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0:2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德与生活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德与生活论文

篇1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的活动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了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份宝贵的回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从体验到认识,胜过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它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了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采沙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了“爱护沙滩不采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篇2

论文摘要:《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浅显的社会公德、生活常识为基本内容;以教育学生初步养成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它突出地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一、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这节课上,很多同学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可能很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二、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学会实践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如教学第二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时,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分工,每个同学负责不同的工作。学生们在活动中团结合作,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2011年以来本镇的断电断水情况,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增强了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愉快的、有创意的生活。 转贴于

三、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而在《品德与生活》课上的讨论,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品德与生活》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例如,教学《我们的学校》时,参观完校园,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组小朋友先在一起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来汇报,参观得仔细、讲得好的小朋友,老师要给他们组颁发奖章。”有了参观的过程作为铺垫,学生讨论时就有话可说,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点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时让他们推选代表,有时则给各个组的组员编好号码,轮流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讨论,是《品德与生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充满自信。从而,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得以应用,参与讨论活动。

四、发现生活素材,整合活动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如执教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为了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思想,我让学生用表格体现。课堂交流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位学生完成的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要的物品中哪些已经买了?如果全都买下,会花多少钱?你所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占全家每月收入的多少?结果发现,有位同学的购物计划竟然超过了600元,占全家月收入的70%。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而其购物清单中有一部分是目前根本不需要的,如自行车、名牌运动衣等。紧接着,教师引导大家探究:是不是“我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呢?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终于澄清了认识。

其实,《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它以浅显的社会公德、生活常识为基本内容;以教育学生养成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为主要目的。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回归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的问题,更有助于其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社会)》 教学 综合课程

自流井区作为自贡市首批新课程实验区,自2002年9月起,全区16所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通过八年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文简称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整体而言,其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得到实施并向纵深推广,新旧课程的转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现对这些现状作简单分析。

一、在实验中取得的成绩

(一)教研部门取得的成绩。

1.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我区每学期培训一次,先后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如通识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培训形式有案例讲座式、观摩研讨式、参与互动式等。每次培训努力做到能带给教师“理论的提高”“经验的分享”。通过每学期不同形式的培训,我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调研及时到位。下学校调研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导向、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这几年我作为品德学科的教研员到过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听老师上课,与老师、学生座谈,体现教研部门研究、服务的职能。其间,感受到老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惊喜。

3.教研活动辐射到面。(1)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如育英小学的何丽老师在2007年春我区举办的城乡教师教学教法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得到到会所有老师的肯定。此课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区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还获得一等奖,并在2008年11月获四川省思品优质课三等奖。(2)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写好相关的实验笔记、教学案例,撰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目前,我区教师的论文已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3)教研员利用培训、下乡的机会,将某个学校好的做法宣传推广,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如多次搞城乡教学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使我区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大,教学实效性也初步显现。

(二)学校及教师方面。

1.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主体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在生活体验中、活动探究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更强。

2.许多教师摆脱了过去知识化、成人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自觉整合多维教学目标,教学追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通过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研究。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学科教研组,除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外,在学校基本无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大多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专任教师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比较难以开展。而且这两门综合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领域多,并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工作量相当大,而客观上兼任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品德课的教学,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负担比较重。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需提高。

一些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要求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以原来分科课程的眼光来看综合课程教学。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品德”,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有的老师眼里只见“生活”、“社会”,按照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内容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支持。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乡镇及学校没有设立学科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不足。需要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安全因素考虑和社会联系渠道不畅,常常无法实施。这些现实的外部环境,使得课程的有效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实施遇到了各种现实的困难,但教研部门和广大老师仍然在进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为了推进综合课程教学,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改革,还是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考评、岗位编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学校要切实重视教研活动。

