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8 07:1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文版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创设高雅的教室环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学生一天所有的学习时间都是在此度过的,这个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如何发挥好这个作用,每当担任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提出些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将班级的环境布置交给学生,教室里张贴的班规、班训、名人名言由学生集体完成,使之时刻鼓励和鞭策同学们的行为。墙壁上的班训,课桌上的座右铭,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很自然地自我勉励、自我约束,认真学习。教室前面的一块较大的墙壁上则是“优秀作业展”,用以展示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教室卫生洁具整齐的排放,另外在教室的讲台和窗台上适当摆放盆花和绿色植物,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例如,三月份“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学生带来和父母的合影贴在墙上,主题:“无论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在升华母爱的同时也让学生感觉教室就是自己的家。四月份,春光明媚,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搜索春的气息,编制手抄报《春风·春雨·春花》,提升学生鉴赏美的品味,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期中考试后,对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同学进行表彰,推出“群星闪烁”,下面贴上学生的照片,对学生起到鼓励、鞭笞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习上更认真了。学生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无形之中会让自己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建立民主公平的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学生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没有准则。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建立大家都能认同的公约,才能使班集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公开竞选班干部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对班干部考核。在多元多向的竞争中,给每位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他们在积极进取中更有活力了。
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竞争
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并予以班内表扬,购买奖品给予奖励。奖励是按照公平、公开、全面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惟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表现。每当领奖的学生庄严、珍惜地拿过奖品,其它学生积极地鼓掌,班级的正气以及和谐的班级氛围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奖励的同时,也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加以强制性纠正,即当学生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时,可以用不同方法来解决,比如写表态书(或保证书)、或通过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等,但一定要避免体罚与变相体罚。班级奖惩制度注重人性化,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学生真正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开展各种常规的评比
各种常规分为: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这些常规工作也是大家共同讨论出来的,完全交给学生去做,公开评比结果。常规管理要保持连贯性,要常抓不懈。例如,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内要佩带胸卡、对仪容仪表和跑操、体育活动等都有应有的规范,不能抓一时、放一阵,时紧时宽,不能仅仅靠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的突击检查来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常规教育,靠常规管理的连贯性来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时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多彩的班级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绝好途径。中学生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多层次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开发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主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使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例如,集体活动需要团队合作、友爱和尊重,演讲要有激情,阅读能使人深刻、博大,体育比赛能使人勇敢、顽强,文艺活动能使人大方、活跃,科学研究需要周密和耐心。二是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生活呈现多样化。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激发参与和尝试的欲望。三是自主性,发挥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体作用,通过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体验,通过活动去丰富自己,培养某一方面能力。如果仅仅以为课外活动就是玩玩跳跳,将课外活动降低到游戏的水平,那就会犯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甚至对学生的教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通过开展观赏“走进春天”的摄影展览活动,增强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展“我对尝试教学感想的研究性小论文活动”,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迎世博,争做文明好少年”,让学生关注社会,尝试参与社会活动。再如,通过举办《珍爱生命,阳光生活》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举办《规范在我心中》主题班会,问答、辩论、小品、故事,寓教育于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学生积极良好的个性得到发挥和发展,而消极的不良的个性受到抑制和排斥,使自我形象不断完善和成熟。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篇2
一、学习计划如下:
第四阶段认真学好3DMAX,为将来的工作而去努力奋斗。老师曾经对我们说:“学会平面,只能是养家扶口,学会3D才是奔小康。
1.在学习3D的时候,不懂的地方要做到多问,多想,多思考,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谦虚谨慎的去对带身边的每一件事。
2.虽然3D是英文版的,但是我深信:只要自己以良好的态度去面对,事在人为,我想一定会成功的。
第五阶段就要进入了电子商务了,当我要进入这个阶段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知识远远不足,因为我觉得,我以前学习的平面、3D、都忘记了好多,时间长了,不用那些软件基本上就已经忘记了一半了,我只有利用星期天的时间来去复习以前学过的软件。只有冲着脸皮厚的态度去到别的班上去听课。
二、毕业前的计划如下:
篇3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自主性学习 学习能力 调查与分析
当代英语习得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即学习者的自主性。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也涌现出相当可观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西财经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即2006级的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偏低。本文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自主性学习的定义与现实要求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个性化学习,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学习者在己有知识基础上创建个人意义的理念。自主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主的意义和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并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自身学习的潜力,使大学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而实现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Holec(1981)率先把“自主学习”的概念引入语言学习。