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8 11:1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体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形体学习计划

篇1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其在紧张而愉快的情境中获得较多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学会和乐学的境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注意传授学习方法

以往的教学是“填鸭式”,老师重知识的传授,轻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被动地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像制造“乒乓球”都一模一样,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和独到的见解,老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能力,每一个教师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必须抓住化学的自身特点来学习。如基本概念,首先素化合物的性质应结合实验现象来记忆,记忆时可采取谐音记忆法、应要无条件背下来,而且要融会贯通,这样才可能解决计算题,对元联想记忆法、离奇记忆法、归纳记忆法。

1.在讲烯烃的加成反应时,所加试剂很多,学生不以记忆。如果归纳为这样的式子,就好记得 多了>C=C< + X―YX>C―C

2.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时,不同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不同按常规记忆不易掌握,火焰的颜色可以归纳两句话:“锂、钠、钾、铷;紫红黄色浅紫紫,钙、锶、钡、铜,砖红洋红黄绿绿”。其钙火焰的颜色砖红色可以和“盖房”用的“砖”的“红”色通过谐音记忆。

3.铜和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不易配平,其中铜和硝酸的系数,可以用“1、4浓,3、8稀”记忆,1、4分别是铜和浓硝酸的系数;3、8为铜和稀硝酸的系数,其他物质的系数由原子守恒可以推出。

4.将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分开,采取过滤的方法。整个操作及注意事项很多,不易掌握。可以用“一贴,二低 ,三靠”,一贴是滤纸贴住漏斗,二低是滤纸低于漏斗边 沿,液体低于滤纸边沿,三靠是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滤纸、漏斗下部靠住容器壁,这样便于掌握。

5.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我采取了“课前提问考核制”,每堂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出3――4道题,这些问题都与前面所讲内容有关,但不是上节内容,它们是自开学以来的内容,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教材,课上随机抽查学生掌握情况,并做记录,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查漏补缺,将知识得以掌握而不至于前学而后忘,等完全忘记才去复习,那就太浪费时间了,这样,学生像铁索一样一环紧扣一环,学的很扎实。学生积极主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思维很活跃。这些做法使学生达到了复习目的,能够把知识掌握牢固,不至于前学后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表达能力,他们竞争意识都有所增强。

二、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枯燥无味的理论讲授学生容易忘却,可妙趣横生的演示实验会令学生终身难忘。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给学生做些演示实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又要富有趣味性。如,我在课堂中,经常利用课本中的知识做些小魔术,演示喷泉实验,小魔术――烧不烂的手帕、口中喷火、水上着火、人造血液等等,这些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新奇,增强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时讲有机化学时,物质的分子结构不易掌握,我采用自己制造教具的方法,如讲甲烷的分子结构时 ,自制教具,用超市的小山楂作为氢原子,用复写笔芯代表它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大一点的桔子为碳原子,组成了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学生看了之后很直观、很有兴趣,一目了然,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外,在讲工业生产时,它 不像实验室中一样,工业生产量大,流程长,设备庞大,结构复杂,他们虽然原理相同,为了便于学生掌握,采用挂图的方法,较直观清楚,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动画咱学生亲自观察工艺流程的全过程。

三、结合生活实际来提高化学的趣味性

社会中,化学小常识俯拾即是,讲课时穿插几个,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性,还调节了课堂上的紧张气氛。

1.讲钙的性质时,我讲到了小葱拌豆腐是一道赏心悦目的菜,但此菜不可多吃,因为豆腐里含钙,小葱里含草酸,两者相遇能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吃多了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样的道理,菠菜和豆腐也不易同吃。

2.在讲能量最低原理时,我讲到,俗话说“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卧着,同学们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吗?”由此引出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排布总是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较低的轨道排满以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因为能量越低,体系越稳定

篇2

关键词:学生;兴趣;效果

中职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的这种积极性往往很短暂,遇到很小的困难就容易使他们浅尝辄止,最终导致学习的失败,也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化学教师要想把化学课上的生动有趣,自身方面要充分的备课,十分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要了解学生对该门学科的认知水平,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地学习;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一、 用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常见但又熟视无睹的现象来设计教学,更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讨论,获得新知识,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加深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于那些与学生实际联系的物质及变化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寻求新的切入点,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例如讲“燃烧的条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玩过“火”吗?能否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质能燃烧?哪些物质不能燃烧?还有哪些物质容易点燃呢?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家里水井里面的水比较浑浊,我们可以洒入明矾净水;麦田里用来抗灾灭虫的“六六六粉”并不是因为科学家实验了666次成功的,也不是用666种药配成而得名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分子式是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氯原子组成的。

