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2 21:4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专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专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转化;兴趣培养;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067-01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

1 教材的原因

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化程度不高。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相比,深度、广度都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2 教师的原因

由于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都没有学习。造成学生的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来处理好初三与高一化学之间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有的对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缺乏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学生的原因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听课时。把握不住知识的重难点,理解不透彻。有的知识印象不深,造成知识缺陷日积月累。

二、转困对策

1 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1)学习生活给予“偏爱”。在平时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去接近他们,多找他们谈心,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召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关心他们。

(2)课堂提问给予“偏爱”。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化学学困生多发问,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在课堂40分钟内多“照顾”学困生。

(3)鼓励表扬给予“偏爱”。对于他们认真的完成一道作业,完成一次劳动任务,某一次作业写得规范,字迹清楚或比前一次有进步时就当众表扬,同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2 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困生转化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乐趣。在导入新课时设问、可以采用故事法、联系实际法、悬念法、实验法等引入新课,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完全可以透过想象看本质。把“看起来好玩”,“听起来有趣”的低水平的兴趣转化为探究原因的兴趣、概括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把暂时的兴趣转变为持久的兴趣、乐趣,甚至为志趣!

(2)让学生體味成功的乐趣。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剑设不同的问题情景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完整、准确的回答问题时,发表独特见解时,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以及准确无误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及时鼓励。并让其他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乐趣。当提问卡壳时,教师要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引导直到他解决问题,并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指出他成功之处。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满足。

(3)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衔接。重点是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老师要在学生学习高中教材前,给学生介绍本门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同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转变学习策略,做好各方面的精神准备。还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可先搞一次摸底测验,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来着重考察。

3 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困生转化

(1)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现代教学观认为: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发展化学,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的开展探究性活动。

(2)把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把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给学困生布置作业要做到少而精,最好是“堂堂清”。这对学困生非凡有利,课内补强于课外补,大大减轻了学困生的负担。

(3)充分利用多媒體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基础学科,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體教学课件利用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直观的表现复杂的理论和概念。

4 归因分类、因材施教,加强教法创新

(1)建立学困生档案,强化个體辅导。每个学困生的情形不同,教师除了在教学中注意解决共性问题外,还应针对每个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因分类,建立学困生个體档案,找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学困生的实质问题。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使学困生将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外自主补充学习。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中的一些美妙的现象来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化学教师应该从培养他们基本操作能力人手。来逐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化学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异常的现象,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去探求新知识的兴趣,此时,应恰当地引导他们学会查阅资料,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和步骤,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达到学习新知识和完善探究能力的目的。

篇2

一、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分类

认识障碍和情绪障碍是学生最普遍的学习障碍。认识障碍是指中学生在记忆、理解、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学习内容认识不清,从而产生的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是指学生由于和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或是由于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处理得不恰当,而使学习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的学习障碍。

二、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

(一)记忆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需要识记、背诵的概念、定理、课文等不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么多次记忆、背诵,还是记得不清楚、记得不牢固;要么记忆出现混乱,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记忆障碍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即使对于很简单的知识也不很很好地掌握,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注意障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障碍,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经常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要么是出神发呆,要么是做小动作或是看课外书,更有甚至和同学交头接耳,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理解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能够理解,或理解起来不是很深刻,又或者理解的时候出现偏差。对于简单的知识或问题,也许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还不是很普遍,而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或问题,学生更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学生对新的知识往往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理解障碍的产生。

(四)思维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思维方面的困难:(1)在思考力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很好地对概念、对象和空间关系进行良好的理解,概念很难形成;(2)缺乏灵活性的思维或思维比较狭窄,分析综合能力欠缺,联想不流畅;(3)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不是很强,常常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4)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差,无法解决复杂、深奥的问题。

(五)情绪障碍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情绪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主要是:一是情绪波动大,快乐时忘乎所以,愤怒时不管不顾,恐惧时裹足不前,悲哀时无法自拔;二是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是失落、沮丧,甚至产生忧郁、焦虑的情绪;三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调节心态。

三、中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师生沟通缺乏,互动的正面效应无法产生

师生缺乏沟通表现在相互不了解上: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不了解。双方互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就不会发生互动,沟通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教师都是长年教授同一学科,对他们来说,由于有了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所有知识都是简单、容易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没有丝毫困难的。因而教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只是经过一两次知识循环就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随后结束课程。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和能力水平开展的教学,必然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因而产生学习障碍。

(二)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得不到鼓励和表扬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总是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所教知识学好,因而不注重与学生间情感的培养,总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一味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开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讲多少遍”,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承认、鼓励和表扬,这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相反,责备和批评只能增加他们的学习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

(三)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长娇生惯养,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和精神,一遇到复杂的问题就烦躁、厌恶,不肯动手、动脑,总是等待教师或其他同学给出答案或结果;对于教师留的作业,不自己独立完成,要么拿来同学的“参考”,要么上网搜索答案,养成了坏的学习习惯,从而对日渐艰深的知识产生了学习障碍。

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的学习障碍也不同,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以便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四、中学生学习障碍转化的对策

(一)教师要和学生充分沟通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的过程,缺少了师生间的沟通,教学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师生充分沟通的基础是相互了解,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及时向教师请教咨询。在此基础上师生间就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从而为转化学生的学习障碍提供基本的条件。

(二)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差异之所在,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同样,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障碍,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并不一定不存在学习困难。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山上,针对不同学习障碍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进而克服学习的障碍。

(三)教师要加大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篇3

关键词:中西比较诗学;对话;危机;话语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2-0165-006

当代社会是一个强调对话的社会。在对话成为时代主潮的背景下,中西比较诗学的基点也一跃从“比较”转向了“对话”,走向对话成为中西比较诗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中西诗学对话在大大拓展了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视野及思路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走向对话的中西比较诗学由此成为比较学界令人瞩目的焦点。

一、中西诗学对话的缘起

中西诗学对话既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下的时代产物,同时也是诗学自身领域内中西两大诗学体系互为“他者”、反省自我的必然结果。

