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3 14: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脑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动画 游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13
通过学习Flash制作动画,能够做出二维动画、MTV、Flash贺卡、以及交互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点看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很重要,同时Flas本身也不是独立的,它是网页“三剑客”(专门制作网页的软件)其中一个剑客,它和网页制作是密不可分的。同样的要做动画先要画图,对于以后学习photoshop也很有帮助。Flas制作的内容包括了帧并帧动画、移动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路径渐变动画、影片剪切动画、遮罩动画、Actionscript动作动画,按钮交互动画、声音动画、游戏动画。这些就是Flas的动画制作基础及精髓所在,因此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主要以这些动画为中心,由浅入深、循步渐进。在FLASH动画教学中应用电脑游戏进行教学和练习正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从远古到今,游戏就存在了。人们从劳动实践中开发游戏,从游戏活动中取得快乐的体验。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是智慧的象征,电脑起初是为通讯工作发明的,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电脑游戏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从二维游戏到3D立方体电脑游戏,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人们无论在手机上、ipad或手提电脑上无时不刻地不在玩电脑游戏。以至于很多家长提倡不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只认购普通手机了。但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创新,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的互助式学习。
FLASH游戏教学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FLASH动画游戏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FLASH游戏程序,寓教于乐。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这就意味着学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全新的学习模式和全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把Flash的各种动画技能学好,在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强大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动画软件来制作动画作品,把学习动画制作的过程融入到各学科学习中――就像平时上网玩游戏一样自然、流畅。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做如下教学设计。
1 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在学习上最好的老师。在我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是认为计算机专业可以上网玩游戏为目的而报读的。而事实上计算机教师在上机课时以“做完作业可以玩游戏”为奖励让同学们更有动力去完成计算机作业。为此我们如果把上课的内容就是做游戏的过程,同学们就会安心地上课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首先应展示有代表性的FLASH动画作品,让声情并茂、引人入胜的动画作品演示吸引学生,通过展示、分析、体验,使学生充分领略动画实现的原理。使学生通过数字媒体进行学习的想法走向自主性、主动性。
例如,FLASH动画中“形状渐变”知识这一节内容是简单枯燥的。为了加深学生对形状渐变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玩玩“QQ农场”游戏:先自己动手画一片黄土地,再慢慢变绿草地,然后才慢慢长成花苗:最后才成长为花卉。设计你心目中的漂亮的花圃。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各种外型奇特、色彩鲜艳、与众不同的花圃。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游戏练习,训练学生运用Flas的技能技巧
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时可以启发同学们运用所学的Flas知识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消除Flas知识中的疑点、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动画技巧的能力,还能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
例如,在Flash的学习中,特别是上机实训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供多个游戏场景让同学们制作Flash小动画,让学生综合运用动画知识创造Flash小游戏。利用所做的游戏来进行设置和练习,通过不断修改游戏设置和难度,使学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Flash的各种操作技巧。在做“打飞碟”游戏作品时,学习了Flash的按钮、运动、ActionScript程序等知识,打两个飞碟太简单了,可以再设置打三个或四个飞碟,同时让它们的运动速度也逐渐加快。经过调试同学们对按钮、ActionScript程序等复杂动画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Flas技巧也运用得更熟练了。
3 分组合作,共同进步
在Flas教学过程中简明扼要地讲明要点,对关键部分作示范后,学生一般很想动手操作,这时应立即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练习。实训任务应从简单到复杂。同一班级的学生的实训水平总有差异,且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这种差异会表现得愈来愈突出。如果仅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对全班安排同一个课题,优秀学生会觉得实习过于简单而漫不经心,基础差的学生则有不可攀之感而丧失信心。因此把好的和差的学生分为一组,有利于共同进步,另外,很多大型动画也需要多人配合制作完成,个人是很难独立完成的。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Flash课程中很多动画技能都是从大量的实例中获取的。但学生的想法和制作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在完成动画实例的教学任务后,更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灵活运用Flas技巧的能力。可以参考大家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植物大战僵尸》、《疯狂矿工》等等,从中获取制作动画游戏的灵感,再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出精彩的动画作品,并从中获得舒心的成就感。
篇2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心电图表现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10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86例,占81.1%;正常20例,占18.8%。结论 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变化 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亦高,亦多发生心电图改变,直接影响患者康复与生存率,一直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笔者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院治疗的106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ECG改变规律及发生机制,以利于临床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脑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70岁以上4例、60~69岁9例、50~59岁25例、40~49岁4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产心电图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24 h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2 结果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异常变化表现为:(1)传导障碍: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2)心律紊乱: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以及游走性节律、心房纤颤。(3)S-T段移位、Q-T间期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P波增高。可出现上述一种或数种的混合性变化。
