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5 14:5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文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文学习计划

篇1

熊猫早起21天习惯养成计划XX年08月13日-XX年09月02日focus this week:1.remain to get up at 6:00;2.add a task about listening voa in the morningremark:nos is that the teacher in new oriental school teaches the video course of new concept english; day time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sunday13141516171819

6:00-7:00accent reduction-toefl's materials1accent reduction-toefl's materials1accent reduction-toefl's materials1accent reduction-toefl's materials1accent reduction-toefl's materials1climbing thehillclimbing thehill7:00-7:40review the listening content(agu.13)review the listening content(aug.13)review the listening content(aug.14)review the listening content(aug.15)review the listening content(aug.15)9:40-10:50browse microblogbrowse microblogbrowse microblogbrowse microblogbrowse microblog13:00-14:00reading eco 1,2 phrasesreading eco 3,4 phrasesreading eco 5,6 phrasesbufferreview 21:00-22:00listening the air-english(aug.13)listening the air-english(aug.14)listening the air-english(aug.15)listening the air-english(aug.16)listening the air-english(aug.17)22:00-23:00reading guofan zengcopy the pptbuffercopy the pptcompanying with family23:00-23:30reading the book dear john 1-10)reading the book(11-20)reading the book(21-30)reading the book(31-40) 今天是学习的第一天,热情很高,现总结如下:

highlight:1.focus on the schedule and finish all the items on time;

lowlight: 1.be often absent-minded during listening the studio english;

2.leave a little time to spare,that is, the schedule is more tight.

tomorrow focus:1.review the studio english;

篇2

一、变革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质量

1.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新知识出现的脚步是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人能跟得上它。” 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现在花许多精力研究一节课怎么上好,但许多时候“这节课怎么上好”变成了一件与学生无关的事,即教师面对谁都这样教学。但是,教育学是研究人的学科,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取得成就的重要标志,所以最好的课不仅仅是符合一切教学原则的课、专家认同的课,更应当是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课。学生群体有共性的特征,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实施激励文化,每天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坚持每天找一名学生谈话;坚持每天对学生微笑一次;坚持每天对学生说一句鼓励的话。鼓励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提高。

2. 运用换位教学法激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换位教学法。它是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途径。让学生当“老师”,教师由一个居高临下、交际距离较远的教师“演员”变成多个形象各异、平等亲近的学生“演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新鲜感和吸引力,因而学会聚精会神地关注学生“老师”讲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加速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有利于营造宽松、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当“老师”,为上讲台的学生“老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现实舞台,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而大多数没有上讲台的学生,看到同学上讲台,就产生上讲台讲课的强烈愿望,教师适时给他们提供机会,就能为他们鼓舞斗志,增强信心、激发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二、丰富校本课程

1. 人本化英语

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对人的研究。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每个人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潜能,推进素质教育,恰恰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这也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结合新课程标准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每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全部使用英语为教学语言,从导入新课、到分层激疑、设计任务、交往对话,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建立学习档案,通过让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信心的目的,让学生从依赖老师的指导和解释逐渐转向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教师上课及准备工作和课后工作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学,着眼于对自学能力及方法的培养,充分利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供机会,拓宽领域,形成互助机制。动机至关重要。

篇3

关键词 跨文化 英语教学 交际教学法

一、文化为语言交际的产物

有些人把语言仅仅看作是语言、语法、词汇总和或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指导的听说教学法实际上是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把语言的社会等其它因素基本上排除在外,这显然是很有失偏颇的。实际上,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尔比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写道:“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或许多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而其它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另一个语言学家弗赖斯也认为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曾以breakfast一词为例,词的本身意义很清楚:早上的第一顿早饭。但是如果不了解breakfast包括哪些东西,在哪里吃,和谁一起吃,在什么地方吃,就仍然不能充分理解这个词的意义。欧洲大陆的早餐和英国人的早餐不同,美国人的早餐和英国人的早餐也不一样,不用说中国人的早餐和英国人的早餐更是两样了。如果不了解英美人吃饭的习惯,学习对John’s having his breakfast 这句话的了解只能是一般概念性的。再如,美国社会出现的hippies, yuppies,“me” generation,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尽管有“嬉皮士”、“雅皮士”、“自我的一代”这样的汉语释义,仍不能尽述全部含义。不了解这段美国文化的人仍会感到费解,同样,没有来过中国,不了解中国风俗习惯的英美人很难想象什么是Spring Festival。中国大部分学生也不清楚究竟敢Christmas是个什么样子,对于英美儿童意味着什么。总之,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而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

