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5 07:1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

篇1

现将我局2014年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2014年,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在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重点工作有力推进,难点工作有效突破,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水平明显提高,救助工作方式方法有新改变,救助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民生目标完成情况

(一)城乡低保。全州城市低保保障53269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2969.49万元(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人均300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179.65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94%。农村低保保障168641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8938.44万元(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人均200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达到80.07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9.68%。

(二)医疗救助。全州实施城市医疗救助23181人次(其中:资助参保13751人次,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9430人次),累计发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273.09万元(其中:资助参保102.62万元,实施城市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170.47万元),依照城市低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40.68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6.28%。全州实施农村医疗救助167089人次(其中:资助参合117116人次,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49973人次),累计发放农村医疗资助资金5168.73万元(其中:资助参合611.52万元,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4557.21万元),依照农村低保、五保人数计算,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96.73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2.68%。

(三)五保供养。全州纳入五保供养10278人,其中分散供养6376人,集中供养3902人,集中供养率达38%,完成目标任务的103%,集中供养床位率达到43%,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完成2所,完成目标任务的100%;新增床位数224张,完成目标任务的149%。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基本生活救助

今年,我州通过对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慰问金,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水平等方式,城乡社会救助水平得到明显增强。一是在元旦、春节期间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城市低保对象每人发放一次性慰问金300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一次性慰问金200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二是着力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今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按照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5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12元的标准提高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提高了低保对象救助水平。三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提标工作。在我局的积极努力下,经州人民政府同意,我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从2013年1月起将提高到每人每月260元,较提高标准前一次性增加110元。四是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有序推进。对城乡困难群众因突发性、临时性造成基本生活困难人员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州本级共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152人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5万元。各县有效开展特殊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全州临时生活救助困难家庭1598户,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合计183.29万元,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家庭生活陷入暂时贫困的困难家庭得到有效帮扶。五是大骨节病患者救助水平持续增强。保障和提高大骨节病人的生活水平,ⅰ度大骨节病患者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89元,ⅱ度大骨节病患者人均月补助水平达到94元,ⅲ度患者人均月生活补助水平达到250元,同时向大骨节病患者发放两节慰问金每人200元;将ⅰ、ⅱ、ⅲ度大骨节病人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在实施资助参合、大病医疗救助的同时,适当给予门诊补助,全年累计实施大骨节病医疗救助55390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371.85万元。

(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

今年我州扎实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有效减轻了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负担。一是困难群众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深入推进。落实《州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规定,通过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资助参合、参保,开展门诊救助、住院医疗救助的方式有力推进医疗救助工作,城乡患病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救助比例达到60%。二是有效开展先心病患儿免费救治工作。根据“挽救生命、再造健康”0-14岁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开展我州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摸底排查及救治工作。全州共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3名。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对重特大疾病患者实施重点有效的医疗救助,同时在茂县、马尔康两县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三)其它主要工作

一是通过人大审议及专项审计的方式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列入了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重要审议议题,顺利通过了州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根据国家审计署统一安排,完成了民政社会保障资金专项审计工作,在审计中未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通过人大监督及专项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力的推进了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增强了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效果。

二是推广运用低保应用软件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对县、乡、村低保应用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9月在茂县专题举办低保应用软件及社会救助业务培训会议,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逐步开展低保应用软件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工作。通过低保应用软件的推广和使用增强了我州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规范管理能力。

三是部门协办项目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积极协调州目标办、州综治办、州委统战部、州医改办、州试点办、州农业局等部门,分别完成了涵盖民生工程、困难群众帮扶、僧尼救助、医改、大骨节病试点项目及助农增收等方面工作。及时完成相关材料、报表、信息的报送。及时答复“民生”及州长信箱交办来信6封,办结政协提案1件;对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儿童先心病救治等方面工作进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完成了我州运用典型经验调研成果开展案例教学调研报告的撰写及案例教学片的制作工作。加强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信息报送工作,全年报送各类城乡社会救助信息30余条。

三、2015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州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5号),加快《藏族羌族自治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及《藏族羌族自治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建立与物价上涨相挂钩的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二是抓好涉及民生各项重点工作。根据州政府及省民政厅的统一要求,全面落实涉及民生的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及医疗救助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抓好州级对各县的目标督查督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落实2013年资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的参合、参保工作。

篇2

一、扶贫救弱,做好社会救济工作。

1、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户工作

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户制度,落实应保尽保。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户制度是目前最重要的社会救济手段,作为政府重视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的重大措施,把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到XX年10底全镇共有农村低保108户158人,城镇低保2户2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促进了社会稳定。今年新增低保8户13人享受低保,7户家庭脱贫注销低保,3名低保户死亡注销低保。今年放宽了对低边的纳入限定,尤其是患有重大疾病的群众,做到应保尽保,尽量不落下一人。到目前为止全镇共有农村低保边缘户21户35人,城镇低保边缘户2户、2人,其中今年新增14户22人,死亡注销低边1户。今年截止11月7日,我镇共发放低保救济金519134元,低边救济金19585元。与此同时,将低保和低边工作做到规范和完善,做到公开、公正,并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对落实低保和低边对象严格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我办已按照省、市、区的要求已于今年8月对全镇低保和低边对象进行全面的清查工作。

2、救灾救济工作

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户制度的同时,针对个别家庭因病或突发事故而造成困难的情况,有重点地帮助和扶持,开展临时困难救济,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今年1-10月民政共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13500元,共帮助73户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慈善共救济困难群众90户,发放救济金146900元。今年全镇共有67户家庭参加了扶贫结对帮困助困专项救济,共发放扶贫救济金90425元,发放大米 120斤,油90升,床用用品四件套4套给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缓解燃眉之急。

