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04:0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综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综学习计划

篇1

这学期我们进行了那么多的活动,我也经历了那么多的考验。现在回忆起来,一切还是那么的清晰可见,熟悉而感动。

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加入这个大家庭,回忆起当初来面试的场景,突然有种庆幸的感觉。这里有这样一群相互团结的伙伴,他们有活力,有激情,有思想,有朝气。我们合作的那么融洽,在那么多个工作的日子里,我们很累但开心,我们焦虑却有收获。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和学姐学长,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了我那么多的帮助。真的很感谢你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总结我的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和大家一样的,一学期下来我真的很累很忙。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要我们去慢慢的做,即使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我们也要反反复复的一次又一次的把它们做好。也许就是那些点点滴滴记录了我在学生会里德成长过程。

也许下学期的生活还是这样的,或许我们会有自己尝试的机会,我们可以在学生会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风格,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树立好的榜样,所以我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学生会里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管以后会不会留在学生会里面,我都会把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本职工作做好。在这里一天,就以最好的姿态出现在这里。

有时候真的很烦,厌倦了这样的事情,觉得它是很枯燥很乏味的,可是我始终会坚持下来。这是我当初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我的行为所付出的责任。选择了这个地方,我就会在这里走到最后。对这里的安排和工作我觉得还算合理,充实着我的课外活动,虽然偶尔会忙不开,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

下学期,我的目标是大胆的去做,勇敢的承担责任。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在工作的时候和大家有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也许在大学里,我现在还无法接触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可是在这里,我学会了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去努力的说服一个人,怎么样去适应别人的需要,怎么像别人推销自己。

篇2

一、引言:多一点关注

近年来,在思虑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重构和发展的心路中,南国农先生曾多次提出“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要智慧”的思路选择。先生指出:“在理论体系的重构中,要多一点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研究和使之现代化的探索;多一点关注传承自己祖先的宝贵遗产、精神财富。比如,可以从有关中华文化经典(特别是教育经典)中去撷取其精华部分,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的五育并重;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等,并赋予现代意义,把这些融入新理论体系中,使之成为有机组成部分之一。”[1]“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多一点关注从我们祖先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去吸取营养,比如从儒家、道家、法家等精神财富中吸取智慧。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是很不够的。”[2]

的确,检视时下的教育技术学或教学设计研究,我们几乎是浸染在一片“欧风美雨”之中,匍匐在西方话语之前,顶礼膜拜。“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唯独少有自己的弦歌。“言必称欧美”几成我们的学科研究范式或文化图腾。我们认为,对自身传统文化经典的付之阙如,个中原因有许多,但文化价值的虚无、文化自信的缺失、文化自觉的淡薄、文化赓续的中断、研究思维的定势与转换的迟滞是其主要原因。

今天,在一个讲求文化对话、整合和创新的时代,“温故知新,古为今用”是值得每门学科发展认真再思考和践履的一种研究取向,说大一点,是一种文化责任,是文化强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学科研究文化失衡的现象,讨论了学术寻根的内涵与方法,探讨了学术寻根的因由和指向,论述了学术寻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向性,提出了本学科学术文化取向的“学术寻根宣言”,以期在本学科发展中“关注”中华文化经典方面做一种尝试。

二、基点:学术寻根的内涵与方法

什么是寻根?什么是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方法是什么?为何要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指向何在?这些问题都是有效开展学术寻根必须明了的前提。

(一)寻根

所谓寻根,原本是指世界各个宗族、民族依据文献资料和口头传承文学来探究文化发展历程,追寻宗族或民族的根源。它的假设是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源头,寻根是反向追溯。“寻根”现象在全球华人界很盛行,带有浓重的民间色彩,它主要通过民间习俗、节日庆典、宗族聚会、寻根游等多种形式开展,不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谨规范性。在西方,寻根主要是依据科学研究进行的文化历史研究,如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方式。寻根的意义主要在于精神的凝聚、文化的传承和安顿心灵的归宿。回溯的是历史,服务的是现实。

从我们的研究语境看,“寻根”是指聚焦中华优秀经典文化,站在当下的学科发展现状背景下,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发掘经典文化中潜隐的文化思想,阐释和揭示经典文化对学科发展的意蕴,创设学科发展连接本土优秀经典文化的营养管道,促进学科之树茁壮成长。

(二)学术寻根

所谓学术寻根,是指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诠释学或阐释学方法,解读或揭示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与学科研究(知与行)之间的文化血脉联系,把握积极的意义,获得相应的启示,为学科发展提供一条“纵向到底”的学术给养管道。这种寻根追求严谨的学术规范。

一般说来,“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化论证。学术,从中文词源学的意义讲,“学”与“术”是两个词,“学”是指知识、学问或学习过程;“术”是指方法、手段、措施或技艺、技术。梁启超先生认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严复先生认为“学主知,术主行”。先生认为“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显然,“学”与“术”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范畴。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术”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术”以“学”为基础,“学”为“术”服务。二者合二为一,方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可见,“学术”一方面是指知识、学问、原理,另一方面包含应用的技术、方法或手段。知与行,不论哪一方面的学术,都是智力活动或创造活动。[3]基于此,学术寻根,既要寻思想、寻哲理,也要寻方法、寻实践。学术寻根是寻学理、寻应用,二者并行而进。

根据我们的研究意图,学术寻根的意旨,一是“纵向到底”式的溯源、挖掘和驳接经典文化中的思想养料,拓展学科发展的滋养维度或管道。二是为“横向无边”的西方教育技术学或教学设计学科理论实现本土化提供必要的文化承接和融合介体;理解经典文化的密码,明确心理文化经验背景,使西方理论与我们传统文化经验产生有意义的联系。因为一种技术、文化或制度的引入,若不能契合引入地之文化的性格,是很难真正融入其中,有效改变其思维和行为结构的。三是为“融通整合”中西方相关理论建立某种关联,打通认知和情感的壁垒,破除思维的藩篱。

(三)主要方法

根据学术寻根的内涵和意旨,我们认为,学术寻根的主要方法是阐释学的方法。

所谓阐释学(Hermeneutics,解释学、释义学、诠释学) 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从广义来说,它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阐释包括两个基本的意思:一是使隐藏的意义显现出来,二是使不清楚的意义变得清楚。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阐释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通过阐释学原理的应用,在解释者对世界所熟知的意义和世界拥有的某种未知的意义(文本) 之间架构起一道理解的桥梁,缩短二者之间隔阂的距离”。[4]阐释学的创始 者之一狄尔泰认为,阐释学应当成为整个人文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普遍方法论,因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精神”或“精神世界”,对它们的研究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的方法,而必须使用阐释学的方法。[5]

阐释学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是,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现代阐释学是19 世纪以后的产物。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阐释学已经发展成为人文科学领域内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在阐释学的发展历史上,产生了两种主要流派:一是客观主义阐释学,以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学者为代表,极力主张摆脱个人的偏见和误解,纯客观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二是存在论和主体性阐释学,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法国的利科等为代表。我们在运用阐释学的方法进行学术寻根时,应当有机地将两种流派的思想统合起来,灵活地应用阐释学的法则与原理。

1. 理解的法则

理解和解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所蕴含的教学设计思想意蕴,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为了正确理解经典的文本的意义,应自觉遵循一些阐释法则。(1) 历史性原则: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的意义;(2)整体性原则: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语词的意义;(3)代入性原则: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精神境地,重新体验或再现作者的原意;(4)移情性原则:通过“爱”、“同情心”以及“移情”等因素的作用,把自己“浸入”到作者当时的处境,看看自己在那样的处境中会如何思考。

2. 阐释学处境

任何意义的解释都是以“阐释学处境”为前提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理解的前结构”基础上的。阐释学处境或理解的前结构是由“前有”、“前见”、“前设”等三者构成,是产生理解或意义解释不可或缺的前提。(1)前有:是指理解之前先已具有的东西,包括解释者的社会环境、历史境况、文化背景、传统观念以及物质条件等,它们潜在地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理解;(2)前见:是指理解之前的见解,即成见,任何被理解的事物或现象总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而把它解释成哪一种,是由前见参与决定的;(3)前设:也叫预设,就是理解之前必须具有的假设,解释总是以某些预先设定的假定为前提的,任何解释都包含有某种预设。海德格尔认为,阐释学的任务在于追求存在的意义。意义不是万物所固有的,而是它们在与人(此在)发生关系中产生的。本质上说,阐释或理解,是建立在前有、前见与前设的基础上的。

3. 理解的视域

理解的视域是指解释者理解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先入之见”或“偏见”。它是任何理解的出发点,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先见”问题。伽达默尔认为,任何理解都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制约的,那种所谓排除个人的先见或偏见的客观主义理解,是一种否定历史的错觉。因此,重要的不是笼统地否定“先见”,而是区别对待先见。先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法的先见”,即来源于继承历史文化的先见,这是不应该否定也无法否定的;二是“盲目的先见”,即个人在现实人生中形成的先见,它们是可以也应该被清除的。

4. 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指在理解过程中历史与现代的汇合或沟通。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包括历史、文献、思想、创作等文本,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种对立“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的发展是持续变化的,新旧视域的融合将产生新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理解又变成了“先入之见”或“偏见”,它将与更新的视域融合,又产生更新的理解。如此循环往复,走向一种“真正无限的对话”状态,形成阐释学的循环。[6]

因此,教学设计学科研究视角的学术寻根,一要选择密切相关的优秀典籍,如先秦诸子经典、历史上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文献;二要运用阐释学理论和方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理解经典的意蕴,并且与教学设计学科研究建立内在的关联;三是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

三、因由:学术寻根的意义或价值考量

为何要重视学术寻根?学术寻根的因由、意义或价值可从哪些角度来考量?我们认为,通过学术寻根,我们将再审察教学设计研究的学术文化取向,拓展学科发展的营养管道,校正学术研究的价值指向,或许更重要的是重新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拾教学设计研究再出发的道路、方法和勇气。

(一)“物有所始”的学术溯源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荀子说·劝学篇》)学术寻根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本土取向,是一种拓展学术滋养之源的尝试,目的是茁壮学术之树,提升学术对话和融通学术源流的品质。立足本土现实,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教学设计研究的“体”和“用”。

理论上来说,教学设计研究有其学术寻根的可能和必然。“教学设计”概念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它作为一种“自在”的活动几乎与人类的教育史一样古远。作为一种文化,教学设计的根系理应有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或源流。向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要教学设计智慧,乃是建立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水有源,树有根。百学同源,学术有根。如果说人类自有教育活动以来就有教学设计,那么,可以肯定,中国有关教学设计的思想观念和论述以一种“自在”的方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或教学行为方式之中。中国海量的传统文化典籍里,汇集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述,例如先秦诸子百家等。这些典籍是我们学术寻根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可能也应该是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学术之根。

无疑,在中国教育教学文化历史上,虽无&ldquo ;教学设计之名”,却有“教学设计之实”。一个人固然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成人”,但你不能说一个人在“成人”之前不是人。教学设计的智慧(认识论和方法论)可能散见或隐现于儒家“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的经典之中,也可能存在于道家、法家、墨家、宋明理学或禅宗之中。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经典,对我们优化学术研究的文化取向、哲学基础、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将大有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在”的观念虽然在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与西方不尽相同,但并不等于文化价值的虚无,更不能成为否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的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拿“接轨”来说事,不免有些简单或强施于人。文化需要接谁的轨?谁的标准?文化有标准吗?同质化研究是文化的希望还是末路?如果拿水果来喻说学术文化,西方文化是苹果,中国文化是梨,那么,你就不能拿苹果的标准来评判梨的样式或养分。然而,现在有学者却不时要拿着西方的苹果学术标准来鉴定中国的梨,还动不动要惊呼:啊,这是一个烂苹果!你不能揣着马铃薯这个学名,就说土豆、洋芋、馍馍蛋不是马铃薯。若如此,夫复何言?!

