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挂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06: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生挂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生挂职总结

篇1

本刊讯(特约记者 张 鹏)“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都是党和军队教育培养的结果,是病人和同事支持帮助的结果。所以,我要为我们的军队和人民一直工作下去!”5月底,在组织“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授课时,92岁的第二医大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对全院人员如是说。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注重利用身边典型引导,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医大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肝脏外科三人研究小组”发展成为今天学术地位和医疗水平均居世界领先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吴孟超院士是探路者和带头人。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勇闯、勇于创新、永不满足、永远争先”的“吴孟超精神”自然就成了医院建院育人的“接力棒”和“传家宝”,引领和激励一茬茬东方肝胆人敬业爱岗、济世救人。他们编辑出版了吴孟超院士的传记、画册、故事集,拍摄了记录吴孟超院士成长的宣传片、纪录片、电视片,开展“阅读传记明心、观看影片励志”活动,举办“吴孟超杯”系列文体比赛,不断强化大家对“吴孟超精神”的认识理解,使之成为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肝外一科医生黄亮深有感触地说:“上学时吴老是我们心中的偶像,现在吴老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以实际行动教我们怎样爱党爱国爱民,如何敬业勤业精业。”

正是在吴孟超院士的影响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钱其军、程树群,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沈锋、高春芳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综合疗法治疗巨块型肝癌》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肝胆肿瘤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等指标不断刷新。国家肝癌科学中心、肝炎与肝癌防治协同研究创新中心等单位相继落户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连续两年被评为“总后先进党委”和“先进师旅团级单位”,连续4年在上海市病人满意度万人问卷调查中名列前茅,医院门诊量、手术量、医疗收入等屡创历史新高。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髋臼骨折治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本刊讯(特约记者 白 进)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17岁的小沈如愿地考上了大学,和同学们一起庆祝来之不易的幸福,欢呼雀跃。几乎没有人知道,8年前一次严重车祸导致他的髋臼骨折,险些让他终身残疾。创造这个医学奇迹的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许硕贵教授和张春才教授,他们创新的髋臼骨折治疗方法解决了9个世界难题,使我国髋臼骨折治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髋臼骨折国内外的治疗方案无非是髋关节融合术,或者待成年后二期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对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手术可能使他终生残疾。跑遍上海各大医院的小沈父母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长海医院,找到了该院骨科许硕贵教授和张春才教授。此时小沈已受伤503天了。许硕贵、张春才利用他们在髋臼骨折治疗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为其实施了髋臼、股骨头、韧带重建术。小沈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后弃拐下地行走。术后6年,个子已经长到1.8,和同龄人没什么两样,活动自如。

据介绍,许硕贵、张春才教授使用的是他们经过15年努力与探索,在总结我国1000多例患者的基础上,提出的髋臼骨折的三柱理论与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他们设计研发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并应用到全国两千余家医院,从而解决了30多年来在髋臼骨折治疗方面的9个世界难题,使髋臼骨折的解剖复位率达到92.7%,功能优良率达到92.69%。这一原创性成果使我国髋臼骨折治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第四军医大学 成功研发的纯度超99.5%的制氧机成为野战生命支持系统“新贵”

本刊讯(通讯员 赵 贽 张 静)第四军医大学成功研发的纯度超99.5%的制氧机装备是世界首创、我国唯一符合新国标和药典要求的医用制氧机,有效地解决了部队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这一军事医学难题,填补了我军野战环境下生命救治快速制氧的空白。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栗文彬主任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我系紧紧围绕部队战时卫勤保障、平时作战训练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求,坚持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大力开展军事医学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我们最新研发的这台制氧机,就可在野战环境下手术救治时快速制氧,完全不需要后方输送。目前,这项成果已成功装配于我军第一艘舰船,为舰载机提供全海况、全航程、全天候的航氧保障。”

“这台医用制氧机,可是我们野战生命支持系统里的‘新贵’!”承担这台装备研发的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罗二平给记者介绍说,这台医用制氧机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制剂,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净化分离出纯度超过99.5%以上的医用氧气,成为我国唯一符合新国标和药典要求的医用制氧机。

部队的难题,就是攻关的课题。近年来,他们着眼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任务,紧贴部队平战时卫勤保障需求,坚持为军而研、为战而研、为赢而研的科研方向,以研发军队急需卫勤装备为牵引,一大批紧贴部队需求的关键技术和卫勤装备在这里诞生,有的已应用部队和临床,部分关键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制氧增氧技术研究方面,先后研制成功了单兵高原增氧器、单兵高原氧气机、车载氧气机、“营房帐篷弥散富氧装置、野战制氧车等系列装备,其中,单兵高原增氧器被总部列为战略物资,并被军事博物馆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标志性成果永久收藏。这一系列制增氧设备有效解决了部队急进高原中抗缺氧难题,为保障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得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支撑和军队重大重点等各类课题1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近150余项,以医用膜分离制氧机为代表的系列卫生装备,填补了我军高原抗缺氧及医疗用氧装备的空白,已成为原创性军队卫生装备的研发基地和复合型军事人才培训基地。

