的“法律行为”替换为合同,则不完全合同,就是当事人所约定的内容,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合同一方当事人纵然不自愿履行合同内容,他方亦无法请求强制履行。

按照上述标准,合同也可以划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及效力未定合同。在立法上,这种分类方法也已为我国《合同法》所采纳,第三章“合同的效力”对合同也是这样进行效力区分的。此即构成本文所称之“合同效力体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已经穷尽合同效力的所有类型,也就是说,是否有某种合同的效力既非有效,又非无效、可撤销或效力未定?未生效合同是否是一种单独的合同效力类型?

需要予以说明的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人订立的合同及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已为法律明文规定为效力未定合同,此处只探讨其余三种未生效合同在效力体系中之地位问题。

首先,未生效合同不是无效合同。无效,指合同当然、自始、确定不发生的效力。当然无效者,指无效的合同无须任何人主张,当然不发生效力,任何人皆得主张其无效,亦得对任何人主张之。自始无效者,指于合同成立时,即自始不发生当事人所意欲发生的效力。确定无效者,指无效的合同在其成立时,即不发生效力,且以后无再发生效力的可能,亦不因情更而回复其效力,纵经当事人承认,亦不能使其发生效力。而未生效合同在完备其生效要件后,将成为终局意义上的有效合同。二者之间的差异甚大。有一点须引起注意的是,未生效合同在其所欠缺的生效要件确定无法补齐的情况下,将成为终局意义上的无效合同。

其次,未生效合同不是可撤销合同。可撤销,指合同因意思表示之有瑕疵,由撤销权人溯及的消灭合同的效力。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合同效力已经发生;惟因撤销丧失其效力,如表意人不为撤销,则因除斥期间的经过而消灭其撤销权,可撤销合同确定为自始有效。未生效合同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也不存在撤销权一说。故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极为明显。

再次,未生效合同也不是有效合同。哪些合同是有效合同,法律一般不予规定,而只规定无效、可撤销和效力未定的合同。究其原因,在于意思自由,在私法自治的原则下,法律行为在原则上均应发生法律上之效力,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才应由法律加以特别规定。因此,对于何为有效合同,反倒觉得模糊。

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合同有效的前提下才能涉及合同生效与不生效的问题,以及何时生效的问题”[16]言下之意,未生效合同自属有效合同无疑,因为按其理论,有效是生效的逻辑前提,而未生效合同存在生效的可能性。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要论证未生效合同不是有效合同,首先要解决生效与有效两个概念的关系问题。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的权利义务开始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合同有效是指合同因符合法律的规定,获得了法律的肯定评价,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笔者认为,这两个概念除了侧重点有所不同之外-“生效”是指产生法律效力,侧重于合同效力的时间方面的问题,而“有效”也是指具有法律效力,侧重于合同效力的定性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从法律效果上说,二者都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的后果;从要件上说,法律并未对生效要件与有效要件作出不同的规定,二者是同一的,学理上对生效要件和有效要件也不作区分。所以,有效与生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效合同必是生效合同,生效合同也必是有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有其特殊性,它本已生效,是有效合同,但由于撤销权的行使而归于消灭,还原为无效。基于这种特性,我国台湾有学者曾世雄称之为“有效得撤销”[17]合同、德国法学家卡尔?拉伦茨称之为“未定的生效的”[18]合同)。对此,先生论述道,有效之法律行为“其要件有二:即(1)已发生效力,(2)其效力确定不可动。”[19]这一论断,当可解此疑惑。

未生效合同尚未生效,不能按照合同当事人的约定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而有效合同是已经发生效力,并且其效力确定不可动的合同,所以,不能将未生效合同作为有效合同对待。只有在未生效合同的效力阻碍事由消除后,它才是有效合同。认为有效是生效的逻辑前提,是一种生活上的随意的结论,是不符合法律逻辑的。

最后,未生效合同可否纳入效力未定的合同?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1、效力未定这一概念,应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何者为效力未定合同,不应局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只要某一合同符合效力未定合同的本质特征,我们就可将其纳入效力未定合同的体系之内。比如,《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对合同义务的转让的规定和第八十八条对权利义务概括转让的规定,要求必须有相对人的同意,否则转让不生效力,这两种合同应属效力未定。[20]这一理由使未生效合同有纳入效力未定合同的可能性。

