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20:2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的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应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确定探究课题,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论是学生探究的能力,还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逐步形成。
二、在搜集思考中求最佳
中学生已经养成一个问题连续思考并产生多种想法的好习惯。针对这一特点,教师拟定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集思广益,待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方法后,教师从中选择出共识,得出一个最佳方案,这种思考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作用在于,学生讨论选择中都会提出有创见性的独特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在热烈的讨论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这些设想与建议是地理课本中找不到的,是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创新意识思索出来的,也体现了学生集体的智慧。
三、将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作为自然学科,在地理学习中还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并恰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促使学生创造能力和多方面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教师要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打破常规求创新
现在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讲授知识。这类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定势,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摆脱了固定思路的束缚,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有创造性地认识地理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热情。教材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是已知的、现成的,常常是一个答案。仅对教材中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记忆,思维会在定式化了的、封闭狭窄的、受到各种限制的单轨思路上发展而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教师要注意搜集克服思维定势的信息并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思维定势倾向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相反方向、不同途径去思索和探讨。
五、培养综合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曲折反复的因素,因而需要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只有突破刻板思维的约束,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
为此,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这样既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而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思索。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适应地理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涌2006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
[2]秦彩军2004浅谈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
篇2
观察学习的方法很多,如:图片观察法、自然现象观察法、动画演示观察法、实物观察法、课外实地观察法等等。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体作用如下:第一,图片观察法是指学生从地图、景物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因此得出规律,再有效地结合课本,能够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养成善于识图、析图、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第二,在教材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能通过课堂实验来演示、被感受,诸如:月相的变化。而自然现象观察法是指可以组织学生连续一个月对月相这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中自然规律,再有效地理论结合实际,将难点突破。第三,针对天文地理知识可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即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例如演示地球公转,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并总结规律,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第四,在进行实物观察法方面,可以从实验室里借用石膏、磁铁矿、金刚石等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矿物标本的颜色、光泽等一些特征,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别矿物的方法,以此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第五,课外实地观察是指学生可以脱离课堂,由老师组织到校外(博物馆、工厂、农村、展览会等)的实地观察,鼓励学生观察褶皱构造的形态、地貌,关注地理的现况及发展动态,观察梯田,使学生了解到梯田的耕作不仅有利于农业的生产,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攻破地理知识的难点,而且还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为使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实施,保证良好的观察效果,先根据教学的目的确定观察的对象,主体鲜明且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错过观察的最佳时机。在观察前,学生要先掌握观察对象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在观察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知识的多少影响着观察的效果。另外,根据观察的内容确定观察的地点和路线,注意避免危险性的地方,避免路线的重复。第二,组织观察活动应由学校领导、代课老师集体安排,班级多的话可交替进行,由地理老师在观察地点指导。如果是一个班级,可由班主任或者地理老师随班级组织活动。在组织课外活动时,老师应动员全体学生注意纪律和注意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单独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代表来负责各组的安全、纪律问题。由此来看,还需要团队的协作。如果是野外观察活动,老师应该事先做好预察,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物品,到了观察现场为使学生有意注意,老师要立即切入正题,并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第三,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观察阶段是关键。观察中,涉及到最主要方面,老师要善于提问,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观察中多思考、对比和分析,做好观察记录,以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另外,观察学习阶段要注重客观性、全面性、历史性,观察的事物离开了客观性,其观察结果必然是错误的,因此,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观察点的地理事实,提醒学生某种地理现象发生的时间、时间的变化周期、地理要素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使学生做好必要的记录,以便日后整理。第四,在组织的观察学习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应提醒学生将材料、实物标本进行整理、分类,对整理观察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并能够清晰说明地理事物现象的概念。
3总结
篇3
实施合作学习前应选择恰当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内容。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教育内容,我们广大教师要“吃透”整本地理教材的内容。老教材客观性的内容比较多,实际让学生动手能力的章节很少。目前,正在试用的新编教材很好地改变了以往死板的教学内容。新编教材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的好习惯,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内容,把课本带进我们的生活中去。现在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有的省份雾霾天可以持续半个月。我们一定要倡导学生爱护环境,这不只是对我们自己负责,更主要是的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蓝天白云和纯洁的水资源。因此,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合理科学地把课本内容传授给广大学生。
二、营造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挥者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和考虑问题。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地理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有的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而教的课程,这正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所在。
三、个体尝试
