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19:1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大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经接触到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尝试过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而且此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和研究能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打电话”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医生打电话通知护士这一现实,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实情,考虑在画图时,如果数据太大,对于接下来尝试不同的方案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学选择了“1个医生通知7名护士”这样的简单数据,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设计省时间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用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打电话”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用画图、列表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并发现事物间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打电话是人们相互联系最常用的方式,也是传递信息的快捷途径之一。怎样省时高效地打电话呢?这里面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里的数学奥秘。
2.创设情境:课件演示地震灾难中的各种图片。
师:地震中有许多人受伤,凌晨2点,一位值班医生用打电话的方式紧急通知7名护士赶快来为伤员做手术准备,每分钟通知一人,至少要几分钟才通知到每一个人呢?
(评析: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打电话如何省时高效的问题,直击教学目标。演示地震中的图片,结合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伊始就感受到救治伤员时间的紧迫,产生设计打电话“最优省时方案”的强烈需求。)
二、探讨方法,逐步优化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1.方案一。
师:如果按我们平常打电话的习惯,1分钟通知1名护士,那么值班医生通知完7名护士要多长时间?
生:一个一个地通知,需要7分钟。
教师用课件直观演示通知的具体过程。如:
(其中,方框表示医生,三角形表示护士,线上的数表示是第几分钟通知的。)
师:我们把这种打电话的方法叫逐一通知。按照这种通知法,通知100名护士要100分钟。你觉得这种方法怎样?
生:太费时了。
师:是的,逐一通知的方法在生活中虽然常用,但比较费时。在抢救伤病员的紧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
(评析:在画图时,如果选择的数据太大,会给接下来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案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只选择了“1个医生通知7名护士”这样简单的数据,有利于下面学生的探索研究。逐一通知的方案是最费时的方法,紧接着,以此方法为参照,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最优方法,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乐趣。)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尝试设计出节省时间的方案,并画出示意图,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方案二
师:仔细观察这个通知过程,想想为什么会比方案一节省了2分钟?这2分钟是在哪个环节省下来的?这是最好的方案吗?
(要求学生能看懂图示,并能简单说明如第3分钟,除了医生在通知外,接到通知的第一名护士也在同时通知,节省了1分钟;第4分钟,接到通知的第二、三名护士也在帮忙同时通知,节省了1分钟,共节省了2分钟。)
方案三
师:这种方案用了几分钟?它又是怎样节省时间的?
(让学生看着图说明省时3分钟的理由。)
方案四
师:从上面的图看出使用这种方案通知7名护士,3分钟就完成了。与前面几种方案比较,为什么它更省时?请仔细观察这个通知过程,你觉得这种方法是不是最省时间的呢?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这种方案是最省时的,因为在这个方案中每一分钟都充分利用了每一个空闲的人,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同时去通知其他人。所以这种方案是最优通知方法。)
3.请学生对自己小组提出的方案进行修改,形成最优方案。
(评析:从方案一到方案四,从“逐个通知”用7分钟到省时设计用5分钟、4分钟,以及“最优通知”的3分钟,方案逐步优化,在图示的直观演示下,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到最优方案,清晰地感受“最省时的方案就是让所有接到通知的人在第一分钟都同时去通知其他人,也就是没有闲着的人”,将人们的时间都有效地利用起来。)
三、探究规律,深化应用
1.感知规律,填写最优方案。
(先填前3分钟的表格内容)。
说说你是怎么得出知道的护士人数及总人数的?
2.自主探究第4、5分钟通知的人数。
师:请你猜想一下,如果第4分钟继续打电话,接到通知的医生和护士总人数是几?第5分钟呢?
(学生探究后用课件演示第4分钟、第5分钟的通知方法,感悟16人和32人的由来。)
3.概括规律。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的这些数据,你发现什么?
(后一分钟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是前一分钟人数的2倍。)
师:按照这一规律,第6、7、8、9、10分钟接到通知的医生和护士的总人数各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第6、7、8、9分钟接到通知的分别是64人、128人、256人、512人,到了第10分钟就有1024人知道信息,即用前一分钟知道信息的总人数乘2。)
篇2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
质子中子
(1)电性和电量
(2)相对质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8361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1011
碳66612
氧88816
钠11121123
铁26302656
铀9214692238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
答案: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5-114=61。
答案:61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
思路解析: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A
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b/akgB.12b/aC.12a/bD.12a/bkg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此题中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为akg×1/12,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akg×1/12)=12b/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答案:B
4.2N表示()
A.两个氮元素B.两个氮原子
C.两个氮分子D.氮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基本意义。N可表示氮元素,也可以表示氮原子。
答案:B
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C.D.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与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得到的。
答案:A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粒子数之间等量关系的理解程度,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即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等量关系)。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86,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又由于中子数为13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22。
答案:B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而在原子核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除有一种氢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构成之外,其他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为1,一般不写,C不正确。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思路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他变化(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A不对。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所以B不对。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C不对。原子呈电中性决定了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D对。
答案:D
3.(经典回放)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思路解析:(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并不是实心球;(2)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而自然界中有许多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如?C12和C14,原子核内均有6个质子,前者原子核中有6个中子,后者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
答案:D
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思路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反氢原子是由1个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的,反质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反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B
5.(2005福建福州中考)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D.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思路解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为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B
6.(经典回放)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思路解析:用直观模型展示微观粒子,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因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结合所示模型分析,可知D模型表示一个水分子,进而推出A表示一个氧分子,B表示一个氢分子,C表示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又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所以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应是C选项展示的原子。
答案:C
7.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关系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而是一个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原子质量的1/12=1.933×10-26kg/12≈1.66×10-27kg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1.66×10-27kg×80=1.328×10-25kg
答案:1.328×10-25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
答案:核电荷数相同质子数核内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2.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时要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案:氧硅铝铁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化学用语。
答案:(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二氧化碳、碳原子和氧分子是三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性质不同,从宏观上说,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从微观上说,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4)正确。分子和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有关物质的构成的叙述中要“粒子对粒子”,即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
2.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11生铁?12水(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类别归纳的能力。
答案:(1)⑥⑦⑨11?(2)①②③④⑤⑧⑩12?(3)③⑤⑧12?(4)③⑧12?(5)⑩(6)①②④
3.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肯定是纯净物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D.可能是混合物
思路解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虽然只由氧元素组成,但它是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A错,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B对。C、D错,从宏观上说,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水中的氧和氢两种元素已失去了在单质时的性质,不可能含有氧和氢两种单质?分子。?
