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2:3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方式创新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方式创新论文

篇1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化、数据库、信息存储、全文检索等技术手段,将传统介质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文件、声像文件转换成数字信息,并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数字档案信息库。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是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主要包含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检验、数据备份等环节。档案数字化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档案数字化前要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鉴定,以档案重要与非重要、利用次数的多与少、编研资料的量大与量小来决定是否引用档案全文、加工范围及先后次序。

二是保证数字档案质量,随时进行档案信息库的抽查,查看其是否保持了档案的原貌、字迹是否清楚不失真、亮度是否适当、有无错扫和漏扫、图像质量有问题的要确定是否重新扫描等,及时删除失效数据,增补新的数据,做到定期的数据维护。

三是档案数据制作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即明确规定著录上的必要项目和选择项目、格式上的著录项目及排列次序、检索上语言的主题词和分类表及对著录标引结果审校的统一,做到著录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使之不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科学价值、载体的物质形态,而且还揭示了档案的保管状态和档案信息检索的线索,指明档案来源、出处和存放位置,既能帮助保管人员了解馆藏情况和保管档案,又能方便用户从不同的角度查找利用档案。

四是保障数字化档案的安全,管理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自觉遵守各项档案数字化安全制度;技术上要以先进、有效、安全的技术作保障,如对加密的档案通过对用户分类、数据分类、审计功能和数据加密等方法来进行有效的保护,运用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字水印等技术来加强数字化档案著作权、隐私权的保护,并做好档案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到一式两份,以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五是定期对档案软硬件平台进行升级,使用仿真、复制、再生性保存、迁移等技术方法,持续地保存数字档案。

档案信息网络化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与档案的收藏量增加、载体形式多样化、需求面扩大、利用系统性和时效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例如,我校在档案数字化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以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和手工操作方法相比已进步不少,能够自动生成案卷目录、卷内目录,但至今使用的是单机版软件,查找不方便,信息资源还不能共享。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资源高效利用和档案部门提供全面档案信息服务的要求,都要求档案信息的网络化。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体系,档案信息的采集、核对、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都可以通过网络操作实现,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档案信息“广、快、精、准”的要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在2002年提出《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将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作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战略规划。2006年《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其指导思想便是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列为“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中的重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同样将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以阐述。

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主要包含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网站等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用户服务管理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系统建设。建立档案网站,档案信息,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是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点与核心。首先是需要建立档案网站,使人们能够在网上“看”到这个档案部门,进而利用所提供的各种档案信息。要认真考虑哪些档案信息能够上网,哪些不能上网;哪些信息是无偿利用,哪些信息必须进行权限和费用等方面的控制使用,并提前进行相应的数字化处理。将准备好的档案信息分类,系统有机地组织起来,确定以静态页面还是以数据库形式,归入相应的栏目。二是对网络系统运行维护。随着电子文件管理的逐步发展,对系统还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升级、扩充。定期检查已著录标引的数据质量,不断补充新的数据。三是要建立健全网络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管理体系,制定管理法规,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有效监督,从制度上保障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要完善安全保障的技术措施,提高在网络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可将内部网和外部网在物理上加以分隔,内部网还可以隔离成不同网段,以保证网络档案信息范围,减少各部系统之间被正面攻击的机会。利用防火墙过滤通过的数据包,拒绝那些试图违反安全约束的包,保证网络边际安全。可以通过身份证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在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地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便利化。

文档信息一体化

在传统档案学中,以“归档”为界限,将同一事物按两个时期分为“文件阶段”和“档案阶段”,文件与档案同源一体。长期以来,由于文件与档案工作实现分块管理,文件到档案的转化和衔接过程不顺利,相互之间缺乏统筹规划、顺畅衔接和有效利用,数据要辗转多次输入,使得工作人员要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较低。文件和档案工作之间不能及时地实现交流与反馈,部分割裂了文件与档案之间本应该存在的联系,档案信息与原有的文件信息存在某些失真,典型表现如收集不齐全,标引深度不好掌握,目录编制不科学,难以反映使用者的需求。信息化时代,由于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文件从起草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可以在同一工具系统上完成,模糊了传统文档管理将“归档”作为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因此,档案界提出了文件工作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即“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

文档一体化就是从文件处理和档案管理全局出发,满足连续性和整体性规律,通过信息技术将其有机联系起来,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组成综合的管理系统,对文件和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控制、加工、传输,实现从文件生成制发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采取文档一体化模式,特别是使用文档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可方便做到一次输入、多次输出,并在从文件产生到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实现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利用一体化,规范一体化,使档案收集更加完整、系统、便捷、准确、安全,源头上提高档案信息的质量,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信息化时代,利用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信息技术可有效实行和实现文档一体化,满足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和档案信息服务的需要。

实现文档一体化有两种模式。一为部门内部文档管理一体化,实现文件处理、登记、分类立卷、著录标引同步完成。二为部门间结构和职能一体化,设置统一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利用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的实体性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统一组织管理各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在实行文档一体化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理顺管理体制,保证文档各管理部门能从横向与纵向之间相互联系,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保证实现文档工作的整体优化。二是要加强标准化与质量建设,应统一、强化和有效执行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明确各自负责,制定和实施文档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三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要与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管理系统融合,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四是要切实增加办公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配置和优化基本的办公设施。总之,各个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文档一体化模式和步骤,实现文档部门管理工作的平滑结合。

档案人员现代化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作为社会的基础性原生信息源需要得到深入广泛地开发和利用,档案管理作为社会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应该在管理模式和方式上进行变革。需要把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应用到档案工作中,用现代化管理理念驾驭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内涵和手段的深刻变革,其内涵不仅是实物对象,其手段不是简单的手工操作计算机化,其目标也不是单纯的档案知识馆藏化,而是要用科学先进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方法,更加全面、方便、简洁地服务社会。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相应的学科知识,了解分管档案所涉及的内容,准确分类编写档案,能合理地综合使用开发档案,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办公软件、多媒体、数据库、网络等操作应用能力,增强信息化适应能力,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

篇2

随着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发展已进入综合质量管理的新阶段。“零缺陷”作为综合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正不断被接受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它为核心开展质量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文章对“零缺陷”应用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它对企业原有管理方式的影响,探索“零缺陷”管理优化的方法。

关键词:

零缺陷;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

“零缺陷”即为“无缺点”,即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让事情完全符合要求。“零缺陷”管理就是帮助企业建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经营系统,把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作为从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达到事半功倍、消除浪费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在推行过程中形成企业文化。

1“零缺陷”质量管理在企业应用现状

“零缺陷”管理要求企业把人看成组织的主体,把人的态度放在比技术更重要的立场来思考,并且坚信随着人素质的提升一定能够提前预防缺陷和主动改进缺陷。利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方案,管理企业,使生产与管理的各人员实现业务的优化,提高管理水平与质量。要求管理者关注顾客、员工和供应商的需求,从最初工作的开始,直到所有工作结束,始终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原则,形成预防系统,不依赖事后检测发现问题。国内很多企业运用“零缺陷”管理方法时,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

1.1文化观念存在差异

“零缺陷”管理坚信“零容忍”,1%的失误会带来100%的失败,它要求各项工作必须完全符合标准要求,不允许出现“差不多就行”,但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行为模式上大多用固定的思维方式思考,讲究“中庸”,灵活应对,认为“差不多”即可。两种管理方式的文化理念互为冲突,导致“零缺陷”在国内企业管理中应用效果不佳,需要营造“零缺陷”氛围,采取逐步渗透方式推行。

