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4 20:3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理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合理学习计划

篇1

高中化学注重化学原理和本质的学习,初中只是对化学现象的原因进行简单介绍。高中化学是对初中化学的一个拓展,在初中化学基础上更注重思维的严密与推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所学的内容一样,包括元素知识,有机化学,和一些基本概念。不同的是高中所有要记的反应几乎都是以离子反应为基础的,所以只要记得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大量减少。就算没见过的反应也可以写出方程式。这些概念不记倒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记得反应的类型,可以推,比如说知道氯气和氢氧化钠的歧化反应就可以推出碘单质也可以与其他碱发生歧化反应。

而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和升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多大的策动力,即是否能持之以恒地不断给予学生精神上能量的补充。而教材陈旧、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知识的老化及应试教育的干忧,这些恰恰都是阻碍学生学习原动力产生的"拦路虎",下面就"教"的问题浅谈激励学生学习动力产生的几点体会。

1.教师备课时切忌只重知识,不重学生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去创设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物质的分类"的备课中,我把众多繁锁枯燥的化学名称,冗长乏味的化学方程式及难以记忆的化学性质等知识、经过精心分类整理,设计成表格在课堂上进行一种"翻牌"的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一种"我要学"的喜人局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赞扬或鼓励的体验,还有回答问题时优先后进生的方法,当学生有好的表现的时候给予鼓励表扬等都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2.教师讲课时切忌只重教法,不重学法

教师通过恰当的教法教给学生知识,这固然重要,但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教会","会学"在当前素质教育中更显的重要。所以,在我课堂教学中,学法指导往往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教师可在课前预先列出本节课的学习基本点及其他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简明的学习提纲。如上元素一课时给学生一个如下的学习提纲:①元素的概念;②单质的概念;③化合物的概念;④氧化物的概念。让学生借助这个提纲来学习,实践效果较好。

其次在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所列的学习要求难度要适宜,并且要有弹性。最后教师还可列出思考提纲,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讲,提纲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学生需对知识系统理解后才能回答。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课堂教学为例第一层次是从什么角度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 第二层次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从这一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优点? 第三个层次是从哪个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 第四层次是本教材的中心归纳,请回答"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得以培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能从多方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考提纲不仅可以有校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而且起到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此外,每教完一节,一单元和一专题内容时,我还指导学生如何找出知识框架,及时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由于学得得法,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自然越发高涨。

3.教师辅导时切忌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篇2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班级管理;优化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教学及管理有极大的作用,近年来也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及管理中。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小组合作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去关注小组合作的效果,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和纪律性差的学生的小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质量,如何让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起到最大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两年多来我在整个年级教学及班级管理上都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认为要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及班级管理,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并培训好小组长

根据两年来的实践,我发现小组长的作用非常大。小组长就是小组的“领头羊”,管理小组的一切事务,所以小组长的选择尤为关键。小组长可以由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其在小组中能起榜样示范作用;可以由活跃好动、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担任,这样可以激发其思维活跃度,提高自我约束力。为了保证小组合作顺利进行,最好由小组成员自己选举或竞选决定,而不是教师指派。因为在尊重小组成员意愿的前提下,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会增强,小组合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小组长选好后不得随意更改,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如何管理小组成员,教会他们事情的处理技巧,如何带领小组增强战斗力等。教师平时要经常跟小组长沟通,因为毕竟是小学生,很多地方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协调。比如,有些小组长会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小组内的有些成员总是拖后腿,他们会要求教师开除这个小组成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教会组长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帮助别人。总之,培训小组长是长期的过程,小组长能力提高了,教师自然也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走出来专心研究教学了。

二、简单的方法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新高度

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看到在公开课中讨论时有些学生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有些学生只听不说,所谓的讨论只是优秀学生的表演,所谓的合作只是优秀生的合作。教师只是把学生的座位安排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时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各做各的,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会嫌弃成绩差的学生,觉得他们总是拖累小组扣分,导致差学生的自卑感越来越强,不但达不到真正合作的目的,反而让有些学生越来越差。为此,我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加以解决,结果学习差的学生进步非常大,好学生也越来越优秀。

(一)随机抽号代表小组完成任务

上课回答问题时,大部分教师都会直接叫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来代表小组回答或汇报,差学生为了给小组加分也自动让成绩好的学生来回答。长此以往,不但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锻炼,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懂得帮助别人。随机抽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教师提出问题或任务,每个小组不再由教师指定哪个学生来完成,教师先告诉学生每个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号码(1-6),直接现场抽取号码,由抽到的学生代表小组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尽力完成任务,成绩好的学生必定会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从而真正达到合作的目的。这种方法一样适用于语文及英语的背诵检查。如果一一对学生进行检查,教师的精力不允许。分组抽签检查的方式不但不会降低效果,效果反而会更好,成绩好的学生在帮助其他学生的同时也会学到不少知识,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二)合理制订考试加减分机制

有学习就免不了考试,以往大部分老师都是在100分、9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基础上加不等的分数。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困生永远都没有加分的机会,学困生在小组内永远都是自卑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只要建立一个简单的加减分机制就可以了。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这样的加减分机制就是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为小组加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特别是对中下生的积极性调动有非常大的作用,经常能看到成绩好的学生分分必争的势头,看到优秀生忙里偷空地检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在英语单词竞赛中,以前学困生都是不愿意背单词的,现在都是争分夺秒地背,有时学困生一下课就拉住组长说:“来,帮我检查一下单词。”有时看到组长一下课就抓住组员:“来,检查你的单词背得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学生得到鼓励,学困生也有学习的奔头――拿进步分,他们也能为小组争光,同时增强自信心。班上学习气氛积极高涨,班级学习成稳步提升。

三、标准要统一,避免随意性

合作小组的管理以量化方式为主。为此,班主任及全体科任教师与全班学生一起,制订了加减分规则、优秀小组评比及管理办法。切忌每个教师的标准不一样,在实行的过程中随意加减分。这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的积极性慢慢下降,最后就是你加你的分,我做我的事,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守则》及学校文明班的评比制度等规章制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把学业成绩、行为表现、日常班级管理等内容,具体地量化为可以操作的评分细则。由学习合作小组长和各科课代表、学习委员、纪律委员负责具体的评分工作,由班主任、班委会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裁决。

四、班级管理的评比要细致

以前,小组合作主要用在教学上,实践发现,只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一样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一日常规,跟学生一起制订班级管理加减分机制。