3、城乡医疗救助和助学工作

今年1-10月我镇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4730元,共救助236人次。其中民政精神病人住院救助11人次,共发放救济金 51346.5元,精神病人门诊医疗救助202人次,发放救济金8822.5元。民政医疗救助1人,发放救济金1361元,慈善医疗救助22人次,发放救济金23200元。为解决部分困难子女读书问题,我镇积极开展万向“四个一万工程”,全镇共有7名学生享受到万向集团的救助,共发放助学金9200元。我镇慈善分会在新生入学之际,根据市,区慈善总会的精神,在第一时间发放各类助学金,共计63000元,让17位困难学生能顺利的去学校报到。同时,区民政局又通过福彩助学形式,资助3名大学新生共计15000元,使他们能够顺利入学。

4、五保管理工作

全面做好敬老院的管理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的供养工作,保障其生活。我们镇共有五保户17人,其中敬老院12人,分散供养5人,今年新增五保户2人,注销1人。全年累计共发放五保救助金88200元。加强敬老院的管理,进行逐步整改,完善管理制度,使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全面落实优抚政策。

全面落实优抚政策,目前,现有享受定期抚恤、定期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共有15人,其中,三属4人、伤残军人3人、带病回乡7人,参战人员1 人,XX年1月—10月累计发放抚恤金194186元。全镇共有113名农村籍退役士兵年满60周岁,可以按军龄每月享受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贴,到 10月底累计发放退伍军人生活补贴55220元。为了能更深入了解退伍军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思想动态,我办经常深入到优抚对象、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庭中,检查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关心和了解各个对象的工作、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大力度,依法做好各项社会事务工作。

我办根据职能的要求,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残联、老龄办、红十字会等工作都按照上级的部署,认真把各项工作做好。

1、加强殡葬管理,做好绿色生态殡葬、文明殡葬工作。由于生态公墓较少,购买的群众多,造成了供求紧张,我办于今年的 月份开始着手实施建造第三、四期生态公墓,已于10月底全部建造完毕,共建造生态公墓120座,于11月开始销售。同时做好遗体火化的一切事宜,1-10月份为止共火化尸体 150具。

2、开展残疾人事业工作。

我镇现共有残疾人590人,今年新增残疾人30人,其中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235人。为了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残疾人的意识,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

就业机会,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1)立足于本职,首先从政府救济方面出发,对那些无法解决生活的残疾人,做到着重救济。全镇共有234名残疾人享受了残疾人定期生活补助政策,有XX年1月—10月,累计发放残疾人582人次,救助金357900元。其中无固定收入残疾人181人次,发放救助金127200元。普陀区特困残疾人321人次,发放救济金56700元;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80人次,发放救济金174000元。在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了3名残疾人,发放慰问金2400元,同时开展助学、助困、助医等活动,助学2名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7000元,发放XX元助困金用于1户残疾人家庭维修房子。

(2)热心帮助残疾人康复和扶持残疾人就业,今年开展了2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2名残疾人报名参加技能培训。全镇有24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成为了个体工商户,有1名成为了种养殖户,其中有6名残疾人贷款创业,贷款贴息申报已经上报区残联。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提标扩面,残疾人康复工程全面推广,截止10月底,全年累计发放助听器42人,助视器3人,安装假肢4人,集中配方辅助器具94件,白内障复明工程30人,肢体康复2人。无障碍社区进残疾人家庭14户,使残疾人能够在无障碍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3)扎实有序开展残联工作,积极开展爱心乡镇创建工作。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区残联举办的趣味运动会、卡拉ok大奖赛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日常生活,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3、做好新农合及疾病防治工作。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群众医疗信息系统,我镇从7月份开始开展体检工作,安排医生下村体检,在9月份安排常住沈家门的本镇村民去东港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全镇共有2500人参加体检。全面开展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于10月底全镇共有 16146人参加了新农合。落实疾病防治工作,对各种流行病进行严密防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对全镇的乙肝、麻疹和脊髓灰质炎进行全程监控,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XX年,我镇未发生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情,共有1600多人次接种了乙肝疫苗。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4次食品、药品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做好义务献血工作,9月13日,参加献血106人,献血共计24300cc,合计121.5人次,超过区给定的指标120人次。

4、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工作。

我办认真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和除四害工作。今年以来,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和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全镇广泛地开展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对大岙、南岙经济合作社的卫生死角进行了整治,清除乱张贴80张。开展迎“国庆”爱国卫生活动,制定方案并下发到各社区(村)、企事业单位,部署任务,各单位按照方案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根据县上要求,今年完成了春季的统一灭鼠工作,发放300公斤灭鼠药。目前我镇的环境风貌正在逐渐改善。

四、积极,踏实地开展劳动保障工作。

在做好全镇45—60周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的同时,按时发放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截止到目前全镇有12636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1-10月份全镇有46个人新参保,另有243个人到龄并开始领取养老金。另外有57人因死亡,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原因中断居保

同时继续开展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缴工作,全镇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3400人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其中1-10月有727人重新缴费,4 人重新参保。72人次已开始领取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今年六月份根据区渔农办下发文件,积极开展全镇低收入渔农户家庭的调查工作。并录入到浙江省扶贫系统。全镇低收入户总计640户。1661人,其中低保户110户,五保户16户,共计177人。已全部录入浙江省扶贫系统。保证了资料的完善,为以后低收入家庭的救助工作打好基础,下半年要继续开展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工作,保证群众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同时进一步了解全镇低收入家庭状况,做到及时更新。另外新农办XX年救助文件也已下发,后续工作将陆续展开。

