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课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2 07:1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团课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年12月在团委老师的大力支持、自律委员会与团委科技文化部的积极磋商下我被批准由自律委员会借调至团委科技文化部锻炼学习1个月。在这段宝贵的学习时间里我积极努力地融入该部门的工作中去,发挥在自律委员会中学习到的优秀工作方法对比两部门之间的工作方式,改进自身不足,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两个部门的工作特点,学习感悟到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一些极其宝贵的工作经验。现将借调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效率——部门高效运转的动力
“说做就做”这就是我参加科技文化部的第一次例会后所强烈感受到的高效做事方式。这种高效做事方式及部内干事巧妙的工作方法值得我去学习。第一次的例会主要是总结第五届科技文化节前期开展活动及已开展的活动工作总结的收取。各位干事在收取、阅读各部工作总结过程中的感受在这次例会上得以分享。通过他们自身的叙述,可以看出**部长要求他们在工作中要高效主动地去工作。虽然收取工作总结的过程看似十分简单,但收取过程中的部门之间的沟通,移交工作总结是极其复杂的,不过每位干事都能以最短的时间巧妙的方式来完成分配下来的各项工作,使得收取工作进行的高效顺利。
二、团结互助——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部门
在科技文化部的一个月的时间,我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该部门团结互助的部门文化。**部长对待工作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但是这毫不影响这种和谐的气氛。恰恰相反在这种严格要求下使得该部门更加团结,部内人员也都能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就拿收取第五届科技文化节的工作总结来说,部内人员被两三个人分成一组去收取各部门总结。组与组之间分工不分家,有时一个组有沟通上的问题,通过部内人员的私下交流,其他各组成员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组,使得分配下来的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内完成。这种巧妙的工作方式值得学习借鉴,我认为做事是需要按部就班,但是有些步骤也一再团结互助的气氛里得以简化,使得部门工作和谐高效。
三、和谐的人际交往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在两个部门都可以感受到的是那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所带来的便利。首先,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部门内的团结,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使得分配下来工作可以顺利的去被执行。其次,和谐的人际交往还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从更多的朋友哪里学到更多的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再次,和谐的人际交往也是一项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人际交往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人处事的方法。
四、大胆管理,善于创新。
1.优秀的管理理念
在以**部长为龙头的科技文化部,很好的处理里了权力的关系、公私的关系。权力分散而不杂乱,最终决策归部长,集权分权分配合理,使得部内工作井井有序。**部长很好的树立了自己在内部的威信,这种威信不是靠吼,靠官威而是一种亲身说教,以部员为朋友,用真诚以及很强的工作能力换来的权威,这也得益于他的公私分明的作风。
2.创新的思维习惯
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斯的该部门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创新的思维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在会上或在私下里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方案,最后通过讨论,形成初案。我在科技文化部的一个月我正好赶上他们的“科技文化行”活动的开展。参观飞机模拟机中心,参加了该部门的团队建设。感受到了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要做事大胆,善于创新,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善于开先河。
篇2
摘要:社团活动作为学生获取、积累知识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经验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应成为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知识观的转型作为影响学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程知识与学生的相遇方式,为社团活动课程化的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课程化;课程知识观转型;社团活动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发展历程,课程变革经历了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课程知识观作为一个研究问题域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知识观的演进大致经历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1]在知识观演进的影响下,课程知识观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为社团自身结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使社团结构开始从由传统志趣型占主体的社团结构向以知识型、研究型占主体的开放性社团结构转变,同时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泛的课程基础。文章试图从课程知识观转型的视角出发,力求在新的课程知识观视域下全面审视学生社团活动,以期为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路径提供新的思考触角和意义源泉。
1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内涵
所谓社团活动课程化就是将学生社团作为课程的组织载体,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课程内容,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为主体,以社团学分为杠杆,通过对松散、自发的社团活动系统设计和科学组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2]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课外专家学者库司就提出社团活动课程化(Curricularization)的概念,并科学地预见了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漫长过程。国外的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已有较长历史,而社团活动课程化在我国起步较晚,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我国直到2001年才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学生社团的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不少学校开始将学校社团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将选修课与学生社团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社团课程化模式。