首先是中国传统诗学在西方诗学冲击下凸现出的“现代转型”使然。中国传统诗学是在自身文化系统内生发的一套诗学体系,无论是在内在的文化底蕴还是外在的理论表述上都迥异于西方诗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诗学一直受到中国学人的珍视。然而,进入近代社会以后,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急遽变化,中国传统诗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当时整个时代氛围密切相关的。19世纪中叶后,古老的中华封建帝国一下子从四方仰慕的天朝大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当时一批具有先进意识的先觉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西方的巨大落差不仅体现于政治、经济、军事层面,同时也体现于思想文化层面。1894—1895年中日的失败和的流产更让他们痛楚地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上的“船坚炮利”和政治上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不可能挽救中国,唯有借助思想文化的启蒙,发动民众,实现近代中国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由于中国旧有的文化传统长期陷于自我封闭之中,已不可能自主生发出时代迫切需要的近代思想意识,人们只好“别求新声于异邦”,向西方寻求先进的思想文化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就此走向“全盘西化”的道路,这一方面是由于先觉者们浸染于中国传统文化太深,在感情上对她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他们在引介西方文化之时已理智地察觉到了它的不足。因此,他们引入西方文化并不是用它来替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要借助西方文化的参照,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中国传统诗学即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自身的现代转型的。早在1905年王国维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在肯定了西洋新学语的输入对于转型中国传统诗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分析指出,中西学术话语各有其片面性,不能盲目认定西方的学术方式就是绝对地好,应该借鉴西洋文学批评的长处来补足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不足。进入20世纪30至40年代,随着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深入,以朱光潜、钱钟书为代表的中国比较学者更加注意到在中西诗学的融通中“转型”中国传统诗学,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建国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被迫中断,中国的文学理论一古脑儿地倒向了苏俄文论。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现当代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文论又一边倒向了西方现当代文论。于是,当人们冷静地审视当代中国文论的现况时,有关中国传统诗学现代转型的呼声再次在中华大地上空响起。回顾中国文论近百年间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实现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可谓是一个世纪性的主题,寻求与西方诗学的对话就成了中国传统诗学实现自身现代转型的必然抉择。

其次是西方比较诗学界对于包括中国传统诗学在内的东方文化视野的吸纳使然。美国学者厄尔·迈纳(Earl Miner)在其《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记》一书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东西方的原创型诗学体系都是在各自的文化系统中产生的,“跨文化”是比较诗学的最根本性的特征。[1]众所周知,西方奠基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诗学》之上的理论体系,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内的表述方式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从根本上讲,它们是属于同一个西方文化圈内的诗学体系。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诗学则完全属于另一个与西方文化几无直接关联的异质文化圈。巨大的文化差异过去曾使不少西方学者对中西诗学比较的可行性感到难以想象。然而,比较诗学的“跨文化”特征决定了比较诗学必须有勇气去跨越不同的文化圈子,否则,比较诗学很难名副其实。而且,中西诗学间的巨大差异固然给中西比较诗学在整体研究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它同时也为比较诗学研究走向深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因为完全“非西方化”的中国传统诗学不仅为西方诗学提供了一面反视自我的“镜子”,而且更为难得的是,在许多方面中国传统诗学都与西方诗学有着一种令人瞠目的互补性。显然,缺少中国传统诗学的参照,西方诗学无法奢谈所谓的一般文学理论。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美国华裔学者刘若愚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向西方学界介绍中国传统诗学的“铺路”工作,得到了西方比较学界一些有识之士的赞赏与首肯。美国学者纪廉(Guillen)曾赞同地表示:“在某一层意义说来,东西比较文学研究是,或应该是这么多年来(西方)的比较文学研究所准备达致的,只有当两大系统的诗歌互相认识、互相关照,一般文学中理论的大争端始可以全面处理。”[2]25而迈纳基于东西方文化视野的比较诗学研究也是得益于刘若愚的启发。不过,更能体现西方比较学界态度转变的当属乌尔利希·维斯坦因(Ulrich Weisstein)。美国学者维斯坦因一向以治学严谨、持论公允为国际比较学界称道,他早年撰写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一书被公认为关于比较文学的权威性著作,然而就是在这本书里,他对东西方跨文化间的比较研究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 但随着西方比较学界对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日益关注,他对自己的上述观点作了反省,对未能在过去看到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必要性感到后悔。通过与中国同行们的交流,他提出了“绝对的平行”的观念,对那种没有事实联系的,非历史的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持肯定态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与包括中国诗学在内的东方诗学体系进行对话的必要性。可以说,西方学者掀起的一轮又一轮的与东方诗学对话的热潮,既得益于西方比较诗学界对东方视野的拓展,同时也是比较诗学渴望走向深化的历史必然。

总之,正是相互间的“互见”及借鉴的需要使得中西诗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对话之途。不过,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中西方所面临的对话语境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两者对于对话的期望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中国诗学而言,对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以此来推进当代文艺学的建设,诚如、童庆炳在《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序言》所表述的:“中西比较诗学正意味着一种返回原初诗意根基的举动。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相比较,固然要寻求二者的共通性与差异性,但根本目的并不在此。这个比较本身并不基于一个无所不在的视点,而只能是基于中国诗学的前景这一特定视点。这一特定视点是由我们的‘成见’。我们总是基于自己的‘成见’,从自己的‘成见’出发,超乎‘成见’而又返回‘成见’去比较的。中西诗学的比较,说到底为的是中国诗学的前景。而这种前景并不能凭空猜测,我们宜站在原初诗意根基上去眺望前景。所以奔向前景正意味着返回原初根基。因此,中国诗学是为解决自身问题,为摆脱自身困境而求助于中西比较诗学的,这种比较实际上就是对中国诗学自身的原初诗意根基的寻找。”[3]而对于西方诗学而言,对话的真正目的在于调整自身诗学体系的偏狭与不足,使之上升为一种更具普泛性及适用于更大范围的共同诗学。毫无疑问,中西诗学在展开平等对话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我们决不应该将对话的主动权拱手相让。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与西方诗学对话中寻求传统诗学现代转型的同时,必须对西方式的“共通性”、“一致性”保持一种民族性的警觉。一旦背离了上述立场,将使我们在中西诗学对话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事实上,当前中西诗学对话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我们正陷入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之中。

