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3 05: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上册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上册学习计划

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把4:7的前项乘7,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

)。

A

.

乘7

B

.

乘4

C

.

加28

D

.

加16

2.

(2分)7:9的前项增加1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A

.

加上14

B

.

乘14

C

.

加上18

3.

(2分)甲数比乙数少2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A

.

4∶5

B

.

5∶4

C

.

1∶8

D

.

8∶1

4.

(2分)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真分数,比值一定(

)比的前项。

A

.

大于

B

.

等于

C

.

小于

5.

(2分)比的前项不变,后项扩大为原来的3倍,比值(

A

.

扩大3倍

B

.

缩小为原来的

C

.

不变

6.

(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24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

9:24

B

.

3:8

C

.

9:15

D

.

3:5

7.

(2分)甲种纸2张3角钱,乙种纸2角钱买3张,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

A

.

9:4

B

.

4:9

C

.

3:3

8.

(2分)下面选项,(

)是比值。

A

.

篮球比赛记分牌上显示21:16

B

.

比例尺

C

.

圆周率

D

.

a:b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9.

(2分)比的前项扩大3倍,后项缩小为原来的

,比值扩大9倍。

10.

(2分)如果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

,那么,乙数:甲数=5:2。(

11.

(2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12.

(2分)判断对错

两个数互为质数,这两个数不一定是质数.

三、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

13.

(1分)甲、乙两数的比是4:5,如果比的后项增加20,那么比的前项必须增加_______才能使比值不变。

14.

(4分)已知x,y(均不为o),能满足

,那么x,y成_______比例,x:Y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

15.

(6分)一瓶盐水中,含盐量为五分之一,那么这瓶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_______。

16.

(4分)5:0.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比值是_______。

17.

(1分)一个比的前项是0.6,后项是2.4,这个比写作_______,化简是_______,比值是_______.

18.

(1分)

=_______:40=27÷_______=45:_______=_______(填小数)

19.

(1分)生物兴趣小组有男生7人.女生3人,男生占全组的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0.

(15分)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①18:72

5:

③0.15:3.5

时:40分

⑤1.2米:60厘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9-1、

10-1、

11-1、

12-1、

三、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四、计算题

篇2

一、设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学生对于学习还处于兴趣阶段,对于学习的认知没有一个明确清楚的目标,如果遇到一些小问题或挫折,很容易丧失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这课前,先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们要认识farm,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农场上面都有什么并总结下来,设定好一个目标,这样学生就可以预先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之后就可以在课堂上提到与重点相关的内容时提高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再根据学生说出的单词进行一一讲解,这样不仅可以对cow、pig、chicken等关于动物和pear、apple、orange等关于水果的词进行总结,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放弃。

设定学习目标,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了解学习的重点在哪里,对于高效地获取知识大有裨益。

二、建立学习小组,提高学生互动性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能够很好锻炼社交能力的学科。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埋头苦读,效果势必没有大家一起学习、互相交流要好。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可以让学生之间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性竞争,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中,如果只是直观地将水果单词一个个念给学生听,大家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进而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将学生们分成三组,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水果单词制作各自的水果沙拉,每个小组都讨论得十分热烈,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组员。有的同学忘了单词的拼法,组员会立刻提醒他。最后在课堂展示的时候,有的做的是banana apple沙拉,有的做的是mango strawberry沙拉,还十分有创意地介绍了调制沙拉的调料和做法,在这种想法和思维的交互中,学生们巩固了关于水果的一系列单词,并很好地锻炼了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三、灵活调控课堂,调动学生能动性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英语课程时,应当遵循静中有变的原则。英语知识是不变的,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知识选用与其相配的方法,有的放矢,让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们的思维动起来,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面以两种方法为例。

1.角色扮演

在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好多情节性、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来演绎故事,这样学生便可以在一个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时,这一堂课讲的是怎么买东西,所以我让同学们模拟商店的场景,一组扮售货员,一组扮顾客。同学们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新奇有趣,都十分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之中,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大家知道了如何用英语进行购物,并很快掌握了how much与how many的区别和fan、umbrella、socks等的拼法。这样的课堂设置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2.英语比赛