1.2缺少充分的认识与理解

缺少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企业的急功近利、项目管理、应付差事、安于现状等。首先,“零缺陷”管理认为质量是预防出来的,要求全过程受控,每个环节和层级都必须建立管理规则并落实到位,确保最后的生产结果,做到一次成型。有些企业虽然把大量精力放在生产管理上,但总是只看到短期效益,忽视制度和标准的长期作用,导致管理带来的收益较少,最终放弃“零缺陷”的管理方式;其次,“零缺陷”管理单靠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整个组织共同协作。但一部分企业更加习惯于把“零缺陷”管理作为一个项目,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行,明确划分给某一个部门,造成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精力不足,推行进展缓慢,不利于管理方案的落实;再次,还有一些企业认为“零缺陷”管理只是一时的改革,改革结束后,管理方法可以不再使用,让其在企业中的推行只是一时之风,变成形式;最后,大部分企业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接受新理论,常以资源不足为由,不再坚持“零缺陷”管理方法。而“零缺陷”需要企业使用最好的资源,调动每一位员工参与,使其成为组织核心价值观,才能落地生根,行之有效。

1.3执行出现失误

“零缺陷”管理的应用要求每项工作必须按规程或标准进行,不出现任何瑕疵,所以有些企业执行中一旦发现上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要停止后续工作,组织讨论,这无疑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执行的阻碍。实际上,“零缺陷”管理要求每个部分都必须有对误差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措施,保证差错不延续,而且能够提前消除。

2“零缺陷”质量管理在企业推行中优化与实践

推行“零缺陷”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与流程,创新管理制度,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2.1构建“零缺陷”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质量文化。“零缺陷”文化就是以“零缺陷”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吸取和采纳国内外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突出组织自身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宗旨,构建质量文化。在推行中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改变价值观,用“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保证生产质量,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一次性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要让组织变成一个整体,建立员工、企业、供应商与顾客的循环系统,生产出绿色的优质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还要建立工序间的运行机制,通过确保上一道工序的质量,让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用下一道工序检验上一道工序,让企业内的每位员工都把质量管理作为自己的责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使“零缺陷”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文化。

2.2创新管理方式与流程

“零缺陷”的有效推行离不开管理创新,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四全管理”,即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工具。通过管理创新,让产品事后检验变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从保证数量转变为确保质量,让顾客成为企业生产的主导,强化每位员工的质量责任意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

2.3创新管理制度

“零缺陷”的落地离不开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的创新,让企业文化与制度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管理体制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基础管理的水平。努力形成一套齐全、完整、有效的制度体系,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用和验证,同时建立制度自身的制定和完善机制,能够让企业不再是质量管理,而是质量经营。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让管理向信息化转变,保证企业的管理有据可依,丰富文化的内涵,让制度与管理相统一。

2.4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

通过“零缺陷”的推行,让员工对质量管理有新的认识,形成新的观念。只有改变员工的心智与价值观,树立楷模与角色典范,才能使“零缺陷”内化于心,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和谐文化氛围。可以采用聘请专家,到企业进行演讲的方式,使员工掌握或基本掌握“零缺陷”理念,并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同时,在推行中挖掘优秀质量管理人才,为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队伍,打下人才基础。

2.5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员工参与“零缺陷”的积极性,有利于产生执行动力。以质量标准为基础建立的考核制度,使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的形成,都处于实时监管状态,让质量与薪酬联动,有助于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在考核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下,会产生强烈的“零缺陷”文化氛围,置身其中,别无选择,达到“物化于境”的目的。

3“零缺陷”质量管理推行应用的要点

小质量靠技术,大质量靠文化。“零缺陷”的推行与应用,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找准目标,从多个选项中找到合适的内容,进行识别,消除文化间的差异与思想上的误解,即“零缺陷”管理的应用,需要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心态。人们的思想经常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懈怠、放松,随之出现失误。所以必须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始终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零缺陷”管理。同时还要坚持“四种观点”,即预防、改进、管理因素为主,不排斥严格质量检验,防检结合、综合治理的观点;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观点;下道工序是用户,过程控制一次成功的观点;用最经济的方法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观点。充分利用各类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零缺陷”推行思路。

4结语

文章介绍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它在企业应用的现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优化与推行的方法。提出实践“零缺陷”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采用“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物化于境”的方法逐步深入的观点。通过努力营造“零缺陷”文化氛围,持续改进、优化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与效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推行“零缺陷管理”提升工程设计质量[J].中国勘察设计,2014,(2).

[2]胡艳.企业推行零缺陷管理探讨[J].才智,2012,(35).

[3]杨敏.“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应用实施探索[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上)[C].中国质量协会,卓越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2014.

[4]崔文峰,宋丹.零缺陷质量管理在石化企业的探索和实践[J].标准科学,2014,(5).

[5]吕光明,赵新华,孟庆续,李春海.“零缺陷”管理模式在潘西煤矿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经济管理新论,2014,(0).

[6]潘彦伶.推行“零缺陷”质量管理追求卓越品质[J].大众科技,2010,(3).

[7]岳玉山,曹学良,李保田,巩玉梅.推行“零缺陷”管理创建企业质量文化[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23(10).

篇3

关键词:科技新星计划 交叉学科 现状 问题

一、交叉学科资助现状

1.设立的背景与目的

作为新星计划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创新,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启动实施有其客观性。新星计划是一项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宗旨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管理专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选拔、培养、服务和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模式,特别是针对入选人员的培养和服务,除对入选新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进行资助外,新星计划还定期组织专门面向科技新星的培训交流活动,例如科技新星交流大会(每年春冬两次)、英语技能培训班、学术沙龙、实地参观考查等,供新星自愿选择参加。此外,新星计划还通过建设“北京科技创新论坛”和“科技新星QQ群、微信群”等方式,促进新星间的沟通交流。长期的沟通和交流,入选新星们不断进行着思想火花的碰撞,不仅增加了自身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水平,也逐步有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强烈愿望,并自发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鼓励科研创新,促进交流合作,市科委于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交叉学科合作项目,对具有明显创新性和应用前景、符合首都重点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行资助。

2.组织管理方式及演变

(1)组织管理

北京市科委人事教育处是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主管部门,在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协助下,具体负责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中,北京市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协助项目的申报、选拔、考核评价、验收、信息管理工作。

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组织管理与一般的项目管理方式并无太大差别,分为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开展、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等流程。同时因是合作项目,要求合作双方在项目立项前自主签署“合作双方科研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任务分工与责任、经费分配、成果分配、协议的生效变更与解除条件等方面内容。

(2)项目申报

市科委人教处每年根据工作具体安排,择机申报通知,并下发至历年入选单位负责人手中,由单位负责通知有申报意愿的新星自行组织申报。申报通知规定了资助的具体要求,历年申报要求大致相近,略有微调。

资助对象范围:交叉学科合作项目是新星计划的一项延伸工作,因此申请交叉学科合作课题要求申报人和合作人应为历年新星计划入选人员。 资助年限及额度:自实施至今,交叉学科合作项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统一规定资助年限为一年,经费10万元左右,允许申报人和合作人所在单位进行经费匹配。

资助课题要求: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体现创新、强调应用”,因此实施以来,对申报项目的要求一直是“应属自然科学领域,为不同领域或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应具有明显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但在课题符合方向方面,一直都有微小变化,但总体要求体现“符合首都阶段发展特征和要求”的特点。同时,历年均要求“项目申报人与合作人均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合作条件和基础,各自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团队。”

资助原则:优先资助原则,作为一项竞争性课题研究项目,交叉学科合作优先资助体现设置目的的优秀项目。历年的申报通知虽整体体现“综合素质高、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好”的原则,但仍有细微差别。

项目评审:申报结束后,进行项目评审工作。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评审最初采取两段式评审方式,即先由科委专业处室评审项目是否符合北京市及科委重点发展方向,再组织专家会议评审,对项目本身进行评价,最后选出优秀项目进行资助。2015年的评审,取消了专业处室评审,直接进行专家会议评审。

项目结题: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的结题与一般的科研项目结题并无二致,采取“项目组答辩+专家提问”的验收方式。但是在选择结题评审专家的构成方面存在反复,“领域专家+处室专家”的最初构成形式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

后续管理:根据结题时专家意见,择优将项目进行推广,主要是面向科委各个专业处室。

3.实施情况

截至2015年,市科委共接受交叉合作项目申报225项,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资助入选项目40项。具体如下:

(1)申报项目概况

申报项目数量情况:2012年度,共接受申报项目99项;2013年申报项目为56项,2014年这一数字为45项,至2015年度,申报项目仅为25项。呈逐年递减态势。

