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09: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挂职锻炼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挂职锻炼总结

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挂职锻炼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任,需要一支学术素养较高、研究视野开阔、学术研究成果前沿、教学艺术精湛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缺少实践技能这一“软肋”问题,是摆在高校领导面前急需考虑研究的课题。我们如何解决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的提升挂职锻炼的成效,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增强推动力,需要学院的支持,需要高校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一、高校教师挂职到企业的必要性

笔者是今年年初被学校派到企业挂职锻炼的第一批教师之一,通过这半年多的挂职锻炼,对于挂职锻炼的必要性深感重要。

(一)开拓行业视野,提高个人专业素质。高校教师亲自去企业中进行锻炼,可以更深切的感受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工作风格、工作目标。通过对企业业务的处理,能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开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能力、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在企业所接触的业务中,都是具体的实务工作,这是与教学中的处理会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在企业中,要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并不断在体验中来适应企业、融入企业,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实际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的增强。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驱力,现在的高校正在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建设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除了教师有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技能,我这里强调的“双师”不应该单纯的指“双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而应该是“双能”,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要有技术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双师”型教师,必须增强教师的实际的技能,通过“挂职锻炼”的形式培养教师的技术职业能力。

(三)优化教学内容,做到教以致用。教师进入到企业中,从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实践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差距,了解到企业对员工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各项要求,在实践中通过点滴的实习日记的记录整理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可以总结相应的案例,作为改进教学和完善教学的案例的司机材料,更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效果,并且根据自己的实习体会,可以给予学生更好的就业方面的建议,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

二、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现状

(一)企业不情愿接受挂职锻炼的教师。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这样“兼职”的员工,管理不好管,在企业工作时间短,有些挂职锻炼的教师长的多达半年,少的可能就几个星期,不管要不要付工资,企业也不希望这样的员工来这里工作。所以很多情况下,挂职锻炼的教师都是通过某种关系进入企业,在这个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主要靠教师自己的自觉性来管理自己,所以,企业对于高校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体并不支持,感觉是累赘。

(二)教师挂职锻炼企业中,岗位参与程度较浅。各个高校虽然规定的各种形式的锻炼形式,但是由于挂职实习时间的限制,而且在挂职期间并不是完全脱离高校,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有时不得不向企业去请假,这就使企业在安排任务时,不可能将一些整体性、规划性的任务给教师来做。所以一些教师在企业的挂职锻炼中无法正在的顶岗实习,只是做些协的、助理性的工作。企业的一些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挂职锻炼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不通、不会的现象,无法完成企业的岗位任务,有些教师只能到企业中进行观摩。

(三)挂职锻炼教师的工作状态难于监管。很多高职院校在“考核管理”方面采取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而企业考核旨在考核教师挂职锻炼期间是否遵守企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则是不定期检查。学校检查的形式也多见于电话查询的方式,并没有对工作中的实际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具体的考核,而且学校与企业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学校既是要求企业对其教师进行某些考核也不一定可以执行,这就使得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完全是靠个人的自觉性来完成“自我监督”。

(四)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不高。尽管各高校规定了教师挂职锻炼可由学校安排或个人自主联系,而且挂职锻炼期间有不同的津贴补助,甚至挂职锻炼考核优秀的教师还有奖励等等,但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仍然不高。这里面原因很多,一是认为身为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职称评审难度大,参加挂职锻炼对于我职称评定毫无帮助,二是教师一直习惯于教师的作息习惯,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加班有很多的不习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无疑会增加很多新的压力;另外,在教师挂职锻炼期间,不是完全脱离学校所有的任务,除了没有安排任课任务外,其他的任务都要来完成,这相当于身兼数任,有时可能会感觉手足无措。

(五)学校的理念与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制度建设。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随意性强,缺乏有效组织、监控和保障措施。很多高校由教师自己寻找挂职锻炼单位,自己与挂职单位决定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的内容,锻炼效果反馈渠道单一,教师与学校半脱离状态;很多高校没有科学的教师挂职培训规划,缺乏与挂职接收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能有效沟通和磋商,使得挂职锻炼实效性不强;高校还未建立挂职管理与考核办法,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影响挂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挂职锻炼效果,随意性较大。

三、如何加强教师的挂职锻炼的效果

笔者根据进行挂职锻炼的体会,总结几点建议

(一)高校企业共建合作运行双赢机制。高校在与企业建立挂职合作协议时,应考虑到双方的资源优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校要从本校实际出来,根据市场需求、教师专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调研,并通过实地考察,安排相关的教师与合作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另外,深入调研后,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工作性质,懂得企业现在需要怎样的人才,挂职教师能够帮助企业提供哪些服务,创造哪些价值,让企业想要接受教师们的加入。通过挂职锻炼最终达到高效、企业双赢的效果。

(二)明确教师挂职锻炼的管理体制。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是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涉及面比较广,必须明确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首先,在进行挂职锻炼前,先进行岗位的在学校、企业中进行报批,将教师的相应的工资、津贴、奖金的管理与企业的考核进行挂钩,并进行考核。其次,教师在进行某个岗位前,要求企业给予适当的培训,毕竟进入了一个新的行业,新的领域,要求在短时间进行适应,必须有个过渡期,来进行调整。再次,对于在企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挂职教师,应适当给予奖励激励。通过几点措施的实施,促进挂职教师的参与性及有效性。

