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初级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6 22:2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初级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当前形势 信息化技术 中职 《基础会计》 优化策略
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电脑在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方式皆是以教师为主体,往往在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则成为欣赏教师表演的"观众",课堂气氛沉闷不已。而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则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低效状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利曾说过:"学习中最好的良性刺激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而言,积极性是学习中最大的内驱力,有了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相关的情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往往能令抽象乏味的《基础会计》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让教学内容充满感染力,并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去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广大财会教师一定要根据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进而让学生体验置身于某企业会计情境的感受,从实践角度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教学《基础会计》第一章"概论"时,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会计"这一概念不加修饰地进行讲述,对于刚从初中毕业且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是很不恰当的,他们一定会认为这种类似于"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过于乏味,会计知识过于抽象、复杂,从而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对于这一章节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设置一间虚拟化的网络财务室,并在财务室的办公桌上放置一些用于处理会计事务的票据、单据、报表、凭证、账簿等基本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屏幕直观地展现,让学生从动态的实物展示中对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形成感性认识,再按照"会计事项"、"单据"、"记账凭单"、"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理论"的顺序深化学生对会计概念的认识,从学生耳闻目见的生活常识开始,将他们感性的会计经验提升到到理论的高度,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场景中学习知识,能令其充分感受到《基础会计》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其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的合成性,便捷性打造特色化的《基础会计》教学
在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学媒介极为单调,只有教材与黑板。譬如在开展会计实务训练时,事先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小黑板就得事先准备,而且还得准备好几块(板书的内容过多,一块黑板根本无法容纳必要的教学内容)。加之准备好的小黑板最多只能用两到三次,多次以后因为字迹模糊又要再次书写,浪费时间、精力。因此在传统的会计实务训练教学中,填写"会计凭证"的训练就不能过多,否则小黑板根本无法容纳。但如果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大量的会计实务训练内容,完全不必担心因为容纳空间不够而舍弃相关教学内容,操作过程也十分便捷,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切换到其它训练场景,节约了大量时间,教学效率大幅提高。
在多媒体这个自由灵活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根据中职生的思维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的需要,结合《基础会计》学科的特点,本人独特的教学风格,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制作具有合成性、便捷性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切换教学内容,从而发挥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最大效能。例如对于"原始凭证的填制"这一内容的教学,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审核三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就是将每种原始凭证的基本格式以及各种凭证的填写讲授清楚,利用教材加黑板的讲授方式往往给学生抽象、乏味之感。对于这一内容,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便捷地演示与讲解,在两课时以内就能完成全部教学过程,且学生面对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屏幕会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会大为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与形象性,构筑高效课堂
从客观角度而言,《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较为抽象、过于复杂,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能将图表、文字、动态的画面、声音融为一体,让难以理解的会计知识变得声形兼备。通过多媒体屏幕能看到相关的文本材料,倾听到富有感染的讲解,观察到动态化的演示,从而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感官效应,帮助其从更深的角度理解相关知识。对于基础会计这一课程而言,会计方面的原始凭证种类繁多,记账凭单的内容也尤为丰富、账页的格式多种多样、账簿账单填制的过程也尤为繁琐,对于这些过程是不可能在黑板上完全演示出来,凭借语言去进行讲解又极为枯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倘若运用多媒体对上述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屏幕将账单、账页的具体格式展现出来,并结合这些格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则会对多媒体屏幕中显示的"实物"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关键词】高职 基础会计 信息化教学 现金支票的填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78-03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落后,高职教学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教学手段更具多样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日渐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呼之欲出。本文以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探究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选自高职会计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基础会计。教材选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向兆礼教授和黄若男教授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财务会计系列)教材。
基础会计课程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根据工作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业务技能要求,贯穿小型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证―账―表”全套会计流程工作,以“工作过程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一条主线、两套系统、三个层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条主线”。本课程根据会计工作过程分为5个步骤,以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课程共设计5个学习情境20个学习任务。由工作过程构成的“一条主线”如图1所示。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是第一个工作任务“原始凭证的取得与填制”中的任务2,是课程的重点章节,对应出纳岗位工作。
(二)“两套系统”。基础会计课程的两套操作系统,分别是“手工操作系统”和“运用专业财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操作系统”。笔者所在学校的“手工操作系统”采用纸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来进行会计处理;“运用专业财务软件仿真手工会计操作系统”主要是“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涉及手工操作,同时,我们实训室配备的“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均含有“现金支票填写”实训,后续学习将在计算机上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巩固。
(三)“三个层面”。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包含“分项模拟训”“综合模拟实训”和“岗位实训”三个层面,如图2所示。
本课例“现金支票的填写”既是“分项模拟实训”中的“填制原始凭证”,又是“岗位实训”中“出纳岗位”的工作范畴。
二、学情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大一新生,他们在基础会计课程中首次接触会计知识。一方面,大一新生好奇心强;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基础为零。因此,课程教学中既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如细心谨慎等。
