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14:1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室内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英语教学知识内化机制条件途径一、前言
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英语知识的及时内化,变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这样英语知识才能够为我所用。因此,知识内化是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英语知识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鼓励、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将外部的客观的知识转化为主观的内部知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根据以往的认知基础进行消化。本文主要从英语知识内化的条件以及英语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这两个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内化机制的问题。
二、英语知识内化的条件
1.学习材料方面应该满足的条件
学习材料的逻辑性是英语知识内化的客观条件和基础。学习材料是知识学习的基础,学习材料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知识学习的效率和结果。而学习材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逻辑性,也就是说承载新知识的学习材料能够建立知识的内部联系。同时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材料要有一定的联系。所谓的逻辑意义就是指学生范围内的有关概念与学习材料本身具有某种一致性,也就是说学习材料能够比较容易的被学生所理解。
2.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方面应该满足的条件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应具有适当的基础结构是知识内化的主观条件。即使有了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许多学生也不能够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应该具有适当的基础结构。只有当学生认知结构具有一定的基础,当学习材料进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时,学生才能够及时轻而易举地吸收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融为一体,变成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3.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必须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动性
如果学习材料具备了逻辑性,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也具有了适当的基础结构,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那么知识内化也很难进行下去。只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将学习材料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结合起来,旧知识才能够辅助学生更容易的吸收新知识。学生的主动性是知识内化成功的关键。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有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具有了学习动机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自觉地建立学习材料与认知结构的联系。
(2)要掌握一定的加工信息的策略。掌握一定的加工信息的策略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某种密切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更节省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英语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
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英语知识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传统的英语教学促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理解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盲点。这样的学习方式最终只能使得学生用来应付考试,对于能力的提高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知识并不完全是能力和素质,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许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能够通过英语四、六级或者是为了考研。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从片面的强调考试而转向强调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意志是不能够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教师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应该强调学生的职责。学生在享有一些权力的同时,相应的也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职业价值观。教师的基本职业理念应该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要时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具有消极的影响。因此,若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该转变课堂进行的模式,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预习―展示―反馈。在课前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促进他们自己先了解一下新知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点拨和引导。而在反馈阶段对学生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应该坚持一个理念:学生是主角。无论是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是在展示和反馈过程中,学生都应该是主体,是主角。
3.向学生提供有序化、整合化的教材内容
知识的内化还取决于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顺序呈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因此,适宜的有意义的教材知识结构是实现知识内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在准备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然后,教师应该在不改变教材内容实质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改造,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具有概括性、包容性。最后,教师再有序地呈现教材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统一起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目标。教师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林学;化学;教学内容;改革
化学是林业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常开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在1999年以前的教学中,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分为两期授课,各门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也得到了充分重视,但课程之间相互协调不够,两门课程之间有重复的内容。
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在林业院校建立多层次化学课程体系的设想。第一层次是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四门课程。理论课教学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适当拓宽知识面,简要介绍化学科学的新进展,特别是林业科学、生命科学中与化学相关的新进展;实验课以操作训练为主,以定量内容为主,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是中级化学,包括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中级化学实验、现代化学进展等若干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完成基础化学层次的学业之后,再继续学习中级化学课程,较深入地学习化学理论,并受到较严格的综合实验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多种仪器的使用。第三层次是有关学科的一些专业课程和某些研究生的课程。
这种改革的思路已经纳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即“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04-8) ”课题[1-3]。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就是这项改革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对原有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对教学内容作了较多的增删和重新组合,最终由北京林业大学拟定了教学大纲,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最近两年,我们在林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溶液、胶体、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溶液中的平衡及应用,重点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现代测试方法,只讲授电势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对仪器分析进行简单介绍。与原有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相比较,理论课讲授减少了约20学时,删除了晶体场理论、电子互斥理论等过于难深的内容。根据林业院校的特点,增加了生物无机化学简介、稀土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纳米材料等内容。
2 讲课中注意前后呼应,让学生举一反三
例如讲化学平衡时讲清多重平衡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则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溶液中几种平衡相互影响的问题。又如对滴定曲线,重点讲清酸碱滴定曲线,而配位滴定曲线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就不再详细讲授,让学生自己分析计算,自己绘制。在教材中,将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的内容安排在前后章,教学时结合在一起讲授。一方面将化学平衡的原理直接用于分析测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在遇到实际问
