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3:2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微企业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微企业论文

篇1

(一)财政资金支持

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辽宁省设立了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不断扩大其规模。2012年,辽宁省本级专项资金从48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各市设立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也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随财力增长适当增加资金额度。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贷款难、担保难成为主要问题。为此,辽宁省市两级都建立了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省本级财政每年安排该专项4000万元。此外,辽宁省还鼓励各市建立创业种子基金,2012年省本级财政安排5000万元,按各市建立的创业种子基金额度10%的比例给予补助。2012年,辽宁省财政安排了1000多万元的中小微型企业“专精特新”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专精特新”项目,省市两级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50%。

(二)税费减免

近几年,国家将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国家提高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辽宁省执行月销售额或营业额2万元的国家规定上限标准,扩大了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此外,辽宁省还将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政策从2012年底延期执行到2015年底。同时,辽宁省认真落实国家对小微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优惠政策。根据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在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按20%的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在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免征印花税。另外,辽宁省还清理涉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自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免征小微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政府采购

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辽宁省在政府采购中给予了小微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优先考虑。针对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中比例不高的问题,辽宁省提高了小微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要求采购预算总额的30%要面向中小微型企业采购,其中不低于60%的比例留给小微型企业。

二、辽宁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尽管辽宁省出台的各项财政政策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且分散

辽宁省虽然不断扩大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规模,但是与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辽宁省各级财政对小微企业

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特别是各市设立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总体规模普遍较小,随财力增长而增加的资金额度各市差距较大,并且随意性较强,难以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另外,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资金进行多头管理,难以将财政性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组合安排、配套使用,导致财政性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的整体效果不明显,很难形成政策合力,削弱了财政性资金对辽宁省小微企业扶持的力度。

(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较小

辽宁省对于小微企业实施的政策关于融资这个问题涉及较少,目前主要是设立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还不能够很好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现行的优惠政策存在严重的单向性,而缺少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性,很少有政策来推动金融机构主动向小微企业提供充分的贷款。虽然辽宁省政府为强化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而专门设立了一些信用担保机构,但是政府对于这些担保机构往往缺乏系统化的长期资金支持,而只是在开始时注入一笔资金。而由于这些机构所扶持的小微企业规模小,贷款额也较小,所以这些机构通过贷款所得的收入相对来说也很少,因而不能维持其自身的生存,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这些机构在扩展担保业务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经营风险,而且这些机构由于没有银行实现风险共担,不能将风险部分的传递出去,因而只能够独自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而且,担保机构自身也存在很多经营问题,如不规范动作。有些担保机构分工不明确,内部管理混乱,政府与企业交混在一起,因而在日常运营中易受到政府行为的干扰,难以实现自主经营,更难以从根源上帮助小微企业实现融资的目标。

(三)财政补贴力度不够,效率不高

辽宁省财政补贴数额不够高,补贴资金不集中,分散在多个部门。由于这些部门不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因而很难达到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因而造成政府虽然有所投资,但资金利用效率仍然偏低的现状。另外,财政部门没能够就补贴资金的利用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有时候资金已经补贴下来,但是相关部门对于这笔资金的利用没有明确的使用途径并进行很好地规划,从而造成资金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对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链条不完善,很容易在监管方面造成漏洞,从而出现部分官员监守自盗,私自挪用公款,导致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的优惠很少。此外,由于政府财政补贴不到位,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对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这使得小微企业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四)政府采购制度不健全

尽管政府采购政策中存在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但是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政府采购进行强制规定,使得政府往往在产品竞标中还是走形式,没能够真正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照顾和公平竞争。此外,由于现行的采购政策对于产品生产商的资质要求偏高,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往往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因此,对小微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也常常因企业自身的规模约束或产品质量约束而在实际操作中变得难于执行。

三、促进辽宁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广东省财政在2003年至2008年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2012年将这一数额提高到2.5亿元。相比之下,辽宁省虽然已将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但是规模还是偏小,无法满足需要。因此,辽宁省应当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直接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对于各市设立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省政府应当对其随财力增长而增加的资金额度或比例做出具体规定。同时,辽宁省级财政还应当进一步增加“专精特新”专项资金的拨款数额,要求各市级财政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对于创业期的小微企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扶小微企业顺利渡过初创期进入成长期。此外,针对辽宁省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存在的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应统筹和整合各项政策资金,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为了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辽宁省应当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拨款力度。除此之外,辽宁省应当建立以市级财政为引导和支撑、省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出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层次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政府要动用各部门力量加快建设小微企业的诚信评级系统,促进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担保机构、银行和企业间顺畅交换和使用。同时,要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予以严格要求,并建立相辅助的法律程序,来监督管理这些专门的担保机构。在此基础上,要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严厉监管担保机构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使这些专门建立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为了解决下属市级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的后续资金问题,省级财政必须建立财政资金的支持和补充机制,来保证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壮大担保机构的实力,增强担保机构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能力。另外,可以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作为中间机构,帮助担保机构与政府进行流畅的信息沟通,并为小微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信用担保协会应当对所有会员单位进行统一管理,评选优质单位进行鼓励,对恶意破坏行业规章的单位进行管制处理,提高行业的信息流通度,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以及相关信贷担保单位的资信档案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省市两级财政还可以通过补贴担保费或贴息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通过私募债券、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区域集优等方式扩大融资。

