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动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6 17:2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行动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在家中和学校把旧、废报纸杂志、空瓶子等回收,卖给垃圾站,所获钱捐给福利院等慈善机构。
3·用自己的行动来演绎雷峰事迹。
4.朗诵雷锋光辉事迹和精神。
5·看有关雷峰的书,如:《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并写出读后感。
6·帮助我们班的唐泽方,张纪龙等。
7·把贴在公共场所的小广告都撕掉。
8·开展以学习雷峰的主题班会。
9·学习雷锋的自力更生。
10·做好事后开展一个班会,来讨论最近做好事的感受,并写出感受作文。
11·组织一些同学到附近的社区去义务劳动。
12·利用周末时间和节假日去看望,慰问空巢老人。
13·谦让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如有发现随意扔垃圾,打架等不良行为,应加以劝阻并对其进行教育。
14·好好学习,养成爱看书,看好事的习惯。
15·自己约束自己,犯错了学会自我批评。
篇2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2.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
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3.成功是最好的激励。
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索数学知识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操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都能拾级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获得经过自己艰苦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后的愉快情绪体验,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激励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如画出线段图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让他们换句话说说理解题意、举个例试试等,半扶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篇3
关键词:中学生 化学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和成绩不高的前提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在对其原因的分析基础上,从利用实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精心设计学案、创设问题;从教学手段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习题的处理;第二课堂开展五个方面,就如何激发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进行了论述。
一、分析学生兴趣下降的原因
在初中九年义务教务的基础上,初中化学只有50分,课本知识简单,内容涉及面广,但又缺乏体系。使得许多初中毕业的孩子上了高中后不适应。根据教学经验和调查分析:
1.长期以来,受教师观念的影响和中考的冲击,在毕业班的教学突出表现为应试味道太浓,探究实验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实验教学开展面临许多困难,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无趣激发,无思维碰撞" 的课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长此下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初中化学知识简单,内容广博,但缺乏形成体系,分值也少,学生重视度不够,使得许多学生,基础不好。
3、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行,面对新课改知识面广,教学进度快,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
4、高中作业量加大,难度也加大学生不适应。
二、结合本学科实际实施可行的调动兴趣的方案
1、利用实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创造条件把教材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以增强学生动手机会。
(2)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胆矾受热分解的实验,先可提出“结晶水合物受热稳定吗?加热胆矾可观察到哪些现象?”的思考题,教师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使学生在探索中会发现结晶水合物受热不稳定,蓝色胆矾晶体受热生成白色硫酸铜粉末;残余的白色粉末中有少量黑色和黄色杂质;试管口流出的液体显浅兰色等。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就会收到比验证性实验好得多的效果。
(3)尽可能让学生参加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只有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暴露问题,纠正和解决问题,才可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4)可以补充和创造实验,增加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生动的实验教学,严密的逻辑系列,不断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学生的情绪就会步步高涨,兴趣就会充分激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精心设计学案、创设问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应备好学生,如本课所涉及的问题学生知道多少?学生的难点在哪里?讲课中学生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哪些问题需学生自主学习?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仔细分析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按自己设想,进行教材结构的重组,精心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案,可以补充一些材料,拟成一个个的问题链,使学生的认识与问题发生作用,并有针对的精选习题等,并将它印发给学生,上课时引导学生完成,这样会留给学生第一手资料,同时节约了学生上课记笔记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在学案的设计方面,我们组的王芳、王佳老师做到也非常好,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很多。
3、从教学手段上――计算机辅助教学
(1).直观性好,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教学中微观和抽象的内容较多,像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电子云的概念等都比较抽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口头讲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才能获得知识。利用图形、动画、音效等各种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物质微观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过程。“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2).模拟或再现化学实验
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拟错误操作。例如,酒精灯、试管的错误使用方法;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以及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的错误操作,通过电脑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不但节约实验用品,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二是严重污染环境,易使人中毒的实验。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较大,很容易造成中毒事件。如果改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既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又可以避免对师生身体的损害。三是能够展示一些实验的本质。
(3)加大教学密度,开拓学生视野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总之,电脑多媒体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的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则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色,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4、习题的处理
