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1: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了论文

篇1

论文摘要: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究其原因在于应该重新构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重构的基础是深入理解“工商管理”概念。在此基础上,强调“工商管理专业应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并使其具体化和实用化。”同时强调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观念,是检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的尺度。

几年前,大学本科招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数甚众。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就业市场的需求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模式的分析当然可以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业务培养要求等方面去进行,以形成培养模式的构架,并在内容上突出专业特色。事实上,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观念是市场需求与培养模式构架的结合点,同时也是市场需求与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

篇2

关键词: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发展策略

为了加强与香港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在广东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2013年11月有幸前往香港大学图书馆和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参观学习。对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作简要介绍。

一、香港大学概况

根据现香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冯平山图书馆馆长尹耀全博士的讲解及实地考察,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缩写:HKU,俗称:Hong Kong University),前身是成立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医院。大学于1912年开课,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教学及科研并重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医学、文学、科学、工程、法律、建筑、牙科、经济及工商管理、社会科学及教育10个学院。现有27000名学生,外地学生人数近年显著增加。在2013年世界大学评估排行QS TOP Universities 居26位;英国2013年《泰晤士报》居43位。

1.图书馆简介

香港大学图书馆建于1911年香港大学创立之时。现包括总馆(文史哲、建筑、科技、工管、艺术、社会科学等等)和六个分馆(冯平山图书馆、牙科图书馆、医学图书馆、法律图书馆、教育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及东方语文图书馆),还有位于田湾兴伟中心的密集书库和文献保护与修复中心、位于坚尼地城坚尼中心的技术服务部,面积共约24 124平方米,其中余振强医学图书馆2 639.66平方米、吕志和图书馆1 038.90平方米、牙科图书馆719.94平方米、教育图书馆200平方米、音乐图书馆340平方米。工作人员约有215位,其中有34位专业馆员。

2.图书馆藏书简介

图书馆现有电子图书3 502 923册;纸质图书2 960414册;电子期刊55 484种;现刊8 600种;电子资料库691个;本馆自行研发的资料库29个,另有1个香港大学学术库(机构典藏)HKU Scholars Hub(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现有读者126 489位(含53 749位校友)根据2012年借阅统计数据,共外借800 000册书籍,馆内阅览170 000册。图书馆网页点击量达1.01亿次,电子资料使用6 682 969次。13731人次参加了图书馆培训班,图书馆参考咨询为读者处理了118 911条参考问题。

二、香港科技大学概况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丽霞女士的讲解及实地考察,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时间于1991年10月,有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5个学院、20个学术部门、48个研究中心。538个教员人数,学生12 584人(含8640个本科生、3944个研究生)。曾经连续3年在亚洲顶尖300所大学中排名第一。

1.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馆舍面积12 350平方米,读者座位有3241个(含户外),自修室有62个。现有工作人员93人,其中有25位专业馆员。馆藏书籍710 000册,电子期刊37 600册,缩微资料357 000个、视听资料38 700个,电子书231 000册,电子资料库293个。图书馆在每年考试前几个月都会延长开放时间,实行24小时开放,这在全国内地图书馆中是罕见的。在学生的调查评估中,学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来到图书馆从未如此的兴奋。”

2.图书馆馆员培育

在2012年、2013年二年中,图书馆共培育馆员1467人次,其中,图书馆自办361次,大学主办14次,香港高校图书馆联盟主办80次,非正规培训598次,提升技能92次,参与组织发展及会议322次,平均每位馆员培训了近16次。

三、观感

香港地域有限,寸土寸金,不可能有很宽敞的地皮来建规模宏大的馆舍,因此馆舍紧张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反而更加注重空间共享、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

图书馆数字资源比例大大超过纸质文献,相对应的是十分发达的现代化服务手段,馆内不仅提供充足的、免费使用的电脑,而且有数台彩色打印机通过联机供读者随时使用。这种技术手段的普及为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纸质文献基本不存复本,使得狭小的馆舍可以存储更多更丰富的种类。

图书馆内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知识导航中心(KNC)、研修室提供一站式服务,除提供检索电子资源外,还安装各种软件,如文字处理、图形图像等,读者登记预约后免费使用。由于图书馆有了最先进的一流基础设施,学生可以很容易查阅各种各样的电子资料,方便准备论文和做研究。视频剪辑丁作站更是允许用户进行视频剪辑和唱片创作。图书馆还非常注重读者意见,经常开展对文献资源、服务工作的各种调查;定期举办与时事、热点事件有关的主题展览;大量开设各种内容的读者培训,以及注重特色资源与机构知识库建设,注重国际合作和区域间合作等等,都值得内地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廖剑岚.香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策略及其启示.情报探索,2011(10).

