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提高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19: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提高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计划执行力
1.高中生学习计划执行力研究现状
1.1学习计划定义
学习计划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把需要学习的内容罗列起来。不同的时间完成不同的内容。在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制定的计划要覆盖所有要学习的内容,而且利用的时间要合理,不能安排的时间过短或者过长,无论过短还是过长都会影响计划的执行;第二,制定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提高计划的执行效率,发挥出学习计划的作用。
1.2执行力定义
执行力主要是指面对现有的资源,在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后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的任务,并且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种能力。客观的讲执行力主要包括9个能力:即执行力、计划力、服从计划的能力、组织创新的能力、执行后进行的评价、调整和问责的能力。
1.3高中生学习计划执行力现状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很多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拖延现象,而且很多学生也制定了相关的学习计划,但是对计划的执行力完全没有想象的那样,甚至很多学生半途而废,因此现阶段高中生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计划执行力,这样才能满足现阶段的学习要求,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计划的执行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2.影响高中生学习计划执行力的原因
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计划的执行能力不足,下面简单的对3个因素进行阐述。
2.1学生的自身原因
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习计划的重要性,甚至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计划没有任何效果,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计划的执行力不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生缺乏决策的目标,没有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有些学生还非常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从而放弃了计划的执行,这都是影响计划执行的自身能力。
2.2计划本身的因素
很多高中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并没有注意以上的几点,而是盲目的执行相关的学习计划,只是持一种应付的态度,这就是使得计划的执行很难进行。除此之外,学生制定的计划比较枯燥,基本上都是理论的学习,并没有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这就导致学习计划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制定计划时也没有建立相关的奖励制度,这样学生就没有动力。
2.3客观环境因素
客观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高中学生计划执行力的主要原因,如果想不断的提高学习计划的执行能力就要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不断的了解和剖析外界的环境,根据相关的规定和客观的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创造相关的条件,把握学生计划的执行标准,同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计划的执行提供有力的时机。
3.解决措施
提高高中生对学习计划的执行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计划目标不要太大让人觉得难以实现;合理的安排时间和计划量;学习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求得监督;学习方法也要得当,一周或一段时间做一个总结,对不满意的地方及时修正,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趣、实、活,实验教学,新颖教法,主体作用,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化学、发展化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改革中,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教”轻“学”、重“结构”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造”。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更新和改进。就此,笔者想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用“趣、实、活”的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牵住他们的每一根神经
用有趣的课激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用化学的眼光去理解外界事物,热心于解决现实中的化学问题。
课要上得有趣。学生在教学一开始就有了兴趣,才有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例如:上序言课时,老师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没有一个学生会对他感兴趣,都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老师提出:能不能用一根玻璃棒点燃酒精灯呢?学生的兴趣就来了。这实在太新鲜了!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课堂嘈杂一片。老师唱一句《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词“张开眼吧,小心看吧”,课堂“刷”声停下来。一根玻璃棒(事先蘸上浓硫酸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伸向酒精灯灯芯,一碰上,呼的一声点燃了,课堂上“哇”的一声炸开了。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通过扎实的课堂,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课要上的“实实在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点落到实处,这样学生才有探索创新的基础。在《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学习中,老师点燃四支蜡烛,找四个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然后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推断的结论记录在课本的表格内,横向对比,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物质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有可燃物、跟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也就总结出灭火的办法。这样实在的课能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体验探究规律的科学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把课上“活”,让学生跃跃欲试。课要上得“活”。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也要活。创设一些身边的化学情景,提出一些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如:铁钉生锈了,在家里,你是如何将锈除去的呢?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各自的方案,他们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人用砂纸擦,有人用煤油泡,也有人用酸醋浸,还有人要把它泡在可口可乐里。把铁钉泡在可口可乐除锈还真新鲜,有人窃笑,有人摇头,有人蒙头转向,又有人觉得有趣,要试试。结果是,用可口可乐泡还真行。
“趣、实、活”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有趣才能做到实在,才能激活思维学生获得知识,取得成功,反过来又能对学习化学产兴趣。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切的化学结论都要有可以模拟重复的实验支撑。初中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真切、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每次演示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给学生一个范例。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有些老师喜欢把演示实验交给学生,代替老师在讲台上演示,本人不是很赞同。因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展示实验现象的角度、时间,指导同学观察等等都远不如老师来得老到。课本中有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更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便于更贴近细致地观察,对座位远离讲台的学生有更是好处多多。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篇3