边防军医“挂职”深圳学医术

本刊讯(通讯员 江 峰 钟 勤 张宾宇) “非常高兴来到全国边防最大、最好的医院挂职学习,我们一定会珍惜机遇、学习技能、锻炼作风,把特区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带回边防和雪域高原……”来自边防总队医院的医生陈佳在参观广东边防总队医院PET/CT科室时,这样激动地说道。

此次边防的3名医生分别来自边防总队医院、阿里霍尔边防派出所和拉萨边防检查站,挂职锻炼为期6个月,他们将被分配到广东边防医院内科、外科、急诊科、特检科、泌尿科等多个科室进行跟班作业,进修学习。

篇2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素质提升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素质现状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呈现出人才缺乏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中、高级专业人才较多,但后继力量缺乏;存在无学历、无职称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在县级与区级防控机构,该问题更加严重。专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构成尚且如此,乡镇的卫生院的工作人员素质形势就更加严重。这种从业人员的素质现状与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迅速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会进一步阻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对于疾病预防与保健工作的需要也逐步增加,相关工作的工作范围以及工作量也因此不断加大。

在人员的总体构成上,职工的年龄普遍较高,具有人数较多的以工代技人员,而技术骨干却相对较少,使得用人时工作人员不够,闲暇时工作人员众多,影响具体工作任务的安排。另外,由于工作人员数量较少,还要兼职进行免疫规划、流行病、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以及结核病防治等众多工作以及临时性工作任务来应对上级单位的检查,使得疾病防御控制工作应接不暇,工作人员面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素质提升途径

2.1加强重视,优化队伍

想要提高疾病防御控制工作的整体质量,政府必须要加强对于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一,要将政策向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倾斜,适当增加防御控制机构的人员编制以及经费投入,接纳高学历高水平人员进入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第二,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在卫生事业单位方面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精神,同时引进竞争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促进工作人员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推动工作队伍人员的精干化,努力打破平均主义的桎梏,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优秀人才能够在体制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对于非专业人员进入工作队伍的现象要彻底杜绝,同时,加强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引进,努力扩大专业人员在疾病防控队伍中所占比例。第三,要进一步健全教育制度,推动在岗职工的再教育,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第四,要引入竞争机制,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鼓励优秀工作者,在组织内部创造良好的竞争与学习氛围,有利于加强工作人员对于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第五,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要进一步加大,优化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同时通过改善科研与工作环境,优化工作人员待遇,进而稳定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吸纳更多优秀人才。

2.2加强教育,端正态度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其自身的端正态度。因此,疾病防御控制单位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思想上的引导,促使其端正工作态度,以饱满的热情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第一,要做到勤看。工作人员要勤于读书学习,经常到工作地进行现场勘查,同时,认真研读卫生防疫方面的法规标准以及规范与预案,仔细查看检测检验的评价结果,特别是对于其中检验结果与现场勘查相左的情况,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判断。第二,要养成勤问的习惯。既要详细的询问现场知情人,也要经常向相关领导、上级、同级以及下级医生请教与学习。第三,要勤于倾听。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既要善于听取当事人的说法,也要听取现场工作人员的看法,还要考虑当事人家属的意见,做到对不同人群与不同意见的全面掌握。第四,要勤于动手。工作人员要及时书写卫生学检测与评价报告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及时归纳疾病防控经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第五,要勤于思考。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归纳,进而找出差距与不足,吸取经验与教训。

2.3积极学习,提高能力

疾病预防与控制人员要积极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四种能力。第一,善于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基础理论,还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讲座以及论坛资源等,对相关领域的先进成果进行了解与学习。第二,勇于创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实践的工作,工作人员要在实践中善于发现,得到启示,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新的疾病防控技术以及先进理念。第三,独立工作。疾病防控工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因此,工作人员要努力培养自身独立工作的能力。第四,科研攻关能力。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科研方法,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积极利用科研技术条件展开科研攻关工作。

2.4开展培训,提升素质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专业培训。可以委托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也可以鼓励工作人员进行脱产培训,以及参加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第二,案例点评培训。疾病防控单位可以通过选择真实的案例并让受训人表达自身观点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来进行经验交流与意见共享。第三,现场观摩。可以选派管理人员前往优秀防控单位进行考察学习,或者到下级机构进行挂职锻炼,进一步吸收管理经验。第四,轮岗交流。为解决流动性差的问题,疾病防控机构可以立足锻炼,进行“培养性”交流,也可以立足改进,进行“互补性”交流,还可以立足倡廉,进行“回避性”交流,进而拓宽工作事业,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人员素质。

3.总结

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素质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单位加强培训、自身努力学习,三者相互协调才能相互促进,达到提升人员素质,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洋.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10):54-55. 