(二)“重为轻根”的基础夯实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之根,都有它自己的“圣经”,都有值得永恒赓续的文化经典、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老子说“重为轻根,轻则失根”(《道德经》第26章)。善待自身的文化传统,不怠慢,不匍匐,不虚无,不禁锢,才是一个理性的、开放的和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一门学科研究的成长来说,亦复如是。学科研究需要发达、厚实、深远的文化之根,厚重、深远,才能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否则,一切所谓的研究将失之于浮华、肤浅和轻薄,所谓的研究难免像无根之浮萍,在风吹雨打中飘荡不止,在乱云飞渡中无所适从。

其实,一切学术研究都是为了解决我们今天自身所面临的新老问题。教学设计研究到底要为我们的“中国梦”服务。从人才培养和民族复兴的角度看,如果说“教学设计与其说是设计教学,不如说是设计一个民族的未来”,那么,我们更需要从自身的传统文化源流中寻求教学设计的滋养和力量,让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智慧烛照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之路。

缺乏文化之根的研究,不仅难以洞观自身问题的本质,难以将外来文化本土化和实践化,也难有文化融合的介质,而且可能患上“学术失语症”,导致“学术对话”蜕变为单向的“倾注”。从中国传统经典中涵养教学设计学科研究之根,不仅有利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意义,更是承接和融合外来文化的重要基础。不同文化的有益交汇,关键要打通,互补互济,融为一体。忘记或不了解自身的文化特点,所谓的向西方学习,很可能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或买椟还珠,所谓的结合可能方枘圆凿、南辕北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最终背离我们预想的学术图景。

(三)“弥远弥少”的错位校正

《中庸》有言“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道德经》第47章)。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灯下黑”现象。这种“舍近求远”的认知错位,虽不至于“妄自菲薄”或“数典忘祖”,或“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后汉书·臧宫传》),但不能不说是一种老眼昏花式的思维视野。“远近”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我们必须警惕和纠正“灯下黑”的认知错位现象。

“舍近求远”的根因部分源自民族的文化心理创痛史。一百多年来,由于在物质和技术文化方面的屈辱,我们不禁过分迁怒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自强的悲愤心态中,一股脑地把脏水和婴儿一同倒掉,转向匍匐于所谓发达的文化。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面对各种西方教学设计理论、技术与实践,我们已经习惯趋之若鹜,唯西方马首是瞻。所谓的研究很多时候像是一个木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受西方的左右和影响,听风便是雨,既没有定力,也没有主见,了无学科研究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些都是没有学术自信的表现,也是没有学术“根系”的必然结果。轻薄或轻慢自身的传统文化必然走向“轻则失根”,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如同无根的盆景——短暂的生机,瞬间的枯萎。

当代著名的思想家资中筠先生指出,“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取决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修养的深度……现在如果要从先哲的智慧中吸取营养,不应忽视长期处于边缘的诸子百家,包括被孟子斥为禽兽的墨子和杨朱。以笔者的孤陋寡闻,近年来也零星看到一些关于老、庄、杨、墨等诸子的新论,颇受启发。看来这方面的宝藏还远没有挖掘尽。这项工作只能靠深谙中国文化历史的饱学深思之士来做”。[7]

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孟子·离娄》上)。这些年来,因为种种莫名的愤懑和浮躁,我们走得太急太远,一味地向往西方的“学术天堂”,却忘记了我们出发的基点,疏离了自己的文化故乡。其实,对于一切研究和人类活动来说,有文化故乡的回到故乡,没有或者忘记了故乡的人才会向往天堂。

(四)“文化自觉”的理性选择

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离不开交流,交流是输入和输出的回环互动,否则就不叫交流,而是“恶意倾销”或“照单全收”。必须看到,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存在巨大的“逆差”。这种“逆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化赤字”,比贸易逆差更危险。比如,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逆差约为10 ∶ 1,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 ∶ 1以上。2004年,我国通过出版社引进图书版权10040项,通过出版社输出版权仅1314项 。其中,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8]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翻译西学著作1.6万多部,西方翻译中国著作才180部。对于我们的学科来说,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可以肯定也存在类似惊人的文化逆差。迄今,我们学科有哪本著作被翻译输出?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文化几乎淹没在一片“欧风美雨”之中,而数千年的中国教育文化则“珠玉沉埋”。

“文化赤字”与本土学者缺乏文化自觉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学者过多地把精力放在私利上,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文化使命。”“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去了他们的书店和图书馆,发现中国在海外的书主要是关于八卦、算命的,还有一些看风水的、烹调的等,给老外的感觉就是中国没有经史子集,没有哲学,没有思想,也没有琴棋书画。”[9]如此,西方学者是否也不知道我们的教育哲学或教学设计思想?!

文化自觉需要重塑“文化输入与输出”的治学精神。王岳川先生认为,研修西学应该采取平视和对话的态度,需要自信和虚心……当代学者应该明确自己的中国本位立场。唐僧取经,不是留在印度,而是要回到长安。在“文化拿来”中做好“文化输出”的准备,使文化对抗走向真正的文化对话。文化输出的原则是“以我为主,东西互动,和而不同,重建中国形象,保持文化生态”。个体在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学术历程中要始终发扬两种精神:一是玄奘那种锲而不舍的“取来”与融会的精神,二是鉴真和尚将中国文化和宗教全面“输出”的精神。中国不是任何“他者”的文化附庸和话语倾销地……人类的长远目的是多元文化互动,使每一种文化都学会尊重文化“他者”……在思维的发散和迎接挑战时,学会领略和包容,学会既能远观那种高大的意向而又能平视身边事物。[10]王岳川在自己的学问人生中践行的十六字心经是“国学根基、西学方法、当代问题、未来视野”。[11]

文化自觉是一种责任,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作为一个文化大国,在全球文化飓风的裹挟下,要有点“为往圣继绝学”之精神,“古为今用”是文化血脉传承的需要,是文化积淀辉映现实的意义,也是文化对话的需要。

在文化自觉方面,我们值得去回望一下林语堂先生。有人评价,林语堂最大的本事就是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林语堂先生给自己的评价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并非虚妄。他请梁启超手录此联,挂在“有不为斋”的墙壁上作为林氏书房里最重要的装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关。有评论说,“在今天的国际文坛上,中国作家的姓名能为世界各国人士所敬慕,恐怕也只有一个林语堂了”。这真是一位让人景仰的大学者,心怀《吾国与吾民》而又很懂得《生活的艺术》,难怪他对“中庸”的体悟和评点那么到位。的确,短了“中国文化”这一条血脉,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赛珍珠在《吾国与吾民》的序言里写道:“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骄傲,写得幽默,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更值得称道的是,它是由一位中国人写的,一位现代的中国人,他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过去,他丰硕的果实却结在今天。”

问苍茫大地,如今的林语堂安在?教学设计学科领域的“林语堂”安在?

四、结语:学术寻根的指向

今天,我国人文学术界开始关注学术寻根。比如,传播学者发出呼吁: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学术寻根。[12]渐渐地,这种呼吁已转变为学者们一种自觉的学术行为。那么,学术寻根的指向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学术寻根并不是简单的“整理国故”或钻故纸堆,也不是用西方理论来装饰本土的教学文化。

其一,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度、宽度、广度、精度和适度方面整合或平衡“学术给养”,让学术之树在本土扎根、枝繁叶茂。一门学科的成长,仅仅靠“移植”或输血是不够的,这不仅容易悬置“中国情景”的问题,而且难以与中国文化产生融合,落地或扎根。学术寻根,就是要从中华文化典籍记忆中爬梳学术源流,追溯、关联和比对中外的学术元素,理解学科研究的本土文化基因,比较中外研究的思维特点、理论深度和研究方法等;就是要发掘新的学术给养和精神动力源,让我们更加精准地定位教学设计研究“再出发”的立足点、坐标系和动力源。

其二,是为了“复活”中华文化经典中的教学设计思想或教育技术学思想,回归失落的研究主体,在西方中心主义和话语霸权主义漩涡中“跳将出来”,接地气,植根本土,化合世界,防止学术殖民化或西方化,从本学科的角度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往大的方面说,这也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学科建设的文化自觉。

其三,学术寻根不是妄自尊大,不是发思古幽情的闲逸,不是对浩浩荡荡历史潮流的一种躲避,不是祭起学术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整理国故或从历史钩沉中获得一点可怜的自尊,更不是“今不如昔”的哀叹,而是以此为切入点,立足中国的教学设计现实,面对今天的问题,把握世界的现状趋势,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蓬勃学术生命。虽然历史不一定能直接解决现实问题,但历史从来就是为今天的问题求解提供智慧的启示。学术研究的视野不应该是封闭的、单向的、狭窄的和被约束的。

篇3

一反思总结问题归因

充分利用高二期末考后的机会,对高二一年(甚至可以回归到高一阶段)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学习基础是否扎实?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计划是否落实?学习效率是否高效?学习习惯是否良好?如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原因何在?下一步怎么办?

二回归基础查漏补缺

暑假休息时间相对集中,所以是查漏补缺的大好时机。查漏补缺定位要合理,要符合个人实际。重点要关注主干知识和自己的薄弱学科,立足点就在课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综和理综,由于一科

实际上就是三科,分值又大,所以在高考中至关重,往往是考生之间直接和别人拉开距离的学科。查漏补缺要突出一个“早”字,因为高三一旦开课,就很难腾出时间来集中对付漏缺的知识了。

篇4

寒假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我们离高考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了,所以每一天都显得特别宝贵,寒假复习当然不能得过且过。寒假正是我们利用宝贵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巩固、自我提高的关键时刻。

千万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龟兔赛跑的故事里,兔子就是因为自大轻敌,不把乌龟放在眼里,在路边酣然入梦,结果一觉醒来,乌龟已经到了终点,拿了冠军。一个人在心态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难免会在行动上纵容自己。作为高三生,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

所以,寒假里,决不能因迁就自己的惰性而耽搁或搁浅计划的执行。仍然要怀着极大的求知欲不知疲倦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应该问问自己:有多少借口本是虚无,有多少退路可以堵死,有多少时间可以节约,有多大潜力可以挖掘!

