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06:4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复习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复习学习计划

篇1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语数英)。上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要走神,画出老师说的重点。课下不要光想着玩儿,没事就拿出自己的书来看一看,回顾一下。

3、每天晚上定时定量复习一个单元(语文)。抓住每一课的重点句子多读几遍。要背过这个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还要掌握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说一说这里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还要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发生在哪个时期,借这个故事来赞扬谁,或者赞颂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记一记词语盘点的词,背一背日积月累。(数学)背一背这个单元的定义,再做一遍书上的题,还要做一些课外的辅导题,多掌握一些体型。(英语)重点背这个单元的单词、粗体句子。掌握句式,学会运用。

4、多练笔(语文)。在最后的这几周时间里,应该多写写作文,而且要从多方面入手:写人、写景、写物、写事、写读后感观后感、缩写、想象、写信、看图作文、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总之,可选的主题有太多太多......

这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同学们老师们你们还可以给我提出其他好的意见,我会虚心接受。祝愿同学们在即将升入小学6年级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2

一、学习计划的辅导

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周、每日学习的内容都不同,各主要学科都要布置课外练习,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就会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的学习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本周内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时间作出详细具体的安排。

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时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为有效地提高高学习效果。

二、预习方法的辅导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 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三、听课方法的辅导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在课堂上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四、复习方法的辅导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的过程。

课后复习的方法包括:

(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笔记,对课堂记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

(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

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循环复习法,是指学过一个单元之后即及时复习,然后再学下一单元,学完第二单元之后,再把这两个单元综合起来系统复习,以此类推,循环至终。分配复习法,指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之后在时间上每隔一定时期回过头来再复习,只是在时间间隔上逐渐拉长。比如上一单元讲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一周后再复习,两周后再回头简略地复习,一个月或一季度后再复习。事实表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当然集中复习也有其优势,比如在期末总复习时,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写作业方法的辅导

写作业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觉、有目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智力活动过程。通过写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掌握写作业的正确方法。

1)先复习后写作业,即在认真复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2)仔细审题,即了解题意,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篇3

一、谁算得都对。(20分)

32÷8= 64 ÷ 8 =27 ÷ 3 =63 ÷ 9 + 32 =

28+32=3 × 6 = 30 ÷ 6 = (69-24)÷ 5 =

72÷9=  56÷8=   54 ÷ 9 =9 × 4 ÷ 6 =

4 × 5 =24÷6=  73 - 45 =8 × 7 -18 =

56÷7=16 ÷ 2 = 77 + 23 = 40 ÷ 8 + 35 =

二、填空。(10分)

1、20÷5读作()

2、24÷6=(),表示把24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也表示24里面有( )个( )。

3、8的2倍是(),8是2的(  )倍。

4、直角比()角大 ,直角比( )角小。

5、读出和写出下列各数。

805读作:(  ) 五百一十写作:()

200读作:( ) 一千零八写作:()

三、在  里填上“+”、“-”、“÷”、或ⅹ”。(9分)

3  8=24  3  8=4  6 66=0

36  9=4  7119=90 56=30

36  6=30  205=4 1810=28

四、画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6分)

五、比一比,看谁算得准。(15分)

6ⅹ8+15  6ⅹ9-17 9ⅹ4÷6

35÷5ⅹ4  45÷5+12 (69-24)÷5

六、解决问题。(36分)

1、我今年9岁,爸爸今年是36岁,爸爸的年龄是我的几倍?

