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调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2:5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调查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王宇红 李洋 周石磊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企业版权利用情况
52家企业共使用软件9894件(套),其中操作系统1880件(套),占全部软件的19.0%;办公软件2399件(套),占24.2%;其他日常软件4301件(套),占43.5%;多媒体处理软件1314件(套),占13.3%。正版软件共计7707件(套),软件正版率77.9%;正版操作系统1121件(套),正版率为59.6%;正版办公软件2122件(套),正版率为88.5%;其他正版日常软件4152件(套),正版率为96.5%;正版多媒体处理软件312件(套),正版率为23.7%。调研中笔者发现,西安高新区近两年大力推行企业软件正版化的宣传与监督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数字内容企业在办公软件及其他日常软件上的使用正版率较高,因为这些软件大多是开放并免费使用的;而对于操作系统以及多媒体处理软件这样价格较高的软件,使用正版率较低,因为购买正版软件需要较多资金,企业成本较大。特别是多媒体处理软件,一般价格比较昂贵,甚至一件(套)软件就需要10万元以上,中小企业根本无力承受。企业版权管理制度与机构建设情况①企业版权管理制度建设情况。首先,在企业内部版权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被调访的52家企业中,制定内部版权管理制度的企业有20家,占样本总数的38.5%;正在建立版权管理制度的企业有15家,占28.8%;没有建立版权管理制度的企业有17家,占32.7%。其次,在企业与员工签订版权相关协议方面,在被调访企业中,与员工签有职务作品版权归属合同或条款的企业44家,占样本总数的84.6%;与员工没有签订作品版权归属合同或条款的企业有8家,占15.4%。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的企业有21家,占样本总数的40.4%;未与员工签订任何保密协议的企业有31家,占59.6%,不过其中有14家企业表示将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最后,在企业员工创新激励机制建设方面,52家企业中,12家企业建立了员工创新鼓励机制,占样本总数的23.1%,这些企业通过岗位技能工资、科技奖励、科技项目承包奖励、收益分享、成果转让、成果入股等不同形式对员工创新进行奖励;其余占样本总数76.9%的40家企业没有建立员工创新鼓励机制,员工最多只能通过企业向高新区申报政府奖励。②企业版权管理机构建设情况。52家企业中,设有专职版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有7家,占样本总数的13.4%;设有兼职版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有20家,占38.5%;无任何版权管理机构的企业有25家,占48.1%,但这些企业都委托了外部专业版权管理机构进行版权管理工作。拥有专职版权管理人员的企业有7家,占样本总数的13.4%,这些企业中设有专职版权律师的企业有5家;拥有兼职版权管理人员的企业有31家企业,占59.7%;专兼职版权管理人员都没有的企业有14家,占26.9%。每年在版权管理机构建设和版权管理人员引进上的资金投入,超过10万元的企业有9家,占样本总数的17.3%;投入3~10万元的企业有34家,占65.4%;投入少于3万元的企业有9家,占17.3%。上述数据表明,西安高新区数字内容企业平均版权数量较少,有关版权管理的工作也较为简易,企业缺少设置专门机构或配备专门人员来管理版权的需要,通常采取兼职或者委托的形式管理版权。
改进数字内容企业版权保护工作的建议
1.企业层面①进一步完善企业版权相关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包括企业版权登记制度、版权统计制度、版权贸易制度、侵权应对机制等制度在内的健全的版权管理制度,明确版权管理每个环节负责人员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将版权管理制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日常制度;其次,一方面,制定企业保密制度与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提高员工履行保密义务的觉悟;另一方面,明确版权归属是进行版权管理的必要前提,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职务作品版权归属协议;再次,建立明确的奖酬制度,提高对员工创新的奖励力度与兑现率,激发员工的创作欲望;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作,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为作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才是实现版权利益与企业发展的基础。②加快建设企业版权管理机构。企业应当加大对版权保护的资金、人力投入。首先,加强专职或兼职版权管理机构建设,由固定的机构或部门进行企业版权管理;其次,加强版权管理机构的人员配备,引进经验丰富、水平专业的专职或兼职版权管理人员;再次,研究、规划和实施企业版权战略,提高企业版权登记、统计、贸易、纠纷处理等工作的效率。③不断提高企业版权自我保护能力。首先,加强企业间相互合作,组建行业协会,制定具体章程,充分发挥协会信息共享、纠纷解决的能力,实现企业良性竞争下的共赢;其次,采用多样化的版权技术保护措施,针对不同作品的特点使用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开发或引进先进保护技术的同时,吸取国内外同类企业使用技术保护措施的先进经验;最后,企业应加强对内版权保护培训与人才培养,一方面,举办企业内部版权保护培训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版权意识,有利于企业版权保护工作的顺利落实;另一方面,企业既要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创作人才,也要培养具有较强版权管理与保护能力的经理人才,为企业建立起一支全面可靠的人才队伍。2.政府层面①加大政策扶持,助推企业腾飞。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及数字内容企业发展的鼓励扶持政策,扩大实施地租、房租减免政策,降低企业土地成本;大力推行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创业贷款、担保贷款、贴息贷款、低息贷款等专项贷款的条件;主动扩大政府采购,拉动数字内容产品需求;对于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政府可以给予资金及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企业分批分步的实现软件正版化。通过全面有力的政策扶持与引导,实现西安高新区乃至整个陕西省数字内容企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②完善版权登记制度。制定版权登记补贴政策;建立并完善专门的版权登记平台、版权交易平台以及产品研发公共技术平台;提高登记审查效率,缩短版权登记周期;设立政府专项基金,加大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奖励。从而解决企业“登记难、交易难、研发难”的问题。③加大版权执法力度。作品版权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凝聚着企业的创造力价值。数字内容作品因数字化特征更加容易被盗版,与作品相关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犯,而企业自身不易取证,维权成本大。政府版权与文化部门应将版权执法工作落实到位,全面、高效的打击各种盗版侵权行为,尽可能帮助企业挽回利益损失。④加大对版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力度,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政府应加大对版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及企业的版权保护意识。在向全社会普及版权保护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进行有关版权保护的培训,提高企业版权保护工作的水平;同时,在政府的组织下,加强国内外同类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多举办或参加国内外企业展示会,学习国内外企业版权保护的先进经验,搭建起人才培养的平台以及人才引进的桥梁。注:本文获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J32):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西安市软科学项目(HJ1105(5)):基于产业链视角的西安市数字出版产业保护机制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1C039):陕西省数字出版产业版权保护问题研究资助。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模式;认识实习;顶岗实习