他认为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的过程;评估学习的效果。韩清林(2000)认为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而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总之,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新组建的本科院校,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设备都有待创新与更新。随着学院近期的连年扩招,外语师资力量匮乏。而且《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大纲》:22)。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善学习条件,深入探索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模式。本文希望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调查分析,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外语水平、性格差异等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从而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依赖心理,创立多种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发、自愿、自主地学习外语。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在本院英语教师的帮助下,笔者于2006年9月始对35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94.2%。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一册至第四册。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每周4课时(45分钟/课时)课堂学习和15+3小时/学期的网络自主学习,其中有3小时为自主观看两部英语原声电影时间,另外15小时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到自主学习中心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时间。期间,电脑自动记录并统计学习时间。这“15+3小时/学期的网络自主学习”占期评的10%,并要求每生于期末递交两篇英文版观后感(不少于100词/篇)。
2.2调查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体现为问卷调查的形式。此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2)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定。
(3)学习策略的使用。
(4)学生学习反思并改善学习行为和技能的情况。
(5)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因素。
3.数据分析与讨论
3.1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7.1%的学生“从不能够”明确教师和教材的教学目的,64.3%的学生“有时能够”,24.5%的学生“经常能够”,4.0%的学生“总是能够”。可见,大部分学生不能够明确教师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应设置切合学生实际的课题和目标,并明示于学生。
3.2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定
21.5%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位、完成学业,31.4%的学生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3.3%的学生是为了出国,41.2%的学生是为了自身的提高。可见,极大部分学生愿意并渴望学英语,较统一的看法是认为英语是以后竞争的砝码和现实所需。但是65.1%的学生只是“有时能够”制定学习计划,48.1%的学生,即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共同设立学习计划,可见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比如,让学生通过了解教学大纲,知道自己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奋斗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扩充学习目标。
3.3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涉及英语的活动有如:订阅英语杂志、收看英文原声电影以及学校举办的英语学习活动等。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热情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合理运用。因此,我院学生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交互性,激发兴趣,从中受益。60.5%的学生选择“有时能够”能识别和应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入学摸底考试来看,大部分学生英语底子薄,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使用或使用哪些学习策略;或者是有意识使用,但不知如何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随意性比较大,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选择学习材料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学习,获取最适宜个体发展的学习策略。
3.4学生学习反思并改善学习行为和技能的情况
54.2%的学生“有时能够”对学习情况作自我总结概括。54.4%的学生“有时能够”反思并改善学习行为和技能。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足却无从下手改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深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解决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讨使用有效的新方法。学生要与老师、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在这点上还需要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3.5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因素
51.1%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认为自己的心理状态“既不紧张,也不感觉轻松愉快”。只有5.3%的学生感到“不紧张”。调查表明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经常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却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的挫折感极强。学生有强烈的愿望学好英语,但自信心不足。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情感和需要,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因素。
4.结论与思考
以2006年9月入学的7个班为实验班进行的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教学试验已结束了为期两年的教学,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我院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不足,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完全适应自主性学习,有的甚至要求取消自主性学习。由于我院对这“15+3小时/学期的网络自主学习”的评估要求为学够15小时和交两篇读后感即可,对于学生学了什么、学习效果如何等指标不能被电脑记录。于是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18小时”的任务而进入自主学习的“学厅”,登入之后不学习而是“挂机”看电影、聊天;有的甚至要求取消自主性学习。对此,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加强英语自主学习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通过各渠道了解学术最新前沿动态,理解并接受先进教学观念,并用以指导教学。笔者认为与教学相关的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启发意义的科研成果应该与学生共享,如新教学理念、教师的实践与经验等。不但教师要看,还可以介绍给学生看,以确保学生能理解教师为什么要让其自主学习,师生应加强合作,相互提高。其次,教会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本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估机制,设立完善的自主学习评估体系,以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估为核心。发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我院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如何使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增强独立意识、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今后我院教师致力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ss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Holec,Autonomy a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傅玲芳,杨坚定.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研究,2007,(10).
[4]韩清林.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0,(5).
