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锻炼季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8:2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挂职锻炼季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挂职锻炼季度总结

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个人第一季度挂职工作总结范文

在___和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得到由团中央___的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锻炼的机会,__月__日,我前往共青团___州委报道,随后奔赴共青团布拖县委,并担任团县委副书记,挂职至今已有两个月。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生活均得到学校、团州委、___布拖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挂职工作非常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

一、端正挂职态度,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州共青团和县委___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正确把握共青团工作理念的科学内涵。

1、我深知挂职团干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派出学校的整体形象。所以我认真遵守工作部门的相关规定,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自觉遵守挂职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治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完成___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挂职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基层团委,特别是县域共青团是锻炼青年干部的大熔炉,只有珍惜机遇认真学习,才能在思想政治素质、思维方式、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才能达到学经验、开眼界、长见识、提素质、拓思路、交朋友、增才干的目的。

2、深入学习,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深入学习《团省委基层共青团工作指导手册》、《共青团___大报告》、《团章学习读本》、《挂职工作指导手册》、《布拖县__五发展规划纲要》等___本书籍和近___份文件,很快融入了县域共青团工作和当地工作重心。

在团县委___的帮助下,熟悉了布拖县___以及乡(镇)社情,并与县级相关部门在工作上进行配合,初步融入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禁毒防艾等工作。

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勤奋务实,主动融入工作。

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负责简报撰写、新闻稿、活动方案起草、文件起草、发言稿撰写。先后制作《布拖县关于成立应急志愿者的筹备方案》、《祖国杂志社和___州关工委领导一行到布拖采访和指导工作》、《省关工委莅临布拖指导工作网吧专项汇报》、《县委常委、___部长在九都乡慰问仪式上的发言》、《布拖县团建工作调研问卷》等___多项工作。

三、深入基层,调研基层团建,慰问孤寡人员。

在团县委的___下,__月__日,前往布拖县拉达乡特尔村走访慰问了艾滋病致孤家庭和贫困家庭,给他们送去了棉被、书包、慰问金等;__月__日前往九都乡中心校参加关爱孤儿捐赠仪式(___张棉被、___张床单等物资);__月__日和__日,分别前往乐安乡、九都乡发放桌子、凳子、棉被等,物资价值达___万元。

四、融入关工委工作,做好___安排的相关工作。

积极筹备《祖国》杂志社和___州关工委领导在布拖县关工委工作座谈会,___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___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龚读纶等省关工委领导莅临布拖工作汇报会,受团县委领导派遣作为获奖___代表参加纪念___关工委成立__周年暨表彰大会等。

五、工作的感受:

1、团的基层工作必须务实;如果务虚,基层工作开展无从进行。

2、县级团委工作的开展,有自己的工作运作方式,那就是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的能力。

3、必须发挥市州团委在支持、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做到信息的上传下达。

六、未来工作目标:

1、系统介绍经验。搭建学校与县级团委的联系沟通,注重利用本校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切实推动当地团的工作全面发展。

2、推动重点工作。制定布托县乡镇团委情况调研问卷,配合县级团委班子成员,推广乡镇、街道团的___格局创新,努力推动农村团建载体创新,力争在落实全团和全省重点工作上取得成效。

3、挖掘基层典型。深入基层、深入青年,把全部精力放在促进基层团建工作上,挖掘___个不同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层工作典型,特别是团的重点工作领域的典型,分别形成10字左右的书面材料。

4、及时总结经验。建立工作微博,通过微博谈感受,寻思考,及时对挂职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所在县级团委书记共同向团中央、教育部递交___篇书面总结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一年来开展了哪些工作、如何推动县级团委和基层团___的建设和工作、如何协调资源支持基层团___工作、探索出了哪些好的经验、有何心得体会以及对县级团委工作的客观评价等。

篇2

为了学习宜昌市**区**街道社区工作先进经验,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质量,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城市街道社区工作的新要求。根据州市组织部门的安排,赴湖北省宜昌市**区**街办挂职学习团一行13人于10月20日出发至23日到达宜昌市,随即被任命为**街办党工委副书记。学习团成员所到之处,各地领导热情接待,全面介绍各自领域的工作特色,真可谓眼界大开,感触很深,不虚此行,满载而归。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我们与**的差距,深感担子更重,责任更大。由于挂职学习时间短,想学想问想看的亮点、特色工作实在太多,思绪还没有完全梳理,学习体会还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本人只好硬着头皮谈点粗浅认识,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同时也与我们挂职干部商榷共勉。

一、**区街办亮点、特色工作

从学习、观摩和参与其中的情况看,**街办各项工作思路新、措施灵、办法多、质量高、效果好,主要体现在:

(一)思路——与时俱进。不论与**的各级领导、社区工作者交换看法,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思绪特别清晰,看问题深邃莫讳,思发展、求实效油然言表。我参加区委组织的会议两次,街道党工委每周的工作例会九次,与社区工作者座谈七次,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他们没有就事论事,人云亦云,浅尝辄止,而是结合区情和工作实际,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炼了很多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举措和好路子。如农民工加入工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无家庭暴力创建示范社区,三助一扶关爱弱势群体等等。

(二)工作——井然有序。具体表现在机制好,即一是领导体制好,区委重视,街办班子力量强,综合素质高等;文化底蕴深,领导艺术水平高。二是工作机制好,年初签订总的目标责任书,每周每月每季度均有工作计划;实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一门式受理居民所需;主分管领导和科室职责明确,督查措施得力,份内的工作安排有序,件件有回音;费随事转,保证办公经费正常运转;三是奖惩机制好,每个人都有风险抵押保证金,社区工作者的收入为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和考核奖金三块,做到奖惩兑现;区里有区长奖励基金,奖励特色工作和招商引资见成效的有劳之人,效果好。四是选聘机制好,能够让社区工作者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责任感又有事业心。五是监督评议机制好,能够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的潜在动力,竭心诚意为居民办事,全方位接受居民的监督。六是舆论氛围好,不论是党报、商报和晚报以及电视台,能够通过劳动保障专版、记者进社区专版等报道社区发生的大小事,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意识。正是因为机制好,社区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特别强,自动提前上班已成为正常现象,加班加点已作为个人的责任。