作者简介:鲍怀富(1955-),男,山东临邑人,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教授。(山东济南2502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02-0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粗浅的见解。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利用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上。目前,各职业院校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最为常见的有“2.5+0.5”、“1+0.5+1+0.5”、“2+1”等培养模式。我们采用的是“2+1+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是“一认识、二调查、三培训、四顶岗”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是2年在校学习,1年顶岗实习,还要补充部分认识实习、暑假企业社会调查、顶岗实习前专项培训。
一、“一认识”的教学模式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到校,对专业认识的认知非常肤浅甚至一点也不懂,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学什么的,自己毕业后去做什么。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个问题,目标明确,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除了进行较为细致的专业教育以外,到校外实践基地认识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安排1~2周到校外实践基地认识实习,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参观、认识实习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结合专业教育,很容易就理解了自己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自己以后的工作是做什么的。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热情和积极性,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我们通过2届学生到济南慧诚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大汉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济南吉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岛腾龙门窗制造有限公司等几家典型的实践基地参观实习,配备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现场指导和讲解,认真安排计划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和管理,详细周到考虑每一个细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搭配分组,取得明显效果。
二、“二调查”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后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特别是通过到校外实践基地参观认识实习,对专业建立了感性的认识。但是,要对专业有更深的了解,知道专业具体有哪些岗位群,有哪些典型的岗位和典型的任务,企业急需要哪些专业人才,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文化素养需求等都需要深入的调查、学习和在学生内心深处不断地积淀。我们安排学生通过暑假近2个月的企业实践和专项调查,不但收集到上述信息,还提前进入了社会,学到了许多社会知识,为学生奠定了学好专业的基础和生存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安排这一环节过程中首先要精选实训基地和企业,也就是专业教师首先要确定调查的目标、方法方式、计划要求、调查报告内容和要求,然后进行企业调查,选出满足学生进行企业社会调查要求的企业。特别是组织安排,选择哪些企业,每个企业去多少学生,选择多少企业,有哪些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负责管理和指导,制订哪些规章制度和措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等等。这些问题工作量大,还要针对实际情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这一“调查实习”环节的效果好坏和成败。通过2年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也取得许多成绩。通过社会和企业调查实践,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初步确定了自己将来希望做什么,自己可能要做什么,哪些工作和岗位适合自己,自己今后要学习什么,重点要学习哪些科目、哪些知识,特别是今后要学习哪些技能、哪些技术。学习目标明确,动力增强,效果显著。通过社会和企业调查,大多数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认真听课的多了,提问题的多了,迟到旷课的少了,上课睡觉和玩手机的少了;课外时间自觉到图书馆学习看书的多了,上网玩游戏的少了,特别是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的多了,破坏纪律的少了。许多学生变得明显成熟了,长大了,懂事了。我们的确尝试了学生进行社会和企业调查的甜果。但是也得到许多教训,比如组织安排的不好、企业课题选择的不当、指导检查不到位、经费不足,特别是领导和教师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更重要的是企业和社会不配合等等。这些都会大大降低企业调查效果。所以,“二调查”的教学模式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决不能“放羊”。
