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1 23:2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英语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 学习动机 强化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英语水平也成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同时我国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英语学习主要依靠个人的努力,只要个人付出一定的努力,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事实也证明,很多大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十分优秀,也考取了四六级证书。但现实中却无法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也听不懂外国人表达的意思。根本原因在于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过于功利性,把英语学习当做继续升学或者就业的敲门砖,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主要学习目的,忽视了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认为,个体学习成效除了受智力因素、外部条件等制约之外,还与性格、意志、动机以及信念等内部动机有很大关系。其中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变量之一。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维持学习者精力投入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情感因素,学习动机强烈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长时间的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如果学习者不具备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大学生摒弃传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强化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下,很多大学生根据考试安排和课程设置等来制定学习计划,往往会陷入题海战术,以死记硬背等学习方法来短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大学生英语课程要求》中将大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级别,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提高英语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学习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里有几个注意的问题:一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具体而详细,最好分别到每一周、每一天的具体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督促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学习计划是动态调整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学习者发现学习效果和学习计划有所出入时,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三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和决心。如果过难,则会打击学习者的动力和信心。
2.加强情感驱动。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对学习活动最好的刺激莫过于兴趣,兴趣能使一个人的努力到达惊人的程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提出,情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首先,创设期望情感。教师和鼓励和期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要摒弃过去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思想,而是走进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习后进者或者偶发性学习不良者要及时鼓励和引导,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及时解答。并帮助他们找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克服心理焦虑和不安情绪,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创设稳定情感。所谓稳定情感是指在英语学习中保持一贯的高效的学习动机,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冲击,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是长期的和持续的,并不会因为英语课程的结束、证书的考取等因素而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学习伴随终身,毕业入职之后也要继续加强学习,因此要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大学生有激情和活力,个性张扬,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大学生学习成绩止步不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负责布置任务,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模拟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这里教师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教学任务的选择要与所讲授的内容相契合;二是教学任务不要紧紧局限于教材,最好和学生的专业方向相适合,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场景;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予以指导和评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既意识到各自的问题,又能看到别人的问题,从而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这就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提高了要求,英语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要了解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特点,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前沿。
总之,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适时纠正其消极动机,并及时强化其积极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一、研究结果
1.动机退化的程度。在参加研究的100名大学生中有88名学生表示他们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动机退化的问题,大多数同学是在某些单独的场合下出现的。许多的学生发现动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他们对于动机退化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不感到惊奇,也没有表现出不愿意承认动机退化问题的存在。研究还表明即使他们知道这样的问题在存在着,而且,对于动机退化这样的问题也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们也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问题,而且,在88名学生中,22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克服了动机退化的问题,但是并不是完全地没有了动机退化问题,在随后的某些学习时间里还会经历动机退化的问题,而且,他们还表示,动机退化的出现是时断时续的。