(三)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强管理

辽宁省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加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将资金进行集中处理,统一发放,保证财政补贴能够做到专款专用,使得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从而做到持久稳定地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要积极有效地发挥财政补贴的引导作用,导向性地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和环保低能,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了推动小微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推进品牌建设,培育出创新能力强,具有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群体,辽宁省财政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专精特新”项目的补贴力度。此外,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展位费和公共组织费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参加各类重点展会,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需要强调的是,在利用财政补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相关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督和考核,否则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而且会打击其他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四)健全政府采购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制度尽管我国在鼓励政府选购小微企业产品上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相对实践来说还是比较笼统,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不够细致。因此,辽宁省应当在《政府采购法》的基础上,健全政府采购相关制度,扩大小微企业产品在政府采购计划中的份额。可以考虑在满足财政部门自身运转和不影响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不低于预算总额20%的比例面向小微企业进行政府采购。对于一些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政府可以在采购评审中适当给予小微企业不超过10%的价格扣除。考虑到小微企业本身实力有限,单独竞标往往成功率不高,政府应当鼓励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竞标。为了保证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可以规定,如果小微企业的协议合同金额占到联合体协议合同总金额的30%以上,可给予联合体5%以内的价格扣除。此外,还可以采用分割招标的方式,对于单个小微企业无法消化的大额订单进行有机分解,使得拆分后的多个订单可以被多个小微企业进行公开竞标,从而使这些小微企业都能获得更多公平的竞争机会。

四、结语

篇2

从实践来看,对银行而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主要存在如下风险:

1.企业主个人的信用道德风险。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往往是家族式的,家族式管理在实践中往往又演变成家长式管理,这一点在小微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对小微企业而言,其经营管理、发展沉浮往往决定于某一位企业主的能力和好恶。对企业而言,这位企业主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宰,就是“一言堂”,他的副手们可能只是言听计从、看他脸色拿薪水的打工者。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只能由企业主个人喜好而定。那么,在小微企业,其领导者个人的一切便可以代表企业的一切,企业主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主导企业的素质和行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决定于企业主的个人信用道德。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好,则企业信用就好;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差,则企业信用差。从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发展初期有着强烈的扩张冲动和逐利本性,小微企业尤其如此。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成熟,失信行为不易被曝光,不能对失信者构成威胁,企业失信成本低,因此这种扩张冲动和逐利本性往往会直接“腐蚀”企业主个人的信用道德。这对银行来说便是小微企业客户最直接和最大的风险。为什么各地频频出现老板跑路现象?为什么有的小微企业对银行、对他的客户采取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策略?这就是其企业主个人及其企业的信用策略。从近几年银行在小微企业遭受的资产损失来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有关企业主个人的信用道德原因是要排前列的。而与此相比,国有大中企业的信用状况便要好得多了。

2.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承接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风险。对企业主个人而言,企业是我的,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我家的财务管理,随我怎么管都行,遵循国家的、社会的企业财务管理规定有时只是迫不得已。所以,不少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日常财务管理缺乏连续性。今天账上有几百万资金,明天就可能蒸发得无影无踪。出于种种考虑,不少小微企业日常结算都通过企业主或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进行。财务不实,报表失真,甚至不少企业根据不同需要同时做着几套账,来什么人上什么菜,争取“皆大欢喜”。社会层面的监督又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对银行而言,这些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就是不可控的,或无能为力去控的,从而形成防不胜防的风险,甚至是陷阱。另外,在社会资金面紧、银行融资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少小微企业往往会通过民间高息借贷进行融资,极易引发企业资金链断裂,产生真正的财务风险。如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因民间高息融资致使资金链断裂,导致了小微企业甚至大中型企业的倒闭潮、老板跑路潮。

3.政策性风险。从企业发展状况看,不少小微企业往往是对热门行业“一哄而上”,或在国有企业周围“查漏补缺”,是核心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一个环节,其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而其抗风险能力相比国有企业要弱得多。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实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钢铁、水泥、煤炭、汽车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被严格限制。国家调控这些行业,不是不让这些行业发展,而是控制盲目发展。而这些行业往往又是老牌国有企业已成为骨干的行业,国有企业因为“树大根深”,在调控中还需其发挥骨干作用,而“一哄而上”或“查漏补缺”发展起来的小微企业便很难不成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船小反而不好掉头。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严厉整治,不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或以高耗能为主发展的小微企业将随时面临环保政策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小微企业面临的政策性风险相比国有企业要大得多。

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

相比国有企业,小微企业的风险虽然要大,但只要我们认识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其风险还是可防可控的。

1.重点考察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状况。由于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与小微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银行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但又不能被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所局限,更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考察企业主个人素质和信用状况,通过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现状,特别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征信系统、与其发生业务关系的银行、工商税务部门、其上下游客户等去侧面了解和印证该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了解和印证企业主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法院公告系统、社会交往、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了解企业主个人道德状况,只有在较好地把握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的基础上,才能决定与其是否开展业务关系。对那些经营状况虽然很好,但企业主个人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决不能被其一时繁荣所迷惑。

2.以实地调查应对财务风险。鉴于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随意性和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的特点,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要以非财务分析为主,以财务分析为辅,基本的策略就是以实地调查弥补财务分析的不足。客户经理要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企业,获取第一手材料,提高评估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通过实地调查核对企业的纳税凭证,查看交易合同或走访交易对手,确认企业销售发展情况。通过查看水费、电费单据等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通过查看银行账户流水,确认企业现金流是否正常。通过查看生产设备、存货确认企业是否有正常的生产能力。通过走访工商、税务或交易对手,查看企业资信情况等等。这样,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结合企业财务报表,去伪存真,取得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从而对企业准入与否做出正确判断。切不可单纯依靠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简单分析判断,甚至为了营销贷款人为隐藏或粉饰企业的某些缺陷,影响后台决策。同时,对小微企业的贷后管理,财务报表要收集,但更重要的还是以现场监控为主,按时对上述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多角度实地取证,逐期比对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置。