三、“三培训”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2年的校内理论学习、校内实验实训、间断的校外实习参观、专项校外教学和假期企业社会调查实践,已经完成校内教学计划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基本条件。但是,为了使学生满足企业的需求,缩短熟练顶岗的时间,下厂前要对学生有针对性训练和培训。如要针对具体企业的产品生产进行基本工艺和设备的培训。对于专项技能如钳工、电工、计算机绘图、数控编程和操作等进行强化训练。经过3~5周的专项培训和强化训练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企业非常欢迎。针对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专项培训难度很大。因为企业产品工艺和设备变数较大,范围较广,特别是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设备,专业教师掌握十分困难。解决的办法是,首先要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校外实践基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然后要求专业教师固定企业实习和下厂锻炼;个别情况可以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内或在企业对师生进行专项讲座和培训等。顶岗前的专项培训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性专业培训是校企合作的基础,是产学结合的基石,是建立良好校外实践基地的有效保障,是解决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难题的有效方法,是搞好后继学生顶岗实习的根本保证。所以,学校领导,特别是系部领导必须对这一环节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确保这一关键环节的有效落实。
四、“四顶岗”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其中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各研究机构和各职业院校都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力求寻找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归纳和总结了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
针对专业岗位群要尽可能宽和全面。学生顶岗实习不是就业,不能在一个岗位实习一年,学生要在专业岗位群不同的典型重要岗位轮流顶岗实习,进行较全面的实习和实训,以便毕业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区别于中专和技工。在这方面一定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尽力协调企业的利益,确保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精选企业,和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适当给予企业和技术人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便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
2.教学指导
教学指导主要由企业导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兼职教师来完成。学院专职教师也要经常到企业现场实地指导,和企业兼职教师有效配合,做好教学内容的计划、组织和安排协调,进行理论、实践和思想等全面的、深层次的指导工作。同时,要求和学生通过网络、QQ等方式进行交流指导,保证达到顶岗实习的目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兼职教师的选择、培养、管理和附加待遇等问题,这也是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3.组织管理
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这一教学环节的成败。首先,学校要制订相关规定,保证有章可循。在学生确定实习单位时,通过双向招聘会进行初步定位,学校在根据学生和企业实际进行综合调整,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和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保证顶岗实习期间的稳定性。特别是严格控制学生自找实习单位的情况,在严格审批手续的同时,家长、学生和学校签订顶岗实习就业保证协议,确保学生就业的前提下才能自找实习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实行专职教师定企业、定学生的方式,和专职辅导员以及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自找实习单位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实际能力、实习周记、毕业答辩评定顶岗实习成绩,严格控制,对实习不合格的坚决不发毕业证。在此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初到企业,方方面面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必须依靠学校,特别是专职教师、辅导员的引导教育,逐步变成一个合格的企业人、社会人。学生的实习补助待遇、工作环境也要和企业友好协商,这也是保证顶岗实习稳定的重要方面。切忌使学生放任自流,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习效果。
4.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结合顶岗实习的内容,编写研究报告、工艺或工装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建议、综合报告等。没有必要撰写不符合实际的研究论文。再说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顶岗实习无关的内容和资料。学生也不一定必须回校集中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指导教师可以到学生集中实习点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进行,这样既合情合理,也便于操作,确实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指导教师以校内教师为主,也可配以校外具有指导能力的企业技术人员为辅。重点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专业内容、格式和写作等方面,同时根据实际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和进行适当范围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切忌走马观花、得过且过的做法,确保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
5.与就业结合
顶岗实习单位的确定就是双向选择,学校精选企业,这本身就是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的企业在顶岗实习开始就和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熟悉企业,企业了解学生,实习结束后学生和企业都相互了解,确定是否相互满意,是否签署正式就业劳动合同。这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方法。
通过几年的实践,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企业配合需要进一步研究,实践过程完全按照计划运行难度较大、变数较多等等。如何和企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深度合作的关系,如何更好、更实效地完成校外实践教学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们人才是高职教育需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24).
[2]何应林.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2006,(1).
[3]杨金土,孟广平,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
1999,(10).
[4]李萱.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J].社会科学论坛,
2005,(6).