在地理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搭建互动平台,有助于增大互动的频率,增加课堂容量,进而拓宽交流互动时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内容时,由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比较复杂,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用不同的颜色,通过闪烁来逐一展示十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在短时间内掌握十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然后,通过对比显示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加以区分辨别。同样再将容易混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对比显示出来加以区分;同时显示对比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异同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了互动的频率,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组内合作,感受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还要让学生从根本上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能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教师可以从旅游景点的介绍、各个地方不同的特产等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使他们能以高度的热情来进行互动。地理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只有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在面对地理问题时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随着学生地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这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口头表达对地理问题的看法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在对地理问题进行阐述时也能用文字有条理地写出来。例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这个问题刚一提出来,学生都感到疑惑,地理课上怎么会给出塔的问题,万寿塔和地理知识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问题能使学生快速地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他们积极地讨论之后,得到了如下答案:万寿塔的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为长时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长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峡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况相对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积。中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使流速减缓,必然使泥沙沉积,抬高河床。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五、通过学生反馈信息反思自己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负责知识的输入,学生负责知识的接收,属于单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传输。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完全了解。在没有针对性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属于盲目性的,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全面发展全民素质的同时,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使他们能有效地获得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馈调控。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利用课前小测验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真实有效的反馈调控,教师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强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情来对学生形成信息反馈,从而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六、结语
篇4
1.观察学习的方法很多,如:图片观察法、自然现象观察法、动画演示观察法、实物观察法、课外实地观察法等等。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体作用如下:第一,图片观察法是指学生从地图、景物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因此得出规律,再有效地结合课本,能够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养成善于识图、析图、读图、用图的学习习惯。第二,在教材中有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能通过课堂实验来演示、被感受,诸如:月相的变化。而自然现象观察法是指可以组织学生连续一个月对月相这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生活中自然规律,再有效地理论结合实际,将难点突破。
2.针对天文地理知识可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即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例如演示地球公转,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并总结规律,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进行实物观察法方面,可以从实验室里借用石膏、磁铁矿、金刚石等一些常见的矿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矿物标本的颜色、光泽等一些特征,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别矿物的方法,以此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课外实地观察是指学生可以脱离课堂,由老师组织到校外(博物馆、工厂、农村、展览会等)的实地观察,鼓励学生观察褶皱构造的形态、地貌,关注地理的现况及发展动态,观察梯田,使学生了解到梯田的耕作不仅有利于农业的生产,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1.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攻破地理知识的难点,而且还提高学生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为使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实施,保证良好的观察效果,先根据教学的目的确定观察的对象,主体鲜明且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错过观察的最佳时机。在观察前,学生要先掌握观察对象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在观察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知识的多少影响着观察的效果。另外,根据观察的内容确定观察的地点和路线,注意避免危险性的地方,避免路线的重复。
篇5
(一)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常见的地理学习评价一般以作业、测验的形式呈现。作业的完成情况良莠不齐,教师也大多只进行批改和讲解工作;测验多在单元结束、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师根据成绩只能判断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因此新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学习评价,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事先设计的评价手段检验教学目标实施情况,还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二)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设计
美国学者斯塔弗勒比姆(D.L.Stufflebeam)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事先进行学情分析,并以此安排教学方法、重难点讲解、板书设计、课堂语言组织等教学过程。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如果教师仅仅关注各个教学环节是否顺利展开,就不能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来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改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要,从而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中教的改革。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需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这就要求更多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最直观的方式,教师通过设计提问、课堂活动等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基于课堂教学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
根据对几所高中进行的课堂观察和对教师的访谈,我发现大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实施学习评价,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教师大多根据教案把书本中的内容讲解出来,较少关注学生能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否解决相关问题、为什么课堂上讲过的知识也有很多学生完成不好作业等。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为例,试图构建基于课堂教学的地理学习评价体系,旨在丰富课堂教学理论,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根据学情分析,进行初步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的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之上。”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的前提。课前的学情分析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等方面。《气压带和风带》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过渡作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学完“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后,能较好地分析和探究大气在不同空间和作用力产生的运动。但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较弱,很难建立气压带风带分布与气候之间的联系,本节还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一些气候名称、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等内容,学生易产生记忆性困难。教师在对学情进行初步评价后,教学设计便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二)设计评价模式,进行课堂评价
美国课程研究者查特斯认为,课程与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取决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犯的错误。因此,适当的教学情境和评价任务可使学生显露出认知或行为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以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