有竞争才有进步。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设置适当的比赛,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与他人的差距,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3 My day时,我就在课堂上举行演讲比赛,让同学们既可以仿照课本上的句式,也可以自己自由发挥,用英语来讲述自己的一天生活。这种方法显然比直接念书本上的课文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们为了有一个出色的演讲,在比赛前都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大家不仅运用了书本上的get up、do my homework、go to bed等词组,还自己加入了一些wonderful、play the smart phone等新词汇以期让演讲更精彩。最后我们的演讲比赛十分成功,同学们通过这种方式既学到了新词汇新语句,又锻炼了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

篇3

关键词:数字化故事叙述;小学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1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介绍

数字化故事叙述是“Digital Storytelling”的译文。20世纪80年代,美国Dana Atchley最先提出“数字化故事叙述”,他运用计算机来讲述故事产生了“数字故事”这种极具创造性的讲故事方式。随后,越来越多教师学习和使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它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学的流行工具,美国甚至有不少大学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学生学习数字化故事的制作。

1.1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

国外研究学者Berna Jean Porter认为“数字化故事叙述是一门艺术,它利用技术工具来对传统口头讲故事的艺术进行润色,整合图片、图形、音乐和创作者讲故事的声音来编制自己的故事。”[1]国内研究学者黎加厚教授认为数字故事是在教学活动中编写故事,并加入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2]其实,数字化故事叙述就是一种将讲故事的艺术以及内容与多媒体新技术(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音乐等)相结合来讲述故事的新方法。

1.2 数字化故事叙述的特征

(1)真实性。数字化故事一般将教材内容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与真实生活联系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叙述。

(2)多感官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整合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技术,需要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口表达,动手搜集制作,动脑编制分析,让聆听者可以从声音和画面中同时获得故事的内容。

(3)设计性。数字化故事叙述过程独具设计性,一般来说包括选择主题、故事设计、搜集资料、编辑合成、展示与共享、评价与。

(4)合作分享性。数字化故事叙述是将故事与多媒体相结合产生的,依托数字媒体合作与分享,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和交流,而且传播范围广泛。

2 数字化故事叙述与小学英语课程的契合

2.1 英语课程标准方面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小学英语课程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内容标准”的二级目标中,指出“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3]由此可见,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2 小学英语教材编排方面

在湘少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上,自四年级起,每册教材Assessment中设置“Let’s read more”故事部分。这些世界故事结构简单,内容主题意味深长,一般以文字、图片和活动设计安排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例如,五年级上册中的中国故事“The story of Nian”介绍了春节的来历;六年级上册中“The helping Hand”,通过在地铁站发生的故事传达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题等在故事中传递人文知识。一般为单元所学内容做背景延伸,将语言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故事之中。

3 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于小学英语课程中的价值探讨

3.1 利用数字化故事叙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化故事叙述以教材内容为主题,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由学生根据主题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在数字化故事叙述中学习语言的文化、词汇、语法等,体现了“从做中学”的教育基本理念。值得强调的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评价是一种动态性的综合评价。如果充分利用其所带来的积极因素,无形中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习投入程度,从而提升学习绩效。这种方式寓教于乐,不仅保证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还重视学生的情感倾向,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学习要素。

3.2 引导学生数字化故事叙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数字化故事叙述通过搜集资料、安排设计、编辑制作、录制与展示等将学生情感态度等以多种媒体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授,它真正使教材中的内容“鲜活”起来,学习到的知识不是文字上的“搬运”,而是真正理解掌握。这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3.3 运用数字化故事叙述,促进教师的发展

数字化故事叙述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的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数字化故事提升了教师运用电脑软件、信息搜集处理等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推动了教师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其次,教师要从整体出发来合理安排数字化故事叙述,如依据课本内容、学生生活及社会热点来选择故事主题,按照异质性原则来划分学习小组并制定相关学习计划。最后,进行作品成果的课堂展示并进行教学活动总结与评价。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考验,需要教师的整体安排与规划,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而锻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3.4 利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共享教学资源

数字化故事的成果虽以课堂展示为主,但可以将数字故事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给所有人。如今微课、慕课、网课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数字化故事作为一种优质教学资源,可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间的交流,网络课程的辅助等等。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被网站收录并共享展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能力的肯定,动力的推助。同时,在网络平台上的数字化故事,可以引发学生们的主动阅读思考,促使他们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 Berna jean Porter Consulting[EB/OL] . http://.