篇4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他们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比如程文杰、韩兴宇等,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一直保持较好。有的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能力跟不上,比如方启奥、王家奇等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2、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3、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五、时间安排:

    位置与方向                          一周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周

    统计   年、月、日                   一周

篇5

课本是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学生复习的蓝本,是任何一种复习资料都无法代替的。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课本上物质的性质、转化关系、方程式的书写、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及有关实验现象等。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同时还要作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看课本,逐步在脑中建立起知识网络,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过程中要在吃透课本的基础上,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透析清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寒假来巩固基础知识,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同时要注意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归纳迁移,发展能力。注重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高度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为下学期的第二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期末考试总结、查缺补漏

期末考试多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的考察,重在基础知识的考察,在考察知识的同时侧重对能力的考察。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依据,因此考试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应该做一个总结,看一看自己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复习效果如何,基础知识掌握的是否扎实,关键是要分析一下自己哪些环节做得不够,并确定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复习中注意抓基础,抓复习的针对性。对考试中以及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提高效率、抓落实

动笔才是思维真正的开始,为了使你假期的复习任务落实到每天的学习之中,我建议同学们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是要有假期整体计划:学习的计划,休息的计划。二是要有每天具体复习的计划。长计划,短安排,为了避免随意性,真正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应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具体化。最好细化出每个时间段做什么,去做行动的巨人,真正把复习计划落到实处。同时可以按照考试时间有要求限时做一些成套试卷,在答题过程中作到:“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舍弃全不会。”提高复习和答题效率。

篇6

数学的复习对于报考理工类和经济类考生来说,如何复习好数学是他们整个考研复习的关键。很多同学在复习数学时,之所以会陷入误区,搞题海战术,就是在认识上还没有理清几个概念:基础知识、做题和解题。大家都知道数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复习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是不能端正认识,只会事倍功半,建议大家在开始复习数学之前将考研数学三复习计划好好的规划一下再来复习!

基础知识:加深理解 形成体系。

我们需要把握知识点,需要从一定的深度去把握和理解知识点,同时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点,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熟悉常见的变通形式,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识是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随着复习的深入,随着知识点与题目的结合,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都是要不断加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的重复着回归课本,回归最基本的概念,方法。数学题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的具体运用,就是知识的实践。因此我们就需要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来反复加深对题目所用知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

做题:检验成效 提炼方法

对具体题目的解决,这就是我们考试的形式,也是检验我们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一道题目的正确解决,首先需要你对这道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正确的,深刻的理解;同时,需要你能够采用正确高效的方法,将知识合理运用,进行正确的推理、计算,到最后正确地给出题目的解答。我们平时的做题和考试时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平时我们的题目演练,目的是为了我们自身的提高。而一道题目能给我们的提高又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加深了我们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真正考试的时候,那是作为一种检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展示自己,去在乎每一道题的正确与否,去对分数斤斤计较。因此,作为平时的做题练习,包括模拟考试,我们不去在乎会做与否,不必去为了一次模拟考试不如意而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懊恼的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来进步自己的思维,来升华自己的认识。因此,每一次做题,都需要一个比做题时间更多的回顾过程,从这中间来加深认识,提高解题能力,挖掘出里面的精粹。只有大家把数学知识的底蕴都学习透彻了,那么相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好复习了!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二

考生应了解考研数学的命题原则、知道考题题型及试题难度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基本倾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命题,特别是从20xx年开始,全国各个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试题的难度在这几年均有所降低,特别 20xx年试题难度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试题以考察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具体遵循下列四原则:

1.科学性与公平性原则

作为公共基础课,考研数学试题以基础性、生活类试题为主,尽量避免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过于专业和抽象难懂的内容。

2.覆盖全面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的内容要求涵盖所有考纲要求考核的内容,尤其涵盖数(一)、数(二)、数(三)、数(四)相区别之处。

3.控制难易度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要求以中等偏上的题为主,考试及格率控制在30%-40%。

4.控制题量的原则:

考研数学试题的题量控制在20--23道之间(一般6道填空题,8道选择题,9道解答题),保证考生基本能答完试题并有时间检查。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试题从知识内容来说有覆盖面较大的特点,从题型与难度来说有以下特点:

1.填空题(现在一份试卷中有6个填空题、共占24分)

填空题实际上相当于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用于考察三基及数学性质,主要是为扩大试卷的覆盖面而设计的,一般以中等偏下难度的试题为主。

2.选择题(现在一份试卷中有8个选择题、共占32分)