3.严格落实风险缓释措施。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其保证条件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要优先考虑采取抵押、质押的方式,争取把贷款的安全性依附在有形的实物基础上,并保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手续齐全性。若采取担保方式,优先选择有担保代偿实力的担保公司担保,对担保人的选择也要严格要求,也应像对借款人一样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在信贷审批程序中,对借款人、担保人都应进行同样严格考察和审查,不可重借款人,轻担保人。

篇3

1.1威客模式理论基础

威客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需求,并根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设定相应报酬,具有满足条件的人通过平台的信息渠道向者联系,确定与企业经营者协定服务内容方式。威客模式的提出与发展是基于三个基本原理,一是BBS(电子公告牌)的组成与功能的离散;二是互联网、新媒体、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发展催化知识产业化、价值链化,使分散的知识个体通过新型互联网技术等整合起来,并赋予相应的使用价值,形成社会人参与网络智慧互动问答的动因;三是互联网已经由先前的“技术联网”发展为“智慧联网”,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凸显人类大脑的互联,将人类大脑智慧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的联网时代。威客模式中网络平台效应比较突出,威客模式的具体工作方式是基于“威客平台”的基础上完成的,如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威客平台有猪八戒、淘智、任务中国等,小微企业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相应的“威客平台”上发表自身所需要的需求,在平台上的众多威客则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参与解答相关需求,这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智力互动的“点对多”模式。

1.2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中的应用机制

由于在小微企业管理中应用威客模式需要在小微企业主和联网威客之间进行智力互动,双方的交流需要建立在有效交流之上,即小微企业主能够将自己企业经营中的问题或者需求“转换”成联网威客能够理解的内容,另外对于威客平台方面,由于小微企业主在平台上相关于企业经营的智慧资讯信息,可能涉及企业自身经营相关的机密性内容,需要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如可以设计相应的“专属通道”,“小微企业咨询区”,让相关联网威客在咨询前签订“保密协议”,力求在知识共享互动的同时能够保障信息安全,不至于对小微企业的经营产生负效应。对于联网威客而言,需要具备相应的小微企业管理咨询经验,最好是由富有公益心的,热心于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人士构成。在网络咨询互动智力分享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对每次咨询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给予“好评”、“中评”、“差评”的双向评价权利,有效促进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保障小微企业主、威客平台、联网威客三方之间的权益。

2、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发展机制中具体应用

2.1小微企业产品研发威客机制

小微企业往往在产品的研发中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士和智力支持,且由于自身在资金、资源和管理方面处于有限劣势,难以拓展产品开发的空间。将小微企业的产品开发通过威客平台“牵线搭桥”,对应联系相关的专业开发团队,享受低成本、高质量的,且符合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的优质开发服务,借助“产品开发虚拟企业模式”,整合产品开发威客团队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赋予不同工作功能的威客,协同开发小微企业新产品。

2.2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威客机制

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小微企业管理中的弱项和掣肘,小微企业通过威客平台可以寻找到更好的适应自身发展的团队,有助于小微企业打破传统的“地域化”经营思想,将企业的运营互联网化,推动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在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压缩由于办公方面产生的运营成本。在威客模式的高度智力互动共享的基础下,可以优化小微企业的人员配置,建立良好的人才梯次,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威客平台聘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对自身企业人才团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情景测试、胜任能力测试等素质测评,发挥威客模式的“海量人才”作用,高度灵活地对企业人才进行管理。通过威客平台制定长期培训计划,建立学习型组织,促使企业内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培训的积极性,通过联网威客的引入,营造良性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促进员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和树立标杆,建立模范,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期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2.3小微企业营销推广威客机制

小微企业在营销推广需要相应的营销团队进行,威客模式则为小微企业的营销推广提供广泛的支持,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威客平台“悬赏”相应符合自身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推广方案,由相关的威客团队予以完成,可以招募威客营销团队,完成企业自身推广。威客团队可以根据互联网新媒体,在互动平台中,如微博上进行相应的企业推广业务,使用“便签纸”进行宣传,指充分利用日常办公的便签纸背面进行广告印刷的一种新型平面广告宣传方式。通过威客营销推广团队对企业市场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确定客户群体,发掘隐形、潜在的客户信息,有针对的进行推广宣传,摆脱以往的“海量”和“病毒营销”的思维模式。通过招募不同地区的威客团队,开拓本地区域外的市场,打破地域局限性,将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优势有效、高质量地传递给客户,形成基本的客户群体,并通过威客平台,发掘可能成为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客户咨询团队,在客户中再发掘“客户威客”,通过和“客户威客”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优化企业发展的策略。

2.4小微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威客机制

企业视觉识别VI(VisualIdentity),是企业的静态化的视觉传达,是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标志、企业名称、企业商标、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形等。而传统的小微企业的VI没有经过专业化设计,在企业品牌的树立与推广中形成短板,制约了小微企业品牌的提升,在传统的企业VI设计中,需要。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威客平台,搜寻相关能够满足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威客团队,以低成本、高质量设计企业VI。通过引入威客团队,改进企业内部文化,促进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品牌。

3、威客模式在小微企业发展运用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3.1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对威客模式运用的影响

小微企业运用威客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随时关注市场价格、需求、供给的变化,结合市场上顾客需求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威客团队。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充分认识市场情况,深思熟虑,不轻易、草率确定战略和选择战术。

3.2与威客团队充分沟通

与威客团队充分沟通小微企业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充分利用威客团队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与威客团队的沟通中,需要注意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有针对性,能够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情况。最好能够将小微企业的自身状况,用问题树、鱼骨图、关键路径法、价值树法和多因素评分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4、结语

