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7 03:1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察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考察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高考;有机化学;抓热点;基础;技巧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越来越重视能力考查,不只考查知识的贮存量,更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笔者认为必须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狠下功夫。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症下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效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一、认清方向,紧抓热点

(1)有机化学热点考查,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推测含氧、氮或硫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进一步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测其结构简式;(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合成路线图进行典型有机物的合成,这其中要涉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典型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以及重要物质之间的反应;(3)要掌握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重要的多官能团化合物有卤代酸、羟基酸、氨基酸和羰基酸。

在有机化学的复习中,学生学习了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要重点引导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反应类型。比如,在C—H处发生的反应:可以是卤代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消去反应,还可以是分解反应。C—H键在不同的反应环境中,发生了种种不同的反应。信息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组织加工信息能力的题型。总之,复习中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二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融合,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高。

二、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一)认真研读“考纲”,制订复习计划

《考试大纲》是专家命题的依据。只有研读《考试大纲》,才能知道高考考什么,如何考,考到什么程度,复习备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据2012年的有机“考纲”,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订复习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夯实基础知识,熟悉反应类型

教材是“双基”的最主要的来源,落实基础应从课本抓起。有机化学的主要基础知识有:(1)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2)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3)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4)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5)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或补写;(6)推断有机物的结构;(7)耗氧量及混合物组成的计算;(8)有机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总复习中要对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再提炼、归纳和拓展,熟悉各种有机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1)卤代反应;(2)硝化反应;(3)酯化反应;(4)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1)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2)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3)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4)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3.消去反应

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化氢等),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4.氧化反应

(1)有机物燃烧:除少数有机物外(如CCl4),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燃烧;(2)催化氧化;(3)被其他氧化剂氧化等。除了以上各类反应,还有还原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紧抓特点特征,抢抓答题技巧

1.书写一定要规范,避免失分

(1)分子式的书写一般按照C、H、O、N、S、X的顺序排列各元素;(2)结构式的书写一定要将化学键连接到位;(3)键线式上的一个拐点就代表一个碳原子,碳和其上的氢原子可以省略,其他的原子及所有官能团不能省略;(4)结构式中所有原子及共价键不能省略;(5)碳在有机化合物中是四价,一定要有四个键与它相连;(6)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最好写全反应物和生成物、要配平、沉淀要标沉淀符号、中间用箭头连接,同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遗漏反应条件。要特别注意常见符号,如“?葑”“”“”及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的应用,物质的聚集状态(s/l/g),燃烧热、中和热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的正确应用。

2.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归类

记忆法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两种;(3)戊烷、戊炔有3种;(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8H10(芳烃)有4种;(5)己烷、C7H8O(含苯环)有5种;(6)C8H8O2的芳香酯有6种;(7)戊基、C9H12(芳烃)有8种。

基元法。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四氯苯也为3种(将H替代Cl)。

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怎么做化学实验题

化学实验试题的复习分为两部分:

第一,要抓好课本内的学生实验和典型的教师演示实验,要认真读好每一个实验,要求达到4个方面:(1)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的;(2)掌握实验的仪器;(3)理解实验现象和产生的原因;(4)对实验现象能够进行正确的解释。

第二,要学会设计重要的化学实验,设计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有四个方面:(1)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2)明确实验仪器和用品;(3)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4)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篇2

关键词:双语教学;分析化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06-02

教育部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教育部高教司仅在2004年就主办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双语教学研讨会[1,2]。由此可见,双语教学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其必要性早已得到认可。化学类课程受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冲击相对较小,双语教学在高校比较容易推广并已逐步展开,但目前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双语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现状

在我国,双语教学通常是指熟练运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知识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都能运用这两种语言进行学科的学习、思考和研究,并能够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在这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因我国不是双语国家,英语的使用环境相对不足,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师资问题。教师是能否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较晚,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双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都应具有较强的能力。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但英语听说水平严重不足。因此学校通常优先安排有一定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来承担双语教学任务,但对多数高校而言,这类教师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教育部实施了双语教学骨干教师派出计划,以培养高水平双语教师。目前在已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中,有54%无特殊培训经历,50%认为双语教学备课难度较大[3]。由此可见,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的英语水平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这是目前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教材问题。教材的选择也是双语教学工作中的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85%以上的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15%左右的教师结合中英文教材的优点,自编了双语讲义和教材[3]。使用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地道的外语,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外文原版教材内容更新快、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教辅材料丰富等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及英语思维习惯。但原版外文教材一般价格较高,不适合学生自费购买,为此有些学校采取了统一购买后学生借阅的方式。作者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Platteville访问期间,发现该校多数学生也是从学校的Textbook Center借用教材。此外,针对学生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哪种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也是目前需关注的问题之一。原则上所选教材应符合教育部理科化学指导委员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基本内容的专业标准要求,即章次清楚、教材内容新、英文表达简练。遗憾的是目前严重缺乏满足这些要求的教材。因此,鼓励高水平教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软件或自编教材是双语教学教材的发展方向,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自编双语教材的支持力度。在目前双语教材短缺的情况下,中文教材与英文讲义相结合也是一种较好选择[4]。

3.教学形式。目前,双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和板书部分基本都以英文教学为主,大部分老师对重难点、关键词等部分采用中英对照注释的方式。主要差异在于课堂讲授中中英文所占的比例,有的主要采用中文,有的以英文为主,也有的尝试由学生用英语回答简单问题,且英文作业与练习占一定比例。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英文使用比例的变化,也可把双语教学分为浸没、维持和变迁等模式[4]。李艳梅在对20位一线双语教学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3],其中有1名教师采用全中文讲课,有4名教师采用全英文讲课,其余教师都采用中英文混合的形式,授课过程中英文所占比例为10%~80%。从教学语言比例使用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4.教学效果。判断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是看学生的课堂反映。调查发现[3],在双语教学中约3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英语语言上,5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点上,另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更多的关注考试成绩等其他方面。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决定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若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英文比例远超过学生能够正常接受的程度,学生则可能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语言方面;若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英文比例较小,或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就会更多地关注专业知识点。因此,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反映选择和调整教学形式,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课堂上实现最优化搭配,最大程度的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二、实施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化学是化学、环境、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高校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设。此时多数学生尚未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基础,特别是听说能力欠缺,这不仅会增加双语授课难度,还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若采用完全不用中文、只使用英语的浸没模式难度较大,效果也未必理想;至于变迁模式对于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有些欠妥,因为中国的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4],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分析化学知识的讲解,但不应绝对排除汉语。