题时,如何综合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提高教学的层次与视点
例如讲授胶体时,提及宇航保温用品“轻如烟”的固体。讲gibbs公式时,让学生自己判断gibbs函数变与焓、熵和温度的关系,并判断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加深对gibbs函数变判据化学反应自发性的理解,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死记硬背。又如过去无机化学中讲杂化轨道理论,讲分子间作用力等时,基本上局限于无机化合物,现在则提及有机物的杂化现象,在讲分子间力时,把有机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也涵盖进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的完整性,了解到这些规律无论对无机化合物或是有机化合物都同样适用。又如关于酸碱平衡,过去重点讲授电离理论,介绍质子理论,现在将改为重点讲授质子理论,并用质子理论函盖电离理论,提高了学生的视点。
4 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确定
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南林学院和浙江林学院相关教师共同商讨,经过对以往教学内容的总结,新的教学内容和新教材的章节顺序确定为: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溶液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胶体溶液,表面现象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础理论:焓、熵、自由能,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三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有效数字,误差,有限
数据的统计处理,滴定分析计算,仪器分析简介
第四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液ph值计算,缓冲溶液,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第五章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曲线,酸碱指示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组成与命名,配位平衡,螯合物,配合物的应用
第八章配位滴定法:edta的性质,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元素电势图
第十章氧化还原滴定与电势分析法:条件电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膜电势,电势分析的定量方法
第十一章物质结构简介: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分子间力与氢键
第十二章生命元素选述
第十三章分光光度分析法:物质与光的作用,光吸收定律,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原因,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社会:化学和环境,化学和生命体,稀土与农林业,化学与纳米材料
与上一届高等林业院校合编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16开,约600页)比较,按以上内容新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其篇幅减少了约二分之一[4]。
5 改革实验课的教学
化学是实验科学。在教学改革的方案中,独立设置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不再是理论课的附属和验证。实验课以训练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主,增加操作实验和综合实验。实验内容较密切地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依照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基本操作的规范,适当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制备实验、常数测定实验和设计实验,压缩了部分验证性的试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要求学生从查阅资料开始,自己拟定实验方案,并提交完整的报告,这种训练方法,学生不再是按照实验教材“照方抓药”,而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来完成设计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不断修改完善, 学生的知识更宽,实验室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蔷蕾. 编写“面向21世纪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思考和体会[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1.6: 29, 55
[2] 陈勇智,廖建良,宋冠华. 生物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6: 117~120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文化内涵; 救赎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65-00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和探索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并于2000年正式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近30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界定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的内涵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意识和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传输来体现。它的文化内涵包括三个层面,即学者李艺所认为的“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时代变化。在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中,首先是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文化素养。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失陷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教师在经历了“豪情”和“困惑”的洗礼之后,已逐步趋于理性,开始转向“务实”。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所渗透或体现信息技术文化,但总体来讲,信息技术教学的文化内涵仍然缺失。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思想认识不到位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重视,这是造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缺失最重要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三是教师配备不优。
2.发展阶段不成熟
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历史源于1982年。1982年-1990年是计算机教育的实验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教育从无到有,初具规模。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知识和程序设计为主,学科知识体系初具规模。1991年—1999年是计算机教育成长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教育的特征是学科结构实现模块化,逐渐形成稳定的应用知识体系。
3.教师素质不适应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一方面,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文化素养,对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无从把握。另一方面,在现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真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素材,使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熏陶的较少。
4.教学方向不明确
一方面是疏忽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是重“知”轻“识”的功利化取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必须建立全面育人的教导观,改革教导评价机制,重视对教师的多元评价,既重视对“硬教学”的评价,也不疏忽对“软教学”的评价,既重视对显性目标的评价,也不疏忽对隐性目标的评价。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的救赎
1.进一步增强思想认识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引起重视,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文化内涵。我们很有必要将目光转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进一步构建教学情境
情境构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历史较短,所以学生人文素养情境构建就越发显得重要。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学活动场所、开放的活动形式和开放的学习评价,构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环境。
3.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同样经历了一个学习、思考、提高的过程。在学习钻研、互助合作、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使老师们也系统地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与能力,把自己融进了充满人文气息的现代信息技术中。于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前单一的教科书转向了现在完整的课程意识,不再以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而是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
4.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
