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挂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0:0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网挂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6月6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举行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专业考试。本次考试共设9个考场,考试内容有人力资源通用综合知识、技能和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技能两个科目,考试时长为130分钟。本次考试旨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进一步深化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与评价工作,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广东电网公司】6月9日,广东电网公司第二批干部双向挂职正式启动。在总结去年第一批干部挂职经验的基础上,广东电网公司从挂职对象、挂职模式、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了去年只有科级干部参与的局限,今年从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专责等多层级考虑机关挂职人选,加强干部的多业务、多层级、多区域的岗位锻炼。除了本部干部下基层和深圳供电局挂任县区供电局副职等岗位,以及基层干部到本部学习锻炼外,今年增设6个月的学习锻炼,选送该公司本部年轻专责到基层供电所担任副所长。
【南方电网公司】6月20日,南网党校对新入校的50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领导力发展测评。目的是全面了解50名优秀年轻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现状,为接下来的培训提供建议和方向,同时也让学员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能力短板,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力和综合素质。下一步,南网党校将对50名优秀年轻干部陆续开展领导力认知培训、领导力教练辅导、领导力发展评估以及领导力跟踪评估,为每位学员建立发展档案,助力年轻干部成长。
篇2
由于行业特点,技能人员是公司人员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司高技能人才比例超过40%。近年来,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党和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发展战略,于2010年再次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人才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0年,国家人才发展的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文献[1]也把践行人才队伍科学发展作为落实“十”精神的主旋律。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员工培训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是企业的一项投资,是企业挖掘自身资源的手段,也是员工对于企业的要求。[2]培训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形式,可以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3]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人才队伍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广深分立,公司员工队伍产生了结构性改变,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同公司系统对于人才发展总体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教育培训管理体系新模式,实现了公司教育培训发展质的飞跃。
一、自我诊断,注重提升教育培训理念
2009年,公司在全国电力同行内率先开展了“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采用平衡积分卡这一国际通用管理工具进行分析(见图1),学习成长面成为“财务面、客户面、内部运营面、学习成长面”这四个管理基本面的基础,它支撑着企业高效运营,实现了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学习成长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教育培训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教育培训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提高员工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养,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实现人力资本不断增值。同时教育培训是实现知识管理的推动者。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从战略高度开发和沉淀组织内部核心知识与技能,使之得以传承和推广,起到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教育培训机构要成为智力资本发展中心,应把员工与企业同成长作为终极目标。教育培训是企业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速内训师培养与管理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把关注内训师的培养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一些大型企业也对企业内训师的培养和使用进行了不断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文献[4]提出了企业文化内训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文献[5]从内训师的选拔、培训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并强调应该分级、分层次对内训师进行培训,帮助其不断上升成为企业的名师。
多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基地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并逐步积累形成了一定成果。
1.寻求国际对标,开展师资规划
为拓展国际视野,深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公司邀请国际大城市供电组织(IUWG)来开展国际对标及考察评估。从国际大城市供电组织的评估结果了解到,企业在国内最大的短板是内训师队伍,培训师资是教育培训的关键,由此公司组织开展了师资队伍规划和建设。以满足各专业、各工种、各岗位的组织能力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原则,构建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师资库框架。到2011年底,公司的专兼职培训师数量达到员工总数的2%,并逐步加强培养,达到4%的合理水平。
2.多方位开展师资队伍要素构建与管理
以满足组织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训师资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人才结构,健全领导干部、技术技能专家和一线生产骨干兼职任教激励机制,规范培训师队伍培养、认证、选聘动态管理,加强培训师培训和技术交流,构建动态内训师资信息库,大力提高培训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努力构建大规模、分层次、多专业的培训师资队伍格局,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专家型师资队伍。
3.创新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内训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通过优化整合师资资源,创新培训和培养模式,分层级大力培养师资队伍。以学习项目为平台,同步实现师资培养、课程开发与课件制作三位一体的同步工作。鼓励领导干部和技术技能专家走上讲台,积极参与培训项目研究。针对一线员工技能培训,公司大力培养教练型内训师,以案例分析、现场培训等方式,提高一线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内训师培养模式,在一般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中,经过自荐、推荐、选拔、观摩、培训、实习六个阶段选拔与培养管理类内训师。通过实施县级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轮训,编写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和试题库,开发科研项目,内训师到培训中心挂职任教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推进师资培养工作。目前公司专兼职培训师资总数达到3000多人,内训师规模、结构和素质全面提升。
三、总结
公司将持续关注员工成长,加强合作共赢,以加快电网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进一步提升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水平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培训师资是教育培训的关键,培训师资体系以健全师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完善培训标准、课件和师资一体化培养机制,建立各层级、各专业、各项目专家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社会责任 ;管理;理念 ;机制 ;服务
