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11 11: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语文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其内涵。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从整体来说,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作文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等现象,公式化较严重。
二、复习内容:
1、掌握本册要求写的19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包括查字典、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近反义词、用词语及关联词语造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写各种句子(包括主、被动句、扩、缩句、陈述句、反问句、修改病句、补充句子、排列句子)。
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能找出中心句、能回答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注重训练回答问题的模式、答题的规范性、全面性。
4、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积累的巩固。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本册书中的作文类型有所了解,掌握每种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清楚,写明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写书信。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
三、复习措施
1、 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注意复习的实效性,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尽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2、重视针对性补差工作,加强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注重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让复习尽量轻松、快乐。
3、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4、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措施。
字词句:每天听写词语。列出平时易写错的字词,反复听写巩固。摘录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多义字,比较字形及选择字义。背诵默写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句段篇:列出课文中重点词句或语言优美的句子,加强朗读与体验。对要求背诵的段落,背诵、默写或变式填空。复习、巩固课后所涉及的“单元训练目标”的练习题。选择几篇综合性较强的文章, 进行单元训练点强化练习,并进行多题型的训练。
作文:写好课本上的7篇习作,扎实作文基础。选择一些作文题进行多题训练。分写人、写景、写事等几个方面进行写作指导。交流优秀习作,对照、修改。
四、复习目标
1、巩固本册生字词,能准确认读120个生字,会写227个生字,6个多音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掌握340个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
2、能背诵指定课文,领会课文含义,会背诵、理解、默写古诗。
3、句子:
(1)复习学过的句式。能把叙述句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会把有联系的几个简单句子合并成一句。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
(4)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整句话的意思。
(5)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复习三种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方位顺序。
5、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6、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五、复习方法:
1、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篇2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现状 实践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共同列入语文课程,充分说明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1]。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剖析现状,状态百出
(一)置之不理。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现今不完善的教育体制影响,一些语文老师还是固执地认为教学最终是为考试服务的,认为综合性学习板块可有可无。
(二)茫然不知。
一部分老师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也想通过这个板块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但是苦于没有教学方法,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
(三)纸上谈兵。
部分老师教授这个板块时无计划,无针对性,无目标,既不要求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又不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更不让学生请教相关专业人士,而是关上门来,直接教给学生写活动方案的方法,架空分析,闭门造车。有的老师过分追求外在形式的热闹,忽略了对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调控,以致光有热闹的场面而无实在收获。
二、围绕目标,有序开展
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呢?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收获。
(一)分析教材,准确定位。
人教版一到四年级“综合性学习”都是以小篇幅、小板块的形式出现的,随着年级的变化,难度也有所增加。到了五、六年级,“综合性学习”就以专题方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且不同的年级有不同要求。《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内容,这一单元包含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儿童诗等各种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再加上《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诗歌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各类诗歌不同的写作背景及写作特点;5通过课本内诗歌的学习,扩展到一类诗歌的学习。本班学生平时比较活跃,喜欢这一类开放性学习,因此笔者组织了一次全开放的“自编自导自演式”学习。
(二)观察学生,合理分组。
“综合性学习”除了自主,更重合作,因此如何分组事关重大。根据平时的观察与了解,笔者将班级同学分成8组,组内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统筹,一般由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的同学担任;调查员主要负责收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记录员负责记录,操作员负责其他相关事宜。一个小组里的成员中,组长由老师任命,其余由小组内自主讨论产生。组内成员各司其职,既需独立解决问题又需互相联系,合作探究。这样分组关注到每个学生,让小组里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分组定标,完善计划。
本组课文涉及的内容过于广泛,既有宋词又有唐诗,既有元曲又有现代诗,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笔者要求各小组充分阅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组织组内讨论,确定一个学习内容,并根据内容制定各组的学习目标。
各组确定好学习目标后,拟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此时,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并提出建议。在小组讨论及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基本上制订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后,各小组上交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教师阅读,若有不合理之处则及时与小组联系商榷,进行修改。
(四)收集资料,各显神通。
根据学习计划,组长分配任务。这一阶段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搜集资料。本班大部分学生为住宿生,因此笔者以一个星期为期限,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