第二个问题是与学生所感受到的导致动机退化的因素,即,使他们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兴趣的相关原因的。分析发现了与48种动机退化因素相关的372种因素,这48种因素又被归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前者包括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他们缺乏成功或者经常失败的体验,与他们的自尊有关的事件等,后者包括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学习环境,以及其他的相关的因素等。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学生所归纳出的与学生相关的动机退化内部因素占了学生所感知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6%,在学生所感知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72种因素中,学生的内部因素占到了135种。学生的挫败感或者缺乏成功感是最为相关的主要的内部因素,占到了学生所感知到导致学生动机退化的内部因素的17%。65个学生提到,因为英语的背景知识水平的下降,他们已经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所持有的不端正的态度被学生提到了58次,占总数的16%,学生所提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是与学生的性格,即,自尊,相关的。
而学生所感知的外部的因素却占到了学生所感知的全部因素的64%。这些因素被归为三类: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共有129个,占了总数的35%,学习环境因素有90个,占了24%,其他的动机退化因素18个,占了3%。与教师相关的因素是学生最为频繁地提到的因素。工作效率低下和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尤其能够经常地导致学生的动机退化,与教师的工作效率低下和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相关的因素被学生提到了97种,占了总数372种当中的26%。
在与教师相关的因素中,教学方法是学生所最多次提到的导致学生的动机退化的因素(26%),下面的相关的因素的顺序依次是:教师行为(7%),教师能力(4%),教师的划分等级的做法及教师所进行的考试(1%)。在88个感到有动机退化问题的学生当中,有59名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之后产生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引起9种动机退化因素,其中,没有创造性和枯燥的教学方法最容易引起动机退化。
在学生所提到的动机退化因素中,与学习环境相关的因素占了总数的21%,学习环境尤其会引起5种动机退化因素,他们包括:不愉快的学习氛围(5%),不充分的使用英语的机会(5%),不利的学习条件(6%),不好的课堂时间(3%),所选择使用的教科书(2%)。还有两种因素被归纳出来,放在另外两种外在因素类别当中:指责和负面的变化。
二、不同的动机退化因素的影响程度
第三个问题是与不同的动机退化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关的,参加实验的对象被限制在了88同学中,他们多少程度上曾经有过动机退化的体验,这88名学生包括了三类:第一类学生(53%),他们已经成功地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第二类学生(24%),因为在有些时间,他们还会感到有动机退化的现象,还得强迫自己去学习英语,所以,他们还不能确定是否是已经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第三组学生(23%),他们仍然一直感觉到动机退化的问题。
根据这三组同学的动机退化类型的分布情况所表现出的趋势来看,尽管在数量上还有一些差别,但是,总体来说,这三组学生的动机退化的类型的分布是十分相似的。研究者发现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动机退化因素更容易被克服掉。
三、克服动机退化
为了更好的理解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是如何克服动机退化问题的,研究者对于他们的文章中的这一部分做了比较,将他们的答案分成了两类: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第二组的大多数学生所提到的帮助他们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的因素是与内在因素相关的,占了这部分答案总数的71%,而外部的因素占29%。对于学生克服动机退化因素具有明显的帮助的5种因素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27%),个人的原因(16%),自我提高(12%),自主学习(12%),和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动的态度(4%)。这些由学生所作出的答复反应了学生如果时刻记住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就会经常受到鼓舞,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就更有理由去克服动机退化问题。学生所提到的外部因素有:教师行为的积极转换(6%),教学方法(7%),学习环境(9%)及来自外部的鼓励(7%)。
这三组同学在恢复动机的原因数量方面是有差别的,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平均有2个理由,而第三组的学生只有一个理由。似乎可以说,学生所具有的克服动机退化的理由越多,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完全地克服动机退化问题。至于恢复学习英语动机的因素,如果与导致动机退化的因素相比较的话,内部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外部因素更大,学生的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个内因显得更加地突出,他们认为从英语学习中要得到的最实惠的东西就是将来他们可以凭借熟练的英语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一点不仅在恢复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很重要,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为重要的是,仅仅在第一组的学生中发现了自主和自我发展的内因。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会推动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取得更好的效果。使他们感觉受到了驱动,能够完全地克服动机退化问题。所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是一条基本的内因,它激发和维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出:学生的自我主动性在克服动机退化问题中的过程中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重要的因素。
四、讨论
很显然,动机退化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量的动机退化因素是与教师相关的。教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动机退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如果老师意识到了学生的动机退化现象,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摆正位置,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动机退化问题。
在与教师相关的动机退化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动机退化的最大的根源。大多数的学生承认他们曾经受到过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地影响。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去进一步地考虑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方法,更好地去理解教学法与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间的不吻合情况。尽管有时教师十分的投入教学,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和学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尽管教师不可能迎合所有的学生的需要,但是教师还是需要在课后去总结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对于学习的满意程度。这样,教师就会使教学效果更好,更能够密切地与学生溶为一体,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也需要注意在课堂上的适当的行为,这是因为不适当的行为会伤害学生,使学生产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难以克服的负面的情绪和感受。