[2]杨瑛.关爱合作创新:香港大学图书馆见闻.新世纪图书馆,2012(04).

[3]林碧霞.规范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图书馆服务:介绍香港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1).

篇3

[关键词]物流;硕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64-02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由于国内物流管理方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硕士研究生,所以本文论述的研究生是指普通硕士研究生。

1 我国物流教育历程

1.1 物流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物流”课程初次引入高校课堂,之后我国不少院校陆续开始设置物流类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物流教学的大学仅有15所。2002年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x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方面的课程。到2008年年底,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所。

1.2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置

目前国内物流类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少数学校也开有物流经济方向。现在的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各个院校通常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色设置物流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开设有物流学院的学校,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结合本校理工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工学学科门类下,授予工学学位;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结合本校财经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授予管理学学位;还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在物流专业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海运、港口的特色,其物流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多门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我国物流专业的背景多种多样,有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工程专业(目前仅54所),也有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高达254所)。

1.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针对教育部规定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具体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培养目标:政治思想上要求硕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规划理论等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习年限: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实行弹性学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3)学位论文工作:大多数高校要求论文选题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培养方式方法: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 问卷调查内容与反馈信息

2009年11月,我们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98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被调查人员涉及研一(28人),研二(34人),研三(36人)。调查的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教材、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在此不予显示,关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将在下文中分别说明。

2.1 关于学生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14%,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占47%,理工类学生占24%,其他专业的学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仅占3%,一般的占40%,不是很了解的占36%,不了解的占21%;③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有前途占57%,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别人的建议占10%,随便选的占13%。

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从对北京某高校的学生的来源分析,本科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同学是从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同时还有少量理工类学生,所以很多同学在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且很多同学选择物流专业也是因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对物流炒得比较热的缘故。

2.2 关于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认为该校毕业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认为一般的占54%,很好的占6%,好的占16%,很差的占24%;②你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表示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满意的占16%,非常满意的占3%;③你觉得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表示一般、需要改进的占58%,不好、应该完全的占18%,很好、不需要改进的占7%,好、可适当改进的占17%;④你是否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没有影响的占20%,非常需要的占17%。

总体来看,学生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满,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问到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时,54%的同学表示一般,24%的同学表示很差。从此结果来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仅有17%的同学认为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可见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占绝大多数。

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结合《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拟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讨论一般院校物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3.1 课程设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种,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各个学校的公共学位课基本相同,为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非学位课里面的必修环节基本类似,是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实践教育等。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理工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管理与政策、交通运输与规划、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等。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但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6%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用处不大或者是完全没有用处,44%的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对于以后从事物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3.2 专业教材

物流管理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两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办物流管理专业后,急需大量的教材,造成教材的出版时间短、任务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难以普遍适用。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内容多相似,引用的参考文献多雷同,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材。目前,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类教材与本科生无明显区别,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所编写的物流类教材很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仅有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很好,表示一般的占49%,表示没用的占30%。说明现阶段的教材质量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 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从而造成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通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师资充足,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供应链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运输与配送、仓储与终端管理、物流分析、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营规划与控制等的使用与开发等需要专业师资担纲的课程教师稀少。问卷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认为不好的占28%,说明现在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结果都不甚满意。

3.4 教学实践

现阶段的物流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国一些院校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一般都是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5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加强,而另有28%的学生表示自己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在问到现阶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能否满足需求时,表示完全不能的学生占37%,另外有27%的学生表示少了点。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以及结合对某校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课题需要解决、研究,但首先需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

重要内容,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学校特色,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严重影响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各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工夫,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学生。

第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水平。物流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水平,特别是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稀少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校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办法来实现。

第四,组织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配备适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同时也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需要增加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教材的编写量,提高物流教育层次性。

第五,注重实践与案例教学。物流是一门新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除了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实践外,还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一些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R&D投入 企业绩效 创业板 实证研究

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研发活动作为创新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才能真正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创业板市场是为了适应创业和创新的需要而设立的新市场,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的是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相较于其他企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R&D活动的频率更高,R&D经费支出的信息披露更完整。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依据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年年度报告中R&D等数据,探讨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