(一)小组卫生管理

学生的卫生习惯参差不齐,所以需要一些奖惩制度来约束。为了避免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现象,班级设有专门的卫生检查员。值日的原则是下午放学后由值日生打扫教室,平时是保洁。每天卫生检查员可以根据卫生的打扫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得好加分,对于做得较差的学生,则必须扣分。同时每天随时检查各自位置的卫生,发现有垃圾的要扣该组的分。卫生的检查还细致到学生的抽屉,要求抽屉内干净整洁,达到要求的小组加分,有一个学生没达标就扣一分。加减分制度调动了学生打扫卫生的积极性,也使其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小组纪律管理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思维必须活跃,行为必须规范,要求每个学生严格遵守各种规范和制度。小学生天性好动好闹,上课、课间时常管不住自己,而老师不可能天天跟随其后,这时小组长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每个小组的组长只需做好其组内的五名同学的“监护人”,及时地管理和制止组员的不“法”行为,给予适当警告或处理。班长对表现好的组给予加分奖励,表现不好的组就扣分,如实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表现情况,抑制其不良习惯,形成良性循环。

五、做好总结表彰

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做好后期的总结和表彰。建议实行日、周、月、学期总结。班主任可以每日小结,每周的班会课要对各个小组上一周的成绩进行评比总评。评比的时候可以由教师小结,有时也可以让小组长总结本组的得与失,并对小组成员提出要求,得分最高的小组则被评为“优秀小组”,每周进步最大的小组被评为“进步小组”,对这些“优秀小组”成员及“进步小组”成员给予精神奖励,还可以通过班级家委会给予物质奖励。每个月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月总结由年级统一发奖品。到了期末就进行学期末大型总结和表彰,让每一位学生都为努力进步而“战”,促使小组间、成员间的竞争,激励学生们不断努力。

以上是我在借鉴前辈的小组合作经验以及近两年自己的教W实践的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及班级管理的优化。尽管在小组合作学习及管理中仍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肯于实践,乐于学习,虚心请教,善于总结,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的春风一定会沐浴更多的师生,使更多的学子受益。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POE策略;盐类的水解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322-01

新课程、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被创造出来。教无定法,适合的才是好的,POE策略只是其中的一种,部分课程内容宜采用"POE策略",并结合信息技术做探究实验,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采用"POE策略"和手持技术对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试作探析。

1 教学思路

本课例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PEO教学策略,重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已经具备基本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引导学生以实验为前提, 分析溶液中盐所电离出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结合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可清楚地知道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POE策略的使用建立在学生了解实验或事实情境的基础上,结合手持技术和动画模拟的使用,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现实与预测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解。采取活动探究与理论探究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2 教学过程

环节1:盐类的水解反应概念引入

【展示】浓度均为0.1mol/L的碳酸钠溶液、硫酸钾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铝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手持技术设备(附PH传感器)

【设问】盐溶液都显中性吗?怎样进行实验操作可以知道这些盐溶液的酸碱性?

【P-预测】碳酸钠溶液为碱性,其它可能为中性,可以用PH试纸来测定或用PH传感器来测定。

【O-观察】使用PH传感器测定前三种溶液的PH,并将测定结果投影到大屏幕上。再请同学来测定后三种溶液的PH值。

【设问】6种溶液中有4种不为中性,碳酸钠溶液的确为碱性,这是为什么?

【E-解释】某些盐溶液中存在着水解平衡,因而显酸或者碱性。

【结论】引入盐类的水解反应概念。

环节2:探究盐类的水解反应原理

【设问】往一只装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不断加入碳酸钠(边加边搅拌), 从微观的角度看盐溶液中具体微粒数目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如何变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最终的浓度还相等吗?PH值将如何变化?

【演示】把碳酸钠慢慢加入蒸馏水中,并打开磁力搅拌器,用1个PH传感器测定其PH,并绘制PH曲线,通过电脑投影到大屏幕上(如图1)。

【P-预测】

[学生甲]溶液中微粒OH-、Na+、CO32-变多,H+变少,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相等,溶液变红色。

[学生乙]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最终的浓度不相等,溶液由中性变碱性,PH从7变大。

【O-观察】通过大屏幕上PH曲线的变化,PH由7逐渐变大,溶液逐渐变红色。

【设问】纯碱溶液为何显碱性?

【E-解释】碳酸钠溶解电离出CO32-,CO32-可水解消耗水中的H+,促进水电离,OH-变多,所以纯碱溶液显碱性。

【追问】为何溶解前期溶液PH突然增大,最后几乎不变?

【E-解释】前期碳酸钠易溶解,CO32-水解消耗水中的H+,促进水电离,OH-变多,所以前期PH突然增大;后来,由于溶液达到饱和,水解达到平衡,PH几乎不变。

【投影】 用PPT课件展示盐类的水解的微观过程(三维动画)。 通过动画使水解的微观过程宏观化,并能进一步强化盐的水解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盐的水解的认识。

【设问】如何判定其它盐类是否水解及盐溶液酸碱性?

[学生甲]当盐溶于水后,电离出来的微粒与水中微粒结合能变成弱电解质的,就能水解。

[学生乙]水中OH-变多则为碱性,反之则显酸性。

【总结】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强呈中性。

【练习】举一反三。

3 教学反思

本课例围绕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师作为促进者,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依其原有的知识,提出支持的理由,去预测曲线变化。在观察的结果和预测不同时,产生概念的冲突,由学生提出其解释。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释适时做出引导,毕竟学生对看不见的微粒的行为和抽象的原理难以完全把握与理解。

恰当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把握自己的认识过程,增强自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孙丹儿,李法瑞,占小红.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生化学概念学习认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

[2] 赵国敏.化学概念转变教学中PEODE策略的探索和尝试[J]. 化学教学,2012,(4)

篇4

【关键词】 荔枝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台湾等地区[1]。其味甘、涩,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之功,用于寒疝腹痛、肿痛、胃脘痛、妇女气滞血瘀腹痛等症。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对荔枝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各种成分的作用还未能准确阐明,可见荔枝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就荔枝核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

棕榈酸(Palmitic acid)12%,油酸(Oleic acid)27%,亚油酸(Linoleic acid)11%,半合成环丙基脂肪酸(Semisynthetic cyclopropanoic fatty acids)42%,其中主要为二氢苹婆酸(Dinydrosterculic acid)37%、顺式-7,8-亚甲基十六烷酸(cis-7,8-Methyleneh-exadecanolic acid)4%、顺式-5,6-亚甲基十四烷酸(cis-5,6-Methylenetetradecanoic acid) 0.4%、顺式-3,4-亚甲基十二烷酸(cis-3,4- Methylenedodecanolic acid)0.1%(2)。沈氏等(2)报道,荔枝核中含挥发性成分:3-羟基丁酮(3-acetoin),丁二醇(2,3)(2,3-butanediol),顺式-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别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葎草烯(humulene),δ-毕澄茄烯(δ-cadin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二氢白菖考烯(calamenene),喇叭茶醇(ledol),愈创木薁(guaiazulene),棕榈酸(palmatic acid)。乐氏等(3)发现荔枝核挥发性成分有雪松醇(himachalol)、十六酸(hexadecoic acid)、苯(benzene)、甲苯(methylbenzene)、苯甲酸(antipyrine benzoate)等。屠氏等(4)报道,荔枝核中还含有辛酸乙酯(ethyl caprylate)、壬酸乙酯(ethyl pelargonate)、油酸乙酯(ethylis oleas)、二氢苹婆酸乙酯(ethyl dihydrosterculic acid)等油脂类成分。1.2 氨基酸