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递和学生双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双语教学的双重重点。分析化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综合性强、技能技巧实用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正确把握其理论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采用维持双语教学模式,从开始使用母语过渡到部分使用外语,能够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需要,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4]。

1.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虽然目前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大家对“英语应作为一种教学语言而不是语言教学”的看法已达成共识,即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教学手段,应保证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学科知识。通过双语课程学习,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专业英语术语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双语思维习惯,能够用国际通用性语言来认识和思考学科有关内容,以适应将来国际间的交流。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大比例的外语进行讲解才能使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语言和专业知识上都得到提高,仍是双语教学在近期内应不断探索的问题。英语比例太大,容易使部分学生因语言的压力导致专业知识缺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而英语讲解比例太小,学生的专业外语词汇得不到扩充,也会导致思维方式不能很好地与外语教材契合。目前在双语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同时得到提高,还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等环节上做更多努力。

2.对双语教学要有整体规划。从目前教学科目的选择来看,双语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很多高校均采用先在双语师资力量集中的课程上试行的做法,这种方式缺乏从整体培养方案上的规划和把握,这对双语教学整体发展不利。因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若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综合考虑教学科目、学生选择、授课时机等多方面因素,则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安排上,最好在开设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之前先实行普通“专业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领域中的通用外语知识,然后再对有一定专业英语基础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学目标更易达到。在学生选择上,通常将分析化学双语课程设为选修课,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选修,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不选。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开设双语和非双语平行班,允许学生根据情况流动。此外,在教学课时上,双语课程应比学科内容相同的非双语课多一些,以保障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最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很多课程的授课学时都被压缩了。由于课时的限制,要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用中文教学尚有一定难度,更不要说用双语了。因此,为了克服分析化学双语教学中语言和教学内容的双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和手段,多种教学方法并存。具体来说,为克服课堂教学内容繁杂、记和听难以兼顾的弊端,可将专业内容基本点以双语提纲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以便其预习和复习。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辅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此外,也可利用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辅导、答疑及课程讨论等活动,将学习延至课外。

总之,开展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多的时间投入,而且需要学校和国家管理部门、出版行业等相关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保障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方面同时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育部政报,2001,(10):468-471.

[2]马铭,徐满才,谢青季,等.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9):47-48,56.

篇3

[关键词]高师生 信息化教学技能 调查 对策

[作者简介]刘小天(1972- ),女,河南南召人,平顶山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平顶山学院校级教研项目“教师教育专业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Y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81-02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教学活动。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技能越来越成为高师生具备教师资格、胜任未来教师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备素质之一。但笔者在指导教育实习工作和历届校级省级说课比赛活动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缺乏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因此调查和了解高师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现状对高师院校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的问卷主要涵盖师范生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知识的了解、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内容。为增加调查结果的信度,选择一所重点师范院校和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学生作为样本,从大四年级本科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文科和理科生各200名,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除外)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6份,有效问卷为390份,有效率为97.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师生的信息化意识。关于信息化意识,设计的问卷包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三个方面的内容。表1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师生已经具备一定信息化素养,有88%的学生对网络有较多的接触,并能在生活里经常利用,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服务;63%的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会想到利用网络来搜集教学资料。但也看出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还比较有限,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主要用来浏览新闻(32%)、聊天和发邮件等信息交流(31%)和游戏娱乐(22%),对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34%)。这说明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是一个无比巨大的知识库、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没有形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习惯。

2.高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学教学能力从三方面调查:运用网络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

高师生运用网络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调查了解高师生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以及对多媒体功能的认识。182页表2结果显示,学生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信息化意识较强,大多数在教学中都会想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对多媒体的功能也有较全面的认识,有95%的学生认识到多媒体能提高学习兴趣,87%的学生体会到多媒体便于教师呈现教学内容。还有部分学生对多媒体“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刻,说明这些学生的教学理念不够新颖,还不能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变更教学内容和结构、实现教科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机融合。

高师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表3调查显示,学生虽然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及教学技术等课程,但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了解还比较缺乏,有近40%的学生只能记起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在制作课件时仅有18%的学生会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34%的学生在制作课件时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认为制作课件就算利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没有思考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师范生的教学理念还较落后,不能有意识地应用所学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访谈得知,一些师范生的教学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在教学设计中,仍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掌握知识建立在教师的单向传授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由原有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课件制作也只重视教师如何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都较为欠缺。

高师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能力。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能利用PPT编辑文本、呈现教学内容的阶段,有32%的学生会利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分别有11%和5%的学生会利用Flash和3Dmax制作动画;有76%的学生不熟悉音频和视频素材的处理;有近80%的学生不会利用网页制作电子教案。说明学生对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能力还比较初级,编辑和处理各种素材的能力还较弱,对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还较生疏。

四、建议

1.要营造信息化教学的良好氛围。高师院校应营造信息化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氛围,改革高师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高师教学成为真正的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者和学习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接受与交流教育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育者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加工、处理和传递教育信息,学习者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查询、探索、接受和加工教育信息。通过教师身体力行和教学示范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让学生逐渐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模式和教学方法。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学生耳濡目染,会不自觉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2.改革课程设置,加强信息技术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知识技能内容,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对信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开设“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学”等公共课程来进行,这有利于师范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基本信息技术理论与具体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师范生对于信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一直不够重视。据了解,除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及个别教育学专业开设教学设计课程外,其余专业均未开设,绝大多数师范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学设计课程。师范院校教育课程应在培养师范生信息素养方面下工夫,开设“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等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增加多媒体技术部分,特别是音视频文件的录制、编辑、加工和处理等内容,强化PowerPoint课件制作,进一步完善师范生的信息知识结构,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