(1)超前备题
学校的计划有时会有一定的变化性,比如:召开教大工会、党员会、教研组会、以及年级组会等。这时学生需要自习,在其他学科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会抓住时机下发提前备好的习题让学生完成,这样可以说为该学科争的了练习时间。
(2)分散处理法;
我们化学教辅是世纪金榜,我会在讲每一单元前把该部分习题做完,并进行归类分散到每节课里,以备在讲该部分内容时穿去。这样我觉得教学很轻松,无形在习题训练为课余节约了时间,进而增大了练习量,是训练非常到位。
(3)上课严要求,下课勤检查
用我们校长常讲的一句话“守好自己的阵地”。为了守好自己的阵地,我上课决不容许学生干其它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一旦发现一定严格处理,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化学课不能也不敢做别的。课后作业要勤检查,把作业落在实处。
(4)习题后记录
在每讲完一部分习题后,我会把学生做错多的和一些比较重要的习题抄于教案纸上,过一段时间印发给学生重新练习,检测学生是否对疑难点搞懂。
这样也是对教学的第一反馈资料,使我能对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5、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实际主要采用以下形式:
(1)化学模型的制作
制作模型,有的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教材制作;有的可配合教学,在学习之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进行制作。例如制作有机模型:甲烷、乙烯、乙炔、苯和碳60等模型;制作简易灭火器;制作简易滤水仪器;制作酒精检测仪器等。这样可弥补教学教具上的不足,让学生鼓舞也很大,如果教师用小组制作的仪器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回感到兴奋和自豪。
(2)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可给学生一些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学能力和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在实践的体验中,更自觉地加深或拓宽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学习,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热爱。
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选择就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到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研究结果,他们将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就更加培养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创新设计,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自觉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我在教学中只是个参谋,我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过程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了学生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3)将家庭实验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
篇4
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为此,教师就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另外课堂上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课堂的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尤其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之中的运用表现最为突出。如果我们积极地去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对于一些危险的化学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成动画,使学生在好奇地观看动画过程之中十分形象、直观地体会实验的过程,感觉实验的剧烈程度,感受实验的危险性。
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去探索运用这些方法,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讨论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各同学之间的探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来,感觉课堂学习的轻松和自由。边讲边实验法,教师适当地讲解提示,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去验证课堂教学的结论,探索和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课。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关键在于狠抓思维的启发、诱导、训练和发展,以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因此,培养中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学生只有对于每一个问题知其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去学习。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 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及时介绍一些生活中的趣味化学,强化学生对于化学深入学习的兴趣
篇5
第一,要荫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美术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老师要做个有心人,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是萌发幼儿审美情感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观察各种物体的形状、色彩,它们都会给幼儿带来心灵和视角上的愉悦感,而后让幼儿说说看这些自然画面为什么会这样美?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知道原来颜色的强烈的对比会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这是色彩美;形态的差异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这是形态美;形于色的完美搭配,这是艺术美。渐渐地他们会发现周围事物中蕴涵的自然美,这样就丰富了幼儿头脑中的“内在图式”,积累了创作的素材。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环境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园内显眼且大家每天都会经过的地方设立一块幼儿的优秀作品栏,展出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的人所完成的美术作品供大家欣赏:另外,还可定期精选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通过展览,或是利用多媒体电视和实物投影仪来展现给大家看,增加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的内容,从而萌发幼儿的审美感。
第二,营造兴趣氛围,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如何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要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景,因为游戏是一种能够使幼儿将内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充分地利用游戏,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条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如,在画天空的活动开始时可将小朋友们带到没有任何遮挡物、能看到整片天空的地方,让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老师适时的给予与作画主题有关的问题进行提示:“今天天气真是不错,你们看,就连太阳公公都笑得那么灿烂,整个脸呀都金灿灿的!发出的光那么亮,照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大家都亮闪闪的了!那你们是不是和太阳公公一样的开心呀?”“嗯,除了太阳公公和我们很开心外,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也和我们一样开心的东西了吗?”这时,小朋友们经过老师刚刚的提醒,就会对周围进行观察,他们会觉得一切事物都是开心的一一动物饲养区的小兔子是开心的,它身上的毛啊被太阳公公照耀得特别白;绿化带里的小草是开心的,因为它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特别绿;花也是开心的,因为它也被太阳公公照耀的十分艳丽;大型的户外玩具也开心的不得了,它们看起来就像一座座城堡一样漂亮:就连水泥地都是开心的,因为他也被太阳公公照耀地亮闪闪的了……这些心灵与视觉上所产生的愉悦感就会刺激幼儿的想像力,结合平时对生活中的视觉经验,小脑袋中对太阳的想象之门一下子就像解码一样,不停的更换,直到找到他们认为最理想的画面为止,这就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老师将他们的想象拉回现实,让他们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这开心的时刻,这时,幼儿自身的情感是快乐的,眼里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快乐的,身心达到了共鸣,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幼儿的创造力就会发挥到极致。
