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复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4 23:5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九年级复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2015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立足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制定本计划。
二、考情分析
(一)试题的基本结构和考点
试题结构和内容考点 :
一、积累运用(共28分) 1.字音(2)(选择题) 2.字形(2)(选择题) 3.词语(2)(选择题) 4.病句(2)(选择题) 5.标点(2)(选择题) 6.文学常识(2)名著阅读(2) 7.名句默写(8) 8.语言综合运用(3) 9.语言综合运用(3) 二、阅读(42分) (一)古代诗歌(4分) 10.理解鉴赏(4)
(二)文言文(15分)(课内和课外兼顾) 11.实词(3)12.虚词(2)(选择题) 13.筛选整合(2)(选择题) 14.归纳分析(3) 15.文言文翻译(5)
(三)论述类文本(8分)(说明和议论兼顾) 16.理解(2) 17.分析综合(4)
18.分析综合(2)(选择题)
(四)文学类文本(15分)(散文、小说兼顾) 19.理解(3) 20.分析综合(4) 21.分析综合(4) 22.鉴赏评价(4) 三、作文(50分) 23.
(2)命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
2.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3.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学生对考点的把握及失分点
依据往年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基本的考点还是知道的,可是失分点多为答题不重环节,小分失的太多,做题不总结规律,同种类型的题不善归纳。
三、复习目标
(一)一轮系统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2)二轮专题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3)回扣模拟复习,期望能达成的目标
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能做好中考试题。
四、具体复习措施
(一)一轮复习
1.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
2.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 → 背诵 → 默写。
3.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4.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5.通过《自主性学习指导课程》和县编资料等进行巩固。
(二)二轮复习
1.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2.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3.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4.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强化)
5.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三)回扣模拟复习
1.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2.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篇2
一、第一轮复习(2月中旬~一模)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12)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全国各地市模拟试题》、《历年安徽省中考题(XX~XX年)》。
篇3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说法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的子在不断运动;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吸附、过滤、消毒;
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颜色和气味。净化效果的是蒸馏。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硬水。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煮沸、蒸馏。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S、He。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在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电子层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铁离子;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1)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核电荷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粒子电性不带电性显正电显负电
符号氧原子O钙离子Ca2+氧离子O2-
五、化合价
1.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n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8-n)价。如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铝元素显+3
价,表示为Al;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O。
六、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分子(表示水分子)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N2;氦气He;白磷P;水银Hg;生铁、钢的主要成分Fe;
干冰CO2;冰H2O;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氧化铜CuO;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氯化氢HCl;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铝AlCl3;
氢氧化钠NaCl;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硫酸铁Fe2(SO4)3;硫酸镁MgSO4;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硝酸钾KNO3;
硝酸银AgNO3;硝酸铜Cu(NO3)2;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
篇4
关键词:复习课,构建框架,自主学习
引言: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复习课是教学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定复习计划,定好复习目标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回忆、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一个系统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教案,确定复习方法。复习课强调发展,准确、全面地把握教学目标,层次要求,要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复习方法,对复习过程进行充分的科学的预设,并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调控,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发挥复习课独特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要备好课本上的知识点及其层次要求,确定复习重点,同时要备好学生。教师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制定计划时,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侧重,兼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需要,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1.复习课的任务与结构
(1)复习课的主要任务: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巧;③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习课的一般结构:①教师简要交待本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②师生系统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网络与结构;③教师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④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有目的地、紧张地巡视辅导;⑤师生共同小结与讲评,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提高能力;⑥布置课后作业。
复习课通常还有一种结构是:①教师简要交待本节课复习内容与要求;②学生独立练习(课前由教师准备好“题组”),教师巡视辅导,搜集信息;③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弥补缺漏,分析解题错误原因,提示解题规律与方法,提高能力;④布置课后作业。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第③步后可再次安排学生练习。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复习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特点之二是“通”,使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增强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配备适当的方式予以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注意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复习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归纳、整理的过程,要体现:知识让学生疏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做适当的完善和补充。
二、复习课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复习不是炒旧饭,不是把平时学习过的内容重复一遍,而是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复习时,可采用“以线串珠”的方法,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便于记忆与理解。