一方面,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把信息技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表达的工具,在教学完Word的相关操作以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报刊,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过程认可了民族传统文化,并在完善自己作品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了解和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优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现代技术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素质,在教学中,引导与疏通相结合,渗透人文教育;最后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社会当中,我们都应该大力倡导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艺.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2..5&6
[2]林垂炳.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想教育[J]考试周刊,2010(31)
[3]江沛沛.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篇4
指导教师要把好试验方案的制订关,要学生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综合设计性试验或研究性试验的要求,制订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内容等,明确小组的分工,以免部分学生偷懒,方案要体现出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但是由于宣传得不够,做实验的学生不多。另外,我们实验室的其他仪器也实行了有条件的向学生开放,经过培训的学生可以使用。
四、结论
实验室应选拔责任心强、知识面宽和实验技能水平高的教师参加实验室开放工作。要对参加开放实验室的教师从思想和业务两个方面进行培训,尽可能地使他们成为本学科实验教学指导方面的多面手。为确保开放实验质量,必须对实验室的开放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例如仪器设备怎么保护、损坏怎么赔偿,实验报告怎么评定,学分怎么给,对于在开放实验室中取得重大成果怎样进行奖励等,仍需要拟订一些规定予以规范。在开放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教师必将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承认他们付出的这种劳动,教学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应予以认真考虑,否则将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学分制,对学生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或完成的课题设计,也要给予一定的学分。对于在开放实验教学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或学生,都应给予奖励,这样教师和学生才有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实验室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齐永钦.创新教育与高校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9-11.
[2]蒋剑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122-123.
[3]吕广红,黄崇林.实验室层次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22-123.
[4]梁永朵,陈健.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突显防灾特色[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41-143.
[5]凌亚文,等.开放实验室的实践和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672-680.
[6]吕丽娜.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院办系管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126-127.
[7]陈孔亮,等.全天候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4):36-39.
[8]赵成军,石志标.实验室开放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3,(Z1):145-147.
[9]储伟光,谭丹,赖兴运.高校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教育,2003,(2):61-62.
[10]张润杰,郭锦平,刘鹏.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加强实验室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6):85-87.
篇5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 微视频课程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14-02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微时代”带来的改变。当然教育也是随着社会而发展的,在目前的远程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了微视频、微课程、微学习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利用这些智能学习终端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下零散时间来进行碎片化学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也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习机会,学生在碎片化的学习中,也让传统的学习资源变的微型化、视频化。
一、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视频课程的特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将视频作为课堂的主要载体,将教师向学生所教授的课程内外某一教学环节或者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记录,这就被称之为视频课程教学[1]。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为信息化教育提供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在微视频课程中,需要教学设计、练习自测、素材资源、学习反馈以及教师点评这几个部分的组成,这也是它和其他单一的教学资源加以区分的重要特征。不仅如此,微视频课程不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一般要控制在10分钟上下,这样学生才能将碎片时间加以灵活的运用。当然,精彩的教学设计也是微视频课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利用任务的引导以及驱动、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在课程中尽量多使用操作性实验,尽量让教学过程精彩、完整又简短。除此之外,课程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针对性,要将微视频课程与普通课程相区别,做到主题突出、目标明确以及问题聚集,每一节课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专注于某一技能点和知识点的学习。
二、在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视频课程内容的设计策略分析
1.将教学交流加强,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时,如果教师与技术人员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那最后呈现的视频效果就很容易变的形式化、广泛化,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率。所以,在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时与开发时,课程的制作技术人员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协商和沟通,而在沟通中,主要注意三个方面:①本节课程的知识点设计核心是什么?②教师对设计内容有什么特殊的理念和要求;③制作人员要适当提醒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否达到标准,比如着装或者教学行为。这些都是要经过双方反复沟通才能完成的,一定要在每次的微视频课程中,让学生能有所收获。
另外,在对微视频课程进行内容设计时,也要注意几个方面:①必须有一个良好有效的开场,让学生们能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被课程内容所吸引。②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和实际,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知识能够贴合实际,那就能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渐培养起来,学生自主完成了任务,自然而言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进行微视频的课程内容时,要经常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具有相关性的故事和案例,让学生能够走入教学情境中,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2.融入多种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在进行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模式可以拿来参考,比如,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启发法、问答法以及讲授法[2]等等。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就可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这些方法相结合,这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遇到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那教师在进行微视频课程的教学时就要通过案例演示,利用摄像机拍摄下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对知识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对学习的主体进行确定,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想课程内容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目前我国的微视频课程还存在一些盲目性,没有将学生的层次与类型考虑到教学中去。
所以,在进行微视频教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时,要针对学生和课程的类型来制定内容的安排和设计,这样微视频的课程教学才具有实效性[3]。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碎片化学习时代的背景下,微视频课程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单一以及线性约束的缺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可是,在课程的具体实施利用中,要时刻注意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调整,不能形而上学。这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微视频课程的不足之处逐渐完善,相信一定会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世梅.贺成立.走向整体:基于微培训“碎片化”的反思――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 31(8):85-88.
