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2 14: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当我校成为北京市第二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时,我们开展了“调研先行,建设同步”的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决策与应用型教育信息化运作模式。

问道教师

问卷调研

调查题目: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调研

调查对象:中小学所有教师

调查内容:

1.你希望数字校园能满足你哪方面的需求?

2.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3.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好的资源向学校推荐?

调研结论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注重新建项目与已有软硬件的整合;注重我校应用与市、区统配应用的整合,同时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激发中层的创造力;提高师生的信息能力;在学校建立起一支信息化中坚队伍。

学校信息化核心特征

我校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注重内容,讲求实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验至上,运用为先;适度规划,绿色环保。

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校企合作,服务外包

实行校企合作,将校园IT服务外包,真正解放学校的信息中心。使其主要职责由日常维护转变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工作、对IT服务外包商工作进行管理,让校园网真正成为师生获取资源的渠道、帮助教学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为积极建立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起引领作用。

技术探索,协同发展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为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它表现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科资源、改变教学行为,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的基本要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运用的学习活动,内化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为此,我们尝试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整合实践,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信息技术与日常办公管理。我校办公管理软件较多,最具典型意义的是OA管理系统。使用OA管理系统,实现了我校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解决了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达到了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如文件的处理,各种会议的通知,申请、汇报等,都是流程性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实施OA管理系统避免了我校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3)信息技术与教师工作评价。我校开发了学籍管理平台,并构建了教学评价数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动态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绘制教师教学情况趋势图,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改善了评价的效果。

(4)信息技术与教师团队建设。信息技术给教师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我们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实现多种方式的沟通。如采用OA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技术,实现教师间便利的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等交流和非实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现在正在筹划通过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使得教师能够在各自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互听课活动等,以提高教师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5)信息技术与教师校本教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应该激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为学科教师之间架设合作交流的桥梁。我们构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让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网络直接点播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大大提高了教研效率,教师还能观看其他学科的教学录像,对多学科教学整合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率,我校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在内容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更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应用习惯,提高教师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应用理念,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7)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室。我校经济学实验室的计算机分别安装了教师端、学生端两种金融软件,以便实现师生更好地互动。这类教学金融软件主要应用于大专院校,在中学课程中融入这类软件还十分罕见。为了保障软件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实效,公司安排了专业人员对实验班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此外,软件的设计也将在未来的使用中根据师生的反馈不断做出更新调整,为育英学子的深入学习保驾护航。

问题与思考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并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如何将业界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模式成熟的软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结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如何体现办学思想,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解决数字校园整合现有,扩展未来,开放先进,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篇2

关键词: 大语文教学 合理分担 学科共建

“大语文教育”口号喊了不少年,结果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向生活、社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开始关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如初高中古诗文名篇背诵的推荐,名著阅读的规定,高中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名家作品的广泛选进,等等),开始反思学习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语文教学不再忽视生活之源,不再局促于课本这个小圈子,也不再放弃学习主体的参与。然而当我们把教学的视野从校内投向校外,当课本投向社会的时候,对学校内部其他学科教学施加于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未尽到必要的关注义务。

近读高万祥先生文章《让学生用语文行走天下》(《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期),获知高先生在张家港中学全新打造该校大语文学习品牌,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和资源品位,大为感奋。高先生集语文教育专家与校长于一身,故能畅其所欲地实践他的大语文教育理念,不啻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欣羡之余,又不无杞人之忧,何哉?一,我辈中象高先生这样学有专长又身执学校权柄的语文教师能有几人?二,现实中,又有多少开明的校长能够竭尽所能,慷慨地对语文学科作如此幅度的倾斜?三,是否可以说,解决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和必备的阅读条件后,大语文教育目标就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绝对不是。

人的行为的连续发生直接表现为对时间的占有。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学习压力十分繁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在确保必不可少的作息时间之后,可供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如此有限的时间如果不加合理分配利用,必将造成浪费和盲目无节制地争夺占用,形成学科时间分配的不均衡,而其中语文学科则成为这场时间争夺战中的最大受害者。