3.帮助高师生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必须帮助高师生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对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学习模式的了解,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资源学习、网络学习、协作学习;对先进教学理念的了解,如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对信息化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了解,信息化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必须与课程有机结合,,如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

4.为师范生提供信息化教育的硬件支持。进一步创造优良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机会,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完善的软件和硬件支持,这是推动学生、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条件。

此外,鼓励师范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网络媒介等形式经常与专家或导师进行联系沟通,还应该注重开展校内和校际间经常性的信息化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以不断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宽宁,刘长伦,朱岭仁.高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篇4

课堂能否充满生命力,课堂的教学文化是最重要的。简单来说,教学文化就是课堂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行为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文化,首先就得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当前的课堂文化进行优化或重建。

一、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近几年通过课堂视导、区域教研、校本教研、推门听课等方式,笔者收集了大量的课堂教学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发现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缺少学生构建知识、感悟知识的环节

上学年,我参加了镇文体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常规视导活动,这次活动,我们去了本镇区一些农村小学,我听了语文、数学,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虽然有一些提问,但大部分是师生间的单向信息交流,根本没有生生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不高,课堂上缺少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的环节,离新课程倡导的知识是“自我构建”“自我感悟”的课堂教学理念相差甚远。

2.教学走程序,忽视实时生成的资源,缺少深度追问

在一节区域教研的作文教学研讨课上,一位教师展示了一节作文指导课,美中不足的是教师为了引出细节描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在开头、细节描写、结尾三个环节中哪一部分最难?”第一位同学举手回答说“开头最难”,教师笑着反问“开头最难吗?”继续提问,直到有同学回答“细节描写最难”,教师才继续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这是一种典型的走程序教学,其实很多精彩的课堂是来自于课堂上实时生成的资源,当学生说“开头”难写的时候,教师不能充耳不闻,应该让学生说出他心里的困惑,教学才具有针对性,抓住了课堂实时生成的东西,才可以衍生出精彩的课堂。

二、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型课堂文化的构建

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只关注观念、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课堂文化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才能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的。

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

教学理念是课堂文化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我们倡导“知识是自我构建、自我感悟”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构建知识、感悟知识。在一次数学同课异构的研讨课中,第一节课A老师设计的提问是“7+2 等于多少?”全班唯一答案:9。议课时有教师提出改进建议,要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建议问题改为“你是怎样算出7+2等于多少的?”果然第二节课B 老师提出这一问题后,A 生举手回答“我是数手指数出来的”;B 生“我是数人头数出来的”;C 生“我是在7 的基础上再数多2 个得出来的”,学生说出了多种不同的解法,孩子们也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拓宽了视野。

2.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

高效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的,目标是否具体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参加了一节英语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定出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单词。为了让学生掌握新单词,她设计了“大小声寻物游戏”来让学生熟读单词,即全班齐声反复读单词,当寻物者离目标远时声音小,离目标近时声音大,寻物者通过声音的大小来寻找物体,这样的游戏让学生熟读单词变得非常有趣。然后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了解这些单词在句式中的运用。有教师问怎样才算“掌握”单词,她说学生要会读、会认、会听、会用,但不要求会写。进一步追问,对照这些具体的目标,你的教学环节突出了“会读”“会用”的训练,但好像弱化了“会认”“会听”的目标。该教师马上大悟,由于将教学目标笼统表达为“掌握”,没有定出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听、会用”的具体目标,导致课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听”与“认”的训练环节。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更有针对性,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肯定是杂乱无章,针对性不强,难以奏效的。

篇5

【摘要】从20 世纪80 年代自主学习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该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论文主要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矫正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在考虑到学生们的具体特点的前提下,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自主学习;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评估;自我矫正

一、概述

(一)英语自主学习的概念

Holec 在1981 年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即“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但该定义并未受到普遍认可。Huttunen(1986)将自主学习看成是某种学习行为,学习者单独或集体负责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评价。Little 将自主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Cotterall(1995)认为自主性学习是学习者展示出的使用策略控制自己学习的程度。Benson(1997)认为自主学习是“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

由于很难给出一个准确而又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我国的许多研究者都采用工作定义,即采用国外某名学者的定义并加以完善,或综合多种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界定。例如,本文采用的工作定义是:英语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能力,它是通过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元认知策略来实现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学习目标明确,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觉运用规划,监控、评价、矫正等认知策略。

(二)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自主学习的思想起源于西方,可分为七大派系。

(1) 操作主义学派: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奖赏或惩罚而作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2)人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代表人物Mccombs 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

(3)信息加工学派:以S.H.Winne 为代表信息加工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依赖于一种循环来反馈回路。

(4)社会认知学派: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用行为、环境、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行为的预期、计划和现实之间的对比、评价来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5)自主意志学派:以德国心理学家J.Ku2hl 和美国心理学家L . Corno 为代表的自主意志学派等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

(6)言语指导学派: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我学习的过程。

(7)认知建构主义学派:弗拉维尔认为,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在诸多的研究者中,Holec 在1981 年首次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并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教学》中对自主学习下了定义,这为外语自主学习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同时也为英语的自主学习研究奠定的基础。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大量的学者投入到英语自主学习理论的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9 年前后,出现了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实验,如:段力佩等人总结的“读读、议仪、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魏书生实施的“六步教学法”实验;钱梦龙进行的“导学教学法”研究等。这些教学实验都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由上可知,国内外的专家就自主学习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更偏重于自主学习理论策略的研究,对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关注度较低。将自主学习理论策略应用于英语实践教学中的研究过少或深度不够。本文侧重研究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加大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的深度并提出具体操作程序。

二、培养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上课效率

拥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认识到学习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不是外在的教师或其他因素决定的,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导者,这些利用上课效率的提高。