宜兴公司按照国网公司“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企业使命的要求,以无锡公司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全面试点”工作为契机,全面导入社会责任理念,打造特色履责实践载体,积极探索符合县公司实际的社会责任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社会责任工作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的提升。
一、主要工作及特色亮点
作为最基层的县供电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工作,也是我们对国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一种战略响应,同时也是我们企业的自我追求。而无锡公司作为国网公司的试点,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借鉴平台。按照无锡公司持续创新实践“点亮品质生活”的责任宣言、“Σ(业务+改进)Re=工作∪价值”的责任工作观和“领导表率、专业融合、班组建设”的推进模式,我们结合实际,从“围绕一个使命、打造一流机制、最佳履责实践”三个方面,全面推进社会责任工作。
(一)围绕一个使命,传递社会责任理念
国网公司的使命“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点和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通过创造更多的载体来影响人,推动责任理念入脑入心入行,用社会责任的理念落实我们的工作。一是广泛宣传社会责任理念。坚持理念先导、领导表率、全员宣贯,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努力做好社会责任理念的传播。邀请无锡公司纪委夏书记作社会责任管理的专题辅导,从公司、部门和班组三个层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责任大讨论活动,通过全员培训,广泛宣传,努力实现社会责任理念入脑入心。二是打造活动载体影响人。通过两个体系来影响人:我们影响支部书记—书记影响党员—党员影响员工;同时我们影响中层干部—影响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再去影响全体员工,广泛搭建管理论坛、支部书记“四堂课”、领导干部“六个一”活动等平台,通过活动“把人聚起来,让人动起来,把责任引进来”,影响更多的人用社会责任的理念做好工作。此外,公司为逐步引导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分两年开展“提升能力 诚信履责”、“诚信履责、创造价值”的主题演讲,并编印成读本进行再传播。举办道德讲堂,依托道德讲堂演绎责任故事、弘扬道德风尚,公司道德建设不仅得到公司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同,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是挖掘塑造先进典型。注重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和品牌效应,实施“群星荟萃”工程,在公司范围内广泛征集“我们的责任故事”,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挖掘近年来的特色履责实践、管理实践、社会责任感人故事和先进典型,编印《文化2012》、《群星荟萃2012》读本,并通过“新闻媒体看电力”、“人大政协看电力”、宜兴日报等载体,向全社会传递我们的社会责任理念。
(二)打造一流机制,深化社会责任管理
“一流的管理”才能催生“一流的责任”,管理水平越高,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越大。“三集五大”后,宜兴公司提出了打造“四个一流”管理机制(一流的管理机制、一流的配网、一流的服务、一流的队伍)的新思路,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各项管理过程中,真正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用“一流的管理”来落实社会责任。围绕“同业对标明目标、标准化管理控过程、文化建设优氛围、绩效管理增动力”这一工作机制和抓手,树立并养成“一次按标准做好工作”的管理理念与行为习惯,凡事找标准、做事按标准、事后建标准,通过标准化管理控过程,严控工作的推进与责任的落实,并以同业对标掌控指标分析与增强补弱,以督察督办推动责任落实与闭环管理,以绩效管理激发履责动力与执行效率,以文化建设集聚正向能量与和谐氛围,实现工作推进有序精益高效和社会责任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用“一流的配网” 保障社会责任。按照“统一规划、标准建设、精益运维、快速抢修、信息支撑、规范管理”的总体思路,坚持“客户导向、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统筹优化、综合改造、协调环保”的原则,从电网指标和管理效率两方面着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梳理工作流程,打破配电网规划、建设、运维、客服之间的信息壁垒,推行设备状态检修、带电作业、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农村开展一流台区创建活动,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开展“蜜蜂行动 责任之旅”创建一流台区活动,全面对接“一流的配网”。以芳桥小城镇配电网试点项目为切入点,当好“两个一流”排头兵规划的“实践者”,积累一流配电网建设经验,将营配调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平台,探索“营配调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一流配电网。
用“一流的服务”实践社会责任。践行“四个服务”宗旨,围绕“指标引领打基础、特色服务树品牌、多措并举增效益、创新模式求发展、机制推动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建立推行供电所之间竞争机制、业扩报装营配联合作业机制、电费回收预警机制、“双用检”工作机制、农电员工素质提升机制,加强营销指标过程管控,拓展电费回收渠道,加大稽查力度,创新高供低计专变客户管理、后集抄管理以及营销农电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四项管理”工程,结合“美好苏电、幸福民生”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打造“蜜蜂行动”特色品牌,建设一流的营销服务机制,打造一流的营销服务团队,保持全省营销服务标杆地位,并将服务与履责有机结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达到提升员工价值、推动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公司行风评议获得全市第一。
用“一流的队伍”支撑社会责任。用文化加机制来影响我们的员工,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机制带给人动力,将社会责任理念作为导向,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通过“三种机制”(职业等级提升机制、技能竞赛机制、绩效管理机制)提升员工能力素养。坚持以培育“三能”员工为目标,深入推进“学技术、钻业务、勤练兵、强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提升生产人员标准化作业能力和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搭建班组长、专业工程师培养平台,拓展青年员工职业发展空间,培育“一流”员工队伍;坚持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为目标,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和领导力建设,提升领导干部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驾驭复杂问题能力,探索推行组织选拔与竞争上岗互为补充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多维度拓展领导干部成长空间,打造“一流”干部队伍;推进完善全员绩效管理机制,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积分机制,营造“重德才、重业绩、重民意”公平透明的用人机制,公司人才当量密度继续保持全省县公司第一,有效支撑了社会责任的有效落地,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三型两化”现代企业,建设宜兴“美丽中国”示范城市和“令人向往、诗意栖居”的现代化城市做出应有贡献。
(三)深化最佳实践,点亮社会责任品牌
将履行社会责任与服务专业融合对接、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公司在总结提炼前两年开展的“双百双进”、“一个班组开展一项公益活动”的基础上,将“社会责任、党建工作、营销服务日常工作”三者有机结合,重新打造了“蜜蜂行动”,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特色品牌活动,实现“蜜蜂行动、友好互动、友善推动、要有感动”。
以“蜜蜂行动”集聚资源和引领队伍。“蜜蜂行动”整合了公司的党员服务队、党员社区客户经理、青年志愿队等各项公益活动主体,活动内容涵盖了公司的常态服务工作、延伸服务活动等,形成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长效体系,通过持续开展、逐步积累,引领全体员工在活动中找到价值点,争做示范者。公司组建了8支“蜜蜂志愿队”,为“蜜蜂行动”的开展提供业务和技术支撑,形成了以党员社区客户经理为引领、社区党员活动联络员协助、全体在职党员参与、全部班组和全体员工支撑的“蜜蜂行动”责任区,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资源和人力保障。
以“特色行动”服务民生和建设和谐。为有效开展服务民生工作,公司明确自身服务定位,找准工作点。一是依托专业发挥优势,切实解决和改善广大电力客户和百姓的用电需求。公司今年的“蜜蜂行动”推出了“用电医生”便民行动、“电力美容”清洁行动、“亲情电力”传递行动、“爱心电力”志愿行动四项特色行动,通过开展现场“义诊”、上门“体检”、爱心“家诊”、专家“特诊”,让电力医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入家庭,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开展公司领导走访地方政府、大企业及基层调研活动,并结合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确定了部分城区、镇区老小区电力线路和破旧表箱改造方案,重点开展城区安全用电专项整治活动,保障居民用电安全,美化城市环境。此外,公司今年还将推出短信贴心提醒服务,建立不同类型的客户群,及时发送故障停电、紧急限电以及阶梯电价档位提醒等电力信息告知短信,打造快速信息传达的应急通知服务通道,全面推动公司、客户、社会和谐发展。二是跳出岗位融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人的职责。“蜜蜂行动”以“做好小事、做出真诚、做出爱心”为宗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公司党员社区客户经理除协调解决自身专业工作的“份内事”,还带领党员队伍和员工积极做好为民服务的“份外事”,打造社区服务的“名片”;公司内部设立了“金蜜蜂基金”,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慈善一日捐”、弱势群体帮扶等社会公益活动;公司还注册了“蜜蜂行动”微博官网,定期电力信息,传播电力文化和品牌。通过持续的、长期的坚持,让国家电网人在社会中不断传递正能量、传播光和热。