答案:B
5.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思路解析:由元素的概念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应具有不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可见,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的本质和种类,而选项B、C、D不是判断的依据。
答案:A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
思路解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铁、铜等。必须强调是“纯净物”而不是“物质”。因为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同种碳元素组成,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并不一定就是氧化物,如氯酸钾(KClO3)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因为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3)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刚石就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此外,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是错误的。
(4)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也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该原子,如两个氯原子,应写成2Cl。而表示氯分子时,应把“2”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Cl2。
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
7.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对于物质组成,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描述: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氧元素,在这些物质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
答案:水分子氧元素氧原子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元素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同时也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当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后,则只表示该元素的若干个原子,如Ca既表示钙元素,同时表示一个钙原子,但2Ca则只能表示2个钙原子,不能表示2个钙元素。
答案:(1)2Ca(2)O2(3)CO2(4)N?(5)3Fe?(6)2Ne(7)氢元素,一个氢原子(8)4个磷原子(9)2个氯原子(10)3个氢原子
2.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A.Al2O3B.Al2(SO4)3C.Al(NO3)3D.Fe(NO3)3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在不同环境中含量的识记能力。关键在于平时学习时有意识地按知识点进行归纳。如搜索“化学之最”“元素之最”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别为铝(Al)和氧(O),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氮(N)。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硝酸铝〔Al(NO3)3〕。
答案:C
3.(2005山东烟台中考,10)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④⑤为金属元素
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①与④、②与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思路解析: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①为氧元素,②为氟元素,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③为氖元素,化学性质相对稳定。④为钠元素,⑤为Mg元素,它们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①②④⑤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均能形成与③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些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无论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一定不会改变的。
答案:C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MgC.HD.N
思路解析: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该符号成为单独的元素符号,排除A。当原子直接构成单质时,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符合题意的只有B。C和D选项的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H2和N2。
答案:B
5.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铁B.碘C.硒D.铅
思路解析:微量元素中有20多种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还有一些是非必需元素,另有一些是有害元素,如本题中D项中的铅。其他三种元素均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答案:D
6.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A.同种物质组成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D.同种粒子组成
思路解析:单质和化合物同属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看它们都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A、C“同属一种物质”或“一种分子”,都无法确定其组成是一种或多种元素,所以不能视为判断的依据。B正确。D“粒子”的组成本身,无法判定其元素的组成,当然也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答案:B
7.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思路解析: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从宏观上说,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说,一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B
8.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3)单质和单质混合就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就形成混合物。
(4)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5)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6)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
答案:(1)错误。自然界的物质既有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也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2)错误。单质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化学变化。
(3)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不同的化合物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
(4)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溶于水不是判断纯净物的标准。
(5)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6)错误。洁净的糖水是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9.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__;(2)汞HG__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4)猛MN___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只有一个字母时应大写,若有两个字母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答案:(1)氖Ne(2)汞Hg(3)氯Cl(4)锰Mn(5)镁Mg(6)钙Ca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请你对元素周期表进行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研究元素周期表,你会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查找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内包含了许多规律,如第1周期元素只有一个电子层,第2周期元素有两个电子层;每1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每一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每一周期的元素开头都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是稀有气体元素等等。
答案:(1)氯非金属
(2)②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③每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都是稀有气体元素
11.100余种元素组成了数千万种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简单分成下列几类,请完成下表
宏观组成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举例
纯净物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氧化物
(1)同种物质组成同种分子组成氯气、二氧化碳等
(2)不同元素组成不同种分子组成白酒、蔗糖水等
(3)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分子组成氢气、氧气等
篇4
考点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例1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解析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aO+H2OCa(OH)2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的速率,故可改变其达到平衡的时间;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仍为混合物。答案:C。
例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图装置接通电源导电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C.无论是在物理变化中还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均不会发生变化