1.CI发展状况与教学需求
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中文普遍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理念设计(MI)、企业形象设计(VI)和企业行为设计(BI)。中国的CI至1986年广东太阳神集团导入CI并获得巨大成功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随之突显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其中最大问题就是通过CI塑造的品牌形象没有中国特色,究其根源是由CI教育界忽略了对MI和BI部分的理论教学而造成。客观上,由于CI发端于VI视觉系统,因此VI教学理论也最为成熟,并且在我国最先引进CI理论的不是企业界,而是艺术教育界,因此各大高校的CI课程体系普遍缺乏MI和BI的理论支持。这样的CI教学必然导致学生MI和BI理论的缺失,在实际操作中产生MI、BI与VI脱离的情况。随着CI热潮,CI策划与设计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发展,现在我国的CI策划与设计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CI设计的社会需求稳定增长,对CI设计人才的需求也稳定增长。这就对我国的CI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2.广告学CI策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论体系不完整。主要表现是课程内容重点过于强调视觉识别,忽略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行为识别等理论教学体系。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恰好是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营销和文案策划能力,因此通过教学理论体系的调整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第二,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分离。广告学的CI策划与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而传统教学内容往往与社会实践相分离,设置的课题也以纸上谈兵居多。学生的设计作业多以虚拟题目为主,不进行市场调查,仅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进行策划和创意,这样就造成设计出来的CI系统缺乏企业的理念、文化的灵魂,仅仅是满足了视觉的需求。第三,团队合作训练缺乏。广告学CI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更为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CI系统的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需要和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才能保证CI策划与设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传统的CI课程体系,往往忽视对学生专业能力之外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多以个人独立的形式完成CI设计,这样与CI设计的实际工作情境不符,缺失了对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对CI策划与设计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考
1.完善理论教学体系
在课堂理论讲授部分,首先应加大对MI、BI的理论讲解及案例分析,使学生对CI系统有整体的认识,明确MI、BI和VI各自的地位、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协同运作,其次再介绍CI手册的整体编写。在MI、BI的统领下,VI设计才更具有灵魂与说服力。同时,在理论教学中,更应该与时俱进,专业教师应当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相关理论。
2.加强广告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构
在广告学传统的CI设计课程中,只有理论体系,没有实验教学体系,这是导致广告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广告学专业CI策划与设计课程被设置为32个纯理论课时,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基本不能达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从笔者几年来累积的广告学专业CI策划与设计的教学经验来看,在CI教学体系中必须增加实验教学体系,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
3.加强校企结合,增强实践能力
CI策划与设计是一门与市场结合相当紧密的课程,调研和考察部分尤为重要。对此应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调研,对企业内部与外部展开调查,详细了解企业的现状、竞争对手现状和消费市场现状,并进行汇总和分析,准确定位企业形象,再开展CI策划与设计。同时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正在征集CI设计的企业,与这些企业取得联系,将企业CI设计的实体项目植入到实验教学体系中,如果学生的设计方案被企业选中,则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此外,还应聘请一些企业的相关人员或广告传媒方面的专业人士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他们的CI理念与社会接轨更加紧密,更符合市场的需要,通过这些讲座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而另一方面,这些讲座对企业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推广,学生新奇的创意也可以给企业的广告策划注入新的活力。
4.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导入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体验式教学法,则能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仿真情境中,去体验CI策划与设计的内涵、流程及评价体系,两种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能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快乐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分组创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人际沟通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青年创意大赛等相关设计赛事,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各项宣传策划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应用能力。最后,如作品赏析、举办作品展、开展课堂讨论等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也可以运用到CI的教学中。
三广告学CI策划与设计教学的改革实践
在CI策划与设计的教学中,我们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首先,在该门课的理论教学上,我将CI的三大组成部分MI、BI、VI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作用给学生讲授清楚,并在讲课中注意结合实例。这样使得学生对CI理论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对CI策划的顺序、VI设计的方法等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在CI策划方法的讲授上,我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收集国内外成功运用CI系统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案例,从该品牌CI策划的市场调研阶段开始,包括企业理念的提炼和升华、新Logo的设计、营销和推广方案的制定、为企业重新带来的生机和活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拓宽眼界,更加深刻地领会CI策划的内涵。再次,在VI视觉系统的核心标志设计的方法讲授上,我根据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自身特色,制定了适合广告学学生的教学计划。在标志设计的授课中,我采用阶段教学的方法,将教学目的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标志赏析,教师分类收集整理标志设计的成功案例,针对其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结合审美发展趋势、企业文化理念等进行赏析,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标志设计的思路。