五、深化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细致调解劳动纠纷,化解矛盾。

篇3

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按照《____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____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我县对半年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并明确了下半年工作重点,现报告如下。

____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战略目标,全力实施建设一个枢纽、打造两个中心、创建三个示范区的“123”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工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上半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0461万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6.1%(以下简称“增长”或“下降”),完成州下达半年目标任务的100.8%(以下简称目标任务),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53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387万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521万元、增长18.7%。实现工业增加值1____00万元、增长25.6%,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800万元、增长26.5%,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000万元、下降2.3%,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707万元、增长22%,完成目标任务的1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87万元、增长14%,完成目标任务的117.5%。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7元、增长9.7%。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6元、增长____.1%。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增长1.2%,完成目标任务的100.6%;实现旅游总收入2____00万元、增长10%,完成目标任务的106.4%。

(二)民生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提升工程。按照“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总体目标,投资877.04万元,全面启动了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巩固提升工程。进安乡西门顶村、青云乡东山村和大姓乡下纳咪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太阳能路灯、消防设施采购已挂网招标;毛儿盖片区、热务片区和牟尼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设计工作。

——就业促进工程。全县新增就业48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594人次、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3000人次。发放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万元。

——扶贫解困工程。投资1577.28万元,在燕云、镇坪、大姓、大寨、红土、下八寨、小姓、岷江和白羊等10个乡镇实施产业培育项目;对7133名大骨节病患者供应粮食53.05万公斤。开展法律咨询6次、解答法律咨询256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件。

——民族地区帮扶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4095人,小学阶段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5.12%;继续深入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275人、13.75万元。

——教育助学工程。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春季学杂费227.47万元、教科书费51.2966万元、作业本费10.3万元;免除普通高中阶段学生春季学期学杂费26.65万元、教科书费8.815万元;投入346.223万元,对4274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进行生活补助;投入208.622万元,为全县6137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

——社会保障工程。城镇低保参保8531人,发放低保金1074.9万元;农村低保参保12300人,发放低保金738万元;五保供养412人,发放供养金110.89万元;享受高龄补贴866人,发放高龄津贴27.6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4392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332人。

——医疗卫生工程。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健康

档案。新农合参合59303人,参合率98.54%。组织县级义诊巡诊2次,免费诊治8031人次、发放药品价值61793元、发放宣传资料4275份。对2112名大骨节病确诊患者进行了免费药物和手术治疗。免费孕前健康检查38对。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检查餐饮经营单位、学校食堂、食品经营户857家次,下发监督意见书465份、整改通知书23份。——百姓安居工程。____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林业棚户区续建项目已完成10户房屋基础和围墙建设;____县____年藏区新居(危房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农村廉租房建设(安置)任务已安排进安镇岷山村49户住房困难户入住。

——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投资1748万元,已开工建设村、组道路52.08公里;投资1000万元,建设桥梁2座;投资1815万元,建设农村公路安保设施90.753公里;投资2422万元,实施草阿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投资____05万元,实施松黑公路维修工程。投资3605万元,实施____年解决藏区新出现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投资500万元,实施小水窖项目,解决了镇坪、镇江关、岷江3个乡镇、12个村组,2150亩蔬菜、水果、中药材种植灌溉问题。

——生态环境工程。巩固国有林管护250.9万亩、集体公益林管护64.5万亩,完成____年补植2.3万株、植被恢复人工造林300亩、退耕还林6000亩,培育各类苗木171.51万株。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编制完成了《____县____年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实施草原禁牧150万亩、草畜平衡288.65万亩,建多年生人工草地2.4万亩、一年生人工草地4万亩。计划投资4553.41万元,实施18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文化体育工程。加大文化体育场馆开放力度,免费开放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乡镇文化站,共接待群众1.3万人次。投资126万元,全力开展进安镇、小姓乡省级示范乡镇文化站创建工作。放映公益性电影820场次,观看人数达13000余人次。完成137套“村村通”设备安装任务。

(三)主要经验及成效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严格按照《____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____4—2020)》,围绕打造“一场、一区、一基地”目标,在优化品种、稳粮增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切合____实际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模式,努力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大力推进万亩优质蔬菜、万头商品牛、万头商品猪、万亩中药材“四万基地”建设,强化奖励扶持措施,重点加强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产销大户的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农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和生猪、肉牛等为主导的农牧业产业带。全县完成粮食作物播面84400亩,其中:种植马铃薯20____亩、油菜2730亩。全县蔬菜产量达4280吨,增长8.1%;出栏畜禽20771头(只),增长8.6%;肉奶产量达1300吨、2652吨,分别增长7.7%、4%;禽蛋产量38吨,增长15.2%。

——不断加强产业支撑,继续引导工业集聚发展。严格按照省州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和“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战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一是重点围绕破解全县工业发展瓶颈问题,全力推进四川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园区一期、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792.7411万元,截至目前,正在进行一期项目钢结构主体安装工程和二期项目基础浇筑、钢结构定制工作。____县夏旭冬日天然沙棘食品有限公司、____县雪山青稞砸酒厂已提交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____县奇圣食品有限公司已完成厂房内部