选择题大致可分为三类:计算性的,概念性的与推理性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性质的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判定和比较。

3.证明题

以数学一为例,整张试卷中,一般有两道证明题: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各一题。高等数学证明题的范围大致有:极限存在性、不等式,零点的存在性、定积分的不等式、级数敛、散性的论证。线性代数有矩阵可逆与否的讨论、向量组线性无关与相关的论证、线性方程组无解、唯一解、无穷多解的论证,矩阵可否对角化的论证,矩阵正定的论证,关于秩的大小并用它来论证有关问题等等,可以说线代的证明题的范围比较广。至于概率统计证明题通常集中于随机变量的不相关和独立性,估计的无偏性等。此类题难度一般中等偏上,无过难的题。

4.计算与综合题

一份试卷中,包括填空题在内计算题或计算性质的题占80%以上。计算题中有一部分是综合题。综合题考查的是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此类题难度一般为中等难度。

5.应用题

每一试卷中都有一道应用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而不是考查专业知识面(如微分方程部分不会考到涉及流体力学、电力学知识的应用题)。不会出现对某一群体明显有利或明显不利背景的题。应用题大致有几何、物理(一般限于力学和运动学)、变化率,等方面的问题,数三、数四应用题常涉及经济方面。

二战考研数学复习计划范文三

自20xx年2月中旬开始,各研究生院校陆续都有13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功能。截至到目前,34所自划线院校20xx考研分数线以及复试线已全部公布完毕,报考其余院校的考生也可登陆报考院校系统进行查询。虽然国家线尚未公布,但参照往年国家线基本可以判断出自己能否进入复试。没考上的纠结于调剂和二战之中,考上的也可能因为院校不好而不考虑就读,考研辅导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慎重选择。

对于理工科和经济类考生来说,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数学考得不好,数学单科就与其他考生相差几十分。这里并没有夸张,因为数学是一门容易提分,也容易丢分的学科,能否取得高分,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往往取决于数学成绩。对于二战的考生来说,如何进行数学备考显得尤为重要。考研数学辅导团队老师对二战考生提供一些数学备考策略,希望对二战考生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二战考生来说,首先需要做的是认真总结13考研数学成绩低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二战考生务必加以重视。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范文四

目前,20xx考研初试已渐渐远去,各高校陆续在放寒假,对于那些没把握考过而打算重新考研的同学和计划20xx考研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寒假正是一个制定20xx考研计划的大好时机。下面,由帮大家拟定20xx考研数学复习计划,但愿可以帮助大家20xx考研数学复习顺利!

在考研课程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难度大的考试。与其他学科相比,只要肯下苦功、方法得当,考研数学提高分数相对要快一些。下面从四个阶段来制定20xx数学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1月至2月底):20xx年1月初考过的同学可以好好的找一下自己的失分原因,对照题目和答案,全面总结、分析,对基础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式的复习。其他没考过研的同学可以了解数学考研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充分准备复习资料,调整自己进入复习状态。这一阶段学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考生应该根据报考学校及报考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对未学的内容补充学习,完善学习内容。此阶段的重点在于积累,先系统学习教材,全面整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

第二阶段(3月至5月底):通过上一阶段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同学们应该已具备基本的做题能力,可以结合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展开全方位的做题练习,做题时要善于把试题按照知识点分成几个类型,每一类型都要做一些题目,要会举一反三,比较简单的题型可以少做练习,把练习时间多分给那些比较难的题目类型。这一轮的反复非常必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学习中一定要从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阶段要求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总体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建立起整个专业知识体系。

篇7

我们要认识到当前化学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被淡化

九年级学生面临着中考,大多数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加大上课时的复习课教学容量,课堂上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回答,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很少,通通是课前一张卷子,无论学生做与不做,一律课上处理完,学生动手的机会更少,对于现在中考中的实验探究题缺乏解题能力,得分率很低。