篇3

赵国先到残联9年,事业发展挺快,2006年房山被评为“十五”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他付出了艰辛。说起当年这些事,他绘声绘色,话语中充满自豪与成就感。

两点理由自愿调残联

2001年10月,赵国先调任区残联理事长,在房山引起些反响。不少人以为他犯错误了,一些人打电话来为他抱打不平:“老赵,你甭去,瞧区委怎么了你!”赵国先大笑,因为他心里清楚,调残联完全是自愿。

赵国先一直比较强势,当过两个乡镇农工商公司总经理,一个乡镇镇长,两个乡镇党委书记,最后一站是从张坊镇党委书记调区城管大队长。干了两年,他自己要求不干了,主动向区委书记提出要到残联。

什么理由令他自告奋勇?说来简单,两点理由:一是感受,二是感动。

先说感受。赵国先老家在十渡深山沟西庄村,大哥是聋人,他排老四。大哥两岁得火龙子病,即重感冒,被乡村医生扎坏了耳朵,直到今年70岁了仍打光棍。但大哥极聪明,农活儿没有不会的,人极善良,种的菜送给村民,帮工盖房不收钱。赵国先的母亲66岁去世时,把他叫到床前说:“你大哥就托付给你了!”此后近30年,大哥一直由赵国先照顾。

由于大哥的缘故,他对残疾人有一种天然的感情,村里孩子喊大哥“大哑巴”,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他常讲,对残疾人首先是一种尊重,不光是送点米面,搞点救济。他那时就琢磨:“将来要有这么个组织,点这个活儿,为像大哥那样的残疾人服务。”

再说感动。赵国先在张坊镇当党委书记,深山沟东坊村小学有个患骨癌的肢残小孩叫顾洪有,同村小孩顾亚男背着他上学好几年。后来到镇中学上学,相距20多里,背不动。顾洪有上不了初中,急得直哭。管教育的反映给赵国先,他亲自去了东坊村,指示无论如何也要让顾洪有上中学。中学没住宿条件,就在旁边敬老院给他安排间房。这事不知怎么传到区委书记耳朵里,1998年教师节,张坊镇中学要开学,区委书记、区长都来了。区委书记从顾洪有家背着他到东坊村小学,和老师同学告别,然后区长抱着他上车,亲自送到中学。当时场面非常感人,好多人都哭了,赵国先也哭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念头在他心里生了根。

从市残联排分垫底做起

赵国先到任时,房山区残联已连续几年在全市18个区县残联年底排分垫底,市残联发文件公布评比结果,全市同仁一清二楚。

赵国先不信邪,上来先抓调查摸底,迅即提出工作思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头一个重点是组织建设,当时乡镇残联和民政科混在一块。2003年他开始抓乡镇残联单列,找区人事局、组织部联合下文,24个乡镇成立残联组织,配15个专职理事长(山区兼职)。2004年配备专职委员,2005年在全市第一个配备农村专职委员,462个村成立残协,专职委员配了488人,超百名残疾人大村配两人,一人专抓康复。完整的网络体系,干起工作得心应手。

然后抓了设施建设,建立15个温馨家园、25个职业康复站、120个康复站、14处扶贫基地、31个辅具站。依托卫生医疗机构,成立6个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聘请24个专家,发挥康复专家作用。

然后是办实事。从2002年到2009年,区政府每年发文为民办30件实事,每年都有关于残疾人的1至3件。连续8年共办16件实事,投入2084.1万元,残疾人受益15300人。

短短几年,房山区残联在全市残联年底排位,从倒数第一跃居10个远郊区前茅。

当残联理事长讲究五抓

赵国先在市残联的内蒙对口单位培训班上讲过一次课,题目是《怎么当理事长》,他讲的“五抓”挺有意思:

一抓思路。作为理事长,要考虑全面指导思想,2002年开始,他每年提出个思路:比如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比如打基础、强管理、上水平等等。

二抓协调。他归纳,残联社会化工作核心就是两个字:协调。全区单位按自然排,残联位置不靠前,得主动协调。比如市残联开完会,他立即拿出方案,向主管区长、区委副书记汇报,领导一点头,工作便易于开展了。再比如开展丰富活动,区委班子20多号领导,从区委书记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无一不请他们参加,包括年终走访,全给他们“布置活儿”,请他们了解残疾人情况,搭建参与共享平台。

有两次抓协调效果明显。2003年,区委副书记参加区里爱心工程仪式讲话说,要把残疾人工作列入乡镇六好党委评选。副书记的话上了简报,赵国先就追着区委组织部, 希望纳入评选,结果百分考核,残疾人工作占了4分。差0.1分就评不上六好党委,过去,残疾人工作在乡镇排不上号,有了4分以后,党委书记、镇长都来找。赵国先说,要想不刨分,请把残联工作干好。那年韩村河镇只评了2分,镇党委书记急了,把残联理事长撤了,主管镇长换成强势副镇长。

2006年抽样调查总结会,赵国先请来区委书记聂玉藻。聂书记响亮地说:“各级党委政府每年要有两次专门研究残疾人工作”,“不研究残疾人工作,就不是合格的领导班子,不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就不是称职的领导者。”聂书记的讲话对残疾人工作推动很大。