三、教学设计
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包含四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和教学小结。
(一)教学方法。本课例主要用到四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案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时用一个案例贯穿始终,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性强;第二,采用信息化教学法,用职场菜鸟孙晓梅熟悉现金支票的视频讲解“现金支票填写方法”,本课例后续在“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进行操作,辅助教学的幕课、微课运用等;第三,模拟情景教学法,本课例教学在会计手工实训室进行,有相关票据、印章和工作环境,模拟情景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第四,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用课堂互动代替从头到尾的理论灌输,贯穿职业素养教育。
(二)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利用PPT、视频等进行信息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本课例的主要教学过程如图3所示:
开始上课前,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空白现金支票,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有个感性的认识。设计的案例既要贴合实际,又要能够让初学者易于接受。在设计案例时,既要让初学者能够根据常识看出问题的所在,又要将教学的重难点包含在其中。本课例通过“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这个案例,贯穿整个内容的讲解,提出“怎么了”“错在哪”,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案例引入。具体如下:
(1)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案例“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请学生看投影仪上的现金支票(图4),思考:“怎么了?这张现金支票能取现吗?”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2)抛出问题:“错在哪?这张现金支票为什么不能取现?”让学生讨论,请学生指出明显错误3处(如图5所示):出票日期支票上注明“大写”但图中的支票出票日期是小写的;支票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很明显可以看到,人民币大写“壹万元整”,而小写的金额却是“100000.00”;支票上注明应有“出票人签章”,但图中没有任何签章。所以,“这张支票银行不予受理。”
2.该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进行的必要知识讲解。只讲解必要的两个知识点:“什么是支票”和“现金支票的使用范围”。
3.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观看视频“现金支票填写方法”。所选视频模拟新入职“职场菜鸟”孙晓梅熟悉“现金支票的填写”过程,学生毕业后也将从职场菜鸟做起,该视频选取得当,对学生有很强的带入感,学生在看视频时,聚精会神学习相关知识。看完视频后,由教师结合视频和学生手里的现金支票,对视频内容进行小结,归纳要点、指出难点。
所选视频已涵盖“现金支票填写”的七个要点和三个难点。“七个要点”包含:填写存根联、出票日期、收款人、付款行名称和出票人账号、金额、用途和签章。现金支票的填写要点在视频讲解中全部涵盖,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必重复,此时归纳选讲“三个难点”加深学生印象。“三个难点”分别是:出票日期的填写、金额的书写和签章。这“三个难点”中任何一个不正确,银行都不予受理。教学时,应重点强调“三个难点”的注意事项。
(1)出票日期的填写: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为了防止日期被人为篡改,在某些月、日前应加“零”或“壹”:在数字1-9(单数)和10、20、30(整数)的前面加“零”,如案例中的日期“零伍月”、“零贰拾日”等;书写11-19的,前面加“壹”,写作“壹拾壹月”、“壹拾贰月”等。
填写支票时,如果出票日期小写(填阿拉伯数字),银行不予受理。本案例中,现金支票日期小写,所以银行不予受理。如果大写出票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由于后果自负,在讲解此处时,适当灌输职业素养教育,指出作为出纳人员必须细心、谨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2)金额的书写:支票金额必须正确,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若两者不一致,银行不予受理。本案例中,现金支票大写金额“壹万元整”与小写金额为“100000.00”不一致,所以银行不予受理。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采用正楷或行书填写,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样。大写金额应紧挨“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支票上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中文大写金额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的填写: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日期、金额书写时若使用繁体字,银行也要受理,但不得自造简化字。
(3)签章:现金支票上的签章与银行预留印鉴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银行不予受理;使用密码的,密码必须正确。案例中的现金支票上没有任何签章,银行不予受理。
讲解签章问题时,指出“签章个数”的记忆方法:如果出票人为单位,签章为两个(含单位章和人名章),一般是财务章或者公章加盖法人或者法人授权代表人的私章,印章不得模糊,否则不能正常核对,银行不予受理;如果出票人为个人时,签章仅为一(人名章)。
讲解签章问题时,温馨提示:空白支票和预留印鉴不能由同一个人保管。灌输“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理念,列举实际案例“保管支票和预留印鉴的财务科长挪用百万元公款高消费,锒铛入狱”说明会计工作涉及“钱”和“账”,必须相互制约。通常我们所说的“管钱不管账,管账不管钱”也体现了这一点。
4.怎么做?这张现金支票该怎么填。利用引导案例“广西诚信达有限公司开出10000元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结合模拟情景教学法和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填制现金支票,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留时间给学生动手填写,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填完后,展示引导案例所涉及现金支票的正确填写方式,如图6所示。
(四)教学小结。具体如下:
1.现金支票填写贯穿“防止篡改原则”。填写出票日期时,月、日前加“零”或“壹”,主要防止被人为篡改出票日期。填写金额时,大写金额填写时紧挨人民币三个字,不得留空;小写金额前面要加人民币符号“¥”,这些都是为了防止金额被人为篡改。
2.注意事项:空头支票问题。签发现金支票时,必须查验银行账户是否有足够的余额,不得签发空头支票。若签发空头支票,由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就高不就低”原则;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举例说明,假如某公司为刘晓明开出一张25000元的现金支票,刘晓明拿去银行提现时,发现该公司账户上只有11000元(不足25000元),那么,刘晓明手里拿的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的某公司,银行可以处以1250元的罚款,同时,刘晓明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500元的经济补偿。为说明银行对空头支票罚款的“就高不就低”原则,可将前例中的“25000元”改为“15000元”,该公司账户上若只有11000元(不足15000元),此时刘晓明手里拿的仍然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对于开出空头支票的某公司,因按照票面金额的5%计算得出的金额750元低于1000元,根据“就高不就低”原则,银行应按照1000元处以罚款,同时,刘晓明作为持票人有权要求300元的经济补偿。
3.后续学习。本课例利用PPT、视频等进行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与之相关的微课已制作完成,课后提供相应微课上传至班群,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推荐使用“会计随身学”等手机APP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开放慕课资源,克服课堂互动反馈的设施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沟通分享,屏蔽非教学的干扰,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慕课平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效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4.课后作业设计。本课例遵循“实用、够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课后作业,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后要求学生学会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的“中文大写金额”;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出票日期(大写)”,列举5个日期请学生正确书写,既包含一般情况,又包含需要加“零”或“壹”的特殊情况;三是设计经济业务事项,请学生根据业务填写一张完整的现金支票。
四、信息化教学总结
本课例总体设计如图7所示,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PPT、视频、微课、慕课、手机APP、运用“网中网财务教学软件”和“福斯特财务软件”,实现“课证一体化”教学对接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会计手工和电算化实训室都实现了全WIFI覆盖等。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以“现金支票的填写”为例,实施信息化教学,拓展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万琳琳.“职业能力本位”视野下的《会计学原理》实践性教学设计探究[J].中国商界,2010(5)
[2]刘建胜,谢林海.基于项目驱动的理工院校《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13(5)
