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31 11:0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换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会计教育创新 会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83-01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当今的信息技术不仅仅贡献于此,还体现在对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的影响方面。信息、知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资源,信息素养便逐渐成为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现代的教育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地传授知识技能,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与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师生创造力,而信息化为这种教育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一 会计教学需要具备的条件
1.理论意义上的指导
信息化的会计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习者需求差异和学科特点,综合学习利用国外相关的比较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式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更加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式。
2.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性
新的教育方式中教师的作用毋庸置疑,因为在整个信息化会计教育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同样也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1)会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学科课程,提供数字化教学学习环境;(2)能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能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与实践;(3)能在会计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组织、指导、参与、协调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教学中
1.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会计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将逐渐被弱化甚至被取代。因为这种单向式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缺乏趣味性及挑战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
相反,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会结合先进技术,运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知识,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线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学习更快捷。
2.构建新型的会计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会计教学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模拟学习。顾名思义,模拟学习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教学软件,将现实中的企业会计业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职能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是怎样实现和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从而能够更加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等带来的变革,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优化工作流程,找到更适合的工作方法。
会计信息化模拟学习要具备几个条件:学校提供适合教学使用的会计教学软件,提供可用来进行模拟核算的企业会计资料,学生要熟练掌握使用会计软件,并了解企业会计业务流程。
第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可供模拟使用的会计信息,使学生有机会在网络资源或者学校资源中进行自由探索,对其所获取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利用,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阅历。
第三,协作的教学模式。所谓协作,就是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同组的多个学生对同一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一起相互协作的机会,目前协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协作、BBS讨论、伙伴和角色等多种形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模拟一个企业团队,根据各自的角色,分工协作。这样,学生在与其他成员或者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拓展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这种协作学习实际上是在构建主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学生间的互动协作和讨论是推动认知发展的重要部分,小组的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知识构建过程,使生生间、师生间在交流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更连贯的知识体系。
3.营造开放式的会计教学环境
教师应搜寻和整理相关的会计案例素材,在多媒体教室中建立一个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自己去模拟案例中的会计角色,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完成模拟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检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及学习效果,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更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速,以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大学生“第二校园”学习经历为目的的交换生培养被越来越多高校广泛推行。通过分析交换生管理现状,以存在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加强新媒体建设、构建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结构合理的电子档案、实施全程互动的学籍管理等途径,实现地方高校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为提升管理效能及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系统支持。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路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日益加快,被视为高等教育生存发展的生命线的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通过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以扩大教育开放”,国家明确提出要“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分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1]2,为高校开放办学指明了方向,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校际交流与融合,将丰富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加强交换生培养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交换生的内涵
