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22:3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客户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客户管理论文

篇1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作者自己本身对写作标准的定位,所以说论文的参考文献既包含了技术问题,也包含了对科学的道德问题。关注学术参考网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写作指导。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彦,梁晓琳.走出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

[2]佟婷,翁钢民.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6(10).

[3]叶开.如何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J].销售与管理,2005(2).

[4]周丽丽.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7).

[5]曾洪.CRM在物业管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02(1).

[6]王伟琳,杨悰佁.浅谈物业管理部门的客户关系管理[J].活力,2009(3).

[7]荆宁宁.客户的分类与管理[J].中国质量,2002(8).

[8]季新梅.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及实施要点[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5).

[9]苏朝晖.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董金祥,陈刚,尹建伟.客户关系管理CRM[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学军,吴潇,刘翠响.CRM实施宝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2]罗纳德.S.史威福特.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908

[13]周学武,魏永平(2004).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指挥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6:41.

[14]王晓成(2004).公共关系原则与政府危机管理互动性探析[J].学术月刊.5:37.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君如(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许文惠,张成福(1998).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徐伟新(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4]陈秋玲(2010).社会风险危机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蔡哲远(2011).预警中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6](2008).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J].党建研究.6:63.

[7]王仕龙(2008).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初探[J].中国商界.6:190.

[8]顾湘(2009).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论公共危机预警系统[J].资源与人居环境.22:67.

[9]朱建明(2008).完善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思考[J].江海纵横.2:24.

[10]王勇(2010).治理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及其角色[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5:32.

[11]刘鹏(2010).城市公共危机预警研究[M],北京沖央编译出版社.

[12]张成福,唐钧,谢一帆(2009).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凤凰网(2011).和田恐怖事件细节披露:恐怖分子悬挂圣战旗帜.20110721.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维平(2006).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J].中国减灾.6:32.

[2]李君如(2003).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3]于嘉,陈平(2011).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建设探讨[J].大江周刊:论坛.2:31.

[4]温志强(2009).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5]赵路平(2007).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6]钟明(2007).我国城市政府预警机制的构建与运行[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7]张翼飞(2006).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N].人民日报,2006,1(9).

[9]郭红娟(2011).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篇2

网络效应可分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当一种商品或服务被不同的消费者所使用,而消费者之间对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性质是互补的,此时每个消费者在使用该商品(服务)时的获益,以及他使用该商品(服务)的动机,就会随着更多其他消费者的使用而增加。我们把这样的情况称为直接网络效应。例如,某一种语言的使用者会随着该语言使用者人数的增加而从更多的交流机会中获益。而间接网络效应则通过改善与另一商品(服务)市场的贸易机会而出现。由于买方群体的扩张会吸引更多的卖方参与,因此只要拥有更多卖方的市场更有效率,而且买方从中获得较高的间接收益,就会有间接网络效应。从此可以引出边际效应:新的消费者使用某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倾向会随着原有商品(服务)的使用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例如,在信用卡业务中,Visa和万事达卡被各商家广泛接受,这方便了消费者,而消费者对Visa和万事达卡的广泛使用又鼓励了更多的商家接受它们。

银行业的网络效应在信息时代显得更为显著。与制造业的供给方规模经济(包括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不同,对金融服务企业来说,供方规模经济效果并不显著。但从这些行业的需求角度看,客户网络扩张到直接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值后,需求就会进入正反馈阶段,即需求量随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以更快的速度递增(行业需求曲线在这一阶段持续向上移动)。这就是间接网络效应。跨国银行的市场扩张不再仅仅依赖于投资的扩张,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客户对金融服务使用的增加。而跨国银行所提供的产品专业程度越高,则较高的供应量面临的资源约束也就越高。因而,对跨国银行来说,网络效应这一因素不容忽视,需求的变化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达到直接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值之前,相关企业通常要面临一个较长的产品引入期,这是为获得网络效应需要经历的过程。在引入期间,银行难以从网络效应中获益,所以各种外部因素(例如消费习惯、交易成本、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等)造成的引入期越长,银行损失就越大,因而也就越有可能退出竞争。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网络、数据库以及信息平台是一些跨国银行为所在行业达到直接网络效应的临界值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迅速改变需求条件等方式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使正反馈尽快出现。它也在正反馈未出现之前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平均成本和在介入期面临的压力。这使得跨国银行更快地达到正反馈的临界值,进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例如,在销售终端的电子资金转移支付服务(EFT—POS)业务中,由于网络技术提高了跨国银行间的业务合作程度,银行联盟能够共同提供多项服务,并在分担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与零售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银行为客户所推出的新的服务,其引入期在短短的一个月就能结束(Kittiwat,2000),从而更快地达到直接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需求点,进而使跨国银行更早地从伴随而来的间接网络效应中获益。

二、信息技术与客户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客户资源共享、共同标准的零售端接入和低成本扩张等关键性问题。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强某一产品或者服务标准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跨国银行的客户资源,进而使联盟内企业(特别是联盟内的领导者)获得竞争优势。这解释了为什么跨国银行会为促销某一特定产品或标准而组成战略联盟。自动取款机(ATM)和信用卡网络就是如此。例如,Visa和万事达联盟对商业银行收取费用,但是对联盟内部交易只收取很少的费用。它允许任何商业银行加入该联盟,但条件是该商业银行不发行其竞争对手的信用卡(如Discover卡)。

对信息的有效管理已成为跨国银行在金融服务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一点从银行业采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见表1)。在信息时代,竞争优势更大程度地依赖于关于组织的信息,它对如何建立和管理有效的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长期竞争优势源自对银行与其商业环境关系的管理。因为这些关系是通过银行的有效的交流方式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信息时代,银行的竞争优势是对信息系统的成功管理。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速了跨国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效率(包括新的消费者需求、市场发展趋势、竞争行为、联合研发和联合促销活动等)。