涉及单位情况:从历年的申报情况来看,事业单位是申报的主体,每年的申报都占据75%以上的份额,在2015年度甚至达到94%的比例,相比较而言企业的申报量很少,并且多数企业作为合作方进行申报。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项目也是全部申报项目的主体。从历年申报的数据来看,事业单位间的合作占据75%及以上的比例,企业和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占比很小。

申报人员情况:从申报人员入选年度来看,主要为02年以后的新星之间的合作,老星带新星情况不普遍。从历年申报的人员来看,申报双方均为2002年前的入选新星的共有24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仅为5.3%,单方为2002年以前的新星有8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仅为1.7%,大部分为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之间的合作。

从申报双方入选时间跨度来看,合作双方入选年度跨度超过3年的,有37项,占总申报数的16.4%,入选年度跨度小于3年的,有188项,占总数的83.6%。可以看出,合作双方时间跨度较为集中,多数合作是相邻3年以内的合作,同龄人之间的合作占据主导。

从申报人员结题情况分析,四年中,已结题的人数比例为50.2%,其中申报人结题占申报人所有人数的比例为55.6%,其中从2015年要求申报人全部结题。

申报领域情况:从历年申报情况来看,交叉学科合作项目涉及学科多,按照首都重点发展领域,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药)、材料、农业、环境工程、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卫生(含中医)、建筑设计与工程、城市建设与安全等领域,主要为二级学科之间的合作,但一半左右的申报项目多为相近或同领域间的合作,这样的现象也涉及到对于交叉学科合作的标准设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具体来看,医疗卫生领域间或与其他领域间的合作较多,其次是电子信息、农业、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

(2)入选项目概况

截至目前,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资助入选项目40项。

入选项目数量情况:交叉学科合作项目,目前采取“一刀切”的形式,每年的资助规模为10项。

入选单位情况:入选项目共涉及44家单位。其中涉及企业5家,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有2个项目入选,其余企业单位均为1次。涉及事业单位39家,医疗机构共涉及17家单位,其中项目相对集中在总医院、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友谊医院、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机构中。高校共涉及12单位,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入选项目较多,分别为4项和3项。院所共涉及10家单位、中科院、军科院系统入选项目较多。

入选年份情况:绝大多数入选者为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计划的。入选双方均为2002年前的入选新星的仅有1项,占总入选数的3.3%,单方为2002年以前的新星有3项,占总入选数的10%,剩余26个项目均是2002年以后入选新星之间的合作。

与申报项目情况一致,超过80%的项目的合作双方入选新星计划年度跨度小于3年。特别值得一提,2014年入选项目“乳腺组织和血液中PGRMC1检测方法及与雌孕激素相关乳腺癌风险预测的研究”,为两位1995年入选新星合作申请。

入选学科情况:从历年入选项目的研究领域来看,学科范围广,跨度较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含中药)、材料、农业、化工、光机电一体化、医疗卫生、城市建设与安全等领域均有涉及。

具体分析看,医疗卫生(含中医)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较多,有14项。其次是电子信息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8项。材料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8项,制造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5项,农业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3项,城市建设与安全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2项,环境工程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的合作,有1项。

除“高速铁路异构无线通信网络自优化研究”(信息领域交叉)、“重组胸腺素b4滴眼液剂型研究”(生物医药领域交叉)、“血清miRNA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医学领域)3项为相同或相近领域间的交叉之外,其余入选项目之间的交叉跨度较广,体现了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设置目的。

(3)实施效果

目前,交叉学科课题资助项目已结题30项。本报告分析了交叉学科资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包含成果的实际产出,如研究报告、专利、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后续资助,如依托交叉资助项目新申报课题;个人成长方面,如晋升、社会兼职、培养人才等;以及成果本身的推广,如媒体报道、同行交流、应用示范、商业转化等方面。

成果产出情况:交叉学科课题资助目前的周期为1年。根据对结题项目的统计,在资助期,几乎所有项目都发表过学术论文,平均1.75篇(其中74.8%的人发表过SCI/EI论文,平均0.74篇);49.3%的项目申请过专利,平均1.3件;47%的人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人均0.9次。

成果的后续资助情况:依托交叉学科课题资助,后续又申报过相关的科研项目平均为1.43项。与此同时,超过70%的研究项目,后续都有持续研究的计划。

入选人的个人成长情况:一些入选者在项目执行期间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学术任职,平均来看,约有40%左右的入选者获得了新的不同层次的社会任职。

成果推广情况:实际调研发现,交叉学科合作项目进行成果转化的案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科委没有后续支持计划,也未积极促进较好的成果向科委专业处室推荐;二是,入选者本身也缺乏一定的成果转化能力和经验,同时成果本身多数处于预探索阶段,成果持续跟进的成功案例很少。

但也有部分项目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成果推广效益。例如2014年入选课题《基于TD-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在2015年3月两会期间,央视专题采访报道,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经济频道、新闻频道两会特别报道,创两会期间收视率新高)。同时,在中国通信网、CTI论坛大唐电信集团官网、大唐移动官网等网络媒体也持续报道,另外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多次合作交流。同时,该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示范,提供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一站式诊疗、用药指导、健康监护、康复指导、健康咨询、心理干预等医疗性健康服务,以及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非医疗性的健康相关服务。

二、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从实施情况来看,交叉学科课题资助在新星群体里引起了广泛关注,新星们对此项目比较推崇,认为项目的推出十分有必要。但是实际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认为,结合目前实际,应该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1.项目定位

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项目定位应作出如下调整:一是,预探索研究项目与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项目,均应纳入资助范围。具体应资助如下两类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交叉领域新科学发现或新方法,需要尽快明确转化与应用可行性的项目;紧密结合北京市科技发展需求,以各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目标的预探索项目。二是,交叉学科应旨在鼓励、引导、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新星计划入选人员进行合作。合作双方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研究领域应存在一定差异。

2.项目评价

在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上做出如下设置:一是,评价指标。交叉学科资助项目的评价指标应处处体现交叉性。一级指标设置为:项目研究意义是否合理可行、研究者本身是否具备完成项目指标的素质、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是否具备、科研环境是否完备充足。二级三级指标应根据实际再具体确定。二是,评审方式。采取互动式评审。评审专家直接向申请者提出问题,在与申请者问答的过程中,评审专家进一步向申请者提出自己的意见。申请者可以对评审专家的意见予以回应,或对申请进行修改以完善其项目申请。最终由评审专家对修改后的申请作出评审意见供资助部门参考。三是,评审专家组成。由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组成,注重专家领域的覆盖性。专家无人数限制,目的是充分涵盖申报者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方向,并在评审中注重交流和探讨。

3.项目管理

一是,资助对象。仅要求历年入选新星计划人员即可,不对是否结题作出要求。二是,资助年限及额度。资助额度和年限应该适当增加,结合具体项目研究目标动态决定。三是,研究成果形式。不对研究成果的提供形式进行定性和定量限制。仅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入选的资助项目的研究指标进行考核。四是,后续资助形式。对于结题后的交叉学科资助项目,市科委开展评选,对优秀的课题成果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专家意见,推荐北京市科委相关处室给予进一步资助。

参考文献:

[1]陈长杰.试论交叉学科的组织与管理[EB/OL].http:///ReadNews.asp?NewsID=565,2014.

[2]王续琨.交叉科学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04-213.

[3]刘仲林.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科学学研究,2003(06).

[4]龚轶,王峥.交叉学科及其研究资助的五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2015.