所谓“第二校园经历”,就是借助于校际与校研合作平台或协议,让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习期间,有机会到国内外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行学习交流的过程[2]12。而交换生的定义,英文译为“exchangestudent”,是指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增进交流为目的,在交换国家、地区、学校或研究机构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经过一定的选拔程序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划分范畴,交换生又分为不同种类,如从交换生人员构成看,主要有在高校学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其他类型的在校生;从交换周期看,交换的时间主要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短期交换生[3]1,也有二至三年的长期交换生;从交换范围看,主要分为国(境)内交换生和国际交换生;从交换类型上看,包括语言类交换和专业类交换;从学位获得角度看,分为学位生和非学位生[3]1。
二、交换生培养的意义
积极丰富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加强交换生培养对高校具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促进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由于各高校办学定位、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以及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特色不同,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都有巨大的差距。而交换生在本校学习所受的因国家、地区教育水平差距引起的高校间人力物力及学科发展水平制约的限制,可以通过交换学习得到弥补,选择到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交换学习,可以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借助优势教育资源与平台,有效强化学生能力,拓宽视野,扩充知识面,助推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返校后的交换生将所见所闻所学知识与本校融合,可以推动学校弱势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2.加强高校国际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知识创新的内在需要。交换生学习最早的雏形应该称之为游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率弟子们周游列国增进学识,到唐代玄奘远赴印度求取真经,元朝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及蒙古一带,清朝时期达尔文环球考察等,表明游学自古以来是世界各国的一种传统学习教育方式,虽这些游学学习更多属于自发性质,不涉及双方协议或邀约,但其对跨国跨民族文化交流以及知识创新、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互相了解、文化沟通与友好往来为目的的非营利性项目“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在欧洲盛行40多年后,才在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教育部引进中国,又经历了缓慢萌芽、发展阶段,到1995年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加入“国际学生交流计划”,我国高校与境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才日益密切起来,各类交换生项目才得以蓬勃发展,高校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跨国跨校文化交流极大激发了学科知识的碰撞与创新。
3.实现高校与学生共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必然要求。交换生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校际之间交流与联系,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可以在增加接收学校的学费收入的同时扩大学校知名度及影响力,促进学校的宣传与推广;从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可以促进校际沟通与交流,学科专业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学生个人的角度看是对沟通交际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的综合锻炼与提升,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交换生项目的实施,在交换生学习提升过程中促进了高校知名度、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效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交换生项目的蓬勃发展,必将加快实现人才强校战略,加速学校国际化进程,为各高校实现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目标提供必要保障。
三、交换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交换生”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各界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加上受区域、高校间管理制度及文化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交换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质量有待提高。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研究情况来看,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有基于学校国际交换项目从宏观管理层面对交换生管理进行研究,有以具体某所高校某项协议为个案对交换生进行针对性研究,也有少数对交换生学分转换认定、学生管理进行研究。总的来说,交换生管理因协议不同,培养内容及方式、管理模式等各不相同,但学习目的相同,管理重点相同,即通过交换学习,在达到文化交流、知识贯通、拓展视野的目的的同时,对自身学业发挥促进作用,对交换生的管理关键点都集中在学籍管理、学分认定等几个具体问题上。一是交换发展水平不均衡。从交换生的输出和输入角度来看,由于学校地域间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各高校交换生发展水平不均衡,交换项目较繁荣的多集中在发达国家高校及国内985、211等知名高校,中西部地区受区域及学科发展限制,高校交换生发展相对滞后,交换学校数量及参与人数较少。且大多数交换项目输入输出不对等,仍停留在单向输出或输入的培养阶段,既不利于文化交流与学术创新,更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二是学籍管理导学助学督学机制不完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首先,交换生在交换申请获批后,高校由于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发挥引导帮助作用,学生对本校与交换学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不了解,导致交换生交换学习缺乏规划和针对性,只能到对应专业跟班学习,所选课程及所学知识具有局限性,学习成效不明显。其次,不能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严重影响交换生对第二校园的认同感、归属感,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学籍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缺位严重。教育部2001年颁布《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改革,随后陆续开展录取数据网上审核、电子注册管理,2007年明确要求实施学籍电子注册,具有学籍的学生最终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到2008年进一步要求对在校生进行“学年电子注册”,全国基本实现了各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统一[4]61。但在交换生学籍管理中,全国统一平台发挥作用有限,大多高校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人工管理阶段。由于目前大多高校交换生管理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学生在跨校学习过程中诸如评优、住宿、学习及社会活动等均由接收学校管理。而学生的学籍管理则仍属输出学校管理,且学籍管理中诸如学籍注册、成绩管理、学分转换、学业警示、违纪处分记录、档案等问题由于学生在交换学习期间,原输出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存在管理缺位问题,各管理部门间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四是学分认定转换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大多高校学分转换是在交换生学业完成返校后进行,且双方学校使用管理系统不同,成绩认定及转换往往依靠人工操作完成,转换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交换生的评优评奖及后期选课计划。此外,部分课程由于与本校课程性质、名称有一定差距,导致学生所修课程得不到对等转换,返校后还需重复选修,极大浪费了交换生的时间精力及财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学籍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服务质量,导致服务单一,质量低下。五是成绩认定转换制度僵化,学习成效不明显。一般交换学多通过选课修读、参与毕业设计所获得的学分进行认定替换,及课程与课程的学分认定转换,但交换生交换学习,除了课程学习,还涉及社团活动、文化交流、社会调研、学科竞赛、听讲座、本校宣传推广等方面,僵化的学分认定转换制度,极大制约了学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探究异域文化、拓宽知识面、加强交流与宣传推广、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成绩构成单一,学习成效不明显。