2、按某一标准对合同进行分类,必须考虑到所有的合同,如果分类完毕尚有合同游离于各种类型之外,这种分类就是不周延的,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依此进行立法的法律体系就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在法律适用上就会出现漏洞,解决实践中产生的纠纷就可能缺乏依据。有效、无效、可撤销和效力未定合同的划分在理论上是人所共举的,在立法实践中也为大陆法系诸多国家所采纳,我国《合同法》也是如此。经以上分析未生效合同不属于有效、无效和可撤销合同之任何一种,如果仍不归于效力未定合同之中,则于《合同法》中无其容身之地,法律的矛盾及漏洞凸显。为使法律体系周密无疏,有将未生效合同纳入效力未定合同的必要性。

3、未生效合同与效力未定合同本质上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因素,是将其纳入效力未定合同的实质理由。效力未定的本质是“效力处于浮动不确定的状态”[21]、“如果补充了必需的要件,就可以成为有效的”。[22]而未生效合同是否发生效力尚处于不确定状态,如果欠缺的生效要件得以完备,该合同就将生效,成为有效。就是论之,二者具有惊人的一致,将其纳入效力未定合同毫无牵强。至于有附款的合同欠缺的要件是当事人约定的、附加于其意思表示之上的任意限制,须批准、登记的合同所欠缺的要件乃有关机关的同意,与法定效力未定合同所欠缺的是第三人的同意之间的差异,并不影响二者的法律后果的一致,不应成为将之纳入的阻碍。

实际上,德国法就将其他需要由第三人协助的法律行为和附停止条件、附始期的法律行为作为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卡尔?拉伦茨先生指出:“‘未定的’无效首先是指这类合同,比如……以及所有需要第三者同意,或需要某个行政机构的同意才能生效的行为,而且这个同意是可以允许事后追加的。”、“根据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定,开始时属于效力未定的法律行为,如果它的有效性有赖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当事人的意思又是依赖于一个行为成立时还不能确定的将来的情况,则这种法律行为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23]

四、未生效合同的法律效力

如前所述,未生效合同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它不具备生效合同的效力,也就是说一方无法请求对方履行。但它已经成立,又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种法律保护的内容就是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只具有所谓的“形式拘束力”。在未生效合同所欠缺的生效要件得以完备后,未生效合同将成为生效合同,获得“实质拘束力”,当所欠缺的生效要件确定无法补齐时,未生效合同终成为无效合同。此处将予以探讨的是未生效合同中相对人的保护问题。

附停止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否未定前,当事人虽未实际取得权利,但存在取得权利的可能性,在学说上称为期待权。期待权既属于权利之一种,自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一百条规定“附条件之法律行为当事人,于条件成否未定前,若有损害相对人因条件成就所应得利益之行为者,负损害赔偿之责任。”我国《合同法》未对期待权之保护予直接规定,但《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的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的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这一规定,以条件拟制成就或不成就的间接方式对相对人的期待权给予保护。

附始期的合同与附停止条件的合同不同,在于条件系针对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期限则为确定发生的事实,始期是必然到来的,无阻止或促成期限到来之说。故有关附始期合同相对人的保护与附停止条件合同的相对人的并不完全一样。但我国台湾地区民法规定准用附条件利益的规定。大陆有学者也主张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也存在期待权。[24]

效力未定的合同在成立后,同样也存在能否生效的问题。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法定人的追认是其生效的条件。无权的合同,被人的追认也是合同发生效力的前提。在追认前,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对于相对人甚为不利,故有给予保护的必要。这两种合同,我国《合同法》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即催告法定人或被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在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拒绝追认即意味着合同无效。在无权的合同,合同仅对被人不发生效力,对于无权人与相对人而言,合同仍然有效,由行为人承担合同责任。除了催告权外,法律还赋予善意相对人撤回权,即在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以通知的方式撤回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对于撤回的法律后果,理论上存在不同的认识。梁慧星先生认为:“此撤回权,所撤回的是为成立该民事行为所作的意思表示。该民事行为因相对人之撤回意思表示,视同自始未成立。”[25]卡尔?拉伦茨先生认为:“撤回使对方的意思表示不再具有拘束力,使合同成为最终无效。”[26]笔者认为,撤回权的行使不应当看作撤回意思表示而使合同不成立,而是撤回其拘束力,合同归于无效。因为,“对法律行为的撤销不是把法律行为作为曾经实施过的行为来消除,而是通过撤销行为把它已经出现过的法律后果进行取消。”[27]但对于无权处分合同中的相对人,法律却未予积极的保护其权利之手段,使他在合同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但同为效力未定合同中的相对人,法律地位为何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善意相对人能够通过善意取得制度保护自己的利益。笔者认为,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上的保护制度,在合同法中有赋予无权处分合同相对人催告权和撤回权这种债权法上的保护方法之必要;再者,以公平衡量,也有赋其此权的必要性。