(二)利于学生个体能力的综合发展

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提高,同时也是他们综合能力的体现。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对目标、过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和自我矫正的主动建构过程。该能力的形成不仅能帮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更为他们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经常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获取知识,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为了验证所学的知识,他们会积极思考问题,学习时的注意力也会特别集中,总之会呈现出一种良性的求知状态。学生们渐渐地会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成主动的求学者。

三、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们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援因此,要使学生们主动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1.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是制定学习目标的前提。

自主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从学生们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正确的定位是制定学习目标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他们自身的学习状况入手援对自己做出正确的定位,结合英语课程目标的终极目标和具体内容来明确学生个体的学习目标,制订适宜的学习目标、任务,才能为自主学习做出明确的定向。魏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而且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来制订学习目标。他在教学中不仅对自主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而且从心理上引导学生去认识学习的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同他们的梦想、抱负相结合,从而明确个人的阶段性学习目标。通过多层次目标的提出,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为有效地完成终极目标奠定基础,促进自主学习。本人也在《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困境调查与分析》的调查报告中(铁岭师专学报2014),对影响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六大要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依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帮助学生个体做出客观的定位,与学生共同确定个体学习目标。

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监督教学为辅助。该条的明确利于学生们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程度,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应该看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要先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全班同学的一般性教学目标,再根据个体的不同制定差异性教学目标。该过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学习目标,唤起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和积极性,进而推动他们积极地开展自主学习。

(二)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

1.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良好的自主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们从杂乱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轻松的、高效的、有针对性的掌握所学知识。学生们在各自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习特点,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时,一定要明确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英语水平,具体了解学生们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掌握程度,这不仅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开展,自我能力的培养。所以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并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为其制定学习计划。才能引导他们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并科学有效地安排时间,使计划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如果学生养成了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并能严格执行,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定会提高。同时还会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不断的衍生出新的学习方法,使计划的实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认真的制定课前预习计划,通过课前预习,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去听课,更利于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事先布置要预习的作业,来督促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们。

2.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使用学习策略

课前充分的预习是学好英语学习的前提,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方法的采用也很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所学英语内容的不同给与指点。例如,学生们在背英语词汇时,针对记忆力差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背带音频的例句,可以达到听力、口语和词汇量同步提高的效果。针对记忆力好的学生,多种方法都适用。如该生词汇量小,就建议他大量背单词。如该生词汇量已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听力、阅读等多种手段背词汇,词汇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扩大同步进行。(《学生个体词汇记忆类型划分研究》王丽娟2013)

3.引导学生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原1909)在他非常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记忆的遗忘规律。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在第二天到第五天遗忘最快。通常,学完的内容在大脑中会保留9 个小时,如果能在9 个小时内进行复习,要比几天后再复习,更能收到好的效果。只有经常复习才会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记忆,否则学的内容很快忘记,不利于后续学习的进行。很难学的深入、透彻。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经常复习,并对学生们制定的复习计划加以指点。

(三)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过程。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只为学生提供机会缺乏系统的指导,也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指导。

有效的自我监控是对英语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持续性考察的过程。自我监控的有效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学习目标是否偏离,学习计划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学习策略的采用是否正确,学习过程是否得到详细的分析、记录等。总之自我监控习惯的养成,利用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四)教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评估。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帮助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随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解决策略、经验和学习习惯进行自我评估。

为了使学生们更清晰的认识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可采用自我评估表帮助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估。例如,学生们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察。

1.是否明白所学内容2.是否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3.是否注意力集中4.是否按计划进行学习5.评估自己训练过程中是否有进步6.是否分析自主学习效果好或坏的原因

(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矫正

自我矫正是学生们自发的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思想、行为等方面问题加以分析并运用适宜的方法加以矫正的过程。学生在自我矫正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了解自身的特点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才能取得最佳的矫正效果。在该环节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自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进行机智冷静的分析,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四、总结

本论文主要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矫正五个方面展开研究。既考虑到学生们的具体特点,又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的实证研究深度不够。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还未能完全解决。期待后来的学者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海强.国内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回顾与展望[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3]郄海霞.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3(01)

[4]魏书生.培养民主科学治教的习惯.人民教育,2009(Z2)

[5]祁静静.艾宾浩斯记忆法与英语学习[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22-0008-04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多围绕“主体性”而展开,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知识经济和终身化学习社会对现阶段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

学习主动性(learning initiative)是指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自觉、持久地发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及其功能,是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隐态度和行为倾向。王云海、武丹丹和李峰[1]研究指出,学习主动性是由学习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产生的,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主动性对学习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主动性的内涵大体包括了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强调其自觉性和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等方面主动作出选择、控制或调节的行为倾向。

国外目前对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中,使用较多的工具是 Bateman 和 Crant[2]编制的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etive Personality Scale,PPS)。主动性人格是“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或行为倾向”,它是影响主动学习行为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变量。

近几年国内对学习主动性的探讨已经逐步由定性向定量转化,一些学者已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和探讨中专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和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现状和特点,但是研究工具都缺乏科学的测量学指标,信效度有待验证。少有研究针对高中生学习主动性的维度和测评工具的开发,这不利于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析。本研究旨在整合、提炼已有文献关于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维度的分析,编制高中生学习主动性测评量表,以期对评定当前高中生学习主动性现状及发展特点、探讨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来自广州市某中学的高一、高二、高三的2000名学生参加了测试,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96份。有效数据分布为高一年级718名(40%),高二年级449名(25%),高三年级629名(35%)。其中男生624名(34.7%),女生1172名(65.3%)。以班级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用包含30题的初始问卷施测。

(二)理论维度的构建

参考已有研究中对学习主动性的概念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高中生学习的实情,提出以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管理、元认知监控、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

(三)方法

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题项的来源有:(1)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从已有相关量表中挑选与合适的项目,初步确定问卷的结构;(2)开放式问卷调查 200 名高中生(其中高一 80 人、高二 80人、高三 40人),请他们描述日常学习中主动学习的表现。对问卷调查结果加以分析,选择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条目。整合、提炼文献检索和开放式调查所形成的条目,编写成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的初稿,经过专家修改,表面信度良好。初始问卷由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管理、学习过程与成效监控、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资源利用4 个维度构成,包含30个题项。采用7点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7分,得分越高说明学习主动性越强。