篇4

由于VC/PE发债门槛高、募集有限,因此,VC/PE发债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其难以成为主流募资模式。相反,激活民间资本,可以助推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闲置资金高达10万多亿元,更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而中小微企业、工商个体等却融资困难。反差强烈的供求矛盾,以及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系列政策推动,湖南省“中亿佰联”应势而生,为民间投融资双方架起了一座“金”桥。该种模式具有安全可靠、灵活高效、互利共赢三大特点。确保以借贷双方合法、有效的抵押程序来规范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创立了一套严密的法人客户信用调查体系,帮助民间富余资本安全、合理地流入市场;采取十分灵活高效的方式,一般三日内为“借贷”双方办理好一切相关手续,以解决个体户贷款难之又难的问题;以坚持“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的合法利率”之原则,长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财产抵押和信誉管理。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担保机构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担保机构,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情况下,需要由国家出资。政策性担保机构可以为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以增强其融资能力,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同时,也可以建立由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财政担保具有资金来源稳定、依托政府信用等较多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财政担保可以剔除传统行政管理对资金供需双方的不当干预,并将财政直接投入转变为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此外,地方政府也可以成立独立核算或成立依托政府某一部门的农业担保机构,或者由政府提供农业担保资金成立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委托其进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和开展小微企业担保业务。

3.搭建信息平台与融资平台以在银行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

各地政府在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与服务企业发展同时,努力构建适合企业投资和发展的环境,重视向大企业提供服务和引导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联合发展,提高融资能力和资信水平。政府还要通过搭建信息平台,一方面将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提供给银行,另一方面将银行的金融产品推介给企业,让银行和企业双赢,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搭建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融资平台,可以尝试建立以财政资金主导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加快区域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建设。

篇5

江苏省创业基地开展的信息服务项目中,入驻企业对政府政策信息的需求量最大;在资金服务中,投资融资和贷款担保的需求量最大,反应了小微企业创业投融资困难以及贷款难的问题;技术提升服务方面,创业基地已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和人才引进服务并且入驻企业对技术方面的服务需求都很高,说明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性。据调查,免费比率高于50%的服务占大多数,“高于成本收费”的比例相当小,可以看出服务基地的非赢利性质。创业基地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的,政府为其带来了资金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基地迅速达到很大的规模,满足更多创业者进行创业的需求。但长远来看,政府的过多干预使使创业基地存在许多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进出机制

一方面,各级政府往往要求创业基地优先接纳本地企业,创业基地无法对其进行筛选评价。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自身的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和就业的稳定增长,政府会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让本该毕业的成熟企业继续留在创业基地内,创业基地也无法对其办理毕业手续。另外创业基地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很可能成为部分官员展示政绩的工具,为搞“形象工程”一味扩大基地规模,不注重入驻企业的筛选和毕业制度的建立,导致基地“超载”。

(二)融资服务功能不到位

创业基地投资渠道单一,具有较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但是政府的财政能力的限制,另外创业基地内的小微企业创业初期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样政府扶持资金分摊到每个企业就显得较少。同时创业基地的担保体制的不完善,加上风险投资机制的缺失,导致小微企业既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也无法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

(三)非赢利的组织性质

在基地创建初期,获得了政府的大量支持,不盈利不会影响基地的运营,随着基地的发展,不赢利无法吸引人才,无法激励内部员工,导致服务得不到改善;不赢利导致基地无法自我“供血”,难以实现“自收自支”的良好循环。

(四)服务积极性不足

创业基地的运营绩效与员工的利益无关,即使创业基地的运营效果很好,在经济上也不能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编制和薪酬的限制也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不愿意主动站在入驻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业基地的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员工的收入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二、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的构建

分析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运营机制,首先要对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培育机制即培育流程进行设计。创业基地建成之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创业基地,创业基地通过审查批准之后与小微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培育便开始了。接着入驻企业在基地的各项服务支持下进行孵化,此时需要分析创业基地的融资机制、收益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小微企业在基地内培育一定年限之后,创业基地根据毕业标准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达到要求的小微企业即可毕业。从小微企业申请入驻到入驻创业基地到毕业需要一整套的跟踪筛选机制。

(一)跟踪筛选机制

由于新创企业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创业基地的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筛选出具有前景的企业,需要对小微企业的整个孵化过程进行筛选。分别在企业申请入驻、企业成长、企业成熟这三个阶段对小微企业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即可继续孵化或毕业,不合格的将被列入“留下察看”,若继续观察仍不合格,企业将会被淘汰。设计筛选机制需要制定筛选标准,随着企业发展,其各个阶段的筛选标准会存在差异,不能完全按照初期筛选的标准。创业基地在选择入驻企业时,需要从政府的硬性规定、基地实力、该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内在的综合素质这三个方面考虑筛选标准。入驻企业的综合能力指标包括企业是否能够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财务能力。在企业的成长期,创业基地需要衡量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商业计划书的偏离程度,评估企业产品与现阶段市场的匹配程度,预估企业的发展态势并重新进行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经过三到五年的培育,企业到达成熟阶段,此阶段的筛选机制就是毕业机制。创业基地需要对企业进行最后的考核,具有稳定的市场、完善的管理、充足的资金以及广阔前景的企业将是孵化成功得以毕业的企业。例如,经过有效的筛选以及培育,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现有27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3家国家重点动漫企业,3款动漫产品为国家重点动漫产品,9家企业和6个项目荣膺2009~2010年度、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述指标均列江苏各大基地之首。

(二)融资机制

创业基地的初创时期,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专项资金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随着创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基地积累了一定资金之后对基地内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另外,小微企业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和吸引风险投资的方式进行融资。在小微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而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因此,创业基地通过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机制,对技术市场较好的企业提供担保,可以帮助初创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对于暂时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创业基地对其进行诊断和建议,直至其符合条件再进行推荐。加强与风险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发展前景较好的小微企业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的合作模式有:一是外部合作模式。两者在组织上保持独立,只是在业务上发生联系。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定期组织“投融资洽谈会”,帮助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直接对接;二是内部合作模式。创业基地与风险机构合资建立创业基地或者在创业基地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机构。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引进中华软件服务投资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形成了35亿元规模的园区投资基金,通过发挥常州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常州文化科技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两大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功能,为基地企业打通融资渠道。