(一)转换成本与客户锁定

网络效应使得跨国银行更注重客户长期价值的实现。转换成本为公司实现客户的长期价值提供了有效途径。转换成本(switchingcosts)是指买方由原供应商处购买产品转换到另一供应商时所遇到的一次性成本。它包括雇员重新培训、产品重新设计以及调整兼容性系统诸方面。它在信息系统中非常普遍。目前,在全球金融服务市场,有效建立转换成本已经成为维持市场势力的有力工具,也是在市场定位决策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一个变量。例如,根据对挪威的银行贷款市场的估计,转换成本占消费者贷款总量的4.12%(Kim等,2003);在芬兰的银行间拆借市场,转换成本会高达平均信贷余额的11%(Shy,2002)。

表1IT的应用及其对银行业客户服务的影响

银行业应用IT的情况

对银行组织结构和运营的影响

对金融服务业产业组织和国际化的影响

电话银行、网络银行、ATM网络、智能卡或电子货币

自动支付系统的集中化以及实时运营操作。

银行业、经济人服务、外汇交易和电子金融市场业务混业趋势。

客户端或服务器的微机操作环境,公共网络接入

网络分支机构从数据处理向销售中心转变,零售银行自助服务,账户处理业务的外包。

对其他行业进入金融业管制的放松;法律限制壁垒的降低。

全球化交易网络(例如SWIFT)

比以前更容易建立新的银行分支机构并提供远程金融服务(例如英国Midland和FirstDirect等银行的全球化客户拓展战略)

多元化和离岸金融服务的扩张,金融中介机构(GoldmanSachs,CreditSuisseFirstBoston,S.G.Wargurg)已经建立全球客户服务网络。

(资料来源:Barras,1990)

基于转换成本的客户管理战略有助于跨国银行在市场竞争的早期阶段成功地建立起客户基础,进而在随后的业务扩张阶段从网络效应中获得竞争优势。有效锁定客户有利于跨国银行在客户的长期管理的基础上提高差别定价的绩效。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拥有市场势力的跨国银行能够更容易建立起客户的转换成本,并更有效地管理锁定(lock-in)和阻止竞争对手进入。

(二)信息技术与定价策略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银行会利用其市场地位实施不同程度的价格歧视策略。但这一策略能否顺利实施受两个条件的限制。第一是客户之间有交易的机会,第二是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甄别出不同类型的客户。

信息技术的应用放宽了上述限制条件。对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购买历史的高效及时的数据分析是提高企业客户管理的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方便了企业的客户信息管理效率。在1998年,十亿字节的硬盘存储器的成本是11,500美元。而在2000年该成本是13美元,大约比1998年降低了900倍。至2003年,一个十亿字节的存储器成本不到一美元。存储信息的成本如此大幅度地降低使跨国银行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并分析与客户交易的各种信息细节。跨国银行利用国际互联网服务、电子邮件、文本传输协议(FTP)、信息数据库等途径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提高客户管理的效率。一些专门从事信息分析的中介(例如DataMarketingGroup,等)使跨国银行能够及时跟踪客户的相关信息并获得客户购买历史,进而提高客户管理效率。

网络交易具有很强的市场划分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提高了客户管理的效率,并降低了其运作成本,因而跨国银行能够通过便捷的信息渠道,更容易地辨别不同客户的偏好,并通过数据库管理和互动网络营销等方式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让客户被动地接受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及时根据客户类型制定差别定价策略。信息技术降低了客户的搜寻成本,它也使银行能以更低的成本有效地区分市场和识别客户类型。跨国银行因此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精确地细分市场,进而提高实施定价策略的成功率。常见的做法包括动态差别定价,不同的产品版本以及捆绑销售等。例如,花旗银行(CityBank)通过网络提高客户服务的价值和全面整合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差别定价策略。该银行发行的Montage卡按照不同的价格提供三种不同的金融产品,最底端的不收年费,但只有最少的奖励(比如旅行意外保险和餐厅折扣),持卡者每年交25美元的年费,就可以享受6种奖励(包括一个在线购物的独立账号和家用免费软件)。而交75美元年费则可参加俱乐部的奖励计划,即不仅可享受上述所有奖励,还可获得抵补旅行或娱乐的奖励点数。

(三)客户服务信息技术渠道的演进

跨国银行也利用网络技术成功地实行多渠道差别定价。经验研究显示(BrynjolfsonandSmith,2000;LynchandAriely,2000;Baker,2001;FabioAncarani,2002),网络营销的出现并没有提高客户的价格敏感度,在线客户的价格敏感度比线下客户要高。这一点之所以能够在信息技术时代顺利实施,是因为跨国银行客户的搜寻成本除了关于价格信息的搜寻成本之外,还包括关于服务质量信息的搜寻成本。较低的关于价格的搜寻成本显然会带来较低的服务价格。然而,当考虑到服务质量信息的因素时,客户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就会带来较低的价格敏感度,甚至更高的价格。因此,跨国银行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策略从网络效应中获得比传统条件下更高的利润。这解释了国际上跨国银行客户服务渠道的信息化过程(见表2)加速的原因。

表2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渠道的发展趋势

业务细分

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以后

零售银行

自动交易和收支记录

ATM和客户信息系统

电子货币购物和家庭银行

保险

计算机化契约条款

提供在线契约条款

完全在线服务

财务处理

计算机审计和内部收支记录

客户账户的微机化管理

客户账户和审计管理的完全自动化

(资料来源:Barms,1990)

三、跨国银行的客户管理战略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在信息时代,网络效应成为在制定跨国银行客户管理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应用信息技术,跨国银行能够克服传统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供方规模经济限制,并能够尽快达到网络效应所要求的临界值。同时,信息技术为跨国银行争取和维持其市场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它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跨国银行在战略实施方面的障碍,并有利于垂直业务拓展、为客户制造转换成本、强化锁定效果和差别化定价等战略行为的顺利实施。因此,成功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跨国银行从网路效应中充分获益,并提高客户管理战略的实施效率和获得竞争优势。

跨国银行在客户管理方面的运作模式,值得我国银行在本土竞争和参与国际竞争两个方面对网络效应特征和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的应用加以重视。