荔枝核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Alianine)、苏氨酸(Threonine)、缬氨酸(Valine),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α- methylene-cycopylglycine)(5)。1.3 其他

屠氏等(4)从荔枝核7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5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中13个成分,分别为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in)、豆甾醇(stigmasterine)、(24R)-5α-豆甾烷-3,6-二酮((24R)-5α-stigmast-3,6-dione)、豆甾烷-22-烯-3,6-二酮(stigmast-22-ene-3,6-dione)、3-羰基甘遂烷-7, 24-二烯-21-酸(3-oxotiru-calla-7,24-dien-21oci acid)、胡萝卜苷(daucosterol)、豆甾醇-β-D-葡萄糖苷(stigmasterine-β-D-Glucoside)、1H-imidazole-4- carboxylic acid, 2,3- dihydro-2-oxo,methylester、乔松素-7-新橙皮糖苷(pinocembrin-7- neohesperi-doside)、D-1-O-甲基-肌-肌醇(D- 1-O-methyl-myo-inositol)、半乳糖醇(melampyrin)、肌-肌醇(myo-inositol)。

此外,刘氏等[6]从荔枝核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中首次分离得到5-氧-对-香豆酰基奎尼酸甲酯和原儿茶酸。

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郭氏等[7]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荔枝核及其制剂中原儿茶酸的含量,使用Spherisorb C18柱,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所用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分离度、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杨氏等[8]以人参二醇为标准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应用722分光光度计,确定了荔枝核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实验条件,该方法是国内首次报道的关于荔枝核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杨氏等[9]运用比色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对荔枝核总皂苷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将荔枝核总皂苷水解,通过测定总皂苷水解产物皂苷元的含量来测定荔枝核总皂苷的含量。

3 药理作用研究

3.1 降糖活性

荔枝核的降糖作用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邝氏等[10]用荔枝核水提取液5 g/kg给小鼠灌胃,发现既能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又能降低四氧嘧啶所致小鼠的高血糖,其效应分别与格列本脲和苯乙双胍几乎等效。潘氏等[11]研究发现,荔枝核水和醇提取物能拮抗肾上腺素、葡萄糖和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降低糖尿病-高脂小鼠血糖,但不降低正常大鼠和高血脂小鼠的血糖,因此认为荔枝核是以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产生降糖效应。郭氏等[12-13]报道,荔枝核皂苷能改善地塞米松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葡萄糖耐量降低,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 h血糖和空腹血清血糖,还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 h血糖,同时改善了病鼠的糖耐量减退。陈氏等[14]研究荔枝核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影响,结果治疗4 d后,荔枝核提取液低高剂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

3.2 降血脂活性

潘氏等[11]在四氧嘧啶致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动物模型上,证实荔枝核水和醇提取物能降低模型动物血清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T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HDL-C/TC比值,说明其能改善内、外源性脂质代谢紊乱,对抗四氧嘧啶所致的自由基损伤,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加速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清除,此作用可减弱自由基损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产生协同降糖、调脂效应。郭氏等[15]研究表明,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脂肪肝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葡萄糖耐量,降低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和空腹血清血糖,并能显著降低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HDL-C含量。陈氏等[14]用荔枝核提取液治疗糖尿病小鼠4 d后,各组TG差异不明显,荔枝核提取液高剂量治疗组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治疗组。

3.3 抗肿瘤作用

肖氏等[16]将移植性S180、肝癌用生理盐水按1∶1进行稀释制成含瘤腹水混悬液,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0.2 mL,24 h后灌胃给予荔枝核水提液,连续10 d,结果发现荔枝核水提液(62.5 g/kg)有明显抗肿瘤活性,对小鼠S180抑瘤率为30.24%~36.28%,对肝癌抑瘤率为29.81%~38.58%。

3.4 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荔枝核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杨氏等[17]报道,荔枝核水和乙醇的提取物对HBsAg和HBeAg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肖氏等[18]发现荔枝核对小鼠免疫性肝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徐氏等[19]研究荔枝核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应用HepG2.2.15细胞系检测荔枝核提取物A、B、C、D、E、F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荔枝核提取物A、B、C、D、E、F(200、100 mg/L)对HBsAg与HBeAg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中E成分作用最强。他们又应用光密度测定法和细胞培养及定量PCR技术研究荔枝核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认为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明确、毒性低、治疗指数高[20]。徐氏等[21]进一步研究荔枝核总黄酮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rmV)作用,结果表明,荔枝核总黄酮有抑制乙肝病毒并具有明显的抗炎、保肝作用。

转贴于

3.5 抑制血小板聚集

吉氏等[22]用荔枝核提取物0.5 g/mL加10 μL于200 μL反应体系中,发现荔枝核提取物能显著降低人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5.5%。

4 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学者对荔枝核的化学、药理、临床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荔枝核及其提取物有降低血糖、血脂,抑制HBV、抗肿瘤,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且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除已知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为降血糖有效成分外,荔枝种仁油调血脂的成分还不明确,抑制HBV及抗肿瘤的成分还有待确定,而作用机制更有待于进一步阐明。荔枝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种开发潜力极大的中药材,且来源丰富、价廉、易得,但目前对荔枝核的利用率不高,主要为降血糖、调血脂及治疗痛症,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植物化学、药理学、药效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目前,已有实验证明荔枝核具有体外抑制乙肝病毒作用,同时也有一些临床报道,预示该药可能成为治疗肝炎的新药,为寻找天然抗肝炎药物提供了新的线索。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16.

[2] 沈 节,冯学锋,潘炯光,等.中药荔枝核的挥发油鉴定[J].中药通报, 1988,13(8):31-32.

[3] 乐长高,付红蕾.荔枝壳和核挥发性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1,32(8):688-689.

[4] 屠鹏飞,罗 青,郑俊华,等.荔枝核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2, 33(4):300-303.

[5]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二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432.

[6] 刘兴前,刘 博,聂晓勤.中药荔枝核中两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55.

[7] 郭洁文,叶碧波,潘竞锵.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核及其制剂中原儿茶酸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2,13(10):617-618.

[8] 杨 燕,罗志辉,晏 全.荔枝核总皂甙的含量测定[J].化工时刊,2004, 18(1):45-46.

