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12: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班健康教育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班常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技术就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图片、声音和视频等有效结合起来,对信息进行处理、保存和展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小班常规培养和健康教育中,使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的发展。小班的幼儿还不会识字,在观察事物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直观形象的视听等身体感官,获取其中提供的简单信息和认识,多媒体技术恰好能为幼儿提供这一学习条件。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班常规培养和健康教育的策略
1.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良好的意识。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所提供的直观形象且生动有趣的画面,能够帮助幼儿简单地观察事物并表达意愿,摆脱以往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小班幼儿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还不算太久,难免会产生无论如何劝说都难以哄好的情况。鉴于小朋友几乎都爱看动画片,而且可以说是百看不厌,教师就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进行教学时,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理解能力,为他们准备有利于发展身心健康的图片。然后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常规教学中所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作出集声音、画面于一体,形象生动的课件,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学习,形成对幼儿科学有效的教育。
例如我为了培养幼儿友好互助的意识,运用多媒体下载了他们平时都喜爱看的《熊出没》,在课堂上给他们播放熊大帮助熊二找食物的动画片,然后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画面,只见一位幼儿说:“熊大是哥哥。”而另一位幼儿则说“熊大把食物给熊二了。”幼儿有不同的回答。由此我对他们给出的答案加以总结,并针对画面给幼儿加以形象化的说明,使他们有了初步的习惯意识。
2.从幼儿角度出发,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正处于人生智力开发和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培养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小班幼儿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学习,一时还难以适应,因为他们在家中是依赖于家人的照顾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导致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教师要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与身边的小伙伴快乐和谐地相处,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幼儿了解和掌握生活常规,从而养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排队,每次排队时总会有很多幼儿在场地上到处乱窜。针对这一情况,我运用多媒体技制作了“动物游乐园”的课件:游乐园里有一群小动物,有小鸡、小猫、小狗和小白兔等,小猴子是带领他们游玩的老师,游玩过程中他们都要有秩序地排好队等待。给幼儿展示时,每到小动物们排队时就暂停课件,并提出问题:“小动物们为什么要排队啊?”或者“它们排得整不整齐啊?”幼儿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课件中小动物们排队的问题上,这时就有幼儿主动学习小动物们排队的样子,在慢慢指导下学会了有秩序地排队。运用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有效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更加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班常规培养中的作用。
3.把握时机,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教育条件。
教师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充分把握时机。幼儿的健康包括有快乐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日常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给教师带来了许多便利,教师要更好地抓住时机进行幼儿教育。小班幼儿的形象思维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回顾以往传统的幼儿教学活动,大多是通过只有音乐而没有画面的录音机让学生欣赏音乐,导致选择性小且不够便捷。而多媒体技术则具备这些优势,将画面和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及幼儿的需求,选择和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
例如《拔萝卜》这一动感的音乐画面,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体会团结起来力量更大的道理,健康有意义的画面可以使幼儿初步认识更多东西,积累多方面的知识。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对幼师的教学活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带领小班幼儿快乐学习和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幼儿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乐趣,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班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图片及课件,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创造性,制作合理科学的教学课件,使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李雪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02).
篇2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
首先,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具体的卫生保健知识,使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树立了“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这就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讲座,使他们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促使他们主动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家园共育。
二、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首先,通过安全和礼仪品格等健康教育活动课向幼儿传播健康知识。笔者认为,在幼儿园开设幼儿安全和礼仪品格教育活动课,是幼儿学习和了解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由此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对小、中、大、学前班的幼儿进行安全和礼仪品格教育。如:小班的活动“不跟陌生人走”“礼仪三字经”“礼貌用语”;中班的活动“不离开大人和集体”“礼仪三字经”“学会倾听”;大班的活动“一日三餐有学问”“我不怕困难”;学前班的活动“认识我的身体”“火灾发生了怎么办”等等,还可以适时组织幼儿进行安全防火、防震演练。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积累健康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态度,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学会自我保护,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个性品格的养成,从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其次,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教育领域之中。如:在绘画和看图书时,提醒幼儿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距离;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说话礼貌、注意倾听、清楚表达;通过艺术活动抒发幼儿内心的情感,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三、在生活中让幼儿养成健康行为