10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86例,占81.1%;正常20例,占18.8%。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39例,占同组的88.6%,表现为ST段异常、T波倒置,Q-T间期延长、U波明显者共25例(56.8%),其中ST段异常所占比例高;心律失常7例(15.9%),表现为频发房早、偶发室早、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左室肥大劳损5例(11.4%)、传导阻滞2例(4.5%),均表现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正常5例(11.4%)。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47例,占同组的75.8%,表现为ST异常、T波倒置,Q-T间期延长、U波明显者共29例(46.8%),其中心律失常18例(29%),表现为偶发房早、偶发室早、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左室肥大劳损3例(4.8%),心电图正常15例(24.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引起心电图异常改变是多方面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出血量的大小有关,出血量越大,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小;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越靠近中线部位,异常的可能性越大[5 ],其中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干部出血或梗死者的心电图变化明显,相反周边部的变化较小;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脑梗死的面积有关,面积越大,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小;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小;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基础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基础疾病越多,越重,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其中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者的心电图变化明显;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意识障碍程度有关,意识障碍程度越重,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小;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血脂异常有关,血脂异常越重,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异常最明显。主要表现有心肌缺血性改变或心肌劳损以及各种心律失常,以左心室肥厚、ST段下降、高大T波,T波倒置,Q-T间期延长为最常见,其中继发性出血的早期几乎全部表现为心动过速。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主要累及下视丘、脑干和植物神经系统,使原来无病的心脏功能发生损害称为脑心综合征。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均可引起一定范围内的神经细胞、纤维、胶质及血管等组织结构连续崩解破坏,此时大量钾离子外流,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破坏了其复杂的控制机制,从而产生脑缺血瀑布效应,[4]引起一系列生化和代谢改变的恶性循环。同时大量出血形成血肿以及脑水肿可使脑组织受压、推移、向下压迫丘脑和下丘脑引起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使心肌细胞代谢异常,导致心电不稳定区域增加,心室肌复极不一致,出现异常的心电。
急性脑血管病时并发心脏功能异常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2]:(1)急性脑血管病累及丘脑下部及脑干,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造成心肌损害,而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刺激迷走神经,形成心血管反射[3],出现心房纤颤、房早、室早,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2)急性脑血管病致丘脑-肾上腺轴功能障碍,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醛固酮分泌异常,儿茶酚胺在心肌内积聚,造成心肌损害,出现心肌复极化障碍[6],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ST异常、T波倒置,Q-T时间延长、U波明显)及心功能不全的表现。(3)急性脑血管病时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低氯等,这可能与神经调节障碍有关,也可能是颅内高压、脱水、不能进食的缘故,或二者皆有,低钾时可有T波降低、U波增高、Q-T间期延长、S-T段降低;(4)急性脑血管病时,脑对心脏的控制与调节会发生紊乱,导致心肌自律性和异位起搏点增加,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以及游走性节律、心房纤颤等。(5)急性脑血管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与收缩,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异常,T波低平倒置,甚至Q波形成。(6)由于颅内压增高,脑缺氧使下后丘脑功能受损,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毛细血管结构受损,血浆渗入肺间质,随后进入肺泡内,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另外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时也可并发肺水肿,血气成分异常均加重急性脑缺氧应激反应,对心脏造成损害。(7)心脑血管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使得二者易同时发病。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由于血循环障碍常常损害植物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可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及其它内脏器官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了解这类疾病的心电图特征,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能有效地阻止患者病情的进展,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灏洙,王泽.心脑病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05.
[2]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实用脑血管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8-390.
[3] 张景波.临床荟萃,1996,11(5):211.(黄素荣 晋康华)
[4] 王新志,韩群英,郭学芳.中风脑病诊断全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00-248.