[3]程华安.工作过程导向在《会计学原理》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2011(5)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会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以《基础会计》为例”(GXGZJG2016B145);2016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会计学原理》为例”(16JG26)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3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 高职会计
一、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会计专业整合的必要性
1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发展趋势
伴随“互联网+”大环境的推动,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即适应满足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我国信息社会的现阶段可喜发展,也对教育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条件。特别是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更有效地完成高职教育的特有职能任务。而在高职会计专业中的教学信息化方法的应用,也将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信息化的运用,必将涉及到许多新技术和机器在教育中的应用,但会计专业的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教学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化的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的认识的过程,以信息化手段为教学所用。
2 信息化技术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积极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在会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尽快上手,还对信息运用的综合素质有所要求,目前市场最需要培养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但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还并存着应试教育模式,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理论重而实践轻,职业教育应有的特征未能在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
信息化会计教学模式与传统会计教学对比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
(一)从会计专业学生角度;
A扩展了学生获得会计知识的途径和范围
B打开了学生获得最新会计案例的渠道
C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培养
(二)从会计专业教师角度:
A减少教师传统教学重复工作量
B提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C提升教师对各种学习资源,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资源库的整合能力
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教学也将成为未来高职会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实施的意义在于可以为会计专业的创新教育提供环境和保障,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条件和途径,也为促进会计专业教育产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极大机遇。
二、信息化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现状
会计专业教师在信息化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因为信息化教学的背景下,不但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有非常扎实理论知识,同时在应用能力上也需要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掌握传统的教育方式,较为重视专业技能的进修,目前具备较高信息化教学综合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非常紧缺,这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教学形式受到限制,信息化课堂的建议也受到限制。会计专业与信息化教学融合确实存在困难。但是信息的速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潮流和趋势,打破这个瓶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信息化教学与会计课堂教学融合模式探索
1 信息化教学与会计教学设计
设计整合信息化技术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信息化教W设计主要是考虑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信息化教学活动一定是需要合适的教学情境的。特别是会计专业,在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会计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方面,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教师设定好的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等,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潜能。会计专业教师要具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甄别、选择资源来支持教与学的能力。
2 信息化教学与会计教学评价
对于会计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一般是指会计专业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各种不同教学环节,将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各个过程融合的能力,这样才可有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力。
结语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与教师的自主性将最大化的发挥作用。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要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信息化也将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刘丽萍,郑志辉,王淑慧.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衡阳市职业院校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3)
篇4
一、自主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齐莫曼(B.J. Zimmerman) 认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自主学习要顺利开展,元认知、动机、行为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还需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如何才能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呢?美国心理学家德西(E.Deci)和瑞恩(R. Ry an)提出人类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它们分别是胜任力(competence)需要,自主(autonomy)需要和关联(relatedness)需要。每一位学生从自我学习过程中达成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那么学生将获得最大的学习动机,即积极性。和传统课堂相比,学生将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最大化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模块化教学理论
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外在形式结构表现为课程的“块”化处理,但是其内在实质是满足课程的可选择性、学习的个别化需求,这是一种以课程外在形态变革下的个别化教学形式。它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学生是主体;适应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强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体现了掌握学习思想和继续进步原则。模块化教学理论提倡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方式,非常符合自主学习理论的需要,同时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高的模块化达成度,因而自主学习可以以模块化为手段。
三、模块化自主学习
(一)信息技术模块化实现方式
为了打破以软件操作技能为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就需要打破对软件的依赖,而是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可使用的软件。信息技术模块化的具体方式:撇开具体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Flash等,而是将其共同之处提取出来,如这几款软件都涉及文字内容,又有所不同,那么将共同之处打个包,不同之处作为附属包。在具体应用时,将包进行组装,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完整知识体系,就能熟练应用软件,并且便于拓展。就比如打铁,制作的产品多种多样,单一学习某一产品的制作,不如将打铁技术打包,同时将各种产品的塑形技术打包,根据需要自由组合,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同时也将应用核心和具体的产品分离开来。就好比将能力的学习和软件分割开来,不但能够学习好软件的使用,还能进行有效的拓展,即便以后使用新的软件也能很快上手。
(二)模块化自主学习的组织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 “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教师如何组织模块化自主学习呢?