二、用心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传道、受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高效性,通过用心备课,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具有启迪性地融入到每一节的教学内容中。化学实验现象是入门的向导,也是问题的源泉。教师在授课时应从典型而新奇的实例入手,使引出的问题生动有趣。例如在氧气的性质教学中,教师演示了木炭、磷、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进而提出:铁这种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吗?马上就会把所有的学生带入问题之中。又如“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马上变成了牛奶状,教师又可以设疑:如果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学生就会踊跃参加活动,急切地想把问题答案找出来。实验完成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新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兴趣,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步步引向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三、通过带领学生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实验活动课,学生按照教师的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让学生们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的脱水性时,我设计了“白糖变黑雪”的实验。实验器材有200毫升小烧杯,实验物品有5克白糖、浓硫酸。由于有浓硫酸这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物品,学生大都不敢去碰触。通过我的鼓励和现场示范液体药品的倾倒方法与注意事项,学生动手做起了实验,当他们看见放入烧杯中的白糖上面滴入几滴经过加热的浓硫酸后白糖就变成一堆蓬松的“黑雪”时,实验室内气氛沸腾了!这样,当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化学的趣味性,会主动对白糖为什么会变成“黑雪”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把对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

四、探究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真知。如电子式的书写过程可以这样来安排:先教会学生写一个简单的,然后让学生模仿一个同类的,很容易,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再让学生写一个不同类的,有的学生肯定会写错的,教师纠错之后再让学生模仿一个,学生就写对了,接着教师再要求学生对比总结书写电子式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从一开始的成功到体验了失败,最后又在失败中走向了成功,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篇3

关键词:兴趣;教师素养;实验教学

化学教材内容又变动了,可内容一点也没少,教师不但没变轻松,反而教学难度增加了。化学是兼文科记忆的枯燥与理科的繁琐于一身的科目,不是像物理那样一个公式代一下,也不像数学那样抽象。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枯燥乏味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喜欢所教学科的老师,才会喜欢学习这门课程。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基本功,还要有灵活多样善于应变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教师必须贴近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密切关注日新月异变化着的化学学科知识的前沿,对相关学科知识有较系统的了解。其次,还要注意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也是一个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基础学科,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直观地表现复杂的理论和概念,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4

科学家探究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探究性化学实验试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过程而诞生了.进行高效解决探究性化学实验题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实验目的,其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实现该实验目的方法和手段,最后采取理论和实验材料进行有机结合,确定初步的解决对策.下面就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有关未知产物的探究实例

例1如图1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用来探究固体M的组成成分的装置,已知固体M是铁与硫在无氧条件下反应的产物,让固体M与足量的稀硫酸在A中进行反应,长时间后,发现B装置中质量增加,装置C中无变化,量气管中有一定的体积的气体;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若A装置中进行了充分反应后,有部分淡黄色的固体残留在溶液中,这淡黄色固体是何物?

反思: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对这些物质逐个的检验来推测出究竟含有哪些物质.这类探究性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实验基础知识,而且考查了学生探究的思维能力.

二、与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探究实例

乙学生认为:发生如下反应 溴水被消耗而褪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甲乙两位学生的解释是否正确?

解析:探究方案:①观察镁粉加入到溴水中的反应情况,如果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说明甲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否则乙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②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镁粉,若褪色说明镁能与无水的溴直接反应,即乙学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否则甲学生观点是正确的.

反思:可见,重大的发现可能就来自于平时的生活中,只要你勤于发现,勇于探究;在对所研究事物或现象的原因未知情况下,根据已有的认识,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化学事实和现象的归纳、类比,作出判断性解释或说明,这就是化学中的假说;事实上,在化学发展史上,化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化学假说不断被提出、证实和证伪的过程.

处理这类探究性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在通读题目的基础上进行审题,找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这是成功解题的关键所在;(2)根据题意有条理的对实验原理、题目所给材料、题目中的变量、常量和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隐性资源,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3)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这是提高这类试题的得分保障所在.总之,在解决探究性实验题的过程中,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是前提;设置科学、规范的实验方案是关键;选择简易装置进行科学、可行的实验操作而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是成功的保证.

