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03:1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修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学管理 学分制 重修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and Thought on Retaken Teaching
under College Credit System
ZHU Haixia[1], CUI Yanjie[2], YIN Xudong[1]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Abstract On credit system mode, the traditional retaken manner constantly can not be normally implemented or the quality of retaken course teaching can not be assurances. The number of disqualified students and the retaken data of recent three semesters in a certain institute are inspected. After analysis on courses semester distribution, courses coding, and courses changing,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s result from the traditional retaken manner is pointed. Finally, some ideas are proposed on retaken system, teaching plan and courses library.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credit system; retaken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随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逐步实施,重修教学方式也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分制中的重修可大致定义为:当课程考核不通过,无法取得相应的学分时,重新修读课程。①相比学年制模式而言,学分制的重修模式增加了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同时在课程安排上,也增加了时间、地点、人员等资源冲突的概率。②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重修教学模式,不仅仅影响学生的毕业率,也无法保障重修教学质量。
1 数据分析
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多了许多的自主性和随意性。按照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学生不再有学院和专业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自行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③没有了学年制教学计划的束缚,可以跨专业选课,最终修满毕业需要的学分即可。但是,很多学生自主规划的能力欠缺,对课程没有做到先行了解,导致盲目选课。课程开出后就会出现兴趣不大、课程太难、先修课程知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直接导致课程重修人数的增加。
表1 某学院近三学期不及格人数
通过统计某学院近三学期的不及格数据看,每学期的不及格率都保持在20%左右。具体数据见表1。
每学期20%左右的学生不及格,这些课程即使参加下学期初的补考,通过率也是很低的。因为补考不计算平时成绩,只计算卷面成绩。参加补考的学生在期末计算平时成绩的情况下总分不及格,即使这些学生利用假期自学了,仅靠卷面分也很难达到及格。另一方面,即使补考及格了,按照《学生手册》规定,补考通过的成绩一律按60分记入成绩单。对于学位课程来说,60分无法满足学位条件,这些课程还是要参加重修。所以,每学期的重修教学任务很重,涉及到的学生面很广,重修在整个学分制教学模式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2 现有重修方式
根据《重修管理办法》规定,当学期开出的课程,学生都可以申请重修。目前的重修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2.1 跟班重修
跟班重修,是指学生在课程不冲突的情况下,选择重修课程。④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修,即参加重修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完全当作全新的课程来处理,跟正常课程一样记录成绩。
2.2 组班重修
组班重修,是指学生需要申请的课程跟自己本学期的课程上课冲突,则可以申请组班重修,申请组班重修的人数到达20人,则单独组成重修班。组班重修,要求课程的课时数要尽可能地接近原课时数,对课程的要求等同正常课程。组班重修的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课程冲突。
2.3 插班重修
插班重修,是指无法达到组班重修要求20人的课程,将学生插入到某一教学班里面,该课程跟其他课程冲突无法参加重修课程,以自学为主,最后跟该教学班一起参加期末考核,成绩以卷面成绩记录。
2.4 自学重修
自学重修,是指部分课程因培养计划变更或者专业开设变更导致该课程将不再开设,同时也无法用其他课程替换,由学生提出申请,自行学习,最终单独出卷安排考核。以上四种重修方式以互补的形式基本覆盖了全部的重修学生。
3 原因分析
虽然,在重修方式的设置上,校方已经充分考虑了各类情况,并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可以参加重修,从而保证了基本的毕业率。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能真正参加课程全过程学习的学生很少。图1中给出了2013-2014秋季学期某学院各重修方式的人数分布。
图1 2013-2014秋季学期某学院各重修方式人数分布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47%的学生可以参加课程全过程重修,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还是以自学的方式进行重修,也就是学年制的重修方式,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修。对于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3.1 各学期课程分布不合理
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大部分的必修课程分布在一年级、二年级,每学年需要完成的必修课程学分在40分左右,课务量繁重,再加上必修课的要求严格,课程通过率相对较低。从图2的分布情况来看,各专业的前两年的任务比后两年要重很多。即使后两年还会加入选修课的学分,但是选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率在18%左右,而必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率在76%左右。所以,教学计划在学分分布上存在不合理性,⑤会导致重修无法正常实施。
图2 某学院四年必修学分分布情况
3.2 课程编码不规范
课程编码作为教务系统中区分课程的唯一编码,其规范性非常重要。因存在不同的编码规范和体系,导致系统中的同名课程存在不同的编号。⑥在教务系统中申请重修时,系统自动根据课程编码匹配可以申请的重修课程,学生会因为课程编码不一导致无法选择重修。
3.3 课程变动问题
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不同,导致部分课程在低年级不再开设,如果有学生需要重修,就无法跟班。专业必修课程因为一般都是学位课程,或者是专业基础课程,变动较少。专业选修课程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每年做出一定的调整,被淘汰的课程就无法重修。
因课程编码不规范和课程变动问题导致的无法重修的课程占了每学期重修课程的很大比例,以2013-2014春季学期某学院的重修数据为例,可以正常报名的为154人,无法正常报名需要手工辨别的为118人,占总人数的43%。因此,这两个原因便成了重修无法正常进行的主要原因。
4 几点建议
4.1 制定合理的重修制度
4.1.1 不及格的必修课程直接参加下一年级的班级学习(跟班学习)
从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必修课主要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组成。通识教育类课程一般没有专业性,大多是英语、数学以及两课类的课程,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学科基础课程大多数专业核心课程,更改的可能性也很小;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技术的基础课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类课程会有小部分变动。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必修课的总体课程变动很少,很少出现不及格后课程不再开出的问题。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必修课程不及格,需在课程再次开出的时候参加选课,全程参加学习。如果当学期正常的课程比较多,像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指导优先修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可以适当少量选择。