(三)校企联合,共同管理教师的管理锻炼过程。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多以个人在企业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如何确保挂职锻炼的有效性呢,对于教师的管理应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确定了挂职单位后,由企业、学校和挂职单位三方共同制定挂职锻炼方案。方案协议中可包括挂职锻炼的目标、岗位、任务、时间安排,考核标准,教师的责任,校企双方的职责等。恰当的安排挂职时间也会对挂职锻炼的的效果产生影响,以多长为时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挂职多上时间,是要集中或者分散,需要根据挂职单位的需求、专业要求、岗位需求来决定的,不能由学校单方来决定时间。在校企双方共同监管教师的过程中,挂职教师以员工的身份接受企业的管理,遵守单位的考勤制度、履行所挂岗位的职责,参与单位的业务、学习等。如果学校某些任务必学有该挂职教师来完成的,应由学校出面与企业沟通,避免管理上的漏洞。

(四)增强高校教师的主动意识。高校教师进行挂职锻炼,还是要有教师来“唱主角”,高校教师在挂职锻炼中如何主动来完成挂职锻炼,而非被动的接受呢,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的的长效机制,保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顺利接受、对方单位能够热情接受,对不同层次的挂职锻炼,给予不同的考核标准;对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在津贴分配、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倾斜;对到企业挂职锻炼缺乏主动性的教师可采取轮训方式等。通过多样化的措施,激发教师挂职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挂职锻炼工作见到实效。

(五)加强高校制度管理,增加推动力。高校要做好挂职锻炼的人员选拔,完善高校教师的人员的选派机制,如,高校成立统一管理挂职锻炼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出一年到三年的教师挂职锻炼的规划,对于教师的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实施,对于选派的老师的师德、专业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考核品评价,安排教师进行挂职;高校挂职领导机构,应与接收挂职的单位进行沟通,对于挂职教师的监管、考核等,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眼光制定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制度,使其作到发展型、常态化,切实达到目标,落到实处。

总之,笔者根据自己进行挂职锻炼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推动挂职锻炼有效实施,通过挂职锻炼形式,推进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挂职锻炼;高职院校;教师成长;专业建设

国家十二规划对高职教育有了明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其竞争优势所在,为凸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我们在专业建设中应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来培养教师,打造一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企业挂职锻炼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成长分析

1.1 企业挂职锻炼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影响

许多年轻高职院校教师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走向了教师岗位,新上岗教师理论功底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他们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对其教学能力是一种制约,也影响其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对于在职教师而言,现代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创新不断涌现,管理模式与方法不断调整,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墨守成规,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将不能适应企业,也无法实现既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能够全面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公司组织架构及运作流程,了解企业各岗位对人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1.2 企业挂职锻炼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年轻一代学生具有许多独特特点,视野比较开阔,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求教师授课能够结合实践,结合企业,结合真实业务。如果教师没有企业挂职锻炼,就只能照本宣科,根据书本理论知识教学。因为本身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无法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是排斥的。经过调查发现,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在企业挂职锻炼的老师,能够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将相关理论深入浅出的讲透彻,授课能够生动形象,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显著提高。

1.3 企业挂职锻炼有利于发现合适的研究方向与合作项目

高校教师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从事科研活动,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的重点一般在理论创新,而作为应用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重点应当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你深入企业,与企业专业人士进行沟通交流,才能够真正了解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只有通过企业挂职锻炼才知道如何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这样的科研才是具有现实意义,也才符合企业实际。

2.企业挂职锻炼对专业建设的影响

2.1 企业挂职锻炼有利于制订科学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与产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体系设置要符合行业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能够深入了解这些细节,才能为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资料与数据支持,才能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

2.2 企业挂职锻炼有利于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许多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这些角度考虑,很少有从企业实践经验角度角度进行重点建设,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从某些角度来说比职称与学历更重要,因为培养的学生要求有较强动手能力,前提是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有些年轻轻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有所缺失的,需要通过企业挂职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许多专业内部开设了不同专业方向,每个方向都需要教师负责,专业可以根据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满足专业方向建设需求。

2.3 企业挂职锻炼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合作关系

许多学校都非常强调校企合作建设,但也有的只是停留在宣传与口头上,没有制度与经费来保证,许多校企合作关系可能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个人情谊来进行开发与维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使自身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可以企业相关专业人士建立良好个人关系,有利于维护校企合作关系。在挂职锻炼期间可以加强与企业沟通,找到新合作方式与合作切入点,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能够帮助学生联系实习机会,发现新的就业机会,向企业推荐合适人才,这些都能够深化与企业合作关系。

3.教师企业挂职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3.1 教师挂职锻炼主要存在的问题

3.1.1 教师个人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对企业挂职有点心不甘,情不愿,有时在学校相关政策要求被迫而为之,这种情况使得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教师出现这种心态有许多原因,归结总结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是大学教师,还要去企业有失身份,有面子上过不去的意思;二是一般教师企业挂职锻炼都是集中寒暑假,许多教师认为牺牲自己难得的长假休息时间,内心不太情愿;三是许多学校对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只是政策上的要求,但经费上没有配套支持,使得一些教师认为花自己的钱,为单位去挂职,不划算,当然也有的老师认为企业挂职锻炼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这需要从思想上解决教师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发挥挂职锻炼的效果,否则内心不愿意的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可能只是走过场,应付而已。

3.1.2 在企业选取与企业配合上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企业挂职中如果选择企业不合适,有可能出现许多问题,最后导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有些核心与关键岗位,不能向挂职教师开放,而这些岗位又是教师锻炼重点或专业所需关键,没有达到最初目的;二是许多企业认为教师来企业挂职锻炼只是来走走过场,所以给教师安排的都是清闲之事,清闲之岗,使得教师挂职锻炼难以学到所要的东西。