篇3
绩效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进行绩效设计、绩效实施、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组织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应根据课程教学目的,构建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我校2007年开始的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经验,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绩效管理课堂教学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外,必须紧贴企业实际,使学生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因此,在绩效计划的编制、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置、绩效沟通、绩效面谈、绩效总结等教学环节,都可以精选一些典型案例,采用分组讨论或情景模拟,进行案例教学。
(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指学生根据教学计划,事先编制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表,调查典型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写出调查总结报告。社会调查是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寒暑假或绩效管理课程实训、课程设计或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学生都可以进行社会调查。
(三)课程实验或实训。课程实验指借助计算机模拟教学软件,安排专门的课内实验课时,学生到计算机房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包括:绩效指标及权重的设置、对员工绩效指标进行网上评价、员工绩效评分的汇总等。课程实训指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任务安排,利用企业调查资料或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绩效管理的基本技能训练。如,绩效计划的编制、绩效考核表的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编制等。
(四)综合实习或专业实习。在学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主干课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综合实习(或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内容除了绩效管理外,还可以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主要职能,如工作分析、组织设计、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等。
(五)毕业实习。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一般在第八学期初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毕业以后有意向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学生,可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六)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毕业论文旨在检验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毕业论文一般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对绩效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应用、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完成以后,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精心组织,严格实施,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下面以绩效管理课程设计为例,其实施要点如下:
(一)编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如编制绩效管理课程设计大纲,内容可包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程序与要求,主要内容提要,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配套教材等。
(二)制定课程设计工作计划,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组组长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编制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内容可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选题程序和题目拟定,时间和场地安排,指导教师和学生分组名单,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纪律和保障措施,课程设计工作计划表等。指导教师应根据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可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背景资料、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任务分工、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等。较好的做法是以一个典型企业为背景,10~20个学生为一组,包括以下设计内容:确定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企业各岗位说明书的编制,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编制,企业各岗位绩效管理表格(如绩效考核表)的编制。
(三)学生按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一般做法是:先到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和资料;再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最后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
(四)课程设计总结。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指导组组长应负责召开学生座谈会,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三、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进
在构建、实施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后,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形成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根据目前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重视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构建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安排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如设置1~2周的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或6~10课时的课程实训。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或购买绩效管理模拟教学软件,安排6~10课时的课程实验。在学生进行综合实习或毕业实习阶段,可安排学生到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绩效管理岗位进行对口或顶岗实习。
(二)重视绩效管理课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绩效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教师进修,为企业提供绩效管理咨询服务,到企业人力部门兼职等办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篇4
余远牧在会上作了2016年度协会工作报告:2016年重庆企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扎扎实实为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工作;在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引导会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品牌活动和服务质量又有新提高;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服务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扎实做好企业调查研究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庆企联发挥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深入开展各类调研活动,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通过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协会的专家智库作用和“政企”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积极参与部分重点行业专项规划调研与论证;二是联合开展2016年重庆企业发展环境指数调查与工作;三是是开展重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四是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承接《〈劳动合同法〉主要问题及修法建议》的课题调研,开展了“劳动合同法在企业实施中主要问题及修改意见研究”课题调研工作,形成了《〈劳动合同法〉》主要问题和修法建议》书面调研报告,为立法机构提供了决策参考;五是参加了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六是深入开展大企业发展研究,完成《2016重庆百强企业发展综合研究报告》《重庆企业百强发展的情况和建议》,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考,印发了《重庆百强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
践行服务企业宗旨,精心实施各项品牌活动。评选出许仁安等40位同志为2015年重庆市优秀企业家。重庆市农投集团王义昭、重c银行甘为民、重庆海装风电集团杨本新三位同志获得“2015-2016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并于6月18日在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上受到表彰。成功举办重庆大企业峰会;重庆百强企业榜单和《2016重庆企业百强发展综合研究报告》;推荐渝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500强、服务业500强。2016年渝企上榜中国企业500强12家、中国制造业500强13家、中国服务业500强26家。
通过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在2016年企业文化工作会上,表彰了12家文化建设先进企业、16位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16个企业文化优秀案例、35篇企业文化优秀论文。经现场考核,3家企业被命名为重庆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61家知名品牌企业受到表彰。
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有关工作。推进2016年重庆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成立了重庆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参与《重庆市集体合同条例》的修法研究,引导雇主履行社会责任。
大力推进企业高级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公益培训,提高会员企业管理水平;主动承接政府委托的高级研修班和国际劳工组织培训项目等。
参与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合作举办了“中国西部企业信息化峰会”“重庆第五届人力资本高峰论坛”等活动。组织企业家参加“2016年经贸形势报告会”“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中国大企业高峰会”等重大活动,推动国际商务交流。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资料;管理
一、教学资料收集管理重要意义
一是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校的教学质量,系部教学资料的收集管理是学院教学的基础和支撑,学院通过对各系部教学档案中有关内容的分析、总结、预测,从宏观上可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更好地安排师资,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短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教学资料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在高职院校中还有各种实物材料,如学生在实训操作中留下的作品等,这些都要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类、保存,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档案。
二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教学过程的根本,规范的教学资料是教学工作人员辛勤劳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着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能从完整的教学档案中了解从前教学过程经验教训,为今后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比如,机电工程系的学生在进行数控车床加工实训后,学生完成的作品需要进行保存,系上专门定制了作品陈列柜,将品相好、规范、完整的作品进行展示、存放,这样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观摩上届学生的作品,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教学资料同时也为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定,教案撰写等工作提供支撑,方便教师查阅参考以往的资料,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能有效地为全院工作提供资料,具有信息参考功能。任何一部校史都是该校教与学的发展史,而系部的各种教学档案资料则是真正的第一手史料。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对重大教学改革作出科学决策前,需结合学校实际,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现状,尤其是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各项措施和实施效果、教学管理运行现状、教学质量状况,掌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得参考学校以往的教学资料,从而恰当布置现阶段的教学工作。