二、教法单一,枯燥无味

由于教师对复习课研究重视不够,往往是拿着一张试卷一问一答的形式来上复习课。让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复,课堂内容缺乏新意

教师在上复习课时,由于没有好好的研究章节内容,不能把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不能把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还有更不能打乱章节顺序,进行很好的分块复习。让学生觉得本来就孤立的知识点更加孤立。有些教师还按照订阅的复习资料,一章一章的进行复习,没有增加新的内容,没有深化知识、培养能力、渗透方法,只是简单的以练习题的形式重复了一遍。

四、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

教师在进行复习课的讲解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不清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导致复习时平均使用力量,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疑点仍然存在,难点仍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教师还缺乏对中考要求的深入研究,不能对一些重点知识,热点知识,探究能力进行重点的复习和专门的训练。

五、复习课上成习题课

由于复习课很难上出新意,一些教师认为只是把知识简单的重复一遍,还不如叫学生多做练习,熟能生巧。于是,好多教师在上课时先把知识点重复一遍,然后让学生做练习,进行知识的再一次重复。

针对以上的问题:如何上好九年级的化学复习课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优化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要追求“真”,表现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自己。课堂中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放得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实验探究题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才会得到提高。复习时教师一定不要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的灌输。当然,这不是说把45分钟都给学生,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到精讲精练,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感觉有新意。

2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本结构,既有助于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在课堂外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就是一个构建知识的过程。当然学生构建知识的基础就是基于对以往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因此,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课前教师要认真进行备课,对知识进行精心梳理,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连接起来,使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有个整体把握。

3精心设计练习,提升能力

篇8

一、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大综合(包括理科综合和学科内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但练习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练习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练习。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练习知识的大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练习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题技巧等等。

本阶段要突出练习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大综合模拟考的套题练习,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

“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你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非凡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练习,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几大重点工程中有关问题。

(三)加强实验技能练习,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练习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的练习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把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

如:要把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

2、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练习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练习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性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

如:在电学实验中,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自己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通过这样的练习,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加强创新思维练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奇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1、类比推导法

将已知或新给出的原理、知识或方法横向类推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决新问题或得出新知识,即已知(或新知A)类推新知(或新知B),其要害在找好横向类比迁移的“参照点“。

2、逆向思维法

物理学中有些问题按常规正向思维分析不方便,此时可改变思维方向,由正向思维改为逆向思维,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如光学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匀减速运动倒过来考虑就变为匀加速运动等。

3、等效思维法

物理学中的问题,有时直接分析有困难,此时,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来等效代换,使问题便于分析解决,如: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

(五)加强学科交*渗透练习,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篇9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小学生为服务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量与计量、比和比例。重点: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难点: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测量与计算、图形的位置与变换;重点:图形的计算及应用。难点:准确的进行计算。

3、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

三、复习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转载请保留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程度。

3、查漏补缺。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没有空间想象能力---)。被学的组织培优补差,让每个学困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四、总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留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五、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⒈数和数的运算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⑴、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

⑵、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⑶、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⑷、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⑸、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⑹、四则混合运算

⒉代数的初步知识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⑴、用字母表示数

⑵、简易方程

⑶、比和比例

⒊解决问题

这节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

分数的实际应用。

⑴、解决简单问题

⑵、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⑶、列方程解决问题题

⑷、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⒋、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

⑵、名数的改写

⒌、几何初步知识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⑶、立体图形的认识

⑷、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⒍、简单的统计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⑴、平均数

⑵、统计表

⑶、统计图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训练

⒈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⒉几何形体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⒊各类实际问题的训练。

⒋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强化。

第三阶段—&md

ash;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篇10

一、 试题特点

将课程标准规定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作为命题和考试的整体基础,全面设计考试内容、内涵及模式,以求对素质教育有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这是当今命题指导思想的总体基调。