树立信心,全面提升自己

由于平时上课复习的节奏很快,一些知识内容不少学生在平时根本就来不及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以,更要充分利用这个寒假来巩固基础知识,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同时要注意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高度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为下学期的第二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这个寒假,可以把高中三年所学的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对于弱势学科可以重点攻关,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减轻焦虑,平和心绪

“寒假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我可不想过寒假!”不少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让笔者有些诧异,终于放了假可以喘口气了,为什么还不高兴呢?原来,他们不是不愿意放寒假,而是想到过完寒假之后,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了,因此心慌不知所措,宁可寒假永远不要到来。

一些考生会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到这个时候,总感觉这个假期是高考前最后一个假期了,希望把相对薄弱的科目提高一块,让强势科目更强;也希望能利用这个寒假买些辅导书,希望能把老师推荐的名作名篇都读一遍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希望自己完成一套数学卷子的速度不要总慢半拍……

这一盘算一计划,该做的事太多,而寒假时间又太短,不好安排,再一想到高考已经小跑着向自己扑过来了,顿时就会乱了方寸。尤其是那些平时成绩中等或者是偏下的同学,还有那些学期末测试成绩不佳的同学,往往比较沮丧。

要记住,克服焦虑树立信心是高考考生在寒假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要认真对待。

真题演练,剑指高考

高考复习中,无论哪一层次水平的考生都必须把握好备考“知识整理复习”、“历史真题练习”以及“模考实践体验”这三大阶段。在刚结束的这一个学期,考生已经对高中所学过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地复习回顾。而到了寒假阶段就必须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进行知识梳理和真题演练。

寒假期间的复习是衔接第一轮复习和冲刺阶段的过渡时期,考生应该利用寒假期间对往年的高考真题进行演练研究,从“知识导向”转为“应试导向”。以语文为例,考生可以利用近两年的考题来体验考试命题的开放性趋势和人文素养的特色,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积累,增强个人的人文素质、提升语言能力。

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在练习真题时要避免题海战术,最好在练习后把真题与第一阶段所复习过的考点进行对应,检查哪方面知识还没有掌握,马上进行查漏补缺。

合理规划,顺利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寒假是高三生自我调整、自我巩固提高的关键时期。寒假里,考生的学习将由在校时的被动学习变为完全靠自己的主动学习。因此,考生要制订一套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假期作息时间表,做到复习有计划,生活有规律。

高三生寒假在家里没有在校集体学习的氛围,但是不能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或学到哪儿算哪儿。假期复习计划一方面要包括学习知识内容的计划,比如寒假作业、薄弱学科的补习以及课外学习等;另一方面还要包括整个假期的时间安排,比如什么时间和家人串亲访友、什么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及什么时候学习等。

以往,很多考生放假后早上不吃饭,睡懒觉,尽情地放松,平时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开学后,这些考生很难适应正常的作息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新学期的复习状态。

陈艳燕认为,高三生在制订一份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时,要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具体化。高三生寒假里要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每天上午学习三个半小时,下午学习两个半小时。另外,每天还要坚持看半小时的新闻时事(电视或报纸),并留出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高三生制订完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后,关键在落实。大家可以把学习计划及作息时间安排做成一张表格贴在书桌前。想偷懒的时候,它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让高三生真正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利用寒假变弱为强

根据老师们带毕业班的经验,考生在寒假期间应适当地放松,一般保持每天8~9个小时学习时间比较合适,主要用来查补自己在上个学期中的缺漏并且找出高考前最后一个学期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寒假还是让弱科变为强科的一个大好机会,考生首先要有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弱科。对弱科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方面,千万不要去尝试难题。如弱科是侧重点在思维上的数学或物理,就把时间投放在这两科的基础知识、基础题上;如果弱科是侧重点在记忆上的语文、英语、历史、政治或化学等课程,则把时间投放在记忆部分上,因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增加总分。

不建议考生在弱科上“啃硬骨头”是因为,难题的解决需要对课本知识掌握得熟练并有相当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去尝试难题常会失败;而且经常性地尝试难题失败后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而这慢慢地培养出来的学习兴趣十分宝贵,因小失大未免不划算。对考试,只要希望能稳拿基础题分,尽量争取中档题分就行了,高难度题要该放弃时就放弃,有舍才有得。

养精蓄锐,迎接开学

考生应该充分利用短短的寒假来休养生息,首先要睡好觉。高效率地学习需要有敏锐的思维支撑,晚上没有好的睡眠或“开夜车”的学习习惯不值得提倡。

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外,考生还可以找一些方式来放松身心,这也是缓解紧张、减轻疲惫的好方法,能为今后的学习养精蓄锐。不要总埋头学习或者蒙头大睡。听音乐、做运动、朋友聚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沉迷其中,每次时间不要太长,放松后要能及时收回心来才是主要的。

寒假期间,忙碌的一家人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吃饭、旅游、走亲戚的机会很多,可以利用这些时机,多与家人聊聊天。相互的情感沟通会让你找到精神上的支持,在和谐的氛围中学比孤军奋战要好得多。玩开心了,聊尽兴了,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今天的心情真不错,复习效率肯定高!”

专业选择,尽早动手

一聊起专业和学校,不少考生和家长都会觉得话题扯得有点远,这与复习关系不大,还没高考呢,现在考虑没有必要。他们与去年不少高三学生和家长一样,高考结束后才开始考虑选择哪所学校,选择什么专业。

但有经验的中学和高校老师都并不看好这种做法。因为考试结束距离填报志愿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此时已没有充裕时间去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只能凭借一些所谓的感觉去判断和选择专业。

有些考生进入大学才发现这些专业和自己的想像相距甚远。其实,寒假尤其是春节期间,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一家人不妨聚在一起读报、上网搜索些信息,饭桌上可以边吃边聊聊兴趣、爱好、学校和专业。虽然最终填报的志愿不一定是寒假选定的,但此时了解的情况越多,将来越不会临时抱佛脚,在专业的选择上吃亏。

利用假期,恶补“瘸腿”科目

市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小赵说,高中的最后一个寒假,怎么也不可能跟以往一样轻松快活了。“再过几个月就要高考了,一想到这个,就算是想玩也玩不起来了。”

他想利用假期的时间好好恶补一下“瘸腿”的科目。“没有补课,我自己在家里做卷子,看辅导资料”,小赵给笔者看了他制定的假期学习时间表,数学和外语两科安排的时间较其它科目明显多了不少,他认为这两科比较能拉分。

取消假期出行,“闭门修炼”

高三生小刘说,以往的寒假她会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放松心情。“高三是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了,父母和老师都说这个时候不拼命还等什么时候,因此这个寒假哪也没有去,待在家里备考。”小刘说,她偶尔出去一两次,都是和同学见面,谈论的内容也都是跟复习进展有关的。

家教陪读,挺到最后关头

高三学生小徐的家人给她请了家教老师,辅导物理化学等科目。她要完成家教老师布置的习题,记录下做错的和不会的,由老师帮忙理顺知识框架,并对错题进行讲解。“因为我这两科学得不好,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不理想,老师一周要来三次,剩下的几天我还要复习别的科目。”小徐说,这样算下来,假期里基本就没有放松的时间了,但她同时也告诉记者:“就当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吧。”

调节生物钟,舒缓紧张

北京一所高校的张老师认为,考生要确保复习的高效率,首先就要确保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夜间的充足睡眠。如果调整不好生物钟,会有白天困而晚上精神的“倒时差”现象,会导致考场上因精神不集中而发挥失常。

他建议高三生寒假要为自己规划一个合理的生活节律,按时起居,规划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到紧张有序。平时由于学业压力过大,难以养成良好习惯,假期恰恰是一次调节生物钟的好机会。如果自己意志不够坚强,可以请家长帮忙监督。

理清“库存”, 查缺补漏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知识储备是必不可少的。假期恰恰是弥补个性需求的最好时机。建议考生不妨按照考纲的要求,重点分析一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是已经把握好的,有哪些掌握得还不够牢固,还有哪些至今依然搞不明白。特别是对后两种情况,自己准备在什么时段内,通过何种途径加以解决。通过整理“库存”,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完善。

复习要点

薄弱学科重点突破

李晓辉建议,高三生首先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大概判断,分辨出优劣势科目,同时针对薄弱学科在寒假期间进行重点突破。如果在假期中能重点解决2~3门薄弱学科,就能实现自己成绩的明显提升。

突破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可以对教材进行精读、集中突破做题,或者是参加一些校外培训,找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等。此外,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开始接触一些综合性试题,特别是文综、理综试题。但这种练习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每天拿出20%的时间来做就可以。

教材、笔记缺一不可

除了对薄弱学科进行重点突破外,其他学科的复习同样不能懈怠。考生应根据老师讲过的主要内容,对照考试说明、讲课的笔记、教材,三样内容,进行知识的复习。

知识的复习有两种,一种是重现,对照考试说明、看笔记,看教材,在脑子里将所有知识重新过一遍。还有一种就是进行整理,按照学过的东西把自己想法加进去,构建一个知识体系。相比第一种方法,知识整理可能要难一些,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操作,但知识更新上必须要做的除了看书,做题也很重要,通过练习加深记忆。李晓辉建议,学生在复习时应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假期中除了个别想突破的学科外,尽量不要找难题去做。

篇5

高三,基本上被分割为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最后冲刺和最后调整期几个阶段。由于学校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设置的复习阶段也略有不同。但大体进度是差不多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些不同阶段的角度,具体看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1把握一轮复习,攻克基础能力关

一般来说,一轮复习的时间是最长的,也是最细的。这是成绩能上一个大台阶的最有利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这样较为轻松地超越别人就不容易了。

在这个阶段,考生应该把“攻克每个知识点”作为自己的目标,然后想办法去把这个目标实现。要知道,老师在讲授的时候,往往是依照班中中等学生复习进度来安排自己的教学进度的。倘若在这个阶段你觉得“简单”,那么你就可以在把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完成好的基础上,加大难度进行训练;倘若在这个阶段你觉得“过难”,那么你就应该尽可能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跟上老师的进度。在这个时候,只要能够保证自己跟得上大部队,那就达到了目标。

在第一轮复习中容易出现一个问题:考生一看书本就明白,教师一引导就会,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否则第一轮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差。

当然,在高考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考生还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①畏难

在高一或高二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没能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个学科掌握牢固,从而出现弱科的情况,考生进而会对习题或学科产生恐惧和畏难心理。就要抓紧时间和老师及同学进行沟通,请他们帮助自己调整好心态,跟上整体的节奏。另外,考生也要积极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毕竟这是第一轮复习,只要努力,补上弱科绝不是一件难事。

②缺乏阅读

阅读缺乏症主要表现为考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欠缺。近几年的高考显现出一个趋势,考题的文字量越来越大,而答案的字数却越来越少。这就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想看,无论自己的知识多么牢固,无论自己解题能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把题目的要求搞清楚,那么答的任何内容都没有意义,这道题目也就不可能得到相应的分数。

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边阅读、边思考、边做笔记,通过眼、口、脑、手等器官的协调,在阅读的同时提高思维、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③信息提取能力不足

