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7 22:2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数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确定每天学习时间
看书,就要把能掌握的知识点搞清楚。
2.制定学习计划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制定自己能够完成的计划,不要使自己闲着,也不要使自己过于紧张。
三、循序渐进。隔一段时间,就要提高每天完成的学习任务的量和深度
前提是: 晚上10:30点睡,早上6:30起。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刚进入高二不用太苛求自己,因为还有一些课程还没有学完,不用急于转入复习阶段,高二上学期要做的是把新学的东西学会学牢。另外就是巩固基础,有空就看看以前学过的东西,积少成多,并且在这一学期中,对自己进行一个查漏,看看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是不牢靠的,自己心里要明白,复习与学习才有一个方向和方法,
转入正题,下面这些平时就可以开始练习了,到高三就一定要熟练了,还有平时就要注意考试心态的培养,哪也是一个得高分的关键!
关于理科的复习与练习,首先是公式,对公式要非常熟悉,公式中每个字母的含义,公式的推导,公式的使用对象,这些是很重要的,从现在开始,把各科所有公式分类并用一个本子整理一遍,做题的时候强化这些公式的记忆与使用,做到看到题目就知道要用到什么公式,以及清楚公式中字母对应的数字,在平时做练习题时,就要要求自己写出题目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求什么,相关公式,这些都清楚了在解答。考试时当然不用写出来,但自己必须清楚。
关于化学:把整本书的所有化学方程式抄一遍到本子上,有时间就写一写,要能相当熟练的写出他们,记住并熟悉那几个特殊的,同时知道每个化学反应的现象,包括颜色,气味,形态等的变化,还有就是记住化学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比如哪些物质是固体,白色沉淀有哪些..
关于数学:整理方程,公式,不是整理出来就可以,主要是熟知如何使用他们,熟悉函数图像,能准确的画出图像,并灵活运用图像,有时不会计算画个图就能知道答案。
篇2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
3、作业 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完成作业时,一定要做到独立完成,去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思维习惯。
4、复习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学过即习,方为及时。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篇3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学好的科目,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很容易,不用过于认真的对待。其实不然,语文虽然不是一门难学的科目,但也绝对不是一门好提高成绩的科目。
首先,自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就必须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我会多掌握一些词汇的读音和字型。
然后,课本上必背的诗句一定背过,多读一些文言文和散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好,好好写BLOG,嘿嘿!锻炼自己的写作的能力。
高考目标:100分以上
数学
其实初中时的数学成绩还算OK了,中考时还考了100多分,不过初中时的函数就学的不太好,以至于高中的数学成绩会直线下滑,高中数学函数知识应用的比例很大,所以自己在很多章节里学习都很吃力。
今后我上课时一定好好听讲,课下多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将函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弄懂、弄透,并且在最后的系统复习里,抓住重点,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次飞跃般的提高。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英语
英语一直就是一门很让我头痛的科目,不过自觉得还是一门很好学的科目,只不过成绩一直不理想罢了。初中时的英语糟糕透了,中考竟然还不到50分,其实初中时在英语上花的财力和精力很多,只不过自己不喜欢背东西。从初2起,我就经常请Home teacher上课,毕业的那个暑假里,更是天天看英语,用2、3个月的时间搞定了那6本English,不过高中的英语学起来还是那么吃力,但我明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不背单词。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地理
可以说是我认为最好学的一门课,上课不曾认真听过,考试也都会,成绩也不差。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学习态度可不好。
今后在地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多做题,将题与图结合起来,用思维在大脑里编制一个地球,便于自己更好的学习地理。
高考目标:90分以上
历史
我对古代史和外国近代史的学习还算OK,只不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还不够透彻,大脑里没有一个系统的结构,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很理解很混乱。而且自己在材料题和简答题上丢分很多,主要是课本上需要背的东西总是记得不牢固。
今后着重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系统的复习,课本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一定记住。
高考目标:80分以上
政治
在政治的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在历史上的问题很相识,都是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背。在考试时尤其在客观题上,丢分很多。
篇4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技术教学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以基础性和实用性为特征,因此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信息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比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网络资源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渠道,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实际案例的关联性得到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基础技能的培训平台,基于该课程对社会各领域的关联性,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型相互依存,通过网络渠道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改革,从该角度出发,网络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实In-ternet网络,打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2.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是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基石。
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方向必须符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即将高中基础教育的思想意识与大数据发展趋势相接轨,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打造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且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实用型课堂。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与信息技术教学转型密不可分,虽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涵盖的数据资源相对较少,然而对数字化概念的培养对学生后学大数据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教学平台上,才能打造出集实用性与多元化、现代化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策略
