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8 23:4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0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1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并形成语感,积累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并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的能力。五、六年级高段阅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等资源开展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巨大的课外阅读任务?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不可缺少。下面笔者就对“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进行阐述。

一、“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或心理机能形成的问题,是新外部活动方式和主体原有图式实现融合、协调,以此内化成新心理活动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培养要结合阅读方式的练习,有计划、目的地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己学会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可分成三大目标,即远期、中期、近期。远期目标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所要达到的数量与质量;中期则是每个学期对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做明显的要求;近期目标是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如果阅读目标中包含了远期目标,那么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其效果也会更好。

因此,要从整体目标着手,让学生有完整的阅读流程、方法,有利于完成任务。同时,在根据计划开展阅读中教师还要去引导学生,不断督促他们优化自己的阅读行为。例如,在阅读中要求理解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效率,但有时为提升效率、积累语言就要对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分类,但这原来在计划中是没有的,因此要对原计划进行补充。

(二)在阅读中提升自我检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优化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所以提升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主体意识水平要包括学生在语言优化写法中的自我检验、调节等。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与阅读有关的提问卡,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自我提问,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开始阅读前,先根据提问卡做好准备:①思考阅读时所做的每一件事,②当阅读中遇到问题要怎么处理?③最不擅长阅读哪类文章?原因是什么?④为了更好地读书,你要怎么做?

第二,在阅读时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进一步阅读文章,提升阅读效率:①你认为哪些部分可以略读?哪些部分要精读?②哪些内容可以摘抄?③哪些写法可以为自己所用?

第三,阅读之后再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开展反思:①在阅读时你选用的是什么阅读方法?如何判断的?②在阅读中你常常会犯下什么错误?如何改进?

这样训练不单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去理解,提升知识积累,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指导模式设计――以《草船借箭》为例

(一)有目标的选择

学习任务:根据课内的单元学习,重点说明材料提取课外阅读学习的根本要求;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明确课外阅读的课文数量范围;拟定个人单元课外阅读学习计划,小组交流质疑、修订。《草船借箭》在学习属于重点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对其展开详细的计划。

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精学课文学习重点,归纳单元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要求。选定阅读篇目:用内容、阅读方法、时间、学习预期结果几大要素来拟定学习计划。例如,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草船借箭》的拓展内容――《三国演义》,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阅读分析

学习任务:将计划规定文章分成三大类:指导单元阅读知识性的文章、你最喜欢的文章、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章。采用默读式方法,把规定的所有文章先进行浏览,选定重点阅读文章、语段;对重点的课文、语段进行细读,完成语句理解、内容把握或是情感领会等作业的训练;运用多向思维法,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提出问题。

学法指导:根据计划明确学习要求,选定要细读的文章及语段。提出语言学习及思考问题作业的要求。《草船借箭》中部分内容是可以进行细读的,如针对“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一段,细细推敲文章的内容。

(三)编码储存

学生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的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储存、统计字数。将作业练习文字提交,在课堂中集中、重点交流并提出作业的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内容,拟定分类标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料,根据个人喜爱收集有价值的内容,整理阅读《草船借箭》后,写一些心得体会的作业。

(四)提取运用

学生任务:自由组织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的主题活动会。全班要以组织1-2次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需求活动等。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需求活动多种的形式与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沙龙会、电脑小报、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等。《草船借箭》可以采用表演文艺活动的形式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五)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的成果,反思总结学期学习方法并形成文字。

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学期课外阅读经验,由语文阅读、信息处理、个性发展、学习成果等方面归纳、总结基本的规律,写体会文章。用理解语音去分析结构层次,概括要点,准确、敏捷概括并评价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心理承受能力及组织策划能力等要素,反思并分析自己的成长。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问题;策略