经调查发现,目前,语文学科正在受到来自不同学科的“包抄”,语文学科“做大”的领地正在被“蚕食”。

1.学生阅读的时间被挤占。现在的初中学生从早晨7点多到下午6点,几乎都在上课和做习题中度过,每天几门课的作业任务还要留待放学后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试问,等到一天学习任务完成后,还有多少学生有时间、精力再进行语文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难得有个周末或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还要疲于奔命于各种培训班和家教,至于指定的中外名著阅读,只有靠小学预先铺就的“底子”来应付,要么只有请语文老师代劳,临到考试,进行名著缩写“速成”,记些现成的文学常识和现成的“观点”应对考试。

2.阅读空间的丧失。与阅读时间被挤占,用于其他学科相比,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中学生在阅读空间上一再“丧师失地”。

是现在的学校图书资料少,还是阅读场地狭小不足以容纳读者?都不是。你如果到一些学校走一走,图书馆流通率低得难以想象,而阅览室“门可罗雀”。学生图书借阅时间长到几个月、一年、两三年不还的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实在抽不出时间,也没这个心情去沉静阅读,只能让这些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在寂静中等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学校90%左右的学生没有时间或没有精力读名著,更谈不上交流讨论名著阅读心得。但这并不是现在的学生都不读书。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从一些学校走廊上经过,不少班级的学生甚至上课都在读课外书,而这些书不外乎鬼神故事、武侠言情或者漫画卡通一类的地摊文学和缺少“钙质”的休闲快餐,并以此缓解学习的压力。殊不知,这不仅不能树直学生的精神支柱,反而像精神鸦片,使他们意志涣散、精神萎靡,正所谓“读坏书比不读书危害更大”。学生精神家园的丧失是语文教育在学科竞争中最大的失败。

3.学生有倾向性地“偏科”。不知从何时起,语文学科成了华而不实的“琉璃球”,成为只可观赏而不实用的代名词。尤其在电子科技浪潮狂飙突进的今天,“重理轻文”又沉渣泛滥,又几乎淹没了语文学科求救的呼声。

语文因其是母语,“一听就懂”,更因其“见效不快”而倍受中学生的冷遇。粗略估算,大概在一百个上家教的学生中,上数、理、化、外四门学科的要占90%还多,其中10%不到的学生,也只会在语文“病入膏肓”的情形下才“病急乱投医”,或者在考前从老师处求得一些“祖传秘籍”,以补急用。试想,抛却了大量的过程性的情感体验,语文还成其为语文吗?

我教过一个毕业班,临近中考时不少学习尖子,甚至包括那些语文成绩优异者,都放弃了语文作业和作文训练。不少学生都把语文作业放在其他学科之后完成。遇到其他作业忙的时候,放弃不做的必是语文。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沦为“商人妇”的原因,难道是“因其不争”才“致其不幸”?并非全是,要怪的不仅是语文教师没有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增强学科吸引力,根本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1)不知从何时起,学习渐渐步入“天下事都为考而来”的功利之途,语文教学未能也不敢免俗,因此现有的考试体制如果不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仍将在夹缝中求生存,必将出现:老师想做的不敢讲,学生想学想看的书学不到、看不到的情况。就说“名著阅读”,如果考不到,又会有几个老师敢讲(怕浪费时间、影响进度,怕被戴上“不无正业”的帽子)?又会有几个学生去读,去“速成”?“读它又考不到,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习题”的议论并不少见。难怪乎每当发生学科学习冲突时,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让语文作出让步和“牺牲”。

(2)教学评价标准失真,人为地放纵学科间的恶性竞争。教学考核如果单凭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说明问题的依据,必将导致教师间对教学时间的激烈争夺。这在毕业班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学校不注重过程化评价,忽略学科教学中教师情感、态度的投入和人格、道德的影响力,责任、义务的履行;不考察教师教学的隐性效果,仅凭一次中考、高考“一锤子买卖”,轻率地评价一名教师的功过得失,结果评价标准缺乏公正和客观、全面性,引发了学科间的争时大战。学生在老师的“轮番轰炸”下,除了疲于应付又何谈静心阅读外,又何谈向生活学习语文,将来又何能用语文行走天下?只能是:“满眼满耳全不是,心中只有习题集。”

(3)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必要的客观调控。如果不能根据学科特点,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学科学习提出科学要求,就势必急功近利,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如少数学校在安排提优补差时,惟独不考虑的学科就是政治和语文;而在课时的设置上,又往往违背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擅自增加数理化等学科的课时量,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丧失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少数学校,甚至中午都安排上课,学生还有到图书馆阅读和查找资料的时间吗?