实习实训资料是教学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实训教学资料较多,主要有实习实训大纲和指导书、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进度表、实习实训计划,还有学生顶岗实习资料,比如自主顶岗实习申请表、学生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企业调查表、毕业论文、实结等,这些资料将分门别类进行收集整理,便于上交到学院档案时存档。
四是其他材料的收集。对于系上师生的一些奖惩材料、思想汇报材料等资料,也要进行整理收集保存一段时间,也可提炼成报告让学院领导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为师生排忧解难,全身心地投入教与学过程。
比如收集系上教师的外出培训结业证书、参加技能比赛的获奖证书、到企业锻炼的证明材料、学生的获奖证书、获奖名单、处分及撤销处分文件等。
二、教学资料的特点
一是教学材料具有连续性。一般收集整理教学材料都是按学年或者学期来进行分类的,比如我们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师任课一览表、教师签到表、以及期末考试安排表,试卷等,这些是每个学期在固定的时间段都要进行收集整理的,形成了教学材料的连贯性。
二是教学资料具有广泛性。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常规性教学材料、服务社会培训考试资料、教师年度考核资料、教学评估资料,各级技能竞赛资料、人才培养数据采集等等,应分开整理归档,便于查阅及保存。
三是教学资料具有多样性。以前教学资料以文字、图片居多,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影像资料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收集老师的教学资料和技能竞赛的档案时,各类PPT、微课、录像、幻灯片、实物作品等比重增加,生动直接的影像资料,更能形象地反映教学过程,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也是重要的档案信息源。
三、系部教学档案收集具体内容
一是教学质量管理方面:教学督导、听课记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教学研究、考试管理(试题及答案、试卷分析、成绩统计与分析);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
二是师资队伍管理方面:教师名单、教师分类信息、教研室组织建设与活动;教学任务的安排与统计、教师酬金(津贴)管理、教师下企业锻炼资料。
三是教材与教学资料管理方面:征订教材目录、自编(合著)教材、讲义;普通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指导、实习指导;教学资料、习题集、优质教案、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学生各种实训课程的作业(作品)集。
四是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实训、下企业实习、社会实践调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训与实习记录、实训作品的收集归类、教学实训设备登记、实训教学评估等。
参考文献:
[1]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化建设,穆亚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篇6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营销观念;新型营销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观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简写为CSR)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美国,是批判企业单纯追逐最大利润倾向和后工业化社会思潮影响延伸的产物。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还关注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对企业员工、消费者、环境、弱势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它要求超越传统的把利润视为企业唯一目标的理念,更加关注人的价值。与以往相比,现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二)从营销观念的演变看企业社会责任。随着市场营销的发展、演变,营销观念已经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这个过程也是企业对社会责任不断承担的过程。其趋势是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在生产力比较低、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产品短缺现象广泛存在的背景下出现的。在产品观念指导下,企业活动的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最低的成本,以使产品价格得到降低,使消费者买到更加廉价的商品。这样,企业既能获得利润,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履行企业的伦理责任。
2、产品观念。这种观念是企业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强调生产优质产品,并精益求精,这是企业应负的责任。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尤为重要。
3、推销观念。这种观念是指企业维持生产市场上“非渴求产品”,在此基础上强行推销,重视广告术、推销术和推销员的选拔,把强迫和引诱顾客购买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扩大销售、取得利润的一种指导思想。
4、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的基本观点是把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的向导,“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企业把顾客奉为上帝服务得无微不至。
5、社会营销观念。企业在做营销决策时,不仅考虑消费者需求和公司的需要,还要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期利益。这种观念下企业承担了对消费者、社会、环境、股东、员工的责任,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诱因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一种长期投资,经过积累沉淀,一旦积极效果显现,必将成为企业长期而稳定的利润源泉,形成丰厚的无形资产,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首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否是影响消费者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这是由于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期望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企业意志而转移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企业产品,并信任对社会显示其真诚的公司。英国经济学家对566家美国企业调查显示,有7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有效承担社会责任对公司产生正面效益,并能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现如今各企业间的品质、技术等趋于同质的情形下,企业的品牌力更多的是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来识别。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企业声誉,增加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的企业,无一不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次,企业实施CSR活动有利于改善内部雇佣关系和激励效果,获得差异化优势。CSR的意义在于展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企业不仅是注重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也是社会负责任的贡献者,从而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并获得“亲组织效应”,吸引、激励和保持高质量人才也构成了企业重要的竞争力。
再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易于获取政府有力的支持。这对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企业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环境与资源,维护社会的稳定,构筑和谐社会。
最后,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迈向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前提。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必须遵守国际准则和全球协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国际贸易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我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必要环节。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活动的相互关系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营销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用营销的眼光来看,履行更多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将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在获取市场先机、赢得客户、低成本融资等方面占据优势,更能向国际化迈出坚实的一步,最终实现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现如今,许多跨国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手段,部分发达国家甚至将其作为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把这种非市场活动的战略与市场战略整合起来,既要把其当作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理念,也要作为一种的新型营销方法,以此来增强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和绩效。
加多宝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事务,并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称号。2008年,央视“5.12汶川大地震”震灾晚会上,广东加多宝集团慷慨捐助1亿元,让无数人感动,引领了广大企业向灾区捐款热潮。公司更适时推出了“患难见真情,真爱王老吉”、“捐款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等广告语。无可辩驳,王老吉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在这场营销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大大提升了企业及品牌的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和财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的双丰收。“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在五大领域开展工作,包括环境保护、驾驶文化、教育支持、艺术体育以及社会关爱,这是奔驰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形式,也让更多中国公众了解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核心价值与丰富内涵。正如某企业家所说:“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诱饵”。反之,企业在营销中存在无视社会责任行为,这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社会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这些企业往往遭到社会的唾弃,最终造成业绩下滑,甚至导致破产。“三聚氰胺”事件、富士康员工连续自杀事件、古驰“虐工”风波,还有近期发生的淘宝商城之乱,都给这些企业带来了难以消除的负面形象,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营销和品牌形象。
(二)营销活动也会反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通常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的企业往往拥有较高素质的营销团队,企业营销竞争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知名度也较高,并且这些企业有能力也乐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四、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应该真正明白社会责任与企业营销的重要关系,把社会责任和企业营销策略结合起来,将社会责任融入营销活动,使之协调统一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把社会责任营销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体系中,这才是企业走向卓越的重要法宝和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蕊婷.基于竞争力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研究.兰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5.
