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9:0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应急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应急管理论文

篇1

常见的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自然灾害事件遵循“幂次法则”的统计模型的曲线,而重大意外事件也可以从小事故发生的次数来测算评估,但是,社会安全事件则完全不是这样。例如,恐怖袭击事件、蓄意破坏事件等。破坏者既想确保攻击成功,又想要造成最大的损害,因此,企业如果为某个可能被攻击破坏的目标而筑起铜墙铁壁,避免遭受某个特定模式的攻击,说不定反而增加了别的目标受到攻击的机率,或者更可能遭到其他方式的攻击。这种突发事件,往往发生在企业最糟的时间、发生在最糟的地方,也就是趁企业最缺乏准备的时候,攻击它最脆弱的地方。如果要预测新形态下蓄意破坏威胁的性质,历史资料的用途一般不是太大。此时,假如我们从敌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来探查企业某个组织的脆弱点何在,并模拟施以攻击。这样不断地进行模拟演练,促使企业不断地思考自己存在哪些脆弱流程、不断地增加企业自身的弹性适应性、不断地增强企业的安全危机感,这样的话就有助于创造出应变能力更强,更具适应性的企业文化。图2为各类突发事件下企业可以采取的应急方法。

2供应链突发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内部各个成员企业是环环相扣的,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供应链突发事件有内部突发事件和外部突发事件。供应链内部突发事件风险因素主要指的是供应链本身、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整体的一些问题。供应链外部突发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所处环境的一些潜在突发事件的因素。[3]

2.1供应链突发事件内部风险因素

①供应链网络结构:供应链整体网络机构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主要有冗余度、利益分配机制、成本分担机制、信息传递等。冗余度:供应链系统内部如果各个环节联系非常紧密,没有适当冗余度,这样如果有微小的扰动产生的扩展会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无限制传递下去,最后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巨大灾难。但如果有适当“冗余”,内部有微小的扰动,在系统内部就会消化掉。利益分配机制: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在整体利润一定的情况下,上游(或下游)企业过分提高自己的利润,就会导致下游(或上游)企业无法生存,直至推出整个供应链,最终使得整个供应链无法运营。典型的案例就是三鹿集团过分压榨下游奶农的利润空间,直至三氯氰胺事件的产生。成本分担机制: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都是自负盈亏,都希望能降低自己的成本,但是当链条上的企业只考虑自己成本,而不考虑其他企业成本时,在成本上就会产生相互挤压,最终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信息传递:这涉及的是供应链风险学中著名的“牛鞭”效应。当供应链整体环境中信息传递不畅时,供应链末端零售主体所做的失误决策,就会导致链上各成员企业库存严重积压,导致成本风险大大增加。②企业自身内部:例如企业自身生产突发风险因素、财务突发风险因素、人事突发风险因素等。

2.2供应链突发事件外部风险因素

供应链突发事件外部风险因素通常包括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ics)、法律(Law)、教育(Education)、自然(Natural)、社会(Sociology)等环境因素。整体来看,一家仰赖庞大复杂的全球供应链运营的公司,总是会不断遭受某种变故和冲击。以苹果公司为例,其156家供应商分布在全球各地,外部采购成本占苹果全球产品线(包含材料、制造和装配)成本的97%。[4]当今,全球工业紧密相连,企业对基础建设网有更大的依赖。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网、自来水管、无线电和燃气管线等基础设施把生产企业、供应厂商和顾客连接在一起。各种突发事件之所以发生在大企业(如苹果公司)身上,并不是说因为这些公司运气特别差,而是这些公司的规模、范围和结构使然。这些企业和整个世界的关联性极大,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事件的影响。因此,公司更应该加强供应链的设计,建立能弹性应变的生产流程和公司文化,应当及时评估出各种灾变的发生机率和可能的冲击,并投资在相应的安全措施上。

3企业应急管理策略

面对突发事件的到来,企业如何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生产经营状态,如何减少对客户的冲击,企业应该能保证有最大的弹性,下面参考MIT的薛飞(Sheffi)教授研究的经典案例,介绍几种企业应急管理的策略。[5]