[5] 划吉林,段德新,吴志美.脑卒中部位与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1):35-37.
篇3
摘要: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教学改革日益出新,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要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社会文化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需求,适应中专学生自身素质迅猛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计算机 中专 教学
一、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维观念和认识的不适应
从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到教师对中专计算机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模糊的,分不清是以学知识为主还是以学技能为主?按照传统的教学思想关门办学,追求理论知识为主,忘记了中专培养的对象和目标―把中专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劳动者。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等一系列的不适应。有些管理者和教师不是高瞻远瞩,仍然深受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对于为了配合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投人资金来建立、改善、维护和升级配套教学设施不可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观点、新的学习要求难以理解,甚至不加分析和思索就予以指责或排斥。
2、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不适应
现在许多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仍然采用以讲为中心,按照“三部曲教学法”提出问题十解释问题十举例说明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知识影响严重;原本对这门新兴学科充满兴趣和渴求的中专生们,由于这种老生常谈式的教学方法一下变得兴趣索然。
3、教师业务素质的不适应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方面许多计算机教师并非是专业人才,特别是中专、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转行从教。有些教师年年用的是同一本教案,同一种教法,以致学生上课索然无味。即使是专业教师,他们虽然精通编程,却难以针对这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中专生进行深人浅出的施教。另一方面,由于WINTEL联盟推动计算机以摩尔定律的高速度发展,这对从事该行业的教师带来了极大压力,加之有些教师由于本身的自学能力、时间、单位环境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市场上一些IT动态及推陈出新的软件自己也没来得及去接触和认识,仍然用386,486时代的DOS,WPS等老黄历来教学生,这样当然不能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人才。
二、优化中专类计算机教学策略
1、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中专类计算机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兴趣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成为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内心热爱学习计算机的学生一定能够学好计算机。刚开始让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趣味,展现缤纷的色泽,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生动奇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制作计算机科普知识宣传卡片,带学生进行网上冲浪,学习五笔输人法,玩打字游戏等。待学生有了学习基础后,再教学生学习计算机构造、信息存储和表示方法等。计算机教师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度,有些知识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有些知识要让学生粗略了解,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迈出进步的步伐。
2、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和挖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要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分为基础性和提高性教学环节,课堂讲解基础性知识应占到百分之七十,提高知识讲到百分之三十。在基础知识讲解中重视底子比较差的学生,讲解简单的可以操作的实用知识,让学生能够听懂,懂得操作,针对计算机能力很强的学生,学习好了基础知识以后,要重视掌握提高类知识,并教会她们操作技巧,讲解一些计算机日常处理的知识。另外,作业也可以进行分层设计,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进行上机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底子好的学生去辅导底子差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共同进步。针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鼓励,个别指导,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三、中专计算机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1、运用自我效能感策略寻找自信。减少障碍的心理;另外,充分发掘学生的长处,并提供展现长处的机会,进行参与奖励与成功的认可力一式,增加更多学习的成功机会。
2、发挥互助学习与榜样的力量,从同一个平台的起点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结合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
3、加强目标指引,借用名言警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理想氛围。比如,借用名言和名句来增加未来的憧憬,渲染积极向上的氛围;比如,通过目标和理想指引,把握学习力一向,制定现阶段的学习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努力完成每一步的学习任务,增加自信心和对自己未来的责任心。
4、运用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评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我监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很多细节,比如课堂表现、记忆和复述、课后习题完成、复习与备考等等。自我监控一力一面是对自我学习结果的检验检测,能够不断的查漏补缺,完善学习;另一力一面自我监控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持续的自我监控会不断的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自我评价来自于两个力一面,一种是老师要求下的自我评价,主要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就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成绩来评测填写,作为期末或者整体的综合考评的累积;一种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比较隐性,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信和目标完成来做考评标准,让学生适时的自我反省,及时改变提高自己。
总之,计算机教学是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过程,又因为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如此之快。这样就要求计算机专业老师在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更新提高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用科学的头脑探究出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教法,为今后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宁.如何优化中专类计算机教学质量[J]. 黑河学刊,2011(11).
[2]邓敏.浅谈中专计算机教学教法[J].科技信息,2012(12).