[2] 黎加厚.数字故事,不一样的精彩[J].远程教育杂志,2011(5).

篇4

《简单的周期现象》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探索物体排列规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把贴近学生生活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有规律排列的现象,发现并描述排列规律,并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其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通过已知预判未知,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象释放无限可能。

达成目标发掘

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达成目标。达成目标不是对教师讲课的要求,而是对学生的要求,是学生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认知水平或认知标准。找准达成目标,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这是一个目标管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达成目标是整个自主学习的灵魂。根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我将达成目标设计为:①知道并能说出周期现象的定义;②能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进行描述;③能根据规律判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④会使用画一画、排一排、算一算等多种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语言上的清晰表达,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其次,让学生把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说出来,加深其理解;再次,目标的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从知道定义到会描述,再到会运用各种策略、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的第一模块。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遵循这样的设计逻辑:①提炼达成目标,努力做到精确简明;②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确保学生有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就能达成目标;③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方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④根据上述三项预估学生自主学习成效,基于“预估”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并以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方式公之于众,让学生感悟课堂学习与课前学习的关联,从而认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为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创造条件。

这样,从目标到任务,再到方法,形成达成目标统领下的学习目标管理;又从课前学习到课堂学习活动形成学习目标管理。目标管理使学习质量得以保证。

2.设计并录制微视频

设计并录制教学微视频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学会知识的配套学习资源。本节综合实践活动的微视频依照以下逻辑线索进行设计。

(1)初步感知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

创设情境,出现教材主题图(如图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感知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初步感知周期现象排列的特点。

(2)认识并会描述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盆花的排列规律,借助图形、符号等形式,用“几个为一组,每组按怎样顺序排列”的话语来描述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如图2)。

(3)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盆花的排列规律后,紧接着提出问题“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排一排、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如图3)。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算一算中算式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判断的依据,让学生体验方法优化的过程。

(4)明确周期现象的定义

解决完“盆花、彩灯、彩旗”的问题后,又回到情境图中(如图4),再一次给学生体会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的机会,通过观察―描述―体验―再观察―总结的过程,让学生明确和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

(5)方法的总结和习得

及时地总结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算一算”方法中,如何利用余数来判断和解决问题,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6)联系生活,感受数学美

让学生欣赏生活中、自然中的规律,感受规律之美。了解规律的始与终,感悟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客观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感受数学美。

课堂教学

由于自主学习任务单以达成目标为龙头,学习任务紧紧围绕达成学习目标设计,又有学习方法建议与配套教学视频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达成度相当高。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教学无需像常规教学那样导入情境,而是可以直接以检测导入,然后依次进入提升练习、协作探究、展示评价等环节。

1.课始检测

(1)自学检测

面向全员,快速检测,以评价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效。由于检测的难易程度与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配套教学视频相当,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没有困难,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信心与期待。

我在自学检测环节中嵌入一个协作评价。评价采取对一对、议一议、改一改的形式,对不一致的答案进行讨论分析,所有小组都能快速得到统一答案,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观察不够仔细。学生显然对同伴之间的协作评价更感兴趣,所以讨论时非常投入。在协作评价中,优秀生带动后进生,帮助后进生掌握概念,找到错误的原因。同时,优秀生也能在研讨和分析的过程中更好地内化知识,与后进生协同发展。

(2)数学游戏

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乐、幸福。要让学生有智慧,首先要让他们愉快起来、欢乐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让智慧的火花闪现。