1.教学一体化平台建设。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化特征,传统教学模式体现出了典型的封闭型和单一化特征。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打造一体化教学平台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转型的首要任务。如果从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进度的统筹、教学模式的评估以及学生反馈信息等各环节通过网络环境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构成新型一体化教学体系,必将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型提供创新型思路,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注入现代化元素。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利用等流程,譬如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任务和学习安排以数据资源的形式存放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数据库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托网络环境进行资源检索利用。此外,一体化教学平台也包括教学成果的反馈与评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展,通过学校统一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与检测,很大程度上减小了传统教学的周期。该环节也是一体化教学平台的评估阶段,学校在局域网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学校内部教学成果动态公示系统,以便教师对自己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显然从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学习反馈以及教学模式的反思等诸多环节实现了一体化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学转型提供新趋势。
2.以局域网为基础打造“空中课堂”模式。
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具有多元化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网络技术为背景的多种虚拟模式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趋势。其中“空中课堂”的构建在学校节省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上具有显着成效。“空中课堂”是以学校大数据库为基础,将不同学习资源以电子版课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对于相同内容的教学素材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选择恰当教学资源。显然这种新型模式也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技能的竞争意识。采用局域网络技术构建以学校为框架的校内网路“空中课堂”必将成为信息化社会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的必然途径。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105-02
在教育部提出有关于高职高专教育工作发展问题的解决中,曾经指出,想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就应该从基础理论教育内容和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出发,针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突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高职高效教育发展已经得到初步的成果,极大程度缓解了社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就目前而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性的结合。本文从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旨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的培养。
1.信息技术与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联系
技术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国家要求促进教育变革。用417字作出了重要指示,概括总结为: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总理接见与会代表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十八)提高信息化水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
所谓信息化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获得、传递、采集多种信息和数据的技术手段。高职高专教学发展的本质就是在于教学手段的改良,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更多的教学手段逐渐形成,带动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增强专业素质,主要从实践活动的发展人手,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专业性的人才。信息技术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以往高职高专教育活动的单一性,在教育手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重点在于以学生的实践活动发展为基础,促进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手段。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每个步骤都得到了大范围的利用,以下结合几个角度进行重点分析:
1)成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辅助手段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学方式的改善中起到了很大帮助。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在学校局域网的应用中起到很好的效果,成为教学实施的重要辅助手段。主要体现在课堂多媒体的利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信息化教学来向同学们展现出更加接近生活的教学形象,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的利用和教学资料的搜集和学生之间、学生老师之间形成交流互动,提高了交流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课件的使用中起到很好的效果,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向学生们展现出更多具有鲜明形象的教学内容。并且电子教案的融入,让学生们都能够拥有教案的内容,更方便进行学习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授课。例如:“雨课堂”、“蓝墨云班班课堂”在任何移动设备或Pc上,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在任何普通教室的课堂现场或课外,您都可以随即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品分享、计时答题等互动教学活动。即刻反馈,即刻点评。
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访问来了解来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基础知识理论,加强自主学习。
2)成为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在高职高专教学方案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管理方式的调控,例如智能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在信息数据的和传输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极大程度的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减轻教师负担,相比于以往课堂教学中简陋的黑板字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在关于智能自动化查询上也有很大程度提高。智能化的资料查询方式能够很好地对数据进行访问,尤其是关于学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面,采用智能化查询的方式进行查找,查找结果更为精确有效。并且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的储存和统计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能够更好的收集、整理、分类各种数据信息,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在资源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学校各种信息的通知和校园数据的收集中,促进了教学管理手段的提高,以及学校知名度的增强。