须批准、登记的合同,能否生效取决于批准、登记行为是否完成。但是,批准、登记等行为一般需要合同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如若一方当事人拒不协助,批准、登记无法进行,合同的效力将不发生而处于悬而未决状态或最终无效,对另一方当事人(相对人)而言就极为不利,其合同目的就将落空,预期利益无法实现。为了保护相对人的利益,有学者提出,“如果违背此义务,比如以不作为方式使登记或批准等无法进行,应予权利人以救济。救济之方式,笔者认可由法院判令强制履行其义务,具体做法可由法院确认此义务之存在及此义务不履行时,由相应的国家机关依法院之确认办理相关手续,使生效要件得以满足。如此规定可避免使此类合同成立后因任何一方任意不作为其无法生效之弊。”[28]笔者认为,强制批准、登记之办法与民法的基本理论是相悖的。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要件的区别,某要件如被归类为特别生效要件,依据所引理论,根本不影响合同效力的发生。若该命题成立,法律行为要件的分类,在法律适用上就有其重要性。但若某生效要件不具备,法律行为依然发生效力,此要件是否仍可以说是“生效要件”,似有待推敲。上述见解,根本与所谓“生效要件”的概念,互相矛盾。另外,作为生效要件的批准、登记行为,与作为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的登记行为有很大不同,前者目的在于由国家对某些经济活动予以审查、干预,乃单纯的行政管理行为,是否批准、登记是行政机关的职权,司法机关或仲裁机关不得依职权补充或强令行政机关为之。后者既非合同的生效要件,则相对人享有依生效合同而产生的“登记请求权”,以使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发生转移。看来,积极的赋予相对人某种权利的办法并不可行,但是不能否认有给予消极保护之必要。这就是按照《合同法》关于缔约上过失责任的规定,对受损害方的信赖利益损失予以损害赔偿。

总而言之,对相对人的保护有积极保护与消极保护之分。积极保护就是赋予相对人以一定的实体法上的权利,这要依据法律是否有具体规定。消极保护就是以法律责任的方式,对因过失而造成相对人损失的一方,责令其予以损害赔偿,消极保护的方式对所有的未生效合同都有适用的余地。

注释:

[1]余怿:《缔约上过失责任论纲》,《法学评论》1993年第6期。

[2]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9页。

[3]陈自强:《契约之成立与生效》,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4]参见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

[5]王泽鉴:《债法原理》(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6]陈自强:《契约之成立与生效》,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7]陈安生主编:《涉外经济合同的理论和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8]曹守晔等:《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理解和适用》,《人民司法》2000年第3期。

[9]:《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页。

[10]牟东:《浅议合同中“经公证成立(生效)”条款的效力》,《中国司法》2001年第4期。

[11]:《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2页。

[12]陈自强:《契约之成立与生效》,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13]:《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8页。

[14]关于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的效力问题,理论界有较大的争议。笔者仍从教科书,视之为效力未定。

[15]:《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16]张晓远:《合同成立、合同生效与合同有效辨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7]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18][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27页。

[19]:《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20]参见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28页。

[21]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8页。

[22][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68页。

[23][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68-670页。

[24]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

[25]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8页。

[26][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篇7

美国城市经理制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市政改革时期,在此之前,美国城市普遍采用市长暨议会制,即后来归纳的“弱市长制”(weakmayor-councilform)。所谓“弱市长制”,其实就是市长暨议会制的一种早期形式,在这一形式中,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强势地位,而市长和市政府处于弱势地位,其活动更多在礼仪方面。市议会监督一切市政活动,任命市的重要行政部门的官员,制定预算,决定市政的一切重要问题,市长对市议会采取的行动没有否决权。这种体制适应了当初的城市规模不大,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因此在建国初期它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是随着美国城市的迅速崛起和人口的迅速膨胀,给城市政府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全新问题,比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后造成的住房紧张状况日趋加剧,而且,由于人口过于密集和工业化的迅速膨胀,城市的环境卫生极其恶劣,居民成分的复杂造成了违法和犯罪现象的猖獗等,面对城市问题的增多和城市政府职能的扩大,作为市经理制产生之前的“弱市长制”在长期的发展中暴露出固有的缺点:首先,由于市长、议会、独立的局各自为政,权责不清,极易造成相互推诿的局面,各部门之间经常发生内耗和冲突。其次,由于市长在与议会的关系上处于弱势地位,市长及市政府受到议会及其它方面过多的牵制,使整个政府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政府显得力不从心。再次,“大量官员需要人民直接选举,例如,1909年以前,波士顿选民要选举的官员多达97人”,对如此之多的候选人选民不可能一一了解,所以很难保证政府能得到品德高尚和有业务能力的人才。