四、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路径
地方高校受地域经济发展制约,教育水平往往落后于发达地区和国家,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加强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解决学籍管理诸多症结、提高地方高校交换生管理效率及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完善交换生学籍管理制度及机制,加强学籍管理新媒体建设。教育部2005年新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学籍管理是指根据有关规定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进行考核、记载、控制和处理的活动。高校学籍管理主要包括学籍的取得和注册管理、课程考核和学业成绩管理、纪律与考勤、学籍异动管理和学历与学位证书管理等。学籍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5]205。因此,作为提升交换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将交换生学籍管理制度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围绕这一系统构建一整套交换生管理机制体制。加强交换生学籍新媒体建设,通过建立交换生学籍管理网站或主页、微信微博、QQ群、BBS等多种新媒体介质,将管理制度、机制体制等内容在网站中逐一呈现,供学生及社会各界阅知,同时达到宣传推广、知识普及的效果。网站应包含几大模块:一是明确交换生学籍管理的指导思想、实施目的。二是明确学籍管理的实施主体和客体。实施主体是教务处或主要负责交换生学籍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实施客体是交换生,同时要理清交换生的定义、特点、分类,使管理对象明确,分类清晰。三是交换生学籍管理的实施内容,包括学籍注册、成绩记载、档案管理等的管理与实施。四是课程修读与成绩评定及成绩替换、认定的原则、要求与规则标准。五是学业警示与违纪处理。以上五点是构成交换生学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关键性内容。交换生学籍管理机制则包含了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是交换生学籍管理的内驱力,以最大化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的、提升培养质量为目的。要将管理机制与管理制度有机融合,发挥内在驱动和外在制度环境的相互作用,贯穿学籍管理全过程。
2.构建结构合理、科学规范、人性化的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基于网站建设的进一步优化。网站等新媒体介质侧重制度、政策、体制的宣传推广、普及教育,而平台则是基于学籍管理规章制度、规则标准在实际交换生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实现学籍注册、档案管理、课程选修、成绩录入、学分认定替换的辅助软件,也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可靠保障。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在功能实现上,按照既定程序、公式、数据计算及转换均可轻松实现,其中的难点在于学分替换认定标准的制定,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标准、规则的明确、统一。
(1)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时,需遵循课程名称类似、课程性质相近、学分/课时对等、成绩一致的原则,方能给予课程认定,受理学分转换。
(2)学分转换过程中由于国内外各高校、地方与发达地区高校的管理差异,课时标准、成绩标准需按本校建立一定标准。课时标准:交换生在对方学校交流学习期间所取得学分的认定需参照派出学校学分与学时的对应关系,如一般课程18学时计1个学分,实验课36学时计一个学分。学生在交换期间修读的理论课程需在15学时或以上,实验课时需在30学时或以上才能认可并记入成绩单。
(3)非百分制的成绩由派出校按规则折算,折算规则是依据对方评分等级数目参照下表相应进行折算,如成绩等级后附有“±”级别的,按“±3”分对应折算;成绩不及格不予折算,学分不予承认[6]。
(4)丰富成绩认定内容,增强学分转换弹性。由于交换学习受语言、选课时间、开课年级等限制,所选课程及学分具有一定局限性,在有限时间最大限度发挥交换学习效能,必须丰富和拓展交换生成绩认定内容,增强学分转换弹性,将一些没有课程修读学分、成绩的活动,如社团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社会调研活动、参与科研课题及项目、实验实习活动等可视具体情况替换为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等学分或替换为教学计划中的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认识实习等学分。
3.建立交换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提升学籍管理完整性。常规交换生交换学习后,接收学校会根据其选课修读情况、在校表现,出具相关成绩证明、学习证明,学生返校后存入个人档案,受传统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制约,交换生学习档案记录的学习成果及内容十分有限,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建立交换生学籍管理电子档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交换生学籍电子档案分展示档及文件档,展示档具有公开性和推广性的特点,依托网站等新媒体,建立学生个人主页、博客,将交换学习分为课程学习、文化交流、实践探究、社团社会活动、学科竞赛、师生互动等模块,提供学生全方位展示与推广平台,学生可将交换学习过程在对应栏目中以文字、图片、照片等方式上传、记录、展示,教师及管理人员可对网页内容进行评价,也可为弹性学分认定提供参考及图文佐证材料。页面的公开互性,为交换双方学校宣传、推广、文化交流搭建桥梁。文件档则具有规范性、隐密性、安全性等特点,主要与学籍管理信息化平台数据进行对接,将交换生成绩、学分、违纪情况经由双方管理部门负责人如实记录、转换,并以官方文件形式进行保存,管理双方通过平台可随时查阅、调取档案。两种类型电子档的建立,形成优势互补,极大提升学籍管理完整性及有效性。
4.将全程互动的管理理念贯穿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全过程。交换生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初衷和主旨是为了提高管理效能,确保交换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交换生学籍管理涉及交换双方学校、交换生及家长、高校教师、各级管理人员及社会各界,要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除了依托信息化手段,还要有全程互动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贯穿交换生学习全过程,寻求各方利益共赢点,建立及时反馈信息机制与快速处理的管理平台,才能切实提高各方积极性,增强管理合力,提升管理效能,最终推动交换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者:梁微 沈大强 黄瑞捷 黄书楼 单位:广西大学教务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参考文献
[1]王瑞德.大学国际交换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梁秀梅,李斌,胡元木.高校开展校际合作新举措的审视与思考:基于山东经济学院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3]赵子健,陈溪.大力发展交换生项目促进高校国际化进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4]魏琛.关于对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初探[J].信息时代,2009(6).[5]曲明川.地方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探析[J].科技资讯,2010(22).