(2)基础性原则:无论哪一种复习都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弄清这些基础知识是怎样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应怎样叙述与证明?有何主要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它和其他基础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基本技能训练在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一些能直接运用基础知识来解的题目。另外,该记住的一些概念、数据、图形、定义、定律、公式以及一些技巧、方法都应要求学生力争记住,知识缺漏要补上。
(3)重点性原则:复习课内容一般都较多,时间又有限。因此,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有重点地复习,做到:①突出重点教材的复习;②突出重点概念、重点例习题、重点解题思想与方法的复习;③突出重点薄弱环节的复习;④突出重点难点的复习。
(4)针对性原则:复习课中方法的选择、题目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等都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科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5)精选性原则: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还可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
(6)主体性原则:复习课应同样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
(7)指导性原则:复习期间学生要复习的内容很多,特别是中考复习,学生手头的书和复习资料很多,有的学生如坠烟海,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要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课内与课外、做题与分析题目等的关系。特别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强指导。
(8)及时性原则:就是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三、优化习题设计,使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复习效果
篇5
关键词: 九年级化学复习 知识体系 方法与策略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紧张的全面复习即将开始。九年级化学复习的特点是内容多,时间紧,加之学生学习化学的新鲜感明显减弱,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平衡与心理素质的差异等问题,增加了总复习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获得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呢?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我结合实行新课改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九年级化学复习中的方法与策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抓“纲”务“本”,把握命题趋势
抓“纲”就是认真研读所在市的考试说明。纵观近几年来各地的化学试题,都坚持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但又稳中有变。稳是指分值、题型、试题难度和考查的知识点相对稳定。变是指试题内容是朝着设置情境、联系实际、强化基础、体现探究的方向发展变化。总体来讲,中考命题表现出以下趋势:复习规定的重点内容增多;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进行命题增多;检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性、开放性试题增多;与实验考查的试题增多;跨学科的知识联系来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命题增多。对于化学知识死记硬背的命题减少;偏、怪、难题的数量减少;有关计算的命题趋于简单化。
务“本”是指复习要紧扣教材。不任意加深难度,也不降低要求,复习中要和学生一起梳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让学生自主把握中考的重点。中考命题考查的重点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及其辨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辨析;化合价的推断及原子的结构;元素符号周围小数字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意义;金属活动性表的应用和溶液的酸碱性;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概念及应用;四种基本收集、检验;物质的制取、除杂、干燥、检验、尾气的处理等综合实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除杂、转化、鉴别;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二、复习面向全体学生,狠抓“双基”落实
一般80%左右的中考试题在中等难度以下,所以在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全力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全面落实。在化学复习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部分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甚至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犯简单的错误的现象。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双基”的掌握。教师对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换种说法、角度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反复考查,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比如:对化学基本概念、反应规律、反应类型、制取物质、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反应规律、物质或离子的检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溶液等重要基础知识,可采用比较法对一些概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辨析,以便理解概念的实质。
复习不等于炒剩饭,不要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死记硬背,否则学生很反感;而应着重抓住概念和原理的本质,仔细推敲概念和原理的关键的字与词,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如四个基本反应类型可以概括为,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双交换,价不变”。
三、专题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系统复习中切忌将知识孤立起来记忆,而是应该将知识前后联系,纵横比较,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知识的结构进行重组和概括,从而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从而形成开放、灵活的动态知识体系。比如以C、H、O、Fe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网络;以化学式、质量守恒、溶液质量分数为中心形成计算网络;以药品选择、仪器装配、基本操作、物质检验、观察记录形成实验技能体系。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为中心形成化学反应规律。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系,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在复习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科学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命题原则中也提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内容往往来自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由于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选用比较合理、简便的方案,根据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并作出正确、简洁、合乎逻辑的表达。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到实验原理科学、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节约药品,节约能源,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做题时以探究方法为指针,盯住探究目标,探究性试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注意心理调节及答题习惯养成,提高应试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和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分步解决的问题,须依次作答,才可取得较好成绩。不少学生会计算,也知道解题思路,就是说不清,写不出,逻辑混乱,有的书写潦草、丢三漏四,要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晰,书写认真,语言简洁精炼;计算准确,文字、符号、表达符合课本规范,养成严谨治学的好习惯。
在后期复习中,教师务必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畏难情绪,激励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连续进行三天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是难以考出好成绩的。因此,考前教师要注意减压,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调整好情绪,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才能考出好成绩。
篇6
关键词 历史课 九年级 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Methods of Ninth Grade History
Abstract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ninth-grade, time is tight, heavy task, how to co-ordinate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review of the limited time each ninth-grade history teacher must solve the problem. Develop a plan for the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effective review method, learn to integrate knowledge, the formation of thematic understand divergent thinking, and point to an area, so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review the historical course, to get good grades in school examination.