4.1.2 不及格的选修课程不要求重修
选修课程本身就是学生选读的课程,只要满足毕业要求的学分即可。这部分课程一般是技术性的课程,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这部分课程的变化很大。大多数情况会造成需要重修,但是课程不再开设,导致无法参加重修。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再次选读同门课程,前提是该课程再次开出了,或者选读其他的课程,这些都应该由学生自行规划,或者学业导师指导下选择,不应该形成对学生的硬性规定。
4.2 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既然实施了学分制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学计划的制定也应该符合学分制的要求。学分制的主导思想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规划学习计划。学分制教学计划应该减少对学生选课的约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增加课程库中选修课的课程数量。同时减少各学期所修学分的限制,让学生可以自行规划自己每学期需要完成的学分,甚至学分制允许学生在修完所要求的毕业学分后,提前申请毕业。选修课比例的提高,就意味着必修课的比例降低,参照上面的重修制度,就会大大降低重修的总数。
4.3 建立合理的课程库
现有的课程库中存在课程名称和课程编码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情况,对学生的重修选课造成了很大影响。高校应该建立合理的、编码方式统一的课程库。制定统一的课程编码和课程名称命名的规则,并严格按照该规则来实施,逐步优化课程库中的数据。
5 结语
无论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上,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教学模式都存在很大差别。在实施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同时,应该制定相对应的重修方式,充分体现学分制思想,并让重修教学能够常态化地实施。高校推行了学分制,就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改变原来学年制教育思想。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并寻求最适合高校自身的,最有利于学生的学分制教学模式。
注释
①②鞠宏军,王长利.大学生重修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19).
③ 吴春胤,孙凌洁,刘继红.浅谈高校完全学分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④ 王金兰,刘培生,李宇辉.高校重修制度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篇2
关键词 学分制 医学生 教学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终身教育观念的日益强化,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具备较强知识扩展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面对21世纪医学发展及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学分制管理是医学教育与国际化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医学院校实行学分制势在必行。
1 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学分制是19世纪兴起于美国的教学管理制度,20世纪初引入中国。学分制的基本特征是:自主选择学校类型、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它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的特点,所以受到各类高校的普遍欢迎。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着重强调专业知识,对于如沟通技能、协作精神、敬业精神等实际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能力训练却相对薄弱。而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来反映课程地位和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分决定是否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弹性代替刚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过渡体现的是一种办学思想的更新,需要全新的办学理念来支撑。这种理念应结合于学分制管理模式,充分体现通识性、人本性和创新性。由此,“学生为本,关怀发展”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使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实施有了较为充分的理念支撑。“人本思想”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中的体现为:一方面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创造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学会做人,确立诚信、友善、智慧、责任等社会品质,学会与人共处,能够尊重他人,有平等待人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与人交流、合作、组织的能力。学分制即是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学习潜能的教学管理制度。
2 我校实行学分制管理的现状
学分制教学管理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调动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科间的渗透融合及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使学校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它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模式,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福建医科大学自创办以来一直沿用学年制管理方式,近年来经过对学分制管理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从2005年开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00五年第二十一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了《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对医学各专业新生实施学年学分制的管理,目前学校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2.1 课程分类与学分确立
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二大类。必修课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应当修读的课程或教学环节。选修课是指为加深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面、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应取得所有必修课学分并修足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方能毕业。采用平均学分绩点(GPA)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2.2 实行弹性学制
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设有四年制、五年制、七年制三种学制。各类学生均实行学年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最长在校年限――四年制不得超过其学制二年,五年、七年制不得超过其学制三年。
2.3 课程考核