[9] 杨燕军,梁北梅.荔枝核抗糖尿病有效部位总皂苷的含量测定[J].广东药学,2004,14(6):13-15.

[10] 邝丽霞,罗谋伦,刘源焕,等.荔枝核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的降糖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6):256-257.

[11] 潘竞锵,刘惠纯,刘广南,等.荔枝核降血糖、调血脂和抗氧化的实验研究[J].广东药学,1999,9(1):47-48.

[12] 郭洁文,廖惠芳,潘竞锵,等.荔枝核皂苷对地塞米松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J].广东药学,2003,13(5):32-35.

[13] 郭洁文,潘竞锵,邱光清,等.荔枝核增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7):526-528.

[14] 陈汉桂,郭厚基,覃 艺,等.荔枝核提取液对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79-81.

[15] 郭洁文,廖惠芳,潘竞锵,等.荔枝核皂苷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的降血糖调血脂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12):1403-1407.

[16] 肖柳英,张 丹,冯昭明,等.荔枝核对小鼠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材, 2004,27(7):517-518.

[17] 杨 燕,义祥辉,陈全斌,等.荔枝核对HBsAg和HBeAg的体外抑制作用[J].化学时刊,2001,15(7):24-26.

[18] 肖柳英,潘竞锵,饶卫农,等.荔枝核对小鼠免疫性肝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新医药,2004,3(6):7-8.

[19] 徐 庆,陈全斌,义祥辉,等.荔枝核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4(7):393-395.

[20] 徐 庆,宋芸娟,陈全斌,等.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4,25(20):1862-1866.

篇5

Abstract:Rational drug design is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edicine chemistry,which can guide the innovative drug research.The rational drug desig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ave the cost of drug research,but als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chemistry.Here,some important methods of drug design,such as properties based drug design,ligand based drug design, receptor base drug design are introduced in medicine chemistry,and the corresponding sample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idea of drug design.Obviously,the innovative drug design integrated into medicine chemistry teaching not only boosts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n drug research,but also is the basis for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student.

Keyword:Medicine Chemistry;Drug Design;Teaching Research;Teaching Reform

随着药物化学的产生与发展,药物设计这一学科也应运而生。早在1919年,langmuir[1]就提出了电子等排体的概念;1925年Grimm[2]将电子等排体概念广义化;1932年Erlenmeyer[3]将有机化学的电子等排原理和环等当体概念用于药物设计,首次提出了具有理论性的药物分子结构修饰;1964年,Hansch[4-5]提出了线性自由能模型,即Hansch方程,使得药物设计由定性进入定量研究阶段。为在三维空间探讨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量变关系,19世纪80年代前后逐渐出现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例如,1979年Crippen[6]提出“距离几何学方法”;1980年Hopfinger[7]等人提出“分子形状分析方法(MSA)”;1988年Cramer[8]等人提出了“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1994年Klebe[9]在CoMFA基础上又提出“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出现给药物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药物设计更趋于合理,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设计方法之一。

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对酶与受体的认识更趋深入,更多酶的性质、反应历程、药物-酶复合物的结构得以阐明,使得药物设计更为合理。同时,计算机图形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与交叉应用,不仅为新药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让药物研究面临更多了挑战。显然,药物设计方法在药物化学中的地位也越发显得重要。目前,药物设计开始综合运用药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药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使得药物设计受到药学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已成为药物研究中的基本工具与必备手段。

药物化学是药学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本身所涉及的药学研究内容较多,对教师的理论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药物设计因属于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在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中并未将药物设计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单独提出,这就让学生对药物设计产生神秘感,增加了药物设计的教学难度。因此,如何将药物设计的理念、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有机融入到药物化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需要长时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该文将介绍药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药物设计方法,将药物设计理念融入到药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中,为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奠定基础。

1 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药物设计方法

1.1 基于性质的药物设计

基于性质的药物设计针对药物或先导物结构进行药物性质设计与优化,以改善药物或先导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毒副作用为目的。在药物化学理论教学中,药物设计案例随处可见,诸如软药设计、硬药设计、孪药设计、生物电子等排等,在先导化合物的优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药物分子通过简单的设计或改造,可以改善其某些物理化学性质或不良效应,提高药物的选择性、稳定性、溶解性、作用时间、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与降低毒副作用等。例如由乙酰水杨酸与对乙酰氨基酚拼合而成贝诺酯,不仅可以解决水杨酸对胃的酸性刺激,而且因协同作用而增强的药效。再如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已烯雌酚会产生雌激素副作用,将其设计成已烯雌酚二磷酸酯,因前列腺肿瘤组织中磷酸酯酶含量高于正常组织,可以在癌组织中酶解出高浓度的已烯雌酚,从而增强了对前列腺肿瘤组织的选择性。

1.2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是根据现有药物分子结构,分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之间量变关系,据此设计新的化合物以提高其的生物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在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可分为二维、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可以追溯到1868年提出的Crum-Brown[10-11]方程,该方程认为化合物生理活性可用化学结构的函数式表示,但是并未建立明确的数学模型。直到1964年Hansch提出线性自由能模型,使得构效关系研究进入定量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的出现使得构效关系研究更为直观,也大大提高了药物设计的效率。例如环丙沙星的发现就是基于系列喹诺酮类药物的Hansch方程,方程显示喹林羧酸的1位取代基的最佳长度是0.417 nm,因此1位取代基为环丙基(0.414 nm)比乙基(0.411 nm)的生物活性更优,结果表明环丙沙星的抗菌效果优于诺氟沙星。

1.3 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

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是指基于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或同源建模等提供的受体三维结构信息,筛选或设计能够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并能调节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大量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被发现,且越来越多药物受体的三维结构被测定,尽管有些具有重要药理作用药物靶点地三维结构还未测定,但可以通过同源模建或从头计算方法获得相关信息,为创新药物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受体的药物设计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药物作用的是受体分子;(2)确定受体分子的三维结构以及结合位点;(3)基于受体与结合位点信息,设计或筛选小分子化合物,并模拟出最佳复合物的结构模型;(4)合成模拟得到的最佳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5)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意为止。在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中,卡托普利是基于受体药物设计的典型案例。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结构分析发现,该酶中有一个锌离子,对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受体分子的精氨酸残基带有阳离子,可与带负电荷的基团形成离子键。卡托普利的巯基与羧基能够很好的满足与受体结合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酶抑制活性,因此卡托普利也是第一个上市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4 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