第三,进行有的放矢、恰到好处的指导。
老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的放矢、恰到好处的指导,使每个幼儿都有所斩获。指导的方式有多种:对于绘画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他认真选色、涂色,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拓宽思路等;对于缺乏自信的幼儿要不断地鼓励、赞赏,使他们充满信心,大胆地绘画。如果幼儿一笔画错了就不想画了或者对教师说:“我画错了!”、“我不会画!”,这时,请不要批评或责备幼儿,而是让他们在没有拘束和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作画,这样他们不仅敢画而且也爱画了。
第四,走进幼儿的绘画世界,正面评价幼儿的作品。
篇6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其头脑中的反映[1]。已有研究证实,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2],且能增加他们学习的持续性[3]。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来华MBBS留学生,作为我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管理不断改善,且医学留学生教学水平处于全省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4],主要生源国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
但由于我国医学院校外国留学生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对医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有充足的接纳培养能力,所以在招生录取上表现为一种非竞争性的录取,因此来华医学留学生的基本情况表现为:基础知识薄弱、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汉语程度基本为零起点等,加上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在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别,目前呈现出“三低一高”的现状:即出勤率低、考试合格率低、课堂积极性低,及抵触情绪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医学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探究我校医学留学生的学习动机现状。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法,将2010~2013级的四个年级在校医学留学生按照优秀、中等、差等的三个层次选取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校参加常规学习的外来医学留学生;②英语表达清晰,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③愿意参加本研究。截至访谈资料饱和,共选取12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1±2.23岁,男生8名,女生4名。来自尼泊尔、印度、孟加拉三个不同国家。
2.方法。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以了解学习动机现状为目的,拟定访谈提纲:①Do you like this major (Medical Science)?Why?②Do you have confidence to study well in this major?③These years after you accessed our university have you been studied hard for all the courses?Why?④If you have some academic problems,how will you do?⑤Now what is the main problem do you think in your studing and our teaching?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个体化深入访谈形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学生介绍研究目的、意义、所需时间,并就录音问题征得其同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研究结果采用匿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编码,访谈在安静自然的小会议室进行,每次访谈时间30~40分钟。
3.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将访谈录音转为文字,配合访谈记录,仔细阅读并整理,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析出主题。
二、结果
1.理想型学习动机 内心向往崇高的医学事业,认为医生是一个能为人类解除病痛的职业。把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学生A:“我就是喜欢帮助他人,想成为一名受人崇敬的医生。”学生F:“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可以给我自己带来快乐。”
2.社会性学习动机 医生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能在生源国当上医生会被很多人羡慕。学生G:“医生和工程师在我们尼泊尔是受人崇敬的两个职业,我也愿意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我想通过医学本科专业的学习为我日后成为一名好的医生打好基础。”学生K:“在我们国家,医学是很难考上的大学专业,课程成绩要求很高,因为很多人都想读这个专业。只要通过了执业医师考试,就可以在我们那找到收入较高的工作。”
3.家庭型学习动机 家庭环境的熏陶或是家人的意见使得学生选择医学专业。学生C:“我妈妈是护士,从小耳濡目染,就想成为医生。当地10年级就可以选专业,包括医学/科学/经济学等,我就想选择医学。”学生H:“我的家住在农村,从小就比较贫寒。医生是我们国家收入较高的职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条件。”
4.不确定型学习动机 部分学生对于选择这个专业没有明确的动机。学生B:“当时准备选择来中国留学,正好碰到一个中介,推荐医学专业,我就选了。”学生J:“我在本国属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我们印度读大学的费用也不便宜,有同学来中国学医,我就一起来了。”还有学生D也有类似的陈述。
三、讨论
1.积极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学习效果。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关系非常密切,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这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一致。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动机比较积极,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后,大多从自身寻求解决办法。例如,对于课堂上没有消化的知识点,过后会选择上网或是从图书馆继续补习,增进理解。
对自己日后的求职就业有充分的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往往这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控性,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课堂出勤率较好,学习效果好。动机不明确或动机消极的学生,更倾向于找外界的问题,认为部分老师教学水平不够,学院教学体制欠佳等。这类学生对于成绩差的现状一般不会从自身采取积极的改善措施。2.内部强化——必要的心理疏导和专业思想教育。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不是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具有动态性、环境制约性和领域特殊性[5]。