课标改革以后,无论是哪个科目,综合性大题都越来越多,而这些日趋重要的综合性大题却成了很多学生的梦魇。

解题的关键是信息的处理,这包括通过审题获取有效信息,明确考查意图;通过思考整合信息,即把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最后还要准确输出信息,把答案落实在试卷上。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2重视二轮复习,突破综合能力关

经过了一轮的复习,考生对自己高中所学知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也能够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脉络。通过这些知识脉络,考生就已经可以解答高考中的中档题了。所以实际上在二轮复习阶段,考生的解题能力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

进入高考第二轮复习,考生应该树立以下目标:

①重拾遗忘知识点

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②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务必要准确合适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考生对自己的复习进度能够有一定的规划和总结,并随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更具体的,我们需要订立一系列的复习目标,比如,9月完成什么,10月完成什么……甚至可以详细到9月1日完成什么,9月2日完成什么……我们的复习进度就是实现这一个个阶段目标的过程,只不过我们把这个过程细化了而已。这部分计划,务求详细,因为只有足够详细的计划,才可以保证我们在漫长而枯燥的学习中因为不断的实现了我们的目标而拥有可持续的学习热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制定一份具体的详细的学习计划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以日计划为例)

高考备考时间真的很有限,最合理的计量单位就是“天”。从现在算起,整个高考备考时间也仅仅只有200天不到。那么,在每天的复习当中,我们究竟该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我们可以把每天的复习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校与老师同学一起复习,一部分就是在家自由复习。在校复习可能更多地需要配合老师的复习进度安排,而在家,就需要自己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规划。

(1)最佳学习时间先学哪一门

最佳学习时间应该依据科目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于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来说,最佳时间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倘若你的弱科是需要大量记忆的,那么就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留给这些科目,因为你能够迅速记忆并掌握这些内容。

(2)最佳学习时间学习几科合适

有些同学是这样做的:因为现在的高考一般来说分为四大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或理综。这些科目在校复习的时候不见得都会涉及,如果在校时主要复习的是语文、英语和文综,那么你在家复习的时候就应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全力以赴地去复习数学学科的内容。这样既保证了每科都有比较充足的训练并且时间上也不会过于零散。

也有同学是这样做的:除了在校时间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之外,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学科主题。倘若今天定的是数学,那么今天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来做数学题,保证持续的记忆冲击。这样的做法对部分同学来说十分有用,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长时间复习一科会非常容易疲劳并感到枯燥。

(3)不要延长最佳学习时间

在复习过程当中,要注意劳逸结合,用一张一弛的原则来安排我们的学习生活,把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这样往往能取得满意的高考成绩。

4计划赶不上变化,谨防高考复习进度上的两大误区

除了在复习进度上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劳逸结合之外,同学们在备考阶段还要特别关注两个容易陷入的误区。

(1)误区零碎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利用好这些零碎时间的同时,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特点和习惯进行自我分析,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拿出一小段时间来放松身心,以换取整体的高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误区二:复习计划越具体越好

篇6

孔教师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首先,我要明确一点,比起学习精神而言,学习方法本身就是下位或者说是次要的东西。学习精神就是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饱满的自信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经验讲话范文,请您阅读!

学习经验讲话范文1学习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就是上课听讲和课后完成作业。是否需要预习和复习因人而异,但认真听讲和做作业是绝对必要的。

对高中生来说,不要指望高一、高二能够简便度日、得过且过,高三发奋图强一年就能考上十分梦想的大学。这样的事不是没有,但在大部分人身上都不会发生。不要拿自我的前途开玩笑。

聪明的同学不要自恃智商高,而不肯下功夫。要明白勤奋能够弥补智力的不足,智力却很难弥补勤奋的不足。最聪明的人不是在智商测验中表现最出色的人,而是最能把握自我的人。

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上课时间是刚性的,学生自我能控制的主要是晚上自习的时间。而晚自习一般主要用于做作业。每一天要完成的作业有若干项,要学会根据其重要程度做出适当安排,将自我状态最佳的时间段优先分配给重要的作业。

那么何谓重要的作业?我想大致有如下几个确定标准:

1需要思考的作业重要,机械重复的不重要;

2新课讲完后的第一次巩固性练习重要;

3典型题重要,偏题、怪题不重要,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题海中。

此外要利用好零散的时间。五分钟、十分钟干不了太多的事,却也够背一些英语单词或一段文言文。

二坚持精力是很重要的。晚上的自习时间要集中精神,提高效率,不要对着作业走神或者做作业时听音乐、看电视。要关掉手机,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学习完毕及早睡觉。白天在学校时如果感到疲劳、困乏,抓紧课间或午自习时间小睡片刻,对恢复精力有很好的效果。

三不要随便买参考书。若实在有此必要,最好咨询教师的意见,选用一种质量高、信誉好的参考书。对每一本参考书,不做则已,做了就要有始有终。不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参考书,更不要这本做三节,那本做两章。这样不仅仅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还容易养成浮躁的作风。高三学生要重视前一年的高考真题,这些题普遍质量较好,难度适中,对复习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树立“每份必争”的信念。考试时很多同学一但解题不顺利,就会产生焦躁、沮丧的情绪,轻易放弃得分的机会。其实高考绝大多数题都属于容易题或中档题。要冷静应答,决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得分机会。以数学解答题为例,即使得不出答案,也要尽量清晰地将思路展现给阅卷人,阅卷人会酌情给分的。

二掌握好时间预算。高考之前作模拟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是考生熟悉试卷结构,从而找到自我最佳的解题节奏。在高考之前,应当对自我的时间分配情景了然于胸。遇到实在超出自身本事的题,不要耗费超出自我预算的时间,要有全局观念。

三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要学会用学科术语表述自我的答案,避免使用俗语。解答题必须要有相应的文说明。到高三时要经常将自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做比较,发现思路中的不严谨或表述的不足之处。

四坚持卷面整洁。考试前要检查钢笔是否漏水,圆珠笔是否漏油,笔的颜色是否可能让阅卷人看不清楚。一笔潇洒的书法能够为作文增色不少。不仅仅作文如此,任何一道主观题,书写的好坏对得分都可能产生必须影响。能够不漂亮,但不能拙劣。答题时迹时大时小或排列得密密麻麻等问题都可能对成绩造成负面影响。提议笔迹潦草的同学及早练。

五尽量留出检查的时间。有的同学有答一道就对一道的本事,但大部分同学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要训练自我的做题速度,尽量为检查留出时间。以数学考试为例,交卷前至少要把选择和填空题检查一遍。这些题占的分值大、难度较低又没有过程分,出错是很可惜的。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无论如何也要把机读卡的填涂检查一遍,绝对不能出现因填错而失分的情景。

最终对明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提一些提议:相信自我,但不要指望自我会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已经很令人满意了。考前两个星期不要再做太多新题,重点放在温习自我过去的错题上,此时做题只是为了坚持应考状态。考前要调节生物钟和心态,不要给自我太大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万一考前失眠,不必着急,只要之前你没有开夜车,即使当晚只睡了两三个小时也不会对自我产生多少影响。

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期望对同学们能有所裨益。

对考生而言,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一头扎在题海中固然不可取,没有足够的做题量也很难到达梦想目标。天利系列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过挑选的模拟题以及历年的高考真题。这些试题普遍质量较高,并且覆盖面广,包含了大部分的题型,对高三学生备战应考有进取的作用。此外天利系列价格比较低,有助于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学习经验讲话范文2各位教师,同学们:

午时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紧张的期中考试已落下帷幕。在此,我们向在此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有显著提高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当然,每次考试,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同学可能在考试中发挥的并不尽人意,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你们以进取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来应对每一场考试,刻苦努力的学习,你们就必须能争取拥有属于自我的成功。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过去,这只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能被路边的风景或沿途遇到的荆棘耽误了自我前进的步伐。仅有展望未来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提议:

一、端正学习态度。随着初中学习难度的不断加深,我们的学习任务也日渐繁重,就更体现出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我想告诉同学们:态度决定一切,当你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时,学习就是一种痛苦。所以说,我们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并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欢乐,体验克服困难的欢乐,体验取得成功的欢乐。事实证明:这次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他们并不是比别人更聪明的人,而是在学习上进取向上,自觉性更强,主动性更大,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是他们思想上的胜利。

二、找到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七年级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多读多记,上课认真听讲。说到那里有些同学不免会感到奇怪,自我学习很刻苦,也很努力,成绩为什么就提不上来呢?我想绝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在此,我向同学们讲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和英语以及政治、历史、地理读和记是最好的方法,可是我提议同学们在记英语单词时最好是根据读音记,要记住单词的音、形、意。读音是很重要的,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读音规则,一般情景下根据读音就能拼写出单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要多记一些常用句型。在数学,生物能够运用举一反三,查错题等方法。总之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我的习惯和个性特点进行总结。

三、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考试成功的保障,仅有制定学习计划我们才能明确目标,有计划的学习。进入初中,学习方法与小学有很大不一样,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可能把学习搞好的。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需要两个明确的学习计划,一个是长远的计划,也能够说是我们的学习目标,给自我规定一个学习上的任务,例如下次考试的分数、打算进入多少名等。一个是每一天的计划,例如今日我应当掌握哪些知识,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等,这样学起来才会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升学习效率。

同学们,只要我们再接再厉,勤奋进取,顽强拼搏,我们就定能把自我的人生浇灌出最美丽、最绚烂的花朵,创造出更辉煌的未来!

学习经验讲话范文3今日十分高兴能够站在那里和大家一齐探讨学习方法,其实好的学习方法能为你打开成功大门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说拥有好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也许在座各位大多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但终点线在前方,没有人冲过那条线,就代表你还有机会第一个冲过去。大家应当都听自我的哥哥姐姐讲过高中二年级的学习重要性,高中二年级是最容易掉队的一年,也是最容易让人放弃的一年,所以大家更应当努力。

许多同学也许和我以前一样,此刻还抱着高三再去赶的心态,期望那时自我能够赶上去,那是大错特错。把高中三年知识全部集中在高三去学并且学好,那恐怕比买彩票中头奖概率还小。你以为你有买彩票中头奖的运气吗?那算了,你不用读书了,去买彩票吧!

所以说还是找个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的走向高考,下头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法:

语文、英语、物理、数学的学习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平时要用更多时间学习,最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坚持学,这些科的学习效果在短期内很难见效,所以关键还要自我能够坚持,化学和生物的学习效果相对见效快一些,只要用心学习半个月到一个月成绩便上来了,所以提议大家多搞一下那四科,化学和生物到高三好赶一些。

理综和数学在平时学习时要多做题目,不是盲目的去做,要有必须的目标,自我哪方面薄弱一些就从哪方面努力,做过的题目要弄明白,不要没弄懂就扔一边,那题目做再多也没用,关键要经过做题目去把没弄明白的知识点弄明白。

语文和英语就要平时多背一下,多记一下,还要多留意生活。当然,题目也要做,这两门学科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仅有积累量到达了,分数才会上升,所以应对这两门学科,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轻易放弃,要慢慢来。

在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自我所学过的东西进行一下复习,遗忘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问题,并且遗忘程度还与时间有关,所以我们要在自我只遗忘了一小部分时,就去复习一下,把记忆的部分补上来,这样才不会学习了后面的又把前面的忘记了。

学习的时间安排也十分重要,异常是课余时间。下头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时间安排吧!