社团活动课程是在“社团活动课程化”理念推动下形成的课程类型。在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往往以不同的社团组织为依托,以丰富的社团活动内容作为课程内容,以活动作为课程的主要形式。这种课程不同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其核心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员的主动探索和实践体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灵活性、组织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属于学校的选修课程,由学校、社团指导教师、社团成员共同负责组织实施,具有鲜明的社团文化及特色。学员有充分的自去选择社团活动课程、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并且有义务去遵守社团的各项管理制度。社团活动课程作为现代学校课程建设和生态型课程结构的重要内容,与专业课程相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理论与实践有效契合,并且课程的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开放、灵活。学生在社团活动课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获得自尊和自信、建立社会责任感,还能培养和提高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加快自身社会化的进程。
2新课程知识观视野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特征
知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课程知识是一定社会或文化主体有目的地加以选择和设置的、以一定形式呈现的,基于一定的标准而互动、建构的知识体系。[3]课程知识观作为对课程知识各方面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有三种存在形态:理论形态的课程知识观、制度形态的课程知识观和社会心理形态的课程知识观。[4]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静态知识观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局限性,开始用辩证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生成性思维的观点方法,超越静态的知识观,看待教育中的知识本质和性质,认为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基本性质,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等基本性质。[5]由此,课程知识观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型。传统的课程知识观认为课程知识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中立性等特征,认识主体像是课程知识的旁观者,获得知识的标志就是能把看似与自己无关的课程知识进行机械的“镜式”反映,课程知识被认为是绝对的真理,具有价值无涉性,无需检验、评价或批判。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新的课程知识观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价值性等特征,认识主体像是课程知识的参与者,获得知识的标志是能够不断地与课程知识互动、进行意义建构,并进行个体化的诠释,课程知识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假设,需要去批判、质疑和更新。因此,课程知识观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种新的知识获取观,让知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知识的认识过程、知识与认识结果的关系中凸显出了认识主体的价值,课程知识也因实现了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而倍显张力,富有弹性。
教育教学的变革往往不是由观念的变革单独引起的,但是没有新观念产生就不会发生变革,课程知识观的转型就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伴随新课程知识观的产生,关于课程知识的各种话语和声音在不断冲突、碰撞、交锋中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教育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使得课程意蕴更加丰满,并且这种转变使课程知识与学生相遇的方式发生了从静态、被动、线性相遇到动态、主动、非线性相遇的重要转变。由此,课程知识与学生建构了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这种“互动共生”可进一步实现课程知识与学生思维的持续生长和发展。在新的课程知识观的影响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应呈现出丰富性、可能性和回归性等特征。丰富性主要指对社团活动课程的多元化理解和解读;可能性主要指对社团活动课程的可能性探索,对可能性资源的利用;回归性主要指对“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回归性反思与完善等。
3课程知识观转型视野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路径的探索
(1)自主选择与过程指导并存,积极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基本特征,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实施为学生社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自主构建个性化学习计划和知识平台创造了机会。将导师制度引入到学生社团的管理及运作中来,又为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社团活动课程要在学分制下建立导师制,加强导师的指导,实现学分制与导师制并重,自主选择与过程指导并存,以避免许多学生选课时存在盲目性,造成片面追求学分或单纯迎合个人兴趣,导致知识结构偏颇。知识不仅可以在现实情境当中获得,也可以在专业情境中获得,社团活动课程化模式可以将现实情境与专业情境相结合,创新课程实施模式。新课程知识观试图用对话、互动、理解、建构来诠释课程与教师、学生的关系,用开放性、不确定性、价值入涉性、文化性、复杂性来冲击封闭性、确定性、价值中立性、单一性等传统课程知识观,期待教师和学生不断创造课程实施的新经验,使自身与课程达成有机的统一。
(2)课程设计规范化与组织管理情感化互动共生,深化课程知识的个性化意义。社团活动要成为有效的课程,其课程设计必须规范化。社团课程目标不是完全由教师(或导师)、学校、专家制定,而是由社团学生民主协商,在教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下来共同设定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理论和科学合理的课程意识,因此导师制应对于导师课程指导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此外,社团课程内容、实施、评价等都要规范化、制度化,根据社团的性质和特色不断完善社团课程建设,这是课程化的重要基础。在社团课程的组织中,学生具有主体地位,社长是社团课程中学生的代表,又具有一定的课程组织者的功能,因此主要承担社团组织管理工作。社团学生的约束更多的是靠共同目标追求和文化认同来形成,社团课程管理不同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应注重社团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实施情感化和民主化管理,实现民主下的规范化,使社团负责人与学生成员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以促进社团的管理和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知识问题不是一个知识产生的问题,而是与学生发展过程相关联的知识再生产问题,不是关于客观事物的事实性问题,而是关于学生成长的价值性问题。[6]学生所追求的知识的意义应是知识所内具的促进其精神成长和人格成长的意义,即知识的个性化意义。由此,社团课程设计规范化与组织管理情感化应该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而不是矛盾对立关系,规范化是情感化的保证,情感化是规范化的依托,二者的平衡有助于在社团活动课程实践当中寻求知识与大学生个体生命相遇的契合点,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公共知识”向“个人知识”的转化,深化知识的个性化意义。
参考文献:
[1] 知识之源与课程之流――试论知识观对课程观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110114.
[2] 杨青建.高校外语社团活动课程化路径探索[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06):77.
[3] 金志远.课程知识选择:内涵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01):10.
[4] 李召存.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6).