[2]彭见仿.论企业营销的内涵与外延:社会责任.华东经济管理,2009.2.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
1 研究背景
围绕宁夏建材行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及时调整专业,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
2 研究内容
我系发挥专业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宁夏赛马集团、国电英力特能源环保公司等大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职业能力,力争使专业设置与市场相结合,专业建设与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共赢,提高办学效益。该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是:①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探索适应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全面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②探索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解决学院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③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及我区建材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
3 研究意义
3.1 基于服务我区建材行业经济的发展,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信息、建材行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3.2 与我区建材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真正行业紧密结合,发挥资源优势,深化校、企(行业)深度合作,参与教学过程,为学生传、帮、带,使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职业能力。
3.3 专业设置与市场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校企共赢,提高办学效益。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广泛搜集和查阅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资料,研究最新动态,通过对校企合作和职业能力有关理论书籍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获得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
4.2 调查研究法。为了解我系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企业用人需求相一致,为此采用企业调查、校企座谈、问卷调查、访谈、对话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教师、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4.3 经验总结法。从课题研究中总结经验,撰写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5 主要开展的工作
5.1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材料工程系采用 “2+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学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一学年进入企业进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我系秉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从分析学生未来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并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新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了使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我系专门针对建筑检测行业和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及时、精准地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办学,力求制定出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5.2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邀请专家进校座谈及深入宁夏赛马集团、宁夏瀛海集团及鲁西化工等企业深入调研,与企业领导及技术骨干进行了沟通交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征询企业建议。与此同时,下发《企业问卷调查表》,力争更广泛地征求企业生产一线骨干的意见,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准确、专业课程设置合理。
5.3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能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职业环境背景,而且能提供与岗位能力相关的专业训练;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为主,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4 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参与定岗实习的学生提出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以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争取在学期间获得“双证”。
5.5 加强“双师型”学习模式。学生在企业现场进行综合实训,由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既是师徒关系也是师生关系。通过“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掌握了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方向、工艺装备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教师带学生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师徒关系。同时,现场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懂生产,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6 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冠名式”培养。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材料工程系近几年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深度融合,在实行““订单式”、“冠名式”培养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中材料工程系的材料工程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与宁夏瀛海集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混凝土班与宁夏赛马商品混凝土公司签订“冠名式”定向培养协议并冠名为“赛马商混班”。“订单式”、“冠名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校企间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使学院的发展和企业的命运结合到一起,学院与企业同舟共济,共生共荣。
6 下一步工作计划
6.1 整理出我区建材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在调查全区建材行业资源的存量和质量的基础上,为我系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6.2 适应我区建材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深入分析银川及宁夏各市县建材行业结构、人才需求现状及前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分别提出具有各自特点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海利.地方性普通高校基于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0(16).