以“标准行动”打造品牌和提升形象。在“蜜蜂行动”过程中,坚持运用标准化的工作理念。服务现场做到“三统一”:统一场地布置、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装备;入户服务做到“三自觉”:自带并自觉使用鞋套、自觉出示工作牌、自觉清理工作现场。每次集中活动前,公司组织参加人员开展相关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对服务受理问题的闭环管理,党员社区客户经理实行7×24小时工作制,对社区或用户提出的用电问题或需求如无法当场答复的,客户经理在1个工作日内以内部工单形式提交公司协调办理,明确办理时限,并对工单办理情况全过程督办,办理结束后,在1个工作日内向社区反馈办理情况。
以“多样行动”扩大影响和体现成效。为确保活动成效,公司“蜜蜂行动”采取定期集中行动、限期自主行动、择期志愿行动三种活动方式。一是定期开展集中行动。每月1-2次集中开展“蜜蜂行动”,城区、镇区在社区设服务点,开展特色服务活动;农村采取逐户走访、镇区重点走访等形式开展。二是限期开展自主行动。针对部分持续性的服务内容,由责任部门或单位排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确保在既定时限内完成。三是择期开展志愿行动。针对公司各部门、单位的常态性优质服务、为民服务工作,或城区和农村客户经理反馈的客户及百姓用电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截止目前,“蜜蜂行动”已开展10次进社区服务活动和部分村镇客户走访活动,累计开展现场用电“义诊”175次,发放用电宣传资料3257份,为居民上门用电“体检”816户,为弱势群体上门“家诊”158户,为农村鱼塘开展用电“特诊”93户,解决各类用电问题246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宜兴市委组织部、宜兴基层挂职锻炼干部团先后就“蜜蜂行动”来公司进行专题调研,彰显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品牌形象。
二、存在问题及困难
作为国网公司试点单位无锡公司下属的县公司,虽然近年来的社会责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上级公司的要求还相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围绕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履行社会责任做了许多工作,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公司内部对相关履责后的成效没有系统评估,没有科学数据分析,没有将相关成效全方位展现出来,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二是理念的宣贯需要更加深入,少数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惯于凭借主观意识判断,不能理解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内涵和深意。三是县公司“三集五大”后岗位压缩,没有社会责任管理专门岗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责任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成效。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公司将充分挖掘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与做好实践者、开拓者、先行者的内在逻辑和紧密联系,切实深化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为打造“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配网、一流的服务、一流的队伍”,服务地方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社会责任管理。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学习先进,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要编制公司社会责任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探索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客观规律和最佳实践,努力成为“三集五大”体系下县级公司一流管理机制的样板和示范。
二是推进社会责任工作转型。深化应用国网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鼎·心”模型为重点,以同业对标、标准化、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为切入点,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两个融入”(融入和服务“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融入和促进公司管理提升)。积极策应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期望和诉求,进一步梳理、改进和完善公司的核心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优化提升能力、深化合作共赢。加强责任管理理念在基层一线的根植,切实将社会责任工作向农村供电所延伸。
篇4
关键词:发电企业;知识;职工培训;缺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发电企业是一种高新技术型知识型以及智能型的企业,而且随着电力行业之中的发发电设备不断地升级换代、改造以及自动化的程度逐渐增强,带给了企业员工更高的素质要求。
一、增强发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1.企业的发展是不能够离开信息、财务、时间以及人的,而其中人力资源才是发电企业的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培训和教育了。
2.如今的企业的竞争,是一种人才上的竞争。所以发电企业不断要对人才进行培养,还要挖掘人才,进而培养出一支一职多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发电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立足,拥有一只属于本公司的、高素质的、专业职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由于:就技术管理而言,如今的电网日新月异,大容量、高参数、大联网以及高电压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显著;就生产经营而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发电企业的管理素质、技术素质提及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发电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一些问题
1.培训的计划还不是非常完善。尽管现在的很多发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进行职工培训的必须性以及重要性,然而在具体的实践当中缺少系统的、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而且培训工作具有短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具体的工作太盲目,导致培训工作的实施处在零散状态。随着发电企业的生产工作情况正在不断的变化,众多员工只能竭尽全力的应对这个问题,首尾难顾。所以导致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才起步就转移到了只进行理论教育培训的方向。这样广种薄收、蜻蜓点水,效果自然会很不明显。还有的发电企业只想安排一次培训就提高所有职工的能力和素质,但是事实上,成年人的自己的思想观念已经是形成了的,只是安排一段时间的系统教育是不能改变的。
2.培训的形式以及内容与实际生产相脱节。职工教育培训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现在的很多发电公司的培训工作其主要的内容只局限于针对相关的文件通报、电力法规以及电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书面式培训;部分发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只是形式主义,比如说:在进行培训时,只是将资料朗读一遍,然后编制培训的发言记录就可以了;部分企业在进行培训考试时,作弊的现象非常常见,监场人员视而不见,甚至有的企业开卷考试……由此可见,多年实行的形式教条以及内容的培训方式变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在实际的操作中不能生成有机的联系,所以导致了生产实践与教育培训的内容相脱离。企业员工对这样的培训只会感到单调、枯燥,反映厌倦、麻木,教育培训工作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3.培训的定位不准,没有确切的针对性。通常培训需求分为个人需求以及组织需求,而职工教育培训是为了全面增强职工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实际当中,每个人的业务基础以及思想意识是不一样的,在接受教育培训之后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具体工作中发电企业总是分为小组共同执行任务的,如果小组中存在少数素质低下的职工,那么整组工作的质量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提高发电公司职工教育培训的方法
1.确定培训的目的
发电企业需要通过目前的职工现状以及发展情况,明确的说明培训工作开展的具体目的:适应发电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职工的素质能够带给企业更高的绩效;适应发电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让员工符合经济、技术的发展需求;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综合素质的需要;适应员工的内在价值发展的发展,满足职工的知识更新以及自我成长的需要。