3.1.3 在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教师企业挂职的形式有许多,如轮岗式、顾问式、员工式、助手式等,每位教师需要根据专业的特点、企业的特点、挂职的目的,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挂职锻炼。有的教师在企业挂职,呆在一个固定的岗位,而没有全面了解企业整体岗位设置、各岗位的工作以及工作流程;有的教师只跟踪了其中某项业务,而对大部分业务并没有去了解,最后形成对企业的一知半解;有的对企业的各项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全方位的跟踪一项业务,没有深入了解这项业务的核心,缺乏对业务全面真实了解;还有的没有计划与目标,东一下西一下的,最终一无所获。

3.2 教师挂职锻炼问题的对策处理

为了真正发挥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的效果,可以从几个角度采取措施:一是对挂职锻炼教师进行思想教育与动员,从思想让教师明白企业挂职锻炼不仅有益于学校与专业,更不益于个人,所学将会终身受益,使教师挂职锻炼化被动为主动,由要我挂职锻炼变为我要挂职锻炼;二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最好量化考核,比如通过挂职日志、挂职总结以及电话抽查等方式,同时在财务上尽可能提供支持,形成激励机制;三是各专业内部要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专业内部才是最清楚专业需要什么样的“双师型”教师,也才最清楚哪些教师需要进行挂职锻炼,需要什么样的挂职锻炼,这样教师的挂职锻炼更针对性;四是做好企业的对接工作,做好挂职锻炼计划,根据企业反馈情况看是否能够满足自身挂职锻炼的需求,找到合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参考文献:

[1]郝英娥.高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2,07.

篇3

表 彰

9月9日那天,《泰州晚报》周书卉记者来到学校,采访了我和高校长,我的成长经历让她很感兴趣,高校长对我的培养和教导让她惊叹。于是在2012年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泰州晚报》在第18版特稿刊发了题为《恩师,谢谢您》的一整版专题报道,这一切都让我倍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期待!我想,余生的我,将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对得起这份荣誉,无愧于这份崇高的荣誉!

挂 职

2012年9月15日,来自泰州、靖江、高港三地的一行7人,在泰州市教育局严爱国主任的带领下,奔赴人间天堂——苏州挂职锻炼。这是泰州市第一次组织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校级干部赴苏南挂职锻炼,学习苏南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思想,为期两个多月。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继xx年我远赴新疆支教后再次走出泰州。如果说去新疆更多的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那这次去苏州完全是学习者。

我和靖江城北小学的李叶枫校长在江苏省苏州师范附小呆了两个多月令人难忘的挂职岁月。在附小期间,我们按照泰州市教育局宋吕银局长的要求,“潜心观察、诚心交流、细心体验、精心总结”,认真学习,有很多自己的感想,更有很多的收获。写下了近20篇挂职随想,在泰州市、高港区教育局网站上发表挂职随笔7篇,在苏州组挂职简报上发表随笔3篇,累计写下5万多字的感想。

走出去,让我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刻,眼界逐步宽广,领略了苏州教育的大手笔,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同时结合我区、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写下了8千多字的《学习之旅、阳光之旅、收获之旅》小结文章。

你的视野有多开阔,你创造的空间就有多大。

xx年新疆的支教生活,让我领略了祖国边疆的辽阔和宽广,09年的挂职,让我领略了苏南地区富庶和优质。两次不同的外出经历,是我人生历程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让我对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教育的爱也越来越弥深。

成 长

2012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又长大了一岁,在这人生的黄金时刻,我也在拔节、在成长。

(1)(2)

在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下,在华应龙、徐斌、沈本领等老师的关心指点下,我有了一定的进步,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对照一些年轻名师,对照周边地区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差距还很大,我深知自己努力得还很不够,读的书不够多,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写的文章深度不够,发表的层次还偏低,对照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尚须努力。

篇4

关键词: 学校本位 外语教师发展 途径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对教师发展概念的界定

教师发展(teachers development)这一术语是在教师培训(teachers training)和教师教育(teachers education)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及技术方面的培训,是培养教书匠的,不能体现出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态度的重视;教师教育则通过开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侧重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及文化素养;而教师发展则强调以“教育”理论为基础,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给予合理的评价,积极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学会反思性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发展使得教师能够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别人的理论和发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形成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判断都有理论支持,每一次决策都有理论依据。这与Freeman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界定有相似之处: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提高专业素质和完善信念系统的动态过程。

(二)外语教师发展的现状

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然而,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下,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也遭遇到瓶颈与困局,外语类教师的发展道路更是披荆斩棘。彭静总结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一些窘境,如主动发展意识薄弱,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倦怠状态凸显;没有学科依托,没有学术话语权,没有成就感等。外语教师还面临着“三提高――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水平提高、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提高”的压力和挑战。

针对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窘境,许多研究者也在积极思索,寻求解困之道。彭静提出外语教师发展的三条途径:(1)进行教学反思;(2)开展行动研究;(3)重视外语教师个人理论。周建华建议采取以下四种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完善培训机制,增加进修机会;(2)营造教师专业发展氛围,强化激励机制;(3)建立“研究型实践者”范式,注重科研;(4)建立“反思型实践者”范式,强化反思。李茹、蒋宇红探究了外语教师的“自我―合作”发展模式,提出了实现该模式的九种途径:(1)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2)转变教师培训模式;(3)消除行政管理的制约;(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5)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平台;(6)培养教师坚定的教学信念和正确的职业观;(7)科学设计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知识课程;(8)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9)强化职前教师实习(训)和在职教师培训。

这些研究揭示了外语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对外语教师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是,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不同类型的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有指导性地引导外语专业改革与发展。本文以地方某高职高专类院校A校为例,探索在学校本位框架下外语教师发展的途径,为转型升级下A校外语教师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进而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本位外语教师发展研究

(一)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的理念

郑东辉在《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解读》中指出:“学校本位主要有三种理解: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和组织概念,只有把这三种理解联系起来,才能揭示学校本位的本质,即学校本位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建构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学校自由支配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谋福祉,并为发展的结果负责。”