篇4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网络课程 设计 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学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等优势走进传统教学,而设计和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可以更好地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教育技术”作为面向基础教育中在职教师、高师院校,以及综合大学中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主要使学习者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促进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和开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网络课程,对于教学者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1.1网络课程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课程的定义很多,下面给出比较有影响的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第二种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第三种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第四种定义: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
以上四种定义都有其各自的依据,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克抗教授在上述四种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得到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1]
1.2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主要用于网络教学,体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我们通过总结目前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开发设计的网络课程,可以发现网络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2.1.基于Web的特征
目前,许多教育机构都在网上开设了很多网络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Web的。用户学习这些网络课程时,只需用WWW浏览器来访问远端的WWW服务器即可。
1.2.2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开放和对所有学习者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表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跳跃或进行超文本、超媒体链接,而且教师或系统资源管理人员,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或充实教学内容。
1.2.3交互性
网络课程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不仅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身处各地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教师进行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答疑,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
2.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
该课程的前台模块包括登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网上答疑模块等子模块。
2.1.1登陆模块
通过注册,系统获得学习者或教师的相关资料并存入数据库;通过登陆,并对身份进行选择,可以进入学生主界面和教师主界面。
2.1.2教学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模块是对课程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用于公布该课程的课程要求,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到课程的学习要求、知识重难点,以及学习阶段、步骤,教学信息安排;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1.4讨论答疑模块
网络课程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讨论答疑模块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随时关注学生交流的各种问题以便恰当的进行指导,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学生的协作学习。
2.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后台功能
2.2.1学生模块
①个人基本信息:用户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个人消息:用户可以收到最新的教师通知、教务通知,以及其他学习者发送的消息,也可以发送消息给教师或其他学习者。
③协同学习(短消息):这个环节是模拟传统教学中的协同学习设计的,每个成员都连接上发送短消息的超级链接方便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和了解。
④网络资源平台:网络资源平台用于学员临时收集一些小的应用程序、图片、Word文档等资料,直接从网络资源平台下载使用可以避免使用互联网进行重新搜索。
2.2.2教师模块
①教师基本信息管理:教师姓名、密码等的修改。
②通知公告:给学习者关于教学和课程的各种通知信息。
③教学内容:登陆后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更新,遇到新的教学情况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④学生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之间互动的内容,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心理,调整课程,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⑤资源管理:教师可以将一些学习时用到的程序或图片等上传到这个平台供学生进行下载使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快速共享。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开发
3.1开发技术
本网络课程可在单机、局域网,以及Internet环境下使用,在技术上主要是运用Dreamweave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
3.1.1Dreamweaver是目前网页制作比较流行的工具,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为增强教材的交互性,利用Dreamweaver编写HTML语言,将多媒体要素嵌入完成本网络课程。
3.1.2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支持基于IIS上的服务器端脚本,并且完全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具有程序和外观分离、浏览器独立、易操作性特点。可创建功能强大的、可塑性强的Web程序。本网络课程正是使用了ASP支持数据库连接的技术,增强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3.2技术实现
3.2.1用户注册
第一次登陆的新用户都要首先注册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选择自己的身份,由于是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最好可以用实名注册,以便师生相互了解,促进学习。登录模块主要是对学习者和教师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
3.2.2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要筛选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各种文本、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媒体的整合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且要注重超链接的科学合理。
3.2.3在线讨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学习者,通过在线交互,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和其它学生进行提问,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该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解决传统教学中问题,并对网络课程的前台模块和后台功能进行系统设计。
4.1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网络的超链接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的叙述形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2在该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思考练习模块没有充分考虑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及时的评价反馈能够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点需要在后期的开发中进行完善。
4.3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网络课程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经常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21.
[2]张丽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3):140-142.
[3]蒋家傅.网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6):56-59.
[4]戴仁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4):78-82.