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素质教育,这就需要中考必须扩大考查的内涵,而不能仅把“纯粹”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的考试内容。在考查中应以“双基”作为载体,在试题中贯穿和渗透《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的基本态度、观点、情感、方法、精神、价值观、心理素质等评价因素,以及各种能力考查的评价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检查学校的素质教育状况和学生的素质,同时又对素质教育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异化人们对素质教育目标和教学过程的看法。

具体在中考试题中,非常明显地出现了“三多三少”的现象。其中以课程标准规定的重点要求,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试题增多了;有利于检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性、开放性试题增多了;与实验、科学探究考查有关的试题增多了。而对化学知识死记硬背的试题大大减少了;偏题、怪题和繁琐的计算题大大减少了;难题和试题的总数量也有所减少了。

二、 考查内容

在内容上,各地试卷都非常重视考查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能力意识,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注意问题的开放性。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潜能;重视考查获取与处理信息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对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联系内容的考查,体现“STS”的教育思想。

(一) 明确考查范围,提高试题的稳定性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合格公民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继续学习的需求,因此,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题仍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如:① 空气、水、金属矿物、溶液等物质的性质及用途;② 物质的分类与变化及特征,常见类型的化学反应、基本的化学量、溶液的酸碱度与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化学概念与原理;③ CO、O和H的制备,常用仪器名称、用途和基本操作;④相对分子质量的及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的计算等。这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1. 概念和原理的考查,走出了纯粹为化学学科服务的误区,逐步实现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用于认识自然、关心自然和社会,体现它们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取得又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的接受结论和记忆,转为主动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体验和运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健康的情感。

案例1:2011年临沂市中考题

请你选择有利于“双城同建,共建大美临沂”的做法,请讲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工业废气、废水直接排放;② 分类回收垃圾;③ 增大绿地面积;④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⑤ 使用节水水龙头;⑥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⑦ 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秆焚烧。你选择的是____ 。

2.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记忆、书写、应用均是重要的,而应用则是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近年来,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更加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真实的“化学用语”环境进行考查,通过客观存在的化学用语和信息进行考查。这样的考查使学生从学生的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享受到应用的价值和乐趣,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案例2:2011年眉山市中考题

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X + 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 Cr2O3 B. CrSO3

C. Cr2(SO4)3 D. Cr2S3

3. 单质和化合物性质的考查,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通过应用进行考查,可以使性质知识变“活”,更加贴近生活和生产,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命题时,常常通过现实问题、重要事故、有趣的应用等展开,让学生尝试解答后,体验重要物质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用性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案例3:2011年襄阳市中考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 氮气、② 氧气、③ 熟石灰、④ 稀盐酸、⑤ 碳酸氢钠等物质,请你选择适物质的序号按要求填空:

(1) 焊接金属时常用于保护气的是。

(2)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 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疏松多孔、松软可口,常加入的物质是。

4. 弱化化学计算。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主要应该体现学科的启蒙性、基础性,因此,化学计算的难度普遍降低,分值也有所减少。化学计算的命题,走出了“人为”编制的、毫无实际价值的“偏、难、怪”的误区。首先是难度降低,再就是逐步做到与实践、实验相结合命题。删除了繁琐的计算技巧,更加重视计算原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这对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化学的科学素质,以及用“量”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树立严谨的科学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4:2011年济宁市中考题

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 在小烧杯中倒人8%的氢氧化钠溶液l0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② 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③ 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

若停止实验时,两溶液恰好反应。请分析小明实验后回答:

(1) 实验中酚酞试剂的作用是;

(2) 计算出这时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精确到0.1)

(二) 突出科学探究,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作为化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化学学科的鲜明特色之一。科学探究试题让学生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考查时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验问题解决的综合过程。用以培养学生用实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案例5:2011年烟台市中考题

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亮猜想:还可能有Na2CO3

小强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

你认为谁的猜想是错误的____ ,理由是________ 。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____ 。

【活动与探究】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反思】小强认为小亮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