显然,这样一种低效无能的制度是无法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进而造成城市管理极端混乱局面。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改变传统的市政管理模式和混乱的社会状况,到19世纪20世纪初,纷纷成立了各种市政改革团体如企业家俱乐部、市民市政同盟等,其中,以知识份子和专家为改革的中坚力量。在各方的努力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从1882年到19世纪初,先后有布鲁克林、波士顿、克里夫兰、纽约、底特律、费城和芝加哥等大城市修改了,扩大了市长的权力,并将行政权从议会转到市长手中,市长拥有财政预算的编制权、执行权、市政官员的任免权、有否决权,美国历史上称此为“强市长制”(strongweakmayor-councilform)。这种体制改革并没有根本改变市长——议会制模式,仅仅是削弱了议会对行政工作不应有的控制,提高了市长的地位,从而保证了各行政部门在市长领导下协调和合作,因而很快表现出成绩,可是毕竟其选举方式和选区等“弱市长制”的弊病没有能改变,所以改革者的探索也没有停止,他们希望找到一种更切合实际和更有效的改革方案。

1900年8月,德克萨斯州的加尔韦斯顿遭到了飓风凶猛的袭击,一夜之间,6000余人丧生,整个城市被埋在废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弱市长制”下的市政府束手无策,州议会不得不应改革派的请求,批准了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当地5个有名望的企业家为了港口改良而组成的“深水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能。该委员会集立法、行政于一体,将城市事务分为4类,各有一人负责,余一人为总协调人,彼此地位相等,结果,这个组织运行起来颇有效率,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一个由改革者组成的三人小组委员会也开始按照深水委员会的形式草拟新的城市。1901年4月19日,新获得州议会的批准。委员会制(Commissionform)作为加尔韦斯顿市的正式体制被确定下来。之后,虽然1903年再度修改,但其主要特征没有改变:

第一、市政府由五人委员会组成,拥有立法、行政权,其成员同时具有议员和行政官员的双重资格;

第二、委员会开会讨论的所有内容均公之于众,每季度向市民公布一份清晰完整的税收和其它收入来源及安排的说明;

第三、委员会成员两年一度由全体选民超党派直接选举产生。

由于这种体制具有政务公开、超党派选举、各委员之间相互制衡而避免隐含滥用权力的危险等优点,曾一度在美国各中小城市特别是在小城市中非常流行,“到1910年,全国有108个市,到1913年发展到371个城市采用委员会制。”然而,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事务也越来越繁杂,作为应急体制出现的委员会制并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现代城市的需求,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立法与行政集于一体,不利于相互监督、制约;委员会成员分别承担市政工作,无一人负行政全责;权力分散,缺乏统一有效的领导。

因此,从其产生背景看更多地是着眼于控制政党核心集团的势力和处理紧急事态,从长远的观点看,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及科学管理的要求。于是,一种基于在委员会制上改进而成的城市经理制在1912年首先在萨姆特和戴顿市应运而生,由于俄亥俄州的戴顿市作为较大的城市也采用了城市经理制,并在遇到罕见的水灾后,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惊人的管理成就。”在此影响下,1915年,全国市政同盟在城市中增加了城市经理制。”自此以后,城市经理制不断发展,采用城市经理制的城市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城市经理制自身亦不断得到修正,从而满足了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它的确立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二、市经理制的发展过程

自美国内战以来,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各大企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最佳时期,美国钢铁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取得巨大成功,与此相关的一些公司经理人——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等名字也都妇孺皆知,专业经理人的概念深入人心,成功的大企业普遍都实行了董事会经理制,并聘用大批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工作。