二、跨文化交际的具体例子

根据上面的陈述,我了解到了语言上的差异引起了文化上的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所涉猎的范畴很广,只有进行长期的研究才能真正、全面、深入的了解。下面列举文化差异的几个突出方面:

1.打招呼。在中国,熟人、朋友见面时,根据不同的情景,问“上哪儿去?”“吃了吗?”“忙什么哪?”等等。所有这些情形,我们对对方的答话内容并不真正感兴趣,但是如果这些话译成英语就变成了期待对方给予答复的问题,而不再是招呼或寒暄的话了。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 ?是询问对方到哪儿去,只能在一些特定场合用,如果到处滥用,对方会认为你在干活他的私事。但是谈天气却是很正常的搭讪方式。如(甲)Lovely weather, isn’t it ?(乙)It’s really a nice day 。谈天气时,一般都是顺着对方答,很少有人在谈天气时和对方争得面红耳赤,所以谈天气是最保险的搭讪方式。

2、致谢。在中国,一般说来亲戚朋友当中,不说“谢谢”,否则人们会感到被当作外人看待。但在英语中,Thank you ,Thanks a lot ,Thank you very much 使用频率最高,即使妻子为丈夫端茶,丈夫也要表示感谢。在图书馆借书、办完手续后要对管理员说声Thank you 。买车票、买东西,在饭店吃饭,服务员、售票员为你做了事以后,你都要说声Thank you ,而且往往说得很具体,如:Thank you for the coffee ,Thank you for the lovely present ,Thank you for your kindness 。

(三)表示谦虚

中国人和英美人表示谦虚的方式不同。中国人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一种是“自贬”。如(甲)听说你昨天到北外做了个报告?(乙)我随便讲讲,还不是老调重弹!又如,尽管把客人安排在很好的宾馆里,但主人还说:“我们这儿条件差,请多包涵。”另外像“薄酒”、“便饭”、“敝人”、“寒舍”、“拙作”等词都属此类。在英美一般不采用“自贬”的方式表示谦虚。相反,如果有人赞称你说“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你应该说:“Thank you ” 表示感谢。有时也采用转移“功劳”的办法,如,(甲)You gave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party 。(乙)Did I ? you Know ,my teacher spent much time helping me 。 这样的表达就把对方的赞美的词转移给了第三者——自己的老师。

(四)接受礼物

在中国,朋友、亲戚之间送礼,受者一般总要先推辞,而在对方一再要求下后才不得不表示接受,收下礼物之后一般不当客人面打开。英美人则不同,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且往往是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并对礼物称赞一番。

(五)身体语言

我们一般认为,美国人手势太多,面部表情过于丰富,而美国人可能会觉得我们感情深藏不露,有些捉摸不通。英美人讲话,双方之间一般有一臂之隔,通常都忌讳碰触对方。两个男人拉着手说话更要避免,否则会被误解为同性恋者。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在英美被认为是诚实、诚恳,而眼睛到处乱看会被认为是狡猾、不老实,英语中有一成语可为佐证: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 。

篇4

一、注意化学用语的书写要求和规范

(1)元素符号如果只用一个字母表示则大写;如果是用两个字母表示,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且位于大写字母的右下角。例如,镁的元素符号只能写成“Mg”,而不能写与“mg”或“MG”。

(2)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不能随便臆造。单质化学式写法分两类:一类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另一类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注“2”。化合物化学式写法:先读后写,“金左非右,氧右它左,右下加数”,并用化合价法则进行检验。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反应条件、“”、“”的使用。例如,当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时,而生成物中出现气体则不需标注“”。

(4)注意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符号的区别:离子符号中,数字在前,“+”“-”符号在后,且一般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电荷数为“1”时可省略不写,如Na+。若化合价符号数字在后,“+”“-”符号在前,且一般标注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化合价为“1”时不能省略,如+1价的钠:。

(5)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同时分清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区别。

二、注意掌握化学用语的表达意义

由于化学用语既能表示宏观元素、物质,又能表示微观具体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难以分辨,使用时就会出现错误,也就是对化学用语的表达意义把握不准而导致的结果,这也是学习化学用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下通过三个例题来说明怎样加强对化学用语表达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注意把握这些符号表示的宏观含义和微观含义的分界线:当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面系数为1时,该符号既有宏观含义也有微观含义,当它们的前面系数不是“1”时,一定只表示微观粒子的数目。所以,上述符号表示的意义为H[氢元素(宏观);1个氢原子(微观)]。

另外,如果单质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其元素符号还多一层含义,如C[碳元素?摇(宏观);碳单质?摇(宏观);1个碳原子?摇(微观)]。