残疾人工作要借力打力,一块500斤的石头用杠杆就能撬起来。赵国先是政协委员,连续5年,每年底区政协会议搞论坛,他都找政协主席,挤进去发言,并转化成提案。一旦形成提案,区政府就要盯着落实了。

残疾人工作还要争取领导,聚集人气。残联每年给区委、区政府发份信息,请主要领导传阅。残联重点工作,都给乡镇书记、镇长写信,让他们知道残联在干什么。争取委办局,刚开始是赵国先协调委办局参加残联活动,逐渐变成委办局搞助残活动,请赵国先去讲话。

三抓特色。赵国先每年最少走访50户残疾人,他了解到,农村肢残人在家出行很不方便,2007年在全市第一个提出重残家庭无障碍改造,当年改造了180户。这180户派代表给区委、区政府送锦旗。区委聂书记、祁区长接旗。聂书记问,还有多少户需改造?赵国先说2000户。聂书记说要加快速度。最后,连续3年全区共完成1780户。

四抓思想。这两年,经赵国先做工作,一名残疾人提为区残联副理事长,办公室主任到乡镇当组织部长,现在康复办主任又去挂职锻炼,让残联干部看到希望。平时,他帮助联系干部子女上学、媳妇安排工作。赵国先认为,这也是思想工作,可以化为残联的凝聚力。

篇4

一、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变“给什么要什么”为“要什么给什么”

群众需要的不仅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花”只艳一时,“炭”才暖人心;群众要的是精品是实惠,而不是垃圾不是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调查,了解群众所需所急,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改变形式内容、方式方法,把政策下乡、科技致富、文化扶贫、卫生宣传、法律普及、教育支援等相结合,从最初的“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从“最初的探望”到“经常的留守”,从“天女散花”到“对口帮扶”,从“给什么要什么”到“要什么给什么”。下乡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服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城乡交流的层次也越来越深入。

1、文化下乡改进方法

文化下乡引导农村舆论,解疑释惑“三农”政策,提高农村文明,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下乡演出年年实年年新。每年从全市各行各业抽调文艺精英,组织文艺宣传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国策文艺宣传在“思想上突出主题,内容上贴近群众生活,艺术形式上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格调上雅俗共赏”,其演出每年达20多场,行程达300多公里,踏遍每个镇街,历时半个月,节目达20多个,观众近10万人次。此外还有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

(2)、下乡图书成精神食粮。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组织送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下乡、下村、下社、到校,每年有300多人下乡流动、走街串户,送书上门近10000万册,捐献图书1000多册。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3)、下乡电影做“银幕教科书”。与企业联姻,72支农村电影队常年奔走于乡村校园,每年放映7200多场,观众达250万人次以上,放映优秀国产故事片400多部,农村科普、科技影片100部。中小学爱国主义电影系列化教育,把电影送进校园,每生每期观看4-5场国产优秀故事片。

2、科技下乡拓宽渠道

种田需科学,“雪中送炭”式的科学下乡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智力支持。

每年组织各类科技人员下乡,多渠道向农村送科技书刊、科技录像带和科技资料。组织好科技大集、科技之冬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难题。结合农业科技推广月活动的开展,组织18个市级部门、15个市级学(协)会、300多个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平均每年组织科技赶场150多次,出动科普宣传车150多辆,展示科普展板、橱窗3000块,接受咨询群众约20多万人次,发放资料60多万份。

3、卫生下乡完善机制

卫生下乡为农民致富注入了新鲜活力。

动员广大医务人员下乡,为农民防病治病。动员各方力量,把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送到农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乡村医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计划生育政策和优生优育知识,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街头宣传、议诊等形式,向农民群众送医药,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平均每年下乡20次,参加活动的医务人员达500多人次,出示展板40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40万份,议诊群众4000多人次,受益面近45万人。

4、教育下乡持续深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村教育是农村致富的关键。我市创选性地把送教下乡作为活动内容之一,常年开展。

常年组织学科带头人、名师、全市初中、小学、幼教优秀教师近100名到到各个乡镇、特别是贫困山区支教、送优质课、示范课下乡,平均每年送教下乡100多次,指导山区教师近600多次,为农村中小学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带去优秀的教学资料、器材;等30名幼教教师送教到等地,每年约24次80多节。何德芬等30多名小学教师到傅家、石门、中山等地,每年约30次100多节。等40多人中学教师到等地,每年约35次120节。

二、变“多下乡”为“常下乡”,变“送、教”为“培、建”

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水平的根本。广大农村在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城市的文明成果的同时,急切地呼唤着知识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的建设力量。仅靠组织几次集中活动,动员人员下几趟乡,送一些东西,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渴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致富的问题。治本之法是变城里人主动送、主动教为农民主动学、主动用。

1、变“多下乡”为“常下乡”

农民主动学和自觉用的前提是变“多下乡”为“常下乡。“三下乡”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要求数量、内容、时间上的“多”。“常下乡”要求把组织活动与机制建设