(三)收益机制

创业基地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保证自身良好的运营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基地的收入来源有:政府专项资金;政府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收入;投资收入。创业基地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进行投资,随着企业的成长,创业基地可以获得企业分红或者通过出让股份来获得资本收益。投资收入是创业基地的长期收入来源。例如,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通过自身的良好运营,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持续攀升。2009~2011年,基地创意产业实现营收分别为63.5亿元、109亿元、151亿元,年平均增长为55%;2011年贡献税收7.7亿元;2012年,实现营收突破180亿元,贡献税收9.21亿元。

(四)激励机制

完善创业基地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地内工作人员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服务热情,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小微企业的成长。首先对基地内的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淘汰不胜任现在工作的员工,二是对通过考核的员工进行精神奖励(晋升、培训、嘉奖等)或者物质奖励(加薪、股权等),加强对其的激励措施。同时,对员工的考核将更加注重来自小微企业的意见,创业基地的建立目的是培育小微企业,基地内的工作都应该是围绕扶持小微企业展开的,所以小微企业的意见对员工考核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中,不同的员工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个人需求很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员工要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除了一般的升职、加薪、嘉奖的激励外,还需要给予一定的股权收益作为激励,这个股权既包括创业基地的股权也包括基地内企业的股权。例如,常州市颁布的《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规定“对高新技术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可根据其实际贡献,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所占股权比例不受限制”。

三、结论

篇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financing problem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This article analyses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by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and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better use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o address th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which is of guidance on the futur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关键词: 产业集群理论;小微企业;产业链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industrial chai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162-02

————————————

作者简介:张淑艳(1986-),女,吉林四平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

产业集群理论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理论,但最终确立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是由当时美国的一名哈佛商学院专门研究国际竞争战略的著名教授波特创立,当时的产业集群理论的具体含义是指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聚集着众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供应商、企业、关联产业或者一些专门化的协会组织,能通过这样的特定区域聚集产生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进而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使企业通过这个集聚地发挥其最大的能力[1]。

从产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其实就是产业的优化升级,因为它可以看成是一种产品的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加工深度的延伸;从产业组织上分析,产业集群又可以看成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某个大企业、大公司为核心的集团纵向一体化的延伸。通俗上讲,产业集群就是指把大批的企业放在一个地方发展,在这个地方形成产业链,有利于降低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2]。

国外产业集群成功的典型例子举不胜举,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的硅谷地区,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地区,还有就是印度计算机软件园区班加罗尔产业集群区,英国的剑桥高校区,还有就是我国的台湾地区的新竹科技园区也是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3],我国大陆地区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很多有名的产业集群区,比如1996年广东省江门市的摩托车产业集群区,2002年以电动车产业起步的山东省沂南县形成的轻工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区,山西省的煤炭产业集群区,还有2008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开始在新疆重点发展煤炭、电力、煤制天然气及其相关上下游等四大产业,逐步在新疆形成了以“中电投”为核心的全力打造电力、煤化工的产业集群区。

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这是因为首先产业集群能提高银行的收益,众多的小微企业可以联合起来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向银行贷款,这样贷款数目就会比较大,银行也愿意向这样的企业集团贷款[4];其

次,产业集群也会降低银行的信贷业务成本,当企业是单个的企业时,银行无法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一旦形成企业集团,集团的影响力就会加大,银行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促使银行必然把目光投在有潜力的小微企业,而且银行对这些小微企业都相对熟悉了,双方的信息相对透明化,省去了银行的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从而不仅减少了银行信贷业务的交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程度;最后,产业集群也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这是因为众多的相关联的小微企业聚在一起,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很多是同学、朋友或是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彼此之间可以救急或是业主之间赊账、延缓支付等等,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方式,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5]。

尽管发展产业集群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有很多的好处,但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目前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观念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不太和谐、中介服务组织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企业之间所形成的产业链关联不够紧密等等[6],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来改进:

第一,必须加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中介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着企业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的现象,不但缺乏分工反而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全部生产相似或相同的产品,彼此之间只知道竞争产品价格或生产成本而没有达到产业集群中理论中所要求的合作,这样的企业生产效率无法达到真正的提高,不能建立起产业集群所要求的空间网络,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因此,现在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一定要摒弃以前的不良竞争,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同时,应该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优化产品的升级[7]。

第二,整合产业链,我国现在的产业集群内产品结构单一,整体产业的关联度不高,无法形成在集群内以某种产品为核心的上中下游企业的产业链,因而很难达到范围经济,这样的产业集群也无法达到长久的发展。

第三,完善商业银行等大型的金融服务机构以满足集群内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在这里,政府就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首先得政府出面建立各种盈利的或是非盈利性的组织,这些组织就要对小微企业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或是信用状况来进行一个信用评级,以方便银行通过中介组织对企业的评级来对企业进行投资贷款等;其次还需要政府在地方、乡镇等设立一些小的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乡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并对这些机构实行一些补贴,鼓励其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来进行贷款,从而满足一些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四,需要地方政府对集群内的一些企业进行金融支持,为了地方性企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该对集群内的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进行金融支持,比如说可以用地方的财政资金作为企业的创新基金来鼓励企业的创新,政府不可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发展基金等等来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2]陈万铭.转轨时期信贷风险的新特征及其防范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4(2).

[3]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汤继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研究——基于政府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5]茅铭晨.政府管制理论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7(02).