2H?摇表示2个氢原子(系数不为1,只能表示粒子数目)。H[氢气(宏观);1个氢分子(微观)]。H(氢离子;1个氢离子)。2H表示2个氢离子,分析:元素符号前或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数目,离子符号前的系数表示离子数目,都只有微观含义;化合价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化合数目,离子符号中“+”“-”号前的数字表示所带电荷数目。所以,上述各符号表示的意义分别为:2H表示两个氢原子;H2表示2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2NH3表示两个氨气分子;2Na+表示两个钠离子;O2-表示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负2价的氧元素。

分析:一般来说,一个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三种。第一种读法:从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读出;第二种读法:从分子原子的数目关系读出;第三种读法是从物质的量(质量,限于初中阶段)的关系读出。可见正确的读法有: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②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③4份质量的氢与32份质量的氧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三、注意在学习化学用语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由于化学用语是一些陌生的符号,而我们在学习化学时常用汉语表达或记忆,这就对化学用语的运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改变思维方式,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记忆,把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从“名称化”转变为“字母化”,通过这样双重思维的锻炼,对化学用语的学习也就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了。

对各种化学用语,首先要弄清楚它在整个化学用语中的地位,其次要弄清各用语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化学教学中有效措施之一是将各难点分散,化整为零。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互不关联的内容是很难的,所以各种化学用语的教学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加以介绍,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记忆,既化难为易、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素材。当学习各种用语时就只需把侧重点放在书写规则的探究、防错纠错和书写技能的训练方面。

教学中注意与语文、生物等各科的联系就能使各科的教学互相促进,各科知识互相渗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可要求学生思考明代于谦所著《石灰吟》里所发生的反应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学中注意学科渗透还可以增加化学用语教学的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用活了化学用语,加深了对物质组成及其变化的认识。

篇5

一、以兴趣为契机,多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语言

初学英语阶段,意识还处于感性阶段,老师会千方百计地在课堂上激发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做游戏、唱儿歌、画图画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调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小学生明白学习英语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二、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倾听的习惯。

2、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3、养成正确记忆单词的习惯。

三、注重积累,搜寻有效的记忆方法。

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记忆方法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的成败。小学生是初学者对于单词的记忆还知识处于感性阶段,如能引导得当,能发挥他们记忆的潜能。

很多人说在阅读中背单词,但那是需要一定的单词量作为基础才行。虽然阅读很重要,但集中精力专门背单词还是必须的,否则单词量太少,阅读就完全失去了兴趣。我们学习我们的母语,尚需要专门的记生词和生字。

可以使用单词记忆方法记忆,笔者曾体验过“表音密码”这个方法。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记忆的效果特别好,它的原理具体我也说不清楚,一开始用觉得这方法挺一般的,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体验完到后来(你试个几天),你就会发现很神奇了,它真的能让你做到见词能读、听词能写。并且从此大量的单词不再是问题。这对于大量词汇记忆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四、持之以恒,把握未来。

学习英语要过许多关,如语音关、开口关、拼读关、朗读关、默读关、快读关、词汇记忆关、句型转换关、情景说话关、快速听写关等。过每一关都要下够功夫,练够火候,才能苦尽甘来。

以下六点是重点

1. 上课时间一定要充分把握

2. 坚持大声朗读课文,可改善自己的语音,语调

3. 通过学习课文,在课余时间翻译课文

4. 对于每课的语法重点,要适时总结,细致分析

篇6

首先,对学习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对平时的单元练习测试分析进行一个汇总,从而弄清易错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即要“避轻就重”,对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少花点时间,而说较难的则要想办法,通过讲解、练习、分析、总结等方法,把难点个个击破。在复习顺序上,我觉得还是先局部,再整体,即先按单元复习字、词、句、篇基础知识,再综合全面、查漏补缺地进行复习、训练,并要注意不断反思,调整复习内容、方法等。

二、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六年级学生已学习了近四年的英语,因此涉及了许多知识点。最基础的是单词、词组和句子,应是我们复习的重点之一。而其中词组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它是复习英语的良好途径,同时又是学习句子的基础,所以必须理解掌握。

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各种不同的时态,如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常常很困惑,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语法复习和训练。只有掌握了这四种时态下句子的特征,动词变化的规律,他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根据情况选择或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句子等。

另外,语音题——单词辨音是死穴,生成原因主要是发音不标准或不会把音素从单词中分离出来,这需要耐细致训练,适当的时候可以教学一点音标,更好地记忆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从而正确地进行判断、选择。