结合起来,既抓住当前,也考虑长远,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三下乡”扎根于乡。

(1)、对口援助全面开花。市委办、市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农办、科协、移民局、民政局、教委等部门、企事业单位按照“五定”(定点、定期、定量、定指标、定效果)原则,有针对性地与灾区、贫困地区结对子,对口支援,长期帮扶。经常深入到等边远镇,与对扶贫村开展组织生活、文化活动、交心谈心活动,与当地村干部、群众一起找贫困症结、为致富出点子、找项目、谋出路。形成精力尽可能多地往那儿投,物资尽可能多地往那儿送,人员尽可能多地往那儿住,信息尽可能多地往那儿传,设施尽可能多地往那儿建的有效机制。

移民局除每年组织机关干部到中村送实惠外,还牵线搭桥让其与支坪的结成对子,花铺村每年不定期向进行物资、种子、化肥、衣物、粮食、技术、资金方面的援助。教委向对口扶助村每年提供教学实话援助,还帮助双凤新修了学校。

(2)、文化下乡时时有处处有。四大片区元旦春节文艺演出异军突起,以其广泛的大众性、鲜明的地域风格渐成“一地一特色、一地一风格、一地一品牌”的艺术格局。全市各镇街参与面达90,形成了要我演为我要演,东西南北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形势。演出场近30场,受众达50万人次,吹拉弹唱戏曲偕全,内容丰富、声势浩大,营造了节日的吉祥气氛,成了农民自己真正的演出。农民亲切的称为“常驻农村的流动艺术团”。

(3)、支教活动持续深入。每年选派直属学校的20-30名骨干教师到贫困山区支教一年,实行轮换制,保证城里的先进教育在农村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党校的干训科科长李健、一中的骨干教师周习文、师范校教研室副主任袁义星等100多人前仆后继到边远的等地支教,给农村学校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成为广大农村教师身边的导师。

(4)、卫生小分队走村串户。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保健所、疾控中心的近100名业务骨干组成卫生小分队深入农村开展农民健康检查、议诊、疾病防治教育等。各镇街卫生院每月到各村卫生室进行指导检查1-2次,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各村卫生室的赤脚医生成天奔走于田间地头,农民群众在家就可以享受送上门来的各种医疗服务,吃药、打针、治病样样方便、样样放心。

2、变“送教”为“培建”

农民自觉主动学和自觉用是“培建”的目标,“送”、“教”、“用”结合,“培”“建”结合是解决“三农”的根本。培,就是通过培训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建,就是村村建设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教育基地。

(1)培训培养造人才

人才是干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培养是造就人才的途径。

把为农民培养文化、科技、卫生、教育人才作为评价各职能部门“三下乡”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活动的主攻方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集中办班、现场授课、送出去学习、手把手传授等形式来培育人才。依托江南职高农业培训基地,推行村干部学历教育,到现在已完成中专学业毕业的共3703人。这些人回到村后,对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03年起,根据市委市府提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村班子建设要求,与渝西学院、委党校联合开办村干部学历教育大专班,2003级和2004级共招收学员149名。村干部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群众,起到了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作用。每年在镇、村、社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50多期,科普讲座20多次,推广新品种10多项,传播新技术近50项。此外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科技致富典型经验,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柏林镇天坪七社社长经过培训后,回家在山上放起了300多头黄羊,年收入超过1万元,像他这样的例子有上千人。等贫困村每年还选出农民到绣庄村、花铺村学习实用技术,培养了一批农村技术带头人。

教委每年利用寒暑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到城、师范进修校培训基地、五大教研究片区作新教材、课改培训,每年达2000多人次,每次达4-5天。

(2)、建设基地

只有从阵地上加大建设,才能破解农村致富奔小康的瓶颈。

为此采取了财政、考核、部门捐赠和多方筹集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全市27个乡镇都建立了文化站,村村建起了农村示范图书室,部分乡镇村村建有藏书500册以上的图书室。建立了农民俱乐部、山歌队、腰鼓队等100多个。80%以上的村建立了广播室、阅报栏、文化活动室。村村建起了卫生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建立了50多个科技园地科技书屋。成为农民学技术、学文化、得信息、强身健体的有效场所。

民政局向每户提供5000元的援助实施高山移民,在2年内实施完毕,共支援10多万元,该村的贫困户在中山镇街上新修了漂亮的楼房。并联系慈善协会为敬老院修建了15万元的老年人健康活动中心,为老年人营造了一方娱乐天地。在实施西部远程教育中,全市村完小以上都有电视。3000万远程教育资金让每一所村完小的农家娃受益,坐在教室鼠标一点就能看到听到北京等地名师特师的课。

三、变“输血”为“造血”,变“三下乡”为“三扎根”,培养一支不走队伍

“输血”重在“送”,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造血”重在“培建”,方是长远之计。变“输血”为“造血”,变“三下乡”为“三扎根”,关键是培养一支不走队伍。