(三)发展——蒸蒸日上。各级都有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硬指标,各社区有固定资产增值考核标准,极大地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各社区利用市、区、街三块资金解决了社区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焕然一新;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利用自身人大代表、党代表职务之便充分发挥各显其能的应有作用,为社区居民做了大量的细致性基础工作,方便了居民,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四)服务——以人为本。街办社区严格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一是机构设置齐全,街办有小事大办好事实办难事共办的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三助一扶捐助站、各项事务咨询服务台等,社区有服务热线和援助电话等,真正做到了为居民、经济、党员和辖区单位四服务。

(五)品味——各具特色。首先区委设有“特区”,即试验点(气象台)和示范区(学院),先进经验和新的举措取得实效后,在适当时宜推广做法,形式特别好;各街办各有自己的优势,各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真正做到了一居一特。如**街办首创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石板溪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绿萝路社区成立外来民工救助中心,四方砚创建舒心环境社区,二马路设置爱心工作站等。许多亮点工作很多很多,如基础性摸排工作、志愿者服务队伍、特色街创建等,本人不再一一列举,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仅为一己之见,权当是对部分工作的重新认识和重新理解,敬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笑纳。

二、宜昌市**区街办工作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区街办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实在太多,但归纳起来就是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力求实效,以人为本,服务大众。这就是**区街办的成效所在,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先行目标。如何更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实实在在把我们在**学到的东西变成有依有据的实际行动,是检验本人这次挂职学习的成效的标尺之一。

第一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工作的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典型,互相借鉴,并结合实际,认真思考,潜心研究,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获,把在**学到的新方法、新举措、新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提高管理街道社区工作的水平。

第二要有强烈的创新特色意识。与时俱进是创新的关键,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发展是创新的根本。本人将把在**区街办挂职学习的宝贵经历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扑下身子,捕捉街居工作的闪光点,发现典型,挖掘典型,总结和推广典型,为博乐市街道工作培植新亮点。

第三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街居工作点多面广,工作繁杂,可以说责任大权力无限小。本人将通过挂职学习这个契机,进一步淡泊名利,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围绕中心上想办法,在为民谋利上下功夫,在克服人财物困难上取得新的成绩。

第四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要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街居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本人所在的街道党委与挂职学习时所在的街道党工委进行衔接,争取在工作中有新的思路、新的载体、新的举措,取得一定的成效。版权所有

三、做好今后街居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畅通两地街居工作信息网络,达到两地双赢或多赢的工作目标。

篇3

一、涌泉镇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基本情况

自XX年2月以来,我镇先后选聘大学生村官20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培养使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离职的7人中,有1人进入镇领导班子,4人进入行政事业单位,2人进入国有企业;在职13人中,有10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3人担任村民委主任助理,5人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1人创办了“网络餐厅”。这些大学生村官大多是涌泉本镇人,熟悉本地情况,能快速融入所在村,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农业农村政策、献计献策村务管理、引导村民增收致富、调解村民矛盾纠纷等工作中发挥了有力作用。

二、涌泉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涌泉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坚持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模式,努力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个性特长,多元多向发展,尽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和骨干力量。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分层分类,因人定岗,明确大学生村官培养方向

大学生村官拥有不同的学业专长和个性特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科学分类是关键。涌泉镇结合大学生村官聘期的不同阶段,因人制宜、多次微调,科学制订每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培养方向。对首次聘任的大学生村官,遵循“因村选人、因人定村”的原则,综合考虑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和选派村的实际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如:将土建类专业的选聘生徐云安排到康居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的小炉头村;将爱好摄影,懂市场营销的周达贵,安排到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兰田村等。这样的安排,为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优势创造了有效平台,徐云协助村里完成了农民建房40间,周达贵将兰田山起名为台州市的“香格里拉”进行宣传,带领村民建起了农家乐,卖起了特色农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上山度假休闲。从选聘的第二年开始,大学生村官对基层工作有了切身体会,镇、村两级也对大学生村官加深了了解。涌泉镇在综合评定各人个性特征、兴趣志向和发展潜质的基础上,将大学生村官划分为社会管理、便民服务和创业致富三种类型,安排到合适的岗位短期挂职锻炼。对聘期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村官,我镇着重考虑出路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大学生村官竞争力。同时,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自由空间,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

(二)导师帮带、创业帮扶,促进大学生村官快速成才

大学生村官一出学校大门,就跨入广阔农村舞台,缺少工作经验与资金技术,导师帮带、创业帮扶是加快他们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我镇拓宽视野,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帮带导师资源库,在镇机关、行政村、企业等不同领域选聘了全国劳模孔先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金铿等优秀人才20多人,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村官提供指导。

对社会管理型大学村官,列为党政后备干部及村两委干部预备人选,由镇班子成员担任主要帮带导师,着力培养组织协调和行政能力。同时,积极放手让大学生村官参与村级具体事务,对部分优秀的,直接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让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积累经验、锻炼成才。大学生村官项玉君先后担任村情复杂的炉头村、横路村党支部书记,极大改善了两村面貌,被提拔为涌泉镇人大副主席。

对便民服务型大学生村官,着力培养为民办事的专业技能,由机关事业单位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担任主要帮带导师,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并安排到镇“三中心”,便民服务窗口等进行轮岗,加强实践锻炼,熟悉工作流程和性质。通过结对帮带、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大学生村官专业技术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蒋雅君、夏玲芳、冯兵胜大学生村官考入了事业单位队伍。