首先,它无疑为我国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本土的银行应该提高对网络效应和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及做法,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其次,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与竞争形势,中国银行业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在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金融产品组合方面选择合适的客户管理模式。由于跨国银行继续其混业经营的模式,这种客户管理战略会对国内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跨国银行在中国的客户管理战略强调对客户忠诚度的培育,而这一点是银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为在网络效应条件下,公司客户资源是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本土企业在这一方面尚欠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明确定位细分市场和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运用适当的信息技术,不断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获得竞争优势,是中国本土的银行业所必须考虑的战略性议题。

参考文献:

[1]AlessandroAcquistiandHaIRVarian(2003).“ConditioningPricesonPurchaseHistory”.workingpaper,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

[2]Baker,W.,Marn,M.andZawada,C.(2001).“Pricesmarteronthenet”.HarvardBusinessReviewFebruary,122-127

篇3

(1)关于客户关系管理(CRM)。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数据挖掘中心提出的“建立数据挖掘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等。

(2)关于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SCRM)。

国外有些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到SocialCRM在企业运营和营销中的显著作用:Cha和Hajli研究了基于TAM的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购买意愿研究;Harris和Dennis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来自朋友的推荐会对改变用户网络习惯有影响,并且呈现出层级结构,他们的研究以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购买意愿为方向;Olbrich和Holsing基于数据挖掘的社会化媒体对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了研究。毋庸置疑的是,社会化媒体正成为企业与客户之间互动交流的捷径和平台。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只侧重于企业沟通手段、呼叫中心、客服管理等被动和相对静态的客户管理模式,而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的最新产物,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SocialCRM)强调发掘客户本身的潜在需求及营销意识,每一个社会化的个体都能独立的影响和改变社交圈内的用户购买行为,使之成为拥有控制权的营销个体,这种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化客户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对企业及组织内客户关系的处理及营销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巨大变革。

二、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媒体沟通方式,企业及组织内部在进行客户管理的实践中,一定要把握营销的要点及客户培育的关键。把只注重利润数字转化为能力培养的长远建设;把各自为政的静态管理方式变为协调合作的动态一体化开发策略;把短期营销效果变为长期和持续改进的综合回报项目。具体而言,企业在实现社会化媒体客户关系管理建设中一定要把握清以下几个问题:

(1)实施以产权明晰、问责制为主的CRM系统化建设。

在开展SocialCRM管理中,大部分企业组织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确实储备了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媒体公关设计、企业互动平台建设等多媒体,网络化新型人才。但在接触具体的CRM开发项目时常常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形成系统化、一体化的分工责任体系等问题。

(2)注重长期商业能力的培养。

SocialCRM的建设绝不仅仅是短期商业价值的体现,它注重的企业的生命力培育和长期能力培养。例如,在社交论坛和交流软件中出现的企业产品信息及品牌的讨论时,企业应该尽快收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面对客户的抱怨或投诉行为有针对性的解决和营销,面对产品和服务满意的客户应挖掘其营销潜力,精准策划。这种口碑传播的途径是SocialCRM的优势,但一旦疏于指导和纠正也有可能成为劣势,而负面作用的影响往往产生无法挽回的危害性。

(3)注重支持、改进和配套的综合改进化项目措施。

篇4

1.1图书馆实施CRM的必要性

(1)有助于图书馆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借鉴CRM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保持客户的商业模式,将其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落实到图书馆日常管理和服务中,读者就是上帝,以读者为中心来构架组织机构,建立对读者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业务流程规范化,让读者真正体验到上帝的感觉,进而培养读者的忠诚度。

(2)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需求。基于CRM,对读者信息进行科学管理,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针对不同读者特点和爱好进行分析和推测,实现针对不同读者提供点对点咨询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服务。

(3)有助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搜索引擎、专业咨询公司的日趋发达,导致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少,其地位在读者心中也日渐削弱。图书馆要赢得、保持住原有的读者,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CRM,以便争取更多的投入,并提高工作效率、社会效益。努力保住老读者,积极发展新客户,进而确保图书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

1.2实施CRM的可行性

(1)当今社会图书馆如何吸引和留住读者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公共图书馆这种情况就更加严峻。要想走出困境,光靠提高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及时与读者保持紧密的交流,才有可能留住读者,保住并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由此可见,实施CRM十分紧迫。

(2)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投入办公和服务的设备越来越好,自动化管理程度也越来越高,馆员信息化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些都推动了CRM在图书馆的应用。

(3)由于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提高,图书馆管理层不断引入企业界的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考核等新理念,企业识别、顾客满意度等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也在图书馆各项业务的实际操作中逐步应用。关注读者在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已成共识。

2图书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架

CRM系统构架的设计参照企业管理客户的全过程来对功能进行划分,前期主要是获取读者信息,服务过程是读者管理的具体业务操作,后期是读者信息反馈及管理。这个模型的特点是:体现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优化利用,将构成系统的基本要素,如信息与人、财、物等有机结合起来,涵盖CRM系统的全部实施过程。

2.1信息获取子系统

获取读者信息是实施CRM系统中重要环节之一。读者信息分散存在于学校及社会的各个部门,难于搜集和共享,欲有效利用,更加困难。采集读者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必须丰富且多样化,只有这样图书馆得到分析处理过的信息才会相对全面、准确、具有权威性。CRM系统在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图书馆各个业务部门与读者之间信息交互通达。数据库技术、通讯、网络是构建图书馆和读者信息交互的平台。

2.2业务操作子系统

业务功能是CRM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读者信息内容组织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CRM系统的业务操作子系统主要含如下6个部分:

(1)读者信息管理:为已经拥有的读者及每位读者的所有联系人建立一个档案库,需要时直接向库中的读者批量发送QQ信息、电子邮件,并对不同类型读者分类管理。

(2)读者跟踪管理:跟踪与读者联系情况,并实时记录跟踪情况,业务负责人可以随时将记录项目移交。

(3)读者服务管理:科学管理和记录读者的意见或建议,并对每项意见或建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处理,包括判定、处理责任部门确定、提出处理方案、提交领导批示等过程,同时对读者满意度进行分析。