本次研究还发现,许多的学生是因为英语的背景知识不充分而产生了动机退化现象的。学校的教学大纲为今后学生所要面对的课程对学生规定了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所应该的达到的目标和标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为此做好准备。所以,许多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没有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就发现了按照这样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自己的知识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他们发现自己跟不上目前的课程,感到了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动机退化问题。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他们达到目前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考试 量化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为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建构主义视角下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WCXSL1302)、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理工类学术英语读写”和上海理工大学人文重点项目“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12XSZ0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备受关注。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差别较大,一直以来是很多人比较苦恼的问题。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很多大学纷纷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行分层教学。然而在分级试题质量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试卷为例,对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试卷质量进行量化分析,旨在对试卷进行客观、准确、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使考试能更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分级更加科学合理,为建立分级试题库做铺垫。
二、研究基础
就分级考试研究现状来说,国外针对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者(EFL,ESL)的分级考试的研究起步较早,硕果累累。Wall 等人(1994)研究了用于判断学术英语环境中受试语言能力弱点的大学英语分班考试并指出效度研究中较大的难题就是进行同期效度检验。也有学者(Fulcher 1997)对英语分级考试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校验。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如Green & Weir)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英语分级考试,并质疑了语法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国内学者对分级考试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综述和试卷结构描述分析为主(如:王瑞,2006;彭家海,2007;刘立,2009),并没有对分级考试试题的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数据统计,试卷的平均分为39.6092,说明整体得分较低;标准差为18.63556,说明分级试卷分数上下分值波动非常大。另外,倾斜度为0.065,大于0,呈正偏态,这个数值表明很多分数都低于平均值,因此分级试卷难度较大。除此之外,峰值为-1.256,小于0,说明曲线比较平坦,从另一角度说明分数上下差异很大,符合分级考试的目的,挑选优差生,可以根据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把他们编入不同班级学习。由于倾斜度和峰值在-2至+2之间,表明本次分级考试分数呈正态分布,可以进行下一步数据分析。
(二)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整个测量优劣的评价指标, 它揭示测量值与真值的相差程度, 反映样本与总体的接近程度, 从理论上讲, 信度越高, 测量结果越可信。Lado(1961)认为,若一个测试既包括主观题又包括客观题,它的信度系数应高于0.7。根据SPSS信度检验,该试卷信度系数(Cronbach )为0.825,表明该试卷得分可信。
(三)效度分析
效度(胡中锋,李方,2000)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亦即测量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效度的估计有多种方法, 常分为三大类: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念效度。由于本论文是关于分级考试试题的定量分析,笔者重点分析了构念效度。
1.各部分之间的相关
Alderson等(1995)认为,测试中之所以设计不同项目是因为他们能够考核不同的能力,因此我们预期的相关也比较低,可能在0.3-0.5之间。从数据分析看出,听力、写作、阅读理解、词汇、完型、阅读和试卷总体的相关度分别是0.935、0.750、0.687、0.874、0.842 和0.860(在0.01水平上相关)。除了完型和听力、翻译与听力、完型与翻译的相关度在0.7左右之外,试题其他各个部分的相关度均在0.5左右(在0.01水平上相关),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此次分级测试的效度整体上是可以保证的。
2.各部分与总分相关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每一部分与总分的相关都在0.01水平上显著。“根据经典测量理论,子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可能被期望达到0.7或者更高,因为总分是对语言能力的综合测量”(Alderson等, 1995:184)。根据这个标准,每一部分与总分的相关度都符合理论要求,其中听力与总体相关度最高,高达(0.934)。
3.难度与区分度分析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决定了整份试卷的难度及考试分数的分布。在常模考试中, 大多数试题的难度应控制在0.3~ 0.7 之间(胡中锋, 李方,2000)。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用D表示(胡中锋, 李方,2000)。如果试题的区分度高,他就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难度与区分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难度数值越大,分级试卷试题就越容易;然而区分度系数越高,分级试题质量就越好。数据显示每个部分的难度都在0.3和0.5之间,且试卷整体的难度是0.4。对于难度而言,理想的范围是在0.3和0.7之间(Brown, 2006)。据数据分析, 听力部分的难度最小,也就是说在试卷的所有题型中难度最大。因此我们推断这次分级考试试题难度略为偏大。根据区分度系数值,除了词汇略低,其他部分的区分度基本达到0.4的理论要求(Alderson等,1995)。并且听力、阅读和构词部分的区分度都在0.55附近;完型和翻译部分的区分度甚至更高,分别是0.83和0.64。区分度系数这一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一个项目从总体上区分出优差生(Brown,2006)。一般而言,区分度的理想范围应该高于0.35(越高越好)。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此次分级考试试卷质量很高,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四、结论
本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试卷为例,对大学英语分级考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卷在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方面都基本达到理论要求。但在该试卷的开发和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从分级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分析得出,虽然试题的总体质量很高,有些题目尚需改进;完形填空与翻译的相关度超出了0.3~0.5的理想范围,在完形填空和翻译试题项目的设计上可能存在问题。
受限于研究条件,本文只分析了上海理工大学2012年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的一部分受试样本。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该试卷的总体质量,但是鉴于分级考试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对教学产生巨大的反拨作用,笔者将在未来研究中扩大研究样本,并进行历时研究,以对该项考试进一步修正,提出更全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Fulcher,Glenn.An English language placement test:issues i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Language Testing,1997(14):113-139.
[2] Lado,Robert.Language Testing: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Foreign Language Tests―A Teacher’s Book[M].London:Lo-
ngman,1961.
[3] Lee,Y.&Greene,J.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n ESL Place-
ment Test:A Mixed Methods Approach[J].Mixed Methods Re-
search,2007(4):366-389.