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是指基于疾病发生的全过程,根据药物靶点的结构、功能与药物的作用方式以及产生生理活性的机理,通过抑制某些与疾病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以阻断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技术建立对介导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认识的基础之上。在过去,对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往往滞后于药物的发现,而现在药物研发的重心已经转到了探寻分子机理并据此设计药物上。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是药物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相比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更为合理。例如在精神病药物的开发中,经典的多巴胺受体(DA2)拮抗剂容易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而5-HT2受体与情绪、抑郁等密切相关,当其拮抗时可使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释放,使多巴胺神经节调节运动的功能恢复。基于该机理设计的利培酮可同时拮抗5-HT2和多巴胺DA2受体,具有很好的抗精神病作用而锥体外系的副作用很小。

篇6

[关键字] 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教师培训; 信息化教学;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梁琪(1957—),男,山东即墨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E-mail:。

一、导 言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兰州市中小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有98%以上的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接入互联网,50%以上的班级建成多媒体投影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液晶电视等信息化教学环境,大部分学校建立了教师专用电子备课室,师机比达2.8∶1。但从总体来看,学校对信息化硬件设备的教学应用情况并不乐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根据《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加强区内学校结对帮扶,积极开展送教、支教、合作教研等交流活动,促进中小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2]具体要求,兰州市教育局以提升区域内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促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为切入点,依托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的研究项目,探索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教师培训模式建构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混合式学习”一词来源于英文的“Blending Learning”、“Blended Learning”或“Hybrid Learning”(本文用B-learning指称)。国内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译法,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3]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4]南国农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指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指出混合式学习理论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主导理论。[5]Singh & Reed 提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6]2002年,印度NHT公司发表在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网站上的《Blended Learning白皮书》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一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的教学、实时的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学习,并将混合式学习划分为技能导向的学习(Skill-Driven Learning)、态度导向的学习(Attitude-Driven Learning)和能力导向的学习(Competency-Driven Learning)三种类型。[7]该分类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流程、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Jennifer Hofmann在《混合式学习案例研究》(B-Learning Case Study)一文中指出:在混合式学习背后隐藏着一种思想,就是教学设计人员将一个学习过程分成许多模块,然后再去决定用最好的媒体将这些模块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媒体包含着很多技术成分,如传统的课堂或实验环境、单机网络培训、异步网络培训、同步网络培训。[8]从研究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来看,无论是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传播通道、教学理论等哪个层面的混合,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二)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

在混合式学习理论指导下,基于对兰州市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现状的深入分析,研究者所在团队经过系统的设计和长期的实践,探索出了在立体化培训资源支持的短期集中培训、网络课程平台支持的校本培训、网络学习平台支持的自主学习和专家巡回指导等形式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师能力培训模式,如图1所示。借助立体化资源,高校专家团队通过短期集中培训的形式为每所中小学校培养数名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及教学主管在内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系统掌握了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开展校本培训的相关方法策略后返回学校,依托研究团队开发的网络平台和资源开展针对其他普通教师的集中校本培训。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通过教师博客、教师论坛、QQ群等方式及时获得项目专家、学习同伴的指导帮助、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使得教师的自主学习在内容上有了系统内容的支撑,在形式上有了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互助。基于该模式的教师培训将教师的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集中培训有机结合,将专家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与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培训有机结合,将专家的网络远程指导与实地巡回指导有机结合,实现了虚拟学习环境下与现实环境中两个学习空间的有效混合。[9]

三、基于混合式培训模式的

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践

在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的指导下,研究者所在团队开展了多年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立体化教师培训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师培训、建立名师在线工作室等方式展开对兰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实践研究。[10][11]

(一)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为有效支持区域教师交流讨论和在线学习,将系统的校本培训与专家指导帮助有机结合,给项目学校提供一个网络远程学习、协作交互平台,兰州市电化教育中心整合现有技术工具建立了兰州市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发展支持平台,该平台由一个项目主站点和四个核心功能平台构成。其中,项目主站点主要用于管理信息、提供培训相关资料、展示培训成果,并为其他平台提供统一入口链接;Moodle网络课程平台提供大量优化设计的网络课程以支持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和系统的校本培训,为教师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资源支持和理论引领;教师论坛为教师之间提供交流想法、分享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平台;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研究反思与互动研讨的平台,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时空范围;名师在线工作室主要依托区域内学科教学名师建立,充分发挥名师辐射作用,有效带动青年教师发展。此外,根据国内教师普遍使用QQ即时通讯工具的实际,我们还利用QQ建立了教师即时讨论群组。为教师提供实时的指导与帮助、协调教师之间网络协作教与学活动的展开。

(二)开发立体化教师培训资源

为使教师集中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并有效支持校本培训和教师的自主学习,研究团队结合多年教师培训经验,开发了由文字教材、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课程构成的立体化教师培训资源。其中,文字教材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典型优秀案例为示范,以教师动手实践为依托,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强调知能并举,适用于教师的传统学习方式;多媒体光盘提供了大量与文字教材相关的作品案例、软件教程、理论知识与教学应用案例等,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信息来源单一的传统学习困境,支持了教师基于文本教材和多媒体光盘的个别化学习,还有效地降低了技术学习的难度,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兴趣;网络课程以开源的Moodle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网络学习活动设计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两大部分,教师培训资源内容框架如图2所示。

(三)开展混合式教师培训

为了尽量扩大培训受益面,项目培训采取了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家网络远程指导与实地巡回指导的层级混合式培训策略。

1. 基于立体化资源的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专家团队首先通过面对面集中培训的方式为每所学校培训3~4名骨干教师。培训重点内容是立体化培训资源内容的系统学习及运用立体化培训资源组织校本培训的方法、策略等。各学校骨干教师由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学骨干和教学主管等人员构成,三类人员相互结合既可以保证网络环境支持下的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又有利于将培训内容深化应用于学科教学。

2. 网络学习平台支持的校本培训。骨干教师返回学校后借助包括文字教材、多媒体和网络课程在内的立体化培训资源定期对校内其他教师展开培训。教师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遇到组织管理、内容理解、教学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BB论坛、QQ群等多种方式及时请教高校专家。

3. 立体化资源支援支持的自主学习。集体培训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文字教材、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等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开展自主学习。对于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骨干教师的组织下在校内讨论交流,也可以在教师论坛中寻求帮助,获得专家团队或其他学校教师的帮助。

4. 专家团队实地巡回指导。为集中解决校本培训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将培训所学内容应用于教学实践,专家团队与市电教馆人员多次深入学校培训现场开展巡回指导工作,对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校本培训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在此过程中各县区还逐步建立起了由县级教育管理者、电教系统人员、优秀学科教师或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构成的县级巡回指导团队。县级巡回指导团队通过送培进校、送课进校、示范教研等形式促进培训内容的深入学习和转化应用。

(四)建立名师在线工作室

为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兰州市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兰州市教育局牵头组建了20个名师在线工作室。名师在线工作室一般由1~2名区域内的教学名师组成指导小组,主要通过网络指导10余名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如开展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立足教育教学实践,聚焦课堂,加快优秀教师的发展,带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四、基于混合式培训模式的教师