篇3
[关键词]中考化学;复习课;特点及环节
复习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对知识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因此,复习课应把复习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的再认识过程,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进一步掌握、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一、化学复习课的特点
复习课时间短、内容多、容量大、节奏快,因此对教师把握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有较高要求。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复性。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它帮助学生避免原有知识被遗忘,同时又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复,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认识的层次: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的。2.概括性。化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思想方法,它与具体的表层化学知识相比,更加抽象和概括。因此,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它,需要有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复习时,教师要适当地对化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点或要素进行概括和揭示,通过对具体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复习,上升到对通性通法和一般原理的掌握。3.系统性。化学复习课在重复和概括的基础上要进行梳理,这种梳理工作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使这个系统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以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4.针对性。一是针对所要复习内容的特点,设计复习的方式方法。二是针对“学情”,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及遗忘缺漏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精心编选富有启发性、典型性的训练题目。5.综合性。在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取综合型的例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互动性。复习课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自己去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学习活动,使知识得以升华。
二、化学复习课的环节
(一)自主整理
利用学案中的填空、表格、框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再翻课本复习知识,整理复习内容,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定的角度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求教师设计好复习提纲,不能把知识和问题变成简单的填空,要适当地进行综合。在教学中,要检查学生完成学案的质量,便于发现问题,在关键处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指导和点拨。
通过自我排查、自我诊断,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复习目标进行自主复习,复习和回顾基础知识并且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进行探究交流。交流前一环节的复习效果,小组内交流自己没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教生、生帮生来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合作交流
生生之间、小组内一起实施有效的交流讨论,达到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的目的,并展示知识结构图或知识树。这样,使复习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完成“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同时,明晰本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精讲点拨
教师对某些存有问题的知识进行点拨精讲,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突出知识的迁移应用。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典型例题,学生尝试分析独立完成,然后分组交流体验和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剖析典型例题,真正弄懂、弄通并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式的训练。通过对精选典型例题的体验和剖析,能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例题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类型要精,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的题目,不要追求偏、怪、难。此环节先由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求解,再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交流时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强化,“轻结果,重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思考题目特点,掌握解题思路,重视过程分析。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信息技术;环境教育;模式;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再仅仅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它崭新的面孔走进课堂,就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强大作用,它以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模式,图文并茂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信息教学空间,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怎样更有效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正是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我想谈谈在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方面一些实践探索。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数字时代、信息社会几乎成为其代名词的今日,中学课堂教学也逐渐步入现代化,化学教学需要引入新的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各种图形、界面、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在艰涩难懂的概念、难以想象的微观状态或过程等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
(一)利用多媒体CAI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推动力。只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才能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就有着很大的优势。(二)利用多媒体CAI模拟各种微观结构,变抽象为形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其中,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是宏观和微观之间联系。然而,学生对于抽象的微观世界却好似无法想象,更难把它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二、面对“整合”,化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高层次”的整合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能够做到:①选定适宜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学习内容首先必须是基于探究的、能自然地整合各种探究工具,其中包括利用信息技术。②保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性学习的科学性既反映在采用的方法和步骤上,反映在从事探究的科学态度方面,还反映在探究的最后成果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指导。③及时向学生提供使用信息技术的指导。既然信息技术是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其掌握的水平就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要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更熟练的信息处理者、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者。
三、环境教育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问题不仅事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当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甚至影响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保护环境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这就需要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化学教学做出努力,这不但拓展了教育领域,而且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作为新物质的研究和发现的最首要的手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了。培养学生的环保道德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既能促进化学教学,又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环保知识,有利于实现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较高素质的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推动中华民族环境保护事业兴发达的崇高目标。
参考文献
[1]翟远杰;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究[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6
篇5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因特尔?未来教育知识管理绩效技术
1.引言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自其产生以来的近40余年,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引起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它要求教学设计也要做出相应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领域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设计呈现出了一种新兴的发展态势。英特尔?未来教育为教师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颁布规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概念图、blog、wiki的使用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添加了有力的翅膀。因此,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重要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
2.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的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基于信息环境的教学设计这几个阶段。
既然教学设计已经迈入信息化的进程,那么何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呢?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打破了以教师主导,讲授型教学,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封闭的教学,固定性、复述性的学习,贫乏的学习环境等为特点的传统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期工作,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
3.教学设计信息化的新发展
3.1因特尔?未来教育
因特尔?未来教育是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到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树立用技术去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实质之一就是使教师知道如何进行“把计算机应用到课程中去”的教学设计,即信息化教学的设计。