3.1相互替换、分散风险

保持最大弹性,企业尽可能用适当的替代方案,而标准化为这一假设提供了方便。标准化的工厂、标准化的设备、标准化的零组件、标准化的系统开发[6]、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使得企业可以有效应变突发事件。企业可以调遣人力、配备各个工厂(甚至供应商工厂)的产能、更换零件或服务供应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替代方案。一旦碰到突发事件,企业能用别的零组件(或其他供应商)来替代,换掉损坏的零组件,改用别的生产流程。例如通用汽车的通用模式。通用汽车公司位于波兰、阿根廷、泰国、巴西、中国的工厂盖得几乎是一模一样,企业同样复制工厂设施,采取标准化的制造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地区工厂生产制造。此外,熟悉一个地方作业的员工,换个工厂仍然可以继续操作。设备、零件、制作流程可以相互替换的优点在于分散风险。标准化带来了互换性,也强化了应变弹性。但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期望增加、产品加速淘旧换新等因素,公司必须提供更多种不同款式的产品,以致要积压更多的库存,因此也削弱了互换性带来的弹性。

3.2延后生产,提高弹性

随着消费者需求增加,制造商必须设法满足每个市场环节。产品种类繁多,表示每项产品的销量相对变小,但是起伏加大,所以为了随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制造商和零售商必须囤积大量存货,产品种类多反而提升了需求的风险。如果制造商此时采取延后生产(或大量客制化)策略就可以满足许多顾客,做法是通过重新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设计,优先制造系列产品公共的核心组件(基础产品)。这样就可以根据客户订单,拿公共的产品制作成品或客制品,而不是仰赖市场预估来制造成品。许多供应链都采用这种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种类繁多的商品,而非每样商品都从工厂直接出货。另一方面,由于基础产品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再进行改造,因而增加了厂商的应变能力。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宣伟(Sherwin-Williams)提供无数种油漆的选择品种。他把配色的程序移到后段,只提供零售商纯白基底漆和颜料,加上一本配色表和搅拌机,让零售商在店里为每个客户的需求完成调色。他把客制化的制造流程移到最末端的零售点,而此时消费者已经买单了。

3.3客户至上、注重合作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客户关系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7]从灾变中恢复常态,必须尽量使客户不受影响,或协助客户尽快恢复。与客户的紧密关系,碰到灾变就能发挥作用。尤其在复原期间,客户的反应往往是成败关键。只要一个关键客户的担保,就等于向其他客户、厂商、金融机构或投资人保证:公司的生存没问题。客户协助公司、注重合作的案例在东亚财团之间尤其典型,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也经常交叉持股,促成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双向支援。

3.4总结经验、形成企业文化

篇2

一、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诚信经营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收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而这一切都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工作职能的深化力度,将宏观市场经济管理和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自身需求出发,不断对市场交易的规模和范围进行扩展,全面杜绝工作过程中出现部门或地方保护主义,让每个企业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与此同时,还要在市场上建立起完善的第三方诚信信用体系,并保障诚信考评标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企业进行涵盖资格认证、信用评估、法律服务、审计、会计的综合性诚信测评。不仅如此,法院、公安、银行、税务以及工商等部门应该对企业诚信档案进行联网管理,保障企业诚信档案信息的及时更新,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提高企业经营诚信的透明度,为企业提供诚信查询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决定是否进行相应的市场经济活动。另外对于企业诚信评估过程,还须建立起严格的法律监控体系,确保企业诚信档案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对于其中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二、政府加大对企业失信的惩处力度

政府对于企业的失信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企业失信问题从层次上可以分为个别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和多数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其中,前者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诸如欺诈消费者、经营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传销等谋取经济利益的企业。后者则是指那些严格遵循社会诚信伦理建立经营理念的公司,但由于企业诚信管理理念薄弱,为了快速获得经济收益而发生的失信行为。对于这两类不同诚信缺失的企业,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惩罚措施。政府处理以非法经营手段盈利的企业时,需要大力增强他们的诚信文化建设工作,定期开展诚信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以往非法经营手段对社会大众和市场经济的危害,从而逐步建立起诚实守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除此之外,政府还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让我国企业的诚信原则能够从法律上获得强有力保障,使债权人的利益远离非法经营手段的危害,做到企诚信经营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惩。同时提高对企业诚信缺失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并依据相关法律追求企业责任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法律刑事责任,增大企业的失信成本,沉重打击非法经营者。在管理正常经营企业的失信行为时,政府应该先确定该失信行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如果是企业内部的诚信缺失问题,则应该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引导式教育,帮助企业建立起健全的内在诚信管理体系,依据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确立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经营理念。而在处理企业对外的诚信缺失问题上,政府应该加快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经济体制的建设进程,通过外部市场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约束效力,保障诚信经营企业的利益的同时,让投机取巧分子无路可走。