第二阶段为标志创意提案阶段,这一阶段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学生根据其自身兴趣等寻找社会实体标志设计项目,然后进行标志创意的提案,用简单手绘结合文字说明。第三阶段为提案讨论修改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鼓励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对自己和同学们的方案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建议,通过课堂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方案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修改,提高设计水平。最后,是CI手册的制定,通过前面几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CI设计方案,在最后这个阶段,就是要求学生在实验室里上机操作,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形成完整的手册。手册的制作同样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在制作上力求精致,避免抄袭和粗制滥造,教师应从整体上对学生的设计要素进行把控。
四结束语
篇4
例1 (全国理综课标卷)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解析:由题意可知,题给有机物属饱和一元脂肪醇,C5H12O对应的烷烃为C5H12,而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①CH3CH2CH2CH2CH3、②(CH3)2CHCH2CH3、③(CH3)4C;①、②和③分子中分别有3种、4种和1种等效氢原子,则其对应的饱和一元脂肪醇(可看作是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OH取代的产物)分别有3种、4种和1种.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饱和一元脂肪醇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首先根据题给有机物的通式和性质,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抓住饱和一元脂肪醇可看作是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的本质(也可将C5H12O变形为C5H11—OH,而判断C5H11—的异构体有8种),可快速求解.
例2 (海南化学卷)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
(A)2种 (B) 3种
(C)4种 (D)5种
解析:因单取代芳烃C10H14即为C6H5—C4H9,而丁基—C4H9有4种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则其可能的结构有4种.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取代芳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首先将题给分子式变形为单取代芳烃的形式,然后根据取代基异构体的数目,可快速求解.
二、考查日常生活常用物质的化学成分
例3 (海南化学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解析: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和H2,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了日常生活常用物质的化学成分.熟记这些常识性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考查化石燃料的有关知识
例4 (上海化学卷)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解析: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则(A)、(B)、(D)均不正确;而(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综合利用的有关知识.掌握其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四、考查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
例5 (江苏化学卷)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
结构如图1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有关普伐他汀
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
解析:因该有机物分子中没有酚的结构单元,其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A)不正确;因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且醇羟基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羧基和酯基,其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则(B)、(C)正确;因该有机物分子中有1个羧基和1个酯基,1 mol该物质可与2 mol NaOH反应,则(D)不正确.故答案为(B)、(C).
点评:此题以普伐他汀为素材,考查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抓住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与其结构特点,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例6 (全国理综大纲卷)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 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 L氧气(标准状况)
(D) 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溴
解析:因橙花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其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则(A)正确;因橙花醇分子中羟基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其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发生消去反应,能生成2种四烯烃,则(B)正确;因橙花醇的分子式为C15H26O,1 mol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21 mol氧气(其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470.4 L),则(C)正确;1 mol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溴(其质量为480 g),则(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以橙花醇为素材,考查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抓住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与其结构特点,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尤其是消去反应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五、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
例7 (全国理综课标卷)分析表1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解析:由题给表格信息可知,可把其分为4循环,从第2循环开始,每一项与前一循环的对应项均增加1个“CH2”原子团;因26=4×6+2,则第24项为C2H4O2+5(CH2)=C7H14O2,第25项为C2H4+6(CH2)=C8H16,第26项为C2H6+6(CH2)=C8H18.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以表格信息为素材,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考查了对表格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对题给表格信息的认真分析、挖掘出隐含的排布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六、考查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
例8 (海南化学卷)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KG-*2/3]1的有( )
(A)乙酸异丙酯 (B)乙酸叔丁酯
(C)对二甲苯 (D)均三甲苯
解析 乙酸异丙酯[CH3COOCH(CH3)2]分子中有三种氢原子,其个数比6∶[KG-*2/3]3∶[KG-*2/3]1;乙酸叔丁酯[CH3COOC(CH3)3]分子中有两种氢原子,其个数比为9∶[KG-*2/3]3=3∶[KG-*2/3]1;对二甲苯
点评:此题考查了核磁共振氢谱的应用.能够书写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掌握核磁共振氢谱的意义和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氢原子)是解题的关键.