这种企业管理的理念深深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和行政思想。众多的市政改革团体和学者大力提倡将这种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移植到市政管理中来,以便能改变落后的市政体制,提高市政效率,进步运动的蓬勃发展、公共管理新理念的出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理念的普及为城市经理制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美国城市经理制确立后,从发展初期到成熟形成了三个发展高峰,在两次战争时期和大萧条时期发展速度有所减慢。

1.市经理制的形成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初)

城市经理制是作为“委员会制”的派生形式,首现于1912年的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市,次年在俄亥俄州的戴顿市得到应用。“城市经理制之父”——理查德·蔡尔兹(RichardChilds)对该制度进行仔细研究后,总结出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城市经理制理论。

这种制度施行后,许多城市的面貌为之一新,城市经理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1915年全国市政同盟在城市章程规范中正式列入城市经理制。20世纪20年代,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理念流行的鼎盛时期,在公共管理领域引入科学管理的方法以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诚信、可靠城市政府成为城市发展的普遍需求。“在政府管理领域,多采用一些商业方式,追求经济与效率,减少政府干预”的呼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氛围下,以科学化、专业化管理见长的城市经理制成为极富吸引力的市政体制。

2.市经理制的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

二战后,美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变。郊区的快速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郊区化运动,经过短暂的战时停滞后,到二战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50年代郊区人口的增长率为56.4%。这对交通、给排水、学校、住房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地方政府。1950-1960年,美国大都市区增加了三百多个市政实体和七百多个特别区政府。城市呈现出多中心的局面,导致了郊区和市中心区形成了以地域为特征的不同利益集团。这使大都市区内行政管理的实现非常困难,成为大都市区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

在这种人口增加过快、市政设施和服务都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城市经理的作用凸显出来,而民选官员深受应对公共管理的新挑战和处理日益复杂的政府间关系的困扰,都倾向于寻求一位市政管理专家来处理这些繁杂的问题,使他们摆脱行政困境,这成为二战后城市经理制发展的重要因素。

3.市经理制的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又一个高峰。1990年,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内。“全国城市体系从1920年的2700个城市、58个大都市区发展为1990年的1.1万个城市268个大都市区。”城市化的新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对市政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城市经理制形成了又一次发展高峰,“从1992年的1969个上升到1999年的2527个城市,不到十年时间采纳城市经理制的城市增长了500个。”

二战后,这一体制在中小城市风靡一时,“到1984年,采用该体制的城市有2523个,占美国城市总数的47%。”现在,全美国约有1/3的城市实行这种体制,其中尤其是中等规模(人口25000-250000)的城市,采用市经理制的占一半以上。在加利福尼亚州,市经理制更为普及,约98%的城市采用这种体制。另外,像达拉斯、圣安东尼奥、圣迭戈、菲尼克斯、辛辛拉提、堪萨斯城、奥克兰、罗切斯特、沃思堡等较大的城市也都在实行市经理制。人口5000以下的小城镇有时也与其他小城镇共同聘用一个总经理,轮流管理各城镇的事务。这些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体制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森.美国市政管理企业化改革评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3):24.

[2]孙建军.美国城市经理制的初步确立.兰州商学院,2004,10(5):48.

[3]孙建军.美国城市经理制的发展.经济研究参考,2003,8(2):26.

[4]王旭.美国市政体制与市政管理中的企业化思想.经济体制改革,1995,(5):128.

篇8

金融衍生工具问世至今,不过20多年的时间,可是,关于它的是是非非却不绝于耳。有人在谈到亚洲金融危机时,也不免将投机资本的泛滥,实质经济的虚拟化“归罪”于金融衍生工具。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危害全球,其实质就是华尔街迄今发明的最为复杂的金融衍生系列产品之一,以资产特别是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发行的各种债券,其相关运作也极为复杂。的确,金融衍生工具在为实质经济提供以下功能:增强流动性、发挥交易双方的比较优势和套期保值的同时,为投机也开了方便之门,并在金融基础工具对实质经济“一次虚拟”的基础上,对实质经济进行了“二次虚拟”。但是,金融衍生工具毕竟是一种工具,在某种条件下,是否需要这些工具,怎样设计这些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都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不应把条件不具备时的推出,或设计与使用不当所导致的问题,归咎于金融衍生工具。正是基于此,我们将金融衍生工具视为金融深化的“双刃剑”:一方面为金融深化开辟道路,另一方面也可能“刺伤”金融深化。

