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7 00: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动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动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08-01

一、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主体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如果你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心不在焉;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湮没,学生的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心理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对接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体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学;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越新,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地评价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价值就得到了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甩的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的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促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即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知识。

篇2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积极性 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本文从导入新课、设计问题、大胆质疑、重视实验、联系生活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教学的一种艺术。出色的新课导入犹如评书中的精彩开头、评弹中的开篇、演戏中的序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的确,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能起到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就给学生播放原子弹、氢弹爆炸的录像片段,播放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的简介。壮观的景象,伟大的人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情操。

二、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课堂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要适当,如果把教学内容、问题设置在学生的现实水平上,学生不必花费气力就可解决,学生会认为教学内容不过如此,无法体会到经过努力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愉悦,甚至会不屑一顾。这样的设问对学生的学习绝无益处。相反,目标定得过高,难度太大,学生经过百思仍不得其解,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会丧失信心,甚至会自暴自弃。因此,应当把教学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放在比现实水平略高的层次上,经常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学习热情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善于剖析教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

针对教材内容、知识点,学生若有异议,教师应引导学生消除胆怯心理,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独创性见解,不要被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和结论。

如学完《原电池和电解池》后设问:根据两章的学习,原电池和电解池能否合并为同一装置?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合二为一,因为电能和化学能可以相互转化;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合二为一,因为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化的条件不同,怎么可以合并为同一装置呢?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争不透。”通过争执、讨论、探究,学生加深了对这两个知识点的认识。

四、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离开实验就无从谈化学,离开实验就无法学化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各项能力皆得到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在实验上下功夫。实验使学生对物质发展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激发了他们探索真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化学的好奇心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 个性化因素 动机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5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英语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经历了十年以上长时间的外语学习之后,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仍是短板,不能令人满意。许多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大学四、六级证书,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却相当低下,开不了口,成为“哑巴英语”。甚至一些通过雅思或托福考试到海外留学的学生,到了国外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上述现象使社会各界对我国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了质疑。外语教育界经过多次反思,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功利性强是其英语应用能力薄弱的根本性原因。绝大多数学习者将英语学习看作是升学和就业的“敲门砖”,而不是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外语动机从长远来看,对外语学习非常不利。如果能从根本上端正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所学习的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和优势。

因此,学习动机一直是外语教学界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学习者个体因素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除了受到自身的智力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性格、气质、意志、信念等)的制约。在非智力因素中,动机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变量之一。如果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一切将无从谈起。动机是维持语言学习者学习热情,保证学习者时间精力投入,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外语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研究外语动机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尤其关注教师实施的动机激发策略及其效果。

一 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

自20世纪90年代起,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从 Gardner的社会心理模式转向课堂情景教学实践,这一转变标志着外语动机理论模式的构建将聚焦于课堂情景教学实践,强调学习者个性化因素的导向,突出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重要作用。21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主动建构的兴趣与能力是人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构件。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学习指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征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构建的学习过程,挖掘一般规律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学习主体的特征和品质,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健康发展。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模式日益受到青睐,如何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外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本,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自主。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反思和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了英语课程应使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素养的整体发展作为总目标,首次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地位,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至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则意味着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模式同时,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运用各种动机激发策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关注激发策略的有效性,促进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首次确定了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情感态度因素最关键性的考量,是产生情感态度因素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树立正确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是外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 基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动机激发策略

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忽略两端的高水平学生和低水平学生,教师们普遍关注的是“中间群体”。因此,教师在实施动机激发策略时,应考虑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群体的需求。不能对高水平学生“放手”,更不能对低水平学生“放弃”。实际上,这两类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激励。低水平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激励,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高水平学生通常对教师教学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可能造成学习积极性受挫。因此,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调动高、中、低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是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深思的课题。

要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这一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A、B、C组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学习者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同、个性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在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根据A、B、C层次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教师应选择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A班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最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班则以“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次学生的主要目标为夯实英语基础,确证成绩逐步提升。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课外内容,教师讲授的重点应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C班则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段段清”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进、跟得上。C层次学生着重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教师在实施动机激发策略的同时,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良好的引导与激励作用;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评价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美术;中职;兴趣;激发

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美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有效的措施之一[1]。学生们只有在对所学的美术内容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之后,才会具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力、更加强烈的探求欲、更加丰富的想象力,才会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与运用。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自身的教学质量。