篇4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教育;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6)05-014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速,国际交往与合作日益明显,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趋势,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尤其重要。由于跨国间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所导致的语言交流障碍成为影响国际交流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国际语言交流人才稀缺,全球化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突破大学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瓶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有效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全球化趋势对复合英语人才的需求是大学英语教育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不同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互影响,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着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对语言影响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若干思路和措施。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要性
1.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传统英语教学仅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活动相对枯燥,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补充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可以丰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英语教师应将语法、单词和句型等知识点和跨文化传授相结合,通过引用多样化教材和案例教学,讲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方言、礼仪、建筑和风土人情。通过跨文化知识输入,改变传统中国学生的“中国式英语”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主动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重要性,正确选择合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交际沟通能力,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日常交际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导入,以语言文化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当地风俗习惯着手,阐述不同文化对不同语言的渗透影响,通过文化差异对语言造成的不同语义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忽视文化差异,尽管对方能理解说话者的语义,但是可能会违反文化规制,让对方反感,文化冲突会影响交际效果,进一步引发不同程度的民族误解和敌意。在语言学习中要充分重视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通过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涉及其他跨文化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将中西方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实践中,用宽阔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交际国际化的现实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针对交际的对象,话题和目的正确理解和选择表达方式的能力,是不同文化场景下的社会语言能力。教师应注重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传授,采用丰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在真实的文化环境下调动学生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通过多元化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帮助学生获取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文化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文化背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尽管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践上都没有落到实处。现实与理念存在差距,传统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语言知识点展开的,即“词语分析、语法讲解、句型操练”的模式,忽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是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知识储备欠缺。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毕业于国内师范类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同样缺乏文化与语言关系的课程,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基本不统一开设。只有少数学校在选修课中会开设文化对语言发展演变的影响类课程,随着海量信息时代到来,学生通过浏览信息自学,导致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极为匮乏。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渗透能力有待提升。外语教师自身具备足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关键。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教师自身也没有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难以满足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三是教师也未能很好地落实文化教学。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也主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跨文化知识讲授更多是表层、肤浅的,授课方式也比较单一传统,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很难触及文化的核心,更多是输入目的语文化,如介绍西方国家的节日、习俗、礼仪等。教师在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讲授上感到很吃力。
2.学生方面的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反馈决定跨文化教学的效果。一是当代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缺乏。在中学时期,英语教学就只关注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重视“听说读写译”等知识,忽视文化知识的讲解,导致我国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甚少。而且,大学生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认为只要掌握词汇量和基本语法就可以了,降低了自身学习英语的要求。二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背景的了解有限。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导入跨文化知识,但是教学形式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获取跨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一方面,课堂中缺乏文化学习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课后又不知道如何去补充跨文化知识。而且大学英语授课学时有限,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学生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去主动接收跨文化知识。三是学生接收跨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够。我国大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淡薄,不会主动去接近了解异国文化,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于我国大学教育是应试教育为主,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英语考试内容一般不涉及文化知识,学生一般是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学习英语更多是应付考试、出国或就业。在被动学习的情形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打了折扣。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丰富教材内容,增加跨文化知识比重。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与语言发展的理解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从英语教材选取方面入手,这也是掌握跨文化知识并加以应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的跨文化学习中,教材内容选取和编排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在语言中体现文化差异,并且文化异同反映在不同语言差异中。教材中的语言对话应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交际语言,还原真实生活。根据英语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信息量。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对语言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进行交流的能力,教材的选用和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不仅要包括词汇、语法和写作等内容,还需要补充跨文化等知识点,使学生在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上对文章的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内容繁多,可以涉及宗教、政治、科技、音乐、文艺、民族、体育等。要让学生不是简单地考虑本国家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要拓展思维视角,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特点,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交际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取决于词汇量掌握,还取决于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掌握程度,循序渐进,紧扣文化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语言学习特点,教师采取单一到多元、简单到复杂的方式,逐步将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体现出来,提高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2.加强教师跨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要想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离不开教师的主观引导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教授语言知识,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将文化和语言进行融合讲授。比如,在语言教学中设定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情景再现中感受国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同,体验不同文化下语言使用的差异;教师要有目的性地穿插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和语言使用规范,在让学生学习到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规范的同时,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感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删选教材内容,特别是包含中西文化差异的内容,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或者找到文化在语言应用中的闪光点,作为教学吸引点,用当地文化吸引学生主动探寻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课堂探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目的,帮助学生进行主动、创造性、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练习,在不断练习中掌握跨文化知识,强化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不同感受,达到学生可以熟练应用英语地道表达自己思想的程度,在跨文化差异中体会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3.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强化文化差异辨别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单纯增加文化知识量的学习是不够的。由于存在不同文化的冲突,还需要让学生能够辨别不同文化包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让学生知道西方文化并不都是高雅的阳春白雪,实现不同民族文化在个人学习的内在影响。由于在校学生的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并且文化来源的层次不同,学校要注重健康文化的引入,对积极的西方文化进行引导,要筛选不同文化的不积极、不健康的一面,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要注意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学习,积极与时俱进,用科学、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各种文化资料与学生学习层次进行有效结合;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时,要注意科学引导,思想优先,为学生的文化学习把好关,守好门,对健康的主流文化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明辨文化是非,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与引用,坚决杜绝课堂上的拿来主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学习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
4.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加跨文化学习机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客观趋势,适应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录制微课,使用多媒体,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将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所需要的音频、视频进行结合,运用网络多媒体向学生实时播放英语语言应用情景,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文化差异下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语言发展历史和风土人情对文化的影响和改变。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图、文、声、像并茂地整合文化信息,形成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学环境,科学化、信息化教学过程,向学生提供真实的跨文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祁颖,陈秀明,王霞.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调查———基于北京城市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4(7):61-62.
[2]李志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117-118.
[3]胡艳红,樊葳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现状调查———基于1990-2012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题的统计与分析[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4(1):1-8,13.
[4]杨静.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4-179.