教师对于综合课程教学有一个实践探索和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教师和教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课例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门多提供相关课程资源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应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课件征集等活动,逐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汇集文本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广大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学校要稳定师资队伍,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配备的客观情况,建议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相对集中,人员稳定”。如做到同一年级相对集中,或一位老师教2―3个班级。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任教师。同时,城区学校成立单独的教研组,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在农村学校设立单独的教研组有一定困难,可以组织开展联校、联片的教研活动等。

(五)专家能多与一线教师对话。

基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渴望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以便经验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点。如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希望除了纲领性的要求外,还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意见或方案。

参考文献:

篇4

一、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我深知备课不但要备学生,更要备教材、备教法,并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课,认真预设教学,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懂得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十分注重对教材情境创设的创造性改编,对课堂教学练习的重组和创新,使得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义,力争课堂35分钟的教学质量。

二、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效果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现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远离权威性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三、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教研工作必须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于是,在每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中都认真作好充分准备,主动讨论,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同伴学习中,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以改进工作,在教学之后,我都十分注重将感悟特深的教学成功和失败体验、经验、教训进行发思、总结,这对于今后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四、以鼓励为主,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应求全,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学生小组互评、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生活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与生活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基于以上思考,实际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一、开放性的教学处理。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角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这有利于完成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

篇5

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令人振奋的时期。当前阶段,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所学的土木专业正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此大环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收获。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相信自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能够组织一些资金和人员积极地服务区域、国家和全球基础建设。

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时政教学;政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501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知识交错复杂且颇具思想深度,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往往兴致缺缺,应试背景下,他们只好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碚莆罩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或许能应付考试,却完全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初衷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政治素养与国家意识的形成。为了打破这一局面,我们倡导将时政引进课堂,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时政教学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世界,面对生活。为此,笔者尝试运用时政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了解世界政治、国家大事,做热心、负责的小公民。

一、案例剖析,导入教学主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即是教师高谈阔论、照本宣科的开始,在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开始学习。这样的教学安排是非常危险的,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此时,引用时政新闻,就可以为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教师通过相关新闻的列举,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进而水到渠成地引入教学主题。学生在分析真实事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举个例子,在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的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一则真实案例改变了学生对政治生活的态度。

2017年新年伊始,“西安学生举报学校雾霾天上课”的网络事件引发市民热议。面对不合理现象,学生自己发声争取权益,通过自己的力量引发了社会人士及相关媒体的重视,陕西省教育厅随后介入事件进行处理。

看完新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些学生很有维权的勇气,有人认为国家相关部门需要每一个公民的监督,包括青少年,有人认为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同样需要青少年付出努力……这些想法与他们先前对政治生活“高高挂起”的态度完全不同,而这些观点也正是本课所要引导学生树立的。

二、时事结合,帮助学生化解难题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比起国家政治,明星八卦、网络游戏让他们更感兴趣,当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有学生会认为教师是在“说教”并且很难接纳。因此,教师在传播正能量、诠释政治现象时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认同。时政案例的列举便是适当的方式之一,教师所举例子应该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让时事案例“自己说话”。

举个例子,当我们学习到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有学生认为网络是个美妙的世界,带给他们的都是欢乐与自由,而且是个可以自由宣泄情感的空间。然而,学生的这一想法是危险的,面对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学生理应保持理性,不沉迷、不盲从。为了帮助学生改变错误观点,教师列举了以下例子。

2015年4月,微博大V“作业本”转发了一条加多宝称赞其“与烧烤齐名”的营销微博,随后,其侮辱烈士的微博旧文被网友发现,“由于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由此引发舆论谴责。据中青网消息,当年6月,家属委托律师孙杰(“作业本”的真名)和加多宝。

微博、“网红”都是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案例中“网红”“作业本”所谓的“言论自由”带来了社会谴责与法律惩戒,这一案例打破了学生认为“网络是自由的”的认知。

三、资料收集,多维促进价值观确立

篇7

人文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71-02

著名语言教育家王蔷教授提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学生是有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的人,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育必须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可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从教师层面来说,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要注重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内化。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治、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思想政治教材与人文素养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有时也抱怨教材写得不太理想,希望能够写得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使学生愿意听,使社会公众感到满意。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但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通过收集和积累最新资料,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2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人文素养