香港学者郑燕祥认为,所谓学校本位教师发展,就是学校依靠有计划的政策活动,“加强教师专业化的能力,发展其有关教育和管理的正面态度及信念,帮助他们学习、进修和发展成为更有效能的成员,从而有效地教育学生、管理学校的运作。同时有效地帮助学校面对转变中的教育环境。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的目标在于加强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的效能和学校的整体效能”。

笔者认为,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的主体是教师,学校作为一个客观体,应尽其所能以一种“恰当的机制使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研讨令组织获得卓越发展的知识,而组织中的个体也会因为这些知识的生产与交流获得专业上的进步”(柯政,2011)。教师发展需放置于学校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教师发展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在学校里发生,主要依靠学校内部资源,主要为了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师发展,并且要立足于学校本位促进教师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要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与需要,还要建立一系列制度予以支持,而且要在“恰当的机制”下,调动各种因素自主配置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专业服务,促进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两者是共生的合作关系,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二)学校本位外语教师发展的途径――以A校为例

2014年年底,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制订了《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等立项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以此引领省内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科学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A校经过积极申报,最终在全省申报高校中脱颖而出,通过评审,成为地方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下一步,A校将围绕地方性、特色化、高水平三个核心,按照申报书和建设方案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服务于地方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在此背景下,A校外语教师既面临着机遇,又需迎接挑战。要加大加深横向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力度,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大力共建校本教材,推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五种途径,以为学校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为外语类教师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加大加深横向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力度

A校服务地方的定位需要借助相应的平台实现,横向课题则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途径。横向课题将是A校扩大对外联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以学校本位为依托,在服务地方的框架下,外语类专业需要加强与小学、外事部门、酒店、旅行社等行业的联系,主动作为,合作共建横向课题,逐步走入深水区,如翻译人才对外向型企业发展影响研究,高职职业外语类专业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开发与创新研究等。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会获取养分,逐步得到提升。

2.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

身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A校需要调动各种因素自主配置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够为更多外语教师提供赴小学、外事部门、酒店、旅行社等行业挂职学习、锻炼的机会,使老师能够与他们零距离接触,掌握第一手的知识与技能,把握最前沿动态,专业发展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返校后,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作交流,以自身的经历作分享。同时,挂职锻炼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将为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让学生也能跟得上趟,大大地辐射学校的各层各级。

3.拓宽国际合作渠道

教育国际化刻不容缓。目前A校已与美国、爱尔兰、韩国、迪拜等国有合作办学经历,这为学生提供了出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A校需进一步密切联系,为外语类教师出国培训、访学、研修提供平台。因此,A校外语教师能够走入不同课堂,体验不同文化,为其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师个人的成长对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4.大力共建校本教材

教材是师生共同依托的一种教学资源,好的教材将使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与行业紧密度联系大的的外语类课程,教师需与相关行业人员共谋共策,合力开发更具针对性、更适合A校发展实际的教材,并能逐步推广开去,如商务类、旅游类、教育类等不同外语类的教材。在教材语言的使用上,建议开发双语教材,以体现英语在行业中的应用,凸显“语言+技术”的特点,为培养未来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5.推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

作为教育比较研究方法的一种,“同课异构”以课堂教学为场所、以日常教学问题为切入点、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探求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为目标,能有效地强化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使“教师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校外语类教师可以开展校校、校地、校企、校所范围内的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活动的平台,互相借鉴与学习,扩大眼界,提高外语类教师实践能力,获得实践性知识,在提高自身专业修养的同时,反哺学校、课堂、学生,为课堂教学提供新鲜案例。

三、结语

新形势新背景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A校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需要立足地方,发挥自身特色,利用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A校在学校本位下,通过加大加深横向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力度、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大力共建校本教材、推进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五种途径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外语类教师发展,形成地方、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Freeman D & Richards J C(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G.Spark.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aff Development for Effective Teaching[M].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3.

[3]崔允t.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67-72.

[4]顾佩娅.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4):51-58.

[5]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论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11,(9):37-43.

[6]李茹,蒋宇红.从查尔斯・泰勒的“自我―社群”思想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外语界,2015(2):88-95.

[7]蒙诗茜.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8]彭静.着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国外应用语言学者论外语教师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4(4):59-62.

[9] 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199-205.

[10]张莲.外语教师个人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1]郑东辉.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篇5

通过板报宣传,座谈交流,会议等方式使青年教师提高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自觉主动地加强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认识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在业务能力上既要具有高校教师理论教学任职资格,也应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从我们研究中期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来看,青年教师中认为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比例较课题初期的调查问卷的比例提高了20%,说明教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建立学习型组织

不仅建立以教研室为单位的研究团队和工程项目团队,也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网络通信工具,加强不同专业间教师的交流,建立论坛、沙龙、QQ群组织,采取传、帮、带的方法,让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带领青年参加项目实践,及时在线交流经验,总结成果。在教师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了一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访学,赴外地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熟悉先进的科研思想和方法。同时,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进行相关学科领域理论和实践探讨,也进行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交流。让在校青年教师不出校门即可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拓宽视野,在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汲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近年我们请了香港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校的专家来讲学,在青年教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不断增强,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科研成绩。科研能力的增加,又进一步反哺到了教学上,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组建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基地

利用现有的实验和实训资源,组建供教师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青年教师深入到专业实验室进行学习,熟悉实验设备和教学实验,带领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活动。进入专业实训基地参与实训项目的开发研究,让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锻炼落到实处。现在我们已经组建了企业化仿真、网络集成、嵌入式开发等专业实验室,教师可在课余时间进入这些实验室学习。正是由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现在学生的应用实训课程的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这在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对口率以及全国性的学生应用技能的比赛中都得到了体现。