篇5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 自主学习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7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对英语人才需求的迅速增加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同时,在因材施教,培养出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复合型人才的新时代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然而,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输入式教学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自主性学习现状分析
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自主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自主学习包含三个要素: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外部环境。相关研究表明,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姚春林,2009)。但是,笔者发现藏族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2.1 缺乏自主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力因素,是学习者激励自己达到英语学习目的内在驱动力。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习成就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高动机者比低动机者倾向于有更好的成就作为。因此,如何激发和维持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藏族大学生因其特殊的藏―汉―英三语语言环境和相对落后的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基础非常薄弱,缺乏自信心,外语焦虑和惧怕情绪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很低。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非常被动,他们认为英语课的学习是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因而缺乏学习动机和持久的兴趣,对英语学习采取消极漠然的态度,表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甚至抗拒。笔者所在的学校对藏族学生没有硬性要求英语过四级的规定,这也是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的原因之一。
2.2 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许多研究表明,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并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然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许多藏族大学生习惯性的接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赖老师,应付老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于课堂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对于老师安排的课外任务缺乏认真的态度,常常应付了事,对于主动性学习不了解也不知如何去开展。
2.3 不能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计划可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前者可设定长期的英语学习所要达到的程度,后者则可给自己设定每月、每周或每天应学习并掌握的内容。长期计划是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而短期计划则会提醒自己每天都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计划的完成也会带给学习者极大的成就感。然而,很多藏族大学生普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许多学生反映从来没有想过学什么,怎样学,学多少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长期或短期的学习计划。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单词记得多了,英语成绩自然就好了。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他们会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之后很快就会忘记。
2.4 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策略缺乏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太过单一死板,以不断重复记忆单词或粗读课本上的对话及课文为主,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策略是什么。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藏族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许多学生的学习已经偏离了其应有的目的,忽视学习过程,只为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很多藏族学生的学习场所仅限于教室,学习资源仅局限于课本,很少主动利用多媒体网络或图书馆等快速高效的途径来提高学习效率。
2.5 缺乏必要的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包括学习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各阶段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是明确学习成效,提高学生自信,使学习过程和结果更趋于优化的重要一步。许多藏族大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监控,不能适时地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安排学习、实施学习计划;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适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补救措施。许多学生都不会也不愿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总结原因,纠正错误,并作出及时调整。
3 关于现状的反思
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我院大多数藏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成果。作为民族院校的教师,我们需要从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才能寻找到合适的对策来改善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等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灵活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并能及时有效的进行自我监控,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洪波.藏―汉―英三语结构下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浅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
[2]胡鉴明.论中国西部英语教育现状与发展[J].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2002.
[3]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Study Plan
Dear Sir or Madam,
To facilitate the visa application process, here I’d like to elaborate my background, the reason to study XX at University of XX in Canada, my overall educational goal, financial support and career objective. Background
My name is XX with passport XX, born on XX in XX city. My high school education was completed at XX School.
The reason to study XX at University of XX in Canada
Born into the 90's Chinese city of Chengdu, I have grown up in a time of huge economic upheaval. Surrounded by an-ever changing economic environment, I remembered asking my father what exchange rates were. Over the years, my initial childhood curiosity has grown into a passion for economics. As my understanding improve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on economics and globalization became my favorite readings. I see economics more like a powerful tool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world better. It was no surprise when I chose Economics without hesitation as major at University of XX, which is located next to North America’s busiest international border crossing. Facing one of Canada’s most beautiful waterfronts on the Detroit River, this school is providing a good atmosphere for study. The reason I choose Canada as my study destination is that Canada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
Moreover, compared with US and Britain, Canada is able to offe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first-class education resources with lower expense and Canada is a peaceful, civilized and safe country. It is a good chance to receiv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and to experience diverse cultures. Meanwhile learning in a totally new environment to broaden my horizon is very attractive to me, as it will raise new challenges for me to conquer. Compared with somebody holding a Master degree from a Chinese university, a graduate holding one from North America which is not exam-oriented but quality-oriented is much more competitive in China’s labour market.
My overall educational goal
I believe my education at XX School has laid the groundwork towards the path I now intend to embark on. As the curriculum I learned is the same as Canada’s and all our classes are taught in English too. To improve our independency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many trips have been included such as travel to Hong Kong, Japan, Korea to our activities. Anyway, first step of my plan is to overcome the language barrier and adjust myself into the new environment, includ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enhanc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other people. In addi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improve my academic ability.
Financial Support
My parents have sufficient funds to support my study in Canada. They are definitely willing and able to afford my education and it will not influence the future life of our family since they both have enough saving, decent jobs and stable incomes. My father is the General Manager at XX with annual income around XX RMB and my mother works for XX and with annual income around XX. Besides, we have one commercial shop located at XX. One year the rent for this shop accounts for XX RMB. Career Objective
I would like to look deeper and study better into this field, so after graduation from bachelor degree,
I intend to seek admission for master and PHD degree in Canada. As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going back to China and taking good care of my parents after finishing my study is my responsibility. After finishing schooling, I will return to China and begin my work toward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economics in my countr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calls for more excellent economists and the number of specialists in this field is still sparse in China. I want to work as a consultant in a big company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ir market strategies. After practical accumulation on the first hand, I am willing to be a professor at one university.