2.优化培训机制
只有合理完善的培训机制,才能够对职工教育培训进行改进。与发电企业的现状相结合,完善培训机制要将以下几条做好:
(1)建立起比较明确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制度,员工参加社会组织的学历培训,可以采取企业奖励与个人付费相结合的方式;专门培训,也就是通常的技能培训、岗位与各类短期培训,统筹培训费用由企业负担,但是发电企业要定时的考核职工的培训效果,然后通过考核结果判断企业要承担的培训费;内部学历培训,也就是内部大、中专文化素质培训。
(2)完善培训机构,增强组织领导的培训,争取做到培训工作的所有阶层都有人管,不但有规划、计划,还要有考核、审核以及检查,从组织上保证员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围绕生产技能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设置实用性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该培训内容可以被人力资源部门所组织,与路所、生产技术部、农电配网中心、安监部、低压配网中心、市场调度所与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变电所等部门相结合就生产经营之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来对职工培训教材进行编写,实现以电力系统中实际发生的案例为基础,增强对员工培训的力度。
(4)建立多元化的教师培训队伍。企业可以从本企业当中选拔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教学法培训,然后让其担任培训中心的兼职或者是专职讲师;企业可以选拔一批培训中心的教师,让其到基层单位进行挂职实习;企业可以聘请企业外面的教授、专家做兼职教师。
3.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文化,并与其相融和。企业的不同文化氛围会构建起不同的激励机制,反过来企业的激励机制也会对企业文化加以丰富和改造。在公司激励机制设计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其该怎样与现有文化相融和,然后再考虑该怎样渐进地对企业文化进行改造,因此激励机制设计人员需要极强的洞察力;激励机制设计需要明确的动机;激励机制设计一定要将满足各种需要。企业激励机制设计需要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电企业价值观。
四、总结
发电企业只有安排有效科学的企业内部开发和培训才可以真正的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才可以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计划以及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为发电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2010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按照中央要求全面部署对口援疆(哈密)工作,严密组织,明确目标,规划先行,突出重点,持续加强,经过近三年的奋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创造了许多典型经验,为全国所瞩目,得到了中央、自治区、兵团、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
注重民生改善,项目援疆成效显著。实施城乡住房、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十大援疆工程”,至今年,河南省共安排援疆资金14.2亿元,占五年任务的80%,51个项目基本建成投用,54个项目90%以上完成主体施工,今年23个项目全部开工。在此基础上河南省提出“五年任务、四年完成”的目标要求。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援,智力援疆成果丰硕。先后组织3185名各类人才到河南接受培训或挂职锻炼;选派了155名援疆干部、230名优秀骨干教师、125名医务人员、800多名技术人员进疆开展帮扶工作,有关省直机关、省辖市、学校、医院等开展了对口帮扶。注重经济发展,产业援疆加速推进。去年以来,河南省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产业援疆上,成立了“省援疆协调领导小组”,筛选了一批重点援疆产业项目,建立了项目跟踪机制。注重交流互动,文化旅游援疆成为亮点。河南卫视《梨园春》《华豫之门》等品牌栏目走进基层慰问演出,拍摄《血色军垦》纪录片,文化援疆成为一张名片,增进了民族认同感。成功举办了“2012河南万人游哈密”系列活动,旅游援疆为全国首创。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援疆干部队伍作风过硬。河南省援疆干部队伍组织严密,主动融入,思想到位、工作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树立了“爱疆敬业、拼搏奉献、务实重干”的良好形象,铸就了“舍小家、顾大家”的援疆精神,先后有220人(次)被授予荣誉称号,8人经过选拔晋升职务,对口援疆已经成为锻炼、培养干部的舞台。
总结对口援疆经验得出重要启示: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兼顾。统筹硬件与软件、资金与智力投入,把项目援疆与人才、技术、教育援疆结合起来;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近期任务与远期目标,把民生援疆与产业援疆结合起来;统筹援疆投入与当地投入,把援疆投入与当地各级政府、社会、居民投入结合起来;统筹对口援疆与豫疆合作,把对口援疆与豫疆合作结合起来。
二、应及时转变援疆思路,实现新突破
当前,新疆已经进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的新阶段,对口援疆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如何尽快缩小差距、加快发展,如何破除人才短缺、教育落后瓶颈约束,如何发挥援疆投入的带动作用、提升援疆效果,如何破解河南企业准入新疆(哈密)资源开发领域难题,如何利用对口援疆平台开展豫疆合作、推进产业援疆、实现共赢发展,要完成好这些艰巨任务,必须转变援疆思路:加快由“面面俱到”式援疆向“重点带动”式援疆转变:面对量大面广的援疆领域,在人财物投向上必须坚持集中有限力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瓶颈,补足短板,带动全局,放大关联效应,提升最终效果。加快由“输血”型援疆向“造血”型援疆转变:持续“输血”是治标之策,增强“造血”功能才是治本之策,关键在于加强产业援疆和教育援疆,从根本上增强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由“单向”援疆向“双向互动、合作共赢”转变:新疆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河南省是新兴工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豫疆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共赢将成为最有效的援疆方式。
对口援疆工作千头万绪,在统筹兼顾的同时,必须实施重点带动:继续做好民生项目援疆。改善民生是对口援疆的基本任务,应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住房、就业、文化、教育、医疗、水利等基本民生问题,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博物馆、文化艺术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优先做好智力援疆和教育援疆。我们调研中发现,哈密新建企业的技术工人、工程师、管理人员90%以上需要从内地调入,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瓶颈。在援疆人财物的投入组合上,应更加注重智力援疆投入,扩大教师、医生、专业技术人员、各类专家的输送和培养规模。应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到对口援疆的优先位置上来,全力推进教育援疆。全面巩固提高基础教育,加快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力争到2020年使哈密地区教育达到河南省平均水平。援疆资金应向教育倾斜,与中央、自治区、哈密地区等各级政府形成合力,提高投入强度;建立省直、直辖市、学校对口支援机制;扩大教师交流和培训规模,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工作重点逐步向产业援疆转移。从长远来看,缩小差距、改善民生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所以,在做好民生项目援疆的基础上,应及时将援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推进产业援疆。完善产业专项规划,支持能源原材料基地、特色产业集聚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优化投资环境,开展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三、加强豫疆战略合作,推动共赢发展
豫疆合作潜力巨大。豫疆同在欧亚大陆桥之上,资源和经济互补性强、关联度高,开展豫疆经济合作潜力巨大。新疆矿产资源丰富,据测算,油气资源总量357亿吨,占全国的27%;煤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6%。仅哈密地区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的12.5%,占新疆的31.7%。哈密地区提出重点发展煤化、石化、光电、风电、装备、物流等产业,规划到2015年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5亿吨,目前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火电输出基地。
力争在重点领域合作取得突破:加快河南省比较优势弱化的产业向新疆等西部地区转移。能源原材料曾经是河南省最大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受资源枯竭、过度扩张、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亏埙。消极坐等是死路一条,主动向外转移、拓展、扩张才是出路。而新疆资源储量巨大,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西移,应推动河南省能源原材料产业向新疆有序转移,实现双赢。充分利用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河南省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河南省能源原材料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总部经济、资本运营、品牌扩张、技术研发、网络营销等产业链水平分工的高端领域;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开拓新疆等西部市场,进而开拓西亚、中东、欧洲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构筑河南省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鼓励全省有关企业跨区域扩张发展,积极参与“东天山经济区、哈密副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航空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电网、通讯网、水网和生态系统建设,把哈密机场建设成为内地通向新疆和西亚的枢纽,解决交通滞后、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等难题。