工业设计。同时,已与____东方昆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正在办理工商注册等前期手续。二是积极依托水电能源开发,加快剑科电站、红土电站、镇江关电站建设的开发进程。上半年,全县电站总发电量达29312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7493万元。三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完成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摸底调查工作,规划在毛儿盖片区建设太阳能电站1座、在热务片区建设风能电站1座。——不断突出地方特色,继续挖掘旅游发展潜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我县战略性支柱产业,围绕旅游业发展“五个突破”,科学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强景区及周边地区道路、通信、旅游应急救援中心及古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把古城A、B地块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接待、古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预计古城建设工程9月全面完工。二是积极开展川主寺4A级景区申创工作,制定了《____县川主寺景区申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预计____年7月底基本完成景区基础设施与景观体系等各项建设工作,____年9月底完成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验收工作。三是积极打造天堂香谷项目,已完成3000余亩栽培工作,其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预计7月20日正式开园。四是全力推进红星岩景区开发工作。____年5月5日,已与四川宏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能投新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开发协议。

——不断强化项目带动,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今年,全县政府性投资项目(不含毛尔盖专项规划)158个,概算总投资72224万元,截至目前,已开工121个,开工率76.5%;毛儿盖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项目(不含政策补项目)68个,概算总投资4333万元,已开工30个,开工率44.1%。继续以项目申报为重点,紧紧抓住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握上级资金投向,切实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筛选策划一批关系我县长远发展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完善充实项目储备库。已申报项目6个,概算总投资10605万元,确保全县持续拥有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重大项目后备“梯队”。

——不断深化统筹兼顾,继续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与县域经济相互协调、统筹发展。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深入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提高“两基”攻坚成果。二是着力发展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积极抓好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质量、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全县医疗机构的监督,有效确保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音像制品市场专项整治,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共青团、工会、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老龄、残联、外事台侨、武装、人防、民兵预备役、防震减灾、档案、物价、粮食、供销、邮政、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有序开展。

——不断坚持开源节流,继续夯实财税增收基础。严格执行财税政策,深挖财税增收潜力,大力培植地方财源,夯实财税增收基础。一是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方针,加大税源清查和征管力度,完成税收收入 3585 万元,增长4% ;完成非税收入3122 万元,增长60%。二是严控财政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外“收支两条线”管理,完成一般预算支出 47006 万元,执行预算的51%,增长8 %。三是调整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截至5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43亿元,贷款余额14.38亿元。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继续保障政治大局稳定。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全力维护全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积极对全县31座寺庙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有效掌握其情况。二是紧紧围绕维稳敏感节点、社会热点及重点寺庙、重点部位、重点人员,切实加大情报信息搜集和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对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管控。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复杂场所治安管理,全面落实“网格化”管控措施。三是以“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为突破口,严厉打击涉黑涉恶、“两抢一盗”、聚众赌博等各类刑事治安犯罪。上半年,各类刑事案件立案44件,破获35件;受理治安案件63件,查处60件。四是完善诉求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继续开展领导接访、包案活动,对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调查和梳理,确保群众合法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共处理网络件75件次,接待并化解群众来信来访71批次、316人。五是狠抓安全生产,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成品油销售、烟花爆竹、消防管理等专项整治,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健全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不断深化依法

行政,继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强化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继续推行常务会前学法制度。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以及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不断提高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满意度。二是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全面推行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办事公示制,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三是贯彻执行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从严治政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强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强化财务收支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努力建设廉洁勤政、科学执政型政府。回顾半年来的各项工作,我县在攻坚克难、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我县仍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滞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变,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旅游及相关产业,结构来源单一,财政收入季节性特征明显且不稳定;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维护稳定支出压力过大;非税收入占全县总收入的比例过大,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艰巨。

二是农业、工业发展难度较大。我县农业基础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窄、压力大;工业经济总量不大,5家规模以上企业均集中在水电和非煤矿山开采加工行业,____家规模以下企业生产规模均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产品销售主要集中在县内,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大。

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各乡镇、村寨之间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基层组织带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农牧民收入呈现牧区高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城郊及河谷地区高于边远高半山区。“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现象较为突出,边远高半山区是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难点。

四是发展软实力有待提高。我县地处高原高寒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待遇等相对较差,难以引进并留住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干部队伍的发展理念、发展能力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业务技能、综合素质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确保顺利完成下半年及全年目标任务,下步工作中,我县将进一步突出发展主题,强化发展意识,对照目标、找准差距、分析原因、增添措施、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全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主要目标任务

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8539万元(预计数,下同),实现工业增加值21608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4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____0000万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91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794万元,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0303万元。

(二)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

——突出产业培植,促进经济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一是着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按照省州关于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总体战略,全力推进“一场、一区、一基地”建设,围绕技术引进、市场拓展、土地流转、资金投向等问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无公害种植、牲畜畜种改良为重点,加快实施农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项目。大力实施“万亩优质蔬菜、万头商品牛、万头商品猪、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广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牧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加快推进四川青藏高原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加大协调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搭建银企桥梁,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有潜力的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壮大,促进工业提速增效。三是加快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与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结合起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天堂香谷打造和川主寺4A级景区申创工作。继续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推进标准化旅游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力。抓紧当前最佳施工时间,倒排工期,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一是扎实推进交通建设,继续协调推进成兰铁路(____段)、雪山梁隧道建设工程。完成____年度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抓好公路养护,确保辖区公路畅通。二是加快推进电站建设,加大协调力度,全面加快在建电站建设进度。三是切实加强水利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四是突出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藏区新居建设任务。加快古城AB地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悲寺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五是继续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切实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生态奖补等重大生态工程,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确保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突出民生改善,推动扶贫攻坚。一是抓好各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四项补贴”和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深入落实《____县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加强民房建设管理,促进村庄建设规范化。全力抓好供水工作,彻底解决城乡居民饮水难问题。继续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加强综合医院和中心卫生院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室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切实推动扶贫攻坚。继续深入实施《____县毛儿盖地区专项扶贫规划》,以加快产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建设特色蔬菜、优质青稞、牦牛繁育等种养基地,重点开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农牧民增收。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易地搬迁、民族新寨、村道、牧道、农田水利灌溉、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通讯网络等项目建设,有效改善片区生产生活条件。