(四)数据处理

用SPSS16.0 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项目区分度的分析

每一个题目的区分度是求各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积差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显著,表明该项目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相关系数不显著,表明缺乏区分度。统计结果发现,所有项目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因此全部予以保留。

(二)项目鉴别度的分析

第一,求出量表各样本总分。

第二,将被试按照测验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第三,找出样本上下27%处的临界分数。

第四,依照临界分数将观察值在量表的得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第五,以独立样本t检验检查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差异。

第六,以差异是否显著作为项目的鉴别指数。如果差异显著(即p值小于0.05),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鉴别性,不显著说明该项目不具有鉴别度,可据此进行项目筛选。统计结果表明所有项目的差异均显著,因此全部保留进入下一步的因素分析。

(三)因素分析

对问卷的30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Barlett 球形检验和KMO值对样本充足度和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Barlett球形检验达到显著差异,χ2=28431.653,p

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对问卷作初步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4个,可解释总变异的56.238%,根据主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图,其曲线在第4个因子后开始趋于平缓,每个因子对累积的总变异的百分比增加很少(方差贡献率小于3.000%),故提取前4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238%(见表1)。对其结果进行极大方差旋转。旋转后各因子的负荷量均在0.40以上,30个项目共同度介于0.340~0.668之间,具体数值见上页表2。

由因素分析结果可以建立4个维度,根据每一个公共因素所包含项目的内容,对这4个维度的命名如下:

维度1主要涉及学习目标与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命名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

维度2主要涉及利用机会与资源提升自我学业的意识问题,命名为学习资源利用性。

维度3主要涉及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调节与监控,属于元认知内容,命名为学习成效监控性。

维度4主要涉及学习兴趣与动力问题,命名为学习兴趣调动性。

(四) 信度分析

信度又称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的结果要保持一致。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来考察自编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如表3所示,整份问卷的α系数达到0.950,说明总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量表的α系数从0.760到0.927。信度分析结果表明,编制的量表信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五)效度分析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量表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本研究考察了自编问卷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1.内容效度

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来检验问卷是否可靠。专家评定是一种提高问卷内容效度的常用方法。在初始问卷编制完后,本研究请几位教育心理学专家、学者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反复的推敲、评判,他们一致认为,该问卷基本反映了高中生主动学习的品质,能有效评定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题项的代表性较强。从各分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表4)得知,各分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均显著,表明其内容效度是比较理想的。

2.效标关联效度

本研究选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作为效标题目来考察关联效度,参考商佳音和甘怡群的修订将原量表译成中文版本。量表共17 个项目,要求被试评价条目陈述与个人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采用7 点评分,其中1 代表“完全不符合”,7 代表“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主动性人格倾向越强。在本研究中,主动性人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4。效标题目作为高中生学习主动性发展的效度指标。根据被试对主动性人格量表的回答,计算学习主动性30个项目总分与该项目得分间的相关,结果如表5,效标题与自编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13,在0.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四、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结合了高中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典型表现,考察高中生学习主动性的状况。测验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首先,经筛选后的 30 个项目构成的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0,分问卷的信度也在0. 75以上,显示该问卷有较好的可靠性。其次,该问卷也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得到了相关专家的仔细推敲和修改;此外,该量表各因素和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85~0.922之间,基本达到中等偏高的相关,说明高中生在学习自主性各维度上的反应具有一致性;与作为效标的主动性人格量表存在中偏高的相关程度。这些数据都表明其内容效度是比较理想的。

(二)析取因子

在确定问卷初始维度时,考虑到中国高中生学习过程竞争激烈、以升学为目的以及高压力等特征,并参考前人对学习主动性的界定,提出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管理、学习过程与成效监控、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资源利用四个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符合初始构想,形成四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学习资源利用性、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兴趣调动性。这四个维度大体上概括了主动学习的特点,符合学习主动性的定义与特征要求。田澜和杨晶[3]参考齐莫曼和商柯对学习自主性要素的划分思路编制了高中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包括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时间管理、目标竞争意识及学习耐力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有两个与我们编制的问卷维度相近,有两个不同。我们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学习自主性与学习主动性的概念之间既相近又不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课题组[4]研究指出,主动学习不等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是探究、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能使学生在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不断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化。

五、结论

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共30个项目,分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学习资源利用性、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兴趣调动性4个维度。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50,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760到0.927之间,内容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的结果都比较理想,可以作为高中生学业主动性发展状况的有效测量工具。当然,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取样范围狭窄的问题,今后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取样,进一步验证问卷的代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云海,武丹丹,李峰.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63.

[2]Bateman T S,Crant J M.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3,14,103-118.

[3]田澜,杨晶.高中生学习自主性问卷的初步编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2):125-127.

篇7

0 引言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是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层次。虽然大多数士官学员入伍前有学习英语的经历,但他们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学员缺乏自我学习管理能力有关。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士官学员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在《认知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它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实现有效管理的高级方法或工具;元认知策略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士官学员是一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其英语学习任务和目标都具有一定特殊性。笔者认为要培养士官学员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必要先对这一群体的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加以研究。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士官学员的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

1.1 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本校的74名士官学员,其年龄均在19至25岁间。这些学员在入伍前的学历教育阶段都学习过英语,但其英语基础普遍不佳,甚至部分学员基础尤为薄弱。

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问卷调查使用的元认知策略量表是笔者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中的元认知策略项目和总结自身士官教育英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的。量表包含元认知策略30项,分为4大类:元认知计划(1-8)、元认知监控(9-16)、元认知评估(17-23)、元认知调节(24-30)。30项策略均为陈述形式的句子,采用Likert 五点量表,选项内容是“从不(1)”,“很少(2)”,“有时(3)”,“经常(4)”,“总是(5)”。正式调查前,我们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量表内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Z)为.936,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并且,各类策略的内在一致性系数在.728~.826之间,说明各类策略分量表的信度也较高,每类策略可单独考察。