Key words history class; ninth-grade; review methods
1 科学制定历史科目复习计划
1.1 吃透“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用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综合了历史、文化、、地理、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历史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因此,作为复习课程,教师自己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与纲领。这只有吃透了课程标准,精研了考试说明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整个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包括主要包括了: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三、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主题一“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我们的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主题二“我们传承的文明”主要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实的整合;主题三“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则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这三个主题既互相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点,它们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也各自不同。对于主题一我们主要要求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史料和基础知识。对于主题二,则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联系与分析,掌握历史发展、文明传承的一些基本线索和规律。对于主题三,我们要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站在唯物历史观的角度上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把握了不同专题的不同侧重点,我们才能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2 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在把握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根据九年级历史课复习内容的庞杂,时间的紧迫等实际,从整体上为学生把握复习时间。在复习层次上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三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细评,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复习目标和落实测试目标。在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时,要让学生明确复习要达到什么的目标,这个目标将通过什么方式来检验。复习的目标我们可以“四化”来概括:一是历史知识回忆重现, 使知识巩固化,二是历史知识查漏补缺, 使知识完整化;三是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四是历史知识综合应用,使知识实用化。明确了复习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时有目标、有方向。同时学生也才能根据教师定下的目标和检验方式来确定具体的复习内容与方式。一般来讲,复习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注意做到精选习题,定时定量,及时评讲,查漏补缺。
(2)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模式。这里注意要做到“四抓”和“四忌”。“四抓”主要是指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一抓历史知识的回忆,二抓历史知识的对比,三抓历史知识的延伸,四抓思想方法的领悟。“四忌”即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一忌没有重点,平均使力;二忌盲无目的,陷入题海;三忌没有规划、临阵磨枪;四忌压力过大,劳逸失度。在复习中只要注意做到“四抓”就能建立起有效的复习模式,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避免“四忌”就能在复习中少走弯路,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2 优化专题、整合知识
九年级的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信息,但一时难以理解、吸收,更谈不上运用其来解决问题。要在复习中帮助学生达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目的,需要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化、专题化。具体方法就是在复习时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历史线索来编制知识网络,进行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同类型历史知识归并起来形成历史专题,这样就可以清晰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世界近代史上不同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如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等,这些革命战争或者改革整合起来就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历史专题。我们可以把各国发生革命或改革的原因、当时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思潮等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找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这就是通过历史的横向联系形成专题,帮忙学生巩固知识,并用以分析历史问题。一方面,历史上每个事件都是前后联系,一脉相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基础知识系统化,这就是历史的“纵向”联系。这种专题复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历史,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3 以点带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九年级的学生在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具备相对完整的体系、稳定的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以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为中心,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以与这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接联系的人或者事件为圆周,组成一个圆,我们称之为母圆。圆心可以选择那些历史学科中最基本的核心人物或者重大历史事件(即第一层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引申出来的相关的人物或事件(即第二层次人物或事件)组成一个圆,我们可以称之为子圆。
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都可以做圆心,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例如,中国时期的专题,用点以点带面的复习法可以作如下设计:
以晚清重臣李鸿章为圆心,运用发散思维联系到、、不平等条约等知识点,形成一个母圆;以为圆心,联系到、、清末立宪、等知识点,以他们为圆心,组成一个近代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图存的子圆。以不平等条约为圆点,以《》()、《》(第二次)、《》()、《》()、《》()为圆周,就可以组成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的子圆。这样通过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归纳梳理基础知识,打破章节间的界限,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总结,在原来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使各部分知识有机结合,使各个知识点连成“线”,组成知识“面”。
实践证明,在九年级历史的复习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同时必须教会学生有效的复习策略与方法,使学生从死记硬背向主动识理明义转变,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预期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7
1. 考前心理辅导
虽然身为学生一定经历过很多的考试,但是面临像是中考这样的大型重要考试,很多学生还是会手足无措。在九年级这一关键的复习时期,做好学生们的考前心理工作相当有必要。作为九年级升学班的教师,在平时的授课阶段一定要注意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前提下,也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尽可能地多找学生“谈心”,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和思想上的波动情况,严格杜绝学生因为面对中考过度紧张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还有,教师应该嘱咐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休息,不要用脑过度,出现其他没有必要的损失。在考前注意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能够以一个放松的姿态来迎接中考。
2. 考前答题技巧指导
和其他工作一样,考试也是有技巧的,掌握高效的答题技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九年级的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应对中考。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学生在复习阶段需要掌握的答题要领和关键技巧:
第一,在拿到试卷之后,不要着急答题,首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整张试卷,了解试卷中各个题的难易程度,再进行合理的答题安排。
第二,因为中考英语都是首先是听力题,所以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先把听力题预习一遍,了解大概的意思,依据试卷题目的特点在考试时着重听相关的重点内容,如果在考试时并没有听到正确的答案,不要拖延,立刻放弃仔细听取下一道题。
3. 制定计划,明确复习内容
九年级作为即将面临中考的升级班,教师在课堂授课完成后,要进行考试前的复习动员工作,这个任务很重要,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复习更加科学高效。动员工作中要注意强调复习的重要意义,还有临考前的复习的着重点以及合理的复习计划的制定等等。学生通过了解教师复习中细化到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方案,然后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针对性复习计划,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复习的效率,更加准确地补齐学生自己的知识漏洞。当然,教师不只是要起到监督的作用,还要给学生制定复习的阶段性目标,鞭策他们更加努力地完成中考前的复习。
4. 分析透历届中考题,提高学生做题技巧
九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初中知识进行整体性的概括总结,然后依据对历年中考题型的分析研究,对学生的答题效率进行全面的提升。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只有充分透彻地分析好历年的中考题,才能在复习的时候制定复习教学任务的核心,比如:中考题型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整上试卷分为两个部分:听力和笔试。听力题型一般分为四部分:单词辨音、句意理解、对话内容理解以及短文填空。笔试部分包括六种题型:词汇、单顶选择、情景交际,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以及看图写话。词汇考查题是中考容易失分的题,如:“图书馆”(Library)、药( medicine )、分钟(minute)、父母亲(parents)、二月(February)、医院(hospital)、礼物(present)、一刻钟(quarter)等等,教师在帮助学生复习这些词汇时,一定要注意将这些极易拼写错误的词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帮助学生集中记忆,真正记住。中考英语中对于学生对英语单词适当形式的了解考查也很重,这一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词汇量,还要知道词义,了解词类,只有记住词类,才能在句子中正确使用。这种题型经常是双向考查。如:It is much _______(sun) today than it was yesterday.此题中大多数学生只想到把sun变成它的形容词形式sunny,但很少想到还需要考虑到用其比较级形式((sunnier),在中考的试卷中这样的题目有很多,所以教师在复习阶段要注意提醒学生仔细阅读试题,不可以马虎大意。
5. 结语
篇8
在组织总复习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生明确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投入中考复习
在目前的教学双边活动中,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松散,总抱着“大势已去,即使有回天之力也难以弥补以往失去的一切……”的种种绝望心理,整天糊里糊涂混日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设法使他们明确目的,端正态度,集中精力,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中考总复习中。
二、把中考总复习计划交给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毕竟是教与学双边活动,任何单方面努力都无法完全达到目的。只有双方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相互照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复习计划之后,应把自己的复习打算告诉学生或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一份计划表,使他们明确总复习的内容、目的,只有这样,最终才会实现共同的目标,收到好的效果。再者,要把复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根据学生基础层次的不同,老师应施于不同的方法来引导他们进行总复习。起始阶段,纵向复习:以课本为主,以本为本,兼顾语音、语调、常用句型、动词短语的运用训练,整理初中阶段的全部内容,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接着再进行横向复习:以大纲为主,兼顾阅读、表达能力的训练。老师拟定总复习计划时,应参照学校的计划,尽量避免和全校性活动及放假时间上的冲突,以免打乱正常复习进度、内容。然后,尽可能做到每个学生一份计划表,这样,便于学生自觉地按实际、按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尤其最关键的一点,老师应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尽可能把较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杜绝“满堂灌”。
三、及时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