改变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像高万祥先生说的,让语文成为一种“做的哲学”,我想不只是全体语文老师要“有所为”,还需要学校这一层面上的支持,特别要强调学科谦让,各学科与语文共建,达到共进和双赢的目的。

1.实现自上而下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改变中国教育命运的是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制度的执行者。

一方面,语文考试改革要加大力度,实现更大的创新,用考试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接受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教育,同时还要在其他学科考试中渗透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考察,达到学科的“大综合”。一句话,各学科要像语文学科命题关心其他学科一样关心语文。近年来,在语文学科考试中,把阅读自然科学说明文作为主要的能力来考查,就是在语文中渗透科学教育。给几何图形、表格、标识写一段说明文字等,这都表明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关注,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数学、物理、化学中考查学生的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书写能力呢?像竺可桢从唐诗中研究物理学一样,科学的理性研究与语文的形象表达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尽管培养“通才”型教师任务十分艰巨。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在学科和谐发展中的协调作用,特别应加大语文学习资源的投入,树立大语文观念,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环境,尤其应加强语文和各学科共建方面的专题研究,把语文学科发展与学校品牌战略联系起来。像高万祥校长那样大造舆论,超常规地把语文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发展,有力地把大语文的教育理念植根在全体师生心目中,借助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其他学科更快发展。在这一点上,学校行政领导并非无可作为。苏步青教授在任复旦校长时规定考复旦语文底线的举措至今仍有良好的启示。

篇3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乡土历史教学校本课程

21世纪的我国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自上世纪末以来在广大中小学中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尝试。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被引入中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等新教学理念被广泛提倡。2003—2004年,国家新课程标准将在广东初中、高中全面推广,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成了一个新亮点。那么,能否把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编撰?也就是说,把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把课程开发这一传统只属于教育专业工作者、专家的工作引入学生的主体参与,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本文将对这一课题作出探讨。

主体性教学的优势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优势如何整合一直是历史学科推行教改的难点。乡土历史因其非必修、非应试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对其研究的更是少人问津。但唯其几乎是一块“处女地”,用之进行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资源开发的尝试就有了许多有利条件。所以本文又以历史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学生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试验田”。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材开发的课题,实际上就是对教学活动和课程开发(重点在教材的开发)这两个原是独立的过程的一种整合,它既是一门课程的开发,又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把教材的编撰、教学实施与反馈评价都统一在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本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

随着大量国外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工作者所熟悉,在其启发下,同时也在21世纪的国家民族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材的时代召唤下,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多了许多新理念、新模式。这些新理念、新模式都有一共同的出发点,即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的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与学活动的最终指向还是学生的学——让学生学会、学好、懂得学。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无可争辩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对自己的这一主体性并非天生的自觉,常规学校教育阶段的教育正是要肩负让学生完成从学习主体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以适应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成长为一合格的社会公民。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不能有悖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只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就值得去鼓励尝试。一些常被看作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前期准备的工作如教材的编撰、学校学期工作计划、校园环境规划等一直以来是由教育决策者、专业工作者所包办的,这些工作能否也可让学生参与?笔者认为值得鼓励与尝试。

(二)为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一个新途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设置有两大特点。一是国家不指定统一的全国统编教材,而代之以“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各种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i];二是把课程管理分成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各地区、学校有权力开发或选用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少学校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作了探索,有些学校还逐渐形成了颇具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出版了校本教材。但就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来看,还是传统的设置开发与教学实施、评估反馈相独立的三段式。而课程的设置开发,尤其是校本教材的编写基本上仍是教育工作者与专家的任务。那么,能否进一步:既然国家已把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的权力下放到学校,学校为何不能把它再推广到学生中去,让学生也参与这一过程?让相比于国家统编教材已相当灵活的校本教材更灵活、更贴近学生?

这样做,不仅仅是让学生参与教材的编写,参与本身也就是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了,是把课程的设置开发与教学实施两过程统一在一起。相比于单纯由教育专业工作者来开发这样做有更多的优势: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以及学生背后庞大的家庭资源,可减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可能增加的无形负担。另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应试教育局面仍未根本改变的形势下,校本课程的开设可能未必会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和真正投入,发动学生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应对提高学生兴趣、积极性很有帮助。

(三)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作新尝试

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应如何定位?