学生应参加各自修读的课程的考核,考核及格者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考核不及格者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必修课和指定选修课不及格经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者应当重新学习。任意选修课不及格者可重新学习,也可改修。重新学习或改修后考核成绩合格,即取得相应学分。
2.4 编级
每一学年末根据学生未修读与不及格的应修课程学分之和占其相应学年学分总数的比例,按照《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给与编入下一级,并向学生和家长提出学业预警。
2.5 退学与试读
学生一学年中,必修课和指定选修课不及格学分数达到所修课程学分的三分之二及以上者或者在规定最长在校年限内未取得的学分超过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10%者,予以退学。因成绩原因作退学处理的学生可由本人申请,经所在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后给予一次试读机会,编入下一年级试读,试读期为一年。
2.6 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应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统筹考虑,整体优化,增强人才培养模式“通”的程度,为学分制“活”的管理奠定基础。因此应涵盖学生在校期间课内外、校内外的全部教学活动,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外综合教育计划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分别规定相应的学分,让学生自主选修。
3 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局限性
学分制改革在理工科院校已试行多年,并取得成功的经验,然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及医学教育的独特性与学分制的要求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致使学分制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也使得医学教育学分制改革难以深入开展。
3.1 选课的局限性
由于医学课程体系庞大,课程学时数多,实践性强,课程的相关性、逻辑性极强,学制也较长,导致绝大多数医学课程均为必修课程,学生选课的范围受到局限。而且学生选课的功利性比较明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偏少,选择容易通过考试的课程较多。
3.2 重修的困难
医学生周学时数多,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有限,绝大多数学生均采取自修或间断性听课的方式重修,且参加重修考试时本身也要参加期末考试,从而增加重修学生的压力。
3.3 教学管理的困难
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弹性学制、重考、重修、缓考、免修等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给教学任务安排、选课、课表安排、考试安排、教学实践等教学管理各环节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教学管理混乱的状况,也增加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招生人数、专业方向的增加导致的各专业培养计划的细化,教学场地缺乏也给教学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3.4 师资的局限性
传统的专业设置较少有学科交叉,导致教师在狭窄的专业通道内授课,对本专业产生依赖,无法讲授多门课程。而学分制要求提供大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内容上要体现学科间的交叉与综合。而对于临床教师而言,随着临床实习人数
的增加,教师精力被分散,规范化临床示教和临床查房制正在淡化,重医轻教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忽视了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也禁锢了医学临床实践性学分制管理的深入开展。
3.5 学生管理的难度
学分制是针对学生个体设计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以课程和专业定位,但是学分制对于勤奋、自觉的学生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 对策思考
针对我校学分制管理实施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我们重阅文献,访谈相关人物,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转变教育观念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强调专业对口,学校尽可能地把专业知识教给学生,不注重发展人的主动性。在现今社会发展体系中,这样的人才已经不适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把教育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而不是“教’,上,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要从各个角度加大对学分制的介绍宣传,使各级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对学分制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全面发挥学分制的优势。
4.2 继续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
建立以医学核心课程为基础的指导性教学计划,确定核心课程,增设人文科学和社会医学领域的选修课程,开设有助于发展医学生个性和专长的专业选修课程等。总体考虑在教学计划中减少必修课门数,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加大选修课程的开发和更新。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4.3 打通校际通道,实现跨校选课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当打通校与校之间的壁垒,地域相近的学校可以互开选修课,学分可相互认可。本校无条件开设的选修课,允许在相邻学校选修,学分回校得以承认,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院内部,各院系之间更应做到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打破专业、年级的界限,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课。
我校新区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的福州大学城,大学城共有7所邻近的高校。大学城内的各所高校应全面推行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建立开放、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推行各校之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所有课程在师资和教室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都应逐步对外开放。学生在教学计划内进行的跨校选课按学分收费,费用不由学生另行支付,而是由学生所在学校进行校际结算。各校举办的名师和著名学者的报告或系列讲座,应向其它学校开放,允许学生跨校选听。
4.4 加强教务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加强“选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现代化计算机教务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加强配套环节的建设,对学分制进行规范,建立三维立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监控教学和教学管理等全过程,保证教学质量。
4.5 加强师资培养
学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师资培养制度,用政策组织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多开课、开新课、开好课,有目的地在交叉学科方面培养教师。学校有了大量复合型的教师就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授课的“供应量”,实行真正意义的学分制。
4.6 建立导师制
篇3