对创业富民型大学生村官,提供人员、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激发他们创业创新的热情。一是建立创业顾问团。聘请优秀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等担任创业导师和技术顾问,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引道路,随时解决村官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疑惑。二是建立学习平台。组织参加syb创业培训,开展创业大讨论,促使大学生村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同时,在“忘不了”专业合作社、梅尖山橘场、葆隆食品等企业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学习水果种植、管理及合作社经营等技术。三是提供创业帮扶。与市人劳局、市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村官创办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我镇大学生村官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创办网络餐厅1家,农家乐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三)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规范的管理是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今年,我镇出台了《涌泉镇大学生村官分类培养十项制度》、《涌泉镇大学生村官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十项制度》对镇、村、大学生村官各自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加强了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分共性项目、个性项目、组织评价和群众公认度、奖励加分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了镇、村两级重点工作和大学生村官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民主监督、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等多方面的因素,为全面考察大学生村官打下了基础。同时,我镇按照跟踪考察、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大学生村管实行工作周志、实绩月评、季度检查、年终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与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践来看,我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培养使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我镇历届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中仅1人是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其余都是通过任命的方式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民委主任助理。在工作岗位上缺乏村民认同,在目标任务上没有明确要求,以致个别大学生村官镇、村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为工作“文书”化,承担了大量应当交由村文书完成的事务性工作,如做会议记录、建工作台账,报送材料等琐碎事项,真正以村两委成员身份主抓的工作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官的成长。

二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动机有较强过渡化倾向,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高校扩招等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双重驱动下,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目的性更加现实和功利,多数人将此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过渡,对自身的大学生村官身份缺少认同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村官们在思想上扎根农村,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是大学生出路选择有待进一步拓宽。明年2月,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就要满两个服务期。往后,历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要逐年有序流动。从我镇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选择还比较狭窄。大家都将目标定位为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每年的行政、事业单位考试,大学生村官无一例外都会报名参加。在其他出路上,有5人正在尝试自主创业,1人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任职,至今没有1人以自主择业的形式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他们出路问题的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涌泉镇对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是要设岗定责,强化培养。大胆给大学生村官搭台子压担子,根据他们学历专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结合所在村实际,参与村级班子实质性分工,每个大学生村官至少独立分管一条线的工作,让他们直接参与具体工作,在处理村务中提高能力,树立威望。同时,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实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配强导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在他们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多教方法、多出点子,增强大学生村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农村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篇4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紧紧围绕一个服务中心

我局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来做司法行政工作。做到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到哪里,司法行政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工作就做到哪里。今年以来,我局一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从局各部门抽调专人协助做好银滩拆迁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的法律宣传、纠纷调处和公证工作;二是根据XX市“百名干部实践锻炼计划”实施方案的精神,选派7名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并派出一名富有领导经验的同志到XX区银滩镇白虎头村担任基层党建工作“第一书记”。三是积极配合市里各项专项工作的安排,分别抽调9名同志参加打击传销、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市政府驻南宁上访遣返工作组和跟班学习等工作。

(二)切实抓好四项工作的落实

1、认真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加强年”活动。根据自治区司法厅《关于贯彻落实司法部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在全区开展“人民调解加强年”活动的意见》,制定出全市开展“人民调解加强年活动”工作方案,对全市开展“人民调解加强年”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加大“人民调解加强年”活动的宣传,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建立和完善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并对全市464个调解组织和2440名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全面大普查,相关资料及时录入电脑,更新档案信息,进行电子信息管理。

2、做好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工作,建立化解矛盾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开展“矛盾纠纷百日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便民利民、方便快捷优势,积极化解了一批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3、以全区“政法宣传周”为契机,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为深入学习全国、全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政法系统工作成绩,向社会各界展示政法系统努力向上、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的精神风貌,根据市委政法委关于“年广西(北海)政法宣传周”活动方案的要求,我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了“五个结合”:一是把“年北海政法宣传周”活动与推动我市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进入全区先进行列,促进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城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年北海政法宣传周”活动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把“年北海政法宣传周”活动与年终工作总结紧密结合起来;四是把“年北海政法宣传周”活动与司法行政工作总体思路大家谈紧密结合起来;五是把“年北海政法宣传周”活动与元旦、春节开展慰问活动,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工作中重点抓好“四个活动”:一是召开了“年政法宣传周”活动动员大会,对政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进行了“年政法宣传周”活动动员,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开展大型的广场活动。市各政法单位于月日在北部湾广场分别开展了2次大型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出动法制宣传车5台,挂宣传横幅15条,出板报20块,印发宣传资料10000份,接受法律咨询800多人次,各县区政法单位在本辖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了大型的法制宣传活动,区政法委在北部湾广场除了开展法律咨询外,还举行了区“年北海政法宣传周”文艺演出,演出时间近2小时,观看群众近万人。三是开展刑释解教人员、人员回访调查和“结对子”帮教主题实践活动。月日,冯永昌局长带队到XX区召开刑释解教人员座谈会,结帮教“对子”,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帮教结对活动中,共结“对子”4对。四是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市、县区司法局还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到农村、厂矿、企业、学校、机关、社区等开展活动。

4、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律师党建示范点。年月,在自治区司法厅要求开展全区律师行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市律师行业开展以“广西律师事务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基础,充分发挥律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律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律师行业的创先争优活动。活动以“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为载体,在我市律师队伍中建立创先争优联系点,我市的启迪律师事务所被列为广西新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并被推荐参加“全区律师行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支部的评选;市律师协会会长、广西嘉友律师事务所主任毛家友及广西先导联合律师事务所庞兴中律师被推荐参加“全区律师行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员的评选;广西桂三力律师事务所北海分所和广西嘉友律师事务所被列为我市律师行业创先争优示范点。

目前,我市15家有党员的律师事务所,全部建立了独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其余4家无党员的律师事务所,由我局指派了党建工作联络员,实现了党的组织在我市律师行业的全覆盖。