建立豫疆产业链合作机制。新疆正处于“重化”发展阶段,河南省正在进入“高加工度”发展阶段,应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引导作用,加强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协作。豫疆各级政府对等签订各类专项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支持产业转移合作的优惠政策。打破区域资源垄断,在煤—电—化—冶等重大产业项目准入上为河南企业进驻扫除障碍,新疆油气、煤、电、矿等能源原材料优先输送河南,促进豫疆两地产业链条一体化。
篇6
关键词:CDIO理念 航天特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原隶属航天部,为航天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生产、管理人才。因学校的背景和办学特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既要在文化上与航天精神匹配,又要在专业能力上满足航天企业的高科技、高标准要求,对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CDIO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构建教学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尝试引入CDIO教学理念,探讨如何借助学校航天背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有航天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一、构思(Conceive):融合航天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航天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是中国航天文化的灵魂。弘扬航天精神,加强与航天企业合作,走特色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道路,才能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优化航天特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结构,保障航天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健康持续发展。
1.利用航天资源,打造航天特色
依托航天企业,利用现有航天资源,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与航天企业结合的新途径,是航天品牌的重要体现。航天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竞争优势在于对航天企业业务的深入分析与反映,与航天企业建立牢固互利的产学研联盟,全方位开展产学研结合。
2.结合航天文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吸纳航天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突出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反映,在总的教育理念不变的前提下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特殊性,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3.融入航天企业管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将航天精神引入高校教育工作,基于航天企业对人才及产品提出的高质量、高标准要求,在专业实践中参照航天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航天企业的管理,不仅增强学生对航天事业的感情认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让他们提前认识和适应未来工作的企业文化,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二、设计(Design):航天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通过“认识企业,走进企业,模拟企业”的方式,践行航天特色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新模式,在教学管理中汲取“严慎细实”的航天文化,使学生被打上深深的“航天烙印”,塑造出兼具航天文化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1.认识企业
(1)认识实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校阶段认识企业,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内容包括到航天企业参观、学习,到劳动力市场进行市场调查等,对航天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运作程序和模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对当前航天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用人需求及要求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2)金工实习。学生走进航天企业生产车间,通过生产实践,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日后的《劳动定额》、《工作分析》等核心课程打下基础。
2.走进企业
(1)模拟招聘。即通过引入真实的航天企业,面向全校开展招聘。前期组织工作阶段让学生了解员工招聘的原则、程序以及企业和岗位在人员选拔过程中的具体要求,确定招聘程序与招聘方法,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及观察量表。继而通过小组协作方式组织应聘,根据已有的评价标准和观察量表对参与招聘人员的现场表现进行量化评价。最终小组对应聘人员做出综合评价。实践中学生能充分体验招聘的全部过程,熟悉招聘的工作内容、常用工具及技巧。
(2)顶岗实习。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由学校统一安排,则采取学校组织企业到校招聘,学生分散实习的方式。通过完善与航天企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现实环境中的真实项目,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安排在学生大四的第二个学期,要求学生到航天相关企业实习,通过实习熟悉航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情况,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并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要求学生论文必须要与具体企业结合,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讨航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
3.模拟企业
(1)人才素质测评。主要是模拟企业人才素质测评的常用方法,包括心理测验、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所模拟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设计对应的人才素质测评方案,并模拟实施。
(2)ERP实验。包括ERP沙盘模拟实验和ERP 软件模拟实验。因航天生产企业已全面使用ERP系统,实验将航天企业生产、管理的案例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熟悉航天企业运用ERP系统处理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程序和特征,熟练掌握ERP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功能、操作流程与方法。
(3)管理技能开发。主要是通过素质拓展的形式,用航天精神熔炼团队,用“严慎细实、诚勇勤和”的航天员工准则来要求学生。主要采用的素质拓展游戏有:团队徒步,智穿电网,绝地取水,众志成城,集体跳大绳等。
(4)课内实践。在专业理论课中设置课内实践环节,根据所学理论内容,结合航天企业完成实践任务。例如《工作分析》课程要求学生为模拟航天企业某一岗位,通过访谈、调查,明确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并撰写岗位工作说明书。
三、实施(Implement):用航天高标准控制实践教学过程
1.用航天标准严格管理实践教学环节
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通过院、系两级管理制定实践教学制度和规范,参考航天企业专家意见,将“严慎细实、诚勇勤和”的航天员工行为准则作为学生的行为要求和职业行为培育规范,严格执行。实践过程中要分级把关,层层监控。校内外指导老师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创造力等方面;院、系则主要检查实践过程环节是否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履行,并通过抽查实践成果、随堂听课等形式监控管理。
2.利用航天资源,采用“亲验式”教学法
“亲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