D.“酸可以除锈”、“洗涤剂可以去油”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析 A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为化学变化;B项,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C项,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都不会发生变化;D项,酸除锈是化学变化,洗涤剂去油是物理变化。答案:C。
考点2 化学用语
例3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A.NH4NO3 B.SiO2C.C6H5NO2 D.Cu
解析 NH4NO3属于离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Cu属于金属晶体,它们的晶体中均不存在独立的小分子,只有C6H5NO2既表示了物质的组成,又表示物质的分子式。
答案:C。
例4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氨:HH∶N••∶HB.四氯化碳:ClCl∶C••••∶ClCl
C.氮:∶NN∶
D.二氧化碳: ∶O••••∶C∶O••••∶
解析 氨中N原子上少一对孤对电子;四氯化碳中Cl原子上各少三对孤对电子;二氧化碳中C原子未满足8电子结构(CO2结构式为:O=C=O)。答案:C。
考点3 化学常用计量
例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解析 A项4 g CH4的物质的量为n(CH4)=4 g16 g•mol-1=0.25 mol,1个CH4分子含有4个C-H键,则0.25 mol CH4含有1 mol(即NA个)C-H共价键;B项特别注意反应物的量对Fe与稀HNO3反应产物的影响。Fe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Fe(NO3)3,1 mol Fe反应时,转移3 mol(即3NA个)电子;C项n(NaHCO3)=0.1 mol•L-1×1 L=0.1 mol,但HCO-3发生水解和微弱电离,则1 L该溶液中含有HCO-3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即个数少于0.1 NA);D项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并非1 mol,含有的O原子也不是2NA个。答案:A。
例6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240 mL:
(1)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g NaOH。
(2)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解析 (1)左盘砝码共30 g,游码为2.6 g。由左盘=右盘+游码质量可计算出烧杯为27.4 g。需用240 mL溶液应选用250 mL容量瓶,故需NaOH的质量m=1.0 mol/L×0.25 L×40 g/mol=10.0 g。(2)A项溶质有损耗,浓度会偏低。B、C两项使溶液体积会小于250 mL,故浓度偏高。D项不应加水,若加水浓度偏低。故选B、C。
答案:(1)27.4;10.0(2)BC。
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
例7 某含铬(Cr2O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2-7的物质的量为nx2 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解析 Cr2O2-7具有强氧化性,FeSO4•(NH4)2SO4•6H2O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Cr2O2-7中+6价Cr被还原成+3价Cr。该反应中,Fe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Cr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则有ny mol=3nx mol,即3x=y。据Cr、Fe原子守恒可知,生成n mol FeO•FeyCrxO3时,消耗nx2 mol Cr2O2-7,消耗
n(y+1) mol 硫酸亚铁铵,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x2mol×6=3nx mol,又知3x=y,则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3x+1) mol。答案:A。
例8 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l时,生成2 mol物质X B.未知物质X为CO2
C.反应中CO作还原剂
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解析 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说明PdCl2作反应物,Pd化合价降低,那么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Pd+2HCl。X物质为CO2,CO作还原剂,Pd为还原产物,故还原性:CO>P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l时,生成1/2 mol物质X,故A项错误。答案:A。
考点5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
例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C.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解析 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解决问题。A项,因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5I-+IO-3+6H+3I2+3H2O。B项,因NaOH溶液过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NH+4+HCO-3+2OH-NH3+CO2-3+2H2O。C项,SO2过量时生成NH4HSO3,正确。D项,得失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3Ag+4H++NO-33Ag++NO+2H2O。答案:C。
例10 下列离子反应能发生且离子方程式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ClO-+CO2+H2OHCO-3+HClO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Cu2++2OH-Cu(OH)2
C.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6H2O2Al(OH)3+3H2
D.氯化铵溶于水:
NH+4+H2OH3O++NH3
解析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时SO2-4与Ba2+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2-4+Ba2++2OH-Cu(OH)2+BaSO4,B错误;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C错误;氯化铵溶于水,NH+4水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H3O++NH3•H2O,D错误。答案:A。
考点6 离子共存
例11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2-3、SO2-3、CO2-3、SO2-4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AlO-2和SiO2-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2-3和SO2-4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解析 由框图中呈现的有关反应现象可知, 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的沉淀甲必为H2SiO3,原溶液中有SiO2-3;有SiO2-3,则不可能有Al3+和Mg2+。产生的气体甲可能为CO2和SO2中的一种或两种,无色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氨水后生成白色沉淀乙,则白色沉淀乙只能为Al(OH)3,证明原溶液中有AlO-2。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K+,故K+、AlO-2、SiO2-3一定存在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2-3、SO2-3中的一种或两种,无法判断SO2-4是否存在,Al3+、Mg2+肯定不存在。答案:C。
例12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
2+、Cl-、SO2-4
B.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2-3、NO-3
篇5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题目1
某汽车经销商按照目标价格把某种型号汽车卖给顾客A,同时按照低价格把同一型号汽车卖给顾客B。这种定价策略是(
)。
A.
销售时间差别定价
B.
产品部位差别定价
C.
产品形式差别定价
D.
顾客差别定价
题目2
在媒体广告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中,有一项指标通常用来比较两个媒介计划密度的评判标准,这一项指标是(
)。
A.
毛评点
B.
媒介到达率
C.
千人成本
D.
平均接触频次
题目3
企业在初创期主要采取的营销战略是(
)。
A.
纵向多元化战略
B.
同心多元化战略
C.
集中化营销战略
D.
水平多元化战略
题目4
消费者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可以接触到、感觉到的有形部分,这叫作(
)。
A.
核心产品
B.
延伸产品
C.
形式产品
D.
期望产皮
题目5
以下广告语中,哪一个采用的是感性诉求?(
)
A.
农夫山泉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
B.
M&M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C.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D.
D柯达:串起生活每一刻
题目6
以下各项中,根据产品利益进行定位的是(
)。
A.
红双喜毛毯定位于结婚用品
B.
七喜定位于非可乐类饮料
C.
中华推出全效+护龈牙膏
D.
金钱牌果酱定位于早餐食品
题目7
在评价产品组合的指标中,有一个指标是指企业拥有的不同产品线的数目,这一指标是(
)
A.
产品组合的关联性
B.
产品组合的长度
C.
产品组合的深度
D.
产品组合的宽度
题目8
香水制造商可以试图说服不使用香水的妇女使用香水,这在市场营销中属于(
)
A.
地利扩展战略
B.
市场开发战略
C.
市场渗透战略
D.
市场进攻策略
题目9
一家自行车厂选择农村和城市作为其细分市场的变量,这家自行车厂是以(
)为其细分依据的
A.
地理因素
B.
消费受益因素
C.
分口统计因素
D.
消费行为因素
题目10
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现成资料与市场调查资料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成本不同
B.
作用不同
C.
取得的方式不同
D.
重要程度不同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以下各题均有1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恰当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中,多选、漏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题目11
在产品不同的生命阶段,促销所用的工具应有所区别,在产品的导入期,效果最好的促销工具是(
)。
A.
公共关系
B.
广告
C.
营业推广
D.
人员推销
题目12
在进行抽样调查过程中,使用任意抽样调查方法的优点主要有(
)。
A.
抽样偏差小
B.
费用低
C.
结果比较可靠
D.
使用方便
题目13
在评估细分市场时,以下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某一子市场的需求状况?(
)
A.
消费者或用户的总数
B.
消费者或用户的结构
C.