3)成为教学评测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评测中,高职高专院校从学校信息的管理出发,对学校网站数据进行评测,以及对特殊教学资料的收集。比如在教学质量改善、优良教学评测、教学团队改善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利用给教学评测带来了很好的改进,在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上有大范围的提升。在对高职高专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时,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能够准确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及时查找其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以及教学问题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形式进行数据传输,就能更好的传递给教育部门,方便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及时改善。
2.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高职高专学校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来更好地实现教学活动,以及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利用,促进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实现网络化教学等。信息技术能够极大的促进教学手段的改善,在教学方式的改进中有着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关于教学活动中的“练习”、“交流”、“授课”等方面。教师从学生的专业对口岗位需求为基本原则,促进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提升,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有很多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
在高职高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的了解开始只是非常片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开始逐渐提升对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在高职高专教学活动开展中,以信息技术来展现出多媒体、视频、文件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的利用,将专业知识以更好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知识的框架都是在经过精心处理后,通过更加详细的手段来展现给学生,这些细腻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学生的生活中,更加便捷的把握学生情感的变化,并进行实践活动,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例如:camtasia studi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动作录制工具,Lectora课件制作工具是一个强大的而灵活的e-learning课件和在线演示的制作工具软件。老师可以通过这些软件制作某一T课程的PPT。再通过教授PPT的方式传递知识。
2)提高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实践应用活动中,结合专业的知识技能要求,按照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辅助的形式,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实践模拟,教师通过对实践模拟活动的讲解,来促进专业知识能力运用的提升。例如在计算机网络知识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组建模拟软件来建立模拟实践培训,学生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来进行虚拟实践操作,在实践活动中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学生的实践活动技能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得到训练,在传统的教学中,显然不能够让学生达到这种效果。
3)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职高专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以及知识技能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技能的培养,才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得到发展,在信息的获取、加工、收集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配。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手段的运用,也方便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能力,以及对不相关信息的排除。
3.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讲,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利用,在各个教学步骤都能够见到信息技术的身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和基础知识教学的结合并不是那么紧密,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领导机制和机制保障
在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专业知识的运用中,高职高专学校一直缺乏对应的管理方案。教师需要得到更多的领导监督。学校高层管理者在政策的决定方面,没有真正将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教学相互结合,在领导决策中出现了一定的失误。构建完善的信息技术领导监督体系,对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发展来讲有着很大的作用。高职高专学校在关于教学方式的改变中,从偏重基础知识理论到更加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而减少了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在信息技术对教学监督工作的整理方面,教学监督工作仍然仅仅停留在对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认知中,不能够形成有效的信息技术利用监督体系,在整体教学制度的改善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2)信息技术平台的构建缺乏完善的体系
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环境构建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然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不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划。在教学管理中,教学制度管理和教学方案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协调性,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
4.信息技术推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新思路
1)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使用机制
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方面,各部门采取合适的扶持政策,对教育信息化体系投入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此外,在关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中,通过有限的条件发挥出更多的优势,是当前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2)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技术平台
在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中,关系到各项资金技术条件的流动,需要整体化的标准进行构建。从多方面平台实现资金技术的引进,能够推动整体信息数据结构的发展,在系统共享平台中实现对信息技术的统一化管理。受到资金技术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在高职高专学校中的发展失踪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首先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信息技术的推动,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平台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批量传输,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
篇6