(4)信息共享管理:为了便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分析数据,系统将有用信息及时提交给图书馆相关部门,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针对不同案例、服务策略进行分析,并将各自的业务经验在网上交流和共享,从而有助于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

(5)数据分析管理:该子系统主要涉及的工作是读者数据库建设、数据挖掘、知识库建设,内容含数据库建设、知识仓库建设以及依托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决策分析。

(6)应用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各功能模块和相关系统运行都必须由先进的技术、软件来保障,包括其他子系统应用软件管理,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软件分发系统等;中间软件和系统工具的管理,如中间软件系统,系统执行管理工具等;馆级系统的集成管理,如CRM与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实现将CRM的应用与图书借阅系统等其他的系统紧密地集成起来。

2.3分析反馈子系统

该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对读者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发现相对有价值的读者,并将分散在网络中各个不同部门的读者信息集成,存放于一个单一的集成关系型数据库中,并建立一个虚拟的集成数据库,使现有的数据库在完成简单的事务处理同时,还可进行读者管理,便于读者访问信息。

3数据仓库的结构

实施CRM,必须建立一个内容详尽、功能齐全的客户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集成性:数据仓库的数据往往来源于多个原始数据源,如文本、EXCEL,SQLSERVER,ORA-CLE,SYSBASE等,多个原始数据源往往是异构数据库,在把原始数据提取到数据仓库之前,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集成处理。

(2)非易失:数据仓库的数据主要针对分析型应用而设的,大多数操作是查询,很少涉及更新、删除等操作。

(3)随时间变化:数据仓库里的数据是从多个原始数据源集成而来,随着时间的变化,原始数据源的数据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需要定时更新数据仓库里数据,以期能正确反应出原始数据的变化。数据仓库是一种系统体系结构,它必须提供这样一种模式:应用程序之间相互紧密链接,而且与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及接口软件集成,并与业务过程进行交叉和引用,含5个部分:数据提取与转换、数据仓库存储、管理、元数据、数据访问。数据源不仅包括常用的数据库,也包括文件、HTML文件知识库等。

(1)数据提取转换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是从源系统中获取数据,进行转换并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包含记录、字段重组,并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保证数据准确且有通用性。

(2)数据仓库存储模块: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是将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中,在元数据的管理下完成数据仓库的功能。多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采用多维数组结构文件进行数据存储,并有相应的元数据管理文件与数据相对应。

(3)管理模块:属于系统管理服务,用于维护数据仓库环境,如数据获取操作,数据归档、恢复数据和备份,授权访问数据库等。

(4)元数据管理模块: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相当于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字典。该模块帮助各类用户访问和利用数据仓库系统,通过提供一套用来维护和观察仓库元数据的工具来实现其功能。

(5)数据访问模块:用户利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可以方便访问和分析数据仓库的数据,如查询、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工具等。

4客户满意度分析

国外专业研究机构通过对企业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客户满意度提高5%,企业利润会增加一倍。只有满意的客户才会同企业保持长久联系,客户忠诚度与客户满意度有极大的相关性。因此客户满意度分析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图书馆界,客户满意度是指读者对图书馆给予的整个服务过程的体验的满意程度,它并不单指读者对服务是否满意,读者的满意感在于同图书馆打交道的全部过程,服务的整个过程都会影响客户的实际体验。在提供服务之前,图书馆采用各种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说服读者,让读者确信通过利用图书馆可以满足其对信息资源等的需求,从而从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当读者认定最适合自己的服务时,会采取行动获取;当所体验的同前期的印象不符时,读者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当实际体验好于期望时,读者会有意外的满足感,这个时候客户满意度较高;反之,读者会产生失望情绪。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还包括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对所有客户是否一视同仁、对读者的尊重程度等因素。馆员对提供服务的熟悉程度、技术水平及专业知识也会影响读者对信息服务的感性判断。对提供服务之后阶段,要虚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快速解决读者的各项疑问。针对读者对服务过程中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并不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满足读者需求的能力,提高读者满意度水准。其中读者忠诚度就是读者继续接受服务的意愿的强烈程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读者重复接受服务的次数、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关注程度、读者接受服务的挑选时间、读者对竞争对手的态度、读者对服务质量问题的承受能力等。CRM策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识别、发展和维护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优质读者,读者忠诚管理从根本上说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

5结束语

篇5

关注企业KPI完成、采用直接“推销”的强行营销方式,忽略了客户之间的偏好差异,营销时机“一刀切”,缺乏细化,营销产品与客户接受度之间缺乏适配性分析,对客户体验重视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大数据和客户事件的全触点实时营销管理采取了以下方式:(1)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设计营销活动时机不再以企业自身的产品销售目的为营销设计出发点,而是以客户对营销的体验感知为出发点。营销力争做到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立即出现,让客户在惊喜中感受服务和产品溢价;客户不需要时,从不去打扰。当客户各种事件发生时、企业与客户触点发生时,企业根据客户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触点机会,通过触点实时推送营销内容;而当客户与企业无接触的时刻,尊重客户私人空间,不去打扰客户。(2)以大数据和客户事件开展精细化营销首先,以客户标签细分锁定潜在营销目标客户。营销案的设计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运营决策行为,根据客户的个性化标签,确定营销的潜在目标客户群,并且客户标签在实时营销过程中也要进行实时匹配。其次,以客户事件决定营销开展时机。营销的最终触发需要结合客户事件来确定。当营销案中定义的潜在目标客户的客户事件发生时,营销案才进行触发。此时智能服务营销系统对客户标签、客户事件、营销其他规则等进行匹配,按照预定的营销流程、规则触发营销内容。第三,以触点决定可能的营销送达方式。在客户标签和客户事件都匹配营销规则的场景下,根据客户与运营商的触点方式,决定采用合适的方式将营销最终送达客户。在某种触点上,营销人员可采取的营销送达方式可以是多种,但从营销的时效性和客户感知效果上则有首选方式。各触点上具体可选择的营销送达方式列表见表1。(3)以实时触点营销替代静态批量营销1)营销目标客户是动态实时计算出来的,而非静态提取后批量发送。只需定义出潜在目标客户标签规则、营销流程和营销规则,即可开展营销;营销的目标客户在客户事件和触点过程中实时匹配、判断完成。当营销过程中需要对营销案进行调优时,直接调整营销规则即可生效,大大提高了营销效率。2)营销具有时效性。营销匹配过程是在客户事件发生后瞬间完成判断的,并非延后较长时间推送以致错过营销时机;触点发生时,可以在客户服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同步开展营销。3)营销内容、方式是根据客户事件实时变化的。由于并不能准确预知客户事件行为,且客户各种属性、状态是实时变化的,因而营销必须实时处理上述内容以完成营销内容推送,保证对客户的营销内容始终是“适合的、恰当的”。