(三)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加强社会矛盾的化解。我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民调解加强年”攻坚活动。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互相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源头性、群众性的强大作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部门和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力求在基层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功能发挥上有新的较大突破。主要措施:一是加大人民调解宣传工作,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使人民调解质量和公信力提到提高,及时化解一批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二是做好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工作,建立化解矛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便民利民、方便快捷优势,认真指导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组、社区、企业等单位,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做到因人预防、因地预防、因事预防、因时预防,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三是普查、充实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对全市2350名人民调解员和464个调解组织实行一次全面大普查,并且以普查为契机,重点对村委(社区)人民调解委员进行调整充实,有效地把调解队伍的群众性、专业性有机统一起来,优化人民调解队伍结构。

月份,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087起,调处6087起,调处率100%,调解成功5888起,调解成功率96.7%。防止民间纠纷激发288件。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到目前为止没有激发,也没有发现因调处不当而引起杀人、伤害事件的发生。

----创新社会管理。(一)扎实开展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今年月,我市召开了市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县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综治办主任、司法局长等人参加的全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刑释解教回归社会人员477人,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帮教率、安置率均为100%,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

(二)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前期工作。根据自治区《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意见》,今年在全区范围内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一是及时传达了全区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并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莫亦翔担任组长,公、检、法、司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由局领导带队组织本局业务科室及县区司法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到XX市司法局学习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经验。三是起草了《XX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呈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一是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跟踪、指导律师、公证员对敏感性、群体性案件的处置及情况报告,正确指导律师、公证员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推动社会矛盾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积极引导全市律师、公证员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三是加大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力度,提高咨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12348法律援助热线”在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月份,我市律师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163家,办理诉讼1449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53件,接待法律咨询2607人次。办理公证7999件,承办法律援助案件91件。

(四)扎实做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月,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恒为团长的自治区“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团,对我市“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参加了意见反馈会。检查验收期间,检查验收团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台帐和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实地检查和抽查了机关单位、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类型单位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情况,并以较好的成绩顺利通过自治区“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团的检查验收。检查团认为,在“五五”普法工作中,市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领导重视,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形式多样,注重创新,“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深度、有广度、有成效,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和市“五五”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通过普法和法治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今年至月的三个季度,我市行政败诉率为零。同时,民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我市年比年下降86%,年比年下降50%的基础上,今年至月份又比去年同期下降76%。

----加强廉洁公正执法。(一)加强了全局干部理论学习。制定并下发《XX市司法局年理论学习方案》,学习明确到内容,活动确定到主题,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认真组织和严格检查督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广大干部秉公执法、勤政为民的素养。(二)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或从事专项工作。(三)举办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一是8月举办全市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班。来自市及市辖县、区各法律援助中心和全市3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以及12348法律援助热线值班人员共90多人参加了培训。这是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以来规模最大、人员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业务培训。通过电脑实际操作讲解12348法律援助热线平台的管理使用和司法部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流程,有效地提高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者公正执法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培训农村维稳骨干7期,1110人。

二、存在不足

1、“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近五年来,我市每年普法经费只有8万元,技术装备落后,工作开展艰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普法工作需求。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相对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开展。

3、公证律师执业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公证律师监管制度亟待完善,党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年工作设想

1、继续做好社区矫正试行工作,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机构,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2、继续抓好基层法律服务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大力拓展农村法律服务领域,积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法律服务。

篇5

关键词:供电企业 现场 培训 实践 创新

一、现场培训I的重要性和主要特点

1.开展现场培训的重要性。随着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运作的不断深化,机构精简、资源集约和流程再造对一线生产技能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供电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生产经营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一线员工参加长时间的脱产培训已经不切实际,工学矛盾较为突出。要应对企业和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积极稳妥地解决一线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技能不精等难题,那么,加强现场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强化现场培训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2.现场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差异。第一,培训的目的不同。现场培训主要是着眼于分析、研判、解决生产现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一线员工的动手实操能力,实现“学”与“用”的完美融合,是一种“技能导向型”培训。传统的集中面授培训主要是理论或理念的讲授或灌输,是一种“理论导向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学用脱节。第二,培训的重点不同。现场培训侧重于“怎么做”的实操培训,而传统培训侧重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普及培训。第三,培训的方式不同。传统培训是“老师讲,学员听”,学员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而现场培训是以学员为中心,注重在“于中学”,学员在生产现场“真刀真枪”地操作,师徒除了双向沟通外,师傅还要进行示范、徒弟要跟着做,实现讲练结合。第四,现场培训体现了供电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强化现场培训,体现了供电企业“工作是最好的培训、现场是最佳的考场、实践是最优的考题”的科学人才培养价值观。

二、现场培训的方式和做法

1.现场培训的闭环管理。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对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对现场培训工作进行改进。通过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培训访谈、培训效果评估等收集信息,为每个专业“量身定做”现场培训项目“菜单”,按照PDCA方法,对培训科目设计、内训师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把上级的规范和要求落实到现场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确保取得实效。

2.“导师带徒”促进技能传承。根据应知应会要求,为每名新进员工指定一名导师,并签订师带徒协议,由导师对徒弟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在日常管理上,从现场传帮带、月度小结、季度座谈、半年总结,到年末考评表彰等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在考核激励机制建设方面,根据徒弟是否按时合格出师、师傅带徒取得的成绩等指标对“师带徒”活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师傅、徒弟的切身利益挂钩。徒弟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不断总结提高、练就过硬本领;师傅通过向徒弟传道授业,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实现了专业技能的薪火相传。

3.“技能比武”赛出技能拔尖人才。鄂州公司秉承“赛马而不相马”的理念,通过技术比武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同时将评优评先、待遇享受、职业发展等向优秀技能人才倾斜,完善配套的技能人才激励制度,激发一线员工参与现场培训和技能竞赛的热情。公司定期分专业组织220kV主变、母线或开关等故障排除仿真技能竞赛、电网事故分析及处理竞赛、110kV线路终端悬式绝缘子更换、用电集抄系统设备故障诊断及处理等技能比武活动,“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有的经多轮选拔,成为省公司和地市公司级生产技能专家。