三、企业加大自身诚信建设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本质来说是为了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最大化,而一般员工的努力工作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对员工以诚相待,保障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做到言而有信,遵守双方之间的合同承诺,增强企业与员工的信息沟通力度,尊重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降低人才的流失,还能让企业以良好的诚信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从而促进企业的全方面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要秉承为客户负责的服务理念,紧抓产品的质量并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进而通过品牌诚信增强企业产品的附属价值,维护客户忠诚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品牌诚信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竞争力

企业管理已经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再由科学管理过渡到战略管理,而目前正在发生的是企业管理在进入文化管理。企业管理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是企业管理者以自己独创的价值观、理念,作为组织内部共同的行为准则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得到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的打造与再造,以期通过企业文化改变企业竞争力,企业越大则越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企业赋予本我文化内涵,用以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用以体现企业的对内管理理念和对外营销形象。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一词起源于西方管理学,是管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管理学对企业文化共同理解是:“企业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共有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与员工拥有共同目标、共同方向、共同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导向,这些“共同”形成影响企业的组织文化。有学者认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理念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价值观、愿景、宗旨等;制度文化是由各种流程、规范要求、激励机制、薪酬制度、人事制度等组成;行为文化体现的是管理者的领导力和被管理者的执行力;物质文化则是直观体现企业的外部宣传、内部熏陶。虽然这四种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构成都缺一不可,但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理念文化,理念文化层面可以作为整个文化的核心层面,因为理念是可以指导其他四个层面的文化建立的。因此,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是企业的核心文化,决定着企业管理的风格、方向、效力。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埃德加・沙因曾说:“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强大的、潜在的,并且经常是无意识的一组力量,它决定了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感知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特别重要,因为文化要素决定了战略、目标和运营模式。”企业文化塑造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已在企业管理中暂露头角,其注重于发挥人的精神力量与激发人的潜在能量,使企业在以人才为核心的当今信息时代能更大的发挥自身优势。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代表着企业的生产关系,而产品与技术是企业生产力,前者与后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基本要素,并且作为企业给员工树立的原则性价值观,带动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适宜企业与市场环境的企业文化会制约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转型。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及竞争力的作用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形成、作用、保持、促进的根本,企业文化虽然不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唯一核心因素,但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企业文化对员工有培养、塑造、激励、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融入员工的思想、行动,融入企业的发展进程,促进企业的发展。国外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确定企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共同价值观与指导观念,使企业各个部分互相协调一致的传统,能给企业员工提供崇高的理想和大展宏图的机会”。因此,企业文化首先主要是作用于员工的,企业文化能给员工树立一个规范的标杆,通过对员工从价值观、目标、愿景、行动等文化熏陶来培养塑造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使员工与企业统一为一个共同整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文化反映了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目标,因此它对员工有着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感召力,把员工引导到既定的目标方向上来,激励员工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凝聚作用,这种作用使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用制度文化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精神文化规范员工的思想意识,就能引导员工朝着企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决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度

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决定企业走向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功的大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寻求企业的综合优势,顺应市场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而调整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内在驱动力,推动着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更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影响产品的创新及指导产品的文化定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价值观念和行为文化等有着引导作用,发挥文化强大的磁场作用,赋予企业及成员正能量和弹性应变能力,推动他们去开拓、创造、执行,使企业占有长期优势地位。苹果公司就是以其独特的以创新的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推动着产品的创新、企业的发展,推动行业的技术变革,影响着世界。

(三)企业文化的战略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理念及价值观,是为企业战略服务,为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提供保障。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决定了企业战略制定的方式、方法甚至结果,差异化的文化产生差异化的战略,从而产生差异化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发展理念、价值观、愿景等来制定战略,然后通过共同价值观这一无形的精神纽带推动员工去执行,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共同努力。企业战略的建立应是在企业价值观导向与战略目标相吻合的基础上,使生产关系迎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使企业文化能充分发挥对员工的培养、塑造、激励、凝聚、推动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重大导向作用和支撑作用,它不仅能够维持企业的战略优势,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全球500强企业都很重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为它们跻身500强排行榜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市场的全球化,竞争也在全球化,企业领导者应该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建立起独特的文化战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像郭士纳引领蓝色大象跳舞一样,开拓局面取得成功。