2建系统: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智能服务营销系统

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转,需要IT系统的承载和固化。基于大数据和客户事件的全触点实时营销,其IT支撑能力主要包括两部分:大数据处理、挖掘、分析能力;营销管控、执行、送达的信息化支撑能力。(1)积极引入新技术,打好大数据基础借鉴互联网架构,践行去IOE理念,引入成熟开源框架,基于x86平台构建分布式计算与存储平台,采用Hadoop、Flume、Spark与Storm计算框架、爬虫、MPP等技术,实现大数据的云架构,整体性能提升5~6倍,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奠定基础支撑能力。(2)整合分散的IT资源,形成整体支撑能力一方面,聚合企业内、外部海量数据资源,形成大数据能力基础。在已有业务受理、客户资料、业务使用、账单、终端等数据(即B域数据)基础上,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通信信令、上网行为、网元数据(即O域数据),以及公司运营决策的财务、人力、采购等数据(即M域数据)。M、B、O域数据统一汇总后,企业全部运营信息齐备,有利于形成对客户进行营销的全视图、全视角洞察。另一方面,打通前、后台数据与应用能力,统一收敛营销功能。新建设的智能服务营销系统,跨接前台CRM系统和经分大数据系统,打通了经分系统和前台CRM系统,使得营销整体上既有智能数据支持,也有精确的营销接触管控。(3)智能、实时、主动、协同的智能服务营销系统在具备大数据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整合分散的IT资源,将大数据挖掘、客户接触管控、营销交互等能力进行整合,统一承载、管理营销任务,形成智能处理、统一管控、多系统联动的智能服务营销系统。其功能结构、各系统能力整合关系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实现营销智能推荐、智能管控,实现智能流控、智能调度,具备实时捕捉、实时营销能力。可以实时捕获商机,实现通信使用、服务过程与营销过程的实时结合;可以利用大数据挖掘模型和客户标签,主动挖掘客户需求,当最佳营销时机触发时,主动向客户或窗口人员推送营销内容;还可以针对各营销渠道进行交叉营销、协同营销,支持营销全流程的策划、审批、执行、效果分析等闭环管理。

3重运营: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全触点实时营销服务

营销管理的提升首先从提升营销运营能力着手。实现精细化运营,需要从客户特征的全面洞察、客户事件和行为的全面快速捕获、营销内容的实时触发推送等方面开展建设。(1)对客户进行360度特征分析一方面,利用客户全息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客户标签。客户标签可以用来直观描述客户的基本特征及其偏好,是对客户进行细分、精细化分析的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得到客户全视图的基本轮廓,从客户属性、特征等方面勾勒出客户轮廓,建立客户特征库。表2是从大数据中经过数据挖掘、分析获得的客户标签简单示例。另一方面,尽可能精细化地描述360度客户画像。为适应各种营销活动的精细化要求,避免营销需求开展时因客户标签不足而无法精细化画像,大数据平台围绕客户特征,提前挖掘出尽可能全息的客户画像。目前某运营商的客户标签,已经包括客户自然属性、价值属性、消费属性、产品选择属性、业务使用属性、社会交往圈属性、各种行为偏好属性、终端属性等80多个大类1200多个。(2)客户事件立体化全覆盖客户事件是通信运营商的客户在通信业务使用、业务与服务办理、属性状态变化等时刻发生的操作、动作或特征变化等行为。客户事件可以根据营销需要不断开发定义。部分客户事件可参考表3的典型举例。目前某运营商已开发出112种客户事件,基本形成了对客户各种交互事件的立体、全方位覆盖。凡是客户与运营商发生互动的时刻(如扣费、通话、网厅办理业务等),这些互动事件均可被系统根据定义自动捕获并用于营销。(3)构建客户全触点实时营销能力触点就是一次与客户发生关联、互动的接触机会。这种接触不仅是面对面的接触,也包括通过通信网络、IT服务系统等发生的接触。表4是目前通信运营商与客户之间可能的触点分类列表。上述触点基本涵盖了通信运营商与客户所有可能的接触方式,如在这些接触中推送营销,客户接受率将远远高于传统营销媒体和渠道,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所有触点具备营销推送能力:在所有触点上可以根据营销策略,组合、选取合适的触点,向客户推送与触点匹配的营销内容。2)营销触点可自由组合:同一营销案,可以组合选择多种触点,当客户与任一触点接触时,在该触点优先推送营销内容,其他触点不再推送,避免重复打扰客户。3)不同触点可有不同的接触、推送策略:根据每一类触点及其发生场景的特点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使客户在任何触点中都有机会接受营销推送。4)统一管控触点:统一管控所有触点列表和定义,所有触点对应的营销内容都统一由同一个信息化平台推送;所有触点的接触信息统一存放,营销结果统一存储,不同接触渠道的协同机制统一调度。