4.反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员工“真功夫”。反事故应急演练采取事先不通知、不打招呼、不搞演练脚本的方式,重“练”轻“演”,提前谋划,随时启动。调控、变电、输电、配电、95598热线、物资和后勤等单位生产人员打破专业壁垒,联合协作解决在极端天气下的紧急事故。借助反事故应急演练,检验各单位、各班组平时现场培训效果,同时促进生产人员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应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事故分析诊断及处理方法,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5.见缝插针开设“微型课堂”助力技能“充电”。公司一线班组利用线路停电改造、变电设备修试校施工、变电站技术改造、电网设备更换、重大基建项目施工等作业间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班组专业技能人员开设

“现场微型课堂”,对照技术标准和实际设备,开展线路杆塔更换的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抽检试验、对行业内安全事故进行学习反思、“两票”规范填写问答、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改造工艺讲解、自创变电站设备日常维护周期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人讲、农网改造现场安全培训“移动课堂”、青工夜校学习配网工程预算和生产营销信息系统操作等丰富多彩的现场培训活动,促进一线人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6.深入厂家、兄弟单位生产现场“取经”。公司充分整合电力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源,借助厂家雄厚的技术实力,每年选派部分紧缺专业人员到各相关厂家生产车间开展深度跟班学习,通过厂家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讲解,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人员的设备应用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组织青年技能人员到省公司专业部门挂职锻炼,到同行业兄弟单位参观交流,学习先进设备安装工艺、新设备或系统的应用与维护,借鉴兄弟单位的好做法,补齐自身的技能“短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7.作业前培训促进技能提升。公司依托重点项目施工、重点工作任务、新设备投运前的有利时机,围绕作业方案、安全措施保障、作业质量要求、作业指导书等,在开工前组织人员现场辅导,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工作流程、要求、内容和危险点,保证作业安全。例如在农网改造开工前夕,各县公司组织人员开展“两票”规范填写考试,现场出题、现场填票,最后由班组长集中点评。在葛山220kV变电站工程电气设备安装之前,公司邀请监理专家到该工程项目部现场授课,进行互动交流,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

8.依托实训基地开展Qc课题攻关。为培养高精尖的生产技能人才,鄂州公司依托现有的变电运检专家工作室、劳模工作室、35千伏220千伏线路实训基地、变电运行仿真培训基地、10千伏线路实训基地、电能计量实训室等现场培训基地,组织技能专家、专业骨干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难题开展QC课题攻关。专业骨干扎根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研究智能变电站相关理论,从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方案、系统配置等基础知识到设备的性能特点、仪器设备运用,再到故障查找分析处理等,逐一研究,有的还发明了实用的工器具,并取得国家专利。

三、现场培训取得的显著成效

1.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鄂州公司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现场培训,一线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各项人才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高技能人才比例较三年前增长了22.6个百分点,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比例增加了8.5个百分点,省公司级技能专家增加1人,地市公司技能专家人才增加10人。

篇6

论文摘要:当前西部贫困地区在村民自治过程中,乡镇行政的过度干预与村民自治功能萎缩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失衡。要改善这一关系,一是要依法改善乡镇治理体制和方式,界定村务与政务,增设派出机构,为村民自治提供广阔的空间,二是要落实村民自治各个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村民自治结构,平衡和规范自治权力内部关系,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两种力量及其制度模式构成我国农村社会“乡政村治”的格局。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党的政治领导下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二是存在于农村社会的村民自治权,村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对自己进行管理,按照民主的原则实行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两者产生了诸多矛盾,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冲突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当前西部贫困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交通落后、土地分散、粗放经营效率低、公共卫生建设严重滞后、公共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等现状,急需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的民主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需要国家负责任的引导和帮助绝不能将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和费用变相转嫁于农民或压制村民自治运行。所以正确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贫困地区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现状分析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此规定明确界定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实质上是村民自治权与乡镇行政权关系在法律上的定位,他们应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关系”。但对西部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现状而言,现实中的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常常与法律法规存在着种种偏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频繁干预与过度控制,将村民委员会当作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进行行政领导,布置各项任务并下达行政指令,从而将乡镇行政权应承担的责任和费用转嫁于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造成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空挡与错位。一般表现为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乡镇行政对村民自治组织的人事控制。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对村民会议负责,乡镇政府无权任免,但实际操作中乡镇政府通过在村干部中培植自己的人实行对村的问接控制。例如在选举中对村民委员会成员资格进行限制,使他们认为“听话的”、“有能力”的人当选。将村民自治组织的“当家人”转变成乡镇政府的“人”,造成村民自治组织角色错位。虽然便利了乡镇政府对村的管制和所属行政责任的完成,但往往造成村民心目中精英人物落选,压制了村民民主权利实现的构想与向往,实质上是对村民自治权的一种剥夺。

第二,在日常事务中进行行政干预。在现行压力型体制下有时乡镇政府为了实现其行政管理职能,不仅是对村委会进行“指导”,它还直接“领导”村委会;要村民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村委会仅仅协助是不行的,必须由村委会“负责”完成。所以实践中村委会承担着诸多乡镇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使村委会成为“准政府”,这样以来村民自治组织便陷入忙于繁多的政务而无暇顾及村务的局面当中,以至于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日益萎缩,村民自治原则也被消解于无形之中。

第三,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财政监控。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集体经济薄弱,财政基础有限的现象,而乡镇政府往往凭借自己的财政监控职能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进而影响整个村的管理形式,缺乏经济基础的村委会也只能听任乡镇政府控制。

第四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进行价值控制。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缓慢,需要国家提供各种贷款救济及其它资源供给,使得乡镇政府可凭自己手中掌握的这些社会价值分配权对村委会进行调控。

二是村民自治的偏斜运行,导致村民自治功能萎缩。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环节。但贫困地区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只注重强调民主选举,认为“对大多数村民而言,自治权利不过就是在三年中参加一次投票而已”。村委会也片面重视村级换届选举而忽视其它环节运行;自治组织结构中除村民自治中的执行环节存在村民委员会这个“实在”机构之外,民主决策环节及相关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等环节都是“虚位”的,因此,在自治实际运作中出现失衡现象,造成村民自治呈偏斜状态运行,使村务管理实践中出现大量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和损害村民利益的现象,降低了村民自治的实效。