三、精心设计,有效练习

有效训练是提高成绩的保证,提高训练实效。设计的练习其实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基础知识训练,如四会要求的单词、词组、句子的默写训练;另一类是针对考试中常见题型选编的一些题目,在适量的训练中熟能生巧,掌握答题技巧。准备几本优秀的习题集、试卷集,供我们参考、选择,经过复印、剪贴和重组,就能得到最适合我们实际的练习,为达到有效的训练目标创造条件。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

篇8

关键词:英语文化 素养 评介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第二语言,其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这就要求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英语文化教学。但受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唯工具论”现象非常普遍,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及应试技巧的灌输,而忽略了英语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语言交际实践活动中既听不懂,也说不清,这种英语文化教学误区的存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梳理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英语文化教学综合策略,进而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高校英语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反观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文化的教学现状,在英语文化教学观念、英语文化教学目标、英语文化教学方法、英语文化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英语文化教学观念方面

据笔者的调查,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文化意识普遍不高,且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具体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教学意识淡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维持着以英语知识讲解为主的英语语言教学观念,侧重于语言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而导致大学生英语知识结构体系中文化内容缺失。其次,文化失衡现象严重。在处理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关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衡现象,直接影响英语文化教学效果。一方面,受教师、教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偏重于英语文化的导入,而忽略了汉语文化。另一方面,则过度强调汉语文化的融入,试图通过汉语文化来解构英语文化,这是另一种文化失衡现象的体现。

2.英语文化教学目标方面

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为英语文化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但从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目标的现状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英语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缺失。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及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未能正确地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或者接受英语文化,或者心存汉语文化,未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第二是差异性英语文化教学目标的忽略。虽然有些高校确定了英语文化教学目标,但统一性特征明显,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3.英语文化教学方法方面

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且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英语文化教学需要,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及弊端。首先,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决定着教学全过程中的一切环节,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进度等,并统一要求,忽略了文化及学生的差异性,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次,传统“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方法只强调语言知识的灌输,而缺乏语言的输出以及对文化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英语文化素养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英语文化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英语文化教学评价难以满足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双重需求。在评价形式方面采用的是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成绩,缺乏形成性评价,进而忽略了学生对语言文化理解及应用等方面的考评。而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学生无法参与其中。另外,高校依然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考评,而忽略了学习方法、学生态度、学习兴趣等考评指标。

二、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策略

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目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笔者提出以下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综合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正确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观念的树立是有效开展英语文化教学的基本前提。首先,语言教学要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一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化信息的兴趣要大于对语言知识的兴趣。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传授时应注重文化内容的讲解。其次,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要同步输入。在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学习英语文化,这种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同步输入的教学观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并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技能。

2.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其一,要培养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是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目标,学生不仅要吸取英语文化精华,还要深刻理解汉语文化。其二,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文化学习的最终目标,它是由跨文化认识能力、跨文化比较能力、跨文化取舍能力等构成的综合能力体系。其三,要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各高校应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制定有系统性、差异性的英语文化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可结合不同专业进一步细化英语文化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灵活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实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关键。首先,教学前,应灵活使用文化导入方法。目前常用的文化导入方法有视听导入法、启发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等,可根据实际文化内容灵活选择。以视听导入法为例,在讲解“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时,教师可通过“The Devil Wears Prada(时尚女魔头)”及“A Story of Lala’s Promotion(杜拉拉升职记)”两部电影片段的比较,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文化教学内容的延伸。其次,教学中,可应用文化体验方法。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学法较多,如交际法、语法翻译法、词义挖掘法、对比教学法、认知教学法等,这些同样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兴趣灵活选用。以常用的对比教学法为例,在讲解“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圣诞节文化传统与春节文化传统的比较,让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

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体现于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质上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在日常学习中还要通过观察、监督、学习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情感、态度、合作精神、学习习惯、方法应用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改变传统教师单一性评价方式,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教育部门对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另外,还应在评价机制方面做出调整,可在高校英语等级考试中增加对中英文化知识的检测,进而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英语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篇9

听课要求

1.认真作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系统复习的重要资料;

2.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以保证听课效果;

3.尽可能抽时间做配套的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第1周

1.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词汇为857个,自我检查词汇量是否到要求。如果已经达到要求可以直接进入课堂第二册学习,否则,需要安排1周时间背诵词汇(可结合背诵四级词汇),作好听课前的准备。

2.根据教材给出的测试题,作一个自我测试,了解自己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1)整体能力是否已经达到学习要求;

(2)对四方面能力的强弱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过程中加大对弱项的训练。

第2-19周

听课要求

1.课前预习要求能够背诵下一课的生词并复习上一课的单词;结合上课语法要求、关键词组,能复述文章大意;

2.根据录音朗读课文,每天至少坚持1个小时以上;