一、识别学生的个性与爱好,因材施教

在美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会很自然地把各自的个性与爱好流露出来。而我们美术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关注学生们,并认真观察、识别出学生们的不同个性,同时,也要承认学生们不同个性的存在,而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与施教[2]。如,有的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其绘画的风格也多豪放;有的个性比较内敛,其绘画多属温婉、淡缓;还有的学生玩世不恭,其绘画多夸张、讽刺,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紧紧抓住学生们的个性与爱好,因材、因个性、因喜好而施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个性与爱好,在不同的美术课中,布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到自己所喜爱或是擅长的美术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加容易地对其美术兴趣进行培养。

二、名作赏析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在学生们赏析过彼此绘画作品之后,及时引入著名画家的相关作品,让学生们进行赏析。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美术知识,对历代名家、名画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名画赏析,还可以充分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们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引发学生们对绘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另外,教师在赏析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相关绘画问题的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激情,进而转化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三、贴近社会生活、融入自然

美术的学习与绘画过程离不开社会生活与自然。所以,美术教师应该把美术课堂扩展到生活与大自然中去,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挖掘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找出自己有绘画“感觉”的事物。同时,教师还应抓住中职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大自然与社会中找出绘画的感觉与共鸣之处,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当美术教师带学生们进行写生时,只要求学生将所学习的美术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即可,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想象与发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活跃程度,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必将发挥到极致。

四、组织校内的画展

当学生们的兴趣被逐渐培养起来之后,美术教师则可以着手组织全校或是全班的美术展活动。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尽量只给学生们一个美术展活动的组织方向,而活动中的一切策划都让学生们来着手进行,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组织、策划能力。同时对美术展的作品内容与数量,则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想法尽情地落在画笔之上,并让同学们自己进行赏评。通过学生们的赏析、评价,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其鉴赏水平,还可以充分让学生们一起交流,彼此影响,增进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绘画知识、绘画内容与绘画技巧的彼此融合,达到绘画技能的全面提高,也最终达到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中职美术教学活动中正应该抓住这个关键点,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逐渐让学生们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浓郁的兴趣,进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探索、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够使中职生的美术学习成绩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课程整合;设计原则

专题学习网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开发的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型学习的深入推进,在高校,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进行教学已比较普遍。而与课程结合,选取专题,进行网站设计的教学实践,是体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研究学习,培养思考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之一。这种专题学习网站不是单纯的某一门课程的网络课件,它是综合性的,是与某专题相关知识的汇聚、整合,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学习,拓宽知识面,启发思维,提高专业创新能力。

1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原则

专题学习网站不同于单纯的网络课程和网络资源库建设,它既要让学习者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又能以相关知识的汇集整合让学习者拓宽知识面,培养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其设计的原则主要体现为:

(1)内容选择要注重整合与拓展。专题学习网站既包含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又包含扩展性知识。它在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以某个专题为线索,集合与专题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单一学科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和内容的综合。当然,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在丰富广博的同时,还要注重要典型、有针对性和突出重点,并注重拓展资源的设计,这样才能被学习者有效利用。

(2)系统设计要便于操作、结构清晰、交互性强。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是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重组及扩展。在网站的结构上,要注重各环节清晰、相互联系,界面设计美观,操作方便,交互性强。

(3)要有综合的应用功能。专题学习网站包含结构化知识、扩展性学习资源、互动学习和专题学习评价四大部分。不仅向学习者提供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内容,还要收集、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及对相关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等,并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下载、资源维护、资源检索、资源应用等资源管理与应用功能。在互动学习和评价部分则为学习者协作学习的开展及在网上进行自我学习评价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交流探讨。综合性的应用功能是专题网站设计的一大特色,也是其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2 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思路

(1)选题:动画造型设计是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动画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动画造型对于动画片的意义重大,好的造型才能为动画片增光添色。自动画产生以来,不乏好的造型与设计经验。因此,对动画造型知识进行专题整合,设计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便于开展研究型学习,进一步优化教与学,提高教学效率。

(2)适用对象:高等院校本科、专科学生,动画爱好者。

(3)教学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动画造型的特点及设计的基本原则、规范,了解动画造型设计流程,掌握人物、动物角色造型设计原则方法,学习用动画造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解决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学会动画人物和动物造型的方法原则,并能够设计出较有趣味的动画角色造型,培养原创思维及设计绘制能力。