1.确定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是强调考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注重考查学生的认知结构、问题解决能力、探究与解释能力,都会影响评价目标的形成。评价目标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因此,本节课的评价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2.设计评价任务。
针对不同的评价目标,可设置不同的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合理设置能为判断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供显性、可操作的判断指标,并为教学改进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因此,评价任务质量的高低常常决定着评价信息的效度和信度。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难度应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
3.选择评价方法。
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方面的,单纯的测试不能全方位、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地理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地理科技文、问卷、地理测验、观察、提问等。根据评价任务,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当学生绘制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时,教师可观察学生绘图的准确性,并以此判断学生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和绘图能力;在进行提问时,教师就可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发展过程。
4.制作评价量表。
具体的评价量表不只方便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打分,还能让学生清楚教师对学习的期望,作为评价自身学习行为的尺度。评价目标是评价标准的依据,教师可根据学生达到评价标准的等级来进行打分。总分100分,每个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知识与技能分别对应4、3、2、1这4个分数段,过程与方法对应8、7、6、5这4个分数段,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应5、4、3、2这4个等级。
(三)调整教学过程,进行反馈性评价
篇6
网络共享资源的极速膨胀,使教师摆脱了多年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欣喜之余,另一个问题随之而生:如此复杂庞大的资源库,该如何取舍?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因不懂取舍,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大量问题已经不能用在最新修订的课程中。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1)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2)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素养;3)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宽学习空间。基于上述理念,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面对茫茫的资源库,要慧眼识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在讲“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现成的课件,只是重新进行了设计,把“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完全从课件中删掉,直接让学生分组带手电筒,自己动手操作直射和斜射在墙面和地球仪的实验。这样一来,平面和球面对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不但一目了然,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信息环境下面面俱到不如临门一脚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具有强烈的时代呼声。地理教科书是专家团队在特定时间编写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强的整合教材的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对多媒体课堂的教学程序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只是片面地、盲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对教学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内容越多越好,甚至多得令学生眼花缭乱。实际上课件的设计无需面面俱到。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总是将课件制作得非常精美。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和评委的感觉是耳目一新,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双边互动非常好。但整堂课下来,知识点掌握得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忽略心理学中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规律。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表面上是面面俱到,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紧抓教学的主题,适时地建立思维碰撞课堂。如在讲海陆变迁时,其中的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教师重点展示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而地震带的学习,教师可通过展示“地震带”图,让学生自己找出两大地震带,并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学习重点内容,然后展示我国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讨论其发生的原因,展示一些感人的画面及故事。这临门一脚让这些看似无用的内容培养了学生互助的精神和爱国的情感。新课程标准是从三个维度来阐述课程目标的,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核心目标,是教育的本真。就地理学科而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是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担当的责任。在使用多媒体时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点的传授有机结合,这将是一种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收获。
3、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要点睛之笔,不要画蛇添足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优越性的发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只要在地理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增强教学效果,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使用多媒体教学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从教学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手段的新与优,那就是画蛇添足。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优秀地理教师的课,整节课就用了三张地图,总共就展示了几分钟,然而听课的教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因为这位教师用这几张地图,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了地理信息,找出了自己的疑难问题,又用这几张图合作探究解决了疑问。可见多媒体的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用则用,否则就不要用。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要只追求形式,而忽略课堂的主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多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课件的设计制作:要与多学科结合,构建高效思维碰撞课堂
篇7
自主学习首先需要从个人自主能力的培养开始,只有不断规范自身言行、思维模式,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学习模式中,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主能力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相对性等特点。其中,自主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学习基础之上,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而合适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应自主选择方法、控制过程、思考原因与解决问题。由于初中地理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且研究与阐述的是学生的一些生活问题,自主学习模式中个人以自学弱化对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依赖,独立地展开学习、思考、分析与实践活动。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展开个人自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也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发展与合作”这一章节的知识适用于学生个人自学或小组集体学习。以个人自学来说,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书籍或与教师讨论,分析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展开对国际形势的分析。课上,以个人发言形式,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参与学生间的讨论。由个人自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表现、思考与深入研究。初中地理是对国家、地区、气候、环境、经济等知识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实施个人自学形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引导拓展实践,学生个人就某个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能力。
二、实施小组讨论,强化合作交流能力