由于外国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对于融入中国文化、中国生活习惯、中国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加之没有家人的约束,可能会出现自由散漫的学习状态。起初积极的学习动机可能会弱化、消极的学习动机可能会愈演愈烈,所以一定的心理疏导和专业思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源头上解答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困惑,帮助其尽快的转变和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节奏,减轻他们的畏难情绪,可使其对学习保持热情和信心,增强学习动机的强度,从而促进教学输出效果。
3.外部强化——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带教水平。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临床专业授课老师不尽如人意,表现为英语表达不清晰、内容枯燥单调、部分内容讲解不透彻难以理解等。目前国内的留学生教育以英语授课为主,但是受本国语言的制约、以及教学方式的跨国差异,部分老师表现得力不从心,尤其是见习阶段的临床带教老师表现得更为明显。
医学知识扎实的老师未必拥有高水平的英语语言功底,因此在表达和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因沟通障碍而增加学习难度。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带教老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精通英语交流。教师的专业引导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四、结论
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加快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我校自开展医学留学生教育以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优化教学体制,改善办学条件。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现阶段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约,为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需从思想上和教学实力上进一步加强,在“趋同管理”的基础上,力求“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本校留学生教学质量,为高水平人才的输出继续努力。
篇7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数学 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27-02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主要是让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基本认识,打好一定的基础,到了中高年级后,数学的难度也有所提高。就目前来看,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在互动课堂的建立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对数学教材的把握仍不够准确,还有部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互动,而忽视了数学本身的内容教学。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无法达到互动教学的真正目的,反而会起到反作用,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要不断的探索课堂互动性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互动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互动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有互动性,也只是一种形式。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要想在课堂中增强互动性,首先就要打破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学生也自觉自愿的与教师进行沟通。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课堂互动性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常常将目光投射到某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只关注他们的思考,一个问题只要有学生回答出来了,教师就匆匆而下结论,这样的教学只能用简单化、粗暴化来形容。课堂上,我们的目光应辐射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不能认为成绩差的同学就一定永远不行。例如学生由于做惯了“比16 大而比15 小的分数有无数个”这样的题型,所以当碰到“比15 大而比16 小的分数有无数个”这道判断题时,班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题是正确的,但一个平时不出色的男孩却大声告诉我这题是不对的,他认为这样的分数是找不到的。经过他在数轴上的演示,其他孩子都恍然大悟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优等生,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让每粒金子都散发自己耀眼的光芒,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正是处在思维活跃、探索欲望极强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新课开始时,讲了一个猴子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猴王让一只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小猴嫌太少。猴王又说:“给你4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小猴得寸进尺:“大王,再多点可以不?”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4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小猴连忙说:“够了,够了!”猴王听了哈哈大笑。学生们听完故事,都说小猴子很愚蠢,我顺势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啥很愚蠢。学生用“42 =4020 =400200 =2”来说明小猴子的愚蠢,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从左往右看和从右往左看去探索规律,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情境的模拟,鼓励学生能够自主的去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还应当营造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对于一题多解的数学题目,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探讨出最多的解法。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便形成了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你追我赶,不同的解题思路一个个跃然于黑板上。
三、正确把握评价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不论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中高年级的学生,给予他们及时正确地评价,可以提供给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正确回答,奇特想法等进行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可以使学生得到愉悦的体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持续不断努力学习。比如,在课前准备中,哪怕只点名表扬一位同学动手自理能力强,就会有很多同学马上准备好,混乱的局面马上改变。又如对于“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样重?”有的学生说:“1千克的铁重。”有的学生说:“1千克的棉花重。”还有的学生说“一样重”。教师没有评价谁对谁错,而是让各持己见的双手进行争辨,制造思维活动交流互动,交叉碰撞的活跃气氛,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炉火纯情”的地步时,教师才适当点拔,给予评价,从而达到“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 延时的评价,给学生留出了自我检查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催化剂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在课堂中充分的注重教学的互动性。事实证明,在课堂中注重互动性,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学习所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全方面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始终秉持互动教学的理念,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进行变化,从而适应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戴霞光[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3,(12)