购买力水平
D.
实际购买率
题目14
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体现?(
)
A.
形象独特性
B.
服务优越性
C.
产品差异性
D.
人员高素质
题目15
在进行分销渠道策划中,常采用多渠道策略,其优点是(
)。
A.
可以降低成本
B.
可以为顾客定制销售
C.
可以有效避免渠道冲突
D.
可以增加市场覆盖面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目16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
,(又称固定费用)相对于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题目17
市场补缺者。
市场补缺者是指那些选择不大可能引起大企业兴趣的市场的某一部分进行专业化经营的小企业。这些企业为了避免同大企业发生冲突,往往占据着市场的小角落。它们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补缺可能被大企业忽视或放弃的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
题目18
拦截式访问。
拦问是通过在商店大堂或商业街上拦截被调查者从而寻求交谈机会、收集信息的调查方式。操作简便,成本不高,但有非随机抽样的缺点,且交谈时间不宜过长。
题目19
判断抽样法
判断抽样法,是由市场调查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而选定样本的一种非几率抽样方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题目20
在制定促销策略过程中,确定折扣率的依据是什么?
答:1、调查法。调查是指调研人员通过一补调查者的交互过程获得实事、观点和态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实在调查法、访问法和文献调查法三种。
2、观察法。观察是指在不直接干预的条件下监视补调查者的行为。观察时调研中发展最快的形式是使用交款处的扫描仪,扫描仪可以通过条形码识别所购商品。
3、实验法。在实验中,调研人员可以改变一个或多个变里,如价格、包装、设计、广告主题或广告费用,然后观测这些变化对另个一个变量(通常是销售额)的影响。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因果关系、
最好的实验是,除那些操纵的变量外,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这样,调研人员可以相当肻定的进行推断。
题目21
细分消费者市场的主要细分依据有哪些?
答:细分消费者市场的主要细分依据有1、地理环境因素
2、人中统计因素
3、消费心理因素
4、消费行为因素
5、消费受益因素
题目22
公关策划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答:公关策划是企业和社会改善自身公共关系状态的一种独特管理活动,与其它社会关系或活动比较,公关策划有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目的性。公关策划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在于促进组织的公关活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从模糊变为清晰,从不确定转变为确定。公关策划是一个明显的目的增强和清晰化过程。
2、程序性。公关策划的逻辑程序琥严密、越有序,策划活动就越容易取得成功。
3、长期性。公关关系是一种长期努力形成的长久关系,所以公关策划追求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稳定而长久的良好状态。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
4、互利性。每一个组织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首先满足社会利益,在社会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组织的利益也得到满足。因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这也是公关策划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题目23
差异性营销策略有什么优点?
答:1、这种营销方式大大降低厂经营风险。由于企业同时在若干个即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市场上经营,某一市场的失败,不会招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2、这种营销方式能够使顾客的不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也使每个子市场的销售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差异性营销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特别有助于阻止其他竞争对于利用市场空档进入市场
五、案例分析(32分)
21岁的志田纪子是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SD公司的顾客之一,大学三年级学生。此刻,她正在东京一家最高档的商店仔细观察一支SD唇膏,她对这里的价格极为不屑:“我在这儿找到合适的颜色,然后再到折价商店去买同样的产品。”
多年以来,零售商同意只出售SD的产品,交换条件是SD公司购回他们销售不出去的商品。正是凭借着这一协议,SD公司得以集制造商和批发商于一身,发展了一个由25000家日本零售商组成的零售网络。这些商店几乎是日本全国的化妆品店和药店的一半。这种营销方式使SD对市场销售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也使她一直保持高质量、高价值的市场形象。…………
问题:
1.举例说明哪些宏观环境因素影响着SD公司市场营销活动?(8分)
2.分析SD公司的增长战略。(8分)
3.分析SD公司价格策略。(8分)
4.怎样理解“产品形象驱动型销售”的含义?(8分)
答:1.举例说明哪些宏观环境因素影响着SD公司市场营销活动?
①宏观环境包括:人口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SD公司受影响的包括人口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②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目前SD的主要发展是纵向一体化发展,向终端延伸,提升终端品牌形象③SD公司价格策略:大多数零售商都能按制造商的建议的零售价出售其产品,该公司采取的是高价高品质的定价策略
④产品形象驱动型销售:一些分析家认为,
日本人是高科技的代表而非追求时髦的代表。他们还认为,日本的管理人员都蔑视产品形象驱动型销售,坚信自己的产品比对手的产品好得多。日本的化妆品公司用销售额的近4%进行产品研制和开发,这笔花销是美国同行的两倍。有一项试验:通过美国顾客对Shiseido持久型唇膏的反响来测试日本产品在美国化妆品市场上的效果。广告宣传着重强调该产品对嘴唇的特殊保护功能而不是它丰富的色彩。但是,一些观察家认为,化妆品市场是一个产品形象驱动型的市场。商家很难说服顾客并让他们了解产品的差异。Shiseido的管理人员试图知道公司能否依靠科学的主张和赠券来实现营销目标,能否将无法预料潮流变化的美容产品转变成高科技的产品
2.分析SD公司的增长战略。(8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难忍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目前SD的主要发展是纵向一体化发展,赂终端延伸,提升终端品牌形象。jusco的大型超市连锁店,向传统的化妆品销售系统即化妆品销售与现场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发起了挑战:它在出售SD等公司的产品时不再设美容咨询人员,它相信,以较低价位出售比提供昂贵的个人咨询更重要。SD
公司针对JUSCO的大型超市连锁店的挑战,采取了降低产品成本,并将重心移至低价位的化妆品上。在一家新建成的只用原来1/3人手的自动化工厂里,机器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的制造工序。同时,公司也在海外寻求更多的发展。目前已在30个国家开设了21家子公司和6家工厂。并想进一步在国际市场实现销售额增长50%,达到1000亿日元的目标。公司加强了在美国在营销,整修翻新了在美国820家百货商店里的销售柜台,更多的参加展示会。
3.分析SD公司价格策略。(8分)
SD公司价格策略:大多数零售商都能按制造商的建议的零售价出售其产品,该公司采取的是高价高品质的定价策略。SD公司采用零售商购回他们销售不出去的商品这一策略,令零售商同意只出售SD的产品,正是凭借着这一椭圆体议,SD公司得以集制造商和批发商于一身,发展了一个由25000家日本零售商组成的零售网络。这些商店几乎是日本全国的化妆品店和药店的一半。这种营销方式使SD对市场销售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也使她一直保持高质量、高价值的市场形象。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大量的本科生涌向劳动力市场,本科生“就业难”“就业差”“就业等于失业”等现象凸显。诚然,现今的本科生确实比往年多,但随着经济发展,就业岗位也在日益增多。伴随着“就业难”和“就业差”,“有业不就”的现象也层出不穷,高校在提升本科生就业率方面还存在较大空间,如改变思路、方法,创新工作模式,很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本科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改变本科生毕业就失业的局面。
精细化就业指导,顾名思义,是面向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发展特点、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群体,除了给予普遍的、常规的共性职业指导和培养外,还需要分门别类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资源匹配,对学生做精细培养,不仅达到使学生成功就业的目的,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还能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模式或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思想,是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也是将本科生的成长成才看成是第一要务的人本思想。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以及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实践,我们提出以下可能的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模式或方法:
一、更新就业观念,变“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
1.不断解放思想,提高学生就业的自觉性