横向课题研究

地方高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参加横向课题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也可以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以项目团队的形式承接横向课题,参与企业生产工艺改革,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参与这些项目,一方面检验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找到地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国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

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是衡量技术人员是否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体现技术人员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院出台了不少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专业技术水平考试的政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现累计已有近70人通过专业技术水平考试,占到青年教师的80%。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选送青年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全方位接触课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突破专业课理论框架的限制,了解先进技术和工艺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一部分教师顺利从完成从“学生教师”变成“工程师教师”的转变。目前我们与IBM软件产品实训基地、深圳软件园、九江升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都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每年派送青年教师进入这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 土木工程教师;实践能力;关键问题;实施方案;目标考核

[中图分类号] D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3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填化进程日新月异、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建筑业最活跃与最繁荣的地区,建设规模和速度高居世界前列,有着相当规模的高坝水库、大型港口、高速公路、大跨度的桥梁和高层大跨建筑都陆续建设,它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为土木建筑业输送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适应并能够承担社会对土木建筑业人才需求培育的重任,首先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面向土木工程实践的师资队伍。然而,以目前建工类学院的师资现状而言,距离社会对面向实践的土木建筑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加强土木工程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偏少

由于高校建筑类学院的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几乎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很难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教学能力普遍比较弱。以笔者课题调研某学院为例,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任教师有28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21人,占到专任教师的75%。这些青年教师中有“双证”和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只有5人,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参与过实际的工程单位的项目,没有经历过建筑项目一系列的实践锻炼。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一毕业就走上大学讲台,在课堂上很难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实践技能型教师较少,而理论教学型人才却偏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实践操作能力,达不到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更低于实际需求,从而失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然而我们对此现象的关注度却很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高职类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时代的到来,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尤为重要[2]。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青年教师难以真正实现学术独立,在教学上,常常照本宣科,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难以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更无从谈创新。因此,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学实践能力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专业教师与实验教师能力不均衡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手段也在更新换代,精密仪器越来越多。这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许多专业理论课程中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习课程。然而我们的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指导实验或实习的能力,而实验和实习指导教师又在专业理论方面功底不足,只能指导实验或实习,而不能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单纯依靠实验指导教师,又无法将理论课知识融入到实验指导

中,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使用,对传统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对土木工程的专业教师要求更高了,既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先进的实用的技术让学生掌握,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如果专业教师不加紧进修实践知识,是难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

(三)培训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教师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培训,直接导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难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合。同时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学校作为培养教师实践技能的主体,行之有效的培养制度是建设一支懂工程技术的教师队伍。但大多数高校建筑类学院都没有建立相关培训制度,也没有建立与企业合作培养教师实践技术的相关制度。

二、土木工程类教师能力培养的方法和考核制度

目前各高校在落实人才战略,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究之间的结合水平。那么该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双师型”和教师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

组织教师到建筑工程企业单位实践,建筑类学院应制订相关培训方案,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在相关的单位进行挂职锻炼。事先确定好对口的企业和单位、进行组织选派,也可由教师本人根据本人授课性质与企业或相关单位直接联系,报学校和学院备案。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本学期将安排青年教师到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造价公司、工程检测等单位进行为期半年脱产的专业技能训练。另外,应完善教师实践培训基地的建立。学院要加强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造价公司、工程检测等单位相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期实践培训基地,保证青年教师有稳定的实训基地,更新教师实践教学的知识技能,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素质,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实践培训。

(三)出台相关的考核管理制度

目前青年教师大多数没有参加过建筑企业相关单位的实践锻炼。为此,学院出台了相关管理文件,要求凡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申请报名参加挂职锻炼,并将这个要求作为今后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资格的必备条件,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对于参加实践培训的青年教师,我们出台了具体挂职锻炼的考核要求:一是对参加培训时间作了严格要求,即在一年内不能少于3个月;二是加强过程监控。学院将组织人员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过程监控,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单位给出评价鉴定;三是培训完成后的要求,即完成制作一套工程实践和撰写不少于2 000字的实践锻炼的总结报告。通过挂职锻炼、参加实际项目的具体工作,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最新技术等方面信息,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学。

针对“双师型”复合人才缺乏的现状,把社会上相关专业的精英聘请进来,可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比如说,我院建筑专业和模具专业就吸纳了社会上的高级工程师,经过二、三年的培养,他们都成为了本专业的相关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带头作用[4]。

(四)实践培养的保障措施

学院根据需要,安排到相应的建筑设计院、监理公司、房地产公司、造价公司、工程检测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设计、施工、监理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这种模式也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供了最佳的实践途径。具体措施:一是由系主任作为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拟定本专业教师工程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二是一般安排在寒、暑假以及教师无教学任务的时间进行培训。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3个月。三是专业课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四是加强校内、校外教师实践基地的建设,每个专业方向至少建立一个稳定的教师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 孙强,马茂艳.工程教育与师资队伍培养关系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7-8.

[2] 秦本东,罗运军.建构理论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64-65.