[2]李冬霞.张德会.基于知识点量化分析的微课程设计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4(7):160-162.
[3]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 2014(2):13-19.
课题1: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题目:MOOC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SPOC教学实践研究
编号:Hnjg2016-67
课题2: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篇6
关键词: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而改革的核心则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化学是长春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食品、生物类等非化学化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因此,把食品、生物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我校食品、生物类专业开设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的,它们相对独立,系统性很强。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的学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又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这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挑战,我校食品、生物类专业也多次调整了人才培养计划,对各学科的课程学时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各门化学课程的学时数,这样,传统的“四大化学”式的基础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化学教育已基本上打破了“四大化学”的框框。这些国家的大学,或者设计一些合理的内容“板块”采取板块教学法,或者是把“四大化学”融为一体,重新组成一门新的基础化学。这些改革大胆删除了一些陈旧的、重复的内容,为化学学科发展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扩大了空间。国内的大学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尝试性改革,也出版了一些新的基础化学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多未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因此,有必要重新构建新的化学教学体系,对基础化学的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思路
(1)改变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要改变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就不能把化学教育单纯地看成是学科专业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这些知识所载荷的观点、创造力及情感,领悟学科知识的实质、内涵和外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组织和实施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利用化学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任务和作用,建立现代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强基础教育,强化专业特色。传统的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理论性,轻实践性;重基础性,轻应用性;重独立性,轻相关性。“导致教材越来越厚,内容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深”,存在贪多贪全的弊病。这一方面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兴趣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学生只知道学好知识考好试,却不知道学到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怎么用。在实践环节中也只会将原理照搬照套无实用性,无创新性。鉴于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基础教育,强化专业特色,突出相应的重点,紧扣专业脉络,步步深入,并尽可能结合专业实例。
(3)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重视素质教育。我校是一所工科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要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正确处理先进性与传统内容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需要遵循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但不能只强调某一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把“四大化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化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如分析化学中传统内容比较多,在加强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建立“量”概念的同时,增加仪器分析方面的内容,反映现代最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教学要从验证性实验,转变到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及仪器使用方面上来,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避免了教学内容在不同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低水平的重复出现,节省出的时间可加强学科前沿知识、新理论和交叉学科知识的介绍,充分体现了基础化学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胡 谨,胡忠鲠.非化工类化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果[J].中国大学教育,2007(9).