篇4

【关键词】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产业;媒介产业化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邹韬奋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则相对较少,有的也只是涉及他经营管理思想的一小部分,并没有做充分全面的论述。

主要书籍有:郝丹立著的《韬奋新论邹韬奋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武志勇著的《韬奋经营管理方略》、陈丽菲著的《周刊的公信力和经营之道――〈生活〉周刊的启示》、以及徐诚、王一方的《韬奋:我的出版主张》。

目前研究这方面的论文有罗国干的《韬奋〈生活〉周刊的经营方略――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之二》,还有杨宇清的《韬奋经营管理思想略论》,邓向阳、王美虹的《邹韬奋媒介经营管理思想初探》,以及薛迪畅的《〈生活〉周刊的订户工作》和滑战锋的《从〈生活〉周刊剖析韬奋的广告观》等。

1)本文从研究视角和研究取向上,侧重宏观、微观研究相结合,并运用定性研究,注重邹韬奋媒介经营管理实践和中国媒介产业实践。在坚持运用的立场和观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指导原则下,对韬奋先生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和概括,并试图将其更进一步深化细化,本文还采用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来分析韬奋的经营思想,同时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为指导理论,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2)1926年,邹韬奋接办了《生活》周刊,在他主持的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广大影响的刊物”;发行量最高达到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 《生活》周刊为何能取得这样大的发展,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宗旨和内容能顺应时代潮流,满足读者的需要,深受读者喜爱;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高超的经营管理之道。

首先,一切以读者利益为立足点,为读者服务,创新办刊

《生活》周刊创办于1925年10月,邹韬奋接手《生活》后,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加强刊物的趣味性,尽量“多登新颖有趣之文字”,“力求精警而避陈腐”,并在报头上用大字标出“有价值、有趣味的周刊”。

在形式上,邹韬奋也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立足点,《生活》周刊由单张改成16开本,对于编制方式和相片插图的新颖和创新也很注意,极力独出新裁,不落俗套。

邹韬奋接办主编《生活》周刊后,就开辟了“读者信箱”专栏,并且邹韬奋将这一做法都保持在了后来主办的另外5个刊物和1个报纸中的实践中,他对这一栏目的悉心经营,生动体现了竭诚服务读者的思想。

邹韬奋在事业发展中一直都非常注重质量、效益、速度三者的有机结合,强调要有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邹韬奋强调,办报刊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要有创造的精神,切忌只知跟在别人屁股后头爬行的“肉麻的模仿”,反对“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尾巴主义”。[1]

以上论述的更多的韬奋先生的编辑思想和创新,然而,正是《生活》周刊在热忱服务读者,一切以读者利益为立足点的过程中塑造出了“生活”品牌形象而深入人心,这不正是一种成功的经营手段,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虽然还没有“(CI企业标识)”这个概念,但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品牌战略的经营策略。

其次,就是运用文化市场化手段,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80年前的韬奋先生在那个缺乏市场元素的时代,将经营管理的精髓演绎地十分透彻,他运用文化市场化手段,并且在把握和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获得了企业的成功,这无疑对当今媒介产业的经营和管理很有启发。

(1)经济独立

1928年11月18日他在《生活》周刊上回答读者来信时说:“个人要经济独立,才配讲自由,刊物也是如此。”②

独立性和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邹韬奋对广告格外重视,邹韬奋重视广告,但他决不滥登广告。他认为,所刊登的广告内容必须健康真实,决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必须要照顾广大读者的感受。

现代媒介产业化经营需要借鉴韬奋先生的理念和做法,必须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区分,产权的独立性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2)加强企业制度建设,重视企业的科学管理是邹韬奋媒体经营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的媒体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思想,最主要地体现在企业的股份制建设方面,这在管理特质上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生活》周刊的影响逐渐扩大,邹韬奋将《生活》周刊改组为生活书店,开展多种经营。生活书店是一家对内实行合作社形式、对外挂牌为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经济实体,只要是入社达到半年的员工都有股份,邹韬奋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经营集体化、管理民主化的原则,在当时有效地避免了社内职员的收入分化,使社内的每位职员都能荣辱与共、患难同事。

人才制度建设科学民主、管理方式公开:

邹韬奋以民主集中的原则来管理生活书店,邹韬奋坚持大公无私和明辨是非,为员工提供最合适的岗位,分配最合适的工作,让员工的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竭力为其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竞争机会,韬奋先生在用人方面还有一个创举,在创办《生活日报》之初,他采用“信托人”制来加企业组织建设,完善的用人制度为邹韬奋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方便和有力的支持。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致的,80年前的韬奋先生用自己的良心和智慧做到了,这难道不值得如今的我们深思吗?

邹韬奋经营管理方式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公开性,邹韬奋在创办《生活日报》之初就制定了具体的纲要,《生活日报社股份两合公司章程》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企业的经济独立与会计公开制度。

3)开展多渠道发行方式和多种促销活动

生活书店还采用多渠道发行方式,使得书店的出版物能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并产生广泛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自设门市部;二是设立批发部;三是设立邮购科;四是设立电话购书服务部。同时在书刊的宣传促销方面设立了推广科来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在促销手段上有广告促销、编发宣传资料和书刊连锁推广,这些做法这都对生活书店社会知名度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邹韬的经营管理理念使得“生活”上上下下都以坚定的爱国、爱民族的进步立场为读者和广大民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服务,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得到了社会广大读者群众的充分认可,“生活”也就打造出了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换一种角度来讲,这种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树立也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总结:

韬奋先生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建立与经营了《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香港《生活日报》、《全民抗战》、《东江民报》等多种进步的媒体组织和企业,运用先进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与理念,倡导救亡图存,宣扬革命主张,他所创办与经营的企业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至今仍是我们媒介产业乃至各行各业学习的楷模。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 教学伦理 冲突 抉择

中小学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遵循教学伦理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伦理意识,树立好榜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向善的教育环境,并以尊重人关心人为前提,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一个人性善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因此,人们十分关注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并不断致力于通过有形的法律制度或者无形的道德规范来建构合理的教师伦理内涵,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控。然而,随着教师个体需要和教师专业自主的进步,抽象性和强制性的伦理内涵极大地忽视教师个体的教学伦理意识的自我发展,过多地强调利他性已经不能满足教师进行个性化具体教学活动实践的需要。因此,通过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品质培养,改革教师管理方式,维护教师专业自主,同时在社会上树立崇尚教育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对帮助中小学教师冲出教学伦理冲突的困境、实现自身专业发展需要来说尤为重要。

一、教学伦理的界定

1.教学伦理

教学伦理就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学与教的自由,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以最高的标准恪守职业规范和伦理准则。教学伦理也是一门交叉的专门研究,通过观察和审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现象,揭示教学伦理的实质内涵,并指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各项伦理规范。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都应当具有道德性;杜威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索尔蒂斯认为教学伦理应涉及惩罚与正当程序、学术自由、学生平等、文化多元和教师专业化等多方面。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活动,涉及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四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而道德伦理能够对它们进行相互约束,维护并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伦理观认为教学是促进人不断发展、不断文明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面对教学对象时应尊重生命个体的成长,注重师生交往的共享共生关系,同时尊重并理解学生的自主,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教学伦理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言行要符合规范性,教师不仅应该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还应以身作则,做到教学相长。

2.教学伦理冲突

伦理冲突是指人们因为个人、他人或集体利益,在道德领域的各种伦理规范面前所遇到的难以逾越的矛盾与冲突。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智、意志和三部分组成,因此在现实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伦理冲突时常发生。伦理冲突主要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在面对各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时所产生的困惑与两难抉择,如不同的文化类型的冲突、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整体道德规范的冲突等。教学伦理同样也存在着冲突,主要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导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原本明确单一的教学伦理规范无法有效地规范和指导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冲击已有的教学伦理规范和道德理念,使教师陷入教学伦理冲突的困境,不知该如何抉择。

二、教学伦理冲突的类型

1.教学公平公正冲突

教学公正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的一个重要维度,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基本内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评价,而不从性别、长相、出身、亲疏关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以教师公正无私、善良正直的美好品行影响感化学生,进而培养起学生美好善良的品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教师对成绩差、有缺点的学生不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对教师的尊敬之情,导致他们不信任并且反感班级、学校甚至社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不仅是因为有些教师的伦理道德意识低下,还因为有些教师甚至学校一味追求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而造成教学压力。教学公平公正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2.教学主流与民主冲突