从一般意义上说,金融衍生工具是建立在相应的金融基础工具之上的,其价格取决于基础工具的价格及其变化,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双边合约组合的形式。这些能够产生衍生工具的基础工具的价格,就形成了基础价格。基础价格主要有四种:第一类是商品价格,如石油价格;第二类是汇率;第三类是利率;第四类是股票价格或股票指数,由此也就形成了相应的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本世纪金融业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具有与传统金融工具完全不同的特点。财务杠杆作用显著,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金融期货交易时,只要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几十、上百倍金额的交易。金融期权买方只要付出很小的期权费,就可以获得相应金额的买入或卖出的选择权。这类交易可以用于套期保值,参与者只需要动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它也可以用于金融投机,参与者在承担高风险的情况下,就获得了取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著名的英国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在参与日本东京股票指数期货时,如果该银行新加坡分行交易员尼克•利森的预期准确,那么巴林银行在l995年会继1994年之后获得巨额的收益。然而,利森交易失败,由此造成的巨额亏损搞垮了这家历史悠久的银行。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企业运用此类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时,无须动用巨额的资金;有些工具不需要交易费用。例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的交易只需要极少的资金;外汇远期合约不需要交易费用。如果企业运用这类工具进行金融投机,也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提高投机的效率。工具特性复杂,但风险控制或投机的效果明显。与金融基础工具不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外汇、国债和股票等金融资产买卖的合约(如货币期货),金融资产买卖的选择权或期权,以及某种基础价格的变动等等。实际上,金融资产本身已经是对实物资产的一种虚拟,金融衍生工具则是对金融资产的一重或多重的虚拟,有些工具甚至是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的组合。因此,这些工具的特性异常复杂。

但是,复杂的工具特性并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相反,与金融基础工具相比,其功能更强。一些由基本金融衍生工具组合成的金融产品工具,可以为客户锁定价格,规避和控制风险;也可以成为金融投机的利器。美国的金融家索罗斯,就是以运用这类工具进行金融投机而闻名于世的。工具设计灵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金融衍生工具中有一部分是柜台交易的工具(OTC工具),这类工具完全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度身定做的,开展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通过选择不同的时间、金额、杠杆比例、风险等级等参数,组合不同的基本金融衍生工具,向客户提供具有独特避险功能或投机价值的工具。应该看到,当前企业的金融需求不仅仅是规避风险或金融投机,而且还存在着增强流动性、突破金融管制等方面的需求。有一部分工具就是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的,例如货币互换,可以以较为优惠的条件为参与交易的双方,进入各自对方的融资市场提供便利。1981年8月,美国的1BM公司与世界银行进行的货币互换,就是著名的案例交易。

自从英国的巴林银行因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最终倒闭的事件披露后,凡是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企业(被调查企业),都以巴林银行事件为借鉴,非常谨慎地控制本企业金融衍生工具所带来的风险。譬如,要求交易主管向公司的高层人员汇报有关的交易情况,且汇报的频率很高。然而,我们不时还可以从现实中注意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出现严重亏损,事实好像非常矛盾,但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已经知道要努力控制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但在如何控制和监管上却常常犹豫不决。这也说明,这些企业在如何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如何管理这类工具带来的风险等问题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工具创新,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前沿领域。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存在还是近十年的事。我国曾经存在或现在仍存在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有货币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可转换债券、国债期货等,外汇远期和货币互换也曾经在小范围内存在过。但除国债期货外,其它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都未能形成较大规模。故基本上可作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少,规模小,加之所依赖的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市场,故其发展还处于幼稚阶段。但是,随着衍生工具的功能和作用慢慢在为我国企业界人士所认识,我国开展衍生工具的条件也在逐渐成熟,再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金融的开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展。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都以买卖契约或交易合约为基础,在合约签订之后,便确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却要在将来某一时刻才能履行或完成。因此,从合约签订之时至履行之前有一段时间差,期间存在着很多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毋庸讳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要杜绝投机交易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如果在这一市场上,只有金融风险管理的参与者,而没有投机者,那么,市场就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导致前一种参与者无法及时地进入或退出市场,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功能也就无法正常发挥。从实践的角度讲,要在金融市场上区分风险管理者或投机者是相当困难的(不仅仅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是如此)。同一个交易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会一成不变的。这种转变只需要在头寸或时机上做小小的手脚就可以了。总之,可以选择适当时机,逐步恢复、谨慎推进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与此同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金融衍生市场的信用担保机制,严格市场监管,加强风险管理和国际合作,防止恶性投机、违规操作和其他干扰、破坏市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孙宁华.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形成及防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杨迈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防范与化解.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3]孙玉甫.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周立.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5]张爱侠.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研究.特区经济,2006.

