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20:2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学年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学年学习计划

篇1

   新的学期,是我们六年级关键的年。在这一年里,我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首先,上课的时候,我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要力争把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全部消化;对于疑难问题,要不耻下问,先举手,后发言,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其次,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做到一丝不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也要按时独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语文课的课前预习。对于预习的课文,最少要出声朗读三遍,对于不认识的字、词、成语,要先查字典,把它认会,懂得意思;要学会给课文分段,用最简短的语言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总结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对于每篇课文的课后题,要先试着去做;对于课文和课后题,不理解和不会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书上划下来或记下来,第二天上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讲,还可以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

   第四,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热爱班级,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新的学期,保证不和同学打架。热爱体育锻炼,保证自己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篇2

1 .每天早上6:50起床,自己穿衣叠被,刷牙洗脸。我会好好吃早饭,7点半从家出发。

2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 .认真仔细写作业,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每天听读英语。

4 .写完作业后,自觉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5 .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一定弄明白。

6 .妈妈给我听写的时候认真对待,错字及时改正牢记。

篇3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山东省教育厅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全国知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组织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优秀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网站设计与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

三、指导思想:

根据考试规定、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网站建设的一般过程,掌握网站建设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网站建设中的常见操作。

3、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对网站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

4、了解flash动画特点,并理解flash中的基本概念和制作flash动画的基本过程。

5、熟练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flash动画的类型及其制作方法,掌握在flash动画中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素材的方法。

6、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7、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如下:

(1)、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各方面的有关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每天有针对性地复习,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练习,利用好课余时间。

(2)、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讲练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多学多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电脑技能。

(3)、对于出错的操作,不要只追求知道它错了,把它改过来就行了,不但要知道它错了,而且要知道它错在哪里,弄清错误的来龙去脉,保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强调上机前要先预习一遍,所谓温故知新,也许你在第一次没有弄清的问题,第二次接触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了。预习也可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来踏上社会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5)老师要做到对学生不偏心,对学生一视同仁。

篇4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上六年级了。冬去春来,这已是六年级的第二个学期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则立”意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计划对于一个人走向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也为新学期拟定了我的学习计划。

根据五下和六上两本成绩报告单老师给予看来我不是很爱表现自己,胆子不够大。因此,我的第一个计划就是努力做到大胆;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会课前将准备工作做充分,充分了也就有胆量和信心来表现自己,以致没有失误。第二个目标就是争取每次作业都能得优,每门功课成绩排名前三,为这个目标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实在不会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本我要反反复复阅读,将每个问题看透彻。为了巩固已学知识,在课后做一些练习,使知识掌握更牢固。在语文英语方面要多注意课外积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会有选择的阅读,广泛浏览各种书籍报刊,并有条理的做一些摘录,了解社会动态,让思想与时俱进。在每次作业时都力求字迹工整,做到“0”错误。第三个目标就是全面发展,在体美劳方面争取得到老师一致好评。

为了这三个目标,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目标。

篇5

摘 要:计算作为人们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兼备技能,其功能性以及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这一课题也同样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在对计算知识的学习当中教师备课就要有更加详细的教学策略和计划,力求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仅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措施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为薄弱,而计算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于课本上的性质、计算公式以及法则等熟悉度不够,运用起来容易出错;(2)在口算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练习,计算时间加长,费时费力;(3)课后没有对计算相关知识进行一次自我总结,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根据出现的种种问题,身为一名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在对以往学生的分析和总结中,得出了以下经验,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计算技巧的传授与培养

根据对小学生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教师首先就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技巧的传授与培养。计算技巧的传授和培养可以是教师在计算课程的授课当中进行板书传授,并且把技巧的使用方法以及由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并且通过对学生的随机抽取问答来检测学生掌握的大概程度,并由此确定接下来课程内容授课的深浅情况。针对学生疑惑的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力求达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技巧的目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小组进行计算题、计算技巧等内容的讨论和研究,把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以优带劣,在不断地谈论当中提高全班学生计算能力的总体提高。在交流当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疑惑,大家一起解决。当学生的讨论遇到盲点或者瓶颈的时候,教师在一旁辅助分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发掘计算的奥妙,潜移默化地学习计算的技巧。

二、基础知识要掌握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数学计算的公式、法t等也越来越复杂,看似难懂,但其实这些公式以及法则无不是由一定的基础为地基,然后一步一步地增加步骤,难度也随之慢慢增加。众所周知,不论是多难的公式,其运算的过程无非就是加减乘除,这也就充分表明了加减乘除就是所有公式的基础知识。其实,有时候学生的计算出错未必是公式法则等记得不牢固所致,而是因为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还不够熟悉,运用起来容易出现纰漏,而学生又没有重复检查计算题的习惯,进而也就影响了接下来的计算。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足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计算的习惯。那么,教师在这方面就要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计算的习惯。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可以分为几种:(1)养成每日计算的习惯。即便只有几道题,但是长期的计算累积下来也有一定的好处。(2)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有时候并不是学生的计算出了错,而是书写不够规范,比如把“0”写成了“6”,一个数字的差别,结果就大相径庭了。(3)养成计算题复查的习惯。复查,重复检查。要让学生养成做完计算题后进检查的习惯,检查可以减少错误率,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多样化的计算练习法