1.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问卷由笔者在课堂上发给学员,统一完成后收回。发放问卷74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利用SPSS 13.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别得出受试使用每类及每项策略的平均值和标准差。鉴于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种,这里我们借鉴Oxford(1990:300)对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的解释,来了解受试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

2 结果与讨论

数据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受试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使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1)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受试对各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均属中频。在这4类策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监控策略,随后依次为评估策略、调节策略、计划策略。从单项策略来看,除了高频使用了“能专心听教员讲课”这项策略外,其他的29项策略中,受试中频使用了24项策略,低频使用了5项策略。可见,受试整体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不高。

(2)缺少积极的英语学习规划。在受试低频使用的5项策略中,有3项是关于学习计划的,即“制订英语学习计划时能具体化”、“完成教员布置的作业外有自己的英语自学计划”和“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明确的长期目标”。这表明,受试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缺乏明确的规划。受试低频使用的另一项策略是“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阅读材料来学习”,这不仅说明受试学习英语缺乏主动性,很少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受试很少关注自己的英语水平发展。另外,受试还低频使用了“经常与教员和同学交流英语学习的体会和经验”这一策略,这一方面表明士官学员缺乏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自身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没有太高的诉求。从学习监控调节方面看,受试对诸如“常思考最佳的、最有效地英语学习方法”,“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善于创造、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这样的策略,使用频率也相对较低,这说明,受试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低、缺乏积极学习规划等问题。

(3)策略使用有明显成绩取向。所有策略中,受试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能专心听教员讲课”。并且,对“测验后,思考如何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交作业、交卷时能仔细检查”这样的策略使用频率也相对较高。相比之下,受试对“检查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内容”、“预习和复习”、“探索有效学习方法”这些策略使用的重视程度较弱。我们都知道,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是学员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学员对与考核相关的策略比较关注本无可厚非,但受试同时对与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相关的策略表现出轻视,只能说明受试的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成绩取向,即其学习目标更多地指向“比别人做得更好”或“通过考核即可”这样的标准。

篇8

关键词:第二外语;西班牙语;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16-02

近年来,我国和西班牙以及南美国家交流日渐频繁,工作和合作机会增多,国内的西班牙语人才缺口较大,很多大公司在需要西班牙语人才的时候往往都要提前送到专业的外语院校去培训。[1]种种情况导致国内社会上非专业西班牙语学习者的数量持续上涨,很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亦主动选择了西班牙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然而,越来越多正在学习或者已经完成西班牙语学习过程的学生们却纷纷通过考察和自我检测发现,其学习效果和实际运用以及学习初期的设想存在较大差距,懊恼或质疑的情绪也随之产生。

一、选择西班牙语的原因分析

目前,大多数大学的二外教学都是安排在第三个学年展开的。通常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和主见,普遍乐于配合教师的教学。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初期非常认真,到了中后期就逐渐丧失了积极性,形成虎头蛇尾的结果。[2]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未理清思路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而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调查造成差距的原因之前,首先要确定学生选择二外的原因。根据之前研究者所做的问卷调查,347名选修二外的学生中约37%认为现在我国与国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二外能帮助自己未来的求职。另外约63%的学生只是单纯出于对外国文化的喜爱,希望掌握一些基本用语以便日后能更好地了解各种信息。[3]而具体到西班牙语方面,经过对学校62名学生的随机询问调查,能总结出来学生们选择西班牙语作为二外的理由能基本归为以下几项:

(一)对自身专业学有余力,对西班牙语感兴趣

此类学生往往对本专业的学习较为得心应手,因此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专业之外的东西。同时因为音乐、电影、足球等各方面的原因对西班牙语产生了兴趣,继而想对西班牙及拉美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由于自学西班牙语缺乏学习计划、压力和动力,因此选择参加西班牙语培训班,一来能跟着老师进行规范标准的学习,二来也参与一个合适的学习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一门二外。

(二)目前就业形势严峻,选择西班牙语提高竞争力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程度逐年升级,许多毕业生仅凭专业知识并不能顺利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令外企公司和外贸行业对语言人才的要求也是日益增长。尤其是新兴的南美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在加大。在此情况下许多本科生,尤其是学习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同学认为如果能掌握西班牙语,在毕业寻找工作时将具有较大的优势。由于对于自学的自觉性和持续性的忧虑,这些同学选择了二外西语培训,希望通过掌握一门热门二外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三)准备去西语国家留学,或从事西班牙语对口工作

本科之后打算去西班牙语国家进行深造,或者希望从事西班牙语对口工作的同学往往是对西班牙语需求最为强烈的。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现在非常抢手,因此在国内、国外都较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且,西班牙语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在一些西语国家驻我国总领事馆及这些国家的企业驻我国办事处的起始月薪也比较高。[4]但由于工作和留学需要非常熟练地掌握西班牙语,通过课外书籍进行自学基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必须有专业老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同时提高,方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二、制定学习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

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很少为自己量身定制正确的学习计划和预期目标,导致学习完毕才发现学习结果和实际运用存在较大偏差。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也不以人们掌握了多少词汇、能背多少语法条文为标准,而是看人们是否能够熟练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来完成各种任务。[5]由于对西语学习具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在参加培训之前要对自己全面的衡量以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点:

(一)确定选择西语学习原因

开始学习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参加西语培训的原因。许多学生未经考虑一时兴起,或者仅仅因为朋友劝说便选择西语,最终导致半途而废,水平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最初未考虑清楚是很主要的原因。选择西语作为二外有可能是因为学有余力,想要拓展自身技能;或因为对西班牙的语言文化有着浓烈的兴趣,想从学习西班牙语开始起步接触这个国家;亦可能希望其对未来事业有所帮助,对掌握这门语言具有实际需求,乃至对最终学习成果具有较高的要求。

篇9

【中学新学期学习计划一】转眼间,高一暑假已经结束,马上就要进入高二年级的学习。在进入高二年级后,选择了文理科的高二新生,将面临的是选修课的学习。相对于高一的基础课来讲,专业课无论从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讲,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那么针对新的高二年级的学习,我们该做出什么样的规划呢?