首先,让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养成健康行为。一是让幼儿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如: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礼仪小天使”活动,在早晨入园时让身披绶带的“礼仪小天使”站在幼儿园门口引领小朋友们问老师好;在晚上离园时让“礼仪小天使”引领小朋友们说老师再见、小朋友再见等等。二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要安安静静、细嚼慢咽;午睡时睡姿为右侧卧或仰卧等等。三是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学前班的孩子要自己叠被子等等。另外,我们还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环节,培养幼儿热情、勇敢、自信、自我保护等一些健康行为。
篇3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教研活动,大家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大胆探索、重视积累,构成了良好的研讨氛围,使我们教师专业素质进步很快。
一、工作思路
我园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局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抓好本园教育教学工作,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以研究确定适合本地区、本园的主题活动内容为载体,立足本园实际,挖掘资源优势,深入课程改革;以协作区联动、园级和年级教研组的教研为依托;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常态教研为重点;将教研与科研、培训相结合,集体教研与分组教研相结合;提高教研活动实效性,提高教师专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我园保教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组织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适应性发展课程》相关理念,使我园教师真正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2、创设温馨、美化、绿化、儿童化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结合"书香幼儿园"主题继续以"三字经"、"弟子规"、"中华诗词"为载体,让我园教师与幼儿走进经典、感悟圣贤,积淀他们的文化底蕴。
3、成立小、中、大教研组,各年级组根据本年级幼儿情况及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拟定小组教研计划,研讨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规律、发展目标、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
4、以"三八"妇女节、"世界儿童图书日"、"世界微笑日""六一"儿童节等活动为载体,将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阅读兴趣的培养融入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充分发挥我园省级一类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做好协作区的教研工作,使我园成为六枝幼教的教研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
6、通过开展教师自制"幼儿家园互动手册"评比、自制区域活动学具玩具评比,不断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一)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各年龄段五大领域发展目标,要求各班教师认真分析本班幼儿情况,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制定本学期各班幼儿发展目标,并具体落实,学期结束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二)根据适应性发展课程的适应性、发展性原则及"书香幼儿园"的创设要求,创设各班区域环境,注重幼儿的参与率,让幼儿园的墙壁会说话,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三)按照幼儿年龄成立三个教研组,各教研组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几个纬度探讨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我园幼儿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环境创设评比
2、小班"如何开展有效的晨读活动"研讨
3、中班"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研讨
4、大班语言领域教学研讨5、学习各年龄段幼儿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四月
1、教师自制"幼儿家园互动手册"评比
2、各教研组健康领域教学研讨
3、小班主题"花儿朵朵"说课活动
4、中班"恰央与嘎老"教学案例设计
5、大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研讨
6、"世界儿童图书日"活动
五月
1、"世界微笑日"活动
2、各教研组社会领域教学研讨
六月
1、教师自制区域玩具、学具评比
2、各年级组幼儿发展评价
七月
篇4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阅读量大、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师政治课堂出现了两种授课方式,第一是的教师“满堂灌”易导致学生主动性差,第二是学生的课堂“满堂问”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对课堂秩序造成了一定困扰,不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秩序的混乱与大班教学下的人数过多有着直接关系,忽视了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情感共鸣需要采取更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即小班化教学,本课题即在此背景下主要探讨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思想品德;小班化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班化教学理论基础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人的各方面都具备一定潜能,合理的外部环境是激发潜能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有利因素。在此理论指导下,创造好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关注小班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他们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全面发掘他们的主动探究、主动参与欲望。
(二)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至今对中国和世界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而小班化教学,教师能充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去组织教学更好的引领每个学生的成长,小班化教学充分落实了因材施教原则。
(三)教育机会均等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不同的水平层次上得到发展,是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最好诠释。小班化教学是针对当前中国教育新形势下针对教育机会均等理念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中国许多地方开始尝试实施小班化教学,落实机会均等原则。
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班化教学高效性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引领
小班化教学形式下更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小班化就是一种新的有助于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长处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对学生的科学分组有利,促进各小组之间讨论、合作,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更多要求,每名学生的成长,老师都必需加以关注。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在七、八年级的“思品”课程中已有涉及,这些内容与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密切相关!我们不妨去试着了解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从而发掘出每个孩子和其他同学的不同。例如: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表现欲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等,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但每个同学总会有其中一项比较突出。当然,每一个人都是不断发展着的个体,我们更应当用发展思维来分别对待各位同学,对他们展开个性化跟踪探索,把各位同学的差异记住、记牢,从而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成长路径。老师的激励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极为有利!因此,任何时候,老师的激励与赞赏都不能吝啬,以此对学生的成长形成持续性的正面引导。日常教学过程内,老师需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思品课程即具备了这个功能!