篇7

关键词:实践教育现状;载体梳理与评述;新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一、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实践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2003年团中央实行西部计划,在各大高校招募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进行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基层法律援助等多种职位,对西部进行人才支援,这些学生被称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即“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每年在全国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地方政府推出暑期政府机关、相关部门挂职锻炼。2011年5月10日,同志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中肯定了支教扶贫实践对大学生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实践对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育人的教育思想。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和任务,也得到了高校自身的高度重视。高校在实践教育中运筹帷幄,拓展领域,推出品牌项目,加大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力度。

高校在大学生实践教育过程中,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特长和社会需要,推出众多实践教育课程和项目,通过与教学、党建、团学、成才服务等活动载体为大学生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搭建实践平台、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申报实践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作品大赛等载体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上海大学为例,该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专门为创业大学生开设创业苗圃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等等,还专门给大一新生开设了实践活动课程以丰富和加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二、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各类实践教育载体进行梳理和效果评述

通过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实践教育载体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校主要有三大类实践载体:一、开设专门实践课程,如大一实践活动课,通过理论辅导,让大一新生对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理性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教育活动中去;二、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如夏季学期专业实践课;由专业教师开设专项实践课程,定向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提供专业实践理论支撑,为学生从思考到实践搭建实验平台,也为实际动手提供思路。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将平时所学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付诸实践,更有指向性;大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进入相关行业进行实习、见习,也是很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三、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一)党团活动、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接触最多,也最容易参与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组织参与班级、社团、党团活动,丰富自身课外生活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方面的锻炼。

(二)寒暑期实习、挂职锻炼。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利用寒暑假期到企业、公司实习,与社会接轨;到政府机关挂职,了解。

(三)社会实践项目;大学一般通过学校党委组织部、团委、学生工作部立项通知或指导意见,大学生组建团队申报项目,确定立项,项目开展,结项,答辩评比等环节来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学生经过整个环节的操作,在策划、团队建设、组织开展、总结提炼、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对于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的实践能力将大有裨益。

(四)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了解民生、民情,体验生活,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他人、奉献爱心,为社会做贡献。

(五)社团活动。社团是大学生以共同兴趣爱好或自身特长为基础在校园中组建的群众组织。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自发组织、宣传、开展,他们通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达到自我的提升。

通过学校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来培养其在工作中的组织、沟通协调、表达能力等等实践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给广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成长自我的舞台。局限在于其锻炼的效果没有量的标准来测评。

四、大学生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一)资源有限,实践项目形式单一。由于高校与社会联系较少,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无法积极有效地从社会中汲取营养,使学校得到的社会支持不够,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过程中就遇到了资源有限、经费不足等问题,导致实践项目一般都是支教、助学、志愿者服务等传统项目,很难拓展新的项目形式。

(二)时间有限,项目延续性较差。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必须用于上课,课业学习任务重,只有在课余时间和假期才有时间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精力和长期做的活动,由于时间的原因难于开展或持续坚持,延续性不强。有时会给立项的对象造成大学生功利性强、不能长期合作的印象而使项目终结。

(三)关注表面,内涵不足。大学生对于社会了解不多,往往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容易改变初衷或迷失方向,将活动表面化或敷衍了事;重视活动形式,忽略活动内涵方面,最终偏离或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重实践,轻总结。大学生在开展实践项目过程中,参与的热情是有的,但当活动告一段落时,总结不足,没有深入挖掘实践的意义;另一方面不够重视活动效果的宣传推广,往往一个项目几个同学做完了就结束了,没有将活动的效果辐射到其他同学,从而导致活动的影响不够。

五、新时期新形式下大学生实践教育载体的几点思考

目前现有的实践教育载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教育平台和机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其局限性。新形势新要求下,国家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大学生实践教育载体需要赋予新的要求和新的内涵。国内外形势在发展和变化中,以国际化视野下看待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对现有的载体进行深层次的发掘,也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载体,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加大与国外知名大学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机会如海外实习、短期学术交流、与知名大学定期互访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走出国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了解国外先进的学科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

篇8

    文科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现状透视

    (一)积累的经验

    1、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与度较高由于文科专业研究生的规模相对较小,每个班级的人数比较平均,因此,更适合以班级为单位组队,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面向的对象基本是研一的同学,一个班级即是一个社会实践团队,要求研究生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因此社会实践的覆盖面较宽,参与度较高,至少有80%的研究生可以参加。

    2、借助奖助学金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取代了以往的公费自费制度。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有详细的实施细则,一般包括业务学习、科研能力、开题报告、思想政治表现等考核内容。而这可作为激励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抓手。一般规定,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在奖助学金的评定中,思想政治表现部分可以加分,以此激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3、建立社会实践立项指导团队随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社会实践已从以往的随意组队发展到必须经过严格的立项评审才能开始实践。很多二级学院也建立了由学位点负责人、部分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组成的立项指导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进行社会实践立项,本着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则,依据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实践的选题、预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提供专业指导,为社会实践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证。

    4、校院两级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充足的经费是保证社会实践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高校设立了校、院、系、研究生四方共同出资的制度,特别是学院设有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根据社会实践团队的立项及总结答辩结果,给予适当资助(带队教师的费用全额报销)从经费上保障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不足

    1、实践形式缺乏有机整合,主导形式周期短,缺乏深入性和持续性如果从广义的社会实践来看,目前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博士生挂职锻炼、参与导师课题的社会实践、在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等。这些社会实践形式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而且学科分布不均,差异性较大。如,博士生挂职锻炼的名额非常有限,一般一所高校的名额只有十几人左右,每个学院真正能够面试成功参与挂职的博士只有几人。参与导师课题的研究生数量也很有限,特别是对于人文社科专业,导师能拿到的课题不多,有些年轻的导师根本申请不到高水平的课题,所带的研究生可能在研期间一次参与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目前由校院两级主导的社会实践主要是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而暑期实践由于经费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周期一般都比较短,基本是一周左右,最长也不超过半个月,实践周期为一个月或以上的实践团少之又少。较短的时间必然影响实践的效果,无论是和专业相关的调研活动还是利用专业进行的服务都只能停留在一般的层面上,很难深入下去。且实践结束后除少数实践团外,大多数实践团只满足于应付学校组织的总结答辩,缺乏将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愿,实践成果及相关研究对意向单位的反馈以及进一步的沟通和合作都做得很不够。

