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2 06:1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室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室学习计划

篇1

(1)计划应该从简单到复杂,而且早期的学习计划要富有弹性。

首先学习计划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越复杂和严密的计划,越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在计划早期应该留下一些空白的时间段,保证计划能全部实行。全部落实计划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下一阶段的计划安排。

(2)计划要考虑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

有些人是“夜猫子型”的,而有些人是“百灵鸟型”的。曾经有一个孩子说他有吃过晚饭马上就睡觉,第二天凌晨开始学习的作息习惯。别人的方式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应该让孩子通过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定能事半功倍。

(3)计划要参照教学进度。

要让学习计划和学校学习和学习进度相结合,让计划对课堂学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计划有多种:比如日学习计划,可建议为某门落后的功课或某门感兴趣的功课多安排些时间;还可以制定单元或专题复习计划,有计划地学习和复习。

(4)学习计划要与学习内容相匹配。

一般孩子们都喜欢清晨背诵、夜晚复习、演算。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临睡觉前记忆效果更佳。多了解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的内容不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有些内容是需要证忆的,而有些内容只能靠推理演算。应让孩子在精神最旺盛和塌易疲倦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内容。而且,一般应避免连续两三个小时学习同一门功课,除非孩子很感兴趣,否则容易造成疲倦而降低学习效率。

篇2

关键词: 互动式讨论 职业道德 环保教育 校企对接 反馈工作

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是技工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二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中,不断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想象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具体实践中的操作能力。技校学生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动手能力的技术工人。所以要培养出合格的化学分析专业学生,就要把实习教学提高到相应位置,不是可有可无,可好可差,应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视。下面谈谈化学分析专业实习课的教学方法及其他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实习课由老师“满堂灌”到师生互动式讨论

以前一般在《分析化学》理论课上完一个章节(即一种化学分析方法后)后便跟着安排实习课。由于技校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有差异,有的学生上化学理论课时,对课本内容就没有搞明白,只是“囫囵吞枣”,因此在掌握实习内容时也有很大差异。在实习前,通常是由实习指导老师在实验室讲解完实验的内容(包括实验方法原理、方法步骤、可能产生问题及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后,学生开始做实验。老师按部就班地“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后学生拿着笔记本死记硬背,掌握得非常肤浅。由于实习前准备工作没做充分,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心中没谱,实习也就杂乱无章,到处乱哄哄。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实习质量也不高。

现在我们一般在实习课前要求学生熟悉本实验的内容,特别是方法原理一定要完全理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老师参与其中,充分进行讨论。围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各种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再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点评、解惑和总结,从而把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注意事项等都彻底搞清楚。这样的互动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实验内容。这样,进入实验室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对实验内容心中有数,都能按操作规程认真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实习。实验室有了安静有序的环境,这样的实习效果比以前有很大增强,真正达到了实习目的。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并能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习,再用实习得到的数据说明理论的正确性。有的同学还能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说明和解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化学现象,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同学们在完成实验内容后,要进行化学分析的数据处理。大多数学生能实事求是地按得到的分析数据,计算出实验结果。但有个别学生因为在化学实验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得出差异较大的数据。为了完成实验报告的任务,也为了不用辛苦地重做实验,就删改实验数据凑结果。我们在发现这些情况后,觉得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经过教育,这位同学认识了错误,并保证不会再犯。在整个社会大力呼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已成为技工学校维持生存和提高质量的根本,也关系到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素质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工作责任心,遵守规章制度,遵循操作规程,不怕吃苦,有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因此我们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一个企业里,工艺流程的控制及产品的合格,都要靠化验室的分析结果作参考,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说:“化学分析是工业生产的眼睛……”[1]如果用错误的分析结果控制工艺流程和指导生产,就会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学生在学校里就要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品德,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才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得到用工单位的青睐。

三、实验室的环保措施

实验室除一般化学试剂外,还大量应用酸、碱及一些有毒有害试剂,还有学生实习后产生的大量废液。为了不造成环境污染,并让学生有环保意识,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讲解,说明实验室的废液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如日本的四日市哮喘事件[2]是因为石油冶炼厂排放废气中的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造成八百多人患上哮喘病,死亡十多人;如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3]是因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市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材料厂违法排放工业污水,广西龙江河突发严重镉污染,对龙江河沿岸众多渔民和下游柳州三百多万市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又如“韶关的酸雨”、“惠州淡水河污染”等例子教育学生。真实的事例使学生很受触动,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可怕后果。我们还利用环保宣传资料和环保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调查研究本市环境污染状况。同学们有了环保意识,在完成实验后,能自觉地把废液倒入废液缸内处理,让含有酸、碱废液中和以后再倒入下水道。如果是含有有毒试剂的废液,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处理,除毒后再倒掉,以免造成环境污染。通过环保教育,学生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四、教材内容要注重“校企”对接