在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接收的信息较多,各种思想充斥在学生的周围,让他们很迷茫。很多大学生不清楚读大学是为什么、大学毕业后干什么的问题,更对今后的就业一片空白。他们整天按照课表上课,而没有从思想上认真考虑过四年后或者长远从事什么行业或职业的问题。因此,学校作为育人之地,需要先从思想上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场意识,让学生树立职场目标和今后的奋斗目标,让他们从思想上的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日常行为中的无目标变为我要奋斗并不断取得进步。
2.强化思想引领,减少学生就业的盲从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南,具有先进创新就业思想的人,必定在职场也会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现今的大学毕业生,更多的是盲从就业,缺少思考和观察,常常是两三个人签约一个公司,随后更多的学生蜂拥而至,一起签约该公司。殊不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个公司,经常出现某些学生在公司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转向其他公司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签约时根本没有思考,没有从思想上重视,随大流现象严重,根本不考虑为什么签约,进什么岗位,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职业指导中,需要加强思想引领,教会学生去思考,在面对就业时关注就业地域、就业行业、就业岗位等,更好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企业,减少盲目就业现象。
3.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想法多,就业观也较为多元化。在他们中间,急功近利的想法多,努力勤恳苦干的想法少,找份稳定工作的想法多,扎根基层的想法少。这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他们总以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为目标,一旦就业目标没实现,就业深陷失败的泥沼。从这方面讲,高校更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懂得从基层做起的道理,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更要明白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就业的道理。另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涵养,让学生稳定地在企业干下去,做出成绩,更快地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带动周边的人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不断进取,为单位、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细化就业指导内容,将“课堂指导”拓展到“实践指导”
1.加强课内实践指导,丰富课堂职业指导内容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单纯地讲解较多。大多数学生对单一的说教有较大抵触情绪,即使教师讲课的内容很丰富,学生能专心听讲的也很少。其实,在就业指导课上,学生更希望得到的指导多为简历如何制作、介绍信如何写、协议书如何填写以及面试时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非常实际的问题。这就要求就业指导课程以从单纯地讲解走向实践指导并重。这也要求就业指导课的教师能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填写相关的就业材料,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筛选就业信息,甚至在课堂上模拟就业面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职场面试的实战技巧。另一方面,邀请往届的毕业生做经验交流,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专家给予现场交流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内实践指导形式。此外,在就业指导课中,让学生作主讲人,其余学生参与讨论和角色互动的形式也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这可以让学生主动强化自己的就业技能和积极参与职场的实践。
2.开拓课外实践指导,不断创新职业指导新形式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较关注毕业生是否参加过课外实践或者在读书期间是否参与过教师的科研项目。其实,用人单位关心的就是招聘的学生能否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并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缩短培训时间,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更快地让毕业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鉴于此,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是企业急需的人才,而不是那种毕业后还需要到技校去回炉的半成品。因此,高校应当利用寒暑假等时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到相关专业的单位进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去。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专业课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加深用人单位和学生、高校的交流,让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同时,用人单位可以尽早在高校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学生也可以加深对用人单位具体岗位的了解,排除自己在未来职场上的迷茫。
3.注重细节与过程,将职业指导贯穿学生本科教育的始终
据了解,更多的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课程从大四向低年级倾斜。也有不少高校提出从大一学生入学就进行职业指导,其职业指导的时间跨度应涵盖到大学生涯的全部,改变以往只有大四才有就业指导的突击教育模式。这说明职业指导应贯穿本科生教育的始终,应像基础课和专业课,甚至选修课一样被学生所选。因此,高校应当把就业指导从专业课的角度去规划,让它既像其他学科一样存在课堂教学,又有实习环节,更可以在大四阶段如其它学科一样做毕业论文。只有将就业指导切实地加入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并且根据专业差别做适当调整,让它成为各个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实实在在地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得到赞同、认可和固化,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能。
三、齐抓共管,整合资源,合力优化职业指导
1.调动专业课教师积极性,以专业为依托进行职业指导
按照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的形式,更多的代课教师是辅导员、班主任或者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其实,这种代课模式忽略了另外一支活跃的、优秀的职业指导力量,那就是专业课的教师。不少专业课教师和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有着合作关系,他们深知某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将这部分教师纳入职业指导的行列,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需求信息,企业实习的机会甚至是顶岗实习的机会。此外,依托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很多学生可以在较低年级(大二或者大三)得到在单位实践的机会,学生能尽早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同时,专业课教师在讲解专业科课时,要或多或少地带入职业指导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就能得到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
2.联系社会资源,开展校外职业指导
在学校之外,还有社会上的职业指导资源,如职业介绍所、中介机构或社会保障局等机构。这些社会资源所提供的职场信息可能比学校更为迅速、精准,更能全面反映市场对求职者数量,所需能力、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由于这些社会机构每天工作的重心就是处理求职者和企业之间人才供需方面的工作,他们的就业指导更富有实战性、实用性。因此,可以利用社会上的职业指导资源,广泛开展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合作,一方面共享职场的信息(求职信息等),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他们到学校里给学生讲解有关求职技巧、就业法规、劳动保护等方面较为实用的信息。他们的案例更加具体和贴近生活,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社会工农业生产的实际。通过他们的指导,学生更能了解书本上的职业指导(学校职业指导)与社会上的职业指导的异同,更能缩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自己的就业目标更贴近实际,从而更切实际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3.利用亲属、朋友等人脉资源,用切身实例实施职业指导