篇7
摘要:为了对我校本科计算机教学情况的整体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从中分析和查找问题,以便能够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水平,本文收集了我校2001到2003级本科三个年级18个院系的公共计算机课成绩,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该数据进行了六个维度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评估;结业成绩;评估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目的
教学成绩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高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计算机课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上。所以对师大本科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评估成绩和结业成绩做一系统性的分析,必将有助于我校计算机课程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 对象:内蒙古师范大学2001――2003级18个院系的394名全日制本科大学生。
(2) 研究材料:2001―2003级18个院系计算机公共课评估成绩(windows, word, excel, PowerPoint, Internet, E-mail及总成绩)和结业成绩数据。
(3) 研究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及非参数检验( Wilcoxon Test)。
3结果分析
(1) 各年级成绩分布比较:如表1所示,计算机评估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即2003级学生的成绩低于2002级,2002级低于2001级。分析原因可能是大学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也大大增加,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较多接触和应用计算机,因此,他们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
(2) 各院系成绩分布比较:如表2所示,在全校18个院系中,8个院系的平均成绩低于全校平均分数(77.5分),这8个院系分别是历史系旅游学院、美术学院、蒙古学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政治经济系,就学科分类而言主要集中在音、体、美和蒙学院。其他10个院系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校平均分数。
(3) 卷面情况分析:如表3所示,除了windows和word两种试题的及格率在90%以上,且平均分几乎接近题干分(最高分)外,其他试题的及格率均在及格以下,平均分离题干分较远,特别是Internet的得分率只有57%。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要用到windows和 word,对这两者的操作及相关知识了解较多;而在其他方面应用少,了解也较少。同时反映了学生上网技能的缺乏。
(4) 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的显著性检验:首先用P―P图(如图1)对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发现两者均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 Test)的方法对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进行了相关两因素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如表4和表5所示,P=0.0001各院系的评估成绩和结业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本次评估考试成绩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任课教师的精心辅导,以及大多数学生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鉴于以上原因,学生在考试中大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 不同授课语种成绩分布比较:为了了解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计算机考试中是否有差异,我们以授课语种为变量考察了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的学生的计算机评估成绩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对于评估的总成绩蒙语授课学生在各分数段的分布比较均匀,而汉语授课学生大多集中在良(80-89分)以上分数段。一方面是因为在本次抽样中汉语授课学生的人数要远远多于蒙语授课的学生,另一方面与汉语授课学生相比蒙语授课的学生可能较少接触计算机,对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了解得不多。另外,蒙语授课的同学们的起点相差不是很远,所以呈现出一种均匀分布。而汉语授课学生有来自城市的,可能较早接触计算机,也有来自农村的,他们对计算机的接触相对少一些,所以在计算机的成绩上体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为了对上图作具体的分析,以数字来说明问题,我们对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不同成绩等级上的频数分析,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蒙语授课学生的评估成绩在中(70-79分)以上的占50.6%,汉语授课学生中以上的占80.3%。
为了对上面所体现出的差异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对不同考试语种的学生在不同试题上的得分作了详细的考察。结果如表8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各种试题得分上的分布情况是: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同,但平均分表现出较大差异,例如蒙语授课的学生在各试题得分上的平均分均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尤其是Internet上的平均分差异更大。
(6) 特殊专业Internet成绩分布:基于以上分析中不同授课语种的学生在Internet中变现出的差异,对本校外语、计算机、蒙学这几个特殊专业与其他专业的Internet成绩做出如下分析,见表9。
从表9可知,除计算机专业外,外语专业在Internet这一试题的得分上与其他专业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即外语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因其专业的开放性而更多地接触Internet,也没有充分地利用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蒙学专业成绩较低的原因可能与他们接触网络较晚有关。计算机专业的平均分很高,只是他们专业性的一种体现。
4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计算机评估成绩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2) 在这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学生成绩普遍较好,总成绩平均分为77.5分。
(3) 在六种试题中Windows和Word的得分率最高而Internet的得分率相对较低。
(4) 结业成绩和评估成绩都不呈正态分布。
(5) 蒙语授课学生的得分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尤其是Internet的平均分差异更大,可能是多数蒙语授课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晚,且使用较少的缘故。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1)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加强信息资源利用的教学。在现代社会,如何去获取知识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在网络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我们就会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和别人产生差距。
(2) 适当加强对蒙语授课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内部条件更好的运用外部条件使学生得到提高,做到因材施教。
(3) 教学管理部门应使用更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制定适合蒙语授课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创造“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又不会导致教师对工作的懈怠。
参考文献:
[1] 张文彤,闫洁. SPSS统计分析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扬晓明. 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th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ZHAO Xi-wu, ZHU Li-bo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age010022)
篇8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大学群体中实现“错位发展”,大学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及问题分析,发现大学文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内涵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是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自身的发展环境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转型而来,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并不现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可能像高职高专一样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一、二流本科大学与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实现“错位发展”,就必须在“高级”上下功夫,培养出“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它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与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一)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人文科技素养,形成相对扎实和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此外,还需要通过使其具备必要的应用性知识。使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区分于研究型大学,也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形成差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技能性知识相对熟悉,生产的全程性知识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知识相对丰富,确保应用型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质和基础。[2]