四、企业如何塑造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文化

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具有竞争力的文化,才是的企业核心文化。企业文化应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主体,因为企业文化是用以直接作用于员工本身的工作行为,员工被企业文化统一规范后的影响又会反作用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虽然建立企业文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一定要以人为本,根据行业形态、企业内部机制、企业发展方向、营销产品等建立有利于企业形象、企业发展、企业效益的企业文化。正确的企业文化是要反映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体现对员工的关心激励,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企业文化建立后不是永久性的,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变革而不断提升和创新,从而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篇4

关键词:古代思想管理现代企业

一、前言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已经拥有了有效的政府与组织的管理,追溯起来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政府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供现代人学习与借鉴。古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理论和思想。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作为维护封建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已消亡,但那些已溶于民族血液中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心理形态有些仍然将长期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

二、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积极影响

1.“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

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把人视为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重视“仁”与“义”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和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企业成为员工生活与工作的希望之“家”。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2.人类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观

《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说的是天地之所以长久,就在于能够让人生存,无私奉献。企业要协调、持续发展,也需要具备天地的“不自生”品德,希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客户贡献能源,为股东谋取利益,为员工提供发展,并寻求这四方的和谐与平衡。尤其推崇“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认为和谐是一种稳定状态,是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与社会、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最高的使命和追求。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的“入世精神”

古代思想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一种以伦理为支撑点的民族文化精神,表现为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古代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文化,即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并投身于改造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提倡经世致用、兴邦论国。数千年来这种积极关注社会的“入世”精神不断延续和发展,影响着代代中国人。今天,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如海尔集团的“争当世界500强”的精神,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兴盛为己任”的理念,都是古代中国“兴邦治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科学的企业管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许多要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含着许多被国人认为不能违背的人生价值、处世态度、理念追求等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已渗透、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身。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管理思想能独霸历史的领先地位直到永远。当历史站在工业管理文明大门的时候,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体制、结构、经营方式等各种新问题,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四、结语

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跨国集团的强势登陆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保持企业良性持久发展,成为颇受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古代管理思想作为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在企业经营领域的价值效应正在日益凸显。把现代西方管理理念与古代中国管理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路,对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雪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企业的启示交通[J].企业管理,2007,(12)

[2]张阳:传统管理谋略的探究与运用——海尔与华为的管理实践探索[J].理论学刊,2004,(12)

篇5

【关键词】应收账款 管理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等市场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增加。如何化解应收账款风险,有效的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收账款往往被作为一种促销的竞争手段而滥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比如缺乏对往来客户的信用评估、应收账款的管理缺少金融机构的参与、应收账款档案管理制度和专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等问题。

二、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采用的对策

针对目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下列对策进行处理。

1.严格执行信用政策和评估制度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往来客户情况变化很快,这就需要企业制定与其适应的信用政策。企业可以按照信用标准、信用期间、现金折扣等制定相对详细的信用政策。同时,每发生一笔赊销业务前,都需要对赊销客户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信用评估可以分两种情况来对待。

(1)一般临时性的客户,采取给予一定的现金折扣方式,先付款后发货。因为对这些临时性的客户不是经常打交道,也很难掌握他们的经营情况、资金状况。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虽说减少了一些销售收入,但却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呆账,有利于及时收回资金,缩短了企业的平均收账期。

(2)长期性的往来客户,必须执行统一的信用评估制度。企业应对这些赊销客户的商业信誉、经营情况、资金状况等方面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建立客户档案,并根据本单位业务特点和产品市场情况确定自己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用标准,据此决定赊销对象、数量、金额和期限。

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企业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又按信用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来详细地、序时地记载与各信用客户的往来情况。对于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1)全部赊销业务都应正确、及时、详细登入有关客户的明细分类账,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根据需要还可设置销货特种日记账以反映赊销情况。(2)赊销业务的全过程应分工执掌,如登记明细账、填制赊欠客户的赊欠账单、向赊欠客户交送或邮寄账单和处理客户收入的现金等,都应分派专人负责。(3)明细账应定期同总账核对。

3.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冒着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企业对坏账的处理有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两种,而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不以方法的采用而区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准确地判断是否为坏账,坏账的核销至少应经两人之手。准备判断坏账及其多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两人以上的经手为防止舞弊提供可能。(2)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应清晰地记载坏账的核销,对已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只要债务人不是死亡或破产,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轻易的放弃。(3)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先做重现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后做收款的会计处理。这样做也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信息。