一、做好期末复习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白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消化吸收、查漏补缺、强化巩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复习比学习新课更为重要,因为新课是一个一个散的“知识点”,而复习往往要求形成“知识链”“知识树”“知识网”,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综合的知识素养与更强的应考能力。
其次眼光要瞄准高考。知识的网,是一天一天织成的。再说,对前三个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复习,应该成为整个高三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复习不仅仅为期末的考试做准备,更要为毕业考试和高考做准备。一套试卷,考查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只眼要盯着期末考试,另一只眼还应瞄准高考。
二、期末复习的重点与要求
根据高二考试范围要求,将重点考察以下几本教材内容:《中国经典文化研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而《中国小说欣赏》在本期未曾配发,所以,课内知识的复习将以前三本为主。
1.《中国经典文化研读》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侧重复习:
①重点文言字词。要求:一词多义要确定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具体义项;古今异义要弄清在古代的意思;词类活用要弄清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活用的类型与意思;通假字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找出其通假的本字。
②重点文言句式。掌握五种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特殊疑问句。要求会结合语境和相关的语言标志会识别,会翻译。
③文言翻译。要求一一落实重点字词(实词虚词),体现文言句式特点,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文言断句。重在从内容上进行句读断句,注意联系有关的句式特点,注意识别古文中的专有名词,它们都有助于帮助我们断句。
⑤注重名篇名句的默写。
复习建议:文言文阅读理解,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诸因互解”;要注意对教材名篇的分项梳理与归纳,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可以联系一点课外的或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行训练。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侧重复习:
①积累字词短语。
②加强散文这种题材的赏析训练,把握此种文体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方法。
3.语言运用。复习建议:题型千变万化,但都与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关。强调三点:
①入格。不管是那种形式的语言运用题,一定要符合特定的要求。一是特定的应用文体的要求,如对联、贺信、一句话新闻、开场白、警示语、标语、口号、图文转换、仿句等等。二是要符合有关的作答要求,认真看清,建议勾划出来,并逐条遵照落实。
②得体。这是语言运用的核心所在。主要就是要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场合,符合特定的运用要求。
③显美。语言运用不应该只求答完就了事,要力求作答的精准雅美,充分展示自己的人品修养文采才华。
4.作文。在抓好常规训练的同时,突出议论文的写作指导。
复习建议:
①注意审题、点题、扣题;
②注意列提纲,至少要考虑中心、材料(详略、先后)、结构、手法、开头结尾等;
③注意书写与卷面
5.试题演练。
搜集几套期末模拟试题,准备在这最后复习阶段加强演练,使自己面对试卷心中有数。
三.时间安排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几何画板计算机应用课件变量
对于数学科学来说主要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思维,一个学生如果不具备数学想象力,要把数学学好是不可能的。而今,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中学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几何画板》即以其入门容易、操作简单等优越性,及强大的图形和图象功能、方便的动画功能,被许多数学教师看好,并已成为制作中学数学课件、助力学生大开脑洞的主要创作平台之一。
那么,《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应用呢?本人近年来对此进行了探索,这里试做出分析论述。
一、制图速度快,精确度高。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就如华罗庚所言:“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以往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靠教师手工绘图,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缺憾;而应用几何画板快速直观的显示及变化功能,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以公理为基础,直接依据图形的点、线、面关系来研究图形的性质。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钠矫婀勰罟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以往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通常是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来感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而二维平面图形不可能成为三维空间图形的真实写照,平面上绘出的立体图形受其视角的影响,难于综观全局,这就使得学生腾云驾雾。而应用《几何画板》将图形动起来,则可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变得惟妙惟肖,使学生得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发挥。
二、信息容量大,显示清晰。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对同类型的函数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比较,尤其是函数较多的时候。由于粉笔和黑板的局限性,往往绘制出的图象不够清晰,一些关键点容易重叠在一起,无法辨别。例如,在幂函数的教学中,要求作出函数 、 、 、 、 的图象并进行比较,用手工作图,不但耗费大量时间,更无法保证精确性,像几个函数图象的公共点 就无法精确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对函数性质的把握也无法保证了。而今,利用《几何画板》,我们就可以轻松解决上述问题,不但图象能精确到点,更可节省大量时间来进行函数性质的研究。
同样,像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时,要把数的研究转化为形来讨论,而曲线中各几何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导致点、线按不同的方式作运动,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比较抽象,以往学生不易理解。可展示几何图形变形与运动的整体过程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几何画板》的应用,又以其极强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图象功能在解析几何的教与学中大显身手了。它能作出各种形式的方程(普通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的曲线;能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并显示该对象的“轨迹”;能通过拖动某一对象(如点、线)观察整个图形的变化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曲线的位置关系,真是受益良多。
三、交互性强,学生能主动参与。
利用《几何画板》制图,可以随时调整各种参数,使图象在不同的参数下改变,以便于比较。另外,由于在制作中利用学科知识,使课件中包含若干个变量,这些变量可随机变化,由此利用课件上课时,通过控制变量的变化,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中各个变量的关系以及意义。而且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协作”,允许学生对一切想探试的值大胆探试,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无疑,使用《几何画板》新媒体手段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具体的感性的信息呈现,能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再是把数学作为单纯的知识去理解,而是能够更有实感的去把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其想象力,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项善芳. 几何画板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是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于信息技术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的内在感染力,将在化学实验和理论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基于此,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积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理论依据