篇7

关键词 小微 企业融资 存在问题 对策

一、前言

所谓的小微型企业,是指那些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企业,其产品种类不足以及服务的种类单一的企业。小微型企业的规模不大,产值较小,企业内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根据相关统计,我国的已经有超过三千万家小微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与产值,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各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小微型企业成为我国新一代企业家出现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扩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会受到企业量的影响,投资少,资金的使用周期短会使小微企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笔者选择小微企业问题及其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二、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的质量对于企业资金链的建立与安全以及企业的正常生产与经营活动具有直接影响。正视小微企业融资中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来对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融资工作中抵押与担保困难

小微企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商业银行,这就使得抵押贷款与担保贷款是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方法。但是,在进行抵押贷款时,受到自身发展实力的影响,小微企业一般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用来抵押,用来抵押的物品的折扣率较高。另外,负责进行小微企业抵押资产评估证明的部门较为分散,手续程序较为复杂,收费率高,为小微企业的抵押贷款行为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资产评估中还存在中介服务不足与随意性较大的问题,造成小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另外,从小微企业的担保贷款来看,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不需要进行担保贷款,出现自我保护考虑,也不愿意成为其它企业的担保方。这样的抵押贷款与担保贷款流程不顺利。

(二)银行放贷困难度较高

近些年来,我国的许多银行出现了放贷难的问题。许多地方基层性银行的贷款占存款的比例出现明显下降的问题,一些资金放在银行中贷不出去。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许多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而加强了金融风险的防范意义。国家也利用一些经济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进行政策性的引导,使许多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利受到限制。银行放贷的程序较多且复杂,而小微企业贷款的对象大多为地方性商业银行,这就使得小微企业问题得不到解决。

(三)直接融资工作难度较高

直接融资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一些资金上的问题,比如说发行债券、民间借贷、企业内部依次以及引用外商资金等方法都是直接融资的有效方式。但是,小微企业本身的实力较为薄弱,其自身具有的资金数量较少,民间融资的方法不多,思路较窄。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到正规的资本市场中。而小微企业要想进行外商资金的引用,需要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流与沟通。大部分财政性资金都投入到了国有企业或者规模较大企业中,小微企业在直接融资中也是困难重重。

(四)信用控制的难度较高

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昌。信用风险的控制是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中的最大的难点。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足,在信息披露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无法对小微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信用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无法做出科学的信贷决策。这就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起一个安全有效的资金链。资金链的建立,需要小微企业良好融资工作作为重要保障。面对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小微企业融资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下面,笔者就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小微企业要想解决现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利有多种融资方式,为自己企业未来的平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小微企业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自我积累制度。没有有效的自我积累,企业不可能具有生产与运营的酱。自我积累的制度需要以有效的资产制度作为基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信用。只有在这样的管理基础上,小微企业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资金筹集能力的企业。要解决企业融资中的问题,小微企业要对自己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小微企业要具有发展的信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尽力加强自主品牌的创造,进行产品结构的优化。小微企业要建立起整体性较高、真实性较强的财务报表,加强企业信用原则的落实。只有这样,小微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扩宽融资的渠道,加强应用资金风险的能力。

(二)加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国有的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会是小微企业进行融资的主要渠道。因此,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中的问题,商业银行要建立起科学的贷款观念,加强银行信贷管理机制的改善,加强对小微企业问题的重视。商业银行要科学进行小微企业信贷机构的建立,加大授权性。小微企业的贷款工作,需要以信用等级的评价为基础。银行在进行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之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小微企业的效益与未来的发展性,而不要过度强调企业的规模。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消除对于小微企业的信用歧视。另外,商业银行要对小微企业所处的地区以及其发展的环节进行分析,对贷款的抵押率进行有效的调整。商业银行要不断进行金融产品的出新,使小微企业在融资时具有更多的选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要加强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对贷款业务进行更新,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完善信贷人员的考核制度,提高信贷人员的服务积极性。

(三)加强保险与信用担保的结合

银行在针对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时格外谨慎,主要是考虑到自身的贷款风险。将保险机制引入到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工作中来,提高银行的贷款偿付能力,减少银行的信贷风险。保险行业的社会保险管理功能的发挥,可以在小微企业贷款工作中得到发挥。首先,要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利用科学的风险管理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融入,提高小微企业的综合水平以及信用水准。共次,要对保险产品与服务进行创新。利用保险产品的创新与服务,小微企业要加强服务层次,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另外,要加强保险与相关方面的合作。保险机构与信贷机构的结合,可以使小微企业从中受益。加强三者的有效合作,可以实现协调发展,促进市场信息的共享以及市场风险的减少。只有这样,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小结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融资

1.做好微小企业融资对我国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影响有着独特作用

“微小企业”区别于中小企业,按照银监会的关注,中国的小企业一般是指营业额在3000万元以下、人数100人以下的企业。全国共计6000万左右的微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 以上,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机会,并且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微小企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经济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力量,对我国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影响有着独特作用,是推动我国微观经济全面复苏和宏观经济进一步趋好的基础力量。

微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产业结构实现升级的基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表现的更加突出,而微小企业往往是结构调整的先导。这主要得益于它的突出优势,一是由于微小企业面临交易规模小、次数多,交易成本大等易受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风险,激励它们有较大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动力。同时,它们创新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二是微小企业的通过强化市场的竞争程度而不断提高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三是微小企业的大量发展强化了社会收入的均等化趋势,促进了社会分配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四是微小企业的大量发展弥补了大中型企业产品种类单调的缺陷,使商品种类和特色更加丰富,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促进了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同时,也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同时,微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发展和稳定宏观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基本力量。我国要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离不开微小企业的发展。其次,微小企业通过分散整个社会总资本而促进经济增长。再次,微小企业的发展,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恢复我国出口增长的基本力量。最后微小企业是稳定物价水平,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的重要力量。

