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12:2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新学期开始之际,我有了很多新打算。最大的打算是希望在新学期里能继续当副班长,为老师和同学多出一份力。最高的打算是能在学期末当上光荣的“三好学生”,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另外还打算为班级多争光,坚决不为班级抹黑!在做值日的时候要认真,再不把扫帚弄坏,和玩扫帚了。前几天我还光荣的当了班级的“窗户管理员”,管理好窗户是我的责任。
同学们你们也有类似的打算吗?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二、
真是光阴似箭,一眨眼,一个快乐的寒假又过去了。新的学期就要来了。在这个新学期中,我对学习生活又有了新的打算。知道是什么打算吗?还是听我说说吧!
在这个新学期中,我打算在语文课上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在数学课上不做小动作,不懂就问老师,当然也不能装懂;在英语课上认真背诵每一课,每一个单词。这样才能和外国人谈话呀!在美术课上画好每一幅画;在体育课上做好每一项运动;在微机课上学好每一项程序;在科学课上了解每一只动物。
我还打算与同学们和睦相处,没有争吵,交到的好朋友。
篇2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1.争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语、数、外三门暑假作业。计划大概每天完成6面暑假作业。
2.预习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文言文,日积月累等等。并有重点的选择背诵。
3.预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4.预习六年级上册英语的课程,默写有关单词,听磁带。
5.每天看课外书,报纸,还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时间不能太长。
6.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练好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具体如下:
1.培养个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饭、洗衣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2. 要注意个人安全等方面问题,不私自下河游泳,不能私自外出 ,不做危险违法的事。
篇3
第一,学习计划
1.争取7月1日至7月20日完成语、数、外三门暑假作业。计划大概每天完成6面暑假作业。
2.预习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文言文,日积月累等等。并有重点的选择背诵。
3.预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4.预习六年级上册英语的课程,默写有关单词,听磁带。
5.每天看课外书,报纸,还可以看看动画片,但时间不能太长。
6.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练好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
1.培养个人的生活能力,比如:做饭、洗衣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2. 要注意个人安全等方面问题,不私自下河游泳,不能私自外出 ,不做危险违法的事。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电专业;模块化;数学;兴趣
一、正视现实――中职数学呼唤“模块化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应该使中等教育多样化,使之与就业或培训相结合,学生可以就业或进入高等教育。”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教育向普及化方向发展,使中专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非常薄弱,数学学习能力很弱。近年来,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中80%是预科学生,这些提前招收的学生是零分数线入学的,没有参加中考。特别是机电专业的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都比较弱,许多学生没有最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零碎,不能把前后的知识点衔接起来。随着教学难度的逐步增加,不懂的内容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甚至开始厌恶数学。如果我们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仍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评价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势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在实施数学教学时,应当以就业为导向指导数学的教学。以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根据机电专业的特点,从研究大纲、教材开始,分析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实施模块化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实现基础学科为专业发展需要服务的宗旨。
二、开发校本――建构“模块化教学”思路
数学“模块化教学”知识分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是从中专数学内容中选取最为简单和基本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它包含机电专业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满足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基本需求。
专业基础知识应适应机电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其内容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针对性,满足专业的需要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机电专业技术知识,系统地掌握机电专业技术知识。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机电专业的需要,本人确定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内容,编写校本教材,主要构思如下:
1.以“适用和够用”为指导思想,以“数学课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
2.教材编排采用“情景再现――知识链接――实战演练――牛刀小试――拓展训练”的模式。
3.各章节包含的主要内容:
(1)基础计算:一般计算能力的训练和计算器的用法。
(2)公共基础知识:函数、数列、平面解析几何。
(3)专业基础知识:向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正弦型函数、坐标轴的变换、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立体几何、数学应用案例。
(4)在学生中开展数学应用性学习能力的评价。
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的必要性:在中职数学课程考核中实行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不但能引导日常的数学教学自觉地向应用的方向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5)探索课程内容传授方法,提倡教学内容简单化、课堂活动多元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而采用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例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操作策略――做实“模块化教学”
1.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模块化教学”校本内容