随着工业现代化蓬勃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企业防污及排污处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许多企业,尤其是污染较重的工矿企业对防污、治污愈加重视,不仅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减少污染,而且在化学检验部门也尽量采用污染相对较小的实验方法。据了解,我市韶关钢铁厂化学检验部门废除了以往被广泛使用的测定铁矿石中的铁含量的方法――重铬酸钾法(此实验方法既要使用有害的重金属铬盐,又要使用重金属汞盐),采用了较环保的“无汞法”测铁。又如核工业铀矿山水冶厂的流程控制分析中,测定样液中的钙、镁离子总量时,原来是使用0.05%氰化钾溶液隐蔽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因为氰化钾是剧毒物,对环境污染极大,故被新的实验方法取代,即用调节溶液的pH值的方法隐蔽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类似的实例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近几年来,我校几届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应会”部分考试的实验课题均是实用型实验,而实验方法都是采用“国标法”,如:国标法测定化肥中氮、氨含量;国标法测定洗发剂定型剂中溴化钠的含量;国标法测定软锰矿中的二氧化锰,等等。而且随着企业化学实验室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大量精密仪器被使用,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学实验精密仪器的使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这些仪器的使用也常出现在技能鉴定的考核中。可见,国家技能鉴定部门非常重视考生对所掌握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据我校本专业已就业学生反馈,企业化学检验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国标法”实验。反观《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实验课题基本都是基础实验,实际应用型实验寥寥无几,且实验方法采用“国标法”的也不多,对要求使用仪器分析的实验同样较少。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教材内容,瞄准市场需要,明确培养目标,重视“校企”相接,从而使本专业长远发展。

五、做好已就业学生的反馈工作

我们化工班学生分配到各企业工作,多数学生在化验室担任化验员或在化工车间从事操作员工作。学生在新的岗位上,往往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解决,他们常常会主动回校或打电话询问实习指导老师。我们会根据自己多年实践经验详细地回答他们碰到的难题。有的问题需要商讨,老师们找资料,大家讨论,最后找出办法帮助学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因而很多学生尽管已毕业工作多年,但还会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促进,使我们及时了解生产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今后的实习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提高教学质量。这对学生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也有很大帮助,进而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支持。“据了解,2003年以来,全省各类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培养技能人才110多万人”[4]。原因是技校注重技能、注重实操训练、注重校企对接的办学模式迎合市场的需要,技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快适应生产企业的需要,因而受到企业的欢迎。可见,做好已就业学生的反馈工作非常重要。

总之,在技工学校《分析化学》实习课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环保教育;重视教材内容校企对接和已就业学生的反馈工作,一定能把化学分析专业越办越好,从而培养出更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姜洪文,陈淑刚.化验室组织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4.

[2]杨启红,兰宁静.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全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4-5:400.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微课程教学;设计分析

一、前言

所谓的微课程教学,实质上是指将教学要求、教学课程标准作为教学依据,通过视频、演示动画等载体来深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视频由教学素材PPT、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馈以及课程练习、测试等内容构成,是开展微课程的关键内容,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

微课程整体上包括了知识点背景以及初中化学每一章节所要处理的问题。所以,有效的微课程应当在满足学生认知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在认真分析教材的整体结构及考虑学生自身具有的特点的同时,构建符合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和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化学知识网络。不管微课程应当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其深度、广度以及容量均要满足学生认知要求与认知规律。比如,在微课程中可设计“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的实验比较”“溶液的酸碱性”等标题,使教学目标直观地、准确地在设计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当进入溶液酸碱性环节的教学时,可认识到实际生活中诸多物质具有酸碱性的特性,该教学目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初步掌握通过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酸碱性。