高效课堂是指利用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教育成果,短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高效课堂中,课堂时间被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减少了课上时间的浪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建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节省出时间。但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更好地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效课堂的现象仍然存在,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深入分析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一)教学理念上的落后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比如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分数,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地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情况、学习体会和个性表达,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尽管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可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惯性影响,很难快速适应和改变,依然沿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开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试题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欠缺灵活性小学阶段的学生爱玩爱闹,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课上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走神。加上一些教师语文教学模式单一,整个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缺乏积极性,因此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甚至厌倦语文课堂,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

(三)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时,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讲解知识。他们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缺乏对语文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望,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完成教师的要求,这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利于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占用,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时间十分有限。课堂上学生不是在听课就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课上教师不停地对知识进行讲述、示范和演示,把知识点揉碎了教给学生,生怕学生学不会,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记忆就可以。这样做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使得语文学习过程变得呆板、无趣。

(五)师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和学生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缺乏针对性,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片面地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积攒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慢慢就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

(一)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跟上时代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需要和时代的要求相契合,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复杂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理论,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改变以往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实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不能只以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好坏,还要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明确小学语文学习和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明确语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需要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些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当学生有了清晰的目标以后,学习就有了动力,不再是没有方向和目的的学习。同时,教师有了清晰的教学目标后,教学条理也会更加清晰明确,从而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节奏的杂乱无章,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把一件事做好,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小学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每次上课前认真备课,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好整节课的教学节奏,提前设置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做到对语文课堂安排心中有数。同时,还需要教师布置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设置问题让学生课下进行思考,提前熟悉语文课堂要讲的内容和知识,课上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带着问题去上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利于建设和完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师展开,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导致学生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意义。学生内心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出充足的课堂时间给学生思考和探索,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再进行解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是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盲目地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授课,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理解情况,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更具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在加强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改进和提高。

(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更加自然地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探索和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教学最好的教学就是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可是现实条件并不允许,也很难实现。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加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安排,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学习。不给基础较差的学生施加过多的压力,同时对于学习速度快的同学可以增加一些任务,加深其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避免大锅饭的管理,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稳步提升,从而有层次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八)优化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能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只让学生学习课上讲授的内容,而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对学生提出的新奇想法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发现新的思路和方法。要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激情和动力,肯定学生的付出和努力,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3

1.把握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内容特点

对话教学就要把对话作为核心的主题,由对话作为中心点并延伸,构成一种具有鲜明主题,并且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做好预习以及交流工作,帮助学生确定对话核心主题,并与学生进行主题的分析并引出分主题,借助对话阐述主题,再归纳总结,完成教学内容。

对话核心主题是教师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展开对话教学的中心主题,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载体,借助师生之间的隐性关系,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教学过程以及对话过程。紧抓对话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且可以在主题明确的前提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

根据对话教学大的主题框架,教师要学会把主题分成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对不同主题的不同理解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不仅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对话式教学要注重“点”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由每个提问做成一个个点。再由点拉成线,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然后再由点画成面,师生之间互相补充,共同研究,把对话教学发挥到最大作用。同时,教师在面对不同的观点时,要认真思考,不可轻易的否决或者认同,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共同进步。