篇4
【关键词】文化意识;自尊心;自主学习
现阶段,我国在英语教育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功效,可在一定程度上仍满足不了世界整体发展的多元化趋势跟国际间交流持续增多的需要。培养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作为教育事业最终的目标。最近,对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改革重点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整体综合性的语言运用力,并且这一改革首次将文化意识当作综合性语言运用力主要组成部分中的一项。
一、培养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能力的重要意义和急迫感
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条件,国与国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可现实却是,文化差异所引发的失误、矛盾及冲撞,使我们有种距离虽“咫尺”却“隔天涯”的感觉。有时候一句话在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中是礼貌友好的表达意思,可在另一种历史文化下却被认为是没礼貌的。在2003年,国家教育局就颁布过指令:“文化意识在综合性语言运用力中是一项重要的组成,同时也是合理运用语言文化的一项保障。”然而实际上,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理念及评价系统等各种因素的干涉,高中英语课程文化在教学实施的进程中仍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整体的文化意识还是很薄弱的。由此可知,在高中英语改革进程里,培养学生文化知识意识变得尤为紧急。
二、培养学生在英语新课程里的文化意识
1.老师是培养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文化意识能力的一大关键
1.1调整老师教学理念
(1)重点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因为一直受到语法翻译办法的干涉,在英语教学过程里,老师总是过分强调单词记忆及语法的讲解上,认为学生主要的任务也就是必须掌握每个单词拼写和语法运用。这种教学理念致使英语课堂过于重视语言而轻视了文化,直接阻碍了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教学意识。在英语新课程实施改革的进程里,老师必须要及时调整传统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多加入一些文化知识教学,进一步重视对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的培养。
(2)重视学生情感。将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改革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重视学生情感变化,使每位学生都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包含在情感中的因素主要有动机、学习兴趣及自尊心等。另一方面,渗透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更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1.2多加使用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信息的社会,老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各式各样的多媒体工具,例如:互联网,投影仪,多媒体,书籍和杂志等,将之加入一些英语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有时候老师可以多用计算机给学生们放映一些有关课程内容的视频或者一些非常经典的有历史意义的影片,举例:The Titanic, Gone with the wind,罗琳的 Harry potter, The lords of the Rings等,并且让学生们在观看的同时注意主要人物对话的内容、方式及历史背景,仔细观察其表演姿态、表情及行为模式等,从而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集体阅读英文版书籍和报纸,比如:China Daily, Longman’s English stories, Crazy English 等。
课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多收看英语节目。比如《洋话连篇》的内容分类较为详细、精确;其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整个情景设计得幽默、诙谐;还有十分丰富的英语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接触。同样地,学生也能利用互联网观看欧美电视,大众最喜爱的《成长的烦恼》,可以让学生从国外真实的生活环境里体会并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
2.学生是培养其文化意识的保障基础
2.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最初的出发点和终点,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应落实在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上面。在21世纪,信息网络增长速度较快,更新的频率也较高。传统学习模式早已满足不了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要。每个人都应该要与时俱进,所以及时获取知识是必要的,这才是终身学习的良好心态。
高中是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段,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对整个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所当然,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后天加以培养获得的。学生因为是学习的真正主角,所以要更加重视培养自己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只要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主动预先确定学习的目标,设定学习计划,筛选学习资料。文化知识整体信息量大,涉及的面较广,如果单纯依靠老师课堂上的教学是肯定不够的。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在高中英语新课程下的文化意识。
2.2在日常英语沟通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尽可能多地举办学校的或班级内部组织的文化知识活动。就如每天在课前读读News repot, English corner,看看英语版的手抄报,举办英语沙龙比赛或英语文化知识讲座等。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里去,使他们在多样化的活动里愉快地吸收文化知识,提高英语文化意识。
三、结束语
在英语新课程实行的过程里,教师必须高效率地运用课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意识能力。学生才是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人,要知道培养英语文化意识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样地,专家、学者也应积极出谋划策,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霍静静.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篇5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3-0024-02
大学英语教学在多媒体网络背景下的宗旨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多媒体网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有多媒体演示和网络交互这两种教学模式。本文将对这些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通过网络环境来扩大课堂教学的交互空间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管是语言输入量还是语言输出量都相对比较欠缺。简单说来就是,语言交互活动的缺乏使得学生的语言习得失去了基本的保障。作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性前提和条件,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交互活动包括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在多媒体网络的大环境中,英语老师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通过教学课件、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资源的灵活使用而创设出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英语交互空间,又促进了大学课堂上语言交互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例如,新型大学英语手机交互软件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当广阔的交互活动平台。一方面给学习英语的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学习选择,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英语知识实际的掌握情况和学习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起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多媒体性质的英语教学软件都能为学生提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习语和典型例句的学习和训练,大学英语的交互软件不仅具有纠正学生英语发音、巩固和拓展学生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功能,还可以促进和推动学生听、说、写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形成和发展,提高大学生们对日常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除了这种便于在大学校内进行网络教学的英语交互软件以外,到了校外的大学生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聊天工具、电子邮件和论坛贴吧等社交工具进行英语的学习以及资料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在这些社交工具上和老师、同学或是国外友人进行全英语式的对话,用英语共同探讨教学课堂上的知识难点和理论重点,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等。这样的交互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英语思维模式,锻炼出合理创新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在网络平台上的沟通交流,就能构建起带有自身主观特色的英语知识体系,对时间严重不足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大学的英语老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通过手机交互软件和网络交互平台对学生的问题、疑惑进行回答和解释,对学生需要在网上完成的英语作业进行辅导和批改。并且根据这些问题和作业的情况整理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难点,以便在下次的课堂授课中进行改进。