(二)注重对小班化学生的科学合理性分组
科学的分组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进展更顺畅,进而促进老师的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根据思想品德课不同年级教材和学生认知能力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拥有不同特色的学生更适合同小组的学习。例如: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力层次不同、学生的展示与表达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欲望之间的区别等。这样的组合更加有利于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优势互补, 使每一个孩子从中取长补短,得到均衡发展。
(三)致力于小班化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与应用
在小班化课堂上,老师应该让全体同学都能动手,动嘴,动脑,将思想与肢体同时激活。当然,这对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要求很高。首先,教师应与时俱进,跟上时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环境。其次,根据事先计划的教学进程,巧妙的提出一些新颖且有吸引力的小问题,活跃课堂气氛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如果能结合思想品德教学主题展开问题,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在学习《孝敬父母》一课时,可以通过播放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相关视频来激起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最后还可以请学生进行视频及相关内容的总结,或再举出课外孝顺父母的事例进行拓展,从而从学习中掌握到真正有益的知识。
(四)加强小班化课堂师、生互动
在小班化课堂上,老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多的应该是一位参与者和组织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教学合一》曾有过以下相关论述,即:好的老师是教学学生,而非教书、教学生。陶老先生的意思是,要总括教、学二者,不可忽略任何一方。换言之,就是说老师既要担负起指导责任,也要求学生有学习责任。教学不可以运用现成的处理问题办法来引导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少用时间来发现更多的处理问题思路、办法。如果学生可以推此及彼,触类旁通,运用一种办法去处理更多的问题,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根据前辈的指导,在生活中,老师应该做到积极打入学生内部,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从而成为一位更好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跟学生更好的探讨以及解决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就是,学生只有成为学习的主题,才能更好的实现想要达到的课堂效果。
三、结束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小班化课堂中,只要老师愿意一切以学生的利益和学习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为着手点,更好的与学生交流,合作与互动,带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一定可以收获意外的惊喜。
参考文献
[1]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胡塞尔,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班级博客;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G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1-0000-00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小班化教育从20世纪 90年代开始涌现,到目前为止,有关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这说明小班化教育已经为国人所认可。小班化教育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时间和教师交往、沟通,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培养环境和方式。[1]小班化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呈现出与传统大班化班级管理不同的特色:
首先,与传统大班教育相比,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班化的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因此教师可以更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与之相适宜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使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组织结构是扁平型的。传统班级是“金字塔式”的师生、生生关系结构,而小班化的班级组织结构上下级的界限弱化了,班级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班级职务,大家都参与班级管理的公共责任意识得到增强。最后,小班化的班级管理相比传统大班教育更精致化、优质化。小班化教育中,班额减少,教师有更多时间、精力组织符合学生需要、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班级活动,建设更宽松、民主的班级文化。
但在实际操作中,小班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实现。例如,小班化班级管理需要学生全员参与,而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果和班级活动的开展;小班化班级管理应该既重视个体又重视全体,既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但受传统大班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习惯将工作中心放在班级个别学生身上,而班级里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注,个体的学习状态、情绪和心理也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交流讨论的机会仍然有限,一个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情感健康发展的良好班级氛围较难形成。此外,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比大班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更需要符合人性的教育方式。而且,教师要从单一的对学科教学的关注调整为对学生心理、个性、爱好、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人文关怀。[2]但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教师改善教学的手段单一,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人文关怀方面也不够充分。为了进一步做好小班化班级的管理工作,本文尝试建立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博客,以期改善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小班化教育的质量。
一、班级博客模块的设计
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的一种,它是以一个班级为单位,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集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共进的平台,是一种能够挑战传统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教育类网站。[3]班级博客在中小学校已经普及推广开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小班化班级这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中,班级博客的有效使用将成为解决小班化班级管理问题的一种途径,但目前,有关班级博客的论文都是基于传统大班化教育的,小班化班级管理与传统大班化班级管理有着较明显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对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加以重新构建,以提升小班化班级的管理效果,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班级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班级建设管理和班级日常管理,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博客可以围绕这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二、应用于小班化班级建设管理的班级博客构建
班级建设管理是班级集体和班级文化形成的基石,它包括班级管理制度、班委组建、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等内容。
1.基于班级博客平台的班级管理制度与班委组建
