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2 14:4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职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学习评价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全方位的课改进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在诸多教学改革中显得相对滞后。笔者认为,主要存在着下面这些问题:
(1)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关注远高于对教学评价的关注。在教师进行教学计划时,往往忽视对教学评价的思考和分析。造成课堂教学虎头蛇尾,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得不到充分的认识,教学评价的有效价值得不到体现。(2)学习评价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首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学习评价禁锢了。学生们害怕犯错、失败,习惯了得到一个答案就停止寻求其他答案。其次,评价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素养、学习效率、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再次,评价方式忽视了对教学的改进和对学生的激励功能。
1学习绩效评价模式内涵解析
完整的学习绩效评价应当是一个系统的循环流程,它包括学习绩效评价计划制定、学习绩效评价过程开展、学习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学习绩效沟通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习绩效评价计划的制定,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习绩效评价环节的开展。
2学习绩效评价计划的制定
2.1学习绩效评价目标确立
首先,学习绩效目标不同于学习计划,目标的个数在2-3项最为适宜,太多就会成为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会冲淡学习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其次,绩效目标背后支撑的是课程的相关制度、规范,是制度规范的综合体现。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试图把所有的课堂要求、规范都逐项体现在绩效目标中。它的实施必须与制度管理、计划管理等结合起来;再次,学习绩效目标需要师生双方沟通确认。在建立目标时,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学生认同学习绩效目标。如果缺少双方沟通交流确认绩效目标的环节,达成一致的意见,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最初推行的意义。对于统考通过率这类指标有一定特殊性,指标下达时也需要双方相互沟通,但是沟通的内容不应当是能否通过,而是通过统考所使用的方式方法。(1)学习绩效长期(学期或学年)目标制定:a.个人知识增长、能力提升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b.会考或统考要求。(2)学习绩效短期(每节课)目标制定,即学习绩效目标在各学期、各章节直到每节课再进行更实际的细分设计。
2.2学习绩效评价规则制定
2.2.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考核比重
学习绩效评价模式通过赋予权重系数方式来区分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重要程度,较重要的内容赋予权重系数就大,反之则小。因此,认真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个课程结构,明确各学习单元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其地位和作用分别确定各学习单元的考核比重。
2.2.2剖析学习单元,列出绩效清单
学习绩效评价模式中评价学习绩效的主要依据是每个学习单元的成绩。单元绩效评价是学习绩效评价的重点。学习绩效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而且评价嵌入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上。所以须认真剖析每个学习单元,列出每个学习单元的知识、能力、素质绩效清单。根据清单在知识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赋予分值。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进行。
2.3学习绩效评价规则解释
2.3.1评价标准分值的设定
绩效分值在设定时必须考虑其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习绩效评价是伴随着学习过程展开的,一方面它的数据必须准确,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这就要求合理分配和设计绩效分值。
2.3.2评价奖励分值的分配
评价奖励分值的分配必须考虑两个问题:其一,评价奖励分值必须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绩效的差异;其二,评价奖励分值能激励学生尽最大努力提高学习绩效。一句话,评价奖励分值要让学生觉得加分有意义。因此,评价奖励分值的分配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奖励分值的给予在普通学生与有职务学生间有一定差别。
2.3.3评价周期的设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绩效评价涉及到多张评价表,每张表的评价周期不尽相同,笔者经教学实践后确定如下:
学习绩效评价周期表
学习绩效评价涉及到计划、沟通、评价流程、成果运用等动态循环管理过程。要做好绩效评价的计划,必须加强对上一轮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持续不断地根据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计划,才能让学习绩效评价取得最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2
(一)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二)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三)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四)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工作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一生都有好处。
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是很不好的。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教育计划,老师有教学计划,跟着老师走,按照学校要求办就行了。何必自己再定计划,这种想法不对。学校和老师的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还应该按照老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特别是修学以后的自学部分,更要有自己的计划。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
怎样制定学习计划呢? 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同学没有想过我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自我分析。
1、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同学们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各人的学习特点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习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你可以全面分析。 2、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看自己数学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还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数学成绩的过去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二、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家庭情况。
2 回复:怎样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 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 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必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 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疑地背出来,等等。
三、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 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 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待。
高效 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同学们主要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在进行时间安排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突出重点 也就是说,要根据地自我分析中提出 的学习标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2、 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篇3
一、提高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的方法