篇8
关键词:轴向运动带,粘弹性,机械能,动力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U472.43
Modeling and Analyzing of Mechanical Enegetic Change for Viscoelastic Axially Moving Belt
Wang Hongyun1,2
(1.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41 )
(2.Depar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65)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ri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mechanical energy for viscoelastic axially moving bel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ability of belt drive systems. Firstly,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vibration displacement-strain relation of the material particles of axially moving belt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Kelvin-Voigt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law,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viscoelastic axially moving belt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generalized Hamilton’s principle. In the model, the bending stiffness of belt was considered. Lastly, the time-rate of change of mechanical energy for viscoelastic axially moving belt were obtain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cal energy change were analyzed with the simple supports and fixed supports respectively,
Key Words: axially moving belt, viscoelastic, mechanical energy, modeling
1 前言
带传动是机械传动中重要的传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自由变速、远近传动、结构简单、更换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家电、轻工等领域。
带传动中的传动带属于轴向运动材料,这类材料大量存在于工程中,如磁带、缆车索道、纺织纤维等。以往在研究轴向运动材料动力特性时建立了两类模型:弦线模型和梁模型。梁模型考虑了材料的弯曲刚度,更接近于实际传动带动力特性[1]。带通常由橡胶、聚酯线绳、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在工作中会呈现粘弹性特性[2,3,4]。为准确描述传动带的粘弹性特性,应选择合适的应力-应变粘弹性本构关系。L. Zhang[2],Eric M. Moctonsturm[3]和Gregor Cepon[4]等人曾以Kelvin-Voigt微分型本构关系来模拟带的粘弹性特性,在不考虑带的弯曲刚度情况下,建立了弦线模型研究轴向运动带的动力特性。国内陈立群、杨晓东、吴俊等选择积分型本构关系[5]、Leaderman本构关系[6]来描述轴向运动材料的粘弹性特性。
对轴向运动类材料的研究除了集中在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动力特性外,另一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是通过分析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系统稳定性特性。J. A. Wickert[7],A. A. Renshaw[8]等研究了轴向运动弦线和梁的机械能变化,推导出了机械能守恒函数[8]。S.-Y.Lee等[9]研究了弦线和张紧的输流管道在自由边界、固定边界和阻尼边界三种情况下的机械能变化。国内陈立群也对轴向加速、变速运动弦线的机械能变化方程进行了推导[10,11,12]。 以上对轴向运动弦线或梁的机械能变化研究结果均显示:轴向运动材料的机械能变化与材料特性和两端支座形式有关。然而以上研究均没有考虑材料的粘弹性特性。
首先考虑带的横向和纵向振动,推导了轴向运动带中微元段应变方程;接着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以Kelvin-Voigt线性微分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拟带粘弹性特性,推导了轴向运动带的梁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出轴向运动带中机械能随时间变化方程,分析了两端分别为固定支座和铰支座时带中机械能变化情况。文中的建模方法,机械能变化的分析结果为粘弹性材料的建模及轴向运动材料的振动控制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2 粘弹性轴向运动带带动力学建模
2.1微元段应变
图1轴向运动带运动示意图
设均质粘弹性带在距离为 的两支座间以匀速 作轴向运动。带的单位长度质量密度为 ,弹性模量为 ,横截面积为 ,横截面惯性矩为 ,粘弹性系数为 。假设带只在其轴向对称平面内有横向、纵向振动,忽略两种振动间的相互影响。在带的轴向对称平面内建立如图1所示坐标系,其中 轴取带静态、无作用力时位置。
图2 微元段变形前后位置关系图
在带上距左支点(原点) 处取微元段 (如图2所示)。在任意瞬时 ,该微元段的横向和纵向振动位移分别为 、 。设 、 为微元段中间层稳态时的两端点,这两端点由于带的横向和纵向变形(振动)移动到 、 点,微元段变形后长度为 。忽略剪切变形影响,则 、 点的坐标分别为 、 ,其中下角标‘ ’表示参数对位置坐标 的偏微分。计算整理得微元段 由于横向和纵向振动而引起的动应变 为:
(1)
对式(1)进行Taylor展开,保留二次项,省略无穷小项后有:
(2)
式中 为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弹性动张力,由带的横向和轴向振动引起。当带的纵向振动较小、忽略不计时, ,如文[2,5,6-11]。
当带中有初张力 时,则整个微元段相对静态时的总应变 为:
(3)
式中 为弹性张力,由弹性动张力和初张力两部分组成。
2.2 振动方程
由微元段横向和纵向振动位移得其横向和纵向振动速度、加速度:
, ,
(4)
, 。
上式中:上标‘・’、‘¨’分别表示参数对时间 的一阶、二阶导数;下角标‘ ’表示参数对时间 的偏微分。
设带中应力-应变满足Kelvin-Voigt线性微分型本构关系,即:
(5)
上式中: 为作用于微元段上的粘性张力。
整个轴向运动带的总动能 和势能 分别为:
(6)
式中势能由拉伸应变能和弯曲应变能两部分组成。
非保守力所做虚功为:
(7)
式中 为作用在微元段上的粘性弯矩。
把式(6)、(7)代入Hamilton变分方程 中,经计算、整理得到粘弹性轴向运动带的横向和纵向振动方程:
(8.1) (8)
(8.2)
上式中: 、 分别为微元段横向、纵向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 、 分别为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弹性张力和粘性张力在横向和纵向投影的分布力; 、 分别为由弯曲变形引起的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力在横向投影的分布力。
当不考虑纵向振动时,式(8.1)与文[2]中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的粘弹性轴向运动带的横向振动方程相同,且与文[13]中为研究单根带驱动的附件传动系统动力特性而建立的带横向振动方程相同。当不考虑带的粘性特性时,式(8.1)与文[7,8,9]中采用的轴向运动材料横向振动方程相同。
3 粘弹性轴向运动带机械能变化
长为 的粘弹性轴向运动带的总机械能 为:
(9)
将式(9)对时间求导,并将式(8)代入,整理后得粘弹性轴向运动带总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率:
(10)
上式中: 为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弹性弯矩; 、 分别为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弹性剪切力和粘性剪切力。
分析式(10)有粘弹性轴向运动带的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由两部分组成:带两端支座进出的能量和带中部由于粘性阻尼引起的机械能变化。在带的中部,其机械能变化表现为粘性张力与应变速率的乘积和粘性弯矩与微元段的曲率变化率的乘积。
当带两端支座形式不同时,其总的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不同[7,8]。以下对两端支座分别为固定支座和铰支座两种情况下讨论粘弹性轴向运动带的机械能变化。
3.1 两端为铰支座
对于两端为铰支座的带,其边界条件为:
(11)
把式(11)代入式(10),整理得:
(12)