1、变“三下乡”为“三扎根”,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三扎根”就是不仅要使专业技术人员“常在乡”,关键是要在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文化、科技、卫生、教育队伍。用几年的时间达到每村至少有一个法律明白人,每户有一个科技当家人,每村都要有符合标准的文化、科技、卫生活动设施,从而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三扎根”工作讲的是农民想的,干的是农民盼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到了农民院坝上、家门口。只有变“三下乡”为“三扎根”,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从而增强农村的造“造血”功能。由于利用了广大农民有强烈需求的群众基础,利用了农村有一批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人才条件,利用了农村乡镇曾建立过一批文化活动设施的物质根基,因此效果显著。

傅家镇特困户严均林在从社长那儿学到了一些养殖技术,在傅四公路边圈养200来只小尾寒羊,从而一举脱贫致富。而像他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送教下乡中,许多农村教师迅速成长,开始了送教进城。张艳等农村教师送教进城,为城里的同行们上课5次达20多节。

几年来“之夏”、基本国策文艺宣传、四大片区巡回演出的熏陶,许多农民的文化水平明显提高,自发加入到文化演出中,每年的“之夏”都有农民演员专场,每年的四大片区演出中都以群众演员为主角,他们用大众化的方式,谈农民新生,演农村生活,唱农业丰收。有的片区演出中,当地的群众演员还当上导演、策划。各种群众人才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时期农村中的文化带头人。

院退休人员王家林在中山老场开设,常年举行川剧座唱,古镇上时时丝竹声声。中山文化人丁明星的明星茶馆里,常常高朋满痤,拨弄琴弦。成为中山文化的一道风景,引得前来欣赏的游客络绎不绝。农民小说家欢镜听在下乡活动中汲取营养,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2、“三下乡”与驻村工作相结合

活动能够在农民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与驻村工作的结合成也分不开。它丰富了“三下乡”的内涵,拓展了“三下乡”的领域,充实了“三下乡”的内容。

驻村工作队员在帮助当地理清发展思路、引进帮扶项目的同时,广泛组织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先锋、柏林、杜市等镇街每年选调精英到村上挂职、促进农村各种问题的解决。

篇5

一、凸显改革成效的三大亮点

基础设施全省各县区一流。新建的县人民医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集医技住院大楼、综合办公大楼和门诊大楼为一体,医疗器械、设备先进,硬件设施领先全省绝大多数县区医院。改建后的县中医院交通便利、就医方便,被省卫生厅领导誉为“发展变化最大、发展思路最清、成效最显著、医疗环境和住院条件最好”。县疾病控制中心规划科学,理念先进,设施设备及人员队伍齐全,得到省级专家的好评,是全省县级疾控中心样板实验室。各乡镇卫生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有的乡镇卫生院还配备了病人与医务人员联系的传呼系统。全县88所村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已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正朝100所的目标迈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全县医疗卫生系统业务总收入从20xx年的800余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00万元,今年1-8月份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元。在业务总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群众负担不升反降,住院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同比分别下降了21.9%和12.1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医、药费用比例趋于合理,走出了“以药养医”的困境,20xx年1-8月数据显示,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41%,达到了省级医院医药收入比的水平,实现了“以技养医”、“以医养医”的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xx年上栗县人民医院成为首批14个被省卫生厅授予“群众满意医院”的县级医疗机构之一,20xx年县中医院被评为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上栗县被评为了全省创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全县已有4所市级“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8所市级“母婴安全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三个全省领先”。一是报销手续之便全省领先。首创了“乡镇医院直补”,实行“即医即报”,定点医疗单位全部设立直补窗口,农民出院当日即可领取补偿款;实行“限时报销”,在县外住院的参合农户,出院后只需将相关手续交至乡镇农医所,15天内可领取报销款(省里的标准为20天);实行“电话预约送款”,登记了所有报销医药费的参合农民的联系电话,对居住分散且路途遥远的农户给予特殊照顾。二是补偿比例之高全省领先。上栗县新农合最高报销率达70%,实际补偿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可报销费用比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三是受益面之广全省领先。结合本地实际,将住院分娩纳入补偿范围,将8种门诊大病纳入住院补偿范围或定额补助对象,扩大了受益面,1-7月以来,受益人口达5万多人次,总受益面列全省9个县市区的第15位。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五个统一”

1、收支管理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卫生部确定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县,也是卫生部通报的试点工作先进县,上栗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对全县23家医疗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方面,严格收入标准,实行一个标准收费,公开药品价格,防止暗箱操作,需要减免的特殊困难群体一律经过县卫生局批准,杜绝乱收费,收人情费。另一方面,改革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每年由各乡镇卫生院出资,筹集一至两百万元,分期分批建设各乡镇卫生院,两至三年时间内完成了所有乡镇医疗机构改造。

2、人员调配统一,提高素质促交流。全县建立了完善的专业技术人才上下流动机制,每年按照一定比例选派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挂职;选拔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所)优秀业务骨干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跟班,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市级、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设立了医疗培训中心,每年举办2-3期业务培训班,聘请省级医院专家给医务人员授课,今年已培训300人次。鼓励参加学历教育,组织了54名乡村医生报名参加中医中等学历教育。改革人事制度,对各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公开选拔,对普通医务人员实行逢进必考、双向选择和末位淘汰制。