2.分析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注意事项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教学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改变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与学分开,不仅要教,更要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去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话教学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和谐、更活泼的课堂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已语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主体较为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小学语文对话学习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处在一种平等的环境下,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不是决定者,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包办一切的事物,更不能依照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决定事情。教师只有与学生站在同样的高度、人格平等的情况下与学生进行对话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的进步以及精神世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教师想来会比较幼稚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的为学生进行解答,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都处在一个成长的状态,教师耐心的解答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同时对待这种类型的问题的解答方式是考验一个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的教学课堂上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存在着许多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状况,让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去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目前的对话教学很容易使教师与学生进入对话内容的误区,脱离文本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使学生联想到其他的事情,不经意间,教师也会被学生带到其他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上,把对话教学变成了聊天。这种状况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不可以完全否定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节课的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有时候会没虫充足的时间思考教师的问题,只能完成较为肤浅的作答。这就造成对话教学转变为简单的对话,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有时候还存在教师的问题较为繁琐的状况,教师在课前没有完成较好的准备工作,在提问时没有进行深思熟虑,导致问题趋于表面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解答,或者不能对课程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3.强化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对话教学的重视程度,主动去对对话教学进行一系列理论上研究,同时要进行不断的实践,不断完善对话教学。同时教研部门要及时整理出对话教学实施的一些成功的案例,让教师进行学习。还要较大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素质的培养,对话教学时一项非常考验教师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相当扎实的教学功底,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学校方面一定要对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参考持一种鼓励的态度,尽量多的对教师进行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请一些国内名师在学校进行公开授课,让本校教师进行观摩,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常进行反思,不断总结自己失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进行反思性教学。反思教学是在总结自身失误中不断成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改进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在教学中扮演着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师的每个失误都有可能影响一大批学生。教师要在课后思考自身的问题,并思考改进的方式,在下节课的时候为学生做出正确的解答。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通过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从而得到提高。

篇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113

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我国素质教育能否成功。所以,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将结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自己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尊重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领导者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对学生产生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鼓励和指导;在课下,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去,不以“师长”自居,而是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的深厚友谊,用真心、诚心和足够的耐心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对于那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调皮捣蛋的个别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班风和学风的感染下,纠正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他们对于学习的需求也因人而异,所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一)基础性教学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小学语文学习的系统性来看,只有学生具备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的影响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发展。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随着语文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从基础知识抓起,督促学生每天坚持读课文;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踏实、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耐心细致地对语文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的不足予以宽容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语文学习。

(二)读写教学

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就是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写上。就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言,主要就是字、词、句、篇章,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些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加强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来拓展学生的阅读写作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读和写的训练来完成和文本和作者的心灵对话。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技能;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从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去,进行广泛的阅读训练,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获得更多的感悟与思考,并且要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独特感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表演性教学

所谓表演性教学,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来当小演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中的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形式有两个优势:第一,学生只有理解了作者的思想和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二,学生按照课文表演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一定的再创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表演性教学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一)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评价,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评价,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学生回答正确课堂提问,或者学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给予真诚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指责和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将语文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篇5

通过信息技术导入教材内容,搭配生动有趣的画面,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语文知识。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教学会使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有所下降,从而使学生更加爱学、善学,使小学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片,使学生可以了解群岛的实际情况。通过优美的画面与音乐背景,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海底的美丽景象,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到课文内的知识,也可以了解到课文外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营造出课文情境,实现高效化的新课导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升,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2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对象,配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将教材中以文字描述的情境,转变为更加通俗易懂的内容,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课程时,教师备课过程中需要准备教材,还需要为学生制定出正确的学习计划。由于学习诗歌时,学生无法直接了解文章的内涵,所以把握诗歌意境的难度较大,而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在音乐课学习的《保卫黄河》歌曲,并且配合一些黄河的视频与图片资料,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黄河的具体情况。通过壮美秀丽的壶口瀑布、黄土高坡、九曲连环等景观资料,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文章,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时代背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逐步接受诗歌的意境,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拓展思维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还需帮助学生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则是其中效果最佳的方法,重点加强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兔运南瓜》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软件模拟出小兔子与南瓜的图片,当小兔子将南瓜运到家门口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提问:“南瓜究竟是如何从田地运送到家门口的?”学生不了解运送的过程,所以就需要开动自己的大脑,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出现非常多的答案。一些学生说小兔子是将南瓜竖着滚回家的,也有人说是朋友帮忙的,还有人说是让大风吹回去的,更有甚者说是用气球让南瓜飘回家的。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与想象能力被完全激发出来,激发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使自身思维得到有效利用,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4突破难点

一些教材上的知识并不常见,学生无法通过联想了解到知识具体的情况。而信息技术将抽象事物转变为具体事物,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逻辑、抽象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例如在学生学习《》课文时,其中有一句“大渡桥上铁索寒”,单纯分析“寒”的意义,就无法表达出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搭配的视频或图片,将以前战斗的画面重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飞夺泸定桥时战斗的激烈程度,使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全部的感觉了解课文内容。