二、利用教学环境来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就中国目前的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英语语言交流环境的缺失。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往往只注重对英语的语法知识讲解和对英语书面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听说技能和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学生装了满脑袋的单词、语法,却不能学以致用地将这些英语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大学校园的外语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来创设出还原度和真实度都较高的会话语境,让学生在这些语境中进行大量而充足的实践性语言训练,吸收并内化其中的英语思维、用语规则和会话习惯,使其能够在纯英语的会话环境中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掌握英语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技能和体验全英语环境中的英语思维模式。以《全新版大学英语教程》第二册课本中的百老汇(Broadway)为例,按照传统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话,教师会简短地介绍一下百老汇的形成、发展和现实状况,然后就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用多媒体课件将与百老汇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整合起来,呈现于学生面前。在放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各个感官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将英语知识深深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强化了学习记忆的滞留性和持续性。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英语检索工具来搜集与百老汇相关或相似主题的文化背景资料,使大学的英语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所以,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和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搜索引擎,从广阔无垠的互联网中获取较为官方的英语信息资源。英文版本的Google就是全球公认的,检索英文资源最出类拔萃的一款网络搜索工具。不仅可以搜索到英语的背景文化和相关信息,还能验证这些英语信息和英语表达方式的正确性和精准性,是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使用得最为频繁最为得心应手的一款搜索引擎。除了搜索引擎以外,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课件大纲中的教学难点、知识重点以及相应的习题上传到网络BP平台,再把链接发送给全体学生,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下载和应用。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来完成教师角色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对多媒体网络的引入和利用,可以有效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不仅仅具有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知识也能有所涉猎。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通过随时关注和更新英语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咨询和研究成果来完成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和拓展,从而更加游刃有余地驾驭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技能则直接来源于英语课堂上对多媒体网络工具的实际操作。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规律,对“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以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育理念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完成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之后,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对自身的教育角色进行重新的塑造,从传统英语课堂上知识的权威者、传授者和呈现者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转变为多媒体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者和体系研究者。互联网中庞大而丰富的英语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大量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和英语语言的交流机会。所以大学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提升自己从多媒体网络中搜索信息、选择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并且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真实需求,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思考问题以及探索解决途径的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方案和教学软件。在大学生们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从多媒体网络中获取英语信息的有效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自己的英语信息储备量。
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仿真的英语学习环境而大幅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交互性。从直观性来说,多媒体网络利用音、画、视频的综合展现给予了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对以多媒体网络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影响深刻。多媒体网络的这种直观性特征还触发了其自身的趣味性,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关系的改善,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新鲜感和兴趣的驱使之下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多媒体网络作为教学辅助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之后,英语教师就应该乘热打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交互协作式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要求学生独立使用网络工具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跟进计划落实情况的记录和完成计划后的自我评价总结来培养和形成。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则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分组合作以及课外的小组讨论来完成。除了课堂上的自觉学习以外,在学校里的课余时间和离开学校后的校外时间里,学生都可以和师长、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针对英语学习进行沟通和讨论,展开自主学习、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结束语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在多媒体网络中可以通过网络环境来扩大课堂教学的交互空间,利用教学环境来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来完成教师角色转变,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宋春燕.信息技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金成星,李新国.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2).