研发活动是创新的重要环节。1992年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公司发展之路》中提出了广义技术创新的积累效应,体现为技术水平的宏观递进及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而狭义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而R&D活动会引起新的“发明”(新的产品、工艺、生产经营和管理方法)。新的“发明”一旦进入某一生产经营过程、体系之中,即会完成狭义的技术创新。任何狭义的技术创新,一旦进入市场,都有可能被其他企业吸纳和模仿,即创新扩散。任何R&D成果,只有通过狭义的技术创新,才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物质的生产力。通过狭义技术创新的扩散,才能提高宏观的技术水平。因此,又可以将“研究开发―狭义技术创新―创新扩散”的全过程称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广义创新的积累效应,体现为技术水平的宏观递进及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R&D投入理论逐步演变为当代西方众多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进步引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侧重研究R&D投入的扩散和R&D投入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其中,1986年罗默(Paul Romer)在《收益增长和长期增长》中,提出了一个与收益递减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他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认为知识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罗默的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的思维方式。如果技术水平的不同是导致各国生活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假定技术知识是一个可以生产出来的要素,那么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就有: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怎样有效地进行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增值等。

国内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刘和东等人通过对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企业R&D投入绩效研究,发现R&D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高度的正相关。于珍等人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争议为研究起点,分析了企业R&D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冒乔玲(2012)等人依据2007-2010年创新型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入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及其态势。研究表明R&D投入与企业的市场成长速度、成长效率正相关,与企业利润成长速度无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于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不尽相同。一般认为,这是因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不同。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组织创新有多种形式,学者们的主流观点是R&D投入是企业绩效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从企业绩效的角度考虑,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通过参考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就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如下假设: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二)样本选取。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或者地方认定的高新技术公司,其R&D活动的意愿较大,相关R&D活动的信息披露也比较完全。本文初选样本为2012年财务数据披露齐全的356家上市公司,为了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按照如下原则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不披露R&D经费支出的公司,再剔除有关财务数据异常的公司;剔除了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上市公司。通过以上筛选,本文最终选取了创业板308家上市公司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国泰安数据库。

(三)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绩效。评价企业绩效的指标很多,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的指标。因为净资产收益率综合性较强、具有代表性,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和股东投入资金的盈利能力,充分体现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可以表示为: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股东权益。

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R&D投入。目前,理论界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衡量企业R&D投入水平:(1)用创新投入来衡量,如R&D经费支出强度;(2)以创新产出来度量,如新产品数量等。由于R&D经费支出强度考虑了各个企业间的个体差异,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所以本文选取R&D经费支出强度作为解释变量衡量企业研发投入,进行实证分析。

另外,上市公司年报中R&D经费支出披露有四种情形:(1)董事会报告中披露;(2)财务报表无形资产、管理费用项目注释中披露;(3)同时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相关注释项目中披露;(4)不披露。本文使用前三种披露情形的R&D支出数据。可以表示为:R&D经费支出强度(RD)=(R&D经费支出/营业收入)×100%。

3.控制变量。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众多实证检验中被采纳。熊彼特在他的两个著名假设中就提到大公司比小公司承担更大比例的创新份额。国外的以往研究也表明,规模经济很可能是导致企业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莫衷一是的重要原因。为了控制公司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选择公司规模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可以表示为:公司规模(SIZE)=ln(总资产)。

(四)模型建立。本文建立模型如下:

ROE=α+βRD+γSIZE+ε

其中,ROE代表企业绩效,RD代表R&D经费支出强度,SIZE代表公司规模,α代表常数项,β代表解释变量对应系数,γ代表控制变量的对应系数,ε代表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通过下页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总计30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最高为30.47%,最低为0.11%,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8.35481%;R&D经费支出强度的平均值为6.55942%;公司规模平均值为20.75233。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本模型中,方差膨胀因子VIF为1.01,结果表明本模型选取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另外的处理。

(三)回归分析。通过STATA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由表3得出α=-0.1002,β=0.0089,γ=0.0088。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各变量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整体拟合水平较高。

R&D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方面,R&D经费支出强度每增加1%,净资产收益率会相应提高0.0089%,即,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此结果与本文的假设正好吻合。但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是特别显著。

公司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公司规模每增加1%,净资产收益率会相应提高0.0088%,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符合规模效应。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1.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此结果与本文的假设吻合。但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是特别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R&D投入在影响企业绩效方面具有滞后性。具体来说,R&D投入的探索性和创造性伴随着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从研究开发到新产品的商业化,创新的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由R&D投入带来的企业绩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存在相应的递延期。

2.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公司规模和R&D投入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创新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这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承担。而且,R&D作为一种风险投资,也只有大公司才能通过向不同的研究项目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创业板上市公司R&D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不是特别显著,因为我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科技型中小公司,公司规模普遍不大,因而R&D投入带来的企业绩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存在相应的递延期。