机电专业数学“模块化教学”坚持数学学习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从机电专业学生实际出发,不再将数学作为一门理论系统课程,而是作为一门工具课程。开学初,在机电专业2008级学生中开展数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大致地了解了学生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数学学科教学的要求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在保证专业“够用”的前提下,省略了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以及与后继内容关系不大、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知识;突出运算能力,查表和使用计算器能力、与专业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
2.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中职数学教学趣味情境
机电专业数学“模块化教学”遵循的是数学学习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原则,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求知过程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工作需要相匹配。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等这些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数学贴近生活。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学习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生活和工作的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认识,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数列》时,从存折上的电费、爸爸出差之后的餐旅费等简单的生活例子入手,使学生觉得原来这些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数学原理,引起他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兴趣。再例如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教学中,将这两个原理与机电专业学习中的串、并联电路联系起来,也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导入要“活”,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和事件中引出话题。同时,导入的内容,应特别注意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使学科的相关知识与专业运用紧密结合,这样学生便会感到数学学习有趣而且有用,从而更易激起学习兴趣。
四、实践反思――“模块化教学”效果显著
1.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一定可以缓解职高数学教学与现实运用脱节现象,使数学课更好地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
“数学的模块化教学”,将数学教学内容根据专业进行了细分,根据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要进行内容的选择,既不破坏数学学科的整体性,又有各专业自己的个性特点,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和谋生的工具。它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一刀切”的模式,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了中专数学学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适应了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趋势。另一方面,模块化教学坚持联系学生生活和专业实际,因而从源头上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本人所教的班级中,2008级机电(1)(2)班实行模块化教学,2008染整(1)(2)班不实行模块化教学,入学初摸底考试各班成绩相差无几,下面就从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成绩加以分析:
从以上图像表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2.有效消除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活动中的动力性作用,已为当今中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承认。杜威把兴趣看成是活动的原动力。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兴趣,他就会从“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且可以由此辐射开去接纳新知识,主动想象、探索,主动操作、训练,诸多良好角色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都可以得到培养。
数学模块化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强调与学生的实际与专业需求相匹配,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用,因而有效地消除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实施模块化数学教学后,喜欢数学课的学生达到70%,而厌学数学的学生由当初的75%减少到8%,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同样充分发挥出来,课前能主动预习的学生从原来的10%提高到80%;作业订正率,从原先的20%提高到90%。
3.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稳定,教学效果明显
数学模块化教学始终把教学内容与方法转向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删去了繁杂的内容,另一方面紧扣学生的现实经验,与专业知识相联系,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因而有效地消除了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互换课堂
学生在刚步入高中的时候,对于高中学习的认知不完全,导致其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成绩日渐下滑。而高中的化学知识比初中的难度加深了许多,学生学起来更是感到压力倍增。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一、正确的认知
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这就导致教师对于这门技术的认识还有些模糊。许多教师都把信息技术当做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没能完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的含义是要把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一体化,而不是还把说教当做教学的主体。化学教育实现信息化,教师在网上互相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此来学习其他教师的科学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自主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良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整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实践意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化学信息技术课堂
1.理解抽象概念
高中化学课本中,含有较多的抽象性概念。比如,“甲烷的结构”“有机化合物反应物质变化”,对于这些抽象性的知识,教师传统的化学教学中,都是用口述的形式教学。高中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对于教师的介绍容易产生误区,影响学习。而教师运用幻灯片,在大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详细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认知,而且学生对于网路的兴趣一直比课堂大,对于观看幻灯片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这种直观的观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对于学生良好地掌握知识有着积极的帮助。