4.实行严格的内审和内部控制制度

应收账款收回数额及期限是否真实,关系到企业流动资金的状况、企业生产的决策、信用客户的形象和内部控制对贪污及挪用企业款项的抵制等。因此,为维护资金的安全运行,对应收账款应实行严格的内审和内部控制制度,其内容包括如下。

(1)可靠的人事和明确的责任。要想进行成功的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不合格和不诚实的员工会削弱一个系统的作用。必须视个人的能力、兴趣、经验和可靠程度的不同,分别授予他们权利、责任、和义务。责任意味着将任何一项行为都尽可能地追溯到底,这样,其结果就同个人联系在一起了。将责任固定下来,还可对雇员产生心理影响,促使他们不得不小心行事和注重效率。

(2)坏账核销凭证完备,要有完整的程序。坏账的核销要有依据,对于永久性坏账的核销要有客观的媒体报道,如债务人的死亡或破产。对于估计的长期无法收回的坏账,核销后应专门登记,并仍然要派专人负责进行催收,定期核对,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结语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按期收回,仅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很难清理好。所以在企业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的组织体系。有关部门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财务、供应、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一旦发生有收不回的坏账,要及时反馈给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再从财务、供应、销售人员几方面入手,发动供应、销售等部门尽量通过其他往来业务使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相互冲销以尽快挽回损失,防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加强对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控制,定期对账、清账,对那些名存实亡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转销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篇6

以高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高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技术群体化。高技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技术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相关联性。由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的技人才共同合作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技术发展高速度。高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的只有短短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高技术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高技术企业在技术更新与技术创新方面立足于行业之首。

(3)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10%~30%。同时,高投入带来高风险。这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4)高技术企业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高技术企业技术变化快、市场变化快、发展速度快,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高技术企业必须比传统企业更注重获取外部信息及内部相互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2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营销观念创新不够,不能满足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技术及其产品往往需要企业打破传统观念和做法,通常是技术上的发展和变革先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首先开发出新产品,然后通过引导需求,最终使产品为市场所接受。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更需要创造市场。

(2)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把握不够,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但是常用的市场预测技术和方法是针对传统产品特性设计的,往往不适合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激进的、不连续变化的,这使企业对潜在市场规模的预测很困难。高技术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原有产品极易被新技术淘汰,很多高技术企业不能领先竞争对手推出更新的产品,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极大挑战。

(3)自有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过长,使企业产品价格失控,信息反馈和沟通不及时,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及市场需求的把握。而且过长的渠道影响信息的反馈和沟通,从而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这些都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

(4)市场营销部门组织结构不理想,营销人员的专业营销素质欠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和信息沟通不够,重技术,轻营销,没有真正的整体技术营销。一是营销管理者的素质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如培训教育、技能、考核、岗位竞争、培养与企业共命运的个性、激发人的创新与进取精神等等方而做得不够。二是没有组合选配好人员。其关键在于没有寻找到最佳组合发挥人才整体效能,不能做到取长补短,配好岗位,选好搭档。随着科技进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广泛,产品营销中“一条龙服务”、“多角供需关系”,往往因为缺少各类专业人员配套协作而共同完成。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引导和市场拓展。3对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的建议。转3.1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的营销创新是根本

价值主张,即给重要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R&D、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价值主张和价值阿的创新是营销创新是根本的方面。

3.2整体营销极其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次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技术革新都隐藏着大的商业机会,催生一批新兴企业,使传统企业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当代IT技术的迅猛进展,整体营销的出现是必然的,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的许多营销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进展,企业追求的不应是量的改变,而应是对传统营销的改革和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就是整体营销。整体营销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分销商,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和分销商的关系。

(1)树立分销商市场营销观,满足分销商的利益。

高技术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应充分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协助支持分销商,满足分销商的利益需求,以提高市场营销效果。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经常派遣营销员到分销商网点协助工作,安排商品的陈列,举办商品展览会,训练销售人员等。第二,企业应进行密集广告宣传。一般来说,分销商比较愿意接受已经在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第三,营销企业对分销商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说,许多营销企业采用售后付款或定期付款的办法,这样有利于解决分销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第四,营销企业应根据分销商的推销业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2)树立最终顾客市场营销观,满足并创造目标市场的需求。