二、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

对话,已成为当今中国比较学界的一个热门口号。应该说,走出自我封闭,主动寻求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体现了中国比较学界可贵的自觉意识和令人称道的国际眼光。但与此同时,我们在与西方诗学的对话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理解对话以及如何去实施对话,在这些方面,中国比较学界的应答显然不够尽如人意,由此引发的中西诗学对话“危机”在所难免。

首先是理论层面的危机。如前所述,中西诗学对话是在中国传统诗学实现自身现代转型的特定历史语境下凸现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参与其中的中西诗学对话的终极目标必须是以实现中国传统诗学现代转型作为其最后的归宿,然而占据中国比较学界的主导性意见却是:中西诗学对话的目的在于相互间的“理解” 和“沟通”。不可否认,中西对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双方“理解与沟通” 的作用,但是,对于中西比较诗学而言,“理解与沟通”绝不应是中西诗学对话的全部目的,甚至可以说不是主要目的,因为中西比较诗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达致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而是以实现自身诗学建构为终极指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西诗学对话作为一种深化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手段,其最终目的必定是服从于中西比较诗学的最终目标的,因此,中西诗学对话的最终目的并不止于和西方诗学寻求“理解与沟通”,而是要通过与西方诗学的平等对话,最终实现中国当代诗学的理论建构。关于这一点,钱中文曾正确地指出:“东西文化交流的目的,自然在于互通文化上有无,形成文化互补,但这不是目的的全部,而交流的深层意义还在于引入外国文化中的有用部分,用以激活本土文化,从而进入创新,推动整个文化的发展”。[4]在他看来,不唯文化对话是这样,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话也是如此,所以,他把中西文学理论的对话概括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把“对话”偏解为“理解与沟通”,钟中文的上述主张一直未能引起中国比较学界应有的重视,其中的缘由的确引人深思。多年来,中国比较学界一直热心倡导中西诗学对话,这个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不应否认人类之间存在着“一致”与“共通”之处,但一致性与共通性的获得绝不能是以牺牲民族性、差异性为代价的。因此,中西诗学对话的当务之急不是“总结不同文化体系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从不同语境,通过对话来解决人类在文学方面的共同问题”,而是恢复对话的应有之义,向各种形式的话语“独白”宣战,在多元对话格局中实现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型。由于中国比较学界一味强调中西诗学对话的一致性、交流性,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中西诗学之间的差异性和对话的建构性,使得我们未能真正置身于中西诗学的对话当中,中国诗学更多地是充当了被西方诗学阐发、说明的角色。

其次是实践层面的危机。这是理论层面的危机在实践层面的直接延续。由于中国比较学界把中西诗学对话偏解为“跨文化的理解与沟通”,于是,在寻求中西诗学对话的具体路径上,除了强调中西诗学间的相互译介外,尤其重视中西诗学间的双向“阐发”。作为由中国学者首创的研究方法,阐发研究一直被视作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相并列的一种基本的比较文学方法论。[5]189 进入20世纪90年代,它又引人注目地同中西诗学对话联系在一起。中国比较学界乐观地认为:“‘阐发研究’是一种‘开辟道路’式的研究,好比战场上的先头部队,担负着开辟道路、扫清障碍等任务,为后续部队打开一条前进的通道。阐发研究正是使中国文学真正介入国际性文学交流与对话,寻求中西融汇通道的最佳突破口,它创造了从术语、范畴到观点和理论模式等多方面的沟通的条件,扫清了中西方相互理解的一些障碍,为中西比较文学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通道。”[6]204 在他们看来,阐发研究作为中西诗学实现对话的必由之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探究一下“阐发研究”的历史流变及理论内涵,上述的结论远非那么可靠。

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中国学者如王国维、吴宓、朱光潜等人已事实上开启了援用西方文学理论来阐发中国文学及文论的先河。不过,“阐发法”作为一种特定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正式提出却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1976年,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在他们所编的《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的“序言”中大胆地把晚清以来中国学者“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称作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派”[7]。三年后,古添洪在《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一文中,明确地把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从事中国文学及文论的研究命名为“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提出后,立即遭致包括中国大陆学者在内的国际比较学界的一致批评。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一国文学都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不要说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古老悠久文明的国家……完全以自己的民族文学的模式去衡量别的民族的文学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粗暴的……这反映了一种帝国主义的态度;反过来,完全要按别的民族文学的模式来衡量自己的文学也同样是幼稚的、卑怯的,这反映了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和奴化心理”[5]205。不过,大陆学者认为阐发研究的“症结不在方法本身,而在于它的解释者提出的界说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全的” [5]206,认为阐发研究不应该是单向,而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是不同民族文学的相互阐发、相互发明……特别是在理论(或曰诗学)的领域内,将不同民族的文学理论互相阐发,对于文学理论的建设有特殊的意义”[5]206。然而,尽管在理论表述上,大陆学者使阐发研究全面化、系统化了,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阐发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论自身存在的难以克服的理论缺憾。阐发研究,无论是单向的还是双向或多向的阐发,究其实质“是指用外来的理论方法去阐明本土的文学创造,即以形成于一种文化系统中的文学理论批评模子去分析处理形成于另一文化系统中的文学现象”[8],但问题是用形成于其一特定文化模子内的文学理论去“分析处理”另一文化模子内的文学与文论在方法论上是否合理? “文化模子”是由美籍华裔学者叶维廉提出来的。在《东西方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一文里,他指出:人类所有的心智活动,不论其在创作上或是在学理的推演上以及其最终的决定和判断,都有意无意地必以某一种“模子”为起点,“模子”是结构行为的一种力量,决定人的运思及行为方式。文化的含义更是人类结构行为的意思,由于文化因人而异,因而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子并由此形成文学模式的差异。因此,在进行不同类型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比较研究时,不应该用一方既定的文学“模子”硬套到另一文学之上,“模子”误用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歪曲及破坏性。[2]1单从方法论角度着眼,阐发研究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模子”误用。希望用阐发研究来为中西诗学对话“扫清障碍,开辟道路”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中西诗学对话必须寻找新的路径。