因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因此因特尔?未来教育为了帮助教师提升问题设计的能力,提出了课程框架问题的概念,并作为单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框架问题又由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构成。基本问题的特点:对学生有吸引力;不应该涉及特定的主题、事件或内容,是抽象的、范围宽泛的;基本问题具有穿透性、综合性、挑战性等特点,如地球上资源能维持多久?单元问题是对基本问题的细化,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通道;单元问题也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内容问题为学生研究单元问题,并进而探究基本问题打造知识基础;大多涉及的是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阐释;都有明确的答案。具体实例可参看下表所示。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来实现,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在现代教学中尤为重要。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出现,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
3.2教学设计与知识管理
所谓知识管理是应用于企业中搜集、传播、共享知识和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实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同时也实现了新知识的生成,而新知识的生成需要的恰恰是创新性思维。所以,在基于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够把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融入教学,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知识搜集、传播、共享和生成的过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设计是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着眼点。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显性知识获得在教学中容易被忽略但却更为重要的隐性知识。本文从概念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来阐释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
3.3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
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成为决定信息化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概念图可以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使用概念图学习新知识,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和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下图是以我对概念图的认识为例,体验概念图的形式。
知识的创新、外化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而概念图是一种能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它在教学设计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发展规律。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因此概念图在常规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表现为:(1)课前帮助教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起点;(2)备课时帮助教师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思路;(3)课堂讲授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4)作为教学策略,通过学生或师生共同构图,帮助学生生成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5)用于总结和复习;(6)用于教学评价,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3.4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所谓绩效就是指行为活动的可测量的结果,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的成果,对企业来说就是业绩。然而“绩效”这个概念并不是企业培训所独有的,在人类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同样存在绩效问题,同样应该提高教师和学生行为的绩效,追求教学和学习绩效的最优化。绩效技术正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吸收和发展教学设计的系统观、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方法等方法和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逐渐走向成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教学设计在现代教学中地位也逐步升高。许多学校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甚至有些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运用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当我们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如何测量和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在绩效技术的组成步骤中,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评价有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结果随时作用于每一个步骤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一般也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但它不同于其他评价的主要特点在于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成果要在其形成的同时对其加以评价。总结性评价是证明教学设计有效性或不足最客观的办法,包括充分的收集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利用的决策。从根本上讲,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教学设计的结果,并力图回答三个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真正解决了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是否优化了教学?教学设计是否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前,绩效技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绩效技术打下了基础,同时绩效技术也开阔了教学设计工作者的视野,扩展了教学设计领域的范围。将绩效技术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与教学设计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将为教学设计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设计逐渐从学校走向企业,绩效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同教学设计有所融合,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统一的。
4.结论
教学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经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些必然新的发展趋势。尤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信息化发展也更加明显。就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未来发展,本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望。(1)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2)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3)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4)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当前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构成了影响未来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汇成了当代教学设计研究变革的洪流,正在创造着教学设计发展的崭新图景。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国知识管理网[EB/OL].省略.
篇6
一、更新思想,弄清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更侧重于学生的学,教师的身份变成了为学习的发起人和合作伙伴;更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需对各种资源进行整理,加工成利于学生学习探究的学习资源;更强调“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需围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来进行;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仅需要教学过程设计信息化,更需要教师的思想观念现代化。
二、弄清环节,掌握如何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学习任务与学习问题设计、学习资源与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过程设计等。
1.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在进行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时,要认真分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
2.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是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课堂学习研究的主线,因此教师要对学习任务和问题精心进行设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讨论,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正弦型函数图象的变换》的学习活动分成三个主要学习任务(详细见后面),每个任务都设计了实验思考,使学生置身于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动态过程中,从而实现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知识的突破。
3.学习资源与情境设计。互联网为数学教学提供了许多的资源,教师课前需对所查找的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处理,使之转化为符合学生课堂学习用的资源。
4.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是信息化设计的核心,教师需将信息化与数学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出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正弦型函数图象的变换》课堂活动均设计为信息化环境下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借助信息化学件对函数图象的变换直接进行“数学实验”的操作,从而在不断的观察、猜想、探索、讨论、总结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情感的体验。
活动一、借助课件初步感受A、ω、 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形状及位置的影响
学生打开桌面“活动一”文件夹中名为“参数对图象的影响”的文件,用鼠标左键分别拖动A、ω、 对应的点,观察图象和左边三个参数的变化,并观察变动A、ω、 (A>0,ω>0)对函数图象的形状及位置带来的影响。由于活动一是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的生成,活动一设计难度较低,同时学件操作简单,图象变换明显,结论产生自然,学生利用学件在收获结论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做”数学的乐趣。
活动二、借助课件三角函数图象的三种基本变换
活动二是本节课的重点,分成三个图象变换探究,考虑到学生数学实验的可操作性,笔者设计了探究任务,并将探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有梯度性的实验与思考,使学生置身于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的动态过程中,从而实现重点知识的掌握。以下其中一个探究(函数的纵向伸缩变换)为例:打开桌面“活动二”文件夹中名为“图象纵向伸缩变换”的学件,探究y=sinx与y=2sinx和y= sinx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
实验思考一:拖动A对应的点,将A的值由1变换到2,观察 的图象如何变化。
实验思考二:1.拖动点A,将y=sinx的图象拉伸为y=2sinx的图象,注意观察点B的坐标如何变化。2.点击直线,左右拉动直线,观察图象上对应的点的坐标关系。3.你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出y=
sinx到y=2sinx图象的变换过程吗?