(二)政策性建议及启示。我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科技型中小公司,其拥有旺盛的发展活力,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R&D投入方面巨大的融资需求,政府应当促进R&D投入的投资制度、完善专利制度、适当引导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更加有效的融资。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有待进一步的深化。首先,由于样本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尽管行业分布广泛,但多为科技型中小公司,研究结论能否适用于其他公司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其次,本文仅仅整理了2012年一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偏少,有可能增加结论的误差。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S

参考文献:

1.冒乔玲,许敏.技术创新驱动公司成长的绩效分析――基于创新型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4):17-23.

2.钟峥,郑欢,李剑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和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181-182.

3.臧维,艾静涛.规模对公司研发投入与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13):98-101.

4.梁莱歆,严绍东.中国上市公司R&D支出及其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7).

5.胡保亮.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公司绩效关系: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96-99.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配置;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15―03

人力资源配置指的是保证人力资源主体供给和市场需要间的平衡,这样可以保证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如果合理进行配置,就会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却相对滞后,这样势必会产生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

一、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发展过程

自建国以来,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市场经济为主时期。每个时期的体制都有和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也暴露出来很多弊端,下面笔者将具体地进行介绍:

1.计划经济时期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经济,这个时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是计划性分配,其特点为:(1)我国政府机关行使着企业的用人权,企业的部门分配、员工任免、员工工资待遇等都受政府机关控制和管理。(2)政府机关计划性地给企业分配人力资源,企业没有权利拒绝接收,而且企业接收员工后就基本定岗,很少有换岗、轮岗和转任情况。(3)人力资源分配模式固定。只要是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员,不论文化程度高低,都会被安排工作,而农村户口的人员进入城市企业工作的机会很少。(4)实施录用终身制原则。劳动人员一经录用,除因重大过失被辞退外,都会终身留在企业工作,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5)企事业单位实行接班政策。子女接替父母继续留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导致一家人都在同一个企业上班,这种裙带关系会非常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可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用人机制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逐一进行介绍:(1)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政府实行的“录用终身制”原则,工作人员没有了工作压力,他们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要不犯重大错误,就不会下岗失业”,这样的工作态度只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2)人力资源地供需不平衡。政府是人力资源的供应者,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源的接收者,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是政府计划性地供应人力资源给企事业单位,而企事业单位是被动地接受人力资源,政府的超额供给造成了企业负担越来越大,过多的劳动力不仅给企业增加了负担,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3)人力资源质量低。自“大锅饭”制度实施以来,工作人员的工资普遍较低。工作能力强和工作能力差的人员的工资不存在明显差别,这样就造成了工作人员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态度不积极,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质量不高,工作人员进修积极性差,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4)工作人员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不对口现象严重。由于工作人员都是统一由政府部门进行计划性分配,工作人员没有自我择业权、企业没有内部调配权,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工作人员出现学不致用的现象,导致人才的极度浪费。例如:脑力工作者从事体力劳动,这简直就是对人才的不重视,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体制又进行了改革,这个时期计划经济占一部分,市场经济占一部分,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时期,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也在其带动下进行了变革,从计划性分配制向市场化聘用制迈进,这是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上的重大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首先是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试行合同聘用制干部,吸收了很多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加入干部队伍。几年后,该制度在全国所有城市相继实行,实现了劳动者只要有能力、有技术就有工作。这种新制度代替了子女接班制,减少了企业内部的裙带关系,新生力量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到了1986年,随着“十三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国家又实行了公务员管理制度,这也让用人制度更加规范化。1987年底,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劳动力流动性变大,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工作的人员可以相互调动,而且选择岗位更加合理,符合了市场化发展的要求。下面,笔者具体介绍一下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在这一时期的变革优势:(1)自实行聘用合同制以来,削弱了企业单位的主体权利,工作人员有了工作岗位的选择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是在合同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一旦一方违约,对方都可进行追责,这样不仅提高了就业的灵活性,也保证了人才的合理流动。(2)农村劳动者可以进城打工或者到企业工作,为农村户口的劳动者解决了就业问题,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避免了农村剩余人力资源的浪费。(3)自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以来,内部员工可以进行换岗,这样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便于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也看出,该时期只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渡时期,其经济体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这样势必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不是最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3.市场经济为主时期

1992年,我国召开了“十四大”会议,重新确立了我国的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主体地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开始向科学化迈进。