1.模块设计。教师进行模块的主体设定,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对模块进行二次设计,相互交流补充,形成完整的具有个性化的知识模块。在模块的内容设定上,采取“边界线”原则:对学生的个性化模块进行统计,找出知识的最广度和平均度,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指导,在平均度上达成教学目标,在最广度上拓展学生的思路。
2.辅助方式。教师必须提供必要的指导,但又需要有灵活性,因此可以采取网络教学平台和微课、微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位学生能够灵活选取不同模块进行自主学习。
3.评测方式。提供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前和学习中的学业评估,以便教师更好地组织学习辅导工作。
(三)模块化自主学习的过程
1.学前测试。在选择学习模块前,学生进行自我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选择自己有能力达成的模块进行学习,使其能够满足胜任力(competence)需要的心理条件。
2.场景选择。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际应用,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设定自己现在或未来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场景,促发学生自主(autonomy)需要的心理条件。
篇5
2、每科总分100分,60分合格。自学可以购买考会计证的相关教材,在网上多做相关练习题。
3、没有会计基础,最好报名会计考试的辅导班,有专业的老师系统教学。
4、制订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的内容。根据当地报考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按时参加当地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篇6
各位亲爱的2014级会计从业学员:
全国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准备工作已陆续展开,为帮助同学们尽快开始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各科的学习,会计从业辅导名师制定了“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考试学习计划”,以方便同学们对今后的学习进度进行全面控制,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针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学员来说,《会计基础》科目应该是较难的,其中经济业务分录的编写及应用更是重点、难点,而《会计基础》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又有联系之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将重点先放在《会计基础》的学习上,但是不能将另外两门完全搁置起来,三门学科应齐头并进!
第一章 总论
主要是概念及特征、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展开叙述,是会计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时要注意领悟知识的本质。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本章是基础知识章节,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分。要注意区分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区别,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会计科目的分类及设置。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主要介绍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学习时要注意好好体会借贷记账法的本质。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主要是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种类,及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审核内容的要求、传递保管的方法。
第五章 会计账簿
本章的会计账簿是会计报表与会计凭证的中间环节。学习过程中结合老师的讲义实际接触一些会计账簿,对学好本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员应通过做题加以巩固。
第六章 财务处理程序
本章主要讲解了三种不同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包括基本编制步骤、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在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能够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以及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第七章 财产清查
本章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一般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学习时要结合老师的讲义,再做些题目加以巩固相关知识点。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在学习本章内容时,要重点体会各章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是如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
第九章 会计档案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档案的概念、内容、整理归档、保管、复制查阅以及销毁等规定。内容不多,但各个小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老师讲解,再加上适当的做题加以巩固和掌握。
第十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本章主要介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想学好本章需要对前面一些章节的学习进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灵活的账务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的思路。
随着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备考工作的启动,学员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报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等优惠套餐,辅导课程根据每位学员的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辅导班次。同时,网校推出的会计移动课堂(随课赠送),全面支持手机看课、平板电脑看课,学员可以免费下载使用,随时随地皆可学习。
篇7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该所非常注重会计法规及会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严格的学习纪律,坚持会计法规和会计业务知识学习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几年来,他们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了《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律法规,参加了县财政局组织的会计法知识培训、会计电算化培训等活动。全体干部职工都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珠算等级证书和初级以上会计技术职称,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进一步做好全镇的会计工作,服务边贸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会计服务于经济发展为宗旨,努力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汊河镇是安徽省边贸重镇,近几年来,外来客商投资办企业十分红火,经济发展呈现快速迅猛势头。汊河镇的会计工作如何适应市场要求,是摆在汊河镇财政所面前的现实课题。他们深深意识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他们与时俱进,改变观念,把为外来客商和民营企业做好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对每个来汊河投资的企业,从筹建开始,他们就主动派专人前去了解其是否及时建账,会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情况,并协助企业建好账,主动为其提供咨询等各种服务。一方面使客商感到投资环境的优越,另一方面也杜绝了企业不按规定建账、核算带来的种种不良隐患,不知不觉的寓监督于管理之中。他们还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会计人员、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培训等方面存在哪些困难,主动帮助企业及时聘用有资质的会计人员,联系会计人员培训,解答疑难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在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可以说为汊河镇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跨跃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强化会计核算与监督
长期以来,该所一直坚持不折不扣的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不断规范会计核算和强化会计监督。首先,加强自身建设。在财政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建立了《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会计稽核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细化管理内容,强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多年来,该所内部从未发生一起违反财经纪律的事件,财务账目清清楚楚,会计人员清清白白,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多次表扬。其次,加强镇直事业单位及村级财务管理。一段时期,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汊河镇镇直事业单位及村级财务较为混乱,群众反映比较强烈,该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时介入,用两个月时间进行人员调整、业务培训、财务清理和健全制度,使汊河镇镇村财务面貌焕然一新,全面走向正轨,成为全县财务管理的一个亮点。为维护稳定、促进会计工作法制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规,规范财经秩序
篇8
一、会计相关考试概述
会计考试分职称和执业两种考试,职称分初级、中级和高级;执业考试分CPA(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和ACCA等外国考试。对于准备从事企业会计的人员,需要先考取会计证,并尽早为考中级做好准备(考中级需要会计年限,从会计证获得日期算);会计初级并不是必须要考的,报考中级不一定要初级职称,只须达到一定的会计工作年限即可报名,但只有获得中级一定年限后才可以报考高级(高级是考评结合的);我国会计法规定财务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职称,所以考中级对于每个会计人来说都是必须的。若准备到事务所发展人员的可以先考CPA,但CPA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会计主要相关考试简介
(一)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凡符合《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均可报名考试: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申请人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组织,考试及报考时间全国各省有差异。考试时间:每年分别在上下、半年设立两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约在每年的4月和11月。