实验思考三:用同样的方法探究y=sinx到y= sinx图象的变换过程。你能总结出y=sinx到y=Asinx的变换过程吗?
本探究活动学件中不仅设计了具有启发学生思考,感受图象形的变化的“实验与思考一”,更设计了协助学生探究图象变换坐标变化规律的“实验与思考二”。学生上下拉动点A,可以观察出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由1变化到2;学生左右拉动直线,可以观察出曲线y=2sinx与y=sinx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两个简单的操作,学生变能从坐标变化的角度总结出图象的振幅变换。实验与思考三能让学生养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本探究中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作用,将信息化与图象数与形的变换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学件既显示了“形的直观”,又体现了“数的严谨”,使学生在“一惊一喜”中达到一悟皆通的效果。
活动三、借助课件探究y=sinx的图象到正弦型函数y=2sin(2x+ )函数图象的变换步骤
篇7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为高效的教学提供了硬件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是教学信息传播的载体。传播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传统教学中,文字和实物的信息传输比较直接和简单,教学信息通道和流量相对来说比较小。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将先进的、宏观的、微观的和课外的教学信息,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集中传递给学生,拓宽了信息通道,加大了信息流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源,比如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寻找课件及与课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相关文件、数据、图片等。可以说,网络避免了单调、重复性的劳动,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效率。此外,网络使研究成果的变得快捷方便,便于研究成果的交流和推广。网络资源等课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浮力》的新课引入,可播放氢气球、热气球的充气与上升的视频录像,同样也可以播放死海中游泳,轮船、潜艇、飞艇、航空母舰的视频录像。
又如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汽化和液化》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可播放热风干物体的视频录像。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的利用》中回声及利用教学时,可播放面对大山壁喊叫、天坛公园回音壁、测海底深度的视频录像。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牛顿第一定律》中惯性现象的教学中,可播放汽车飞越断桥、汽车相撞的视频录像。
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物理教学、物理实验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实验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优化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找出实验中所涉及的概念、规律间的共同之处和各自的特点,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网络化。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并且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使教学目标具体、集中、突出,这样才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
如,九年级第十四章《浮力的应用》中,关于浮力现象的实验,实验需要验证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如,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如果F浮>G,则物体上浮,若物体开始露出水面,则F浮减小。
随着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增大,F浮减小,直到F浮=G,物体就飘浮在水面上。
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十分抽象,对学生来说,既重要,又难于理解。教师通过多媒体画面,就能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实验设计的重点不应是现象的呈现,而应让学生明白物体浮沉的本质。
设计实验时,应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为此,可在实验课件中加入假设结论的思考及现象的描述等,让学生主动思考,也可以引入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思考,将平时见到的现象,引入其中,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件的交互性和大容量,为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将知识结构化和网络化提供了方便。
又如高中物理实验中,《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实验的设计,情况复杂,是实验教学中的难点。运用CAI课件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实验课件,可设计出各种模拟仪器,利用课件的交互性,通过计算机进行实验设计。这样既简单又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了学生的思维容量。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实验课件,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个好的实验课件能使实验有节奏、有次序、有质量地完成,能使教师和学生很好地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物理概念多,定理、公式多,怎样使物理课上起来不枯燥,不那么死板,就要靠好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视频、Flash、CAI等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具体教学中,可让学生讲练结合,自学或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件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课堂知识,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生机活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1.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和学习,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加强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的运用,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中“板书”的时间,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多媒体的使用,真正收到小课堂、大社会的最优效果。
3.活跃课堂,师生互动。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气氛轻松。就某一问题的互相提问、互相论证而言,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与学共同活动和双向交流的场所。教师也是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主导积极性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发挥。
多媒体教学的广阔空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成熟的课件可以通过网络传给每一个学生,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大量练习题、思考题可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可以利用人机对话,促进师生互动,网络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相辅相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一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黄荣怀.多媒体教育网络的设计与开发.北京:1997.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 初中化学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将课堂教学与新型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创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课堂
课堂教学主要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合而成的。其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开展创新型的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我们身边的物质――性质活泼的氧气》时,由于氧气的性质非常活泼,其本身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如果仅仅依靠老师讲解就难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氧气的性质。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关于氧气性质的视频,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氧气的活泼形态。这样有利于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具体,从而打造创新型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教学内容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课本中,虽然插入了很多图片,对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老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将部分静态的图片转化成为动态的视频,更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铁的冶炼》的内容时,虽然教材中插入了一些静态的冶炼图片,但是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少,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观过炼铁厂,所以在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存在较大难度。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flash制作动画视频,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炼铁高炉的结构和炼铁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师生间的交流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扮演听众的角色,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有效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化学与材料》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软件,有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站,并且合理地将相关教学内容添加到网站中,从而让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学习。