4强机制:调整绩效考评机制,为营销服务转型提供机制保障

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全触点实时营销管理的实施,运营商要从内部员工的营销薪酬激励、外部合作伙伴的营销酬金分配导向等方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从服务型向服务营销综合型生产模式的转变。(1)优化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管理转型首先,建立全员营销的企业文化。推行全触点实施营销管理理念,使全体一线员工由服务型转向营销服务综合型生产模式,大力提倡、实践“营销机会无处不在”的服务文化,实现由“要我营销”到“我要营销”的根本转变。其次,建立体验式营销模式。不再单纯考虑企业自身利益和KPI要求,而是更多地考虑客户的感受、体验,改变对客户粗暴的“短信广告轰炸”,使客户在服务过程不知不觉地接受营销推荐。第三,强化量化薪酬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向营销倾斜。一线全员量化薪酬后,量化薪酬中营销价值份额加强,营销与薪酬息息相关,使一线人员不再满足于仅仅给客户提供业务办理和服务。最后,建立以营销能力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在物质方面,按照营销效果的价值计算薪酬,切实体现正向激励,多劳多得;在精神方面,定期嘉奖通告,树立服务体验营销典范。此外,把营销活动与员工的职业生涯相关联,注意培养有较强服务营销能力的员工队伍。(2)优化外部合作伙伴质量,促进营销服务转型进入存量经营时代后,精细化运营要求合作伙伴加强对客户的服务、营销等工作,要从简单、粗放的入网受理转变到全面开展营销、客户服务、客户维系等工作。同时,合作伙伴要实现优胜劣汰,增强营销服务能力。在营销服务转型过程中,部分合作伙伴不能适应转型要求,难以按照转型战略完成设备投入、员工素质提升,无法获取足够的代办酬金,逐渐自然淘汰出运营商的合作名单。

5实施效果

篇6

1智慧银行的概念

“智慧银行”是“智慧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智慧代表着更透彻的感知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洞察,智慧银行通过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平台,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智慧银行的构建

2.1客户体验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外诸多学者围绕如何提升客户体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Tucker认为,有10项因素影响客户体验,分别为服务传递的速度、便利、选择、折扣、价值增加、客户服务、技术、质量,以及客户年龄结构和生活方式,并认为,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必须在这10项因素上超越其竞争对手[4];Andersen咨询公司在一份定义银行业客户体验管理的报告中提出,客户体验是综合了多个维度客户体验价值的整体满意度,并将客户体验管理细化为信任、效率、知识、掌控、选择、承诺等六个维度[5];Bergheim和Mooney和则在研究客户在日常购物体验的基础上,并根据自身多年的客户管理经验,提出了客户在消费过程中的10种需求,即赢得我的信任、鼓舞我、简化事务、由我来掌握、引导我、24×7(全天候)、来了解我、超越我的期望、回报我,以及与我同在等[6]。我国学者郭红丽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可通过尊重、信任、便利、兑现承诺、掌控、选择、认知、有益、身份与荣耀等维度来描述客户感受的体验[7],将上述客户体验维度加以排序,可以搭建一个金字塔结构,如图1所示。图1客户体验维度层次金字塔模型本文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客户体验的角度构建智慧银行金字塔模型,并对商业银行的模式创新进行阐述与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模式的变革。

2.2智慧银行客户体验层次金字塔模型

按照客户体验维度层次,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可搭建智慧银行客户体验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2.2.1基础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客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客户对银行提供的服务有了新的需求。据统计,中国银行业在近五年有60%的客户向网银转移,传统零售网点的盈利不断下降,消费者对银行的服务体验有了新的需求。如何紧跟互联网的步伐,满足网络时代下客户对银行服务更多元化的需求,加快电子银行业的发展,成为目前商业银行进行战略转型的首要任务。通过在银行网点为客户开通免费Wi—Fi服务,可缓解客户来银行办理业务时感觉排队麻烦、耗费时间的问题。在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可以拿出手机借助免费的无线网络上微博、读新闻、查邮件,甚至看电影。客户营业厅内通过免费Wi-Fi登录网上银行,浏览产品信息或办理金融业务,如转账汇款、理财产品购买、信用卡账单查询等,还能收到银行推送的优惠信息或新产品。在网点的业务体验区和客户等候区,让那些不愿意在柜台排队办理业务的市民,只要用自己或者体验区配置的手机、iPad等上网设备就可以自助办理。手指轻轻一点就能了解银行的各项业务和产品,再用手机或ipad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就能办理业务,高科技纳米触控屏、互动式人机交流、社交网络、搜索引擎,让一切成为可能。招商银行于2014年3月创新启动“咖啡银行”,是银行金融服务体验的一种新探索“。咖啡银行”与传统的银行网点环境大为不同,将咖啡厅的模式融入到银行经营网点,打造全新的咖啡银行模式,客户来银行办理业务,仿佛置身于咖啡厅,将感受到咖啡厅的舒适、休闲、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感受到与传统银行不一样的体验,同时可以享受银行的专业金融服务。招商银行的这一模式给国内银行的服务模式带来一次全新尝试,将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服务体验的提升。互联网新时代给客户带来诸多便利,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应顺应“永远在线”的潮流,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服务。

2.2.2产品体验

在营业厅设立个人金融区、公司金融区、电子银行区、形象展示区等主题区域,便于不同需求的客户体验所需的产品。在个人金融区的电脑上,客户用手指轻触屏幕即可浏览针对个人业务的的各种资讯,可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除提供一般性信息咨询外,还可利用储蓄、融资、保险、证券、基金、债券等各种理财工具,提出合适的理财方案,指导客户合理安排收入和支出,通过制定个人资产的最佳配置,实现财产增值。公司金融区专门针对公司客户,通过银行软件可实现预约开户、开通网上银行、智能填单、办理转账汇款等业务,应用触控型业务预处理系统,可将企业信息、产品选择等内容通过电子触控屏自主输入,信息提交后联网传递给窗口柜员,时间大幅缩短,办理效率大幅提高。在网点体验区,客户可在机器上刷一下身份证,输入一些个人信息,然后可在线连接远程柜员,咨询相关业务。通过自动办卡机可即时办理借记卡及相关信用卡,自动办卡机不仅可以办卡,更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小型电子银行,客户可以在机器上进行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支付结算、开立产品等业务的办理。