篇5

关键词:“三化法” 激发 学生 学习体育 兴趣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但是由于受到课时、设施、安全因素等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尽展拳脚”。有的学校安排的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学生们在不断重复着同一种内容后,对体育课的热情降温了。从理论和实践上讲,中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才能让体育课吸引学生?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人格的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像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会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根据实践的体会,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备好课。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学生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它学科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迷、讲故事引进体育课。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学《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由于体育课是在室外上的,学生经常受室外的一些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分散注意力,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特别是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可能是受双休日的影响,学生的心没能马上回到课堂上,更别说集中注意力了,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学生感到新奇,很自然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学生争强好胜,也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如果得到了老师的赞美,那学生的积极性更高),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吁吁地倒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也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只要在玩耍时显露出其个性倾向,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篇6

关键词: 物理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提高方法

物理化学是高校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物理化学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如化工热力学、催化化学、化工原理等许多专业知识的学习。该课程理论概念抽象、公式条件众多,原理多、知识点逻辑性强,虽然该课程的地位十分重要,但这并不能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初学者往往会对这门课产生畏难情绪,这对教学十分不利。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如果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如何提高学习学习兴趣,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加强绪论课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化学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在学习一门新课时,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急于了解这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讲什么内容,等等。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绪论课上教师要把物理化学的重要性及它在化工专业各个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向学生交代清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介绍物理化学的重要性时,我常常会引用一些数据:比如,1901—200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物理化学家或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高达60%以上。这说明100多年来,化学科学最热门的课题与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属于物理化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另外,到2005年,在175位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中,物理化学专业所占比例为24%,进一步说明物理化学是化学的带头学科,它对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作用与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1—2]

2.善于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觉得物理化学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学科的公式繁多,而且每一个公式都有适用的条件,学生在学习这些公式时总是死记硬背,可是效果却不理想,往往在用公式的时候张冠李戴。在条件不适合的情况下用了某公式,结果肯定是错误的,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阐述,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基本脉络和内在联系,从而统领全局,一目了然。

例如,我们归类总结了理想气体的热、功、热力学能、焓、亥姆霍茨函数和吉布斯函数分别在不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把公式汇总成表1,这样可以使得众多公式条理关联化,方便学生记忆。

表1 理想气体不同过程Q、W、U、H、S、G的计算公式表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化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众多,如果只一味地讲理论,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很快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讲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化学不是距离自己遥远的一门理论学科,而是对生产和生活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的学科。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并不枯燥,那些看似无用的理论推导和公式不单单是一些数字和字母,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3]。下面举几个实例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讲解稀溶液依数性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输液时用的生理盐水是0.9%、葡萄糖水5%?浓度高了或低了行不行?植物为什么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和耐寒性?海洋中的动物能不能在淡水中生活?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会觉得这门课程很有用,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51-60.

篇7

关键词:统计学个性;统计学实用性;例题习题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98-02

一、高等学校开设《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已发展到高度信息化的新世纪。数据是信息的重要表现形式,统计学作为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已经浸透到当今信息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通用的数量分析方法,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经济社会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直以来,国家教育部都将统计学确定为本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对于我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工商学院的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的地位如同数学和外语一样重要,起到基础性工具的作用。统计思想的匮乏和统计方法的缺失将影响学生将本专业研究问题深化以及进一步剖析社会复杂经济现象的能力形成。

基于此,根据经管理类非统计专业学科的特点设计统计学教学内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即具有坚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功底,又懂得统计方法,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和管理人才,以能胜任市场调查、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是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二、统计学教学中的困境和原因分析

目前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课程枯燥难懂,把统计学视为第二门数学,憎恨、敬而远之;学生不理解统计思想,不思考统计方法的逻辑过程,只是为了完成学分死记硬背,学完统计学后甚至连其中的符号都不认得。统计学教学实际处于“不知为什么学,不知怎么学,不知怎么用”的尴尬局面。统计学的基础性作用目前还无从谈起。  根据多年自身统计学课程学习的经历和教学经验总结,我们发现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忽略了统计学的个性,没有把统计学与学生自己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放弃了统计学的实用性,没有把统计学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具体来说:

1.目前教材是针对经济管理这一大类的,由于通用性广,这样无论例题习题的设计上,还是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上,没有针对陛。例如,无论是对金融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专业还是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专业,目前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等章节的习题、例题都延续工科数理统计的研究视角,针对工厂产品质量管理设计的。难以让有关专业的同学深切地体会到统计在本专业学习中的应用价值,进而产生生疏感。  2.统计学的生命在于应用,统计的价值和魅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才能得以体现。在统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几乎没有的案例教学,即使出现的少数统计方法的应用举例,大部分例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演示统计方法的实施过程。案例不但与相关专业结合不够,而且与现实经济问题严重脱节。使学生的思维禁锢于书本,不知所用。应用性的迷茫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有效地激发。