1.歌诀记忆法。歌诀记忆法主要是针对一些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的,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于一体,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比如从细口瓶向试管内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这里所指的“三指握”就是指手持试管的时候要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主要是指在倾倒液体的时候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比如说像一些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帮助记忆。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歌诀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记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
2.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与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比如地壳中的各元素百分含量占前三位的是“氧、硅、铝”,其可谐音为“养闺女”。在比如说金属活动顺序: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就可以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3.会意记忆法。会意记忆法就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并去巧记。比如在对氢气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进行理解的时候,可以根据其实验步骤来进行会意,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先通气然后再加热,当实验结束的时候要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气,这个过程就可以意会为:“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在这个实验中出现的四个反应可以意会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高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非常强,不管是抽象思维还是想象力都比初中生有了很大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不满足单纯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了,他们比初中生更加喜欢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去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解答难题,这对提高学生记忆有很大帮助。
1.利用直观形象来教学,加深理解,增强学生记忆。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要加强直观形象教学,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论等形象化,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加强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实验总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在化学教学中多使用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比如说老师在讲解碳酸钙滴定的时候,采用的是先讲解后实验的方法,为了减少误差最可靠的方式无疑就是将学生直接带到实验室,边讲解边实验,实验完毕之后在要求学生们写出实验步骤等,这样的方法更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与记忆。
3.要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机械性记忆与理解记忆相互结合,提高记忆效率。比如:原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这一部分内容,有的学生总是不能接受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的事实,并且总也记不住。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结合物理学上的电池知识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电池的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那么在电池的内电路中,电流就是由负极到正极的。使用这样的方式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接受了。
三、从多个角度,使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
1.向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根据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能集中注意力,大脑细胞兴奋点会非常强烈,对事物的印象也会更深刻,而且很容易就会记住。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聚精会神”,眼睛要时刻紧跟着老师和黑板,要全神贯注来进行学习,思维要紧跟老师或者超越老师。这是提升记忆力最有效的方法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老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提前思考,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为了得到答案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从而促进学生的记忆效果。
2.要培养学生养成课下复习的好习惯。学生要想对所学习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就要注重在课下的学习,如果在课下的时候复习更及时,其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篇4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技术;中学政治教学;应用
信息化教育技术指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背景,以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为基础开展教学,设计、开发、利用与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最终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互联网时代的中学政治教学核心在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自我形成与塑造。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形势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必须整合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优势
1.增大信息容量,提升教学成效
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让比较枯燥的知识以生动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来,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信息化教育技术,系统地归纳、归类教学内容,让知识更加一体化。
2.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应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加工处理信息后,再现与播放信息,并辅以模拟仿真与动画故事,向学生呈现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课件。可以把平时教学中仅依靠挂图或黑板却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创造出悦耳、悦目与悦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步入中学课堂成为当今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而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中学政治教学中,就有着更重要的现实作用。
1.在课堂上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
首先,把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上,可以把传统授导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建构式教学模式。因为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为适应教学与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师所挑选的课堂互动模式。当今时代,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需营造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良好教学氛围。将信息化教育技术作为新型教学载体,结合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师生互动的模式。
其次,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整合中学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较为丰富且翔实的知识背景材料,凭借PPT、视频与音频甚至网页等计算机技术,对知识进行编排,让具体多样化的知识较为直观地呈现在课堂当中,整个课堂内容也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了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师可更方便地挑选不同的课堂形式,如视频课、案例分析等。
2.在课堂外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