(二)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聘用为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初级资格考试分两个半天进行,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为3小时,经济法基础科目为2.5小时。报名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底。
(三)中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也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后可以评定会计师职称。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星期天。(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考试科目为《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其中《财务管理》、《经济法》为2.5小时,《中级会计实务》为3小时。报考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取得博士学位。对通过全国统一的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初级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所规定的从事会计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合计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四)高级会计师资格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是由人事部和财政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考试环节,这项考试是为了加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联合体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素质。改革高级会计师资格单一评审办法,探索科学、客观、公正、公平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办法而设立的。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符合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的考生,只有通过这项考试取得高级会计师考试合格证书后,才能进一步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每年九月的第1个星期日。《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考试方式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报考条件: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各地具体规定有所不同,请查阅当地的报考条件;经省级人事、财政部门批准的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破格条件。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报名。
(五)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执业资格考试,是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于1991年12月7日到8日首次举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吸引力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各科目考试时间如下:会计18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120分钟。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这是专业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这是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基于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英文测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新考试制度下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6个科目的试题中均指定特定试题(各科指定1~2个小题,以下简称指定试题),考生可以选用英文
作答。对可以选用英文作答的特定试题,在试卷中都有明确的提示。对指定试题,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中文或者英文作答,如选择英文作答,该小题须全部使用英文。对指定试题外的其他试题,考生一律用中文作答。对指定试题全部使用英文作答、并且答题正确的,奖励5分。每科合格成绩分数线仍为60分。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考试(报名不受户籍限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六)注册税务师
1998年开始时实行资格认定考试,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08年底,国家每年举行一次统一考试,已累计考试11次,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末,从周五的下午开始,每半天考试一个科目,每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时间为6月20、21、22日。考试科目:现行注册税务师考试共考五个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考试均采用闭卷笔试的办法。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报名条件: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八年;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六年;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四年;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两年;取得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一年;获得经济类、法学类博士学位;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了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和法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从事税务业务满一年。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一般设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按地区为单位进行组织。
(七)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ec)项目,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3年底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会计专业硕士学位面向会计职业,以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素质、全方位的管理型、应用型会计人才为最终办学目标。考试时间:每年的10月最后一个双休日。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综合知识(含财务会计、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其中,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时间自行安排;其余2门全国联考,其中外国语只限英语,MPAcc英语科目的考试与在职人员攻读其他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使用同一试卷,听力测试成绩计入考生外语总成绩。考试方式:笔试+面试,达到各试点院校划定的最低录取线,根据笔试成绩,结合工作业绩、本人资历和面试成绩,综合考察,择优录取,其中优先考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的级财务、会计审计人才。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截至报名日期止从事会计或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即在获得本科学历后工作两年以上)的在职人员。自2009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报考。
(八)ACCA ACCA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伦敦,是全球最具规模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专业会计师组织,ACCA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0000名会员及340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设有共6个办事处,在澳门设有一个联络中心。要成为ACCA的会员,学生必须通过ACCA十四门专业考试并获取三年财务及会汁相关工作经验。此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可在考试之前、中、后累积,并且不限地域、行业、公司/机构性质等。详情请访问http://renzheng.csese.省略/。人学资格:凡具有教育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申请者,即可报名成为ACCA正式学员;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顺利通过第一年的所有课程考试且年龄在18岁以上,即可报名成为ACCA正式学员;未符合以上报名资格的申请者,而年龄在21岁以上,可循成年考生(MSER)途径申请入会。该途径允许学生作为ACCA校外进修生学习,只须在前两年的连续四次考试中通过MMA和MFA课程,便能以正式学员的身份继续考其他课程。
(九)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International Certified InternalAuditor,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是由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internal Au-ditors,IIA http//:省略)出题并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用20多种语言进行统一考试。1998年月11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首次在中国开考。CIA证书永久有效,持证者每两年需参加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所规定的后续教育。考试时间、地点:每年举行一次,在11月第三周的周六、周日举行,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考点分布在哈尔滨、沈阳、长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贵州、广州、深圳、郑州、西安、合肥、长沙、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昆明等地。
(十)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
AICPA成立于1887年,目前拥有超过33万名会员。考生通过四门考试,并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缴纳65美元可以申请成为AICPA会员。科目考试范围:Partl,审计及签证(Auditing&Attestation);Part2财务会计及报告(Financial Accounting&Reporting);Part3法规(Regulation);Part4商业环境及理论(Business Environment&Concepts)。考试方式:计算机全英文考试。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模拟题,分别占70%和30%左右。每考过一科可以保留有限期限18个月。对英语要求很高,至少应该具备CET6、托福600、雅思6或者相当的英语水平。具体参阅省略。