教学伦理要求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为学生营造师生关系平等的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成长。然而,当前教学的主流倾向是教师管理学生,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并没有能够实现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发展的教学民主。随着网络的发达和学生参与网络的热度和广度的提升,使他们自身获得大量的信息,甚至开始自主独立的思考,与当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教学主流形成冲突。

3.教师个人理想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

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拥有着追求自身理想利益的权利和机会,然而,“教书育人”这一重要的职业特征赋予教师崇高的色彩,使教师一直以来不仅要遵守严谨治学、公正平等、关心爱护等职业道德准则,还备受社会思想道德伦理规范的教学伦理约束。当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时,必然会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如有些教师办课后辅导班并鼓动本班同学参加时,侵犯了学生的集体利益,有违公平公正平等教学的教学伦理准则。

4.教师管理与教师自由冲突

教学伦理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约束,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管理。当教学伦理过多地干预教师教学行为时,就容易侵犯到教师教学自主和教师自由权利,就会产生教师管理和教师自由的冲突。如当教师学习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到自身的课堂教学中时,往往要考虑学校甚至社会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当教师过多地受到教学伦理的管理和约束,尤其所遵循的教学伦理并不能够与时俱进时,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就不能发挥出来。

三、教学伦理冲突的原因剖析

1.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道德挑战

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带来了商品经济的极大丰富化,还使人们的社会心理变得浮躁起来。城市化和市场经济使社会上形成了功利主义之风,带来了极大的道德挑战,也给教师教学带来新要求。许多教师忘记了教学本身是为了促进学生自由地健康成长、自主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而让教学功利化,一味地追求应试教育,只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失去教学工作热情。

2.传统文化和多元化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常常使教师站在学生的对立面,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绝对权威的管理和教育,造成教师和学生人格的不平等。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元文化的涌入,教师和学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传统过于看重教师,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观点,与现代多元文化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个性人格为中心的观点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3.教师自我教学伦理意识不足

教师的自我教学伦理意识不强也是造成教师教学伦理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自我认识不足,对待教学伦理道德规范态度不端正,以自身利益出发,唯成绩论学生,忽视学生的学习自由,如不喜欢课堂中提出不同观点进行当面争辩的学生,批评学生的独立看法,用教师的权威束缚学生独立自由的思考和表达。有些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固守陈规,不从实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特征出发,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方式陈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的局限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努力由原来的以应试教育为主,转向素质教育,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学自主和学生的自由充分发展。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确实存在局限性,导致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不能充分遵循教学伦理中教学自主的准则,形成教学伦理困惑和困境。这些局限性首先体现在当前制度缺乏对教师富有成效的培训,培训过多强调理论,缺少具体实践和操作,培训效果不佳;其次表现在教师管理中,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学任务繁重;再次表现在缺乏对教师的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造成教师职业倦怠,限制教师自主发展。

四、中小学教师摆脱教学伦理冲突困境的有效路径

1.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品质培养,形成教师教学伦理

中小学教师陷入教学伦理冲突困境的一部分原因是其缺少教师专业品质的培训和培养,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师教学伦理观。因此学校应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培训,强调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和形式的多样化;还应对教师教学伦理进行发展性培训,强调教师教学伦理意识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明确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构建起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体系,包括知识完善和掌握、内心情感的丰富(如善良正直性格的培养等)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如积极上进、努力奋斗等);同时建立起教师现代教学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在“教”与“学”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2.改革教师管理方式,维护教师专业自主

高效的教师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激发教师的发展潜能,促进教师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精神的全面提高。通过改革现有的过多束缚教师自主发展的管理方式,建立起尊重教师思想的现代管理方式,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一方面给予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不再用量化的分数和指标评判和约束教师,而是充分信任教师,进行民主管理,重视教师的意见,努力维护教师专业自主和个人成长发展;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并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使教师管理充满人文关怀。

3.教师自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生的教育权益

教师应该从自身意识的提高出发,不断加强自我职业道德修养,在学习中完善自己,时刻明确和遵循教学行为伦理准则,尊重和爱护学生,切实维护学生的自由自主。同时教师也应深刻认识教学论理中的矛盾所在,在自由与限制、放纵天性与严格要求的矛盾冲突中担负起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责任,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展示自我。

4.树立崇尚教育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

通过利用和整合传统及现代社会伦理资源,树立起崇尚教育的良好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不仅能够给教师遵循教学论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还能创造出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校及社会重视教育、关爱学生和教师、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使中小学教师跳出教学论理冲突的泥潭,解放自己的伦理道德思想,树立起新的教学伦理观,重视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进步。

教学伦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行教学伦理的研究和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在教学伦理中不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教书育人”的榜样,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在思想道德伦理上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进行教育和规范,使每一个学生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霄霄.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测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刘晓燕.浅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伦理价值[A].湖南省第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文化强国与教育变革分论坛论文集[C].2012.

[3] 张献伟.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的课堂考察[D].开封:河南大学,2013.

[4] 任强.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教育意蕴、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4(1).

[5] 朱智斌,张瑞杰.论我国教师伦理内涵的不合理性[J].当代教师教育,2013(2).

[6] 许岩.语文课堂教学的伦理透视――以青岛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D].青岛:青岛大学,2012.

[7] 唐康明.对网络教学伦理建设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

篇6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大学; 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099-02

学科是个历史概念,它伴随着知识产生和分化而诞生。后来人们用discipline表示学科,其词源来自希腊文的教学用语“didasko”(教)和拉丁文的“(di)disco”。综合国外对discipline的多种注解,其含义一般是指专门的知识领域,与教、学、训练等密切相关,是学术活动的场域。当人们普遍使用“学科”这一概念时,它的学术性本质使它天然地和大学发生越来越多的联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改革的基本发展方向和过程。任何外力推动学科变革的过程,都必须通过其内在的学术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有学者指出,“985工程”建设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学科建设的学术性特征,因而影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创建进程[1]。

一、正确定位学科建设的地位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无一不是一部成功的学科发展史。成功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在学科建设上有着不凡的建树。因而,学科建设是大学首要、长期、基本的战略任务,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学科建设地位的认知上、在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系处理上,“没有一流的学科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已经成为中外大学的共识。但在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实践中,无论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大学自身的作为,都未能妥善处理这样的关系。急功近利、错误认识、落后理念、壁垒森严、利益掣肘等等,这些因素或单一、或共同起作用,使学科建设往往成为认识上的符号和行动上被遗弃的对象。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三个维度上把握学科建设的地位,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之间的关系:

1. 内部整合维度

“所谓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学科建设对高校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的建设、利用,对高校三大职能的发挥,对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活动的展开都起到了统摄和整合作用。所以,高校改革往往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和缘起,兴利除弊,从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制定队伍发展规划计划、确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模式和方向等方面着手,形成科技和服务社会的特色,配置各类资源,从而奠定学校的实力和学术地位、社会地位。一般意义上说,内部整合的结果是,实现高校建设目标,逐步形成高校的学科和办学特色,彰显高校的优势。就学科内部说,学科的发展方向日益明了,在整合内外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充实发展学科内涵,拓展学科外延,优化学科结构,改革完善学科建设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学科建设体系。

2. 外部关联维度

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勾连起学校与国家、政府、社会之间复杂而简单的关系,是大学与社会联系、沟通、服务的桥梁。学科建设除了需要考虑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等内在因素外,还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外部因素。单纯就学科思考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建设制度、措施等,往往会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这也是我国高校学科建设长期无法确定突破进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门户之见、墨守成规,使得高校学科建设裹足不前,划界清晰而不逾矩,制约了学科追求发展前沿,抛弃自我以图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新型交叉学科的生成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简单地从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内在逻辑出发,形而上地理解和把握外部需求,盲目追新求异,试图一举超越学科积淀建设新学科,结果却陷入学科建设低水平重复、低效率恶性循环。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提出的需求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起科技自身的需求所起的作用要大十倍。正确理解、合理把握社会需求,使之转化为学科建设的动力,大学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基础、能力和优势,将社会需求转换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内在需要,通过不懈的建设和努力,使学科研究逐步具备回应社会需求的科学基础、技术储备和转化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社会需求的牵引力有多大,需求的程度多么强烈,但起作用的途径必须经由学科内部的消化、整合,转化为学科建设的任务和发展方向,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客观规律,这是学科的学术性特质决定的,否则,外部牵引不可能直接推动学科建设、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