三 走向语言阐释之途

必须指出,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危机并非中西诗学对话危机的全部,甚至只能说是当前中西诗学对话危机的一些表征,另一种深层次的“危机”还远远没有引起中国比较学界的足够重视。仔细地审视我们有关中西诗学对话的讨论,不难发现,尽管人们对中西诗学对话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对话的基础、对话的意义及前景等问题发表了不少看法,甚至“话语”一词也频繁出现于专家们的论文中,但绝大多数的议论都无一例外地忽视了对话的语言性这一话题,而语言性恰恰是对话的根本性特征之一。其实,西方的对话理论都十分关注对话的语言性特征,甚至直接把对话理论称作“普通语言学”或“超语言学”,就是要强调对话研究不能忽视语言视角的参与,因为它们“研究的都是同一个具体的,非常复杂而又多方面的现象——语言” [9]。毫无疑问,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要从根本上予以消除,必须引入语言研究视角,借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话来说,就是“走向语言之途”。

对于比较诗学而言,语言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过。尽管从一开始比较文学就被界定为一种“跨语言的文学研究”,但语言问题一直未能够引起比较学界的足够重视。自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奠基人梵·弟根(Van Tieghem)把精通多种语言视作“比较文学家的必备之具”之后,尽可能多地通晓欧洲各国的语言就成了早期欧美比较学者们的一个共识。事实上,出于家庭背景或学术渊源上的原因,对于他们而言,同时掌握西欧几个主要国家的语言如法语、英语、德语等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是再多上一二门欧洲其他国家的语言也是常有的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 )表示,包括比较文学在内的文学研究“不必考虑语言上的区别”时,也就丝毫不用奇怪了。可以说,欧美比较学者之所以如此忽视语言在比较诗学中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欧美诸国的语言间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同属于一个统一的印欧语系,彼此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因此他们不可能去关注比较诗学中的语言问题。然而,随着中西比较诗学的展开,语言问题的重要性与尖锐性突出地显现出来。反映在中西诗学对话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中西诗学的话语问题。

话语无疑是困扰当今中西诗学对话的核心问题。中国比较学界曾就中西诗学对话中的话语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下述共识:中西诗学对话如果完全采用西方的那一套话语,如果只用这套话语所构成的模式和规则来衡量和诠释本土文化,那么大量最具本土特色和独创性的活的文化就有可能因不符合这套话语的准则而被摒除在外。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用完全属于本土的文化话语来和他种文化进行对话。在笔者看来,中西诗学对话不能完全采用西方诗学的一套话语,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形成对话的最起码条件是至少两个声音的存在,缺少中国自身诗学话语的参与,任何形式的中西诗学“对话”都不可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只能是西方诗学话语变着法的“独白”。至于“我们也不能用完全属于本土的文化话语来和他种文化进行对话”的建议则有必要重新审视。试想中国诗学如果不用自身的诗学话语,那么我们该用什么诗学话语去与西方诗学对话呢? 看来,问题出在对诗学话语的理解上。

从本质上讲,“话语是指在一定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中形成的思维,言说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法则,是一种文化对自身的意义建构方式的基本设定。”[6]262 由于话语总是在具体的言说中才成其为话语的,因此,诗学话语在言说中必然具体呈现为一系列渗透着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概念、范畴或术语,以及其特有的言说方式和意义生成方式。固然从整体上着眼,中西诗学对话是中西两个诗学主体之间的对话,但在具体的对话过程中,中西诗学对话又必然表现为中西诗学话语间的对话,因为任何形式的对话都是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话语才能得以实现的。正因此,任何关于中西诗学对话的考察都必须是基于中西诗学话语之上的研究。应该说,中国传统诗学曾在自身的文化系统内形成了一套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诗学话语系统。然而,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西方诗学话语的大量引入,中国传统诗学话语系统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在西方诗学话语系统“条理明晰”、“义界分明”等“现代性”特征得到极力渲染的同时,中国传统诗学话语体系却被冠以“逻辑匮乏”、“概念含混”等恶名痛加贬斥,直至被彻底打入冷宫无人问津,最终导致当代中国诗学话语的“失语”。所谓“失语”,并非指当代中国诗学没有一套诗学话语系统,而是“指她没有一套自己的而非别人的话语规则。当文坛上到处流行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象征、颓废、感伤等等西方文论话语时,中国现代化文论就已经失落了自我。她并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话语系统,而仅仅是承袭了西方文论的话语系统”[5]252。不可否认,与西方诗学话语相比,中国传统诗学话语确实存在着诸如“条理欠明”、“义界不清”等方面的不足,但这并不能抹杀中国传统诗学话语在直观、形象、多义的诗意传达中的过人之处,而这恰恰是讲求义界分明、逻辑严整的西方诗学话语所无法比拟的。中西诗学话语可以说是各有短长、瑕瑜互见,并且体现出一种惊人的互补性,一方之所“长”,恰恰是对方之所“短”,这就为双方的诗学话语对话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诗学话语固然要在借鉴西方诗学话语的基础上实现传统诗学话语的现代转型,与此同时,西方诗学话语也必须参照中国传统诗学话语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事实上,西方社会从20世纪初开始就已经注意到了自身话语的“危机”,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语言转向”都可以视作西方人试图调整自身话语的一种不懈的努力。至于西方人能否在自身语境内实现自我调整另当别论,但西方人已经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对自身话语进行调整的必要性。这也反过来警示我们,不要对西方诗学话语过分迷信,要对本民族的传统诗学话语充满信心。否则,在中西诗学的对话中,我们将不得不再一次面对中国诗学话语的“失语”的尴尬。