历史教育的功能应突出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而其核心是围绕着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ii]。跨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面对自身的社会改革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一代新人既要有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要有立足于民族自身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为己任。这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素质教育目标,如何通过展示和分析以往人类的经历,有效调动生动活泼的历史资源,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接受规律的形式,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这是历史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使命。

传统的历史课程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计到具体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都离实现上述教育功能相距甚远。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提了许多开创性的指导意见。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编写建议方面强调新教材应“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建议方面强调“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iii]这些指导意见可给我们一个启发:把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引入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历史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最常见资源就是乡土历史,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与乡土史的教学在现有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里并非新鲜事物。在高中的研究性学习中选择历史学科为研究专题的学生也常以乡土史为研究对象。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本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它包涵了历史、地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学科知识。学校完全可集合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学科(还可包括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与社会”这门新学科)共同开发乡土历史这门校本课程。在国外,许多城市也普遍开设了有关当地城市的“地方学”校本课程[iv]。

那么,选择乡土历史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为学生主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1.乡土史的课程资源比较贴近师生的生活,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发挥。

2.对乡土史开发的理论研究较少,前人经验积累也不多,因而它较少受到一种学术“权威”约束,师生对其开发的自由度较大。

3.鉴于当前形势下,应试升学压力、高考指挥棒效应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事实,改革试验的方向选择很重要。乡土历史因其非必修、非应试性,学生对其本无“应试功利”的追求,这样它反能更易地吸引到真正的学生爱好者参与其开发试验,为本课题的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可见,开展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的课题研究,是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利突破口,其研究成果也将会对历史学科的改革深有裨益。

(四)部分地区的学生已初步具备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面推动前以经历了近五年的酝酿期,我国部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特别是对教改落实得较好的地区,无论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还是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已经有许多可喜的变化。一种强调师生互动、鼓励创新、围绕着问题探究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在这些地区逐渐形成风气。可以说,这些地区的教师与学生已从前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初步培养了一种能合作参与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二课题研发的价值

前文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整合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从而提出“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的课题。那么,该课题开发的价值何在?

(一)是对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这两个本各自独立的过程的突破性整合尝试。

在现有的主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无论是理念或实践,虽然已相当活跃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但似乎始终未论及教学活动与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教材的开发)能否统一为一个过程。本文正是希望在这方面提供有益的尝试经验。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能为主体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乡土历史这一稳定的、广阔的开发空间,也能为校本教材的编撰、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式,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作新尝试,提供新思路。

(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更有利于未来的学习社会的要求。

这是对探究性学习功能的继承与深化。在参与教材开发过程中,学生能得到把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的开放、灵活、创新精神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条理性、严谨性融会贯通的可贵体验。同时,学生可以参与教材的编写这一向是被奉为神圣权威的活动,其成功体验也是以往的教学评价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该课题有巨大的隐性发展性评价功能。

(三)探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该课题开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所开发的乡土历史教材将采用期刊式,每一届的课程开设即留下一期教材编撰的成果,该成果作为下一届课程开设时学生的现成教材和继续开发的指导范本。这样,其开发过程不单是师生互动的新型合作,还是前届学生指导影响后届学生,达到“生生互动”、“薪火相传”。而对“生生互动”这种学习方式的功能,即学生如何合作完成像教材开发如此复杂的工程?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前届学生学习成果、学习经验的积累及由此形成的学风对后届学生的学习有何影响?这些命题似乎目前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的开发也将进行有益的探讨。

(四)探索校本课程教科书的编撰新型。

如上点所述,由于要保持多届学生对本课程的新鲜感,其教科书就不能一经编定就一劳永逸。而最终由一届届学生编写成的教科书就成了期刊式的系列教材,其版式体例可稳中求变,其内容可无限充实、与时俱进。这样的教科书可能有些打破常规,但在校本课程这样的求灵求活的课程中值得尝试。

(五)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于未来的教育要求。

指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确比教师单纯地参与校本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教师不但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与教育者。传统的教师是用别人的教材教,单纯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能够自己编教材教,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将能够进行无教材的教、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学习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现在的以学校教育为常规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教师这一职业也需重新阐释……但相信“教—学”均衡的心理基础仍旧会存在[v],即存在一群需要学习的受教育者和一群善于指导人学习的教育者。这时,教师必然是要能胜任各种形式的教学环境的,在各种教学条件下都能独立自主地从事教学的。本课题的开发将给教师这样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实践基础