3. 社会认可维度

大学学科建设及其成效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社会认可度。学科是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直接关联和制约着大学职能的发挥及其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办学特色、办学水平的体现和显示平台。学科建设直接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学科的学术性特征要求高校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迫使机构向学术性、研究性、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特别是在当下,高校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已占高校50%左右,科学研究成果也占了不小比例,与这些的情势相适应,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甚至培养方向都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科学研究作为高深知识的研究和应用,社会服务作为以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以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以先进文化引领文明潮流,都需要高校以自身的成果获得社会的认同。惟有特色明显,实力超群,贡献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学才能在大学竞争中走在前列,才能获得社会认可,政府支持,正应验了一句当前在中国教育界曝光频率最高的口号――“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有位,以特色求支持”。

二、学科建设的特点

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使得学科建设成为高校自诞生以来时时常新的话题。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调整、充实学科专业内涵,拓展学科专业覆盖面(外延),优化学科结构,都是一个永恒的主旋律和首要的建设任务。掌握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

1. 学科建设的连续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外部需求怎样变更,学科建设都应承继学科的原有基础,保持学科发展的连续性,严格恪守自身的传统、优势和发展规律。这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要求。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以其自身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地统合了历史、现在和未来,又不断因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而统筹了内需与外求之间的关系,寻找和确立了自身平衡点,乃至历史继承点、当下建设的着力点、未来发展的关键点,使其自身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时时思谋纵横,处处兼顾内外,事事统摄承弃。不能否认的是,一所大学为了自身承担的使命,采取加强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突破学科建设连续性原则而在短期内实现了某一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但这样的发展并未突破学科建设连续性的规则,只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在其它场所而非本大学。

2. 学科建设的长期性

学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是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学科建设的设计、谋划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依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设计和谋划时,应着眼学科建设紧追潮流和趋势,并留下无限的发展可能和空间。在建设实践中,要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使学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能够促进学科快速、协调、长期发展,尽可能不受外部影响而盲目调整思路和举措。在我国,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竞争意识、特色意识。培育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而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自身的学科建设水平、来源于自身的特色。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并适度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建设要在国际大背景下,作纵向、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摸清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查找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科建设方式(包括管理方式),以支撑学科的长期发展。

3. 学科建设的创新性

学科建设总是处在坚守和继承、发展与扬弃的对立统一之中,也正是这样的矛盾运动推动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坚守是对一种理念不计功利的执着,继承是对原有成就、方式的承接,扬弃是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原有的基础、正确措施和方向,并按照新的需求,在新的阶段的创新发展。大学承担着储存、传递和创造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大学天然地在坚守和继承、发展与扬弃中自我追求、自我奋发、自我完善,力求创新前进。同样,大学自然而然地反对功利,有意无意地与社会即时、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是顺应时代要求,也必将社会需求纳入学科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之中来考虑和实施。正是因为大学的这一坚守、扬弃和创新,才有了大学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上的实效。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是实现大学使命的重要基石,创新性要求学科建设要结合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规范和重组。

三、我国当前加强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1. 树立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

学科建设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能否取得实效,其基础和关键在于学科建设的理念是否先进。与其它社会实践一样,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必将陷入事倍功半的僵局。

学科建设理念体现了“人们对大学学科使命、学科性质、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学科文化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学科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以及内部诸元素之间关系的把握。”大学办学理念的最深层内涵和魂魄是学科建设理念,“学科建设理念,称得上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魂”[3]这样的理念,既反映了对学科建设内部发展逻辑规律的认识,也折射出学科建设与外在需求牵引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人们对大学和学科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就学科建设内部看,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从来都是变动不居的,有坚持、有扬弃、有超越、有创新,墨守成规、自我设限只会忽视学科发展自身的需求,落后于浩浩荡荡的发展潮流;就外部看,社会需求呼唤和前驱牵引是追求学科内涵提升和主动拓展外延的强劲动力,偏安一隅、陶醉自我、固步自封只会在潮流之外兴叹,失去社会支持,从而错过或失去发展的机遇。正是来自内部、外部,拟或内外部相互激荡的作用推动了学科发展,催生了学科分化和整合,进而实现了科技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保持这样的理念,具备这样的视野,扩胸明目,加练内功,扩张领域,学科建设便易于走上正循环。当前,我们首要和基本的任务就是,反思我们的理念和学科建设文化是否存在诸如格局不大、立意不高、重内轻外、重历史轻未来、重继承轻扬弃、重壁垒轻跨界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外,一些学界所谓的大腕(有的是学霸)基于自身(或小团体)利益考虑,每当大学要进行学科调整优化时,总是设置重重障碍,试图阻碍高校学科建设的步伐。这些来自外部的、人为的阻力,最终不但会对学科建设的进程造成致命的损害,无疑还产生了很坏的影响,阻滞了学科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2. 确定适切的学科建设路径

当宏观上解决了建设理念问题,建设目标就会在前进的博弈中逐步明晰,从而推进建设调整优化走上正轨。笔者以为,任何一项改革,既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也有一般的路径可以选择,但从宏观到微观本身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需要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进行一系列的抉择,所以,任何一项具体的改革都要把“结合实际”作为重要原则。这不是套话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和原则,必须坚守的基础和前提。而结合实际的基本而重要的内涵就是路径的选择。

从理念的内涵阐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必须内外兼修、顾及历史、统观方位,这是对学科建设自身内在因素考察的结果。但具体到一个学校的学科优化调整,更重要的是路径和方式的选择,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历史上形成的沉重包袱、习俗形成的惯性、各种纠缠不清的利益博弈,都会对学科优化调整带来非正面影响。同时,学科调整优化的推手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是学术权力推动实施还是行政权力的作为,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调整优化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之所以成效不彰,认可度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改革推手都来自外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科的学术性要求。

事实上,一项改革能否取得成效,除了在宏观上是否符合了一般规律之外,更重要还是要落脚到改革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整合好了内外部需求、选择合适的路径、推手是否来自学科内部。

就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看,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偏门冷门、以做强带动做大,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路径,但毕竟这样的论说太过超脱而显得大而不当。一些成功的经验却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和作用。MIT坚持以工为主,但更强调理科的基础和支持作用,所以要建设与工科匹配的理科,要办出特色,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必要和重要,以便学科结构的平衡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以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立身的牛津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把发展新学科看作伟大大学的使命和任务――“牛津从来不认为发展新的学科可以损及它在人文学方面的传统优势。伟大的大学应该努力争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作新的突破,同时维持人文学科研究的高水平,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4]就两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来看,推动学科建设无疑是重要原因。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是,难道它们在调整改革中就没有疑虑和阵痛?可以断言,疑虑和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它们一定是选择了适切的道路和做法。

3. 切实保障学者在学科建设中的决策权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高校中的两种主要权力。基于高校的学术组织的本质,学术权力理应是高校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权力。然而随着高校日益社会化运作,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的交叉增强。目前,高校行政权力颇有盖过学术权力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上体现为学科建设、管理、组织实施等各方面行政权力超越了学术权力,从而妨碍了学术权力的发挥,伤害了学者的积极性。不可否认,学科建设,需要物质、资源和环境支持,对上、对外,大学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经费奥援,无形中不得不求助于行政手段;对内、对下,大学往往急于看到成绩,拟或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建设中行政权力自觉不自觉地替代了学术权力,行政包办了学术事务。学科建设可以对学科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以使它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种调整和改进需要专业人才对它进行考察、决策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因此,在学科建设中要给予学者学术自由的同时,还要保障学者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主导权和决策权。所以笔者以为,当下对于我们来说,除了理念方面需要反思和正本清源之外,回过头来梳理和反思、研讨学科建设选择的路径和方式之外,统筹好行政和学术权利也很有必要,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介入点来得更为迫切。

注释:

〔1〕〔2〕〔3〕吴越.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基于MIT的个案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0.