每个人身边都有不少的人脉资源,利用这些人脉资源将会给职业指导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众所周知,知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因此,用好人脉资源是职业指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身边不乏成功人士和大量的成功案例,利用好成功人士的经验将对职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之外,成功人士也会为我们创造大量的就业信息和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跑,能赢在起跑线上。同时,他们的推荐意见,对于用人单位可以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对于成功应聘某岗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现今,就业压力一年高过一年,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是未来职业指导发展的大势所趋。为了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地进行精细化职业指导,各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或者团体,都在不断探索精细化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相信在以后的职业指导工作中,精细化职业指导将会更加精准地为未就业、再就业,甚至在职人员,量身打造一套特定的职场方案,让未就业人员就业更成功,在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小燕,尹杰.“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06):89-91.
篇7
【关键词】电子设计;培训;系统化;实践
我校自1997年组队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来,屡获佳绩,曾获得全国最高奖项“索尼杯”和江苏赛区最高奖项“TI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历届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参赛活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生选拔、培训、筛选体系。但随着近年来电子设计竞赛的知识面不断扩展、难度不断升高,现有的我校电赛培训体系突显出一些不足:
(1)现有培训课程涉及知识面覆盖广,但均缺乏实践考核标准;
(2)训练受益覆盖面窄,深层次培训内容比重小;
(3)未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训练结构,仅依靠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组织相关课程。
本文针对现有的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体系中的不足,通过重构优化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多层次创新平台、形成更优的系统化选拔体制、更全面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课程体系,并能够为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平台和技术基础。
一、构建全面完整的基础培训课程,强化阶段性考核方式
构建的培训课程涵盖了如表1中的教学模块内容:
表1 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内容
序号 教学模块 考核方法
1 电子电路理论强化 理论考核
2 电子电路理论强化 理论考核
3 单片机应用和PROTEUS仿真 实物制作考核
4 自动控制原理 实物制作考核
5 交直流放大和AGC、振荡及应用、有源滤波器设计 实物制作考核
6 调制/解调,无线收发 实物制作考核
7 A/D 、D/A、音频采集,功放 实物制作考核
8 声光磁温等类、飞行器平台 实物制作考核
9 CPLD/FPGA设计及应用 实物制作考核
10 PCB设计工具与设计技巧 实物制作考核
11 调压和开关 实物制作考核
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均由经验丰富的电子设计竞赛教练团队成员承担,设计各模块的考核要点和实物指标内容,既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也为实际竞赛积累了多个功能子模块。
二、建立合理的系统化周期性学生选拔体制
为了能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知识培养,本训练体系将两年作为一个培养周期,以实现“人才选拔―培养―参赛―再选拔―再培养―再参赛”双周期培养模式,并使培养过程常态化,保证我校参加全国电子大赛的人才质量。双周期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每周期从双年的1月开始到当年的8月为第一周期,从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出有能力、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对象,进行常规技术训练,培养和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经过多次选拔和培训,从中选拔出计划要求的队伍为参加省级大赛的预备队,再经过暑假的强化训练后参加当年的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这为第一阶段;赛后年的半年时间为提高训练期。对于参加省赛的学生队,无论是否获奖,只要愿意,可以参加为期半年的提高性技能训练,包括专业技术训练,如FPGA、DSP、ARM等。第二阶段是在第二年(单年)的1月份采用同样的方法对二年级(即下一届)学生再进行一次选拔和基础培训,选拔出的优秀学生补充三年级流失的学生队,培养方法同上一届,使总的参赛队数符合当年的计划参赛队数,这样既保证了参赛队伍的质量,又使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了参加全国电子大赛的机会。两种队伍再经过一学期不同层次的培训和选拔,最终在暑假前选拔出参加全国电子大赛的最终学生队。
具体的学生选拔步骤包括:
初次选拔:寒假学期结束前,以二年级为选拔对象,通过自由报名和卷面考试形式选拔,内容以简单的模电、数电等基本技术为考察点,加上学生的自我技能和经历介绍等选拔出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初级生。
寒假作业:向初次选拔出的学生布置寒假作业,主要是软件工具的自学和应用,如PROTEUS、Cadence、Tina、FilterPro等软件的应用学习。
二次选拔:开学第一周进行二次选拔,主要是软件应用操作考试,其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二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再则是观察学生的知识水平,从中选出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而学生的数量还要考虑实验的人力、物力条件。
单人单组参赛选手选拔:对二次选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培训后,进行再次选拔,赛题不分方向,主要是通用技能比赛,包括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比较器,单片机控制等基本技能的考核,选拔出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学生,然后进行组队。
参赛队选拔: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自由组队,并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提高技能培训后进行参赛队选拔,考题分方向,如电源、通信、自控、仪器仪表和模拟类等,按方向选拔,决定出参加暑期强化训练的代表队。
暑期模拟赛:在大赛前一星期左右行一次模拟赛。
三、完善阶段化训练体系,扩大电赛训练受益覆盖面
我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体系将训练过程分为6个阶段,其中二年级三个阶段,三年级三个阶段:
基本技能培训阶段:采用目前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所具有的力量,开设以实验为主的单元实验培训,包括模拟、数字、模数和单片机技术,最后以多单元或综合的方法考核选拔。
比赛技能培训阶段:学生已自由组队,明确主攻和副攻方向,有选择地培训一至二门专业技能,并为选拔赛准备。建议成立培训教师团队,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核心,包括各学院有专业特长、热衷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师,每方向配置两名以上教师,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负责管理。本阶段培训,学生队不配备专门教练,技能培训由教师团队集体负责。包括训练内容和题目由相应方向的培训教师负责。
强化比赛训练阶段:暑假比赛前的强化训练每个学生队由专门的教练负责,每个学生队只配一个教练,每个教练最好只带一个学生队伍,原则上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强化训练主要由各学院管理,学校负责监督和部分后勤保障。
高级技能培训阶段:通过省级比赛锻炼,并愿意继续参加全国电子大赛的学生队,可以参加高级技能培训,高级技能主要包括:可编程逻辑技术(如FPGA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DSP的应用)、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如ARM应用等),掌握这些技术的功能、使用范围和相互关系等,能根据课题需求合理选择。高级训练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制。
专业技术培训阶段:结合当前专用技术,学习采用上述功能实现的每种专业应用,如FFT、DDS、语音压缩、语音识别、图象压缩、图象识别、高速A/D、D/A、数字锁相、数字调制/解调等软硬件知识积累。并具备采用相关技术构建综合应用系统的能力。专业训练采用导师负责制。
二次比赛强化阶段:运用前面所有已掌握的技术,按照全国电子大赛的要求(或更高的要求),综合练习,步步提高,并进一步积累比赛的软硬件基础,争取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拓展校、院、个人多层次培训平台与多元化参赛方式
受限于我校参赛队伍和各项资源限制,由校教务处经费支持的队伍目前维持在35支队伍左右。此外,各学院对本院未通过校级选拔的优秀学生采取了鼓励政策,部分或全额补贴参赛经费,组建院“自费队”参赛。但在2011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3支队伍中,有2支队伍是“自费队”形式参赛。由此可见,自费队同学对参赛资格更为珍惜,更容易激发个人潜力。从提高学生参赛积极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多元化的参赛方式:弱化原校公费队概念,以培训过程表现和参赛最终成绩作为校经费资助参考,避免了仅一次校选拔赛定队伍资助力度的传统方式带来的弊端;并鼓励未受任何公费资助的学生以个人方式参加竞赛,在获取奖项后以公费队待遇补贴。多元化的参赛方式是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参赛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但对赛培训过程中的阶段性考核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