每一天早一齐来,因为早上记忆力好一些,能够学习一下语文和英语,如果早自习是英语,那么能够利用早自习前的一些时间背一下语文,如果是语文早自习,就背一下英语,这样英语和语文的背诵都能够兼顾。吃完早饭到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也比较长,我们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一下生物和化学,这两科每一天学习一科。再就是中午的时间,这段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段时间进行学习物理、数学,还有做课堂作业,后面半小时就用于休息。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这是为午时更好的学习做准备,午时第四节课如果没做特定要求,能够学习半节课,然后出去活动半节课,因为此刻毕竟才高二,不能用自我的身体去拼,即使学习再行,在高三的时候身体垮了的话,你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所以在保证身体健壮的情景应尽量抓学习,上自主自习和上自主自习之前的一段时间就能够看情景而定了,自我需要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时候,能够做未完成的作业,复习前面学习的知识,就是尽量别去背,因为这时记忆力不好也可能打扰到别人,课间的十分钟就能够坐在座位上休息一下或者预习一下下节课的资料,也能够对上节课未弄明白的弄明白,毕竟趁热打铁效果会好一些。

我也经常考差或学习出现困难,开始时心中也只是十分着急和悲痛,常常问自我:我已经努力的学习,为什么还是这么差,而有的人学习时间没有我长,却每次考的比我好,为什么呢?每次都只是这样去想想,并没有从中去分析失败的原因,之后我渐渐发现只是这样空想,不付出实际行动是不行的,别人学习时间比你短却比你学的好,是因为他的学习效率比你高,所以我学会了从失败中找原因,去寻找适合自我的学习方式,尽量提高自我的效率,例如在高二上学期期考试时,我的名次是年级32名,考试试卷发下来后也不是去想如何悲与喜,只是把考试中的失误与不懂的地方用心去弄明白,只是不想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所以说学习是要思想与行动同步的,不能只是去幻想,这样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下头我把以上的方法总结为八点:

一、要制订学习计划并有完成计划的习惯;

二、有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要有课前预习的习惯;

四、上课要有记笔记的习惯;

五、有及时完成作业和练后积累错题的习惯;

六、要有课后复习与时常总结的习惯;

七、要多与教师、同学交流;

八、学习、生活要构成必须规律。

学习经验讲话范文4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十分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同学们一齐交流学习的心得与见解。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完全理解与消化知识呢?其实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就行了。其实说简单却又不简单,课堂上又有哪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不开小差,用脑子,用心去聆听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呢?上课,必须“寸步不离”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可能你一走神,一个新的知识点可能已与你擦肩而过了。

至于复习和预习,我反倒认为是次要的了,但并不是不重要。“温故而知新”嘛,其实我们每一天在做家庭作业时,就是对知识很好的复习与运用。所以我提议,每一天回家先把各科知识看一遍,把书拿出来读,然后在做作业。最终能够预习一下明天要学得知识。同时,我也想强调一点,读死书是没用的,我想没人想让自我变成书呆子。要注意劳逸结合,压力能够化为动力,但不能太大,适当给自我减减压。能够定一些关于学习的趣味报刊,让自我多笑笑,别整天塌着脸,心境好,学习效率自然高。前不久,学校举行了一场期中测验,相信还有很多人对这次的成绩耿耿于怀。我认为,考试分数、名次固然重要。但自我对错误的发现与纠正更重要。在你还在为某些细节扣了分而懊恼不已时,别人可能已经开始认识错误,努力学习了。这样,你已经被甩在后面了。我们必须要知错就改,不要一向纠结在卷面分数上。

每一次的考试,我们能够不和别人比,就和我们自我比,看看提高了没有,如果退步了,得想想错在哪里,下次要注意。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发现自我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虽然很漫长,但不能急躁,要认真走好每一步,步子不要迈太大,不然反倒会摔跤。宁可一小步一小步,稳稳地,脚踏实地地走。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总会成功的。

学习有苦,更有乐,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学习固然枯燥,但我们要学会寻找学习中的乐趣。期望大家能多看到学习欢乐、趣味的一面,抛开烦恼和不愉快,真心投入到学习中。

这些是我对学习的个人见解和提议,期望对同学们有帮忙,毕竟每个人的思维都不一样,只要每个人找到属于自我的学习方式,认真刻苦地学习。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必须能收获肥硕的果实。

我的演讲完毕,多谢大家!

学习经验讲话范文5亲爱的教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开心能够在此与在座各位分享我的学习经验。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小城镇里,我们开始上学了,开始奋斗,开始一点一点的往上爬,总期望能够攀越到顶峰,骄傲地抬起头应对一切。

在初二上学期期末,我在成绩上取得了较大的提高。那不是不经意之间的事,要的是自信的努力,欢乐的奋斗,那是长期坚持努力的结果,是经过辛苦付出而攒回来的分数。

在座同学们,你们是否在每一次考试的开始前,真正的竭力学习呢?在每一次考试中,自信而不慌地应对考试?在每一次考试的结束后,用心地反思自我并改善学习方法呢?

其实,一切的学习,方法仅有自我寻找,因为没有任何人比你更加地了解你自我。他人的学习方法只供参考而已。重要的是学习的心态,仅有打心里愿意学习、喜欢学习,才能够简便地学好知识。

学习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都是从学习中来。整个人类,无论是什么人种,无论信仰什么,无一不是走先求学后就业之路,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成为唯一的学习途径,这几乎成为人类生活的定势。

应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应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教育制度的一试定终生,使我们必须在学习单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唯有这样,才有出路,才有未来。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学习。

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单单要有进取主动地学习,还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在上学期末我能够取得优异成绩,更多的是心态已调整好。仅有自信的应对学习、应对考试,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我真正的水平,甚至是更高的水平。学会深呼吸,学会忘记那是一场严肃的考试,用一种完美的心态来应对这一切。相信:不可能是不可能的事。

学习方法重在适合自我。同一件衣服穿在不一样人身上有着不一样的效果。同学们,努力吧。在不久后的中考,带给我们的是更大的考验。奋斗吧,对得起自我、对得起父母,也对得起辛勤的教师们!

就算是昙花一现,也好过沉默下去。知了在土里沉睡了5年,也只为了鸣叫那一个短暂的夏天。这个季节,我们彼此约定好,更加努力的奋斗吧。

篇7

XX年高考成绩已经揭晓,我班喜获丰收:普通类本科上线30人,其中二本2人,三本28人;体育本科上线1人。

实践所悟:班主任是鼓风机,助燃学生的热情;班主任是充气筒,增添学生的豪气;班主任是导航仪,延伸学生脚下的路。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三九班班主任,高三班主任的担子是高中阶段最累最重的,面临高三年级下学期繁重的复习备考任务,既要认真高效组织好本学科教学工作,还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为人师表,注重身教,做学生的表率

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很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学生每天早读5:30到班,上午7:30进教室,一年来我坚持每天到校检查;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学习,我努力做到了认真备课、认真教学、认真做事。用我自己认真、严谨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所教育的学生。

二、关爱学生,注重沟通,做学生的朋友

作为班主任,我对自己的服务对象倾注了无限的热情和关爱。每大周主持召开《XX年高考我们在路上》的主题班会,关助每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及时化解学生们的困惑:董梦旭同学成绩起伏不定,原因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关爱不够;韩思琼同学情绪波动比较大,原因是本人比较任性母女缺乏沟通;张跃飞同学文综成绩很棒但自信心不足,原因是家庭兄妹多,经济困难------。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后,我耐心寻找工作的突破口,在学习上细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尽快提高了学习成绩。以此获得了教育的最大功效:确保我班在洛阳市一二三练中成绩稳步提升。

三、重视常规管理,建立班级良好秩序

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是保证高三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所以我十分重视常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督促,在管理上要严字当头,依靠规章制度,力求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因为学生学习紧张而放松对遵守纪律、做好卫生等工作的要求。实践证明,高三下学期抓好纪律、卫生、两操工作,不仅不会影响高考复习,而且这种一如既往的要求,会使学生感到严肃紧张、积极向上的气氛,防止产生懈怠情绪。

(2)深入班级,及时发现问题,让班规校规落到实处,本学期各项工作繁重,锁碎,但我仍然坚持做好每节课间深入班级,力争做到知道每个学生的状态,了解每一天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做好激励工作,坚持每隔一段时间,由班长或班主任做班级情况小评,以表扬为主,对学习上刻苦、成绩进步、遵守纪律好,劳动好,关心班集体,关心帮助同学等好人好事充分表扬,树立正气,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4)抓好班干部,使常规管理有人抓,工作有人做,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必须依靠学生干部,教师要放手让班干部工作,经常叮嘱、提醒、检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既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干部。班长王璐就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过,高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任务非常重,教师要体贴学生,费时耗精力的事不要布置给学生。要确保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四、重视学法指导,提倡科学高效备考

本学期,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使学生高效学习,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我抽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学习,阅读了关于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的资料,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如何保持考试的良好心理;如何树立自信心;如何进行考前复习;如何进行查缺补漏;如何从考试中发现知识缺陷等等。根据不同学生分别进行不同的指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例如:指导学生对各次模拟成绩起伏原因进行分析:

1、压力过大。因上学期大部学生成绩有较大的提高,考前担忧考不出以前的成绩,给自己过大压力,导致考试时焦虑过高,发挥不好。

2、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所降低。平时自觉性不够强,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不善于思考。

3、准备不足,方法欠妥。一些学生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喜欢做难题、怪题,抓不准重点。

4、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妙,过于自信,有骄傲的表现。

5、考试方式的改革,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

根据上述的原因,指导学生主要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改善学习行为习惯,科学调整各科学习时间。

2、改进学习方法,难题怪题少做或不做,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巩固和多次重复训练重点知识。

3、要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使自己过得既轻松又充实。

4、引导学生培养间接兴趣,对无兴趣的科目要采取“强化学习”的方法,有一种强迫自己成功的意识。

5、发挥自我暗示的积极作用,讲究“战略和战术”。战略:以竞争的精神去拼搏,抛开保守思想的束缚。战术:强科争优势,弱科保底线。

总结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有喜悦,也有教训,有不足。最大的体会是:只要有爱心,肯花精力、花时间,多学习,多摸索,工作就能会有成绩。最大的不足是对学生的错误处罚不力,致使有些错误不能得到很好的纠正,如班上个别学生经常出现迟到现象,而我的工作却一直停留在口头批评上,使之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高三班主任上半年工作总结(二)

本学期结合学校本学年的德育工作计划和高三年级的特殊性,不断强化“时时要管理、处处要管理”的意识,真正做到关心学生,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方面,主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集体意识教育、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加大教育管理力度,为高三备考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积极进取的备考氛围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水准。思想是行动的先驱。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应对高三学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理想教育:确定学习的具体目标,人生的大目标。