2.技术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掌握完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生产领域实际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3.能力层面
从能力层面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能力的多样性上。所谓能力的多样性是指既有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有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的多样性,是建立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应用能力,是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掌握相关行业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和商业谈判技术以及获取和综合信息的技术等能力。
4.素质层面
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整合其知识、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创造性地应对市场和社会形势变化,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社会胸襟、精神境界和历史眼光,是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充足的自信心、强烈的责任心等等非智力素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办学定位的迅速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高级的内涵表现为“高素质”,即除了既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需要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其次,表现在“高技术”,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的高层次领域、高科技范畴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停留于精通某一项工种、某一岗位即可的“技师”型人才,而是“高”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技术蓝领”,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探索时间尚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2.缺乏岗位所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更和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大学的学风密切联系。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缺乏对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频繁变换发展方向,丧失了单位对人才的信任度,也破坏了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3.存在“量”与“质”的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一方面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是市场需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又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量”与“质”供需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口径不合。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时,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容易把文化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层面把文化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2]
二、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态势已见端倪。在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支撑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受到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视。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作用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要素,而大学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学校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等,这些隐性文化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风格建筑,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对大学在校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作用
在行为和实践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建构自身素质结构的需要。大学文化的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多是要靠学生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感中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以学生自觉教育的形式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 转贴于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标签作用
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建设期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对人才特色的独特作用。正如清华学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北大学子的追求进步精神。大学生走向社会,其母校的精神特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口碑,也散发着母校的影响力。这种精神特征继承于母校,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增加了人才自身的附加值,从而形成以大学精神烘托下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特色的循环促进。
(四)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深远影响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趋势,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这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学校只有通过大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的内涵素质
文化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要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就要实现观念、制度、载体和作用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大学文化观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但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很多办学悠久的大学有较大差距,即作为大学的深层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大学里的各种文艺和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的一种辅助的校园育人活动,关注的是基本意义上的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普遍没有得到成熟的积淀。仅凭相对较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法标志大学的文化精神,也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无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发展源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必须创新观念,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文化观。新的大学文化观是一种比校园文化更加上位的文化观,不仅包含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包括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等多个层面。文化主体不单是学生,而是通过塑造“文化校园”,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总体性的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校园内的全部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之中。