——突出公共服务,狠抓社会事业。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增强“软实力”。一是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继续深入实施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两免一补”等工作。进一步整合学校资源、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二是增强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公

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工作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加快文体事业发展,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普及全民健身活动,增强群众身体素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全面推进“村村通”工程。——突出社会管理,维护稳定团结。严格按照中央、省州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一是巩固民族团结成果,做好做实民族宗教工作,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筑牢维稳基础。健全完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推行寺庙社会化管理新模式。二是抓好社会综合治理,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三是强化社会管理,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建筑施工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防治、防汛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和督查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防范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纠纷调解工作,重视群众的合理诉求,妥善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篇4

现将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承接“十一五”良好开局之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监督和支持下,依靠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大局,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前锋平台优势,践行“四个重在”、倾力打造“五个重要”,超额完成了本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建设海峡西岸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征程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各项指标超过预期,“十一五”规划部分指标已提前完成。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比增16%;财政总收入3.7亿元,比增68.5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62亿元,比增60.3%,财政总收入增量和增幅均居南平十县(市)首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亿元,比增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7亿元,比增13%;外贸出口2789万美元,比增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0元,比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5632元,比增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26亿元,比增4.6%,各项贷款余额27.18亿元,比增33.72%。连续两年被评为“福建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名列第4)。

(二)旅游产业素质稳步提升。武夷山景区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纳入旅游精品线路;在中国风景名胜区网络评选中,被评为“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全国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持续开展“百座城市亮武夷”营销活动,实现新增百万游客的目标,共接待游客542.14万人次,比增22.4%;旅游总收入23.27亿元,比增23.9%。开行旅游专列131对,旅游包机317架次。茶旅整合营销成为全年旅游市场营销的重头戏和亮点,先后在晋江、上海、福州、北京、泉州成功开展“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营销活动,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首份现代茶叶。大红袍首次敬献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借助大篷车、大活动、大媒体、大网络、大企业等多种方式,有效开展营销。成功举办全国主流电视媒体联合采风大赛、奥运选手举重选拔赛、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亿万老年人健身展示大赛暨首届中国武夷山老年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组团参加云南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苏州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长江三角洲旅游交易会、沈阳世界遗产节、湖南旅游精品博览会、中国(宁波)旅游投洽会、广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大连东亚国际旅游博览会、厦门国庆黄金周大型花车巡游等10多个国内专业会展及促销活动;在央视、《中国旅游报》等国内主流媒体和香港、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开展旅游形象宣传;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旅游带、徐霞客旅游带等区域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与台湾“两山对接”、“两门对开、开门见山”旅游合作。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摩的”、“野导”拉客,旅行社非法经营、低价竞销、假冒星级饭店、餐饮购物欺客宰客等行为,强化对旅游饭店、旅行社、导游员动态管理,促进旅游市场规范化。扶持旅游企业发展,高尔夫酒店申报五星级旅游饭店通过国家旅游局明查程序,悦华酒店启动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海晟国际大酒店、望峰花园酒店获得全省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称号,武夷山海外国际旅行社成为全省首家民营出国游组团社。全年旅游持续“安全、质量、效益、有序”。

(三)项目运作取得成效。全年投资2000万元以上新办项目60个,比增87.5%,5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20个,比增15.3%。列入省、南平市级重点项目10项,累计完成投资4.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4.34%;列入南平市“四个一百”项目104项,完成投资15.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6.49%。市本级60个重点项目(其中2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36亿元。一批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被引进、建设或规划之中,总投资2亿多的武夷广场(含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动工建设;滨江大道项目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度假区段已动工建设;引进宝龙集团投资30亿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引进三木集团投资8亿建设年接待60万人次的自驾车旅游服务基地。高教园区四期、九曲溪上游旅游资源整合、高尔夫球场三期扩建、机场扩容提升、枫坡至公馆道路拓宽、桐星公路改造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浦南高速有望今年国庆前建成通车,武邵高速公路已入场施工,宁武高速公路的外业勘测和施工设计有序进行。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建立项目评审制度,评审项目17个。加大项目征地、拆迁力度,成立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半年时间持续抓征地工作,全年共征收土地1534.1亩,支付征地补偿款6721.75万元。

(四)工业平台扎实推进。正确把握“旅游为主、工业为辅”的要求,持续工业发展。全市工业产值18.31亿元,比增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56亿元,比增50%;实现工业税收1.07亿元,比增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税收0.97亿元,比增227.3%。加快武夷新区建设,完善新区总体规划,编制控制性规划,拓展仙店东、南、北三大片用于发展保税物流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和创意产业;投入500万元完善区内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开展武夷新区三期用地的调整、征用和报批工作。建立健全工业服务体系,实行市领导挂点企业制度和部门选择服务企业制度。严格做好新区环保工作,把好环保关;加大环保投资,加快推进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强园区土地集约化管理,依法收回未按合同时限开工建设的土地100亩。目前,武夷新区入园企业38家,其中在建15家,已投产23家,用工2600人。园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16亿元,预计全年可完成税收1500万元。