〔4〕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

参考文献:

[1] 吴越.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理念-基于MIT的个案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3] 邱均平.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高等教育体制;市场竞争;市场规制;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6-0029-006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动摇了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行政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高等教育系统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新机制逐渐形成。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一方面有意通过市场机制来建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另一方面,大学开始逐步摆脱单纯对政府的资源依赖,积极参与市场资源的竞争。当前,竞争不仅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且成为大学的生存方式和办学价值取向。然而,竞争在带来高等教育办学活力的同时,也常常因竞争无序、失序而导致高等教育市场紊乱,以及大学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市场构建与市场规制之间达致均衡,进而保障高等教育市场有序竞争,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及其属性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本质上,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市场要素不断发育和成熟的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性”作用转向“决定性”作用。当然,在实践中这种“转向”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事实上,长期以来,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一方面是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审批型经济强势存在,另一方面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市场机制仍不健全,同时对市场又缺乏有效监控。市场作用机制的转向,就是要强调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规律,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效调控[1]。就高等教育与市场的关系而言,虽然高等教育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逻辑性,但现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之间具有不可分离的联系。经济发展及其经济体制机制的重大调整,尤其是资源配置方式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对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现有秩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竞争性发展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大学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必然导致大学行为取向的调整。一方面,大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因为社会和市场是大学的“衣食父母”,是办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大学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彰显和锻造大学的实力,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实践中,大学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高等教育市场的发育并逐步成熟,市场是大学参与竞争的“舞台”;二是大学有意愿、有权力参与竞争,成为自主行为主体。前者以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为前提,因为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变革,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都标志着政府不再是大学办学资源的唯一提供者,市场竞争已成为大学筹集办学资源的重要渠道;后者以大学获得办学自为条件,因为办学自本质上就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决策权、自身利益的取舍权,但同时也意味着大学必须承担自身发展优劣、发展快慢的责任;责任和权力的结合,就会激励大学主动转向市场争取自身“利益”。当然,与商业企业之间的“逐利性”竞争与“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不同,高等教育市场大学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办学资源和声誉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零和博弈”、“你输我赢”,高等教育竞争不能漠视和偏离高等教育的公益目标和核心价值,政府必须对竞争失序问题进行规制和疏导,同时大学也必须具有自我纠偏机制。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制度变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导向、维护大学办学主体地位、竞争有序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

从经济学的视角而言,现代“市场”具备两种意义,一个意义是交易的场所,另一意义为交易行为的总称。市场以及交易行为决定生产行为以及资源的流向。就高等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市鲆馕蹲攀谐÷呒被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交换关系。高等教育领域的生产者是作为办学者或举办者的政府、高校和个人,消费者是学生及其家庭、雇主、知识商品和有偿服务的购买者。有市场就有竞争,不仅高等教育生产者之间有竞争,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竞争。高校作为生产者为争取政府经费、社会投入、优秀生源和社会声誉而竞争,学生作为消费者为进入高水平大学和优势专业而竞争;同时,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或取得优势地位,高校就要设法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质量,进而引发一系列连锁竞争。从理论层面而言,高等教育市场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从实践层面而言,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市场。按参与的主体划分,分为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院校市场;按高等教育的职能划分,分为教学市场、科研市场和服务市场;按市场的范围划分,有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按市场化的程度来划分,分为完全市场、准市场和一般市场[2](P11)。从获取资源的角度理解不同市场之间的关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可以提升高校在国内外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院校市场的声誉,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在我国“计划体制”下,政府按计划分配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领域没有市场,当然也不存在竞争。市场配置资源模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竞争规则来配置资源。“一个组织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刺激结构决定的”[3](P92),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着大学不同的办学行为取向,市场配置资源模式旨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高等教育资源流向,从而刺激大学及其基层院系调节自身办学行为与办学结构,以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及其竞争机制的要求。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政府资助份额锐减,以及企业对大量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许多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大学尤其是公立研究型大学日益卷入市场活动,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4]。从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来看,尽管市场的因素在增加,但高等教育并非是完全市场。相对于企业生产而言,“营利”并非大学的根本宗旨和目标,大学的产品――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创新性知识――既非纯粹归个人所有,也非完全公共产品,因此,高等教育市场本质上是一种“准市场”,而不是“完全市场”[2](P12),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也不是“完全竞争”。理论上讲,“完全市场”或“完全竞争”必需以“充分信息”为基本前提,市场交易双方的行为必需建立在完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实际上,大学之间的竞争行为并非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理性认知”,一方面大学很难对大批的学生以及研究成果与社会服务购买者的需求做出完全客观的了解,“因为消费者的愿望是许多个人愿望的混合,要想从中确定哪些人的愿望得到满足,就必须进行判断”[3](P97),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逐利性又往往促使个体的大学组织站在自身的立场做出自利性的选择。同时,学生对入读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并非基于对质量信息的“充分判断”,尤其是在缺乏有效信息披露机制的情况下,学生对要购买的教育或教学服务往往缺乏理性的判断力。英国学者加雷斯・威廉斯反复警醒,不仅要重视市场模式的优点,而且更要防范市场模式所可能引发的忽视基础研究、过渡沉湎于招生竞争、忽视对弱势群体以及教育质量的关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而“改革市场调节规定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学术成就提供特殊补贴”等,有助于免受市场竞争的剥夺和不平等竞争要求的冲击[3](P101),弥补可能的市场失灵。

二、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体制性困境

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无论是置身于高等教育系统之内或之外,总能感受到竞争无处不在,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大学排名、学科评估、“生源大战”、就业竞争、人才引进、竞逐科研项目、募集社会资金、产学研官合作、学位点申报,等等,所有这些竞争交织在一起,彼此强化,促使大学办学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机制。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而言,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是对传统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颠覆或重建,即由政府管控资源转向市场配置资源的体制转变。从本质上来讲,这一转变过程就是政府管控因素不断减少,而市场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当前,这种转变仍然还处于过程之中,不仅原有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被打破,而且新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具体表现为政府放松约束与市场缺乏规制并存。一方面,面对市场的竞争以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大学开始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并逐步建立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另一方面,市场并不总是怀有正当的动机,大学之间的竞争往往不会自动达成预期目标,如果缺乏战略性改革规划和针对性举措,竞争就难以转变为大学改革的持续动力;同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无序竞争以及缺乏规制的竞争,也会削弱高等教育的公共利益。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虽然政府与高校都表现出强烈的拥抱市场的态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愿望,但二者推动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动机各不相同。政府主要关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筹集社会办学资源、激励高校办学主动性、推动管办评分离等宏观层面的改革和发展目标,而高校更多地关注竞争性拨款、开拓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声誉、获得更多的办学自等微观层面的利益与目标。实践中,政府与高校之间在推进市场化的动机和利益取向的差异,以及我国“计划管理”的“惯性”,致使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依然保持大量对高校的审批权和行政控制权,包括招生计划、学位点评审、专业设置等,或通过“项目”、“计划”等方式掌控高校发展的资源,以及通过大量输血进行重点工程建设[5]。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在设法争取市场资源的同时,不得不抽出更多的精力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市场化提供了高校与政府之间利益交换或讨价还价的良机。政府要求高校承担更多的为公众服务的责任,包括维护高等教育公平、推进知识创新、服务社会需求,等等,并通过对办学绩效和办学水平评估来强化和落实这些责任;与此同时,高校则要求政府给予更多的经营自,以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争取更多的自身发展利益。但由于政府在交换关系中处于主导或资源分配者地位,以及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责权关系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往往引发高校之g为争夺政府分配资源的激烈竞争。与此同时,高校为获得短期收益和竞争性资源,逐渐摸索出了规避制度约束的竞争方式,“跑项目”、“跑政府部门”,以及趋之若鹜的“逐利性改革”、“面子工程”,等等,就是这种不规范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竞争逐渐偏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而更多地偏向于对名声的追逐和科研利益的竞争。从应然状态而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要求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多样化,而且要求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以及要求学生掌握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但从实然状态来看,高等教育竞争不是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而是将竞争目标锁定于追求学术声望和争取更多的资源上。无论是大学排名还是学科排名,不少高校的目标都是设法挤进“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或更靠前的排序,其关注的重点在于科研成效、科研规模、论文层次与数量,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水平。虽然科研领域的竞争推动了科技进步与科研水平的跃升,但同时也导致大学与本体目标的日渐偏离;大学对科研名望和学科排名的竞逐,不仅导致大学趋于均质化、综合化,而且导致大学教师竞相追逐研究和学术的“高层次”,而单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则沦为校园里的“二等公民”;教师的薪酬以及奖励体系取决于科研绩效而不是教学水平,“不出版则死亡”的巨大压力压抑了教师从事教学的热情。在这种背景下,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充满对科研绩效的浮躁和狂热,而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以及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遭到漠视;那些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始终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低端,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毋庸讳言,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机制成功运行所要求的积极条件还很不成熟,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呈现诸多无序和混乱状态。北大清华招生的“互掐”行为、“海归”学历和论文造假、学校更名过程中的相互抵牾、高校盲目综合化,等等,这些现象表面是源于高等教育市场的无序竞争,实际上是由于竞争缺乏规制所致。从根本上来说,要使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发挥作用,不仅需要某些制度安排,如市场秩序、信息渠道、行为自律等――这些制度安排有些是大学本身很难充分提供的,而更需要依赖一种法律制度的保障。因为一个完善的竞争秩序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建构,而法律和政策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形成这种秩序框架。目前,无论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建设、信息化建设,还是竞争秩序及其规范化建设,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应对市场需求的行为,政府的制度建构或政策措施甚至还没有把高等教育市场作为一种事实的存在,因此也还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秩序建设的针对性政策性表述。当然,我们强调政府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首先是以维护市场机制、承认和保护大学的自由和权力范围为前提的,政府的作用应该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特别“要主动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中央政府自身的改革行为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只约束高校、约束地方政府而不约束自己”[6]。反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市场化逻辑,一方面高校在市场化的潮流中自我迷失,成为缺乏理性自觉的市场“浮萍”,另一方面政府只是有选择性地按市场机制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对行政手段的迷恋依然根深蒂固。可见,高等教育市场离“规范化秩序”状态还有很大差距,成熟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机制还远没有形成。