其中,通过发挥信息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作用,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上网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再与同学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观点。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这个计算机平台,更全面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既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又可以一对全体进行交流。这样在交流过程中,每位学生既是发言人,又是观众。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创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知识,而且需要让学生更好地将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有限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阶段性技能进行检验,并通过综合学生的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阶段性测试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为每位学生创建一个独立的学习账号,再将每一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和重要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到教学平台中;每一阶段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这个网络平台进行自我检测;最后,老师对学生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化学水平,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应用能力。
总之,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率,老师需要不断提高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实景教学;任务驱动;网络道德
Based on the digital campus network environ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Wu Yongqi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line of basic curriculum reform,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urriculum structur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 has been quietly build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y class becomes the new curriculum structure reform and the key content, this series of changes is still in the continually forward exploration. In this great in strength and impetus to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e students learn all the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transported for life practice, has become in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new difficul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for students’ subjectivity, participatory, creative play to create a good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school towards the autonomy of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Key words】digital campus; network environment; virtual teaching; task drive; network moral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由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CAI)向网络教学过渡, “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同时计算机教学已开始从过去单纯的计算机知识教育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信息工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向转变;学生也从过去学习使用电脑向现在的使用电脑学习方向转变。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根据现状开展计算机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以便顺利完成计算机教学任务,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趋势;在此,我简要谈一下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与学,以此共勉。
1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理念更新
计算机是一门前沿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发展更新快。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响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观念,做现代教师,树现代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由此可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中问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计算机教师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目前,我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型教学模式探讨活动中,网络环境是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具备如下优势:
(1)交互性: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集中于一体,采用可视化界面,窗互操作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网络电子教室的建立,增加了屏幕广播、网上监视功能,给交互式学习创造了条件;
(2)实时性:计算机具备高速传输信道,老师可充分利用在线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得到及时迅速的反馈信息,大大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留言板、BBS、电子邮件等都可实现在线跨时空的信息交流。
(3)开放性:开放性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超链接的指引下,在Internet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到达事先不可预料的地方;因为开放性,老师可通过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把新科技、新信息、新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上,增加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
综上,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加强专业学习,掌握相应的网上学习系统开发技术,使之有效为学校教学服务,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推进基础课程改革的进程;
2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以构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构建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学生的地位作用,教学方法、手段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传统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老师占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是一种忽略人性的教育;现代教育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创造地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将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探素与创新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总而言之: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新的教育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更具有优越性,在网络教学中,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关系更容易体现直接、平等、合作关系;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自我构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也可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增强协同工作能力。
3 网络环境下教学实践体会
(1)研究学生、分析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学生、课程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素。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层次,要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特点及规律,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要研究如何突破课程中的重难点,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热心探求未知领域。学生的兴趣大致来源两个方面:一个是本人对自己喜好的事物感兴趣,另一个是在老师等外界力量引导下产生的兴趣;试问一下,从小学到中学,没有老师教学生玩游戏,可他们却玩得轻车熟路,炉火纯青。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兴趣,他们会主动体念游戏带来的乐趣;相反,在一次课堂上,我在讲网页中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时,给一个同学讲了3遍,让他给同学演示一下,结果他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他根本就没听,为啥?一句话“没兴趣”。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机智,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可以实时创设教学情景。
(3)“任务驱动,强化实践”:学习是为了应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转化为能力: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我校,一节课用20分种讲解,剩下20分钟学生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不能没有目的去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使他们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任务驱动不仅仅运用于上机练习,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忽视,根据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将所讲的内容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例如:将办班报、设计课程表作为学习Word2000的教学任务;将制作学生成绩表作为学习Excel的教学任务;将制作班级主页或个人主页作为学习Frontpage2000的教学任务;有了任务,就可以成立兴趣小组,加强合作性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篇10