二、实现贫困地区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良性发展的思路

通过上述对西部贫困地区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关系现状的分析,为保证村民自治的健康运行和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立足贫困地区现实,从改善乡镇治理和提高村民自治两方面出发,努力寻求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

(一)依法改善乡镇治理体制和方式,界定村务与政务,增设派出机构,为村民自治提供广阔的空间

首先,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乡镇政府管理范围,实行依法行政。《村民委员组织法》只是笼统的、原则性规定,缺乏明确性和具体操作,使乡镇干部很难把握。所以可在总结村民自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组织法实施细则》,从实际工作考虑,对乡镇政府行为进行明确规范,明晰那些是属于正常政府行为,那些是属于不合理的干预。

其次,合理划分二者权限,界定村务和政务。所谓政务是政府管理的事务,它具有国家意志性,是需要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事务。村务,是在一村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它涉及的是一村范围内村民的共同利益,是由一村之内的村民共同管理的事务,具有群众自治性,体现的是一村范围内村民的公共意志,由村民共同决策、共同遵守。所以,乡镇政府要区别二者的范围,凡是政府的职权,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原则上不属于政府的职权。因此,凡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属于政府办理的事情,如果是村的共同事务,就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如果不是村的共同事务,就属于村民个人事务。对自治领域的事务要给于指导和支持,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不加干预;对非自治领域的事务要通过引导和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以保证国家任务的完成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其三,转变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首先,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明确乡村关系实质,将上下级隶属、指令性执行观念转变为平等互助、民主协商观念。其次,乡镇政府布置任务,要根据村民委员会职权和各村实际情况,与村委会协商,再由村委会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改变过去指令性工作模式。再次,乡镇政府改进工作方法,学会指导,指导村委会依法换届选举,尊重村民民主意愿,不委派干部,广泛开展村民自治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形成健康、有序的村民自治氛围,帮助贫困地区农村进行村民自治。

其四,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西部贫鼠地区公共产品供给越来越多、扶贫力度越来越大,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需要向村级渗透。鉴于此,对于西部特别贫困的地区国家可适当加大基层管理成本的投人,增设乡镇政府对村的派出机构和工作人员。以减轻困扰在村民自治组织头上的现实行政压力,从而使村民自治组织轻装上阵,投人主要精力搞好村务。真正实现给村民自治组织“减负”。

(二)落实村民自治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四个以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中,民主选举是基础、民主决策是关键、民主管理是方式、民主监督是保障,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村民自治的偏斜运行方式,应该落实村民自治各个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村民自治结构,平衡和规范自治权力内部关系,努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一是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科学构建村民自治结构,成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进行会议的有效召集,并代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监督村民委员会,切实发挥村民议事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一般情况下,西部贫困地区村民比较分散,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常设机构一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村民意见并向村民委员会提出村经济发展计划和项目的建议;另一方面,对村委会提出的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论证,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这样既有利于村民的利益诉求和意愿得到有效充分表达,也对村经济建设项目起着科学参谋和严格把关作用。

二是定期组织进行村干部述职和民主评议,加强监督考核,提高村务公开透明度。可根据不同村的不同情况,村委会一季度或半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报告村民会议决定事项的完成情况、报告村经济发展和财务收支情况,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其进行民主评议,村委会听取意见后积极答复。由此可形成对村委会较强的约束和激励,促使村干部积极工作,管好村务,避免出现过分关注选举阶段而选上后元所作为的现象。

三是对外积极寻求人才和智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村民自治严重的人才匮乏和知识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村民自治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所以,村民自治“知识引援”迫在眉睫。目前可实现的途径有:联系志愿服务西部组织,求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持续引进热爱农村的知识青年深入基层,安排他们进入村民自治组织挂职锻炼。同时积极与周边高等院校合作,邀请大学生来村实践活动,以各种形式参与村民自治活动。

篇7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很多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便要求学生培养过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体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要求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立更为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笔者围绕职业生涯教育开展情况,对安徽省内3所新建本科高校进行了调研,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低,相应的资源配置匮乏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由原地方师范类高校或职业院校升格而成,学校实力和基础较弱,校园建设、人才引进、专业学科建设等关系教育部考评核心指标的内容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对学生管理及专业能力之外的综合就业能力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很多此类高校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应该是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研究,更缺乏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的意识。鉴于此,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校园建设、人才引进、实验设备添置等更为急切的项目上,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的投入极为有限。另外,绝大多数高校对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的性格测评、心理辅导、职场演练等环节也缺少相应的建设。

2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人才奇缺

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校人数已经初具规模,很多高校已经突破万人大关,然而由于编制和经费问题,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仍比较落后。尽管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具有硕士学历,但学生多、专业辅导员少的矛盾依旧比较突出。同时绝大多数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知识的理论学习和相关的专业培训,专业的职业指导能力缺乏,无法真正发挥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作用。

3学生主动性不足,对职业生涯的认知不清楚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其办学历史和条件的限制,与传统高校相比生源质量较低。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认知更是模糊。大学四年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期,四年专业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很多高校在大一新生进校之际,便通过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同时也会要求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来加强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职业定位、计划执行、职业评估和纠偏,它具有长期性、多变性等特点,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采取了应付的态度,对大学生活中综合能力提升的各项教育活动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的结果。由此可见,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不系统、不连续、不完善三大特性。如何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职业生涯教育参与者的主观因素,实现职业生涯教育作用发挥最大化,保障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实现,是解决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绩效管理思想在应用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