分析式(12)有:带两端由于受到铰支座的限制,微元段横向速度的 部分消失,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张力(包括弹性部分和粘性部分) 和剪切力(包括弹性部分和粘性部分) 对以横向速度( )运动的微元段作功;张力 对以纵向速度 运动的微元段作功;在带的中部,其机械能变化表现为粘性张力与应变速率的乘积和粘性弯矩与微元段的曲率变化率的乘积。
当不考虑材料的粘性特性、忽略纵向振动时,式(12)与文[7,8]中的分析结果相同。
3.2 两端为固定支座
对于两端为固支座的带,其边界条件为:
(13)
把式(13)代入方程(10),整理得:
(14)
分析式(14)有:带两端由于受到固定支座的限制,微元段横向速度完全消失;作用在微元段上的张力 (包括弹性部分和粘性部分)对只以纵向速度 运动的微元段作功;弯矩 (包括弹性部分和粘性部分)对微元段作功;在带的中部,其机械能变化表现为粘性张力与应变速率的乘积和粘性弯矩与微元段的曲率变化率的乘积。
当不考虑材料的粘性特性、忽略纵向振动时,式(14)与文[7,8]中的分析结果相同。
4 结论
传动带属于轴向运动类材料,在实际动力传动中,带表现出粘弹性特性,而且具有抗弯曲能力。文中首先推导了考虑横向和纵向振动时轴向运动带中微元段的应变方程。接着以Kelvin-Voigt本构关系模拟带的粘弹性特性,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出运动带的横向和纵向梁振动方程。最后分析研究了当两端支座分别为铰支座和固定支座时的粘弹性轴向运动带中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1)引起轴向运动带机械能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由两端支座处进出带的机械能,粘性特性引起带中机械能变化。
2)带中部机械能变化与支座形式无关,只由粘性特性引起。
3)若不考虑粘性特性,轴向运动带的机械能变化只由支座处进出带的机械能决定。
4)文中的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究轴向运动带稳定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Kong L, Parker R G. Equilibrium and belt-pulley vibration coupling in serpentine belt drive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3, 70:739-750
[2] L. Zhang, J. W. Zu. Non-linear vibration of viscoelastic moving belts, part1: free vibr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1998, 216(1): 75-91
[3] Eric M. Mockensturm, Jianping Guo. Nonlinear vibration of parametrically excited, viscoelastic, axially moving strings[J].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5, 72(5): 374-380
[4] Gregor Cepon, Liondl Manin, Miha Boltezar. Introduction of damping into the flexible multibody belt-drive model: a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9
[5] 陈立群,吴俊. 轴向运动粘弹性弦线的横向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 工程力学,2005,22(4):48-51
[6] 杨晓东,陈立群. 粘弹性轴向运动梁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 力学季刊,2005,26(1):157-162
[7] J. A. Wickert, C. D. Mote,Jr. On the Energetics of Axially Moving Continua[J]. J. Acoust. Soc, Am, 1989,85(3):1365-1368
[8] A. A. Renshaw, C. D. Rahn, J. A. Wickert, etc. Energy and Conserved Functionals for Axially Moving Materials[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 1998, 120:634-636
[9] S. -Y. LEE, C. D. Mote, Jr. A Generalized Treatment of the Energetics of Translating Continua, Part Ⅰ: Strings and Second Order Tensioned Pipes[J].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1997, 204(5):717-734
[10] 陈立群. 轴向加速运动弦线的能量变化[J]. 自然杂志,2001,23(2):123
篇9
关键词:电力行业标准;教学体系;应用型;创新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36-02目前,很多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有很大关系,没有行业标准的知识,没有专门的专业技能训练,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最后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探索适应行业标准的新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对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电力行业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和岗位标准:技术标准是针对发电机组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并网发电与运行维修的每一项工作规定的技术标准,是电力建设和电能生产全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定和技术管理依据;岗位标准是针对电力行业各岗位规定的用人标准,岗位标准来自于技术标准,没有技术标准,也就没有岗位标准。
一、按电力行业标准(热工部分)确定核心课程
在收集与查找电力行业标准的过程中发现,电力行业标准有多个版本,新版本出现后,旧版本就被淘汰。根据电厂采用的新技术或新设备制订的电力行业标准,根本就没有旧版本,完全是新标准,比如新能源发电等方面的电力行业标准就是新标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新标准将会层出不穷。
现将查到的28个电力行业标准(热工自动化部分)按“五能型”(能设计、能安装、能调试、能维修、能管理)进行分类。
能设计: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能安装: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能调试: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能维修: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性能验收导则;电厂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电厂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能管理: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热工技术监督规定;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电力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电力行业词汇(第4部分:火力发电);电力行业词汇(第6部分:新能源发电)。
经过对电力行业标准的分析,确定自动化专业(电厂自动化方向)的核心课程是:“过程控制仪表技术”(简称控制仪表)、“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简称控制系统)、“检测技术及仪表”(简称检测仪表)和“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
二、“五七纵横式”教学体系
课程虽不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部,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是做好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基础工作。[2]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3]
面对电力行业标准的不断变化,基于电力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变化。基于电力行业标准主要涉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和管理五个方面。为了使教学内容紧跟电力行业标准这五个方面的变化,制订了“五能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图1为“五能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示意图。
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紧紧围绕“五能型”培养目标,形成了自动化专业独特的“五七纵横式”理论教学体系。五纵:毕业设计、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控制系统和企业管理五个纵向系列课;七横:控制系统、开关量控制(热工开关量控制系统)、DCS(分散控制系统)、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新能源控制(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和DEH(汽轮机控制系统)七个横向系列课。