三、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规制策略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竞争是以市场发育成熟为前提的,市场是高等教育竞争所必需的制度环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强化市场机制,减少行政手段对大学办学活动的干预,使大学成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主体、竞争主体。当然,培育高等教育市场并不是完全取消政府的管控或干预,相反,为维护市场的有序运行,需要对市场进行“战略性干预”[7](P87-88)。从发展趋势而言,高等教育由管制结构向市场化结构的转变,不仅需要清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更需要强有力的规制框架。高等教育管制的取消,不是不要规则,而是需要适应市场的规则体系;竞争机制的引入,不是不要管理,而是需要管理方式的转变。

第一,需要政府审慎的战略性干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已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规制体系,以确保市场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支持力量,而非潜在的破坏性力量。政府要做的是,一方面是培育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规制机制建设,对市场失灵、竞争失序以及不当竞争进行约束。因为“竞争并不会自动地形成好的大学,除非这些力量强大有力到足以促动改革,同时竞争必须受到应有的引导或限制以防止损害。所有有效运行的市场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规范和引导”[7](P47)。当然,政府的作用并不仅仅是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更为关键的是维护高等教育公共性,维护高等教育核心价值。既不能仅仅因为争夺优秀生源而忽视了弱势群体的入学诉求,也不能仅仅因为追求科研名利而不顾教育的主体性责任。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强调重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推动作用,但高等教育改革也不是杂乱无章、全盘突进、大包大揽,政府的作用在于“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从根本意义来讲,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旨在达成两个目标,即院校目标和公共目标。院校目标与公共目标在理论上是一致的,院校目标应该服从于公共目标,但二者在实践中总是存在矛盾,政府规制的目的就在于使院校之间的竞争纳入服务于公共目标的轨道。那么,政府怎样才能干预院校市场,从而服务于公共目标呢?近年来,无论是在中央政府还是省级政府层面,都建立了政府干预的政策体系,包括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西部倾斜政策、专项支持计划等。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配资源的功能,不仅要取消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同时为保证公共目标的达成,“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使竞争尽可能有效,在竞争不能行之有效的地方发挥补充性的作用。一个有效的竞争制度和其他竞争制度一样,需要一种明智规划的并不断加以调节的法律框架”[8]。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典型的规制措施包括防范欺诈、恪守应有的学术自律、资助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建立基本的质量标准、维护公平竞争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等等。

第二,完善高等教育市场信息机制。信息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只有信息完备、可靠、流动无阻,高校才能在竞争中“知己知彼”,才能做出相对最优的战略决策和具体行动。从政府层面而言,政府有责任提供保证市场竞争参与主体所必需的信息,包括宏观的经济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微观的院校质量信息、办学条件信息以及外在的资源支撑与制约条件信息等。“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显示,每当信息不完全以及市场不健全的时候,‘看不见的手’将无法完全发挥作用”[7](P89),那么,竞争必然是非公平竞争,大量的投机取巧、“歪门邪道”也就不可避免。例如,为确保必要的招生和就业秩序,以及确保公众根据专业信息和职业前景做出理性的专业选择,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高校亟待加强招生和就业资讯体系建设,并在必要时根据相关信息对招生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的行政调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卖方市场”阶段,高校生存危机意识不强,也缺乏相对成熟的营N策略和信息披露制度,导致买方(社会公众和学生)对高校认知模糊,信息不对等。比如,学校开设哪些课程、课程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发展前景、就业状况等方面的信息,都是残缺不全或不系统的,一方面“买方”无法做出比较恰当的市场选择,另一方面高校无从感知来自外界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在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的改革中,政府正在建立信息分类搜集和质量制度,高校也感受到了来自政府以及社会要求披露信息的压力,但在数据以及信息搜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还十分缓慢。究其原因,缺乏及时性的数据库更新机制和信息规制制度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三,遵循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内在道德要求。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的组织,尽管现代大学的职能趋于多元化,但人才培养是大学永恒不变的宗旨。因此,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应该体现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旨的竞争。与经济实体的竞争类比,尽管经济实体之间也存在技术竞争、人才和资源要素竞争,但这些竞争最终目标都是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展开的。可以说,任何组织的竞争都是围绕核心任务为目标的竞争。当前,人们都在谈论大学竞争,但却忘记了为什么竞争,而仅仅将大学视为一项产业或者仅仅作为屈从于经济竞争逻辑的奴仆[9]。实质上,竞争本身无所谓好坏,但竞争的价值导向以及竞争结果确实有好坏之别。与经济实体的竞争相比,大学竞争有更多的内在道德要求。这种要求就是对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尊重,是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大学核心价值的彰显。当然,遵循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道德要求,不仅仅是指大学之间要公平、公正竞争,并以自身的实力和特色赢得对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指大学之间的竞争必须导向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的轨道。毫无疑问,大学应该重视科研市场和服务市场的竞争,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学生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大学应该重视招生和就业市场的竞争,但更应该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善与质量的提升;大学应该重视专业和课程设置改革,但专业和课程设置不是吸引学生的“噱头”,而是基于对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真正关心;大学改革竞争不是为了迎合媒体兴趣而泛泛做出的理想化承诺,而是基于自身实际采取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远举措。

参考文献

[1] 田闻之.让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得益彰[N].北京日报,2014-5-30(13).

[2] 蒋凯.高等教育市场及其形成的基础[J].高等教育研究,2013(3):9-20.

[3]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

[5] 陈先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鲶鱼效应”[N]光明日报,2015-9-1(13).

[6] 张应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16-20.

[7] [美]弗兰克・纽曼,莱拉・科特瑞亚,杰米・斯格瑞.高等教育的未来:浮言、现实与市场风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