1应用的意义

绩效是相对于个人或组织工作而言的,指员工或组织按照职责或任务的要求完成的结果或效果。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根据发展需要共同参与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绩效辅导和沟通、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结果运用的活动,以达到绩效目标的循环提升。而在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BSC)便是企业当中最常用也最符合企业战略的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是美国哈佛大学卡佩兰教授和朗读顿研究院的执行长诺顿的研究成果,它改变了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工具。该方法通过对战略的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到部门和岗位,通过月度、季度、年度的绩效考核,完成工作纠偏目的,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将绩效管理思想应用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当中,按照绩效管理过程当中的PDCA四步骤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进行分步监督和指导,从职业目标确立与规划设定、计划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阶段性考核和职业修正、奖惩措施与综合测评挂钩四个方面进行分步实施(图1),能通过调动职业生涯教育参与者的主观因素,有效解决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因问题。其中,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工作原理,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有效方法,根据职业能力普遍性和适用性的基本要求,明确从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共同提升的四个核心要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细分和量化,并将目标逐步分解到年度、季度、月份,加强过程监控和培训,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阶段性目标顺利完成的可能性。

2应用研究

2.1确立职业目标及制定职业规划

学生通过对自身和外在环境的分析和认识,完成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为自己确立发展目标,随着大学期间的自我完善逐步实现职业规划的短、中、长期目标,同时在整个过程当中,不断对职业生涯进行评估,并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下完成职业纠偏,最终实现毕业后顺利就业,完成自己的阶段性职业目标。学校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主体,应该在该阶段设置一定的职业规划课程,通过现代职业测评、心理测评等工具,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应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安排足够的老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选择,确保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对自己和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尽量避免学生自我认识模糊带来的职业选择偏差。在职业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协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工作,核心是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的确定。就业能力是由知识、技能和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结构[3],BSC管理思想在职业规划设计过程的引入,主要是指通过对职业目标胜任力模型的分析,明确从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核心工具等)、基础能力(外语、计算机、驾照等)、综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等)[4]、职业控制能力(团队、职业精神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细分和量化,坚持目标明确化、数量化、长期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立职业目标完成计划表的形式将各种能力提升所需要的学习和实践内容进行确定,另需根据目标完成计划表将指标细分至年度、月度、周甚至天。

2.2计划执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仅是学生实现自我约束和目标实现的有效工具,更是高校对学生职业教育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抓手。根据学生制定的年、月、周、天计划表,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制定相应的检查监督周期表,真正实现对学生计划执行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对学生在执行过程出现的心理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沟通和教育,必要时应请求校内心理专家的帮助,保证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对于学生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困难和迷惑,应当及时联系相关专业教师对其进行解答;对于校内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情况,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及时向学校反映,尽量完善相关条件。

2.3阶段性考核与职业修正

通过对学生计划执行的过程监督,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对学生阶段性表现进行考评,对于考评结果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对于确实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完成率低的问题,可以酌情进行调整,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与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对下一步的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计划。在该阶段会面临考评数据搜集困难的情况,这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进行考评前明确规定出相应的数据来源和评分办法,以保证阶段性考评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考评结束后,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根据考评结果,有选择性地同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提出学习和培训的重点,对于需要进行职业目标修订的,应给予细致深刻的分析,最终确定新的规划并严格执行。

2.4奖惩措施与综合测评相挂钩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更多以结果为导向,绩效管理思想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为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高校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激励性措施有很大不同,企业中的员工诉求更多以物质回报为主,企业可以通过金钱的奖惩保证制度激励性的实现,但高校的职责以管理、教育为主,学校与学生间没有直接的物质连接要素,因此为达到考评的目的,考评应与综合测评相挂钩。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根据阶段性考评结果进行加权测算,将结果纳入综合测评,与各种评优挂钩,对学生的计划执行起到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绩效管理应用的保障措施

绩效管理思想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从个体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出发,是在假设外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内在动因的变化,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通过内在动因的要求,督促外在因素进行适应性变化。然而,要想保证绩效管理思想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地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充分保障:

1提高认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贯穿学生四年在校期的系统性培养体系,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并能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顺利发展,形成本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特色。

2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柱。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着手培养两类师资:一类是“双能型”专业课程师资,一类是“多能型”职业导师。“双能型”专业课程师资主要是指对专业知识有深厚的理论背景,又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多能型”职业导师主要是指具备职业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各高校应根据实际的师资情况,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计划,不仅可以采取企业挂职锻炼,还可以进行阶段性培训,保障师资力量的切实提高,最终通过“双能型”专业课程师资完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优化升级,又通过“多能型”职业导师完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实施。

3搭建多重平台,严格执行计划过程考核

篇8

1、加强综合部门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要求,大力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切实增强其在组织协调、指导服务、政策研究、督查考核等方面的职责。市编办根据**市农村工作实际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结合地方机构改革工作,研究提出市、市(县)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机构强化意见,将其作为党委工作部门,单独列入机构序列,进一步扩充增强职能,调整增加编制。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全市各镇(包括涉农街道)成立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内农村政策贯彻、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等具体工作,切实构建起全市农村工作综合协调和统筹推进的完善网络体系。

2、加强领导体系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重中之重”要求,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加大力度,倾注精力。市成立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统一指挥部署。领导小组下设一室七组,分别为综合协调办公室和现代农业、规划建设、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农村改革、固本强基七个工作组,办公室主任和各工作组组长分别由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担任,综合协调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各工作组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推进。各农村市(县)区党委、政府要分别明确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确保各项工作上下联动、同步开展。

3、加强相关部门建设。农口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换职能,增强素质,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形成职能明确、职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市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交通局、文广新局、卫生局、体育局、环保局、规划局、旅游局、金融办等部门要从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出发,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成立或明确一个以上专门处室负责农村工作,并配齐配强熟悉农村工作业务的人员,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确保工作有人做、见实效。

二、完善研究决策机制,确保部署科学严谨

4、进一步健全调研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要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倾听农民呼声,确保工作开展最大程度地符合地区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发展要求。要围绕事关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精选一批课题,通过自主研究、联合研究、项目招标等多种方式,通过走访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决策部署水平。