(二)形成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大学文化基本上是着眼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外在性、附加性、表面化、具体化、主体缺失、精神缺失等等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处在较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使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大学精神主体,致使本应与大学精神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领域被人为割裂,缺乏内在精神支持;也造成了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迎合和突兀等特征,形成“为活动而活动”、非主体参与者旁观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处于脱离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的尴尬境界,使校园文化被误认为专业学习之外的带有装饰色彩的文体活动。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单一化的局面,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三)营造提升人才内涵的无声无形的文化教育环境
就大学文化中教育影响的呈现方式而言,一种方式是采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呈现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式的创新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转变为以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无声无形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构建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作用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使大学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四)构建多元化大学文化载体
与作用方式相对应的,学生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方式,也可以分为有意接受和无意接受两种。对有意接受而言,学生总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什么,接受什么,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采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方式,不断的调节自己,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经验;而对无意接受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要改变重社团文化,轻班级文化的思路,重视非正式群体建设,实现载体的创新。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以活动和交往促自律,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既定的规范体系,在工作岗位中自觉负起责任与使命,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体验奉献、创造之愉悦,尽责之崇高,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收费站业务学习计划从接到实习通知开始,我就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对每一个细节严格要求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收费岗位必需的技能,我和十二名同事分到随岳高速公路荆岳大桥所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得到了该所领导及其他同志的热情照顾和关怀,同事们都倾心传授我收费知识和业务技能,包括各种处理特情问题的方法。他们每个人都耐心、细致、亲切、随和,使我倍感温暖,因此学起来也轻松自如。经过六天的实习,我逐步掌握了高速公路的收费、监控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感受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对高速公路收费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我省颁发的各种收费政策性文件进行了的学习,使我明白了,要做一名合格的高速公路员工,必须要懂法、知法、用法,要对政府颁布的文件精神充分领会和运用,才能征好费,服好务。
二、收费岗上操作,必须细心认真。通过跟班的方式学习岗上操作,经该所老员工的细心指导,几个轮换班下来,我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入口发卡,出口收卡、收钱、打票等操作技能,而且学到了老员工们那种孑孑不倦,爱岗敬业的精神,要做到在岗一分钟,用心60秒。
稳、准、快,处理各种特情车问题是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通过跟班学习及老收费员的传、帮、带,以及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我逐步掌握了如U行车、J行车、无卡车、换卡车、卡损车、闯关车等的操作,和货车计重时轴判错误改正等处理程序,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诚心、耐心、细心,同时牢记任何特情操作都必须有记录,有些还必须上报监控室,要做到有范有序,有据可查。
收费站业务学习计划一 自觉能尽职尽责的监控收费区域发生的一切事件。对闯口。逃费。拒不交费的车辆进行全面记录;边亭逃费或车主自己移杆逃费行为均移近镜头录象;出现在收费区域的外来车辆或人员及时询问收费员。疏导员,并提示他离开车道,以防危险;对拒不交费和有争议的车辆及时报告给站长,请示后对堵车进行最快速度的疏通,确保收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 对收费员。疏导员的文明收费。规范疏导进行监控。对收费员的正确使用字符叠加器进行监督和提示;对过往车辆所持证件全面记录;对收费员售票和钱款仔细查看,避免找错钱,对新上岗和实习人员尤其如此。提示收费员使用文明用语和规范疏导员的站姿和敬礼;镜头追踪疏导员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时间。
三 对收费亭及收费广场的治安情况进行监视。对发生在收费区域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事态发展进行跟踪监视,并积极配合公安人员。交通派出所等部门查找丢失车辆。违章车辆。犯罪嫌疑人,进行调带查询提供有效可靠的线索。
四 把监控的情况及时汇报给站领导。当班发生的一切突发事件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请示或报告给站长,站长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尽量杜绝放人情车在本班发生。
五 爱护监控设施,掌握一般操作过程。在交接班时交代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录象过程的连续完整。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请教,能初步掌握电视监控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简易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充分发挥现代化设施的作用。
篇10
一、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首先,小班化教学班额小,学生人数少,操作方便,拓展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学习空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使得教学环节紧凑、节奏加快、周期缩短,能凸显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其次,学生双边共振频率增多,有了更多主动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更加广阔的自我表现与发展的空间。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多向交流、多维互动,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交际能力的锻炼融为一体。再次,小班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启动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技能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
二、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提
(一) 座位空间布置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形式,可采用U字形、扇形、半环形、圆形、正方形、V形、T形等形式。目前,U字形、圆形和正方形这三种形式在许多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中使用较广泛。多样化的座位排列除了能增加学生的新奇感和生生交往的密度外,也可以使每个学生有更多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学生集体讨论的机会多了,学生情感交往的频率也高了,教师的指导与关注度也多了,从而大大缩短了师生、生生间空间与心理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间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参与问答的胆气。
(二) 班内学生分组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按照班级学生性别、原有能力、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把学生按照好、中、差分成四人或五人同质异构小组,每个小组要取一个新颖、有个性的名称,如“Banana Group”“Apple Group”“Orange Group”等;小组要有响亮的口号,如“No pain, no gain!”“No best, only better!”;要制订小组成长目标和小组纪律;要给小组内成员编号,如四人小组中选成绩最好的一名学生为1号,兼任小组长并主持小组活动,成绩较弱的一名学生为2号,另外两名中等程度的学生为3号和4号,其中3号任记录员,记录小组发言要点,4号为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组际间的成员可定期轮换,重新编组执行不同的任务。
(三) 巧用媒介资源
许多实行小班化教学的班级,不仅配备有电脑、投影仪、录音机等多媒体设备,而且教室内四面墙上也装有白板或小黑板。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配备一块白班或小黑板,每块白板或小黑板实行编号供小组成员书写答案、计时编题、错误修改、听写默写、手工画图用;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用录音机进行听力训练,用幻灯片呈现导学结构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等。辅助媒介资源的设置,可以让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立体、动感。