首先,在课外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网络通信软件、网页与电子邮件等形式引导与拓展学生的学习。而学生也可以灵活地利用互联网把个人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及时反馈给老师,实现双向信息的互动。
其次,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以更好地巩固与拓宽课堂知识。政治学科教学囊括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人文学科的教学,单凭课堂内容难以完成教学目标。依托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师优化与整合网络资源,指引与掌握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教学面的宽广度,又能了解与掌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
再次,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除了要求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之外,也要求学生之间要互动,即学生间学习的交流与合作。所以,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如,通信软件、博客、论坛等,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生间学习的互动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教学发展趋势要求中学政治教师要将信息化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提升政治课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细节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点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包含许多概念和原理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细节教学与知识教学之间的联系,促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注重实验教学,通过观察指导,促进知识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辅助资源。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使其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培养[1]。例如,在初学阶段,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教师可以利用两个简单的小实验(敲碎饼干和点燃纸片),促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不同点。经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敲碎的饼干仍然是饼干,味道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而燃烧后的纸片就变成了灰烬。从而得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结论。借助适当的实验演示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二者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加强对知识点的辨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很多知识点在概念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细节的不同导致其整体内涵完全不同。因此,在初中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对知识点中关键词的辨析,促使其形成严谨的思维。例如,在“化合物和单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对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的不同形成一定了解,即明确单质与化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再通过组成元素等判定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3.加强对问题的剖析,明确问题细节
化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精练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解读,把握知识点中的细节,才能对其形成深刻、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以“溶解度”相关知识点为例,由于溶解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所以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溶解度定义中的关键细节出发,对其加以分析,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即一定温度条件、溶剂的量为100克、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在对定义进行剖析后,学生就能够快速地理解溶解度定义的核心,从而掌握这个概念。
4.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
由于化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知识点存在联系,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扣知识点的细节联系,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盐的概念”相关知识为例,教材中对盐的定义是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然而实际上,单纯依据这个概念很难判断一些物质是不是属于盐类,如硝酸铵(NH4 NO3)、氯化铵(NH4Cl)。因此,在这类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这个定义进行外延,即含有酸根离子、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或者是含有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通过定义外延,知识点的内涵没有改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正确地理解知识点[2]。
5.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类和总结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和整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区别,着重关注重c知识。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需要对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进行归纳分析,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细节上的不同,从而发现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以便正确理解和记忆。
6.加强知识点细节训练
在完成阶段学习后,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在细节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辨析的方式或创新解答的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点。
综上所述,由于化学的学科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细节教学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由于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需要进行整理、分析、理解,才能实现内化。所以在初中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细节教学出发,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杨 军.细节教学与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版),2015(28):286.
篇6
(1)信息化装置可以为中职舞蹈教学提供规范化的舞蹈动作,从而有效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中职学生舞蹈综合能力不断提高。通常信息化设备的合理运用,可以放映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因此,在学生进行某个动作的练习时,可以结合视频课件来进行讲解,并对一些细节错误进行标准化的改正。在观看优秀的示范舞蹈之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风格加入到其中,因此,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对舞蹈的各种技巧进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舞蹈综合水平。
(2)通过播放优秀的舞蹈,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更多教学资源,不断开拓学生的舞蹈学习视野,从而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对新的舞蹈内涵有更全面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主观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通过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师生在共同观看舞蹈视频时,可以对舞蹈典型动作和技巧等进行讨论和着重强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改进舞蹈细节,在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策略