(4)网站设计思路:本网站分为八个部分。包括教学大纲、在线学习、专题拓展、资源中心、互动学习、学生作品、资料下载和名家介绍。其中在线学习、专题拓展和资源中心为重点环节。其余环节是网站的必要组成部分。该设计宗旨在于让学生重点了解动画造型知识,又能够较全面掌握造型绘制基本方法要求,并了解世界各地优秀动画造型作品,开阔眼界、提高欣赏及塑造水平。

3 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的模块构成

3.1 结构化知识

展示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知识,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图像、动画等知识结构化重组。在动画造型专题学校网站中,“在线学习”这个环节是本专题的主体教学内容。内容编排主要参考袁晓黎主编的《动画造型基础》、翟翌主编的《影视动画造型设计基础》及张志颖、袁金戈主编的《动漫造型设计》。共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分别从动画造型基础知识(包括动画造型分类、动画造型的艺术特征、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动画造型设计流程(包括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范、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人物造型设计(包括人物造型设计的特点、动画人物造型基础知识、不同性格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群组人物的设计、服装与道具)、动物角色造型设计(包括动物角色设计要点、设计方法、设计分类)进行详细讲授展示,配有丰富的图片实例链接,生动易懂。每章后面均有相应的思考及习题设计。

3.2 扩展性学习资源

专题学习网站除了展示结构化的知识,还必须发挥网络的优势,提供与专题知识相关的网址资源。扩展性学习资源是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在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中,主要部分为“专题拓展”、“资源中心”等,对动画造型设计相关知识和各种资源进行收集、展示,并链接到相关资源网站。

(1)专题拓展。动画造型设计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出角色的全身造型,需要对于人物及动物的身体骨骼结构有较好的了解把握,方能把握好造型绘制的比例、结构及动态等。因此,在专题网站内容上,设置了针对人物及动物结构了解、训练的专题拓展学习环节。具体从造型与结构(结构与实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透视部分)、人体骨骼结构与透视(认识人体的基本骨骼结构、手、足的几何体形态)、动物基本骨骼结构与透视三大部分,以较系统的理论知识,配合图片案例展示,满足了学生对透视与结构相关知识的需求,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有很大帮助。

(2)资源中心。专题学习网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新型形式,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大容量等特点,收集与专题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像、视频资料信息,扩充学习资源库,优化与整合课程资源,将本专题相关知识点,甚至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形成专题网站,以便于引导学生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中,“资源中心”模块的建设是一个重要部分。包括课件资源、造型资源、视频资源、网络资源。其中造型资源为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比例图、表情图、经典造型资源等。其中经典造型资源汇集了欧美、日本、中国各种不同风格的动画片截图及动画造型设计图,在造型选择的原则上注重风格突出、典型,为配合网站图片统一展示,图片像素均为650~550像素,大小统一、图片清晰;比例图、转面图、表情图是动画造型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本模块专门选取了相应的图片实例,便于学习者查找参阅。“课件资源”、“视频资源”、“网络资源”环节精选了网络上关于动画造型的相关课件和动画造型设计等学习视频及动画相关网站链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习者拓展学习渠道,筛选互联网上过于庞杂、重复的内容,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3)名家介绍。动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该环节整理了宫崎骏、大友克洋、今敏、迪斯尼及万氏三兄弟、特伟、严定宪、戴铁郎等国内外导演名家介绍,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更多了解动画历史、动画导演名家。

(4)资料下载。该模块将“伯恩霍加斯――人体解剖结构”图片和动画造型基础教材的图片以压缩包的形式供学习者下载,方便学生在线下利用图片进行结构和造型绘制练习。

(5)学生作品。该模块汇集历年优秀学生作业供学习者参考、相互交流。

3.3 互动学习与评价环节

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环节设计齐全,完全可以满足学习者的自学。为了体现网站的互动性,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学习模块设计了“精彩贴图”、“问题解答”、“站务讨论”环节。“精彩贴图”栏目,是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设计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满意的造型设计图随时传在上面,以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与应用、不断拓展。另外针对学习上的疑难点,在“问题解答”模块给予互动释疑解惑。方便了师生在学科知识上的交流、探讨、研究,达到质疑、解惑、共同进步的目的,体现了互动的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合理及时的反馈能够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难以及时反映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而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学习评价环节的设计是具有动态性的,能够及时给与评价和反馈。在动画造型专题学习网站的评价部分设计了与专题相关的思考及实践练习,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主测评。

4 结束语

专题学习网站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和顺序,围绕专题进行知识内容的综合、重组,为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美观的界面设计,清晰的系统和优秀的导航设计,便捷的网络协作、智能互动模块设计,也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它作为一种网络教学资源将会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建设,对于研究型学习起到更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上海电教出版社,2003.