在本课题开发过程中,存在两大难点有待突破:学生主体性参与能否在课题开发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主体性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能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性、条理性与严谨性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下面将结合笔者参与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探讨。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广州五中作为广东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的试点,正致力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笔者代表历史科组,为其中的子课程——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了一个方案(详见附1),此课程开发方案正参加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批。

在这方案提出前,广州五中在利用开发乡土历史资源,带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方面有不少实践,可为本课题的开发提供许多有益的启迪。如主要由刘丽祯老师负责的“海珠争辉”系列参观活动(海珠是广州市的一个区,五中就位于海珠区)曾在《广州日报》上刊载;科组老师集体编撰的《海珠历史概要》书稿一份;笔者本人曾开展有“寻找身边的历史”系列活动[vi]。这些活动,在好些方面对本课题的开发作了有力的推动:

1、学生参与乡土历史探究的热情非常高,他们也多有把所见所闻所学所收获的汇集成书的愿望。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具有较深的学生情感基础。

2、学生活动往往能开发出一个广阔的社会资源网。如有的学生的探究活动吸引了某些企业的宣传部门的兴趣,与这些部门建立了一种联谊。由此延伸,可建立一种共同开发社区教学资源的新型关系,甚至为校本开发提供资源帮助。

3、一部分因兴趣而长期参与历史探究活动的学生间、师生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特别高年级同学常有意识地到低年级同学中发展新成员,形成了探究风气“薪火相传”的喜人现象。

同时,这些活动也留给我们一些启迪,提醒我们在课题开发时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应如何应对。下面从指导学生、师资准备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具体谈谈:

1、指导学生工作方面

(1)对课题开发中的学生学习全过程要严谨地组织、科学地管理。这首先是课程能否顺利开展、校本教材能否按时按质完成的保证。一个学期内要师生合作完成一部乡土历史教材的编撰,时间其实是挺紧的,要珍惜好每一次的活动机会。其次这也本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在严谨组织科学管理下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增强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要做到严谨组织、科学管理,指导老师应在开课之初即明确每一位参与课程学生的任务与目标;在师生共同商讨下制定活动的规范章程;发挥发展性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过程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尤其重要的是保证课堂研讨活动的效率,每次研讨要先定好主题、发言计划,讨论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可充分发挥学生中骨干分子的作用,发扬团队精神。

(2)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同时又要注意突出学生个性,让他们各展所长。集体并不是其中个体的简单相加,如能让每一成员都各展所长、真诚合作,团队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有的学生勤思好问,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做事严谨细致,擅长搜集整理资料;有的活泼开朗、公关能力强,擅于采访取证;有的文笔优美;有的擅长美工;有的是计算机高手……指导老师如能及时发展其长处,合理分工,不但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开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同时得到了发展。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高初中同学在一起学习往往能起优势互补的效果。由于年龄成长阶段不同,高初中的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特点。如在选题上,初中学生喜欢猎奇,对历史典故、民间传奇、名人佚事兴致很高;高中学生则比较关注时事热点、与生活实际或学业有联系的问题。在探究方法上,初中学生喜欢集体参观活动和上网;高中学生则较喜欢个人或小组的采访、上图书馆等活动形式。在写作、阅读方面,初中学生讲究趣味性而高中学生较偏好史论结合的文章。而当他们集合到一起探究问题时,上述差异却很少会引发矛盾,反而高年级同学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还很愿意帮助指导低年级的同学,而低年级同学则似乎更有表现欲望,更易产生创新点子。

(3)要善于借鉴现有成果,同时鼓励创新。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所编写的教材不强求原创性与即时的社会推广效应。所以在指导学生编撰教材时,可充分借鉴现有成果。如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北京师大版、华东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从内容、体例到排版都非常新颖,可给学生许多启发。特别是广州历史教研室根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广州历史》乡土教材(分两册,适合初中阶段),体例编排打破传统的编年形式,分为“历史沿革篇”、“城市发展篇”、“商贸发展篇”、“历史遗迹篇”、“民俗风情篇”、“历史名人篇”等,使到知识更多元化、也更符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正文部分采用“醒目仔、醒目女”的对话形式,读来生动活泼,辅以“资料库”的形式介绍基础知识;每课后还设计了许多探究性的活动课题。指导老师可组织学生学习、研究这些现有的教材,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学生才更能发挥创新意识。在我校组织的“你心目中的广州历史教材”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视野与成人的确有不同,其中也不乏创新价值。有不少初中学生是按历史知识与他们的联系程度来编排的教材体例的;在选材方面,生活史、民俗史的内容更多地进入学生的视野;版式设计上,开设“编辑的故事”(记录编写相关课文时的故事,发表活动感想)、“历史小侦探”(给出搜集到的一些历史谜题或把他们编撰活动中发现的一些历史趣闻化成问题,并在版面留有空白,让学习者进一步去探究)这两个专栏就很有创意(参见附2)。