教学能力培训效果分析

为有效评估混合式培训对教师能力培养的效果,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以相同的调研工具开展了三轮培训效果调查评估,并在项目后期就混合式培训模式及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对教师实施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实施近两年来,混合式培训模式受到项目学校教师的普遍肯定,大部分教师具备了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技能,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态度、信息技术基本素养和信息化教学等方面产生了明显变化。

(一)混合式教师培训实施基本效果分析

1. 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受到教师肯定。通过项目后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们对项目所采用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总体评价较好,给予了肯定。接受调查的教师对混合式培训模式在“培训时间安排合理”、“培训内容量适中”、“培训内容满足教师需求”、“培训形式适合在职教师学习”、“培训理念与新课改相适应”等方面的评价都比较高,态度系数分别为0.815、0.794、0.819、0.837、0.805,见表1。其中,有84.8%的教师认为混合培训模式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比较合理,有85.6%的教师认为这种培训方式的培训内容量适中,有89.1%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实践需求;有87.4%的教师认为这种培训形式适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在职工作实际;有82.7%的教师认为这种项目培训中传递理念新颖、与新课改理念相一致。在访谈中有教师说:“这种培训很好,给了老师们很大的主动权,可以避开上课时间在网上进行学习。”还有教师谈到:“一学期安排几次集中培训,给老师们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并且在其他时间我们可以自主地在网上进行学习,感觉这种培训方式很灵活,很适合我们。”可见,混合式培训模式在培训理念、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符合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在培训形式上,既能发挥集中培训面对面交流和系统化学习知识的优势,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在培训时间上,将校本集中培训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培训在时间的安排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控性,能够解决教师在职培训的工学矛盾,满足中小学教师在培训时间方面的需求;在培训内容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培训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并且有利于教师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操作,促进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满足了教师在培训内容及教学实践上的需求。

2. 教师具备了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技能。调查结果显示,78.9%的老师已经基本掌握Moodle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76.4%的老师已经基本掌握BBS论坛的使用方法,72.6%的老师已经基本掌握参与名师在线工作室相关教研活动的方法,86.2%的教师认为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师博客的使用方法。以上四项基本技能的态度系数均在0.600以上,其中最高的为教师博客使用方法(0.866),最低的为名师在线工作室的参与方法(0.634),Moodle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和BBS论坛使用方法分别为0.840和0.827,见表2。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名师工作室建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加之教师参与面有限,影响了对这一项的评价。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态度发生显著的变化

通过近两年的实施,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态度发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变化。如图3所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态度系数在三轮的调研中分别为0.677、0.706、0.803,“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态度系数在三轮调研中分别为0.171、0.497、0.642,“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满意程度”态度系数在三轮调研中分别为0.102、0.295、0.392。由此可见,通过项目一年来的实施,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态度系数由0.677上升至0.803),教师更愿意尝试使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学(态度系数由0.677上升至0.803,变化较为明显)。同时,教师对于自己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满意程度也在逐步加深,态度系数由0.102上升为0.392。

(三)教师信息技术基本素养明显提高

1. 网络应用方式明显改变。随着项目的开展,学科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和教研的态度发生转变。如图4所示,第一轮调研显示教师在网络上的主要活动是娱乐和聊天,34%的学科教师主要网上活动是“浏览新闻”,23%的学科教师主要网上活动是“和朋友聊天”,21%的学科教师主要网上活动是“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14%的学科教师主要网上活动是“写博客记事”。但是在第三轮调研中发现,教师网上娱乐和聊天的比例正在缩小,而利用网络学习和研讨的比例逐步上升,“浏览新闻”、“和朋友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分别从34%、23%和21%下降到17%、14%和8%;“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和“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学习教研”分别从0%分别上升到23%、3%,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和教研的频率增加,转变较为明显。

2. 教学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通过三轮调研发现,学科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不再完全局限于教科书中,而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教学资源。如图5所示,第一轮调研中,高达76%学科教师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学校配发的教材、多媒体资源库”,只有14%的学科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己查找资源”;在后期调研中,这种单一的教学资源获取途径有较大变化,通过“学校配发的教材、多媒体资源库”获取教学资源的学科教师从76%下降至28%,而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己查找资源”、“自己动手修改网上资源”和“自己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的学科教师分别从14%、2%、0%上升至38%、26%、5%。这说明通过项目的深入实施,学科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资源,而且运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自己主动去网络上查找资源、下载资源,进而修改资源,教学资源获取渠道的多样化,说明教师的信息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1. 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提高。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对“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加深,学科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运用恰当的工具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也在提升。如图6所示,“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知识的掌握”态度系数由第一轮调研的0.102上升至第三轮调研的0.758,这说明学科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逐步加深。伴随着理论知识的增长,学科教师也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相关知识,“教学实践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的态度系数由第一轮调研的0.012上升至第三轮调研的0.309。

2. 教师教学媒体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学科教师“选择适宜的媒体应用策略和方法”的能力逐步提升。如图7所示,学科教师教学媒体应用能力态度系数由第一轮的0.018上升至第三轮的0.372,表明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宜的媒体应用策略和方法”能力得到提升,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和应用策略。

3.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逐步提升。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如图8所示,学科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及构成”掌握情况由第一轮调研时的0.109上升为第三轮调研时的0.683,这说明学科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容及构成”等理论知识的掌握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深。伴随着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科教师也不断将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师对于“在教学实际中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由第一轮的0.092上升至第三轮的0.372,转变较为明显。如兰州市第二中学的教师在访谈中谈到:“通过‘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学习,让我第一次了解了教学设计的内容和重要性。以前上课前也备课,但是学习过‘教学设计’后,对备课的认识更为准确和深刻,以后我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提高自己讲课的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近两年的系统培训,项目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但教师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缓慢而永无止境的过程,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和电子书包技术、云计算技术、泛在学习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遇到了新机遇。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向教学深化应用的大背景下,深刻把握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有效挖掘各种教师培训形式固有的优势,继续深入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模式,切实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这将是基层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2011-11-10]..

[2] 兰州市城关区政府.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EB/OL].2011[2012-11-10]..

[3]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4]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理论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5]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3.

[6] Singh, H. & Reed, C. A White Paper: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DB/OL]..2002.08-10.

[8] J.,Hofmann.Blended Learning Case Study[DB/OL].http:///2001/apr2001/Hofmann.htm.(2002).

[9] 郭绍青,金彦红.网络支持的教师校际协同教学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2~56.