态度教育:敢于吃苦,敢于拼搏(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信心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为自己的人生作最后的拼搏。

2、利用好班级晨会的时间,设计不同阶段的演讲主题,“感受高三”、“阶段学习反思”“激情拼搏”、“爱上高三、爱上拼搏”等,既给学生吐露心声的机会,又在班级形成一个良好的备考舆论氛围,起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3、班级不同阶段张贴不同的标语口号,尤其每个月都设有“温馨提示”,明确当月的奋斗目标、奋斗口号、具体的备考内容和方向,对学生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从实施情况看,认真跟着老师走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建设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帮助学生形成高质高效的学习习惯

1、重申校纪和班规,强化学生的守时、守纪和责任意识,重点在无声走廊和肃静教室方面严抓严管,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课件零散时间的利用,到目前,已基本上做到了课间教室内肃静,每名学生都有事做,为创建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打下基础。

2、加强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法”的特点,依据高考形势的变化,结合高考最新形式,认真研究教学管理的新对策,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教育学生在突出语数外的同时,综合科目在应用和学科渗透上下功夫,特长科顺其自然。以各月的月考为契机,针对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各科特点细化复习计划。

(2)加强学法指导并对学生进行分类,实行分层推进。

(3)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学法习惯的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努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主动认知的能力。

(4)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养成一种互帮互学、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 结合月考,指导每位学生确立月奋斗目标,并制定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利用好学情档案及时进行总结反思,班主任每月都要结合学生的反思,有针对性的与每名学生进行一次笔谈。

(3)通过经常检查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纪律和考试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每天的语文、外语基础测试,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与掌握;通过个别教育和榜样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4、当好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搞好师生配合,建设一个师生和谐的班集体,为教学、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利用有限的活动时间,丰富学生生活。高三的学习是紧张忙碌的,为使学生乐学爱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及加强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培养。号召学生利用晚课间时间加强身体锻炼,为高三紧张的学习做好身体上的准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疏导及心态调整工作,本学期已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几名学生做了成功的心理辅导。

篇8

第一方面、在“复习计划、知识巩固、地理练习”等方面要突出“精”字。

一、学习计划要精。在复习最后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应该根据考纲和教师的要求,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地理复习计划:

1 复习计划要和教学复习进度相适应,不能脱离教师的复习而自行其是,另搞一套,这样容易造成复习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2 复习计划要明确的目的性,明确在一定的时段内要完成哪些内容,要达到什么目标;

3 复习计划要做到宏观与微观计划、阶段和即日(每一天的计划)计划相结合,并做到计划和目标日日清、阶段清,同时要严格执行和落实所制定的计划,不把任务往后推。

二、知识复习要精。从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来看,要想单纯依靠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章节的知识解答问题,是不大可能的,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复习要抓住重点进行突破:

1 必须通过对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总体把握,以及建构基本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全面认识和理解学科知识的主旨,进一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掌握地理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抓住地理学科的重点知识进行复习,不要追求面面俱到。

2 在前一轮复习和记忆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深挖知识的隐含线索进行知识联系,从而理清“点”上的地理原理,分析“线”上的地理联系,解决“面”上的地理问题,使地理知识体系更清晰、知识联系更紧密,进而达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和规律化。例如、在地理复习时,根据高考试题特点和考纲的能力要求,将地理学科知识的复习体系整合为以下几个专题:等值线图判读及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经纬网图判读及其比例尺运用、地球运动图判读及其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天气与气候要素图判读及其绘制、海洋与人类活动、水与社会发展及其中国的调水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地质地貌和生物土壤、资源和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社会发展及其中国的跨地区能源调配(如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人口和城市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区域发展及其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如西部大开发)、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高考典型题型分析与解法提炼。通过这些知识专题可帮助学生构建新的适应高考复习的地理知识结构,而在这种知识结构化的重组中,有利于熟悉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地理练习要精。从近年来的文综卷地理试题可以体会到,试题都以新的情境呈现出来,但许多学生觉得试题不适应,答起来不顺手,或者切入容易而深入难,得分容易得高分难,其实试题并不难,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复习不重视训练的科学性,练后没有认真思考试题的命题意图,没有细心体会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知识的呈现方式如何、知识的组合有何特点,而往往是学生在复习中容易陷入题海,误认为做题越多越好,反而出现了练得越多效果越差的现象。因此在最后阶段,不能过量做题,而应该选择符合考纲要求、难易适中的试题和典型的新颖题型进行精练,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解答和l临场演练,要通过这种有效训练来“练思维和练方法、练心理和练规范、练速度和练题感”,并在演练过程别来悉心领悟试题的知识价值、思维价值、能力价值,从中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认真感悟“提高思维技能和技巧”的过程和效果,以期从中受到启发和启迪思维,从而能够加深对考纲的理解,更加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的效果,这种动态、思辩、反思性的精练才可能达到节时高效的目的。

第二方面、在“知识的薄弱点(盲点、缺漏点、常错点)、思维障碍点、答题规范”等方面要突出“细”字。

一、消除知识的薄弱点要细。学生应该根据考纲的知识范围和自身的学习状况,结合过去的练习和试题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以及近来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细致地分析错题,深入地追根求源和反思错题出现的原因和种类,尤其要针对知识的薄弱点(盲点、缺漏点、常错点)进行有效的复习攻坚,以便及时消除和修补薄弱点。

二、破解思维障碍点要细。在复习中发现的错误和薄弱点,一定要进行细化分解,要针对自身“信息提取、运算能力、读图审题、知识应用”等方面的障碍,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判断,从而经过判断和分析、归纳和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对自身存在的思维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地破解。

三、讲究和纠正答题规范要细。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中,许多学生由于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规范而导致大量失分,为此,见于前车之鉴,在最后的复习关头,应该注重细节和注重答题规范,针对学生以往在考试中存在的“文字表达答不到点上”、“要点性答案之间逻辑性差”、“文字表达不能科学应用地理专业术语”、“错别字多,字迹潦草”等方面的问题,要进行规范性训练和整改,要在回答地理问题时,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并且应该做到“语言规范,表述思路清楚,书写要注意有条理,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第三方面、在“解题思路和迁移思维“等方面要突出“活”字。最后阶段,学生应该认真反思和归纳在思维方面的一些得失,特别是要对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进行纠正与培养:

一、要有意识掌握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复习中应该强化对地理问题的共同解题思路的梳理和归纳,并总结能够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能够做到活用、举一反三。如、等值线图是高考必考的常见图式,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总量线、等盐度线图、等PH值线图、等震线图等图形,而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应该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进行归类总结,以便掌握判读等值线的思维流程:明确和判断等值线所反映的各种地理要素;分析等值线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数值大小及排列方向等所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其递变规律;对等值线分布特征和递变规律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地理知识并利用等值线图反映的基本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篇9

内容提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非常有必要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结合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怎样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怎样利用集体讲座、心理训练、心理咨询、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把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本文所提到的一些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 自我调适 心理咨询 集体训练

一、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他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坚定而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他会在任何顺境中一路领先,也会在任何逆境中奋勇崛起,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代高中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高考考生资格的放宽,竞争日趋激烈。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两组数据:

在一次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对北京两万多名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如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团队工作等。本文主要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就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尝试。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注意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磨炼顽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在不同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采取讲座、心理训练、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以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的办法,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取得了显著效果。在2002年我所带的班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全班总平均分485.7,超出高考文科本科录取线61.7分,超出高考文科重点录取线23.7分。其中重点率70%,上线率100%(全校唯一一个全部上线的班),本科录取率87.5%,专科录取率97.5%均居第一。本科上线率和重点录取率居第二。其中,有2名学生上北大,2名学生上人大(全校有5名同学上北大,3名上人大)。吕尤同学以642的高分被北大人力资源管理系录取,与北京市文科状元仅差4分。我所教的政治属于文综的一部分,我班高考文综平均分190.4,居全区第一,高于区平均分23.5分,高于市平均分34.22分。现在所带的班在几次考试中均居前列,在各项活动中均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所有这些成绩与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和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清醒、客观的认识,能较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乐于接受新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主要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与初中相比,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学习方面,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加深,课程进度快。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交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住宿要开始新的集体生活,和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密切。第一次远离父母,还要学会独立处理很多事情。另外,考入九中的学生在初中大多都是学习的佼佼者,在工作上都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现在大家都集中到一起,可谓人才济济。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调适自我,给自己定位。

基于此,我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保健的重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随着高中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更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所以在高一第二学期我重点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在继续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交往中的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我还利用录音机、VCD、电视机、投影仪等多媒体电教手段组织了“学会生活、挑战明天”“意志品质助我成长”“我们在爱中成长”“ 我与责任”等大型主题班会,使学生深受教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渐渐地被调动起来,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我班不但在各种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大大增强,踊跃参加各项活动,表现突出。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心理的关爱和情感的交融。

通过探索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时间最长,最有利于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才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班主任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高二上学期时,高年级有位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休学。后来,为了让她尽快从心理阴影中解脱,回到学校照常学习,校领导把她特意安排到我班,希望我能从心理的角度帮助她。最初她对学习和学校都充满了恐惧,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十分不愿回到学校,不愿面对那么多人,不愿与同学交流。她从不主动说话,说话声音也很低,而且一直不敢抬头,显得十分羞涩。课间也不离开座位,看起来非常胆怯,眼神里夹杂着一些不安。几天后,她就请病假回家了,连续三天没有到校。在我和家长的交流中,我发现她除了有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外,更多的是心理不适。确切地讲是逃避现实,逃避生活,惧怕交往。当我了解到这些时,我果断地要求家长立即让她返校,并要求家长配合,坚持每天送她到校。同时我安排了班干部和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她的学习。我还经常与她谈心,在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开导她,使其逐渐摆脱过去那段生活所造成的心理的抑郁和自卑。当我了解到她曾学过长笛时,在班会上,特意把她的家长请来,专门为她安排了一个长笛独奏节目。事后,她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这么多同学面前吹笛子了!站在那里,我觉得找到了许久以前的那种自信的感觉”。其实,她没有注意到当时自己特别不好意思,吹笛子时脚后跟还不停地一掂一掂地。渐渐地,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性格也活泼了许多,经过半年的训练她已基本恢复正常,找回了失去的自信,最后考上了大学。

由于难以承受高二多门会考的压力,张xx同学“不想活了”,我不但和她进行了深入长久的交谈,而且把自己当时正在写的一本书的部分草稿拿给她看,那一段内容主要是告诉人们生命的珍贵和伟大。第二天,她把文章还给我,对我说:“唐老师,您放心,我以后永远不会自杀了!我现在才明白,那是多么愚蠢的事!” 在高考前夕,邢帆同学在交友问题上出现了困惑,怕家长担心,不敢告诉家长,就来找我谈心。黄梦同学在高考第一天数学考试感觉不好,当晚马上找我,在我的鼓励下,她如愿以偿被西南财经大学录取。王欣同学在一摸考试中由于过度重视这次考试,在第一门考试刚开始两分钟就“写不下去了”,在我的不断激励和开导下,考出了年级第四的好成绩。她对远在农村的家长说:“我的事你们就别操心啦。有唐老师在我身边,你们就放心吧!”在考上大学后,她还打电话给我,与我谈她上大学后的打算和计划,并征求我的意见。……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学生们早已把我当作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医生了。他们都愿意把心理话向我倾诉,有难过的事希望我与他们一起承担,有高兴的事愿与我一起分享。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难忘的日子!当中国人的奥运之梦终于成为现实时,我家的电话铃声响起。——是张倩同学打来的!我以为她有什么事,可只听她说:“申奥成功了!咱们同庆啊!!!”那时的我,已经成了她们的众多好朋友中的一个!