(一)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各种操作技巧
为了不断提高舞蹈教学的整体效果,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各种操作技巧,并对舞蹈技术、舞蹈风格和表演特点等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在熟练运用信息设备的基础上,制作各种舞蹈练习课件,以有效提高中职舞蹈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机的提供教学中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实用价值。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PowerPoint、Word文档和Authorware等的合理利用,可以使各种信息化设备得到最有效运用,以促进中职舞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全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推动和方便教学,并且,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部分基础性、技巧性强的知识必须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因此,信息化技术有着重要辅助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创造力、理解能力等,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选择性的提供各种教学材料,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
(三)明确舞蹈教学目标,提高舞蹈教学效率
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舞蹈教学目标,才能在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情况下,提高舞蹈教学效率。现代教育制度下,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舞蹈学习所需的生动形象的影像,通过新奇的信息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快速提高,从而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支配下,更有效的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舞蹈教学效率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在情感与知识等多个层面上形成共鸣,才能在舞蹈课堂教学上发挥信息化加护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职化学教学在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在全国大范围的深入与实施,使我国中职化学教学质量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就其实际状况来看,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更需要广大中职教育者对中职化学教学现状进行深一步的分析。
一、中职化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1.生源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然而学生素质却在逐渐下降,中职生无论是从学习能力还是综合素质方面都远远落后与普通高中生,同时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并缺乏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刻苦精神,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能力,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出现了由于不会学习而产生的学不好现象,越学不好就越不想学,导致恶性循环出现,严重地影响了中职化学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对教学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对教材的使用状况
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其中最根本的教学载体,对于教材的选择是否具备合理性,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中职化学教材所选择的内容有很多缺少实际应用价值和知识价值,使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但使学生面临着更加繁重的学习负担,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根据调查发现,当今我国中职化学教学教材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少相应的专用教材,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的版本多种多样,有些教材做到了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社会和岗位,教材能够遵循这样的准则固然是好的,同时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却是多个专业通用的教材,这样的教材虽然比以往有很大的改进,但却不能够充分满足各专业的具体需求。
(2)缺乏专业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很多中职化学教材开设着诸多专业公用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材,其中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物质的量内容分析”,这对口腔工艺专业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太高的实用价值,然而对于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却很有实用价值。
二、针对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舞
针对于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素质差以这一现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状况,并对其加以鼓舞,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鼓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有效指点,同时要杜绝取笑、挖苦的现象出现,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应对学生加以关心,由于学生正处在人生关键的青春期,在该时期,学生的个性与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另外有的中职业学生第一次经历住校生活,心理变化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关心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基础。
2.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教材
在教材方面,应采取专业针对性较强的教材,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到本专业价值性较强的知识,教材的形式应实现多样化,除了传统模式的教材,还要有相关的教学光盘等,同时还要保证教材版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要使教材的使用周期有效地缩短,中职化学教材可以有基础部分和新编部分两个重要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部分主要讲述相应的知识定义和基本知识,新编部分则主要体现当代应用的新知识技术以及工艺和方法等,使教材的选材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使用周期要有效缩短。
由于新课改理念的影响,致使中职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有所改进,另外,由于中职化学教学具有较特殊的现状与特点,并且其教学内容较为特殊,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地激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使中职化学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展开。
参考文献:
[1]赵培霞.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1.
篇8
在新学期开学之前,要好好的梳理一下上个学期学习的东西,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当然能够提前预习一下新学期的内容更好,但如果时间不充裕,复习比预习更重要。因为毕竟新内容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而上个学期的东西,可能要一直等到毕业总复习的时候才会再讲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要如何安排寒假的学习计划:
进行分析与定向,攻克薄弱环节
寒假毕竟不长,目标不宜太大、复习范围不宜太广。如果想真正有收获,一定不要贪多哟!适宜重点攻克薄弱学科、或某学科中的重点内容。重点夯实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为考试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制定寒假复习计划之前要科学、准确地自我解剖、自我分析这一学年的学习状态即考试成绩,包括平时系列测试、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因为期末考试的信度比较高。
自我分析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位,二是定向。所谓定位,就是说期末考试后,全区有一个成绩统计,每个学生都可以知道自己总分的位置,你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心里要十分清楚,这基本反映了你的实力。所谓定向,就是说你的优势学科是什么?你的弱势学科是什么?薄弱环节在哪儿?优势学科的优势原因是什么?