[6]叶永刚,黄河.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4.

[7]王海瑛.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理论探索,2002.

[8]胡建平,吴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及防范.浙江金融,2004.

[9]新浪财经纵横.

[10]搜狐财经网站.

[11]龙源期刊网.

篇9

[关键词] 过程管理 和谐 导师制 心理健康 学生发展

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威严。有人说,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学生终究是学生,教师不应与他们走得太近,否则就失掉了师道尊严,教师的威信也随之丧失。事实上我们都清楚,教师的尊严和威信并不来自于师生间的“远距离”,而来自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的知识、教育教学艺术及教师的人格修养和魅力,更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沟通、理解和关爱。热爱、尊重学生,走近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树立教师威信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师爱的一种具体表现,它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今后的发展。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应该注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通过各种途径,尤其通过过程化管理,来构建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了解是相互的。首先,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每学期新生报到注册的前后几天,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所任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普访,目的是“摸底了解”,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出生年月(记住生日)、家庭住址和状况(经济状况、成员状况、家长的工作状况等)、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和理想等。入学前后的家庭走访,有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更有的放矢,使学生更显示出他的主体性。其次,让社会、家长和学生尽可能多地来了解学校和教师,增强透明度,减少神秘感,学校开放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关心和监督。为此,学校提倡内部管理制度和任课老师的信息公开化,如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电话,学校近期的活动,管理上的改革措施,任课老师的资历和教研科研情况等小档案,以校内宣传窗、广播台、校报、告家长书等形式,向每一个学生及家长公开,便于互相联系并能及时接受家长的监督。

朋友们聚餐时总有这样的体验:面对一大桌盛宴,如果我们一边品尝,一边交流各自的感受,比起一律地埋头猛吃,要有趣味得多,分享到的快乐也会更多。实际上,教学就是一道五味俱全的美餐,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只习惯于独自品尝各自的酸甜苦辣,最多也就在办公室里与同事做一番喟叹,他们往往忘记了最有共享资格的对象——学生。教学相长,我们每天在与学生打交道,每一个教育故事里的或喜或悲,或酸或甜,是我们教师的也是我们的学生的。因此说,教育故事是师生一起创造的。在适当的情景下讲给学生听,师生一起分享,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分享中,教师或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或以探询的语气以求得到学生的帮助,或以朋友的平等和真诚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时候的课堂气氛常是最民主最活跃的,学生的思路也常常是最敏捷最开放的。在故事的分享中,师生都能获得各自所需的“营养”,得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学生从中感悟成长的美丽,教师从中反思教育的真谛。真所谓一举而多得,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搜集整理教育故事,把它们讲给学生听,在故事里,师生一起来认识对方、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达到和谐关系共同成长的目的。

评价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评价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成功管理坚持人的个别差异性,人无完人。学校管理者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应该坚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的原则,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下,允许异步发展,即对教师的发展要求因人而异。从发扬、发展教师的长处、优势起步,达到纠正教师的不足的目的。我们在要求全体教师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教师发展的纵向比较。评价体系让我们看到每一位教师的自身进步,并且让教师自己及时感受到自身的提高,时时被一种成就感激励着。在具体操作中,应让每一位教师先寻找现实座标,再规划发展座标,制定出发展措施。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还应采取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即不仅看教师终点的教学成绩,更要看他起点的高低,过程的经验,使评价更公正、合理,更全面、准确。同时,对学生实行“等级”+“评定”、“以激励为主,多方面促进”的理念教育方式。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这种课程学习的评价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呵护学生健康的心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生命质量。这种评价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在这样的过程管理中,不仅能让教师体会成功、学生体会成功,学校管理者自身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的发展也就有了坚实的“软件”保障。

学校规定,每位任课教师每周必须有针对性的至少找学生谈话或联系家长一次,客观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更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做到学校与家庭的双向管理,及时沟通。并把谈话和联系的时间、地点、学生姓名、主要内容记录在册。通过谈话或联系,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同时还能欣赏他们的特长。有人说,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仅能照亮求学者,也能照亮为师者。

导师制作为一种班级授课制的补充,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调动教师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管理