经过近3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统的调整与完善,本文提出的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初见成效。2013年,我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2组、国家级二等奖2组、省级奖项26组;2014年我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8组,二等奖14组的成绩。与此同时,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体系也为大学生课外创新、其他电类学科竞赛提供了较好的技术训练基础平台。在今后的培训课程中,我们将在选拔筛选方式上进一步做细做深,不断优化我校电子设计竞赛培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杜月林,王峰.结合电子设计竞赛探索电子类实验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4,19:171.
[2]雷芳,刘乔寿,代少升.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建设[J]. 价值工程,2014,30:256-257.
[3]邱思杰.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探讨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158-160.
[4]侯晓云.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J].衡水学院学报,2014,01:82-83.
[5]邱敏,张秀平,车文实.电子设计大赛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5:11-12.
[6]杜侦,曹慧丽,魏琳华,李聪.依托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3,09:153-157+159.
篇8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现状综合以下几点:
一、学生轻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时间、场地和学生素质所限,学习内容往往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讲解较简单;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虽然在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前曾经进行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简单学习,但是不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造成学生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学生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不够牢固,报表部分的学习尤其薄弱。由于近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
科学文化基础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曾经学习过一部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极其有限,等到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常用快捷键和常用命令都比较生疏,并且在学习报表时,由于EXCEL表格的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学习报表编辑、设计和格式生成都有较大的阻力,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学习的会计软件经常比社会上发行的软件要落后若干年。
当前,网络时代对财会人员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从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到网上理财等等都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而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为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所培养的财会人员必须具以下知识结构:
1.更新专业知识
随着财务软件向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会计、安全会计以及研究与开发会计也会随之产生,由于实时系统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快捷与畅通也给远程审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会计电算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出现了“网络财务”、“全能ERP软件”、“数字化管理”等多种定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适时充实或增加上述内容。
2.学好计算机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及简单维护以及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外,在互联网(Internet)的使用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学习和训练,掌握其常规使用方法。如电子邮件(E-mail)的编辑、收发,常用网址中相关信息的搜寻和检索,专业网页(Web)的设计和维护,相关文献的上传、下载等等。另外,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学习一定要加强,这样在学习会计软件时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应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的教学力度。
3.学好一门外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根据国际有关权威机构统计,互联网(Internet)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为基础的,常见的网页设计及一般程序都以英文为基础。虽然近年来中文网站显著增加,但无论是信息搜寻、文件编辑,还是电子邮件的收发,都仍然是大量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另外,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商品交易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国际之间的交往已存在大量外语的商业信函,重要合同文本,往来凭证,支付手段。因此,作为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财会人员如果不掌握一门外语,在将来的时代里,就很难算作一名合格的优秀会计人员。
4.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里,能否熟练掌握诸如网络应用知识等财会专业所必修的“边缘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使学生不仅掌握既有的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更能掌握随时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及边缘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未来的网络时代有立足之本。所以我们设置课程时,一方面要有学生必修的一些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有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供学生选修,以便扩展他们的专业视野。通过对相关现代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本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状况,本人发表一点拙见,主要归纳如下;
(一)更新培训内容,完善学生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学生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学生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篇9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电击伤;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损伤时间
[中图分类号] R-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016-02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content of CK and LDH in rats serum varying with time after electrical injury
REN Wentao, WANG Yingyuan
College of Forensic Medicin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Province, Taiyuan0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ents of CK and LDH in rats serum varying with time after electrical injury, and provide medicolegal basis ofinfer the time ofelectrical injury. Methods: The electrical injury model established, electrical injury group rats, ventricle blood was extracted after the anesthesia during 0, 1, 2, 4, 8, 12 h and 1, 2, 3 d. Then autobiochemistry instrument was used to test CK and LDH contents. Data were brought through statistic test. Results: After electrical injury the contents of CK and LDH in rats serum changed with time with a regular pattern. In early time (4, 8, 12 h after electrical injury), the contents LD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peak of CK was in 8 h. Conclusion: After electrical injury the change of contents of CK and LDH in rats serum may provide medicolegal basis of identifying electric shock time.