    2、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现有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还很不完善,主要是后奖励制度,如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参评社会实践工作优秀个人,但比例很小,有些学院也建立了以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的评定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如规定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有1-2分的思想侧评加分,但力度不够,尚不能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变成研究生的内在需要,仍体现部分行政强制性的色彩。此外,从实践的时间上看,对于法律专业来说,暑期恰好是备战司法考试的关键阶段,大家很难全身心的投入社会实践。

    3、意向单位联系难度较大,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目前社会实践的意向单位联系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来说,调研主题大多集中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有一些话题也很敏感,而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接待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而不愿接待人文专业的研究生,使得一些比较好的立项题目由于联系不到合适的意向单位而搁浅。单位即使接待了人文专业的研究生,也对调研方式做很严格的限制,大多只能和领导层面进行座谈,不希望对普通职工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个别访谈。因此,听到的只是单方面的声音,获取的数据有限,影响调研的深入进行。此外,缺乏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意向单位的联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基本是一年换一个地方,实践单位在数量和稳定性方面都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

    4、社会实践的立项环节没有充分调动大多数研究生和导师的积极性,和意向单位真正的需求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目前社会实践的立项由校院两级共同组织完成,对于文科专业来说,立项环节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充分调动大多数研究生的积极性,缺乏向全体研究生和导师征集社会实践主题的环节,由于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基本是班长、书记牵头立项,而班长、书记的智慧毕竟有限,从而造成选题难。二是缺少统一向实践基地征求立项主题的环节,当然,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还很不完善,实践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专业缺乏稳定的、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因此,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对于某些专业来说仍以研究生为主来确定,存在单项性。基本的流程是先设计好主题,然后联系意向单位,由于立项时并非事先充分征集意向单位的建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和实践单位真正的需求脱节的现象。由于主题确定环节缺乏双向沟通,没有充分考虑到实践单位的实际需求,研究生调研的题目不一定是意向单位最需要的,二者缺乏有效的对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实践的效果。

    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一)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列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规范考核绝大多数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目前的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仍以研究生工作部和院研究生工作组为主,缺乏研究生培养部门的配合和支持。社会实践只是作为一项活动来组织,尚没有纳入教学体系,没有写进培养方案。而研究生非常注重培养方案,因为必须修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才能毕业,而培养方案中社会实践环节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度,认为并不影响自己的毕业,可参加可不参加,从而直接导致社会实践的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没有硬性考核机制等。因此,为了保证社会实践的惯常性和参与度,应和研究生培养部门协调,将社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写入培养计划,属性为必修课,和其它课程一样有学时、学分的要求,并且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科学、合理、规范的设计选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使社会实践和其它课程一样受到研究生的同等重视,从而实现在社会实践环节研究生培养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对接,共同助力,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二)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构建以专业实践模块为主,非专业实践模块为辅的多层次的社会实践体系应借助培养方案等平台将现有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结合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特点和需求等构建多层次的实践体系,比如,从类别上说,可以包含专业实践模块和非专业实践模块,研究生必须参加专业实践模块,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参加以提高人文素养为核心的非专业实践模块。从内容上说,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包括博士生挂职锻炼、暑期集中的社会实践、不少于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以及和专业课程学习考核相对接的专业调研等内容。非专业实践模块可以包括社会热点问题调研、志愿服务等。总之,提供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营养套餐,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等进行自由选择,使每名研究生都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充分激发研究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让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受益。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制约因素;实现路径

技术更新换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日愈受到重视,国内外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内涵、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我国十分关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化研究,并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给予优惠政策;2011年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仍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内在动力,学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结合新形势下市场需求状况,推进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完善,促进产业方、学研方、相关政府之间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变得迫切。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职能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在政府政策支持引导下,高校、科研院所、社会企业以创新资源共享及创新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合作研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对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促使各方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社会企业。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支持引导产学研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资源朝合理的方向流动;以本科高等院校为主的学研方则是作为科研成果输出方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等智力支持;产业方作为科研成果接受方,其职能是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客户服务的终端产品。

(二)各利益相关主体交互作用分析

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学研方承接产业方的横向课题、输送毕业生和提供培训等服务,以换取经费投入以维持高校生存与发展,而产业方则通过将学研方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学研方和政府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政府是学研方的政策支持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学研方则是在政府为达到其社会效应的过程中扮演政策执行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政府和产业方的交互作用中,政府通过政策实施、宣传推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方式为产业方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产业方则是积极响应政府制定的政策,在政策这个大框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在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分析

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宏观上存在三类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学研方主导模式、产业方主导模式。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重点选择产业方主导模式。产业方是最接近产品服务消费者的主体,通过分析产业方的市场调研报告,可以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效度达到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作为支持引导机构,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构建等方式促进产业方和学研方沟通交流;学研方根据产业方的需求定向进行设计研发,之后产业方将原始科研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满足其客户所需的终端服务产品。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应把握一个原则:在合理分配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的社会效益,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相关政府部门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联合培养基地资金划拨管理过于细化,高校等学研机构在项目申报、资产购买等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严重束缚研究的进行;对于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诸如鼓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引导性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进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因此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扮演桥梁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行业协会或者自身成立中介机构以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沟通。

(二)学研方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

学研机构对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本科院校高等教育通常没有像高职院那样设立对口的实训基地,而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为学生灌输一个大概的理论框架,导致学生真正上岗时远低于社会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要求,这些都与学校对专业的认知与重视程度紧密相关。此外学研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不健全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对高校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的主体身份的不认同,从而降低教师承接横向课题的积极性。