2.认知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都是与生活中的实际密切相关。除了课堂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还会通过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体进行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看到了物质在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得到详细的解说,对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教师如果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解说,对于学生良好的认知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时,教师通过视频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氧化碳的危害也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然后,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自己说出想到的其他有毒物质,对于脑海中知识的整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激发化学兴趣
课本上的知识是学生所要掌握的,书本中会对书中知识在人们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举例,还会涉及课外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目前,时展迅速,书本上的课外连接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教师通过网络,查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最新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化学应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最新化学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2010年石墨烯的发展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然后教师说明石墨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自己联想石墨烯对于生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互换课堂
教师在网络中交流教学经验的时候,很容易达成许多共识,许多教师对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都非常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起网络电视这一技术。网络电视一项不受距离限制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不讲,把课堂交给学生在网络中认识的教师,让其通过网络电视的方式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很新奇,进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5.新奇化学实验
课本中许多知识点采取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可以转变为实验教学,就会产生引人注目的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了解知识,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一些化学物品或是仪器因为价值及有毒性等原因,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中寻找与此相关的实验,对其中的实验流程及现象进行解说,让学生观看其中的化学奥秘。
6.良好化学背诵
化学虽然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其中存在着许多的硬性知识,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背诵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教学中对于这些知识,教师都会积极地找寻办法,设计一些顺口溜,方便学生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方式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还是不够深刻。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一面让学生观看物质的本体,一面对其背诵进行积极引导,这样这些硬性知识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整合反思
信息技术涵盖了很多高科技技术,这些技术会让学生感到新奇,进而带动学习兴趣。教师把握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完善,等其发展完备后,这一观念在以后的发展中必将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大多看到了科技消极的一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沉迷于网络虚拟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虽好,但是不可完全利用这种技术代替教学,要学会把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这种整合的优势最大化。
化学作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学科,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进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6
不同时段 学法各异
对高二学生而言,这个假期是高中最后一个长假期,高中课程、内容已基本学完,为迎接高三的全面复习。可以自主学习、自己安排,如果把假期学习时间安排得太零散,感觉挺可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时段安排学习内容。
早上精力比较充沛,学习效率最高,适合进行集中训练。利用整块的时间,主要进行套题训练(高考题),要求所有科目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断熟悉高考状态。
长时间的学习容易疲劳,必须穿插一些调整和休息的时间。在这段零散的时间里,可以念念单词、看看基础知识,不必强迫记忆,熟悉熟悉即可。
晚上的学习,主要针对白天各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标准答案和笔记逐一解决、分析,适当总结梳理,写出高考试题特点,类型。
不同学科 各有妙招
语文学科,建议大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储备整理,包括字音、字形、成语等,“要想得高分,高考语文试卷的前四道选择题是不能失分的”;文言文的18个虚词必须要熟练掌握,每个意思还应记住几个例句。假期做套题时,每个作文题目都要认真思考,可以简单列出提纲,从每个角度联想出相关的事例及名言。
英语学科,每天都要保证做2-3篇阅读,培养语感。复习前四册英语书的词汇,推荐一个好办法就是,先背一个单元单词,再听对应的课文,单词记得快而且听力也有提高。如果还有时间,建议大家多阅读或朗读课文。
理科学习,要重视平时出错的题目,往往能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如果是由于知识的遗忘或模糊,一定要把这一部分相关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一个不错的方法是,针对错题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和小结。强化运算训练,要求必须有解题过程(并规范表达)。
假期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
早上 6:30起床,6:40--8:40套题训练
上午 9:00-12:00学习数学和外语;中间休息半小时;
下午 3:00-17:30 学习语文和物理或化学;中间休息半小时
晚上 19:30-22:30学习生物,整理这一天学习当中的问题、改错并归纳。
23:00上床,听20分钟外语,然后休息。
8.十二点半—一点四十 午睡
9.一点四十—五点半 学古筝(注意:五点五十前回家)
10.五点半—六点 帮妈妈做家务
11.六点—六点半 开餐了!
12.六点半—七点 看电脑(不玩久了,要学会控制自己)
13.七点—八点 练琴
篇7
一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让假期生活井然有序在假期中远离了学校和老师的监管督促,很多孩子会放纵自己尽情的玩乐,往往会出现“玩了个痛快,学了个糊涂”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
1.一天之计在于晨,争做早晨八九点钟的小太阳!