传统大班制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在大班制班级中管理制度一般是教师制定好用以管理学生的工具,其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使班级成员的行为整齐划一、维护集体的外在形象,而集体的成员则处于控制之下,长期的纪律约束使学生个体的创造精神和能力被压制。班委成员往往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其他学生缺少发言权,很难深入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而对小班化的班级来说,创造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和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4]在班级博客这个人人参与的平台上,普通学生都可以进入班级话语权的中心,班级博客可以开设“班级事务你来参与”栏目,把班级的大事小情都在这里公布。班级管理制度可以由学生在博客上集体讨论、投票得出,并把这样的制度在班级博客上置顶,学生登录班级博客时就可以随时看到,由学生自主制定符合学生需求又能对集体所有成员有所约束的细则规定,强化了学生自我监督、反省的能力。小班化班级中的班委应该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其成员都应在民主原则下由学生选举产生,为了提升所有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班委成员应定期选举,大家轮流管理班级事务,这样的管理流程应该固定下来在班级博客上以形成共识。班委成员的管理过程和成果也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呈现给全班同学,学生的发言反馈可以作为调整班级管理的依据,班委成员的透明式管理以及班委与全体成员的及时互动可以增强班委成员的服务意识和全体学生的民主意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旦确立,学生会很快发展出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也无需事事参与,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博客上予以监督、指导,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建立扎实的基础。
2.基于班级博客平台的班级活动组织与展示
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高集体归属感。如今“90后”的学生需要的是符合他们个性色彩的、能深入心灵的班级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个性化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策划班级活动。博客本身是以主题的方式信息,教师可以把班级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在班级博客上,活动的动员、意义说明、活动细节的讨论、个体意见的收集都可以通过博客平台实施,所有班级成员都可以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确定活动组织开展的方式。活动结束后可以在博客平台上通过照片、视频、文字等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班级活动的总结,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回顾、体味班级活动带给他们的愉受。所以,班级博客是组织、展示、总结个性化班级活动的最好平台。
3.利用班级博客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5]班级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全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班级成员理解班级目标,使之成为全体班级成员的追求;另一方面班级的共同目标要融合学生的个体目标,也就是班级目标的实现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增强个体对集体的认同。传统大班级中,班级目标往往是教师从外而内向班级成员灌输、强化的。在小班化班级中,应该创设更方便个体表达个人目标的环境,班级博客是展现和实现个人目标的良好载体。在班级博客中可以开辟“我的计划”栏目,教师鼓励学生把个人目标以具体的形式表述出来,如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善,写作能力的提高,与班级同学合作、协作能力的提高,个人爱好兴趣的发展等等,个体通过表达及与同伴的交流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通过讨论与教师的指导找到达到个体目标的途径,班级管理者也可以把个体目标设计到集体活动和计划中,帮助个体达成愿望,帮助其提高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才有可能发展出全体学生所认同的班级文化。在小班化的班级中孕育、培养宽松、民主的班级文化有益于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关爱、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在班级博客中不应只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其交流的内容除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外,可以谈论生活、爱好、情感等等,在班级博客中可以设置“我们的生活”、“情感空间”等栏目。在交流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包容、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在班级博客中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把班级博客当成自己的“家”畅所欲言,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心灵间的沟通。班级博客里的这种和谐的关系也会延伸到学校环境中来,促进整个班级逐步形成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团结集体。
三、应用于小班化班级日常管理的班级博客构建
班级日常管理维持着班级的正常秩序、保证班级日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它包括班级环境管理、教育性管理两方面内容。班级博客是信息随时更新与交流的平台,因此把它作为班级日常管理的一种工具将会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
1.基于博客的班级虚拟交流环境管理
网络时代,班级环境管理除了班级教室、卫生、财产等管理对象外,还应该注意虚拟交流环境的管理,其中班级博客就是一个代表。在小班化班级中要使班级博客这一便捷平台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对话、交流的又一重要空间,必须采用更有成效的管理方法,那就是教师、学生、家长协同维护和管理,与之相反,现状是现在大多数班级博客只由教师管理,信息更多的是单向传输。在共同管理的班级博客里,教师主要教育类信息,并通过反馈留言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是班级博客的主要管理者,平台建设与运行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学生可以通过轮流选举的班委成员在班级博客上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内容,组织、展示和总结班级集体活动,展示学生个人作品。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博客上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期望与要求,每个家长都可以自由登录发表评价与反馈。这样的协同管理方式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使班级内外每个要素都活跃起来,班级博客才能充分发挥其信息双向交流的功能。
2.利用博客实施班级的教育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性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小班化班级中主要可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辅助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内容。
(1)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辅助教学。随着数字化视频的采集和应用越来越方便,教师可以把课堂讲授的过程记录下来,放置在班级博客上,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点击收看,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思维过程、搜集和整理的教育资源与学生共享,在班级博客上可以分层次地提供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满足个别化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博客向学生布置作业并进行问题解答及评价,并在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讨论,使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入。班级博客也可以用来展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学生的作业、分享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学。班主任教师还可以联合科任教师各科信息,使教育信息更完整、丰富。教师、学生在班级博客平台上进行的知识、分享和讨论记录了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并日积月累形成了知识的集合,对各科目的教学都起到了辅助作用。
(2)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在小班化班级中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有利于学生与教育资源、教育者以更有效的途径接触。在学校环境之外,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取教育资源,并与同学、教师、辅导者甚至专家近距离交流、沟通。而班级博客是网络学习共同体之源。[6]在班级博客中可以构建探究型网络学习共同体和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探究型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围绕某个研究主题聚合班级成员及其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助学者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班级博客研究主题、研究计划,共同体成员借助其他社会性软件如QQ、论坛等进行文献传递、协同写作,与助学者讨论、学习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共同体成员通过共同努力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班级博客研究成果,并获取其他共同体成员的评价或建议,完成一个主题的探究学习过程,而共同体内部成员间也在学习中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在班内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共同目标的学生自主组织起来一起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可以更好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班级博客可以为有着这样倾向的群体提供空间,展示、共同体成员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教师、辅导者也可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学生个性化的辅导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是小班化的核心所在。[2]班级博客可以很好地实施学生个性化的辅导,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认知能力的提高、个体情感与心理的健康发展、个性特长的培养。