(三)产业方协同创新内在动力不足

产业方以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学研方希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时间长,有足够的资金流以保证其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由于知识技术的输出方追求的是长期效益,而输入方期望的是短期效益,双方目的不协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一道壁垒。此外,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三大主体政府、学研方、产业方而言,由于产业方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同时也是科研转化为产品的直接受益方,应该由产业方提供主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转资金。但是产业方往往只是提供能够满足其生产需求的这一部分知识产权的研究经费。

三、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实现路径

(一)政府强化自身支持引导功能

1.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引导政策政府应该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政策,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运行中主要是由产业方提供科研经费,然而企业的实力毕竟有限,为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运行,政府可以在固定资产购买折旧、营改增税收等方面减少企业经费压力。政府机构完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诉求并参考行业协会、企业团体、学研机构的意见后制定符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亟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利益驱动之下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引发相应的知识产权纠纷从而阻碍协同创新的深入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的相关条例,减少产权纠纷事件发生。2.发展专业化产学研中介服务组织政府可推行“科技经纪人”制度,即政府联合各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商讨确定中介人员的资格认证标准,规范其运作,使之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媒介作用。中介服务机构的任务是构建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促进学研方和产业方之间的无缝对接,定向化提高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度。当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情况下,中介服务结构可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性联接起来,朝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方向同步发展,加速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益相关主体信息资源流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二)学研方构建科研成果效度产出制度

1.健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基于产学研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实践环节必须纳入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和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将实践环节放到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里,促使大学生重视自身实力的提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强化高校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且将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长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完善高校教师科研立项经费管理制度,在监督管控的前提下保证教师能够便捷使用科研经费,从而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建立灵活的人才交流政策对于教师而言,学研方在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社会精英人士、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客座教授到学校任职,进而改变本科高校纯理论教学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研方应该积极推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学研方利用自身资源,在国内外上广泛寻求高等院校作为合作伙伴,定期输送本校学生到其他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强化学生自身素质。同时高校通过文化交流等方式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学生加强交流,提升学生多角度、宽思维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产业方明确科研成果输入的战略意义

篇10

[关键词]青年者;培养模式;设计与解读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43 ― 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者,作为党的事业坚强的后备队,是我们党正在试图解决的艰巨任务。青年者培养工程实施已经5年了,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青年者已进入了常态化培养阶段,原来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青年者的精细化培养,需要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提高青年者培养质量。

一、青年者创新培养模式设计

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及其培养实践探索了下列模式:学校、社会深度合作模式;分级指导晋级培养传、帮、带模式;价值澄清问题引导理论宣讲模式;成长小组团队研修模式;生活养成卓越目标模式;虚拟资源共享与政治实践历练模式。

学校、社会深度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旨在形成以学校为主,社会紧密配合、学校与社会共同承担培育任务的培养青年者的共同体。学校,显然是指承担全面启动青年者培养任务的高校;社会,主要指承担高校暑期社会实践与挂职锻炼的培养基地,也包括培养基地所在地的媒体部门。

学校、社会深度合作模式是学校、社会共同建立以培养基地为依托,通过工作会议联席制度方式保持深度联系,通过发展项目学校与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基地有专门的工作班子、工作程序,专门的工作岗位,对应青年者培养对象的学习与实践,为青年者培养对象提供较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及相应的要求。在过程中提供考核,活动告一段落后,组织培养对象进行总结提升,并认真听取培养对象对基地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青年培养对象来基地既是接受教育,也是发展项目的实施者,地方媒体通过深度宣传与报道予以配合。

分级指导晋级培养传、帮、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青年者进行分级培养以老带新。分初级普遍培养阶段、中级重点培养阶段、高级精英培养阶段三个阶段,层层推进,步步跟踪,形成“有梯度、有进度、老带新”的长期培养模式。不同级阶段的优秀学员在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成为比他低的阶段或同级的助教。由于跟同阶段的学员身份相同、年龄相近,对学习任务熟悉,学习态度良好,因此,学员助教自然就成了本阶段的学习骨干、工作的示范。他们所起的效用往往是老师达不到的,事实证明,在青年者培养的各个阶段设置学生助教,不仅可以解决教师人手不足问题,而且给每个学员树立了一面学习的旗帜。传,即传学习心得,传思想情感,传工作作风;帮,即帮助总结经验,帮助开展活动,帮助日常管理;带,即带头示范,带头遵守纪律带动大家共同成长。

价值澄清问题引导理论宣讲模式。这一模式的要旨是让青年者培养对象生活实践在价值系统内,有意识地设置问题,让他们用价值体系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理论宣讲的形式是让青年者培养对象组织成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创先争优先进人物宣讲团,向社会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培养对象自己定宣讲题、自己写宣讲稿、自己找宣讲对象、自己寻找宣讲场所。

成长小组团队研修模式。这一模式是让青年者培养对象组织成若干个成长型小组,培养活动主要依托小组开展。通过精心组织与指导小组开展读书活动、实践活动、团队研修,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使小组每个成员在共同成长中收获个人的政治、思想、人格、情感等方面的成长。

生活养成卓越目标模式。由于青年的本质乃是自我实践的产物,青年的生活方式是青年的自我生产方式。因此对青年者的培养要着重引领、型塑其生活方式。这种模式的要旨是让青年者培养对象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以形成卓越人格为目标的者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实践方式。

虚拟资源共享与政治实践历练模式。这种模式是把网络引进青年者培养过程中,构建区域专门网络体系,发挥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网络的优势作用,把青年者培养对象的虚拟教育资源学习、虚拟人际互动、虚拟政治实践历练有机结合,使青年者的培养具有时代性特征。

二、青年者创新培养模式解读

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方法体现的基本样式。青年者成长的长期性、复杂性需要多种培养模式进行匹配,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上述模式,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