3、药品采购统一,降低价格惠群众。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的网上集中采购,采取限价竞价为主、议价为辅的方式,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保证了药 品质量,减少了流通环节,控制了药品的层层加价。今年1-9月,通过全品种集中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30.36%,让利群众200余万元。

4、设施配备统一,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县按照中心卫生院及普通卫生院的设备配置标准,对省级下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五大件”基本医疗设备,即:x光机、心电图机、b超机、下腹部手术设备和一般检验设备。对村卫生室(所)则结合民生工程要求,按照诊断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和治疗室“五室分开、配套齐全”的要求,抓好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统一购置了制度牌、科室牌和医疗设备(资料柜、体重计、高压消毒锅、毁形器)。

5、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服务保质量。统一印发了临床诊疗规范,全县卫生系统临床医生人手一册,要求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统一印制了病历,制定了奖惩措施,发现不合格病历3次以上责令责任医生下岗,对单位负责人诫勉谈话。

三、值得借鉴的四点启示

1、抓投入,政府支持是基础。县人民医院建设投入20xx多万元,中医院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疾控中心建设投入500多万元,村卫生所(室)建设投入100万元,加上设施购置、人员培训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20xx年,全县财政支出用于医疗卫生事业达2638万元,占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6.2%,今年1-7月,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已达20xx万元。除县本级财政的直接投入外,还努力争取了上级部门和乡镇、村的支持。一是以项目为载体筹集资金。积极与省、市卫生部门进行业务联系,取得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了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2个,建设项目资金近20xx万元。二是利用政策减少开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时,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争取土地全部划拨,规费全部减免,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三是同步建设节约资金。上栗县规定,在规划建设村委会时要规划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所)建设要与村委会建设同步,建成后由县卫生局给每个卫生室(所)配套3000元,不足资金由村里补助。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栗县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短三四年间跻身全省农村卫生先进县区行列,为全县40多万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树形象,群众观念是根本。上栗县医疗卫生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给群众带来最大的实惠。一是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为载体,连续几年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据调查,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二是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主动上门走访、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恳谈会、建立投诉机制,广开渠道倾听民意,仅今年就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登门走访调查群众3000多人次,针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推出10条卫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措施、15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措施。三是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出台“三免四减半”等一系列惠民医疗政策,对特困户、低保户、70岁以上老年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农村独生子女及二女户等,实行“三免四减半”。三免即门诊患者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四减半即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群众观念贯穿在上栗医疗卫生工作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时候。例如,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有关负责人屡次表示希望在现有报销比例为70%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提高,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还谈到将与民政等部门合作,降低困难群体就医付费门槛,特殊情况下实行“零付费”,确保无一人因病返贫,无一人因贫困有病得不到治疗。

篇6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 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 category、重特色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 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 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 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 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 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 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

篇7

1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法现状

1.1畜牧兽医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

目前,动物医学专业面临招生难而就业形势却非常喜人的矛盾局面。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现代畜牧兽医行业不甚了解,许多考生因传统观念作祟或“怕吃苦”而不愿报考;二是畜牧兽医科学及动物检验检疫条件复杂,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更高,考生对从事动物医学工作具有畏难情绪而不敢报考。就业形势好是因为现代动物医学产业和畜牧业方兴未艾,动物性食品安全及共患病日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能从事高效无公害饲料生产,畜禽、伴侣动物、经济动物疾病和共患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动物及动物性产品的检疫、检验,兽药及兽医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突发兽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工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突出。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分配关系

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动物医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所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基本达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但就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培养高素质能吃苦、强技能、能创业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目标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科学设置实验、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2]。同时,在实验项目的开设方面,目前主要是开设基础性、应用性实验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偏低;在实验方法方面,实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而先进的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使用不够[3]。

1.3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法质量,必须改善现有条件

1.3.1师资内在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真正能做到理论和实践双手都硬、能做到教学质量好的同时搞好科研与推广、能做到兼职管理与专任教师角色调整适当等“大师”级的优秀教师匮乏,能够独立承担实验、实习教学任务的实验教师也比较缺乏。

1.3.2硬件条件越来越难以适应实践教学要求。随着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动物医学专业招生数量扩大,但实验条件并没有相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及实习(技能训练)内容不断增多,现有器械、设备的配套性和可利用度差,促使现有实验室的面积、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必须加以改善。

2“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教学目标

“2+1”学期模式也称之为“19+19+5”形式,即全学年分为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9周)和夏季学期(5周),将目前的传统每学年两个学期各缩短为19周,增加一个短学期5周,由此构成“19周+19周+5周”的“两长一短”三学期模式。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每年于其中的一个短学期(5周)到企业中去进行生产实习,参加实践教学。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直接感受市场机制与市场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弥补因相对滞后的课本知识及原有实验室条件限制所带来的不足。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招生难这一严峻形势,以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善于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中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构建并实践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强、适用面广、效果显著的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更强社会竞争力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实现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行业对创业人才的需求。