篇6

素质教育的主旨之一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为终身学习,不断充实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低效和失败的教学,是抹煞学生创造才能的教学。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不 仅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更是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大问题。搞活课堂教学各学科都有自身特点和规律可循。只有掌握了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和规律方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 学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勤动手,让学生的十指灵活起来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在建立化学概念,揭示自然规律方面的作用是极重要的。“千言万语讲不清,一看实验即分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上新课前,我就有意告诉学生:下节课的演示实验,我们照例要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当老师的实验助手。学生一来想上台展示自己;二来怕选上后当不好助手,因此就比较注意将要演示的是什么实验?要注意哪些事项?挑选助手时,学生们的兴致颇高,纷纷举手。被选上的不遗余力,未选上的注意挑毛病。这样,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课堂教学效果就比较好。让学生勤动手,必然促使学生勤动脑,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从而也提高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以往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只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弄懂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近年来,虽然教学中加大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实验内 容起点过低,单纯验证理论内容的实验过多,学生“照方抓药”无须思考即可达到实验要求,做实验后收效甚微。而对实验以“看”或“听”代替“做”的做法更是一种倒退。

化学实验教学要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关键是要站在面向21世纪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贡的高度,对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行重新研究,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我都留有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我就不轻易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演示并解答;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实验结论我就不急于下结论;同时要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时间。比如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包括自拟实验步骤,弄懂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等。这一过程既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让学生不停地动脑想: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所有潜能和创造性都充分地表现出来,实现其整体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二、比较演示,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括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利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方法问题,一直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些学校实验开出率很高,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也很强,有的教师实验做得很成功,现象也很鲜明,有些实验学生在课堂上曾经多次观察或亲自做过,可仍有不少学生从中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或只记住了一些外观的现象,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实质,说不出多少所以然来。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忽略了一个与“如何教”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让学生参与实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那么,化尝实验教学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呢?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呢?以初中“铁生锈的原因”的实验教学为例。

第一步:提问或启发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步: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后提出假设。

1.铁生锈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所致。

2.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

3.铁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共同作用于铁的结果。

第三步:指导学生根据以上假设设计和观察实验。

1.取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向里面放入一根铁钉,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2.再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根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取第三支试管,往其中放入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第四步:启发引导学生观察铁钉处于蒸馏水和空气交界部位的生锈情况,学生不难发现:试管1和2中的铁钉都未生锈,而试管3中的铁钉生了锈。然后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第五步: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当同时与空气、水接触时便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主要是其中的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六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或解决其他问题。

1.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以及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实验来看,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结果影响很大。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在铁制品上刷油漆、涂油及电镀等。

篇7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急性期;血糖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19-1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可出现血糖升高,主要因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后会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随着病情控制多在病程1~2周内恢复正常,称为应激性高血糖[1]。为了研究高血糖与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现将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收集的89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54~80岁,平均67.8岁。其中脑梗死57例,脑出血24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8例。病例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者;②发病到就诊在2h以内者;③既往无脑血管病史者;④抽血前4h内未使用含糖药物。排除标准:①有糖尿病和甲亢病史者;②既往存在脑血管病史者;③发病到就诊超过2h者。

1.2方法血糖检测:患者入院后空腹静脉血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正常值3.7mmol/L~6.1mmol/L,大于6.1mmol/L视为高血糖。治疗方法:患者均给予调整血压,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积极控制和预防感染等基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区别应用,血糖升高者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限制糖的入量,血糖过高(≥11.1mmol/L)时,加用小剂量胰岛素。

1.3疗效评定[2]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血糖发生情况89例患者有53例出现高血糖,发生率为59.55%;其中血糖≥11.1mmol/L者32例(60.38%),血糖≥7.8mmol/L且≤11.1mmol/L者21例(39.62%)。