篇5
[关键词] 移动在线教育;教育类APP;大学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49-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So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n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mobile terminal, education methods also change in constant. Onlin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mobile online edu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nline education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We have collat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mobile online education, then further analyzed their impacts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words: mobile online education; educational APP; university education; influence
在线教育一般指的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出现投融资热潮,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在线教育市场,各界媒体都将2013年称之为是“中国在线教育元年”。但随着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无线网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上网速度越来越快,移动化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线教育开发商对移动端的重视程度正与日俱增,甚至把主战场放在移动端,在线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由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目前移动在线教育产品已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或其他学习者也开始接触并使用这些APP。然而,由于对移动在线教育的研究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后本文中给它界定为基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上的移动在线教育类产品的一种学习行为。本研究所说的移动终端主要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移动在线教育产品简称为“教育类APP”。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教育类APP分成四大类型,即课堂型、题库型、词典型和工具型。课堂型APP的功能主要是能提供学习、交流、测验或其他配套服务,课程学习也注重系统性和延续性。主要有“网易公开课”、“英语流利说”“沪江网校”等;题库型APP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提高成绩或考试冲刺。主要有“猿题库”、“驾考宝典”等。词典型APP的功能最基本的就是查词的词音、词意等。主要有“网易有道词典”、“金山词霸”等。工具型APP包含了所有能够帮助人们在移动端进行学习的工具,种类庞杂,功能丰富。主要有“超级课程表”、“百词斩”、“扇贝单词”等[1]。
目前,移动在线教育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中,本研究对移动在线教育的使用现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类群体中。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在移动在线教育成为发展洪流的今天,其对大学生的作用将会影响河南省大学教育的发展。
1 移动在线教育的使用现状
1.1 大学生对移动在线教育的接纳程度
通过访谈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移动在线教育的接纳程度较高,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约超过一半的学生使用过教育类APP开展移动在线教育。
1.2 大学生使用教育类APP的类型特点
从学科上看,大学生对教育类APP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英语方面,大约90%以上的大学生都使用过英语学习类的APP。从使用的教育类APP类型来看,课堂型、题库型、词典型和工具型都有使用。但使用最多的是词典型,其余三种的使用频率都相差不大。
2 移动在线教育对河南省大学生教育产生的影响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被孟子认为是人生三乐之一。而人是教育的主体,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是“英才”的主体。大学生学习作为大学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在线教育对其的影响不容小觑。
2.1 移动在线教育的积极影响
2.1.1 移动在线教育的便捷性使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基于移动在线教育灵活方便的优点,学习者可以借助各类教育类APP随时随地的对所要的信息和不懂的知识进行查阅,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多数学习者对教育类APP的使用集中在词典型的软件上,主要用来查询英语单词,所以大多数使用者都反映相比于传统的纸质字典,这样的字典软件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查询速度非常快。并且,使用教育类APP开展移动在线教育打破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等学习条件的束缚,方便人们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学习知识,还可将零散时间用来学习[2]。
2.1.2 教育类APP多样化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移动在线教育不仅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身,而且这些教育类软件的学习功能多种多样。学习将不再只局限于枯燥的纸质文字信息,可以利用移动在线教育多样化的功能享受到各种音频、视频等[3]。利用多功能的学习软件,对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帮助。比如词典型的软件不仅有词汇搜索的基本功能,还有发音视听等功能,多数使用者表示使用这样的软件查单词不仅可以查单词的意思还可以听单词的读音,有利于矫正自己的口语发音还对听力有所帮助,这就在学习单词的同时也练习了听力和口语,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1.3 教育类APP个性化的功能有利于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学风的重要体现,是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保障,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表现在有计划有效率的学习。教育类APP多种功能设置能够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比如,多数使用者提到背单词的软件具有设置每日应背单词量的功能,还具有根据遗忘规律制定学习提醒的功能,有利于帮助自己形成每天坚持背单词的习惯。除此之外,移动在线教育基于其携带便捷性、内容丰富性、学习趣味性等诸多优点减轻了学习者的学习压力、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兴趣,使学习者在这些软件的规划之下通过有条理的学习逐渐形成学习惯性,有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1.4 教育类APP内容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少而且知识往往比较陈旧。如果大学生的学习只局限于从课堂上或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就无法满足学生们的知识需求而且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而各种教育类APP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内容极其丰富而且更新及时。许多使用者表示移动在线教育的学习资源丰富而且更新快,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学中的所学内容,还可以根据兴趣进行跨学科学习,而且每天在使用这些软件时可以看看有新推送的新闻或故事,大大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可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1.5 教育类APP内容资源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移动终端上的教育类APP都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学习内容,相较于传统学习的文字、图片这种单一的呈现形式而言,移动在线教育的趣味性就大大增加了。受访者表示移动在线教育能够将学习和娱乐集于一身,寓教于乐。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而且多数APP的用户使用界面较友好,这些都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具趣味性。