篇8
【论文文章摘要】企业并购现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普遍。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并购进行动因机理和财务分析,对企业并购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从中找出解决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的相应对策。
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大都是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并购手段发展起来的。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促进了社会资本的集中,企业结构的变迁,产业结构的升级诞生了一批世界航母级企业。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企业并购的内在动因机理,合理定位财务分析在企业并购过程和并购后的作用,并对企业并购中的几个重要财务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力求找到共性的东西。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机理分析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总称。企业并购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控制的一种投资行为。国际上将企业并购称为企业兼并与收购。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机理
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把企业并购看作是出于转移组织资本的目的,或者是为了获得目标企业的某项组织资本而采取的一种理性行为。
财务问题在企业并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设计一个可以全面反映出组织资本的财务指标体系和实施方式,不仅是企业并购jl~1]完成的关键,也是避免以企业常规运营财务体系代替企业并购财务体系的关键。
(三)企业并购动因的财务表现
1、谋取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是指并购对企业的财务方面所产生的有利影响。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企业理财以及证券交易的内在作用而产生。
2、获得资本市场的筹资能力
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资源。通过上市,企业可以从资本市场上募集一笔数额巨大而无需还本付息的资金,而且上市公司还具有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融资的能力。除了上市公司在融资方面的特殊地位之外,上市公司的价值还表现在其作为一个公众公司和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身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特殊权益。
3、获得低价资产
收购公司的收购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动机在于获得低价资产,当企业股票市值低于其每股账面净资产时,这意味着收购者可以低于企业净资产价值的价格获得一个企业,这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4、一些企业并购的特殊动机的财务表现
(1)政府动机代替了企业动机。
(2)买壳上市。
(3)追求“财务报表”重组。
(四)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我国目前主要有来自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政府方面,主要是政策不完善和不兑现等;企业方面,主要是涉足新行业的风险高,缺乏核bi竞争能力导向的并购思维,对目标企业调查分析的客观难度大,收购成本高和企业文化冲突的存在等。
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分析
(一)企业并购财务功能
1、并购财务分析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并购财务分析保证了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3、并购财务分析有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
i、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内容
(i)企业并购可行性财务分析
从经济上分析,企业并购经济上可行的必然条件是企业并购的净收益必须大于零。
(2)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定量分析
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的定量模式主要有贴现模式、市盈率模式和市场价值模式三种。
(3)企业并购融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三)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式
i、现金并购方式分析
2、股票并购方式分析
三、当前我国企业并购不可回避的几个财务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企业并购发展概况
我国企业并购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购买吸收式并购、承担债务式并购、控股式并购、资产划转式并购、协议授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和买壳上市等形式。
(二)实际操作中企业并购不可回避的几个实际性财务问题
1、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价值评估难于做到非常准确
2、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
3、需要筹集大量资金,导致企业融资困难限制了企业正常运作与开展,甚至使企业的资金运作受到较大的限制,使资金周转不灵。
(三)解决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的相应对策
l、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采用恰当的收购评估模型,合理确定目标公司的价值。
2、合理安排资金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降低融资成本。
3、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
4、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
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双向驱动;会展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63-03
20世纪末,经过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少数高校由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工信部及其他部门管理,多数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据此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下简称:地方高校)。目前,我国2400余所高校中,中央部属高校仅110所,而地方高校则超过2300所,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我国地方高校的职能
从发展历史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的社会职能是逐渐演变的,不同时期的高校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中世纪的高校仅仅承担保存和传授知识、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洪堡于1810年创立了柏林大学,强调应将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9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学发展了社会服务职能。
当今的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以及传承文化四大社会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承担四大职能方面有所侧重。毋庸置疑,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是所有高校的基本职能。较之发达国家,我国高校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对于我国的地方高校,在承担上述两项基本职能外,应着重拓展服务社会职能,发挥自身优势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广州大学是省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广州大学以合并组建和搬迁大学城为契机,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型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对会展人才的迫切需求使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成为国内近年新开设的热门专业。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举办城市,广州是我国会展业的发源地及国内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广州大学于2002年开设会展方向,组建会展教研团队,2006年底获批设立会展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之一。
会展专业的应用性及会展人才素质的综合性要求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与行业需要和发展紧密结合。为此,广州大学会展教研团队开展了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双向驱动模式的研究及实践。该模式依托新兴会展产业的现实条件,结合学校的定位、办学优势和特色,立足于广东地方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了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的运作机制。一方面,会展教研团队学术带头人承接项目研究、行业调查、行业标准制定等服务社会的课题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通过实习、办展、比赛、论文报告等教学、实践形式提高青年教师教研水平和会展专业学生素质,培育了合格人才。另一方面,会展教研团队成员教研水平及会展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服务社会能力的增长。这样使得会展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之间形成了良性驱动。双向驱动模型如下(见图1):
会展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向驱动模型图
该模式将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通过该双向驱动机制,新兴应用型专业将能较快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及时转变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相应的实施方案。
下文将以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会展专业为例,进行服务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驱动模式分析。
三、服务社会对会展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
(一)对接社会需求,形成和完善会展人才培养与实践方案