中西诗学对话无疑要在双方诗学话语之间展开。既然中西诗学对话的深层次“危机”是对对话的语言性特征的忽视,那么破除“危机”的必然出路就在于突出对中西诗学话语的语言性分析。其实,早在写作《语法与表现: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美学的汇通》、《语言与真理世界:中西美感基础的生成》等文章中,叶维廉已经注意到了对中西诗学话语进行语言性探析的重要性。但由于他仅仅把语言视作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故而他把中西语言的异质性完全归结于中西思维的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持此观点的远非叶维廉一人,国内比较学界也通常把汉语言与印欧系语言的差异性归因于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应该说,从思维影响语言的角度说,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语言从来就不仅仅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意味着人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同时,语言从一开始就参与了思想的形成。因此,在事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内涵上,不应该仅仅纠缠于究竟谁决定谁之类的无谓之争,而应该关注二者事实上存在的同构关系。明确了这一前提,我们才可能对与思维、语言密切相关的诗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比如人们在谈及中西诗学的根本差异时,总是要归结于中西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其推论过程通常是这样的:中西诗学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中西哲学的差异,而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异在于中西思维上的差异。关于中西思维的差异,人们又往往满足于综合性与分析性、模糊性与明晰性等诸如此类的描述性说明。由于缺少必要的学理性的证明,常常使得上述的结论与断言充斥着太多的主观性与随意性,由此推演出的中西诗学的比较论断的说服力可想而知。思维固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思维的认知只能是个体感悟式的。事实上,由于语言与思维存在着无可辩驳的同构关系,我们完全有可能借助对语言内在组织形式的剖析达到对人类思维模式的理性认知。我们突出对中西诗学话语的语言性特征的分析,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阐明中西诗学差异的根本所在,并通过对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融合和转换的揭示、归纳和总结,为中西诗学深层次的理论对话的展开创造必要的条件。由此,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将不可避免地告别惯常的文化或哲学比较模式,围绕着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融合和转换这一主轴,坚定地走向中西诗学的语言阐释之途。

参考文献:

[1][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札论[M].王宇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8.

[2]叶维廉.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

[4]钱中文.对话的文学理论——误差、激活、融化与创新[M]//乐黛云,等,主编.多元文化中的文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32.

[5]刘象愚.比较文学方法论探讨[M]//钱中文,主编.文学理论方法论研究.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6]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7]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垦拓在台湾[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2.

篇4

[关键词] 信息化社会; 教学设计; 理解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陈明选(1957—),男,重庆开县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E-mail:。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人类知识正在急剧增加,社会变化的新需求已无法通过基本技能训练来满足,对知识的简单记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不变的竞争优势。学习能力的获得不是光靠对知识的记忆和训练,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内化知识而获得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人才具有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社会中,决定一个人发展潜力大小的往往不是他所掌握知识的数量多少,而是他所创造知识潜力的大小。诺贝尔奖得主西蒙(Herbert Simon)指出:“知识的意义已经从能够记忆和重复某些信息,转变为能够搜寻和使用信息。”网络化时代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改革,追问着课程与教学的姿态回应。那么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如何承担社会的变革使命,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信息化社会的学校课程与教学诉求

(一)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创造力和全球视野

信息时代以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为特点,打破了学习环境和人类交往的局限,实现全球化的信息融合。新的时代将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也更加关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各国经济的竞争就是对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所以高效学习成为教育变革所追求的目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需要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全球化的能力,关注和培养学生形成统整、融合、连贯的知识,具备适应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尤其是对知识和信息的整合能力以及跨国理解的能力等,都是基于对知识和信息的理解和应用。可以说,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和信息的整合,才能实现高效学习。教育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教学设计作为课程目标落实的一个基本环节,也必然要受到重视。

(二)课程内容的重构:综合化和开放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往学科和知识的分化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割裂,学生不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课程内容将学生的个体发展分割开来。但在这样一个知识激增、强调合作和整合信息的时代,课程内容正在实现综合化和跨学科统整,尤其课程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开放性和灵活性。而课程的综合化和开放性特征也正回应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知识变成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不再是封闭、稳定的意义系统的客观反映。面对知识的开放、多元和综合化,需要学校教育以宽容的姿态来接受外来文化和知识,而接受知识的前提是理解,基于理解的知识才能体现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可延展性,因此也需要从强调知识的掌握转变为重视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教学方式和模式发生重大转变,教学手段出现多样化和现代化,学习方式强调自主、探究和协作。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其角色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终身学习者和知识建构者,而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领者、知识的导航者。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与环境、自我、学习内容之间的一种建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发现以及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求,也要求我们对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因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学习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内在使然。教师必须重新思考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从注重记忆、结果转变为注重理解、过程和创新。

(四)教学的本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篇5

一、课堂表现

1.基础欠缺,信心不足。有些同学对计算机的理论常识不了解,对一些专用名词不关注。如老师说菜单栏,他不知道是哪里。对于像从因特网上找到一些网站或下载特定的图片、素材之类的常规操作,有的同学也比别人慢很多。他们担心自己会做错,怕会弄坏电脑,一有问题就茫然无措,也不敢跟别人交流。2.操作技能及习惯不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程内容之一就是对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们在软件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比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不会使用常用软件等。3.应付任务。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兴趣,只是在老师或组长的监督下,才勉强参与。他们对上网聊天、游戏等有兴趣,只要一有机会不管作业是否完成,便开始上网。造成问题堆积,跟不上教学节奏。

二、成因分析

1.个性原因。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情感、理解等方面也是不同的。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性格活跃的同学就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性格较内向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即使听不懂、看不明白,也不会求助同学,不善于和同学交流,更不会举手问老师。2.家庭环境的原因。我校的有些同学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没有电脑,只能依靠小学、初中的部分年级一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造成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课堂上的内容得不到很好消化,不敢下手。另外有些家长认为用计算机都是玩游戏的,丧志,影响学习,等孩子长大了电脑是早晚会用的,就让他们晚点用,家长也省去监督的任务。3.自己没有积极学习。由于信息技术课从小学到初中不要求统一考查,造成被其他科目挤占的情况很多,没有弄清的知识、技术要点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还有的同学就是自控力差,喜欢玩,老师一不关注就要开小差,形成“学”“玩”不分,甚至弄虚作假,只玩不学。久而久之,对学习就会产生懒惰的心理。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英语 学困生 素质教育