2.2.3尊享体验

为给客户带来更高层次的尊享体验,智慧银行需配备先进的智能服务设备,能够收集并处理客户的海量大数据,通过现有数据的分析与优化,进行数据预测与客户行为预测分析。智慧银行通过先进设备分析客户海量交易数据,分析客户的行为习惯,主动预测客户的需求,当数据有波动时,预知客户行为模式的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方便、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以及个性化的尊享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银行可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客户可享受随心随意的金融服务,不受银行服务时间和地点的控制。客户通过银行网站、智能终端等多渠道均可查看个人详细的历史数据,包括账户明细、理财交易明细、访问网站的记录,银行通过分析应用软件,可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金融定制服务。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客户带来全新的金融体验,智慧银行建成后:客户进入智慧银行营业网点时,网点客户经理即可收到通知,通过银行大数据系统根据客户长期的行为数据及交易数据即可测算出客户的潜在需求,并量身定制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当客户办理业务时,客户经理即可根据客户的特点,带着针对性的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更贴切的服务,想客户之所想。通信技术将为营销提供更大的支持。在营业网点之外,电子银行渠道同样能为客户带来更加先进的服务方式。银行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客户交易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为客户提供更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于进提出,通过银行的多渠道融合的技术平台,当客户登录银行网站时,可以看到近期关注的信息及其所关注的金融产品,或者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及金融服务,而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是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客户日常交易数据而生成的,传统的单一的界面将成为过去。

2.3智慧银行管理业务流程创新

商业银行向智慧银行的发展依托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助力,但更为重要的是业务流程的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是决定商业银行向智慧银行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3.1管理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通过业务流程整合等方式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加快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业务和优化的流程。首先是银行核心转型,推动银行核心系统现代化,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并主动推送营销,有效提升新产品及服务的营销力度。其次是多渠道的转型创新,减少柜员的工作环节,将基础重复的工作交给银行的后台去处理,用最佳的方式处理大量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将业务流程回归客户本质,提升客户体验。针对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渠道的兴起,将网页与终端设备整合,使客户在不同渠道间实现无缝连接。

2.3.2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几乎都是按照总、分、支行部门的垂直考核机制设立的部门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与部门银行不同,流程银行通过重新整合银行的业务与组织流程、优化管理和文化理念,改变部门银行的传统模式,将流程作为核心,形成全新的银行模式。从部门银行到流程银行,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重要一环。流程银行是指业务办理以流程为基础,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办理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好。由于目前商业银行基本是以部门银行为主,开发的金融产品带有明显的部门银行特征,各类服务渠道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产品比较单一,往往一种服务渠道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给客户带来不便。由部门银行发展为流程银行,就是要打破部门、条线、行业、区域的限制,注重流程再造,统筹各项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统一。商业银行应注重多渠道的整合,加快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提升客户体验。

3结语

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58例,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其中男92例,女66例。年龄1岁~5岁;选择同期同类型患儿15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8例,女70例,年龄0岁~5岁。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儿科常规基础性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护理管理上增加危险因素管理,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如下:①社会因素:医患关系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话题,这种紧张的关系造成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其中的复杂性被人们忽视,公众自身又缺乏对基础疾病知识的了解,而对医护工作要求却不断加深,信任度有下降趋势。②药物因素:对患儿来说,其用药的剂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按照体重来进行计算使用,例如利尿药物的应用,对确定剂量方面有一定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意外。且因为患儿天性好动,加之床位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造成护士查对时,容易出现差错而加大了用药的风险性。③护患关系因素:因患儿需要家属在旁照顾,就出现了医护人员到家属再到患儿的三角关系;而在具体护理过程中,对患儿的护理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且部分家属又存在对医学常识的不了解,加之爱子心切,就会对护士产生过多及苛刻的要求,一旦超过护士所能承受的极限就会引发纠纷。④护士自身因素:护士年轻化,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吃苦和慎独精神,加之年轻缺乏经验,给护理工作埋下隐患。无法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且应急能力差,对患儿缺乏足够的耐心从而影响治疗。⑤意外因素:鉴于婴幼儿发育处于未完善状态,平衡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但识别危险因素能力又十分差,一旦跌倒容易出现骨折或者被利器所伤,易出现诸多的危险事件。⑥法律意识淡薄:随着家属的维权以及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对护士法律意识的要求也随之升高。若不能详细了解相关法律,在护理中就增加了纠纷的风险。

防范措施:①媒体要予以正面公平的引导,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医疗卫生事业存在高压力、高风险性,多沟通了解可以提高医疗质量。②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预防风险因素的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风险管理流程,并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对风险事件的掌控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包括:沟通、药物知识、专业知识等,培养医护乐观积极的工作心态,例如药物的三查七对、规范记录病历等。③健康指导,对患儿的病情,要多与患儿家属沟通,加强宣教,耐心向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提高患儿依从性。可将一些注意事项制成宣传单发给患儿家属学习,从而减少隐患的发生。④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要经常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技术操作中需谨慎,尽量避免意外出现。⑤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提高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严格把关,避免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再者对在职人员也要经常性培训考核,掌握儿童营养学、心理学等,从而更好地与患儿家属沟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4%;研究组未出现投诉事件,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8

1.1一般资料从样本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在6个月~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1)岁;以随机的抽取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症状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①改善护理理念。贴心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服务理念,基于护理过程,均需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例如以亲切的方式与患儿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等。

②掌握护士心理。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是否良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护理的效果。因此,护士长需充分了解并掌握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在尊重、理解并包容护理人员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让护理人员感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规避消极心理,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③重视管理环节。在患儿出入院全过程中,护理人员均需要做到细心。应对患儿的病因、病史、个性等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自身需具备高素养。

④强化细节管理。以定期的方式组织护理人员对病案进行学习及讨论,对所存在的护患纠纷进行细化分析,进一步对护理工作进行实质性的总结。对发生在患儿身上的紧急状况及重点护理环节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制度与防范措施,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患儿进行安全教育。

1.3评判标准

①儿科护理质量评判标准:满分100分,分为三个等级,≥90分表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