①个性化认知能力的提高
每个学习者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验、阅历、智力特点、学习品质都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在小班化班级中应该鼓励学习者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之一就是质疑问难。[3]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外,教师在班级博客中可以设置“头脑风暴”栏目,在其中抛出学生感兴趣的多向思维或开放性问题,如 “请开动脑筋想办法测量不规则石头的体积”、“你对岳飞是如何认识的,他能不能称为民族英雄”等。这些精心设计的问题是对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在班级博客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大胆表达、相互交流,尤其是创新想法的表达,由于允许学生在博客中匿名发言,这可以诱导出学生更真实的想法,所以学生的表达欲望和频率都会比课堂上高出许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培养。
②个体情感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班级虽然是个集体,有共同的集体目标,但也要充分满足个体情感的需要。班级博客扩展了班级环境,这种虚拟的班级空间能容纳更多个性化的表达,可以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重要窗口,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班级博客就要建设得更加人性化,其抛出的话题应该是学生需要的并能引导学生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否则对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如每次教师在班级博客上抛出一个情感主题以引发学生的讨论,这些主题可以是“考试考得不好我该怎么办”、“如果有校外人欺负我该怎么办”、“和好朋友闹矛盾了我该怎么办”等等,学生可以自由地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与教师、同学交流,倾听其他人的意见或为其他同学出谋划策,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学生的心态,给予正向的引导。当学生在班级博客中主动展现自我、表现自己个性的时候,教师与家长应及时传达对孩子的接纳或肯定。因为当学生被所在集体需要与承认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自我肯定、自信、积极乐观的情绪。[6]好的情绪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的有效评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是一对多,在班级博客里,教师可以一对一地与学生对话,针对学生的特点予以评价、指导、点拨,例如笔者在一个班级博客里看到班主任教师对全班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描述,下面是其中一个。
“丁雪明:永远的短发,最长不过扎起两个三寸长的小羊角辫。无论数学语文英语还是其他什么课程,她永远是反应最快学生中的一个,语文分析头头是道,数学讲解彻头彻尾,英语更是出口成章,辩论会上则更是她展露身手的平台,那思维,那嘴,那反应,那知识,常常叫对手甘拜下风。这位也热情,做什么都精力充沛,是各项活动的骨干分子。不过,弱点也还是有的,因为嘴快,可是惹了不少麻烦,上课讲,自学课也讲,还能少得了挨批?眼见着天天在进步,一年一个台阶,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会越来越好。” [7]
班主任对学生个性、特点的细致观察在班级博客中呈现的却是如此轻松的笔调,教师的这种人性化的评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学生能起到激励、导向、改进的教育功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③个性特长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因此,应充分考虑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除了在校内提供各种特长课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中设置特长展示平台,把学生日常积累的绘画、手工作品,自己拍摄的照片、视频,编写的故事、剧本,乐器演奏,唱歌,舞蹈等艺术作品以多媒体的形式予以展现,班级成员能随时登录欣赏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教师与同学都可以给作品以点评和建议,帮助其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艺术节期间,班级博客可以把更多学生的作品汇集起来供全校师生前来浏览观看,点击量的增多使平时没有机会当众展示自己的学生在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点评与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激励了学生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4)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性管理还包括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和安全与法规教育等,这些都涉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学生从小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等方面都产生积极作用。[8]在小班化教育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再采取大班制教育中经常采用的规范、条例、说教等方式,而应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教师在班级博客中进行相关行为习惯教育的时候应该采用故事隐喻、动画演示、教育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积极的行为。例如在“妙音动漫”网站上原创了许多中华德育故事、中华弟子规等flas,[9]这些动画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师可以把这些免费的flash链接分享到班级博客里,这些制作精美的动画必将吸引学生观看,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吸收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无形中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的合理建设促进了班级集体和班级文化的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也得以提高。通过班级博客,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和心理各方面都可以施以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同时,班级博客的有效使用也使之成为组织班级活动、进行辅助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良好平台,并为学生构建了便于合作的虚拟交流环境。面向小班化班级管理服务的班级博客的重新构建充分体现了小班化的教育理念,改善了小班化班级的管理效果,必将会提高小班化班级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汤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2]李欢.我国小班化教育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管理(中学版), 2010(1).
[3]王晓.班级博客(Blog)平台的创建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12) .
[4]陈月霞.小学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6).
[5]姜苹,孙微微.“以人为本”构建班级情感文化[J].教育与职业,2010(11) .
[6]赵举忠,张敬环,任瑞仙.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情感交流[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7]http:///ma_baoping2007/.
篇6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创造力 思维能力
良好的幼儿教育可能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实际,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顺应潮流,迎接挑战,下工夫抓好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幼儿各发展阶段的具体个体情况也应当及时给予关注加以引导。家长应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
一、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呢?