2.2血糖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影像学检查显示,89例患者病灶位于基底节区者58例(其中内囊36例、基底节15例和下丘脑7例),其中出现高血糖者40例,发生率为68.97%;位于非基底节区31例(其中侧脑室14例、额叶8例、桥脑5例和颞叶4例),出现高血糖者13例,发生率为41.94%;二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3血糖与病灶大小的关系通过影像学检查,将梗死程度分为四级:正常:未见任何梗死灶;轻度:梗死灶直径30mm[3]。采用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血肿量=0.5×L×S×层面,≤10mL为小量脑出血;10~30mL为中量脑出血;≥40mL为大量脑出血。57例脑梗死中,轻度13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6.15%、57.14%和75.00%,三者发生率差异显著(P

2.4临床疗效比较53例出现高血糖的患者中基本治愈6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5例,无变化10例,恶化6例和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6.04%;36例血糖未升高者,基本治愈5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7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和死亡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6.11%。前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后者,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血病急性期血糖可以升高,如本组患者有59.55%,主要原因可能与脑血管病变发生后,引起脑组织动脉血流灌注减少,脑细胞缺血、缺氧,导致一系列病理和生化代谢的异常有关。所以,患者血糖越高,说明梗死灶直径越大,出血量越多,脑组织损害程度越严重,要积极给予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出现血糖升高,与机体应激反应也存在密切的关系。

脑血管病急性期高血糖可提高脑组织的葡萄糖浓度,使脑组织乳酸堆积增高,pH值下降,加重脑乳酸酸中毒、自由基损伤、抑制缺血组织ATP的恢复等,所以急性期血糖升高对脑血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出现高血糖时,要及时给予降糖处理,尽可能避免应用引发高血糖的药物,如限制含糖液体的输注;同时,最好采用胰岛素降糖,因为其不但能迅速降糖,还有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脑血液循环的作用,口服降糖药可能会增加体内酸性代谢产物。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高血糖的几率很高,并与出血量的多少、梗死灶面积大小、病变部位和病情的轻重存在密切关系,患者一旦出现高血糖,要积极给予降糖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进,陆磊,施弘等.急性脑血管病与代谢紊乱的关系[J].上海医学,2003,26(1):35-38.

篇8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3.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乐趣,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课程设置。

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每个学生至少完成1个课题研究,每周安排3个课时,本学期共58课时。

四、研究性课题:

采用教师提供选题与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提供的参考选题有:

序号课题名称指导老师

1广告与文化陆巧娣、张同江

施孝丹、袁莉娜

吴燕玉

2按揭贷款问题王斌、金立亚

顾海燕、吴芬

唐儒洁

3商业、交通选址与函数最值研究

4圆周率“π”的应用

5Developing an ad campaign周征、冯双松

徐小玲、徐德友

6Entering a new sport into the Olympics

7Designing a booklet

8潮汐现象吴业庭、陈利民

贾青

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0能量守恒和能源危机

11关于家庭使用太阳能的调查报告吴柯军、史可卫

12城镇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处理

13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尹建文、丁晓春

贾云波

14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15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6中国的和平发展

17当代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进程章杨、杜宁

18东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19国共合作问题探究

20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及特色

21气候与生物时常武、毛丽菊

史丽萍

22生活与环保

 

五、课程的实施

按照下列步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组建课题组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开题论证实施研究中期评估结题成果交流与展示成绩(学分)评定

根据上述步骤,本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进展为:

日期 课题研究实施内容进展情况检查人

3月13日-

3月19日组建课题组、选题,填好“过程用表一”(以班级为单位汇总课题组及选题情况)  

3月20日-

3月26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过程用表二  

3月27日-

4月2日开题论证与交流,填写过程用表三

   

4月3日-

4月23日研究方案的实施,填写过程用表四  

4月24日-

4月30日中期班级交流,填写过程用表五  

5月1日-

5月7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填写过程用表六  

5月8日-

5月14日形成研究成果,填写过程用表七  

5月15日-

5月21日成果交流与展示,填写过程用表八  

5月22日-

6月4日终期评价与反思,填写过程用表九  

注:填写的过程用表见“附表”

六、课题研究指导委员会:

组长:蒋卫山

副组长:尹建文

组员:陈京疆、庄常澄、陈利民、徐德友、丁晓春、陆巧娣、王斌、周征、吴柯军、时常武、章杨、沈建正、管泽峰、陶瑛。

 