自1992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发展性增强,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条例。例如:公务员实行了“考试录用制”,该制度明确规定了招聘公务员的公开招考原则,只有笔试和面试合格后的考生才能被录用,坚决打击一切违规操作行为;事业单位也实施了聘用制,对年底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辞退处理。总之,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加合理,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下面,笔者进行具体介绍:(1)人才流动性更大。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在本单位内进行岗位调动,也可以跨行业、跨区域进行调动,极大地提高了人才的使用效率,保证了人才的合理配置。(2)企业通过采用招聘制来吸收人才,竞争上岗保证了招聘人才的质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3)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各尽其职,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4)实现了员工多劳动多得报酬。如果工作人员做了多余的工作,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5)工作人员可以自主择业,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有关问题

1.市场供应和需求主体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

我国人才的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的权力还十分有限,不能按市场化要求来进行人才供应和接收,这与市场化经济体制相违背。首先,我们看人力资源供应主体,毕业生尽管有双向选择权,但是由于国家重要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很大,造成了这些人才一旦进入国家重点部门,就会参加科研活动等,这些人才的流动性很差,严重影响了市场供应主体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其次,我们再看人力资源需求主体,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个体等是人才需求主体,这些单位每年都需要接收很多应届毕业生和招聘务工人员,但是国企单位尽管有了用人权力,也要接受一定比例的包分配人员,此外企业对工作人员也没有独自辞退的权力,这样极大地束缚了市场需求主体行使权力,造成了人力资源流动性降低。市场供应和需求主体的权力没有发挥出来,就会影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这样就造成了人才的过剩和浪费,降低了人力资源储备。

2.人力资源配置受区域性、行业性限制

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割裂了人才的交流,导致一些地区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而一些地区却人才过剩。例如:大连、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发展很快,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良好,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当地用人单位,而如南宁、青海、宁夏等西部城市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慢,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落后,人才引进出现困难,人力资源配置机制较差,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更加缓慢。另外,同一个省、市、县级区域的人力资源市场对人才信息都有地方保护性,根本不和其他地区进行人才信息交流,这样造成了人才流动性差,尤其是有些城市还提出具有本地户口等条件,更加限制了人才的流动。统计结果表明:繁华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得好,南方地区人力资源市场比大西北地区发展得好,同一个省的市人才资源市场比县人才资源市场发展得好。

3.人力资源供需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而人力资源供需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首先,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一直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大西北地区,更是急需大量的人力资源;其次,专业技术型人才缺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企业单位引进了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但是却缺少懂新技术、新设备的专业人才,这也是当前人力资源供应中的主要问题;最后,人才供需结构存在矛盾。通过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统计,计算机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但是这些专业学生人数的总体比例却很低,而学习会计专业、化工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多,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这种情况说明了人才供需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人才供应不足,出现人才闲置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有效方法

1.让劳动者自己做人力资源供给主体

多年来,政府一直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这样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流动性,阻碍了人力资源供给市场化发展,而让劳动者自己做供给主体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的,让人才自主择业,实现了人才配置的市场化。

2.赋予企事业单位用人自

当前,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重大问题就是受到政府机关的干预,聘用、辞退工作人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样极大地影响了企事业单位自的使用。因此,国家主管部门一定要取消对企业事业单位人才选用进行的干扰,保证企事业单位法人有独自用人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人力资源需求方发挥其主体地位,让人才配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3.让人力资源供需更加平衡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供需产生矛盾,造成了人才的闲置。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一,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针对区域间、地域间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不平衡现象,建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非常重要,实现了各人力资源市场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了人才的充分流动,让整个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教育机构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人才培训,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样才能提高人才的利用率,保证人才配置的合理化。第三,教育机构要有人才供应的前瞻性。人才供应和社会需要脱节是造成人才闲置、浪费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一定要做好调研工作,多和企事业单位沟通合作,了解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进行教育改革和教学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人才供应的合理化,实现人力资源供需间的平衡发展。

4.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减少人力资源的闲置

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随之而来的结构性失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了减少因结构性失业而造成的人力资源闲置浪费,应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和技能开发活动。针对中国目前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与企业部门的合作,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在以个人承担培训费用为主的前提下,加大国家和企业对在职培训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完备的就业培训信息网络,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联络,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来缓解结构性失业造成的人力资源供求矛盾。

四、结语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是保证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从而保证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人力资源过度闲置浪费。

[参考文献]

[1]孙富安.论人力资源均衡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8(04).

[2]侯晓敏.试论人力资源与人力投资[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