(四) 编印辅教“导学稿”
“导学稿”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可比性,是教师导学、学生自学的优良载体。在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学稿”可以使学生预先了解教师新课教学的目标、任务、重难点和教法,直观地捕捉教学活动信息。它不仅可节省师生活动的时间,加快课堂的进度,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提前进入到预习、思维探究与学习的状态,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五)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师生合作设计小组、小组档案、考评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保证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高效实施的前提。学期初,教师要为每个小组建立“成长记录袋”,规定小组纪律,制订小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为小组内每个成员设计一张量化考核卡片,内容涉及音标、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综合运用、书面写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况以及学习成绩等。此外,要坚持开展小组间课内、课外竞赛。当学生个人或小组在课堂学习的某一过程中有所提高或退步,教师要及时做好记录,做到定期反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会诊,对退步的学生个人和小组提出建议,对进步的学生个人和小组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鼓励。
三、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流程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现代课堂的价值取向和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形成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师预设学生预习学生思维教师导教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组际交流总结评价个体辅导”的课堂教学流程。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表现为:激情入境探究深化强化拓展。
四、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 设计教学,优化课堂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主线,科学安排全班整体教学和小组分别教学的内容。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教学活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要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任务的设计不应太多,一般3~4个就行了,最好是一个大任务下设计几个子任务,这样就能使课堂教学显得紧凑、完整,一环套一环。
例如《英语(新目标)》(七下)“Unit2 I want to be an actor”,该单元以Occupations为话题,共设计了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 check三个部分的内容。笔者在设计教学时,整合了教学内容,按照听说读写练的要求把整个单元分为五个课时,即词汇教学课、听说演练课、阅读赏析课、写作提高课、综合复习课,适当调整了Section A和Section B中某些部分的顺序,增加了一些课外文化知识如名人轶事、格言警句、诗歌赏析等让学生感知、体验。另外,笔者以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我要上春晚》为背景,以My dream为主线,设计了诸如Memory challenge,Guessing Game,Make a survey,Discussion等任务让学生谈论自己或他人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陈述理由,学会阅读和写作招聘广告。
(二) 倡导分层,因材施教
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在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策略。在课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给A,B,C三类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程度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心中要提前做好教学的规划,包括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在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应有难有易、层次分明,要适合各类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仍以《英语(新目标)》(七下)“Unit2 I want to be an actor”的教学为例,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笔者设计了一些相对灵活、具有开放性的活动来锻炼他们的洞察分析力和思维想象力,如让学生用英语描述某一职业及其性质,让其他同学竞相来猜;扮演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的导演来学校选拔优秀演员和工作人员展开对话;编制报纸、电视招聘广告,做一些拓展性的练习;等等。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会用“wh-”词编对话、作调查、完成表格、看图说话、计时翻译、造句。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笔者降低起点和难度,减慢授课速度,耐心诱导启发,着重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适当开展一些基础性活动,如Chant,Guessing game,Look and say,Read,Match等,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增加自信、找到归属感。
(三) 科学导学,开展自学
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引导员、监督员和协调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创设活动情境,利用周围一切有利于教学的因素开展导学,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导学的重点。如课前,教师可给学生发下“导学稿”,要求他们按照“导学稿”预习导航部分的内容在家自主预习教材,独立完成“词汇训练营”“语法大挑战”和“思维空间”,学会查阅、搜集有关资料信息,写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和问题;课堂上,教师借助“导学稿”和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向学生直观地呈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图、任务活动、辅助教学材料(游戏、音乐、图片、视频),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该干什么、怎样去干,并通过作业检查、组际竞赛、白板展示、记忆挑战等活动来促使他们自主学习。
(四) 围绕话题,积极合作
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间和小组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交往。”这是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因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增加用外语交流的机会,从而加速掌握外语进行交往的进程。
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把听说读写、口头与笔头、操练与游戏有机结合了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在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是弱化了,而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在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得到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较大的自由支配空间,他们可围绕教师所给的“话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表演、游戏竞赛等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合作攻关、共同成长,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五) 交流成果,点评反馈
小组活动体现的是集体智慧,是群策群力的结果,当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和组际交流,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学生由于个体特质的差异,他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情绪,有的学生反应敏捷、参与积极、兴趣高涨、理解力强,有的学生则反应迟缓、参与消极、兴趣不浓、理解力差,这些积极和消极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力和进步。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以及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
(六) 结对帮扶,共同发展
在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班级后20%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他们之所以回避课堂,除了心理方面的自卑、胆怯、害羞、怕失败、担心犯错被别人嘲笑、自信心不足外,更多的是因为其在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和交际能力的欠缺。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采用学生结对帮教的方式来解决。首先,每个小组内部自行消化。教师安排小组长与之结成对子,帮助其制订学习计划、设立预期目标,纠正语音错误、弄懂语法要点等;其次,鼓励各小组间展开竞争,对于整体进步的小组给予表扬和精神奖励;再次,进行环境诱导,让后20%的学生定期轮换小组,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进而触发他们学习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