2003年春节我收到这样一个手机短信:“您觉得想改变自己的性格容易吗?您的学生的苦忠(衷)。”工作数十年,我常常碰到类似的求助,这回不知道又是谁遇到了难题?!是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还是刚刚新接的高一新生?于是马上我回答她:“想完全改变自己的性格不太容易,但你能根据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此外,要看你这样做有多大价值?若意义重大,则需要坚韧的毅力方可成功!” 同时带着探询的口吻问:“你是谁?再聊,祝愉快!”对方很快就回应:“我很倔强,上课不爱和老师呼应,不爱回答问题,不爱和同学沟通,所以什么也选不上,也不爱拉票,同学不了解我,其实我不错,想让别人了解我,怎么做?”最后是她的署名。原来是刚入高中半年的一位新生!她是一个学习很努力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期末,选“三好” 因为选票少而落选。也许还在为此事苦恼。因此,我告诉她,“倔强说明你有毅力,但那么多‘不爱’对你的发展不利,想让别人了解你就必须改变那些“不爱”,告诉别人你的想法,把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我相信你能做到!”

开学后,她变了很多,比以前爱说话了,有时也能听到她的笑声,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在一次活动中,我让每位学生至少写出一个你最感激的同班同学,并说出理由。我发现,许多同学都选择了她。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与她聊天。谈话中,她告诉我, “其实有许多事是自己刻意去做的。这是自己努力调整自我、适应环境的结果。”

我就是这样帮助一个个孩子克服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张维洁说,“我觉得您是天下最好的人,有什么事找您谈最合适。找心理医生,他不了解我;找我爸说,他会骂我。您不但耐心而且细致。有什么事跟您一说我就心里踏实了。” 现在学生们都上大学了,可是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或平时,经常会接到学生的短信和电话,或祝福,或谈心,我们无话不谈,无事不说。

3、加强集体训练和集体心理辅导

素质教育要求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班级讲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

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增长,都会受到积极、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精心创设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营造育人氛围,使优美的班级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班主任工作,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训练,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应试能力、理想教育等。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训练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把教育工作心理化,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长,树立自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高了心理素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在高二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良好心态对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在总结中把心态列为学习、考试成功或失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10

因教育体制不同,中国学生赴英国、澳洲、加拿大等国家留学,语言和专业课程很难直接衔接,很多中国学生需要先就读1年左右的预科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认清预科的本质,下面为您详细解读一下国外预科。

什么是预科?

预科就是读英语?预科是很差的学生读的?不少人对国外预科有很多误解。大学预科课程,英文一般叫做Foundatjon,最早是英联邦国家(主要是英国和澳大利亚)为解决国际学生适应该国教育体系而设置的一种过渡性课程,一般为1年,设置的课程比本科少,有一些课程专门帮助学生适应该国教育系统,例如如何写论文、如何演讲等。课程设计由国外大学提供,各科成绩毕业考试合格后才能读国外的大学。

预科的优势

(1)除了学习英语外,预科期间学生还要学一些大学预备课程,比如专业课基础知识,可以熟悉国外教学方法,调整心理状态,为本科学习打下基础。

(2)有家长担心读预科会延长孩子的学业时间,情况并不是这样。英联邦国家大学本科为3年,加上预科1年,年限与国内大学本科一样,而且国外3年制本科的课业量并不比国内大学少,所以不经过预科锻炼,学起来会比较吃力。

(3)到加拿大、爱尔兰念本科虽没有硬性的预科规定,但两国的名校入学要求都很高,且每年的竞争都异常激烈,国内高三学生即便成绩优秀也未必能顺利进入名校。先读一些高质量预科,能帮助国内学生适应国外教学、考核模式,发挥自身的学术特长,有助于进入名校。(范范)

如何挑选预科

(1)认清学校资质,办学质量有保证

有的预科只是语言培训,而真正正规的预科学校会在预科中渗入很多将来本科会触及到的计算机、数学或商科知识,为你进入海外本科学习打下全方位的坚实基础。另外学校的办学质量也需注意,最好选择办学时间较久、声誉较好,和海外多所大学有对接课程的预科学校为宜。

(2)全英文环境,师资雄厚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读预科,都要注意自己学习的英文环境氛围,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和专业。

(3)根据自己水平选择课程

学生选择预科课程应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切莫秉持盲目从众的心态,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请务必在咨询过相关专业的留学机构和资深教育人士之后,再做出慎重决定。

(4)弄清就读的预科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选择预科留学,一定要弄清就读的预科与大学之间的关系,认真甄别。如:完成相应预科学习,考试合格后是不是可以直接进入该大学学习,是否需要改变签证类型或重新申办等。另外,对国内机构开设的大学“预科”,也要确认其办学性质以及就读的“预科”对申请进入国外大学有何作用等。(德意)

各国预科大点评

英国

绝大部分英国大学有自己的大学预科。英国的大学预科管理规范,一般不会有任何问题。不过,需要注意的事,因为苏格兰的大学是4年制,其他地区的大学是3年制,所以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如果英文过关,可以直接进入苏格兰大学的本科第一年就读,不需要读预科课程。

澳大利亚

澳洲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自己的预科类课程。例如著名的名校,都有自己附属的大学预科,也很正规。近几年,一些澳洲的高校,也开始尝试直接接受中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其大学本科第一年就读,例如著名的西澳大学和麦考瑞大学等。澳洲的大学预科由于大部分是大学自己运营或者协助管理,一直都很正规,学生可以放心选择,不过,要问清楚该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进入大学,尤其是大学不同的专业,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加拿大

加拿大的大学是4年制,所以绝大部分都接受中国的高中毕业生直接申请和入读。如果成绩优秀(平均分85分以上)、托福80分(新托福考试)以上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大学本科一年级的课程。

美国

美国无传统意义上的预科课程,但有近似预科的桥梁课程,是指在入读正式课程之前,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一部分大学学术课程,为后续大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与通常的ESL语言培训不同的是,桥梁课程会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搭配一些学术基础课程。例如詹姆士麦迪逊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开设了类似大学预科的桥梁课程,完成以后,根据成绩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第二年学习。(综综)

如何选择及鉴别国际预科、国内预科及双录取?

所谓预科,就是大学基础预备课程,它是为那些不能满足直接进入大学本科学位生学位课程学习要求的国际学生设置。根据性质划分,又可分为国际预科及国内预科。

国际预科,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外读预科,依据国外的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通常是全日或半日制教学。英国、欧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部分院校都开办了自己的国际预科班,招收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入读。由于2008年以来,西方大学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加之这些国家的教育模式及体制的限制,因此近期其私立大学的国际预科屡屡出现倒闭、学生无法入读大学正规课程等问题。2009年澳洲数十所大学倒闭的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进入2010年1月,欧洲的国际预科又出现了学生无法进入专业学院继续学习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预科班由于受到其自身特点的制约,本身就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教育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出问题的学校全部都是私立大学的国际预科班,由此其缺陷及问题也是可见一斑了。

国内预科,则是指国外大学与国内教育机构含办的预备课程项目,教材仍以海外大学的英文教材为主,教学方式通常采用的是全日制、封闭式教学、辅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国内1年的预科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上达到适应国外大学学习的能力。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就读的国内预科是否为海外多所学校所认可,且由于是合作项目,因此存在着较多不确定因素。

譬如,欧洲的预科基本都是前半年语言,后半年语言加专业,具体学校可能会有安排上的不同。而英国则是所有国际学生在正式入读大学正规课程之前,都必须要读一年的预科课程。他们的共性在于,其预科班的就读与大学的常规录取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

美国大学作为全球教育的先驱,之所以没有设立预科,是因为它现有的双录取政策,已经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预科与正规大学录取之间的对接风险。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均需要提供英语成绩(托福或雅思均可),但是中国部分学生没有托福或雅思成绩,这成为申请美国本科或硕士课程入学的难点。为了帮助中国大陆更多的高中生(大学生)直接升入美国大学本科(硕士课程),部分美国大学推出了双录取项目。这就是美国大学双录取政策的由来,其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成绩,而不存在学分认证及转移的问题。

所谓“双录取”是针对无语言成绩或语言成绩弱的学生,学校发出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该校的语言中心录取通知书,另一份是该校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学生入学

后,先进入语言中心学习英语,语言过关后,无需另行申请,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本科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在通过美国的双录取项目前往美国大学就读语言中心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学录取了。

实际上,国外预科情况非常复杂,就读预科并不意味着可直接免试进入大学学习。有的预科只是语言培训,通过这样的预科学习不会获得学分,更不能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因此学生在选择预科留学时,一定耍弄清就读的预科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如:完成相应预科学习,考试合格后是不是可以直接进入该大学学习,是否需要改变签证类型或重新申办等。另外,在国内就读一些机构举办的预科项目,也要确认其办学性质,以及就读的“预科”对申请进入国外大学有何作用等。对于个别机构通过互联网等渠道的就读其“预科”可以免除外语考试及其他入学考试的信息,需要通过一定渠道认真甄别,不要轻信。

因此,建议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了解该国的教育体制,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及需求进行最终的选择。(芳菲)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利与弊

当今留学市场上,国内和国外的学校合作办学项目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眼球。在选择直接留学和“合作办学”的问题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都在争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下面从语言成绩、专业、国外院校排名、课程设置、费用、师资力量、毕业证认可程度、语言提高速度等方面对两种形式分析一下其利弊。

首先,国外院校的排名问题。在选择“合作办学”这一模式的优势就是相对来讲入学的门槛很低,语言基础差或是在校成绩差的学生都可以入学,因为需要在国内读1―2年的时间,所以在中文的生活环境下学习英文,可以有一个很长的适应阶段,如果选择直接留学,可能学习只是一部分,还需要解决生活、吃住行等问题,而在国内读“合作办学”的项目可以全身心地放在学习上。

“合作办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所谓的国外知名大学,极少的大学会完全接受在中国读1―2年再去该校继续读书的,因为师资力量、授课氛围、教学设备等都不尽相同;从宣传的角度,很多院校都是大力宣传和国外的某某院校有合作关系,但其实都是和某某学院的某个专业有交换生的项目,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国内“合作办学”的学校负责人都会出示一些国外私立院校的一些协议,在入学之前请看好,此大学是否有和国外大学合作的合同,一般学校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比如:合同在办公室,负责办公室的老师今天不在等等做借口。而且他们也通常会告诉你不要看大学的排名,那些并不代表其真实实力等,同时会极力推荐给你他们合作的这所院校,并告知你该校是最合适你目前情况的学校等等。