篇6
关键词:教育;教育模式;信息技术;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末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教育方式越来越走向网络化、国际化和智能化,并且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提高综合国力为关键要素的全球化竞争趋势。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实现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支撑的重要标志,人们对多媒体、网络技术从渴望了解到实际应用,再随其迅速发展,逐步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尤其是教育方式质的改变。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运用和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环境的优势,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类社会教育的变革需求,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与学习模式、改进教育方法,高效率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一、远程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所谓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是指因地理上的距离,教员与学员无法同地同时进行教学活动,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和现代控制技术,以远程教学的方式作为时空隔阂的桥梁,达到教育的目的。其内涵包括:一是学员和教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二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三是有组织的系统工程;四是自学为主、助学为辅;五是在学员和教员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根据不同传播媒体的使用,可以把远程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于函授课程的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国学术界最早将其译成“远距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世界上众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术语的定名与定义进行了广泛探索,并逐渐取得了共识,现在普遍译作“远程教育”。最初远程教育的形式是以函授教学的方式进行的,那时主要以邮寄方式克服遥远的距离,教学的组织者将讲义、教材寄发给每个求学者,供学员学习阅读,同时,教员还以信函的方式来指导学员的学习。因此,以“函授课程”或“函授大学”为主要特征的“远距离教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起源。这一时期的远程教育主要是以印刷技术的支持,运用邮政传递的方式进行,其特点是学习方式比较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员可以自行控制学习进度,但缺乏及时的反馈、交互性很差。
(二)基于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重大变革是发生在无线电广播发明以后,伴随着电视的问世,将远程教育带入了一个以视听为一体的学习新阶段。于是世界各国纷纷成立了远程教育的专门机构,并将之规划为教育体系中新的组成部分。此后,这种在电视上出现主讲教员新的授课方式,作为与传统教室课堂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开放式大学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了。我国在70年代建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在70年代建立了香港公开大学和台湾空中大学。尽管对这些大学的称呼不同,但它们大都是以广播电视为主要传播手段,并辅以印刷品、录音磁带和录像磁带等教学媒体来实施远程教学。这种基于广播电视的“开放大学”成为这一时期典型的远程教育形式。这个阶段的远程教育主要是依托于广播电视技术,进行声音和图像的传播,其特点是多通道传递知识信息,运用多感官刺激学习,因此学员学习效率较高,但其灵活性差,因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学习者无法自行控制学习进度,同时也缺乏及时的反馈,交互性差。
(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远程教育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同时运用多种媒体,通过开发各种教学系统来模拟面授交流。诸如音频远程会议系统、音频图像通信系统、视频会议和计算机介质通信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支持师生间连续的双向通信,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以支持学员更有效的学习,使得远程教育更具有个性化,从内容到形式,现代远程教育基本上是以网络教育传输为主。这一方式的实现使得实时传递和双向交流成为现实,也使远程教育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出现了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第三代远程教育或者称之为“现代远程教育”。
二、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不断提供新的学习内容
信息时代知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教育存在相对稳定的特点,有固定的授课地点和拟订周密的课程教学计划表,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也更新较慢,有些课程的教材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重新修订。而网上教学则具有灵活易变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周期内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实时的充实更新,还可以随时把世界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观点引入到教学中来。
(二)灵活选择方法手段
网上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理范围限制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在众多的网上课程和培训教材中,选择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专题研究。对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高起点的学员,无疑会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实现有效的交互式教学
一般网上远程教学的交互通常分为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交互的两种形式。前者可以通过选择、控制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和风格,后者则可以培养学习者之间交流的能力,以及相互不熟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同行们合作的能力。交互性的实现,能有效的帮助学员增加对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平台
个性化是按学员的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员往往在照顾部分学员需要的同时,也在牺牲另外一部分学员的利益。比如,教员考虑到一些理解能力较差学员的需要,对某些概念反复重复讲解,列举大量的事例来论证,而那些已经理解了的学员则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消极的等待教员讲授新的内容。所以,个性化教学往往使课程显得更有针对性。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化好学习内容与范围、灵活把握学习时间与进度,从而使学习内容与过程更能适合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兴趣,激发起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五)有效增加多媒体的信息量