教育首先要培养人。思想品德课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有“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品德教学如果失去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3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手段与人文素养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要求,学生学习感到枯燥无味,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爱和兴趣。思想品德课应该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思想品德教学,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4教师在教育中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前,素质教育以越来越强大的气势冲击着我们,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试卷难度的降低,能力题、实践题、综合题、开放性试题比重的逐渐加大等,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育中要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勇气,应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想法甚至于“奇谈怪论”是正常的,教师不仅不应压制,而且还应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大胆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对于种种想法,无论是浅薄幼稚,还是谬误百出,或是辛辣尖锐,教师都应尊重,不要动辄就充当法官,轻易做出是非判断,这样才能真正培育自由的思想和独立、创新的精神,师生也才能做到平等的交流。

5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5.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5.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3体验性教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6积极挖掘教材,寻找人文精神的切入点

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深刻的人文背景中去,做到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孔夫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近年来,诚实守信,这一起码的社会道德却渐渐被有些人淡忘,甚至置之脑后。于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毁约、诈骗、故意欠款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在招生考试中也存在着师生串通作弊现象。凡此种种社会现实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因而以这些社会实例结合教材论证、分析,就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对知识的把握,而是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并且形成了一种道德追求。

7开设课堂文化渠道,增强学生人文情感

7.1巧用典型性案例,拓展人文性。选择典型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全面拓展思想政治课的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案例虽然深受学生欢迎,但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学案例,而是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服务和服从与学生理解知识,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政治教学案例呈现可以充分发挥政治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的优势,在充满激情的演讲过程中实现教材观点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与共鸣。

7.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真情实感

教学案例可以通过学生扮演各个角色,借助学生的主动参与,营造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表演的机会,作为学生,应尽情舒展生命活动,尽快“动起来,积极思维,展现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成为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

7.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深动性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改状况

Abstract: After a semester’s experiment, my county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lass changes the experimental work solidly, effective, to advance with steady step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in near a half year experiment advancement, the idea in the impact, the thought at the collision, the idea in the renewal, the way in the chang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glow the full of vitality.

Key word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life;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lass changes condition

1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课改理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整体培训思路:实验区教研员、各实验校的领导必须接受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相结合,构建研究型培训模式,多层面展开工作。

为了使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我市选拔了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管理者、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到这次课改当中,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2开展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行为

2.1能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新课改理念,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营造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自由与宽松,在很多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敢提问题了、对异议敢说了的现象,就足以说明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的倾听意识明显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够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的见解,能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师生合作意识更加鲜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能够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问题。

2.2能注重教学方式的真实有效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教学方式的真实性、有效性,并能注重凸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有意识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转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有了较大改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敢于放手、放权,敢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注重学习过程的真实性意识有所加强,无论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学习资料的提供,还是学生学习的思维状态,大多数教师能从实际出发,抛弃形式上的东西,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敢于让学生暴露原始的思维状态,敢于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大多数教师不再遮遮掩掩,而是进行积极有效的呈现,并把它当作一个宝贵的生成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教师教学成本意识有所增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教学投入成本和所带来效益大小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材料选择、活动开展、教学环节设定等方面的有效性上进行了重视。

2.3能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科学

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通过评价,可以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能够比较恰当地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趋向多元化,大多数教师评价时能涉及到认知的发展、活动的参与、语言表达形式、思维状态、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素;评价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十分注意学生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等形式。

2.4能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

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使学生熟悉的生活走进了课堂,学生周围的环境、学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风土人情、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都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使课堂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大多数教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互补,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立足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注重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延伸教材的价值。

2.5能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生成的意识得到较好体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不再把教案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看作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用学生学习的状态、发展的水平决定课堂教学的进程;“放手”意识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敢于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重视思维成果的碰撞与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有所加强,允许学生对答案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