的积极性,在班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一项新举措。也是学校长期以来所实践的师生“结对、帮教、帮困”制的深入。学校首先对本校教师进行导师资格的认定,要求教师在政治上积极向上,事业心强,富有爱心和奉献精神;有较长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工作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行为规范辅导、学业辅导等。

学校应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沟通,在活动中了解和彼此信任,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动中,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言语,一个肯定的眼神,哪怕是一丝好感的暗示,都是吹向学生心灵种子的春风,是让他们茁壮成长的灿烂阳光。活动可以是常规的班队活动、节日联谊或趣味性的体艺活动、野外的拉练野炊等。长期以来,师生们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认为班级活动只是班主任的事,与其他任课老师没多大的关系,遇到元旦文艺会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这些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时,任课老师常常会忙于教务而对学生的热情不顾不问,失去了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大好机会。

A、课余常和学生闲谈,不摆架子,能理解学生的“时尚”,愿意与学生做朋友。

B、专业水平高,讲课有条理有个性有激情,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C、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能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积极鼓励。

D、有敬业精神。

篇10

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根据《条例》精神,在认真总结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教育体卫艺司于1992年,确定北京等省、市为全国试点单位;于1993年5月,印发了《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开展。1995年1月,国家教委体卫艺司传达了柳斌同志关于考试体育工作的意见后,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不断完善考试办法,加大管理力度,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考试体育取得了很大成效。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全国考试体育的现状,研究对策,促进考试体育工作的完善,使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得到全面贯彻,我们于1997年初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教委体卫主管部门发出了调查表,对各地考试体育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结果与分析综述如下论文: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1996年,此项工作已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行。其中,全面实施的有17个省、市,占67%。在全面实施和部分地区实施的省、市中,最早的开始于1979年,至1996年平均实施年限为6、7年。实施考试第一年学生人数每省平均数为11.73万人,覆盖面为34.1%;至1996年,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每省平均数为40.0万人,覆盖面为84.6%;至1996年,累计参加考试体育的学生人数约1870.4万人,占初中毕业参加升学考试学生总人数的73.3%。

调查显示,凡是能全面实施的地区,都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支持,思想比较统一。(2)具备一定的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交通较为便利。(3)组织管理工作得力,考务工作规范,各业务部门相互协作,团结一致。

二、关于考试体育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经过多年努力,考试体育已逐步成为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

1.全面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了学生体质。

有关省、市(60%)对高一级学校新生身体素质和机能的调查表明,考试体育实施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为高一级学校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考试体育已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考试体育实施后,其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本人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考试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凡是实行考试体育的地区和学校,即使在紧张的复习考试期间,也不会擅自停止体育课,学生也会抽出一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体育用品脱销的情况。

3.考试体育越来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同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在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大环境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也倍受注目,这就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都来关心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良好气氛。考试体育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被社会理解、认可和接受。1993年广东省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97%的各界人士赞成考试体育。

4.改善了学校体育条件。

考试体育使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一定提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学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大大增加,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得到普遍改善。1992年浙江省湖州市用于改善体育器材的经费达21.5万元。

三、关于考试体育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考试体育的顺利进行,各省、市分别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整套符合各省、市实际,易于操作,可量化,且较为科学严密的考试体育办法已基本建立,考试体育已初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1.凡实施考试体育的省、市在当地行政领导的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教育系统内部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系统的考试体育实施、管理和监督办法。各地在考试体育的实施过程中均有体卫、基教、职教、招办、纪检、监察乃至公安武警等部门参与。

2.为保证考试体育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成绩,提高考试的信度,各地均在考前进行了严格的业务培训和考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3.在项目选择方面,各地遵循的原则是:(1)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项目。(2)可量化、易于操作的项目。(3)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环节,如耐力素质差、心血管机能弱等特点。这大大增强了考试体育的适应性、针对性和规范化程度。

4.对于有残疾和有病的学生,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都制定了相当的免考、缓考及补考办法。对于免考学生分别给予40~50%的补偿分。

5.为保证考试体育的权威性、严肃性,各地严密考场制度,严肃考场纪律,严格监督检查,基本杜绝了考场作弊事件的发生。同时,正是考场制度的完善,在发生个别作弊事件时都能及时发现,迅速处理,不留后患。

6.针对考试体育初期个别地区存在的安全、运动损伤问题,各地采取了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保健指导,严密体检制度,严格把关等措施,消除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