小班化教学因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密度,更能关注每个学生,为实现让每一个学生乐说、会说创设了有利的环境。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逻辑,不少教师片面追求“众说纷纭”的热闹场面,偏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追求。看似机会多,学生却不一定都想说,听似说得多,学生却不一定都会说。笔者就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试图深入探索口语交际教学在小班环境下的有效实施,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不仅有机会说,而且愿意说;不仅说得多,而且说得好。
逻辑一:小班环境下,学生都乐说,因为机会多了
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与传统的大班相比将近少了一半,为学生参与课堂的交际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教学实践证明,有时课堂上几个学生或部分学生的“热闹表演”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机会多了,学生也不一定乐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交际实践中来,还需要教师精心选择交际话题,并努力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1.精选话题,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有兴趣。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口语交际话题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生活体验的、有话可说的话题。
同样是上《感谢和安慰》,就可选择感谢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或同学这―话题,老师、同学是学生所熟悉的,在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多需要感谢的事:学习用品忘记带了,是同学主动借给自己,学习退步了,是老师的鼓励和帮助,让自己迎头赶上;遇到烦恼,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安慰,自己难以忘怀……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就有话可说,自然也就能积极地参与交际实践。
2.准备先导,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有自信
在课堂中,学生不敢说、不愿说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知该说什么和怎么说,也就是心中没底。如果学生能对交际的话题有所准备,事先预热,就会更有自信,也会对话题更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敢说、乐说,-就要准备先于交际。准备,既可以是课前的准备,也可以是交际前的准备。
3.情境驱动,让学生对口语交际有热情
口语交际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的,生活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把生活搬进课堂”,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欲望。有教师上《风景优美的地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看现场有许多来自外地的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请学生向外地教师推荐家乡的景点。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兴趣就来了,有的介绍金庭王羲之墓、故居;有的介绍越剧艺术村、越剧博物馆、越剧小镇;有的介绍百丈飞瀑、温泉湖度假村、唐诗之路沿江风景线等;有的学生们还挥着导游旗,欢快地奔到教师的面前,热情地推荐家乡的特产;有的还耐心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又如上《我该怎么办》一课,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天小明跟妈妈到东湖游览,不小心与妈妈走散了,他很着急。你们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吗?假如你是小明该怎么办呢?”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人情境之中,把口语交际情境回归生活体验之中,这样就能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思维和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还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例如教第七册《去年的树》一课,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再现小鸟第二年回来四处寻找树的情境,结合教师讲故事,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就会无拘无束的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上演一演,并推选表演好的小组参加全班表演,这样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趣,学生的童趣、童真、童心就会得到最大的展示。
4.多元互动。让学生口语交际更主动
由于对口语交际课目标、要求的内涵认识偏颇,一些教师仍局限于“听话、说话”训练层面,在教学中仅让学生讲讲故事,或者回答几个老师提出的问题等,把多元互动交际,变成单一的你说我听,显然与课标要求相悖。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多元互动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基本要求。
(1)师生互动。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语言交际的参与者,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融入学生集体之中,创造一种师生心理相触、民主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表达交流。
(2)生生互动。这是口语交际课的重头戏,有关资料表明把“集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个体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逐步实现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实施多层次、立体型的组织形式。例如,人教版第四册《在家里》一课,教师在指导看图说图导入课题后,可联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平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想好后说给小组同学听,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小组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并通过小记者采访等,对学生发言进行评选:你认为谁哪件事做得好?说说理由,先在小组说,然后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余同学认真倾听,鼓励他们听后发表看法,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使全体学生在互动中自由地⒂虢涣鳌J迪质ι互动、生生互动、个性主动的信息多向交互传递,逐步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3)师生与媒体之间互动。多媒体能够虚拟儿童喜闻乐见的实景,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境中发生。音像化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和展示与当前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尤其音像化的课件不但能增添课堂情趣,而且拓展了口语交际的多维信息,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交流表达。
(4)师生与环境的互动。如教《压岁钱怎么用》一文学生可以将课堂上讨论的话题带回家与父母交流,并听取他们意见,然后再回到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拓展了我们口语交际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交流表达。
逻辑二:小班环境下,学生都会说,因为说得多了
小班教学,只要学生多说、多练,学生自然会说,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就会提高。然而,教学实践证明,没有要求、不经指导的“随性演说”,并不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口语交际的能力得到提高。
要让学生从乐说到会说,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要求,有指导,并采用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
1.从“随便说”到“有要求说”,让口语交际有目标
口语交际的语言虽然不像书面语言那样严谨,但也不能随意,还是要注意语言规范,礼仪得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标准,严格要求。
比如我在上《我会拼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始,就提出学生在介绍拼图时要把拼图举高,让每个人看清楚,还要声音响亮,让每个人听清楚的要求。之后的教学环节中,也始终以这一标准来评价、引导学生。学生的介绍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得体。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标准,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交际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2.从“自由说”到“有指导说”,让口语交际有方法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交际者,要参与交际,和学生平等互动,更是引导者,要给学生必需的点拨和指导。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困惑,由于口语交际是互动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交际大多是即时生成的,内容也比较分散,教师不知该从何入手进行指导。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聚焦话题,可以让教师的指导有一个抓手,进行有效指导。
聚焦话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一个话题的讨论中,便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比如“能说说你喜欢看课外书的表现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看书呢?”等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可以从这两方面来具体介绍自己的课外阅读。学生掌握了这个例子,这个“一”,就能“反三”地去介绍好其他的课余生活。
3.从“泛泛评价”到“积极评价”,让口语交际有导向
积极的评价,能促进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小班化教学就可充分利用班级人数少,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和互相交流的机会相应增多等特点,采用`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让评价不仅是一种教学反馈,更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