5结语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辅助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高效,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为了突破这语文教学的“瓶颈”,教师必须加强导向、调控作用,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2.利用计算机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因为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教学时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如在教学难字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合体字拆成两部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设计画面“让小朋友手拿其中的一部件,以找朋友的方式,让两部分拉拉手,碰碰头,结合在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会记忆深刻。更妙的是,在指导学生学习那些象形字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出它们形象的演变,并把这些象形字结合在一起,编成了故事,让学生边看演示的课件,边听老师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学生也把这些象形字牢牢记在了心里。

3.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体教室网络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才能来自勤奋》一课时,我下载了网上有关李时珍、爱迪生、爱因斯坦的资料,装到教师机上,并设计一个问题供学生探究学习:看了资料后,请你谈谈学后的感受。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查询教师机上的资料,经过整理后在机上完成了作业。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信息加工的方法不同,答案各种各样。我从中发现不少作业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精神。有个学生这样输入:“《本草纲目》并不能称得上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因为清代有人写了一部《本草纲目补遗》就是针对《本草纲目》的缺点重新编著的,比《本草纲目》更进了一步。况且新药不断被发现和发明,因此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没有,有也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教师通过网络把学生的见解与全班学生交流,即评即改,互相启发,激励着所有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又在无形中让学生开阔了眼界。

篇7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主动性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充分培养,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帮助搭建有效的发展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提升教学成效。

一、增强学习安排计划性,指导学生科学开展复习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计划性显得非常重要,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种思想,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这一点上进行了积极探究,首先,指导学生合理筛选学习重难点。我要求学生采取“滤网式”学习方式,在一遍学习或复习之后,将其中自己没有完全掌握或是存在疑惑的地方筛选出来,进入下一层次的复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复习活动的针对性,更加突出重点,提高复习效率。其次,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学习时间。将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分布在相应的时间,可以发挥更大的成效,如指导学生将朗读记忆复习内容放在早上,利用清晨记忆力最强的特点开展记忆,将阅读分析等复习放在晚上,利用夜晚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开展复习。最后,注重引导学生依据记忆规律开展复习。合理安排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的科学间隔,最大限度地强化记忆效果。

二、提高学习环节前瞻性,指导学生开展科学预习

在多年的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这样的状况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此,我在教学中强化了对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的预习习惯训练和预习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有效前移学习关口,以扎实的预习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首先,我强化了对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向学生阐述预习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预习活动是整个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途径,自己解决一些基础知识学习问题,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有助于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便于在课堂学习中深入研究、认真听讲。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其次,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预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对预习技巧的掌握程度,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循序渐进法”预习模式,分别通过“读”、“想”、“做”、“记”等方法进行有效预习,逐层深入地开展语文预习活动,在结束预习之后,还要求他们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地方整理出来,作为学习难点,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语文课代表进行汇总,便于我在教学设计中调整。

三、提高学习过程探究性,指导学生合作研究学习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有些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滔滔不绝,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活动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主体地位,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我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立足学生探究欲望强烈、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基础这样的实际,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采取引导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合作探究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充分释放,让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长足发展。采取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我将以往自己讲授的内容都设计成为思考题,指导学生分小组开展自学活动。原本都是等待教师“给予”答案的学生,在这种模式的学习活动中,都要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维活动,遇到难点问题的时候,和学习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进行研究,实在无法解决的环节,我在巡视的时候予以点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能够持续深入进行下去,让学生学会学习,深化学习成效。

四、提高学结自主性,指导学生交流汇总提高

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能够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在学生合作学习环节结束之后,我还专门设计了交流补充环节,出发点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各个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活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对照老师出示的研究提纲,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答案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只是发挥启发引导与点拨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另外,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同观点时,我也不轻易给予评判,或是充当裁判员角色,而是为学生搭建交流辩论的平台,引导学生各自交流学习体会,通过讲述依据的方式进行辩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之后明白道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掌握成效。