②在护理满意度调查过程中,由患儿家属代替进行问卷调查。

③患儿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患儿例数+满意患儿例数)/N×100%1.4统计学分析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8.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细节管理指的是对细节进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了:控制、延伸、补充、完善、分析以及辨认等。进一步充分落实管理战略,并在此基础上使组织的效益及执行力得到全面提升。细节服务能够让护理服务更具系统化,也能够体现出医院护理服务的进步及发展。细节管理的核心理念便是“以人为本“,实现最大化地对患者负责。在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增加细节管理,能够使护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医疗方面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护理理念也呈现了逐渐更新的势态,在细节方面的问题被暴露的情况下增加细节管理,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潜能,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及热情度。本组研究所提到的常规护理较为传统,不能很好地了解患儿各方面的细节情况,比如:心理状况、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等。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细节管理,则能够完善多方面的工作,包括了改善护理理念、掌握护士心理、重视管理环节以及强化细节管理等。另外,在实施细节管理时,护理人员应充分注重自身整体素养的提高,以此为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8.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4结语

篇9

1.1一般资料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276例,其中男153例,女123例,年龄18~80岁,平均(63.1±4.8)岁。全部患者中,肺炎79例,支气管哮喘63例,胸腔积液42例,肺心病37例,呼吸衰竭29例,气胸26例,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风险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38例,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入院后诊断均存在不同程度呼吸疾病;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合并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能配合完成护理和研究患者。

1.3常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及时送检血常规、痰培养、血培养,要求发热患者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如有异常发生,及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等。

1.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呼吸内科医生、病区组长、专业护士等组成。对每个风险因子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1.4.1提高护理人员素养

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护理人员道德与法制教育,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每周进行1次专科知识、技能培训,累计30次,培训内容包括学习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方法,了解防护物品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医疗器材使用时的规范性,意外事故发生后应如何处理,新的技术与仪器设备应熟悉掌握,熟练填写护理文书、护理项目的相关记录等。

1.4.2患者风险管理

呼吸疾病患者常为年龄偏长,且行动不便,从而加大护理难度。护理过程中既要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又要给予特殊管理。所有患者床位均装有护栏,定期对床位刹车、护栏进行检查、维修,防止坠床、划伤、磕碰等意外发生。年龄较大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必须有家属护理,并对外出护理人员做相关约束,避免交叉感染。由专人负责管理暖水瓶、清洁用具、水果刀等日常用品,放置于病床较远位置,并整齐摆放,防止烫伤、摔倒、割伤等意外发生。保证病房、走廊、卫生间地面干燥,卫生间门口可放置防滑垫,防止发生滑倒,潮湿或易滑倒地方应贴明显的防滑标识。

1.4.3疾病风险管理

创建完整的病情护理档案,每日检查病情、心理状况,随时更新护理档案,并做好病情审查、评估。遵医嘱督促患者定时、定量服药。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按摩,做好保暖,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因感冒而加重病情,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1.4.4药品风险管理

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反复认真核查病情、药物匹配性,避免发生错配、漏配。若患者治疗需要多种手段时,应将不同的用药整齐、分类放置,切勿混在一起,可用不同颜色卡片标注。药物治疗前应反复核对其规格、用量、数量、保质期等,防止发生错误用药而导致不良后果。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应在床头插上相关药物警示标识。

2结果

对护理前后进行统计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风险管理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得分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10

1.1舒适护理:骨折患者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较多,特别老年骨折患者,一般要2个月卧床时间,容易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所以应给患者安置可调性床,并放置电动气垫,柔软舒适,鼓励患者床上锻炼,进行翻身、叩背,早期功能锻炼,受到年老患者的欢迎。护理静脉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减少每日静脉穿刺的次数,操作时手法轻柔,一针见血,尽量减少患者注射疼痛。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患者导尿时,可在利多卡因麻醉下无痛下导尿,使患者感到减轻疼痛。工作中我们创新研究舒适护理技术,体贴患者,总结舒适护理效果的评价,尽量努力保证患者心情、生理需求。针对手术后骨折处疼痛,及时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倾听患者主诉,可安置手术后止痛泵定时给药,护士随时观察效果,如效果不好随时和麻醉师联系,如没有上止痛泵患者必要时可给予止痛药物。护理上积极采取措施,如放松疗法、轻音乐疗法减轻患者疼痛。

1.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娴熟的技能,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颗同情心,注重人文关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利用与患者交流时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理念,多给予患者鼓励表扬,在肢体康复训练时应循序渐进,不要急躁,事事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最能体会到患者的孤独、无助、焦虑、自暴自弃的负性心理,护士应时帮助患者分析病情,使患者感到温暖,劝解安慰患者,将心理护理贯彻于康复的护理全过程,打消患者的心理障碍,对患者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增加自信心,护士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心理倾述,为患者解决存在的困难,促进患者情绪稳定,主动投入到肢体康复训练中,降低致残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早一天重返社会。

1.3出院指导:护士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告知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建立定期复查、电话回访制度,正确指导不同骨折、骨病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药物的使用方法,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复诊时间、与医师、护士联系的方式、卫生保健康复知识等,促进骨科疾病配合治疗后续康复方法,把治疗护理从医院延伸到社会家庭,通过电话指导定时复诊回访的实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加强了医患间的和谐,建立了牢固稳定的医疗护理社会声誉,为整个的护理工作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1.4绩效量化考核的办法:通过开展个性化整体护理,我们科室也对护理工作制定了一套评价标准,内容强化了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患者的舒适护理列入了考评点,评比中帮助每个护士改进绩效,提高护理水平,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时间知识相结合,发现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最终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最高服务目的。量化考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护理上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以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可以达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及科学管理水平的目的[3]。护士工作奖罚分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科室也在年终全员护理评比中成绩优异。

2结果

我科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统计1360例患者,平均住院24.5 d,护理绩效量化考核由合格率82%上升到96%。护士的护理服务意识加强,把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落实到了实处,患者无一例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发生,患者出现的一些儿负性心理得以纠正,护理质量有效地不断提高。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