[5]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3
学校以“打造魅力校园,享受幸福生活”为核心,发挥“Y=KX”中“X”的作用,Y是教师的教学成绩,K是教师的教学能力,X是教师的精神状态。工作中积极贯彻“三本”意识,即生本、校本、成本,积极营造“平安是福气,质量是底气,发展是锐气”的工作意识,培育学校文化。
制度化形成共同价值取向
坚持依法治校 学校严格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治校。当下,特别要贯彻好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格局。积极创建规范办学示范学校,把常规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作为提高办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保障。坚持校长领导下的部门工作问责制,建立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充分保障,学校制定的制度都要有据可查。
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 增强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凡属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和举措,都通过教师大会或教代会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如教师支教流动制度、教师评聘制度,要未雨绸缪,根据学校实际,顾及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时沟通,及早制定。实际加强校务公开,学校主要工作及相关信息均通过校务公开栏和校园网及时公示。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加强上下沟通,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建议作用,支持他们建言献策,通过校园和谐榜,建立起采纳良言的工作机制。
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 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将管理权利下放至各处室。按照统一指挥,合理分工,权力下放,签订责任,协调配合,网状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改革班级管理体制,以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为主要措施,定期征集和评选班级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学生成长的典型案例,开展优秀班主任工作手记展评活动,成立班主任工作论坛,以活动促发展,全面提高班主任素质。把握学校安全工作的规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加强学校安全预警、隐患排查和安全演练,加强师生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食堂安全、上下学交通安全的教育,配强保安力量,成立护校队,加强巡视,规范学生行为,确保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建立完善食堂管理体制,实行五常法管理,统一考核奖惩,形成“节能型、规范性、服务性”后勤保障体系。
物质文明营造人性的环境
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 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学校为了改善教学设施设备,通过多渠道筹集经费,现已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运动活动、电教实验、生活劳动等设施。建立了校园数字(数据库)管理系统、校园网、微机房、艺术教育专用教室、陈列室、农学苑、电子阅览室,并于2013年下半年起添置了六角形机房、电子屏幕,新增教师汽车停车位70个,报告厅改造总投资103万,借十五届省运会东风,争取上级支持,投资65万添置射击馆电子靶位10个,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特色项目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养成卫生习惯,净化校园环境 “卫生是脸、质量是命”,治理校园首先要从卫生着手。学校通过制定完善《卫生量化考核办法》,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卫生死角。通过开展以“拾起一片垃圾,整洁一片校园,净化一颗心灵,收获一份品德”为主题的“弯腰行动”,校团委成立华中微动力志愿者,争做校园环保小卫士,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了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抓好校园绿化,营造育人氛围 校园绿化注重树种的选择和搭配,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注重对树木所富有的精神内涵的揭示和宣扬,花坛内、草坪中设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徽校训,以及各种爱护花木的温馨提示,使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心灵也得到净化与启迪。学校还组织各班级分片养护绿化带,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美化校园环境,让墙壁说话,围墙发言 通过合理规划,学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注重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均饰以与环境相协调,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书画作品等,校内电子大屏幕、宣传栏的内容定期更换,确保了校内的每一处细节都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
精神文明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积极实施“有教无类,质量立校;因材施教,特色强校”,推进“培养名师、培育名生、创建名校”这一“三名”战略。打造学校优质轻负、魅力德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华舍体艺和数字校园“五张金名片”。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精细管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优、素质高、“大气、正气、文气”的教师队伍,努力培养素质全面,特长鲜明的魅力学生,努力争创人民满意的现代学校,全力打造省一流的魅力名校。
为了树立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团课引导学生理解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学唱校歌,了解校徽所蕴含的意义。学校的重大决策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例如,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在征得师生意见的基础上修订的,校歌歌词是面向全校师生征稿并选用的,学校改革的每一次决策都力求让每一位师生参与,这种方式使得学校的决策更为科学的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认同感,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万众一心。
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敬业勤业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培养名师”,打造一支师德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着力点之一。通过成立学习领导小组,以组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健全学习制度,做到一周一次政治学习,一周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实行一月一交流,半年一总结,建立师德考评机制。围绕“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切实加强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定期组织开展教师行为规范教育、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大检查等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引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关注教师的业务发展,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老年教师看家,重点是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中层干部、班主任队伍,提高他们的担当力、执行力和服务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的青年名师和名师队伍。成立教科研骨干教师研修班,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科研活动与业务发展,以创新创优为载体,提升学校作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数字化校园示范建设学校等品牌效应。加强微课程建设,实行课堂转型,全力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现中国农村式翻转课堂。积极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科研活动与业务评优活动,现有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优质课等名师33人,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13个,区级课题36个。关注新教师成长,开展青年教师夜校以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加快新教师立足讲台,专业成长。关注教师的生活,努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根据不同需要,开展各种活动凝聚人心,使每位教职员工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强化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养成教育 学校以“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单位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C证的持证比例达73.3%,针对学校的弱势群体,开展了“关爱女生行动”和“关爱留守学生工程”,达到了关爱一个女孩,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居,辐射整个乡镇的效果,实现了留守学生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关注问题学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立足点。学校通过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实现德育队伍全员化,内容课程化,目标层次化,制度规范化,评价合理化。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班级布置,营造和谐、整洁的校园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等载体进行先进思想、文化、法律知识及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开好“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校园法制动漫画”“微电影创作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让学校成为学生自由向上、温馨和谐的乐土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深化、优化“魅力班级”建设活动,主动进行家校联系,进行了百名教师进家庭,千名家长评学校,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目标、有载体、有方法、有动力,使之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