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提供最好的理论支持的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最早的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
发展。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最佳的理论依据,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持。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被降解、消失,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硫酸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国防建设上都有广泛的用途,教材以接触法制硫酸的基本化学原理和生产流程、典型设备等,第一次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化工生产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理论跟化工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采取了实物、标本、模型或图表措施,学生还是觉得比较空洞。我采用的计算机教学软件,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形象逼真的画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它设计动感强,易引起学生注意,讲解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板面清晰,提示、过程、结论完整;图象形象、生动、直观。哇!沸腾炉真的沸腾起来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过热交换器,直奔接触室,摇身一变,变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室洗了一个浓浓的“硫酸浴”,出来一缸热气腾腾的发烟硫酸。与此同时,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和典型的练习,更是画龙点睛,错对一目了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掌握了工业制硫酸的全过程。又如,在学习《乙酸》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由分子结构来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可以制作一个flash课件,模拟球棍模型,并通过动画来显示键的极性以及键与键的键能的不同,并模拟断键的过程和其他基因如何连接到相应的位置,从而让学生很轻松的就理解与掌握了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机理,以及它的羟基与醇类的区别、羰基与醛类的区别等。
(二)利用计算机动态演示,培养学生发现与探究问题能力
信息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达到充分的感知,激励学生探究实践,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特别是对宏观和微观中人们平时无法观察的化学现象,以及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运动,更能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基础,克服以往教学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实验的弊病,让学生在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去找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提取旧知、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苯酚》的性质时,我就让学生观看计算机动态演示的苯酚分子结构模式,再根据苯酚的结构,讨论苯酚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被苯酚的动态模型所吸引,讨论热烈,他们在讨论中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再通过联想和类比,认为苯酚分子中含有苯基,应具有苯相似的性质,可能发生卤化、磺化、硫化、还可能具有可燃性;又因为苯酚分子中含有羟基,应具有与醇相似的性质,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以及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再提出同学们能否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呢?讨论又达,有的学生提出:将金属钠与苯酚直接混合加热,有的学生考虑到固体物质间接触面小,于是想先配成苯酚的水溶液或苯酚的乙醇溶液,有的学生讨论出苯酚溶解在苯或甲基中配成浓溶液,学生讨论热烈,讨论出的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最后借助实物投影仪演示实验全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一次升华。
(三)在课件播放像,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在课件中播放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化工生产的教学中。如合成氨工业肥皂的制取接触法制硫酸等,教师普遍感到学生提不起兴趣。对于工业流程、生产设备等,学生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不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如能带学生去实地参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才是理想的!但往往受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想做到这一点不容易!而如果将有关内容摄制成录像或从一些资料库中摘取相关内容,穿插在课件当中,就可以最大可能地给予学生强烈的感性认识,使枯燥无味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如同现场参观一样同,也让学生更加体会到科技是为生产服务。我们所学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它是多么有价值,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9
一、捕捉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信息技术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方式,能够发挥的效用也有各种不同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捕捉到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捕捉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有很好的把握.这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与认知.学生对于实验的整体把握是建立在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捕捉之上的,然而很多实验现象却不容易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些流失的实验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实验学习中的缺失.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完善.有些常规状态下不容易操作或者演示的实验,可以透过信息技术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有更加清晰的观察,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做“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时,通过实物投影可以呈现传统演示实验中学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阴阳两极产生的小气泡可以清晰地得到呈现,阳极产生的淡淡的黄绿色气体,学生通过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阳极有氯气生成;实验结束后在阴极附近滴入两滴酚酞溶液,阴极区域溶液颜色变红色,学生容易得到结论,阴极附近有碱性物质生成,从而使学生对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有直观的了解与感受.