微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融资难。我国要很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高速健康的经济增长,需要微小企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解决微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对微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和独特优势的认识,强化政府责任,改善微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商业可持续原则,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突破技术瓶颈,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银企双赢,促进经济发展。

2.银行信贷是解决微小企业融资的基本途径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指出,目前众多的融资工具之中,最重要的仍然是银行贷款。这一判断,既基于微小企业的基本特点,又立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也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富有效率的选择,为现有环境下解决微小企业融资指明了方向。分析如下:

微小企业规模小,机构简单,经营灵活,且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资金需求方面看,微小企业往往需求的不是长期资金,而是流动资金。在资本市场融资流动资金,成本大,收益小,是银行贷款成为一个低成本的理性选择。由于微小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往往需要的是一种可靠的,大量的,持续的资金供给,这种特点的金融产品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才能获得,而民间融资的不可靠性,地下活动偏好性,资金来源有限性,远远满足不了微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微小企业的信息特点看,微小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不具有“公开性”,与要求公开信息的债权股票融资相比,银行的私募性质正好满足了微小企业对自身信息的保密性要求。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微小企业而言,银行信贷是其主流选择。

从长期发展角度看,微小企业贷款和其他贷款一样属于商业银行的常规产品。它既非慈善事业,也不是一种短期财务援助,它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盈利资产。就银行而言,在对微小企业贷款中,有获得成长的巨大空间。面对国内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双重竞争压力,商业银行必须创新商业生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关注微小企业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微小企业信贷业务创新,优化贷款结构,在避免贷款过于向大客户集中的风险的同时,又能使银行的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增加银行的收益。同时微小企业信贷是迄今为止大多数银行尚未开展的金融服务,充分开发微小企业信贷市场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可有效扩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并通过交叉销售,在吸纳存款上争取更多微小企业的支持,以此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

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微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出台了许多对微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和引导政策,但今年一季度的信贷流向明显表明银行在实际信贷过程中的不同选择由此,认真分析银行微小企业信贷的商业收益便显得尤为重要。国际上从事微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践表明,微小企业银行贷款的偿付率超过了98%,在部分转型国家更是高达99.8%,贷款逾期率为1%-3%,贷款核销率小于0.3%。孟加拉乡村银行为成千上万的穷人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在贷款不需要担保的情况下,保持99%的还款率,始终盈利,其总裁尤努斯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些充分说明了微小企业贷款的优良性,银行信贷不同选择主要是存在着技术瓶颈和其他体制机制问题。

3.微小企业信贷的技术瓶颈是信息不对称

在微小企业信贷中,信息不对称是其主要问题。与银行相比,微小企业占有信息优势,掌握着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而银行了解微小企业信息渠道有限,处于弱势,集中表现在对包括微小企业经营能力和企业本身信息的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银行,为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只能根据所掌握的中小企业总体的平均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而不是根据个体的风险程度来确定,由此“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同时存在。

篇9

1.构建合理的三维动画课程体系

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课程设计得更趋于科学与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能够根据三维动画的项目调整,教学实践活动更加充实。对于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师应该作为主导,针对教学研究,以学生能力与个性为基础,制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这样的教学计划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现阶段得到提升,也能为其发展提供帮助。工作室不分年级,所有学生处于同一教室,更加注重项目的开发,让不同年级处理项目中的不同部分。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引导功能,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其学习三维动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三维动画专业技能进行思考与探索。

2.以项目为导向,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作室教学相对于以往所说的教学,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够以工作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三维动画专业工作室”的教学应该以动画制作项目为主要的方式,让学生以此来学习。在动画制作项目的实践与学习中,工作室的技术人员与指导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让项目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并且在制作期间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展现,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实践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教学能够为实践打好基础,实践能够使教学达到目的。因此,专业工作室教学必须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对实践活动给予同样重视。教师为学生讲解三维动画的理论基础,并将三维动画的制作作为学生掌握理论和深化技能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制作三维动画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升到新的层次。

4.实行校企共建共享,推进以“校中企、企中校”为重点的工作室建设

校企共建是以双方能够互利互赢为目的而实现的合作,而校企合作工作室便是这样一个能够将教育、生产、服务融合在一起,使双方达到互惠的形式。校企双方可以互相提供对方没有的资源来建立工作室,并且根据专业三维动画工作室的规格进行编排,让工作室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工作室的教师能够到企业中实习,提高自身能力。具有三维动画制作专业经验的人员也会在工作室内实施教学,并进行动画制作项目。学生能够在工作室学习,并且参与工作室中的三维动画项目。这样的工作室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以后提供就业岗位,也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让教与学得以全面发展。

5.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每个区域环境内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该学校学生群体素质、观念形成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同样如此。校企合作中,这两种文化必然会对双方产生影响。如果想让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地进行,那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便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两种文化融合而营造的校企合作环境才具有生命力。工作室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文化与运作模式渗透到学生群体中,让学生没跨出校园就逐步习惯企业的运作模式,让毕业生走出校园就能走到岗位上,大大地缩短了实习期,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技能的掌握与对职业的了解,为其日后的就业提供良好的帮助。