一、利用电影教学弥补做的经验的不足

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首先给学困生丰富的具体经验。学生只记忆一些普遍法则和概念,没有具体经验作支撑是不行的。对于语言、符号的学习要从做的经验和观察的经验出发,对于做的经验,我们很难实施。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设计时,要尽量引用图片、电影片段、动画、视听材料等,从这些观察的经验出发,逐步过渡到抽象语言的学习。

作为海量信息的携带者,电影作为英语自主学习的最佳素材是毋庸置疑的。电影学习的核心功能在于能够把电影情境与对白文本紧密结合起来,把声音、影像、文字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者视觉、听觉、感觉方面都得到满足。电影不仅可提供丰富的语言词汇,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文化,了解国外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情境体验,同时也可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因素。高中学业非常紧张,学生始终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每周拿出一节英语课的时间来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片段,不但可以缓解学困生的紧张情绪,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的一些跟电影情节相关的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一个问题,通过讨论交流之后,小组每个成员都对这一问题的不同部分用英语发表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困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协作学习的能力。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故事讲述了普普通通的医疗器械推销员克里斯·加德纳(威尔·史密斯)历经生活的艰辛,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勤恳的努力,最终迎来幸福生活的故事,这是一部十分励志的影片。电影中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还有大量经典的台词,“Martin Frohm: What would you say if man walked in here with no shirt, and I hired him? What would you say? 马丁:如果我雇佣了一个没有穿着衬衫走进来的人,你会怎么说? Chris Gardner: He must have had on some really nice pants. 克里斯·加德纳:他一定穿了一条很棒的裤子。”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也给我们发自内心的深省,本片主要从主人公Chris 那种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和在生活中的努力拼搏的精神唤起学习者的共鸣,丰富学习者的情感。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分层次教学

每个学困生的成长环境、自身素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正视学困生的差异性的存在,避免教学中的“一刀切”现象,施行因材施教,充分发掘不同层次的学困生的潜能,关注不同层次的学困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建立点对点的指导,层与层之间互助学习的立体教学模式。

因此,课堂教学在讲授同一教材内容时,应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程度做参考,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异步分层,做到教学“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同时学生全员参加,各得其所。

三、引导学困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当今世界,网络已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资源的利用更是被广泛认同,但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本人认为,作为我们中职英语教师来讲,要正确引导学困生合理科学地运用网络资源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以满足学困生对英语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一)教师应为学困生提供一些好的网络资源

网络课堂、网络学校、在线学习等形式的学习方式更是对英语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学困生创造了节奏轻松、气氛愉悦、有参与感、易于理解、内容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了学困生学英语的学习热情。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好的网络资源,是很多学困生在网络学习中的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教师要为学困生提供一些权威的、好的学习网站或网页,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有效的学习资源。

(二)加强学困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困生的信息素养主要是指培养学困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困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困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困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困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结论

总之,如果单纯的、一味的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并一定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与结果,只有从中职英语学困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这样的结合方式也能更容易让英语学困生接受,也更能发挥各自优点的同时也能把两者相结合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宁、李玉梅,信息技术让学生们爱上“枯燥”的英语课[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篇7

关键词:中专生;化学;学习困难;教学改革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低质量的生源进入中专学校,低质量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畏难心理,尤其是对化学的学习。而化学课程是我校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基础课,学生必须要受到必要的化学教育,提高化学素养,才能为学习各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工作需要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也才能满足我国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的现实需要。

1.中专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1)化学课程学习目的不明确及学习兴趣不浓厚。大多数学生还不清楚化学对于实际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学习目的不明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关于化学对生活的影响一点认知也没有,认为学习化学只是学校安排的课程。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2)不良的化学学习习惯。中专学生大多数没有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复习的习惯,能把化学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则更少。

(3)化学学习自主能动性不强。主要表现在完成化学课后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未听懂的课程等方面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较少,一般要与同学讨论或是向老师请教才能完成,更有少数部分学生直接抄袭其他同学的。

另外,中专学校学习风气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网络的新奇信息、游戏对于学生的诱惑, 家庭教育都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2.基于中专生化学学习困难改革的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中专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源于各个不同的方面,解决这些困难就需要对其形成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1)明确化学与食品加工专业的关系。上化学的第一节课我就给学生讲化学与食品专业的关系,向学生讲解食品营养成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只有掌握了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积极推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实验、趣味实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相互衔接。在学习化学教材前,我有选择、有重点的复习初中知识,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及在食品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做到初中与中专知识的衔接。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复习、做笔记,等等。并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中专教学环境。

(5)在化学教学中适当穿插德育教育。中专学校注重技能培训,有明确的职业定向,且与企业单位、实习基地结合紧密,通过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做学生思想转化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6)深入食品企业参观学习,体验专业技能的应用。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带领学生去雨润公司参观生产线和检验车间,请生产技术员讲解生产流程等,并利用周末调查食品的色、香、味及其化学变化。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具体认识到化学在食品专业中的重要性,增加了学生对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使学生思想上对化学学习有一个质的飞跃。

(7)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俗语说得好,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老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及业务的熟练程度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3.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采取的措施对学生基本理论、实践技能的学习、掌握都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现象。中专生这个年龄,情绪波动比较大以及本身对学习的认识态度,直接影响了化学的学习。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2)化学学习困难的情况一旦形成,转化的难度非常大,其转化单靠教学改革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需要化学教师、班主任、教务处以及学校充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要求教师要不断获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 婧.中职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3):19.