3.3处理好变革型营销创新和渐进式营销创新的关系

变革型营销创新相对于渐进式营销创新来说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充分利用与潜在顾客、潜在竞争者或未来技术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营销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当采取更具探索性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新的营销模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认识到打造有利于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的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文化会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篇7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国际趋同的同时,也给企业的财务和会计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显著的就是引入公允价值,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容空前扩大,留给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也相应的扩大。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准则制定者的意图,而且提供的会计信息也要对企业经营提供更强的决策参考。本文就是在研究新准则体系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新准则体系内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提供一个适度盈余管理的平台。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也称利润管理,是近年来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一直存有诸多不同意见。权威的定义有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therineSchipper,1989)曾在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的:盈余管理实际上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该定义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出发点是私人利益的满足。美国会计学家斯可特(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效用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但该定义是狭义的,将盈余管理限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采取的方法仅包括会计政策选择。此外,美国前证监会主席莱维特(ArthurLevitt,1998)对盈余管理现象表示担忧,认为盈余管理已成为美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之间违背市场原则的游戏,将给美国财务报告系统造成很坏的影响。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正在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之间不易区分的地带称之为“灰色地带”。该定义是广义的盈余管理概念。本文研究将盈余管理界定在狭义的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方法概述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种:

第一,对会计原则的选择与运用。比如:(1)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即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企业可以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重要性原则并通过增加或减少认为不重要的会计数据来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用。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企业一般要处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站在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角度进行选择,但是会计政策一旦选用就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会计估计的时点和数量以及关联方交易的判断也给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实务界在具体操作中,往往结合管理层的意图和公司发展所处的客观环境,从做大盈余、均衡盈余、做小盈余以及除垢之中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方式。

二、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各种表述,本文将会计职业判断定义为“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会计人员,基于客观的、谨慎的、正直的态度,本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高度负责并为之提供高质量信息的职业精神,在会计职业标准的框架内或是会计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意识指引下,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或是咨询等方法,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虽然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都是对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所做的判断,但是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第一,主体不同。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而会计职业判断的主体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第二,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管理当局的私人利益,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现非常复杂,通常有报酬计划、债务契约、政治成本三大动机,也有我国现阶段公开上市发行股票、配股、避免处罚、炒作股票等动机。而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反映经济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的实际影响,在做判断时,要保持客观中立。

第三,客体不同。盈余管理的客体有两类:一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二是交易事项的规划和时点的选择。由于会计职业判断一般是在经济事项发生后进行,因此它只包括前类事项在内。即盈余管理研究将总体应计部分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和主观应计部分。非主观应计部分不需要用到太多的会计职业判断,而涉及到主观应计部分就需要会计人员谨慎合理地运用会计职业判断。

篇8

1.会计管理是企业内、外沟通的媒介。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与企业的外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内部各部门之间发生着紧密的经济联系,而会计管理则是企业经济活动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有效地将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连接。企业在创立阶段和企业营运阶段,收集和整理各种价值资料,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依据这些会计信息,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

2.会计管理是新旧企业转换的桥梁。会计管理在新旧企业的转换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国有企业的重组和改革,需要大量的会计管理工作来承接。会计管理在企业的重组和改造中主要是针对改制企业的资产价值重估、财产清查、产权界定以及账项调整等开展工作,还包括旧企业的会计管理相关的制度的改进等。科学的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企业的改制和明确的产权结构的确立,促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若在新旧企业转换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强化,则导致企业改造目的难以顺利实现。在企业改造的过程中,企业各项资产和产权划分等,依赖于科学的会计管理工作和会计管理机构。

3.会计管理是处理企业利益关系的途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存在一个生态系统当中,企业的利益关系涉及到政府、股东、债权人、客户和供应商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企业的利益关系是以企业的组建为起点,整个经济活动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全过程。而企业的会计管理在整个利益关系的确立,各方产权的界定,经营成果的确定、企业净收益的分配当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些活动是企业的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当企业在解散时处理剩余财产时,企业会计管理确认各股东之间的权益划分并对企业的利益关系进行清算。这些活动的主要操作者都是企业的会计管理部门,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的各项重要经济事项环节,通过会计管理活动将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利益紧密的相连接。