5、进一步健全会商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要切实想方设法及时研究解决。对不能独自承担、需要其他工作组或部门协助或联合研究解决的,要及时通知其他工作组或部门,进行集体会商,共同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思路,推动问题解决。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要及时告之相关负责的工作组和部门,推动问题获得有效解决。

6、进一步健全决策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自身无权决策的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决策,作出部署安排。领导小组同时建立定期决策部署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决策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工作开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完善规划调控机制,加大引领导向力度

7、高度重视农村规划。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实现农村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发展的龙头工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推动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三个集中”步伐,加大新市镇、新型社区和新农村联动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乡经济、社会、空间、生态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水平,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8、科学完善农村规划。研究制定《**市农村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切实明确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着眼长远,立足现实,坚持现实性、前瞻性、合理性有机统一,不断深化完善农村产业发展、新市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切实做好各项规划之间的科学有效衔接。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强化专家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努力提升规划的科学论证水平和公众参与程度,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合理。

9、精心实施农村规划。按照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要求,以大建制镇推动新市镇整合,以大行政村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形成以“新城、新市镇、新型社区”为主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加强规划与区划的对接工作,加大建制镇、行政村撤并和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工作力度,促进镇村布局体系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按规划有序推进所有保留村庄的整治改造,积极开展规划政策创新试点,允许按规划重建或新建住房或配套用房,打造宜居宜人村庄典范。

10、严格管理农村规划。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中确定的基本程序审批各类规划。各级政府不得随意变更规划,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随意干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并作为公共决策、调控手段和实施项目的重要依据。切实强化规划执行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纠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推动农村规划全面落实。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全过程实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各方面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规划的实施到位。

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发展资金支撑

11、完善财政投入制度。市财政部门加紧研究制定“财政投农资金投入使用评价办法”,科学界定财政投入范围内容,建立健全相应指标体系,切实明确财政投入具体要求,为监督检查各级政府投入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提供参考依据。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地区和各相关部门、各级人大和政协定期对同级政府开展财政投农情况的督查和检查活动,促进财政投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财政投入全面及时足额到位。

12、完善金融投入制度。鼓励支持外地银行、外资银行和地方银行发起创办村镇银行,加大对已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推动村镇银行强化为农服务、实现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步伐,努力实现农村小额贷款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各(市)区均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再担保机构。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和覆盖面,大力发展农村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农机具保险、农民房屋保险等涉农险种。制定完善对合作组织、村级扶贫、农民创业等特定主体的信贷投放考核激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

13、完善社会投入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本着“政府引导、有效扶持、自助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推进“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结对机制建设,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三农”、支持农村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功能,灵活运用贴息、担保、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资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五、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增强智力支持

14、加大政研合作力度。着力开展市、市(县)区两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政研合作,加快探索地方政府与合作院校联手共建的有效机制。认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围绕技术推广、培训教育、机制研究、挂职锻炼等主题,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开展各类合作活动。坚持将政研合作融入新农村建设整体之中,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人力、科技优势,着力破解科技含量不高、人才资源不足和建设机制不活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发展成高效农业、传统村落改造成新型社区、传统农民培育成现代农民。

15、加大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实际积极创办“产学研创新中心”、“高科技园区孵化器”、“技术合作推广中心”等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服务载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改善、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综合改革等方面,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性强、带动力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科技成果和新农村发展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按照服务综合化、功能多样化、推广社会化的定位,加快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16、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围绕能力提升,分门类、分专业、分层次、分结构,分期分批抓好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突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文化素养等培训内容,使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职位的干部都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培训,打造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党政人才队伍。大力实施新农村人才保障工程,推动市(县)区、镇、村实用人才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人才、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切实满足农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六、完善实施推进机制,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17、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并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十大强农惠农工程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每年选定一个以上主题召开专题推进会,交流各地区、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推进情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集体研究推进工作,共同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18、完善统筹协调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市农村改革发展十大强农惠农工程牵头部门、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及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组织推进、共同检查考核等多种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强化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配合,做好上下左右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互促互补效应,提高推进效率,扩大综合效果。

19、完善促进创新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和市各涉农部门立足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围绕规划建设、就业保障、公共服务、两个置换、组织合作、金融扶持等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强研究,加强创新,及时制定出台有助于破解难题的鼓励性、优惠性、配套性政策措施,切实为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注重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和探索实践,深入总结、积极推广基层的成功做法、有益经验,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采取更加灵活的工作措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20、完善结对共建制度。在强化政府自身作为的同时,积极坚持多方合力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强化部门结对、村企结对、村村结对工作,推进市各相关部门、工商企业、经济强村继续发扬结对帮扶薄弱村的优良传统,对经济发展薄弱村加强结对帮扶,切实通过扶助困难户、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农民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帮助薄弱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七、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促进工作全面落实

21、突出督查考核重点。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的督查考核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各部门、各地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初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下达的目标任务书和制定的相关工作意见确定。督查考核要全面察看各市(县)区、各部门落实和执行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完成农民增收等重要综合指标、完成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支农项目及资金、推进“三农”工作体系建立等有关情况。

22、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市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市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督查考核活动要围绕提升推进成效,积极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工作督查要实行综合和专项、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农村科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各工作组的专项督查活动每半年分别至少进行一次,督查中要深入开展“三查三看三比”活动。工作考核要坚持平时跟踪问效、季度进度检查、年末综合评定相结合。切实通过有力的督查考核活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推进目标全面完成。

23、公开督查考核结果。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督查情况将定期通过全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公布。全市农村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结果通过地区(部门)自评、地区(部门)互评、群众测评等方式综合确定后,由领导小组排定名次,按时向社会进行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评议。考核结果同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作为部门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和领导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八、完善奖励问责机制,充分激发工作动力

24、健全相关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工作干部选配制度,切实抓好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中熟悉农村工作干部的选拔配备,十分注重从农村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建立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人才资源库,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政治和组织保证。加紧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镇级领导干部的激励制度,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年轻同志到村帮助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