写作指导也是个重要问题,鉴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使所开发的乡土历史教材的文字水平可跟专业人员编撰的相比美,要求就显得高了。指导老师、专家要在最后成书统稿时把关,并可作些文字润色,但笔者认为,还是尽量保持学生原有的文字风格更能体现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践中发现,较可行的写作方法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搜集资料写成资料卡、在此基础上写成史论结合的短文。

2、学校、教师准备工作方面

(1)就学校层面而言,校长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否专门的校本课程领导机构、有否统一的课程计划、有否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固然是本课程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能否在常规教学中保证研究活动课程的时间尤为重要,若定期的研究性课程时间常被考试、统测打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集体探究机会常被挤占,探究活动成为一种“课余课外活动”,本课程的开展也将最终流为形式。

(2)就参与本课题开发的教师而言,要做好角色心理调适、素质适应和加强教师间的合作精神几方面的工作。

角色心理方面,研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从“教本”转向“生本”,教学工作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校本课程的开设中又提出教师应主动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从“教书匠”转为具有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这些角色心理都应在本课程的参与教师身上得到体现。而在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避免一种倾向:不是教师在学生协助下完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教材编撰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学习,教师切不可为赶进度出成果而“越俎代庖”。

许多教师可能认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很高,从而参与对本课题开发工作望而却步。其实笔者认为,在各种的素质要求中最重要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敢于“试错”的精神与能在挫折中不断进步的能力。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学生评价教师的制度,笔者感受最深的一次被评是“这位老师在不断进步”……相同的评语常被老师用于鼓励一些后进学生上,被学生这样评价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是挺丢脸的,其实有什么比能“不断进步”更高的评价呢?青少年儿童最让人羡慕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有许多的机会去犯错和进步。纵观我们今天的改革,那一样不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能避免出错吗?出错不要紧,关键的是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在挫折中不断进步的能力,有了它,教师就直管去勇于尝试。

本课题的开发其实是个长期的工程,不能单凭一位教师之力。就算能由一位教师包办了,后继无人,也不符合本课题开发的初衷。所以教师间的合作是关键的,首先是历史科组教师要紧密合作,有条件的话把它扩充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更合理的调动学校教学资源,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材开发”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技术支持

首先计算机、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让学生在一学期内完成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撰写、排版、编辑审校等一整套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本课题的提出就是基于现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基本上在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得到推广应用,而学生一般也掌握了基本的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与利用计算机编辑书报的知识。

教材编撰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一两期编撰出来的乡土历史教材可能还很不充实,为了使课程开展能不断完美,也使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能成为“薪火相传”的长期工程,有必要完善“资料库”的制度,一方面是作好资料的归类存档,一学期下来,学生搜集的资料不一定都用到所编撰的教材上,但都应把它们归类保存好,为以后工作作积累;另一方面是在课程中专门设立一个资料组,有意识的搜集书报、网络上的乡土历史材料、研究动态等。

结语:“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课题很新,道路也很艰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诚挚期待能得到更多前辈的指导、同志者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国汉、王斯德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学斌编著.新课程教学设计.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傅道春、齐晓东编著.新课程中的教学技能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霍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崔相录主编.研究中学习(上、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1

9.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施良方著.学习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王道俊、扈中平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12.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4.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5.陶德清著.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6.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7.崔允漷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8.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白月桥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冯长运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冯长运、李明海主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欧阳青尼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二)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广东省乡土教材·广州历史.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5.朱小丹主编.可爱的广州丛书.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

26.潘天群著.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7.张书林、杨理新.我们对未来高中历史教材的设想.历史教学,2002(11)

28.朱煜.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历史教学,2002(11)