1.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养观念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许多问题的积累都是在不经意之间进行的。因此,我们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民主、宽容的态度走近孩子,认识孩子,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进步。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创造适合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环境,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情感温暖、心理安全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会让孩子逐渐融入一个心理安全、情绪稳定的环境之中,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开始新的社会交往。
3.组织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生活中。通过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等活动的组织,各种游戏的开展及生活常规管理,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以此帮助幼儿克服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心理倾向。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及偶发事件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二、选择自主、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
以往,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都是教师安排的,幼儿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完全没有自主可言。幼儿就像一个纵的玩偶,逐渐丧失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更别提创造力的培养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的游戏方式,把游戏活动的阵地真正还给幼儿。
新时期,我们必须认清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支持者、维护者、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在日常活动中,要多选择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学会征求幼儿的意见,采用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同时开展多个游戏活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快乐、满足和进步,而且可以让幼儿深刻地感觉到游戏是自己的,有自主选择的权力,教师可以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虽小但也是被尊重的。
教师要放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活动,让他们自己确定游戏规则,自己圈定游戏场所,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设定活动方式,把他们真实的心境和思想感情表露出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使幼儿快乐地游戏,在游戏中学习。
三、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做,给孩子活动的空间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太多的禁令会扼杀幼儿的创造力,特别是在玩的时候,幼儿一般比较愉快,此时他的思维会特别敏捷。教师应该给幼儿提供活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不安全因素,没有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它可以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这样的空间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室内环境
教室的空间很难改变,大小变不了,形状也变不了,可室内环境却可以改变。幼儿园每年换一次教室,小班进入中班,就搬到中班教室,中班进入大班就搬到大班教室,如此循环。另外,每个学期开学前的预备周,教师要重新装饰教室。这样一年中幼儿至少会有两次全新的感觉。当然这还不够,教师还可利用生物角、识字角、英语角等使教室内环境生动有趣。另外,教师利用桌子的摆放,例如,方形变圆形,或让幼儿动起来,即动静结合等方式使有限的空间变化无穷,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智力。有一次上英语课,刚上课时孩子是坐着的,上了一会儿,孩子都站了起来,再过一会,孩子全都离开了座位,在那里手舞足蹈。值班老师看见就问:“你们班没上课吗?怎么乱成这样?”但当他驻足观看片刻后就笑着走开了。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度过幸福的幼年时代。
2.室外环境
相对教室环境而言,室外环境算是一个无限的空间,室外环境指的是教室以外的一切空间。正因为室内环境极其有限,所以室外环境就显得非常可贵。幼儿应该拥有一个自由的充满生命力的室外环境。一片草地,几朵白云,一片树林,几只小鸟,无一不充满生命的灵动,孩子需要它们。
四、适合不同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在家长的督促和无限期望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不断加重,随之产生的是对孩子提出诸多的要求。“怎么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成了社会、家长、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篇7
关键词:逃避心理;农村小学生;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2-01
说到逃避心理,其实属于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这是在心理恐惧激发下,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潜在意识。 从心理层面上讲,这也是一种逃避而产生的自我保护形式。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对外界还没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如果教师再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极容易让逃避心理出现,最后导致学生无法健康的成长。因此,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让学生将心理障碍一一克服,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1.容易出现逃避心理的几大方面
在小学阶段中,容易造成逃避心理的现象一般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对学习的逃避,其中包括:缺乏上进行和自信心、对学习有恐惧感、学习障碍等[1];其次是交往逃避,其中包括:合作、交往能力差、害羞胆小、对人际关系有障碍的等;再次就是挫折逃避,其中包括:依赖性强、承受能力差、对困难进行逃避、意志力不坚定、害怕挫折等;最后就是逃避责任,比如喜欢找借口进行自我退缩、存在责任担当障碍等。
2.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干预策略探讨
2.1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1.1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农村小学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深度掌握,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学科渗透、活动引导、团队辅导以及个别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心理的障碍全部克服,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走到五彩的世界中来[2]。这些都是对逃避心理进行干预的五点原则策略,即启发"动力点"原则、抓住"转折点"原则、巧治"薄弱点"原则、捕捉"动情点"原则以及扩大"闪光点"原则。而且对不不同年级的学生也要实行不同原则,比如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原则的运用依次就是:和家长进行合作,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开设专题性活动,对课外的合作游戏加以设计;建立学习小组,将成长档案进行建立;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多多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们重拾自信心。
2.1.2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首先,各班级的班主任必须要将心理健康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进行发挥,班主任务必要做到师生和谐、点面结合、学生主体、知行并重;不仅如此,更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团体,教师更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将黑板报、"心理健康角"、以及健康教育专栏进行大规模的开设,要在学生主体的互动环境中将积极人格建立,这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触、有所体验、有所触动才能形成[3]。