2.1.6 教育类APP种类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各类型的APP多种多样,教育类APP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单就英语方面的APP来说,由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大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英语学习的APP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内容丰富,功能多样。英语类的APP有听说类的,有读写类的,有词典类的,有背单词类的等等。这样多样化的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各类APP,可供学生者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感兴趣的APP开展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
2.2 移动在线教育的消极影响
2.2.1 知识性的错误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误导。 当前教育类APP为了增加下载量,大部分是不收费的。为了降低成本,许多教育资源储备不足或者是来源不可靠。内容粗糙表现在知识主观性较强且无法对一问题进行完整准确的描述,知识性错误则表现在APP没有过多的精力对资源的准确性负责任。有些使用者提到在自己查单词时单词存在错误,大多数信息只能用来参考,如果做学术研究还是要去权威的网站或者去图书馆找相关书本。而有的学习者如果只参考教育类APP上的知识内容很可能就会给学习带来误导。
2.2.2 多且杂的无关信息易对学生造成干扰。由于教育类APP大多数都不收费,其收费来源大部分都是靠广告的收益。而部分教育类软件为了获得高收益,大量的投放不负责任的广告。再加上如今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缺乏的并不是资源,而是如何在众多的资源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过多的干扰让学习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资源。更遗憾的是,一些软件不联网无法完全使用,而一联网许多无用信息就纷至沓来。学习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对学习就造成了干扰,而且教育类APP的性能也无法全部实现。
2.2.3 学科种类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以往的在线教育资源管理特别关注资源的系统性,因而尽量建设覆盖各年级、各版本、各学科、各节课的内容,而对于什么样的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最快定位自己所需关注不够。因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的兴趣点,不同的关注度等使得不同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开放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呈现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需求应该有多种学科类型的教育类APP,而目前,针对大学生和其他学习者而设计的教育类APP主要集中在英语学习方面,其他专业的APP却并不是很多,学生在开展移动在线教育学习时学科的选择性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多种专业的学习。
2.3 移动在线教育对学习的实际影响效果
综合分析相关的数据与资料,并结合自身访谈时的感受及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认为移动在线教育虽然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便利,也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其对河南省大学生教育的影响效果并不大。就目前来说,移动在线教育对教育的主体即学习者带来的影响效果有限,而且并没有因为移动在线教育使自身的学习行为发生变化。大学生和其他学习者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或利用图书馆资料或互联网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的。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2.3.1 目前移动在线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它是基于教育类APP而发展的。这样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并没有被学习者普遍接受,有的人已习惯利用传统的纸质图书进行学习,对利用手机学习不习惯,而且认为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学习的效果也并不好。
2.3.2 就目前来看,学生者开展移动在线教育仅仅将教育类APP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而其他方面的资源或功能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在前文中已说明目前学习者使用的教育类APP从功能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词典类APP和工具类APP上。从使用类型上就可以看出人们只是将教育类APP作为方便学习的一种工具,就是因为教育类APP携带很方便、使用很便捷。
2.3.3 移动在线教育主要是课堂外的学习,学习者开展移动在线教育学习完全靠自身的自觉性。所以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强的人利用移动在线教育就可能会给自身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和较好的影响效果。而自律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的人可能开展移动在线教育的次数就会很少,移动在线教育就不会给自身的学习带来较好的影响效果。其对大学生本身学习的影响效果就如此有限,可想而知,对于河南省大学生教育来说,它的影响在目前看来并不明显。
3 结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在线教育也在快速地发展,学习者开始接受和使用一些教育类APP开展学习。就河南省目前情况来看,学习者对移动在线教育的接纳程度还是比较高。从功能上分主要集中在词典类,从学科上分主要集中在英语类。开展移动在线教育给河南省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还存在一些消极影响。但是,目前移动在线教育对教育的影响并不深入,影响力也很小,大学生的学习只是因为教育类APP而变得便捷,但主要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行为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知识的不断完善和更加成熟,移动在线教育将会更加完善,内容也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移动在线教育将成为河南省大学教育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岳品莹.移动在线教育:距离金矿还有多远[J].互联网周刊,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