2.设计教学内容

微课程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等,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说明典型性问题,并且以适宜的表现形式合理呈现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具体表现如下:(1)知识点总结型。初中化学教材具有一定知识点分散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将知识点连接起来,存在一定的概念混乱、知识点储存不全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系统、全面理解总结化学知识点的能力,微课程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增设知识点总结的学习模块。系统、科学的知识点总结模块能够确保学生高效地掌握分散杂乱的化学知识点,在解题时能够准确判断题型和快速、正确地解题。比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适当总结归纳“化学式定义”“水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点的内容。(2)实验操作型。该类型的微课程内容设计来源于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以及重要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促使实验操作要领、过程以及现象转化为视觉化影像资源,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前学习、复习巩固与深入分析。以影像资料等形式表现的演示实验,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基本技能,还能够确保学生动手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通过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例如,将部分典型化学实验加入到该板块的内容中,具体表现为: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特定的黑色粉末是由炭粉以及氧化铜混合形成的,并对比两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程度。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甲:黑色粉末足量盐酸,充分振荡观察现象乙:黑色粉末在试管中加热,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1)甲方案中证明有氧化铜的实验依据是;2)乙方案中证明有炭粉的实验依据是;3)对比上述两种实验方案的优劣程度,并给出判断依据。解析:1)由于CuO+2HCl=CuCl2+H2O,铜的盐溶液一般显蓝色,因此,该方案的实验依据是:溶液变蓝绿色。2)由于C+2CuO=2Cu+CO2,反应生成的CO2能够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方案的实验依据是:石灰水变浑浊。3)甲操作只要将样品加入试管中,加入盐酸即可验证;乙操作需要铁架台、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等操作比较复杂,故答案为:甲方案更好,操作简单易行,不需加热。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观察,学生能够很好地判断实验的优劣,既有利于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方法的创新,又有助于学生培养发散性创新思维。(3)课程练习型。在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根据实际实验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难题、易错题制成课程练习型的课程内容,其中包含推断题、图像题以及计算题等。课程练习型内容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典型题加深印象和加深理解,确保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时能够快速、正确解题。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化学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从初中生的角度出发,其对化学课程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学会在碎片化时间里利用微课程等学习手段来实现预先学习新的化学知识、课后巩固复习等目的,从而加深对较为抽象、分散的化学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及理解,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篇4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 学习力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05 - 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学习力”将被设定为“后课改时代”的核心目标,在知识以加速度更新的时代,要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学力”当然要比“学历”更重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这种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的方法很多,思维可视化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是指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笔者将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光合作用”一节为例,探讨如何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 建构模块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

生物学知识的前后内容具有连续性、逻辑性,整个知识结构相对系统和完善,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认知结构是在经过自我内化后才形成的,其知识结构可能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为了让学生理解每个模块所呈现的学习材料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在每个模块学习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教材目录绘制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强调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理解每个模块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该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学生根据教材目录可绘制如图1思维导图。

在开始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学习之前,把上述思维导图再次呈现,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断强化该模块的知识结构,定期提醒学生及时将所学的内容纳入该模块中,以此构建更大的知识组织构架,形成一个总体的知识结构。

2 建构章节结构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在进行章节学习之前,教师让学生根据本章节目录,分析本章教材各节的内在逻辑联系,简要画出本章节知识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本章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前几章探讨了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同外界的物质交换,本章探讨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后续章(第六章)探讨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本章的逻辑起点是细胞生命系统的维持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中心问题是外界能量如何输入细胞及如何被细胞所利用。当本章学习结束后,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或教师引导下绘制本章较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图(图3)。

在章节学习中,虽然各节具体内容不同,但都围绕一个主题,知识结构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因为当一个信息被联系到了一个较大的网络上时,就会有更多的回忆路径,从而比较容易得到恢复;网络的结构愈好,所需记忆的信息就愈少,因为对个别部分的记忆可以来自对整个网络的记忆。

3 建构图群让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上生长,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光合作用”一节在整个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乃至整个高中教材中都处于重要地位。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是整个高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前几章,学生已学习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细胞结构(叶绿体)和物质(ATP、酶)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开始时,教师可呈现如图4、图5从宏观到微观、变抽象为具像的一组图片促进学生建立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这样学生已有的正确知识就会被学生顺利提取,可以显著提高对原有知识的激活和应用。

就学习而言,学生不断地将新学习的知识联系到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图式之中,利用原有的图式对新知识进行组合,使其与原有图式发生联系,以便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把新知识与学生原有图式进行联系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新知识一旦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学生理解了新的知识,包含新知识的图式更新了原有的图式。从学习的一般过程看,学习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影响着后续的学习。

4 构建概念模型突破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生物学教学中,微观、复杂的内容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生物学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时,可以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来进行实验。高中生物的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篇5

关键词:科学 非科学 划界标准 演变

科学划界一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部分的科学哲学教科书都以专题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科学划界即是在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之间作出区别。以期呈示科学特有的品格和认知价值及社会实践价值。科学划界标准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领域内表现十分繁荣,其特点可归纳为:发展快,流派多,观点纷呈。划界标准在这段时期总体而言,可分为从确定的标准,到标准的消解,最后标准消失的总体趋势。本文对20世纪各流派,代表人物的划界标准阐述试图将这一趋势呈现。