五、提高学习考核灵活性,指导学生充分发展特长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转化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存在以及日益增加的课程难度,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而学困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教育的整体性,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这样注重基础积累的科目中,课堂两极化的分布很容易影响整体的授课效率。因此,搞清楚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困生的成因并探索其转化策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未来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学困生产生原因

在面对相同的授课进度以及课堂开展时,学生之间不同的个体特征以及对于相同知识体系不同的反馈能力都会造成学生之间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探究如何高效科学地转化学困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清晰认识。

1.学习能力不够

随着课程进度的展开,小学语文在低年级与高年级之间的教材深度存在着一定差异,尤其在面对需要丰厚积累的阅读能力学习与写作能力学习时,先天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往往会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久而久之,没有高效学习能力作为保障的学生就容易在年级更迭、教材替换的节点上成为学困生。而低效率的学习又使这些学生在后期的再学习与复习阶段很难弥补之前学习所产生的漏洞,从而失去了自我转化的机会。

2.学习习惯不好

学困生的普遍特点就是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作业完成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较差的学习习惯。比如,在最基础的课堂学习中,学困生会出现课前准备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主动性差的现象,造成自己在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课堂学习阶段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困生的不良习惯还会表现在习题训练与考试中,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审题习惯与习题技巧,面对在知识储备以内的测验时,也往往拿不到应该拿到的所有分数。

3.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课外拓展的原始动力,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造成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后劲。因此学困生另外的一个产生原因就是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更加深层次的影响就是使学生过于放松对于自我的要求,纪律上懈怠,学习上滞后,对语文科目的认识也不深入,面对语文特有的抽象性内容,思维广度还有严密完整的逻辑性没有心理准备,从而经不起学习过程中的挫折,遇到问题就选择放弃,并出现畏惧心理。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分析的几点学困生成因,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帮助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团体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1.差异化教学

面对拥有不同学习能力的不同学生,先天具备的学习能力差异往往难以在后天的培养上做到有效弥补。因此,需要老师与学校开展适合不同情况的差异性教学模式来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追求纪律性与统一性,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造成了学生之间学习效果的天壤之别,所以,需要在课堂中设立阶段性的教育目标进行层次化的差异性教育。充分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学习节奏,允许部分基础扎实,学习吸收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而面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时,就需要制订阶梯形的学习计划,妥善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加强学困生的心理干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根据班级中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老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情景教学等不同的手段来增强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兴趣的诱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力,从而可以自主地进行学困生转化。

综上所述,学困生转化已经是现代教育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希望通过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成因与转化策略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而我们针对实际的学困生转化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也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团队,促进小学语文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索朗卓嘎.学困生在小学语文中的成因和转化策略分析[J].科学导报,2015(9):361.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低效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63

1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

1.1 课堂讲授效果的低效化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可是很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却未能真正理解,以为新课程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可以少做或者不做,于是很多教师都减少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与精度,这就导致很多语文教师授课少而不精,语文课堂变得空洞而乏味,教学效率低下。

1.2 课堂教学点评的低效化

笔者在自己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教学点评这一教学方式是最受学生喜爱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若是能够设计一些好的课堂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精要的点评,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很多情况下,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却缺乏精要的点评,有时甚至根本不予点评。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在低效的教学点评中慢慢地消退。

1.3 课堂诱发提问的低效化

语文课堂上的诱发式提问,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却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节奏,同时问题又缺乏启发性,这就使我们的课堂提问虽然特别踊跃,可是实际效果却并不好。有些语文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浅显,学生几乎不用动脑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时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2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的成因