一、学分制是适应社会要求的必然体制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从现代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颁行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也可以因为其他原因暂时中断学业,分阶段完成学业。它参考学年制教育所要求的年限,但不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允许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也可以延长学习期限,推迟毕业。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有效地、因人而异地分配受教育时间,能降低产品的成本,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利的。
二、高校建构学分制的必要条件
1、开设足够的选修课
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它的最初形式是选课制。当时的美国工农业生产总值迅猛递增,并终于跃居世界的首位。经济的腾飞,对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多样化,传统的古典教育很难适应广阔的高级劳动力市场需要。寻求与发达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级劳动力培养方式,成为当时美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趋势。而寻求适合我国教育特点,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是当今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点。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特色。学校必须开出足够的选修课程,选课的主动权在于学生,鼓励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与自己的志趣爱好选课,这样,课程的吸引将显得特别重要,由此带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那些枯燥、乏味、空洞无用的课程将在学生的选择中失去生存价值而被淘汰,而那些具有科学性、高质量的课程将在竞争中产生,从而推动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2、以学分制代替学年制
教学计划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而制定的统一课程管理,也是为保证教学质量而制定的规范化管理。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单一学科知识面窄的弊端已暴露出来,目前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必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知识面,强化能力等等。学分制的弹性学制正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它的教学质量是以学分代替学年,即不是以学习年限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量,而是根据各门课的学分来衡量。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普及发展,面对参差不齐的高校学子,实施弹性学制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要求,允许学生加快学习进程,提早毕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给予重修,直到学生修完此课程学分为此。
3、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实行学分制必须要求计算机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学籍管理的任务繁重,内容丰富且涉及面广,它是一种多样化的、交叉的复杂教学管理,各类数据的处理量会大量增加。因此,学分制的管理必须以现代化管理手段来完成。
三、实行学分制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龙头
实施学分制的教学改革为龙头,促使其它方面教学管理与国际接轨意义重大。构建学分制的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考虑学生的秉性、天资,而采用“一刀切”的制度是很难达到教育目的。学分制的管理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自主选择课程,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免听或免修已掌握的课程,腾出时间学习其它课程,这样有利于快出人才。高校每年都能招收到一些素质较好、基础扎实的学生,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生刚入学就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学业情况,可提出免修课程申请,经系主任同意,安排免修课程的考试,如合格,则可安排插到二年级跟班听课。这种灵活的教学管理体制,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2、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发展
学分制的实施,关健是选课制,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选课方向。因此,课程的吸引将显得非常重要,从而带动老师在教学内容上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而那些枯燥、乏味的课程在学生的选择中失去价值而被淘汰,从而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3、有利于发展边缘学科、新兴学科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广,高校学科划分也越来越细。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相互交叉,从而产生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学分制要求把这些纳入新的教学计划,开设新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要求,社会的需求。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促进了文理科的交叉,把课程由纵向型改为横向型的一种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
四、学分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学生选课时往往避重就轻,避主就次,选择那些容易拿学分的课程,或往往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将来发展需要,盲目选择课程,专挑看似热门的课程,造成学习内容杂乱无章。另外,由于扩招的负面影响,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优秀的学生学有余力,而一部分学生却感到吃力,因此出现有的学生想拿双学位,有的学生为凑学分,避难就易,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为此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设立导师制,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结构,并根据课程类型进行分组,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知识的交叉和复合;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因畏难而盲目选课的现象。同时也规定每一学期选课的比例,导师要根据课程的设置及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
第二,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所占教学计划比例。要开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选修课是保证学生选课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即要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实现知识的广博性,即质与量的统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课、选修课、公选课所占比例大多为70%、20%、10%,即专业课所占比例偏大,而公选课所占比例偏小。这样学生所选课程有限,难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就须压缩必修课的课时比例,增加学生自学的空间,另外安排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开设专业基础课。其次,鼓励有专长的老师附设选修课或者允许学生跨校区选修课程,学校要承认学生在外校所修学分。再次,为保证选修质量,学校可成立教学督导组,随机听课,及时检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