根据齐默曼教授的定义和庞维国教授从横向角度所做的定义可以知道,自主学习模式具有相对性,学生现实生活中绝对的自主学习较少,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或方面实施自主学习,其自主学习模式不同。由此,可以分析出学生的独立学习也具有相对性。实施小组讨论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部分,它对个人自学进行了有效补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参与能力。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展开小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言与互动。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困惑与不解表达出来,以小组学习模式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关于“中国的自然环境”中“气候的复杂多样”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以5人为一小组,结合中国的地形环境、河流湖泊、降雨分布、综合开发等因素,展开小组讨论,由一位学生做好讨论记录,其他学生查阅资料、提出观点、讨论观点、分析影响,再结合问题展开总结与归纳,并绘制出气候复杂多样的分布示意图,以作为小组评选的成果。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还可以针对既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各小组结合组员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模式,选择科学的讨论方法,如辩论式、发言式等,以此围绕课程主题展开学习,既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提升了学习效果。
三、组织合作学习,挖掘互助思考能力
初中地理具有系统性、人文性、研究性等特点,它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也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由于初中学生个人能力有限,并且每个人的思维模式、优势特长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其系统性知识体系使得合作学习变得更为重要。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在学习组织形式上具有相似性,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集体,展开针对某个问题、课题或话题的研究讨论。不过,在实施形式上具有差异。合作学习实施形式多样,可以是实验式、课题考察式、课题研究式、实地访谈式等,结合不同的学习形式,小组自主学习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较为重视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与完善。例如,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相关知识,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实施了自主学习模式,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以4人为一小组,制订任务目标“绘制一周内天气预报简易图”,引导小组学生结合过去一周中外界空气、气候、气温与降雨的变化,结合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地理知识,根据自然变化预测天气。之后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展开观察、记录、思考与分析,结合自制“天气预报瓶”,展开较为科学的天气预测。学生与教师转换角色,上台担任小老师,说明制作“天气预报瓶”的原理以及预测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合作学习与研究制作,挖掘学生互助合作与思考能力,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四、强化综合实践,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实践。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综合实践学习方案。综合实践学习方案也是自主学习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与传统的教师实验后学生总结、摘抄学习形式不同,它鼓励学生的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与总结,教师设计主题、方向与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综合实践活动,较多的是以学生小组学习展开综合实践过程。结合初中地理的特点,它研究社会生活、经济、自然、社会与生态发展,自主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方案围绕初中地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生自主设定课程主题、研究方案、实施策略,并做好总结归纳与反思研究,以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相关知识时,由于该单元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综合实践探讨。学生自主设计实践主题,有的学生选择研究“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的变化”;有的学生组织成小组形式,探究“净化与保护土资源”这一问题;有的学生几人一组展开对“水资源”的研究,如“转化海水”“净化身边的水资源”“节约用水”等实践主题的方案制订。结合实验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利用课后或假期时间展开综合学习与自主探索。由学生自主综合实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文信息;挖掘;传递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改革探讨仍在继续,从当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其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着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来进行的。这里便存在一个疑问,即如何界定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与否。根据目前的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往往依赖于最终的考试成绩。然而,这种价值取向本质上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应充分重视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信息。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还包含对地理人文知识的自我积淀。从而不难看出,地理学科中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思想,将影响到他们世界观的正确树立;同时,也将在意识驱动下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正因如此,本文的选题就显得具有时代特征。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人文信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功能分析
本文之所以强调人文信息的重要性,实则基于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而言的。具体来看,人文信息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等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实则都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他们学习的主体性特质。针对地理课程而言,由于高中地理主要侧重于自然地理范畴,就使得课程知识往往具有实证特征。这样一来,必然因程式化的教学形式而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师通过资料查找突出知识点的人文信息,必然在提升教学信息“亲和力”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诸如异国风情以及当前城市化所引起的问题等,都将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增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增进学生人文素养本身就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应有之义。只是高中不同的学科门类所承担的作用有所不同。作为高中地理课程,不难发现当前教材体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已经在关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首先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其应围绕着城市化的自然进程来教学。然而,引入当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信息、农村失地农民的生活信息,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还将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形成公民意识。
由此可见,人文信息的挖掘与传递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关于人文信息的挖掘
在刚性的教学计划约束下,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植入人文信息,不仅是个量的问题,还是个契合性的问题。所谓“契合性”是指,教师应围绕知识点恰当引入人文信息,而不要发挥过度。为此,人文信息的挖掘工作就显得关键。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基于校本原则下的挖掘。不难理解,作为城区高中和农村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平常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就导致了他们对地理事件的态度存在差异。校本原则要求,教师在挖掘人文信息时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契合;以他们具有生活经验的事件为核心,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信息。如涉及城市化方面的知识。城区学生关注城市变大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农村学生则关心“被城市化后”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如何调整。
2.基于总括层面上的挖掘。总括层面上的挖掘就是将城区和农村学生作为同质化的整体,结合课程知识来挖掘人文信息。如涉及城市化问题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突出大城市病的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信息都将从生产关系层面得到回答,从而也将符合两大地域学生的兴趣所在。
三、关于人文信息的传递
针对人文信息的传递,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体现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将涉及城市化问题的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看。部分高中若没有多媒体设施,可以通过播放录象的形式来满足。内容选择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化负面影响的消除等。当然,作为开放式教学形式只是课堂教学的片段,因此教师须控制播放时间。播放之后,教师应给予总结。
2.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则是对校本原则的遵循。笔者认为,应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前者在开放式教学中已经阐述,后者则可以放在实验教学领域中。通过学生联系所在地的生产关系的演变,来自主完成知识学习。
综上所述,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探究精神与问题意识,还包含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自我定位。突出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姜乔.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05.