篇9

一、生活化课堂,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生活化课堂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教师角色的变化,生活化课堂无从谈起。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活动、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互动、合作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发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思想品德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拓展和灵活使用教材上有所创新。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了一扇生活的窗口,走进社会,亲近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源。根据实际,采用开放的、灵活的方式方法,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生活结合”,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吸纳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因为这些生活化元素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体现。将课堂向外延伸,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投身社会实践,组织时政兴趣小组和政治小论文评比活动,创办时政小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浓厚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巧妙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鲜活的生活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来源于学生的搜集与提炼,学生更容易接纳与理解。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思想品德课堂有了源源不断的“生活”活水。当然,走向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要在现行教材和课堂教学上做文章。当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时,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师生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营造尊重、平等、自由、互动的学习氛围。重建课堂生活,全面关照认知、体验和感悟等多种生活形式。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将互动作为原则去设计教学过程,必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进行“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交流、讨论、相互沟通、理解、平等对话的过程。这是重建师生关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关键。自主意味着独立、主动、独特和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并使教学过程向课外延伸。

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让学生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健康享受生活。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上接触的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和触动作用。

篇10

一、把生活引进课堂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增强道德意识。

1.教学内容选自生活

源自社会生活的事例是鲜活的、动人的、令人信服的。因为来自生活,就更能用共同的生活准则去审视其中的人和事;因为来自生活,就更能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因为来自生活,就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心灵撞击。

我教《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课时,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英勇的白衣战士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奋不顾身地抢救非典病人的事例。当我朗诵到“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位白衣战士,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健康、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时,学生们对白衣战士肃然起敬;当我讲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病人,牺牲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时,学生们热泪盈眶;当我讲到“姜素椿教授在抢救非典患者中感染非典,仍在病床上撰写论文指导预防、治疗非典,并执意用非典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探索非典治疗的有效途径”时,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我们的医护人员视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白衣战士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学生对医护工作者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我还让学生讲述了清洁工等其他一些普通劳动者的感人故事。生活中的实例震撼了孩子们的心,他们深切地体会道: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要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道德情感也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强烈的体验。

2.教学情境再现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指导学生生活的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当我们的品德教学牢牢地植根于生活这个大舞台时,我们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感到可信、可亲、可爱。

在教学《节约水电》一课时,我走下讲台,很随便地与学生聊起了天:“同学们,今年暑假特别炎热。在那酷暑难挡的日子里,你最渴望做什么?”学生们侃侃而谈。但我马上话锋一转:“可是今年用电特别紧张,经常拉闸限电。在停电的时候,你们遇到什么烦恼事?”我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一片哀叹:有的为不能每天看动画片而难过,有的为冰箱里的冰棍融化而可惜,有的为买了空调却仍在酷热中睡觉而烦躁……看学生已被再现的生活情境所感染,我抓住契机,导入了新课:“是啊,我的感受和你们一样,有时正在备课,却停电了,真让人烦心。看来,我们的生活确实已离不开电了。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用电紧张还将持续几年。那么,我们该为缓解用电紧张做些什么呢?”……

在这堂课上,我撷取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它们再现出来,以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我们要节约用电。

二、把课堂融入生活

生活是一本无形的百科全书,很多内容是品德教科书无法写下的。带学生走向社会,把课堂融入生活,是品德教学的真正成功之路。

1.开展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将品德课堂与现实生活相对接,引导学生开展参观、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德育信息,获得亲身体验,有利于心灵的成长。

如教学《我从哪里来》,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调查活动:①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②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情况。③问问妈妈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妈妈有什么感受。④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成长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⑤请父母提供自己的出生证。⑥准备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我让学生通过询问爸爸、妈妈,或者是在父母的协助下查找资料来完成这项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不仅了解到生命的一些常识,还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我应该要珍爱生命,敬爱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

2.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不仅仅只是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对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开放课堂,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