(十一)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为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推出的专业资格,在全球各行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客观地评估了学员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掌握的能力和技能,是全球认可和推崇的管理会计领域权威认证。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立在美国新泽西州,拥有遍布全球265个分会的超过65,000名
会员。IMA于07年底正式进驻中国,截止2009年9月,在中国有1300多名会员。学员一般可以在半年一两年内考下CMA,中文网站:省略.cn。
(十二)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IA)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成立于1928年,是五大国际会计认证机构之一,AIA的执业资格受法律许可在欧盟各国、加勒比海沿岸多国、非洲多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可依法从事执业会计、审计工作。AIA设有16门课程,全部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共A、B、c、D、E、F六个模块。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资格证书。MA于1997年进入中国,并推出了面向中国的国家差别化课程。目前已有AIA毕业生300余人,学员5000余人。AIA基础阶段共有6门课程,分别是:PAPER1――Financial Acco-unting 1(财务会计1);PAPER2――Business Economics(商务经济学)原:Economics(经济学);PAPER3――ManagementAccounting I(管理会计1)原:Cost Accounting(成本会计)PAPER4――Law(商务法);PAPER5――AuditingandTaxation(审计和税法);PAPER6――Statistics and Data Processing(统计与数据处理)。
(十三)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ACA)
2006年5月,ICAEW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开展ACA培训项目。中国注册会计师报考ACA获得10门专业阶段的面试,只需通过5门科目考试,通过前四门考试的学员,可以选择去英国接受六周培训。培训末,有机会在英国工作。考试分专业阶段和高级阶段。专业阶段由两部分组成,knowledge and application;高级阶段包括各3.5小时的technical papers和4小时的案例分析。
三、2010年会计类考试时间安排
2010年会计类考试时间安排具体如表1所示。
篇9
摘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行业的准入证书,全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都由传统的纸质考试改革为无纸化考试,考生的通过率大大降低,这给作为会计从业资格必考课程之一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文章针对会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程 双证融合 教学模式
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单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根据上述文件规定,四川省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传统的纸质考试改革为无纸化考试。考试方式的转变导致考生的通过率大大降低,这给作为会计从业资格必考课程之一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如何推进会计课程教学和考证融合,提高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仍是目前会计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脱节
首先,会计基础课程大纲没有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导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存在一定偏差,有些会计基础考证的内容在教材没有或者只是要求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参加考证的通过率。其次,在会计基础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以前一般选择高职高专规划类教材,而没有参考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的考试指定教材,导致教材内容与考证要求不完全一致,最终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会计基础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理论讲解,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时间太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体现高职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于实训操作部分,也往往停留在教师讲授如何操作,学生看如何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限,无法通过实训操作真正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有些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太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致使课程考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成绩不理想。
(三)会计实训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由于资金等原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并不完善,或者即使完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充分利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中虽然列示了一些实训项目,但受实训条件限制,并未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实训操作,而且课程实训成绩所占比重太低,分布也不合理。一般实训成绩只占到20%左右,而且在理论结束后才安排模拟实训,这样的安排使理论与实训完全脱节,实训在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会计工作是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即便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实训,也不一定能获得真实的会计体验。
(四)课程考核方式没有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模式对接
会计基础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理论考试至少要占到60%左右,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20%。期末理论考试主要是笔试,全班做同一套题,个别学生可能还会有抄袭现象。而实际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特别是现在的无纸化考试,每个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套题,每个学生的题可能都不一样,不可能作弊,考核内容更全面。学生平常没有见过这种考试方式,导致考证时不适应,通过率低。
二、“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群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因此,实行“双证融合”教学模式是目前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扩招,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压力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学生在圆满完成学历教育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取得了一个或多个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招聘会计时,持有“双证”的学生无疑具有明显优势。
本文所称的“双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会计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会计职业证书的相关内容,将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考试内容、考试模式一致,学生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能通过课程考试最终拿到毕业证书,同时又能学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最终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双证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对会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形成了适合高职会计课程的“双证融合”教学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考证意识
为了保证“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进,在学院和系部层面应将“双证”获取纳入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硬”指标,不是可以取得可以不取得,而是必须取得。在新生进校进行专业入学教育时,专业教研室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专业学习的最终目标,一定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领取毕业证书,鼓励取得初级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基础课程的第一次课上,主讲教师再次强调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详细讲解考证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考试方式、学习要求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在期末学生对照反思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计划,最终实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课堂还可以通过以前学生考证的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考证意识,为“双证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深度融合