篇9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地理新课程
一、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概要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在班级内部形成地理学习的小单元。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而其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和广泛适用性已得到公认。但是,当前高中地理课堂上的许多小组合作学习在落到实处、追求实效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思考,亟待解决。
1、盲目实施,流于形式
由于新课程改革注重学习过程的小组合作方式,个别教师“课必合作”,完全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合作的必要、讨论的可能,一声令下,学生就迅速展开“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公开课,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成了“讨论+问答课”,只求形式上的花哨,表面上的活跃,学习效果反而达不到预期目标。
2、分组随意,分工不明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展开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的地理课堂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往往随意随机形成,一般座位近距离的4―6人组成一个小组,这样虽然有利于保证正常的座位秩序和学生的近距离交流,但往往忽视了小组成员内部的合理配比,无法使每个小组合作学习最优化。更有的地理课堂由于人数太多,或所分小组数目少,每组成员太多,或小组成员人数相差甚远,使合作学习课堂不够有序有效。
3、独立思考,时间不足
笔者曾经在上“外力作用”课题时,给学生抛出了12个问题,没有留够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便让其早早地进行小组讨论,由于缺少知识铺垫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难以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只停留在表面,很难深入,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最后教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将知识点讲完了事。也有些地理课堂,教师让学生合作讨论的次数多,但每次才进行了1、2分钟,教师就让学生回答合作讨论成果。实际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还未完全展开,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透彻,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合作学习让人甚感遗憾。
4、评价总结,单一片面
教师对小组合作讨论的结果不能很好地予以点评和总结。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或只重视对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均很单一。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1、进行有效的分组与分工
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是建立在合理的分组之上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注重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一重要原则。所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指小组内部之间每个成员对于高中地理所掌握的程度要有不同,也就是说有的成员地理知识掌握得较好,有的同学掌握得不够理想。同时,对于组间要求每个组之间的总体水平大体相当,这样才有利于小组间开展有效的竞争,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2、明确组员职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般来讲,每个学习小组需要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工作,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工作,一名同学负责材料的选择与整理工作,最后还需要一名同学负责向全班同学报告本组学习探究成果,所有的活动在组长的计划指导下进行。这样以来,学习小组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学习探究活动,逐步地思考问题,逐个地发表见解,最终加以总结,形成学习成果。另外,小组内的分工并非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小组内成员经协商后轮流负责相关工作,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
3、注意发挥教师在地理合作小组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调控者,要做好精心准备、适时调整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扮演者调控者、组织参与者的角色,要担起更多的职责,主要体现在:第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条件。主要包括两点:物质条件和心理条件。物质条件即教室的布置力求便于学生组内、组间的交流,便于教师到位辅导;心理条件即引导学生从心理上认可合作学习方式,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第二,为学生精心界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教学中,遇到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时教师要提前做好学习架构的设计工作,设计力求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以及启发性。