七、考查有机物的除杂
例9 (上海化学卷)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解析:苯能够萃取溴水中的溴,且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仍溶于苯中,无法通过过滤除去杂质,则(A)错误;乙醇与水互溶,(B)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则(B)错误;乙醛与水互溶,(C)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则(C)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而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乙酸钠而进入水相从而与乙酸乙酯分离,(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除杂方法,考查了有关有机物的性质与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掌握有关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除杂方法与原则(①“不增”:不能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不能使被提纯的物质减少;③“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④“最好”:最好使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八、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例9 (北京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解析:天然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则(A)不正确;尽管蔗糖的水解产物中含有葡萄糖,但蔗糖分子中没有醛基,蔗糖没有还原性,蔗糖为非还原型二糖,则(B)不正确;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二肽,其水解产物相同,则(C)不正确;乙醛可合成聚乙醛,氯乙烯可合成聚氯乙烯,乙二醇与乙二酸可以缩聚成聚合物,则(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掌握其结构特点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应当注意的是油脂属于混合物、蔗糖属于非还原型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二肽的水解产物相同、乙醛也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例10 (山东理综卷)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析: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油脂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A)不正确;甲烷和Cl2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则(B)不正确;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相同(C6H12O6),而结构式不同[葡萄糖与果糖的结构式分别为CH2OH(CHOH)4
CHO和CH2OH(CHOH)3COCH2OH],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则(C)正确;尽管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但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羟基,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羧基,则(D)不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质及有关反应类型的判断.掌握其结构特点与性质及有关反应类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九、考查有机物的命名、性质、同系物的概念及分子式正误的判断
例11 (浙江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CH3CH2CHCH2CH2CH(CH3)2[ZJ5,S]CH(CH3)2
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化合物[XC
.tif>,JZ]是苯的同系物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
解析: 对于(A),该化合物的名称应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对于(B),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其中,丙氨酸分子之间脱水生成1种二肽、苯丙氨酸分子之间脱水生成1种二肽、丙氨酸与苯丙氨酸两分子之间脱水生成2种二肽);对于(C),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多个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对于(D),三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2[ZJ1,X;4,X;7,X]ONO2ONO2ONO2
,其分子式为C3H5N3O9,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烷烃的命名、氨基酸的性质、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及三硝酸甘油酯分子式正误的判断.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氨基酸分子间脱水生成二肽的性质、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及三硝酸甘油酯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十、有机框图推断题
例12 (浙江理综卷)化合物X是一种环境激素,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
化合物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含有两个化学环境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1H–NMR谱显示化合物G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F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镜的高聚物.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A分子中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B)化合物A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X与NaOH溶液反应,理论上1 mol X最多消耗6 mol NaOH
(D)化合物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2)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AC的反应类型是.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4)写出B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因化合物A能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故应含有酚羟基,分子含有2个完全相同的甲基,其苯环上的一硝基化合物只有2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从而可知,(A)、(B)不正确;由题意可知B的结构
简式为 CH3—C—C—OH[ZJ4,S;4,X;LX,6,S]CH3OHO ,1 mol X最多可与6 molNaOH反应,则(C)正确;而B在浓硫
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D)正确.
(2)因A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生成化合物C,则C的结构简式为
(3)因D的分子式为C4H6O2,属于酯类、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则D为甲酸酯,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HCOOCH=CHCH3、HCOOCH2CH=CH2、
(4)因环状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8H12O4,其分子中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则G
的结构简式为 [XC
(5)由题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
,从而可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D)(2)
(4)
浓硫酸
一定条件
点评:以有机框图推断为素材,综合考查有机物结构简式的推断、有机物的性质与反应类型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有机化学的知识.根据题给信息,抓住突破口,掌握有关有机物的性质(尤其是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注意不能漏写副产物)是解题的关键.
十一、有机合成题
例13 (江苏化学卷)化合物H是合成药物盐酸沙格雷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3.[FL)]
(1)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为和 (填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分子含有两个苯环;Ⅱ.分子有7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Ⅲ.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此反应.