三、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还原《统计学》的个性  在缺少个性化《统计学》教材的状况下,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下工夫,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习题、例题以及案例是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说,对于学习《统计学》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针对其专业,有选择地安排统计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设计与其专业背景密切相关的例题习题库。  1.教材选择思路  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的教材应有别于统计专业,应与教学大纲相一致,而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大纲应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加以制定。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在遵循实用性、方法性、思想性、简明性的原则下确定《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即,教学内容应着重介绍实用的统计方法和通用的统计思想,避免繁琐的数理推导和数学证明。

2.开发与专业背景相融合的例题、习题库思路

与专业背景相融合的例题、习题库建设是统计学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统计学教学未来改革的方向之一。目前在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中,几乎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例题、习题的研究,有的也只是教师凭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备课过程中的即兴发挥。因此,例题习题的讲解过程中融入专业知识尤为重要,比如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举股指(如上证指数)计算的例子,权数就是股票的成交股数;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举有效汇率计算的例子,其权数是贸易比重;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举累进税计算的例子,其权数是处于某税级的人数。这样,通过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中设计不同例题的做法,使学生感觉生动、具体、容易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于统计学例题、习题库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其他专业授课教师的通力配合,需要统计学授课教师之间资料的共享、经验的累积,必要时还需专业的研究机构设计开发。

3.案例库建设思路  在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案例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案例库是否建立以及建立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而且直接反映了该校案例教学的水平。

统计学案例教学以案例为载体,以课堂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以达到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下三点是必须把握的。首先,案例是为统计学教学服务的,而统计学的内容包括统计调查方法、统计资料整理方法、统计资料分析方法和统计资料预测方法,因而统计学教学案例也应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案例,形成一个反映统计学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统计学教学案例体系。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能清晰说明一个原理或一种方法,使学生能理解原理的内涵或方法的效用,易于举一反三。其次,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案例教学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再次,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最后,案例教学中,必须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是导演者,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二)恢复《统计学》的实用性

对于《统计学》实用性的提高,可从两方面人手:

篇8

关键词:护理专业;医学生物化学;自主式学习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但由于护理专业学时少,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学生水平不一,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一些学生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如何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自主式学习的必要性

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快速掌握学科主要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参与感。如果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其学习兴趣,那么,其对知识的掌握自然水到渠成。而自主式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

二、开展自主式学习的主要方法

自主式学习不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后完全让其自学,而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其今后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后, 也能自主地进行终身学习。开展自主式学习时,教师并非提出问题后就不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应作为一个引导者,阶段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指导。学生可以围绕所提的问题发散思维,并制订学习计划;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资料,回答教师所提问题;后由教师或学生总结要点。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

三、 开展自主式学习的实例

下面举例介绍如何开展自主式学习。学习内容不一定以整章为单位,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如在讲糖代谢知识时,可提出以下问题: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糖尿病,是哪类代谢紊乱?又为什么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哪些?等等。

以脂肪分解代谢为例,课前教师先告知学生本节要掌握脂肪分解代谢的部位、过程及催化反应的酶,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减肥所消耗的脂肪最后转化成什么?减肥过程中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瘦?左旋肉碱是否真有减肥的功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课后阅读教材,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也可以出练习题。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反馈性问题,或是让学生画出这部分内容的概念图,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示,使学生形成更清晰、更完整的印象。除了在课堂上直接反馈,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也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 。以维生素这章为例,维生素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学生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所以这章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但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掌握维生素知识,还要了解维生素的结构及功能。教师可从比较容易理解的维生素缺乏症这节内容出发来提出问题,再根据班级人数平均分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查阅资料。最后,结果的反馈可由教师或学生主持,小组解答,其他同学还可向该组提问。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成课件演示最后的成果。这种自主式学习方式结合了讨论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思考,可拓展思维,锻炼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

总之,自主式学习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实则是在有教师指导的前提下,经过精心设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的学习过程。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也是自主式学习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英语四级;听力长对话;题型解析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长对话的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许多考生将长对话视为四级考试中较难的题型。本文从题型介绍、结构分析、听前预测和常设考点对该题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为考生备考听力长对话提供有效的策略。

一、题型介绍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长对话共两篇,每篇长对话由一男一女两人5~10轮对话组成,每篇的长度约为300词。每组对话后设4题,两组共8题。问题安排在每篇长对话之后,全部为特殊疑问句的形式,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每篇长对话只朗读一遍,每个问题后留有15秒的答题时间。

二、结构分析

四级听力长对话在结构上比较固定,可以划分为“头”、“中间”和“尾”三部分。其中,“主题、结论—论证、说明—再次总结结论”的结构为四级听力长对话中常见的逻辑结构。长对话在“头”部分会交待全篇对话发生的背景,例如:人物、时间、地点、主题等信息。说话人通常会先进行自我介绍,接着对长对话中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概要,考生在听音中要特别注意此部分出现的一到两句提纲挈领表达对话主题的话语。长对话的“中间”部分是对话的论述,特点为信息量较多、内容较杂、难度较大。考生在听音中要注意抓住说话人说话的主线,不要纠结于对话中出现的几个生僻词汇。长对话的“尾”部分常常涉及说话人总结讨论形成的意见或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或再次重复、总结全篇的结论。