(五)整合重组,完善资料。
组员搜集的资料在组长处汇总。组长组织组内讨论,对资料进行筛选,随后组间讨论,对资料进行修改与补充。通过组内讨论与组间互查,既确保了资料的正确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讨论结束后,上交资料,教师对整合的资料进行适当修改。
(六)全班展示,小组互评。
所有准备工作均已就绪,每个小组自由上台展示。各小组按照之前准备的内容上台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收集到的重要信息。台上的小组滔滔不绝,台下的小组圈圈记记,场面十分和谐。展示结束后,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自主投票,对本次活动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加以鼓励,教师对本次活动加以总结。
(七)加深巩固,总结延伸。
展示结束后,全班同学合作出一期《轻叩诗歌的大门》手抄报。这一期的手抄报较以往内容更丰富,版面设计更合理,插图更精美。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及整理归纳的能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由课内走向课外,让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常态化,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篇3
一、个别辅导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化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电子通信来实现,教学软件应该能够有效地执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通过软件的交互与学习情况记录,形成一个体现学习者个性特色的个别学习环境。个别指导可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上的在线交谈方式实时实现。
个别型教学模式的结构:
提供网络资源―个别化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反馈
1.个别学习 质疑问难
传统教育比较偏重教师的教,但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学,并提出了“学会学习”的口号。在个别辅导型教学模式中主要以学生个别化自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或需要交流时,就利用校园论坛、电子邮件、QQ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得到指导。
2.教师辅导 释疑解答
在个别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开发课程资源(或提供资源),解答学生通过E-mail、QQ等方式提出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为方便师生之间的联系,师生之间可预约时间,学校也可在固定的时间里安排教师在线指导。由于个别型教学模式管理上的松弛性,确定了学习成为学生的事情,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成为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主题研究型教学模式
主题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研究主题,然后通过网络收集材料信息、分析数据或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来实现。这些工作对与小学生来说,是繁杂的、困难的,但如果学生能运用网络手段,这些困难将迎刃而解,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效率。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
选定主题搜集信息共享信息分析交流形成成果
1.独立篇目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内引出可探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比如,《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在本课设计中,老师抓住一个主要问题“人们为什么称香港为‘璀璨无比的明珠’?”引导学生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等多个方面,了解香港的繁华和美丽,体会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讨论,共同明确研究的方法: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来查找资料,自主研究。分组讨论之后,将观点汇总,发到论坛,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小组汇报。
这样的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又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个模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电脑使用基础,才能制作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汇报;教师要能精辟地从普通的教材中发现可探讨的问题,而且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既能将作品与时代牵连起来,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又如课题研究小组的一位教师在《月球之谜》这一阅读课教学中,是这样开展主题研究学习的:
(1)确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奥秘的兴趣。
(2)学生根据喜好或者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按类分月球基本知识、有关月亮的诗词、人类对月球研究的进展情况等方面分成几组)
(3)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确定研究重点,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分工。
(4)分工合作,在网上查阅、收集、整理并加工资料。(部分家庭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可在家进行资料收集并进行加工整理,打印后与小组成员共享)
(5)小组成员合作进行学习展示。在语文课上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老师之间交流评价。汇报形式多样可以是演讲、电子手抄报、表演等等。
(6)建立网站,提升学习。在进行了主题探究之后,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老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开发网站。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大信息量、存取的方便性以及交互的及时性进行学习和研究并进行意义构建,充分扩展了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在《月球之谜》学习之后,老师与学生合作进行了“飞向月球”的网站制作。网站分为月球概况、月球文学、未来月球等几个方面,设计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不仅仅是月球的地理知识还包括月球文化、月球的未来等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网站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遇到问题可以提问或讨论。在网站测试栏中,学生还可以通过测试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2.基于单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因涉及的篇目多,所以涉及的课程资源相对也较多,如果制作成一个单元教学网站也是很有内容的。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特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系列的自主学习,比如:
单元问题:
(1)《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四篇文章的写法有哪些异同?
(2)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你喜欢老舍爷爷写的猫吗?
(4)你觉得描写动物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5)请写一写你喜欢的动物吧!
整个过程耗时两个星期,共分四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明确单元重点、难点(两个课时)。第二阶段:请各小组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熟读文章,划出重点内容。第三阶段:开展“动物”话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反思写作方法。第四阶段:“动物”话题作文训练。这个过程能检验学生如下的技能: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仪器的操作技能,word等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21世纪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协作精神,资源共享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