教学标准(大纲)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最新考试大纲对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对于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中,让课程标准与职业证书考试大纲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课程目标与职业要求融合。按照考证大纲要求,详细列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熟悉的知识点和一般了解的内容。课程标准内容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覆盖学生考证的全部考点,同时突出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三)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将会计基础课程内容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紧扣考试大纲进行内容整合,理论教学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实际教学中,课程的理论部分完全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讲解,及时将考试内容通过模拟考试系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重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双证融合”教学模式要求选择根据最新考试大纲编写的“课证”真正融合的教材。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选用两套教材。一是考证指定教材及考证相关的教辅资料,如采用会计无纸化考试的“课证融通”教材和习题集(或题库)。二是技能训练的实训教材,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既能满足知识性考试的教学需要,又能实现提高学生会计技能的教学目标,进而帮助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能力。
(四)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辅助教学
会计基础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单纯讲授理论知识或单纯做实训项目均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理实结合,在“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体验会计职业的工作内容,促进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可借助现场观摩、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微课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常考点,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每章学习结束按照无纸化考试要求都安排一次单元测验,可通过无纸化模拟考试系统或课堂及时完成测试,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让学生把考试的压力变成动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深入理解考证的重要考点和考试模式,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另外,可以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以典型会计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训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两大内容的一体化。通过会计基础实训软件和手工会计模拟实训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体验真实的计工作,提高实际会计工作能力和素质。
(五)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面实行无纸化考试模式,每个考生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这就要求会计基础课程的考核也应从纸质的考试方式逐步转变为无纸化考试模式。课程应完全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大纲、考试内容、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建立无纸化考试题库。期末理论考试采取教考分离的方式,通过无纸化考试系统成绩代替期末考试成绩,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式,提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从而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实训操作成绩由手工会计实训和仿真软件实训成绩组成,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理实融为一体。
(六)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实施“双证融合”教学模式,教师队伍是关键,需要培养或储备一批教学经验和会计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会计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首先自己应具备“双证”,除毕业证书外,至少要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全面了解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发展状态,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要理解透彻,明确要考哪些知识点,这样课程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对会计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避免培养的学生只是考试能力强而实际工作能力弱,这样培养出的会计人员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双证融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4
一、高校教育需要面对会计界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014年11月财政部的《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纲领性文件,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队伍、信息化、咨询服务”的框架内容。
《指导意见》出台揭开了会计工作重心调整的序幕,即意味着会计人员局限在记账、报账、报表等财务会计工作的精力需要转向为企业提供有效经营和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工作中来。的确,我国属于有着1 600万会计人员大国,但却不是会计强国,尤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管理决策的会计人才与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早在2010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就提出:“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要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指导意见》提出了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比重、加快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等一系列措施,但不可否认,作为承担高等教育的大学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推进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及治理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应增强价值创造力,作为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的“注册全球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CGMA COMPETENCY FRAME―WORK)”提出,管理会计能力要以“伦理、诚信、职业精神”为基础,包含技术技能、经营技能、人际技能和领导技能等四个领域职业技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管理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一)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1.德商素质
“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MQ)是指人的德行水平和道德人格品质。德商能够帮助管理会计人员形成清晰的分辨是非得失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不仅是管理决策的工具,也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渠道,管理会计人首要的就是要恪守诚信、公正等理念并坚守道德自由空间。会计行业的历史实证表明道德是会计最重要的原理,先贤们都强调道德在会计中的重要作用,如美国会计思想家查特菲尔德曾指出:“会计师其公正无私和个人的诚实性比簿记技术更加重要。”我国会计学家潘序伦也指出“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
2.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决定了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智慧的人和有修养的人。具有人文素质的人首先需要具备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等人文知识,其次需要理解人文思想,掌握重在定性并强调体验的人文方法,最后遵循人文精神。管理会计作为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等职能的会计分支,需要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掌握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要系统学习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掌握算账、报账、报税等工具技术,但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更在于管理、经济、思维、创新、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栾甫贵,2013),所以人文情怀应该成为管理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二)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1.扎实的专业技术及持续学习能力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管理会计人员在拥有基本的处理科目、登记账簿、填制凭证和报表、报税等财务工作能力基础上,还需拥有能够综合利用财务、税法等知识进行成本控制、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及税收筹划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更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随着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领会新企业会计准则精髓,掌握新准则下会计及税务实务问题的处理,熟练地运用新准则进行职业判断;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出台,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税种改革的目的、调整的政策、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内容:随着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等业绩评价指标的应用,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如何使用价值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从价值角度管理和评价企业,以适应企业的持续发展。
2.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