(三) 关注环境、能源、高新科技等社会热点,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1. 命题时,重视对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考查。从全球或地区环境污染的事实,或工厂与家居环境污染的事实,用相关的知识、能力和观点,考查环境污染的原因、治理的依据和过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树立用所学知识去改造环境的信心,理解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案例6:2011年烟台市中考题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1) 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① 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____。

② “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 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① 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________ 。②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VO会变成VO,这个过程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由____价变为____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下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

① 根据图示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

② 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

③ 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

2. 能源危机是我国和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问题,许多省市的试卷都以此设题。从我国能源利用的国策、重大举措到能源利用的安全问题,均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教育和能力检测。上述考查和解题过程,必然会引导学生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关心能源、节约能源,并在能源利用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时,能够了解应对的方法,甚至顺利逃生。让化学与珍爱生命建立关系。

案例7:2011年内江市中考题

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用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氢燃料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从环保的角度认为,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

3. 用“高起点、低落点”的命题思想,将当代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将对当今各种伪科学的分析、识别作为问题出发点,而答题的要求仍落实在课标的要求范围之内,这是当今命题的又一趋势。这可以增强命题的时代感,缩短教学内容与时代最新成果的距离,而且可以培养科学精神和献身科学的自信心以及良好的科学品格。

案例8:2011年武汉市中考题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

A. 隔绝了氧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 清除了可燃物

(四) 重视用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命题

跨学科设计试题,是命题者以一定的线索把一些相关的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景的知识网络题,它是以学科交叉与渗透为主的学科间综合。这类试题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整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视角,用“整合”的观点去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科学观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9:2011年宁波市中考题

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 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C. 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D. 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三、 复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已逐步走向深入,各地区的中考模式与题型也日趋稳定和成熟。考查中更加注重命题的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更加注重考查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突出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以及“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新课程理念。在问题情境设置上将更具人性化和时代性,对中学化学教学和同学们的有效学习起到强有力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切实减轻同学们的学习负担,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提高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策略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中考化学总复习就是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理解、综合运用。抓好知识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强化自己的弱点,落实考试热点,从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对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复习时应着重做好几个方面:

(一) 理解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系统

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即将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率全局的重要知识、能力点、智力点、技能点,集中精力加以深化,从而实现知识由点到面的转化。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是分散在各章节里学习的,在总复习时要从各章节中,按知识结构和系统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形成小的系统,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这部分知识可分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化学用语、溶液等五个知识系统来复习。其中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要特别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

(二) 突破难点知识,把握知识网络

把所学知识中难于记忆、难于理解的难点知识,通过抓规律、抓联系、抓典型、抓方法,由浅入深地各个击破,从而实现知识由难到易的转化。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是面广量多。学习时要把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同时要通过知识的反复运用,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在复习过程中,要着重落实物质的名称、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这是本部分的复习重点。复习时还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要求能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

(三) 落实因材施教,做好分层指导

化学中考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中考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应该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一般以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平出发提出教学目标,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纲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

(四) 探索知识规律,关注考查热点

抓住一些跟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对热点试题的解决能力。随着“双基”试题的逐年稳定和化学计算的逐步弱化,化学实验已成为化学中考命题的重点题型。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增强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尤其是科学探究题。(下转第12页)

(上接第20页)

1. 全面掌握基本实验

化学实验一般都分散在教材各章节中,它是验证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探究常见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手段。复习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1) 分章沿教材复习,对各基本实验逐一进行阅读,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图),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在复习后期,要对有关的基本实验加以简单组合,进行简单的综合实验,在组合时,要明确各装置间连接方式,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各环节的注意事项等。

2. 注重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 训练和培养实验选择能力。对学生化学实验选择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实验方案的选择能力和实验材料的选择两种。实验方案的选择,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选择最佳实验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是否简单,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操作顺序是否正确等。实验用品的选择,主要考查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2) 注重培养实验设计能力。首先要明确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① 审清题意,明确实验要求;②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原理;③ 结合实验原理选择需要的仪器与药品;④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⑤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其次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药品经济、安全可靠。

(五) 培养思维能力,巧解“新题”“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