(l)案例教学。优先选择航天企业或教师参与的课题为基础,设计实验案例,通过教学讲授、组织学习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和参与,旨在激发学生提出有创造性和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实际工作的必要素质。例如《薪酬管理》课程中介绍航天企业生产工人、科研人员和销售人员的薪酬构成,引导学生讨论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根据航天企业特点设计接近实际工作的场景或任务,由学员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进行相应的进行指导。例如《劳动关系管理》课程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仲裁机构、航天企业与员工三个角色,针对保密协议进行劳动仲裁和模拟法庭审判,在《劳动定额》课程中模拟航天生产企业,针对某一生产工艺进行工时测算及定额设置。
3.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导入航天管理模式
模仿航天技术小组的管理模式,将学生分为5-7人的小组(建议小组人数为奇数,避免出现意见相持的局面),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总体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小组自发选出组长,实践过程中相互讨论、协作,不断完善实践方案或成果。实践训练后由小组代表完成本组项目答辩,检验实践成果,拓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技巧,适应未来工作的环境与形式。
四、运作(Operate):依托航天企业资源保障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1.加快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1)加快教育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专业教师观点的转变与知识的更新是保障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与国内外实施CDIO教育的学校合作,为专业教师提供与这些高校深入交流的机会,使教师逐步转变观念,并在教学工作中改革实践。同时依托学校航天背景,教师深入航天及其他企业锻炼形成制度鼓励,支持教师在企业挂职,加快自身知识和技能更新,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2)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三师型”教师。原有的“双师型”教师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和科研要求,需要培养“三师型”教师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所谓“三师型”教师就是在原有“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专业教师还要具备“职业指导师”的能力。“三师型”教师既要长期关注和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并将它反应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教师通过与航天企业合作完成各种横向课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锻炼了教师的职业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提高人才应用水平,缩小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3)引进航天企业专家,打造兼职教师队伍。聘请航天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对在校教师进行指导,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动态,掌握新思想、理念和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同时通过讲座、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人才测评等)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拓宽专业视野。
2.编制融合航天特色的实践教材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材要么缺失,要么是以简单的实验指导书的形式存在的,不能深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流程及各环节的特点。可将传统的案例分析进行优化,特别是案例的选择上,优先选取有航天特色的,还可以在教师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中选择,或是把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资料进行展示。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将这些实践案例及资料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对各个环节中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胜任力进行总结和归纳,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环节,彻底改变实践教材脱离航天企业的情况。
本文基于CDIO的思想,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层面探讨了如何从实际出发、依托航天企业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未来研究方向是在此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努力构建突出航天特色,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借鉴CDIO理念构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
[2]黎超.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基于CDIO理念[J].科技信息,2011(9)
[3]周灏.构建行业特色鲜明的国际贸易专业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J].纺织服装教育,2013(4)
[4]李闷管,葛莉,宋海宁.“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5]沈奇,张燕,田祥宏.借鉴CDIO理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9)
[6]景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7]关斐.基于CDIO教育理念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实践教学路径[J].科技创业月刊,2013(4)
篇7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三个集中”不断取得新成果
按照“三个集中”的要求,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打牢“三个集中”建设基础。编制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空间布局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以及全市25个乡镇集镇总体规划。强化规划严肃性,完成工业集中发展区(片、点)控制性祥细规划,羊马优先发展重点镇和街子、元通、怀远、三江区域重点镇以及7个成都市级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大力投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电网、污水处理厂、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相继有40多亿元资金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片、点)投资,工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光华大道___段建设全面起动,打通了三新路,建成了新南河大桥。争取成都市湿地生态示范区项目落户___,带动羊马旧城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片和新城区建设。街子旧城改造全面完成,羊马旧城改造进展快速。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逐年递增,城区和三个重点镇先后启动1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工程。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一是抓工业布局整合,强化园区承载能力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力度,不断推动新建工业项目进入集中发展区,以发展家具、皮革制品和建材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产业基础,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和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已将全市工业项目规划到崇阳“一区”、羊马“一片”、元通“一点”集中发展。区、片、点规划面积17.79平方公里,已入住企业98户,协议投资44.92亿元,到位投资35.99亿元。去年实现产值21.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产值的73;实现税收3120万元,占全市国、地两税总收入的36.6。预计工业集中度今年将会有较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建设方面。崇阳“一区”规划12.97平方公里,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8家,总投资29.45亿元。其中已建成31家,在建企业8家,已签约待建企业9家。用工人数近5000人。今年集中配套建设2.5平方公里,已完成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羊马“一片”规划4平方公里,其中新建部分2.2平方公里,投资25亿元,将实行整体开发。现有企业40家,去年工业产值7.1亿元,税利2700万元;用工1.1万人;元通“一点”规划约1平方公里,实施滚动开发方式配套基础设施。