建立在网络多媒体基础上的远程教育,突出的特点是集成了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文本、语言、图形、图像等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有表现力与说服力,学员更容易化解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对知识点的把握也更加准确。
三、远程教育所引发教育方式的系列变革
(一)人们的知识主要从网上获得并且享有充分的“自主性”
在远程网络教学中,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在高速信息通道中,文字、声音与图像等信息将畅通无阻,学习者随时随地自由选择或重复进行某一内容的学习。远程网络教学在应用中已逐步显现出它的“全球性”,即“教”与“学”完全超越了“时”与“空”的限制,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国际互联网取得学习所需要的资料。
在远程网络教学中,学习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者可以自主地择校、择师、择课、择地,形成了一种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完全按自己的需要和水平来选择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进度。
远程网络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多媒体交互虚拟化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每个学员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来设计学习计划,制订课程进度表,灵活自主地通过网络选择相关教学软件进行学习,或者进入虚拟实习基地进行实践环节和科学研究训练,并通过网上试题库定期进行测验,还可以通过一个虚拟教室,使得教员在一个地方教学,学员可以在异地通过网络来选择学习,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语音和图像进行实时交流,实现了教与学之间双向性的交流,任何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者。
(二)教育从以面授型为主发展到以自主学习型为主的转变
根据现代教育的一般要求,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的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员的个性发展。所以,应当树立新的学习观,即由过去的那种单纯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转变为以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为主。树立新的课程观,即由过去以课堂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的经验以及学员的接受和理解为主的课程,转变为一种包括其他多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反馈,以及课程体系的科学调整等方面在内的课程观。这里,特别重要的是网络课堂之外的多种学习资源的整理、收集与分类,以及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信息的有效反馈,要把传统的教学优势变为网上的教学优势。
网上课程的质量和特色,还要依赖于教学设计人员科学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各自水平、能力的有机结合,同时必须把网上课程和网上资源紧密结合,以网上课程作为教学文本和引导,以网上丰富的资源作为基础。树立新的讲授观,即教员的讲授不能仅仅注重单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更多地加强对学员能力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同时还应注重那些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教学,而那些简单易懂的知识可以让学员自己通过读书和查寻各种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
四、当前远程教育中应解决的问题
当前,在实施远程教育中,还需要解决以下五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
不同的办学机构对远程教育认识不尽相同,部分单位偏重于经济效益,将远程教育作为挣钱的手段,没有把实施远程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来对待。
(二)是教学设计不够
目前,部分用于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没有经过精心设计,不适合于学员的自学,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课堂搬家”。远程教育中选择名师来辅导,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还不能解决各地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他们对远程学习者了解不够,教学针对性不强,尽管这些名师们做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和学员的需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另外,他们熟悉并习惯于过去的面授教学,却不太习惯于网络媒体教学。
(三)是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有待于加强
目前,我国互联网应用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计算机进入家庭也只是以大城市为主,而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还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四)是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不足
远程教学的开展,主要取决于软件的开发应用,远程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软件的设计和操作方法,因此,加强软件开发势在必行。
(五)是可供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不丰富
目前,网上可利用的中文资源太少,在全球互联网总的信息资源中,英文版的信息约占97%的统治地位,而中文版的信息只占千分之几,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通常远程教育一门课程提供给学员应该是依据实际需要,包含各种媒体资源(以文本教材为主)、实践活动安排(家庭实验箱)、学习指导等的教学包。而直接用于远程网络教学的资源,通常是指媒体素材、题库、试卷、案例、文献资料、课件以及各种视听资料等。这些资源需要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效地发挥各媒体资源优长,并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应用。
五、结语
我国现阶段远程网络教育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城乡之间差别较大,教育消费水平的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未来社会接受教育将越来越个性化。而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给学员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完善的教育环境,打破了时空范围,具有方便、灵活、覆盖面广、经济等特点,实现了资源共享,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当前,“素质教育”在社会上得到了前所末有的重视,发展新型的社会教育刻不容缓。因此,远程教育作为直接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操作平台和技术支撑必然会显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必将成为未来教育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田屹,周虹.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
[2]谢新观等.远程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