一、确定的划界标准

1、一元划界标准

⑴ 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标准:他们所主张的划界标准是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即凡是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知识)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反之则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⑵ 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波普尔说:"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就是他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既是说,一个理论如果是逻辑上可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不是。

2、多元划界标准

⑴ 邦格:邦格提出含有十种因素的公式:e=(c,s,d,f,b,p,k,a,m)。他认为科学知识应应该满足这十种因素。公式中:"e为特定的知识领域;c为确定知识的社团;s为承认c地位的社会;g为c的世界观;d为e的论域;f为e的形式背景(逻辑和数学工具);b为特殊背景:p为问题组合;k为e所积累的特殊知识储备;a为c在对e提高上所抱的目标;m为方法论。邦格认为只要对上诉所列十个因素的特征以及之间相互联系作仔细的区分比较就可以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⑵ 萨伽德:萨伽德认为从逻辑、心理学和历史学统一的角度,科学与非科学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作出区分:科学使用相互关联的思维方式,伪科学使用相似的思维方式;科学追求经验确证和否证,伪科学忽视经验因素,科学研究者关心理论的竞争,而伪科学对科学竞争不关心;科学采用一致并简单的理论,伪科学采用许多非简单的特设性假说;科学随时代进步,伪科学则保守,停滞不前。只有这五方面综合运用才能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奎因在1951年发表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中队逻辑经验主义的两大基石进行毁灭性的批判。而立足于证实或证伪的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划界观也就都不能成立。多元划界标准并不具备他们试图达到的可操作性,也没有真正解决划界问题。科学划界标准由确定走向消解。

二、划界标准的消解

1、库恩的范式标准:库恩在《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传统的心理学》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划界标准:凡是具有运用范式以解决疑难的传统的,才是科学,否则是非科学。

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标准:拉卡托斯认为"只能说一系列的理论是科学的或不科学的,而不能说一个孤立的理论是科学或不科学的"。他把分界等同于评价,使分界标准中"科学的"变为评价规则中"可接受的",接受规则"等同于"分界标准。"接受规则"就是如何区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从而接受科学理论,拒斥非科学理论的规则。

3、夏佩尔的合理性标准:夏佩尔主张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是存在的,这种界限是变化的,并不是凝固不动的。其标准不是先天的、绝对的,而是具体的、相对的,即以科学活动中是否合理性为标准,所谓合理性意指科学的知识应在说明主题方面是可靠的且是有说服力的;语言应具备相关性,即科学的语言应与研究的问题有着清晰的、恰当的逻辑联系。

4、费耶阿本德的虚无标准: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是人为的,无谓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由此费耶阿本德主张取消科学的特殊地位,采取"怎么都行"的科学划界标准。

以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问题为线索。经由库恩范式标准,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标准,夏佩尔的合理性标准,最后到费耶阿本德的虚无标准。科学划界标准逐渐消解,同时也打开了通向后现代科学哲学划界标准消失之门。

三、划界标准的消失

⑴ 劳丹认为,科学分界是个伪问题,因为科学不存在不变的,与其他信念系统不同的认识特征。科学认识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而分界是不可能的。

⑵ 范·弗拉森从语义学和语用学视角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由纯粹的科学语言构成,理解科学必须先理解科学语言,且科学语言的不断创造与丰富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他指出: "科学理论只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是有分歧的解释--即理论把现象描绘成什么,这本身不是一种硬证据。""没有任何证据使我们相信所接受的理论为真"。

⑶ 罗蒂在其所向往的后哲学文化中,科学崇拜将失去市场,科学与非科学的其他学科之间的本质区别将不再存在。科学并不是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它只是话语的一种形式而已。罗蒂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

⑷ ssk(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巴里·巴恩斯等人认为科学活动是一种政治活动。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只能在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学科间的界限是约定的。学科的界限由特定的社会团体来维持和界定。这些界线与保护和维持这些社会集团自身的认知权威、智力霸权、职业构成以及借助于这些界限能够控制的其他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直接相关。科学划界标准就这样在ssk解构下消失了。