3“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3.1实施时间

2008年9月-2009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和论证;2009年7月-2010年6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构建和支撑条件建设;2010年7月-2013年8月,进行“2+1”学期模式的实践;2013年9月-2013年12月,进行“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全面总结。

3.2实施范围

在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动物医学专业(本科)2007级至2010级8个班及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专科)2009级至2011级6个班全面实施。

3.3实施措施

3.3.1“双导师”制共同培养。采用学校-企业协同培养模式,“双导师”制培养,建立以产学结合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企业配备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生产实践教学;配备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畜牧兽医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

3.3.2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适应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能力。以课程组为单位,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泛珠三角区域的相关机构、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调研,尽快掌握以犬、猫等伴侣动物和猪、禽等小动物及热带地方品种的动物疾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指导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性教学水平。

3.3.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采用“2+1”学期设置、校企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入手,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管理环境,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岗位综合素质的训练养成。加强实践操作和临床技能训练,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进行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的应用型人才。

4“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基本内容与合作模式

4.1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4.1.1开展专业综合实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包括见习、课程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实习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研究等几部分[4,5]。见习主要是针对低年级本科学生对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了解专业概貌。课程技能训练主要开展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6]。生产实习是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岗位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则更多地侧重缩短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磨合期,尽早进入角色,为就业做准备。此外,为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改革原有单纯的技术理论课程体系,以专题形式,增加法规类、企业管理类、人力资源类、市场营销类课程,聘请企业高管为主讲教师,培养懂经营、善管理、精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4.1.2创新精神培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学分,让学生在二、三年级就有机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掌握动物医学实验的先进技术和综合技能。

4.2探索合适的校企业合作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力度,积极探索实施“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和“订单融入型”4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4.2.1“研发带动型”助推产业技术升级校企合作共建行业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与企业培训并举,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一体提升。以新产品研发带动校企合作,以应用产品带动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学,实施“跟单式”人才培养。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推动校企双方进一步合作,公司将新产品的研发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校企出资共同建设研发培训基地。基地具有开发、研制企业新产品、资料培训技术骨干等功能,学校学生不仅能到基地进行技能训练,毕业后由合作企业推荐,跟随产品到使用该产品的企业,提供操作、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4.2.2“实体融合型”服务地方优势产业实行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合作,联合举办特训班,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文化各个方面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共荣共赢。2008-2011年,学校先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江门一德宠物医院、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举办专业班。校企双方根据广东省传统产业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预测,共同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招生计划,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公共课及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企业开放车间和实验室,每年暑期一个月及最后一学期接受学生顶岗实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课、专业实训课的教学与指导,实习实训期间发放一定补助费。毕业生优先在合作企业就业。参加订单班的同学在校期间享受企业命名的专项奖助学金,受奖率达到50%,受资助率达100%。

4.2.3“智力合作型”与国企强强联合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智力资源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升内涵,共同打造贴近地方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品牌。学校与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的技术力量雄厚、一线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积极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动物科学专业(含动物医学)获批教育部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组建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兽医临床诊断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企业每年接纳上百人次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接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每年接纳一定数量毕业生就业,现已有多人担任分公司经理和主要技术骨干,校企合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阶段。

4.2.4“订单融入型”顶岗实战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零距离培养畜牧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与江门市科泽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先后举办订单班4个。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学习训练期间,享受企业员工待遇。企业为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并按企业员工的标准计发业绩奖励。公司投入专项经费,为订单班配备了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训设备,选派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承担教学和指导,实行工学交替的开放式教学,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练。

5“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法方案的实践效果

5.1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期间,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校企合作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论文和以学生为主体主持的专项科技创新课题(如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科技创新活动的80%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试验性毕业论文比例逐年增加,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奖5项,在专业期刊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公开发表科技论文约60篇,获得省、校级大学生研究创新性实验资助项目21个。

5.2实现招生良好形势并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通过“2+1”学期模式实践教学方案的实践,招生与就业形势得到明显的改善,塑造了创业人才品质,缩短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磨合期”,提高了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5.3动物医学专业报考志愿率逐年增长2013级新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近70%,其他志愿录取的新生提高12分。要求转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数逐年降低,2013级动物医学专业入学新生共65名,仅有1人提出转专业要求,经入学专业思想教育后主动撤回申请,安心就读本专业。

5.4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就业率高。五年来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与动物医学密切相关的动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也为100%。据不完全统计,社会每年对我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由2008年得200%提高到2013年的600%。就业质量高。就业的单位包括畜牧兽医局(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兽药公司、饲料公司、养殖公司、宠物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从事动物疾病诊疗、防疫检疫、食品卫生检验、教学、科研、兽药与饲料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等工作。自2003年以来,我校农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专人对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用人单位的意见予以反馈。结果显示,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在行业中担任领导、充当业务骨干或自主创业等成功校友达70%,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6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