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什么,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也必须明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限制,以免束缚其思想的活跃性。第三,学习过程中注意适时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若某些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将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整体进程,因此,教师必须保证自己积极地介入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同学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当个别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应予以指正;当小组讨论遇阻时,应予以点拨,引导他们开启思路以保证小组讨论能继续进行;当个别学生或者小组不认真学习时,应予以引导,提出要求。
4、及时总结,多元评价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论是否正确或合理,着眼点是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和创新度,以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必须着重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参与的频率、态度、习惯、方式、能力等纳入到评价内容中。同时也必须兼顾对个体的评价和奖励,尤其是每位同学发言后,教师应用一两句话进行即时点评。
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还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组内、组间、师生互评等形式,以总结合作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找出改进的办法,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甘秋红.地理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5)
[2]高晓华.浅谈地理合作学习[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1)
篇10
【关 键 词】沙漠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河西走廊
沙漠历史地理学是我国著名学者、业师侯仁之院士奠基开创的一门新型学科[1]。这一学科研究历史时期干旱、 半干旱(含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破坏其原有的脆弱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质荒漠环境退化的过程及其产生的机制。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探究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产生的根源,因此沙漠历史地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1 沙漠化发生的地域
据笔者的实地调查,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的沙漠化过程主要出现在内陆河流下游,特别是范围较大的成片沙漠化区域更是如此。内陆河流中游亦可见沙漠化土地,但分布较为零星,且范围较小。面积达1 000km[2]的民勤县西沙窝一地,原为汉唐时期的一片古绿洲, 即位处石羊河下游,盛唐以后演变成沙漠。今地表景观为,在遭受严重风蚀的古耕地上散布着成片的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间有少许裸露的新月形沙垄,其间废弃的渠堤、阡陌遗迹断续可辨,并散落陶片、砖块、钱币等汉唐遗物。这片茫茫的沙丘中还残存数处沙井文化遗址和三角城、连城、古城、文一古城等多座古城废墟[2]。古绿洲的东部即为现代民勤绿洲, 其东北约10km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的遗迹[3]。面积约1 200km[2] 著名的古居延-黑城绿洲,即位处黑河下游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这是一片汉至元代的绿洲,今地表景观为连片风蚀古耕地遗迹与吹扬灌丛沙堆、流动沙丘相间分布,早已干涸的古渠道时断时续,历历在目。其间残存K710城(汉)、K688城(汉)、乌兰德勒布井城(F84,汉)、 温都格勒日格城(K749,汉)、马圈城(K789,唐)、绿城(汉)、破城子(A8,汉)、黑城(K799,西夏、元)等多座古城址。古居延泽位于古绿洲东北部的居延洼地,残存6条呈平行环状的古湖岸堤[4]。面积达650 km[2]的金塔县东沙窝古绿洲,即位于讨赖河-北大河下游, 亦唐代以后沙化。其地遍布高约2~4m的白刺灌丛沙堆和柽柳灌丛沙堆, 间有新月形沙丘和流动沙梁,沙堆沙丘间古耕地成片出露,遗迹清晰。古绿洲上留存数处火烧沟文化遗址和西三角城、西古城、三角城、下长城、破城、黄鸭墩城、下破城、北三角城、西窑破庄等10余座汉唐古城址,并有较多古陶窑分布[5]。再如,马营河摆浪河下游古绿洲、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石油河下游古绿洲等莫不如此。不独河西如此,塔里木盆地边缘等干旱地区古绿洲沙漠化区域亦呈现出这种分布规律。如著名的楼兰古绿洲即位于孔雀河下游、精绝古绿洲位于尼雅河下游、喀拉屯古绿洲位于克里雅河下游、安的尔古绿洲位于安的尔河下游等。
古绿洲沙漠化区域多出现在河流下游,其原因在于下游地区位处绿洲尾闾,水资源状况较差,易受水量变化的影响,且地当盛行风向(偏北风)前冲,干旱、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作用较烈,又多与流沙、盐碱地、戈壁等相间分布,甚至被沙漠切割包围,其生态环境的潜在不稳定性很强,因而沙漠化过程易于被激发活化,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作用下易于向荒漠演替。故此防治沙漠化的重点应放在绿洲下游地区。
河流中游亦有沙漠化区域,但其范围较小。如张掖"黑水国"古绿洲即位于黑河中游绿洲腹地,唐代以后发生沙漠化,面积仅约30km[2[5]]。又如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游的武威市高沟堡一带,清代后期发生沙漠化,面积约45km[2[4]]。
2 沙漠化过程的途径