篇7
关键词:跨文化 大学英语 交际
前言
跨文化交际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是必要的。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述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
跨文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的地方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甚至可以说,跨文化交际的历史,就是人类本身的历史。近年来,它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相关文化学习的主张也日渐受到支持,“跨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了外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词。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开放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意识,并形成有效地跨文化交往、理解、传播等能力。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初,“文化教育”观念逐步渗到大学英语教材中,越来越多的教材和编者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则明确规定了英语教学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文化意识的重视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设对人才的外语素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
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文化教学内容,跨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内容中所不应和不能脱离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所以,大学文化教学的根本原则是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所谓的交际文化或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是对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的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是必要的。
第一方面:国家间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本世纪,我国已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国际接轨的喜讯使国人振奋。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障碍。及时有效地克服这些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对促进国际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注意加强我国英语教学中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促进对使用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重视,应当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第二方面:生活交流需要。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乎在每个大城市都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要语言的人。人们生活在一起就需要相互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基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即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种文化背景,就容易产生不解和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托马斯(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面就可以看出,受话者很容易看出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就会认为对方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得到谅解。语言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那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不同的语境因素,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说话习惯和方式去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作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误解或障碍。就这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使者,与以往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不同,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应把介绍外国的文化渗透到每一节外语课堂的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相应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下面几个具体方面着手进行:
①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独立个体,而是赋予了很多文化因素。从教材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培养外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意识。
②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除了使用内容比较丰富的教材外,课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模拟舞台。通过这个模拟舞台,学生可以带着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直接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
③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英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交际能力的机会。如举行一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组织学生就某一个文化现象、文化内容进行英语演讲、辩论,举办戏剧表演活动,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动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还可以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专题讲座和外语影视或音乐欣赏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学习、生活、工作等状况。从而能真正感受西方文化,进入跨文化的欣赏和交际中。
[参考文献]
[1]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崔春 跨文化交际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3]陈申 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4
[4]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庄淑娟 如何加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成才;能力培养
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文化表达的载体。不同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各有千秋。了解异域语言运用应该在关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文化的发展以及运用的价值意义。学习一种语言更需要在了解其文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文化的使用规则,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精准。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往往只在《英美文学》等学科中要求学生了解跨文化,对一些相关语言文化现象缺乏“细水长流”的引导熏陶,使得学生的语言文化存量不足。
一、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缺失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在英语中使用的教材多与西方的生活相关,反映了西方风土人情和习俗、生活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则认为学生跨文化了解学习是一种内在学习行为,无须过度重视,这样的意识容易产生一些负迁移影响:①注重语法知识运用,忽视文化的变迁发展,使得语言表达“文采丧失”。②学生缺少起码文化礼仪运用知识,像很多大学生对西餐饮食文化知识了解不够,在对外运用中往往“不知所然”。③缺少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地道性,语言运用停留在中方的思维基础上,产生中式英语。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缺失原因
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跨文化知识的传输,给学生产生“文化只是语言学习的附属物”误导,让学生不够重视。学生对课程中提及到的相关语言文化知识只是“浅尝辄止”,对文化是浅学死用,造成了语言知识与文化运用相脱节。
三、破解跨文化缺失的策略
(1)多读,了解文化。阅读是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能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为全面了解英美异域文化。通过阅读理解,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更为深刻。China Daily、21stCentury、China Today等报刊都是学习跨文化的很好读物。学生通过这样深入阅读,不仅能够了解有关文化的历史渊源,还能够在自主阅读和理解记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跨文化中,要能够紧扣语言与文化的发展价值来深化阅读学习方法运用。在阅读中,可要求学生将文本中的有关文化现象予以搜集,形成一定的文化知识宝库,积淀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发散性思维,找出与此文化相关或者相似的现象,让学生能在举一反三的学习中深化认知感悟。
(2)多观,学用文化。读是学生了解文化,认知文化现象的一种方式。通过观看来深入了解文化,则会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观看中,能够更好刺激自己的语言学习感官,形成一定的敏锐学习印象,提高学习运用效果。大学生对语言学习更为喜欢直观形象感知,即通过观看和欣赏来了解英美文化,能够让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更为浓厚。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化相关的影视片段资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例如,在观看西方人对“Merry Christmas(圣诞节)”有关片段资料基础上,会发现,由于地区差异,美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给人更多的是“Gray skies and warm fireplace”,而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则恰恰相反,更多的是“The blue sky and vast beach”。通过这样观看欣赏,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感知印象。
(3)多思,鉴赏文化。学生在对比学习中的方法运用,更能够让学生有深刻的感知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多思,让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维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建立在多思和对比学习中进行文化运用,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自觉主动学习行为。例如,What’s the difference food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区别”的学习过程中,可从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等方面予以比较。像在英国,喝茶中“红茶”被翻译成“black tea”,而非“red tea”。这是因为,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则相反,往往注重于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这是这样的差异,会给学生产生一种错觉感知。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比较学习,以深化理解感知。建立在这样深刻认知基础上的鉴别,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更能够提高语言文化运用的精确度。