(4)实现DE的转化中,加入化合物X能发生银镜反应,X的结构简式.
(5)已知:
是合成抗癌药物美发伦的中间体,请写出以
和[XC
.tif>,JZ]为原料制备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
解析: (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A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醛基.
(2)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①、③、⑤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②、④属于加成反应.
(3)因B的分子式为C14H12O2,则符合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4)因X能发生银镜反应,再由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5)用正向思维法进行分析,可得其合成路线流程为:
故答案为:(1)羟基、醛基;(2)①③⑤;(3) 或
篇5
【关键词】车工教学;一体化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
一、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当前技师院校车工一体化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没有兴趣。车工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其车削加工的理论,还要通过理论来指导在车床上实践操作。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是人身安全。(2)教师只关注传授,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设定以知识目标为主,忽略能力目标,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设计,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过程设计以教材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学情分析,忽略教学方法渗透,影响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三、如何提高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课堂效率
篇6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职新生;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1-0056-04[作者简介]莫梅梅(196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经历高中阶段以后,高职新生面临着学习环境很大的变化,学习目的和动力不再是高中的“考上一所好大学”了。新的环境、新的动机和新的目的使新生转入新的学习状态,新的学习状态影响到高职阶段的学习效果。学习积极性是学习状态中的重要方面。
高职新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积极性低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信息化教育环境下,高职新生的学习自主性、动态化、不确定性和个性化已成主流。因此,对于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升高职新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是合时宜而又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新生学习积极性低的原因
(一)信仰缺失,前途迷茫
这里指的信仰不是是对理想的信仰,信仰是一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境界,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信仰的缺失恐怕已经成了当代青年学子的通病,当信仰缺失,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就荡然无存,整个生活就会变得找不到方向和准则。
(二)对高职院校的性质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清
笔者对所任职学院某一专业的170名学生做过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引人深思。调查显示,有23.5%的学生对到高职学习感到失望,说明他们有更高的期望;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对高职院校不了解,到高职院校学习是家长为之做出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选择专业时,超过一半的学生考虑就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该专业以往的就业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新生的选择。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和内容的安排所希望实现的期待,它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学习目标,尤其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短期目标对于新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并保持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尤其是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能通过网络制订学习计划、思考学习目标的新生不多,调查显示只有63%,而将学习目标体系化的新生则更少了,只有46.4%,相当新生很容易迷失在“信息和诱惑的海洋里”不能自拔。可见,目标不明确是新生较为普遍和值得堪忧的现实。
(四)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这句话从反面来理解,就是“没有兴趣是最坏的情况”。高职新生在经过紧张的高考之后,对高职的生活期待多是“轻松、自由而充实”,对高职生活的内容所期待的“不是学习,更不是考试”。而另一份数据显示,只有41.2%的新生在入学半年以后对“通过网络渠道去进行学习活动”仍然抱有浓厚兴趣。可见,学习兴趣不浓厚也是导致新生学习积极性低的因素之一。
(五)自控能力差
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新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不利的诱惑元素。调查显示,57.3%的新生表示会“被视频节目等网络内容耽搁学习的计划”。可见,教育信息化这股“东风”所带来不仅仅是丰富而便捷的知识大餐,同时带来的还有大量的诱惑。新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整天忙于书本和考试,对于如何正确地应用和对待互联网并没有得到指导,也没有“实战经验”,自控力较差。因此,一旦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以后,他们便很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沉迷网络,这对于原本对大学有很多期待的新生来说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学习意志逐渐消沉,学习积极性也难免逐日被磨灭。
(六)学习方法不合理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在大学这个环境里面,获取这些资源的渠道是相对宽松而多样的。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于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也就是以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对待这些学习资源,新生很少受到系统的指导。一份调查显示,只有56%的新生表示“自己接受过系统的网络学习方法指导”。一个好的资源平台,它的使用者如果没有受到好的培训或者指导,而是要靠作为初学者的他们自己去探索使用方法,那么学习效果是很难理想的,甚至会误入歧途。以各个专业班级所建立的学习群为例,只有43.1%的新生表示“同学们会在学习群里面进行学习相关的交流”,而这个比例显然的会随着学生入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升高职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升高职新生学习积极性关系到学生高职期间能否充实地度过,关系到学生自己的梦想能否实现。因此,提升新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显然的必要性,包括新生、学校、学校社团和学校组织者都有责任对提升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大力宣传高职教育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学校要大力宣传高职教育的性质、发展趋势、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