(五)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出台《武夷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22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制定配套措施。在农业产业上:加快产业化进程,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33家;新增茶园面积3982亩,总面积达10.6万亩;种植烟叶面积2.8万亩,产值4601万元,实现税收1012万元;新增竹山面积700亩,新开竹山机耕路283公里,竹业总产值达4.14亿元。在农村基础设施上:完成农村饮水改善工程20处,受益人口8000人,投资近90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83公里,新增通车行政村25个,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路、通电、通讯。建设农村客运站2个、候车亭20座,开通28个自然村62公里机耕路。完成12个行政村25公里农村巷道硬化和21个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2065万元整理土地1.06万亩,受益涉及3个乡(镇)12个行政村;投资1300多万元完成92个烟田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50口,投入93万元建成8个垃圾焚烧窑、1座垃圾中转站、83个垃圾池,有力保障村容整洁。在“三农”服务上:完善农村工作机制,推行“两制一配套”制度,持续“南平机制”,下派第七批科技特派员51人;继续开展“双百联动”,健全互动联动帮扶机制,113个挂点单位为挂点村投入帮扶资金280万元,扶持和发展各类经济项目50个。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农家店”14个,新建农村流通信息站22个。成立特色产业化经营组织27个,洋庄乡绿源西芋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首批“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专业合作社。预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4.5亿元,比增6.5%。

(六)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成立茶业局,加强对全市茶产业发展指导;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积极向上申报成立行政执法局。推进景区、度假区体制改革,制定《关于加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工作的若干意见》,完善景区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规范运作程序;全面落实5A级景区及全国文明旅游景区的管理标准。规范土地规划管理,出台《关于加强土地市场和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依法处理几年来违反容积率等规划指标的项目,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和规划、国土临时协管制度,加大对违章建设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件,通报房地产违章建设16件,拆除非法占用土地及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顺利完成。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112个行政村的林改工作。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实施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建立覆盖全市10个乡(镇)、街道及115个行政村的财务监管网络;加强国有资产及“非经”资产管理,49个单位新纳入管理;在武夷、兴田、岚谷启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

(七)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社会保障方面: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1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7%;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农民参合率达到92.75%,比增4.98%;完善灾害应急体系,下拨救灾款222.26万元,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低保金561.2万元;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放救助金13.99万元,救助213人次。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发放五保资金121.82万元。库区后扶政策全面落实。成立市慈善总会,救助困难群众220人,捐建村级敬老院2座。完成华侨农场“造福工程”156套住房建设。推行离任村主干养老补贴制度,175名离任村主干享受养老补贴。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参保人数10136人。科教文卫方面: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投资800万元完成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0个。武夷学院正式挂牌,招收首批本科生,武夷山职业学院正式招生;推动对台文化交流,武夷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分别与台湾吴凤技术学院、南荣技术学院实现两校合作。“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工程在22个村试点取得显著成果,我市被评为“中国农业信息化领先地区”、“中国村络工程国家示范基地”。改建武夷、洋庄2个卫生院,改建20个村级卫生所。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3.07%,人口自然增长率6.41‰。投资200万元完成红场改造提升,启动世界遗产频道申报工作,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改造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台。改造5个乡镇文体站、20个村级文化俱乐部。兴田城村村入选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投入1400万元实施市容景观提升工程,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完成武夷大道(站前路至赤石桥段)景观提升工程、武夷和圆一期工程,实施崇东大桥改造加固工程,将于春节前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的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一期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出台《经济适用房管理暂行规定》、《廉租住房管理暂行规定》,启动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建设。百花路北段、武夷学院段、职业学院段已建成通车。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李小化等英雄人物。创建平安武夷,建设市区治安监控系统,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县(区)”达标。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没有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

(八)执政能力有效增强。自觉接受民主监督,4件人大议案、124件批评和建议、104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超过96%。依法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清理上报审批项目452项。推动政务公开,全市共有33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政府公告栏公开政务98版132期,31个单位在“数字武夷”政府网站设立公开栏。加强群众投诉的受理、办理工作,共受理效能投诉56件,办结率100%。畅通渠道,加强市服务中心建设,在“数字武夷”设立市长信箱,开展网上办公服务,回复投诉、咨询件1152件,其中受理网上投诉件936件,办结率91%。建立市领导下基层接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办事透明度,在“数字武夷”网站对政府采购、申报审批、村务公开等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与沿海发达县市、与同类质旅游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步伐还不快,综合实力仍然不强。二是产业质量还不高。旅游国际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境外游客少,国际品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项目还没有突破;工业科技水平低,具有高、精类科技含量的工业产品少;农业产业化仍处在初级阶段,茶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配套不够健全。三是规划建设水平不高。按照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市区、度假区规划建设存在不足,市区路网、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配套功能不够完善,度假区休闲度假功能不强。四是重点工作存在一些薄弱之处。重点项目推进存在困难,部分重点项目进度比较慢,项目开发中征地、拆迁的瓶颈依然存在,环境保护存在一定隐患和压力。五是运作机制薄弱。推进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还不足,政府职能转变还存在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六是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地方和群体上访事件仍有发生,保障民生的压力比较大。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二、*年工作要点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5%、财政总收入增长16.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旅游接待人数增长12%,旅游总收入增长20%;工业总产值增长25%,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增长30%;农业总产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11.2%、3.8%。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项目带动,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集中精力抓重点项目。今年初步安排市重点项目46个,其中在建37个,省上、南平市预备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25.2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8亿元。全力抓好“四个