篇8

关键词 初中 生物课堂 不良学习行为

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度地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果。学生学习行为贯穿于课前、课堂和课后,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初中生物课堂为例,对不良学习行为从定义、特征、原因及转化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进行组织和管理,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 主要概念定义

学者们对学习行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有的学者认为,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行为形式与方法,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另外一种观点则将学习行为定义为,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的结果,它的产生与持续首先基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价值判断及对学习结果的估计,学生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在获取和应用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而存在差异。本文中的学习行为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和动作,是可以被观察的。学习行为有课堂上的和课堂外的,同时按照学生行为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其引起的后果,将其也可分为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不良学习行为,积极配合课堂教学的行为是良好的,而不能遵守课堂纪律,甚至破坏秩序的行为则是不良学习行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不良学习行为。

2 不良学习行为现象

课堂学习习惯和方法差。学生上课前不会主动预习课堂内容,上课铃声响后,没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时被老师或者同学提醒,才会在书上记几个字,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主动思考,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能和老师进行互动,消极接受知识;对于老师要求完成的课堂作业,敷衍了事,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常常发呆、走神,精力不集中,睡觉或做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如听mp3、看其他书籍、玩手机等一些与课堂不相关的事情,不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或者生物实验,即使参加的话经常和其他成员聊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话题。

课堂纪律差。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经常在课堂上打闹,故意干扰课堂纪律,严重时还发生与教师顶撞的现象。在生物实验课上,不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3 不良学习行为原因分析

3.1 学生个体因素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他们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厌学;有的初中生会因为不喜欢生物老师,或者这个老师的对其的不当批评,从而产生不当学习行为;另外,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压力和责备,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习得无助感,消极对待学习。

3.2 教师因素

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设计单一、呆板,只是单调地讲教材,不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有的老师受职业倦怠的影响,工作热情不够,对学生冷淡,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学生,这种不和谐、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对立与冲突,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其他因素

在初中,中考的考试项目里没有生物,因此,在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眼里,生物是相对于数学语文等科目的副科,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而且,有些学校在排课表的时候,经常将生物课排在下午,这样,学生上课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睡觉。

4 不良学习行为转化策略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驱力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和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等,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让学生不应该只是单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或者考试而学习,而是注重学习过程,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提高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从而可以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

4.2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新课程提出初中生物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即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自主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是关于一个问题的探究,也可以是关于一个现象的探究,通过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学生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轻松愉快地学习。

4.3 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必须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家长应该与教师形成积极的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彩霞.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生课堂学习行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陈华.不良学习行为的成因及转化策略.中学课程辅导,2011:107-108.

篇9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背景;调查研究;转化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并且相继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旨在提高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初中教育处于我国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此也备受关注。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提出是初中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一部分学习语文吃力的学生而言的,这些学生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自身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吃力,而且成绩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里,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做一定的探讨。

一、农村语文学困生形成的背景

1.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

家庭原因是导致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笔者的实际调查,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民朋友都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情况,任其发展,导致孩子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或迫于生计不得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则成为留守儿童,与知识水平较低的祖父母一起生活。于是学生在学习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良好的帮助。这样的原因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较低,不仅不能准确地掌握初中语文知识,而且在一次次的学习受挫后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变成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文学困生。还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失母爱或父爱导致性格上不愿意与人交流和沟通,无心学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积极性,进一步把学生推向语文学困生的队伍。

2.社会环境对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在学校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开设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营业性场所。但是由于农村地域的特殊性,一些黑网吧、KTV、酒吧等不适合初中生却又充满诱惑力的场所屡禁不止。加之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及模仿欲,他们喜欢去模仿成年人去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年纪的事,例如,抽烟、喝酒、赌博和早恋等,想借诸如此类的行为来彰显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些不良的社会因素无疑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他们可能沉溺于其中,乐此不疲,对学习却拒而远之,望而生畏,最终使一部分学生彻底沦为初中语文学困生。

3.学生的自身原因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影响

笔者认为学生个体对自身学习初中语文的影响是造成农村孩子成为语文学困生的一个关键原因。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及其家人的溺爱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懒惰不愿思考的恶习。怕吃苦、怕动脑、不思进取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本人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另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小范围里取得一定的成绩就放松了自己对学习语文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找不到语文学习的语感与方法,从而变成初中语文学困生。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在本质上是爱学习语文的孩子,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及技巧,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所以他们在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学习时间后仍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不仅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因遭受挫败而产生厌学语文的情绪,致使这部分学生也逐渐迈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群体。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的语文学习基础较差,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即使有不懂的地方也不敢或者不愿意去请教老师及同学,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所欠缺的语文知识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跟不上语文老师上课的节奏,自身心理上的压力以及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会让学生更自卑,情绪更低落,最终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而沦为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实际调查

结合实际的考察,目前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数量是城镇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几倍,这部分学困生的语文成绩长期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这部分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但是具体分析每位学困生的具体原因时,我们总是能够在之前第一部分的三个原因中找到每个人所对应的缺点。综合分析后,可以将学困生的现状归为以下几点: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没能学好语文,受到老师和父母的压力后逐渐对初中语文课程不感兴趣,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更有甚者演变为对语文老师的不喜欢,这些因素会严重阻碍农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进程。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语文的基础较差,语文基础知识及语法知识还未能掌握,从而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和分析出来的句子错别字与语法错误严重,这也会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语文成绩。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导致其在课堂上不能紧跟着语文老师的教学思路去学习,加之对自己的课堂要求过于散漫,从而不能掌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重点内容,也不能学习到语文老师上课时所传授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因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所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符合老师培养的要求,也被划进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行列。

三、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正确的引导是转变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必要途径

由于初中语文科目知识面较为广泛,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学生在经历几次挫折之后就会放弃原先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加强语文学困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语文学好,让学困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动机更加端正,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交给语文学困生,以便让他们在圆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学习语文的方法及技巧,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老师在讲解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可以鼓励学困生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然后老师再给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不同,进而领悟诗歌朗诵的节奏及其技巧。当然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给学困生相应的鼓励与赞赏,可以让他们自己主动地站起来或举手示意老师发言。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学困生的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还可以让他们经常得到老师的点评,使语文学困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和经常性的指导下获得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与技巧,逐渐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摆脱学困生的头衔。这一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公正、平等的评价,更要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语文老师一直在努力地帮助自己提高语文成绩,一直给予自己无私的关爱。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恢复学习语文的信心,更愿意去接受语文老师的指点,更愿意主动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2.爱的教育是开启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心智之门的钥匙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去爱学生。”作为语文教师对待具有强烈自卑心理的语文学困生,我们应该用爱的教育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用爱的语言和爱的行动去拨动他们的心弦,进而让学困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