二是细化集中方式,引导企业进园区发展。实施“大集中套小集中,同类企业在集中区再集中”的发展思路,崇阳“一区”逐步形成“台州塑管工业园”、“家具产业园”、“中药材加工园”、“皮革服装产业园”和“武侯鞋都生产基地”;羊马“一片”形成中小企业产业园;元通“一点”形成建材产业园,进一步增强了工业的集约发展能力。引导企业进园区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企业扩张发展,把改扩建项目放到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今年上半年,新进园区企业14家,加上续建企业的投入,就完成投资9亿元。如全友公司投资3.5亿元。占地700亩,新建家具生产线和全友总部;在羊马片工业园新建300亩全友产业园,建成后新增500人就业,年生产能力达20亿元。丰丰食品、名仕嘉泰、正耀金属、新路桥特殊钢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企业相续落户园区,有的已建成一期工程,有的正在建设中。
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支持龙头企业扩张发展。按照“___建基地、武侯建鞋都”的合作意向,与武侯区政府签定了合作建设中国女鞋之都生产基地协议,20余家武侯区制鞋企业已与我市签订投资协议。基地规划用地6000亩,一期用地3600亩,并配套商住用地1000亩,用3至5年完成,引进企业200家,年产皮鞋达6000万双,年产值30亿元。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现有家具、皮革、建材等龙头企业加快扩张、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引导新建和技改项目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增强产业优势,提升企业形象。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一是明确错位发展思路。按照“一乡一品”发展战略,要求各乡镇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研究确定一个集中发展的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乡镇已经明确了各自的产业定位,正按照编制的产业发展规划分步实施,绝大多数乡镇已初步取得成效。如桤泉镇集中发展红提葡萄、燎原乡的蘑菇生产、怀远镇的藤编、梓潼镇的南木林、三江镇的标准化蔬菜、集贤乡的水产品等等,生产规划和效益都有明显变化。
二是集中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已实现5大产业集中发展,即优质粮(40万亩)、标准化蔬菜(10万亩)、生猪和出口种猪(100万头)、商品鸭(5000万只)、优质水产品(1万亩)。目前,全市已集中建设起11个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即优质粮、标准化蔬菜、食用菌、布朗李、枇杷茶、花卉苗木、商品鸭、生猪、水产品、奶牛、藤竹编。
三是广泛推行现代农业开发经营模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制定的八条措施,引进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鼓励农村专业大户扩大经营。积极推行“龙头 基地 农户”的现代经营模式,发展农村经合组织达到77个,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8个,有8.3万农户参与,带动面56,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6405亩,其中今年新增5928亩。全市总流转面积中,规模在1000亩以上为11户,共计流转面积达18837亩,占33;500—1000亩的7户,共计流转面积4950亩,占8.8。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民向集中安置区集中。
一是抓规划。全市统筹规划了38个农村新型社区,将聚居人口10.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幅射面积36231公顷、125个行政 村(社区)。二是抓载体,以乡镇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土地整理等各类建设项目,推动农民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带动农民向城镇集中。今年启动的5个土地整理项目,需集中安置1844户,今年能够完成约1000户。全友产业园、二通道等项目,促进羊江路社区、全友社区的启动。三是抓配套。到集中居住区购建住房的农户,政府提供不同房型的图纸供农民选择,以统规统建为主,部分统规连建,同步配套建设路、水、电、气、通讯等附属设施。四是抓就业。以征、租用土地的企业为主体,政府出面协调,组织农民进行就业前培训,并联系就业,只要农民愿意而不挑剔,都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五是抓收入。社区居民以入股方式组建社区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开辟多种收入渠道,让农民得到土地租金收入、企业务工收入和入股分红收入。目前,推进农民向集中安置区集中的机制已经形成,农民进区购建住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本调动起来。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产业发展年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___产业发展和落实项目年工作目标,已成为___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重点项目运作指挥机构得到加强,在一批重大项目的带动下,___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一批企业获取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区域经济特征凸现,集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今年又安排实施94个项目,其中新建项目70个、续建项目24个。总投资59.4亿元,已完成23.9亿元。
(一)推进重点。一是围绕“一区一片”,推进工业发展新跨越。家具、皮革等主导产业拉开了扩张发展的态势,上半年,家具、皮革制品产值分别增长30、19,玻璃、铸管、蓄电池、汽车配件等优势企业继续发展,企业技改项目顺利实施,启动了川西、立申公司循环经济试点,明珠公司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二是围绕“一乡一品”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新建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以及万亩工业速生林、农村沼气和环山渠道改造工程项目,农业产值有望取得较快增长。三是围绕“一城一镇、一路一山”争创第三产业发展新优势。启动了二通道、羊马新城、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开关站、城乡电网改造等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项目,新南河大桥竣工通车。策划、包装和建设了一批精品楼盘,启动了大、小北街等旧城改造和经济实用房建设项目,F1大坝系统工程全面竣工,大赛和飚歌会取得圆满成功,旅游经济不断发展。
(二)推进措施。一是抓龙头带动。94个项目中确定了12个重大产业发展龙头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对未按要求完成的责任单位班子实行“一票否决”,使龙头工程始终走在前列。二是责任到人。每个项目都明确了责任人、责任单位负责人、责任单位和进度要求,以及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具体责任,细化分工,防止推诿扯皮。三是加足压力。实行“一周一会、一月一评、半年一结、一年考核”的推进制度。领导小组每周至少有一次会议,集中研究推进中的问题,每月通报一次进度和排名,半年作总结,年底总考核,把年终考核压力分散到全年工作中,保证持续推进的常态。四是狠抓招商。层层动员、明确目标,要求主要相关单位都抽出专人,成立机构,提供条件,抓宣传、跑关系、抓信息,截止7月引进到位内资6.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9。五是抓软环境。重点落实6项制度;严格执行与企业有关公务活动事前登记和事后备案制度,招商引资项目专项服务制度,行政事项授权委托制度,行政执法扣分制度,投资软环境测评制度以及问责制度,企业投拆明显减少。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业绩
(一)实施“三大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抓农业产业化,发扬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生猪基地、水果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等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扩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1875元,增收180地。二是抓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__-20__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对81个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村实施帮扶,目前,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三是抓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达20__亩,整治渠道131公里,新增节水面积1440亩,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乡镇卫生院、文化站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采取综合措施,推动重点镇建设
1、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羊马、街子、元通三个重点镇按照各自的产业分工定位已完成各项发展规划。羊马是优先发展重点镇,今后三年的发展战略是抓住一个龙头——“羊马——崇阳生态新城建设”,带动全面发展;建设四大板块——3.5平方公里湿地核心区、1.5平方公里旧城区、4平方公里新城区、2.2平方公里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打造一个基地——建成家具设计、制造、配套、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街子镇依托山、水、林、寺、气候宜人和历史悠久特色优势,定位于旅游、度假、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古镇,规划古镇区3.5平方公里,以土地整理、古街修缮和新街改造、农民新村建设,以及重点发展分时度假的旅游休闲产业带动新一轮古镇发展。元通镇立足以铸造管材为主的建材业,加强对周边区域的产业带动。
2、大力改造发展环境。今年重点启动和实施羊马、街子两镇发展环境建设。投资约1.2亿元,启动两镇场镇风貌改造。“10.1”前已完工。羊马镇还启动了光华大道___段、新城区主干道工程,已完成农户拆迁。湿地核心区正在设计当中。新水厂、标准化中学、中心卫生院正在建设。街子镇已完2公里绕镇道路、标准化中学、客运站工程。