一、两馆、两场”项目:“四个一”即“一台戏”——武夷广场(含山水实景演出)项目,“一个中心”——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一个整合”——九曲溪上游旅游资源整合项目,“一个基地”——自驾车基地;“两馆”即武夷山自然博物馆和武夷山历史文化博物馆;“两场”即高尔夫球场三期和机场扩容提升项目。实施景区畅通工程,抓好云窝和大红袍精品线路、岸上九曲、九曲中心码头等项目的改造和建设,着力打造高尔夫休闲区、自驾车旅游区、武夷庄园休闲区、三特度假养生旅游区。启动月光旅游工程。建设武夷山世遗展示中心、下梅古茶道古民居、朱子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推进滨江景观大道、枫坡至度假区快速通道建设,配合省上、南平做好三条过境高速公路和三条快速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做好桐星公路改造扫尾工作,投资2500万元实施高苏坂至星村17.3公里道路改线、建桥及路面改造,投资300万元完成三座危桥改造;加快出省公路建设,拓宽改造角亭——下梅段省道,提升现有市内公路等级。

二是持续抓好工业项目。继续工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武夷新区内路、水、电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武夷新区总体规划;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快做好园区三期3369亩建设用地的农转用报批工作和征地工作;调整园区内低效、高耗及有环保问题的工业企业;加快推进武夷山铁路集装箱货运站及保税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扶持壮大食品加工、旅游工艺、生物科技、茶叶加工等四大产业,启动软件园、创意园建设,突破创意、软件等高新产业项目。

三是推进旅游房地产项目。理性善待房地产业项目的发展,严格界定旅游房地产,扶持符合武夷山旅游产业政策导向、具备旅游功能要素的房地产配套开发项目,通过规划和政策等手段,引导房地产项目向生态休闲、高品质的旅游房产发展。积极推动武夷山高尔夫酒店公寓、自驾车基地、国际会展项目、迎宾馆等旅游地产建设,促进一批新的旅游地产启动建设。继续规范房地产市场开发,严格按规划要求高品位开发。

四是优化项目带动环境。创新项目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完善重点项目挂点领导责任制,强化重点项目扶持、激励、服务机制,严格岗位责任制。围绕“在谈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动工、动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要求,转变职能、实施流程再造,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审批流程,提高落地效率。建立以行政投资服务中心为主体的流程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项目策划、审批、动工、在建等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带动信息促进网络,为项目建设提供一个快速通道。继续集中精力、下大力气破解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严格干部管理制度,完善项目选人用人机制,严肃干部纪律作风,对项目带动工作中失职、渎职、推诿的干部实行效能告诫、调整、易岗直至就地免职处理。

(二)着力品牌带动,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发挥武夷山“双世遗”主导的品牌优势,坚持以品牌带动提升发展水平,把品牌作为区域经济的象征和城市名片,进一步打响以大武夷为主的旅游品牌、以大红袍为主的茶叶品牌、以大公司为主的企业品牌,进一步打响以养生、休闲、度假以及特别适合人居环境为主的城市品牌。突出做好品牌带动三组文章:

一是做好“三提”。提高知名度。通过有效的广告宣传、节事活动、重大事件等形式,加强品牌深度推广;深挖“大红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茶品牌内涵,延长茶产业链,拓展品牌延伸。借名人品牌,建设名人国际艺术学院,推动文化教育品牌发展。培育扶持企业实施名牌产品发展战略。提优美誉度。做好旅游形象规划,突出武夷山生态、休闲、养生等旅游特色;精心企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线路包装、休闲娱乐等项目,打造精品景点、线路等旅游产品;做深生态文化旅游,做大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提高朱子文化、茶文化、古民居文化在游客中的认同和好感。提升忠诚度。强化以游客为本的理念,注重细节管理,人性化满足游客需求;加大旅游软硬环境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安全、舒适、温馨的旅游环境,提高游客的入住率和满意度。

二是做好“三化”。市场化带动。认真开展“中国奥运旅游年”活动,突出旅游市场营销重点,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日韩等境外客源市场的促销力度,力争今年境外游客接待人数突破27万人次。大力宣传推介传统精品观光游产品,加大武夷山度假、休闲、生态、养生等方面旅游线路的营销力度。继续实施茶旅整合营销,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开拓北京、广州等全国茶叶重要市场。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推动区域营销合作,更加注重“两山对接、两门对开”后台湾旅游市场的拓展工作。规范化带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狠抓旅游安全,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打击“摩的”拉客、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等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继续扶持大型国内、国际旅行社提高组团能力,加大对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打击力度。继续强化导游员、旅游饭店等旅游行业协会管理职能。信息化带动。加强“数字武夷”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管理与有效运作,扩大网上预订游客人数比例;强化政府与企业、游客互动的旅游信息网络,启动“商旅通”平台建设,为来武夷山旅游的手机客户提供商业、旅游综合信息服务。逐步整合全市旅游资讯,建立以目的地营销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体系,利用分销系统实现网上促销、网上预定、网上会展,适应现代旅游发展需要。

三是做好“三调”。调高产品结构。加快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单一产品结构向集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多层次产品结构的转变,由低档次产品结构向高品位产品结构的转移,加快推进武夷山旅游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加快茶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工业产品升级换代,突出发展以高新技术武装的食品加工业、旅游工艺、生物科技和茶叶深加工工业;出台配套措施推动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引进高科技、软件、创意产业,提高工业产品层次。调优产业结构。持续“旅游为主、工业为辅”,做大做强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对旅游六要素进行科学的产业组织,使六大要素成为六个大产业,各产业形成有机的联系和高效产业链。通过旅游带动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必须调高、调优的产品和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素质提升和城市品位提高。加大旅游、茶产业的投资,今年市政府将加大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茶旅结合的宣传促销活动,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重点扶持茶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茶叶加工区建设,启动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办好第二届中国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继续集中新增财力,加大对关系民生、民心领域及弱势群体的投资。