20世界科学划界先由逻辑经验主义提出的证实原则,波普尔找出其致命弱点--科学的全称命题永远也不可能被有限的经验所证实,基于全称陈述与单称陈述之间逻辑的不对称性,提出了他的"可证伪"标准。科学实在论者还提出了多元标准,但明确的划界标准都在科学与非科学复杂的关系面前显的苍白无用。实用主义批判逻辑主义经验的绝对可靠性,认为标准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从而历史主义者库恩开始淡化科学划界问题。经过拉卡托斯、夏佩尔最后到了无政府主义的费耶阿本德则主张"怎么都行"。科学划界标准逐步消解。直至后现代哲学和建构主义者直接宣布,科学划界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或科学与其它文化并无二质,从而使科学划界标准彻底的走向消亡。20世纪西方科学划界标准从无到有,再到消亡。这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知识领域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同时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演化又有利于人们升华对科学与非科学关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英]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英文版)

【2】[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3】[英]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版

【4】[美]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1975年英文版

【5】[美]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篇6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第一课《地球在哭泣》。本课教材由“人口太多了”和“环境太差了”两部分组成,用5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地球以它博大的胸怀和无偿的赐予,养育了我们人类。但是近几百年来,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地球的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困扰着世界,困扰着人类。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他们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教育、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环境太差了”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三个教学板块,用时3课时。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地球已经在环境问题上向我们提出“严重警告”。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从小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保护好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课前让学生通过搜集和调查,了解并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造成地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这些污染的形成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大气污染。

    二、教学理念实践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地球在哭泣”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大气环境问题,初步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3.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

    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难点:树立大气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感。

    四、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

    活动一:感受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和直观形象的图片感官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体会到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为与下文地球环境的污染形成感情的落差做铺垫。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课本中宇航员的感叹,引导学生感受地球由“美丽”到“哭泣”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知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是地球哭泣的主要原因,初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活动三:了解大气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初步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交流、展示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实,再通过设身处地的感受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大气污染给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活动四:策划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

    设计意图:此活动的设计,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保护大气环境出力,做地球村的主人。

    活动五:课外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策划付诸于行动,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净化大气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道理,并将这些道理转化为一种内在社会动力,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中,教师没有就教学内容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查找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充实、拓展了学习内容,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学生在查找、搜集资料的同时,也进行着资料的筛选、整理,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符合《课标》中对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2.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课本上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集思广益、扩展容量、人人参与、有一些难度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对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独立思考的问题,则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不同学习方式的交替使用,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了学科间的融合和渗透。本节课中,教师将语文课本《只有一个地球》中对地球美丽外表的描写引入课堂中,激发学生对美丽家园的热爱之情,接着抓住文中宇航员的两句对比强烈的感叹,使学生感受到地球虽然美丽但是很脆弱,从而去探究脆弱背后隐藏的原因。语文课本中优美的语言文字、精美的图画、宇航员深深的叹息,无不感染着学生去深思地球哭泣的原因,深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 化学 课堂互动 学习方式 转变 双赢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过程,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互动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堂互动又分为两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即引导与激励,生生互动即竞争与合作。那么,如何实现课堂互动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转变学习方式,力争将学生的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即可实现课堂互动,并在互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怎么进行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就缺少了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积极性,课堂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充盈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和对学生真挚的爱,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的各种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再如,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此时,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真正实现了课堂互动。

二、因“材”施教、因“生”施教

如何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核心就是教育者要能够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说的“材”是教材,“生”是学生。即教师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的个性风格,从教材中寻找课堂互动的突破点;能够摸清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训练点,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进步。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

例如,学生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铵等四种盐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动脑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主动、认真地联想以前学得的知识,专心研究和组织实验程序,找出“鉴别”、“区别”或“分别”认识的几种不同的物质解题答案。然后他们根据四种铵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一一区分开来,并说明实验的根据,解释所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物质的鉴别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实验、分析、鉴别,推断出所鉴别的某种物质。这种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因材施教的结果。

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实验(25.9%)、用电脑(21.2%)、课外读书(12.3%)。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允许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现在有不少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的实验,其核心就是因“生”施教,更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式学习。

三、和学生平视

实施课堂互动,首先是心灵的沟通,缩短师生的距离。教师要从情感投入开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教师由单纯的权威的教育者到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从“师道尊严”向“学道尊严”转变。教师只能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兴趣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学生成为朋友的关系,创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讲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的和每一个学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师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一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善于启发诱导。

篇8

关键词:可视化;概念图;傅里叶变换;教学案例

作者简介:李良(1974-),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高娜(1977-),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JKGHAD-0283)、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DQJG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72-02