不要做小懒虫,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经过一晚的充分休息,早晨是孩子们精神最充沛,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洗漱过后,在等待家长准备爱心*再进行40-60分钟的数学作业学习。有规划的学习和休息会让孩子学的更轻松,学习效果也更好。
如果按照每天7:30分起床来计划,学习计划如下:
7:30分起床7:30-7:45洗漱7:45-8:00读读背背8:00-8:30早餐8:30-8:50餐后休息8:50-9:40语文学习9:40-10:00休息10:00-10:50数学学习
这个学习计划的时间很充盈,把一天分成上午学习下午娱乐两部分,孩子们上午就可以完成所有学习任务,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如果是高年级学习科目多的孩子还可以压缩时间,也可以再计划一些下午学习时段。
3.假期也有双休日
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觉得假期的主题就是玩儿,老师和家长一味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难免令他们产生不满和抱怨,不如假期实行双休日计划吧。周一到周五严格遵守假期学习计划,周六周日就是休息日,让他们自己做主吧!有双休日的家长们还可以利用这两天的亲子时间安排一些家庭轻松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4.读一本好书
假期里让孩子最少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5.多出去走走
假期里应该让孩子们多出去走走,他们会看到很多人和事,这些会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对生活有更多的思考,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
篇8
关键词:小组量化评比;学习数学;积极性
进入初中后,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厌学或者小学数学不好,而不愿意学习数学,没有信心学好数学甚至惧怕数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数学成绩较好,由于假期在外面补课,提前学了这部分内容而产生倦怠感。如何调动这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如何通过小组量化评比,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谓量化评比就是将评比项目赋予分值,然后根据得分进行评比。
我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只是坐着看组里同学是如何操作的;听同学是怎样发言的。但自始至终一句话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好像小组活动与自己无关。所以,在制定小组量化评比表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每个学生都是有集体荣誉感的。课堂发言时,对于同一题目,学困生回答要比一般的学生回答加分多。所以,学困生上课就更注意听讲,争取回答问题,为小组加更多的分。而同组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多加分,主动给学困生讲题。这样不仅学困生学会了知识,好学生也在讲题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小考中,学困生只要同自己比有进步,即使不得满分,也能获得小组加分。这样学困生也有机会为小组加分甚至多加分,让学困生得到同组学生的认同,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成绩一般或者优秀的学生,往往他们能获得加分,但是总是获得加分也会出现倦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我能为我们组加很多分,所以,即使自己有违纪行为,给小组扣分也无所谓。反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时我在平日小考或者作业中分层次,不仅有基础题目,还要有附加题,做出附加题能得到额外的加分,让这部分学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基础性过关测试中,连续满分的学生可以免下一次考试,增加基础测试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通过小组量化评比,学生上课喜欢发言了,学生更愿意到黑板做题了,学生作业质量有了提高,学生喜欢考试了。但仅仅是日常评比,学生的参与热情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篇9
一、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表现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实验小学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差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担子还是比较重的,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2、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3、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差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差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差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差生引导和督促。
5、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差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6、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差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差生发言。因此差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7、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差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差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差生的转化方法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差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差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差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3、真诚以理相待,消除差生自卑感。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表现在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产生相互感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吸引的互动效益。如果老师赞许的目光频频投向优秀的学生,对差生则冷眼相待。稍有过失,则加以训斥,得不到理解、尊重、自身价值得不到表现,使他们在心理上自觉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自我贬低、自暴自弃,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心理还是很不成熟的,比较容易走极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以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进行报复。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你越是逼迫他学习,他越是有反感,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须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话,以理相处,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谈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消除他们的自卑感。
篇10
关键词:兴趣 认知结构 良好的习惯 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了,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造成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
(1)提前完成预习,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接受之前,应完成提前预习,除了完成旧课程的复习外,每天晚上都应预习第二天的知识,课堂上才能更好地听讲,从而有高层次的收获。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
(2)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可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的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