 

附:《礼嘉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记载表》样本

 

 

 

 

篇9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技术应用型 改革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118-03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面向系统控制的技术应用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因此,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一)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以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为人才培养要求,华南农大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经过不断修订,围绕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分配各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设置。如图1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构图。

从图1可见,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人文和社科实践、专业实践环节、毕业设计。

人文社科实践包括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健康教育、毕业教育、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等,并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工科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还要具有社会道德品质素养、综合素质,具体有较好心理素质、工作适应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精神。

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为期为8周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技能训练。

真正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本科学习和专业实践各环节的教学和训练,专业实践环节包括整个专业的课程实验环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践等诸环节。

(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特征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及交叉性。这使得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围绕几个核心课程开展。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时代性,随着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等控制理论的发展,形成以经典控制理论为核心基础的控制系统建模和控制仿真;随着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形成以电力拖动为核心基础的运动控制、电机驱动技术和变流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形成以单片机、微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的PLC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分布式控制技术。

2.自动化科学是“系统”的科学,实践课离不开“系统与控制”,以系统控制设计和系统自动控制为目标,自动化专业各专业实践环节,都离不开系统的控制。

3.各实践环节具有连续性、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各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都是系统的设计,即使一个最小的控制系统都包含有执行器、控制器、传感器与检测等多课程的交叉与综合。

4.各环节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是理论课程的延伸。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实用理论,注重实践教学”。

(三)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我校自动化专业是新专业,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年青教师基础理论扎实,但没有工程实践的经验,在学生实践环节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2.自动化专业的实践环节往往以课程授课教师为主,内容设置以课程核心内容为重心,很少考虑已完成的和后续的专业课程及其他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中的内容连续性,有些教学内容重复和交叉,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3.由于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使教学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能严格执行,实践教学指导和管理不到位,有些学生因畏难和懒惰情绪,跟不上进度,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蒙混学分。

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针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我校着重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有较高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

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应包括:实验室教师、课程教学教师、专业教学其他教师、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中高级工程师;实践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组建实践教学研讨小组,组织年青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和实习,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

2.重视各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与衔接,构建内容设计合理、各环节前后具有连续性、科学性、综合实践性的实践教学计划。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处理好各实践环节的设置和教学,还要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合理衔接,合理地设计、整合、开展与专业课程相应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和专业实习实践环节教学;以各实践环节为研究对象,组织相关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进行研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各实践环节间能够合理衔接。

3.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科研和工程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唯一途径,因此,除了实践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实践和应用外,还应该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在不消耗更多教学资源的条件下,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学习优秀的、有能力、精力充沛的学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和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抓好各实践环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抓好实践环节教学的过程管理。构建和完善一套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体措施有:制订相应的实践性环节教学细则和实施方案,使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真正得到落实。完善考核制度,规范和统一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标准,全面科学地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客观评价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建立各实践教学档案,制订存档标准,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措施提供依据。

三、实践教学成果

华南农大自动化系自2001年开始招收学生,通过10年的努力和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无论是在校科研和实践活动,还是毕业就业情况,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高。通过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制作小系统,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专业学习的兴趣,不但完成了教学计划的实践内容,而且主动找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组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积极寻找和创造增加专业实践的机会。

2.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提高了就业率。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亲自设计、制作电路,实现系统控制,增加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熟悉了本专业的知识应用和实践,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就业率逐年提高,每年就业率达90%以上。

3.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成绩斐然,提升了学校学科知名度。在近五届学生(06级-10级)参加的比赛中,学生共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09年和11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ZLG杯”ARM嵌入式系统大学生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鼓励奖3项,其他省和学校竞赛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4.不断探索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中改进,自动化专业为工程应用服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特别是以实践能力为培养重心,实现人才培养工程实践和理论教学并重,使实践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大大提高。

本院通过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整合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符合专业技术应用型的特点,使学生能接受到较好的实践基本训练。同时,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工程素质及专业科学技术实践能力,促进了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董素玲.基于岗位能力“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8-150.

[2] 曹玉金,王雄,张昕.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与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24增刊):1-5.

[3] 罗金明,李莉.工科专业文化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02(4):8-10.

[4] 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6):1-5.

[5] 宋起超,杨春光,乔爽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0(2):12-15.