2.1.3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将学生的人格进行良好的塑造,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再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实际与理论的联系,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当然心理训练的加强也不能缺少,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的榜样,给学生们更多的积极心理暗示。"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充满幸福感,不要为了其余的蝇头小利而破坏这种幸福,这是无需多说的。"从学生更长久的发展来看,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走出阴影是心理教育最近本的步骤,可是让学生们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才是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课堂无疑是最主要的学习渠道,所以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第一,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效果。
2.1.4对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加以重视。不仅是课堂教学,学生的心理咨询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障碍性咨询也是改善学生逃避心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农村小学要将学校的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加具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小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2.2家长要改变教育意识。学生教师要通过网络、电话以及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学校要利用自身信息网络的优势,尽可能的将有利于初中生的可用资源全部利用起来。在此基础上家长要大力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达成基本的共识,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人格塑造,将消极情绪进行最大程度的消除。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定期不定期采取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学生的家长们可以对此方面有一定了解,也能更好的在家庭中教学孩子。还可以多多举行一些亲子类的课外活动,比如社会调查、郊游、社会公益等,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是培养孩子积极人格的重要手段。
2.3对周边环境的改变。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他们加强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必须要和村委以及政府进行积极的配合,对村里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的打击,对大众传媒中腐化堕落、观念错误以及格调不高的东西进行严格的打击,将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尽可能的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祥和、健康的社会环境。
3.总结
综上所述,对农村小学学生进行逃避心理的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社会与学校会不断的进行推广和完善,因为其理论对社会积极氛围的建立以及培养下一代优秀综合性人才都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消除逃避心理,并且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蔡鹏川.李万平.石发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干预策略探微[J].新课程・上旬, 2015(6):242.
篇8
小班三生教育工作计划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认识生命是前提,尊重生命是基础,珍爱生命是关键,发展生命是目的。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
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进行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帮助学生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一、计划和措施
1、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2、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贯彻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纪律、诚实守信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师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师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3、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相结合
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三生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文化、科技、艺术、体育活动,因地制宜地设立文化走廊、德育走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以培养自信、乐观、顽强、自律、宽容、合作为主线,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构建沟通学生心理的桥梁,采取预防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节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6、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组织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生教育”学生活动、团队活动。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生教育”,各学校在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中渗透实施“三生教育”。
7、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全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促进人的发展。
8、教学中突出实践育人的思想,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原则,引导学生以实践性为主的方式开展“三生“教育;
9、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认知内容;
10、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其他科目知识的整合,使各科之间优势互补、互为延伸。
三、教学组织形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活动和组织比赛为辅的形式组织教材学习。
四、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2月下旬,教师自学教材,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
2、教师组织 “三生”教育实践活动。3月份参加学校大队部组织的各种活动。
3、教学进度安排。
20XX年3月份下旬完成:生存教育部分 活动3 危险来临时;活动4 我们的团队。
篇9
学生托管中心是专业提供学生学习辅导、1对1个性化辅导、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及上学放学接送、膳食提供、寄宿等为一体的个性化式教育连锁机构。同时托管班配有专业辅导老师和生活老师,专业的营养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项目特点
1.个性化。因材施教,采取一对一或小班制方式辅导,充分分析每位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通过高效地辅导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寻求适合的教育发展定位。
2.全方位。充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开设各类精品课程,促进孩子知识、习惯、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为孩子提供专业、系统、完整、高品质的教育解决方案。
3.标准化。各分校均统一VI形象,统一分功能区域的学习环境布置,严谨规范的托管教育教学管理流程。
4.社区化。项目立足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做家长和孩子身边的教育专家。
5.精品化。项目定位中高端群体,小班辅导,为每个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市场分析
教育培训业是21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培训市场的办学主体也由最初的学校和行业企业办班,开始逐步扩大到社会力量、培训公司或个人办学等。在目前的中小学培训教育产业中,小学生托管教育是课后辅导中新兴的细分市场,正在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统计数据表明:一、中国拥有3亿适龄儿童,数亿望子成龙的父母;二、在一个中等规模、经济发展一般的城市中3-6岁学前儿童有近3万人,6-12岁小学生约5万人,年人均业余教育支出约为3000元,其中90%以上家庭需要课外培训。而众多的留守儿童更是一个庞大的生源。因此,这个创业项目是个潜力极其巨大的市场。
投资条件
目前该创业项目有多种投资模式,社区店基本总投资6-15万元的投资能力。辅导场所面积180-300平方米。项目招收区域和单校合作商。区域有权在区域内自行开设若干家小书童连锁分校,单校合作方式可在授权区域内,有权自行经营一家学生托管班。投资者需选择当地的好学校,必须是当地一二类小学学校。离学校越近越好,步行距离不超过10分钟最佳。楼层不能太高,不能超过4楼。
效益估算
开办一个学生托管中心,因当地经济收入水平、少儿培训市场情况、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推广力度及对总部各项运营标准的执行情况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营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经营状况较好的在6个月到10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
投资风险