图1中的中间三条枝干体现了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传授结构;左数第一条枝干是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结构;右数第一条枝干是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结构。有知识、有能力,再加上高素质,才能使人才的培养高质量。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大多是在原有的课程框架内展开,进行着一门又一门课程的局部优化(如精品课建设),这是必要的。但各门课程的局部优化并不一定等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局部优化的总和可能会破坏整体优化。如果各门课程在教学上独自追求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必然无法装配成优化的整体。从人才培养的全局来看,缺乏整体优化指导的课程体系改革,很可能是无序的或低效益的。
篇10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自适应启发评价;操作条件反射;遗传算法;避障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移动机器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导航中通过不断增加经验改善行为而具备高度自治的能力。常用的移动机器人避障方法主要有人工势场法、环境地图法、神经网络法和模糊逻辑算法[1-4]。但由于已有算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局限性,诸如搜索空间大、算法复杂、效率不高等,尤其对于未知环境,不少算法的复杂度会大大增加,甚至无法求解。而机器学习的方法为复杂环境的知识获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5-7]。
与已有的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方法不同的是,增强学习可以利用与环境的交互而获得的评价性反馈信号来实现系统优化的性能,是一种试错学习的方式。Sutton等[8]在Barto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启发评价(Adaptive Heuristic Critic, AHC)方法。AHC学习系统通常由自适应评价单元(Adaptive Critic Element, ACE)和动作选择单元(Adaptive Selection Element,ASE)组成。此后,一些学者对AHC学习算法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扩大了AHC的应用领域[9-13]。但是,因为传统的AHC方法没有生物学上的约束,只是为解决不同的问题而设计的,还不完全像动物学习。Touretzky等[14]指出用增强学习方法训练的移动机器人还不完全与动物的先进性、功能性和适应性相像。而仿生学习作为一种可以不需要环境模型,无导师的在线学习方法,对实现机器人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Gutnisky等[15]受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启发设计了一种学习避障的行为选择模型,为研究新的仿生学习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本文正是在传统AHC方法基础上,引入神经心理学上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生物学上进化机制作为约束,建立一种仿生学习方法,使机器人像人或动物一样具有自主学习复杂环境的能力。
Touretzky等[14]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OC)被认为是生物系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增强学习的思想也来源于此。其核心内容为:某一操作行为一旦受到其结果的强化,则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操作条件反射这一概念的特点在于,它强调行为结果对行为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学研究所主要研究关于Skinner OC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模型, 期望这种模型能复制动物学习操作或控制的实验;然后在机器人上实现这种模型, 使其成为可训练的机械[16]。199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Neurobotics实验室的Gaudiano等[17]针对一个实际的轮式机器人Khepera的导航问题,建立了一个Pavlov理论与Skinner理论相结合的神经计算模型,Khepera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和教师信号,即可在巡航过程中学习规避障碍。2005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机械工程系机器人研究小组Itoh等[18]为人性化机器人(Humanoid Robot)设计了一种基于OC操作条件反射的新行为模型,发展了Hull行为理论来作为Sinner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数学模型,并使WE4RII能在其预先制定的行为列表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合适特定情景的行为模式。但是, 这些计算理论和计算模型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学计算模型, 不具备泛化能力, 应用受到了限制。
以概率自动机为平台,蔡建羡等[19]用其来模拟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设计了相应的仿生系统,给出了具体的数学计算模型,并成功实现了两轮机器人的平衡控制;
同时蔡建羡等还把OC与GA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用于解决两轮机器人自平衡问题。
但在解决避障问题上引入生物学上的GA和OC,还未见到相关的研究,本文以此为基础,在AHC学习框架下,引入了遗传算法的进化思想,提出了一种进化操作学习模型来模拟生物OC学习机制,使机器人像动物一样具有高度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评价单元(ACE)采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来实现,用TD(λ)算法和梯度下降法进行权值更新,提高了神经网络的学习速率。
动作选择单元(ASE)由遗传算法优化的操作行为规则集合构成,分为两个学习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算法得到的信息熵作为个体适应度,执行GA搜索最优个体,从而通过进化得到最优的操作行为集合;第二阶段由OC学习算法选择最优个体内的最优操作行为,并得到新的信息熵值,指导最优个体的生成。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学习避障行为中,使机器人在无教师信号指导的情况下,通过不断与环境交互来学习行为能力,从而实现在未知障碍物环境中进行无碰自由巡航,习得避障的能力。
1 进化操作行为学习模型结构设计
进化操作学习模型是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的思想建立的,它是一种仿生的学习模式。本文构建的进化操作学习模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评价单元(ACE)采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来实现,利用TD(λ)算法和梯度下降法进行权值更新,其作用是根据外部的原始强化信号rt及当前的状态信号st来对候选的动作进行评价,其输出为V(st),从而构成内部的二次强化信号t,在执行某一选择动作时,系统转移到新状态,ACE单元的输出可用来评价策略的优劣。动作选择单元(ASE)主要用来生成输出动作,通过执行动作使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并同时获得来自于环境的外部强化信号rt。ASE分为两个学习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通过OC学习算法得到的信息熵作为个体适应度,执行GA搜索最优个体;第二阶段由OC学习算法选择最优个体内的最优操作行为,并得到新的信息熵值。
进化操作学习模型主要有三个学习任务,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第一个学习任务:基于GA学习最优的个体,即最优的操作行为集合。GA用来优化操作行为集合,即在给定的规则前提条件下,通过进化来得到与前提部分最匹配的结论部分。种群中的每个个体表示一个操作行为集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个体是通过进化学习得来的,这样可节省确定操作行为集合的实验时间,减小人为的干预,使其主动获取,大大增强了系统的自适应和自组织能力。在GA中,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对操作行为集合进行编码。每个个体都有相应的信息熵值,采用信息熵值作为个体的适应度对个体进行评价,种群中具有最小信息熵值的个体作为最优操作行为集合,以作为下一步选择最优行为的动作集合。