其次,语言提高方面。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很矛盾的地方,既希望孩子可以迅速提高语言水平,同时又担心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否可以适应,如果选择“合作办学”这条路,语言环境和直接去国外留学是没有可比性的,毕竟还是在中国来学习外语,这种学习环境和一些英语学习班差别不大,现在国内很多培训中心都是可以完全做到纯外教教学,可是这样读完1―2年后,很多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外语水平提高的并不是很多,而且对国外以后生活也没有什么帮助,对国外依然还是一无所知,这也是“合作办学”的弊端之一。

再者,毕业证的认可程度和师资力量方面,显而易见“合作办学”的入学门槛确实很低,对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讲,这也许是一条便捷的路,可是入学的门槛越低也就说明了学生的生源素质越低,整个学习氛围也势必受到影响:在国内读1―2年的课程,很多教师还是没有相关部门要求的一些资质,和国外教师的师资力量确实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近些年来,国内的用人单位对海归的录用越来越偏于理性,不再是一味的接受,而且反而会更加认真去核实,观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外正规大学的毕业生还是抢手的,因为他们是完全按照国外的教育体制完成的学业,经历了和母语是英文的当地学生一起毕业的道路,势必其整体的综合素质会高人一等,可是当其发现学生是通过这种“合作办学”的项目完成的学业,拿到的这种所谓的“2+2”或是“3+1”的文凭后,其认可程度是没有办法和直接留学的学生相提并论的。

还有,关于课程设置和费用等问题。无论是预科课程还是大专课程,大部分都需要在国外完成最终学位,但是学生在学完这一类课程后,往往选择的大学有限,如果平时成绩不好,余地更小。而且目前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也正在筹备组织中,也就是说没有一个规范的程序来规范合作办学的院校,所以很多合作项目管理都偏于松散、不够规范,很多合作办学都是合作制的,并非外方投资,所以当中方的资金不足时,就会出现撤资等风险。关于费用问题,很多国内的合作项目每年的学费均在人民币7万左右,这样的花费和直接在国外留学的学费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在国内花和在国外基本同样的学费,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对此有很多考虑。再加上这种国内的预科,认可程度就更低,对以后的留学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帮助。

最后,对于学生的签证和后期等问题。也是很多家长特别关注的一点。“合作办学”入学之前,国内的院校会承诺学生只要入校后,签证、后期安排都是由其负责,而这一方面其实是有很大的漏洞的,因为国内的院校都是通过留学中介来办理相应的签证业务,所以当出现签证拒签等问题时,学校一般会摆脱责任,让学生直接和中介沟通,可是一旦被拒签后,想要再签,一定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签证的通过率也会下降,一旦签证被拒绝多次,出国留学的梦想基本就破灭了,一般家长会选择两条路,一种是在国内找一个工作,放弃出国的想法,第二种是选择去其他国家留学,但是无论选择哪种途径,学生都要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国内这1―2年的时间白费了,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和家长本身。

终上所述,“合作办学”和直接留学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但是随着国内用人单位和出国孩子家长的日趋理智,国内很多教育机构也越来越意识到“合作办学”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越来越多的政策和法规将会针对这一问题出台,希望“合作办学”可以越来越规范,让更多学生和家长放心地选择自己出国深造之路。(黄颖)

澳洲留学预科解读

目前澳大利亚的名牌大学一般要求学生在完成预科后才可入读本科一年级,如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及昆士兰大学等。一般来说,大学有其自己比较固定的预科学院,但是如果学生在完成了A大学的预科后要转到B大学,也是可以的,只是存在再申请的程序。

预科入学的最低要求是完成国内高二的学习,雅思要求5.5分(单项5分),16周岁以上。预科的长度一般为8个月到12个月。目前许多学生在完成高二就选择去澳大利亚读预科,因为可以省下一年时间,早上大学。

许多中国学生和家长常常将去澳大利亚读预科和去澳大利亚的语言中心读语言混在一起。其实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1、课程时间长短不同

读语言的时间长短是根据学生自己的英语水平与澳大利亚学校要求的英语水平之间的差距来决定的,一般不会超过30周。一般是雅思成绩差0.5分,就需要前往澳大利亚读10个星期的语言。预科课程持续的时间往往是一年,包括两个学期。

2、课程设置不同

语言中心为学生提供的只是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学校的语言要求。预科的课程设置则不同,它不但包括语言的学习,还包括学生想学习的大学专业的相关课程。

3、入学语言要求不同

澳大利亚的语言中心一般要求学生要达到雅思5.0分的成绩才能入读。预科一般都要求学生达到雅思5.5分才能直接入读,雅思5.0分的学生可以先读语言再读预科的主课,个别学校的预科也会因为学生的雅思成绩高而让学生入读短期的预科课程。(和和)

俄罗斯留学政策宽松免预科直读研究生

俄罗斯教育部日前做出规定,有良好俄语基础的国外本科毕业生只要通过俄语方面的考试,可以不读预科进入研究生院系深造。

2011年俄语国家可供国内学生直接读研的专业有:俄罗斯语言文学、新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招生院校包括国立莫斯科大学(世界排名第7位)、国立圣彼得堡大学(普京、梅得韦杰夫总统的母校)、国立白俄罗斯大学(世界排名第47位)等。(萨沙)

高考之后预科成高中生加拿大留学主要途径

高考成绩公布以来,加拿大留学市场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到加拿大留学。除极少数同学直读加拿大大学外,加拿大留学预科、双录取以及转学分课程是近期高中毕业生进入加拿大大学最常选择的三种留学途径。留学专家介绍,为进入加拿大大学深造,大约50%的高中毕业生选择了留学预科;30%的学生选择了双录取:20%的学生选择进入加拿大转学分学院。

预科、双录取、转学分三种方式各有所长,针对不同人群。留学专家介绍说,加拿大预科是加拿大大学预备课程的简称,相当于加拿大高中最后一年的课程。适合于国内高二和高三毕业生选择。加拿大没有统一高考,国际生通过一年的预科,不但可以强化外语,而且可以学到一些大学基础课程,为今后进入加拿大大学做好铺垫。预科毕业后,学生通过相应学分即可进入加拿大大学。

而加拿大双录取课程是指加拿大大学针对报考学生发送两张录取通知,一张是该学校语言中心的录取通知,另一张是该学校的录取通知。双录取课程重点是语言,只要学生可以顺利在该校语言中心结业,便可直接进入被录取的加拿大大学。双录取课程对暂时没有语言成绩,又想尽快到加拿大大学学习的中国应届高考生来说十分方便。

高中生加拿大转学分课程主要针对高考成绩二本线以下的国内应届高考生,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高中毕业时课业成绩不太理想,或者希望到国外学院学到实用的就业课程,尽快就业i或者希望先进入可以提供转学分的学院,然后通过日后的努力再进入加拿大名牌大学。相比预科和双录取,转学分学院的进入门槛更低一些,它为学生的未来深造提供了多样选择。

留学专家指出,预科、双录取、转学分是目前国内应届考生留学加拿大采用的主要方式,几种方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学生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专家和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留学方式,从而确保加拿大留学过程顺利开展。(佳惠)

家长必读:高中生出国留学要“七步走”

面对国内高考的激烈竞争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双重压力,家有考生的家长们已为学子们做多手准备了。但如果选择国外高校的话,如何准备和申请国外大学,留学需具备哪些条件,如何规划并提早准备?记者采访了基石教育负责人庞凯先生,请他为高中生及其家长讲解。

出国读大学要具备三个条件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出国留学,但孩子出国上大学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些条件很重要。

首先,长远规划,慎重选择。家长最好能从学生的学习状况、职业规划与设计、国外教育资源的优劣等方面综合考虑,然后再做决定。申请国外的大学,还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情况,特别是申请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英语一定要好。

其次,经济条件是个重要因素。家庭现有及未来几年的经济收入是否足以支付孩子留学所需的基本费用,包括学费及生活费等,这应成为家长决定是否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学生出国留学会有很重的负担,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到法律禁止留学生打工的国家留学。近年来,国外留学的成本在增加,家长在为孩子报名时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

第三,学生素质是个必备条件。孩子是否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学习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较成熟的心智,这些都是保证高中生在国外健康成长和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的必备条件。从目前来看,部分学生选择高中毕业后出国,也有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完本科再出国,这样起点更高些,可申请国外的硕博连读。

高中生出国留学看这七步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想要出国读大学,但很多学生还不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去准备。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具体步骤为:1、分析自身具体情况;2、确定国家、专业、学校、中介后报名签约;3、提交申报材料;4、设计留学方案;5、准备签证材料;6、行前培训和心理辅导;7、出境和目的地接机准备。

庞凯表示,如果决定出国留学,接下来的规划和准备很重要,因为很多国家的出国签证相对复杂,需要提早至少一年进行准备,例如美国,特别是美国常春藤大学等名校的申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硬材料”,如留学美国,托福和美国高考成绩必不可少,冲击名校,优异的成绩很重要;其次是“软材料”,即申请签证时需进行多方面准备,例如综合素质的培养、平时定期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活动、申请材料的包装准备等,为签证顺利通过加分,以获得国外名校的青睐。分析实际情况确定留学后,就需要根据目标留学国家、学校、专业来选择适合和优质的留学培训和出国中介来帮助规划设计并提前准备。

庞凯提醒,决定高三后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盲目送孩子到国外留学,一定要确保孩子在国内突破语言、预科关,为直升国外正规大学做足准备后再留学;进入高三后平时要时刻为最后的顺利签证收集材料做系统全面准备,根据目标学校目标专业收集信息,准备个人材料,填写入学申请表,甚至留学目的、学习计划、个人陈述等,所有申请材料需要围绕申请学校和专业来展开。(风华)

自考、成教生留学英国:申请要求

自考或成人教育毕业的学生,英国基本上都认可其学历。英国的高校允许其免读预科课程而直接进入本科阶段,有些学校甚至还允许自考、成教的本科生、大专生攻读硕士课程。具有合格的TOFEL和IELTS成绩的大专生,可直接申请某些英国高校的硕士课程,否则需先修一段时间的语言课程或硕士预科课程。但是,由于专业知识上的差距,国内的自考、成教的本科生、大专生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时,需要在一年内修完8至10门研究生课程,往往比较吃力,因此要量力而行。

对已经拥有国内大专学历的学生,如果认为以前所学专业不是很称心,也可以选择更换专业,学习英国的本科课程。英国大学一般可以允许免去本科的预科课程,或从本科阶段的第二年开始,对于本科三年的英国学制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申请英国大学所需材料

申请表格推荐信(两封,英文原件,由老师本人签字),个人陈述(一份),个人简历(一份),语言能力证明(1ELTS或TOEFL,以提供IELTS为佳):大学成绩单:学位学历公证;资金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