4.会计管理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企业的投资者为了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寻求或者其他投资方式以获取更好的利益,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会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职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的重要工具就是企业会计管理活动。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地发挥会计管理的职能,更好地为企业的股东权益的实现而服务。企业的会计管理活动通过利用会计的预测和决策职能,为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依据,通过科学的核算、分析、反馈、考核企业的经济往来数据,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控制职能,并通过决算和会计报告形式,对企业的经济成果进行反映,从而促进企业投资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会计管理规范化程度低。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是由于企业会计管理在企业中还不够规范,影响到了企业会计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是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尚未建设和完善。不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影响企业会计管理方法的实施和会计管理流程的规范。其次是会计管理工作流程的不规范。由于企业缺乏健全的会计工作流程设计,造成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存在混乱,影响会计的监督职能的发挥,造成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难以真实反映。再次,企业会计管理的工作模式不合理,企业的管理者在经济活动的开展当中,不按照流程办事,忽视会计工作,影响企业会计管理水平提升。最后,企业的会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造成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无法明确,制约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

2.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会计管理活动亦是如此,现代企业会计管理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品德的会计管理人员。但是,许多企业在会计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企业会计管理队伍的素质严重不足,欠缺具有经济、金融、会计、财务、管理、法律等综合知识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财经职业法规和自身品德修养意识淡薄,容易给企业的会计管理带来违法乱纪的现象和巨大的风险隐患。另外,一些企业在会计人员的培训方面缺乏足够重视,对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严重缺乏,会计管理人员也缺乏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开展。

3.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不够。科学的会计管理方法是推动企业会计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会计管理中,缺少对科学的会计管理方法的运用,例如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控制法等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得不到重视和利用,企业的会计管理依旧是传统的记账、核算和报告,忽视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功能的运用。另外,企业在会计管理活动中忽视了先进的管理技术的运用,诸如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软件等,造成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提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

4.会计核算方法简单。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但是企业在会计核算的过程当中,由于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过于简单,企业会计核算过分重视记账和核算,忽视了会计监督和会计数据分析,造成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情况,不利于企业对会计原始数据的有效控制,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推动会计管理方法在企业中有效应用的对策

1.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优化现代企业治理环境。为了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效果,必须重视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环境,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促进企业会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科学有效地发挥作用。首先,企业应设置科学的内部治理机构并且明确各机构的职能及相互关系。严格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确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决策权,落实企业经营决策机构对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业务的决策权。保证监事会对企业董事会的经营管理决策的执行实施监督权,其中应该重点加强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的发挥。其次,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管理的流程,建立并完善企业会计管理的相关制度,完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职能部门设置并强化会计制度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企业会计管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监督权和信息支持作用发挥,推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和地位的提高。

2.强化会计人员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先进的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的会计管理方法的运用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首先,为了促进会计管理人员胜任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会计人员对金融、经济、企业制度、证券市场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促进企业会计管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必须加强会计管理人员对于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的运用,例如经济增加值,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资产评估方法、企业盈利预测的方法等。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够促进会计方法的有效实施和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现代企业管理面临诸多的风险和危机,企业会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加强对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降低企业会计管理的道德风险和法律政策风险,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3.强化会计制度,重视会计核算。企业会计管理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因此,必须重视加强企业的会计核算,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加强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依照国家的财经会计法规,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开展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管理活动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效率,强化对企业资金安全的监督,必须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推动企业会计核算质量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

篇9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构筑网络营销平台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只有加快建设企业的网络营销平台,迅速建立企业的信息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1、创建企业网站和主页;

2、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

3、创建企业内部局域网和外联广域网。内部局域网用于企业各部门、企业员工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外联网络用于企业的品牌宣传、营销运作、商贸联系以及开展电子商务等网络活动;

4、建立人性化的企业信息管理模式。宣传企业域名,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管理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二)转化信息优势为竞争优势,制定合理的竞争战略

抓住网络发展机遇,迅速发展,形成优势。电子商务将已经成为主流模式,而网络营销成为当今时代企业的主要营销模式。因此,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迅速反应拿出具体方案。只有尽早取得网络战略优势才能抢占竞争先机。更新市场理念,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用更好的信用、更人性化的服务、更快捷的速度开展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定制产品,开展互动营销;在遵守网络礼仪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用信息替代说服,充分开展软营销;充分发挥网络的虚拟性,尽可能的降低营销成本。

(三)发挥网络独特优势,提升决策能力和响应能力

企业要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等优势,提高企业营销决策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企业要学会从互联网这个信息宝库中提取信息,搜集资料,为企业快速科学的做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资料。在网络经济时代,对企业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倾向于能灵活快速的应对市场变化。完善网络信息化管理,保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保障企业决策的灵活性,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基石。

(四)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队伍

这支队伍的每一位成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能力:①电子商务专业知识;②出色的语言沟通能力;③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④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为此,企业不仅要注重人才的引进,更要有一套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不间断对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网络信息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管理创新