第一:正视自我,调整心态

同学们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应该已经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此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根据高一的考试成绩,正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既不可自视过高,又不以有自暴自弃。对于绝大多数的中档学生而言,未来一年的目标是掌握所有知识的基础题型,首先做到会的东西不错,能拿分毕拿,其次才是冲击难题和高分,挑战和突破自我。

第二:高一内容,时常复习

无论哪科,一般高一都是以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这部分往往并不难,但是知识点多而细,非常琐碎。所以很多同学继续学习高二内容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最大的障碍是已经遗忘了高一的知识,这会非常痛苦。

好的学习习惯是温故而知新。推荐同学们每1个月左右,自觉找一些高一各个章节的题目做一做。题目不在多和难,简单基础都不怕,重要的是让每个知识点都能时常在脑海中过一遍,做到基本知识基本题型不遗忘,到高三的时候就会顺畅得多。

第三:新课学习,求稳不快

高二课程的知识一般都比较难,很多概念十分抽象,不好理解。同学在此时的学习,做好预习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要注意,预习不要贪图快。要细致的思考重大成就听细节。有问题就找老师问。千万不要自己想偏了还钻牛角尖,最后还要花很多时间重新理解。所以,学习要求稳不求快,基础题型反复练习,力图把基础题型扎实掌握,而不要领略难题偏题。

第四:考试习惯,刻意锻炼

进入到高二,也要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考试习惯,而不能的把这件工作放在高三才进行。很多同学多年养成的考试习惯并不好,这方面需要刻意锻炼,花一段时间调整是值得的。比如考试的检查,很多同学不习惯边做题边检查,到最后时间不够用,心里也不踏实,再比如草稿纸的使用,如果草稿纸难免分题分区使用,检查就会快得多;还有的同学喜欢跟没有思路的题“死磕”,这也不是好的策略,难题要大胆跳过,先把能得的分昼拿到才是高效的考试方法。

高二的知识难度大,同时也是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一年。把握好这一年的学习,对于高中三年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做好复习和预习,并最终体现在考试上,获得好成绩,进入高三的学习。

【中学新学期学习计划二】现在我是一名高中生,离开了学习三年的二中,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仁中。正如初一刚入学时一样,我很不适应新生活。成绩比自己好的人那么多,很少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就觉得心里很沉闷。

为了避免这种消极情绪,我制定了一个计划,用于尽快适应新生活。我要记住,进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在线,有3年的时间足以不断提高成绩。要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自己正确评价。

一、学习方法

抓住各科的有趣之处,培养自己对每一科的兴趣。做到课前预习、做笔记和错题本。课后认真巩固复习,做点习题,不求多但求精。全面掌握书本知识,要先看懂书上的每一题,例题尤其重要,做会书上的再做其他练习。做题时要理解,会解题方法就会做同一类型的所有题目。用恰当的方法解题。

理科中,化学和生物都需要记忆,有机会的话,超前自学。提高联系和推理能力,避免综合考察时捉襟见肘。

英语则是多看英语杂志,听力用《疯狂英语》比较不错。可以背诵课文或者挑重要的句子背。看课外读物时碰到不认识的单词猜意思。加强口语听力的训练,学会利用工具书(《牛津高阶第六版英语字典》等)、网络及报刊扩大阅读量。

有空看看中外名著或其他文章,用于积累,不仅要读,还要记笔记并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多看《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字典》还可以准备一本《成语词典》。

对于历史地理,就看一些有关电视节目、书籍,阅读一些历史古迹图片、中外历史趣闻等;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了解天气符号并注意重要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如台风);了解省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关注国家重大地理事件、可以看星体。政治以理解和学会运用为主,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二、日常生活

提高自己处理查字典日常琐碎之事的效率,能加快就加快,不因为小事而浪费宝贵时间。把学习资料等重要文件放在自己很快找到的地方,不能乱放,避免找东西浪费时间。多和不认识的同学聊天,渐渐变熟悉,要试着大胆地向他们搭讪,和老师、同学们弄好关系。不要想太多,不要担心被人嘲笑,他们也只是心里想想,而不会直接嘲讽。没有人会直接践踏你的尊严,但也不能抛下自尊,一味讨好别人。处理事情时,要想得细致一些,虽然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但也要尽力完美。

每天睡眠时间至少7小时,中午睡30分钟左右;不乱吃零食,多喝水,爱惜身体,生病是学习生涯中很麻烦的事情。也要加强锻炼,至少锻炼30分钟,增强抵抗力,更能降低生病的几率。能不花的钱就不花,高中的补课和练习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要为家里省钱。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高中课程很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提高效率。同样的时间,做的事情比别人多又比别人好,这样才能更快的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三、思想等

高中学习紧张也有压力,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我可以!我一定行!自己要吃得了苦、耐得了烦、忍受得了寂寞。自己是一个好静的人,即使这样,也难免受不了寂寞。只有学习与自己作伴,其他的休闲娱乐太奢侈,我肯定能忍受,把学习兴趣提高到最高点,把自己的所有投入到学习中。只有学习能陪着我,只有它能带给我快乐,只有它才不会让我觉得寂寞。我要经常想得到这一点,并且要做得到这一点。

许多许多都是我想做到的,所以有许多许多都是我要为之努力的。三年,既漫长又短暂。我不可以把这三年浪费了,我希望像哥哥姐姐一样,一回忆起高中,便觉得有意义、很充实,便觉得这是人生中最好的查字典三年。我也希望,读大学时,对着弟弟妹妹们说,高中是学得最爽的。我更希望,拿到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么多的希望,便要付出更多更多的代价,我愿意努力,我渴求付出,我会尽我所能。我只有努力与探求学习方法,我要成功!我要上中山大学!我可以!我一定可以!