篇10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周围动脉硬化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5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病症, 是一种容易反复出现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常见为呼吸障碍[1]。研究表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容易造成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脑梗死等病症的发生, 而这些病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2-4]。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24 h血压、血糖的检测以及颈动脉以及下肢股动脉超声检测的方式, 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相关症状的关系,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中收治的1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老年患者, 患者中包含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28例;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8例;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6例。按照此标准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59~75岁;B组中男20例, 女18例, 年龄61~74岁;C组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64~76岁。所有患者经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检测发现均存在低通气或呼吸暂停现象, 发作次数>30次或低通气现象>5 h。所有患者经过全身检查均无脑梗死、脑出血、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器质性疾病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 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采集所有患者的病史, 确定患者无各类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疾病。并测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包括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数值以及患者的站位血压和坐位血压。对患者行知腹部超声检查, 并对各项数值进行记录。②患者进行睡眠呼吸检查, 让患者首先完成睡眠检查。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对记录患者的呼吸状况以及血液氧气饱和度, 在患者清晨醒来后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检查前48 h应当叮嘱患者禁止饮酒, 禁止服用带有咖啡因、镇静剂的药物并禁止患者服用安眠药。③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仪器采用Acuson-12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对患者两侧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测量, 检测是否存在硬化、斑纹现象。如果患者存在硬斑的情况, 超声表现为具有局部的回声增强状态, 并且患者表面较为光滑, 但是在超声后方存在较为明显的声衰减现象。④对患者血压检测, 每隔30 min进行一次测量, 测量患者的平均压以及收缩压。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俗疾睿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C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140.4±9.4)mm Hg、夜间收缩压(139.6±13.5)mm Hg、糖化血红蛋白为(8.38±0.34)%、颈动脉不稳定斑块38例(82.61%);B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139.4±12.9)mm Hg、夜间收缩压(129.3±12.4)mm Hg、

糖化血红蛋白为(6.86±0.14)%、颈动脉不稳定斑块19例(50.00%);C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130.7±8.8)mm Hg、夜间收缩压(123.4±10.7)mm Hg、糖化血红蛋白为(5.14±0.28)%、颈动脉不稳定斑块7例(25.00%);三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临床发病率一般为5%~15%, 并且一般来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发于男性, 女性患者较少[5-7]。

检测过程中显示, C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140.4± 9.4)mm Hg、夜间收缩压(139.6±13.5)mm Hg、糖化血红蛋白为(8.38±0.34)%、颈动脉不稳定斑块38例(82.61%);B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139.4±12.9)mm Hg、夜间收缩压(129.3±12.4)mm Hg、糖化血红蛋白为(6.86±0.14)%、颈动脉不稳定斑块19例(50.00%);C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130.7±8.8)mm Hg、夜间收缩压(123.4±10.7)mm Hg、糖化血红蛋白为(5.14±0.28)%、颈动脉不稳定斑块7例(25.00%);三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患者进行检测采用躲到睡眠检测, 这种检测方式的夜间血氧饱和度检测敏感性较高, 对患者的检测更加准确[8-10]。大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寻求治疗前均可能已经患有这种疾病多年, 所以老年人群应当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提高警惕, 避免出现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症状, 威胁生命健康[11-15]。

参考文献

[1] 李文鹏, 李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5):511-512.

[2] 张芬, 孙品, 王志斌, 等.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5, 31(6):511-514.

[3] 吴祖荣, 符茂雄, 陈宗存. 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23):6655-6657.

[4] 邱景山, 孙鸿慧, 张珏, 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23):5923-5925.

[5] 夏瑾玮, 钟远, 谈世进, 等.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12(2):114-117.

[6] 白晓芳.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5):977-978.

[7] 黄红, 申慧, 秦铮, 等. 无眼部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9):709-713.

[8] 苏琳, 张庆文, 李卫, 等. 老年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性与血压和血糖及周围动脉硬化的关系.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5):475-478.

[9] 李, 张希龙, 黄晶晶, 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8): 620-622.

[10] 周燕, 唐灵, 陈梅唏, 等.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抵抗素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 2010, 30(24):3621-3623.

[11] 田改生, 冯玲玲.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探讨.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 14(5):362-365.

[12] 杨永海, 顾永文, 王祥峰. 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 32(12): 65-66.

[13] 邓爱玲, 张立红, 张久宏, 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比较. 临床内科杂志, 2003, 20(8):44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