如果说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持续学习能力奠定了会计职业领域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拓展到财务分析、内部控制、降低税收成本等管理会计的起点,那么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则是成为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必备的能力。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有站在公司经营全局的视野,运用财务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企业大额投融资、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及集团资金管控等重大活动提供决策建议,需要从企业长期发展的高度,统筹从资金预算、生产计划到内部调控、财务分析等经营机制的一套应用管理体系,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以战略的眼光规划财务管理,高效利用单位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沟通能力
为发挥管理会计的综合性职能,会计人员一方面需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因为要系统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并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会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必然要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物流部门、仓储部门甚至研发部门的人员来往。另一方面会计人员需要与外部部门进行沟通。因为在企业进行融资、兼并、年终审计及日常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与证监会、金融部门、税务部门及事务所等外部机构进行协调。所以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包括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形象设计等沟通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提高别人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内外部人际关系。
4.领导能力
管理会计人员作为管理者在财务管理、财务规划及参与企业战略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角色类型,树立企业全局观念和组建团队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相关的领导管理技巧。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总裁Jeffrey Thomson认为,管理会计人才服务于不同的企业,每个企业的基因虽不同,但领导者所具备的创新精神、拓展精神及团队精神都是需要的。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倡导团队凝聚力、改善倾听与叙述方式、掌握时间主动权及恰当有效的授权能力等,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鼓励参与和共享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想法,驱动团队业绩。
三、基于管理会计人才能力高校培养模式的改进
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会计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和需求旺盛的“体面职业”,会计高等教育也成为欣欣向荣热门专业(孙峥,2014)。据教育部统计,全国现有普通高校2442所,其中,在本科教育项目中设有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分别为607所、594所。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大部分院校尚存在着培养模式侧重财务会计,人才培养逻辑不清晰、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等状况。美国会计学会(AA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共同组建了会计高等教育路径委员会在《描绘下一代会计师的国家战略》行动目标中指出,要从会计领域的需求出发去定义其知识体系与结构,建立面向未来的培养模式。基于管理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高校至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构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
高校需要实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管理会计不仅需要精于自身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坚守职业道德,所以培养逻辑应立足学生“成人”和“成才”两大基本任务。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通,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四维”一体的培养,使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视野开阔、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的会计行业领军人才。如孙铮(2014)所指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失去人文关怀、不尊重科学、不坚守公义、不理解经济规律、不具备管理理念和视野的所谓专业人士,将来能够以担当责任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去胜任会计工作。”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下,高校一方面要通过通识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开展跨学科学习为提升管理素质积淀基础。会计培养需要突破学科的狭小范围,拓展空间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全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拓展培养环节,把握提升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全流程,坚持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逻辑。把会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等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将育人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
基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高校要构建“通识教育+会计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主要是围绕宽广视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将人文素养等课程内容渗透到会计教育中。会计专业教育主要夯实专业基础,增加管理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内容,同时加快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建设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实践内容主要通过实习、实践、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管理会计实践的社会认知能力及强化学生创新精神,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重构适合的课程体系,(1)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增加通识课程,使会计学生学会欣赏包括艺术、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通过丰富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塑造管理会计人员的人文素质。(2)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是未来从业的根本,一方面实施管理会计精品书籍研读制度,建立会计专业必读学术文献目录,通过读书讨论,使经典书目成为影响一生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开设管理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等课程,形成有递进、逻辑相关的课程群,奠定学生未来从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构建“四类课堂”的协同培养机制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单纯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构建多层次的课堂教育。(1)搭建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第二课堂,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课外创新创业和文化科技活动,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支撑机制。如参加全国大学生商业与创业项目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ACCA就业力比赛等,通过课外参赛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2)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第三课堂,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使会计专业学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3)创建国内和国外相结合的第四课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专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推进海外学习计划,加强学生国外高校的校际交换及交流项目,完善学分互认机制,使更多学生有海外学习经历,另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如美国CMA项目等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使学生开阔视野,拥有国际思维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式,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方式。为达到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是多样化和实战化的,由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实践,由单一的知识传递转向案例教学和交流讨论,由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突破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导入主题主讲讨论式、典型案例分析式、参与式教学,沙盘实战模拟式及研究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主题主讲讨论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出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在管理会计精品书籍研读制度基础上写出学习综述,并在课堂上就相关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及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该方式就会促使学生勤于思考,提高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典型案例分析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站在决策者角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战略决策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当然,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方式还可以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1]栾甫贵.论会计教育理念.会计研究,2013(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