(二)指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在信息化环境下,新生需要在学长、辅导员和教师的帮助下针对学习任务制订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有方向可循,注意力集中,有明显的学习效果,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新生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灵活、具备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参加学长学姐所作的演讲或者交流会
学长学姐是经历过新生阶段的,他们对于新生的迷惑、会走的弯路以及“本来应该怎么样”之类的问题,都有着清晰而深刻的体会,在交流会上,不一定要求新生一下子就能确定“大学生活要怎么过”,但是对大学的学习生涯会提前做出设想,从而促使自己去思考“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怎么度过”。
2.参与职业规划活动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对于自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职业目标进行的规划。它不仅包括社会职业,还包括学习本身,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大学生的职业。通过开展“三年学业规划”活动,鼓励学生创先争优,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还可以借助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和指导,让新生对职业规划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随着学习生活的正式展开,新生会对自己的规划投入越来越多、越来越实际的思考,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目标越来越明晰,越来越贴合自身实际,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持续性的保障。
(三)对新生提供信息素养的培训
信息素养是指信息使用者所具备的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获取信息、分析和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和创新的能力。信息素养的高低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新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所表现出的迷惑难以自控、信息素养不足的现象大量存在。为此,大学校方可以通过举办信息素养培训讲座等形式向新生提供网络利用知识和技能。比如,图书馆可以举办“信息资源检索技能沙龙”之类形式的培训,对新生讲解如何通过学校的图书馆和中国知识网等网络渠道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还可以对如何评价所检索的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性质的讲解,最后还可以对如何使用信息提供讲解和答疑。这样,新生的信息素养具备了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对于如何充实地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途径和方式,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就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营造良好学风,帮助新生培养和提高自控力
与中学阶段有老师和家长监管督促的环境不同,大学是一个可以说是“为所欲为”的环境,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多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不适应。在面对开放、自主而可选择的学习平台的时候,新生常常表现出“不务正业”,容易沉溺于带有娱乐休闲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保证。为此,老师应该帮助新生培养起自控能力。具体做法可以是:一是树典型造氛围。以评优评先、国家奖助金评选等活动为契机,树立典型,促进优良学风。二是抓好入学教育。认真制订入学教育的内容和实施办法,设计新生适应性教育、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校史教育等内容,营造争先创优、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使新生较快地适应高职生活。三是开展新生素质拓展活动,突出拓展培训的职业性,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四是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我的键盘我做主”等各式现代信息技术竞赛活动。新生在寻找到归属感的同时,也有了合理的学习节奏,他们由于“无事可做”而沉溺于网络的可能性便大大减少,自控力便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五)提供丰富而充实的学习资源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学习资源多种多样,另一方面也鱼龙混杂。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有用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通过纸质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或者校内书店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充实的学习资源。以校园BBS为例,一般的高校都有各个专业的学习版块。在这些学习版块里面,版主一方面可以贴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各个年级的学生分享他们成长过程中有帮助的资源。比如,在法律学习版块,可以贴出一些经典的案例,贴出较为完整的判案过程,包括立案、侦查、、审理、上诉和抗诉等细节,还可以提供相关资源的链接。这样,新生(特别是法律专业的新生或者对法律感兴趣的新生)就可以接触到有趣而翔实的资源,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和思考习惯是大有裨益的。有了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和能够获得知识的渠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和提升也就大有所望了。
学习积极性对于新生融入高职生活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十分重要。因此,无论是学校本身还是新生自己,或者是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都应该对培养和提升新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关注。新生都是怀着梦想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有着很美好的愿望。学校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有责任和新生们一道去寻求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让信息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铸造多元化的国家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金瑞.网络时代提高大学新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9(3):81.
[2]沈立峰,吴金环,张陈文.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素质教育研究,2009(12):35.
[3]徐丽丽.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新”开始[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66-67.
[4]孙亮.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点建议[J].教育与现代化,2011(3):41-42.
[5]罗双兰,李芒.关于如何激发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95-100.