可视化是指通过可以觉察的视觉方式将思维进行外化呈现的过程,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中的应用。它能够大大提高学习者思维认知的表现。在伍国华和李克东的研究中,根据主要功能将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分为两类——概念关系图与思考步骤图,前者包括概念图、知识地图与语义网络,后者包括思维导图与认知地图。这两类知识可视化形式都能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1,2]本文以傅里叶变换为例绘制了概念图,并将其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讨论,使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有了更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一、概念图

概念图又称为概念地图、心智图等,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从而以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以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作为可视化教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构建教学模型,表达自己教学模式中的内在要素与相互关系,起到对教师教学经验抽象表征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师生及时交流信息,促进学习者的相互理解。

概念图由概念节点和带有标签的连线组成。节点用于表示某一命题或知识领域,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连线上可以用箭头表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方向,连线上的标签表示概念之间是如何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联系的。概念、命题、交叉连线、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标特征。[3]

二、教学案例设计

傅里叶变换是信号处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学生在高等数学中已经学习过傅里叶级数的概念,而且在多门专业课程中也都运用傅里叶变换来解决工程问题,但由于遗忘或者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该理论的用途不够明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对于各种不同形式的傅里叶变换仍然感到难以深入理解,学完以后对傅里叶变换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只是一个看不懂的公式”的程度。同时由于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繁多,课堂容量大,因此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工作也非常有必要。

针对傅里叶变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用概念图设计教学方案如下。同时考虑到概念图工具在课堂中使用要遵循循序渐进和耐心施教的原则,[4]将概念图按照课堂教学的顺序逐步展开,由简到繁。

1.傅里叶变换的四种不同运算对象[5,7]

首先,要区分各种不同形式的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其处理对象的特点,因此根据连续性和周期性构建初步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星形框表示傅里叶变换,其处理对象分为时间连续和离散两种信号,根据信号周期性进一步分成四种,用树状结构表明其关系。图中圆角矩形框标明了四种不同信号的频谱,由此可以进一步找到规律,即时域和频域的对应关系为:一个域的连续性对应另一个域的非周期性,一个域的离散性对应另一个域的周期性。而时间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之间可以通过抽样进行转换,遵循奈奎斯特抽样定理。

2.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引入[5]

由于这四种形式的傅里叶变换在时域或频域不都满足离散且点数有限的条件,不适合直接用计算机实现,因此引入了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即DFT。将DFS限制在一个周期(主值区间)上进行,即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这样既保持了原信号完整的频谱成分,又满足了计算机运算的要求。尽管是有限长序列,但它隐含有周期性。图1中用箭头和椭圆框标明了DFT与DFS的关系,并用计算机图标和云形框对其特点进行了注释。

在工程应用中,对于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分析也可以用DFT逼近,但是逼近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误差,这部分内容也用云形注释框进行注释。

3.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关系[5-7]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必定包含三种基本变换,即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但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三种变换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图1中星形框所示,拉普拉斯变换用于分析连续时间信号,而z变换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

对于连续时间信号而言,尽管傅里叶变换能够对大部分信号进行频域分析,但也有一些连续信号,比如按指数增长的信号,当时其傅里叶变换的积分式不收敛,因此不能用傅里叶变换来分析。于是将这样的信号乘以衰减因子,重新代入傅里叶变换式中,就得到了拉普拉斯变换。反之,对于拉普拉斯变换来说,当S域的复变量限制在虚轴上时,实际上就是该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因此可以说,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特殊的拉普拉斯变换,而拉普拉斯变换则是更一般形式的傅里叶变换。

同理,z变换适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如图1所示。而z变换可以看做离散形式的拉普拉斯变换,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右侧菱形框所示,即s域与z域的映射关系。两个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用右侧的坐标平面表示,一目了然。此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不仅可以用于课堂展示,也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辅助材料,其网状结构能有效说明概念之间的联系,具有自明性,即使没有老师的讲解也容易看懂。本文从傅里叶变换入手逐步展开,顺次引出傅里叶变换的几种不同形式以及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在实际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以便配合不同教材的编排顺序。

三、概念图教学案例应用

笔者做了两种形式的教学尝试。方式一:不使用概念图,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课程讲授和总结;方式二:运用概念图,依照由简到繁的原则,从一个中心主题开始(本案例从傅里叶变换引入),依次展开进行讲解。课堂讲授完毕之后,布置概念图作业,然后用概念图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修改完成总图。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采用第一种方式教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知识结构不清晰,机械记忆,容易遗忘。采用第二种方式教学,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相互之间的联系等都有较清晰的认识,且借助图形方式记忆更深刻,更容易理解。