【中学新学期学习计划三】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从现在起,我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认真学习,努力学习。所以,从现在起,我要有一份好的计划书来辅导我学习,那就是:

学习前先预习。在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在重要的地方,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与节奏。

课堂上做的笔记要在课后及时复习,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仍感模糊的认识。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并做一些相关的题目。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学习的粗心、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边写边问、不独立思考等学习恶习。

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除了上课时间外,课余时间完志各科作业,记当前所学英语单词,预习下一章的理科课本,复习已学内容,做适量习题,加以巩固,背诵所有科目必背的课文。课余学习时,应该全神贯注于功课,千万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

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中外名著,加强写作,开阔视野。

上课前预习,找不懂的地方,上课时学习,解决不懂的地方,上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 认真上每一节课。集中注意力,思考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没有听懂的地方课后向老师提问,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融会贯通。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中学新学期学习计划四】伴着时间的脚步,渐渐升入初中,所以,一系列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习惯都将改变,因此,制作了此学习计划书。为的是,无论什么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刚刚步入中学,可能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进度,因此要更努力的学习

初一是初中的第一个台阶,如果想要迈出扎实的第一步,那么就要把一切的精力全部都用在学习上,但是一定要快乐学习。所以,可以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计划,此目标且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定要适合自己,才可以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

1无论哪次考试,都要保持班级前10名,年级前50名。

学习目标:

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问题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好笔记,如有不懂的知识点,要及时问老师,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融会贯通。

2作业认真完成,不准有一丝的马虎,如有不对的题,看看自己是不认真还是不会,如果是不认真,则下不为例;如果是不会,则即使询问老师。

3每天要及时复习当天学完的知识,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

4每周的休息日,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要把一周学习的知识,全部总结一遍,再巩固一遍,并写出自己一周的学习心得。

5每天要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6像数学、语文、英语这样的主课,课上一定要仔细倾听老师的解析,每天都要做几道练习题,提高做题水平,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该背的内容要及时背熟,直到全部都会为止。

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样的副课,每学完1课后,要及时复习并背熟重点,再做练习,并找出不足,直到没有不会的地方为止。 8每次测验之后,自己卷子上若有错误,老师在解析试卷时,要认真听,找出自己出错的理由,并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找出不足,增强巩固。

9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要及时和老师讨论。

10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有用的课外书,开阔眼界。

行为习惯目标:

1学习态度端正,认真改正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待大小考试的成绩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的自省,不骄不躁。

2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3与同学和谐相处,能体谅、尊重老师,热爱自己的学校,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篇10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英语成绩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107-01

在艺术专业考试之前,大多数艺术生都会把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精力、时间投入艺术专业课学习当中去,往往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更何况英语作为外语,没有了中文的依托,更加成为很多艺术生的弱科。如何在短期内提高艺术生的英语成绩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策略。

一、有效的准备

(一)基础知识积累。

高考英语考试有70%是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复习时应该先把基础知识打牢。在前一段的时间内从最简单的、最容易的基础知识开始掌握,依照考试提纲,尽量的多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学生必须准备一本“单词随身记”,每天至少要熟练掌握30到50个单词,这样到高考时就能够基本把常见的高频词汇掌握了。听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练习,并且属于较容易得分的项目,因此在高考前三个月要保证每天至少要做十五分钟的听力训练。跟听力类似的,作文也是一个很容易拉开差距的题目,首先要确保书面的整洁,然后把一些常见的句型,优美的词语收集整理起来,制作一本“作文的佳句集锦”。每天读与做三到五篇阅读理解,这是提高阅读速度最有效的方法。要坚持分类整理错题集,对错题进行分析总结,查漏补缺。

(二)心理的准备。

艺术生往往对英语的学习不太有兴趣,再加上长期的专业训练,文化成绩就成为了许多艺术生的软肋。作为艺术生,要想考到很好的高校,必须抱着认真学习专业课的态度,同时也不丢弃其他学科,特别的是英语的学习。要树立信心,克服掉心浮气躁,与对文化科恐惧的心态,最可能的把时间的断层赶上来,只要坚持一个月就会有所提高。正确的对待高考前各种的考试,要笑对失败,要感谢在高考前的失败“百炼才能成钢”,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到真正的面对高考就不会压力过重了。

二、合理计划,有效的复习

大多数的高考生都会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有的会制定的过于轻松,有的却制定的过于繁重,这往往不能带给考生一个很好的效果,甚至有的考生经常与别人比较,或把别人的计划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这就造成了白白浪费了许多的时间,但却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考生,特别是英语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在制订高考复习的计划时候必须遵循一个准则:就是在老师确定的复习计划的前提下来制订好个人的复习计划,实事求是。计划应该要“分时、分段”的来进行。总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自己的最近这个时段的短期目标是什么?只是有大的目标,没有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就不能够对自己的成绩进行逐步的检查、验证,自己也就感觉不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了。只有把目标细化,当你一次一次的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后,就有了成就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在这过程中,要侧重的提高阅读能力.进行大量阅读的训练。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在英语考试中自始至终占着主要的地位。近年来,对阅读能力的考察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淡化语法。在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内要详细的讲解语法、与学习语法是不可取的.所以,艺术生在语法学习上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要坚持每天都练耳,听听力。听力的要求不高。而且词汇与语法的要求简单,不会有太难或者篇幅很大的试题。只要你静下心来,慢慢的听,坚持地听。写作永不放弃。艺术生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基础,一定要写一些简单句,不会写复合句就不要写,不出现语法错误。

三、自查意识

相当的一部分学生总是做题而在自查意识淡薄,缺乏了自查的习惯,只是具备了改正能力,而不具备发现错误,理解错误的能力。艺术生要充分的认识到自我检查意识,提高自查的能力。自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整个的过程,有效的自我检查能力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

结论

所以,要提高英语成绩,不仅要制定好学习计划,还需要静下心来,运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坚持在最短时间里快速的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永,高三艺术生英语高效复习策略《新课程学习(中)》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