具体建议:没有舍弃就没收获!基础薄弱考生要记住:弱就弱在基础上!所以寒假的学习要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抓非智力因素、信心、目标、意志、毅力、方法、心态。要多练,特别是中低档试题,要看、要想更要练。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放假后的第一件事,应该是整理出可利用的时间,做出时间安排表,以每一天为单位;接下来梳理自身学习情况,找出最需要提高或最想做的事,合理分配复习和预习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假期学习计划。
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好保持在5-6个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规划一下,例如:早上2个半小时,中午2个半小时,晚上1个小时。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习惯比聪明更重要!只要你按照计划来,每天坚持,你的成绩不会没有进步的!相信你的假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是几个小Tips,供大家参考:
1、早晨合理安排30分钟读一读英语
2、利用上午2节课的时间分别独立完成2科寒假作业
3、中午适当午休,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
4、和上午一样,利用下午的时间做些寒假作业,但不可一下子贪多。要均衡、科学安排。
5、自由时间可以干一些喜欢的事情,但要控制在半小时的时间里。
6、晚饭之前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以看电视等,但要看看新闻。
7、读一些好的小文章,写日记或是读后感,或是精彩的摘抄
8、制定学习计划,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作业,应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学习科目。千万不要总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9、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
10、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或翻书再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11、一定要预留出锻炼身体和休闲活动的时间。
篇9
“计划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而制定的涉及到德、智、体、能方面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其实质是学生自身引发出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活动是自愿的,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指导即教师教育,是在学生个人原有基础上的“援助”的指导。它是与“集体施教”对应而提出来的,是班级授课的补充形式。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授课制对他们统的过死,对他们提出划一要求的弊端,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计划学习指导”只能以学生自愿学习活动为基础,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它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它是在教师关怀与援助下的“学生有计划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自学方面的意志品质。
国内外统一研究领域现状:从国内的情况看,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课堂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问题是:1、对学生要求过高,对所有学生提出划一要求,对学生统的过死,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把学习视为外在强制的义务。2、传统授课以“学科本位课程”为背景。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只能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学,而这对于一般学生的心理特点都难以照顾,同各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的距离很大。3、传统教材存在繁、难、窄、旧的问题,许多教师往往疲于追赶教学进度,根本顾不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果。4、在当前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的背景下,许多地方还是牺牲教师的精力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为代价的。
鉴于个别学校、个别教师无法触动课程中深层次的问题,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许多地方从各个方面做出了尝试,如“洋思教学”“杜郎口教学”“三案六环节”“六模块建构式教学”,这些改革旨在改善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
当然还有许多名目繁多的小的改革,如“取消讲台”“我来当老师”“上课允许学生插嘴”“允许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教师提问允许学生保留沉默权”,这些小的尝试对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在国外,“个别培养计划”,发达国家早有尝试,不过,那是另一套课程机制的产物。在我国现行课程机制背景下,提出在教师关怀与援助下的“学生有计划的学习”这一课题,力图探索出适合国情、校情的“个别培养计划”的经验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限目标。它是班级授课制的有力补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自由度和主动性,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自学方面的意志品质。
二、“计划学习指导”的研究实验
研究内容:1、初步试验。在我校的某个班级物色4名左右肯上进且有自制力的学生,分别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的情况,诱导他自己提出“个人学习计划”的打算(可以是每月计划和学期计划,也可以是每周计划和每天计划)。双方约定:(1)计划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状况与意愿制定,可以是课内学习、也可以是课外兴趣,自定目标、实现时间与实施步骤,教师做好指导。(2)学生在执行计划遇到的问题,老师尽量提供援助。(3)每一阶段师生交谈一次(时间由学生定,学生主动约老师交谈),了解和监控学生过程完成情况。(4)双方对外保密。(5)学生如无意坚持下去,老师尊重学生意愿,取消双方约定的协议,老师保证不改变学生的看法。(6)计划完成,教师验收学生完成计划的质量和数量,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
2、扩大试验。试验一段时间后,用同样方式培养第二批学生(4名左右)。不张扬,让这种影响慢慢的传播出去。支持其他学生效仿或鼓励他同好朋友“结对子”,相互支持。
3、在班级推广。经一学期试验,如果有成效,便可推广。(1)在班级内交流“计划学习”的经验。(2)在多数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推行“个人计划学习制度”。(3)期中交流执行计划的情况。(4)期末交流“计划学习”的心得。
三、研究思路及对策
为了探讨农村中学生“计划学习指导”,主要从初步试验、扩大试验、在班级内推广三个阶段层层推进。所以整个试验是以教师的指导、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为依托,在班级授课制大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优补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对于学生计划学习的指导要做到组织性、计划性、科学性。指导的方案、策略最好以教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克服指导的盲目性、随意性。
(2)鼓动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对于成功完成学习计划的学生要大加赞扬,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教师能做到与学生一起体验成功与困难。
篇10
【摘要】针对中学化学教学而言,对于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其对于教学模型的优化绘出了理想化的蓝图,但由于化学学科具有着复杂、多样的性质,导致在化学物质性阶段学习进行过程中出现理论理解上的局限;同时由于生源的差异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化学学科认知能力各有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更活跃;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本文是笔者就如何在中学化学学科中加强教师的教学机智能力,作出的一番探究性分析,旨在增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中学化学 教学机智 教学优化 教学调整