2.1 教学理论不足

新课程标准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有一些教师就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追求时效性与时代感,所以在教学中就加入了很多的“政治元素”。其实,这种做法是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曲解,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了解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又不愿意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由于缺乏理论根本,所以根本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 忽视教学互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中更加明显。农村学生的家庭环境差异性较大,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这就加大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难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要把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就需要加强教学互动。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这样教师就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2.3 教师的功利心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对广大教师来讲,个人利益却是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很多语文教师虽然有心开展素质教育,可是却不得不面对年终奖、职称晋级等压力。还有很多学校把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教师受利益的驱使,不得不单方面地追求教学成绩的提高,从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些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3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3.1 精简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要切实提高农村的课堂教学效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教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语文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哪些应该重点讲,哪些需要简单讲,哪些是可以让学生自学的,哪些可以让学生来讲等等。例如,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来主讲部分简单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2 重视学生个性,增强教学互动

小学生思维活跃且喜欢表现,教师若是能够抓住一个很好的互动点,那么就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理论上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自其内动力,所以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从内心中愿意学习。我们若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互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互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让学生们阅读后进行讨论或者写读后感,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理念,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这样就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佳好。另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进行交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

3.3 提高专业水平,拉近师生距离

在新课程标准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要搞好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科研,提供自身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还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汇总,笔者经常采用“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方式,把故事情节丰富、教学任务繁多的课文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笔者还要求学生写表演或者观看心得,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笔者还经常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通过交流加深师生感情,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下足功夫,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端正工作态度,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中,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郭志敏.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实践,2011,(7).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5).

篇10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词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世界各国情况不一样,给它下的定义也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各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财富,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这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等。美国的一位教授查斯顿在讲授狭义文化时提出了44个方面的内容,如家庭、教育、职业、身势语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1.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具体来讲,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观念文化和交际文化方面。比如中国与他人交流讲究含蓄,而外国人则比较直接豪爽。在中国很在意客随主便的习惯,而外国人很难理解这一点,他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中国人总是回答“随便”,但是外国人很害怕这样的回答,他们觉得直说就好。其实这也是有根源的,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以农为主,生活节奏比较慢,从而形成了含蓄内敛的礼节,相反,英美等西方国家较早的进入了工业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因此就养成了直爽的交际习惯。

2.生活习惯的差异。除了文化的不同,最为明显的差异还表现在生活习惯中,尤其是风俗习惯差异性很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生活习惯上的矛盾。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仍然有一些习惯用语难以改变,就像见面打招呼的时候,总是习惯说“你吃了吗?”,“你去哪里?”,这些口语习惯在西方人看来,会很反感,他们觉得问去哪里似乎侵犯了隐私。

3.价值观念的迥异。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时间就是金钱,注重保护人权等观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的价值观念的取向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在相互交换礼物方面,中国人看重的是礼物的价值,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礼物的内涵,虽然礼物小但需要情谊真。这种价值观念也和中西方社会的经济体制有一定的关系,西方人的特点就是公私分明。

二、小学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英语的学习普遍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学习者在学习时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于语言的学习而言,语言环境的创设和文化知识的领悟对于学习者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并且提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次,学习者在学习时缺乏正确的语言意识以及良好的语言习惯。有部分学习者在学习时只是单纯的一字一句的进行互译,缺乏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的逻辑习惯的了解,长此以往导致语言表达不清,使人难以明白。再次,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除此之外,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学习水平,小学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单一,很多学校的教师只是单纯的传授课本的知识,而忽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以及学习技巧的指导,对学习者小学英语的掌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小学英语学习的对策

1.放弃单一的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正确的小学英语学习策略是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习者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的小学英语知识及学习方法,而不能积极的调整学习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学习者把学习小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对单词的简单重复机械的记忆,知道了单词的意思,但不了解这个单词背后的故事,不能全面的把握其准确的含义。因此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成为小学英语学习的关键。

在构建小学英语学习策略时,学习者要正确分析中西方英语文化知识的差异性,丰富小学英语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增加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放弃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英语学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英语文化知识,领悟英语文化知识的内涵,进而实现小学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