三、听前预测

在听音过程中,考生想要抓住长对话中所有的信息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若考生能够学会在听音前阅读和分析选项,依此预测对话和问题内容,从而了解在听音时应该重点听什么、记什么,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解题难度。考生在进行听前预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利用选项中的重复词语,推测长对话的主题。每篇长对话后设置四道题目,每道题目有四个选项,各题选项中会出现一些相同或相关的词语。考生可以将选项中出现的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对整篇长对话的大致主题进行推测,从而在听音时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整篇长对话的内容。(二)利用选项特点,推测问题内容。长对话题目中的很多选项会呈现比较明显的特点。例如:有些选项会使用某种专门的表达形式,如选项均为动名词开头(很可能是针对于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者某项计划或打算提问)、或选项均为人物角色或均为地点场所;有些选项会使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均含有should,hadbetter,wouldlike等一类的词语(问题很可能是考查“观点、态度或建议”)、或均含有like,mind,think,agree,reasonable,absurd等一类的词语(问题很可能是关于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评价或感受)、或均含有描述人物性格的词语。考生利用这些选项的特点和内容,便可以推测出问题大致考查的重点所在,从而在听音时更有针对性。(三)提取选项要点,确定听音重点。在听前阅读长对话部分的选项时,考生应学会提取各个选项的要点内容,这些往往是与问题或答案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考生最好能把每个选项的内容缩小成一至两个单词,并在听音时重点注意并记录与其相关的信息。

四、常设考点

篇10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会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全程优化课堂练习。训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重要形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通过训练。对初中生来说,做练习题是训练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因此,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提高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现结合近几年实践从以下三方面就如何提高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作些探索。

1 从学生出发设计练习

1.1 练习设计对学生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课堂练习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会独立地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密切联系工作、生活中实际事例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完成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设计的课堂练习应能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化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把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失时机的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一些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的习题,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引发创新思维。

1.2 练习的设计形式要多样化且内容要适度。课堂练习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注意形式灵活多样,设计练习题时应恰当运用口头、板画、书面练习和实际操作等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发挥每种练习的独特作用。所以,课堂练习要多样化,首先是课堂练习本身的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如文字表达,结合图像表达,利用实验、利用多媒体表达等。其次是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以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学生在下面的练习的同时,请几个同学上黑板练习(或将学生的练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以便对共性问题及时高效地进行信息反馈。有时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分别做不同的练习,练后进行分析比较。有些思考、判断、讨论类练习不需要学生详细书写,可通过提问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有些课堂练习需要通过实验的形式(或实验结合板书)进行。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差生“吃得了”,优生又“吃得饱”,使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得到较好的训练。

2 明确的目标意识和效率意识

2.1 设计练习时目标要明确。课堂练习的优化设计首先在于练习目标是否明确,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熟练计算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本班的实际,设计练习,确定练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必须依据课堂教学目标,既要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又要能针对学生的疑点和弱点,同时还应根据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认真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

例如有些课堂练习是为了及时巩固知识点而设计的,旨在使学生学会初步的解题方法及解题的基本书写格式,有些课堂练习是训练学生解题思路的,有些课堂练习是训练学生灵活处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有些课堂练习是为了矫正学生的错误而设计的。

2.2 设计的练习要具有实效性。实效性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核心,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在设计和选择练习题时,教师要把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把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落到实处。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练习,力求做到既看到“全班学生”这个面,又要照顾“个别学生”这个点,特别是对学困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练习要有一定的典型性、针对性和示范性,应少而精。练习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要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相适应。

3 根据课型特点设计练习

3.1 新授课的课堂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化学知识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在设计练习时应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因此,在实际练习时应从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到融会贯通的层次去设计,同时联系生产生活设计与课堂例题相关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利用课堂练习归纳小结新学的知识,进行信息反馈,巩固所学的内容或检查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3.2 复习课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目标,首先要精选例题和习题。在教学中,通过对各个基础知识的回顾,然后将其整合,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3.3 实验探究课的课堂练习。例如:将“应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分解成几个题:①通过实验判断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硫酸铜、铁粉、____(自选)等物质做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哪一种效果较好?为什么?②高锰酸钾分解后的残余固体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③如何较准确地比较二氧化锰、氧化铜做催化剂时反应速率的快慢?④设计实验室或以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