二、效果评价与思考

篇10

问题提出与解决方法

据悉,目前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尝试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绩效考核,而在绩效考核过程中更多实行的是任务绩效考核。例如按照年度总体经营目标进行任务分解,以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相关人员或组织进行考核,此种考核也就是所谓的一维考核,有些单位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对经营目标过程中的廉政建设、主动作为、遵章守纪、优质服务等其他关系绩效进行考核。甚至直接将任务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决定员工的薪酬、奖金或职务变化的依据,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权威,给员工带来很强的不安全感,以至于造成很大的抵触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为全面建立全员绩效,促进县级供电企业健康发展。由此,提出基于二维绩效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做法和实施过程如下:一是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方面,可参考当前一些单位的行业对标方法中设立业绩对标和管理对标二维对标的思路。同样,对于县级供电企业的绩效管理也可设立任务绩效(经营业绩方面)和关系绩效(廉政建设、工作态度、创新学习、依法治企等行为方面)二维绩效管理模式。任务绩效是硬性的,而关系绩效与任务绩效完成的强制性不同。关系绩效是指一系列自愿的、人际间、面向组织或团体的行为,关系绩效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对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促进和催化作用,有利于任务绩效的完成以及整个团队和企业绩效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的任务达成。二是在进行二维绩效目标设置时,任务绩效较易操作。例如,将经营目标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而在设置关系绩效目标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廉政建设方面:要求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能廉洁自律。工作态度方面:富有激情,甘于奉献,主动地执行不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遵章守纪方面:坚持严格执行组织的规章制度。创新学习方面:能系统思考,科学决策。工作能力方面:业务精通,驾驭全局。团队协作方面:履行、支持和维护组织目标,工作时帮助别人并与别人友好合作。三是建立适宜的绩效考评体系,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可按照相关联关系对有关人员、部门或单位进行考评,同样可建立横向关联考评和纵向关联考评二维考评体系。其中横向关联考评指某一组织内跨部门或跨专业等的关联考评;纵向关联考评指按管理层级上下关系进行考评。建立横向相关联、纵向相关联两者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在执行评价过程中能有效规避因专业的不熟悉而造成评价的不真实,某种意义上更能体现公平。例如:某县级供电企业在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实行了如下关联二维考评体系(图1)。其中专业部门1和专业部门2存在横向关联考评,专业部门2与专业部门3存在横向关联考评,专业部门和整个职能部门涉及横向关联考评,其他为纵向关联考评。四是建立职工成长激励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绩效管理在关注业绩指标的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员工的成长和个人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和员工工作记录法,通过职业诊疗师引入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理念,使员工分阶段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最终达到公司发展目标同个人发展目标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也就不再是为了考核员工,而是为了将公司发展目标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有机结合,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共赢。在这个环节中,应注重绩效反馈和面谈,实施双向沟通制,绩效反馈和面谈可以帮助公司正确建立全面平衡、行之有效的绩效指标,构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得到正面、全面的信息,从而实现激励员工潜力、引导员工贡献最大化的目的,对于保持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公司应创造必要条件,开展多元化结果应用,引导各部门将绩效结果逐步与员工年度评先、晋级、岗位轮换等发展机制相联系,逐步扩大绩效管理运用范围,促进员工关心绩效、重视绩效。通过推行绩效管理,将员工的工作行为、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把公司的改革发展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每位员工,激励员工不断改进工作绩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五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处理好绩效管理的各个过程,不能只片面地重视绩效考核环节。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其中绩效计划的制定是基础,只有制定出合理的绩效计划才能有序的开展绩效管理;绩效辅导沟通是重要环节,如果绩效沟通不畅通,那么绩效管理就不能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评价是核心环节,该环节一定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否则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绩效分析和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问题,将不可能取得成效。绩效管理要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考核。要加强过程控制,使绩效管理不仅具有评价功能,还能持续改进。

二维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

就二维绩效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践而言,“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绩效管理,使绩效管理变成一种员工价值观理念与公司企业文化相互传导融合的过程,使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也变为了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和谐共赢。以某县供电公司为例,说明维绩效管理产生的效果。

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实现渐进式优化

2010年,该县供电公司针对当时企业内部资金分配与公司经营情况脱钩,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等问题,首次引入绩效管理理念,以市公司下达的各项业绩指标为基础,进行月度考核,当年便实现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效提升、企业管理初步展现出生机与活力的良好局面。2012年,针对管理只强调经营指标完成结果,没有体现对过程的监控、纠偏,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公司在开展企业诊断的基础上,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以战略导向型关键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替代了简单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评价,实现了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有效衔接。2013年,针对绩效指标设置导向性不强,短板问题不突出等问题,公司在绩效体系中大胆引入二维绩效管理法,优化评价指标,细化综合计划管理,建立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三大标准库,对工作流程实行网上图形化管理,实现对工作质量的可控、在控,建立工作质量环评体系,提升了部门间的协作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执行力建设、工作效率不断加强提升。2014年,针对员工胜任能力欠缺、企业“大而不强”等问题,公司逐步建立以员工能力素质模型为基础、全员绩效为指挥棒、企业发展目标为导向的大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夯实团队及员工“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管理基础,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实现了绩效指标的过程化掌控,目前该县公司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落实和完成,公司主要经营业绩实现了逐年提升。

构造了覆盖全员的绩效管理牵引模式

该县公司以建立标准集约的绩效管理体系为目标,依据自身特点科学制定了绩效管理办法。引导部门、班组和员工主动解决和弥补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通过绩效管理的牵引,让部门、班组和员工自发地去完善工作,实现自下而上的精益化,推动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转变。

打破薪酬分配平均主义,充分体现工作价值

在绩效奖金分配方面,该县公司适当拉开了合理差距,既体现出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鼓励和调动了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充分兼顾目前国有企业薪酬分配体制的局限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各级绩效经理人参与薪酬二次分配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员工的民主意见及承受能力,实行“总体平衡、局部差异”的分配思路,确保了全员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平稳运行。

员工收入分配观念,逐渐由阵痛转为认同

随着绩效文化的逐渐渗透,在员工的薪酬分配观念上发生较大转变,由过去的不理解、不认可到逐步接受合理差距。反映出近几年,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员工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和工作主动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也正逐步走向成熟,趋于理性,这为今后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建立起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和合奋进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