3、集聚发展主导产业。羊马镇立足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发展家具产业,全友公司分别在“一区一片”各建一个工业园,今年5月动工建设,建成后可增加3000人就业。新引进2家企业进园,投资3000万元。达成投资协议和意向的十多家企业将随园区基础设施进展陆续进驻。羊马镇已基本形成以家具制造为主,制革制鞋、肉食品加工、玻璃制品为辅的产业格局,企业40余家,近万人就业。街子镇引进成都“天祥房产”等开发公司,协议投资约4.5亿元,精心打造“青城神韵”等分时度假楼盘,现正在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规范经营、提升档次,一家被授予二星级,80余家进行了改造完善,旅游、休闲、度假 已经形成规模。元通镇今年新引进5家企业,投资额6000余万元。本地建材企业也有不同程度扩展。
4、认真解决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羊马镇今年启动建设4个社区,总投资约3.5亿元,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安置约1900户、6000余人。现约有三分之一的住房已经封顶。街子镇启动2个社区、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安置约600户、20__余人。现已完成60户,正在建设的80户,年内将动工的有200户。元通镇启动2个社区,总投资约7200万元,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安置约400户、1300人,现已完成56户。
5、建立多元化投融资平台。重点镇建设重点要解决资金问题。一是政企共建融资平台。政府以规划建设用地为依托,引进开发商与政府合作成立项目公司,政府注入存量资产,企业以现金投入,利用项目公司为平台融资建设。二是引入民间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引进工业地产商建设羊马、元通工业园区道路、管网、安置小区等基础设施。同时租用园区部分土地建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园区设施配套后,除地产商租用地及其建设投资外,其他由政府组织回购。三是引进民间资金投资羊马新城、街子场镇规划区经济综合用地并依法拍卖,拍卖资金一部分归还土地整理投入,一部分用于回购工业地产商投入和场镇改造投入。
6、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若干措施,全方位扶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羊马镇、街子镇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分工两名常委专门抓,其中一名常委兼任羊马镇党委书记。并明确羊马镇党委班子成员由主要领导提名,市委考察后按程序任命,班子成员在任职期间相应提高待遇。二是提供人才支持。从市级部门抽调30多名业务骨干,充实重点镇工作机构,分期选派40多名年轻干部到镇、村(社区)挂职协助工作。三是帮助引进项目。符合重点镇产业规划的,优先安排,重点倾斜。要求相关部门每年至少向重点镇引进1个项目,并作为目标任务下达。四是增强资金扶持。财政列专项资金保证重点镇工作经费。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近3年内,每年安排羊马镇5000万元以上资金搞建设。今年,羊马、街子已投入约1.7亿元。五是下放管理权限。项目审批一律由市级部门授权重点镇办理,需转报的由对口部分负责转报并跟踪落实。在重点镇成立规划、建设、市容管理局分局,公安、交通部门职能前移,充实人员,实行双重领导,由重点镇考核,加大管理执法力度。六是强化目标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和市级部门,倒排工期抓投资进度。领导小组每周到现场督查进度,解决问题。目前各项工作基本按计划推进。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事业取得新突破
坚持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点、旧法制,激活推进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成撤并乡镇、强村并组、乡财市管、农村税费改革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落实了粮食直补政策。组建专职招商队伍,落实对外开放目标责任,利用内外资能力增强。与武侯区建立区域合作发展体制,就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启动“中国女鞋之都___生产基地”建设,吸引企业成批量进入基地投资。
文化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争取到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首次在___举办,取得圆满成功。承办了___有史以来级别最高、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外界观注面最广的一次世界顶级赛事,建成了世界一流赛场,增添了城市靓丽形象,实现了预期营销目标,拉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同时也锻炼了干部队伍,鼓舞了全市人民的士气。围绕F1大赛举办了飚歌会、美食节、书画展以及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坚持文化兴市、以文化促经济,连续举办金鸡风筝节、陆游文化节、消夏啤酒节、女足锦标赛、歌咏比赛和各种采摘节。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针对市场需求抓城乡就业。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输出已超过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有9个乡镇基本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5;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35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主要做法就是针对市场需求抓就业。一是针对企业用工需求,特别是主导产业企业和优势企业用工需求抓培训就业,今年仅为全友、明珠、富帮公司就定向培训了2100多人,既扩大了就业,又解决了企业用工之需。与武侯区建立起劳务协作机制后,输送1858人到武侯区务工。二是针对劳务输出基地抓培训就业。在藏___籍民工有4万余人,就业空间大,以建筑业用工为主,坚持每年培训输出,今年新增1000余人入藏务工。三是针对家政服务业抓培训就业。启动“促进妇女充分就业新春大行动”,创建“巧惠·川妹子”品牌,广泛开展培训和技能竞赛,好中选优,向北京、上海、深圳输送90多名妇女并全部就业,其中有3人担任了全国妇联家政公司分公司经理。预计今年妇女家政就业规模可达到1000人以上,为农村妇女就业难打开了通道。
(二)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一是贯彻93号令《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规定》。上半年已完成农民工综合保险6400人,完成成都市目 标数(6800人)的94;城乡劳动用工工伤保险2.2万人,完成成都市目标数(1.8万人)的122。二是抓城镇职工参保。参加失业保险9700人,完成成都市目标数(1.06万人)的91.5;参加医疗保险5.1万人,占95;参加养老保险2.9万人,占57。三是对城乡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城镇低保1958户、3652人,人均标准160元/月;农村低保6357户、12088人,人均标准1000元/年。四是加强措施。扩大宣传,制作宣传手册6万套,无偿送给企业和劳动者:划分若干工作组,分片包干抓扩面;按照成都市统一部署,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市划分3个管理区域共26个网络;加强劳动执法,处罚了个别典型。
(三)加强措施促稳定。一是统一制定偿债办法。对债务金额小、债权人数量多的部分,实行一次性集中支付;对债务金额大,债权人数量相对较少的部分,按照“划分期限、均衡支付”办法逐年偿债,得到了多数债权人的理解和配合,改变了上门讨债络绎不绝的状况。二是统一解决农村租用土地的遗留问题,按照“全面清理、锁定存量、控制增量、收回审批权”的办法,拨专项资金解决了必须支付的租金,遏制了群体性上访苗头。三是以“三向讲评”为主要载体,全面开展“依法办事、民主管理”集中宣传教育。“三向讲评”即农村群众讲评村组干部,村组干部讲评乡镇和机关,乡镇党委政府讲评村组班子和村组典型事例。解决部分农村干部工作不深入、作风不民主、群众意见大的问题。四是下决心抓“三治一管”。即治砂、治污、治税、政府工程和招投标监管。以整顿砂石市场,打击涉黑势力,清除砂霸,遏制私挖滥采和欺行霸市;整治企业排污,下决心关闭“十五小”、“新五小”,关闭了11家污染企业,平息了群众的情绪;加强税收征管和统计执法,清查生产规模纳税额严重不符的企业,追缴处罚,规范发展;加强政府工程和招投标监管,杜绝暗箱操作,让市外没有“关系”的投资商消除顾虑,放心到___投资。四是适时开展针对“两抢一盗”的严打斗争。五是高度重视和处置突发事件,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六是实行制,坚持每周三接待日制度,处理了自来水公司职工长期上访问题。今年以来,群访集访和刑事发案均大幅度下降。
六、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建议
审视过去几年的工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资金困难。___历来财力薄弱,财政负担重,加之历史形成的沉重债务,依然未能完全化解,财政资金十分困难,金融环境较差,工业集中发展区、城市改造、农村发展环境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但筹资困难,越发偏离良性循环发生的轨道,大大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土地遗留问题。一是不少企业投产多年,过去政府承诺的办证条件一直难以兑现,企业很有意见,对投资环境影响很大。二是经营性土地欠帐较多,交付土地困难。三是今后几年___解困发展对土地指标需求很大,面临较大压力。
(三)落实项目难问题。一是项目操作程序仍然复杂,过程仍较长,完备手续仍然需要较长时间,建议继续研究改进办法,这是客观问题。二是主观问题。推进过程中感到最突出的问题是,能抓项目、会抓项目的干部太步;既懂项目办理程序、土地政策,又看得懂专业文件、会组织工程的综合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边学边干、现学现用难以加快发展。干部队伍抓经济的能力素质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改善干部队伍素质结构的任务还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