由此可见,概念图对于帮助学生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及整体知识结构框架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已经完成阶段学习或者学完整门课程的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不仅有助于重新梳理知识、整理思路,而且能够从中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便于有针对性地复习。从学生对知识的表述情况来看,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完整准确而清晰地表述概念,也就是将老师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完成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做到真正地掌握和理解概念,实现了有效的学习。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运用概念图,从一个中心概念节点出发,由点及面,逐步按照与其相关的定理、公式展开,拓展到下一个概念节点。这种方法更便于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不仅教师能自己“意会”,而且能够向学生“言传”,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老师的思维过程,同时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现场的反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握课堂节奏。

在总结复习过程中布置概念图作业并用图形组织师生交流,也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便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四、结论

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在信息时代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视化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证实。本文采用了概念图作为可视化教学工具,以傅里叶变换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的结果证明,使用概念图教学更易于清晰展现教学思路,建立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生动形象的可视化图形更便于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而且可以作为师生交流探讨的工具,使教学从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实际效果,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学效率。

通过实践发现,绘制和应用概念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概念图作为记录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工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图形方式传递和交流知识,因此要求自明性强,结构清晰,容易理解;将其应用于教学时,应从简到繁,逐步展开,条分缕析,也就是说,读图应该有合理的顺序,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储备情况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另外,概念图用于交流的效果比单纯读图要好,因此师生共同绘制和修改概念图,会对双方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伍国华,李克东.知识可视化教学应用的元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224(12):84-90.

[3]胡小勇,王泳,荣梅.概念图教学实训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张红波.概念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0,(7):104-108.

[5]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印制电路板课程 教学实施

1 教学模式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工作过程导向下串行发展到串并行再到并串行的一种很好的系统形式。以坚持“行动导向”为基本原则,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

2 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教学制,道尔顿制(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形式结合)都是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哪种形式最适合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呢?为了解决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学组织困难的问题,采用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比较合适的。将整个教学班级按3~6人分成若干的小组,依据企业车间的模式,采用班组长负责制。学习时教师下达工作任务书,任务书中对该任务进行一定的描述并提出要求,学生则以教师下达的任务书为共同的活动中心分组学习讨论,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有下面四个方面:(1)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工程;(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3)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4)让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成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

在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协作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最终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并培养其欠缺之处;(2)加强组长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3)组长可以轮流担当。

3 教学方法

(1)四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包括计划、演示、实施、检查。由教师做计划并进行演示,学生实施,教师检查,评价学生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的状态,学生也对自己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相互评价。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能指导学生独立计划和检查任务,而且没有给学生留太多机会来做独立的决定。可用于完成某一个完整项目任务中的一小部分。

(2)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提出项目实例,将学科知识巧妙地隐含在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3)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项目教学法的重点是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感知自主学习的实质和乐趣。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迁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以串联稳压电源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为例,针对原理图元件的导入、编辑与元器件的新建,涉及多种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对于报表的生成与修改,涉及控件与报表的知识;PCB图设计中涉及到对电路板物理特性的规划,元件布局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元件封装涉及到对电子元件尺寸的考虑等等的知识内容。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先查阅有关的教材、资料,在实践中,逐步地理解、模仿、改造,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资源共享,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

4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除了通常包括的教材、课件、教具、工具书、仿真器以外,我院还引进了小型工业快速制板系统,建立了仿工业的制板实验室。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数控钻床、手动裁板机、热转印机、图形转移机、自动线路板抛光机、程控曝光机、烘干机、线路板丝印机、化学沉铜机、化学镀锡机和全自动多槽腐蚀机。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制板速度和效率。

5 教学实施

(1)布置任务。首先将情境(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不太大的,新知识、难点不太多的任务。如情境二串联稳压电源PCB板的设计中可细分为9个任务:原理图环境设置;原理图元件的制作;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图的绘制与设计;电气规则检查及生成网络表;串联稳压电源的仿真;PCB板的设计环境设置;PCB板的库操作;PCB布局;PCB布线。

(2)分析任务。给出任务之后,教师就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分析。除了一部分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学生自己能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以外,剩下的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正是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老问题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得出解决方案。方案得出后,教师一般需要对操作过程作示范。

(3)完成任务。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实践操作来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老师是指导者,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4)检查任务。学生实践完成后,教师要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 课程考核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减少考核误差,学习效果评价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篇10

学科定位:注重能力 培养创新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给予高度重视。普遍共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在于,它是培养信息时代国家、民族发展所需竞争人才的关键,是蕴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对于每个受教育个体的价值在于,信息技术教育可帮助每个个体做好应对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的准备。