[6]周誉昌.关于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5-166.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习题课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作为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习题教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习题指导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此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的引导和传授,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以基础知识为主体,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高中化学习题课堂,教师要进行专门的设计,以教材内容为基准,习题练习内容要和教材所学内容相匹配,并且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习题课堂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弊端,例如习题设置过于基础,过于简单化,使得学生容易产生自大的心理,有些习题难度过大,复杂程度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以上两种设计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要设计习题课程,以基础知识为主体原则,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
二、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习题内容
高中化学习题课程是通过教师对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围绕习题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习题掌握得更加详细,就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教师要坚持习题课设计原则,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习题设计。为此,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充分结合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原则,问题的探究要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生受到高考的巨大压力,一切都以高考为目的,一切学习活动都要以高考为目标进行开展。为此,化学教师也应抓住这一特点,针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习题训练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如何设计适合学生的化学习题,在习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8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 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86-02
引言
近年来,机电科学与技术发展迅速,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由此,制造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高素质的机电工程技术人员。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技术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以培养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1]因此,高职机电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对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好、学习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一、高职机电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满足社会需要”是高职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2]众所周知,实验教学不是独立的单一教学体系,它与理论教学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具有同等地位的教学体系。[3]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模式体系完全不同,而目前真正的实验教学体系还未从根本上建立起来。[3]1.实践教学处于辅助地位,实践课程不完善、不衔接,实验环节没有调研企业需求,实验实施效率欠佳。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 教师严重缺乏,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还较普遍。3.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形成从基础、专业和综合的结构体系。4.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没有形成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为了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建立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适合当今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实验教学要求,明确学生经过这种体系的训练后应达到的水平。
二、高职机电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一)进行调研,调整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机电人才培养本着注重能力、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知识,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知识,具有机电产品装配、调试和维修等基本知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我校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结构不断调整,企业对需求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经济形式、企业结构和人才供需结构进行调研,确定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软硬件保障体系所构成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
(二)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内容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和综合技能训练的三大模块的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到完整、系统的技能。[4]其具体的能力和实训模块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大技能模块中,基本技能是后续技能学习的基础和必备条件,专业技能是完成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它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拓展为目的,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4]在表3-1所示的内容框架里,可以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适时的扩充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在电气控制与PLC的实训里,适当的加入变频器和触摸屏的内容。在电工电子技术里面,加入Multisim仿真实训。在数控机床编程和维修能力里,让学生了解加工中心的应用和操作。在机电产品的设计和制作里,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比赛,学习PCB板的设计,学习贴片元器件的焊接技术,学习CPLD等数电技术的设计。将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延伸。
(三)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首先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高校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管理技术,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设立如:基础数据管理、实验室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开放实验管理、实验室知识管理和绩效评估和综合信息查询等模块构建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行实验中心智能化管理和开放式管理。[5]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是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包括学生学籍管理、选课和成绩管理、综合查询等功能的教务管理系统,和对实验室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管理的资产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式管理,老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预约自由安排实验时间。
图1 开放实验室结构图
(四)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保障体系建设
1.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素质
提高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素质是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进程。因此,实验室建设要选拔有较高业务素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丰富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经验的教师作为带头人,采取内培外引的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的结构,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6]一是把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个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给予实践教师和理论教师同等的待遇和地位。二是支持实践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参加专业学术交流会,设立经费支持教师参加技能比赛。三是有计划组织地派遣教师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吸取实际工作经验,充实自己。[6]四是对实践教学尽职尽责,积极创新,取得好成绩的老师给予职务晋升、工资奖金等方面的提高。通过建立有效的聘任机制,以科研、教研带动实践教学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营造“舒心、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逐步建立起一支教育与管理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践教学团队。
2.改进实践教学设备设施
学校内部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围绕培养学生具备高技术应用素质的目标,要满足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综合性课程实验、实训的需要,要设立如电工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等实验室。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和产学研的多功能基地。同时,由于企业有广阔的实习基地,有培养人才需要的知识技术,有强大的资金,因此实践教学要充分借助企业的优势,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道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选择专业紧密联系的企业,比如我院机电专业和校外企业合作建立了“杭申班(电器班)”“西子电梯班”“万向班(数控班)”等订单班,另外,还建立了华彩电器有限公司和天科教仪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这些实训基地的建立,拓展了学校的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实际工作的现场,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了实际工作的环境、氛围和压力。同时,通过老师和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另外,我们还聘请实训基地的企业专家来学校授课和做报告,使得学生和老师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平良,何永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践与探索[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报,2009,6.