[Key words] Forensic pathology; Electrical injury; Creatine kin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Injury time
随着人们生活用电机会的增加,经常可见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然而在法医实际检案中,并非每一例电流损伤都有典型的电流斑。在电击伤后,电流对人体肌肉、皮肤、心血管以及肺、肝、肾等内脏组织的损伤改变,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对于电击伤后血清酶活性变化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在低压电击大鼠模型[1]的基础上动态监测伤后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氧酶(LDH)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电击损伤时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大鼠50只,雌雄不限,体重200~400 k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电击伤后0、1、2、4、8、12 h和1、2、3 d共10组,每组5只。
1.2大鼠电击伤模型建立
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于实验台上,在大鼠左前肢和右后肢用脱毛剂脱毛,将电击夹固定于内侧皮肤处。电击伤组通过220 V 50 Hz交流电5 s,对照组不进行电击,其他同实验组。
1.3 实验方法
实验组大鼠在电击伤后特定的时间点(电击伤后0、1、2、4、8、12 h和1、2、3 d)抽取心室血5 ml,置于试管中,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4℃),取上清液加入东芝 TBA-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K和LDH酶的浓度,对照组大鼠也做检测。
1.4 数据分析
运用软件SPSS 16.0处理数据结果。数据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P
2 结果
见表1。由表1可知,大鼠血清CK和LDH酶活性在电击后出现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电击伤后4、8、12 h和1、2 d LDH活性显著升高(P
3 讨论
在电击事件中,电流通过的途径80%是从一侧肢体流入、另外一肢体逸出,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手入,从足出,由于机体组织中心、脑、血液的电阻较小[2],因此本实验采用“手-足”通路,以电击后心室血中酶活性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大鼠220 V低压电击后,可见到接触电极的皮肤有皮内和皮下出血,这与万立华等[3]的研究相一致。
CK和LDH在心肌细胞中含量丰富,是心肌损伤时特征性的血清酶学指标[4],也是心肌损伤的直接证据[5-6];电击后,由于受到电流的损伤作用电穿孔和电作用膜蛋白变形理论,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细胞内的CK和LDH酶释放,导致血清酶活性增加。CK是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重要的一种酶,有4种同工酶,即CK-BB(脑型)、CK-MB(心肌型)、CK- MM(肌型)和CKMiMi(存在于线粒体内肌外侧),正常情况在血清中含量较少,在病理情况下会高出正常值,心肌缺血损伤后,4~8 h血清中CK升高,12~24 h达高峰,3~4 d可恢复正常[7]。LDH是糖酵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酶,目前已发现LDH有5种同工酶,各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含量有差异,广泛存在于各器官和组织中,电击伤后早期,大鼠心室血中CK和LDH即升高,可能是由于电击后心肌损伤造成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刘雁军,宋方明,孙俊红,等.大鼠低压点损伤模型的建立[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8):745-748.
[2]赵子琴,陈玉川,王英元,等.法医病理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5-326.
[3]万立华,马智华,张佐才.血管电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16 (1):19-22.
[4]巫向前.临床检验结果的统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0-324.
[5]Huang YS. Pathogenesis of early cardiac myocyte danmage after severe burns[J].J Trauma,1999,46(3):428-432.
[6]Colifton GL.Cardiovasi cular response to sever head in jury[J].Nuerosugery,1994,60:667-669.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者主体 主动性
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等人的思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把客观知识与自身主体交互内化,重新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涉及学习者有意识的获得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转化和评价这一认知过程,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倡的教学“应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较吻合,即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学习。
以建构主义为基点,促进大学英语高年级英语课程“个性化”的教学体系改革,是对大学英语后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大学英语高年级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后续阶段课程,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加强学生的实用性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为目的。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学习者需具有相应的语言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分为两部分: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语言知识主要指语法、语音、构词等;而交际技能则指实现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包括听、说、写、读。我国多数大专院校学生基本上具备了第一种语言能力,而缺少的则是交际技能的培养。实现这一交际技能目标需要通过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一手段加以实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例如,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等。
但在实际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不一定采用某种单一的方法,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某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灵活加以运用。支架式教学法将学生引入情境,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索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通过协作学习,在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抛锚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建立在有影响力或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通过老师事先精心的教学设计或引导,学生在协作学习中通过表达、询问、交流、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习得语言,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同时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个性化”,更适应于高年级学生,是解决教学低效问题的途径之一,更适应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基础教育(大学一、二年级)过后的提高阶段(即三、四年级)的教学要求。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高年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学习的实践和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高年级英语学习者自我素质提高、为将来就业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一手段加以实现。
因此在以建构主义为基点,促进大学英语高年级英语课程“个性化”的教学体系改革,是对院校高年级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管理模式、教学形式、可行性进行的一次全方位教学改革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年级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的需求,能够为高校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的其他英语课程提供设想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翠萍.刘鸣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任务教学为手段实施协作学习策略[J].外语界.2004.(3):49-54.
[2]程鑫.英语任务型教学:过程观.综合观与真实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1):220.
[3]李耸.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