3.完成教材要求的课后练习,不懂部分及时向老师反映解决;

4.完成老师要求的背诵内容,并根据磁带听写课文内容;

5.掌握老师教授的基本语法以及词汇、短语的用法;

6.课堂上要踊跃发言,让老师有机会给您纠正错误,有助于提高口语水平。

备注

1.第25、55课时的学习完成后,建议安排阶段复习;

2.全部课时结束之后,安排时间进行总复习,根据课堂笔记,复习重点内容;

3.教材第4单元课文的生词和语法已在前面课程中通过同义、近义和类似的联想教学作出了讲解。据统计,新概念教材第二册词汇量为1126个,而课堂实际要求掌握的词汇则达到了3000个;

4.第二册学员应在40课以后听懂纯英文授课,能进行简单的书信写作,在听、说、读、写方面水平显著提高;

5.完成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学习内容的学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考试技巧培训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篇10

一、创设高雅的教室环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学生一天所有的学习时间都是在此度过的,这个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如何发挥好这个作用,每当担任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提出些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将班级的环境布置交给学生,教室里张贴的班规、班训、名人名言由学生集体完成,使之时刻鼓励和鞭策同学们的行为。墙壁上的班训,课桌上的座右铭,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很自然地自我勉励、自我约束,认真学习。教室前面的一块较大的墙壁上则是“优秀作业展”,用以展示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教室卫生洁具整齐的排放,另外在教室的讲台和窗台上适当摆放盆花和绿色植物,既给教室增加温馨感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当然教室的布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事件的变化可以及时变化环境布置。例如,三月份“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学生带来和父母的合影贴在墙上,主题:“无论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在升华母爱的同时也让学生感觉教室就是自己的家。四月份,春光明媚,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搜索春的气息,编制手抄报《春风·春雨·春花》,提升学生鉴赏美的品味,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期中考试后,对成绩优秀和进步明显的同学进行表彰,推出“群星闪烁”,下面贴上学生的照片,对学生起到鼓励、鞭笞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学生在学习上更认真了。学生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无形之中会让自己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建立民主公平的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学生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没有准则。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建立大家都能认同的公约,才能使班集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公开竞选班干部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班干部上任采取竞争上岗,通过自荐、推荐、民主评议产生,让学生民主推选出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并设置多种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对班干部考核。在多元多向的竞争中,给每位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他们在积极进取中更有活力了。

完善奖惩制度,激励学生竞争

对于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并予以班内表扬,购买奖品给予奖励。奖励是按照公平、公开、全面的原则,不以成绩的好坏为惟一标准,而是综合地评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表现。每当领奖的学生庄严、珍惜地拿过奖品,其它学生积极地鼓掌,班级的正气以及和谐的班级氛围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奖励的同时,也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加以强制性纠正,即当学生犯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时,可以用不同方法来解决,比如写表态书(或保证书)、或通过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等,但一定要避免体罚与变相体罚。班级奖惩制度注重人性化,可操作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学生真正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开展各种常规的评比

各种常规分为: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这些常规工作也是大家共同讨论出来的,完全交给学生去做,公开评比结果。常规管理要保持连贯性,要常抓不懈。例如,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内要佩带胸卡、对仪容仪表和跑操、体育活动等都有应有的规范,不能抓一时、放一阵,时紧时宽,不能仅仅靠学校政教处、年级组的突击检查来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常规教育,靠常规管理的连贯性来促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时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多彩的班级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绝好途径。中学生活动量大,求知欲强,多数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生活,他们向往和追求多层次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开发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设计和组织班级活动主要依据三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使活动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例如,集体活动需要团队合作、友爱和尊重,演讲要有激情,阅读能使人深刻、博大,体育比赛能使人勇敢、顽强,文艺活动能使人大方、活跃,科学研究需要周密和耐心。二是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生活呈现多样化。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变化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进而激发参与和尝试的欲望。三是自主性,发挥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主体作用,通过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体验,通过活动去丰富自己,培养某一方面能力。如果仅仅以为课外活动就是玩玩跳跳,将课外活动降低到游戏的水平,那就会犯认识上和操作上的错误,甚至对学生的教育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通过开展观赏“走进春天”的摄影展览活动,增强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展“我对尝试教学感想的研究性小论文活动”,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迎世博,争做文明好少年”,让学生关注社会,尝试参与社会活动。再如,通过举办《珍爱生命,阳光生活》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举办《规范在我心中》主题班会,问答、辩论、小品、故事,寓教育于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学生积极良好的个性得到发挥和发展,而消极的不良的个性受到抑制和排斥,使自我形象不断完善和成熟。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