曾经带过一位姓袁的学生,该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有些科目还比较优秀,唯独语文成绩极差。但综合该生各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该生学好语文并不是难事。后来经多方了解,经常受到语文老师表扬的袁某同学,在小学三年级时因生性活泼、话多好动时常违纪而被新换来的语文老师多次批评,导致该生对语文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主动放弃语文学习,逐渐步入语文学困生的行列。为了转化该生,作为其语文老师及其班主任,我决定用爱的教育去发掘该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主动与之接触,关心他的生活,关注他的学习情况,向他传授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课后不忘对他进行必要的辅导。最终,该生消除了对语文老师的抵触情绪,在语文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扔掉了语文学困生的名号。他曾在一次题为《最难忘的人》的作文中写到:“感谢您,那个用爱叩开我心灵之门的语文老师;感谢您,那个让我再次感受到文学艺术魅力的语文老师;感谢您,那个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语文老师。”

3.激发学习兴趣是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内动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就像鸡蛋一样,从外界打破只是鸡蛋液,但是从内部打破就是生命。所以说,初中语文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拥有自己学习语文的动力。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童趣》一文时,老师可以换种授课方式,将学生带到教室外面,让学生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观察自然,认识自然,让他们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从而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面对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增无减,学习的效率自然成倍提高,学习动机也会更加强烈,学生记忆知识的速度也会相应加快,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得到快速的提升,最终使语文学困生走出语文学习的囹圄。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驱动力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重在合作,通过合作能弥补学生个人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方面的局限性,变“单枪匹马”为“人多智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既能消除同学们对语文学困生的歧视心理,又能帮助语文学困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还能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一箭双雕,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近几年的语文教学,笔者都是把所带的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把语文学困生指派到特定的学习小组中,再指定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为组长,引领整个学习小组并帮助语文学困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各个学习小组都能找到适合本组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语病的辨析与修改”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小组根据本组合作探究的结果,以数学公式形式“两面性词+两面性词”“防止(禁止、避免、预防等)+肯定形式”等对某些语法知识及语病现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如此直观形象的归纳总结,对于语文学困生,特别是那些偏爱理科的语文学困生来讲,不能不说是一次颇具诱惑力的语文学习之旅。

5.赏识教育是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赏识的渴望。”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赞美、鼓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时的赏识教育可以变学生“要我学”的学习模式为“我要学”的学习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最近笔者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与笔者聊到,当年刚进初中的她,语文成绩并不及格,但她的声音较甜美,朗诵技巧也不错。该生在语文课堂上,经常被笔者点名范读课文,每次都能得到笔者的表扬及同学们的赞许,后经笔者推荐其成为校园广播主持人和元旦文艺汇演主持人。该生大受鼓舞,立志学好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经过三年的努力,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重点高中。所以俗语说:“泥鳅要捧,孩子要哄。”不是没有道理的。“你的声音好美哦!”“你的思维很独特!”“你的知识面很宽!”“你说得很有道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语言的无穷魅力,多说几句鼓励性的话语去解救更多的语文学困生呢?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出现受到了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主要从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结合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现状与实际教学的案例,探究了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策略,希望初中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研究,让更多的孩子摆脱学困生的“头衔”,能健康、积极地学习与成长。

篇10

摘要:在当前中专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的状态下,提出要以学生的实践教学为切入口,以此来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全面推进实践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中专 有机化学 实践 教学

审视当前的中专有机化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智轻能,重结果轻过程,创造性严重缺乏;同时权威教学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虽然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可实际的化学教学中,仍然没有彻底跳出学生围绕教师转的怪圈。教师不仅决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还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具有差异的学生。这样做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有违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的研究将填补中专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空白,完善中专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有机化学实践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实中专有机化学教学中实践学习的培养方法。

一、中专有机化学的实践教学价值

有机化学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像,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二级学科。它与人类生活和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在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农业生产、能源和材料等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专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应以物质结构为主线,将“有机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与材料”和“有机化学与生命”等内容渗透进课堂教学,彻底改变“纯化学”式的教育模式,让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学习的氛围中,在实现知识积累的同时,得到方法、技能的锻炼,为实现终身教育奠定基础。有机化学由于其内容本身的真实性与实践性,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身感悟与体验,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可以内化形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的本质,从而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有机化学是基于实验的一门科学,有机化学的研究更是具有明显的实验特征。因此,在中专有机化学教学中开展实践学习研究是一个契机。通过实践学习,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多维思考、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中专有机化学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中专有机化学教与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对目前中专有机化学教学模式现状进行了摸底,以便于更有效地开展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占有的资料和实际的走访调查,设计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1.5%的学生对中专有机化学学习无兴趣,45.2%的学生认为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59.6%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教学,68.5%的学生喜欢实践学习模式。由此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权威的现象,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厌学,使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给他们一定的学习空间,使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便是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实践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等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得以发展。

三、中专有机化学实践教学创新的措施

1、水蒸气先验证还是后验证,为什么?这时有的学生想到若先验证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必须通入水溶液中,带出水蒸气,影响产物水蒸气的验证,所以水蒸气必须先验证。即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硬质玻璃管。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哪个先验证,为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必须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先将二氧化硫除去并除尽。而除去二氧化硫之前应先验证二氧化硫,所以应用三个洗气瓶,分别是品红溶液,溴水,品红溶液,第一个品红溶液为验证有二氧化硫,溴水为除去二氧化硫,第二个品红溶液为检验二氧化硫已除尽,这样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为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同学认识到在设计实验时必须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应注意到每个细节的设置,才能使最终的结果正确。但要使学生对设计实验方案感兴趣,并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实验方案,学生就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在化学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回忆、深化、提高,将所有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3、培养学生多动手实验并注意学会观察

当前在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验现象琳琅满目,学生情绪亢奋,实验做完后学生只记住他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对其他现象说不清楚,因此,在初次进行实验时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比如我们在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试验中,在演示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时由于注意点较多,可边实验边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实验:

(1)苯与液溴混合后有没有明显现象,加入铁屑后有没有明显现象?

(2)跟反应器连接的长导管起什么作用?

(3)导管口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下?

(4)怎样除去无色溴苯中溶解的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