篇7

意识。

一、 精细管理要形成理念认同

学校管理的精细化,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品格或境界,学校要实施精细管理,管理者要精心营造精致化的校园环境和精致和谐的人际氛围,形成处处讲求精致,人人追求精致的共同价值追求。

首先,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校长以身作则,在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表现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行事态度和行事方式,在管理者的内心确立精致化的价值追求,让师生真切感受到精致化的工作作风。行政团队的行事态度和行事方式会让老师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学校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积极开展细节研究,着力营建精致文化。学校积极落实“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每一件简单的小事”的工作理念,倡导教师关注细节,追求卓越。学校秉承这一重要行为准则,营造民主宽松包容的人文环境,脚踏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律意识。

二、 精细管理要落实分层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负责制并不等于校长包揽一切,事必躬亲。校长要充分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教职员工,充分发扬民主,大力倡导“自律”,致力于在教师中形成“时时有管理,处处见管理,人人会管理”的良好态势,致力于在行政中形成“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分权管理”的行政执行方式。逐步理顺个人负责与集体领导、学校整体效益、各职能部门效益与教职工个人效益的关系,促使教职工自觉地把个人利益放在学校整体和各职能部门的局部之中。学校多年来的稳健发展是学校统筹兼顾的结果,更是各条线、部门分工负责,互相协作的结果。

三、 精细管理要研究问题,突出重点

精细管理不是事无巨细、物无轻重,不是缓急不分、平均用力。有了重点,管理者才有足够的力量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这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策略。当我们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的时候,学校其他方面的管理必须要按原有章法努力抓好,教学这个中心要始终不能丢(这是学校一以贯之的管理重点之一)。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 推行教学免检制度

教学“六认真”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增强教师执行教学“六认真”的自觉性,是学校“六认真”工作的核心问题。基于对教师的信任,学校推行“六认真”免检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荣誉感,给予骨干教师更多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也使得学校行政层面能有更多时间跟踪指导相对薄弱的教师和初入职场的新教师,从而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整体效能。

2. 加强课堂随机督查

教学流程的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对老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是核心问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心必须从检查教学文本的规范,转向课堂教学的有效,学校行政的“巡课”、“随堂听课”、“综合调研”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巡课”、“随堂听课”教导处每周随机安排的,“巡课”我们重点关注课程执行情况,教师上课精神面貌和学生学习状态;“随堂听课”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教师常态课的质量,督查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反馈,加强指导与改进。在管理中,我们关注到了教师对随机督查的可接受度,如果思想工作不到位,老师有误解和抵触情绪,这项管理就难以实施好。为此我们对老师进行了思想动员,讲清这样做的多种好处,尤其是对他们自身专业发展的好处。随机督查工作才能深入有效的开展,并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3. 落实减负增效工作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学校依托“百节好课”,开展一课多磨活动,扎扎实实提高常态课的效率;落实“以生为本,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当堂完成课堂作业;落实“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关注学困生,见缝插针加强个别辅导,尽最大努力提高合格率;取消语数教辅资料的征订,有针对性地开展周周练,提高作业的含金量;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课程和阅读活动(学校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纳入语文课程,每周一课时),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轻负高质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

4. 改进绩效评价制度

教学绩效评价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制度。学校出台《太仓市经贸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发展性达标评价,同时设立目标达成奖、均衡发展奖和进步显著奖。在具体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处理好基础与发展,合格与优秀、团队与个人三大关系。在宽松的环境中,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教学绩效评价,评出的是教师自信、评出的是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教学管理的效能。

篇8

关键词:旧城改造;生态环保;文化特色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rapidly, the city construction of China, happened to turn the world upside down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has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see, in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especial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of speed, size and intensity of development is astonis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city planning design.

Key wor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引言:旧城区是城市长期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旧城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布局混乱、环境恶化,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影响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旧城区改造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城市旧城改造是挖掘城市潜力、改变城市面貌、提高人居水平的重要途径,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城市旧城改造也是一项很棘手的问题,如何根据旧城区规划区域的文化、建筑特色,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旧城改造规划方案,提高居住水平、社会及经济效益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旧城改造规划项目现状分析

1.旧城棚户区建筑现状分析

建筑密度较大,建筑间隙小,采光通风差,缺乏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整体风貌较差。同时建筑布局凌乱,档次低,旧城想爱你在建筑拥挤,低矮住宅参差不齐,空间轮廓杂乱无序,住宅建筑新老不一,环境品质低。

2.旧城区用地功能分析

旧城区用地功能混杂,缺乏公共绿地,地块零碎不完整。同时由于现状道路未形成网络,无法对地块进行系统的划分,不利于基地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区域范围内可利用土地仅为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其面积比例总和仅为规划用地的27%,改造区域范围内可利用土地较少,未来发展不适宜规模开发。

综上,旧城区目前城市肌理相对较好,但由于城市建筑质量较差,各种建筑布局凌乱,城市未来发展可利用土地较少,现状道路体系不完善,成为发展的至关因素,绿化景观等生态环境因素开发相对落后。因此,充分利用老城区文化基底,打造城市文化灵魂新坐标,可以较好的激活城市发展动力,通过梳理现状道路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休闲文化基底,可以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二、旧城改造的意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

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三、旧城改造规划设计原则

1.旧城改造规划必须实现居住区的基本功能

在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以满足居民的各种行为活动为立足点,将融洽邻里关系作为前进点,同时创造价值,节省工程投资,进而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结合城市居住区建筑功能的特点,实现棚户区改造完成后建筑群体功能得以发挥。

2.旧城改造规划设计应尽可能的突出地域性的建筑特色以及文化底蕴

在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应尽可能的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创造具有现代城市居住区特征的建筑形式,结合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并加强对当地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注重棚户区改造为居住区后的整体风格。

3.旧城改造规划设计应有良好的空间布局

在进行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周围及因视线对景要求而需特别控制的界面,应尽可能的保持并突出其原有的界面景观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需要改造部分进行改造。对于需要彻底改造的主要界面,对周边建筑采取改建、拆除的措施,新建建筑的形式、布局、体量和色彩必须与周围环境和整个传统景观风貌协调。着重考虑建筑群体组合形成多层次、序列感强的建筑外部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空间,为小区居民交往、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4.旧城改造规划应体现创新原则,并满足生态环保要求

在旧城改造规划过程中,建筑设计应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并将建筑设计与基地地形环境有机结合,结合当地的气候特色,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建筑防污染,实现建筑群体绿色、环保智能化。

四、旧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构思

1.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

通过以“生态园林”的理念,保护和改造现有地形地貌,构筑和营造自然氛围,与周边环境进行完美结合,给改造工程生活小区注以文化和自然的特有魅力。小区规划设计分为保护天然的山体形态与生态格局以及设计空间视廊与自然环境保护面两个层次来突出其景观价值。