实物投影在实验现象不容易捕捉的实验教学中能够发挥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获知这些实验现象,而且能够让学生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二、对于视频影像的灵活使用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视频影像可以发挥辅助效果.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有些危险的实验,不仅不能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具备实验演示的教学条件.然而,有的实验非常重要,有必要让学生对于实验过程有较好的观察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与认知.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发挥视频影像的辅助作用,教师通过将实验操作流程制作成相应的视频影像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实验流程工艺,进而深化对于相关实验原理的理解与体会.例如,“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操作步骤和所涉及的实验仪器较多,课堂教学中一般难以演示.为了弥补这一教学缺憾,教师可以把相应的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剪辑后在课上播放.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工作者的艰辛,从而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操作方式与工艺流程.又如,在讲“石油的炼制”时,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去炼油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参观,而学生又想象不出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的情境.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石油化工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这个实验过程,也能领会其中涉及的一些化学原理.
三、发挥动画模拟技术的辅助效果
篇10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慕课,这些依托信息技术不断出现的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高一化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后期发展,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因此,高一阶段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中如何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是化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将对高一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在当前各学科教学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不容乐观,以化学教学为例,教师受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两个极端。
1.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优点,它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有较多的实验课,课堂演示占用时间较多,还比较麻烦,但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减少这种麻烦。因此,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不利于教师基本功的发展。
2.教师排斥应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有的教师则因为教学观念的影响不愿意运用信息技术,他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会弱化化学教学,许多化学实验尽管繁琐,但是只有经过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观察细致掌握其原理。基于这样的原因,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排斥应用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做好初高中衔接,打好学习基础
高一化学不同于高二、高三的化学学习,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对于高中快节奏的生活可能还有些不适应,而相比于初中阶段高中学习的难度更大。初中时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很容易就会对化学学习产生反感。因此,高一初始阶段的教学必须要做好初高中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不同学段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初中化学教材与高中化学教材内容设置可以看出,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入,两者有必然的联系,高一化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
2.优化演示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定义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论证,有许多假设需要用实验加以证实。因此,在教学中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现象的清晰度至关重要。传统的化学课堂,实验多以教师课堂演示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完成。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弊端,在课堂上教师演示实验的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常常是以较快速度来完成实验,有些学生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实验的步骤,没有看清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就已经结束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时必然存在差距,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如果适时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通过多次播放演示实验课件,直到学生弄清为止。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时,教材提到了“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没有那么长时间去展示,但是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观摩相关的视频,弄清其原理,记住实验现象。再如,在《元素周期律》一节,为了比较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同时规避实验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同时播放从锂到铯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碱金属的活泼性就一目了然。这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体现。
三、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1.教学中不可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是时代的进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化学知识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讲解,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只是化学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被信息技术局限自己的思维,过分依赖这种教学技术,而是要学会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
2.信息技术不可替代学生实验
在化学课堂上信息技术虽然可以辅助教师进行一些较繁琐的实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化学实验都可以用信息技术来代替,实验是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该让学生动手的要亲自动手。
总之,当今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只会越来越广泛,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牢牢把握时展所带来的机会,用好信息技术,做好化学教学工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张博 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