因此,紧接在自学检测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是让学生运用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帮助小猪嘟嘟布置PARTY会场。游戏紧张热烈、十分好玩,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把其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游戏中,让其在游戏中学好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数学游戏中的时间限制和难度的渐次提升,能够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训练,对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2.提升练习

(1)习题提升――内化知识

翻转课堂中的课堂是内化知识的地方,有梯度的练习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挑战有难度的问题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提升练习的设计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课前所学的知识,找到规律,描述规律,并能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习题之后,要求组内进行交流,同伴互助协同发展。组内推荐一位学生参加全班展示交流,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使学生在思辨中深化认识,体验成就感。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吸引同伴的注意力,使其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倾听、学会思考。

展示结束后要求总结:算一算的方法有什么优势?如何根据余数判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总结出余1与每组第一个相同、余2与每组第二个相同、余3与每组第三个相同……没有余数就是每组最后一个。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在提升练习的过程中,从知识方面而言,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方法的优化和判断的依据;从能力方面而言,展示与交流的过程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最好的提升。

(2)游戏提升――玩转小棒

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玩转小棒的游戏。根据老师出示的算式和答案,摆出符合条件的组合。学生在这个环节中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小组都派出代表,“争先恐后”地到黑板上摆出自己的组合。每个小组摆出的组合都不一样,但是都符合要求。热情高涨的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后学生又静下心来,继续协作讨论摆放的规律。

动与静相结合,让学生在玩转游戏的过程中享受成功与快乐,既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3.协作探究

(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忙于赶进度,没有时间让学生协作探究解决真实问题。而翻转课堂却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探究时间,在协作中开展项目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协作探究环节中设计了三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图5),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先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完成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效率高的还可以解决剩下两个问题。展示交流时全班学生就能了解到三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2)协作探究过程中的师生行为

学生行为――积极探索。协作探究的数学问题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得积极主动,探究氛围相当浓厚。由于各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学生都想完成得精彩,与其他小组争高低,因此讨论非常热烈。有时候,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一时无从下手,但他们也不轻言放弃,而是通过协作讨论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是一种数学学习方法习得的过程。

教师行为――静观指导。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从这个小组窜到另一个小组的忙碌者,而是站在一角静静观察的旁观者。教师需要关注各个小组的协作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哪里出现了问题,判断是否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并给予帮助和辅导。教师不轻易走动,但思维却一刻不停,以便使接下来的指导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静观有助于教师发现各小组协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时,能够给予各小组恰如其分的评价。

4.展示评价

协作探究完成之后,各小组推荐发言人,向全班展示协作探究成果。展示结束后,照例要征求有无质疑,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有质疑,需要当堂作出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社会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展示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在台上展示、台下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逐步深入,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进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协作探究与展示评价的组合是项目学习的精华,它使学生不再似懂非懂、人云亦云,而是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后备人才。

不同的小组汇报结束后,我对各小组的协作探究过程作出评价。哪个小组能通过画一画、排一排、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哪个小组全员参与的热情高,哪个小组倾听习惯好,哪个小组能适时提出质疑等,我都尽可能给予肯定。通过静观学生的课堂活动,我对各小组探究形式、同伴互助情况、展示质疑等了然于胸,此时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很受学生欢迎。

教学体会

1.儿童本位,重构课堂教学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翻转课堂构建了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帮助每位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种模式,原点就是儿童,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新型教学模式。

(1)课堂组织――协作学习促发展

翻转课堂强化协作交互学习。协作学习是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鸣等形式研究问题、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包容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体验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养成人与人互相尊重的好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协作探究之后学生需要梳理探究成果,形成认知结构,然后推荐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分享探究方法,接受同伴的质疑,并及时给出合乎逻辑的阐释。这些活动,对学生养成倾听、感恩、承认不足、分享喜悦的行为习惯,培养其快速分析、综合给出逻辑判断并予以表达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就感,都是非常有利的。

(2)课堂评价――激励学习有动力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与传统课堂的评价不同,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等内容中的表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同伴、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就感,使他们在享受学习快乐的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