同样,美国在2010年《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能只关注技术层面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富媒体交互和物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传统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性。这些特性能让学习者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信息,从而获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信息素养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在信息时代下如何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起来,支持学生更好地学习,是很有价值的。

初步实践:系统分析 初显雏形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就如何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落脚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功能性调研,并以祝智庭教授的电子书包三层框架理论为指导,形成数字化学习环境雏形。该系统包含三个单元:学生端、教师端、教学服务中心。其中教师端、学生端都属客户端,支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服务中心为核心,全面支持教师端、学生端各项应用,包括资源存储、信息推送、实时交互和数据分析处理等。

学生端包含四大模块:电子课本、学具箱、学习中心和个人成长袋。其中,电子课本是核心,融入了电子教材、富媒体、学具及同步拓展资源,既方便学生课前自习,也满足教师整班教学。学具箱是所有学具的集合,能帮助学生探究知识、理解概念、提升思维,如思维导图、各类互动工具、编程工具(Scratch程序、LOGO程序)等。学习中心包括同步课堂、拓展学习。其中,同步课程服务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有效地解决学生差异性问题;拓展学习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是与本课相关的拓展性知识。个人成长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如练习奖励、随堂练习成绩、电子作品、考试成绩都会记录在内,伴其成长。

教师端包含学生端的全部功能,此外还具有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两大功能。其中教学管理中心可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分项目学习、论坛讨论、小组合作、测评系统模块)和教学资源(分阅读类、多媒体、资源包模块)进行管理和编辑。通过教学管理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对课堂同步资源进行实时推送,学生登录后就能接收到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课程管理中心则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和成绩管理两部分。

作为教学服务的基础平台,教学服务中心端主要提供了教学管理和课程管理功能。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师生的基础信息、成绩数据统计等。课程管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资源,包括阅读性资料、多媒体素材、工具资源等;另一类是交互教学活动,包括作业模块、论坛交流、项目学习、测评模块等。在课程管理中,所有模块都由教师进行设置,学生端会随之变化;不同教师、不同的教学课程资源及课程设计,对应的学生端也会有所不同,这样既实现了以教师为核心的班级化特色教育,又和学生端保持相对一致。

三大单元相互协调,全面支撑着整个数字化学习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端,它以电子教材为主,加入学具盒和教学服务两大模块。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中的班级化学习,又实现了自主个性化学习。同时增加其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即时通讯,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下图是我们设计的电子课本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我们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是简单的教材电子化,而是将它变成一个“能说话”、“会回答”、“善交流”的课本,并且融入学具、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通讯等功能,形成一个综合、多元的学习活动载体。问题提示、动画演示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强化记忆,从而轻松攻破知识难点。

应用实践:启迪智慧 点亮课堂

课堂实践是检测效果的最好方法。为此,该系统成型后我们开展了多次课堂实验,姑苏区骨干教师在苏州市范围先后执教了《重复命令》和《过程的修改与调用》两节课,在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实时帮助,告别困惑。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都应设置“小帮助”,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疑问时,只要点击“小问号”——帮助文件即可。这些帮助可由音视频、动画组成,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他们碰到的困惑有所不同,这样就可以让其根据切身需要来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交流,集思广益。交互、互动理念的引入实现了一些在传统教材中无法呈现的功能。如难点解答、智能判断等,最重要的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现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重“互动”。如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通过推送功能将自己的错误程序以图片方式上传到教师端,教师可以将“疑难杂症”与学生共同分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点滴记录,多元评价。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在电子课本中会有相应练习。当学生完成练习后,系统会给予评价。若答错了,会有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再次尝试;若答对,则会给予肯定,加“”予以鼓励。另外,学生也可上传作品至平台,与同学互相交流阅览,并能相互给予评价,学生登录平台后在学习中心便可看到自己获得的所有成绩,教师也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

4.既是学具,又是教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也满足了教师的教。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选择不同梯度的练习,做到择材自习;学具的调用,丰富了知识与概念获取的方法与途径,加强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结反思:找出关键 提升亮点

在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资源量大、技术新颖”往往被视作为其优势,其实不然,信息时代的海量信息会把孩子吓倒,让孩子更为疲惫。只有将有效的知识进行合理筛选,才能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另外,只关注技术层面的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为学生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学得更好。不是所有的先进技术都适用于孩子,孩子的生理、心理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操作习惯、易用程度、呈现方式上要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呈现方式上要注重媒体的多元性,要选择合适的媒体丰富学生的课程资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层次性。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尽可能给学生以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调试,最终形成作品。

在该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但也要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类拓展资源挑战自我,让每一位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