沙漠化过程的途径或曰沙漠化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和洪积物掩埋绿洲,其中又以前两者为最重要。沙漠化过程的途径不同,所形成沙漠化区域的地表景观形态亦各具其异。
就地起沙主要出现在河流下游成片的沙漠化区域,这里的地表组成物资以较疏松的河湖相粘土、亚粘土夹层的沙质沉积物为主,当一旦因水源不及或人为破坏大面积弃耕后,造成疏松地表直接裸露,在失去原有植被(人工的、自然的)保护的情况下,风沙活动迅速加强,其生态环境潜在的不稳定性迅速激化,以致出现吹扬灌丛沙堆或形成片状流沙地,绿洲逐渐向荒漠演化。石羊河下游的西沙窝古绿洲即是如此。今天这里所见为成片的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沙堆高约2~3m, 丘间距8 ~25m,白刺覆盖度30%~40%,其间亦有少许裸露的新月形沙垄。 当接近沙窝西北部边缘则白刺覆盖度渐趋稀疏,以致出现大片流动沙丘;当靠近其东南部边缘毗近现代绿洲处,因地下水状况稍好,则绵延着一条宽约1km的柽柳灌丛沙堆带,沙堆高约3~5m,柽柳覆盖度60%~70%,柽柳株高1.5~2.5m。 西沙窝这种由东南向西北灌丛沙堆景观的逐渐变化,反映了其地下水条件的逐步恶化和沙漠化程度的加深,也表明其地沙漠化过程应是渐次由西北推向东南的。古绿洲上分布的这些灌丛沙堆及其形态的差异,往往成为历史上所发生沙漠化过程的主要标识和衡量其发生发展程度的标志。西沙窝沙漠化的途径主要即就地起沙[2],古居延绿洲、金塔东沙窝古绿洲等的沙漠化过程亦皆如此,地表形态也大体类似。
风蚀绿洲主要出现在以粘土亚粘土为主、沙质沉积物较少的古绿洲区段,这里因故弃耕失去植被保护后,在强烈风力吹蚀下,地表被蚀成条条垄槽,呈现出以雅丹地貌为主的景观。此类沙漠化土地既可能出现在下游地表组成物资较坚硬的区段,如芦草沟下游、黑河下游若干区域,亦可能出现在中游一些区地段,如疏勒河中游锁阳城一带。敦煌与安西交界处的芦草沟下游汉唐古绿洲,南北宽8~13km,东西长约20km,总面积约180km[2],所见弃耕地极目连片,皆呈现为遭受严重风蚀的光板硬地面,风蚀垄槽比高0.8~2.5m。河道、堰坝遗迹明显, 并可辨出干渠、支渠之别。干渠以砂石筑堤,高出风蚀地面1.5m, 渠底宽约20m,残深0.2~0.5m,支渠呈低槽式,低于风蚀地面0.5~1m,底宽3 ~8m。支渠分列干渠两侧,呈较齐整的羽状排列,其间亦有稀疏的灌丛沙堆分布[6]。
流沙入侵,主要出现在古绿洲边缘临近沙漠的区段。因其周缘固沙植被的破坏,导致流沙大量侵入,遂使这些区段逐渐形成密集新月形沙丘、沙丘链的景观,或新月形沙丘与吹扬灌丛沙堆、风蚀弃耕地交错分布。此种沙漠化土地一般面积稍小,不及就地起沙和风蚀绿洲的面积大。敦煌古阳关地区、武威高沟堡、民勤青松堡沙山堡一带均属此种景况。如古阳关地区沙漠化土地约50km[2], 新月形沙丘链呈东北-西南向(与主风向垂直)排列,沙丘链高3~8m。丘间地宽50m,暴露大片风蚀古耕地,其上散落不少陶片、铜器铁器残片、古钱币等物,当地俗称其为"古董滩"。著名的阳关遗址即在这里[5]。
洪积物掩埋绿洲,主要出现在流域上中游洪积物丰富的地段。河流出山后携带大量砾石泥沙,一旦山洪暴发河堤决口,所携洪积物倾泻于绿洲农田上,遂造成其弃耕荒芜。此类沙漠化土地亦面积较小。笔者曾查得,永昌县乱墩子滩一带弃耕地上平铺着一薄层洪积砾石层,所见轴长数厘米至十数厘米的卵石遍地撒落,阡陌遗迹历历在目,并多见明代青瓷片等物。这里原为明永宁堡的垦区,位处石羊河支流西营河近侧,因明清时破坏祁连山林木,致使其涵养、调蓄水源的能力减低,河流含沙量增大,水情趋于不稳定,终使这片绿洲被洪积物掩埋,又经风力吹蚀,细粒物资多被蚀走,只剩下较大的砾石残留地面。其发生沙漠化的时代当在明代后期(注:李并成.武威-民勤绿洲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发及其沙漠化过程.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8.141~143)。
3 沙漠化发展的趋势
近些年来,学术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在干旱地区随着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活动的加剧,沙漠化过程亦不断强化,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大,绿洲范围则日趋缩小,今天的绿洲面积较之古代已经大大蹙缩了。
众所周知,绿洲乃干旱荒漠地区水资源作用的产物,绿洲范围的大小及其盈缩变化主要受水资源多寡的制约,而水资源的丰寡又直接取决于大气环流状况;只要历史上大的气候环流形势及河流总的水量无大变化,则其所发育形成的绿洲总面积就不致发生大的改观。因而考察历史时期绿洲的盈缩演变,首先需要探讨气候干湿状况的变迁。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曾检索整理了河西走廊2000多年来的有关气候旱涝史料,采用湿润指数公式处理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历史上气候干湿变化的概况,得出如下结论:河西历史上气候干湿曾有多次波动,但波动的幅度不大,这种波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河西干旱缺雨的地理景观,并未动摇其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的基本属性[7]。本地区有关"流沙"、 "沙岭"等记载从最古的史书起直到今日一直不绝于册,即使在湿润指数最高的年代,如清代前、中期亦莫能外。既然如此,则由其决定的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水资源量及其所形成发育的绿洲面积就不致有大的变动,今天的绿洲就绝不会比古代大大缩小。
笔者曾依据敦煌文书百余卷,并经多次实地踏勘,考出唐宋时代敦煌地区曾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开有大小干支渠道百余条,从这些渠道的分布格局来看,唐宋敦煌绿洲的范围不仅没能超出今天的绿洲,而且还较今绿洲稍小[8 ]。 唐宋敦煌绿洲的最西端起自沙州城西12.5km的马圈口堰,最南端抵达沙州城南5km鸣沙山麓的神农渠; 最东南延至沙州城东20km外的官渠、三支渠尾闾;以上三端点分别与今绿洲西、南、东端点大体吻合;最北端则伸至沙州城北24.5km的北府渠尾闾,即今黄渠乡马圈滩村北部一带,尚未达到今黄墩子国有农场,较今绿洲北端蹙缩约8km。可见唐宋敦煌绿洲的范围除北部延伸不及今日外, 余皆与今绿洲相吻。
此外,敦煌城西南70km处还有一块较小的绿洲,即今南湖绿洲,唐于这里设寿昌县。当时该县开有大渠、长支渠、令狐渠等多条灌溉渠道,其分布范围亦大体和今绿洲相似。又据敦煌文书Φ.0366号记载, 当时寿昌绿洲以寿昌城为中心,南5km,东2.5km,北5km,西15km, 面积约120km[2]。而今天南湖绿洲则东西12km许,较唐代约缩短5km, 绿洲西部阳关一带和寿昌故城及其以东、东北部分地区唐代以后逐渐沙化荒弃,因而绿洲东西蹙缩;但今天绿洲则南北长达16km,较唐向北推进约6km, 唐代灌渠尚未到达的南湖国有林场以至二墩一带建国以来已被开辟利用。今天南湖绿洲总面积约130km[2],较唐亦有所扩大。