如上所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的运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运用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准确性和地道性,更能够让学生以世界的意识来审视认知外语,提高学习的能动性。从文化的缺失中探析解决策略,是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深化,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满足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晓玲,康光明.大学英语写作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唐智霞.英语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
篇9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新生 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因素
1.引言
上世纪80年代初Holec正式提出了学习者自主性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出现了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进行的探讨与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对其定义和概念的热烈讨论,同时还对学习者的信念和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相关性研究也有很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对自主性英语学习进行研究和讨论,多为对国外自主性英语学习研究的介绍和分析,或局限于探讨培养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其培养方法。而对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和讨论也逐步为高校研究者和外语专家所重视,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却很少。
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其学习观念和生活方式仍旧停留在中学阶段。因此,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学期对大一新生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如何使大一新生从中学时的“填鸭式”英语学习方式转变为大学的英语自主学习方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了解了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能力的心理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因此本课题通过问卷形式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2.调查方法
本课题组调查对象以石河子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为主,分别来自教育、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科学专业,较具代表性。发出1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0份。
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了胡杰设计的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2006)。问卷共设24个题目,根据具体情况考察五个方面: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情况;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学生对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监控;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制的计分方式,A、B、C、D、E分别代表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
3.数据处理方法
首先,对问卷的所有选项量化,把A、B、C、D、E分别转换为1、2、3、4和5;然后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对问卷所得的量化数据进行了量化处理;对反命题17、19和22题进行了翻转处理;最后得到最终数据。
4.数据统计结果
4.1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问题1,同意的有78人,占45.9%,这说明将近一半的大一新生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均值虽然超过3但小于3.5说明总体偏向于对教学目的的了解不够清晰和透彻;问题2和3选择一般的学生分别为97和82人,百分比分别高达57.1和48.2,均值都接近3,说明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意识但较弱,自主学习模式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灵活确定学习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4.2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这两题都有50%学生选择了一般,均值为2.93和3.03,说明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较弱,大多数学生都能制定学习目标但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自身实际情况。
4.3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数据表明:学生对学习策略了解得不够(均值=2.86),不能有意识地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和写作策略,均值为2.89和2.94,都未超过3。但基本都能使用听力和阅读策略。
4.4对策略使用的监控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各种策略的使用的监控情况基本和对应的策略使用情况成正比:基本能有意识地监控听力和阅读策略的使用,而对于交际和写作策略却不能很好地监控(均值分别为2.97和2.99,小于3)。
4.5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
从表5可知,问题15中52人选择了同意,20人选择非常同意,占了总人数的42.4%,还有60人选择一般,占35.5%,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及时作出调整(均值=3.29);问题19、20、23、24的均值都超过了3,说明学生基本能主动与他人合作,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能主动调整学习计划,有效规划和调整学习时间,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主动的学习观念,但根据问题16、17、18、21和22,新生还不太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均值=2.84),对学习中产生的情感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均值=2.96),不能够活学活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均值=2.81),不会选择有效的学习途径(均值=2.91),不会检查并更新所学知识(均值=2.85)。习惯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思维方式,很多新生不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不主动预习和复习,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整体来看,新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不能很好地自我管理。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
5.影响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心理因素
为什么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偏低?大学新生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
5.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分为结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具有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当地人进行交流,而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是以英语为工具达到找工作、出国、过四级、评职称等目的。经访谈大多数新生是把英语当作一门工具来学目的是为了过四级、拿学位。无论哪种动机都会促进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来说,刚步入校园,一切都是陌生新鲜的,对新的环境和事物的适应使他们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去学英语,自然就会影响到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有意激发大一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学英语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5.2情感因素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态度、自信、焦虑、性格、自尊等。这些情感因素被认为是可调节的情感过滤器。持有积极态度的学习者会降低其情感过滤的作用,语言输入会顺利为大脑所吸收;相反,持消极态度的学习者会加强过滤器的作用,语言输入难以通过而不被大脑吸收。对新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又一任务。
在本次调查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中,大多英语为弱项,因此自信心不足。尤其是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模式使那些被分到B级班的新生心理上受到一定的打击,降低了学英语的自信心。新生自信心不足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听说领先。而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在高中期间重读写,听说训练基本没有。这种状况导致了大多数新生怕当众说英语出错、丢人,影响了学英语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影响新生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心理因素是焦虑。学习者一旦产生了高焦虑,也就是过分的焦虑,就会影响英语学习。具体表现在新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逃避学习任务,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心情处于焦虑不安之中。降低新生的高焦虑有利于英语学习,同时适度的焦虑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性格和自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外向型的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用英语与人交流学习自主能力强,而内向型的学生在英语表达、与人交流方面则被动、消极,轻易不开口。同样自尊心强的学生怕当众出错、丢面子,也会在英语学习时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而对大一新生来说,这种情况在新的环境中尤其容易产生。教师的责任就是了解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因势利导,达到促进、培养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6.结语
自主学习首先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习者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然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同样是一个具有丰富心理活动的有个性特征的人,那么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的现状也是与其心理因素分不开的。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解决因心理因素产生的问题,就能使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顺利从中学过渡到大学,而且能提高新生们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和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睿.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的困惑与对策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VOL27,(5).