会展专业是人才需求量大,应用性较强的管理类专业。针对高校对会展业界关于人才的具体需要不完全了解,造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业界需求脱节的现象,深入会展企业调查,了解行业第一线对人才的要求是必要的。广州大学会展教研团队通过服务社会深入了解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素质要求及需求量,使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其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系统掌握会展经济和管理基本理论,全面掌握会议、展览、大型节事活动的经营管理及商务旅游的运作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从事会展经营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会展人才。经过行业反馈,认为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
同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将刚性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柔性的课外会展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强调以实践教学作为积累就业、创业宝贵经验的途径,开展多模块、多环节、多内容、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实践,积极探索系统的、合理的会展实践教学体系。一年级参加会展见习,初步了解会展行业;二年级深入到会展企业从事基层的会展服务工作,如办证、引导、咨询、统计等,切身体会会展服务要求;三年级直接参与广交会的服务工作,其服务内容更具专业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融入于服务工作中,同时服务工作又反过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学生们就业及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则参与展览公司或展会运作管理,全面检验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篇10
1.课程化教学培养模式
(1)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和企业对营销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划分为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学科课程和职业课程四个模块,并将实践课程融于四个模块之中[3]。此外,在理论教学、讲座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游戏教学等模式基础上,应当按照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关键的、典型的任务实施教学,即以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为主线,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并组织学生围绕教学任务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2)情景仿真教学模式。根据公司“成立-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创建仿真的市场营销职业环境,以虚拟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了解工作流程,强化专业技能,深入体验资料收集、产品推销、促销管理、召开例会、人事调配等过程,有效学习市场调查、商务沟通、上门推销、现场促销、活动策划、项目管理、环境分析、战略制订等知识与技能,真正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3)技能竞赛教学模式。依托商务谈判、产品营销、公共关系、商务礼仪等校内实验实训室,利用各种模拟软件或仿真情景,结合“以赛促学”机制,开展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沙盘模拟、企业ERP、营销实战、商业计划、电子商务等校外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锻炼和检验学生运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同时锤炼学生的营销意识、综合素质及协作精神。
2.活动型教学培养模式
(1)成立营销协会。营销协会是在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指导下和学校团委的管理下开展工作的社团组织,主要从事校园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管理等活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通过加入该社团组织,主动联系校外经销商,在校内开展营销、等服务,甚至可设立各项目的运营部等机构进行校内营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校周边的市场。(2)开设模拟市场。“工商模拟市场”是根据“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设计的教学活动,与任务驱动教学、情景仿真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主要包括商铺管理、活动设计、资金使用、市场诊断、风险控制等过程。学生组建团队实施各类营销项目,可以让学生在仿真职场、全真情景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标。(3)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开展企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交流学习、专业认知、课程实训、顶岗实习、座谈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团队意识。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会开展假期实践活动,为商场、企业提供促销与推销服务,尽快强化“职业人”的角色意识和专业技能,为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3.实战型教学培养模式
(1)建立实体公司。通过开展“跳蚤市场”“学生超市”“大学生创业园”“校园商业街”等形式,使学生真实体验项目选择、调研、设立、开业、经营、管理等过程,并成立营销教育中心管理学生各项活动。在此基础上设立处、代销点、办事处等,让学生真正融入职场环境,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2)开展项目合作。以校企项目化运作的方式,组织学生为企业做市场调查、产品推广、营销策划、客户回访等工作,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衔接、人才素养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另外,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共同带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智力支持。(3)进行订单培养。订单培养是一种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意味着校企双方全程参与专业人才的招收、培养与管理,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制”所需的现代化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从方案制定、招生培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方面出发,积极发挥企业的指导、监督、参与、支持作用,使学生把学习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二、创新培养机制
1.校企办学双元制
(1)组建校企联盟。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元制”始于德国,其主要特点是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力度还不够,双方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亟待组建校企联盟,改变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将人才培养视为校企双方共同的责任。只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盟,才能创新融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由此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开发。(2)共建教学基地。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是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手段,但目前诸多高校仍普遍存在仅满足于与企业签份合同、挂个牌子,讲形式、走过场。而柔性化的培养方案、人性化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的必然选择[4]。实际上,校企双方应当从专业规划、培养方案、实习实训、就业安排、跟踪培养等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整合校内外、课堂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复合化、应用型专业人才。(3)打造师资团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学校从企业聘请实践能力较强、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或管理人员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或选派专任教师赴企业进修学习、考察交流、管理服务,与企业共同打造一支稳定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可以邀请企业家、管理层、创业者进校开展专题讲座或授课,学校同时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员工培训等服务。
2.人才培养回炉制
(1)建立监控体系。通过建立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体系,引入获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将教学目标、实训基地、毕业实习、岗前训练和预就业作为考核实践教学成效的重要内容,坚持校企、师生、全程、量化的评价原则,对实践教学及其人才培养成效进行动态化、系统化的评估和监控,使其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并从教学质量、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对岗位的适应性。(2)进行系统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最后一年或半年才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实习实训,在校期间很少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向与重点不够明确,由此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成效。学校应通过调查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一步明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实习或就业的学生在从事了一定的岗位工作后,更加明确了职业需求,再返校进行人才的“回炉”培养,能够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相协调的目的,从而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系统化教育和培养。(3)开展动态培训。除了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考察交流、实习实训外,校企之间还可以围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师资共建、员工培训等开展长期性、机制化合作,实施师生、员工的动态培训计划。学校不定期、动态化地选派学生、教师前往企业锻炼实践,可以提升管理、营销、服务等专业技能,学校同时力促企业的文化建设、员工培训、团队建设,由此达到师生与员工共同培养的目标,进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3.政产学研合作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