第二个学习任务:基于OC学习最优行为,即状态到动作的最佳映射。在OC中,从上一步学习得到的最优操作行为集合中,通过随机概率学习获得最优的行为,作为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出。每一个操作行为都有一个概率值与它对应,表示其被选择的几率,由取向性信息对概率值进行更新,操作行为集合中概率值最大的行为其被选择的次数越多,即认为是当前状态下最优的操作行为。
第三个学习任务: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生成取向性信息,即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当执行最优操作行为后,系统转移到新状态,并由环境输出原始强化信号值,通过TD(λ)和梯度下降法对前馈神经网络权值进行更新。前向神经网络输出行为动作评价值,来评价该操作行为的优劣,从而构成内部二次强化信号,由状态取向函数获得取向性信息,以作为OC学习中概率值更新的依据,决定进化的方向。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设计的进化操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机器人避碰实验。在与环境不断交互过程中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ACE单元对行为动作结果进行评价,作用于ASE动作单元使其动作选择得到更新学习。ASE包括GA学习和OC学习两个阶段,GA学习阶段获得最优操作行为集合,OC学习阶段习得最优操作行为。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进化操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机器人通过不断与环境交互激发子种群从而得到优化的操作行为集合和最优的操作行为,并以进化到的最优操作行为作为避碰行为的控制器,从而完成无障碍巡航的任务。与传统的AHC学习相比,具有高度的自主学习性和自适应性,鲁棒性也较强。
4 结语
本文结合GA的进化思想,模拟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机制,以自适应启发评价(AHC)学习为框架,设计了一种进化的操作学习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移动机器人学习避障行为。与传统的强化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ACE单元的学习速率;同时ASE单元通过自主学习行为动作,无需教师信号或专家知识,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适应能力。使用进化的操作学习方法使机器人学习避碰行为,学习得到的最优操作行为作为机器人避碰行为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无碰巡航,提高了机器人反映的灵活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下一步将重点研究本文方法的可扩展性,使其能够应用于实际复杂的两轮机器人系统,使其在实现运动平衡的同时又能够具有实时避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文, 郭戈.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J].机器人, 2003, 25(5): 470-474.
[2]FLOREANO D, MONDADA F. Evolutionary neurocontroller for 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J]. Neural Networks, 1998, 11(7/8): 1461-1478.
[3]YEN J, PFLUGER N. A fuzzy logic based extension to Payton and Rosenblatt’s command fusion method for mobile robot navig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1995, 25(6): 971-978.
[4]KERMICHE S, SAIDI M L, ABBASSI H A. Gradient descent adjusting TakagiSugeno controller for a navigation of robot manipulator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2006, 1(1): 24-29.
[5]JOO ER M, CHANG D. Obstacle avoidance of a mobile robot using hybrid learning approach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05, 52(3): 898-905.
[6]JOO ER M, ZHOU Y.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uzzy inference systems via unsupervised learning [J]. Neural Networks, 2008,21(10): 1556-1566.
[7]BOUBERTAKH H, TADJINE M, GLORENNEC PY. A new mobile robot navigation method using fuzzy logic and a modified Qlearning algorithm [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2010, 21(1/2): 113-119.
[8]SUTTON R S, BARTO A 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 London: MIT Press, 1998: 1-12.
[9]SU S F, Hsieh S H. Embedding fuzzy mechanisms and knowledge in boxtyp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ontrolle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2002,32(5):645-653.
[10]ZEYBEK Z. Role of adaptive heuristic criticism in cascad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tubular furnace [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6, 26(2/3): 152-160.
[11]MUCIENTES M, ALCALAFDEZ J, ALCALA R, et al. A case study for learning behaviors in mobile robotics by evolutionary fuzzy system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 2010, 37(2): 1471-1493.
[12]DESOUKY S F, SCHWARTZ H M. Selflearning fuzzy logic controllers for pursuitevasion differential games [J].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2011, 59(1): 22-33.
[13]KNUDSON M, TUMER K. Adaptive navigation for autonomous robots [J].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2011, 59(6):410-420.
[14]TOURETZKY D S, SAKSIDA L M. Operant conditioning in Skinnerbots [J]. Adaptive Behavior, 1997, 5(3/4): 219-247.
[15]GUTNISKY D A, ZANUTTO B S. Learning obstacle avoidance with an operant behavior model [J]. Artificial Life, 2004, 10(1):65-81.
【重复14[16]TOURETZKY D S, SAKSIDA L M. Operant conditioning in Skinnerbots [J]. Adaptive Behavior, 1997, 5(3/4): 219-247.
[16]SAKSIDA L M, RAYMOND S M, TOURETZKY D S. Shaping robot behavior using principles from 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J].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1998, 22(3/4): 231-249.
[17]GAUDIANO P, CHANG C. Adaptive obstacle avoidance with a neural network for operant conditioning: Experiments with real robots [C]// CIRA 97: Proceedings of 1997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Piscataway: IEEE, 1997:13-18.
[18]ITOH K, MIWA H, MATSUMOTO M, et al. Behavior model of humanoid robots based on operant condition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EEER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 Robots. Piscataway: IEEE, 2005: 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