由此可知,在千余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敦煌绿洲不是大大缩小了,而是有所扩大。随着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绿洲地表、地下水资源的较充分开采,古代人们不能利用的湖沼滩地乃至盐渍碱卤之地已部分被开发利用,绿洲的范围遂有所延展,而并非缩小。尽管今天的科技进步可使绿洲得以扩大,但由于受水资源的制约,绿洲范围的扩大又是很有限的,切不可不顾及绿洲可资利用的地表、地下水量,盲目开垦,盲目扩大灌溉,否则必然给绿洲自身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植被退化、水源劣化,乃至土地沙漠化过程即会接踵而至。
另需说明,本文论及敦煌绿洲未比古代缩小,但并不意味着古今地理就没有变化。由于历史上的滥垦滥牧、过度樵采、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活动,曾造成某些方面的恶果,绿洲东部甜水井汉代军屯遗址和南湖阳关地区以及寿昌城的荒弃沙化即是例证。然而我们还应看到,这种沙漠化过程仅限于局部地段,并未对整个敦煌绿洲的格局造成多大改观,此处发生沙漠化,彼处又有新的土地开辟。由于绿洲总水量古今无大差异,绿洲总面积自然亦不致相去过远。在干旱地区地理上,一定的河流水量总是大体滋养、维持一定规模的绿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然对于尽管是局部地区的沙漠化也决不应掉以轻心。
不独敦煌绿洲如此,笔者考得河西走廊其它一些古绿洲亦皆如此。如位于石羊河下游面积达1000km[2] 的民勤县西沙窝汉唐古绿洲沙漠化以来,石羊河水在其东部又逐渐形成新绿洲,这即是元明清以来渐次开发今天仍在利用的现代绿洲[9]。又如位于北大河下游面积约650km[2]的金塔县东沙窝汉唐古绿洲,在废弃沙漠化的同时,其西侧则形成了直到现今仍利用的新金塔绿洲;位于石油河、北石河下游面积约480km[2]的玉门市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以来其东部又发育了新的花海绿洲;位于古昌马河下游面积约500km[2]的锁阳城古绿洲沙漠化以来其东北部该河大转弯处遂形成了新的安西河东绿洲和玉门镇绿洲;位于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面积约450km[2]的酒泉、高台接界处的骆驼城古绿洲荒废之际则在其上游出现了屯升-新坝新绿洲等等[10]。这些古绿洲的废弃同样并未明显引起流域总的绿洲面积的减少。
笔者还注意到,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些古绿洲亦皆如此。如位于孔雀河下游的楼兰绿洲、位于尼雅河下游的精绝绿洲、位于克里雅河下游的喀拉屯古绿洲、位于安的尔河下游的安的尔古绿洲等,均是由于中、上游地位的大量开垦引灌盲目扩大垦殖而导致其下游水源不及而荒芜沙化的。
可以认为,沙漠化过程的实质是一种因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引发的,由于绿洲水资源的移动和重新分布而导致的绿洲的转移过程,其转移的基本方向之一是由下游向中上游的迁移,而并非绿洲的不断缩小或消失。伴随着这种迁移,造成原有绿洲的荒废和新绿洲的出现。
4 沙漠化土地的逆转
根据笔者体会,土地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逆转的,但逆转的难易程度却因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不同而有着显著差异,有些地区的逆转殆无可能。
干旱地区自然生境严酷,雨量稀少,在天然状态下沙漠化土地的逆转很难,特别是因流沙侵入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沙丘流动,沙浪肆虐,自然的土壤粘化、生草过程极为困难,更无逆转的可能。如民勤县西沙窝古绿洲自盛唐以后千余年来的气候状况下从未有过多少改观。当元代以后重新向石羊河下游绿洲垦辟时,西沙窝古绿洲根本不堪复用,只能另择它处,在西沙窝的东侧另辟新绿洲,这即是今天仍在利用的现代民勤绿洲[9]。
位于黑河下游面积约1200km[2]的居延古绿洲, 以及前举金塔东沙窝古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古绿洲、玉门比家滩古绿洲、锁阳城古绿洲、古阳关绿洲等,其沙漠化土地形成以来,均从未有过逆转。因而对于干旱地区来说,一旦出现沙漠化过程就很可能意味着原有绿洲耕地资源的永远丧失。可见保护绿洲现有土地,防治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在干旱地区就显得尤为至关紧要。
与此有别,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则较易逆转。半干旱地区降水稍多,当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的压力一经减轻,采取必要的封育措施,在天然状态下就可能出现逆转,已形成的沙漠化土地可以向沙质草原或草原转化,如科尔沁沙地所表现出的那样(注:武弘麟.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过程初探.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5.21~24)。如再加以必要的人工恢复措施,是其逆转的过程当会更快。 【参考文献】
1 侯仁之.侯仁之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47~346
2 李并成.残存在民勤县西沙窝中的古代遗址. 中国沙漠, 1993,10(2):34~42
3 李并成.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地理学报,1993,48(1):55~60
4 李并成.古代甘肃沙漠化过程及其危害. 见:甘肃抗旱治沙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79~114
5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96~98,53~56,241~243
6 李并成.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敦煌研究,1994,(3):71~78
7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气候干湿状况变迁考略.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1996,32(4):56~61
8 李并成.唐代敦煌绿洲水系考.中国史研究,1986,(1 ):15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