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基础知识进行稳固之后,或者课程的授课之后,教师一般都会布置与教学知识有关的练习作业让学生按时完成,在做题当中去重温知识点,提高计算能力。但是,小学生毕竟处于性格活跃期,对于作业的关注度很容易降低,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样化的计算练习法,把习题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以创新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的互动中进行计算,提高对计算的敏锐度和熟悉度。其次,在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就增加了,亲近度也同样会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度就会在活动的进行中慢慢地增加,在接下来教师的授课当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就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而言之,计算不论是对什么年龄阶层的人来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力的培养不能单单依靠临时抱佛脚,而是需要从小去培养。那么,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并且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上便是我对如何优化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进行的探析,希望能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闽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四年级,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全部都是PowerPoint可见PowerPoint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基本的操作和操作的技巧

重难点:基本操作

三、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下发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PowerPoint。

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作品。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第一课 我家住在大海边

第二课 海洋之星的自我介绍

第三课 多姿多彩的自我介绍

第四课 甜蜜的全家福

第五课 给全家福排排队

第六课 给全家福披上彩衣

第七课 啤酒花开

第八课 多彩的节日

第九课 我们一起来跳舞

第十课 直播青岛

十一课 看我七十二变

十二课 海洋之星预选赛

十三课 连线海洋之星

十四课 回溯一线牵

十五课 海洋之星总决赛

十六课 涛涛的礼物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2一、本班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已有一定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欠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继续加强。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能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授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4、班中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很扎实,对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所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这部分学生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在上机操作中可以帮助指导其他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后进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主要是由于上课爱讲话,不认真听课所致,这部分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要耐心引导,以达到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级上册,主要是“画图”软件的学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课走进电脑画室,让学生认识“画图”软件,掌握基本的操作;第二~第八课主要是通过画不同的图画来学习画图软件中各种画图工具及菜单命令的使用;第九~第十课是学生创作,学生可以利用掌握的画图工具自由创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软件,熟悉“画图”软件界面,掌握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创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3、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后进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其次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3一、情况分析

1、信息技术状况

信息技术装备的改善,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除低年级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外,中高年级已按要求开足开齐。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名称、计算机的应用及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学会了如何开关机,认识了键盘,并学会了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知道了部分特殊键的作用,部分学生还学会了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练习画画。除此以外,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计算机上机实习规则、计算机机房的清洁维护等教育,都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我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现特拟定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实施计划。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情: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同时对计算机充满了无知和好奇。我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四、四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四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总目标: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3、学会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并整理成库,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学会初步的文字输入方法,逐步提高文字的输入速度。

三、实施计划的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

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

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四、具体内容安排:

四年级主要学习内容:了解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中文版Win98基本操作。

点: 利用IE浏览器上网查找资料包括音乐、图片,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点:  了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利用WORD制作以及美化简单的文档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4一、本年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将继续承担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任务。经过上学期的管理,本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流程,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

2、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已有一定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欠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有形成,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待继续加强。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知识还是很有兴趣的,所以能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授后,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4、班中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很扎实,对于windows的基本操作比较熟练,所以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比较快,这部分学生可以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在上机操作中可以帮助指导其他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班中待优生情况。

年级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主要是由于上课爱讲话,不认真听课所致,这部分学生同时也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要耐心引导,以达到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

二、本学科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四年级下册,主要是“windows”的学习。这部分内容实用性非常强。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windows”,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自主创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3、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后进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首先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

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其次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

第二周

第2课编辑班级课程表

第三周

第3课美化班级课程表

第四周

第4课完善班级课程表

第五周

第1单元单元小结

第六周

第5课春季郊游邀交友

第七周

第6课聊聊春游定方案

第八周

第7课精彩瞬间群共享

第九周

第8课分享见闻用邮件

第十周

第2单元单元小结

第十一周

第9课小小蜗牛跑得快

第十二周

第10课小猫拜访好朋友

第十三周

第11课小狗参观猫咪屋

第十四周

第12课鱼儿水中自在游

第十五周

第13课海龟鱼儿水中戏

第十六周

第14课小小鼹鼠钻地道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5一、学生基本情况

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对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与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16课,分别是:认识word、word的视图与格式菜单、输入文章、插入符号、插入艺术字、编辑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文章的修改、文章的删除和移动、文字的对齐、文字的美化、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和文章、插入文本框、用word制作课表等、日历的制作、制作电子小板报、作品展示与评价。主要是文字处理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不强求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6)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印刷技术的发展;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

2、认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

3、了解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及字处理软件的发展过程;

4、通过浏览字处理软件的电子作品,感受字处理软件的制作魅力。

5、掌握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并且会统计文档字数。

会在Word软件中改变显示比例。

6、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

7、掌握在Word中修饰文字,美化文档的方法。

8、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的方法。

9、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方法,能编辑图文并茂的文档。

10、学习设置页面的方法,能自主完成或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制作精美的电子文档,版面设计合理、美观。