2.构筑功能合理的居住系统

根据场地特点,结合实际的规划要求,为了有效引入人流,在小区主入口处布置大形中心广,配以天然的奇石,独特的园艺小品,作为整个小区的起点。居住区空间组织按居住小区—居住组团—院落空间组成,其中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道路广场、绿化以及各类活动场地等,形成一个稳定而明确的生活系统。

3.体现文化特色与人文理念

着重对古村落文化进行研究、展示,对具有价值的古建筑及其历史风貌采取政策保护和鼓励措施。

五、旧城改造规划项目整体规划

1.旧城改造总体布局

旧城区规划主要是加大对原有旧设施的治理,通过是以“治旧”为核心,深挖当地文化内涵,为开发赋予文化灵魂,保持自己文化活力的没有边界的原生态社区。以保护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为前提,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现有条件,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解决居民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和改善生活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重点,突出对传统建筑、历史性纪念意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改造和保护要求。将建筑质量较好的老街坊和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并使其融入到景观走廊中。将建筑质量较差的街区采取改建或拆建,并按景观视线走廊布置多层、高层建筑。功能结构分区主要包括:老街坊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商务中心区、高层住宅区、多层住宅区和保留建筑。规划采用“小区一组团(院落)”二级结构,规划有意识地模糊组团和院落的概念,淡化组团与院落空间,强化小区的公共和半公共空间,形成覆盖全区的“中心+带形”绿地系统,让每一个家庭都感受与体验社区生活的愉悦与欢欣。小区以中心广场为轴心展开形成各个组团。

六、结束语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旧城改造的任务艰巨而复杂, 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创新的地方,不少城市制定并实行许多扶持和鼓励旧城改造的灵活政策。制订实行灵活的政策,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我们要继续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旧城改造之法。

参考文献:

[1] 张文王君.试论旧城改造中的城市设计[Z].

篇9

一、新奇的课堂导语是诱发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

心理学认为:好奇是学生的一种共同特征。好奇往往能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细致地观察和探索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导入艺术,创设新奇的情境,使学生在“心愤口悱”中去自觉思考分析、探究、发现,构建知识,点燃兴趣之火花。

例如,在教学“化石燃料的利用”这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大家可能在博物馆中见过化石,比如三叶虫化石,恐龙化石等。今天,我们学习的化石燃料,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化石一样,都是生物遗骸在特殊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变化而来的。图片投影:古代植物埋在土中形成了煤;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入泥沙中形成了石油。化石燃料的变化过程又有些特殊,它富集了可以燃烧的成分,所以具有可燃性。有人认为化石燃料的外表像石头一样,你们说是这样吗?(学生回答后)我继续说:“大家说得对,化石燃料的外表不一定像石头一样,固态的煤,液态的石油和气态的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煤被称为黑色的金子,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宝贵的财富——化石燃料。”这样导入,将同学的思绪一下子带进了“化石燃料”这个化学王国。

二、轻松的教学环境是诱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教育学认为:同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授课的艺术,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使教学真正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切不可方法单一,千课一面。要努力构造“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及时地选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时,当同学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等知识后,我在课堂上提出:学完了空气,你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空气的氧气含量与呼出来的气体中含氧气含量哪个比较多?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合作探究,查找资料,设计方案,质疑讨论、比较评价、验证并得出结论,将解决问题的兴趣迁移到钻研化学知识上来。

其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设计化难的“阶梯”,使学生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扎实学习和建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克服畏难情绪,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探究镁、锌、铁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先提问学生第一个问题:

(1)铁、镁和锌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有什么共同现象?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实验,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来,共同现象:都有气泡产生,都会放热。不同现象:反应的剧烈程度和放出热量不同。我再提出第二问题:

(2)不同种金属产生气泡的速率不同,说明什么?

部分同学可能会回答出,产生气泡的速率决定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不同。我给其他同学解释清楚后,再提出第三个问题:

(3)如果要比较铁和镁的活动性可以用什么办法?需控制哪些变量呢?

通过设计“阶梯”式的教学,在课堂中不仅能让全班学生在“由简到难”的方式中掌握重点的基础知识,而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以趣引思,化思激趣,思趣和谐统一,使学生时时处于兴奋和思维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真正涌动生命的灵性,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例如:我在讲CO2的性质时,先给学生讲特殊山洞的故事:一天,有几个游人带着几条狗来山洞探险,当走到深处时,狗一只只地躺下死去,游人不敢再进入,赶紧往外跑,他们觉得奇怪,百思不得其解,狗为什么会死去而人平安无事呢?学生听了后,小声议论,并且兴趣很浓。经过思考,教师指点后,学生得出:“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重,在空气里的最下层,狗比人矮,所以狗因缺氧死去而人则安然无恙。”我再问:“如果你在这场合,为了安全,能否再轻易进洞?又怎样判断洞里氧气少呢?”大家看书再思考后回答:“用一根燃着的蜡烛慢慢放进洞里,如果蜡烛熄了,则不能进洞。”从这个问题说明CO2具有哪些性质呢?学生很快归纳出正确结论。

三、巧妙的课堂语言是诱发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

语言是交流情感的纽带。心理学认为: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用巧妙的语言使无味变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讲授的知识使学生易学易记,易懂易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四大反应基本类型时,用“多合一”,“一分多”,“单换单(调位子)”,“化换化(换成分)”的幽默语言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再者可以用“分子破裂”,“原子搬家”的形象语言来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这些有趣的语言,可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

四、有趣的实验操作是诱发学习兴趣的必要环节。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必要手段。有趣的课堂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途径,也是化学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之焦点。

例如,在第一节课是可以先抛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像“烧不坏的手帕”,老师适时煽情,手帕本是最怕火的,怎么可能烧不坏呢?真是不可思议。像“魔棒点灯”,怎么就有那么大的魔力呢?怎么瞬间就可以点上灯而发光发亮呢?真让人着魔。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使学生能直观地认识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物质参加反应的现象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入新课,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插入一根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细铁丝,在纯氧气中铁丝却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在学生感到好奇、疑惑、惊奇之时因势而导,讲解道理,不但轻松地引入本节课的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渗透思想教育是诱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形式。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知道化学在建设伟大祖国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树立远大理想,为诱发学习兴趣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篇10

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知识点的掌握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笔者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联系当前的教育热点,考点来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到高中同学们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教完甲烷、乙烯、乙炔之后,笔者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教学的规律与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大致是这样:

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

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来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笔者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比如“乙醛”这一节,通过约15分钟的阅读,笔者就请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 有哪些物理性质(展示样品)、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这类物质(如甲醛)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训练,笔者觉得学生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为今后考上大学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2.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有机实验的过程中,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要细致、全面,而且要有思维。比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内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应特别重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做实验,大家才会理解化学知识。

3.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笔者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笔者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拨。通过这些课堂实验,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的化学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的印象深刻。

4.记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