【引言】 在现阶段的中学化学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异常事件的发生,比如说:课堂演示实验出现异常,甚至失败;学生的提问超出课堂学习的范畴或者超出了教师的认知范围等,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步骤。由于这种情况的不时发生,使得中学化学教学的教师除了具备教学能力以及其他教学技能外,还必须有着良好的教学机智能力。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机智培养,导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由于这方面能力的欠缺,不能很好的进行教育实习。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呢?
关于教学机智的概念简述。
由于现代化教学观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着与教学要求相符合的能力,就是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于课堂教学进程能够灵活自如地驾驭的能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偶然性的意外情况发生,能够对于教学方案进行迅速的调整,对于学生的思想能够敏锐的洞察,为了使教学目标圆满完成,针对教学中发生意外而及时采取措施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教师的教学机智。
充分运用信息反馈原理对化学教学进行调整。
针对化学教学系统而言,与其他系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对于系统进行调控时必须通过信息的反馈才能实现。多为化学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现状有着充分的了解,找出教学差异,为教学方式的改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在规定时间内达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要对课堂教学系统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必须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反馈的原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实验操作以及学生的情绪变化等方面来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对教学进行调整或改变,增强对于教学系统的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创造有利的条件,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提供引导,针对反馈信息采取各种措施来迅速地进行教学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事件,干扰甚至破坏既定教学设计方案的进行,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采取随机控制的方法,果断地对信息传输手段进行调整,保证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流处于最佳的传输状态。
对于化学教学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对于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作为最基础的环节是极其重要的。它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等具体情况,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情境;针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制定出与学生学习行为相符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计划来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预测。
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系统中作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
对教学内容要熟练地掌握。在教学中,教材是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才能够对相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教学内容的前后练习,以做到酌情教授。
对将要进行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要多方面考虑课堂的情景以及学生的反应,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思维动向有着一定的了解。
在演示实验前做好准备。化学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演示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对实验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演示实验的直观性,并简易快捷地进行安全的实验。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偶发事件进行随即调控。
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偶发事件,应该掌握以下几种应变技巧:
对设计问题的难度进行调节。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决定着对学生思维锻炼的效果,如果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或者过于浅易,都达不到既定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对设计问题的难度及时调节,,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与情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活跃的气氛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极大的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将问题设计的具有阶梯性、连续性、跳跃性;教学语言注重幽默感、情意性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保持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事件,很可能使课堂陷入被动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因势利导,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被动扭转为主动。也可以将出现的事情灵活地与教学联系起来,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善于回避和反诘。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提问不明确或者超出教师的认知范畴时,要懂得适当的反诘,让学生转换思维来思考结果。如果学生的提问超出了教学范畴时,应予以回避,或者婉转的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学生纠缠不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结束语】现阶段,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对教师的教学机智要求非常高,但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机智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建立在教师广博的知识、高度的修养、优秀的教学能力以及熟练地教学技巧基础之上的,因诸多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着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对知识抱着科学的态度,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加深教师的教学基础,从而培养良好的教学机智;也只有这样,才能与现代化的教学观相符合,才能对化学课堂教学系统进行灵活自如的驾驭。
【参考文献】
【1】段延哲 浅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机智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年 第6期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