[2]马春旭,朱樟明,栾英梅.浅谈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
[3]阮文韬,郭亚萍.创新教育在《电子技术》课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成都: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27).
[4]郭利霞.建构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7(27).
篇9
一、重视课前导入技巧的运用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技巧的恰当运用不但有利于顺利地导入新课,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有几种常用的导入技巧可供教师选择,如,以旧引新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等。教师只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就可以在上课铃响后的几分钟就把学生的眼球给吸引过来,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二、创建民主的课堂气氛.重视学生的参与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往往独霸课堂,一节课45分钟从头讲到尾,学生坐在下面奋笔疾书,丝毫不敢懈怠,这样,一节化学课下来,教师筋疲力尽,学生也辛苦异常,那么最后取得的教学效果怎样呢?很多教师发现,这种灌输式教学虽然让学生在知识量上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综合能力却没有多大的进步,关于这一点,从学生平时的练习和考试就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教师讲过的知识能做出来,但是一旦遇到一些新颖的问题时,学生就会显得束手无策,这就是能力缺失的表现。另外,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十分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厌倦的心理。这样,自然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
与讲授式教学相比。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热情会更高,一方面因为理论课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实验课相对来说就更加形象直观,另一方面,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学生只能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而在实验课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探索新知识。因此,我们要想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不能忽略实验教学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辅助化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给学生介绍“氨气的性质”时。就利用化学实验给学生表演了一段“空中生烟”的魔术:我拿出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当这两根玻璃杯一靠近,就出现了“空中生烟”的景象,学生立刻被这个神奇的现象吸引住了视线,并且他们也开始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疑问.学生自然会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认真听讲,这样,在兴趣的驱使之下,学习效果自然倍增。
四、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技巧
很多学生之所有对化学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很多的化学知识记忆起来非常枯燥乏味,而且容易忘记。因此,要想学好化学,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化学学科中,很多知识点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规律,但是只要有心,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记忆方法:
1.谐音记忆法
在化学学科中,很多的知识不但读起来拗口,记忆起来也非常困难,而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谐音记忆法,把这些化学知识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会比较容易记忆。例如,在记忆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的前三位“氧、硅、铝”时,我就教给学生用“养闺女”来记忆这三个元素,结果我们班的学生从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出过错。又比如,学生公认的非常难记的金属活动顺序“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在利用了谐音记忆法把他们记忆成“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以后。对于学生来说就再也不是难题了。
2.对比记忆法
在化学学科中。很多知识、概念非常相近,记忆起来容易混淆,面对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对比记忆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知识,例如。我们可以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较为相近的概念放在一起。通过对比概念之间的异同点来记忆。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不容易发生混淆。
3.歌诀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化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把一些知识编成一些有韵律的歌诀,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轻松,例如,在记忆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规律性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歌诀的形式把他们记成“氢前少用钾钙钠。镁铝锌铁常用它;氢后统共一百斤。稀硫盐酸不反应。”这样具有韵律的记忆法比起死记硬背要轻松有趣的多。
4.关键字记忆法
我们在记忆一些知识的时候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可以总结一些关键字来记忆,这样会既轻松又不容易忘记,例如,在记忆化学平衡的特征时就没必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背下来。只要记住其中的几个关键字“逆、等、定、动、变”。在用的时候进行联想就可以了。除了以上所说的记忆方法。在记忆化学知识的时候还有很多技巧可以运用。像联想记忆法、网状图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等,只要选择适当的记忆方法。自然会让化学学习轻松很多,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枯燥难记的化学知识而对学习化学没有兴趣了。
篇10
【关键词】兴趣 实验 艺术 情感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化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化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化学教学获得成功;只有通过趣味新奇的化学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例如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应是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七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这七个字顺序的含义及原因。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例如学习了着火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其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 教师授课时要把握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教学艺术,生动风趣,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排布”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金属》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在讲这个知识点之前,先问学生:“你们家里用过铁锅吗?发现铁锅什么时候会生锈?什么地方最容易生锈?”学生这时非常感兴趣,就积极地回答问题。还有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也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更佳。
三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化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