[2]胡杰.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4]喻贤莉.大学生语言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VOL24,(1).
篇10
根据2007年教育部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和说的能力。因此,我国各高校都着力探索大学英语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大学生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较薄弱的听说实践课程,更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听说实践课程旨在加强听说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强调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依据,以南阳理工学院大学英语听说实践课程为例,探究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听说实践教学。
二、研究背景
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关注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数字化、网络化教学为大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避免了我国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完全依托学校教育而出现了一些弊端,使英语学习者在课堂之外,借助多媒体和数字、网络技术通过声音、图像、电子阅览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虚拟的网络在线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尤其为学生训练听、说技能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简单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和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契合混合式学习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听说实践课是我院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而对大学英语进行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以加强学生英语实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依托,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三、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践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得当与否关系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学生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再强调,我国各高校首先在教学模式上探索并尝试建立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听说教学模式。我院自2011 级新生开始进行分级(卓越工程师班为A级、普通专业班为B级、艺术类专业班为C级)、分课型(大学英语综合讲授、大学英语听说实践)教学,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英语实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的课内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听力、口语等方面的课程实践。该课程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及其网络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听说实践训练。该课程秉承“教与学并重,讲与练结合”的教学理念,每学期2学分,10次面授,隔周一次,20学时;每次课上进行45分钟的话题导入、听力材料讲解和听力技巧的面授指导,45分钟的课上网络自主学习指导、解答学生在听力技巧、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及软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学生课外每周还需完成1 小时,一学期共16个小时的自主学习任务。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利用新视野网络学习平台中的“测试模块”,由任课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自行设置测试用题,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在“教学管理模块”中,适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最后,通过“测试成绩模块”在学习系统中自动下载每一个单元本班学生的测试成绩,记录学生一学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
四、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教育界试图寻找一种可以将传统学习模式与网络化学习模式的优势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混合式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但是各国教育者从不同侧重点对此概念进行了阐述。例如,美国学者奥雷Michael Orey从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对学习资源进行选择)、教师或教学设计者(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资源进行组织分配)、教学管理者(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资源进行经济有效源分配)这三个角度对混合式学习进行定义。Margaret(2002)对混合学习的阐述:混合学习是基于网络技术与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相结合实现教学目标、将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技术和具体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实现做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学者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强调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相结合,真正实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因此,混合式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说实践课程不仅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实践、地点、内容等,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院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网路教学系统》为听说课的实践活动提供了记录、监督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和效果的平台。
首先, 教师在开学初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教学文件上传至新视野网络学习系统的“教学大纲模块”中。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等纲领性的文件是具体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程的决定性导向和灵魂。学生在学习使可以明确看到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考核方式,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我们知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网络化学习中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不了解。因此,教师课堂讲授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时追踪和监督,使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真正从事与学习有关的活动。
第二,教师在讲授时注重培养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的升华。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生的学,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减轻学习负担。同时,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大部分新生在入学处,对英语学习抱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他们一心想学好英语,但却不能很快适应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提高应用能力。而事实情况是,大学英语属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课时相对较少,教学任务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关注几乎还是停留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层面,期待教师能像高中的英语老师那样,逐字逐段讲解英语课文,并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处理每一个练习题。因此,学习诉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很难实现。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听说实践课中,反映他们能听出每一个单词的发音,但是对段落和篇章却无从下手,不能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进而导致自己不能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所以,培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就变得极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视听说教材每个单元内容的训练主题,在导入部分适当添加与主题相关的单词短语、文化背景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对话题的感性认知;在听力材料的讲练过程中,首先讲解听力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语篇理解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注重与主题相关的词汇量、习语和俚语的积累,掌握一定量的句子结构,输入大量的语言基础知识,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
第三,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指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课后需要教师督促才能教学任务,所以,学生很难完成网络在线学习中要求的自主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安排学习计划,适时引导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当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并能够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时,才能具备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启示和思考
混合式学习的发展和推广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为大学英语听说实践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首先,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满足了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灵活性的要求,但是同时,也存在新的学习障碍。网络化学习需要学生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网络自身也存在问题。例如,网络上很多视频、音频资料分类不明确,而且不能及时更新。学习者在学习时很容易迷失在大量的信息里,进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要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环境的优势,我们首先应该使学习者对现代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操作能力,并能够掌握学习策略并使用有效学习策略能使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其次,改善自主学习中心的英语学习资源。视频、音频资料要及时更新。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多媒体应用广泛,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最后,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创建信息反馈平台。信息反馈机制是教学沟通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信息的及时反馈,调整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活动,以此评判并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