在学年初,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九年级英语课的总要求、中考范围,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总复习计划,包括有些重点内容,及时、准确、具体要将这一计划传达给每个学生,便于他们能尽早地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四、注意信息交流和题型的研究
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中考题型的变化和动向。作为教师,尤其是九年级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注意对考题题型的分析。
五、为总复习提供必要的材料和依据
对第一次中考试卷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取得参考价值的材料和数据。例如,初中教材1-5册范围内常用词共有733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37个。把凡是试卷中出现过的单词逐个拣出,编制历届英语试卷所用单词总表,单词总数。又如,按中考的题型分类:语音、语法、词汇以及补全对话中的有关习惯用语各方面都进行分类归纳,进行累计分析,编发语音、词汇、语法项目参考表等。
篇9
一、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九年级两个班共74人,八年级升九年级居全县第26名,属于全县中上游水平;2015年全市举办的适应性考试全县居第17名,属中下等成绩,尤其优生少,仅4人,仅占6%,及格率22%,人平均分低,仅50.4,本届学生中英语没有特别突出的尖子生,部分优生成绩不稳定,应考能力不强,进取心偏低;部分中等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思进取。部分学困生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英语成绩屡次停留在20分左右,因此复习中培优、促中、稳差都是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目标措施
措施:通过集体讨论备课,确定把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过课本(3.3-4.30)、做专题(5.4-5.31)、做模拟题(6月初至中考前)。
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多做典型破薄弱
教师要对学生平时理解不深、练习不够、运用不当的语言项目进行重点复习。学生学习难点集中在语法项目和词汇辨析及用法上。所以,要改变“讲多练少”、重记忆、轻实践的复习方法,自编、选编相关的复习练习题,通过练习答疑解惑。练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满足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专项训练过渡到综合训练。
2.以课本为本夯实基础
在第一阶段系统复习中突出基础、精讲精练,讲实讲透核心知识点,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本阶段是三个复习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握命题方向,认真备好复习课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时间短、任务重,教师一定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和近年中考试题,分析把握命题方向,吃透教材,针对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重视备好每一堂课,强化训练重点语法项目,作业少而精,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复习课有良好收效。
(2)以教材为依据,采用多种复习方法
联想法:复习词汇时,积极联系相近词,使学生有效记忆。
归纳法:在复习词汇和时态时,要求学生把词汇归类为:家庭成员类、水果类、乐器类球类、学习用品类等。
3.模拟少而精
在考前大约半个月内,综合设计一些模拟题,模拟考试时间、答题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应考、应试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篇10
1.细读《课标》,定计划
初中英语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做到有计划地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新课结束之前,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指导制定复习计划,使复习有条不紊,打有准备之仗。我的具体做法是:
1、细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教学评估的依据,要仔细领悟其要点,明确复习目标与要求,使复习具有针对性。
2、研读《考试说明》。它是考试命题的方向,根据《考试说明》,了解命题型式,准确把握题型变化,使训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3、浏览整个初中教材,系统了解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明确复习范围,使复习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4、制定周密总复习方案,合理安排复习进度,使师生人人心中有数,使整个教学复习过程具有系统性。
2.创设情景,讲方法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应重在对知识的回顾、梳理与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此,教学原则及教学手段应做相应的变化。
2.1 复习教学尽量情景化,使课堂具有感染力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根据单元话题及内容,尽可能创设情景,针对复习内容设置不同的任务活动,情景对话通过口语讨论、改编对话、表演短剧的方式来巩固词汇;话题阅读采用改写短文、复述故事内容等形式来掌握要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变被动复习为主动思考。
2.2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具有吸引力
多媒体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增大课时容量,提高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音效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复习效率提高。
2.3 学生互相学习,使课堂具有亲和力
合作学习是《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英语总复习中,教师创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的情境,加强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在这种活动中,有效地联系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优势得到发挥,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也在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3.把握重点,分层次
在实施总复习方案的过程中,应明确重点,区分主次。具体做法是:
3.1 第一阶段以教材为主,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这一阶段的复习以教材单元为线索,全面复习基础词汇、短语、交际话题和阅读策略。注重随堂检测,测试要把握基础,题难度适中,让中下等学生也有较大收获。
3.2 第二阶段以专项训练为主,提高学生专题解答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加强专项训练,根据中考题型,进行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交际运用、书面表达等题型的强化训练,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测试要求有一定的坡度,让中等学生感到复习后成绩有提高。
3.3 第三阶段以综合测试为主,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