(三)着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持续统筹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思路,以提高品位为重点建设城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联动发展。

一是抓好城乡规划。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推进依法规划工作。城市规划:加强规划执法,加大城市规划方面投资,完成武夷山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综合农场片区建设控规、杜坝片区控规、市区和度假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武夷新区物流园区规划、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配合南平做好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农村规划:抓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农村发挥自身优势,统筹产业布局;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科学配置土地,合理引导农民有序建房,对区位优越、条件好的中心村优先规划发展,今年要完成50%以上行政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加强劳动就业规划,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充分就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规划,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加大村镇建设规划执法力度,执法延伸到村。

二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广“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项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标准化生产,集中扶持武夷星、友青食品、绿美竹业等一批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做大茶叶、旅游工艺、食品等产业,争取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重点加快茶叶生产发展,新增茶园面积2000亩,鼓励茶农种植无公害、有机茶叶,引导茶企业开展QS认证,支持创建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种植烟叶面积3.145万亩,竹林抚育10万亩,建立毛竹高效丰产示范片1000亩,新开竹山机耕路100公里,竹山滴灌示范片3000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35万亩、粮食产量11万吨。推进农业组织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投资950万元实施岚谷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五夫、星村镇中低产田;投资2000万元建设406项烟田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加强规模人口以上自然村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及客运网络化建设,建设五级客运站2座,新建候车亭20个,力争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亭。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条,使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提高到95%以上。继续实施农村巷道硬化工程,完成20个村40公里巷道硬化;继续做好“六千”水利和“651”水利工程,分三年投资1391.34万元开展水利化县市建设工作。启动“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二期工程,新增50个试点村。加强防灾减灾和重大动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市、乡、村三级灾害监测网络和防灾预警系统。抓好农业污染源普查,推广“一池三改”新技术,完善后续服务,建设沼气池500口。支持乡镇建设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窑,健全农村垃圾整治长效运行机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双百联动”,落实南平机制,完善村级农技员、动物防疫员等“九大员”队伍建设管理,健全农业防疫体系。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改善农村公共医疗条件,开展乡村医生全员培训工作。用足用好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促进库区发展和稳定。加快崇安、五夫敬老院建设,推进农村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服务。推动闽台农业合作。加强对台合作,推进闽台农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三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实施武夷大道千年祭至站前大道、迎宾路、百花路人行道和工业路改造,建设站前大道西段和里洋路,实施城东路路面和排水改造、温岭街和崇安街路面、排水以及人行道改造;推进百花路全线贯通,启动崇安(党校)大桥建设。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二期、夜景工程、绿化美化工程、武夷和圆二期、崇秀公园等项目。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交通安保工程;突出公交优先发展,完善城市公交线路规划,加密公交线路,完成市区、度假区公交站点及公交专用场所建设。完善城市配电网建设,启动10kV茶场线、10kV三西线、10kV高教线、10kV学院线线路改造工程。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行政执法队伍,加快申报成立行政执法局。加大对市区、度假区以及城乡结合部违章建筑的执法力度,继续对摩的摩导、占道经营、不规范户外广告、噪音扰民进行整治。推进环卫体制改革,落实“门前三包”,扩大市区保洁覆盖面;规范物业管理,探索长效机制,推动成立行业协会,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四)着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改革促活力,以创新促发展。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景区、度假区的运作体制,加快景区股份公司上市步伐。健全服务企业体系,建立科技风险基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强化税收征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未纳入核算中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核算中心管理;探索对属于国有、垄断性资源的企业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公共服务支出需要。

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进一步完善“两制一配套”制度,建立依法、规范、民主的新农村管理体制;做好“乡财市管乡用”试点工作,探索现代农业试点工作,推进土地流转平台建设。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扫尾攻坚力度;启动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建立新型的林农经济合作组织,促进林改后林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工作;继续推行小型水利、烟田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发挥工程效益。

三是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优势,争取开办落地签证(注)业务,提高境外游客可进入性。推动与厦门航空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促成厦门航空公司在武夷山成立分公司。争取香港航班旺季增加到每周4班,加密武夷山至北京、上海、厦门、福州、深圳、广州等地航班班次,积极寻求厦门包机及与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合作。争取更多航线在武夷山中转。加强与深圳航空公司合作,推动飞行员疗养院项目建设。努力开辟武夷山——韩国航线。以“5·13”、“6·18”、“9·8”等经贸活动为载体,更有效地广泛开展招商选资活动,加强山海协作,拓展对外交流,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和资金,不断提升经济外向度。

(五)着力民生民心,进一步体现发展为民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求,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进一步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做好“双高普九”迎检各项工作,建立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电子网络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全面整合提升城乡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启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第三期危房改造项目13个;加强薄弱校建设,促进城区、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做好武夷学院四期征地工作,推动动漫学院建设。启动市立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完成对新丰、五夫卫生院改建,组建崇安、新丰、武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创建计生一类县市目标,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中国体育训练康复基地、武夷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做好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溪民俗讲解、兴田枫坡“拔烛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普及城乡“数字电影”广场,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力争世界遗产电视台申报成功。完成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台改造及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作。推进中心农贸市场、三菇农贸市场农改超项目实施。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继续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00人,其中“4050”人员300人。继续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力争新增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促进慈善总会建设,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力度,做好老龄工作。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完成300套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继续集中新增财力,办好教育、医疗卫生等八个方面的惠民利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