11、在计算机操作中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2、拓宽知识面,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13、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1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善于交流的能力。

15、进行爱护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育。

四、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

2、课程整合思想。

(1)与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 (2)与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

(1)语言的趣味化。 (2)内容趣味化。

4、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结合实例进行应用介绍。 (2)贯穿网络知识。

篇7

一、指导思想

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九年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全体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具有重大使命.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核心展开课程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经历,行使信息技术受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信息技术课程还必须从基础教育的特性出发,为打造学生适应信息化生活,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个性化发展的人生平台,进而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上机实习对学习计算机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是无法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学了也记不住.以"实例操作"展开教学内容,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加强上机操作,能够边讲边练,方便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果.当然,由于我校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农村,上机的机会很少,我在注重上机的同时,也要对书本中的重要概念做加强讲解。

三、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五、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并且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并不大,导致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六具体工作:

1.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灵活制定学习内容,上课以实践为主,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加大课堂管理力度,教育学生严格按照上机守则操作.

篇8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前言】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时幻化出的一片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翻译】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春雪》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首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篇9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初中物理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篇10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模式一、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器材不足及化学试用品的欠缺

化学实验依靠相关的实验仪器,辅助工具和实验用品完成,由于化学器材的不足及化学试用品的欠缺,在大部分中学里面,化学大部分都还是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在农村的中学中,这种现象就更是严重。化学实验器材不足使得一些相关知识还是以理论的形式灌输。由于器材缺乏不能进行化学实验,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化学实验现象就难以让学生接受和消化。久而久之,会大大削减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致使本来有趣,神奇的化学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化学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因此,要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必须具备相关的化学实验器材,材料不足的,相关老师应该努力申报购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

2.教师的实验积极性不够高

有些老师认为让学生尝试做化学实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假如在实验过程中不加注意,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部分老师对于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不积极。在本应该进行化学实验的课题上自作聪明地跳过了,或者索性把它改为理论课。实验的步骤,方法,原理等都按参考书上所说的灌输给学生,缺乏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利于坚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行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肩负祖国教育大业的使命,对工作付出最大的热情,才能感受到桃李满园的喜悦。

二、做好实验前的相关准备

1.在做化学实验前,应该进行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讲解

化学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基本上为六大类:即计量仪器、分离物质仪器、可加热的仪器、加热器、存放物质的仪器和其他仪器。初中阶段是刚进行化学学习的阶段,有很多学生对相关的化学仪器并不清楚,因此,我们还是有必要对这些仪器的维护使用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硬质玻璃管。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等需要垫石棉网加热。

2.化学实验仪器的检查和分配

在进行化学实验课前,我们应该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的进行对相关化学实验仪器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查看玻璃制品实验仪器,例如,试管,烧杯是否存裂痕,如有损坏,必须立即更换;查看易燃品,例如,酒精灯里面的究竟是否过多,是否会引起安全事故,酒精灯帽是否遗失;查看危险品,例如,浓硫酸是否密封,因为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没有密封,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3.安全常识的讲解

金属钠、钾、镁着火的时候,应该用干沙灭火。强酸,碱,强氧化剂,等会腐蚀皮肤,要防止此类物质和皮肤相接触,特别要小心的是不要让他们溅入眼睛内,如有不慎,应该立刻告诉老师并送往医院进行及时治疗。

三、以学生为主体

1.实验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化学实验的重点在于学生动手,引导其自行探究化学现象和原理。然而,在很多课堂上,虽然进行了化学实验,但却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观众的一个课堂形态。实验课上,老师在讲台调试试验实际,用品。然后按照相关顺序一一进行实验操作。遗憾的是,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学生能参与操作。学生们都是在讲台下静静地观看。有些坐得靠后的学生甚至几乎无法看到这个实验是怎么一回事。遮掩的实验也是没有功效的,说的更直白一点,这样的实验还不如不做,既浪费了实验材料材料,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亲手操作的实验才是有用的,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实验者一环节,我们更主张学生亲自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人参与。只有学生亲手去做了,才会有着更深的体会和感受,才能在操作的过程中运用到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动手分析思考并理解相关化学实验原理。帮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怪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实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相关的实验数据和解释,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有时是非常微妙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史迈尔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可见,观察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一切的发明,一切的知识都是细心观察事物的结果。只有善于细心观察食物的人,才能把握住事物的规律及原理,才能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例如,木炭在纯氧中燃烧,学生们就不能只注意到木炭燃烧时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还要善于观察到木炭燃烧时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混浊。这是因为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时有了新物质的生成,这种新的物质使得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混浊了。

3.多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即使是最终实验失败了,也不要让学生产生放弃的念头,同时在实验的时候,我们建议分组实验,这样既节省了实验的材料,又能让学生在小团队中互相学习,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更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学生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相关实验总结

做实验的目地就是为了得到更准确,更具体的数据。实验是一种直观感受,在做完相关实验后,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而不是让实验成为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在进行实验总结这一块,我们可以互换师生角色,分小组让学生上讲台解释实验原理和现象并解答相关实验问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让实验这一换环节在学生的头脑中既有直观的感受,又能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上讲台讲课,也会增强其信心,塑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