(一)网络经济下的营销理念创新

在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拉近了消费者与企业间的距离,消费者可以更便捷的与任一网络中的企业进行双向沟通。因此,也就有更多的选择权利。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价值准则,而是将购买行为视作自我价值实现的准绳。显然,单纯的以价值准则为向导去满足消费者的营销理念已经落后。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只有创新营销理念,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才能寻找到消费者需求与企业价值追求之间的利益的最大化。

(二)网络经济下的营销方式创新

在信息时代,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使得合作的意义被前所未有的放大。任何企业都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企业宣传,开展营销活动。但是,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凭自身的力量完成交易活动。他们必须依靠物流等外部资源才能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交易。因此,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资源来完善所需的全部职能,并对这些外部资源加以整合。同时,要建立一种分工与合作相辅相成,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紧密配合的营销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营销功能。

(三)网络经济下的营销环节创新

篇10

【摘要】: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逐步去完善。

开展企业绩效评价是国际上一些国家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的普遍做法,只是方法不尽相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与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完善,但在评价结果的应用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拓展绩效评价的应用、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值得探讨。

一、国资监管的历史沿革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次会议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决定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相应地,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开始出台。财政部于1995年制定了《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经过三年多的评价试点和试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并于2002年重新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国务院在“三定规定”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要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开展所出资企业综合评价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是对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经营行为的引导力度依然不够,一些企业只重视当期利润目标,忽视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培养,短期行为比较严重。为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引导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健康发展,需要一套全面评判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质量,诊断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正确经营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制定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6年4月7日以国资委令第14号颁布,又一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手段呈现在大家面前。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是根据出资人监管工作需要制定的,所规定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具有综合评判、分析诊断和行为引导三大功能,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综合性与客观公正性的特点:一是以投入产出分析为核心,分析出资人资本的回报水平和盈利质量,这是出资人资本属性的内在规定。二是多角度综合评价,其中:财务绩效的评价包括了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管理绩效的评价包括了企业战略执行能力、经营决策水平、风险控制能力等八个方面,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三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将企业经营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个方面,分别设置定量财务指标和定性评议指标予以反映,以克服单纯定量评价的不足。四是运用行业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寻找自身差距,并向国内、国际先进标准看齐。

二、当前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的应用情况

目前,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主要应用在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方面。过去的经济责任审计在评判企业经营者任期经营业绩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而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运用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可以为综合评判经营者的任期经营业绩提供基础,从而有利于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因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是企业负责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财务监督工作中应用综合绩效评价手段,主要是根据企业经审计的财务决算报表实施年度绩效评价,以进一步检验企业的经营成果,诊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揭示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三、财务监管手段与综合绩效评价的结合

为了推动企业“规范、科学、稳健、高效”的发展,国资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完善了出资人监管工作体系,有财务预算、财务快报、财务决算、财务审计、绩效评价、业绩考核等等。但在这个内在联系非常密切的过程中,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去贯穿整个过程,使之无法相互衔接、无法形成合力、无法发挥更好的作用。如何完善事前引导、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财务预算、财务动态监测、财务决算)的财务管理体系,目前来看,凭借绩效评价所独有的特点,采用绩效评价无疑是最好的手段。

对财务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可以从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客观、公正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反馈意见,以便企业进行调整和控制。同时,计算绩效改进度,若大于1说明企业财务预算基本合理;若小于1说明企业预算过于保守,从而进一步验证预算的科学性。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计标准值与之配套,从目前预测能力看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解决观念的问题。

在财务动态监测中引入绩效评价,是指对企业季度报表进行评价,将得出的结果与财务预算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如果结果相近则说明企业运行较为正常;如果结果偏离较大则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一方面警示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作为预算调整的依据。

对财务决算进行绩效评价除前述的作用外,还可以综合评判企业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更为主要的是可为业绩考核提供有力的保障。业绩考核是出资人对经营者所下达的最低完成指标,但在过程中往往出现企业根据业绩考核目标倒挤财务预算的现象,使财务预算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业绩考核目标进行报表粉饰,使财务决算失真。利用绩效评价评判企业经营成果,有利于企业从主观上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益重要。绩效评价工具凭借其特点,其应用范围将更为广阔,不仅在财务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发展规划、人事任免、投资评审等领域以及企业集团内部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手段实施子公司监管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逐步去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建民.中国企业绩效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