投资学生托管中心最大的风险无疑在于学生的安全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个人都是父母的“眼中宝”、“心头肉”,娇贵无比,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将会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所以开办学生托管中心,务必要细心周到,做好接送、消防、卫生等诸方面的工作。
同时,学生托管中心审批可能包括消防、房屋安全、教师资格等多方面的要求。
创业案例:
案例一:
“中山教育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位于谷城石花,是谷城首个民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昨日,记者来到了该中心。
托管中心共有5层,宽敞明亮。一楼大厅内放着电脑,每台电脑都配有摄像头。孩子们想家长了,就可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视频。二、三楼是教室,四楼是宿舍,五楼是食堂。
托管中心的创始人名叫张忠善。2004年,他成立了“中山职业学校”。2006年,学校被认定为谷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职校办得有声有色,越来越多的石花农民在职校里学到了技术,进而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就留给了家中的老人。
一次偶然,张忠善目睹了一对母女相见时的情形。一个刚从外面打工回家的年轻妈妈,远远地看到了站在家门口的孩子,突然飞奔了过去,抱起孩子嚎啕大哭,诉说着思念之苦。小女孩却无动于衷。这一情景触动了他,他觉得没有母爱的孩子,非常可怜。
经历了这件事,张忠善开始关注起留守儿童,他总结出了留守儿童的四大特点: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张忠善于是开办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在这里,留守儿童可以找回亲情,健康成长。
篇10
1.1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班主任仍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具有较大的职责和权威。当前,一些中学班主任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认为从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因此,有些班主任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前培训。另外,学校对已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班主任没有组织或组织次数不够相应的培训工作,一些班主任的理论知识未能有效得到扩充和更新。二是班主任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班级管理和理论教育知识。在“应试教育”仍然占主导的今天,班主任最关心的话题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因为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把它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质量的标准。班主任不仅要上好课,还得管理和处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导致班主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班级管理各种知识。
1.2管理内容不够全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班主任会更偏向于要求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高分,却往往不重视一系列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其他因素,如作息时间、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同时也忽视了德、体、美、劳的管理教育。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种不良现象影响着学生,许多班主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当前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又得不到相应的缓解和发泄,造成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扭曲,家长、学校、老师非常着急担心。
1.3重视“优生”,忽视“差生”。长久以来,很多老师都喜欢“优生”,不仅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而且行为规规矩矩,做事认真负责。而对一些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表现不好的所谓“差生”便完全不一样,主要表现在班级座位安排上“。优生”不管个子高矮都坐前几排,而“差生”不管近视还是个子矮都会坐到最后几排。这样做无疑是把“差生”和“优生”隔离。另外,对“差生”和“优生”的评价上不一样。“优生”和“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会首先原谅“优生”,但是对差生往往处理地步公平。事实上,所谓的“差生”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差生。只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没有取得好成绩而成为了所谓的“差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或许在其他方面比较擅长,所以班主任不应忽视差生,要公平对待他们。
1.4班级规模太大。随着国家人口的发展,中学生数量比较庞大,许多中学班级出现了“学生扎堆”现象。有效的班级管理与班级规模有关,目前许多中学人数在六十人以上的班级大量存在,尤其出现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级,几十个学生拥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室的空气也不流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过多的人数导致班主任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更不可能细心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优化中学班级管理的措施
2.1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想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有较高的业务管理水平而且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发生转换,并将新的教育理论观念转变成为自己的班级管理信念。同时,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总结提炼,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还应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上要体现民主决策,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建设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严格要求自己,大胆负责,做同学的知心朋友,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主人,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2.2强化班级管理目标。组织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四方讨论会,集体明确了班级管理的目标,才能更好的判断什么事情应该鼓励,什么事情应该控制和禁止,也才能进行全面的管理。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强化班级管理目标,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2.3加强系统管理,全面育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工作中改变“单打一”、孤军奋战的局面,优化班级内部结构,运用“平行教育”原则,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以集体的力量来教育和影响班级的学生,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调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形成“四结合”的班级管理合力系统,使班级管理由“封闭”向“开放”转化,实现科学化。2.4注重管理方法。班主任应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努力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处处以身作则,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欣赏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还要要管放结合,管大放小,管主放次,分层管理,正确把握好严格管理的尺度,要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持之以恒,受到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好评。2.5正确对待“优生”和“差生”。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懂得公共公正对待任何学生。要进行赏识教育,适时给以肯定和赞扬,常鼓励、勤交谈。同时应每天尽可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看法,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另外,针对部分“差生”会存在逆反心理,应采取“冷处理”方式,巧妙灵活地收到理想的效果。还要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取得任课教师的支持,促进每名学生成绩提升。2.6缩小班级规模。研究表明缩小班级规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当然,这不是班主任能独自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如能缩小班级规模,班主任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分配更多时间辅导每个学生,能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管理和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